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会讲话

2024-09-28

组织工作会讲话(精选8篇)

1.组织工作会讲话 篇一

一、认真组织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程

强化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统筹实施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坚持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程之中,统筹安排,组织实施。一是将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和党性修养列入党校各类主体班次培训的重要内容,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必修课.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的同时,进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规党纪教育。二是按照《干部学习考评制度》要求,在年初会同县委宣传部制定下发《关于200×年全市干部学习安排的意见》时,将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列为重点学习篇目,要求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是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学习培训效果。坚持聘请纪检机关领导到党校给各类主体班次讲授党风廉政教育课。要求“一把手”讲廉政课,现身说廉,言传身教。配合定期组织对新提拔任用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按照“一案三查”的要求,对典型案件进行剖析,运用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二、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及时全面掌握干部队伍情况我作为组织部门的市纪委,注重加强与执法执纪部门的联系,发挥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做到全面掌握干部情况,为市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当好参谋。(一)完善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制度。坚持定期与纪检监察、政法、计生、审计、法院、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联系,通报干部违规违纪情况,重要情况随时通报,对干部勤政廉洁、遵纪守法和“两个一票否决”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对反映较大的干部做到心中有数,切实避免查用脱节和用人失察的现象发生。(二)建立提拔干部征求纪委意见制度。制定了《提拔任用干部征求纪委意见的实施办法》,凡拟提拔任用干部在提交市委会讨论前,书面征求市纪委的意见,把好廉政关。(三)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离任的“一把手”全面推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全年委托审计机关对××名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已审结××人。同时,会同审计机关有计划地开展了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个县直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审计,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四)落实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一年来,对××名拟提拔任用干部通过干部监督联系单位或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核实处理,有××名干部因存在问题未提拔任用,发挥了最后关口的作用。

三、加强对干部选用工作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努力提高干部选用水平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规范全市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地防止了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我县被评为全市干部监督工作先进单位。

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以《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为标准,加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做到全面了解干部,科学评价干部,准确推荐干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现,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风尚。(二)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坚持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探索试行了差额考察制,改进考察方法,扩大考察工作中的民主,不断提高群众的有效参与程度。去年县直班子考察、今年乡镇班子考察,都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测评和个别座谈,推行了秘密写票、分类计票等做法,提高了考察工作质量。(三)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了民主推荐制度,始终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凡提拔任用干部一律先进行民主推荐,根据得票情况确定考察对象,对领导干部提名推荐的干部人选,也一视同仁,根据得票情况确定是否列入考察对象,凡在民主推荐中得票不多的干部,不列为考察对象。健全和规范了干部酝酿讨论和决定行为,对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全部实行了票决制。(四)加大干部选拔方式的改革力度。进行了公开选拔,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

(五)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检查监督。一方面通过实行干部工作责任制和严格的程序管理。强化自我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检查和举报方式,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六)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为契机,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回复制度、谈话制度和诫勉制度,加强日常监督。

四、认真落实处分执行工作责任制,严肃纪律、端正党风

认真落实处分执行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犯错误干部教育管理,把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到位,是严肃纪律、端正党风的重要环节。在工作中,我认真履行职责,注意做到:(一)确保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到位。根据《关于实行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及时对受纪律处分者的职级、职务、工资、工作岗位进行变动,按照规定对受处分者进行年度考核,对因违纪行为所获得的其他利益予以纠正,并将处分材料归入受处分者个人档案。(二)加强对犯错误干部的教育管理。对受到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对那些因一时不慎而犯错误的党员干部,给予热情关心,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放下包袱,树立信心,认真整改,大胆工作。对于那些能正确对待组织处理,吸取深刻教训,彻底改正错误,工作表现优秀,实绩突出,受到群众公认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建议组织上予以适当任用。

五、勤于学习,严于律己,保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注重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学习的同时,尤其注重加强纪检工作业务的学习,提高参与纪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认真参加了组织部门开展的“树公道正派形象”教育活动和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的“认真执法执纪树形象”教育活动,加强党性和思想道德修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政治、工作、生活上处处用党员干部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一个党员干部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坚持按组织原则办事。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保持一个组织工作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六、存在的问题

我在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工作布置多,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个别乡镇、县直部门、村委领导对“五村、两规范”建设、实施“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系统工程”认识不足,思路不清,过于强调客观原因,支持、配合不够,造成个别乡镇、村委实施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系统工程进度缓慢;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还没有取得突破。人才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组织工作干部队伍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上述职,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组织工作会讲话 篇二

同志们:

今天, 省局在惠水县组织召开全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座谈会, 是在全省农机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 省局党组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机化发展及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 也是对农机服务组织如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一次研讨。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交流各地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情况, 拓展思路, 研究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总结经验, 统一思想, 促进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 推进全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会议为什么定在黔南州开, 主要是基于七点考虑:一是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不仅仅是在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安排上给予扶持, 更重要的是把这项工作和促进该州的现代农业建设联系起来, 州里面是从此战略高度来认识, 来谋划, 李月成州长亲自抓。二是州委、州政府出台了操作性很强的文件, 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三是在州委、州政府的要求下, 黔南州各县市认识高度统一, 共同为扶持、引导这一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供了宽松的培育环境。四是全州农机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探索, 认真谋划, 真抓实干, 取得了积极成果, 值得学习和借鉴。五是全州农民群众对于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性高, 自愿结合, 并且初见成效。六是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好、扶持好、组织好, 这本身就是农机人服务“三农”的职责所在, 既符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也符合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七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省局党组提出, 农机工作要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紧贴服务“三农”的新型农机事业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解决当前影响农机发展的主要障碍;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能力, 真正全面提升农机服务“三农”的质量、效益和功能。总体要求是领导干部受教育, 科学发展上水平, 人民群众得实惠。基于这些考虑, 省局决定在黔南州召开这次座谈会。

今天上午, 大家参观了惠水县杨番农机专业合作社, 了解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章程、规章制度及其发展规模。随后, 又听取了黔南州、惠水县、贵定县农机中心负责同志和都匀、长顺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介绍, 相信大家会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受和启发。刚才, 各地、州、市局 (中心) 的负责同志又都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讲得都非常好, 其中有对工作的回顾、对成功做法的总结, 也有对存在问题的思考。我想, 回去后大家要根据这次会议参观交流的情况,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切实抓好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步子快的地方要继续稳步推进, 步子慢的地方则要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下面, 我就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供同志们交流。

一、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有新发展新突破

近年来,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带动下, 全省各类农机具增长迅速, 农机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推广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全省以作业服务组织为中心, 以技术推广、机具维修等为支撑的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进一步形成。今年初, 省局计划在全省建立完善200个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后据各地农机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表明, 今年全省各地计划建立和完善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达331个, 发展形势十分喜人。据截止2007年底的数据表明, 全省现已发展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374个, 农机户765675户 (其中, 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162652个) ;各类农机维修站点5442个, 从业人员14919人。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深入贯彻和购机补贴力度的继续加大, 如何合理配置农机、优化装备结构、提高补贴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成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中农机部门要认真考虑并加以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 为此, 省局提出要大力推进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其中要优先扶持、重点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当前,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深入贯彻,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成长起来。据截止7月底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省成立和正在成立中的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达83个;有合作社社员2588个 (户) ;服务农户140980户;作业服务面积81.1869万亩;服务总收入2027.38万元;机具数量3560台 (套) ;拥有资产总额2451.95万元;获得财政扶持资金426.39万元;获得财政扶持的合作社数量58个。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逐渐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成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 成为加强政府与农户沟通, 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有效举措。

二、深化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重要意义的认识

对我省的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来说,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创新之举。这个组织是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农机基层组织, 同时也是集体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组织。农机服务业本身蕴藏着巨大商机,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既可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又能解除农民农忙时节生产劳作的后顾之忧。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来说, 更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了农业机械, 三是对农机公益性服务功能的有益补充, 四是扩大了作业规模实现节本增效, 五是放大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 六是引导了基层更加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一,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的整合, 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 满足了农户之间对农业机械的不同需求。解决了农机部门包不了、村级集体统不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问题。既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 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也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 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市场化,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当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村土地可以依法实施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做出了明确规定, 这十分有利于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第二, 合理配置和使用了农业机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组织, 相对于机耕、机播、机收和抗旱救灾作业服务队等单一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来说, 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能够主动、合理地购买和配置农业机械, 提高农机具的配套比, 相对集中调剂使用农机具, 实现适度规模的作业服务。今天参观的杨番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的农机具大都是青一色的大型农业机具, 有“东方红牌-704型”的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 有高性能的“洋马牌-人民号”联合收割机等, 试想如果不是靠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公司化的法人组织作为载体, 单靠农户个人或农机大户或者其他单一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 是难以达到这个规模和实现代耕、代种、代收、机灌、机播、机脱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

第三, 是对农机公益性服务功能的有益补充。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较好地实现自我服务, 在经济利益和合作经营机制的推动下, 农机政策法规的执行、新产品新机具的引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手的培训、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跨区作业信息的获取、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和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等项工作, 都可以得到主动而妥善的落实。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的农机经营服务活动, 可以弥补公益性服务功能的不足。据了解, 一些地方已经尝试让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农机部门正在推广实施的机插秧项目。

第四, 扩大了作业规模实现了节本增效。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农机具多、机动性强、生产规模大等优势, 可集中调动使用大量农业机械, 在较大规模的农田面积上进行作业, 解决农业生产中生产单位多、生产规模小的问题。通过使用农机具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连片作业, 可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 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民手中的农业机械由生产工具变成了有偿服务、增收致富的工具, 从而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投入产出比, 实现节本增效。

第五, 放大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积极效应。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的购机热潮, 拉动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 放大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确定为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 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有了长足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壮大, 提高了大中型、复合式、高性能补贴机具的使用率, 让更多的农户不需要购置农机而享受到农业机械化服务, 使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农民自筹购机资金实现了足额的使用价值。

第六, 引导了基层更加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新的所有制形式组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因此,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机械化是基础的手段和条件, 也是基本的标志。基层干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在协助开展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中, 通过参与合理配置机具、遴选作业环节、扩大作业面积、维修保养农机、协调机库场地、机耕道建设、培训从业人员等一系列工作, 将带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合理流转、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等问题的研究,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强化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力关键是有效运作、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 农机部门在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中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第一,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民办公助”的原则。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合作、政府支持、效率优先”的方向。要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社会化服务出发,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适宜什么样的形式就引导发展什么样的服务组织, 切忌强求一个模式。要实事求是, 不搞整齐划一。要结合实际, 能快则快, 好字优先。三是要坚持规范建设、优化环境。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 切实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 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开放和有序竞争。四是要坚持拓展领域、增强能力。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需要提高其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 不断拓宽其服务领域和范围, 要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 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 要在延伸服务产业链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 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 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入手, 找准发展的切入点, 巩固、完善和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按照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 要把合作社建成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的运营模式。一是要明晰产权, 规范运作。二是要创新机制, 搞好运营。三是要强化监督, 加强管理。要及时制定有效的规范措施和管理办法, 加强农机合作社的财务核算和内部管理, 严格监控, 确保农机合作社的机具、资金不流失。

第三, 要加大投入, 完善机制, 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一是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力争每成立一个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社, 政府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当前, 黔南、遵义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县市已经有了政府资金投入扶持的做法, 省局也正在积极考虑这块项目资金的扶持, 根据省局对这项工作展开的调研情况来看, 可能会有一定额度的扶持, 但不一定是现金, 很可能是机具或者一些实物。二要加大购机补贴政策扶持的力度。各级农机部门要优先满足购机需求, 优先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优先培训管理、经营人才, 优先投放发展农机化的相关项目等, 切实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 提高其社会化服务能力。省局有关处室经过调研后有个初步的考虑, 比如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单独在提高5%或10%的购机补、贴比例, 促进其在黔中大地上积极规范化发展起来。三要积极建立多方投入的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引导, 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 投资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各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都有一些建章建制、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等好的做法, 各级农机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引导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社规民约, 建立良好规范的运行机制, 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 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同志们, 建立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对我省农机化事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 也是农机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 在各位同仁及全省广大农机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 在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定会在各县市、乡镇迅速推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机化事业有力、高效的助推器。

最后, 我代表省局党组, 对惠水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给予农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 也对惠水县农机中心全体同志为这次会务所作的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

3.组织工作会讲话 篇三

关键词:优化组织;工作模式;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45-02

第一采油厂管理着37个基层班组和两座集输联合站。现有员工1730名,青年419名,团员114名。采油一厂团委下设团支部14个,专兼职团干部43人。

一、优化组织设置,尝试片区管理

1.优化组织资源创建片区

针对采油一厂各团支部团员人数少,开展活动声势和力量不够的情况,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整合力量,规范管理。首先科学划分片区组织。根据“有利于加强交流开展工作,有利于整合资源增强活力,有利于联系青年服务企业”的原则,按照单位属地将采油、输油、注水、技术、管理等不同岗位性质的14个团组织对等划分为东、西两个片区,构筑区域内基层团组织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工作新格局。其次择优选配片区组长。我们以综合能力较强、工作业绩突出为标准,通过团干部自荐、团组织推荐的公开选举方式为每个片区分别选定了组长,并由各团支部书记轮流担任所在片区的副组长,配合组长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每名团干部的个体优势。三是明确片区管理职责。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及时按照厂团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协调片区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和生产突击行动,根据片区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片区特色活动;负责联络沟通,发挥上传下达作用,定期召开片区工作联系会议,传达厂团委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向厂团委汇报、反馈工作和相关信息;负责督促指导,发挥检查指导推动作用,协助厂团委做好本片区团组织各项工作的检查和推动落实,指导帮助并全面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

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行

一是片区集体办公制度。规定每周四下午为各片区单位集中办公时间,共同分析讨论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研究制定下步工作。二是片区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在片区中建立团组织“QQ”群、推行信息反馈卡、开设网络信箱等,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要求各片区每周上报工作类信息不少于3条。三是片区活动开展制度。各片区要根据共青团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片区特色,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有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四是交流互访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片区间的现场交流会,以青年文明号创建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特色团支部等各类示范点为标榜,共享经验成果。五是经费使用制度。划定片区管理专项使用经费,采用实报实销的方式,由厂团委直接审批。

3.强化阵地建设搭建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采油厂阵地。利用采油厂现有的厂史展览馆、港五井、采油二队展室三级教育基地,每季度分片区组织团员青年轮流参加“爱国爱企”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全力打造片区特色阵地。先后建立完善了共青团网站、青年广播站,成立了“摄影、舞蹈、文学、音乐”四个沙龙协会,开辟了文化长廊、制作了基层团支部橱窗、展板,为团员青年全方位搭建展示平台。三是全面共享片区阵地。利用各片区单位、培训学校等不同资源,组织开展青年管理平台使用、计算机基础操作、拓展训练、专题团课等培训学习活动,实现同一片区单位的团组织资源共享。同时,以片区为单位集中制作了“流动书吧”,实现了团组织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完善运行方式,实施项目管理

1.充分掌握“上情”,做实重点项目

一是抓实细化分解环节。以片区为管理单元,制定并进一步量化形成重点项目任务书及运行表,通过试点、承办、指派、认领的方式,由不同类型的工作单位分解承担不同的工作内容,规定具体落实时间,细化考核目标,明确执行回馈方式,使各A类项目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二是抓实过程管理环节。通过片区内部交流、定期检查、分类指导等措施,确保重点项目在基层团支部有计划、有落实、有档案、有宣传,并利用每周四集中办公时间向厂团委总结汇报,每月在政工例会上进行成果通报及考核讲评。三是抓实评选推优环节。结合油田公司重点项目的评优申报工作,我们积极组织基层团支部开展成果申报工作,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内容进行综合评定,从优筛选、公正推荐,既调动了基层团支部的参与热情,又提升了评优质量。全年共完成油田公司团委下达的重点项目11个,并有57人次在油田公司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主题征文、技能比武等多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2.深入研究“内情”,做精专题项目

首先,优选活动方案。厂团委根据工作需要在确定专题项目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竞标承办的方式对各团支部提出的活动方案、推动举措、经费使用预算等进行优化精选,最终通过投票的形式确定承办单位和项目方案,从源头上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其次,精心组织承办。项目方案和承办单位确定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片区组长为负责人的项目推动组,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按步骤筹备落实。在此过程中,采油厂团委适时地进行指导帮扶,并在资金提供、场地物资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活动有序开展。三是,注重宣传展示。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团旗团徽展示率100%,邀请党支部书记参加率100%,广大团员青年宣传发动率100%,媒体宣传率100%,确保专题项目旗帜鲜明、氛围浓厚、参与广泛、影响力大。2009年,通过竞标承办的方式,我们先后策划并开展了“应对挑战、青年争先”知识竞赛、青工综合技能擂台赛、“青春献岗位,增产迎国庆”主题实践活动等10余项异彩纷呈的专题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

3.广泛了解“下情”,做亮特色项目

一是亮出特色主题。以团支部为单元打造具有本单位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的主题活动,积极建设特色阵地、创建特色文化、制定特色系列活动方案,通过各级青年网页、团支部橱窗展板进行全面展示,力求达到青工能详、厂内闻名、外界有声,如采油二队推行的青年志愿者五项服务工程、采油七队安全型团支部建设、地质研究所开设的“技术服务列车”等特色项目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二是亮出特色做法。厂团委每月召开一次“个案分享会”,采取集中或片区内部交流互访的形式,组织基层团支部介绍自己成功或效果欠佳的特色项目案例,总结并分享经验,查找并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团干部的创新能力,促进基层团组织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亮出特色典型。通过建立健全激励评比机制,在班组间落实开展日常性的安全小明星、学习小明星、管井明星、创效明星等评比活动,典型形象上墙、典型事迹上网,并积极推荐参加采油厂优秀青年培养和选树活动。2013年,本厂开展的“十佳优秀青年”评选活动中,60%青年获奖者均来自于基层特色项目中的典型人物。基层团组织特色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试验性和推广性,也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激励措施,实行积分考核

⒈明确考核体系

一方面细化考核标准。我们针对全年各类项目内容制定并下发了《采油一厂2009年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要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明确考核形式。我们根据基层团组织工作内容和特点将积分划分为基础分和附加分两部分。在基础分考核中采用扣分法,我们将组织建设、会议学习、计划安排、推优工作等基层建设体系要求的基础性工作以满分计算,根据各团支部完成情况进行扣分。在共青团重点工作、活动及临时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的考核中均采用加分法,根据工作创意、实施效果给予一定的分数。

2.抓实考核措施

一是自我评价。我们在每月初集中下发重点工作考核表明确阶段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要求各团支部每季度对照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自查,做出自我评价,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厂团委。二是督导检查。结合评价结果,厂团委采取日常与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交流经验等形式,进一步考核基层团建工作的情况。同时,成立检查组,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和指导,客观的了解情况,做出公平评价,并将检查结果于当月政工例会上公布。三是综合考评。我们将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以4:6的比例进行划分,重点体现油田公司团委和厂团委重点工作内容的落实,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座谈和进行青年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综合评定全年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强化考核激励

一是物质奖励激励。我们重点对团组织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提高奖励额度,扩大奖励级差,增强了激励效果。二是强化精神奖励激励。每年末组织召开共青团工作成果展示会,对一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集中表彰,并宣传他们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激励团干部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共青团事业。三是政策导向激励。我们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资格,多方结合为团干部畅通推优渠道。

几年来,在油田公司团委和采油厂党委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两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采油一厂团委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共青团工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今后,我们将和全体团干部一道,带领采油厂广大团员青年,继续秉承务实的作风、严细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为采油厂和油田公司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阮霖.民办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J].华章,2012,(20).

[2]龙妮娜.刍议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章建,秦广龙,刘梅.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1).

4.组织工作会议讲话 篇四

这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是市委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讲话围绕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好选干部配班子工作、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力抓好人才工作、着力解决好民生“十困”问题、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旗帜鲜明地强调XX市的干部要敢于担当。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进一步坚定了做好今后组织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围绕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陈刚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经验,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激情干事、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外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2012年,市委组织部被评为全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先进集体。老干部工作、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工作调查研究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在此,我代表市委、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全市组织系统的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组织工作的各级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近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围绕发展大局,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定位。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三化同步”和“五个100工程”,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比如,以市、县、乡换届为契机,大力选拔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持续开展严肃换届纪律宣传,严肃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风平浪静的政治生态环境,实现了市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换届风气测评满意率三个100%。中纪委、中组部换届风气检查调研组给予了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督促检查力度之大“四个前所未有”的评价。比如,把组织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加强经济、金融、工业、城市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化等专题培训,强化干部实绩考核,开展“辛苦指数”测评。比如,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与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我是共产党员、我为贵阳增光”、“争做好党员”等主题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把组织工作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中来思考、谋划、推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步调一致、节奏合拍,才能找准组织工作定位、取得实效、体现价值。

第二,树立问题导向,切实提高组织工作实效。近年来,在谋划组织工作重点任务时,坚持部务会成员领题调研,在每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都重点分析查找存在问题,使组织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更强。比如,针对有的干部不敢负责、无所作为的状况,通过考核考察提拔重用了一批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六敢”干部,对履职不力、贻误发展、不在状态的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或问责,及时层层传递压力,树立实干导向。比如,针对我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低,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专门研究制定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并召开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现场会,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当年就实现了100%的覆盖。比如,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农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有历史欠账,迫切需要改造升级的问题后,及时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市级整合筹集资金1900余万元,带动各级投入6900余万元,在2014年全部完成村级综合楼改造提升,逐步还清欠账。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抓组织工作必须适应发展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破解难题,才能不断提高组织工作实效。

第三,推进改革创新,破解组织工作“瓶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组织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全市组织部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寻求创新突破。比如,乡镇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不设专职副书记后,分管党建工作力量薄弱。经深入调研,提出工作建议,在每个乡镇都配备了组织委员,解决了农村党建无人专管的问题。比如,为了营造特殊创新创业环境,出台了《关于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采取先行先试办法,从体制机制上为建设人才特区解了套、松了绑,主动迈出人才工作对接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的第一步,为贯彻落实省委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精神创造了条件。比如,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通过精简管理层级,创新治理模式,规范运行机制,整合下沉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提高社区党委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功能,取

得了明显成效,中央、省委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我市“改革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水平”案例获全国创先争优最佳案例第一名,“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案例获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当传统工作方法无法实现突破、无法解决新问题时,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推动改革创新,才能突破瓶颈,不断取

得新成效。

第四,把握工作规律,规范组织工作机制。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组织工作制度机制建设力度,用制度机制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比如,为了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各自为阵”、管理松散、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研究制定了《贵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统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个办法三个制度”,统筹培训资金、培训资源、培训计划,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为了强化分类指导,提高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研究出台了加强农村、社区、工业园区、非公企业等领域基层党建的12个指导性文件。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把制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合起来,用制度巩固成功经验,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推动工作落实,才能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查找差距不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命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差距。按照市委开展“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主题大讨论的安排,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干部、人才、党建工作等24个重点难点问题,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别领题,各区(市、县)、相关部门参与开展了调研,对照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对照贵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特别是落实力和执行力还要进一步提高。熟悉金融经济、招商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城市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等加快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干部较少、“家底薄”;一些干部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还不强;一些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不敢担当,推诿扯皮,寻找借口,见事迟、行动慢、作风不实的情况。刚才陈刚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了我们干部在群众观念、责任意识、思维方式、工作心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怎样是好干部、怎么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上还有差距,还要进一步提高识人用人能力,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炼就“火眼金睛”;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还要根据发展需要分类细化,加强针对性培养;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干部监督管理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情况,“庸懒散慢浮”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强。我市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行业分布不均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领军人才缺乏、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少、科技创新不足,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从客观上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吸引人才的重点产业规模还不大、体量还较小,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有限,对人才的集聚和吸纳能力还不强。从主观上看,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人才工作重视还不够,没有真正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来抓;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对科研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承载能力还比较弱;聚才载体还不多,人才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人才服务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够;人才工作力量需进一步整合,特别是整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资源方面需进一步创新方式、加大力度。

三是加快发展的基层组织基础还要进一步夯实。一些社区党委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功能还不强,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社区党建的软实力还要进一步提升;一些农村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市还有37%的村是“空壳”村,为村民办实事的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的能力还较弱,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敏锐性还不高;园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在服务党员、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发展等方面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在适应发展的新变化,灵活设置党组织上还不够;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性不强,发挥作用不好。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从责任意识上看,一些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党的建设这个“一把手工程”拽在手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识还不强,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还要进一步强化。从执行落实上看,党建工作成效不够明显,比如,开展“争做好党员”活动、基层党建分类指导等部署和安排,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工作方式上看,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顺应群众期盼,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型。从保障措施上看,经费不足、人员不足、资源不足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按照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加快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组织工作总的思路是: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抓实五项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个重点,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抓实理想信念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加快贵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核心是加强理想信念,引导党员干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加快推进贵阳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

一是强化宗旨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信念的坚定,决定党性的坚强。意志的坚韧和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内涵所在。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断锤炼政治辨别能力、政治定力、实践能力。要强化宗旨意识教育,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恪守为政之德,深入了解民生民情、体察群众生活,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教育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对本职工作数据清、情况明、懂大局。

二是突出领导带头,推动作风转变。转变作风,“一把手”至关重要,要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自己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从自己改起,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带了头,再顽固的积弊,也能扭转。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力戒“庸懒散慢浮”。要带头夙夜在公、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带领广大干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重要工作要做到细致精致极致。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彻底摒弃借口,不转移矛盾,不推卸责任。要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带头守规矩,用制度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强化刚性约束。

三是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夯实深厚群众基础。一些干部群众有这样一种说法,身处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干部水平高了,却越来越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交通方便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中央、省委作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后,市委及时响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委常委带头驻村蹲点、夜宿农家,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按照市委的安排,不等待、不观望,围绕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该改的马上改,该做的马上做,切实做到思想认识、改进作风、解决突出问题同步推进。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三找”主题大讨论活动,找准问题,找出差距,找对目标。市、县两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于年内开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加强督促指导,促使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各项要求。要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出先进典型。要务求实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摸清底数,力戒形式主义,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着力解决“四风”问题,真正达到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突破、建章立制上有新成效,实现群众路线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第二,围绕加快经济发展,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加快经济发展是贵阳市第一要务。“有非常之人,然后能成非常之事。”我们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按照陈刚书记刚才讲话中提出的“选干部配班子要在平时考察识别上下功夫、在完善干部选拔制度上下功夫、在增强班子推动发展的整体功能上下功夫、在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上下功夫”要求,坚持重德才、重实干、重实绩,提拔重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发展型好干部,配强发展型领导班子。

一是准确考察识别,选准用好干部。古人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就会出现任人不当、用人失误。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关键在于知人善任。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要理直气壮地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干部,了解干部,把好干部作为指针和标尺,研究发展、研究班子、研究干部,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好干部成长起来。要考准考实干部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根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能职责,制定符合贵阳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既考核班子,又考核个人,能极大推动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完成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干部考核评价的指向性,指向干部的道德品行、指向加快发展的工作实绩、指向干部作风。要探索建立考察干部“德”的反向测评机制,把陈刚书记讲话中指出的“六个方面”的作风问题,纳入干部“德”的反向测评内容。整合考核资源,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档案,发挥好干部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的作用。要加强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非知人不能善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人。”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对领导班子提出的新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分析领导班子职数,分析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学历、专业、专长、经历等静态要素,分析班子建设、工作实绩、工作表现、日常考核、民意调查等动态要素,进行综合研判,形成静态和动态分析模型,提出分析研判意见,动态掌握领导班子运行状况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要把考察识别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能力水平。要研究建立经常性了解班子、多角度了解干部的工作机制,要努力营造让了解干部情况的人能够给组织上、给考察组说真话说实话的氛围,要克服考察评价意见千人一面的状况,完善通过民主生活会了解班子、了解干部的制度。重视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在专项考核、民意调查、来信来访中,在同各类干部多打交道、多沟通中,在谈心谈话、乡语口碑中,在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深入了解干部真实情况。从处理复杂问题看能力,从日常生活表现看作风,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特别是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褒奖重用那些有群众观念,对上对下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好干部;惩戒那些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不敢担当、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要因事择人、因岗择人,坚持人岗相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统筹考虑干部素质、能力、经历、专业、性格等多种因素,统筹考虑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统筹考虑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要注重把那些政治定力强、综合素养好、能力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上来。不能简单以职位作为奖励干部、平衡照顾的手段。要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各项制度,以持续不断的教育、务实管用的预防、有力有效的惩处,确保选人用人风气纯洁。要坚持干部选拔全程监督,要把严格监督的纪律要求,嵌入干部推荐考察、选拔任用各个环节,做到同步监督、环环把关,有效预防和纠正违规用人行为。要从严查处选人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违规用人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典型案例及时通报。要常态化严肃换届纪律,保持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要健全干部经常性管理监督机制。完善警示教育、谈话诫勉等制度,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这是对干部的一种关爱,也是对干部的一种警醒。要督促指导各级班子抓好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健全议事规则、决策程序。

二是坚持正确方向,构建科学机制。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的保障。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把握、精心操作,积极稳慎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不能丢,促进科学发展、服务群众的导向不能偏,处理好改革措施和改革目的的一致性。发扬民主与严格组织把关要结合。民主推荐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制度安排,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发挥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要把干部推荐得票情况,与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组织部门平时了解的情况,与干部一贯表现,与班子结构、工作需要,与干部能力、干部业绩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人选,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得不到大多数人拥护的干部,不能用;得票虽多,但当“老好人”、“不敢担当”、业绩不突出的,也不能用;得票相当时,要注重看干部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对群众不太熟悉的干部,对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得票不高的干部,组织上要全面分析、主持公道。竞争性选拔方式与选拔质量要统一。要把握目的,竞争性选拔的初衷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能是为了吸引眼球;要把握内容,竞争是干部德的竞争、绩的竞争,而不是简单的考试、分数的竞争,要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要把握尺度,委任制干部主要适用实绩晋升原则,可以增加一定的竞争性,但不能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方式,更不能作为唯一方式。只有在本地区本部门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特别是缺乏紧缺专业人才时,才适宜于公开选拔,并且应该尽量就近取才;要把握方式,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注重干部经历业绩分析,全面分析考绩与实绩、口才与口碑、临场表现与一贯表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出得来、用得上。

三是强化培养锻炼,提升能力素质。干部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历练积累。总书记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干部遭遇了“浮躁症”,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些干部“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心思重,有些干部“两年不提拔,心中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到处去活动”。“德之不厚,行将不远”,要教育干部自觉克服成长道路上的不良心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发展需要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切实提高干部的落实力和执行力。实施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坚持组织掌握,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机制,保持一池活水。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给他们压担子,特别优秀、工作急需的,也可以破格使用,破格要严格、不出格,选人标准不能降低、程序不能成为摆设、结果不能失去公正。要注重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不能在任职年龄上一刀切,简单以年龄划线,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要深入研究,探索建立向基层倾斜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让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有实绩的基层干部有干头,有奔头,保留一批工作骨干。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树立重视基层、关注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稳定基层干部队伍,让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安心工作、得到重用。探索建立和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把在一线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干部,作为推动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要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统筹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分类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高端服务业、县域经济发展、资本运作、招商引资以及城镇化建设等专题培训。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市委党校改扩建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主阵地作用,整合市内外优质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育培训有效管用。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过程管理、质量评估和激励考核机制。继续办好领导干部周末大讲堂。强化干部实践锻炼。越是基层和艰苦地方,越是干部成长的沃土。越是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干部,越要放到艰苦岗位、基层一线去锻炼,在实践中经风雨、砺品质、长才干、出业绩。要根据经济、金融、工业、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区(市、县)重要岗位等对干部能力素质需求,结合干部的能力状况、性格特点、履职经历等,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派到上级机关、金融机构、基层一线、“三重”工作等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最前沿,经受改革发展稳定实际工作的锻炼,经受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强调干部多岗位锻炼,但不能让干部成天寻思着换岗位“凑经历”。选用干部,不仅要看干过什么,更要看干成什么。对那些虽有一点能力但精力不集中、工作不安心、老想着升迁、心浮气躁的干部,坚决不能用。要保持干部任期稳定,引导干部把精力放在踏实干事和为民服务上,做出经得起人民、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

第三,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围绕加快发展聚才育才用才。我们把人才比喻为“凤”,把人才创新创业“软”、“硬”件环境比喻为“巢”。落后地区发展急需人才,落后地区缺乏人才。“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赵克志书记强调,“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完善配套措施,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人才创业首选地。”陈刚书记指出,要围绕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要以实施“筑巢引凤”计划为抓手,加强招才引智,加快人才培养,推动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刚才,陈刚书记又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思想要更加解放、感情要更加投入、考核要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发展需要平台,平台是集聚人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关村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合作,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推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扎实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贵阳国际人才城建设,搭建人才工作载体,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

二是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成龙配套引进人才。坚持人才与项目相结合、人才与资本相结合、引进与使用相结合,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打捆包装”,做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统筹推进“百名‘千人计划’专家贵州行”、“百名博士贵州行”、科技人才贵州贵阳创业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打造引才引智品牌。围绕发展总部经济,探索引进生产性服务业、证券、会计、审计等应用型的创新创业团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合作,通过“猎头”引才,强化智力引进、团队引进、技术领军人才引进,形成“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强现有人才培养,壮大本土人才队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是解决人才问题的长久之计、根本之策。实施现有人才培养工程,在经济、金融、科技、卫生、教育等领域,坚持每年遴选一批具有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优秀人才,采取“人才+项目”模式开展重点培养;每年遴选一批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核心人才重点培训、专题研修、挂职锻炼,不断提升职业化水平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加快推进清镇职教城、民办职业教育机构和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紧扣产业发展和企业需要开展“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四是修订优化人才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人才具有很强的环境选择性,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我市现行人才政策的评估、研判,优化创业资助、税收优惠、财税奖励、薪酬激励等政策,提升我市人才政策含金量和吸引力。按照“拎包入住”的要求,加快推进首批700套高级人才公寓建设,加强微小住房建设,建立完善入住和退出机制。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实行人才工作项目管理制度,加强督促指导、检查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营造重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使人才在物质上得到保障的同时,在政治上有荣誉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情感上有归属感。

第四,强化分类指导,夯实推进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总书记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强化党建工作考核,根据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特点,分类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放到基层,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突出服务群众,扎实抓好社区区域化党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社区党组织才能凝聚群众,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围绕建设“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深化先进社区党组织创建工作,完善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健全社区联席会议和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所驻辖区单位党组织制度,建立“大党委”兼职委员聘任、考核、激励和退出机制。探索网格化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实行社区党员干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建立完善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引导和动员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三会一评”工作法,实现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要结合城镇化推进,统筹抓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集聚地党建工作。

二是突出加快发展,扎实抓好农村党建。同步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职责。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结合村两委换届,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有公心、有闯劲、敢担当、协调能力强的党员选拔到村两委负责人岗位上来,提高农村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围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探索采取党员“认岗”和结对帮扶方式,推动“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取得实效。推进农民工创业基地建设,引导农村优秀党员青年返乡创业。扎实抓好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推动部门和机关党组织依托自身资源结对帮扶农村党组织。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用二到三年的时间消灭“空壳村”,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实施村级综合楼改造提升工程,2014年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综合楼改造提升。建立农村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服务。

三是突出作用发挥,扎实抓好其他领域党建。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作用全覆盖的必须要求。组建市、县两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建立健全党工委工作制度机制,通过给指导、给资源、给手段,提高党的工作辐射力、影响力。指导各区(市、县)选配好各产业园区党委专职抓基层党建的党委委员,加强园区党建工作力量。要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5个100工程”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实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按照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的要求,建立职工诉求办理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党员职工建言献策,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深化机关“百优服务标兵,百佳效能处室”创建活动,以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医院党建水平。

四是突出示范带动,扎实抓好典型培育。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抓两头带中间,是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按照抓党建要有载体,抓载体要有品牌的思路,结合各领域实际,着力培育一批看得见、立得住、容易学的先进典型,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党建工作品牌,建立市、县两级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典型资料库,示范带动和整体提升全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市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五是突出从严管理,不断激发党员活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每名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每名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严肃党员发展纪律,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认真落实党员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坚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为老干部多办实事、多解难事,落实好各项待遇,发挥好老干部作用。公务员管理、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远程教育、组织工作宣传、网络舆情引导、组工干部培训等工作,都很重要,要统筹兼顾,抓好落实。

第五,树立公道正派的优良作风,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打铁还需本事硬。总书记强调,“努力把各级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我们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带头改进作风,抓好自身建设,树立组织部门公道正派形象。

一是要公道正派、忠于职守。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核心素质。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必须出以公心、秉公用权。要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出发,近距离接触干部,深入了解干部,客观研判干部,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于职守、履职尽责,严格按党的政策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组织程序办事。

二是要务实创新、敢于担当。陈刚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组工干部要带头,要按照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不断强化学习,加强岗位练兵,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担当的本领。要善于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思考谋划推进组织工作,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组工干部要有会干事、能成事的功底和本领,要在强化问题意识中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完善提高。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组工干部成长成熟的经历,就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经历。

三是要改进作风、外树形象。要把改进作风具体要求贯穿到组织工作全过程。组织工作要有所作为,真正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组工干部就得把作风锤炼得扎扎实实的、把形象树立得正正派派的、把工作干得漂漂亮亮的。只有带头把作风搞好了、形象树好了、工作干好了,管理才有底气,严格才能让人服气。要把从严治党要求具体落实到从严治部上,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坚决反对者,做“庸懒散慢浮”的带头抵制者,做机关“效能革命”的大力推动者,做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

5.市长组织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市委对组织工作非常重视,路书记在常委会学习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时,对近年来全市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

年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部长办公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简要回顾总结2012年的组织工作

201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市组织系统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务实重干、持续提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迎接十八大、学习贯彻十八大作为贯穿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务,顺利推选了十八大代表人选,组织了“喜迎十八大”主题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举办了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分8批轮训县级干部1620名、基层干部500余名,强化了理论武装,凝聚了发展共识。

二是认真抓好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派出5个指导组加强工作指导,严肃换届纪律,确保了风清气正;出台了《关于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加强了各级班子建设,提高了整体水平。此外,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监督、老干部工作、军转干部安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干部档案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三是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组织开展了“人才工作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两项重点调研,积极谋划“******英才581计划”;大力引进紧缺人才,共引进省博士服务团成员5名、本科以上人才1296名,推选评选出省创新人才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创新团队2个,有力服务了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四是以一项工程、一项活动、五项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着力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深入开展“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完善了“单位帮扶、干部驻村、领导联系、激励保障、工作运行”等五项机制。全市共组成2080个工作队、选派426名第一书记驻村任职,推动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建成了党员干部示范教育基地,深化“远教直通车”活动,推进了远程教育“三屏合一”工程,提高了党员教育成效。此外,社区党建、机关党建、企事业单位党建、非公党建、大学生村干部等工作也得到了新加强。

五是着眼于建设“三有”模范部门,打造“三能”过硬队伍,深入开展“五比一争先”活动,举办了“信仰的力量”主题演讲赛、“组工业务大讲堂”、组织系统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能力素质,凝聚了整体合力,扩大了组织系统的影响。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组工调研、信息、宣传、信访、组织史资料编纂、军转干部稳定、南水北调征迁、秸秆禁烧督导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效,有效服务了中心和大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组工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全市组织系统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组织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的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推动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干部的管理不够严格、监督不够有力;人才队伍质量和结构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需求,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集中各方智慧,加强实践探索,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二、准确把握组织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们要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课题,深刻领会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的新精神,积极适应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新要求,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上来。

(一)深刻领会十八大赋予组织工作的新使命。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明确了组织工作的服务重点,指明了组织工作的发展方向,也赋予了组织工作新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深刻领会十八大对形势的新判断、对未来发展的新认识,准确理解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内涵的阐述,坚持正确方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组织工作更好地适应党情国情,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贤任能,集聚人才,夯实基础;要深刻领会十八大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主题主线、方针原则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组织工作的职能作用,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

化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二)全面把握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作出的新部署。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了今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强调组织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班子、研究干部、研究队伍建设上,着力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要严格考察考核、严格分析研判、严格选拔配备、严格管理监督,切实解决“重配备、轻管理”,“重使用、轻培养”,“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强调要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整风精神,真正使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同时,还强调要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推动人才优先发展;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基本思路和依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对组织工作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把科学谋划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做到常规工作讲规范、重点工作有亮点、难点工作有突破,推动全市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认真研究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明确了“加快转型、持续发展”的总基调,提出了“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城镇化、促进农业转型提升”等重点。实现“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需要各级各单位共同努力,更需要组织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我们要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围绕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发挥组织工作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用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用正确的考核导向凝聚各级班子抓转型、促提升的合力,用正确的培养导向促使党员干部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履职本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围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等重点任务,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贡献才智,实现价值;发挥组织工作抓基层、打基础的优势,建强组织、管好队伍,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

三、全面抓好2013年组织工作落实

做好今年的组织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重干、持续求进,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强化对十八大精神的专题培训。在抓好县科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的同时,重心下移,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普遍培训,确保十八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通过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是用十八大精神引领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把十八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要紧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增强“三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适应经济转型提升的需要,突出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三是提高培训效果。要创新培训理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开展干部自主选学,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开展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强化学风建设,严格要求,加强考核,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二)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中央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3月份启动试点,下半年分级分批展开。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把这项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重点把握好三点: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情况,提前谋划,针对存在的问题,不等不靠,及早解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二是牢牢把握“一条主线、两个环节、三项内容”,即把握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把握好教育、实践两个环节,把握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项内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积极借鉴以往活动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落实上级精神,坚持领导带头、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创新载体,增强活动实效。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一是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视做好领导班子的日常调整补充,准确掌握各级班子情况,从长远考虑班子建设,提出调优配强班子的建议,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以落实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继续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完善班子民主生活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内部制度,增进团结,形成合力。坚持谈心谈话,定期务虚议班子议干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提高班子整体功能。二是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贯彻“五重五不简单”要求,进一步总结完善全程差额选任干部的做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公正选人、科学用人的工作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全方位多渠道考核评价干部,进一步量化“才”“绩”,细化“德”“廉”,突出对干部“德”的考核。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三是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并重,探索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重点抓好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的管理监督。严格执行诫勉、函询等制度,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加大案件查核和典型案件通报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工作环境。此外,要认真落实政策,创新管理服务,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目标考核,增强人才工作合力。完善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研究出台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加快实施“******英才581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在8个方面,分别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工作新突破。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发挥人社、科技、财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各类紧缺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

(五)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强建好各类基层组织。一是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继续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确保60%以上的一般基层党组织晋位为先进,100%的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深化“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基层党建水平。不断完善单位帮扶、干部驻村、领导联系、激励保障、工作运行五项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二是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拓展完善“四议两公开”、“三票评议”、“三资代理”等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培养力度,增强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落实社区党建“三有一化”,搭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效果。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健全制度机制,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时要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领域党建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健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四是积极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完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督查管理,增强教育实效。重点抓好“三上”、“五进”工作,推动远程教育上互联网、上手机、上电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流动党员集中地,构建覆盖城乡、辐射全体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六)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围绕建设“三有”模范部门、打造“三能”过硬队伍,深化“五比一争先”活动,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带队伍,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部门。一是坚定信念、增强党性。注重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养,通过部长上党课、党性分析、严格组织生活等形式,不断强化组工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源头预防。二是提高能力、服务大局。按照“能干事”的要求,继续强化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组工干部对本职工作精通,对整体工作熟悉。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引导组工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注重实践锻炼,选派组工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参与中心工作,丰富工作经历,提高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转变作风、联系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带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树立组织部门良好形象。带头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化拓展组织部长谈心谈话、组工干部“走进访”等活动,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坚持务实重干,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调查研究、推动落实上,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四、着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组织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任务,必须提高科学化水平,这既是组织部门的新课题,也是当前组织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实现组织工作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一)要创新工作理念。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强化五种理念。一是强化服务的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保证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实施;坚持服务党员、干部和人才,建好“三个之家”,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活力;坚持服务基层群众,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难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强化务实的理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主动履职、积极作为,又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能力的目标,不追求“新”“奇”的形式;要按照“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的要求,务实重干、求实求效,多干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遵循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科学谋划、顺势而为,推动组织工作稳步发展。三是强化持续的理念。做到谋划工作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尊重历史经验和工作成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制定政策要慎重严谨,对过去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和经验做法,要继承好、坚持好、运用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推动工作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以持续促提升,以持续求深化,以持续谋长远,以持续抓落实。四是强化统筹的理念。组织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必须立足全局,统筹谋划,整合力量。要注重统筹组织工作各项业务,全面抓好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能各自为战、不讲配合;要注重统筹组织系统整体力量,加强指导协调,积极沟通配合,上下结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组织工作;要注重统筹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资源,正确处理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组织工作与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社会管理的关系,使组织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五是强化开放的理念。开放是现代社会的特质,也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环境的重要属性。我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拓宽视野,放眼全局,主动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打破组织工作的神秘感。要加大公开力度,推动组织工作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让基层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努力建设“阳光组工”;要善于学习借鉴新的工作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信息收集、民意调查、情况反馈等工作,形成开放、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活力。

(二)要破解工作难题。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集中力量,有效破解。比如,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一些不适应工作、不能有效履职的干部下不去,其他优秀的干部就上不来,影响了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创新举措,明确“下”的标准、探索“下”的方式、疏通“下”的渠道,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努力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比如,干部任用重票不唯票的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强调重票不唯票,不简单以票取人,但在实际工作中,票数往往成为干部任用的决定因素,导致一些干部忙于拉票、不安心工作、当老好人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按照“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重公论、重实绩,注重在平时熟悉了解干部,在关键时刻考验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识别干部,统筹考虑党委、组织部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客观公正地识别、评价、使用干部,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比如,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我市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但与市委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进取意识弱化、作风不扎实、工作标准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针对这种现象,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引导他们转变作风,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进一步强化纪律约束,加强日常考核监督,用纪律和制度促使干部强化责任,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又比如,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一定程度上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制约了基层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深入分析影响基层组织作用发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它们晋位升级、创先争优,真正成为基层党员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和“主心骨”。此外,还有年轻干部成长、科学选人用人、人才工作如何牵头抓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等问题,都亟待研究解决。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存在的根源,积极试点,先易后难,总结完善,形成制度,探索破解组织工作的难题,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要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作保障。我们要着眼长远,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一是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机制。要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班子,抓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等重点,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锤炼坚强党性,培育过硬作风;建立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定期研究班子建设,强化宏观指导;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班子效能;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要着眼于推动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结合县市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合理设计考核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客观、准确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价;要注重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调整配备、评优评先上,真正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经验,探索建立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培训方式与时俱进的制度,满足科学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于干部自我成长提高,健全考学、述学、评学制度,促使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任、日常管理监督等衔接互动,形成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四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结合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实际,着重在软环境上下功夫,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完善人才引进办法;坚持本地为主、重在培养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坚持公平公正、注重效益的原则,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人岗相适、发挥作用的原则,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关怀支持的原则,完善人才激励、保障制度,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五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要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基层党建保障机制和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奖惩机制,从领导力量、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

6.组织人事工作会议讲话 篇六

刚才,市委、组织部长安春燕同志对全市的组织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回顾,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人事局王局长就全市人事工作也作了专题的讲话。这些部署和要求都是经过市委会专题研究的,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几家单位的经验交流,大家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去年以来,我市组织人事部门和广大组织人事干部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组织人事工作创品牌、出亮点,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镇域行政区划调整和市镇两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调优配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巩固和发展了全市政通人和、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二是干部培训工作可圈可点,通过异地办班、境外培训、菜单式选学、“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等多种途径,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高质量地完成大规模培训的年度任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在机关中层竞争上岗,规范后备干部选拔程序,从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完善干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等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四是人才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39人,全年人才总量增量近390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47000多人次,这一组数字,反映了一年来人才工作的成绩,凝聚了广大组织人事干部的心血。五是干部人事工作对我市的大局稳定功不可没,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老干部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了我市老干部队伍多年来的和谐稳定;由人事部门牵头的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卓有成效,经验材料被南京军区、省军区等多个单位转发推广,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已经成为我市维稳战线的一块金字招牌。六是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卓有成效,“三结对”帮扶活动继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都值得充分肯定。广大组织人事干部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党的自身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我市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的关键之年,是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突破年”、“生态环境攻坚年”和“机关效能提升年”。做好的组织人事工作,对于我们金坛的发展全局,至关重要。下面,在安部长、王局长讲话的基础上,我再谈几个观点,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狠下功夫做实事是基层组织人事工作的根本

不管是县(市)还是镇(区),摆到全省、全国的大局里去看,都是地地道道的基层。我们的组织人事工作特别是各镇(区)、各部门的组织人事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直接服务广大党员干部,都是标标准准的基层组织人事工作。基层就是基础,基础要扎实,基层就要务实。可以说,务实是基层组织人事工作的首要特点,也是基层组织人事工作的根本。因此,我们要把讲求实际效果、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中心工作,作为基层组织人事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紧扣现实问题下真功、做实事。具体而言,我认为关键要把握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指导思想要务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做任何工作,首先是要想做事,要想做符合上级精神、符合本级实际的事。跟经济工作比,组织人事工作给人以“务虚”的印象,但“务虚”不是“虚无”,不是空对空。今天会上部署的工作,件件都要我们大家去认真地想,认真地做。这个“想”,不是标新立异,搞花架子;这个“做”,也不是热衷于定制度、贴标语、做台帐,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想实招,做实事,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实实在在的想组织人事工作、抓组织人事工作,把“虚工作”变成“软实力”,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二是开拓创新要务实。组织人事工作是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固定模式,重在实践,贵在创新。但创新不是搞花拳绣腿,更不是凭空臆造,追求时髦。衡量创新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实际效果,要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几年我们组织人事工作有不少创新举措,比如推行干部培训“菜单式”教学、“公推直选”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公开选拔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等等,在常州和全省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推进组织人事工作创新,就是要紧扣实际需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切实做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工作新路子,探索工作新路子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相统一,使全市组织人事工作亮点纷呈,精彩无限。

三是建章立制要务实。“人管人管一时,制度管人管一世”,建章立制是我们组织人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管用,再好的制度,不遵守也等于没有制度。制度能不能得到遵守,抓落实固然重要,而制度制定的是否科学往往更关键。有一位老大队书记跟我讲过这么一段话,他说,过去,我们没有多少法,但许多事情我们都有办法解决;现在这个法那个法,多得不得了,但解决问题却没有办法了。他说的这些话我们大家应该都有现实体会。这种现象往大了想是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问题,往小了想对我们基层的制度建设同样具有警示意义。我们在建章立制时,一定要坚持“实用管用”的原则,深入实际,广泛调研,合理设计,既不失之于宽,也不失之于严,切实解决组织人事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制度不够用、制度不能用、制度不管用”的问题。

四是工作考核要务实。考核是基层工作的指挥棒,上面考什么基层就做什么,重点考的重点做,不考的就不做。所以,考核就是一个导向,要想基层工作扎实,一级对一级的考核首先要务实。在考核时间的安排上,要逐步改变“一考定全年”的考核机制,把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促使工作常抓不懈,不搞临时突击;在考核内容上,要逐步改变“看台帐多、听汇报多、走现场少”的考核方法,加大现场考核比重,降低台帐要求,引导基层脚踏实地,不做表面文章,注重实际成效。

第二,抓好落实做真事是基层组织人事系统的责任

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这是我们的基本组织原则。但我们要防止上下一样粗,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错误做法。上面的大会、文件要变成我们基层的行动,还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实实在在地去做事,去落实,否则会议开得再多,文件发得再多,也是一句空话、一纸空文。愿不愿抓落实,反映的是工作作风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反映的则是工作能力问题。

一要振奋精神抓落实。抓落实,首先需要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精神状态,必然会导致工作唱功好、做功差,说得多,做得少,甚至只说不做。有些工作上不去、不落实,很大程度就是精神状态的原因:一遇到阻力就退缩,一见到麻烦就打退堂鼓。因此,只有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坚持不懈,舍得下苦功夫,花大力气,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要坚持标准抓落实。抓落实,有个标准问题。实践证明,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抓落实,效果大不一样。在抓落实中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就是实干型的抓落实,成效就好;反之,如果放松了要求,降低了标准,就是应付型的抓落实,不但抓不了落实,反而会败坏风气,有损党的形象,妨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组织人事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整体工作上水平。

三要突出重点抓落实。重点就是主要矛盾,重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有效落实组织人事工作,就要抓住主要矛盾,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和解决重点问题上,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和促进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上级部署工作有重点,但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又有它的重点内容;具体到某一项工作,还有它的重点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工作阶段应重点抓好哪些工作、哪些环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抓重点,重点抓,使重点内容、重点环节抓紧抓实、抓出特色、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7.组织工作会讲话 篇七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组织承诺,结构方程建模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源对组织的贡献日益增大, 高素质的员工是组织发展的核心资源。信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 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在组织中, 信任在员工之间起着粘结和润滑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充分合作, 对其他成员与组织持有正面而积极的态度与信念, 为组织创造出竞争优势。工作情景中的信任能够给组织管理和雇佣关系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回顾以往的研究, 大量的文献表明, 工作满意度是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之一, 组织信任分别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以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知觉为中介变量, 研究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实证文献尚不多见并且缺乏实证支持, 有鉴于此, 本文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 运用SPSS15.0以及Lisrel8.7等统计软件, 探讨组织信任、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组织信任在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

2 研究变量和研究假设

2.1 工作满意度

Locke (1976) 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来源于组织成员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即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对其工作的一种态度, 他们对工作的一种情感反映。在实践中,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测量, 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工作本身、自我实现、薪酬福利、家人和朋友对工作的支持等维度。

2.2 组织信任

组织信任的定义可以从交易成本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角度界定, 本文讨论组织内信任,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 一个员工对其他员工和整体组织的可信赖程度的认知与经验。本文以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 从组织信任的三个层次:员工对直接上级的信任、对工作团队或同事的信任、对高管团队的信任或对高层的领导群体的信任做实证研究。

2.3 组织承诺

所谓组织承诺, 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态度, 它可以解释员工为什么要留在某企业, 因而也是检验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一种指标。它除了受契约法规的制约和工资福利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外, 还受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想追求、感情因素及个人能力、兴趣和人格特点的影响, 而且这些文化心理因素对员工的承诺行为起着决定作用。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其工作的情感或情绪反应, 组织信任是员工对主管和同事人品、能力和组织发展的积极、确定的预期。信任是一种稳定和持久的心理状态, 是由于工作所带来的对主管、同事的积极评价, 对组织发展的认同, 将逐渐上升为一种定性的心理倾向。由此表明, 工作满意度对组织信任具有正向影响。由于组织内的信任气氛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和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高度信任气氛的组织将促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会产生较高的承诺。由此, 我们提出假设:

H1:工作满意度通过中介变量组织信任对组织承诺产生间接影响。

直接领导、同事和高层管理者是员工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构成员工的主要信任群体。不同的信任层次 (对象) 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有差异的, 起作用的关键因素也不相同。对于直接上级的信任知觉主要包括:能力、公平和善意。对于直接领导的信任会使得员工对工作更加投入:提高工作绩效、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更高的组织承诺。并且, 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对直接领导的信任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对直接领导的忠诚。如果领导表现出对下属的关系和利益照顾, 下属则表现出高绩效行为和高承诺, 作为对领导善意的回报。由此, 我们提出假设:

H2:工作满意度的各维度通过主管信任对组织承诺产生间接影响。

高管是组织政策和利益分配的制定者, 他们处于一种相对的强势地位, 个体对其行为很难有所影响。员工对于高层管理者的信任取决于组织支持、公平和善意的知觉。Davis等人研究了员工对于高层管理者信任对于工作行为的影响, 发现高层在制定公司战略和内部制度的过程中, 所体现出来的“人本思想”和“公平保障”对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有重要影响。此外, 员工对高层的信任还来自于对组织发展规划的了解和组织发展前景的信心。研究者发现当组织成员对高层管理者产生信任, 会提高他们的组织承诺与组织认同, 导致他们对工作更加投入, 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和时间。由此, 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工作满意度通过高管信任间接影响组织承诺。

Porter和Dirks的研究表明:团队成员间的信任会增进个体对他人的主动协作行为, 进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在高信任的团队氛围中, 成员之间可以更加畅通的交流思想, 分享经验, 这为团队的创新行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只有当员工信任其他团队成员时, 他们才愿意将技术和经验与别人分享, 愿意主动提供一些技术或知识上的帮助, 可以大大降低个体在组织中的焦虑程度, 缓解压力, 最终提升个体在组织中对组织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 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假设4:工作满意度通过同事信任间接影响组织承诺。

3 研究方法

3.1 初始量表选取

本文的测量工具为Likert 5级量表, 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 5代表完全同意。问卷来源如下:工作满意度问卷采用明尼苏达短式工作满意度量表并做适当补充、组织信任问卷参考浙江大学李宁 “不同组织信任背景下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中的调查问卷、组织承诺问卷采用Mowday, Steers和Porter (1979) 提出的组织承诺问卷。

3.2 描述性统计

2007年11月——2008年1月, 笔者通过电子邮件、书面问卷的方式对成都、贵阳、沈阳、深圳、天津、重庆等地部分企业的正式员工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共发出400份, 回收348份, 其中有效问卷313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25%, 统计数据见表1:

3.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来验证构思效度, 采用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 (a系数) 来分析信度, 并认为a值在0.7以上时, 因素各项目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对各量表的项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抽取, 最终得到工作满意度变量包括组织管理满意度、上级关系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自我实现满意度、社会支持满意度五个维度;组织信任包含主管信任、高管信任、同事信任三个层次;组织承诺包括感情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三个维度。

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4.1 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影响的中介效果检验

关于组织信任是否扮演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间的中介角色, 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为:工作满意度通过组织信任为中介影响组织承诺。根据Baron and Kenny (1986) 指出当某一变量 (M) 符合下列情况时为中介变量:①X与Y之间显著相关;②X的改变会显著影响M的改变;③M的改变会显著影响Y的改变;④当M被控制下, 原本X与Y之间会显著相关的关系不再显著 (具有完全中介) , 或是X与Y之间会显著相关的关系变弱但仍然显著 (具有部分中介) 。本文中, X为工作满意度、M为组织信任、Y为组织承诺。通过回归分析, 得到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发现三个变量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满足Baron和Kenny (1986) 提出的前三条标准。其中, 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有显著影响, 标准化系数 (B) 为0.35, 达到显著 (p<0.005, t=5.75) , 放入组织信任作为控制变量后, 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 标准化系数 (B) 变弱到0.218但仍然显著 (p<0.005, t=3.56) , 满足Baron和Kenny (1986) 提出的第四条标准中的部分中介作用的要求。因此, 本文认为:组织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影响 (见图1) , 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存在, 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541×0.24/0.35=37%, 即中介效应占了总效应的37%左右。

方程一:Y (组织承诺) =0.35**X (工作满意度)

(p=0.000, t=5.75)

方程二:M (组织信任) =0.541**X (工作满意度)

(p=0.000, t=7.49)

方程三:Y (组织承诺) =0.195**M (组织信任)

(p=0.006, t=2.21)

方程四:Y (组织承诺) =0.218***X (工作满意度) +0.24**M (组织信任)

(p=0.000, t=3.56) (p=0.008, t=4.36)

注:**表示p<0.01;***表示p<0.001;回归系数已经过标准化;回归系数下方数字为p-value.

注:图中保留了t>2时对应的路径系数, 其余的均已删除, 表示各路径系数在0.05水平以上显著, 后同。

模型M 1的χ2/df=2.5, RMSEA为0.073, NNFI, CFI, GFI等均在0.9以上, 只有AGFI略低于0.9的要求, 但是考虑到其受样本影响较大, 而本研究所提供的样本数有限, 所以认为可以接受。综上所述, 本模型的拟合度高, 是一个好的模型。图中的γ值为标准化的参数估计值 (路径系数) 。通过以上全模型分析, 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水平下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和组织承诺三个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是显著的。可以得到验证后的结论如下:组织信任在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因果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 1得到支持。

4.2 组织信任在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① 以主管信任为中介变量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模型分析

注:路径系数为标准化值, ***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后同。

从结构方程模型M2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拟合要求, 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由图2可知, 工作满意度的组织管理、上级指导、自我实现三个维度通过主管信任对组织承诺产生间接作用, 而主管信任在工作本身、社会支持与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即主管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2得到支持。其中上级指导满意度与主管信任的路径系数是最显著的, 达到了0.78, 这说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与上级的沟通交流时形成对他们的胜任程度、工作方式与决策能力等的判断, 多次的认知经验积累将会形成对主管能力、公平和善意定性的心理倾向, 如果是积极肯定的预期, 便会形成对上级的信任。对于主管的信任促使员工更愿意与上级交流、分享成果, 形成良好的心理沟通, 所以能够增进个体对于组织环境的安全知觉, 并且更愿意去探索工作的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 增强组织承诺。另外, 工作本身满意度、社会支持满意度对组织承诺产生直接效应, 说明从工作内容、负荷、胜任度、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方面可以直接提高员工工作的卷入度和对组织的忠诚。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主管信任与组织承诺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25, 非常显著, 因此员工产生对主管的信任感可以激发组织承诺, 减少员工流动带来的损失。

②以高管信任为中介变量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模型分析

从结构方程模型 (M3) 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拟合要求, 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由图3可知, 除社会支持这一维度外工作满意度其余各维度通过高管信任对组织承诺产生间接作用。即高管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3得到支持。员工对于高层的知觉来自于公司制度与政策, 对高层的信任还来自于对组织发展规划的了解和组织发展前景的信心, 这些都与员工个人有直接联系, 因而工作满意度的各维度都与对高管的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当个体对高层管理者信任时, 则会通过一些自发的公民行为使整个组织受益, 组织承诺便是主要表现之一。③以同事信任为中介变量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模型分析

从结构方程模型 (M4) 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拟合要求, 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由图4可知, 工作满意度的工作本身、自我实现、社会支持三个维度通过同事信任对组织承诺产生间接作用, 而同事信任在工作本身、社会支持与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即同事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得到支持。员工对同事的信任知觉来自于与同事的合作、对自己工作的认同和尊重、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工作之余的非正式组织也会为员工带来感情互动的空间。对于同事的信任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中的知识分享, 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 个体目标的达成, 是个人和团队的双赢。所以, 工作本身满意度、自我实现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满意度通过同事信任对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产生间接影响。

从组织信任三个层次的中介效应来看, 高管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 (0.36) 最显著, 其次是主管信任 (0.25) , 再次是同事信任 (0.1) 。这表明员工对公司的人性化政策、透明公平的奖惩制度、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的认同等因素的知觉对是否留职影响最重要, 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是以信任的方式对待自己时, 员工也会对组织回报信任。主管是构建组织内信任的核心要素, 扮演了员工主要的信任对象。直接领导掌握着重要资源, 并影响到员工的直接利益。同时对同事的信任知觉对员工的组织承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将员工间的信任关系建设视为一种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建立恰当、公平的奖励和分配机制, 提高员工间信任水平, 将会有力提升组织竞争力。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组织信任为中介变量, 联结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关系, 目的在于探讨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与组织承诺间的影响关系。本文通过文献探讨来构建理论模型, 以企业员工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确实可以通过组织信任知觉影响组织承诺。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丰富了不同层次组织信任对员工态度的中介效应解释, 使得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化。过去对组织信任的研究主要是将组织信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很少对组织信任的内部具体结构做专门研究。本研究着重探讨组织信任的次级因素, 即直接主管的信任、高层管理人员的信任和同事的信任。这些研究结论以一定程度上给实践者更大的现实启发;过去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的研究主要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式, 通过对提出的因果假设模型用数据进行拟合验证并同时考虑测量误差, 使得对中介作用的检验更加趋于合理。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明确组织信任在员工态度与员工行为之间扮演的角色、构建和谐的信任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康锦江, 杨春江, 张化东.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对工作努力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6) :427-430.

[3]李宁, 严进, 金鸣轩.组织内信任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效应[J].心理学报, 2006, 38 (5) :770-777.

8.扎实做好高考组织工作 篇八

关键词:高考组织工作;思想认识;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05-04

教育关乎民生,“学有所教”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高考工作存在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教育考试管理机构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组织协调机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扎实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努力实现“平安高考、阳光录取、优质服务”的目标。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高考组织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事关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事关千家万户的多年期盼,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高考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主要工具,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一)充分认识高考组织工作面临的严峻环境

随着形势的变化,近年来考试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恶意传播各类涉考有害信息,组织团伙舞弊,甚至内外勾结非法盗取试题,严重干扰破坏考试公平和秩序,损害考生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目前,考试作弊的新型特征是,作弊主体组织化专业化,作弊目的营利化,作弊手段高科技化,作弊行为产业化等,高考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对此,各级一定要高度重视,专门研究专门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普通高考的正常进行。

(二)准确把握高考组织工作的复杂程度

普通高考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考试,社会关注度高,加之现在信息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出一点问题就可能造成较大影响。另外,考生数量多,近几年,全省每年考生数量都在40万左右。考生类别全,不但有理工、文史,还有艺术、体育文、体育理,以及对口招生等类型。考生情况复杂,不但有本地户口考生,还有进城务工子女等考生。除正常考生外,还有一些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以及近几年还有一些国家农村贫困地区专项生。这些都给考试和录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三)切实克服高考组织工作中的错误思想

全社会、各级招生机构对高考工作都非常重视。各级主管领导考前亲自部署、亲自动员,考试期间坐镇指挥,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严密、落实到位。但从以往检查掌握的情况看,也有少数人员认为高考工作每年组织,年年都是一个样,存在经验主义的思想;认为考试安全都是外单位的事,出问题是其它单位出问题,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有的认为考试出了问题,有单位和上级顶着,存在无所谓的思想。这三种错误认识虽然只发生在个别单位和个人身上,但对高考组织工作非常有害,一定要注重克服。

面对严峻复杂的考试安全形势,各级招生教育考试机构负责高考的同志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确保考试安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高考管理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高考组织工作万无一失。

二、开拓创新,努力夯实高考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

(一)建章立制,规范运行机制

高考组织工作从前一年11月份报名到当年8月20日录取结束时间跨度达9个月。涉及报名、体检、政策优惠、考试编场、组织考试、面试体检、公布成绩、填报志愿、组织档案、录取等环节。虽然每年高考政策都有一定的微调,但基本程序不变,各级考试结构要制定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表,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责任、工作安排等,使各级招生机构能做到早筹划、早安排,靠制度保障,靠机制规范运行。

(二)丰富内容,延伸拓展服务链

1.巩固传统服务项目,做到“有中生新”

在考生报考阶段,公开招生政策,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将所有招生政策规定、录取规则、助学通道、防欺诈预警等考生须知的细节、应知的内容,及时、准确地告知考生和社会。在填报志愿期间,开展多种形式高考咨询,指导考生做好志愿填报,帮助考生准确理解高考有关录取政策,填报好各批次志愿。在考试结束和录取中,及时公布考试、录取信息,方便考生查询,第一时间为考生提供考试成绩、录取信息查询,及时公布每批次、各个志愿录取提档线、各批征集志愿缺额计划、剩余生源情况和填报征集志愿说明等。

2.拓展服务项目,做到“无中生有”

要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标准,延伸服务链,做到服务保障无止境、服务保障无缝隙。一是考试是平时学习成绩的检验,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考试院要在认真分析每年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考试成绩好的学校的经验,向有关学生提出建议。二是高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好。但考试时发挥不理想,考试成绩差,主要原因是心理素质不好,考试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有关学校开展考生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考试也是一门讲究技巧的科学,考试院要组织有关学校对考生考试能力、考试技巧的培训,确保考生在平时刻苦努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水平,取得好成绩。

(三)开拓创新,改进服务方式

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改进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不但要巩固“面对面”的传统模式,更要发挥“键对键”新型服务的作用。

1.现场咨询

要在报名、体检、考试、公布分数、填报志愿等关键节点,区分招生院校、高级中学、考生、家长等对象,组织现场咨询,回答社会关切的问题。

2.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各级教育考试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学会和新闻媒体打交道,既要利用他们发布公开信息,又要防止部分新闻媒体对一些信息的误读和过分解读。

3.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每家每户都用上了互联网,尤其是考生几乎每人都有手机,现在国家、社会也都用信息公开平台发布必要的信息。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考试院网络的作用,及时公开有关政策、公示优惠考生名单、公布体检(军检、面试)结果,公布录取分数线、公布考生成绩等。

三、突出重点,把握高考管理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抓培训,在提高组考能力上下功夫

1.组织参加招考考务会

区分三个层次,组织各级招生机构参加国家和河北省组织的高考工作会议和考务培训,组织好市级高考工作会议和考务培训会议,开好县(市)、区高考工作会议和考务培训会议。

2.重点抓好考点培训

考点和考务人员的培训是最基础也是最末端的培训,是对具体抓落实的单位和人员的培训,要切实组织好。培训内容突出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要重点规范考试组织程序,要特别强调考试安全,另外还要让大家了解高考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要在对全体涉考人员全面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初次涉考人员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3.确保培训会议效果

高考前两个月,应考复习进入关键阶段,各教育部门、各学校工作任务重,要科学安排教学工作、妥善处理高考培训和其它教学活动的矛盾,要确保培训时间,做到内容、时间、组织、人员“四落实”,不能走过场。

(二)抓协调,在形成保障合力上做文章

各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作为招生委员会的牵头单位,要精心部署、周密筹划,主动向成员单位通报情况,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精心制定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整治考场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公安部门负责增加考点巡查人员,协助维持考点秩序;交管部门负责加强交通疏导,保障道路畅通;卫生部门要设置流动保障车,实现流动巡诊;卫生监督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饮食卫生安全。供电部门要检修线路,制定保电方案;城管部门要“重拳治理”噪声污染,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复习及考试环境,确保考试顺利实施。实现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开展考试环境治理集中行动,确保考试工作的安全、平稳进行。

(三)抓管理,在严肃考风考纪上出实招

考风考纪是确保高考公平的重要环节,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狠抓管理、严肃纪律,在这一环节不能出任何问题。

1.搞好考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要利用开展“考风考纪月”的契机,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签订承诺书。

2.注重运用科技手段

标准化考场实现了视频监控,对全面掌控考试情况、净化考试环境、改进考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要发挥标准化考点的作用,充分利用监控、身份证识别仪、指纹识别仪、金属探测仪的作用。每年考试前,要组织各单位在考前对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调试,要实现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监控,确保不留死角。

3.严格违规行为处罚

要加大对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认真对待群众举报,对骗取报名资格、加分资格、录取资格和冒名顶替的考生,对考试工作人员失职、失误、失察和考场舞弊等违规行为,要配合相关部门严肃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惩。

(四)抓督导,在确保考试安全上见成效

安全是高考的生命线,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力保障试卷绝对安全

要强化安全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加强对试卷印制、运送、保管、交接、清点以及考试实施、评卷等环节的监控与管理,狠抓保密措施落实。要选用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人员承担涉考涉密工作,坚决杜绝考题泄露、考卷丢失和被盗等恶性事件。高考前,全省各个市县要对试卷保密室进行一次集中普查,查漏补缺,消除隐患,确保试卷绝对安全。

2.全力保障考试过程安全

要组织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对考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所有考场符合安全标准;公安、武警部门要做好安全保卫、现场警戒等工作;交通、交警部门在高考期间要对涉考路段实行局部交通管制,确保考生通行顺畅,特别要对集体运送考生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考生乘车安全;卫生部门要指导并协助做好考试期间传染病疫情防控,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电力、环保、消防等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全力做好与本系统有关的各项工作。

3.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包括试卷保密、考场安全、网上录取系统防护等环节在内的招生考试全过程应急反应机制,制定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市、县都要成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上报,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各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努力把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避免造成考点、考场秩序混乱和事态失控,保证考试安全顺利实施。

(五)抓服务,在体现人文关怀上求突破

要结合重要工作环节和工作时段,广泛宣传高考基本政策、改革措施、程序规则、诚信考试等各项做法、措施和要求。要解决好残障考生应考、考试期间考点的照明供电、医疗保障、安全保卫、考生食宿以及防止噪声干扰等问题,为考生考试发挥水平、实现报考意愿积极创造和谐、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要适时进行高考预警或案例宣传,揭露中介欺诈伎俩,提醒考生和家长避免上当受骗。

四、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搞好高考管理服务工作,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服务管理者的能力素质。

(一)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高考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招生形势和工作要求,全面学习招生考试的有关文件,熟悉并掌握招生考试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

(二)培养务实工作作风

考试工作是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一点纰漏,要继续发扬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工作精细的传统,在岗位上做贡献、出成绩。

(三)严格遵守廉政纪律

要按照上级规定组织好各种考试,做到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光明磊落,确保公正、公平,不得出现徇私舞弊等问题;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不以私人名义吃请、不收受考生、下属单位等的礼品,不索要回扣。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禁止讲排场、比阔气,不到高档消费场所消费。

各级教育考试机构要充分认识高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如履薄冰的状态,狠抓各项细节工作,确保实现考前试题不泄密、考中不出现集体舞弊现象、考后录取工作公平安全,确保实现“两服务、三满意(为考生服务、为招生院校服务;考生满意、院校满意、家长满意)的目标。

上一篇:党员年终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读《竹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