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总结

2024-09-20

贸易总结(11篇)

1.贸易总结 篇一

第一章

对外贸易方式:P14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

进料加工: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返销出口国外市场的业务。

外贸依存度:指一国进出口贸易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国民成产总值。

外贸贡献度:贡献度考核主要有5项,即:开发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工业销售收入和财政收入占当地总量的比重。思考题4: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又迈上了新台阶。但中国要从贸易大国发展成长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赵晋平日前指出,贸易强国至少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要具备一定的贸易规模。第二,无论对本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来说,其贸易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第三,从商品结构来看,出口商品应是产业链条中的高端产品,附加值比较高,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中国目前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贸易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赵晋平说,中国的贸易规模尽管很大,却是大进大出的方式,真正在国内增值的部分比较少,特别是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加工链条短,往往只是承担了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而且,最能够创造价值的那部分不在自己手里,设计、研发、品牌等都由外方掌握,大量的出口产品采用贴牌生产,或是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真正能够拥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的比例甚至低于20%。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占了中国外贸的很大一部分,主要的市场、营销渠道都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在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简单解释: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在货物贸易中加工贸易占超过一半的比重,也就是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其制成品多为初级成品,中国在这中间只赚个加工费。比如中国进口棉花,把它加工成衣服就按定单卖给美国了,但美国在卖出这个衣服时贴的是人家的牌子。同样的质量,中国的非名牌只能卖200元,美国的名牌就能卖800甚至1000元。所以中国现在只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

第二章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基于或者可以改变不同国家竞争企业之间战略性互动形成的均衡的贸易政策。异质性企业:

新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简称为NEG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开创,新经济地理理论是将运输成本纳入到了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因为运输成本的减少会引发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问题,把这些要素融入到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问题中,就会得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观点。

第三章

混合发展战略: 基础战略:

第四章

对外贸易管制:指一国政府为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国内外政策需要以及履行所缔结或加入国际条约的义务,确立实行各种制度、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和规范对外贸易活动的总称。海关监管:指海关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式,依法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境活动所实施的一种行政管理。关税配额管理:指对外贸易经营者经国家批准取得关税配额证后允许按照关税配额税率征税进口,如超出限额则按照配额外税率征税进口的管理政策。出口配额限制:

进出口许可证:是国家管理货物出境的法律凭证。进出口许可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各种具有许可进口或出口性质的证明、文件。自动进口许可证:是指商务部授权发证机构依法对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颁发的准予进口的许可证件。

第五章

贸易救济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安全而制定的措施。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此外,中国对外贸易法还规定了其他救济措施,如适用服务贸易的保障措施,针对进口转移的救济措施,其他国家未履行义务时的救济措施,反规避措施,预警应急机制等。

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保障措施:指不当可预见的发展导致一产品的进口数量增加,以致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成员方可以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对该产品的进口实施限制。

第六章

优惠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为了实施国别优惠政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是以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双边、诸边协定形式或者是由本国自主形式制定的一些特殊原产地认定标准,因此也称为协定原产地规则。由于优惠原产地规则是用于认定进口货物有无资格享受比最最惠国更优惠待遇的依据,因此其认定标准通常会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不同,其宽或严完全取决于成员方。进口国(地区)为了防止此类优惠措施被滥用或规避,一般都制定了货物直接运输的条款。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为了实施国别优惠政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是以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双边、诸边协定形式或者是由本国自主形式制定的一些特殊原产地认定标准,因此也称为协定原产地规则。由于优惠原产地规则是用于认定进口货物有无资格享受比最最惠国更优惠待遇的依据,因此其认定标准通常会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不同,其宽或严完全取决于成员方。进口国(地区)为了防止此类优惠措施被滥用或规避,一般都制定了货物直接运输的条款。

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如果货物加工后在《税则》中税目一级,即前四位数级,税则归类发生改变,即以使其发生改变的国家为该货物的原产地。

第七章 属地申报: 担保放行: 保税货物: 核销结案:

第八章

保理业务: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中的至少两项。福费庭业务:是一项与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新型贸易融资业务产品,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追索权地从出口商那里买断由于出口商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是提前获得货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相对于其他贸易融资业务,福费廷业务的最大特点在于无追索权,也就是出口企业通过办理福费廷业务,无需占用银行授信额度,就可从银行获得100%的便利快捷的资金融通,改善其资产负债比率,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规避利率、汇率、信用等各种风险,为在对外贸易谈判中争取有利的地位和价格条款、扩大贸易机会创造条件。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承担的风险特别巨大,且难以使用统计方法测算损失概率,一般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这种保险,所以大多数是靠政府支持来经营的。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的创汇。

2.贸易总结 篇二

从2007年开始, 学会与商务部财务司联合开展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活动, 并不断完善论文评选机制。全国五个大区和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每年都如期召开理论研讨会;并陆续探索实行全国“双盲评”、华东大区“双盲评”及与财务处长联席会联合召开等模式。

自2008年以来, 学会承担了5项研究课题。分别为人民币升值与企业竞争力、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对湖南企业贸易融资的影响、服务外包会计研究以及增值税转型对江苏企业的影响。通过组织承担课题, 形成了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大专院校三结合的商务财会理论课题研究机制。

二、《国际商务财会》会刊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一) 《国际商务财会》更名改版

2007年1月, 杂志更名为《国际商务财会》。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为会刊亲自题写刊名;杂志顾问、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 杂志编委会原主任、傅自应副部长对杂志改版给予充分肯定;新一届编委会也给杂志更名改版提供了许多支持。《国际商务财会》自更名改版以来, 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进, 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二) 出版商务促进政策专刊

受商务部委托,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商务事业发展需要出发, 2009年7月和2010年11月分别策划出版了“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专刊”和“商务促进政策专刊”。专刊宣传了出口退税、出口信保、贸易便利化、促进内需、汇率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反映了各地商务促进政策的落实情况。

(三) 与地方、企业合作办专刊、增刊

2009年, 与宁波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和外经贸会计学会合办一期“宁波专刊”, 启动了与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及学会合作办刊模式。该专刊充分展示了宁波改革开放成果和强劲的外贸竞争力。2010年, 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外经贸会计学会合办一期“上海世博专刊”。

三、编修商务财会专业书籍, 为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服务

2007年11月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一书。该书内容丰富, 案例翔实, 实用性强, 成为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进行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培训的参考教材。

2009年5月出版了《反倾销会计实务》。该书以会计为主线, 操作性强, 对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调查时按要求填写调查问卷或调查表、接待实地核查, 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0年6月, 编修了《对外经贸会计实务》 (原名《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基础工作手册》) 。该书由钟山副部长作序, 阐释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并将最新的财税制度、外经贸政策、外汇法规等融入其中, 是广大外经贸财会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四、外经贸会计人才培训受到好评

(一)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学会自1999年被授予资质开展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来, 不断规范组织管理、改进教学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多次受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四年来, 平均每年办班20期左右, 培训3 000余人。

(二) 商务部委托培训

自2006年始, 学会受商务部委托先后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市举办了近20期“反倾销会计”培训班, 累计培训反倾销应诉会计人员2000余人。2010年, 为配合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发布实施, 学会受商务部委托分别在北京、上海、山西举办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培训班。

五、举办大型论坛、研讨会, 不断提高学会知名度

2008年,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由部财务司主办、天津市商务委协办、学会承办的“财务会计改革与国际商务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天津召开。2009年, 为促进海峡两岸会计准则的等效与趋同, 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 学会在西安召开“海峡两岸会计准则研讨会”。

六、重视组织建设, 不断扩大会员队伍

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的专业分会, 是针对外经企业的行业特点设立的。为了更好的为外经企业服务,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为学会的理事。五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中冶科工集团总会计师李世钰为学会兼职副会长。

3.贸易总结 篇三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限制措施;贸易协定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纺织品设限品种最多、受灾范围最广、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贸易保护和设限措施已经对我国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开展贸易保护对中国纺织品进出口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结合我国纺织品贸易实际,深入分析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贸易流向和贸易秩序的深层次影响。

一、 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机制

尽管贸易保护措施的种类繁多,但概括起来看,贸易方主要通过征收额外的费用、限制商品的贸易数量或控制商品的贸易增速以及通过抬高市场进入门槛等方式达到少进口或不进口的目的。为此,本文将贸易保护的作用机制分为三类:价格传导机制、数量控制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

贸易保护措施的价格传导机制是指,贸易保护措施通过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作用原理。商品价格的变动可分为商品价格的直接变动和商品成本的间接变动两种,商品成本的间接变动又可根据与其产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例如,2007年美国终裁决定对部分中国企业聚酯短纤类产品额外征收反倾销税,税率达44.3%。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控制机制是指,贸易保护措施通过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进而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作用原理。数量控制又可分为绝对数量的控制和相对数量的控制,前者是指贸易保护措施规定数量范围之内的商品允许进口,超过这一限额的商品则一律不能进口,后者是指贸易保护措施不对进口商品的总量进行控制,而是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增长速度或增长幅度。如,2005年11月中美签署的纺织品备忘录中规定,协议产品的增长率2006年为10%~15%,2007年为12.5%~16%,2008年为15%~17%。贸易保护措施的市场准入机制是指,进口国通过颁布一些政府法规或法令对进口商品的规格、标准做出建议性的要求或明确规定,但还有的法规仅仅是针对进口产品而不适用于国产商品,从而达到干预进出口贸易和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例如,埃及工业和外贸部从2012年6月15日起就强制要求对于进口到埃及的每一批次纺织品和皮制品都将需要随附一张检验证书。

二、 贸易保护措施对贸易流向的影响

在贸易保护措施实施以后,按照原有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不再有效,而是在贸易保护条款的安排下从事国际贸易,致使贸易国原本从我国进口的产品转而从其他国家进口,或者我国原本向对方出口的纺织品服装不得不转向对第三方市场出口。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而贸易流向的改变意味着原有的国际分工发生了变化,因此,分析贸易流向的改变应该从分析国际分工变化的原因入手。而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干预产品的价格、数量以及进入市场的机会等来影响各国的国际分工基础,因此,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贸易流向的作用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流向改变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其一,贸易国直接对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如规定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增长速度以及出口产品应当符合的其他标准等;其二,贸易国与第三方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也能够起到间接干预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目的,如给予第三方贸易国的关税减让、无配额束缚、优先进口、特别入关通道等优惠待遇,相反,对我国则采取附加关税、配额限制,并附有复杂繁琐的海关手续和严格的审核、监管制度等,如此差别的待遇必然会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例如:美国与加勒比盆地国家的贸易协定中规定,凡符合法案所规定优惠条款的成衣、织物享受零关税和无配额限制的特别待遇(该协定2000年10月1日生效);美国与中美洲五国自由贸易协定规定,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服装,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这些协议一方面,大大地促进了这些发展中成员国在美、欧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占有率;另一方面,美、欧在协议中也附加了享受优惠待遇的条件和审核标准,如对纺织品服装生产加工过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加工整理等工序的来源地或产地进行强制性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美欧纺织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对原产地规则的管理严格控制了优惠地区的适用范围。综上分析可见,这些双边或多边协议实际起到了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变相转移的效果,损害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利益,是美、欧国家对我国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的体现。

一般地,贸易制裁越严重,造成的贸易转移量就会越多,但这并不是说轻微的贸易保护制裁所造成的贸易转移就可以忽略不计,贸易保护措施与贸易转移量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国外学者已经对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与贸易转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如,Prusa(1997)对美国1980年~1988年间全部具有终裁结果的反倾销案件的涉案产品的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即使征收低额反倾销税或案件被驳回,仍存在很显著的贸易转移效应,甚至只要存在贸易威胁,就会引起贸易转移效应。这也启示我们,哪怕贸易国只是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进行了轻微的贸易限制,或者只是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贸易保护调查,仍有可能造成贸易转移,对贸易保护措施的这种不利影响绝不可小视。

为了深入了解贸易流向改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的影响,还需要追踪分析贸易转移之后的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当B国在吸收了我国从A国转移过来的部分纺织品服装以后,导致市场价格下跌,其国内生产者的供给能力可能会缩减,在这种情况下,B国纺织产业组织很有可能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激增”、“市场扰乱”、“产业损害或产业威胁”、“重大贸易转移”为由要求B国政府进行保护,结果我国纺织品服装又遭到了B国的贸易保护限制。由此得出,A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只是简单的国际贸易转移,而是还将导致其他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也将采取贸易保护的潜在危险,因此,我国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密切关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大进大出的变化,防患于未然。

纺织品服装贸易流向的改变必然会影响我国及其他贸易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一方面,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结构来看,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在质量、功能、附加值、个性化、时尚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自由贸易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双方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而且还因双方的文化生活、社会习惯的差异而创造消费需求,因此,自由贸易有利于两国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改善。另一方面,我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服装不仅降低了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刺激了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有利地促进了国内消费的繁荣,而且其国内生产者能够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用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高其科研能力和产品质量,生产者剩余也将得到改进。同理,对于我国生产者而言,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能力向市场供应更低价格的产品,由此可见,我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均有提高。但是,由于贸易保护措施的干预使我国出口受到限制,事实上,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如果该国不从我国进口,那么该国消费者将不得不从其它次优国家进口价格较高的产品,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成本,而且价格上升也会压缩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甚至挤压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消费需求,影响国内市场的整体繁荣。如果由该国生产者补贴我国的供给空缺,这不仅有悖于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比较优势,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在高生产成本之下的高产品价格也不利于消费者福利的提高,结果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均得不到改善,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三、 贸易保护措施对贸易秩序的影响

贸易保护措施给国际贸易关系蒙上了阴影,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或不明朗以及贸易政策的不稳定等都将加剧贸易活动的“寻租”行为和“短视”行为,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秩序。

国际社会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层层设限很可能会诱发一个非常严重的国际贸易秩序问题——非法转口贸易。纺织品服装非法转口活动是指实际上由我国生产的出口纺织品服装,利用第三国或地区的产地证明和标签向对我国设限国家转口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为了逃避设限国家给我国的限定输入配额(被动配额)而非法输入这些国家的行为。例如,由于我国是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唯一的一个遭受美欧重新设限的国家,结果导致2006年1月~5月从中国香港、韩国进口到欧盟的纺织品同比分别增长了234%和150%。

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贸易秩序的又一个严重影响是助长了我国社会中的寻租行为,即人们为争夺出口权而竞相从事的非生产性寻利行为。寻租产生的条件是存在限制市场进入或限制市场竞争的制度或政策,贸易保护措施的存在正是对原有的市场竞争规则或准入制度的破坏。在配额制度时期,由于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因此,许多服装出口企业需要花大成本购买出口配额,这种配额短缺的市场环境就给寻租者提供了大肆利用配额进行炒作的机会,一方面,出口企业苦于缺少配额而不敢接单,另一方面,炒家们却囤积居奇,爆炒配额。据2005年底对浙江沿海某出口大城市的实际调查显示,80%的配额是通过私下调剂获得的,而配额炒家则通过对政府的寻租活动拿到配额,部分企业购买配额的成本甚至占到了总成本支出的50%以上,甚至还出现过配额证比纺织品本身还贵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即使2005年配额制取消以后这种配额炒作的恶性行为并没有因此而终结,“中欧协议”和“中美协议”中的出口限定增速与实际出口增速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样诱发了企业对出口配额的争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类别的市场配额价都显著高于平均竞标价,个别种类的市场价达到了均价的3倍~4倍多。另外,我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对配额的数量、增长率、范围、分配、审批等都有了主动权,换句话说,对“主动配额”的分配也将成为政府对纺织业进行产业调控的“利器”,政府利用权力配置资源其结果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额外收益点,即权力导致的租金,就会诱导越来越多的寻租活动,当然,如果政府在企业之间平均分配配额,也不见得能够实现有效分配,如果有配额的企业无能力接单,而能接单的企业无配额,则配额买卖会浪费纺织企业本来就不充裕的资源。由此可见,与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的寻利活动不同,寻租活动导致的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总福利量的损失。

贸易保护措施还可能会加剧进出口贸易商的短视行为,即贸易保护措施不仅限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数量与增速,而且还给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外贸形势蒙上了阴影,这种不稳定、不明朗的外贸环境会影响我国企业对出口前景的预期和担忧,导致企业热衷于短期订单而不愿意做长期订单,这种出口短视行为不得不说是国际贸易秩序的一大倒退。事实上,纺织品贸易周期非常长,一般要三个月到半年以上,企业接单一般都是在对方正式设限之前,所以不确定性非常强,企业本身很难把握这些风险,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稳定使得企业常常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如果不接单就无利润可言,如果接单却又可能面临被设限的危险,因为绝大多数企业很难在设限以后转口到其他市场,如果不能顺利通关就只得积压仓库,企业解决这一现状的可能办法就是只作利润低、出口快、周期短的订单,放弃那些利润较高的长期订单。同理,国外进口商由于对我国出口市场预期的不乐观也会出现订单变卦,一方面,欧美进口商为了规避贸易限制措施,也会采取提前下单的进口策略,另一方面,把一些“敏感产品”的订单转给了泰国、巴基斯坦等亚洲其他低成本国家的客商,前者加大了我国加工企业的工作负荷,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后者则裁断了我国企业历经多年才培育起来的海外市场和客户关系,“前临设限制裁后恋进口订单”是对我国出口企业进退两难的真实写照。

四、 对策

面对国际社会的贸易设限,我国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诸多行动已经付诸于实践,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纺织品服装主要还是中低档的大宗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牌缺失,产品价值不高,因此,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以及能源、环保、资源、劳动力成本提高的约束,发展纺织科技、加快品牌建设、全面促进我国纺织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趋势和贸易保护形势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重点从科技和品牌两个发展战略出发,详细阐述促进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在科技方面,抓住世界纺织产业国际转移的战略机遇,不断调整商品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将中低端大众产品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将耗材、耗能产品向周边国家转移,推进东部地区向高端产品和高难度生产环节延伸。针对国际技术壁垒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建立共同研发和自主创新齐头并进的科技创新平台,特别地,可以通过共同研究、共同实验等多种方式加强我国纺织产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针对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现状,要加快我国纺织产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监管工作。此外,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要对基础性研究、试验性研究进行适当倾斜,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科研层次,加强纺织新材料技术、高新工艺技术、生态纺织品和节能环保技术、信息化和快速反应技术、新型成套纺织机械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其核心产权。

在品牌方面,首先应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需要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联合社会力量加大对驰名、著名、知名品牌及涉外品牌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和伪造品牌行为,为品牌成长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应加大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引导企业注册国际商标,为拓展品牌国际市场打好基础。最后,应扩大营销渠道,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营销网络,提升我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行业协会还可以利用我国驻海外各地的办事机构或民间组织,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流行趋势、经贸动态、政策趋势等信息化服务,从而延伸企业的信息触角,协助企业制定成功的营销战略和多元化的营销战术。

参考文献:

1. 居占杰.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6):42-47.

2. 王丽萍.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产业影响的经济学分析.天府新论,2008,(2):53-56.

3. 陆圣.迈入后配额时代第五年:对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新格局与政策的思考.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2):5-11.

4. 郝淑丽.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对美贸易困境及策略转变.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3-58.

5. 谢少安.解析我国纺织服装2009年进出口贸易数据.对外经贸实务,2010,(6):27-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1YJC79007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号:2012B267);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项目号:B2009-60)。

作者简介:王丽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4.国际贸易术语总结 篇四

(1)总规律:从E组→F组→C组→D组,总的趋势是:卖方义务负担逐渐加重,而买方义务负担则逐渐减轻.EXW卖方义务最轻,而DDP下卖方义务最重。(2)各组规律

①运输

从运输的角度看,前两组E、F组术语均由买方负责寻找承运人、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合同、安排运输事宜;而后两组C、D组术语均由卖方负责寻找承运人、自付费用、订立运输合同、安排运输事宜。

总结:E、F组买方负责运输;C、D组卖方负责运输。②保险

A、13个术语中只有CIF与CIP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的投保。B、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卖方通常只有办理投保最低险别的义务。C、其他11个贸易术语中没有涉及保险问题,但并不是说采用这些贸易术语作为交易条件就没有保险问题,实践中通常有买卖双方根据自己利益需要自行投保。

③进出口清关

进出口清关主要是办理进出口许可证、报关、缴纳关税以及承担有关费用。总结:原则上卖方负责出口清关,买方负责进口清关。

例外:在EXW下出口国出口清关手续和进口国进口清关手续均由买方办理,在DDP下则均由卖方办理。

④交货地点与风险、费用划分

A、EXW:意思是“工厂交货”(指定地点),卖方在其所在场所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风险在交货时转移给买方。B、FCA意为“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交货地点有两种情况:a、在卖方所在地将货物装上买方派来的运输工具上交货,风险转移。b、在卖方所在地以外某个地点不卸货在卖方自己的车上货交买方支配,风险转移。

C、FAS意为“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地点在装运港买方派来接货的船边,活到船边之前的风险费用由卖方承担,之后由买方承担。

D、FOB意为“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地点在装运港买方派来接货的船上,风险费用的划分界限在货物越过船舷之时。

E、CFR意为“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交货地点与风险转移同FOB。

不同于FOB之处在于卖方负责货物运到目的港的主运费。

F、CIF意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指定目的港)”,交货地点与风险转移同FOB与CFR,与CFR的惟一不同之处在于卖方要自付费用为货物投保。G、DDP意为“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交货地点在指定的目的地,风险交货时转移。“完税”是指卖方需办理进口国清关并缴纳进口国关税。总结:

A、EXW下,卖方坐等买方上门提货,义务负担最清。

B、F组比E组,卖方增加出口海关手续费用,交货地点也较远,通常需要将货物运到指定装运港或指定地点,承担的费用、风险增加。

C、C组比F组,卖方又增加运输义务,在CIF和CIP下更增加保险义务,因此义务负担又加重。

D、D组比C组,卖方显著增加的风险要一直负担到目的地交货时,而前面的几组都是在卖方自己所在地或起运地,在最后一个术语下,甚至要办理进口国许可证及海关手续及负担有关税费,因此负担又加重。

⑤适用的运输方式

A、只适用于水运(内河运输和海运)的贸易术语有:FAS,FOB,CFR,CIF,DES,DEQ.B、主要适用于陆地运输的有DAF。

5.贸易统计年终个人总结 篇五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我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40家,房地产业18家,建筑业28家,运输业11家,医疗卫生13家。目前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21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0.2%;销售4.564亿元,利税3653万元。

二、项目工作扎实推进。

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75亿元,占目标任务107%;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12项,其中列入市、区重点项目3项(幸福新城、苏豪银座、汇金大厦),苏豪银座于20xx年元月8日试营业。

三、商贸流通繁荣发展。

以幸福中路,市府东路为核心,凤凰农贸市场和嘉汇农贸市场为辅,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坚持服务城市,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在幸福中路、市府东路、凤凰城、香港城周边地段集中和重点发展三产服务业,建成街道时尚商贸中心,中心文化区,休闲娱乐中心。

目前完成新增个体私营企业205个,占目标数100%;个体工商户780个,占目标数100%;净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8个,占目标数160%;完成新培育(引进)入库税收1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个,占目标数150%;进出口总额2400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落户在开发区)2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市凤凰农贸市场在20xx年11月试营业,市城北农贸市场预计在20xx年初试营业,能为周边2平方公里约4万人口带来生活便利。

四、扎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认真整理20xx年各专业统计报表,把一年以来统计基础资料分类记入综合统计台帐,便于查找。根据区统计局对街道考核要求,做到统计制度、人员职责上墙,并严格按照执行。健全统计网络,对有变动的统计员上报到区统计局进行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提高统计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个街道的统计工作水平。

五、认真做好各专业年定报和定期抽样调查表,搞好不定时统计调查,完成统计目标任务。

一年来,根据辖区经济发展水平,认真推算街道国内生产总值。依靠辖区房地产开发状况,工业企业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及零星个体户装潢投资上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时,通过各渠道搜集资料做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个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商品销售总额,工业产值销售,工业财务状况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报直报表,私营经济情况,街道劳资等月报表和季、年报表。对各专业表做到数出有据,保证数据质量。

六、加强学习,做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6.国际贸易专业实习总结 篇六

几个月前我们握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的校园,开始了各处的人生生涯,即自找实践的门路,让我们体验踏上社会的艰辛。尽管生活的道路各不相同,不久的将来事实摆在面前,有的成为学业的骄子,得以深造;有的蹉跎岁月,几经周折,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也有的奋斗多年,终有回报。

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但也是很有意义的,它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名单证员的乐趣。短暂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让我领悟了不少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大学里我们学到的纯理论知识的好坏并不能代表运用到实践的效果。它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获取信息。在东精工量具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单证员岗位工作时每天都过得这么充实,精彩,不断将我的棱角磨的圆滑,逐渐将思想步入成熟。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

期间我全面接触了L/C,D/P及T/T下的一些单证内容,观摩了外贸软件的操作,懂得了外贸单证的基本知识,熟悉了外贸单证工作的操作与管理,掌握了外贸制单的技能技巧,了解了一个制单人员必备的素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踏实细致、责任心强。让我了解到商务工作挺复杂的,而且在此工作中要有忍心、恒心、信心。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大人们都说刚毕业的学生身上总存在着许多让公司老板头痛的“特点”,现在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以前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工作是学习;现在即将踏上社会,显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步转移到工作上。这3个月,好比是一个过渡期——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

通过这次实习,我也体会到了只有向前奔跑,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实践才能立足于这社会。使我真正体会到只有用心念书,充分领悟书本上的知识并于实践结合,不断挑战自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我决定继续读书,这次是真正的把书读在脑子里,刻在心里,并加以贯通,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读书的作用。

我们必须抓住今天,珍惜每一个今天,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尽量不让时间白白地流掉。要知道,你对时间越吝惜,时间对谁就越慷慨。当你翻开日历的新的一页的时候,你就能无愧地说:我没有辜负时间,更没有辜负生命。

我们正年轻,我们要百倍的热情去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样人生才有价值。切勿庸碌地了此一生。我们要用全部热情、智慧及全身心地去抓住时间,这样生命才会发出闪烁的光芒,这样,我们也会无愧于这个年代的每个对我们陪教的人,这才是真正做人的含义。

每个人都要有希望,希望是每个人的一种执着的信念,而我的希望也是理想:成为出色的外贸业务员,很多人说我痴心说梦,但不去做怎能知道可行与否。当种子刚刚播撒到土地中,在你眼里所看到的也许只是这个现象而已,然而在一位老农的眼中看到的东西丰富多彩。他看到的不只是种子和黄土地,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一片绿油油的苗和金黄的收获。他所看到的一切便是希望。正是有了这希望的鼓舞,他们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地在土地上不辍耕作,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位老师说:我们教书是怀揣一个美好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栋梁,因而,“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无憾。

母亲说:天下父母任劳任怨,哺育着孩子,只因为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个有用的人,为社会作点贡献。

一位爱好文学的青年说:我每次向邮筒投进一篇稿子,心中就开起一线希望,希望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定,尽管总是失望大于希望,但我还是不停地构画着希望,一篇篇寄出去,我便在希望的日子里度过着春夏秋冬。

一位作家说过:“人生活在希望中,旧的希望实现了或者泯灭了越想挽留的东西,去得越快,时间无可辜负地注定要流逝,谁也拉不住时间的袖子,时间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不可逆转。”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惊叹过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惋惜而后悔的流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换时,他又从遮换着的手边过去„„”

时间是伴随着生命而流逝的,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之一,它和生命紧密相连融成一体。失去了时间,生命存在就成了虚伪,没有了生命,时间便丧失了意义。生命就是时间表的一部份,当代保尔张迪生,在深知她的生命比别人要短暂很多的时候,曾感慨地说:“假如时间可以换回的话,我将不惜一切重金买回流逝的时间。”由此可见时间对一生命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凡是珍惜生命的人,首先必须珍惜时间,时间就像阳光一样,对于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对于珍惜它的人来说在他生命的里程碑上将会留下光辉的业绩;对于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懦夫汉,时间就像一个可恶的魔鬼难以打发。新的希望的烈焰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只是活一天算一天,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一个并非碌碌无为,饱食终日的人,所以,一个人办事情,想要做得完美一点些,就便也是有了希望,有了希望,他也便有决心和信心,紧握着便有了动力,有了行动,具备了这些条件,也就成功了一半。

总的来说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理想和希望的重要性,切记——珍惜时间及你所拥有的一切,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填充你的生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里,适者生存,我会努力学习并做到所说的话的,相信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敢去面对和挑战的事。这次实习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虽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工作,但却让我们实实在在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是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东西。做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不过,在实习师傅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这对我今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此次实习中,也使我确实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作用。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都必须随时处于一个团队中,不可能孤立存在,我们能够顺利完成此次实习,与我们这一行十人的努力与协作是分不开的。如果缺少了团队精神,我们将是一团散沙,没有凝聚力,完成实习也就无从谈起。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实习,我不仅从个人能力,业务知识上有所提高,也了解到了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了这一次实习的经历,无论是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甚至是生活,我都会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该做什么、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好;相信,此次实习将是我今后人生的一个良好开端。

我还想说,在短短的3个月中我还收获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真的感谢这里的三个月,让我结识了这许多朋友,真的感谢这三个月,让我有了如此喜人的收获。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伟大的经历,将是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近三个月的实习已结束,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去咀嚼,去回味,去探索。

7.贸易总结 篇七

一、理论述评

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时, 是否会出现贸易替代现象或者贸易替代大于贸易创造。首先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的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上个世纪7 0年代中期, 他根据日本当时对外投资情况, 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分析了美、日两种不同类型的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他认为, 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替代型, 而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则属于贸易导向型。在美国, 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 通常是最具垄断优势行业中的大企业。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 美国本来可以利用垄断优势大力发展这些部门的出口生产。但这些部门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生产基地的外移, 使美国丧失了扩大出口的收益, 甚至导致同类产品进口的增加。结果, 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国内就业问题趋于严重、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而在日本, 具有技术、资金等比较优势的新兴部门是通过扩大出口来扩展国外市场的;而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部门, 则利用其标准化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到国外发展。这样, 日本就可以在国内集中力量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工业部门。虽然这个理论主要反映了当时日本对外投资的特点, 但他考虑把对外直接投资分成两种类型:美国式贸易替代型的投资和日本式的贸易创造型投资, 对我国在对外投资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中国的经验

目前, 我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范围从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建筑工程和交通运输, 到金融保险、科技开发、医药卫生、房地产、旅游餐饮、信息咨询等无所不包。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各种资源开发 (矿业开发、林业开发、远洋运输) 和一般加工业。按投资额计, 资源开发型约占3 0%, 工农业生产约占5 0%, 第三产业约占2 0%。具体来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类:1、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部门。主要集中在林业、渔业和矿产等行业, 以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其被动地期望从国际市场购买并承担市场风险, 不如以战略性的眼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很明显, 这类投资不是属于贸易替代型的, 积极有效进行该类投资, 可以减少这类产品进口的支出, 这些资源型产品极有可能是国内出口型产品生产的原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投资还是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部门。制造业层次多, 活动余地大, 附加价值高, 我国在轻纺、家电、电子、机械等一些部门有比较优势, 我国有较大规模的加工组装型制造业, 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 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稳定, 很适合国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这类对外投资大多属于市场寻找型投资, 在这些行业领域里投资, 短期内会出现贸易替代现象。因为国内企业在寻找海外投资场所时, 一般会选择原来进口该产品的国家, 此举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国有一定的市场销售基础, 公司可以利用原来的网络来经营;二是长期的出口会使该公司对进口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样可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由于在原进口国开办分支企业, 原来的出口就会被当地子公司的销售所抵消。还有一点必须指出, 由于中国的产品长期受累于反倾销的指控, 如果不在当地投资建厂, 由于过高的反倾销税已经使得出口变为不可能。但在长期内, 还是有可能出现贸易创造效应。因为在长期内, 由于国外子公司的赢利汇回国内, 以及在国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都有助于实现我国向对外贸易强国迈进。3、劳务输出型的工程承包。毋庸质疑, 这种海外投资方式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设备、原材料的出口, 其贸易创造效应是明显的, 而且可以促进就业。4、研究开发型的科技投资。我国的一些企业资产规模与生产规模都已较大, 但是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 有较大的技术差距和研发能力差距。所以, 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外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此举在长期来看, 贸易创造效应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这种技术能力、管理或营销技巧和组织能力寻找型投资, 母公司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大量出口, 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启示与建议

笔者认为, 我国在向国外投资时, 应该追寻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替代效应的原则, 对于有些行业的对外投资应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助。具体有以下几个行业:1、对于资源寻找型投资, 由于它对其他出口行业的重要性, 并且关系国计民生, 其贸易创造效应是明显的,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2、研究开发型的科技投资, 这种投资可以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在短期内可能效果并不明显, 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 国家可以通过设立海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此类投资的风险。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 本文就“走出去”战略的贸易替代性和贸易创造性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分析, 并就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走出去,贸易替代,贸易创造

参考文献

[1]邢毓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国际贸易, 2002年第4期

[2]宋泓柴瑜: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性质分析.国际贸易, 2002年第10期

8.中国如何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篇八

那么真正的贸易强国是怎样的呢?概括地说,判断标准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应该是贸易大国;其次是经济强国;然后高度开放;最后科技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我国仅符合第一个条件,目前,随着能源环境危机越来越凸显,形势也更加严峻了。

中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技术方面竞争优势不大。中国在世界名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前沿科技上相当匮乏,产品质量也很难达到国际标准,因此经常因国外的贸易壁垒而遭受巨大损失。

(2)贸易条件于我不利, 出口换汇成本昂贵。一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初级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占相当的比例。二是由于国内劳动力以及原料价格上涨,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而同时对国外机器和交通设备等技术产品的需求量大,不可避免地使得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比例差距较大,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

(3)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一般来讲,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比较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规模经济不太明显。

(4)对外直接投资少,在国际融资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是世界资本净输入大国。这也反映出中国国力较弱,缺乏建设资金,国内金融市场不完善,需要依赖国际资本帮助发展经济。

(5)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世界知名品牌。这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最突出最严峻的问题。

(6)国内政治文化法律制度改革滞后,不能给予外贸企业以足够的支持。此外道德滑坡现象较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工会等都相继制定了道德贸易准则,它们很可能成为我国新的贸易壁垒。

(7)中国外贸发展还存在诸如对很多商品没有定价权、没有“游戏规则”制定权、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的问题。

此外,如果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就只能成为依赖发达国家技术的附庸,堕入比较优势陷阱。另外还不能忽视消费示范效应对我国的影响,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的消费模式及演变对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消费模式会产生引导作用。例如,在国内使用Microsoft Office 系列软件,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尽管如今我国已经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PS系列软件但极少有人问津。即使我国将来研发出与奔腾微处理器同技术水平 “神州龙芯”,它的境遇也不见得乐观。

那么,中国的贸易大国之路该如何去走呢?笔者认为,还是把握全局,稳步改进,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进程中各个击破,不能冒进贪快。

(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条必由之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而且也要致力于转变进口贸易的增长方式。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对国内具有发展潜力,但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幼稚工业予以适当保护,对已经相当成熟的产业引进国际竞争促使其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在改善进出口结构,营造优良国际贸易环境以及改革政治法律文化体制上政府还有很多事要做。

(3)科技兴贸。一是大力推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二是运用高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提高商品生产者和交易者的综合素质;四是贸易手段的现代化。政府要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同时增加教育投入,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

(4)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做到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深化服务业改革,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促使与国际市场接轨;服务出口坚持走质量和品牌之路。

(5)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垄断优势理论,对外直接投资有独特的优势,是占领市场获取廉价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是成为贸易强国的必备条件,但是必须与考察国家特有优势联系起来进行。

(6)在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一个国家的比较利益是可以改变的。随着一个国家要素的积累和增加,其要素密集度就会改变,并导致其比较利益的变化,我国可以逐渐积累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等到合适的程度再调整我国的生产和产业结构。

综上所述, 21世纪的中国要向着贸易强国这个目标奋斗,我们就要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9.贸易通关实训总结 篇九

为期一周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结束了。这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填制各种单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毕业就业做铺垫。

我们学习填制了销售确认书,信用证审核,商业发票,装填单,海运提单,出口货物报关单,开证申请书,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出境货物报检书,出口货物投保单,普惠制产地,装运通知和汇票。可以发现,我们所学内容的顺序基本上是按照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制定的。

因为国际贸易实务对英文的要求很高,而国际贸易牵扯到多个国家,多种法律,所以形式复杂,规定严格,不仅要对专业术语的英文加以掌握,还需特别注意各种单据的填写方式。一般来讲,老师会让我们以之前上课所学知识来填制,然后再由他来讲解填制内容的格式及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英文单词。因此,在老师让我们自己填单据的时候,都感觉有些无从下手。只会填一些基本的信息,但是都无法确定正确的格式,老师讲解了之后我们才知道买卖双方的名称后面还需要写上公司的详细地址,单价下的表格首先需要写好合同所采用的贸易术语,另外单据中的内容全部需要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单价数量金额等都要有特定的格式。就一份销售合同而言,需要填写买卖双方的名称地址,合同编号,签订地,还有订立的条款信息,包括付款条件,要求的单据,装运通知等等内容。我们不仅要学会填这些,还要搞懂这些单据里的英文单词的含义。

接下来我们还学习了信用证的审核,信用证是提交货物货款的凭证,所以信用证的审核非常重要,信用证里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对合同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特别注意合同的时间,编号和金额有没有错误。商业发票是合同货物的凭证,与金钱利益直接相关。但是通过之前销售合同的学习,商业发票的填制就显得比较简单了。

10.中国对外发展贸易考点总结 篇十

对外开放格局(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1992年以前:第一阶段(开放格局:“点”——“线”——“面”)

率先开放五个经济特区;继而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之开放3个三角洲和2个半岛

(2)1992年以后(开放格局:全方位)

开放陆地边境城市;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开放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内其对外贸易额和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WTO基本原则:自由贸易、公平贸易、政策统一性与透明度、发展中国家优惠原则

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含义:各成员国在国际贸易多边谈判中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开放市场和减让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复关原则:以恢复方式重返而非加入;中政府以关税减让为承诺条件;中以发展中国家身份恢复在GATT中的缔约方地位。

入世原则:中以发展中国家地位加入;以“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为基础;承担与自己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该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关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和长期性规划。(全局性、整体性、稳定性)

制定上述战略原则思想:.原则: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考虑国情;科学性严肃性。思想: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坚持自力更生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既符合国情又国际贸易规范。

大经贸战略:含义: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服务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贸发展战略。内容:扩大开放、加快融合、转变功能。目标:适度超前增长;集约化发展;实行市场多元化;地区分工合理化;促进融合,实现良性循环。政策措施: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大经贸”意识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贸、工、农、技、银密切结合,加快技术进步和出口产业升级步伐,增强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货物进出口商品结构:出: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第一出口产品,标志中摆脱以资源为主出口结构。1995年机电产品超过纺织品服装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标志出口商品结构又一次升级。进:初级资源性商品进口逐年增加;以信息、通信类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高速增长;2004年中从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货物贸易出口战略措施:为了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必须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即出口商品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出口战略。

出口商品战略:指一国为达到预定的出口战略目标,根据本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出口商品的构成所做的战略性安排。

市场多元化战略: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为支撑,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战略。具:继续巩固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市场;发展与转型经济和周边国家的出口市场。目标:努力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过于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局面、开拓新销售渠道、以货物贸易带动服务与技术出口。措施:政府加强引导和调控、积极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开拓新市场、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带动对新市场的出口、运用灵活的贸易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开发名牌出口产品。(使外贸走高质量、多品种、高效益、高创汇道路)

科技兴贸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加强政府的服务保障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环境,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发展能力和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服务贸易壁垒:一国政府制定并采取的阻碍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的措施,包括政策和法律。

形式:(产品、资本、人员、信息)移动壁垒,经营权限的限制。

发展服贸对国民经济意义:提升中产业国际竞争力;解决国内就业;为外资创更好环境。中服务市场开放原则:坚持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出发点、逐步开放原则。

技术引进形式:许可证贸易:指技术的许可方将其交易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协议或合同的形式转让给技术的被许可方,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报酬的贸易方式。(许可贸易标的: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版权、计算机软件。)工程承包。顾问咨询。合作生产。技术服务与协助。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指项目承包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制造商、建筑公司等联合与东道国政府签订特许协议,建设某个项目,并在项目竣工后经营一定时期,通常为15-20年,期限届满将该项目转让给东道国。

我国技术引进基本方针:引进适用软件技术、进口关键设备、避免重复引进、引进后要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我国技术引进意义:有利于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培养现代化人才,繁荣国内市场。

我国技术出口特点:发展速度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成套设备出口向大型化发展,市场多元化发展。意义: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促进技术开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带动成套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升级做出了贡献。

外债规模取决于一国有效地吸收外资的能力和偿还本息的能力,即首先要考虑清偿能力。外债规模指标:外债清偿比率(偿还能力)本因借用外债而还本付息的总额与本商品及劳务出口收汇之比。(15%;20%;25%)。负债率(偿债潜力)在一定时期内外债余额占该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20%)债务率(对外债总余额的承受能力)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100%)其它:外债规模与一国总投资之比,不超过5-10%;外债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小于1;短期债务在全部外债中所占比率不超过25%。

我国利用外资基本政策:积极合理有效,主要包括在外资结构、投向,外债规模,投资环境,经济效益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方式: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开发。我国利用国外间接投资方式:借用国外贷款、发行境外债券和股票。

外商其他投资:国际金融租赁+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和特点:(在规模、行业结构、区位结构等缺乏整体上的战略考虑)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偏小,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利用外资意义:弥补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中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演变: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统制贸易管理(1949-1978);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对外贸易管理(1979-2000);加入WTO后按国际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管理(2001--)。我国的行政管理手段:对外贸易计划管理、配额许可证管理、外贸经营权许可管理、对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对出口商品商标的协调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原产地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主要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杠杆、行政干预。

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必要性 :保证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配合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协调和发展国家经贸关系、合理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一证一关、一批一证):国家限制进出口目录项下的商品进出口,必须从国家制定的机关领取进出口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或者出口。

实行许可证制度商品范围:进:实行指定进口产品,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产品,遵守国际公约,保护人类安全的产品;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出:与有关国家政府达成数量限制协议的、为保证国内市场需要而实行计划配额的、为对某些国家维持有序出口而制定主动配额、重要商品、特殊商品。

汇率:即汇价,指两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或比价,也就是用一国的货币单位来表示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汇率制度:官定汇率、市场汇率和混合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演变:

改革开放以前:1949—1952年,单一官定浮动汇率,鼓励出口,兼顾进口,照顾侨汇;1953—1972年,固定汇率制;1973—1980年,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计值方法或根据管理需要进行不定期的调整,但仍坚持人民币汇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方针。

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4年 采取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的双重汇率;1985—1993年,官方平价外汇和调剂市场议价外汇并存的人民币汇率双轨制;1994—1997 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2005 实际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05---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海关:国家进出口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通过法律、法规对进出口国境的货物、运输工具、货币、金银、证券及旅客行李进行监督检查、征收关税并执行查禁走私任务。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海关基本职责(方针:依法行政,为国把关,从严治关)货运监管:原则:所有进出境货物和运输工具必须在设关地进出境;程序:申报、查验、征税、放行。征收关税。查禁走私。编制海关统计。保护知识产权。

关税种类:正常关税:根据进出口税则征收的关税.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关税征收方法: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选择税

保税区(一般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我国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做法,设立在过境以内、关境以外,实行封闭式隔离管理的对外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外商的转口货物进入这一地区可以暂时不缴纳关税,可以储存、分类、包装;进出口自由、贸易自由、外汇兑换自由、人员进出自由。

出口加工区:经国家批准设立,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必须设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和有效的监控系统;海关在加工区内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并依照相关法律对出口加工区的货物及区内相关场所进行24小时监管制度。全封闭、卡口管理

中国古代贸易与丝绸之路:

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阶段:

始于秦汉:丝绸之路;兴于唐宋: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终于明清:郑和下西洋 秦汉时期(出口阿拉伯帝国、朝鲜、印度、日本)

西汉--古罗马帝国(大秦)--印度--(海路)西汉

唐 陆上丝绸之路:陆路(为主)丝绸之路:驿馆,“过所制度”;海路:两条航线 丝织品。陆路:安西、北庭都护府;海路:市舶使。伊朗、阿拉伯等

宋丝织品、瓷器等市舶司(专职机构):颁发“公凭”、征实物税、处置舶货。日本、朝鲜、南洋各国、印度、阿拉伯帝国、波斯等50多个国家

明:增设云南“市舶司”,郑和下西洋、36国,最大的海上贸易强国。

11.贸易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约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积12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额约2万亿美元,外贸总额1.5万亿美元。然而,从历年的外贸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印贸易额占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分量却不到2%,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份量不到6%,从这些基本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双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互利的投资与合作机会,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事实也正如此,印度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合作伙伴,两国的贸易额近年来呈现出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递增的态势。另外,由于两国领土接壤,在云南、西藏地区,两国边境贸易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境贸易在一段时间里面有所衰退,但是两国自身都客观具备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和合作的优势。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中印乃堆拉口岸的开放、胡锦涛主席2006年底成功出访印度等一系列增进双边交流合作的利好消息的到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

一、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对双方的经济腾飞具有战略意义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和印度在将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学者也曾提议并探讨了关于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都说明这两个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寻求某种共同的道路。但是,在现实中,中印双方各方面的相互合作的确还存在一定困难,单从贸易方面来讲,由于受到政策、文化、历史、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印贸易的实际开展远不如理论上那样顺利。总结阻碍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首先,中印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对我国有一定戒备心理;其次,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在对外出口和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第三,两国陆运贸易不发达,虽然接壤,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目前两国之间大部分贸易的开展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路程远、费用高,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中印加大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明智之举,中印双方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寻求一种南南合作的新格局。其中中印贸易紧密程度的加强,是这种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加强中印贸易的紧密联系可促使中印两国在政治方面更加相互信任

同我国一样,印度也正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它的目的同样也是经济的迅速腾飞。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印度也有意希望借助美国等一流发达国家的力量来迅速达到赶超的目标。但这样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如果能够使两国的经济依赖性加强,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充分的合作,使双方都成为彼此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经济上的紧密性会影响政治的紧密性,在双方互为有利的基础上,稳定的双方关系应该不难创造。

2.双边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效益

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双边贸易,特别是陆运贸易,如果能适当降低关税,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量。但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关税依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对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开展无疑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像许多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印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则双方获利会更大,根据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经济理论,不难推测出这个结论。

3.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可以给我国西部地区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这点成绩对于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优惠政策也是远远不够的,西部地区应该发掘自身的禀赋优势,并能够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西部地区应努力做成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基地。首先,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云南、西藏到印度都有公路到达,去年建成的青藏铁路,更是将内地和印度的陆地距离延伸到了拉萨,而且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青藏铁路的延长线已经被纳入重点工程,该延长线将现有的青藏铁路从拉萨延长到了日喀则,按计划,以后还会延长至亚东口岸,这将进一步拉近了与印度的距离,为中印贸易的开展,包括边境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其次,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廉价且众多的国家,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之一。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如果西部地区作为中印贸易的门户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么随着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大量的劳动力会回归到西部地区,从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开支和一系列其他相关社会问题,使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得以缓解。

二、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1.中印产业间贸易情况分析

在中印商品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产品类别有着较大差异,本文根据HS(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将参与贸易的商品进行分类研究,该分类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完善和科学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它将所有贸易商品共分为22类、99章,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中印贸易商品时,剔除了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20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和21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几类商品贸易量太小,故本文以下只研究其他19类商品。如图1-图3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印商品贸易有如下特点:

(1)中国和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

(2)多数类别的商品贸易量较小,但也有部分商品显示出较高的贸易额度;

(3)从印度出口方面来看,该国出口到我国的金额最大的商品是第5类(矿产品),且在该类商品中,印度保持了较大的顺差;第15类(贱金属制品)中,两国贸易量也较大,虽然在2003年,印度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随后2004年、2005年数据显示两国贸易差额不大;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中,印度显示出略微强势的出口额,但两国这类产品的贸易量并不大;(4)从我国的出口方向来看,我国在第6类(化工产品),第11类(纺织品)和第16类(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占有比较优势。

图1 2003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2 2004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32005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贸易量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进口或出口一边倒的形式十分明显,双方都有具备贸易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示了双方商品的互补性,这对于双方贸易的开展是有推动作用的。然而,这样的商品在中印贸易间只是少数,而且,由于诸多原因,一国某类商品大量的贸易顺差无疑会增加另一国一定程度上的贸易恐慌,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与许多国家的一直保持了顺差形式,加之印度本国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崛起战略和改革战略,双方较大的贸易差额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国的利益,从而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进一步开展。所以,这种基于双方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并不十分适合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印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完全依靠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是不够的,而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应该更适合目前双方的贸易开展甚至对两国吸收更多的国际投资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2.中印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学术界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在一系列统计指标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数(Grubel-Lloyd Index)简称GL指数,是迄今最常用的权威性测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某产业的GL指数表达式为:

| Xi-Mi |

Bi=1 - ————

Xi+Mi

其中,Xi表示某国i产业的出口额;Mi表示某国i产业的进口额;Bi在0-1之间变动,B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很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中印19类主要贸易商品的產业内贸易指数(1997-2005)

数据来源:高校财经数据库

根据表2中的数据,本文只着重研究双方贸易额较大的商品类别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即第5、6、7、11、15、16类商品),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在印度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5类商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逐年降低;第7类和第1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大,且近年依然呈现上升趋势。

(2)在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1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平稳,且产业内贸易程度很小;第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数逐年上升;第11类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下降。

可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如表3:

表3 中印贸易中适合不同贸易形式的商品类别

三、发展中印贸易对策分析

针对前文所研究的发展中印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双方贸易商品结构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发展中印贸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对双方具备比较优势产品要继续保持其优势

对于印度的矿产品和我国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虽然纺织品还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成分,但是其趋势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对于纺织品贸易而言,中国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言,因为双方都有着较强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的具备前者是因先天禀赋后者是后天多年的积累结果,且都是不容易改变的固有优势,所以对于这两类产品双方应该进一步巩固各自的优势,而不必刻意弥补贸易差额,更不要恶性竞争和制定高额壁垒加以限制。

2.利用规模经济开展产业内贸易

对于塑料橡胶制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形成且有逐步加强的趋势,所以,对于这几类产品,两国应着重加强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在产品质量、档次、用途等方面,结合本国其他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展开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双方协作分工,产业间的恶性竞争会相应减弱,这对于目前两国吸引FDI方面的矛盾也会有所缓解。

3.大力加强边境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配套服务建设

目前,印度进口到我国的商品所经过的陆运途径主要是经缅甸到达我国云南。值得欣喜的是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已经纳入“十一五”工程的其延长线的修筑无疑对双边的陆运贸易往来是一个利好消息。铁路的运力是陆运的数倍,这样一来既可减少以往绝大部分依靠海运的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在陆运沿线也应该相应地建立服务于双边贸易的配套设施,如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设立货物装配和集散仓库、商品加工厂等;也可以不定期在这些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品博览会,针对双方的优势产品展开贸易洽谈,不论双边贸易还是地区经济亦可在会展经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参考文献:

[1]罗文宝周金秦: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2]郑利:中印经济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贸易,2006(1)

[3]张建红:中印两国贸易合作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1999(5)

[4]斯瓦兰·辛格:中印双边贸易的基础探悉与前景展望[J].现代财经,2006(3)

[5]朱晶陈晓艳: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6]徐康宁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7)

上一篇:教师工作违纪检讨书下一篇:2011—2012文体部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