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2024-10-22

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10篇)

1.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谁能说说是什么样的?(指名说一说)。

生:清清的河水里,有一座弯弯的桥。

生:水上一座桥,水里一座桥,真有趣。

生:我见过桥的倒影,有点模糊,还跟着水波一动一动的。

(出示课件,引入课文):丁丁的家乡就有这么一座弯弯的石桥。石桥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模模糊糊,一动一动的,丁丁特别喜欢,经常到这里来玩耍,看小鱼,走石桥。他还给水里的石桥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影子桥(板书课题:影子桥)大家一起来写一写。

学生练习书空。

师:这节课咱们就跟着丁丁一起到影子桥去看看,去听一听那里的故事。

二、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美读课文,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清清的河水,河面倒映着一座石桥。

生:河里还有好多好多的小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生:我还看到了风吹水面起的波纹呢!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书,进入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影子桥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建议: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感觉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合作读课文,听一听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

3、指名接读课文,余生注意倾听,及时纠正错音。

四、精读体验,积累语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影子桥?

2、学生汇报阅读情况(1-6段都写了影子桥)

3、丁丁对影子桥有什么样的感情呢?(非常喜爱)

学习第六自然段,启发:动作引导什么是“抛”,为什么不用“砸”呢?什么叫“吆喝”,丁丁会怎么吆喝?为什么会那样做?(引导体会:丁丁爱护河里的小鱼,爱护影子桥周围的环境)

4、影子桥上的鱼儿是怎么样嬉戏的呢?仔细读课文,用波浪

线勾出描写鱼儿嬉戏的部分。当学生读到“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师启发: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逐去呢?

师指导“蹿”上桥面的“蹿”换一个词怎么说?(跳)引导比较“蹿”和“跳”的不同。指导带着想象轻声读这一段。在这一段中,“一忽儿……一忽儿”可以换成什么(一会儿……一会儿)?

影子桥正因为有了快乐的小鱼才会这样美丽!

5、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了影子桥的美丽呢?用直线在文中勾出来。

当学生读出“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五颜六色的小石子,还有许多许多的小鱼游来游去。”一句时,教师指导学生一起美美地读,引导从“河水清清、五颜六色、许多许多”等词语理解感受句子所描写的画面。

当学生找到“风儿吹来,水面好像奶奶的脸,起了好多好多皱纹”这一句时,启发学生:奶奶的脸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为什么会想到奶奶的脸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风儿吹来,水面泛起波纹的景象。(指导学生带着想象朗读这一段)

6、“我明白了,石拱桥为什么待在这儿,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哟!”师启发:大家想一想,石桥还可能在干什么呢?

7、我还听说这座桥很老呢,“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说明桥“老”?指导读出这座桥的古老。

五、小结归纳,指导朗读

这么老的石拱桥映照在清清的河水中,河里成群的小鱼互相追逐、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带着美的情绪,用美的语言把课文读一读(配乐)。

六、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甲秀楼的倒影图,让学生给水中的倒影楼起个好听的名字。

生:影子楼、甲秀倒影、水中楼影……

七、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美读课文

八、作业小超市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影子桥吗?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趣的倒影。

找一找,画一画,照一照,或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清清的水

我们爱→影子桥→美

[影子桥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2.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二

申晋良0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该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案例1

《买文具》教学实录(一)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第2页的情境图;第2页试一试。

学生准备:剪下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都买过些什么?

生1:买过盐。

生2:买过铅笔。

生3:买过瓜子。

……

师:那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加格吗?

生1:铅笔1角钱一支。

生2:一包瓜子5角钱。

生3:本子3角钱一个。

……

师:可见,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文具商店看一看买文具好吗?

生:好!

(师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文具商店里:铅笔0.5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水彩笔16.85元)

二、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们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互相说一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铅笔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

2、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一下   ,价格标牌上的数与元角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新课标第一网

(3)教师小结。

3、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0.5、1.06、3.06、16.85、8.00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一样吗?为什么?

生:不同,因为有个点。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

4、师:小数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1)自学课本。

(2)指明回答,师适当补充。

5、师:有位售货员叔叔不小心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点错了,3.50元写成了0.35元,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一说,教师小结,特别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

三、    固练习:

1、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2、出示投影:

1 张 5 元

4 张 1角

1 枚 1分 1 张 10元

1 张 2元

1 张 5角 1 张 2 元

4 枚 1 分

元   角   分

是      元    元     角    分

是    元    元  角   分

是    元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明说,师总结。

3、说一说

统计年本学期教科书的年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例如:数学7.40元,也就是7元4角。

4、游戏

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说元角分,一个用小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小数。

生2:我学习会了小数的读法、写法。

生3:……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16.85

小数点              读作:十六点八五

案例2

《买 文 具》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4、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情景图,人民币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自己买过东西?买过什么?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自由发言)

星期六,淘气也去超市买文具,却看不懂标价牌上的价格,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1)说一说。

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初步感受每个标价牌上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2)填一填。

让学生动笔填写每种文具的价格,然后集体交流。

2、认识小数的特征。

(1)师介绍小数。

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这样的数叫小数。

观察一下,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数点)

小数都有小数点,小数的读法也和以前的数不同。比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边介绍,边板书)

(2)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单价,再指名读。

(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的读法。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读出小数就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诵。)

3、试一试。新 课 标第一 网

认真看图,图中一共是多少钱?既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认真想一想,填一填。

(1)独立完成,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应用。

1、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讨论“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统计所有教科书的价格,并填一填,与同伴说一说。

3、思考讨论:

售货员阿姨把一件商品的价格写错了,原来是3.50元,她写成了0.35元,会出现什么结果?

四、评价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一下,你自己和同学。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小数

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

.

.

3.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三

1、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南辕北辙的故事录象、生字、对话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不少寓言故事吧,谁能说说你都读了哪些?

生1:我读过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生2:我读过龟兔赛跑。

生3:我读过南辕北辙。

师:看来,大家真是读了很多,更可贵的是你们还把这些故事都积累在大脑这座智慧宝库中。你们知道吗,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发展史了。(师用惊叹的口气说)。听到这,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到太意外了,我还以为只有几百年呢。

生:真没想到,它在我们国家已经有这么长时间的历史了,太了不起了。

师:是啊,你也为我们国家有这么历史悠久的文化感到自豪了吧。

师:寓言最初起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用生动、机智的故事寄托一个个深刻的道理。我听到刚才有个同学说读过南辕北辙,还有谁读过这个故事?

多数学生举手。

师:我现在仅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谁愿意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对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评价并面向全体学生说:我们大家愿不愿意跟着老师再来了解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呢?

生:愿意。

师:好,让我们齐刷刷的打开语文书吧。注意在读故事的时候,把你遇到的不理解的字和词勾出来,一会儿我们共同交流。

生自由朗读故事。教师巡视。

师:谁有问题?

生:我不理解“盘缠”这个词。

师请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帮助理解这个词。

生:我不懂“把式”。

其他学生也不理解,教师及时引导:把式在这个故事中指的是赶车的人,文中说“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这个好把式是什么意思?

生:好车夫。

师:还有字词方面的问题吗?

生:没有。

师: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出示“辕和辙”的生字卡片。)谁认识这两个字?

生齐读。师将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带车字旁,都跟车有关。

师:真聪明。老师这有两幅图,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辕和辙。(教师出示辕和辙的课件。)

师:当车往南走时,辕就会指向南方,(板书:南)。而当车往北走的时候,车辙就会伸向北方。(板书:北)。此时完成课题的书写。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盘缠”这个词,这两个字和另外的一个“硬”字,我们这节课还要来写一写。先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

指名回答。

师:来,请伸出食指,我们一起写一写。先写盘,它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舟占田字格的中上部位。底下的皿字底写的扁一些,这样整个字看起来就稳重了。缠的左边的绞丝写的窄一些,又边别写成厘米的厘。硬字可以这样记:比石头更硬。

师请学生端端正正的在田字格纸中书写。巡视过程中,教师对写字姿势及习惯好的孩子进行表扬,以暗示其他孩子。

师:第一遍读课文就为我们理解课文扫清了文字的障碍,现在,再让我们仔细的读读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指名回答。(故事的最后一段话)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

课件出示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并根据这句话谈读出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师:也就是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贴楚国的图片)谁能帮我贴出马车行走的方向?指名贴马车图。

师问大家:贴的对吗:是不是相反?

生:是(师在两幅图的下面板书:相反)

教师继续问: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2:坐车人很固执。很愚蠢。

师: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真的这样愚蠢吗?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生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师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坐车人与朋友的3段对话。学生自己读,边读边琢磨:朋友是怎么问话的,坐车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边读边想。

师请两名同学现场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师:多么固执的坐车人,他自认为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一定能到楚国,那么,他到底能不能到呢?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当生出现两种答案:能和不能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学生分组辩论。

课件出示: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带的盘缠越多,就越到不了楚国。学生齐读。

教师对辩论进行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他们认为天圆地方。坐车人的愚蠢就在于忽视了自己所走的方向与目的地相反,因此,无论他的条件多好,也只能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此时,你面对如此愚蠢的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生:还是听听别人的劝告吧。

生:你的方向错了,条件再好,也到不了啊。

师:早在23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

师生一同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师:魏王是个聪明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劝告。其实,别说在2300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见过的《南辕北辙》现象。师提出当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南辕北辙》现象,(抄袭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4.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 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 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 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 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做一做。

(1) 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 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 试着做一做。

(2) 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 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试一试

(1) 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2) 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

2、全课总结。

5.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五

《山

寨》

黄 睿

2015年3月25日 会宁县党岘希望小学

《山寨》教学设计

班级:二年级一班 科目:语文 班级人数:39 场所:教室 课题:山寨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依据:

《山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课文描写了上山寨路上的景象,使学生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入情入境,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山寨之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认5个生字(寨 炊 烟 掩 汪),学写5个生字(拐 弯 垂 亏 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

2、借助课文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山寨”的朦胧和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感受上山寨路上的景色,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教学难点:借助课文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学关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意境。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彩色笔。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都生活在农村,所处的环境虽然不和山寨完全一样,但也有相似之处,学生可以借助图片、文字材料,比较容易体会山寨的朦胧与优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聚居在山区,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掩映、绿树环绕。你们想去到那里拜访一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山寨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随题识字:寨)

2、观看山寨图片。

3、说说山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文中再次感受山寨之美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试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要求: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字音。

2、检查反馈:

1)用爬山闯关游戏检测生字词:山寨、飘起、炊烟、七拐八弯、林遮树掩、青藤、汪汪(指名读,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2)标出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节?指名读课文,正音纠错。

3、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眼感受诗歌意境。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请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山寨的句子。

2、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提问:看到飘起的炊烟,使人以为山寨与我们相隔的距离怎样?第二句又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这一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段,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看起来山寨近在眼前,却一走就是半天,这与山路的什么特点有关?

为什么到了寨边,又一户人家都不见呢?

怎么读出上山人这有点失望和感到奇怪的语气?(自由读,小组赛读)

3)指名读第三段,提问:“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这两句说明了山寨的什么特点?

4)观看图片,体会“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的感觉。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怎么

读出这惊喜的感觉,谁试试?(自由读,指名读)

四、拓展升华,加深理解。

学过这首小诗后,你能在书上的插图中画出诗里所写的山路吗?想一想,这样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合作,用铅笔试着画一画。

五、指导写字: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1、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教师指导难写的字。

亏 弯

3、学生练习。板书设计:

炊烟袅袅

山寨 山路曲折

绿树掩映

6.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六

1、不懂就问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认识12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3、能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生字。

2、 能读懂课文。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小黑板,有关孙中山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课课题。

2、师:“看了题目以后,想知道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并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2、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小组内合作解决。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4、指名开火车分段读课文,师生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并选择词语口头说一句话。

4、分析生字的写法,师重点指导“诵”和“鸦”。

四、指导书写

1、 学生描写生字,再独立练习书写。

2、 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集体评价。

五、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练习书写生字及词语。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懂意思教室尺理养良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语文天地》第三题。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就主动的问→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2、字典大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2、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的词语。

4、养成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写好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一种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出示谜语: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明白,就去请教它。

2、师板书课题:字典大楼

二、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用各种不同形式让学生读。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并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典登瓦总读篇造血离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二、 理解课文

1、让学生说说字典大楼每小节讲了什么。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小组内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查字典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认字,理解字义等,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知识。

三、 指导朗读

1、师范读,指名读,共同评价。

2、分小组读,男女生分别读,评价谁读得好。

四、思维扩展活动

1、 用你的经验说说经常查字典有什么好处?

2、 除了把字典看作老师,比作大楼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字典比作什么?

3、 学生互相交流,汇报:字典是……

4、 独立练习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可以帮助我们写不会写的字

字典可以帮我们认字,帮我们理解字义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的:

1、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一()不()”的词语

3、学习逗号和句号。

4、积累描写动词的词语

5、 自读短文《林卡上学》

6、 小组讨论怎样改掉坏习惯。

7、 学习金钥匙:养成改错别字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比一比

1、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使他们真正获得声旁表声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接受教师传受的知识。

2、 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1、组织学生口语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重音变化引起所表达的意思的变化,不必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

2、如:一(言)不发一(毛)不拔一(声)不吭┅┅

3、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四、 照样子说一说

1、如:(认真)地背诵

2、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价。

四、学习逗号和句号

1、齐读这段话。

2、让学生体会句号和逗号不一样。

3、说说为什么用逗号或句号?

第二课时

一、学习自读短文《林卡上学》

1、 学生自由读,画出不懂的生字及词,然后小组合作解决。

2、 指名读短文,小组读,师生评价。

3、 让学生指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4、 通过学习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使学生知道习惯有好坏之分。)

5、有感情地朗读。

二、讨论:如何改掉坏习惯

1、 分小组讨论:你有哪些坏习惯?你准备如何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2、 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三、金钥匙:学改错字

1、 让学生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别字的。

2、 读一读冬冬说的话,明确冬冬的做法。

3、 建立改错字的小本子,学习冬冬改错字的良好习惯。

五、 小结:

学习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妈妈

1、妈妈的爱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2、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

3、帮助学生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续篇诗歌,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之中。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写好10个生字。

2、让学生体会到母爱是无私的

教学难点:

1、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2、续篇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妈妈无私的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

2、板书课题:妈妈的爱(齐读)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生字。

2、 指名当小老师上台领读。

3、 口头组词练习,并练习口头说一句话。

3、抢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 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去识记它。

3、师重点指导“暖、瓶”。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妈妈的爱

扇校湿热抱摸批评责凉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五个生活片段,并思考: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

2、组织小组讨论: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交流讨论的情况

让学生说说自己讨论的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扩展延伸

1、 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爱护你和关心你的?

2、 试着模仿课文的样子再编一段。

5、 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夸夸自己的妈妈。

板书设计:妈妈的爱

是清凉的风

是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是责备的目光

是亲切的教诲

教学反思:

2、儿子们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写好9个生字。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最后说的话。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给生字口头组词。

3、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 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3、让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最难写,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师重点指导“累、像”。

5、学生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 学生找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作记号。

五、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儿子们

井第赛呢停痛孩翻沉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让学生个别读课文,其它学生评价。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妈妈夸孩子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3、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老爷爷的话: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

3、教师小结: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看,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联系实际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在家里帮妈妈做过什么事?

五、作业

课外帮妈妈做件家务事。

板书设计:儿子们

一个翻跟头

儿子们一个唱歌

一个提水--最懂得关心、帮助妈妈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的

1、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声字。

2、词语搭配练习。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自读短文《塘鹅妈妈》。

5、 夸夸自己的妈妈,在三八节为自己的妈妈做点什么。

6、 学写日记。

教学重点:

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难点:

学写日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照样子写一写

1、让学生说出自己组成的字,然后组词。

2、 比较:让学生区别每组字。

3、 延伸:你还能自己写出几个同一声旁的字。

二、词语搭配练习

1、练习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读一读词语。

三.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文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强调造的句子要把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

4.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自读《塘鹅妈妈》

1、学生自己读,画出不懂的生字及词语,小组合作解决。

2、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读。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

5、引导学生下课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自己都不张嘴的滋味,体会塘鹅妈妈的心情。

二.夸夸我们的妈妈

1.让学生想想妈妈的优点。

2.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妈妈。

三.给妈妈过节

1.了解三八节的常识。

2.为妈妈做件事。

3.练习写留言条,写祝词,祝贺妈妈节日快乐。

四、金钥匙:写日记。

1、 师针对目前学生怕写日记的心理进行启发、引导。

2、 让学生读一读丁丁冬冬说的话。

3、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可以写妈妈,写周围的人或事,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启发。

五、作业:

1、 为妈妈做件事,给妈妈写祝词。

2、 练习写日记。

教学反思:

7.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 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认读本课生字15个,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再结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听录音:了解大致内容,边看边注意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四)生自由读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五)组内相互交流,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记住它。

(六)向大家介绍好的识记方法(每组派代表介绍2个)

(七)游戏:小蜜蜂采蜜(花朵后面的词:火焰、迅速、蔓延、咳嗽、惊慌、摸索……)

(八)测读:见字组词

(九)分别读课文(七个学生)

(十)指导写字

1、 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 重点指导:商:里面是“八”“口”不是“古”

焰:右下是“臼”

迅:笔顺要强调

慌:右边部分中间是“亡”

逃:笔顺应强调,练习变字小魔术“桃、跳”

3、 学生读读写写:

(十一)作业:

1、 生字、词

2、 读课文

(十二)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江凡

商 焰 迅 慌 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

二、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分组交流: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四)小组汇报

(五)课件随机出示: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六)指名生读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七)、问: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八)、师小结:(略)

(九)、师: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回答)

(十)、讨论:1、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十一)、分角色朗读全文(全班合作)

(十二)、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十三)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江凡

害怕 喊 想 镇静 拿 包 扶

(遇事冷静、机智)

8.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八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用具:CAI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认真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⑴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明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⑷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读)

⑸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⑹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引读6自然段)

4.四人小组合作,按照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5.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准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画)

(汇报、展示)

板书设计:

9.儿子们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篇九

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小树的图片,用树叶做成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春天来了,不只是谁在小山坡上栽上一棵小椿树(投影出示小椿树),你想说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片树叶》。

(板书课题,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故事,认真看课文,有几个小动物?他们做了什么?(对学生听的情况进行评价)

解决问题,①主要有小黄牛、小兔、小猴、小熊(贴出动物图片)

②他们做的是小黄牛栽下一棵小椿树,其余小动物都取走一片树叶。

③结果怎样?连起来说一说。

2、师:你们喜欢这个小故事,就来读读课文吧。

自由地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从课本中抽出句子指名朗读)

①小黄牛栽下了一棵小椿树,树叶在春风中欢快地抖动着。

②小树太可爱了,把一片嫩叶夹在我的画册里当书签,那多美啊!

③多么秀丽的小椿树哇!以后它一定会长得高耸入云。到那时,我要在树干上做攀登技巧表演。噢,让我取片叶子做个纪念吧,对,只要一片。

④这棵小树不只长得好看,还有股醉人的香味儿。我要摘一片叶子尝尝,看到底是什么滋味。不错,为了爱护小书,我绝对不采第二片叶子。

5、读词语:

椿树 抖动 欣赏 漂亮 滋味 画册

书签 攀登 醉人 目瞪口呆 仅仅

6、比较生字词语

摘摘下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一片树叶。

掐掐下小猴子仔细地掐下了一片树叶。

捋捋下小熊捋下一片小椿树叶。

7、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你是一棵小椿树,你会说什么?

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自己读2-7自然段,有哪些小动物?分别说了什么?

先看小兔,它是怎样说的?找出赞叹,理解意思,指导朗读。

再看小猴,它是怎样说的?找出欢呼,理解意思,指导朗读。

最后看小熊,它是怎样说的?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呢?现在小椿树会说什么?

③齐读第九自然段,理解“目瞪口呆”的意思。

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你们愿意帮帮小椿树吗?请你读出生字字音,把它的叶子贴回去吧。

(学生贴回小椿树的叶子,复习本课生字。)

三、趣味作业:

请你设计一个爱护小树的计划。

板书设计:

一片树叶

10.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P13~14练习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引入课题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第2、3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4题

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ppt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第6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第7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上一篇:2023教师研修专题二作业下一篇: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