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2024-09-26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精选20篇)

1.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一

法制教育活动总结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确保法制教育经常化、规范化,根据区教育局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的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四落实”,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取得可喜成绩。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为加强对法制教育的管理,我校成立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由常凤全校长担任组长,唐永久主任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任组成。形成了校长负总责,政教主任负责组织安排教育工作,其他成员负责具体实施的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解决法制教育中出现和存在的新问题,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宣传、指导、监督协调作用,以确保我校法制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二、召开法制教育动员大会,举行法制教育讲座。

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增强活动的教育效果,我校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宣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使全体师生明确目标,增强意识。此外,我校举行了一场以“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法制教育讲座。由法制副校长为全体师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课。他在讲座中通过许多具体的案例向广大师生揭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扰乱了违法犯罪者和受害者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而且扰乱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给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不幸。讲座使师生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学校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培训,通过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广大教职工增强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行为的现象,明确了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帮助教师确立了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意识,加强帮教转化工作。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生,建立了帮教转化制度,充分发挥政教处及班主任队伍的作用,每人都当后进生的促进者。在工作中多给后进生一份理解,一份关心,一份爱心,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转化环境。

四、开展“学法、知法、守法”活动,提高学生法律水平。

在法制教育工作中,我校除了利用升旗仪式上校长讲话外,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1.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我们开展了以 “珍爱生命”、“做文明守纪好学生”、“马路不是游戏场”等主题班会。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从中懂得从小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不良行为倾向及时纠正;不断增强道德和法律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素质。

2.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开展争创“达标班级”、“流动红旗”活动。一年来,我校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并制订了一系列操作规程、进行量化评分,将学生行为规范细化为国旗、国歌、国徽的认识教育及进校、离校、对人有礼貌、走楼梯要求、保护校园环境、爱护公共财物、见垃圾就检等行为,收到良好效果。

3.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组织学生在观看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片,提高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水平、促进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4.发挥班级“学习园地”宣传作用,出一期法制内容的黑板报。5.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及墙报和宣传栏等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律宣传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五、取得的效果

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法制教育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员工人人自觉遵纪守法,在校做文明师生,在社会做守法公民,一年来,全校师生刑事案发率为零。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总之,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把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收到成效。我们将不断努力、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以提高工作的实效。

鲫鱼淀中心小学 2016年11月8日

法制教育活动总结

鲫鱼淀中心小学

2.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二

一、法制教育系统化

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要做到有机结合, 并持久地、不间断地开展下去, 就需要精心组织, 周密设计、做到系统化。法制教育系统化是指: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结合德育工作不同时期的重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倾向等等, 使法制教育以日常德育工作为依托, 做到细水长流, 使法制教育长期性, 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 学校就要确定如下计划:

1. 开学初, 请公安、司法部门的专家、领导, 与学校

磋商, 与班主任座谈, 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有针对性地做“我们为什么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动员报告。

2. 利用节假日前夕, 春游、秋游高潮期间, 交通拥

挤,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借此机会, 向学生进行交通法规的学习和辅导活动;利用国家规定的法制宣传日, 如“3.15”、“6.26”、12月法制宣传月等活动进行各类专项法律的学习和讨论, 这样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教育空间, 让学生自然地记住这些节日, 从而也了解了相关的法律。

3. 接近期末和毕业班即将毕业时, 学生将大批流入

社会, 此时就要安排《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民法》和《刑法》的学习, 使法制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挂钩, 与爱国主义挂钩。以上工作安排, 使法制教育做到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法制教育单元化

如果整个法制教育是一个系列化的链条, 那么法制教育单元就是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在每一个单元中, 学校要恰当地使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使法制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中。例如, 在进行《国旗法》单元教育时, 可以利用当地的老红军, 老干部来给学生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的革命传统报告;国庆节时, 利用多媒体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 将一些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上出现的升旗, 奏国歌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这些活动, 使《国旗法》单元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有力的深化。随后, 各班又以唱“红歌”为题, 举办各式各样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 主题班会。其中优秀的作品可选为国旗下的讲话材料, 或者在校园进行广播, 或者在宣传栏中展览。这样的教育活动构成了一个紧凑、完整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单元。

三、法制教育网络化

认得成长在很大程度是哪个受环境的影响, 校园是环境的一部分,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品格、气质、情操、能力、智慧, 个性发展诸多方面的形成。所以, 法制教育必须社会网络化, 必须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在优化育人环境中,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使法制教育深入到课堂、深入到班会、深入到团队工作, 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之中。比如学校专门设立普法宣传栏, 张贴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图片, 并将学校的校训、《中学生礼仪标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字画、名言警句等张贴在走廊、过道及教室的醒目位置;并设立每天校门口的“纪律监督岗”, 纠正学生的陋习, 树立学生的形象, 展示学生的风貌。还利用班会课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案例解析、模拟法庭、“我是小法官”的活动。团委会还可以举办“法制之窗”之内的手抄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2) 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网络, 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 一是对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二是使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信息反馈作为家、校双方的教育重点, 使学校、家长“联手”管理, 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继而形成合力, 减少学生违法违纪的诱因, 做到防患于未然。 (3) 密切配合社会教育网络, 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可以通过街道 (村) 居委会、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并提出具体的教育、防范措施, 做到互相配合。如寒暑假期间, 学校与街道 (村) 居委会、派出所、妇联取得联系, 建立好对学生的检查、监督、评价机制。假期结束, 街道 (村) 居委会统一填写假期活动考评表, 家长签字后交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依据之一。

3.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三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情景导入;实践活动

不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法律意识、做人的道理都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发展前进的坚实力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学。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

小学中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小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学习接受能力慢慢增强。因此,此时是教师渗透法制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住课后实践活动这一时间,积极为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创造机会。例如,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组织相应的法制演讲比赛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现场分析法律故事;组织辩论赛分析生活中的法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后,组织小学生进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比赛活动,学习到我国国旗法从1990就开始实施了,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尊重和爱护国旗,明白了学校为什么会每天升国旗等。这不仅使小学生了解到国旗对于我们国家、公民的意义,而且更加深化了小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

总之,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法制教育,而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为提高公民素质尽一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研修法律常识与语文教学,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何朝敏.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贵州教育,2015(21).

4.小学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篇四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美术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

一、利用教材中的篇目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例如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文物》《校徽设计》《精美的邮票》《趣味汉字》等。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刻意引领,便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学生立即意识到这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介绍了和该法律有关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给“社会的蛀虫们”写一封信,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社会责任感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二、挖掘课程资源,让“法制”服务于“语文”

教材中的课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那么,课本以外的“法制”能否反过来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要教师善于从生活和法律文书中挖掘课程资源,就能找出对学生学习语文大有裨益的“营养”来。我让学生搜集《今日说法》标题,体会作文拟题技巧。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深受学生喜爱,它的成功除了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外,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

三、开展美术活动,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

5.学生法制教育个人思想总结 篇五

看到这个词,人们往往都不会知道法律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世界上没有法律,世界就不会这样公平,人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打打杀杀,一条清清的河水就会变成一条红红的血河。

人们还没有法律意识,就让我来讲讲吧!如果没有法律的管制,天空将会变成红色,满地全是一具具已经发臭的尸体;如果没有法律的管制,那些坏人将会称王称霸,到处抢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法律的管制,世界上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好的;如果没有法律的管制,人们可能已经灭绝……

天啊!没有法律的世界真可怕,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法律是多么的重要啊!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不要破坏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因为地球就是我们的母亲,也是我们的家啊!相信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家,都爱自己的母亲!

6.小学法制教育报告会总结 篇六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维护校园安全,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违纪,加强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0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我校全体师生聆听了河西分局尚金铎大队长的精彩法制报告

尚队长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以及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教育同学们要认识违法违纪的严重危害,做一个执法、懂法、学法守法的小公民。

这次报告会是我校师生更加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校园的平安校园和法制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七

一、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 也是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教育因素, 巧妙地、适时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 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 我在教学《翠鸟》一文时, 学生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时, 我适时让学生讨论:这只漂亮的翠鸟该不该捉回家?为什么?我们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在学生讨论结束后, 我趁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 让学生明白猎捕、杀害野生动物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通过在口语交际中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激发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更深层次地思考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一切都是有规则的, 正所谓:不依规矩, 不成方圆。我校毗邻贵毕新、老两条公路, 车祸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现象, 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以“应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为主题的辩论赛, 正方以“珍爱生命, 请遵守交通规则”, 反方以“遵守交通规则太麻烦, 不方便”为论点, 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 一一列举出了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多种陋习及由这些陋习而引发的惨烈的交通事故, 最后, 学生得出结论:安全重于泰山,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珍爱生命, 请遵守交通规则, 并承诺:不论何时何地, 遵守交通规则, 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随意横穿马路等。

如,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时, 学生围绕“学会生存, 自我保护”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学会生存, 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学生从自己遇到的、 听到的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 并和同学交流: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 学生知道了我们不仅要依法办事, 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还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如, 在班上开展主题班会、编排课本剧、给家长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2010年春天, 天干物燥, 个别群众防火意识淡薄, 随意带火种上山, 在林中烧草皮灰, 以致造成大面积山林火灾的发生。 大火烧过几个山头, 一直烧到我们学校对面的山上, 许多学生都亲眼目睹了这场火灾。结合这个实际情况,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的主题活动, 活动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学生收集身边发生的有关森林火灾的事件; (2) 收集美丽家乡的图片; (3) 讨论:要怎样做才能保护森林, 让家乡美丽长存; (4) 为“保护森林, 爱我家乡”写广告词、画宣传画; (5) 让学生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的一些理解。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真切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四、在习作中巩固已学到的法律知识

习作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教育, 可以巩固已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 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法, 只有人人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我校地处毕节化工厂、化肥厂、电厂、复烤厂的中心位置, 四大工厂对我校呈包围态势, 四大工厂排放出的滚滚浓烟, 时常笼罩在学校上空, 天空中随时都在下着“灰”, 路上车辆一过, 尘土满天, 连眼睛都睁不开, 化工厂、化肥厂还不时排放出难闻刺鼻的气体, 学生在这里生活学习, 深受其害。在习作《给市长的一封信》中学生痛斥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危害, 写出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托, 号召大家保护环境, 创造美丽家园人人有责,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活动“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的活动结束后, 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 在信中, 学生要求家长承诺:不随意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不烧草皮灰, 文明祭扫, 不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 扫墓不烧纸、不燃蜡烛等。学生还向家长宣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告诉家长们:任何破坏、毁坏森林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在家长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8.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篇八

关键词:法制教育;宣传;讲座;渗透;德育

一、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是有效的必经之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利用校会、旗下讲话,校专刊栏,致家长公开信、召开家长会,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大手牵小手”,我把法律带回家,“我和父母同学法”“两法一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实践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律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使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到全体师生、家长及社会中,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择时开展专题讲座

学校或班级选择适当的时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专题讲座。比如,介绍校内治安、消防、同学的团结、校外的交通,路上的行走,陌生人的问路以及路上发生问题的报警等方方面面进行讲解,通过身边的鲜活案例使广大青少年更加深刻地了解法律知识,帮助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再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第九课《鲸》时,除了讲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相关知识外,还运用多媒体播放人类捕杀鲸的场景,提问学生:人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立即意识到这种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全班讨论,特别是对世界稀有物种的捕杀,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这时,我就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所以,我认为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德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整合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水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道德上的基础教育。道德是公民自觉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其思想道德观念;法制教育以道德教育为前提,失去了思想道德基础,法制教育就丧失了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只有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两个方面一起抓,而且还要常抓不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工作实践中,要找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契合点,形成内外合力,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配合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手段,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法制教育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

五、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曾有位伟人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普法势在必行。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是刻不容缓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作为自己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卢起轩.在小学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贵州教育,2011(1).

9.小学法制教育讲座工作总结 篇九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促进了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

在20xx年宣传月活动中,我社加强了法制宣传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联社主任、党组书记张仲明同志任组长,副主任、党组成员刘运龙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社属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年三月综治法法制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了各部门、社属企业负责人会议,落实了宣传工作的人员和经费,区供销社办公室按照区上统一安排和部署的提出了供销社宣传月工作的具体工作安排。确保了供销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的顺利进行。供销社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广大供销社职工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保障了我社宣传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区供销社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认真按照区综治办、区法建办20xx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安排的文件精神,研究和部署供销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工作。在今年的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区供销社还组织召开了干部职工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法热情,供销社机关干部职工纷纷行动起来,踊跃参加宣传月活动,推进供销社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活动开展。

二、切合实际,形式多样,提高了法制宣传工作实效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中,我社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认真按照区上确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主题,大力宣传发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在宣传月中,区供销社按照区区综治办和区法建办的统一安排,参加了“3.19”xx区云溪街头法制宣传活动,供销社领导亲自参加,印发了法制宣传资料800份,制作了供销社法制宣传的谜语和问答题15份,向回答问题的群众发放了奖品,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30多人/次。我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重点,书写张贴法制宣传标语,举办了法制宣传专栏,印发法制宣传资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区供销社投入了必要的资金,组织了部分基层社、社属企业领导干部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培训1次。开展供销系统农资质量检查3次,共检查营营网点30余家。通过宣传的活动开展,营造起了一个更加浓厚的平安创建和法治的良好氛围,推进供销社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依法治社,维护稳定,促进了供销社系统的改革发展

在20xx年宣传月活动中,区供销社通过认真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月活动,依法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切实解决供销社在企业改制中遗留的问题,努力维护供销社系统稳定。我们专门对系统涉法工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对照法律规范进行了认真论证,要求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成功化解了丰乐供销社改制遗留问题,依法回绝了原农资公司部分职工的不合理要求,坚持了依法治社,确保供销社系统稳定。

xx小学通过开展法制教育系列宣传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法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围绕主题,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使全校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明显提高。

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学校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在醒目位置悬挂法制宣传标语,各班级进行法制教育宣传专题板报。

二是开展每周一课的专题教育活动。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班主任配合学校,与班级其他科任老师协同,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晨会课、品德课等时间,对班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是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充分利用法制宣传契机,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召开一次法制主题班会,对学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让全体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四是进行一次守法宣誓活动。宣传日当天学校组织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进行守法宣誓,校长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讲话。

10.翟镇中心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

1、建立班子:(1)由校长亲自主帅,德育教导具体操作及大、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等人组成了法制教育领导班子。(2)每周一次,定期召开例会,研究法制教育工作,使法制教育按计划、有步骤、有节有序地健康开展,并及时总结反馈上一周的工作,调控下一目的工作。(3)为了端正思想,更好地、更有效地组织、指导好学校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安全小组成员也经常组织先行学习、重复学习,以保证班子人员弄懂、吃透法律精神,能更好地把握法的尺度,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工作的能力和实效。

2、形成一个氛围,在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我们根据以往进行各种工作中得来的经验,感觉到要搞好法制教育,也首先要营造一个氛围。通过宣传,作一些必要的舆论工作。因此学校对法制教育作了广泛的宣传,这里不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也包括对教师的宣传,其中对教师的宣传尤为重要,只有让教师学好了、弄懂了,才能通过教师更好地向学生宣传,对学生进行教育。(1).对教师进

召开教师例会,宣传普法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了《青少年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交通法规》、《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使教师较深刻地掌握了与小学生相关的、或者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法制教育,更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外,也必须掌握一些小学生应掌握的法律常识,让他们自小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这样提高了教师对学校法制教育的认识,促使教师产生进行法制教育为已任的共鸣,进而更有效地搞好法制教育。

3.对学生进行宣传(1).对学生的宣传,我们一改以教师般成人宣传式的方法,先是通过红领巾广播、晨会、升旗仪式进行,并且运用了“三结合”的方式:师生结合、讲演结合、事例结合。因为光是宣传途径改变、形式不变的话,作为教育对象的小学生,还是较难理解、接受理性很强的条文,很难真正理解看来较枯燥的道理和规定的,因此我们宣传的方法有时是师生问答式,有时是用小品的方式来明理,有时是举例子、讲故事来明理。这样形式灵活、多样的宣传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2).利用少先队黑板报进行宣传,并根据宣传、学习的进程,收集学生中学习的体会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刊载在黑板报上,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校的法制教育推向前进。(3). 学校特别重视学科教学中结合,渗透法制教育。因为在小学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蕴藏着法制教育的哲理和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机地,顺其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进行法制教育,特别是思品课更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教材和最佳时机。

4.校园环境宣传 在进行法制教育中,我们也相当重视环境的渲染。我们在各班的黑板报上,以法制教育为主题,摘录一些法制方面的内容,登载一些学习法制和小结、经验,提出一些相关的供思考、辨析的事例,以促进法制教育结合法制教育,巩固法制教育的内容。

11.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十一

一、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教育因素,巧妙地、适时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我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学生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时,我适时让学生讨论:这只漂亮的翠鸟该不该捉回家?为什么?我们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趁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明白猎捕、杀害野生动物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通过在口语交际中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层次地思考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一切都是有规则的,正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校毗邻贵毕新、老两条公路,车祸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以“应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以“珍爱生命,请遵守交通规则”,反方以“遵守交通规则太麻烦,不方便”为论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一一列举出了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多种陋习及由这些陋习而引发的惨烈的交通事故,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安全重于泰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请遵守交通规则,并承诺:不论何时何地,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随意横穿马路等。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时,学生围绕“学会生存,自我保护”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学生从自己遇到的、听到的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并和同学交流: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学生知道了我们不仅要依法办事,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三、理论联系实际,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还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在班上开展主题班会、编排课本剧、给家长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2010年春天,天干物燥,个别群众防火意识淡薄,随意带火种上山,在林中烧草皮灰,以致造成大面积山林火灾的发生。大火烧过几个山头,一直烧到我们学校对面的山上,许多学生都亲眼目睹了这场火灾。结合这个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主题活动,活动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学生收集身边发生的有关森林火灾的事件;(2)收集美丽家乡的图片;(3)讨论:要怎样做才能保护森林,让家乡美丽长存;(4)为“保护森林,爱我家乡”写广告词、画宣传画;(5)让学生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的一些理解。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切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四、在习作中巩固已学到的法律知识

习作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教育,可以巩固已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只有人人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我校地处毕节化工厂、化肥厂、电厂、复烤厂的中心位置,四大工厂对我校呈包围态势,四大工厂排放出的滚滚浓烟,时常笼罩在学校上空,天空中随时都在下着“灰”,路上车辆一过,尘土满天,连眼睛都睁不开,化工厂、化肥厂还不时排放出难闻刺鼻的气体,学生在这里生活学习,深受其害。在习作《给市长的一封信》中学生痛斥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写出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托,号召大家保护环境,创造美丽家园人人有责,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活动“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活动结束后,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学生要求家长承诺:不随意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不烧草皮灰,文明祭扫,不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扫墓不烧纸、不燃蜡烛等。学生还向家长宣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告诉家长们:任何破坏、毁坏森林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在家长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要教会他们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头步小学)

12.浅议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篇十二

一、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状况

(一) 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薄弱

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薄弱, 是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 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被摆在边缘化的位置。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安全法制的重要性, 忽视了安全法制知识的掌握, 加之高校校园相对闭塞, 大学生接触社会有限, 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 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欠缺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 其安全法制意识薄弱, 导致一些危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频发, 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 高校缺乏安全法制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

高校缺乏安全法制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 疏于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降低了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水平。高校普遍注重专业教育, 十分强调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而忽视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法治观念、品德修养等方面的素质培养。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以选修课为主, 从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师资力量配备上来看, 很多从事安全法制教育的教师自身的相关法律知识有限, 尚不能从专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系统的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 这些非专业化的教师是无法真正胜任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

二、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 推进依法治校, 稳定学校秩序

高校开展安全法制教育, 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稳定学校秩序。首先, 高校并非独立于社会的一方净土, 推进依法治校, 能够从根本上维护高校校园秩序, 从而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大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高校校园尽管相对闭塞, 但是其依然具有一定的开放空间, 社会上的各种消极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只有推进依法治校, 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

(二) 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法制意识

高校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法制意识, 有利于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高校应积极贯彻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呈现、安全法制讲座等形式来普及安全法制知识,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素质, 使之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甄别各类的不良信息, 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三、推进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 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观念

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观念, 是推进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关键。第一, 可以定期邀请安全专家或者法学教授来为大学生进行安全法制讲座, 通过解剖安全事故案例、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形式配合安全法制教育, 进而丰富大学生的安全法制知识。第二, 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督导作用, 将安全法制教育贯彻到班级管理之中, 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以此实现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其安全法制观念的目的。

(二) 将安全法制教育引入日常教学中去

将安全法制教育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法制教育。可以充分地利用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形式来普及安全法制知识, 将安全法制知识穿插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去。在日常的具体教学中, 应增加关于安全法制教育方面的案例教学, 特别是围绕学校最近发生的安全事件来进行讲解和说明, 激发大学生学习安全法制知识的兴趣。

(三) 将安全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将安全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内化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充分地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法制宣传, 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辟校园安全法制专栏, 有针对性地对安全法制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通过法制问题答疑、观看安全录像、安全法制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增强大学生学习安全法制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会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 进而提升其安全法制素质。

结语

推进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 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秩序的稳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要有效开展安全法制教育,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法制观念、将安全法制教育贯穿到教学之中, 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从而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素质, 使之以更好的姿态走向未来人生。

参考文献

[1]廖运雯.刍议当代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J].才智, 2012, 26:220.

[2]房立明.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之浅见[J].中国轻工教育, 2008, 02:44-46.

[3]彭长江.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问题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4:63-65.

13.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十三

根据区教委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指示精神,我校扎实开展了法制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总结如下。

1、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1)每两周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条款,在学生中进行普法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每月进行一期板报法制宣传栏目;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专刊宣传。

(3)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随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以上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极大地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在校园内的发生。

2.利用班会进行每月一次法律、案件的品评与讨论。在学生中开展“知法、懂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活动。

(1)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

(2)开展“有人向你借钱不还怎么办?”,“有人威胁你怎么办?”等主题班会。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强,能够运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3.组织小分队到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和检查,起到宣传法律、打击犯罪的目的。

4.及时做好待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后进生档案,结成帮教对子,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5.聘请派出所民警和司法所干部宣讲法制知识和案例。2016年3月16日,我校聘请三角派出所民警李尔西到我校进行法制讲座。

李警官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与一切违法犯罪的现象作斗争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注重引导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解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己抗挫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上各种环境的考验。因为,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想事事依赖成人,想独立去处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跟不上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执使自己的行动带有很大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对他们进行整体引导,逐步提高他们能分析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重庆市綦江区吉安小学

14.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十四

法制教育渗透总结

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又将接近尾声了,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收获和感想做个简单的工作总结,帮组梳理下自己的教学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上有所提高。现在将本学期个人法制渗透计划如下:

一、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学习过程中,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教师写一些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跟学生说明: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不能随便制作国旗。要对学生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普及青少年法制知识,把法制教育纳入教育大纲、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教师四个落实,既有课堂教育,又有丰富生动的活动,并确保课时到位,充分运用思想品德课、班会讲授法律知识,在相关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开设法制教育的专门课程,使法制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加强自护教育,只有知法懂法,才能进行自我保护,才能健康成长。《节约用水》的教学过程中,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及

比例等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8、9条。

三、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盲目抢答,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四、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着。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人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在法制教育的方法上,既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又要拓展新的途径,总之,从理论上、行为上参与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的学习,达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新境界。

15.加强中职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篇十五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现在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但是,当前的中学法制教育现状还不容乐观,县城和农村中学虽然开设有《思想品德》课,但因抓升学率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些农村中学更是接近于空白。因此,对正处于生理、心理转型期的中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要怎样才能在中学生中开展好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呢?如果单纯地靠学校以主题班会、校会、出专刊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其效果并不明显。如能开设法制教育课,倒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笔者在职业高中代“法治教育”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给中学生开设法治课非常必要

遵纪守法,从小做起。广大中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有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法律、宣传法律、应用法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后,重点高中和普高录取后剩下的“差生”。他们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上网;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即使是坐在教室,也心不在焉,不是说话就是打瞌睡。这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没信心,纪律观念淡薄,对待这样的学生只要正确教育,加以引导,他们就会有很大的转变。

2009年秋,新生入学后,有四个由男生组成的机电班暂时没开法制课。不到一学期,班内同学之间、班与班之间发生打斗事件,逃学上网的事也常有发生,半年时间就发案处理五六起,受到记大过、留校察看、开除等处分的学生达十多人。2010年春,这四个班同时开设了法制课,一个月后情况有了明显的转变。2010年新生入学,全部开设法制教育课后,虽然也有两个全男生班,但除开学一个月时,一、二年级之间发生的一次争吵之外,半年内没有发生过其他案件。

这不能不说是开设法制课的结果。学生通过学法,改了过去好多不良习惯,懂得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动不动就拳脚相见。由此,笔者认为给中学生开设法制教育课非常必要,可以净化学生的灵魂,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二、给中学生开设法制课意义深远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不难看出,依法治国的主体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主力军。

在职中上学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或许曾走过弯路,但他们也渴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将来成为受人尊敬的有用之才,也想学到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用知识去建设祖国;也想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

例如:我在一个机电专业班讲完《继承法律关系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后,一个学生举手想发言,但他不好意思大声讲。我走到他身边时,该学生说自己的“朋友”正好有一桩继承案,让我站在法律的角度给他分析结果。我听他把事情的经过一说,给了他一个结果。该同学惊奇地说:“和法院律师说的一样。”这时,他才告诉我,是他妈妈继承姥爷遗产的案件。这件事说明,学生也想用法律来解决纠纷。

职高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很少,多数将进入社会各个劳动部门。通过学校法制课的学习,他们将在社会生活中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来处理各种纠纷,而不是盲目乱来。如此对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将有很大的影响和益处。

中学正是学法的好时期,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仅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更应该配合国家进行普法活动,自觉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违法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家庭和个人幸福,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有害无益,尤其是中学生违法犯罪更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在中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非常必要,意义深远。

三、中学生学法要从激发兴趣做起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情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想让学生认真学好每一节法制课,只有让他们对法制课产生浓厚兴趣,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友爱、共同学习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

最后,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创设乐学情境,就是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现实的案例。教法上要改变“满堂灌”的做法,多用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篇十六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初步的法制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就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法制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青少年的成长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社会和家庭中存在一些“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轻德”、“法律观念淡化”的行为,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任重道远而势在必行。这样的重任,对于承担着教育责任的学校来说,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学校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有效的法制教育不是集中的说教,而是融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的。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学科教学是主体。因此,把法制教育内容融合于日常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是当下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渗透也就成为必然。

我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教学,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就与法制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逐步树立起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制意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法制教育,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呢?下面我就谈谈几点看法。

一、依托课文,合理延伸

语文教材就是很好地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借助语文教材的内容有机渗透法律专业知识,并恰当地把握分寸,合理延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例如教学《景阳冈》,利用最后的总结,我抓住武松打虎这件事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我告诉学生武松打死老虎成为英雄是在当时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现在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随便猎杀,猎杀国家保护动物是犯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武松打虎这件事发生在现在,又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武松又该如何是好?你能为他出谋划策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又能激起学生探索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极大兴趣。只要我们依托课文,从文本开始,注意挖掘文本中的法制教育元素,并适当地延伸到课外学习,便可以随时抓住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

二、拓宽素材,丰富表达

学生最怕写作文,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每天定时收看新闻,如中央十套的《法在身边》等法制栏目,同时搜集新颖的写作素材。这是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一个好途径也是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好办法。同时我也会选出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详细地分析,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法律的无穷魅力,学习法律人是如何运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让活跃的法律分子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们的作文创作中去。例如,甘肅校车事故发生后,针对这件事我让学生写一篇《交通安全在我心中》的作文。因为学生都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校车车体本身不达标、超载现象、司机素质较低,所以这次习作,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能谈到校车存在的弊端,还对校车的安全标准提出不少建议。有的建议校车要有统一的颜色和式样,设施安全;有的建议每辆校车配备警示灯,四周加装防撞钢梁;有的建议校车司机要经过专业的身体和心理测试,并学好紧急救护知识;有的还能联系平时看到的一些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载行驶,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并在习作结尾呼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的行路人。总之,由于平时有了素材的积累,这次习作学生得心应手,习作的内容也做到有血有肉。

三、模拟活动,加强实践

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把生活实例、生活原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呈现,把枯燥的语文学习融入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既有效地学习语文,又在有意识的引导实践中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制教育成效。利用班会时间积极开展“法在我身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争做小律师”等学习主题的班队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要求学生积极收集讨论交流,通过广泛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法律知识,接受一次次的法制教育。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入法制教育。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学生创造法制氛围的最好途径。例如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班队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起“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学生查阅诉讼程序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并要有原告、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起诉状和辩护词,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判决等等。积极开展以“我是遵守法律的小公民”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等良好习性。增强学生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交流感受,深化认知

小学语文课本每单元都有一块是口语交际。我利用“口语交际”教学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我经常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报纸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谈谈看法,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例如,不久前新闻报道浙江义乌一辆只有20 座位的汽车竟超载84 名学生。针对这件事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牌照的车;谈到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收取学生“保护费”的事情,孩子们个个气愤填膺。教师因势利导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中称“严重不良行为”里第三点是“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教师只需要把典型事例与相关规定进行对号入座,学生们便能轻易理解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以及它们的违法性质,达到了深化认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习惯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充分引入和整合各种法制教育资源,积极利用习作教学、日记、语文活动等进行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参考文献:

[1]姚莲菊.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浅谈[J].政府法制,2007,(10).

[2]葛家珩.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0,(09).

17.小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篇十七

赤岗山小学 2011年12月

赤岗山小学2011年普法工作总结

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因此,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努力培养造就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新一代,对于实施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鉴此认识,学校十分重视法制教育,一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为保证

学校领导法制意识强,学校法制教育氛围浓厚。为切实加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有效推动学校的法制教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法制教育工作,策划法制教育活动,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学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聘请了赤岗派出所副所长张育兵为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作法律知识宣传讲座,为学校的法制教育提供智力支援。学校还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制定了教师基本工作条例、教师岗位职责、教师师德建设条例、教职工考核条例、学生行为规范评比条例、建立帮教网络、学生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个案、行为偏差学生谈心等规章制度,使全校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依法从教、从学。学校还经常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法律知识测试活动。

二、行为规范教育是基础

行为规范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工作,把他作为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年来,我们紧抓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我们将学生的行为规范细化为国旗、国歌、国徽、时事形势等认知教育及进校、离校、对人有礼貌、走楼梯要求、保护校园环境、爱护公共财物、见纸屑就拣、双手接东西、不相互追逐打闹、随手关灯关电风扇、讲话文明等行为养成训练。并将它们概括成“纪律、勤学、卫生、保健”四个项目进行检查作为行为规范文明班、星级班的评比依据。

三、课堂教育为途径

课堂是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抓住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开展法制教育。如充分利用思品课、晨会课、班会课、假期动员等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法、交通法、环保法、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远离毒品等教育。学校还注重法制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抓住教育契机,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进行法制教育,是我们学校的法制教育经验概括。

1.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参观访问活动。例1:市交通局分发到我校有关交通安全专题节目光盘,学校又立即组织学生观看,并认真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

2.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将法制教育专家请进学校,进行法制宣传讲座活动。一年来,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作法律知识宣传讲座等。

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暑假、寒假到来之前,为了能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学校都要组织法制安全讲座,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安全伴我度暑(寒)假”暨“小手牵大手安全防范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首先组织全校学生观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电视片:溺水死亡、交通事故„„一件件惨祸,一幕幕悲剧,触目惊心!深深打动着全校学生的心灵。为让惨祸不再发生,悲剧不再重演,活动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安全”两字时刻牢记在心;另一方面,活动又组织学生视听“教你几招防范妙招”的安全防范宣传讲座:“暑假里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来访怎么办?”、“路上遭遇坏人抢劫、敲诈、绑架怎么办?”、“怎样正确拨打110、119?” „„讲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文画并茂,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帮助学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为了争取学生家长的紧密配合,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家校合力,共同承担教育孩子、防范事故责任”协议书。教育重在举一反三,学校又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安全大讨论,同学们在各自班级里畅谈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电视片观后感和“安全防范宣传讲座”听后感。大家纷纷表示:不仅要把“安全”两字牢记在心,过一个安全、健康的暑假。

五、其他系列活动为辅助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中的诸多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开展“行为偏差学生”帮教活动。学校建立了师生帮教网络和帮教工作记录,认真开展师生帮教工作,并逐年加大力度,做好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3.法制教育向家庭延伸。家长既是学生的监护人,又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进行法制讲座、家庭教育规范讲座、家庭教育问卷、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讲座等活动;通过告家长书对家长传递法制教育,帮助家长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会运用正确的合法的教子方法,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来完成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六、实际成效

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法制教育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员工人人自觉遵纪守法,在校做文明师生,在社会做守法公民,两年来,全校师生刑事案发率为零。

由于学校经常组织全校学生进行有关交通安全的教育活动和法律知识的测试活动。在赤岗镇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的竞赛、评比活动中,屡屡获奖。

18.春秋小学法制教育讲座活动总结 篇十八

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法制意识,接受安全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小学生,11月10日下午,我校邀了曲阜市公安局法制宣传科孔科长到学校为部分师生作了安全法制教育讲座。

学校张校长在致辞中讲到:召开安全法制教育讲座,是我校进一步深化安全法制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督查小组,明确职责,制定了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处理办法,督查小组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为了使安全法制观念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学校利用板报、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并开展主题队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在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过去的一年里,确保了无一例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全体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继续实行学校领导带班制度,提前到岗,对学生的课间活动、重点安全部位进行督查,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保驾护航,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

曲阜市公安局法制宣传科孔科长在讲座中表示:作为公安局法制宣传人员要尽力配合校方把法制工作做得更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法制方面的教育情况,到学校外围看一看,了解学校周边的交通法制环境,如发现问题,立即向上报告,及时整改,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治安环境尽一点力。

短短的一个小时的讲座,师生们受益匪浅,明白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增强了师生们法制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鲁城街道春秋小学

19.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问题探讨 篇十九

事实上, 中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较早就开始了, 2011年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2011年-2015年) 》几个重要文件, 其中核心的观点就是要通过网络技术创新法律教育的新方式、做到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界, 学者较早就对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进行了研究, 李亚宁研究了大学生网上违法行为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随后杨练武等人也从此角度进行了研究黄艺羡则沿着上述学者研究的思路, 针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新形势, 针对传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新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方案;张美琴等人则从对网络新形势给传统的法学教育带来的冲击中, 看到了利用新型载体推动法制教育发展的机遇,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网络法制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诸如:网站建设、师资队伍等软硬件的配套等方面;张桂荣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青少年的上网状况及法制教育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利用网络进行法制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李方裕研究了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内涵, 将网络法制教育分为:知法、守法、网络安全与网络维权等几个侧面;严海波研究了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成因, 并从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网络法制道德、网络法制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2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范畴

从词源上看,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包括二个层次:其一,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的教育;其二, 高校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如果侧重于第一层次的研究, 选择这一侧面的学者一般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学者, 学者研究的方法一般从大学生网络侵权与网络犯罪等违法犯罪现象入手, 结合传统法制教育中网络法制教育的不足进行论证, 进行网络相关的法律教育成为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规制手段, 从总体上看, 这种理路重在对网络犯罪及其规制的研究, 因而是从本体上研究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问题, 但持此种主张的学者虽然从此角度研究网络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但局限于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网络法律教育, 而忽视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方法。选择这二层次的学者一般为具有教育学专业的知识背景, 学者一般将网络作为一种用以实施法制教育教学的手段, 比较网络法制教育与传统法制教育的异同, 研究网络法制教育优越于传统法制教育的优点, 研究制约网络法制教育的因素, 提出从教育学的意义上建构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诸如: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软件的配套、硬件设施的配套、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师队伍的构建、教育内容、教育监管保障机制的建立、教育效果测评机制的建立等, 研究这一层次的学者侧重于研究网络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但对于网络法律法规方面则存在欠缺。当然二个层次之间也存在交叉的可能, 如果将第一层次理解为利用传统的或者网络的教学方法实施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教育, 其中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法制教育则包含第二层次, 如果将第二层次理解为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的一般法制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教育, 其中对大学生实施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教育则包含第一层次, 但大多数我国学者没有关注到这一问题的存在, 而是有侧重的选择了上述的一个层次和理路进行论证, 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对这二个层次的研究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应该结合法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完善网络法制教育体系, 从法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便于认清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中违法、犯罪的形势, 为有针对性的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提供实证资料;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则有利于系统化的构建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 发挥高校通过网络法制教育在型塑良好的网络行为中的作用。

3 完善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方略

3.1 增加传统法学教学内容中网络法制相关的内容

事实上, 高校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情形不容乐观, 在2005年之前高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通过《法律基础》课完成, 开课时间为32课时,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我国整个法律体系能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安排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识, 当时《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主要由法学院的教师完成, 随着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的出台, 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 大多数教材均将法律相关内容压缩成二章内容, 事实上, 能够分配到法律知识的讲解时间大约为二个课时, 其中涉及法制相关内容的时间更是极为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 将法律基础课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后, 本课程主要由思政课教师担任, 这就造成大部分高校讲授此门课程的教师不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背景, 在思政课教师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情形下, 网络法律知识的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应该调整法律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比例, 增加包括网络法制教育的课时量、通过课外举办网络法律知识竞赛、定期举办网络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开辟第二课堂, 增加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机会。相较而言, 网络行为与实际的生活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 大学生必须为日益增多的网络生活行为储备必须的法律知识。

3.2 开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新途径

在高校课时总量难以作出较大变更的情形下, 惟有通过改革法律教学形式, 拓宽教学渠道,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通过高校建立网络法制教育网站来实现, 这一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 能够大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法律的兴趣。信息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网络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利用网络进行法制教育是种“自适应”的教育方式, 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所需的法律知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而不会给大学生带来过多的额外的学习负担, 在内容上, 可以在网站中融入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经典法律案例、法学名家访谈、法律法规索引、法律小故事、法律大事件、法制电影电视、与法律相关的网络小游戏等板块, 结合网络的特点, 发挥网络技术的优点, 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感观, 通过视觉、听觉多途径的冲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法律知识的洗礼, 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 以网络为载体的法学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说教模式, 通过网络, 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法律专家之间能够同步互动, 增强教学效果。极积完善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软硬件设施的配备, 诸如:教师配备、网页设计人员、网站维护人员等的配备, 系统建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课堂讲授为主, 虽然是必修课, 但有限的时间内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事实上, 本课题研究所针对的对象主要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 对于此部分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所有法律专业的知识可能性很小, 因而, 必须注重在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上, 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主要目标在于, 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 当其自身相关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等方面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重内在需要,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传统课堂之外构建网络法制教育模式时, 应该借鉴其他国家法制教育中的有益经验, 应注重参与性与交互性,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开展相应的法制实践活动, 通过QQ、微博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案件讨论。

参考文献

[1]罗锋懋, 张劲松.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1) .

[2]李亚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3]杨练武, 唐闻捷等.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初探[J].兰州学刊, 2003, (2) .

[4]黄艺羡.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

[5]张美琴等.网络时代学校法制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 2005, (5) .

[6]张桂荣.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J].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12) .

[7]李方裕.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探析[J].新西部, 2008, (6) .

20.中小学法制教育之我见 篇二十

【关 键 词】中小学;法制教育;法治精神;权利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25-03

笔者在党校从事法律教学工作,教学对象都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在十几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让成年人知法懂法并不难,因为他们都有一定的阅历,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难的是让他们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用法守法,也就是说很难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传统人治理念和道德、政治等非法律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法律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其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的,而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该是开展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的最佳阶段。

一、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稳定持久的政治环境,还是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抑或是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环境,都必须要有法律的规制与协调,因此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从公民个人的角度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今天,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正日渐提高,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地由义务本位转向权利本位,如果一个公民依然不知法、不懂法,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在现代法治社会,不论一个人从事何种行业,法律都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法律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法律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行为的指南,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请求国家救济的工具。因此,运用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知道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中小学生大部分是六七岁至十几岁的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以一个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公民身份走向社会。唯有此,我们的法治国家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并且明确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2007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又联合印发《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原则、任务、内容、实施途径和措施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但从现实情况看,《纲要》并没有能够落到实处。笔者的孩子正在读初中二年级,小学和初中所就读的学校都是市属、省属的正规标准化重点学校,从师资到学校的管理应该说都是一流的,但仔细研究孩子这些年的学校教育,我发现在法制教育上问题颇多,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

(一)重视不够,形式化严重

从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可怕的误区,普遍存在着以升学为导向的问题,在初、高中尤为明显。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视升学考试科目的情况,学生每天都被淹没在语、数、外、物、化等学科的习题中。而对于其他非考试科目,特别是法律课则存在着明显的重视不够、形式化严重的现象。回想孩子从上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的课本,我没有看到一本专门的法律教材,在课程表上当然也没看到专门的法律课程安排,只是在思想品德或政治课上老师会讲少量的法律知识,但偶而才有一次的专门法制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中小学一学期就举办一次法制讲座,关注的就是法制副校长有没有来、有没有照相、有没有学生坐在下面”(全国人大代表郭子仪说)的情况,因而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效果。

(二)教学水平有限,内容单一、枯燥

目前在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两种:一是本校的思想品德或政治课老师,二是从课外聘请的政法系统在职或退休人员。这两种师资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从我国目前大学专业的设置上看,法律专业不是师范类专业,这也就意味着接受过专门法律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几乎不太可能进入到中小学工作,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本校思想品德或政治课老师自身就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其教学水平自然就会受到限制。而从课外聘请的政法系统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法律理念、知识和经验,但由于其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接受能力,又缺乏教学经验,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限制。这两种师资都使得目前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大多停留在了交通法规、常见的刑事犯罪等方面,内容比较单一,孩子们不是不愿意听,就是当成故事听热闹,很难起到教育的效果。

(三)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忽略法治精神的培育

一谈到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很多人会认为就是法律知识的传授,因此就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应试化现象严重,总会把组织学生学习的法律数量以及在法律知识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等等作为评价法制教育开展的标准,而并不重视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忽略法治精神的培育。这种观点其实是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其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然,“知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和基础,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因此,法制教育不应该仅停留在“知法”这个层面上,而应该在知法的基础上培养法律信仰和法律精神。

三、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议

针对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情况,笔者对如何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了深入地思考,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保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如前所述,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对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是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已经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原则、任务、内容、实施途径和措施作出了具体规定,现在需要的是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长转变教育观念,确保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课时的保证,各学校应该按要求安排每学期的法制教育课,并不得被其他课占用。

(二)整合教育资源,切实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学校现有的思想品德或政治课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使他们具备和提高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对此,各学校校长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招录优秀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法学教育,法律意识强,法律知识丰富,让他们专门从事法制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聘请法律顾问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让他们以案说法,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此外,教育职能部门还可以采用远程教学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实,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途径很多,关键是我们去不去做。

(三)把权利意识的培养放在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首位

中国几千年的“人治”统治和儒家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思想里烙上了深深的义务印迹。从小我们接受的就是家长和老师进行的义务教育,必须这样,不可以那样,而没有人告诉我们可以这样,有权那样。现在,我们又用这样的思维去教育和要求我们的孩子。这种思维完全是道德思维而非法律思维。法律和道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道德是纯义务规范,而法律是权利义务规范,法是以权利义务为核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而且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既是义务的承担者,又是权利的享有者。所以,要推进法治进程,我们必须从原来的义务本位转变为权利本位,培育起每个人的权利意识。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更应该从权利意识的培育开始。

从现实来看,现在的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着权利意识缺乏的情况,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以及不敢去维权等等,使得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合法的权益容易遭受外界的不法侵害,而在遭受侵害又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保护后,自尊心、自信心和正常人格等就会受到严重挫伤,进而对社会、对人生感到失望,甚至滋生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而如果我们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培育他们的权利意识,使他们知道怎么去用权和维权,这些情况就会大大减少。曾经与相识的中小学老师交流过对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心就是如果我们将过多的权利观念和法律思维教授给他们,学校的管理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但我认为,一个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他也就不会知道别人,包括学校和教师有哪些权利需要自己履行义务去保障。

此外,我们必须强调,权利意识并不简单地赞同于知道权利和维护权利。权利意识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知权利、用权利和限权利。知权利就是公民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价值;用权利就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和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限权利则是公民自觉地把行使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之中,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所以,对中小学生权利意识的培育应该是全面的,既培养他们的自我权利意识,又培养他们的他人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只有如此,我们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和成功的,也才是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上一篇:五年级英语作文我的语文老师下一篇: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