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11篇)
1.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一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一篇
当下,基层扶贫干部肩挑防疫和脱贫的双重任务,需要树立疫情大局观以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各级政府要明确主体责任,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疫情严重的贫困地区,要在集中精力做好防疫的同时,转变扶贫的思路和方式,两手抓、两不误。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秩序恢复,结合农村实际,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要织密扎牢农村疫情防控网络,引导群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治强大合力;要加强农村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尽力满足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资需求,确保一线工作人员防控安全;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优化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加强对脱贫群众的动态监测和风险排查。重点监测排查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按照扶贫工作中出现疫情变化因素等新情况,逐一排查,建立档案,持续跟踪,做好研判,开展疫中疫后的预警防范。其次,做好贫困地区群众、企业、产品等方面受疫情影响的摸底统计。确保对贫困地区外出务工、农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工等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做好统筹协调和应对工作。决胜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按施工图施工,按流程图落实,前后衔接、环环相扣、责任明晰,按时限扎实完成任务。要全面组织好农资供应,确保春耕
工作有序开展,为百姓谋划好产业发展门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决避免脱贫人员返贫风险;要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冲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二篇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会议的一项重要部署。在疫情形势趋缓的当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监督和保障脱贫攻坚,对辉县市纪委监委来说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当地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的当下,辉县市纪委紧跟形势变化,及时将现阶段监督重点调整到境外疫情输入防控上来,紧盯境外返回人员申报、排查等关键环节,发挥派驻监督优势,督促统战、公安等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抓实抓细各项防控监督,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但是,守住防止境外输入的大门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老百姓要的不仅是安全,还有脱贫致富的美好期待。然而,在河南省未退出贫困村序列的52个贫困村中,辉县市就占13个。对这样的“贫中贫”、“困中困”来说,脱贫攻坚原本就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加之疫情防控带来的巨大冲击,13个贫困村的现状可谓雪上加霜。
面对这样一个“烫手山芋”,辉县市纪委采取县乡两级纪委“监督到户覆盖到人”的方式,确保损害贫困群众利益的行为有人管,影响扶贫政策落实的事情有人问、有人查。紧盯“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等重点环节,对扶贫事实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一是一、二是二,精准监督发现问题,不回避矛盾,积极推动问题解决,确保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尤其是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要严肃问责,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确保实事求是监督,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力争圆满完成13个贫困村顺利脱贫的任务。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定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对辉县市纪委监委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直面当前复杂局面、坚定必胜信念,依规依纪依法统筹打好疫情防控监督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坚定稳妥、扎实有效、高质量推进纪检监察工作。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三篇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
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四篇
“脱贫攻坚”为当前我国基层工作中的常见词汇,目基层工作亦常围绕其展开。就实际展开分析,2018年我国脱贫、扶贫工作效果显著,2019年仍应进一步针对工作进行创新,保障现有成果稳定发展,并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作为基层干部,尤其为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应切实将实际情况作为工作中的重要照标准,就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基层干部应充分结合先进思想,以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手段引导群众,通过先进技术实现发展,有效解決贫困问题,并于问題解決后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扶持,确保对应地区、对应民众走出贫困问题,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基层干部应加强带头作用,加虽“新鲜血液”与新式技术的加入,结合当地科研人员切实针对贫困地区状况进行分析,选择最为适合的脱贫手段,并明确相关技术中的重点,带头引导民众脱贫致富,实现技为有效的发展。英困户经基层干部领导,不仅能够感受到觉和攻府对其具有较高重视,亦能切实利用各项先进扶持手段切实实现发展。
其次,基层干部应加大注意力,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杜绝脱贫工作中的工作与实际脱节、工作流于表面现象发生。脱贫即为保障贫困人口由国家扶持下的各项手段与措施实现脱贫,还需以实际为主,以水平提升为辅。
最后,基层干在工作过程中应严于律己,気以待人。严于律己,即指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解決问题,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即指干部工作中应和蔼、稳定地开展工作,有效与他人沟通,无论职权大小均不“摆官架子”“耍官威风”,结合群众展开工作。
总而言之,为保障2020年消除贫困人ロ,切实展开工作,基层干部还需进一步发挥自身价值,切实利用先进思想与先进技术投入到工作中,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基层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第五篇
脱贫攻坚,是对干部四种意识的检验。脱贫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立下了“军令状”,作出了“承诺书”,是当前摆在各级组织面前最大的政治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最突出和核心的工作之一,也是干部“四种意识”是否坚定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好干部,就应该做到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服从党委、政府领导,坚决维护上级权威,始终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规矩,自觉把党委、政府委的主张、意图转化为实际举措并付诸实施。
脱贫攻坚,是对干部工作能力的检验。民间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一个干部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过硬的能力,基层农村是最佳“检验地”。就拿脱贫攻坚工作而言,每个家庭情况各异,贫困原因不同,如何制定务实有效的脱贫工作方案,不仅考验每名干部对上级政策理解掌握、分析运用的能力,更考验他们调研是否深入、情况了解是否翔实。与群众打交道、做工作,是春风化雨、以情感人,还是厉声厉色、生硬蛮干,这反映出一名干部做群众工
作的能力。群众百姓、邻里之间,家常小事、邻里纠纷等问题、矛盾的调处,体现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困难的能力……农村是个大火炉,而脱贫攻坚更是干部的“淬炼场”。
脱贫攻坚,是对干部工作作风的检验。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上级关心,群众关注。特别是涉及到惠农资金发放、项目实施、政策享受等方面,是工作开展的重点和难点。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群众、百姓的诉求?以什么样的效率去了结、办理群众的困难?拿什么样的行动去调处群众的矛盾?靠什么样的方法去落实上级政策、部署……这不仅是对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干部工作作风、担当意识的检验。重任千钧惟担当。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担起来,以过硬作风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共同努力,共同奉献,才能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2.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二
充分发挥老促会作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按照“突出扶贫奔小康,围绕重点谋发展,为了人民谋福祉”的工作原则,赤水市老促会向新加坡连援组织申报12个贫困村人饮工程项目,累计获得连援组织扶助经费142万元,帮助宝源乡联奉村和宝源村、元厚镇高兴村、天台镇天台村、两河口乡大坝村和大荣村6个村共13575人及200多头牲畜解决饮水困难;争取到中国健康扶贫协会提供180.6万元医疗设备扶助。老同志们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了袁必茂、赵良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用,凝心聚力脱贫攻坚。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安全方便、灵活多样”的原则,特推3名老专家、引导全市2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150名离退休党员与贫困村支部结对共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技术、送爱心,帮助村支两委强班子、清队伍、建新制、转作风、抓发展,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共同打赢扶贫攻坚战。
3.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三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茶园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攻坚路上,“五级书记”同框亮相,助脱贫攻坚上下一心;扶贫路上,“五级书记”异“区”而至,却同“工”同心,共情共意。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一场“承诺仗”,一场“必胜仗”,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层层压实责任,逐步细化举措,用久久为功的信念兑现承诺,以栉风沐雨的决心振兴乡村,让万众一心的愿景落地生根。
当好“合同工”,用“契约精神”践行真心实意。在那次会上,总书记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这便是我们与贫困户签订的“隐形合同”,心怀责任之心,心有关怀之意。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巩固凝聚力为基点,以强化归属感为焦点,组织成员上下一心做事,真心实意干事。落地方能生根,根深方能叶茂,扶贫工作需发挥合力。在上,党的领导总领全局,进一步将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在下,基层党组织细枝末节,进一步将党的建设落到实处。俯下身,我们用脚踏实地在他们心中留下帮扶脚印;走进去,我们用披心相付在他们心中写下一份使命的契约。
当好“细木工”,用“龙马精神”践行一丝不苟。扶贫工作,需从细枝入手;扶贫干部,要从细微着手。时间紧,任务重,唯有勠力同心,方可所向披靡。咬紧工作,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以己之情受他人之情,深入交流,在只言片语中倾听乡里乡亲的家长里短,在闲言碎语中提取打谷务农的生活气息。在党中央部署“防疫复工两手抓”的当下,广大扶贫干部更加需要带头严密细致的为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唤醒他们的“沉睡记忆”,当好一名产业指导员,与他们交心,用最真挚的情感融入到扶贫工作,让农户选择主动信任,而不是被迫选择;让农户选择真心实意,而不是言不由衷;让他们因为有你而相信生活,而不是只能“等靠要”。以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新方式带动他们的增收方式。
当好“检验工”,用“抖擞精神”践行有始有终。帮扶帮扶,一边帮助一边扶持。不断落实服务工作,贯穿帮扶理念,唤醒为民觉悟。都说“扶上马,送一程”,当好扶贫干部,更需“帮到位,检一生”,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帮扶虽是任务,但检验结果却伴随一生。因此,在帮扶过程中需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敲过程,预估结果。当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当下受疫情影响,部分扶贫产业收到冲击,农户产品销路不畅,所以,“补”流逝的时间,“拓”阻断的销路成为重中之重。扶贫之路,我们要以昂扬斗志乘风破浪,让贫困户能以“智”自立,自食其力谋发展。扶贫路,是一条“不归路”,扶贫工作,是一项“覆水难收”之任务,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保持尽锐出战的信念与他们一路相伴。
4.基层干部自创的脱贫攻坚三句半 篇四
基层干部自创的脱贫攻坚三句半
敲锣打鼓台上站,今儿来说三句半,精准扶贫回头看,可赞!
不管说得好不好,莫跑!
扶贫干部驻进村,手捧文件领精神,文件数字牢记心,真心!
精准扶贫任务忙。个别群众瞎嚷嚷,依贫赖贫要住房。太荒唐!
房子豪华好家电,在外商铺把钱赚,为了进入扶贫线,耍手段!
豪华小车四轮转,农用车辆跑山川,贫困名额咱也算,强沾边!
为了成为贫困户,亲生父母全不顾,办个户籍另立户,不知丑!
城里买房几十万,老家楼房好几间,办个门市摆小摊,我也算!
为把贫困位子占,攀亲走友烟酒掂,低三下四找领导,谎话编!
买房贷款几十万,门市小摊光赔钱,房车都被儿女占,装可怜!
出外打工满身汗,种药几年不见钱,栽树养殖要几年,不干!
王家瞅瞅李家看,白送房子又给钱,便宜不占白不占。死烂缠!
扶贫政策得知晓,三零差错标准高,三个提高要记牢。要记牢!
调查工作做得好,一家一户访问到,根据条款细对照,明了!
精准识别最重要,九种情况做参考,贫困家庭真不少,甭胡搞!
张家大叔有困难,老伴有病常住院,因病致贫家境寒,够条件!
李家二婶思想好,本该扶贫她不要,自力更生门路找,叫好!
说扶贫来道扶贫,扶贫工作很艰辛,脱贫先要树信心,树信心!
人穷志气不能倒,发展产业最重要,惠民政策是依靠,步步高!
政府帮扶自己干,选准项目进财源,脱贫致富敢当先,莫等闲!
精准识别有红线,大家牢记别违反,坚持公正多宣传,多宣传!
5.脱贫攻坚走基层心得体会 篇五
脱贫攻坚走基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脱贫攻坚走基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
我认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做风。这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这一精神落到实处。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我深刻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以及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高收入群体,但还有大多数地区的人民还很贫困。作为乡镇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的压力。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给扶贫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我认为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提高扶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第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指导扶贫工作的实践。第二强化业务能力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实贫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第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工作者的作风尤其要踏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串户,把好事做好、做实。扶贫工作面对的是最困难、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脱贫攻坚走基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
我国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是人类历的一次伟大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以来,9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剩下的全部都是难中之难的贫困地区。因此,要啃好这批“硬骨头”,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实现对点对人的扶贫脱贫。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现在是最关键的一年,凡重要的会议、时间节点,总书记都不忘对脱贫攻坚作出布局、指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坚定信心,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松,怎么样把产业做好做实,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不松劲的作风。
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稳固脱贫成果,健全脱贫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带动贫困户致富,落实后续,一定要做到脱贫后“四不摘”,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有效机制防止返贫。
让我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走基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
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当前兴宁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还有硬仗要打、有“硬骨头”要啃。要如期完成攻坚,还须咬定目标,持续发力。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为决胜全面小康不断蓄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目前,影响兴宁剩余4个未退出省定相对贫困村的“卡脖子问题”——供水问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这意味着兴宁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已拔掉了“最后一颗钉子”,进入收尾整理阶段。脱贫攻坚让许多贫困村、贫困户站上了新的起点:贫困村已实现路通、电通、水通、网通,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前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脱贫攻坚战场的全面胜利,就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贫困户、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确保顺利摘帽、确保不出意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一户,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一程,其实也迫在眉睫。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全面脱贫是实现小康的基础,建成小康是脱贫攻坚的延续。所以,脱贫工作不能满足于摘帽子,更不能止于摘帽子。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乘势而上,继续巩固,有针对性地强化脱贫户、脱贫村的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内生动力,让脱贫村、脱贫户在完成“输血拔针”后也要具备“造血再生”的能力,在成功“摘帽”后仍然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前行,自力更生开创更美好的生活,大步奔向小康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未来之路,接续奋斗;攻坚而进,克难前行。
脱贫攻坚走基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就是要在精准上发力。
一是要号准“贫脉”。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贫干部要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常思群众疾苦,善谋致富之策,摸清贫困底数,切实把“家底”摸清摸透。要理清扶贫思路,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扶贫攻坚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二是要摘掉“贫帽”。如果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执政多年,没有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是不称职。因此,需要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做到转变观念“主动摘”,从而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切断“贫根”。开展扶贫攻坚,要彻底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贫困陷阱,那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政绩导向,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上,重点做好兴业扶贫、搬迁减贫、扶智脱贫、兜底济贫、强基治贫等工作,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发展起来、贫困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开发式扶贫的主体,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靠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才能过上幸福新生活。要及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打消他们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建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帮带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的群众建立资金、技术、项目的扶持机制,为他们改变现状创造环境和条件,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6.干部脱贫攻坚个人心得感想 篇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要巩固好当前脱贫成果,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强化监督、全程监督,切实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监督,压实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每一天都是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各级党委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强不强、践行“两个维护”觉悟高不高的一把标尺,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精准监督,推动有关部门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落细责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督促落实,巩固成果。重点加强对“两不愁三保障”特别是“三保障”、脱贫摘帽后“四不摘”、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以及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保持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对政策落实情况,要跟踪评估考核,提高群众监督参与度,使监督更有力、更精准,保证群众受益。及时纠治“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
7.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七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必须充分遵循党是领导一切的。1927年,著名的三湾改编,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这是加强党建的一个重要标志,后来成了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通过三湾改编,党的组织在部队形成了系统,党支部掌握了基层,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得以确立。由于加强了党的领导,开始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农村党支部是各级政府部门最基层的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纽带,与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直接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基础。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拓展,必须从支部抓起,从支部严起,使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特别是在发展转型期和小康建设关键期的今天,农村党支部如何围绕政治和服务两大功能,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持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农村党建迫在眉睫的根本任务。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笔者在农村生活了近,一直对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民真正能够走出贫困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很多农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目前,扶贫工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在抓好“两不愁”的长效巩固机制的同时加以切实解决。
8.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八
党员干部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1
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五里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为脱贫攻坚增添新动力。
当好“两学一做”的排头兵。该镇在召开全镇“两学一做”动员会的基础上,要求各村(社区)党支部、机关支部结合各自实际,以支部为单位,以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扶贫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模式等为学习内容,以做合格党员为目标,结合“三会一课”,采取周一支部班子率先学习、周五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思想和帮扶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当好“两学一做”的排头兵,真正使“两学一做”助力脱贫攻坚。
当好贫困群众的引路人。为了使“两学一做”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该镇要求各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以“学”为根本,以“做”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剖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规划、精准开展建档立卡,争当脱贫攻坚“先锋队”。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念,以脱贫攻坚工作为重,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真正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带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为贫困群众找到新路子,帮助他们拓宽致富渠道,增加经济收入,真正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当好引路人。
当好脱贫攻坚的先锋官。脱贫攻坚战斗已经打响,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先锋官”,必须事事想在前头、处处干在前头。该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信念坚定,知行合一,勇扛脱贫攻坚大旗,以自身作示范,增强贫困群众致富脱贫的信心,点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要在学习书本上的脱贫知识、学习实践中的脱贫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学用结合,开拓创新,帮助贫困群众发展难题、谋划发展蓝图、量身定制脱贫计划,做好“领路人”,带领贫困群众走好致富路,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干部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冲击,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带来挑战。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近尾声的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松劲,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获得最终胜利。
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树好“致富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穷不能志短,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贫困户“思想关”,才能引导他们摆脱“贫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树立好,才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扶志须攻心,要引导贫困户树立“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难群众思想工作,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多与贫困户“唠一唠”,全面提升其进取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让“懒汉”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绷紧“政策弦”不放松,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政策为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扶贫政策可以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拂遍贫困户的面颊,温暖人心。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扶上马送一程。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始终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在当前决胜的关键时期,既要把这些政策宣讲好、传递好,更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对不稳定户、边缘户及因疫情导致的特殊户针对性帮扶,让生活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温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绷紧“精准弦”不放松,脱贫致富种好“幸福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脱贫攻坚若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精准。只有坚决摒弃“大水漫灌”“走马观花”“空喊口号”等行为,真正下足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才能切实提高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精准须找准“穷根”。要不怕山高路远,原汁原味地“看穷”,把情况掌握清,找准“穷根”,尤其是盯准“硬骨头”,完成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精准须因地、户、人施策。要把好脉、开好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未脱贫的,制定详实“怎么扶”方略,逐项落实力求高效;已脱贫的,防返贫举措必须精准对焦,重点关注因“疫”返贫群体,找准并堵上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让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党员干部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3
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长期原因。除了历史的、区域的等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如经济薄弱村主要的还是村支两委的软弱涣散,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很多地方戴上扶贫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贫的项目上了不少,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老百姓不满意。归根到底,还是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内因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帮助其安排就业或新上农业生产项目等产业扶贫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还是要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解决。
开展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们挂钩帮扶的薄弱村来说,要解决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两大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村干部才能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才能解决村民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制定挂村帮扶工作方案时,一定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要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在帮扶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坚持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
在考虑村体经济发展时,还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凡事都要在镇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的框架下实施。发展项目选择注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由于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限性,我们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收益时间。除了上一些打基础、长远发展的项目外,还要注重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的短频快项目,确保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党员干部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
决胜脱贫攻坚,一方面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树好红旗,点亮明灯。另一方面必须深入一线,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用实践履行共产党员的承诺,用行动实现理想。
在此阶段,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为我市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精神动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措施保障。处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落实相关政策、强化问题整改、加强组织管理,注重创新改进扶贫工作中的方式方法,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做出实际贡献。
我认为,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还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用心扶贫。面对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的群众,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我们国家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艰苦时期是农村困难群众做出巨大牺牲,给予了党和国家以帮助,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应当增强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信心,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二是用责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开展工作,注重倾听困难群众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将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到脱贫攻坚战中,市委“督战队”要切实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扶贫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让脱贫干部更有责任感、紧迫感;三是用智扶贫。要采取多种举措,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受到更多教育,用党的理论思想引导民心,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启发民智,用中华优秀文化改善民俗,只有贫困群众受到更好的精神文化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积贫难返的局面,才能在脱贫后不会再“返贫”。
决胜脱贫攻坚已到最为关键阶段,只要全党党员干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并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关键战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员干部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站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坐标系上,用比例尺量成绩的同时,也要用“放大镜”看风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更像是新时代的“硬骨头”,决战决胜时期,助力脱贫攻坚必须后期发力,把握三个“一公里”。
靶向找准“穷苗子”,迈出精准施策“最先一公里”。在前期严重的疫情影响下,脱贫攻坚的进度、力度、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成果难以巩固。现阶段疫情可控情况下,各级党政机关要不卸盔甲抓防控,弹好钢琴促脱贫,紧锣密鼓迈出“最先一公里”。分析研判各地区多种致贫因素,上挖历史原因,下找现实基础,进而精准施策。对部分疫情严重的地区,侧重线上发力,开展“云”指导,依靠大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动态,分情况分级别做好处置工作;对于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推进扶贫帮扶措施。按进度进行阳光扶贫走访,对低收入农户重点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文化等活动,按需做到应送尽送。畅通低收入户小额扶贫贷款发放路径,给申请程序“瘦瘦身”等。
问诊拔除“穷根子”,走满自力更生“中间一公里”。最初一公里只是找到“穷苗子”,要顺着“穷苗子”摸到“穷根子”,想出金点子拔除“穷根子”,踏实走满“中间一公里”。开展消费领域扶贫行动,以互联网为载体拓宽销售渠道,政商联动,利用政界与带货网红同框公益直播等新颖方式,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问题,造就更多销售“饭碗”。地方财政向专项扶贫资金倾斜,鼓励推行技术变革或项目带动,改变一部分地区“靠天吃饭”的窘境,造就更多增收“饭碗”。加大当地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带贫能力,吸纳当地贫困群众,造就更多就业“饭碗”。
稳定摘掉“穷帽子”,跑完长效治本“最后一公里”。要想巩固脱贫成效,稳定摘掉“穷帽子”,必须改变短期治标的思路,以长效治本之策冲刺“最后一公里”。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加快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体系,确定因病、因学等重点指标,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实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纪委监委、组织部门三方联动监督,强化干部“所作所为”考核,让不干事的人“腾位子”,让干坏事的人“没面子”。此外,还要将全面脱贫统筹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在这场马拉松中,越是快要冲向胜利终点的关键时刻,越要紧绷这根弦,一蒿松劲退千寻。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后期着重发力,走出一条精准施策、自力更生、长效治本的路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9.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九
(2018年4月)
本人认真学习——————精神,结合近两年在脱贫攻坚工作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反思,体会如下:
一、本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尽责履职的十件实事
(一)夯实村级组织,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
1、解决xx村级班子不全问题。与驻村干部和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动员xxx回到村工作任支部副书记,动员xxx到村工作。
2、思想动员充分调动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性。到村工作后与3个村的干部经常性交流,强化责任担当,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目前三个村的村干部总体上工作认真负责,担当意识进一步加强。
3、树立村干部参与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动员xxx村共2名村干部带资入股村级合作社。
(二)摸清帮扶村发展现状,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谋划帮扶三个村的产业
4、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整明白土地和气候优势,摸清各村资源情况,结合沙营镇统筹安排,谋划了xx村2000亩刺梨种植,并在刺梨地套种1000亩芋头;在xx村种植刺梨400亩,套种芋头200亩;xx村种植刺梨
300亩,套种芋头200亩的产业发展规划。
5、身体力行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项目实施,撸起袖子带头干。目前为止,xx村已经完成种植刺梨1200亩,套种芋头400亩;xx村已经完成种植刺梨300亩,套种芋头250亩;xx村完成刺梨种植200亩,套种芋头120亩。
6、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为产业发展解决销售问题。探索在芋头种植中由老板提供种子,秋后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扣除种子费用的模式,解决产销链接问题。
7、统筹帮扶资源,协调资金解决产业发展资金困难问题。就帮扶村产业资金困难,协调县民宗局解决三个村每村1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用于种植芋头;协调县供销社三个村均获得买10吨化肥送10吨的优惠;协调县水务局石漠化治理资金14.8万用于xx村刺梨种植配套水利设施建设。
(三)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村级环境
8、协调xx村河道整治建设开工;协调xx、xx村卫生室建设开工;协调xx村办公室建设选址落地并开工;协调解决亚陇一组串户路开工;协调xxxx油路扩建开工;完成三个村安全饮水落实工作,目前80%农户已经缴纳落户费。
(四)贴心帮扶温暖群众
9、整治精准识别问题,组织三个村干部分别到组召开群众会30余次,群众评议精准识别贫困户共338户,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群众心服口服,彻底解决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问题,重树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
10、一是完成自己的8651帮扶户的走访和帮扶完善相关资料;二是化解群众发展中的矛盾10余起,如,解决三冲田组xxx因串户路与村干部矛盾纠纷上访事件;解决xx组不修建串户路与村委的基施工单位的矛盾问题。三是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余起,如,协调民政解决xxx户特困帮扶金2000元及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协调县民政局解决xxx特困救助5000元;解决xxx户因儿子久病死亡困难2000元;协调县纪委、民政帮助解决xxx死亡后家庭困难救助2000元;帮助解决xxx子女入学事宜等等。
二、本人在脱贫工作中未做好的五件事
1、帮扶的三个村产业发展不均衡。从帮扶工作开始,每个村都是50万元的启动资金,但是半年时间了三个村取得的成效和打下的基础并不均衡,如xx村就流转土地1000亩,而xx、xx就只流转了300亩左右。
2、有些项目成效不明显,主要是饲草、香葱、萝卜种植收益不明显。
3、在贫困户精准退出过程中,虽然经过群众评议一致同意退出,但是因为解决不到位工,作没有做仔细,导致个别贫困户不理解约起几个不了解情况的群众上访。
4、项目规划不够科学,如百香果种植项目,老板引来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因为对环境缺乏深入研究,最后项目报上去,专家实地考察后没有通过。再如,油桐种植项目也是资金协调到位,合作公司合同也签了,但在项目申报时被专家审核没有通过,浪费了工作精力。
5、xx村、xx村村干部配备不齐。尽管在村工作期间物色了很多人,但经过考察都不适合担任村干部,导致几个月以来村干部一直缺位。
三、脱贫工作几点体会
1、在帮扶认识上,广大党员干部在帮扶工作中要学会俯下身子与群众平等对视,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讲群众话,想群众事,帮扶不是任务,而是一种责任。帮扶工作不是做给领导看的也不是作几个数据就可以完成,我们帮扶的核心是给群众增加收入,群众富不富关键看门路,有了增加收入的好路子,群众自然跟在后,何愁满意度!
2、在产业规划上,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根据各村资源合理规划设计项目,不搞行政命令,不强迫老百姓不愿意发展的产业。再有就是在项目资金使用上要人性化一点,灵活性大一点,适当简化报账程序,便于村级多一些改革创新的空间,多一些探索。
10.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十
“到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这是近日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铿锵有力的定言。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然而因疫情这道“加试题”,部分地方外出务工受影响,产业扶贫遇到一定的困难。20是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一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答好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条“战”线互相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复产复工和农贸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采取更投入的精神、更健全的机制和更精准的措施来奋力冲刺。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被称作“悬崖村”的四川凉山州阿土列尔村的全体村民搬到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
撸起袖子加油干,求真务实答好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干部的我们在这种脱贫攻坚到紧要关头的时刻,更是要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战斗。“硬骨头”再难啃也挡不住齐心协力的付出,也挡不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也挡不住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转变方式答好题。两会上,多省代表团均围绕脱贫攻坚进行了热烈讨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才能使扶贫的方式逐渐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这也是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西藏地区,三年一换的村级“一加三”专干制度,虽然使命有期限,但长效化的帮扶脱贫机制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践的重点。对内提升干部素质和村集体发展能力,对外通过政府和市场调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形成社会化扶贫大格局,从而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村民过上富裕日子,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11.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十一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是最大的政治任务,要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着力实施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完善脱贫攻坚的政策、夯实打牢脱贫攻坚基础、强化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保障等各个方面强势发力,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致贫,对贫困原因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帮助群众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细化实化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压实责任,严格考核,凝聚起更大力量,真抓实干,确保在脱贫攻坚路上取得进展。要注重精准扶贫与社会经济发展,注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衔接,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有机结合,推动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而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功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防止产生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脱贫攻坚责任心教育心得体会 帮扶干部07-19
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06-09
基层党员干部《榜样3》心得体会07-09
千名干部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10-06
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干部个人心得体会07-20
航务局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社区工作体会11-15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11-11
基层干部应聘书10-19
领导干部基层调研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