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2024-08-28

教学资源规章制度(精选12篇)

1.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篇一

教学督导规章制度

1.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理论教学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秩序,教师备课、授课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及教学条件保障状况等。重点考察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情况及综合教学效果。课后就教学得失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指导和改进建议。

2.参加系(部)教研活动,考察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情况,提供咨询意见和改进建议。

3.参与期初、期中、期末教育教学检查和各种教育教学评估,反馈检查与评估结果,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受学院委托或根据自己发现的可能制约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学生督导信息团和督导助理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和督导。倾听并及时反映师生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聘请校外有关专家和服务对象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及其质量进行评价。

6.定期召开教学督导例会,汇总分析督导情况,并分别以《督导记录》、《内部通报》、《督导简报》等形式向院领导、中层负责干部和全院师生通报。重要问题及时报院领导研究解决。跟踪学院运行中质量缺陷的整改,建立学院运行质量档案。定期写出督导工作总结。

7.完成学院交给的需要教育教学督导室完成的工作。

教学督导员管理办法

教学督导员是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督导队伍,是教学督导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教学督导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教学督导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掌握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和精神,有一定的政策水平;

2.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

3.熟悉教学管理过程,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

4.有较强的责任心及团队协作精神;

5.求真务实,办事公正,作风正派;

6.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7.身体健康,能认真履行职责。

二、教学督导员的选聘

1.督导员人选由教学督导处提名,会同人事部门考核后,由院长聘任,并颁发教学督导员聘书。

2.聘期为一年。

三、教学督导员具有下列权力和义务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认真执行学院制定的教学督导条例;

2.检查有关部门和个人的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教案等教学文件与资料;

3.根据需要随机听课和检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4.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向有关部门和个人了解教学与教学管理情况;

5.收集、整理、分析教学督导信息,提出指导性建议,并报督导处;

6.参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工作,为学院提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督导资料。

四、教学督导员的考核

1.督导员的考核由学院负责督导工作的分管领导主持;

2.督导员的考核由学院督导处组织实施,并接受群众监督;

3.对考核不称职的应予以解聘,对考核优异的给予奖励。

2.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篇二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 路径依赖问题。

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选择的过程中, 由于历史上的选择具有不可逆性, 因此, 初始选择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力, 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 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 而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与自我积累的放大效应, 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 使其较难突破。1]简言之, 制度的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时对前有制度的一种依赖性, 人们过去的选择会影响现在可能的选择。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自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所改进和创新, 其“路径依赖”的主要问题是仍然呈现计划体制下的一些基本特征, 如集权、刚化、统一等。其缺陷突出表现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过于强调教学过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一。首先,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始终围绕教学计划的完成而进行着被动式的管理, 过于强调管理过程而忽视了管理效果。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应该是由专业院系根据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来自己安排, 但实际情况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做出许多统一规定, 院系 (专业) 只能在小范围内选择。其次, 现行高校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表的刚性依然很强, 课程、教材、教学大纲稳定和划一的局面依然存在, 虽然推行了很多改革, 但只是从一种旧的统一性到一种新的统一性, 学生仍然缺少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等方面的自主权。此外, 课程结构和体系刚性也过强, 课程开设很少考虑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必修课的比例偏高, 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选修课程资源尤其是高水平的选修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学生能选择的余地太小。这种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与新时期大学外部的现实需求、大学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2. 缺乏合法性机制。

合法性机制就是指社会的法律制度、社会规范、文化观念或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成为“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之后, 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观念因素, 能够诱使或者迫使组织采纳与这种共享观念相符的组织结构和制度。[2]组织的制度化过程是组织不断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如果组织的行为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出现“合法性”的危机, 对组织的今后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合法性机制理论要求大学在制定、调整教学管理制度时系统进行环境分析, 寻求环境认可的教学管理制度。我国高校在管理方面长期以行政管理为主导, 学术管理体系普遍不完善, 从而导致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合法性机制, 主要表现为制度体系不完善, 制度环境不完善, 制度与环境不协调。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但学校实际没有自由设置学科、专业的自主权。设置学科、专业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此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应追求“学理” (合乎教育规律) 和“法理” (合乎法理要求) 的有机统一。但是, 目前很多高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本位”倾向, 某些制度条款未能体现“学理”和“法理”的统一, 存在若干法律盲点和制度误区。

3. 组织趋同现象严重。

所谓制度的趋同性就是指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行为的相似性。制度环境要求组织要服从合法性机制, 为了与制度环境认同, 各个组织都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 而不管这些形式和做法对组织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 因而导致组织趋同。当前, 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没有做到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因校而异, 而是跟着大潮走, 存在着严重的趋同倾向, 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学分制的实施上。据统计, 从1978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采用或部分采用学分制开始, 到目前为止, 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虽然适应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适合。学分制的实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但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 还与社会的各种因素相联系。高校的类型、性质也与教学管理制度选择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3]受社会、经济、教育体制本身的制约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急切地推行学分制实验往往会事与愿违, 出现教学秩序杂乱、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

二、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

教学管理制度是高等学校整个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必然要求教学管理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1. 创新管理理念。

“路径依赖”问题是我国高校在探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依据制度分析理论, 路径依赖问题是制度演变的规律, 而制度的整体创新需要个体思维习惯的改变。可以说, 制度变革往往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思想、理论、观念的具体化, 是教育思想、观念、理论作用于教学管理实践的中介。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管理改革的先导, 是教学管理制度更新的动力。因此,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瞄准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 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科学规律, 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和模式, 改变“制度淡化、管理弱化、手段老化”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理念, 从以管理措施、方法和手段创新为主的教学管理转变为以制度创新为主的教学管理。

2. 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合法性”。

依据合法性机制理论, 高校在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时必须注重两个方面:其一, 注重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二, 注重制度环境的建设与完善。随着大学生权利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强,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理所当然地既要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又要维护学生正当合法的权益, 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符合相关法律与符合教育规律的统一, 要遵循法制原则建设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要及时清理现行高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凡是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或条款, 要及时加以清理并及时废除。在此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

3.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 制度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权力的更迭, 制度环境会随之改变, 制度也会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环境, 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保障,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良好设计将不可能变为现实。从我国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前学校发展的具体背景出发,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环境建设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营造有利于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世界中, 意识形态对制度安排的决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 就不能忽视现代意识形态对它的影响和制约。营造有利于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 整个社会要树立现代的文化意识和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为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 要改变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能为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功能的实现提供资源和空间。学校应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应具有自己的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良好形象, 避免不求实际的“搭便车”;学校管理组织应从封闭的、行政式科层组织向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组织转变。 (2) 建立和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今天, 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成为解决各种体制矛盾和制度空缺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各种制度有效安排和运行的基础。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变革与运行必须依赖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当前, 除了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法》与现有的有关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法规条例外, 还应制定更具体更有效的法律法规, 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结论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研究, 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出发, 运用制度学的相关理论对在社会变革和教育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 就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学工作制度、教师管理队伍建设等某一具体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从理论高度对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事实和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 这对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186.

[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76.

3.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篇三

新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材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整课中乃至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在解决、处理民族问题上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该制度的落实切实关系到我国利益,特别是民族之间的关系。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贯彻落实合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上一次课的延续和巩固。本框总共分三目,第一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第二目“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明确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二、学情分析

由于河源市东源县本地有个畲族民族乡,所以讲民族方面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抽象的问题就具体化了,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上次课学习了民族关系,学生对民族和民族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时事关注度高,乐于思考,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还不够扎实,仍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

三、设计理念

《政治生活》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为基础,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这门功课的指导思想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层次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走进西藏”“了解西藏”两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通过“高原思考”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通过“东江学子精神”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西藏之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明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五、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西藏自治区的资料。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读书

上课前3分钟和课上前3分钟读书,起到预习的作用。并指导学生找出本课的知识提纲和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

(二)新课导入

自学导引P76~79: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法律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为什么我国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讲授新课

教学活动1.(课件投影):

1.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展示我国地图,从地图中发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特点;播放链接视频(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归纳出: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什么?

学生讨论思考,并完成回答。

(课件投影):学习成果展示

即时练习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为什么?)

教学活动2.(课件投影)

(走进西藏)展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一的西藏自治区美景,创设情景,随着轻松的歌声《坐上火车去拉萨》,坐上火车去西藏旅游。

(设计意图:本课,我采用带领学生“坐着火车去西藏旅游”的方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去西藏自治区旅游”这话题马上会冲击学生的感觉神经,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

(了解西藏)

高原回声:你知道西藏的过去吗?

高原新貌:经过50多年发展的西藏,现今面貌又如何?

高原贡献:西藏人民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高原憧憬:美丽的西藏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学生小组探究、谈论并成果)

探究问题一: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什么?

(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

探究问题二: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说明为什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生小组探究、讨论并总结成果)

(设计意图:理论课教学一直忌讳“满堂灌”却又常常会陷入其中。所以,我使用较为通俗的概括性框架,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融入在一起。这主要体现在目前我校政治科组实行的以知识网络的构建来统领主要教学这一环节上,从而使学生有整体知识概念,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成果和探究问题,结合本地实际,使学生通过实例更深刻全面地把握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即时练习(练习题略)

4.知识拓展

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你认为西藏今后该从那些方面发展?

(2)如果你是自治区的干部,你会从那些方面来发展西藏?

(3)如果你是党中央或这国家中央机关,你会为西藏的发展做些什么?

(4)如果你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家,你又会如何为西藏发展尽力?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以上四个问题,学生更能从不同角色出发,全方位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并坚持和完善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明白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四)反馈训练与课后作业

反馈训练:与本框题有关的时政热点题和一两道近年高考选择题。(略)

(设计意图:查缺补漏,巩固知识,题量不需要多。)

七、板书设计

(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为什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

(四)坚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样?)

八、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在于和时事热点的结合,通过相关时事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对时事政治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形成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和谐局面,也符合高考的方向。

4.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篇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把足球运动作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

一、制度建设

(一)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教学教处、少年宫、总务处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形成校园足球教学管理责任人,包括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少年宫主任、体育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责任制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责任。

(二)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建立校园足球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教研与培训

(一)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写足球校本教材,开发足球课程资源。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校园足球教学工作计划、足球单元计划。

(二)教研组长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一项足球专题的学习内容。也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提高。

(三)教研组要带领教师进行足球教学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的足球专业教师水平。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分批进行足球教师的培训。

(五)每学期进行一次足球教学研讨课,由政教处和教研处组织体育组进行研讨。

(六)外出学习的足球教师回来后要做一次示范课。

三、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程管理

1.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在校学生每周应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

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加大足球课教学内容比例。

3.学校要利用网站、校园广播或是宣传栏对足球理论知识进行宣传,体育教师要注重利用体育室内课传授或是贯穿在实践课教学中。

(二)备课

足球教师备课内容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练法、备场地器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与练习方法指导、身体素质专项练习、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学生评价方法、课的密度与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三)编写教案

教师根据学期制定的足球计划、单元计划,认真编写课时计划上课前要写好教案。要求一课一案。提倡撰写教学设计。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班级、人数、日期、授课教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场地设计、器材)、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师生活动,组织教法与要求,运动负荷,准备热身、实践部分、身体素质练习、调整放松,预计生理负荷与练习密度,出勤记录、教学反思等。

(四)上课

1.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结构设计合理、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语言精练、口令宏亮、示范动作标准优美,教学效果良好、时间分配合理、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合理、教学有特色或是创新。课堂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堂课准备活动时间在8-12分钟,学生练习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每节课身体素质练习不少于5分钟。

2.强化足球课堂教学的管理意识。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体育课课堂常规,遵守点名制度和请假制度;培养体育骨干,配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立“专职班级体育器材管理员”,课前协助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后要及时对器材进行整理归还,有效防止器材的损毁,丢失等;准备活动合理充分,预防运动伤害,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养成。体育课堂内发生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挖苦、讽刺或侮辱学生,课堂教学内有突发情况的,教师必须及时上报学校政教处和教研处。

3.遵守体育课堂基本规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注重着装,做到三个“一”:一哨、一本、一笔,即口哨、点名册、笔(便于随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教态要大方、自然、亲切;口令洪亮,队伍调动迅速,语言精练,使用专业术语;讲解和示范动作时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组织教法合理,有效解决重难点;做好运动安全的预设。

(五)课后

1.出勤及课堂表现记录

课中及课后要及时记录班级出勤情况,如:上课时间、人数,病事假迟到情况,以及学生课堂表现和突发事件等。

2.教学反思

每一课时教案后要有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的呈现方式形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杂记”等。体育教师可以将好的教学反思发表或上校园网交流。

(六)督促与评价

坚持“以学定教”的课堂评价原则,以学生学得是不是主动、是不是扎实、是不是高效、是不是快乐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

1.把足球技术列入每学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项目中。体育教师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制定足球考核评价标准,完成教学内容后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考核。

2.教师教学评价。每学期组织一次问卷调查和学生抽测,学校政教处和体育组结合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对体育教师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对学生评价进行基本技能的现场考评,如传球等。

四、训练与竞赛

1.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足球社团,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小学一到二年级以趣味性足球为主,小学三到六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足球队,参加年组足球赛。以校为单位成立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参加上级举办的足球赛。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

3.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

5.幼儿园教学规章制度 篇五

1、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和《规程》结合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

2、各班要制定班级教育教学计划。班级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幼儿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系统的安排、设计和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的过程。它是由各个层次的计划组合的一个整体,只要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

3、各班在实施本班教育教学计划过程中,可根据幼儿发展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兴趣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教育目标、内容,每学期应对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

4、教学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各班应根据幼儿年龄实际和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将动与静、室内与室外、教师组织与幼儿自主活动等有机结合、交替进行,建立健全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

5、各班应为幼儿提供多内容、多成次层次、多形式的各类活动,发挥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应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坚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开放性教学和师幼互动原则。

6、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书写规范字,穿着整洁,仪表端庄,要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7、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尊重、理解、欣赏、激励幼儿。要微笑、和善、亲切地面对每名幼儿。严禁训斥、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6.信息化教学工作规章制度 篇六

李家坪联校

2017年3月

班级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班级电教仪器是学校为推进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全校师生均有管理、维护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各班级电教设施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经学校研究,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各班主任是班级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级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负首要责任。

二、各班级设立学生管理员一名。由各班主任确定一名品学兼优、热心班级服务、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班级电教管理员,并将名单报学校电教信息中心。班级电教管理员协助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电教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管理工作。在任课教师使用电教设备后,及时关机、关闭电源。保管好投影机遥控器,正常工作日时间由学生电教管理员保管和使用,节假日上交班主任,学期末上交学校电教信息中心。

三、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电教设施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每学期使用电教设施上课节数不能少于学期总课时数的2/3。凡不使用班级电教设施上课者,取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活动资格。每学期学校将通过学生评教、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查阅班级电教设备使用记录等方式检查教师使用情况,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四、班级电教设备应由任课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开启和使用。无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同意,严禁学生私自开启和使用电教设备。严禁私自改动投影机的设置参数,严禁学生使用多用插座充电。设备使用完毕,班级电教管理员应及时上锁。

五、任课教师使用班级电教设备时,要熟悉操作要领,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随时注意设备(包括投影机)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报告学校电教信息中心处理,并详细说明出现故障的原因。若因隐瞒不报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当事人(班)负责。

六、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比较昂贵的教学仪器,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学校电教信息中心处理。如系人为造成的损坏,由相关责任人照价赔偿或负责修理。

七、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各班主任到学校领取投影机遥控器。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员要认真保管本班的投影机遥控器和相关设备,如有损坏或丢失,由各班负责赔偿。

八、每次任课教师使用电教设备后,班级电教管理员应认真填写《班级电教设备使用记录表》。

九、学校电教信息中心,每学期于期中、期末对各班级电教设施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好电子备课室,使电子备课室起到真正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望各位老师严格遵守。

1、各位老师使用电脑只能是查资料,如查找论文、课件、教案、试题等,并且把下载的资料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里,以便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共享,严禁下载游戏和影片等,下载的歌曲要移走不得保存在电脑上。

2、严禁在电子备课室玩游戏和观看电影,违犯一次在阳光津贴或绩效工资的考核中扣1分。

3、严禁在电子备课室上QQ聊天,特别是上班时间,发现一次在阳光津贴或绩效工资的考核中扣2分且全校通报批评。

4、电子备课室的开放时间共三段,分别是:上午第一节课至第三节课,下午第一节课至课外活动时间,晚上第一节自习课至第三节自习课。每段时间结束时管理员必须到电子备课室进行检查电脑是否已关闭,并切断电源关锁好门窗。非开放时间各位老师一律不得向管理员借钥匙开门上网,发现一次从阳光津贴或绩效工资中扣管理员人民币50元(望各位老师理解管理员并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5、各位老师只有要上交的材料和送上级评审的论文才可到电子备课室打印或复印(请不要到教务处打印,教务处的打印机为各处室使用),并且每次打印或复印后要登记并签名。其他私人材料一律不能到电子备课室打印或复印。

6、到电子备课室查资料必须爱护电子备课室的卫生。

7、电脑使用完后一定要正常关机,严禁用直接切断电源的方法关机。

7.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篇七

关键词:教学督导,教学质量,机构设置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 而要做到这点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随着高校质量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教学督导制度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部分。为了全面提高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更好地发挥督导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必须要加强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 并对教学督导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 才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教学督导的重要性

教学督导是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一项专门性工作, 其任务是确保高校有关教学政策、规定、措施的贯彻执行和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 总结推广教学工作经验, 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 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一系列管理行为的基本部分。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要环节的自主式教学督导制度, 已经在全国众多高校建立起来, 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督导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制度建设上, 不少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缺乏有效和完整的制度保证和运行机制, 主要表现为:教学督导大多都不具备行政职能, 督导人员属于一种临时性职位, 这对督导队伍的稳定, 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督导队伍的聘用缺乏明确具体的聘任操作规范, 这很难保证督导机制健康、有序运行, 也很难保证督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对教学督导队伍的培训较少, 督导人员聘任之后得不到培训, 不能很好的了解教育改革及教学督导的最近工作动态。

2. 教学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不足

教学督导在队伍建设上多为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离退休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 教学督导队伍年龄老化, 结构不够完善, 督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督导成员多为10位左右, 但能持续参与工作的也就5-7位, 这些因素导致教学督导工作缺乏科学性, 不能有效地对教学工作进行督导。

3. 督导过程中“督”重于“导”

重“督”轻“导”是目前高校督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督导工作方式过于简单, 重过程而轻目的, 过于注重查错和评定等级, 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偏离了中心, 有悖于教学督导的初衷。

三、教学督导制度完善措施

1. 设置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

教学督导机构应该是相对独立于其它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比较超脱的专家咨询性机构。而现实是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机构并不是独立的部门, 基本上都是挂靠在教学管理职能部门, 依据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开展督导活动。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 易失公正性与权威性。因此, 我们要设置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 它应由主管教学的校长直接领导, 发挥参谋和顾问的作用, 以体现它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教学督导的范围和内容限于教学工作,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二级学院督导制度

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督导起到补充作用, 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本身需要, 在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自上而下, 急需学校教学督导制度中融入二级学院教学督导机构与制度。另一方面从二级学院自身工作而言, 自下而上, 需要二级学院在遵循学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基础上, 在开展和实施各项教学督导工作中, 积累和形成大量可操作的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的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制度, 以进一步督促、引导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因此, 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其已成为当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发展及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优化督导队伍结构、提高督导人员素质

目前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普遍单一的由退休老教师组成, 结构单一且年龄普遍偏大。要打破传统观念, 实行老、中、青相结合, 在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中, 可以考虑聘任一些中青年教师, 以弥补老年教师精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的不足, 应该从职业、专业、年龄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想要从事教学督导工作, 除了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外, 还要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造诣, 要具备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但是在学校中, 同时具备这些要求的教师肯定是各单位的中坚力量, 应该不会主动承担教学督导任务。因此, 对教学督导员的聘任应该建立在奖励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自愿报名的原则, 选拔一批有工作热情的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教师, 通过优势互补, 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学督导团队。

高校教学督导对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可以促进高校的教风、学风建设, 强化教学管理, 深化教学改革, 才能真正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制度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爽.浅议高校教学督导工作[J].黑龙江教育, 2011 (10) :30.

[2]白风.浅谈教学督导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原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85-86.

8.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 篇八

关键词:国际海底区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开发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40-02

一、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

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海洋,大约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达3.6亿平方公里[1]。如今,人类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陆地上的矿产资源储量正加速消耗而急剧减少,若单纯依靠陆地资源将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进一步还会威胁世界的和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1873年至1876年,英国科学考察船“挑战者号(the Challenger)”在三大洋底发现有丰富的黑色含水二氧化锰的锰结核;1957年至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所进行的国际性海洋考察,美国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海床发现一批含钴品位的锰结核;同年苏联也对太平洋做调查,于1964年编制了太平洋底锰结核分布图;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及法国,在60年代也加紧对太平洋底锰结核矿做数十次的调查与勘探。其中法国于1967年成立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并于1970年完成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以北海域的海底锰结核的调查;1978年3月至5月,美、加、日组成的海洋管理集团,在夏威夷以南一千七百公里、水深五千的海域开采海底锰结核,日产量达三百吨;1980年6月及1981年3月,美国洛克西德集团在太平洋进行两次试采,日产锰结核五百吨;1983年5月至7月,我国海洋调查船在太平洋北部海域捞获数百公斤锰结核;日前美法及德国已建立锰结核冶炼工厂,开始进入商业生产阶段[2]218-221。

开发深海底的锰结核将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会带来政治、经济与法律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长久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存在对立,现在对于海底区域资源的开发又成为了一个新的争议话题。

二、对国际海底区域的认识

人类对国际海底区域有一个逐渐的认识过程,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无主物原则、共有物原则和海洋自由原则,最后《海洋法公约》接受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

1.无主物原则:早期著名国际法学者维多(E.de Vattel)[3]287、格劳秀斯[4]43认为海中之物不会因公众所用而耗尽,任何人不得享有排他的专属权利。因此主张先占取得无主物。

但是取得无主物须符合条件:第一,该物过去不属于任何人;第二,获得者必须对该物有效地、实际地控制。所以无主物原则认为海床与底土及其上资源不属于任何人,可以通过先占取得。

但是主张国家通过无主物先占海底是限于邻近国家海岸的近海地区,这些地区不涉及深海底。而这些地区现已并入了大陆架范围内,适用大陆架的规定。大陆架学说否认近海地区是“无主物”,因此深海底不是“无主地”。开发海底资源是国家扩大主权、争夺大量资源的最后机会,国际海底区域若适用无主物原则必定会引起混乱,大国夺大利,小国得不到利益,世界更加不公平。

2.共有物原则:在罗马法中,共有物是指不属于任何形式的专用或私用之物。持此学说者认为海洋和海底是一个共同体,深海底的资源可供各国自由使用。但是如果各国对海底自由使用定会影响其上的公海水域权利,会直接威胁到公海的法律地位。

分析共有物可以看出,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共有物的数量应足够多;第二,任何人不得独占共有物的整体。但是深海底中的矿产资源往往形成的速度极为缓慢,还达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程度,且海底锰结核矿等资源只能分次分批取得。总之,无论是无主物原则还是共有物原则都未被普遍接受。

3.公海自由原则:格劳秀斯在《海洋自由论》中写道:“空气是共有物,因为它不能被占有,而且是用之不竭的,因而属于全人类。海洋也是共有物,它是广阔无垠的,在某种意义上也不能被占有,而适合于供商业航海和捕鱼之用,它应当属于全人类,不得为任何人所占用”。格劳秀斯提倡的海洋自由只限于“商业航海和捕鱼”的水域部分,并不包括海底与深海海底。1958年的《公海公约》才进一步提出航行、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公海上空飞行四大公海自由,但是仍未涉及深海海底及资源的法律地位。主张深海底适用公海自由原则的学者认为海床与底土属独立的法律实体,国家管辖权范围以外的海床及其上的海域为公海自由的范围,底土部分则是无主物,可以对其实施先占取得。

公海自由论导致发展中国家势必会因资金与技术不足而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抗衡,更无法获得公海资源的收益,公海自由原则将会名存实亡。因此《海洋法公约》明确公海自由原则不适用于深海底区域。

4.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1967年马耳他建议中提出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1969年联大通过的“暂缓深洋底资源开发的决议”,再次重申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与下层土壤的原则宣言》,主张海床洋底、底土及该区域的资源为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得对该地域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1973年第3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同时,深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也具体化了,而且是建立在深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基本原则上。但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不为发达国家接受,自1982年后便开始借助“谅解”与“协议”来调和对立。从这点看来,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虽然得以保存下来,却已经失去了许多其本身拥有的意义与特色。

三、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

各国对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主体和方式存在争议,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单一开发制:发展中国家主张国际海底机构统一管理国际海底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这种主张符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要求。但因国际海底机构不具有独立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实力,因此该主张未被采纳。

2.国际注册制与国际执照制。第一,国际注册制。发达国家主张各国只要把已经开发或预定开发的项目通知国际海底机构,该机构登记注册后各国便能开发其资源。这种主张是基于公海自由原则提出的,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不符,遭到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因此未被《公约》采纳。第二,国际执照制。发达国家主张国际海底机构对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有专属管辖权,各国同该机构签订协定后可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资源。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削弱国际海底机构的权力,自然也遭到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也未被《公约》采纳。

3.平行开发制:美国提出国际海底机构与缔约国企业都可在国际海底实施资源开发活动。同时,美国提出了各国接受平行开发制的条件或建议。第一,以资助、转让技术及培训人员为前提。第二,实施审查制度。对平行开发制发展中国家做了妥协,因此该制度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采纳。当然,主要发达国家放弃公海自由原则,支持平行开发制的重大原因之一为实施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须对该矿区具有排他性的权利[5],而公海自由原则无法保障该权利[5]。

四、我国对待海底开发的态度

发展深海关联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是突破我国资源瓶颈的机遇。我们应理解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及其实质,认识公约新发展的制度和安排。1991年我国成为已登记的先驱投资者,并于2001年与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获得了东北太平洋深海底勘探多金属结核资源的专属权。但是,对于海底区域的开发我们还需更多的努力。第一,合理安排海底资源的研究工作,对资源数据、资源特性、开采制度、储量需要、市场需求及开发难易程度等因素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申请更多矿区及开发做好充足准备。第二,加强深海开发技术。我国应在确保深海资源占有量的同时,考虑和研制深海技术,开展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我国深海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加强国际海底制度研究的资金投入。我国应不断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及合作方式,同时给予融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国际海底制度研究所需资金投入。第四, 勘探和开发海底资源应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开发海底资源会使影响邻近海域的清洁度,增加海水中各种矿物含量,也会影响周围区域的生物生长环境。因此我国在开发海底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靳叔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协会,1982.

[2]魏敏,罗祥文.海洋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3]E.de Vettal.Le droit degens,Livi.c.xxiii.Nauchatel:Impremerie do la societe Iypographigue,1777.

[4]Hugo Grotius.The Freedom of the Seas or the right which belongs to the Dutch to take part in the East Indian trade[M].N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16.

9.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篇九

人员构成 组长:戴远同

成员:傅文超、苏佳辉、陈耀攀、阮幼华、黄志勇、陈玉玲、郑小朱、黄亚真、张小玲、叶燕燕、陈春育

为引导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逐渐形成以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课题研究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作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课堂改革的深入研究。

二、总体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得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为此,在进行课堂改革实验中,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学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课题实验。

三、课题组管理

1、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2、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3、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4、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4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5、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6、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四、课题组制度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学校领导至少要参与一项课题实验,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学校教科研室管理制度年。引导教师以自己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探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4、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房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5、课题实验工作学期小结制度。各课题实验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课题实验教师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将有价值的资料上交资料室,汇编成册。每期结束写出阶段性小结或结题总结,交教务处审查存档。

6、家校联系制度。为了使课题研究中好的理念、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家长都知晓、认可,进而引导家长支持和参与,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实验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进行普及性培训,同时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利用家长的覆盖面宽的优势,为课题实验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帮助。

7、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残疾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8、领导小组监督制度。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监督课题研究工作。

9、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利索能力地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10.教学资源规章制度 篇十

4.2机构职责

4.2.1招生、就业处工作职责

招生就业处是在学院党委、主管院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其工作职责为:

一、招生工作职责:

1、负责全院招生计划的编制、落实、申报工作。

2、负责招生录取和对招生人员的培训、派遣、考核工作。

3、负责学院招生简章编制、印刷,发送工作。积极作好招生宣传工作。

4、负责向全国各地招办报送招生计划。

5、负责作好招生工作总结和起草报告、上报相关报表。

6、作好新生报到、复审事后处理和与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的接口工作。

7、负责招生文件、录取名单、定向合同等资料的清理、归档工作。

二、就业工作指责: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2、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规定以及学校的有关要

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

3、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到就业工作中,实行常年服务,全时咨询,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

4、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完善和开放就业信息系统,提供网上信息服务。

5、负责组织全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

6、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日程安排及相关手续。

7、协助相关单位办理毕业生离校事宜。

三、其它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4.3岗位说明及岗位职责 4.3.1招生就业处处长工作职责

一、在院党委、行政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根据国家的招生、就业方针、政策的规定以及学院的要求,组织制定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具体工作方案。

三、积极做好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学院专业调整、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建设等。

四、负责招生就业处经费预算、管理、使用工作。

五、做好学院与教学区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工作。

六、副处长协助处长工作。

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4.3.2招生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省、市招办的有关文件,严格执行招生纪律,领导全室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二、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招生计划,向拟招生的省(市)教育部门落实计划。

三、负责组织对招生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四、汇同教务处做好每年招生简章的制定工作。负责组织、安排招生宣传工作,确保招生计划落实。

五、检查、协调代理招生工作的各项事宜。

六、负责特殊专业考生的面试工作。

七、负责指导考生的报名、咨询、答疑工作。

八、负责安排、组织实施具体的招生录取工作。

九、配合学院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新生接待工作。

十、组织完成补录工作,并协调解决各种遗留问题。

十一、配合教务处做好学生转学、转专业的工作。

十二、负责做好各类招生数据的汇总、上报、总结工作。

十三、学习、掌握各项招生政策与动态,及时向主管领导反馈意见。

十四、负责与各地教育、招生办、人事等单位或部门沟通协调工作。

十五、完成院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4.3.3就业办主任岗位职责

1.主持就业中心的全面工作,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制订工作计划。2.与学生处联合负责对学生进行岗前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3.深入用工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研工作,掌握用人信息,积极开展就业推荐工作。4.向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介绍有关用人的形势、政策要求,推进就业的顺利开展。5.负责学生推荐就业合同、协议的草拟工作。

6.主持召集每周的工作汇报会,组织业务学习,交流工作体会,提高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7.加强与处室的联系,争取对就业办的配合支持。

8.负责毕(结)业生就业档案,就业后的跟踪档案,社会用工信息等有关就业用工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努力使就业办的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处理现代化。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4.3.4招生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协助招办主任做好招生计划制定工作。

2、参加招生宣传方针制定具体工作。

3、参加具体招生录取工作,收集有关新生信息。

4、总结招生宣传工作经验。

5、及时了解招生信息。并指导各地代理工作。

6、统计生源情况,为以后招生宣传提供依据。

7、收集并保存各种招生文件、计划、资料、宣传材料。

8、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参与组织迎新生等工作。

9、进行招生日常工作。

4.3.5就业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热爱就业工作,熟悉本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业务。

2、认真学习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文件和方案,做好毕业生的各项工作。

3、就业工作人员应积极联系用人单位,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组织我院毕业生参加就业供需见面会,并提供相关信息。

5、组织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并组织座谈、讨论。

6、办好就业指导信息窗;收集、整理、录入、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

7、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档案。

8、完成学院交付的各项就业工作及其它任务。4.5 管理制度 4.5.1招生就业处处长办公会议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管理,落实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有序、规范、高效运转,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处长办公会由处长主持召开,特殊情况可由处长委托副处长召集。第三条 处长办公会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周一上午10:00)。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随时召开或延后召开。第四条 处长办公会会议议事内容:

1、各部门的本周工作安排和上周工作的完成情况。

2、日常工作中部门之间需协调、合作的事项。

3、日常工作中部门难以解决的事项。

4、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5、大型活动的组织安排、分工协调及要求。

6、上级下达任务的落实。

7、部门负责人认为必须提交处长办公会研究的事项。

8、其他需处长办公会决定的事项。

第五条 处长办公会参加人员:正副处长,各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 处长办公会应安排一名记录人。会议记录每年需存档案备查。第七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4.5.2招生工作人员守则

一、掌握招生政策,熟悉招生业务,严格按招生政策办事,自觉维护公平竞争、公平选拔的招生录取原则,不违反招生规定。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认真执行高招委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按程序、要求进行招生工作,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擅自改变招生录取计划,不点名录取不符合录取标准的学生入学。

三、要高度负责,严肃认真地做好招生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工作认真,细致准确,一丝不苟。

四、严格遵守请示报告制度。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未经请示领导,不自作主张随意答复处理。

五、严守招生工作机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未正式公布或公开的招生录取信息,不得提前向考生、家长和向社会泄露、公布。

六、热情接待来访的考生和家长,耐心解答考生和家长的咨询。

七、不得随意更改考生的档案、资料等,不失职和舞弊。

十、按规定移交、传递新生档案,保管好新生档案。4.5.3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关于就业推荐工作人员行为准则

就业办是学院实施对学生就业管理、指导和服务的重要部门,对内,面向每一个学生;对外,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家长。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服务,特制定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以利于自我约束和相互督促。

一、仪表、举止

1.衣着整洁、举止大方。

2.对外接待要主动、热情、和气、耐心。

3.接打电话要礼貌、客气,杜绝使用“不知道”用语。4.工作时间不喧哗、嬉闹。5.办公场所保持整洁、素雅。

二、工作处理

1.属职责内事务须立即处理,不得拖延、推诿。

2.职责外事务,按首接负责的原则主动联系分管人员处理。

3.按政策不能办理的事务,要耐心解释说明。同时将情况报告上一级领导。4.当时办理不了的事务,要明确办结时间,办结后告知对方。

5.接办工作处理完后,要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6.政务要公开,工作处理要做到公平、公正。

三、工作纪律

1、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院领导保持高度的统一。

2、认真执行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按规章制度办事。

3、就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体现民航人的精神面貌。

4、在工作中本着“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负责”的理念,做到不“吃、拿、卡、要”。

5、在出差中本着“为学院负责”的精神,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虚假报帐。

6、和学院其它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就业推荐工作。

四、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4.5.4 招生就业处考勤细则

一、全处工作人员应按照学院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

二、科室的负责人对所属工作人员每天出勤情况进行监督,并填写考勤登记表,每月底报送院办主任。

三、工作时间原则要求不处理私事。确有急事须向上级请假。各科室的负责人准假权限为半天,一天以内者须经处长同意,一天以上者须经院领导同意。科室负责人请假须经上一级领导同意。

四、假期结束应主动销假。

五、特殊情况须请长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六、考勤结果将作为工作人员年终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

11.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矿产资源;税费;改革

一、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概况

根据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法律法规的规定,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税费体系,矿产资源税费种类主要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矿区使用费、海上石油收益金等税费种类。

(一)资源税

资源税从广义上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是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且能够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税种。我国实行“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税收征收基本原则。矿产资源税体现国家作为行政管理者强制、无偿、固定的从用益权人那里获得收入,征收目的旨在平衡社会利益分配、弥补矿业开发引发的外部不经济性。

在2011年,国务院颁发调整了资源税的税目税率,提高部分矿产资源的税率,计征方式改为从价计征或从量计征,这是我国资源税的重大改革,形成最新油气资源税费制度。①

(二)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是采矿权人因开采矿产资源向所有者的付费,主要功能用于调整国家所有者与采矿权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是行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双重身份,为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者的财产权益,即表现探矿权、采矿权的使用者向国家所有者的付费形式,主要体现平等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

(三)矿业权使用费

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两个税种构成了矿业权使用费,是指矿业权人因对矿产资源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而于申请获得矿业权时向矿业登记机关支付的对价,是国家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者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向开发利用公共资源的个别社会成员的所求,是我国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体现,予以体现税费公平性的重要制度。

(四)探矿权、采矿权价款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是为了获取国家出资勘查探明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而由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向矿权管理登记机关缴纳的对价。不同于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拥有者以所有权方式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该价款更多是体现对于投资收益的支付,国家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方式或以协议方式将矿业权以产权方式转移给他方而获得市场调控下的效益。

(五)矿区使用费、海上石油收益金

这两种税费不同于前面介绍的税费最大区别于“普遍征收原则”,矿区使用费的纳稅主体为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中外企业和开采陆上油气的中外合作企业,征收范围仅限于对原油、天然气的矿区使用。

二、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②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法律体系伴随无偿使用制度到有偿使用制度的转变已初步建立,形成矿产资源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保障矿业权市场的有序进行,然而,由于近几年来矿业市场飞速发展不断涌现新问题,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亟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结构庞杂、名目繁多

一般而言,最优的税费体系就是用最少税费种类达到最高的财政收入效果、实现税费的最好的调节功能。然而,我国的现行税费体系结构庞杂、种类繁多、功能混乱。

我国的矿产资源税费种类除上述所介绍到得“一税两费一金”,还包括其他行政性事业收费,比如勘查登记费、开采登记费,以及作为从事矿产资源行业的企业还需承担的增值费、企业所得税等。另外,我国的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只有资源税一类税种,在实践运用中且没有很好的达到调节收益的效果,而是通过各种“费”的形式代替其功能,国际通行做法是以一种税种为主,简化税制、以税代费的立法趋势背道而驰。

(二)矿产资源税费性质定位模糊

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税制度通释》可以发现,我国赋予资源税有偿使用和调剂级差收入双重性质,但这与资源税主要调整级差收益具有无偿性的特性是相矛盾的,所以资源税在我国功能界定不明确性、性质定位有所偏失。

(三)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标准过低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在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单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具体设计来看,其实质是对使用土地而征收儿向企业收取的地面租金。目前,对于探矿权、采矿权的使用费,其主要缺陷表现在征收标准过低,这就导致企业占有土地的行为无法起到足够的制约作用,导致一些企业跑马圈地、抢占地皮的行为层出不穷,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生态化改革设想

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诸多问题,导致了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严重不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为此,必须按市场经济规范相关利益关系的要求,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税费立法理念

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矿产资源领域需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和能量需求;其次,努力节约资源,尽量延缓常规矿产资源的耗竭时间;再次,依赖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为未来的资源基础做转换准备。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立法理念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中,缺乏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考量,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矿产资源的耗竭。任何制度的改革首先来源于思想认识的变迁,矿产资源税费立法的生态化改革必须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观的立法理念融入渗透的各项具体制度之中。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建立循环经济的矿业市场。③

nlc202309020252

(二) 改革资源税

现今,我国的矿产资源水费体系是经历了几次财税改革形成的,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的收取对于我国矿业市场的顺利运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跨越,资源税已经无法再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弊端逐渐显露,资源税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对资源税进行重新定性和定位。在資源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国家为了使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避免出现由于资源不均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差距过大的情况,将资源税的功能定性为调节矿产资源的级差收益。但是,对所有矿业企业征收资源税就混淆了税收和资源的有偿使用之间的界限。因此,今后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时,应首先明确资源税的税收性质,将资源税定性为调节资源的级差收益,从而使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区别开来,更有利于资源税的征收和管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应完善资源税计税的依据。资源税在现实情况下对矿业企业的约束力很小,这是由于资源税在矿业税收中比例不大。很多矿企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赚取更多的利润,不顾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矿山环境的保护,这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在资源税计税依据改革过程中,应本着调节级差收益为宗旨,以治理环境为目标。

(三)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与新资源税、矿业权价款在功能定位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有必要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由资源税而不是矿产资源补偿费来体现权利金的补偿作用更有利于加强征管并通过合理使用税收收入解决外部性问题。其二,我国地质勘探市场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强调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勘探补偿价值显然缺乏理论依据。其三,随着矿业权管理走向规范有序的轨道,减少部门收费、规范矿权管理是公平企业税负的重要手段,也避免了职能部门权责分割,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集中资金解决矿业共性问题。

(四)适当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费标准

首先,矿业权使用费项目在现存的制度中属于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取得的制度后,矿产资源有偿取得主要是由矿业权价款体现,因此,矿业权使用费应显现出本来的面目,即回归地面租金的本质。

其次,应将矿业权使用费纳入矿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性收费项目中,以改变现今收费标准过低、企业监督管制力差等情况,杜绝企业圈地而不勘查、开发等不作为现象的出现。

(五)合理分配矿产资源收益,带动地方发展

合理分配矿产资源收益,是处理好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提高资源开采率、地方政府规范矿业开发秩序的重要保证。有必要建立中央与地方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的协调机制,明确矿权收益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比例,使地方政府与中央共享收益。

注释:

①李英伟.对我国煤炭资源税费体制改革的新构想[J].税务与经济,2013(02)。

②李红欣,杨鲁,孙长远.中国石油资源税费制度问题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1)。

③盖静.中国矿产资源税费金制度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参考文献:

[1]李波.煤炭资源税改革目标实现的困境与对策[J].资源与环境,2013(01).

[2]杨人卫.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环境经济,2005,(05).

[3]董朝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4]郭艳红.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9,(11).

[5]陈洁,龚光明.我国矿产资源权益分配制度研究[J].理论探讨,2010(05).

12.资源、技术、制度与经济增长 篇十二

一、经济增长之源:文献回顾

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内容,自17世纪以来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受到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从方法论的角度,这些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其一,运用归纳推理法,通过研究一国或几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从而归纳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或源泉;其二,运用演绎推理法,通过建立各种理论模型,对经济增长之源进行完全抽象的纯理论分析。

首先,关于归纳视角的增长之源。早在17、18世纪,以Stafford和Mun为代表的重商主义者根据贸易实践开始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探索。由于他们的视角局限于流通领域,金银被认为就是财富,因此对外贸易顺差是一国财富的来源(Mun,2006,中译本)。随后,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到了20世纪,Denison(1967)根据美国和西欧各主要国家及日本的历史统计资料,测算了对国民收入增长产生影响的各因素的贡献。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Kuznets(1985,中译本)通过对西欧主要国家的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计和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之处探寻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认为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知识存量的增加;二是生产率的提高;三是结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其次,关于演绎视角的增长之源。18世纪,重农主义创始人Quesnay(1979,中译本)最早认识到资源(土地)对财富创造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土地上的生产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只有农业才能生产的“纯产品”(即剩余产品)是财富的源泉。随后,Smith(1983,中译本)提出了增加国民财富的三条途径: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进行资本积累和增加劳动投入。与Smith不同,Ricardo(1983,中译本)由于忽略了技术的作用而对经济增长持悲观主义态度。他假设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源泉,在人口不断增长且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条件下,投资和储蓄只有资本家提供从而导致资本家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不断下降,最终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陷入停滞状态。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Schumpeter(1990,中译本)的重要贡献,他认为推动经济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和原因是波浪形的技术创新。Harrod(1939)摒弃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方法,将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长期化、动态化,并构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增长模型。但他的模型仅考虑资本与劳动,并且两者不可替代,从而忽略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Lewis(1955)第一次全面地考察了资源、技术和制度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人均产量的增长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人的行为,而影响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主要与经济制度有关;二是知识的增长与运用;三是人均资本额与其它资源量的增加。随后,Solow(1965)构建了考虑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但该模型的最大缺点就是用(外生的技术)增长解释增长(D.Romer,1996)。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文献(Arrow,1962;Uzawa,1965)乃至80年代的新增长理论(P.Romer,1986;Lucas,1988)都围绕如何将技术内生化这一目标展开,但这些理论都只考虑技术、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制度重要这一认识获得了迅速的普及”(Wolfgang&Manfred,2004,中译本)。以North(1989,1994a,中译本)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制度至关重要”,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实质上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

上述学者的理论研究除了方法论上的不同外,他们所“发现”的经济增长源泉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总体上,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理论外,其他学者所认为的经济增长源泉都可归为资源、技术和制度三大类。这似乎可以解释目前经济学界所出现的一种趋势———资源、技术和制度三类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给予越来越广泛的强调(Ostrom,1992,中译本;Nelson,1996;Barro,1997;Wolfgang&Manfred,2004;Helpman,2004)。

二、资源、技术与制度的经济学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资源、技术与制度具有如下关系:资源的数量取决于技术水平;一定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潜在最大产量;而制度则决定了这种潜在量转变为现实量的程度(North,1994a)。

(一)资源

资源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劳动力,包括其数量和质量;二是自然资源,包括矿藏、森林等;三是资本资源,包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如基础设施等。从根源上,资本资源也是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投入的一类产出。两千多年以来,在世界人口总体上持续增长的一般趋势下,世界经济总体上也在持续增长(Maddsion,2001),这表明人类变得越来越富裕(当然是从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视角),比其祖辈享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这些产品直接地依赖于生产时耗费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资源的数量。因此,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投入,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Wolfgang&Manfred,2004)。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潜在)资源数量指由当时世界最高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存量。但有多少资源实际进入生产过程,还取决于该国的实际技术水平和制度水平。因此,资源与经济增长存在如下关系:一定技术和制度水平下,资源数量越多,从而实际可以进入生产过程的投入也越多,最终产量越高。

(二)技术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指“人对自然的关系”(汪丁丁,2001)。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仅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在经济学中,技术指将投入转化为产品的方法,与生产函数联系在一起,后者反映物质上既定投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与生产函数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决定进入生产函数的资源种类,从而决定一个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量;二是技术决定生产函数中投入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分为两种情况:技术进步不改变投入要素比例和改变投入要素比例,后者意味着某一类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更快,从而节约了另一类投入要素。因此,技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发现更多可以进入生产函数的资源,增加整个社会的总投入量从而增加产量;二是改进现有投入产出关系,节约现有资源从而增加产量。

生产函数仅仅表明一定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既定投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客观可能性。而在现实中,最大产出的实现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交通、通讯技术和制度(制度的约束在后文详述)。交通技术对生产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若某生产过程需要投入要素A、B,而它们却不在同一个地方,因此,它们各自所在地之间的交通状况就决定了它们能否“在生产函数中相遇”,从而决定了生产的现实性。若没有15、16世纪航海技术的进步,非洲的黑人不可能与美洲的自然资源进入“西欧殖民者先进的生产函数”。而通讯技术对于生产函数的作用而言,就是加快这种客观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变。因此,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全世界而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可以更快地进入生产领域并减少耗费在交通中的资源。

(三)制度

很多学者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界普遍接受North(1994b,中译本)的定义: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与技术的原意对应,制度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活动被新制度经济学家分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因此,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其总量生产函数应包括上述两种活动。生产函数反映了一定技术水平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客观可能性,如前文所言,这种客观可能性除了受到交通、通讯技术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规范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制度的影响。因为在生产要素被配置到生产环节之前,或者这种投入产出关系实现之前,存在一系列交易活动,它们往往阻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如产权因素和交易成本因素。

产权关系到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一方面,交易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因此产权的界定是否清晰决定了交易能否发生及其发生的困难程度,这无疑会影响交易主体进行交易活动的动力,极端情况下导致没有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另一方面,若产权保护不力,也即经济主体预期其交易和生产所得得不到保护,就不会将外部性内在化,也即最终没有生产活动发生。交易成本是与产权的转让和保护相关的成本(Barzel,1988)。因此,交易成本与产权关系密切,从而也关系到“内在动力”。但另一方面,交易成本也间接地反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所以它还关系到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外在压力。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交易的可能性、是否有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以及什么样的要素进入。交易成本越小,进入市场的要素越多从而竞争越充分,结果是经济主体在外在竞争压力下选择让最有效率的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以上这两类因素就是经济制度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产权界定和保护并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使更多更有效率的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既定技术水平下的潜在产出。

三、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谁决定谁

Kuznets(1985,中译本)认为,经济增长指供应人们所需各种经济商品的生产能力的长期提高,它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需要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而人口数量和人类欲望的不断增长以及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两千多年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商品总体上一直增长的事实表明,人类通过技术变迁或制度变迁较成功缓解了这种紧张关系(Boserup,1981;North&Thomas,1989,中译本)。关于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以Marx和Veblon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者认为制度变迁依赖于技术变迁;以North、Polanyi代表的制度决定论者认为技术变迁依赖于制度变迁(Ruttan,1994)。本文认为,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作为解决人类与自然冲突的两种手段,在大多数场合可相互替代,并不存在谁一定决定谁的关系。

如果把一个国家看作一个生产单位,理论上就存在总量生产函数Q=f(X)并有如下图形(见图1)。

图1中,横轴代表生产投入X(1),纵轴代表产出Q。假设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总量生产函数为Q=f(X),总投入为X1,则在该时期内既定技术水平下的潜在最大产量为Q2,如果该国的制度能将潜在最大产量全部转变为现实量,实际生产就位于B点。在此情况下,如果该国国民欲望上升(即使人口数量不变),要提高生活水平就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去实现,即生产函数曲线上移至Q’=f(X),于是在制度未改变时生产点移至B、C两点之间从而人均产量提高。如果欲望不变但人口数量增加(2),也只能通过技术进步来维持或超过原来的生活水平。另外一种情况,当生产函数为Q=f(X)时该国制度不能将其生产潜力全部实现,则生产点位于B、X1两点之间如A点。此种场合下,如果人口增长或欲望上升,可通过三种途径维持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改进技术;改进制度;同时改进技术和制度。

因此,根据对图1的分析,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进行解释。图2中,从左到右表示随着人口增加或者欲望上升,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可能演进路径。图中的“好制度”指将最大潜在产量全部实现的制度,“坏制度”指不能实现潜在最大产量的制度。图2中的初始技术状态为A,若此时制度状态为“好制度”,人口增加或欲望上升后,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如进步后的状态为B)维持或超过原有的生活水平;其后,如果制度状态为“坏制度”,可以选择技术进步或制度进步(如进步后状态为C),或同时选择技术和制度进步来维持或提高生活水平。当初始技术状态为A但制度状态为“坏制度”,人口或欲望增加后也有三种选择(技术进步、制度进步、技术和制度同时进步)。如果选择制度进步(如进步后状态为D)且进步后的状态为“好制度”,则此后的选择只能是技术进步(如进步后状态为E)。可见,技术决定论只能解释技术变迁B到制度变迁C的历史路径,而制度决定论者只能解释制度变迁D到技术变迁E的历史路径。

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都不是对方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尽管制度变迁(如1624年英国《独占法》的出台)所增加的物质激励是技术变迁的重要动力,但历史上仍有大量的技术进步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的直接结果,与制度变迁没有关系(Boserup,1981)。并且,人类对发明创造的天生兴趣和爱好也是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源泉。另一方面,尽管技术变迁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的上限,从而为制度变迁释放收入流(Ruttan,1994),或者说增加制度创新的空间,但在很多场合,技术变迁并不是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对于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次经济革命”(即一万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定居农业的转变),只是持续的人口压力的结果(North,1994a)。最后,正如近代史上的技术变迁以相关基础科学知识为前提,制度变迁也需要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准备(Ruttan,1994)。

四、资源、技术与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定技术水平决定一个国家可利用资源的数量,也决定潜在最大产量,而制度决定这种潜在量转化为现实量的程度。因此,从投入量到产出量之间的转化率(也称为生产率,目前使用较多的衡量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中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联合作用。由于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最近20多年才得到较普遍的承认,因此之前关于“增长核算”(Nelson1996)的方法无疑夸大了技术的作用,因为制度的作用也被归功于技术(3)。经验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而资源的作用则在逐渐下降(4)。

上一篇:关于写给医院的感谢信下一篇:有关助人为乐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