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精选11篇)
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一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x x小学三年级(x)班
科
学
教
学
总
结
任课教师:x x x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可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课前准备。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关心学生参与的意识。竭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以致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语速过快,不够生动,没有激情;对后进生的态度比较急躁,缺乏一些辅差的经验与方法等等。在今后的科学课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做到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以更新自我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2.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二
一、学前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
学前科学教育中, 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用批判和积极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通过分析美国学前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 我们可以去找寻这些目标背后的秘密。
1.美国学前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学前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 一般而言, 由三大块构成: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生物科学;三是综合科技。其中, 自然科学包括了天文、气象、化学、物理等知识;生物科学则包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体的认识;综合科技往往是认识人类创造的各种工具, 了解新的发明创造、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
表1 的教材内容不仅涉及学前科学教育, 还延伸到了八年级的科学教育, 其共同的课程目标都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该书总共分为两个部分, 二十一章, 第一部分 (前八章) 阐述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部分 (九至二十一章) 则具体介绍科学教育的内容。
2.学前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
学前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发现法和实验法, 同时也倡导儿童通过户外活动和游戏获取更加直观的科学知识。
(1) 从“教科学”到“做科学”
什么是“做科学” (do science) ?一般认为, 科学家通过不断探索来“做科学”, 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形成理论、发现更多的信息或挑战他人已经形成的观点。
(2) 建构你的观点—课堂模拟
“知识永远不能代替简单的观察”, 对于儿童而言, 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往往比重复教师的理解更好。在具体的科学教育课堂上, 课堂的模拟成为建构儿童科学知识的桥梁。在儿童的科学教育中有六个基本的科学过程, 即观察、分类、交流、测量、预测和推断。本文选取其中的“观察”作为课堂模拟的例子, 在观察时, 儿童用到了哪些感觉?视觉、听觉、还是触觉?
在科学教育课上, 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儿童所要用到的材料, 但无须精密高端的仪器设备, 简单常见适用的材料即可。以表2“用听觉进行观察的活动”这堂课为例, 课堂要用到的材料包括:硬币、纸夹、橡皮擦、橡皮圈、棍子、钥匙、铅笔、铃铛、塑料杯等, 这些材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当然也有需要用到比较专业工具的时候, 比如, 当设计“用于物体移动活动的特定材料”这一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就需要准备弹珠滚道、滑轮装置和不同大小、密度与表面材料的球体等专业道具。
(3) 形成儿童对知识的思考和自主权
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self-empowerment) 。这一目标要求儿童必须培养对自己思考能力的自信心, 必须拥有思考的自主权 (ownership) 。其实, 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比如儿童了解玩具的特点, 感知过四季变换, 能区分冷与热等。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启发、帮助儿童形成自己的思考。我们可以看表3中的案例。
这个小案例描述了教师如何鼓励儿童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关注自然界事物的活动。文中的Alonda在教师的鼓励下运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正确答案, 教师在这个事件中是指引者, 而非教导者, 教师没有一上来就指出A l o n d a的错误, 而是换了种方式来开启Alonda的思维。这也说明儿童具备思考和找寻正确答案的自主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才是学前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学前科学教育的特点
了解美国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是我们探析学前科学教育特点的前提条件, 现就美国科学教育在发展历程中呈现的一些特点进行总结。
1.没有统一的学前科学教育大纲
美国没有统一的学前科学教育大纲, 教师可自由选择科学教育方案, 制定适合本园和本班儿童的科学教育计划。在美国, 各州之间的教育方案和课程设置都是不一样的, 联邦政府没有统一全国教育方案的权力, 因此, 各州之间课程的开设, 教材的选取, 大纲的制度, 都存在一定的区别。
2.学前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是个别的科学探索活动
“听过就忘记了, 看过就记住了, 做过就理解了”, 这是儿童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真实写照。[7]个别的探索活动意味着儿童作为社会化的个体有着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有着非凡的意义。
3.非正式教育机构为儿童科学教育提供条件
非正式教育机构为儿童的科学教育提供条件, 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儿童科学教育网络。非正式教育机构一般包括儿童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儿童科学活动中心等。在这些地方, 儿童可以自己接触、尝试、探索和发现, 学习变成了一种主动探索的活动, 乐趣无穷。
三、启示
当前,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从美国的学前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思。
1.注重儿童的科学学习过程
学前科学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他们怎样认知世界, 怎样体验世界, 怎样提出问题, 怎样生成概念, 又如何在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经验等, 这一系列问题集中体现了对儿童科学学习过程的关注。我国目前的学前科学教育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缺乏对儿童科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就是原因之一。关注儿童科学学习的过程, 坚持让儿童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自己动手, 以过程为导向, 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的探究方法是改善我国目前科学教育维持“教科学”怪圈的重要手段。
2.建构适宜儿童发展的科学活动
全美幼教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简称 “ NAEYC ”) 在1986 年和1987年发表了关于 “ 发展适宜性教育”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简称“DAP”) 的文件。它主要是指基于儿童发展水平、有助于儿童达到一定发展目标的教育实践, 意指“与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8]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年龄适宜性, 二是个体适宜性。因此, 我国在发展儿童科学教育上, 应该建构适宜儿童发展的科学活动, 遵循儿童的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综合考虑儿童的共性和差异性。
近年来, 学前科学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改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学前科学教育对于儿童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独特意义。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 学前科学教育不论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环节都还相对薄弱。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希望对美国学前科学教育的探析, 可以为我国的学前科学教育建设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Barack Obama and Joe Biden’s plan to lower health care costs and ensure affordable, accessible health coverage for all.[EB/OL].http://courses.ischool.berkeley.edu/i202/f08/lectures/Obama_Healthcare-1.pdf.[2]
[4]Edward Victor, Richard D.Kellough.Science K-8an Integrated approach (tenth edition) [M].New Jersey: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4.
[3]李维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1.
[5][美]大卫·杰纳·马丁著, 杨彩霞, 于开莲译.建构儿童的科学—探究过程导向的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4, 09.
[6][美]克里斯汀·夏洛, 劳拉·布里坦著, 高潇怡, 梁玉华, 孙瑾译.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61, 73.
[7]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02, 74:76.http://wenku.baidu.com/view/95bcf30c763231126edb1172.html.2015-10-21.
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篇三
第1课 我们知道的磁铁
1、举出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答:文具盒、门吸、磁性黑板、扩音器、收音机。
第2课 磁铁有磁性
1、我会解释
磁性: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第3课 磁铁的两级
1、我会解释磁极:磁铁上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2、磁铁上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上有两个(磁极)。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触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他们(相互排斥)。
第4课 磁极的相互作用
1、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我们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2、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级),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3、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级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小明捡到一块磁铁,但他不知道哪段是南极,哪端是北极,你有办法吗?清写出过程和方法? 答:第一种方法:(条形磁铁)用一根绳子绑在磁铁的中间,手拿住绳子的一端,把磁铁悬挂起来,使它能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停止转动时,总是指向南的为南极,总是指向北方的为北极。
第二种方法:(其它形状的磁铁)找一个标有磁极的磁铁,用磁铁的南极与捡到的磁铁靠近,吸引的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否则相反。
第5课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
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两个相互吸引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大。
3、两个相互排斥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小。
4、给你几个不同形状的磁铁和回形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磁铁的磁性有强弱。
答:实验名称: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磁铁,回形针,两个杯子,木条
实验过程:把一根木条横放在两个杯子中间,将磁铁放在木条上,看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实验结果:结果发现每个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各不相同,所以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第6课 指南针
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3、很久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磁石)。
4、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5、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答:
1、把指南针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第7课 做一个指南针
1、做一个指南针
材料:磁铁,钢针
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四
1、我们知道的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过程与方法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乐于表达和交流。
3、激发探究兴趣。【教学重点】
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教学难点】
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宝刀传说。(课件图片出示)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撒暗器的也不管用,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
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
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
2、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我们知道的磁铁)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吧!再想想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介绍的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式记录在 黑板上。
(2)、评比得出最佳表现组。
三、利用网状图,整理磁铁知识:
1、形状(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课件图片出示)(2)、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磁铁,怎么进行交流介绍呢?为了方便,人们就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了。你能给这些磁铁取个名字吗?(凡取的名有道理的都给予肯定,但注意最后统一到通用称呼上来: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3)、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
2、用途(1)、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2)、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图片出示,或补充介绍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性质(1)、我们知道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是怎么知道的呢?(2)、我们能把这些性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记录纸(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上写下自己所知道的磁铁的性质。
(3)、交流汇报。
四、总结延伸:
1、回顾宝刀传说和遥控小车,利用磁铁还可以做什么有趣的小游戏呢?自己课后去设计设计哦!
2、对于磁铁,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磁铁有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 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三、隔物吸铁:
1、引入研究。(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注:教师在此课的教学中要清楚:磁铁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钻等金属。学生如果知道磁铁还能吸镍、钻等,教师要给予肯定。人民币硬币用的材料分别是: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2000年版5角硬币是铜锌合金,黄色带红;2002年版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1元钢币颜色略有差别;分值硬币都是铝的。不锈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但是磁铁只能吸引一些种类的不锈钢,有些种类的不锈钢磁铁是不吸引的。磁铁能吸引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因为在它们的胶带中有铁粉类物质。但是电脑用的磁盘,看起来与录像带很像,但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磁铁吸引了看似铜的物体,其实那是在铁物体的表面镀的一层铜。
3、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 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
(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
(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小钢珠先放哪里?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
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8、小结。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想验证一下吗?
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操作,交流感受。
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呢?再做一做看看。
4、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不能)那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
6、我们先给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近吧。
4、磁极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教学重点】
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教学难点】
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标记为A、B、C、D来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结果全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对磁极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把本是相同的磁极标上相同的字母。)
2、磁铁的两个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研究吧!
3、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方?
二、磁极与方向:
1、我们研究磁铁,老师怎么忽然让我们认方向了啊?小朋友们心里一定非常纳闷吧?不着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2、可不要小看它哦,仔细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吧,发现了什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3、我们再让它转动一下。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变化了吗?
4、小朋友们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吧?好,下面小组实验,边实验边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反复多做几次。
5、汇报交流。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5.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五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这张试卷帮助你回顾、检查本阶段学到的科学知识,请不要紧张,只要你认真审题,用心思考,书写工整,一定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全卷共四道大题,检测时间60分钟。加油吧!一、对错审判厅,我来当判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30分)()1.冰融化时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C,直至完成融化成水。
()2.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颗粒大的溶解得快。
()3.我们通常用酒精灯的內焰给物体加热。
()4.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5.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正恐着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6.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它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7.同等条件下,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8.熄灭酒精灯时,绝对不能用嘴吹。
()9.当环境温度低于0°C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开始结冰。
()10.冰完全融化成水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仍保持不变。
()11.冰融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增大了。
()12.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不停的加入同等物质。
()13.食盐能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14.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15.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二、谨慎选择区: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1.水是生活中常见的()。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2.给水加热后,水的体积会()。
A、变大 B、没有变化 C、变小 3.水在加热过程中,达到()九沸腾了。
A、0°C B、100°C C、80°C 4.()的变化会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容器 C、温度 5.当一块冰慢慢地融化成水时,它周围的温度会()。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6.水的温度越高,物质溶解得()。
A、越快 B、越慢 C、不变 7.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B、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C、加热得更快 8.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它的()发生了变化。
A、形状 B、性质 C、体积 9.有()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A、沉淀 B、搅拌 C蒸发 10.下列有关空气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6.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成语和日积月累。会背《拐弯儿处的回头》第四自然段。复习过程:
1.拐弯儿处的回头 满以为……不料: 很……很……也很: 不经意:
2.母亲的账单
蹑手蹑脚 有情有义 有
有 不 不
没
没
语文七色光(一)1.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2. 找出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例:日积月累(积 —累)蹑手蹑脚(—)
半信半疑(—)欢天喜地(—)自言自语(—)风平浪静(—)横冲直撞(—)聚精会神(—)
尊老爱幼(—)3.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在适当的地方。
却 可是 才 虽然 但 还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
消失在拐弯儿处。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
闪着泪光。
日积月累
的爱是天地间 的爱。———梁实秋
欢乐的笑声是家中的阳光。———萨克雷(英国)
拒绝父母的训导,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伊 芒(尼日利亚)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成语和掌握反义词。会背《猫》第二自然段或第四自然段 复习过程:。沙漠里的船
写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滚热—
广阔— 语文七色光(二)1.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又宽又厚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试着用加点的词语说话。
就是……也……
……既是……又是……还是……
3.给下面的句子分别加上句号、问号、叹号,再认真读一读,体会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多读几遍。
他是你的兄弟。
?
?!
!日积月累
()犬不宁()尾续貂()目寸光()肠小道()视眈眈 老()识途 打草惊()狡()三窟 九()一毛 杯盘()藉 杀鸡吓()画()点睛 6.古诗两首 出塞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第三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正确运用关联词语,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会背《猫》 解释词语:
但使: 胡马: 元: 同: 定: 乃翁: 七色光(三)1.试一试,给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
乘风破浪
置之度外
慷慨激昂 千方百计
张口结舌
从容不迫(1)迎着晨光,巨轮,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2)他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3)李华遇到困难,总是
去克服。
(4)小明说了谎话,面对老师的目光,他
,手足无措。(5)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地走向刑场。(6)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
。2. 下面是几组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词语,把它们恰当地填在句子的横线上吧!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仅……也…… 只有……才……
因为……所以……
⑴陈阳 各门功课都学得好,身体 很棒。
⑵小红
比小刚高,力气没有小刚大。
⑶
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
给你打电话。⑷
认真学习,成绩
能够不断提高。⑸
雪太大,车不能开得太快。日积月累
,匹夫有责。———顾炎武(清),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宋)
赴国难,忽如归。———曹 植(三国)
对你来说应该比世界上
。———西塞罗(古罗马)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第四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正确运用关联词语,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过程:
一.倔强的贝多芬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弹奏起著名的《 》。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忘记了周围的(),似乎他们不是在()听演奏,而是沐浴在()的()中。二.女主人与乞丐
深深地:
空空的:
淡淡地:
三.语文七色光四 1.组词
斥()扎()枪()圣()熟()寒()驮()沐()秦()戈()乱()抢()余()然()塞()趴()抹()奏()2. 造句。
有…有…有…有…
要…还要…
不是…而是…
日积月累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自信心与自尊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不会。—毛 姆(英国)
尊敬,才能 尊敬。———笛卡儿(法国)
站着的 要比跪着的 高尚得多。———富兰克林(美国)
孟子还说:“。”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第五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古诗三首,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过城: 一.古诗三首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别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踏歌: 曛: 莫愁: 知己:
三首古诗中,最能体现友情的佳句分别是:。
。
,!二.讲信用 加标点:
1.她转身对爸爸说□今天上午□我哪儿也不去了□ 2.□为什么□爸爸惊讶地问□
3.□好极了□爸爸紧接着问道□你的朋友来了吗□ 三.语文七色光五
1.你愿意帮“友”字找到更多的朋友吗? 2.读拼音,填汉字组词。
()好()史
3声mei()天 4声li()害()丽()量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坚定、坚决
宋庆龄想了想,地说:“不!跟别人约好了,怎么能失信呢?”
吉鸿昌
不向敌人妥协。惋惜、珍惜
爸爸
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也没去成。”
我十分
和同桌之间的友情。惊讶、惊叹
“为什么?”爸爸
地问。
“太美了!”钟子期
俞伯牙的演奏技艺。信用、信任
宋庆龄奶奶一生讲。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日积月累
,天涯若比邻。———王 勃(唐)
是友谊的桥梁,是友谊的敌人。———谚语
一份快乐两个人,就会成为 快乐;
一份忧愁两个人,便会成为 忧愁。———谚语
看到朋友的,对他的 也不要。———谚语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
复习过程:
1.下面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分别组个词把它们区别开。妇()易()由()瓶()父()异()邮()屏()2.缩写句子。
(1)华生用手拨了一下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片。(2)年轻的贝尔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4)克隆羊“多利”是利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复制出来的。日积月累
科学最反对的就是。———冯友兰
科学不是为了,不是为了,而是为。———钱三强
一旦,它就能。———法拉第(英国)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第五七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古诗两首,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过程: 一.古诗两首 山行 敕勒歌
()________ ________
解释词语
石径: 坐爱: 笼: 苍: 茫: 见:
二.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像
。,像
。,像
。三.语文色光七
1. 下面的字都是多音字,给它们分别注上音,再组一个词语。薄()难()折()参()涨()恶()()()()()()()2.试一试,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像 无数
星星 满天的 碧玉盘里 撒在 珍珠 的散步 悠闲地 小鹿 在 几只 树林里 日积月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 维(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唐)
第八课时
复习内容:第八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掌握近反义词和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
复习过程: 一.掌声
1.把下面各词意思相反的词,写在括号里。
果断 —()
慌张 ——()
结束 ———()
短暂 ———()2.在括号中写出与下面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忧郁 —()
珍惜 —()
感动 —()
立刻 —()二.一节特殊的课
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注意问号的使用。然后读一读。
在这一片沉默下面涌动着什么 萌生着什么 他们又似乎在忍受着什么 不安 歉疚 懊悔 我不知道
然而 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三.语文七色光八
1.读一读,选择合适的字填空。疾
急
⑴ 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
听到门铃响,他
忙去开门。
犹
忧
⑵ 她
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她不再
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歉
谦
⑶ 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主动向同学表示
意。
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续
绪
⑷ 小华镇定了情,开始讲故事。
他歇了一小会儿,继
向前走。2.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先是怯怯的一两声 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 问爸爸 不 问奶奶 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教室里又热闹起来 但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日积月累
多 自己,多 别人。———谢觉哉
一个温存的,一句由衷的,能使人。高尔基(俄国)人的相互理解,超越了见面时间的。———池田大作(日本)
绝对是 的土壤。———威尔逊(美国)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积累运用(60分)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ɡǔn tànɡ bì jìnɡ mù yù qī dài xùn chì()()()()()2.比一比,再组词。(8分)
枪()秦()驱()坚()抢()奏()驰()竖()3.按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4分)
差 恶
4.照样子写词语,注意加点字。(2分)又宽又厚()有情有义()5.填字组成成语。(8分)
口 舌 乘 破 欢 喜 不宁 6.按要求写词语。(7分)(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忧郁—()兴奋—()(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果断—()灵敏—()(3)写出带“心”的不同词语。()心
()心
()心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五颜六色的()()地说()的掌声 悠闲地()8.按要求填空。(17分)
(1)谢觉哉曾经说过:“多()自己,多()别人。”(2)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黄菊花像灿烂的宝石。()
(3)边防哨所的战士十分舍不得那些又调皮又可爱的雪猴。缩写句子:()(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如果„„就„„ 即使„„也„„
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不会烫伤。
(5)按原文填空。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而()地()起著名的《 》。(6)填标点。
你知道吗()青蛙既是游泳专家()跳远健将()又是歌唱家()还是捕虫能手 呢()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默写古诗《赠汪伦》并填空回答问题。(8分)赠汪伦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最能体现友情的佳句是()
(二)认真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22分)课内语段
春天,树木(抽出 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低下头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 看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1.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写在()里。(2分)
2.请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用“√”标出来)(2分)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4.这段写了()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主要写了()()()()等景物。(5分)课外语段
冬姑娘的礼物
冬姑娘来了。雪花漫天飞舞,江河都结了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是冬姑娘带给人们的礼物。
冬姑娘来到村子里,她听到几个农民在高兴的聊(liáo)天,一个农民说:“这场雪下得真好!我们的小麦有了雪当被子,就能安心的过冬了。”另一个说:“这场大雪会把好多害虫冻死。明年冰雪一化,庄稼就不怕春旱了。哈哈,我们的丰收有希望了!”
冬姑娘高兴的想:原来我的礼物这么受农民的欢迎!
冬姑娘有来到公园里。她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滑雪、滑冰,有的在打雪仗、堆雪人,还有的在冰天雪地里看雪景,写诗画画,拍照留影。
他们都被这美丽的雪迷住了。冬姑娘轻轻地问一个孩子:“你在雪地里玩儿,不怕冷吗?”孩子说:“不怕!我还觉得身上热呢!我喜欢雪,它真美,真可爱!” 冬姑娘高兴的笑了。她觉定以后每年到世界上来,都带上她的这份礼物!1.冬姑娘给人们的礼物是:()。(2分)2.冬姑娘到了()()等地方。(2分)
3.认真读读画线的句子然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一句话。(2分)
4.冬姑娘为什么决定以后每年到世界上来,都带上她的礼物?(2分)5.你想对冬姑娘说些什么?(3分)
三、习作(30分)
生活中,你最喜爱的是什么呢?是一个小动物、一种植物、一处景物还是一个玩具?请先把《我喜爱的 》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要写清你喜爱它的原因。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数在250字左右,题目要居中。
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íng mǐn juǎn qǐ bí kǒng pā xià gǔn tàng kuān hòu
tuó fēng quē fá guǎng kuò shā qiū wǎn fàn shén mì
dì yī bǐjiào zǎo cāo zhuǎ zi mǒ qù kuáng jiào
shuāi dǎo cǎi fǎng lā chě sǎng zi biàn huà mò cè 二.形近字组词
饭()神()国()峰()之()爪()板()伸()围()蜂()乏()瓜()
三写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滚热————
广阔———— 四填空
()犬不宁()尾续貂()目寸光()肠小道()视眈耽 老()识途 打草惊()狡()三窟
九()一毛 杯盘()籍 杀鸡吓()画()点睛 五.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又宽又厚 又_____
又_____
又_____ 又_____
又 _____又 _____
又_____ 又_____六.造句 ……就是……也……
……既是……又是……还是…… 七.阅读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的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望到很远的地方。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什么地方有水源,它都能找到。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就紧紧闭起来。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去。骆驼背上有驼峰,在水草多的地方,它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存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用自己的积蓄来维持生命。1.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作者将骆驼比做_____-,因为在_____-这个“海洋”里,骆驼的确跟______一样。4分 2.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旋风(xuàn xuán)脂肪(zhī zhǐ)陷到(xiàn xuàn)积蓄(xù chù)3 用因为 ……所以……把第二句话改写。2分
4.本段从哪几个方面写骆驼能适应沙漠里的环境4分
九、多音字注音组词
卷 难 驮 还
朝 爪 抹 为
分 都 长 散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 读拼音写汉字
mìnɡ lìnɡ bō lànɡ dí jiàn jí xiánɡ qí jiàn qiānɡ pào zuǒ xián shìixiàn chōnɡ jī sǐ wánɡ chú le qí yú biān sài qín hàn hú mǎ yuán dǎn
二、形近字组词
波 浪 抢 线 除 赛 秦 坡 狼 枪 浅 余 塞 奏
三、给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
乘风破浪 置之度外 慷慨激昂 千方百计 张口结舌 从容不迫例:迎着晨光,巨轮(乘风破浪),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1.他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2.李华遇到困难,总是 去克服。
3.小明说了慌话,面对老师的目光,手足无措。4.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地走向刑场。5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四.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以„„
例:陈阳不仅各门功课都学得好,身体也很棒。1. 小红比小刚高,力气没有小刚大。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 给你打电话。3. 认真学习,成绩 能够不断提高。4. 雪太大,车不能开得太快。
因为„„所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天下兴亡。
,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随无死。
国家对你来说应该比。
六、默写古诗,解释词语。
但使 飞将 胡马 示儿 王师 家祭 乃翁 七.用直线把恰当的词语连起来。
一封 大火 密集的 战士 一艘 大学 英勇的 炮火
一所 军舰 热烈的 掌声 一场 家书 激情的 宣传
八、多音字注音组词
强 累 横 塞 逮
教 华 参 倒
得
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看拼音写词语。
yuâ shâng pīn mìng xìng gã quán shì tán zîu gāng qín shú liàn mù yù
yuâ lái yuâ dà gān rǎo xùn chì qǐ tǎo yîu shǒu shī shě bān zhuān huà dîng
shí tou luàn fà tiē zài jiàn quán xī zhuāng qì dù bù fán yīng dě bān qiān
二、多音字组词
倔 结 钢 熟 薄
晃 舍 解 模 难
撒 任 挨 几
三、补充词语
旁若()()怒()()遏()()解囊 气喘()()()()革履 气度()()()()细算 与众()()
四、下面各组字的字形都很相似,你能给它们组成词语区别一下。训()唯()乱()拂()沸()稍()驯()推()刮()佛()狒()梢()消()销()椅()骑()畸()倚()秦()奏()寒()塞()熟()然()
2、试一试,仿照下面的例句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深深地 空空的 淡淡地
有---有---有---有----要---还要---不是---而是---
五、日积月累
1、()与()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不会有()毛姆(英国)
2、站着的农夫()。—富兰克林(美国)
3、富贵不能淫,(),()。—《孟子》
4、尊重别人,()。—笛卡尔(法国)
5、爱人者,();敬人者,()。—《孟子》
六、原文填空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 的《 》。的旋律在大厅里,()的乐曲使大家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在风雨中听(),()的月光中。
七、朗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语气表达上的不同
1、我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我绝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2、你成为亲王,是因为你的出身,而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yǔ huī chãn jūn zi jiǔ bēi zânɡ sînɡ wānɡ lún àn shànɡ jiǎo tà táo huā dà yàn fēn fēn mî chïu sonɡ qìnɡ línɡ yí duàn yī fu zhǔn bâi tū rán xiānɡ yūe huā lán jiě shi huān yínɡ yáo tïu chēnɡ zàn
二、多音字组词
朝 转 兴 尽
称 量 俩 乘
三、区别下面的形近字,再组词
朝()尘()酒()汪()挑()纷()始()嘲()尖()洒()江()桃()份()抬()骏()端()标()摄()镜()膝()愉()俊()瑞()示()聂()境()漆()偷()融()溶()狼()恨()忆()亿()赞()友()()()()()()()()()()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坚定 坚决〗
1、宋庆龄想了想,()地说:“不!跟别人约好了,怎么能失信呢?”
2、吉鸿昌()不向敌人妥协。
〖惋惜 珍惜〗
1、爸爸()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没去成。”
2、我十分()和同桌之间的友情。〖惊讶 惊叹〗
1、“为什么?”爸爸()地问。
2、“太美了!”钟子期()俞伯牙的演奏技艺。〖信心 信任〗
1、宋庆龄奶奶一生讲()。
2、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六、日积月累
1、海内存知己,()。—王勃(唐)
2、(),欺骗是友谊的敌人。——谚语
3、一份快乐两个共享,();(),便 会成为半分忧愁。——谚语
4、看到朋友的优点,()。——谚语
七、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标点。
1、她转身对爸爸说 今天上午 我哪儿也不去了
2、为什么 爸爸惊讶地问
3、好极了 爸爸紧接着问道 你的朋友来了吗
八、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别董大
()()()()()()
解释词语:
浥: 君: 踏歌: 曛: 知己:
四、默写体现友情的诗句。1、2、3、4、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据拼音填汉字
jiā lì fú ní yà zhōu kāi shǐ shâ yǐng yïu yú
yì duān xiāng chà jiã shù yǐn qǐ qí yì shì tú
yán zhì lú mǐ aī ěr biāo zhì lãi dá yâ háng
bǔ zhuō ling qiǎo tâ biã qīng chǔ hãng qī shù bā
pâi hã jiē kāi yù dào yíng guāng píng nãng gîu
二、多音字注音组词
相 行 发 系
蒙 传 调 乐
三、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成为新的字,再组成词语。(14分)
验(俭)(俭朴)难()()般()()样()()
捕()()蝙()()妈()()
揭()()
四、给下列句子减肥:
(1)华生用手拨了一下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片。
(2)年轻的贝尔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4)克隆羊“多利”是利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复制出来的。
五、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词语。(1)科学最反对的就是()。
(2)科学不是为了(),不是为了(),而是为()。(3)()科学插上幻想的(),它就能()。
六、形近字组词:
航()蝇()探()揭()抗()绳()深()渴()
七、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使飞行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填空:
(1)“揭”字的最后一笔是()
(2)“遇”字的笔顺是(),共有()画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是()
3、超声波的特点是()
4、雷达工作的原理是()
八、给句子做个诊断,看看病因在哪,怎样修改。
1、老师叫小红写。
2、书包里有文具、铅笔、格尺、橡皮„„、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去春游了。
4、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ã pō fēng lín shuāng yâ lǒng gài cāng máng
chōu chū jī xuě zhǎng mǎn xià tiān zǎo chãn
nïng wù rǔ bái zhào shâ wǔ yán liù sâ fēi wǔ
xiàn gěi shān dîng fãi hîu yī kào
二、多音字组词
处 勒 数 涨
没 刨 铺 背
嚼 矫 难 折
参 恶 累 薄
三、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1)像 无数 星星 满天的 碧玉盘里 撒在 珍珠 的(2)散步 悠闲的 小鹿 在 几只 树林里
四、日积月累 桃红复含宿雨,()。(),()。—王维(唐)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唐)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唐)
五、你能仿照它们再写几句吗?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1、,像。
2、,像。
3、,像。
六、、照样子,改变句子,使意思不改变。
1、例、这种电话难道不新奇吗? 这种电话很新奇。这难道不是沙漠奇观吗?()
2、例:沙漠里的景象不仅美丽而且新奇。沙漠里的景色真是美丽而新奇啊!大家都觉得流沙有趣。
()
七、默写古诗
山行 敕勒歌
解释诗中词语的意思
石径: 白云生处: 坐: 霜叶: 见: 敕勒川: 穹庐: 笼: 苍: 茫:
九、比一比,再组词
径()苍()斜()夏()茫()
经()仓()叙()复()芒()
十、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1、经霜的树叶比二月的红花还红。()
2、蓝天无边无际,草原没有尽头。风吹过,草儿低,出现了一群群牛羊。()
十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他把薄饼吃了。
十二、填空
()的木耳()的大花坛()的天空()的宝库()的小兴安岭()的野花
1.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的山葡萄,()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的药材。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是一座(),也是一座()。
3、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 有数不清的红松 白桦 栎树 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美丽的 叶子 枝条 升起 嫩绿的 海洋 浓雾 抽出 蓝蓝的 公园 舰队 融化
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ǎng shēng yīng xiïng chãn mî jiào shì kâ táng lún liú tïu xiàng qíng kuàng yǎn quān yáo huàng râ liâ jiǎng shù
tán huà zhù hâ qí shuā shuā guāng máng qī dài yǒng dîng jiē shîu chá zhǎo qià hǎo yí fân
二、多音字组词
调 落 几 觉
当 中 挣 强
三、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
在这一片沉默下面涌动什么 萌生着什么 他们又似乎在忍受着什么 不安 歉疚 懊悔 我不知道 然而 我意识到了孩子们的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四、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富裕 落后—— 果断—— 慌张—— 结束—— 短暂 广阔 滚热—— 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五、写出和下面词语相反的词
犹豫—— 珍惜—— 感动—— 立刻——
六、下面几个句子有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请你也试着写写这样的句子吧!超声波 像波涛一样向前推进。战士们 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洋槐树 像撑开的绿色大伞。黄菊花 像金灿灿的宝石一般。护士 像一位慈祥的妈妈那样,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的床前。1、2、七、日积月累
1、多责备自己,()。—谢觉哉
2、一个温存的眼神,(),能使人()高尔基
3、人的相互理解,()池田大作(日本)
4、理解绝对是()—威尔逊(美国)
八、读一读,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疾 急〗
1、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
2、听到门铃响,他()忙去开门。
〖犹 忧〗
3、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4、他不再()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歉 谦〗
5、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主动向同学表示()意。
6、()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续 绪〗
7、小花镇定可情(),开始讲故事。
8、她歇了一小会儿,继()向前走。
九、比一比,在组成词语。
祝()刷()洽()贺()涌()待()架兑()涮()恰()驾()诵()侍()持
十、照样子写句子。例:小英在同学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了讲台。小英走下讲台。
1、南海是我国最南边和最大的海区。()
2、蓝蓝的大海上飞翔着一只浅灰色的海鸥。()
十一、补充词语
经久()()一碧()()严严()()葱葱()()流传()()劈()斩()()化()测 如()以()忽()忽()虎()蛇()半()半()
7.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38个新词语的意思。
2.会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会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4.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在城市禁止燃放爆竹的规定。
教学重点:
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复述课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理解“接触、风俗、延续”等词语的意思。
2.会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一段。
3.初步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民间风俗,了解爆竹名称的由来。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谁能说出过年时人们喜欢用哪些方式庆祝节日?
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时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的庆祝方式,在爆竹声声中让人感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出示课题:爆竹声声。
(二)听录音思考问题。
(三)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记字形。
2.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
3.思考课后问题,找找对应的课文。
(四)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提示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2.说说“接触、风俗、延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膨胀(péngzhàng)瑟瑟(sèsè)毕毕(bìbì)剥剥(bōbō)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说同一个意思?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爆竹名称的由来;燃放爆竹的来历;禁止燃放爆竹原因。)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带着问题边思考问题边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
2.完成口头填空:
爆竹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最早的爆竹是用()做的,先(),再(),然后竹节(),竹筒内空气(),最后竹子()。
3.讨论,说说爆竹名字的由来;理解词语:竹节、密封、膨胀。
4.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哪两句话说明了爆竹是人们喜爱的庆祝新年的方式?(理解:震耳欲聋。)读一读哪句话引出了爆竹名字的由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思考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2、3段,理解“临近、意外、广泛”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在城市禁止燃放爆竹的规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反馈,订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带课后问题2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1)讨论,引导学生理清传说的行文脉络。(怪物偷东西、让人得怪病--意外发现、竹节赶怪物--烧竹节,吓怪物,求安宁。)
联系上下文理解:临近、意外。
(3)轻声读课文,圈出每个过程中的重点词句,准备把传说讲给大家听,要求过程清楚,语句通顺。
(4)指名说,同桌互相说,并评议。
(5)这一段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许多城市为什么要明令禁止燃放爆竹?
用上“因为……所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你还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简要说一说。
小结: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下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地方没有全部禁止,规定了燃放的日期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3段。
5.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借助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能用“每逢……人们……”的句式仿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朗读全文,说说每一段主要写什么?
2.出示下表,选择其中一栏完成。
重点句子重点词语
爆竹名字的由来
燃放爆竹的来历
禁止燃放爆竹
3.交流,在书写投影片上写出重点词句。(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增减。)
重点句: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
烧竹节,用以吓跑怪物,以求得新年的安宁。
城市已禁止燃放爆竹。
重点词:锯保留火盆膨胀爆裂就是怪物
怪病意外竹节煮食往山顶逃风俗唐朝
火药容易伤人引发火灾
4.借助重点词句按要求复述课文。
5.照样子仿写句子。
(1)出示例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要燃放爆竹。
(2)“每逢”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半句话和前面的半句话有什么关系?(表示两种情况关系紧密,有规律性。)
(3)说说“每逢什么时候,人们干什么”。
(4)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6.从课文中摘录表示声音的词。
(1)摘录词语,积累词汇,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2)根据摘录的词语,分别说说:(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板书:
爆竹声声
名字由来--燃放爆竹--禁止燃放
( ) ( ) ( )
(括号里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
8.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八
教学目标:
1.水是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2.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3.积极通过科学游戏中,更全面的认识水;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教学重难点:科学游戏中对于水的认识。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教学准备:7个不透明的气球,分别装有:白醋、红墨水、水、石头、豆子、夹子、空气。可塑橡皮、水槽、烧杯(一次性塑料杯)各组3个、勺子。教学过程:
师:很高兴和小朋友进行科学研究,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做两个科学游戏。游戏一:找一找
师:老师这里有七种东西,分别装在七个气球中。第一个活动,按要求找出所需要的东西。比比哪一组最棒!
1.石头、豆子、夹子分别在哪个气球中?
学生找出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师板书现象和观察方法。2.空气在哪个气球中?
学生找出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师板书现象和观察方法。3.水到底在哪里?(学生出现困难)
游戏帮助:打开气球,分别倒入三个杯子中寻找水!学生明确任务后,解开三个气球,倒入杯子中观察。学生找出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师板书现象和观察方法。游戏二:摆一摆水的形状 1.用橡皮泥摆出水的形状
师(展示投影):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把橡皮泥做成圆形,水放入,就成了圆形的水,把橡皮泥做成三角形,水放入,就成了三角形的水,把橡皮泥做成正方形,水放入,就成了正方形的水。你还能摆出不同形状的水吗? 2.学生摆一摆水的形状。(用装醋和装牛奶的杯子换取勺子和橡皮泥,进行活动)3.学生说一说:水到底是什么形状? 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反思:
刚开学就接到教研员邓老师的任务:新进城老师汇报课。身为一名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如何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上出自己的想法,很是紧张。深思之余,结合小学一、二年级即将开设科学课的契机,给了一次笨鸟先飞的计划。我选了三年级内容《水》一课,和二年级的孩子进行了科学游戏探究。
于是把这个想法和邓老师汇报后,得到了邓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展示课后,全市的小学科学教师分组对我们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1.大胆创新,舍弃网状图填写的了解孩子的前概念教学,舍弃对七种物体进行固体、气体和液体的分类。重点通过两个科学游戏让孩子充分认识水。特别是加入用橡皮泥摆一摆水的形状活动,让有形的帮助孩子认识无形的认知。老师们认为最让孩子喜欢的是以游戏形式展示我们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玩游戏中学到了科学。用橡皮泥的有型的来发现水的无形还有无色!抓住了孩子学习的特点。
2.注重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对自己的判断要加以理由解释。3.材料新颖有序。
4.根据不同的学生上出不同的课,真正从儿童出发。
9.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九
活动目标
1.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懂得在学习中讲究方法,轻松愉快地学习。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讲学习方法的文章故事。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我的困难在哪里
(一)为老师解忧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要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烦恼,我的一个小侄子写作文总是写不好,只能写两三句话,他求我帮忙。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总结过渡:同学们真聪明。看来学习还是有方法的呀。那么,你们在学习中有困难吗,你们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呢?
(二)说说我的烦恼
1.请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写在小纸条上,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教师 将学生写好的字条收集起来,同学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2.学生动手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管是哪一学科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写,如: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都可以。
二、金点子大王擂台赛
1.教师:同学们的困难都在老师的手里,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金点子大王擂台赛”。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把同学们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提出来,如果你有解决它的好方法就请站起来回答并成为擂主,如果别的同学有更好的方法,那么他就是新的擂主。每一道题选一个擂主,授予他“金点子大王”。(奖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条件决定,一颗星星、一朵红花都可以)
2.打擂开始。老师依次念出同学们归纳出的学习困难,请同学解决。如:我不会做应用题怎么办? 我英语发音不准怎么办?
我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我画画不像怎么办?
3.教师鼓励大家积极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4.总结过渡:刚才的活动圆满结束了,让我们对这些获得“金点子大王”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原来困难并不可怕,我们都有办法克服它。
三、金点子经验交流会
1.教师导语: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些同学遇到的学习困难,效果特别好。有些同学说,我还有好多经验、方法没有说出来呢,他们很愿意把这些好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金点子经验交流会。
2.小组交流。
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如:读书时,我会用彩色笔画出最重要的地方,这样会记得很牢)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汇报本组刚才交流总结出的好的经验和方法,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这些好方法。
4.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经验交流会,我们又学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我想,有了这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同学们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四、我的智慧锦囊库
1.教师导语:好的学习方法是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把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收入你的锦囊吧!
2.学生准备“锦囊”。
3.将学生自己认为好的经验和方法放入“锦囊”。学生动手将刚才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而且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写进自己的“智慧锦囊库”。
1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 篇十
教材分析:
《语文七色光 七》本次“语文七色光”共安排了四项语文活动,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多音字和连词成句练习。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是积累关于风景的古诗名句。第三项为“知识窗”,通过阅读知识短文了解我国六大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情况。第四项为“大家一起来”,内容是搜集风景名胜的图文资料,相互介绍、交流。通过此次练习学会在平时积累多音字、比喻句、拟人句以及描写景色的古诗词。学会用词组句的方法以及拟人句和比喻句的特点,通过知识窗拓展鼓励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我国著名胜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互相介绍交流。
学情分析:《七色光》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此项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参观游览为线索,创设了一个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情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利于对本单元主题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培养。
设计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本课设计中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教材,通过工具性的体现融合人文性,在教学实施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构建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教学平台。以此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意思读准字音,把零散的词语整理通顺成句子,学习连词成句的方法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并学习积累比喻句和拟人句。
2.学习古诗《鹿柴》《绝句》简单理解内容并背诵下来。学习积累关于描写景色的古诗。
3.了解我国的六大自然保护区,扩展知识面并学习收集关于保护区的资料。4.鼓励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我国著名风景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相互介绍交流。
教学重点:
积累关于描写景色的古诗名句,练习多音字组词语。
教学难点:
把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主题入新课(导入)同学们在第七单元中我们欣赏了如火的枫叶,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节课我们继续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们想去吗?而每次游览要通过我们自己的聪明智获得一张入园证!
二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板块一:背诵积累我能行
1.出示诗句,划分节奏,生自由读。
2.指导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出诗的节奏美
3、任选一首古诗生说想到的景色。
4、想像画面,悟诗情,诵诗文。
6.拓展训练,组内交流,推荐全班展示写景古诗。
7欣赏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四川卧龙保护区和福建武夷山美景。
板块二:语言文字我会用(练)
(一)连词成句
1.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美丽的景色离我们并不遥远,同学们,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星空图)你们觉得这些星星像什么?
2.(出示词语)同桌互相说一说,把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3.指名汇报,总结方法(抓住主干,填写枝叶)。练习:一张 地毯 茫茫的 像 草原 无边无际的
散步 悠闲地 小鹿 在 几只 树林里
小星星 夜空中的 眼睛 顽皮地 眨着 鼓励学生自己说出连句方法。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读书时积累比喻和拟人的句子。
小结:如果在写文章时用上比喻和拟人你的文章会很美。
(二)多音字
1.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散)现在,本单元的几个多音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2.下面请同学们看,在这两个句子中,你能读出不同颜色字的读音吗?(出示句子,每组4号同学汇报,小组成员扩词)
(1)张叔叔带着一棵“千年人参”,来参加爷爷的生日宴会。(2)这块木料折了,商家打算打折出售。(3)虽然学习很累,但却能让我们积累到很多有用的知识。(4)飞机失事时看到遇难者的遗体,我们感到很难过。
(5)小张涨红了脸对卖菜的人喊道:“白菜怎么又涨价了呢?”(6)解放前地主恶霸欺压百姓的行为,让我们深恶痛绝。(7)小红拿着一张薄饼送给了路边穿着单薄的乞丐。
3、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多音字的掌握还很准确,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里,常用的多音字大约就有600多个,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地掌握,并要学会巧妙地运用。
4、欣赏美景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景色。
5、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
三、佳景美文记心中
1、把你本节课积累的诗句和比喻句拟人句写在积累本中。
2、总结收获: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结:的确,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绚丽的色彩值得回味,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多地欣赏美景,感受佳作。
11.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篇十一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第2课 种植我们的植物
第3课 我们先看到了根 第4课 种子变成了幼苗
第5课 茎越长越高
第6课 开花了,结果了
第7课 我们的大丰收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第2课 蚕的生长变化
第3课 蚕变了新模样 第4课 蛹变成了什么 第5课 蚕的生命周期
2345
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活动,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求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建议“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除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之外,这样做还可以同时进行植物和动物生长变化的观察活动,使学生领悟到植物和动物的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株、凤仙花朵,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本;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或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挂图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20℃~110 ℃)、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单元概述
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植物的各种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有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这样一些问题是值得学生关注的。
其实,植物会长高长大,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结果,这样一些事实,三年级的小学生是知道的,但他们还不曾去探究事情的原委。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曾引领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植物生长变化现象,如叶的生长变化、树的落叶现象,等等。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科书选择的种植、研究对象是绿色开花植物一凤仙花。植物的种类很多,为什么选择凤仙花呢?一是因为凤仙花的花是美丽的。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接触了很多花,并且因为美丽的花,他们会有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会对“花是怎样来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等问题产生好奇心。从学生关心的事物和问题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无疑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欲望;二是因为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在全国具有普适性,容易栽培管理。小学生种植这样
●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一)背景和目标
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 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的一生中要发生变化。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 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 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科学讲究实证,我们更希望学生在实际 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是最稳固的。三年 级的小学生具有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并且在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 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诸多知识,也可以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 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激活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探究 动力。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
0
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推测;能想办法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关于种子内部结构的科学知识,并不是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过程。
教科书的第三部分“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吧!”以及后面的提示,提出了本单元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种植凤仙花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四)教学建议
授课时间:1课时。1.记录我们的想法。
活动引入:
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问学生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活动指导:
(1)提醒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知道其他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可以引起我们新的思考。强调学会倾听和善于接受其他人想法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方式,也可以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3)不同的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不同,为了聚焦学生的认识,教科书中明确提出了“绿色开花植物”,但是此时学生还不具有植物分类的知识,可能还分辨不清绿色开花植物和蕨类植物、苔鲜植物等。这里不需花力气区分绿色开花植物,只需指出我们关心的是开花植物,用学生熟悉的一两种植物进行说明就可以了。
(4)展示学生们关于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记录纸,启发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提出 问题,并将其用大纸记录下来。
保留好这两张纸,待到单元教学结束时,再展示出来。让学生回顾开始学习这一单 元时的想法和提出的问题,作为评价自己进步的依据。2.观察植物的种子。
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新的生命历程的。我们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吗?
活动指导:
(1)教师课前可多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中给出的种子。
(2)组织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除了看一看,还要让学生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对于那些颗粒较小的种子,还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在这里要教给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方法。
有两种有效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 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213
(四)教学建议
授课时间:两课时。1.播种。
活动(一)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亲自种植一些植物,伴随着植物的生长,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那么,我们的种植活动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活动(一)指导:
(1)播种是长期种植活动的开始,播种活动进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本单元的后续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本节课的播种活动。前一节课,教师已经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凤仙花的种植方法,播种前有必要组织学生就此问题进行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没有查阅资料的条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播种说明,指导学生“照章办事”。
(2)播种前教师要带领学生检查认识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为了保证播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多准备几套播种工具和材料。
(3)考虑到种子的发芽率,提醒学生一个花盆中可播种2粒~3粒种子。
(4)播种时要注意指导学生不要将种子种的太深,让学生知道种子应种在适宜的深度,种的太深不宜发芽。凤仙花种子的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为宜。
(5)提醒学生大量的水会破坏种子的萌发,但是要尽量使花盆中每个部分的土壤都让水渗透均匀。
(6)要确保每组学生栽一盆凤仙花。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中组织学生种植风仙花;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家中种植一盆凤仙花,以便随时观察。
活动(二)引入:我们种植植物的日的,一方面是学习一些栽培管理植物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察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但是种子出芽前在土壤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能想办法看到种子变成芽的过程吗?
活动(二)指导:
(1)学生的播种活动结束后,首先让学生将物品整理好,引领学生从兴奋的种植活 动进入到对问题的思考状态,再开始新的教学活动。
(2)启发学生猜测种子在土壤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让他们将自己的猜测画在记录 本上。
(3)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前,最好让学生先想办法,培养学生树 立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实验可以用土壤和卫生纸,也可以只将卫生纸塞进透明杯子中。种子要放在杯壁和纸之间。考虑到种子萌发出的根生长的很快,所以放置种子的位置不 要太靠下。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但不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
(4)建议在杯中除了放人凤仙花的种子外,再放入2粒~3粒菜豆或其他豆类植物的种子,将种脐分别朝上、下、左或右,为观察根的生长方向做准备。
2.做观察记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根据已有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
●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二)教学准备
为全班学生准备:一张大白纸、在透明玻璃杯中长出许多根的种子。
为每组学生准备: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
学生准备:种子萌发的观察记录(图片、照片或记录表)。(三)教科书说明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包括两部分内容。
本节第一段,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本课的研究任务:植物根的生长变化和 根的作用。
第一部分:植物根的生长
这是一个交流活动。交流的内容是前一课中提示学生观察的种子内容。交流的重点是种子萌发现象和根的生长变化。根总是向下生长的。两个对话框分别提示了两个交流的话题,第一幅图呈现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先萌发出根,并且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茎。第二幅图展示了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第二部分:研究根的作用
课文前两个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种植活动入手,提供给学生思考植物根的作用的路径。从大部分水都浇到土壤上,而不是浇到茎和叶上这样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土壤中的根吸收水分。观察完种子的萌发现象,我们会考虑将透明杯中的植物移到花盆中或花池里,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会发现植物根因其根毛插入纸和土壤中,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的。由此学生可以推测根可以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课文的第三个问题是引领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根的作用进行推测。
植物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并且可以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矿物质溶于水中,根对矿物质的吸收不便直观的观察,教科书只提供了研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从现象到问题,到学生的推测,再到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获得结论。这是这个活动所看重的让学生亲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三年级的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还不具备。提供“参考”,一方面在引领学生做,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试管的水位处做个记号或想其他方法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树立想办法证明自己推测的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会发现试管中的水量减少,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发后变少的,说明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
718
●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
●激发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研究的愿望。(二)教学准备
为全班学生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 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为每组学生准备: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
为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
学生准备: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植物光合作用相关资料。(三)教科书说明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3页,包括三部分内容。
教科书第一段文字,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本节课重点研究的问题: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一部分: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包括两个活动。一是交流活动——“交流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交流的内容,一方面以第二课的观察提示为基础,回答提示中的问题:凤仙花破土而出的时间;刚出土的凤仙花的样子。另一方面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现象为目的,引领学生关注刚出土的凤仙花茎的颜色;刚出土的凤仙花子叶的特征;凤仙花真叶的特征以及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凤仙花出土时长有的第一对叶片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种子中的子叶所储存的养料,真叶出现以前,幼苗生长所需的养料依然主要来自于子叶。绿色的茎和浅绿色的子叶,也可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等到真叶长出后,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是真叶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的。
第一部分的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活动,是在教室中观察凤仙花植株的活动。这时凤仙花的生长应该是进入了第四周,因此教科书描述为:“观察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教科书选择了四方面重点观察记录的内容,其中前两项内容是在以后凤仙花生长过程中需要学生经常观察记录的内容,在这里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为以后的正确记录奠定基础;后两个问题是对植物叶生长的观察,尤其是叶子在植株上分布特点的观察,意在启发学
生思考叶子的生长与接受阳光的关系,为后面光合作用的学习积累感性认识。教科书第10页右上图,呈现的是从植株侧面观察到的叶的垂直分布情况;右下图呈现的是从上往下看,植株叶水平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植株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第二部分:我们的思考
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问题聚焦在植物叶的作用上。
02122
助学生了解茎内有许多运输水分的管道,无须让学生用导管来描述。“我们的观察结果”科学记录单,引领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在探究茎运输水分的活动后,教科书描述了茎的运输作用,这些作用有必要让学生了解。
“提示”是教科书的第三部分,对课后的观察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的在于督促并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
(四)教学建议
1.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活动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 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 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活动指导:
(1)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每过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尤其是高度的生长变化情况,如果学生关注了茎其他方面的特征,应鼓励学生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
(2)利用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的凤仙花高度变化统计图,实际上是一个柱状统计图。由于制作统计图的内容在4年级一5年级的数学课中才涉及,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制作统计图的技能,现在学习起来也有些吃力。因此,组织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直接根据时间和植物的高度,在教科书的统计图表中画出植物的高度就可以了,或事先自制统计图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在上面画出植物的高度,而不要让学生通过画横纵坐标自制统计图表。画好以后,可以告诉学生这种统计图叫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3)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分析柱状统计图提供给我们的有关植物高度变化的信息,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时间里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2.植物茎的作用。
活动引入:我们知道了凤仙花随着植物的生长,茎不断长高长粗,它总是将植物的根和叶连到一起。那么,植物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使得它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活动指导:
(1)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以及对凤仙花茎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思考有关茎作用的问题。这样学生很容易想到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至于是怎样运输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或画在记录本上。
(2)教师要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里进行实验验证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学生构建对于茎的作用的完整认识,而是以茎具有运输水分作用的研究为载体,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做出
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因此,教学时,无须引领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茎具有运输养料的作用。
3.本节课结束前,教师依然要提醒学生继续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 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第6课 开花了,结果了
(一)背景和目标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看到凤仙花盛开了。对于小小“园丁们”来说,没有什 么比看到自己精心栽培的植物开花结果更令人兴奋的了。植物开花前有什么征兆?植物 开花后又将发生什么变化?花总是凋谢了才结出果实,花与果实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当 学生观察到花开花谢过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
本节课的三个教学活动:“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研究花变果的过程”和“观察凤仙花的果实”就是立足于凤仙花开花结果的现象,从事实的层面上帮助学生认识花变成果实的过程,为四年级“新的生命”单元中研究植物果实形成的生理机制积累感性经验。
“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与前面几课安排的交流活动的编写意图相同,本次交流的重点是凤仙花花开花落以及结果的过程。
“研究花变果的过程”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展开的。在上一个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画出了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过程。但是,这时的记录是在动态观察过程中积累的,所获得的信息不一定全面。凤仙花的生长进入花、果期时,植株上可以同时存在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花,以及结出的果实。为我们在静态环境下观察研究花变果的过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个活动就是试图通过对同一植株上不同阶段的花和结出的果实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花与果实之间的关系。这里只是从现象上建立关系,而不涉及传粉受精等花变果的生理过程。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果实里面有什么?“观察我们的果实”重点关注果实本身的变化;关注植株上凤仙花果实数的变化;关注果实中有种子以及一个果实中的种子数目,为后一节课“我们的大丰收”积累证据。
科学概念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花包括兽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
●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
●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朵凤仙花,一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为每组学生准备:不同生长阶段的凤仙花各一朵,一株凤仙花。
学生准备:用于交流的观察记录单。
(三)教科书说明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段文字提出了本节课的研究任务,观察凤仙花花朵和果实的生长变化,研究花 与果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是交流活动,交流的重点是有关花与果的生长变化。前两个问题,引领学生认识花蕾,关注植物开花前的特征:植株上出现了花蕾。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引领学生从事实层面上观察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当学生发现花谢以后出现果实,而果实就是在开花的地方出现的,他们很容易将开花与结果联系起来,引发他们对花变成果实过程的观察兴趣。第二个是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学生进行的是动态观察,因此他们获得的关于植物开花和结果的信息是零散的。在上面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凤仙花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开花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别忘了为它们涂上颜色!”对话框,提示学生注意花朵颜色的变化。
花植株,上面的花样子都不相同,仔细观察后,选择几朵具有代表性的花,将它们采摘 下来,按照它们生长变化的顺序进行排列。
活动指导:
(1)观察活动最好在学生具有内在需要的情景中展开。采摘前,教师要提醒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先在植株上找好目标并得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后再采摘,要告诉学生我们是为了研究问题才采摘花朵的,不能盲目乱摘,防止造成一节课后植株花果全无的局面。
(2)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枯萎了的凤仙花花瓣轻轻的去掉,观察里面花蕊的变化,尤其要注意雌蕊的下部发生了什么变化。要组织学生将各生长阶段的花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最好能引领他们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来的。
(3)解剖凤仙花时,要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镊子,指导学生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部分。提醒学生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每一部分的名称。
3.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活动引入:
我们刚才重点研究了花变果的过程。那么,凤仙花的果实又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 长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活动指导:
(1)要组织学生观察成熟了的凤仙花果实和尚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对两种果实进行比较观察;要引导学生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提升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果实中的种子,观察不成熟的果实与成熟的果实里面有什么不同。
(2)要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完全成熟的果实,观察它们是否有开裂的现象,如果开裂了,里面的种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启发学生思考这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盆栽的凤仙花因为天天浇水,大部分种子成熟了并不开裂,可以启发学生课后观察花池中的凤仙花果实开裂情况。
4.研究活动尚未结束,下课前教师依然有必要提醒学生继续做好观察记录。
第7课 我们的大丰收
(一)背景和目标
通过上一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几个月前播下的一粒种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许多粒种子。从播下一粒种子到形成多粒种子,凤仙花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学生们也亲
历了一个完整的种植观察活动。尽管在这样一个长期种植及观察的活动中,学生们曾遇 到过许多困难,但是在这样一个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当他们看到自己亲自栽培的植物 硕果累累;当他们发现几个月前播下的一粒种子而今变成了许多粒种子;当他们整理几 个月的观察记录,发现对植物的生长变化比几个月前有了更多的认识;当他们在相互交
流中发现自己的诸多体会的时候,无疑会感受到一种丰收的喜悦。“我们的大丰收”就是在引领学生整理他们的收获,用事实陈述“丰收”、展示“丰收”。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引领学生从收获的种子数日和发现的植物生长变化的现象两 个层面体会丰收的喜悦。在这两个活动中,一方面渗透科学讲求实证的思想,帮助学生 树立用证据陈述观点的意识,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学习使用观察记录的结果,培养学生整 理信息资料、分析信息资料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科学概念
●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
●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
●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
为全班学生准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三)教科书说明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3页,包括两部分内容。
“我们的大丰收”有两方面的寓意,一是指我们播种了一粒种子,却收获了许多种子;二是指经历这样一段时间的种植研究活动,我们收集了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许多证据。
第一段文字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整理记录,展示收获。
第一部分:我们收获了种子
教科书以对话框的形式介绍了统计一株凤仙花收获了多少粒种子的方法。凤仙花上结出了许多果实,因为开花期不同,果实的成熟期也不同,有些果实中可能还没长出成熟的种子,尚无法
统计;就成熟的果实来说,每个果实的种子数各不相同,也不便计算。教科书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这里向学生渗透着一种理念,许多科学研究都
会用到数学知识。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第二部分: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
教科书以整理收集植物生长变化的事实为线索,引领学生整理几个月来的观察记录。体会几个月来对植物生长变化认识上的收获。1.通过完善前面植物生长高度变化的柱状图,通过制作折线图,发现凤仙花高度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这里制作折线图不是教学的重点,只需学生根据灰框图中的介绍,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出点,连成线就可以了,重点是学生知道可以用统计图整理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2.通过整理并统计凤仙花从播种到发芽,到长出花蕾,再到种子成熟几个主要生长阶段所用的时间,通过整理并展示凤仙花生长过程的图片,知道了凤仙花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知道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凤仙花植株所具有的特征都会改变。3.通过展示每个阶段凤仙花出现的新器官,知道凤仙花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观察更多的绿色开花植物,它们的生长是不是与凤仙花的生长有许多相似之处呢?”对话框中的这句话,以问题的形式告诉了学生一个事实,启发学生用观察研究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方法,研究其他绿色开花植物。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精心栽培和观察,经过栽培过程相互交流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凤仙花生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他们知道了凤仙花生长过程中的需要。因此,在这里帮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教学建议
1.我们收获了种子。
活动引入: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辛苦劳动,我们终于看到亲手栽培的植物已经是硕果 累累了。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果实已经知道一个果实中有10多粒种子。那么,我们当初播种的是一粒种子,现在变成了多少粒呢?我们自己想办法统计一下吧!活动指导:
(1)先组织小组讨论,研究统计凤仙花种子数的方法。学生们可能会提出许多不同 的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分析每种方法的利与弊,引导学生选用 既简单又较为准确的方法,即教科书中介绍的先通过估算算出每个果实中平均有多少粒 种子,再用这株凤仙花上的果实数乘以平均数。如果植株上还有发育中的果实,也应指 导学生计算进去。
(2)组织学生统计种子数的时候,目标不是指向计算的方法,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重在寻找科学有序的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0313233
渗透作用
水分通过细胞半透膜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当细胞外的水溶液浓度比细胞内的高时,细胞内的水分子会渗透出细胞外,细胞便会失去水分而萎缩,例如将切块的小黄瓜加食盐搅拌后,小黄瓜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因为比细胞外的低,所以细胞内的水分便会渗透出去,使小黄瓜变得萎缩且柔软。当细胞内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时,水分子会渗透入细胞内,直到细胞内外的溶液浓度达到平衡。此即造成植物体内运输现象的一个原理。
毛细现象的作用
毛细现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细管(例如导管)中产生的毛细现象,另一种则是因为细胞壁是由交错的纤维素组成而产生的。前者类似吸管插在杯子的水中,吸管中的水面会比杯子的水面高一些;而后者类似毛巾会吸水。其实原理都是毛细现象。由于毛细现象是水分子的附着力(附着在管壁上),以及分子的内聚力形成的,因此上升的高度有限制。
植物的根
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统称为器 官。在一般情况下,各器官皆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与生理功能。根、茎、叶为营养器 官,分别有吸收、储藏、输导、同化作用,并皆能使植物获得营养和生长。花、果实、种子为繁殖器官,有保证植物物种繁衍的作用和功能。
植物的根为茎以下在土中延伸的部分,不分节与节间,不生叶、芽和花。根的主要 功能是固着、支持植物、吸收、储藏等作用。
植物根可以分成正常根和变态根。正常根一般有直根和须根两种形态和类型。直根 有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须根无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
常见的变态根有以下几种:
1.储藏根。着生于地下,形体肥大,内含许多营养物质,有储藏作用。其主根部分 常呈圆球状(胡萝卜、萝卜);侧根或不定根则常肥大呈块状(如甘薯)。
2.支持根。自地上茎干基部长出而着生于地下,有支撑植物体直立的作用(如玉米)。3.气生根。自地上茎干上长出或发自茎干基部而悬垂于空气之中,以吸收和储存水 分(榕树)。
4.寄生根。着生于其他寄主植物的地上茎干或根部,并有吸盘深人寄主体内以吸取 养料(如冤丝子)。
5.水生根。垂生于水中,纤细,柔软而内面常带绿色(如菱)。
植物的种植方法
植物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需要依靠生殖细胞(精
细胞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产生后代,即产生种子的情况。当种子落在适合的环境中,就可以萌芽,长成一棵新的植物。无性繁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就可以产生新的个体,包括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和营养繁殖等。
我们种植植物时,除了利用种子之外,还经常用到下面这些营养繁殖的方法。
分株法
植物周围常常能生出新的幼苗,将这些具有根、茎、芽的个体,从母株中分割出来,就可以栽培成新的植株。比如,草毒、吊蓝等植物常常在茎上直接长出新株,我们可以 将它们从母株上分割开来,培育成新株;百合、水仙、郁金香由地下的一片片鳞茎和母 体分离后,独立长成一株新的植物;香蕉则可由地下茎长出的新芽来繁殖。
扦插法
将植物的身体切下一部分插入土中,切下的部分仍然可以长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常用的扦插法有以下几种。
1.插枝。选择不太老或太嫩的枝条,切下2节~3节为一段,每一段约10厘米~20 厘米。剪掉分枝和上面的叶片,即可插枝。如,菊花、柳树、秋海棠等。
2.叶插。切割植物的叶片,插人土中使其生根的方法,称为“叶插”。如,落地生 根、虎尾铸、秋海棠、大岩桐等。
3.根插。将植物的根切断后,插人土中繁殖的方法,称为“根插”。如,番薯的块 根、蒲公英的根等。但要注意近叶的一边会长出芽,近根的一边则会长出根,所以在种 植时,要特别留意块根的方向,以帮助植物快速生长。
压条法
拉弯植物的枝条,让它低垂至地面,用土壤盖住并保持湿润,等枝条生根、发芽后,再切断即可。如,杜鹃花、长春藤、黄金葛等。
嫁接法
即将两株不同的植物愈合成一株,使两植物在生理上联合一起生长,就像一株植物 生长一样。上部所用的枝或芽称为接穗,下部所用部分称为砧。许多的改良果树就是利 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新品种的。
组织培养法
植物的身体有许多嫩细胞,大部分分部在幼嫩的根、茎、叶上。只要在这些部位切 一小块活组织,放入营养适当的培养基中,就能培养出新的细胞,等长成幼苗后,再将 其移植到土壤中,就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这种方法就是组织培养法。例如台湾地区的 铸花,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大量生产优良品种的。
花儿的“三宝”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逗得蜜蜂、蝴蝶翩翩起舞,纷纷拜访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日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 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 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 现象。
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第1课到第5课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通过亲自养蚕,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生命周期现象。
第6课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常见的鸡、蝴蝶、蜻蜓、熊猫、山羊、蟾蛛等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指导学生归纳发现:其他的动物尽管具体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但和蚕一样,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些阶段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经历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
第7课将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人的身体特点的观察,知道人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成年人,身体要经历很多变化。人变化的阶段分为出生——婴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死亡。每一个人的变化尽管和其他人不完全相同,寿命有长有短,但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现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过程与方法
●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 不同。
●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 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8394041
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为小蚕的孵出做准备。
可让学生讨论,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讲道:要准 备住的地方、吃的东西,还要为它保暖。教师在学生讲的基础上要进行补充讲解,并引 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最后教师要强调,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 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学生得到蚕卵后由于急于想看到小蚕孵出,可能会用棉花把蚕卵包裹起来,或者把 它揣到怀里,也有可能会把小蚕放到火炉旁边给它加温等。对于这些做法,教师要耐心 说服学生,最好还是让蚕卵在自然状态下,自己孵化较好。因为适合小蚕孵出的时候,也正是桑树萌出嫩芽的时候,如果提前让小蚕孵出,可能会找不到桑叶喂养小蚕,小蚕 便会死掉。再说,蚕卵被棉花包裹,可能把空气也隔绝了,放到火炉边,蚕卵可能会被 高温烤死。
(2)怎样饲养小蚕。
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是这个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们对养蚕活动兴趣很浓,但因是初次饲养,加上饲养和观察活动多是在课外完 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喜欢用手抚摸小蚕,把它放在手心当玩具;在换叶子及 清扫粪便时,容易把小蚕弄丢;在缺少桑叶时,把一些似桑叶但不是桑叶的食物喂给小 蚕吃;在给小蚕喂桑叶时不会计划及节省;等等。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除了课堂上 讲,教师在课下还要多了解学生的饲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指导。养蚕还应注意的事 项如下所述。
①给蚕投放桑叶,叫给桑。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给桑要有一定的时间和 数量,每天可以在清晨、中午、下午放学和晚上睡觉前各给桑一次,睡前可多放一些。对4龄~5龄大蚕可适当增加给桑的次数。桑叶的数量以蚕能基本吃净为宜。如果桑叶剩得太多,说明给得多了,如果桑叶被吃得只剩叶脉,说明给得少了。
②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的过程,称为除沙。为避免小蚕丢失,对1龄小蚕可以不除沙。2龄、3龄每天各除沙2次,4龄、5龄的大蚕应每天除沙1次~2次。如果是用莴笋叶养蚕,因莴笋叶含水量大,会使蚕的粪便也有较多的水分,蚕盒内湿度大,要增加除沙的次数,及时清除粪便和残叶。
③蚕在眠期,室内要安静,光线要稍暗,不要翻动眠蚕。眠蚕蜕皮后,要到头部呈 现淡褐色、爬动找食时才开始喂桑叶。刚起眠的“起蚕”,消化力较弱,要喂鲜嫩桑叶并逐渐增加叶量。
④温度和湿度对蚕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在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中,蚕吃得多,可以 缩短饲养期,还可以防止病菌繁殖。1龄、2龄小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6℃~28℃;4龄、5龄大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4℃-25℃,相对湿度是75%左右。蚕室最忌闷热和潮
一定要重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问题,并经常提醒学生不要私自外出采摘桑叶,一定 要有大人陪同。不要到危险的地方采摘。不乱采摘桑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桑叶不能 采摘,农户家的桑叶要征得同意后才能采摘。
第2课 蚕的生长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两周多了,蜕过3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教科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科学概念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有的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课首先是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课文提示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书中第24页的两个表格,第一个是日记式的记录,记录蚕每天的生长变化。第二个是专门记录蚕蜕皮后的变化和蜕皮的过程。两个表格都要求学生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的重点。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蚕长大了,对它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也就容易观察清楚了。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蚕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具1对胸足。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因为任何生物的身体结构都有维持它生存的功能,所以教科书要求学生思考、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比如,蚕的口器对它吃桑叶有什么好处,如果它是像蚊子一样的刺
647
出自己的疑问很有必要。同时,蛹是蚕的另一种形态,让学生观察蛹是否还有生命,哪些地方和蚕的幼虫时期相似,哪些是新发育出来的部分,对下面的教学及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蚕蛹;第二部分是观察蚕茧和蚕丝。
科学概念
●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
●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蚕蛹
本课的活动是先观察蚕蛹,再观察蚕茧。茧在外面,蛹在里面,为什么要先观察蚕蛹呢?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因为外面的蚕茧学生已经看见,而里面的蚕蛹却看不见,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对它的好奇。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活动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中进行,所以先安排学生观察蚕蛹。另外,观察蚕蛹也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对蚕蛹的观察主要围绕教科书上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推荐阅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反思07-13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0-17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香港之夜》的教学反思11-05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07-02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试卷11-13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教案12-14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0-05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总结09-19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教科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