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读

2024-06-08

教材研读(共11篇)

1.教材研读 篇一

精准解读教材 精妙进行教学设计

南郑县城关小学 杨宝珠

受学校教导处刘主任的委托,我来谈谈自己近年来在学校校本研修的蓝图下进行个人研修的感受和点滴收获。当然了,在咱们城关小学这个优秀的集体里,我的这些认识都还是比较浅薄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对我的浅见陋识多多包涵,多多指导,不吝赐教。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新课改推进至今,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营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追求。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环节有很多,方法也多样。要说的方面实在太多,我在这三四十分钟里可能连皮毛都说不到。所以,思来想去,就说其中一个点吧。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就是扎扎实实研读教材。大家都知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我们只有深入的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现,新意不断,也才能使孩子们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言意兼得,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那么,如何解读教材,我们才能从传统观念的重围里成功突破,展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用心,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1、学会纯净地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常会听到身边的老师抱怨“我的课怎么就没有亮点呢?怎么就缺乏新意呢?”和大家进行一番交谈后,联系到自己前几年的想法和做法,我找到了答案:之前的我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常常不是静静地读课文,独立钻研教材,而是急匆匆地翻看教参或者各种各样的教案集,第一时间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或教学案例。常常是已经走进了课堂,课文还不曾读上三五遍。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年赵校长第一次听我的课后,问我你能将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吗?我当时顾左右而言他,因为自然是背不出来的。赵校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一定要讲执教的每一篇课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后来,听其他老师说赵校长上课时从来不用翻书,因为她胸有成竹。我的敬意之情油然而生,便也试着背诵课文。不过,每一次死记硬背后在课堂上并未感受到其中带来不同体验。所以,再后来就没有讲背课文放在心上了。这几年里,赵校长又关切地询问了我几次关于课文的熟记程度,每一次,我都支支吾吾。于是乎,东拼西凑,自以为集结了多个名师的设计精华必然成就精彩的课堂,不承想收获的常常是失败。邯郸学步怎一个“惨”字了得!如此解读教材自然会“性格”多重,个性不鲜明。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哪来的个性和创造性?

近一两年终于明白了赵校长要求背课文的深刻含义,不是要我们死记硬背,而是要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读出它的意蕴,甚至将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读出它的内涵,慢慢品读,深入骨髓。因此,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学会纯净的读,沉下心来读,一字不漏的读,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受他人思想的影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当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后,再去看看别人对教材的解读,了解相关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教材解读就会体现个性,充满新意。

2、要善于广泛地读,读懂背后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不少节选或改编自名家名作,含义深刻。如果教师孤立地就课文来解读课文、教课文,就难免会走向单薄肤浅,甚至会断章取义,误读了作者的意图。怎样才能让这“沧海一粟”永葆生命力呢?我们唯有将它放回“母亲”的怀抱,用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教材。

为了精准地解读一篇课文,有时需要去读原著,了解背后的含义。解读《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课文,我们不能孤立地只读这一篇文章,而应该把它放进原著中读,将课文读得更“厚”一些。有了足够的厚度,教师的教材解读也就有了高度。

有时,我们还需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体会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比如课文中对“碰壁”内容的描写,如果就文读文我们恐怕很难理解作者语言的秘妙所在。但当我们读了《“碰壁”之后》《“碰壁”之余》等文章后,我们便能够透过这谈笑风生的场景,看到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那个饱经沧桑、坚持不懈、不怕艰险的鲁迅。

有时,我们还可以将相关的文章比较着读。有比较才有鉴别,解读教材,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内容,联系相关作品,在比较中鉴赏出文字独有的魅力。比如解读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时,就可以联系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来读。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在江上,同样是一个人在钓鱼,但心情截然不同:前者官场失意,凄楚苦命;后者官场得意,怡然自在。前者蕴含着一种“傲气”,后者则包含着一种“霸气”。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联系相关内容,我们才能将文本解读得更深入,读出其间蕴含的深刻意蕴来。

潜心细读,虚心泛读,用心思考,相信每位教师都能够用阅读的厚度成就解读得高度,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二、准确把握课程本质,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自己独有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其基本特征,才能够正确地解读文本,合理地设计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既不能只注重工具性,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人文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应该让扎实的文字教学展现魅力,另一方面应该让无痕的情感熏陶彰显智慧。

1、文字教学,扎实展现魅力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紧扣字、词、句、段、篇,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还记得今年六月参加省教学能手大赛的情景。当时,我抽到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少年王勃》一课。面对对教材完全陌生的三年级的孩子,我该怎样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呢?反复研读文本,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解后,我站在小学中段语文的角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生字是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对刚刚从低段升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该怎样进行扎实的生字教学呢?该怎样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每天至少要有十分钟的写字教学指导”这一要求呢?这篇课文仅要会写的生字有9个,到底该抓住哪些生字进行教学呢?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后,我发现“督”“”两个生字是学生认识、书写的难点。于是,我决定这节课上指导学生掌握这两个字的写法,让这一节课,有扎扎实实的这“一得”。

词句教学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孩子们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面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比较陌生难懂的诗句,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既能理解语句,又能掌握学法呢?我试图教给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来理解词句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思考,了解词语大意;再通过语言渲染和反复诵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当时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通过角色体验,把自己当作是王勃体会当时看到壮观美景的心情,追问“此时的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赞美这样的美景呢?”,巧妙地将诗句的理解与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的学习有效结合;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深入体会,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中内容进行体验式讲解。这样就能使语句的理解、学法的渗透以及情感的体验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

如果说语文学科的 “工具性”是看得见的显性因素,那么“人文性”就是看不见的隐性因素。“人文性”一旦堂而皇之的“显山露水”,就极可能沦落到“贴标签”的下场,甚至让语文课“思品化”,改变语文学科的特性。因此,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指引,都应该力求无痕,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如随风潜入夜的春夜喜雨一样。

我省教学能手、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林波老师曾经这样执教了《燕子专列》公开课,在这堂课上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这篇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面和点两个角度写了瑞士居民们救燕子的感人场面,设计教学时,他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层层推进,深入理解。一读抓“料峭”,通过想象等多种手法体会气候的恶劣;二读抓“冒着”“顶着”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居民们的热心,感受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三读抓“四处”“纷纷”,进一步体会居民的爱心。学习第四自然段时他用深情的语言来进行巧妙的引导,回环叩击,多次引读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深刻地感受到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情动辞发,真情流露,这时还可以设计让学生给贝蒂写想说的话的环节,这样就能让生命与生命对话,心灵与心灵交融。这样的设计使情感的激发、爱心的培养与语文能力的提升水乳交融,了无痕迹。

三、文本阅读,有“度”才有效

准确的文本解读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签条,我们只有认真阅读文本,并且经历将其读厚,再读薄的历程,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有适当的深度,又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 语文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一种盲目追求深度的误区,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公开课上,仿佛如果自己对教材挖掘没有足够的深度,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没有足够的厚度,就展示不了自己的魅力。于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把课讲得玄之又玄,而学生或茫然或无动于衷的课堂表现也常常让我心急如焚甚至火冒三丈。这时候常常想起听过的一些公开课——惊叹于执教老师对教材如此高深的解读,仰慕与人家如此丰厚的文学底蕴,甚至心中还有几分“嫉妒”与自责,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一段时间里,我感到无比的挫败,但也倔强的不想认输。我将之前的听课手册无论学科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再琢磨,所上的每一节课都进行精心设计扎实实践;常常连续几小时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来观摩、揣摩现代教育名家——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教学课堂。我深深地被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风采所折服。她激情飞扬地在课堂上的旁征博引似乎是信手拈来,她对学生的关注不仅在课文中、课堂上,透过一个又一个问题,她一直在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她对教材的解读让我汗颜:特别是《再见了,亲人》一课,相比之下,自己是如此的才疏学浅,自己也教过这一课,也同样费了不少工夫,显然,自己的文本解读是如此的粗浅。

平复激动的心情后,心中也常常会疑云一片:小学的语文教学,需要如此高深的解读吗?小学的孩子们到底该如何阅读文本呢?面对教师精心而高深的教学设计,孩子们能否领会这其中的奥妙呢?再仔细品味窦老师的课堂,惊讶的发现常常只有那么一两个孩子在与老师互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再深入学习窦老师的教学随笔、教学札记等等,发现窦桂梅老师自2012年以后的教学反思中提到了自己之前课堂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尤其对教材解读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她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本阅读,需要怎样的阅读教学?需要的是教师风采的完美展现,还是课堂上孩子们的灵动表现?我们的课堂可以没有充满景仰之情的屏息倾听,因为太过专注的目光缺乏灵气,但我们的课堂不能容忍听不到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见解的声音。孩子们的课堂上,唯有孩子们发出的声音才是最动人的。

记得去年听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一开始紧扣文本进行教学,特别是抓住“看了看”“笑了笑”等重点词语引导孩子们角色体验、表达晏子当时的内心活动,课堂上还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那种生生交流、生本交流、师生思想交融的感觉真好。但很快,教师开始将教学引向深处——开始迈入文学的领域,最终更是拓展到了文化的高度。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令人钦佩的文学功底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孩子们的缄默与之前的活跃形成的强烈的对比给我们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又想到今年听了县上一位老师在赛教时执教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被她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感染了,特别是在30分钟课快要结束时,这位老师连珠炮似的噼里啪啦背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说实话,自己之前也有背过,但仍然被震惊了,心中暗自惊叹:这得有多丰厚的教学功底?没想到,过后听到一些专家点评,说她只适合教中学语文,我一脸茫然,这几位专家又说,你没发现当老师开口说这些的时候,孩子们不知所云吗?联想到自己有时的课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停地反思:课堂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是深度,还是广度?或许,我们的课堂更需要的是适度。

今年赛教前夕,赵校长和刘主任来给我反复听课、评课,她们一再强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度的把握

是的,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任何一篇课文如果就文教文,势必会走进死胡同,遭遇尴尬的局面。肤浅的课堂就如同一颗干瘪了的种子,要想萌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何等的艰难!孤立独行,常常会让教师步入歧途,甚至走向断章取义的危险境地。语文教学关乎“工具性”,同时也关乎“人文性”,要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焕发出生命力,就需要我们以必要的拓展阅读和一定的背景资料为根基,传送适合孩子们吸收的养分,让他们既不会因为营养缺乏而面色憔悴,也不会因为营养过剩而难以消化。

引导学生们阅读文本,首先让教师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切勿孤立地解读文本。同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深度、高度和广度,揠苗未必能真正助其生长。一切皆需适度,只有适合孩子们接受水平的文化养分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生命,激活他们的潜能。

因此,准确的解读教材,才能精准的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做到这一基准要求呢?那就必须对《语文课程标准》了然于胸。

四、认真研读《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案例式解读》这两本书。

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更要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相关的实施建议。只有这样,在进行每一课的教学准备时,才能找到本课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大致的教学坐标,教学目标确定的方位才可能相对准确。比如,曾经听一位一年级的老师上课,他首先就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学生都答不上来,而新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中的第二条指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段对默读的要求仅仅是“学习默读”,这种盲目拔高、超越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做法显然是低效的、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在每学期对全册教材进行整体备课时,要思考课程标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各部分学段目标在本册教材中是怎么体现的,编者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各单元内容设计的,以便在单元备课时抓住教学 重点和课文内容及训练之间的联系,备课时才能目标明确、胸有全局、有的放矢,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降低要求,步步扎扎实实。

《案例式解读》

这本书是用鲜活翔实的案例对课标进行了详细地剖析解读,举例98页,讲了如何利用教材插图,小学生对课文插图的兴趣往往比文字更强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插图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的理解课文,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烘托艺术形象、渲染课文情境、强化情感体悟,还能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上《白杨》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插图去想象大戈壁恶劣的环境,可能有沙尘暴,可能狂风骤雨,为什么这里只有白杨?其他植物呢?白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假如没有白杨会大戈壁又会是什么景象?再比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书上仅仅写了志愿军对大娘、大嫂、小金花说的话,图上也只能看见送别时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动作,看不见朝鲜人民的表情,课文的留白给我们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和送别的朝鲜人民的表情,想象他们可能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课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这本书从教学理念、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都会给我们一些精妙的指导。

最后,用现代教育名师薛法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潜心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思考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再次恳请老师们对我的浅见批评指正,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2.教材研读 篇二

一、研读教材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 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 与之相配合。因此, 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 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 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 避免教学时的前后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其次, 要深入分析研究自己当前所教的教材, 着重弄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着重培养的基本技能、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顺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配合情况等。最后, 对准备教的一节或一段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包括掌握教学目标, 明确所教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和关键, 研究练习题等。

例如, 对于数对的“先横后纵”的规定, 由于和学生对某些日常经验 (如座位) 的描述之间存在不协调, 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教学难点?除了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外, 能不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作整体性考虑呢?能不能在先前教学中自觉渗透呢?当然可以, 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 当学生在观察数据、解读数据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与数对表示“一致性”的意识, 即先看横轴, 后看纵轴, 从而突破“数对表示”这一难点的教学。

可见, 只要教师用整体观来看待所教的数学内容, 就会具有“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教学意识, 从而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二、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学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把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 就有可能借助于结构的支撑, 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又高效。教材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 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 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能厘清教材的内在结构, 把握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 就能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 有效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例如,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 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 学生在求未知数x时, 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 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 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读, 笔者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 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构图 (如下图) , 并且贯彻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之中, 从而把数学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可见, 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或方法的结构性, 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结构、灵活运用结构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三、研读教材的发展性

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 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的教学方式已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到位的理解, 而且还要以教材为依托,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实现理性的超越, 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 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变化。如小学数学新教材, 原来习惯称“几何”的内容转变为现在的“空间和图形”。这种变化不只是名字上的变化, 而是反映了数学教育发展取向上的变化。我们在研读相关的教材内容时着眼点就要发生变化, 即要从“计算几何”向“空间几何”转变。我们以前在研究相关内容时, 侧重于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现在我们在研读教材时, 除了认识、感受、分析这些传统计算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 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活动, 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模拟、分析、推理等活动, 加强对几何形体形状、大小、方位、变换、关系和结构的感知与体验, 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 要读出教材的空白。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 但由于受篇幅所限, 教材不可能反映知识的全部、形成过程和编者的思维过程, 这样就留下了“空白”。如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小精灵话语”, 就为教师的研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人教版五年级第10册为例, 书本第4页画对称图形, 呈现小精灵话语“怎样画得又好又快?”要充分解决并运用好这一句话的含义, 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 因为这一例题, 是对对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如果学生在对称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学好的话, 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如教材76页小精灵话语“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可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要借助“小精灵话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习者。

可见, 研读教材的发展性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研读新教材的发展点, 二是研读教材预留的发展点。如果这两个方面都研读到位并付诸实践, 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四、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课程标准用好教材, 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 它只是为教学提供的一种范例而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再完美的教材也无法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 因此我们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 大胆处理和补充教材, 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学到更熟悉、更亲切、更系统的知识。

例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 “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这些教材中没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都可能被教师点化为消除学生思维盲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添补材料。这样, 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变成一个个“带钩的原子”, 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进一步探索的思维通道。

可见, 我们既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又要以开放的心态研读教材。只有这样, 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素养。

3.深入文本 研读教材 篇三

一、细读课程标准,把握核心理念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帮助教师了解所教学段的课程内容,明确实施目标,理解和接受新课标对课程实施的建议。比如,统计知识除小学一年级外,每册教材都编排有相关内容,但知识点的要求各不同。那么在教学前,就需要我们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统计知识,经历了哪些统计过程,具备了哪些统计能力……教师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掌握,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二、通读全部教材,理清知识体系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小学数学教材采用螺旋式编排,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内容逐级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再通读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编排体系,掌握各部分知识在整套教材中的结构,把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如小学阶段的整数除法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在第一阶段,通过表内除法的教学,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口诀试商的方法。在第二阶段,通过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学生懂得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这为第三阶段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奠定了基础。在第四阶段,把除数扩展到两位数,进而把法则推广到以后的小数除法。所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处于关键地位。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在设计教学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将某一知识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和研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三、精读单元教材,确定目标要求

教师备课时,应先了解整册教材的大框架,再了解整个单元知识的框架结构,制订出各个具体的单元计划。通过精读单元教材充分把握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做到对一节课在单元及一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与上下课时的联系心中有数,实现课时目标“定位准确、不缺位、不越位” 。

例如,“除法”这一单元一共用了9道例题,教材编写者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课时划分的线索。教师必须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容量和密度重新进行调整,以符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如笔算除法中的例1要计算出结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课时划分时,教师也可以与例2合并为一课时,以便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到除法竖式的优越性。例7的两道题目显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尽管和例6一样都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但例6可以根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得出,学生容易理解;例7则要学生明确“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学生理解会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把例5和例6划分为一课时,例7单独为一课时。这样,把一节课置身于整个单元中,使内容纵向成线,承上启下,而一节课的内容又相对独立。

四、连读各版本教材,借鉴参考

现行教材版本很多,每一套教材的编排都有共同的特点,但又有各自编排的意图与特色。教师要了解教材的基本理念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对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认真分析。同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材为什么这样写、本课和前后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与旧教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例题可不可以删改……例如,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老教材中是安排在数的整除单元中,在整除的前提下产生的;而新教材利用乘法引入,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

五、扩读中学教材,关注中小衔接

《数学课程标准》是把九年义务教育通盘考虑的。但就数学教学而言,长期以来,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存在着某些脱节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把中小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关注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如“解方程及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初中的教材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我们现行教材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有利于中小衔接。那么,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就要淡化习以为常的利用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小学阶段教材上编排的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等在初一教材上同样出现了,但初中教材的跨度大,对学生学习速度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认真细致地研读教材,是为了进行教与学方式的互动和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研有所得,让新课程改革伴着我们一路行走在灿烂的数学道路上。

(责编 蓝 天)

4.教材研读 篇四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小学 杨海红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师走进了文本,方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 首先我们来走进本组教材:

一、研读教材

本组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主题,由一则导语,四篇课文以及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一)重视导语的导学:

导语是开启单元教学的金钥匙。我们要重视导语的导学功能。本单元导语是“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导语中,你们读出了什么?我们不难看出: 它点明了专题──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学习内容――童年动人的故事、提出学习要求――用心阅读,语言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二)教材编排: 在这样的导语之下,本组教材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窗口: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一篇略读课文《绝招》和一个语文园地,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单元主题。《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尊重、相互关怀的价值观;《争吵》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认识到知错就改、宽容待人的好品质;这些精读课文需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生活实际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略读课文《绝招》让人懂得勤学苦练方能练成绝招的道理。只要求学生能围绕提示自主阅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些课文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写照,能引起孩子们感情的共鸣,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便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阅读方法。《语文园地》继续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分别是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习作和交流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学得怎么样是课程关注的中心。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只有关注了学情,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我们才会跟孩子们一起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1.思维状态 三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本组课文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展开,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文本深层的内容,仍需要多读多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2.知识能力

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也由识字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则是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确立目标;

基于这样的学情,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学习目标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的特点,特制订以下单元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忧、哀”等24个字,会写“赛、疼”等41个字,辨析字形,正确读写“赛跑、疼爱”等词语。加强生字的巩固。2.阅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在默读训练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会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等方法正确理解词句,体会感悟词句的深刻含义,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4.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5.结合课文进行读写训练,加强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等方法揣摩词句加深体验,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2.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疑问和体会,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2.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故事中得到生活的启示,汲取成长的营养。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词句,体会感悟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四、教学策略

目标定位之后,我们该如何落实这些目标呢?以下的教学策略与老师们共同商榷:

(一)首先说说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无论从教材编排形式上到教师的态度上都非常重视。而一进入三年级,尤其是到了下学期,很多教师就认为,教学应该以阅读感悟为重点,而对识字、写字的重视也已成为过去式了,甚至,我们在日常教学,公开课中发现识字、写字教学,被迫退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一角──不会多于五分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实际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学生作业中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现象。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段过渡上来,识字的任务很重,教师必须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把生字认准、认实,尤其是生字的巩固成为这一时期识字教学的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还可以在小练笔和写作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同时采取归类复习的方法,来巩固生字。其次,要加强写字教学。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特别是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教学 如果说,低年级阅读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识字的语言环境。那么中年级阅读,将逐渐走向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地位。学习本组教材,我们可以抓住本单元的训练点──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词句,体会感悟词句的深刻含义,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采取以下环节: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揣摩词句,把握重点

三、挖掘空白,深化情感。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具体说说: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自己溶入作品,与作者同呼吸,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好地去完成初步阅读的任务。

二、揣摩词句,把握重点

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整体感知之后,便要细读课文,揣摩词句,把握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文中的关键词句最能体现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认真揣摩,展开讨论,提出质疑,“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例如:《争吵》一课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挨”,体会它到底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联系前文,结合朗读,体会到主人公的犹豫、矛盾的心情。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字词,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运用语言,“生活中,你碰到过这个词语吗?”

在本单元目标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文中留下自己的瞬间感受或疑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等方法理解,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挖掘空白,深化情感

本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曲折,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所以他们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我们常常发现,文中主人公心情的变化,孩子们的表情也会随之变化。这时,孩子已经有了换位思考的真切体验,此时挖掘空白,让学生在合理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比如:《检阅》一课第六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里为教师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更为珍贵的东西找到了契机。问题设计:“如果你是儿童队员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处理呢?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

“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 只靠文本,孩子还是很难与博莱克的心灵产生共鸣,毕竟学生还是较难体会一个残疾人内心世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博莱克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

孩子们会有自己的经历。比如:“我长得胖,有些同学就取笑我,还给我取绰号。”“我因为跑步跑得慢,一些同学就不让我参加接力赛,其实我很想参加,我觉得好难过。”“我妈妈经常说我笨,对我几乎都没信心了,我觉得好难过,我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了。” 听了学生的心灵对话,老师可以追问:“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

此时,学生会有新的感悟:“我一定要让博莱克去,并且我要告诉他,他一定能行的。”“我不但要让他参加,并且要让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让大家都羡慕我们。” 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象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本组课文篇篇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一定有很多感慨,让这些感受一句话或几句话,及时沉淀下来,读写结合,加强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并加强了实践。

五、课例设计:

就《和时间赛跑》具体谈谈如何落实阅读目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难点。教学环节: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阅读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自己溶入作品,与作者同呼吸,这样来启迪学生阅读时的灵性、悟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好地去完成初步阅读的任务。

二、揣摩词句,把握重点

1.可让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词句,并在旁边批注。

在本文中,爸爸说的话是最难理解的“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如何将难点落实下去,我们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引导学生先读读爸爸的话,看看爸爸是怎样理解的。你的昨天过去了,它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二读读后面的语句,看看“我”是怎样理解的。我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我”我忽然明白了爸爸说的哪句话—你的昨天过去了,它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如: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我明白了爸爸说的“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三是谈谈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等方法理解句子,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时间的深层理解。

三、挖掘空白,深化情感

结合书中学习小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我”与 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这部分理解的难点是:与太阳比赛,并不是与太阳跑步,而是在太阳落山之前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读一读文中描写“我”心情的句子,结合自身谈谈感受。想象“我”在与时间赛跑的二十年力,会得到哪些益处?挖掘空白,深化情感。接着插入作者林清玄资料。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人比较珍惜时间,跑到了时间的前面? 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4.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5.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时间。──德国贝纳姆 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文嘉《明日歌》 鼓励学生自编珍惜时间格言。结束语:

掩卷回首,我们再读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童年如充满美丽的梦幻荡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潜心钻研教材吧,只为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5.课标研读心得 篇五

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更是教学生涯的一个新的开始。尤其是我们毕业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实习的平台上一定要好好的研读,并且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思想与新课标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更新,更好,更适合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目前就我们实习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深究成败得失,还得追根求源,我们的行为思想是否吻合设计者意图,我们的行为功过是否能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一切还落脚于新课程标准的领悟及课程目标的把握上。在新课标的研读过程中,我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肤浅,还不够去影响感化着学生,但也深深体会到只有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的研读,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我会继续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教师生涯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新课标的特点、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基础性 ”是指构成数学科学素养的基础,它涵盖了多方面的目标或要求,而不仅仅是 “双基 ”。因此,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既强调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观察归纳总结的思想层面,又注重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础能力的达成。

2、《新课标》重新调整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数学学科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且也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过程,更加重视从生活中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解决数学的枯燥。在《新标准》的必修模块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标准都要求课堂内容要源于生活,还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知识的应用。而且很多模板都是学生内心的呐喊,也是他们新思想的精华。

3、重视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标》倡导以新课程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学习活动中全面达成课程目标、倡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以获得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所有这些教学思想都体现在内容标准、活动建议、教学案例及实施建议之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作为实习生,面对新课标,觉得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没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所以不会受到以前老教材或教学经验的束缚,但是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应用上又会有些吃力和难以把握。现在我谈对新课标的研读心得也是在借鉴和提炼其它优秀老师想法的基础之上,十分浅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改革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观念的更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更新观念,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改的精神、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我们要认真研读相关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新课标及现代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等有关理论书籍文章,还应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习反思、提高认识,领会新课标的精神。特别是在“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转移方面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高。最后,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教学工作中,通过开展公开课研讨,开展校内同级同组互相听课评课,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将新课程培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抓住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堂教学

不知道为何很多学生对数学这一块都觉得非常吃力,有些学生在上初中了甚至连乘法表都记不了,更不要说引入负数后,都搞不清楚是什么状况,再说数学是一门连贯性特别强的学科,一环扣着一环,尤其是方程问题,在初一就出现,一直延续到大学,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之前对数学的欠缺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许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认识糊涂,甚至有一些对加减法都清楚,这些都给数学课改带来许多实际的困难。

针对以上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地理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每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到在高中新课标改革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权威形象,是知识的持有者,新课程改革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教师放下架子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在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舞台的独唱眼演员,而成了一名出色的导演。教师从统治课堂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学生一起成长。

2、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在教学中满堂灌。在课程改革后,老师们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式,除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学具、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外,还渗透了谈话式、辩论式、探究式、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游戏式、实践活动式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积极,交流亲切。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数学新课标课改中,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动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例如:对于正负数的强化。让同学们记录一下家里一个周的支出和收入,或者自己在生活上的支出以及每个周父母给你的零花,使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以“死记硬背”方式应付知识考核的学习状态,而具备一种主动探求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结语: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不但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此外我们年轻教师还要注意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自身年富力强、敢想敢闯的优势,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新课改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发展平台。我相信多年的传统教学,以教师为尊的现象在新一代教师的带领下会还给学生一个公道,让他们在老师面前拥有人生平等,能与老师平起平坐,做一个真正的好学生和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中国小主人!

08

6.教师研读经典计划 篇六

为全面深入推进读书实践工程,持续促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平度市教体局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具体实际,特制定“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造书香校园,特制定本教师读书活动计划:

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形成读书热潮。引导广大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进行成人教育创新,努力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2.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

3.通过读书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5.通过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措施:

一、成立组织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抓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读书-实践-反思-演讲”活动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教师读书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读书内容 必读书目:

为便于教师学习,结合我校实际,要求全体教师必读教体局推荐的阅读的内容:

1.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2.教育理论书籍。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断调整教育实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3.学科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读书更新专业知识,引进时代的活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4.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开拓教师的视野。

5.美学、文学、史学和哲学书籍。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积淀精神文化,寻求心灵家园,提高生命质量。

三、读书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保证教师每天半小时读书时间。要求教师及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常规教学要求细则》,将教师读书学习情况纳入其年度考核。具体要求:

1、从有利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文等。

2、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四、读书交流活动 1、4月份和11月份学校举行校内读书交流会活动。各学科教师谈读书学习的体会、感受或交流反思文章。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每位教师都要有发言材料,并不少于1500字。学校领导谈开展读书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反思成功与不足,提出更好的想法和建议,以促进学校文化整体提高。2、5月份和11月份教师读书交流会期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谈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的做法和体会并安排一名语文教师作一节观摩课。

3、年末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读书-实践-反思-演讲”评选活动,及时整理读书体会文章。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局举办有关活动。

五、总结归档

7.研读数学教材:基于儿童的视角 篇七

一、基于儿童的童心研读数学教材

学习不是“授予”, 而是儿童灵性在一定情境下的“激活”与“唤醒”。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 让作为人的儿童得到充分自由而完整的生命成长。那么“课堂上用什么抓住学生的心”应当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首要思考的问题。儿童不是小“大人”, 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 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的本能和冲动、兴趣和爱好、情感和行为, 需要周围环境及儿童所接触和使用的材料的刺激。基于儿童的视角研读教材, 首先要求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的童心以儿童的眼光来思考所提供的材料。首先, 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已经看到的、感觉到的和爱好的东西相联系, 是否能唤起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 唤起儿童的好奇心。其次, 了解儿童的兴趣在哪里, 学习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思考所提供的材料能不能作用于学生的精神需要和要求,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为例, 教材中分别安排了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这几个层次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互动, 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我在研读教材时基于儿童的童心思考:各种形状的积木是儿童在幼儿时期就经常玩, 喜欢玩的玩具。可以想象上课时当学生看到提供给每个小组的积木时, 一定会出现教师没发话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积木玩的场景。如果教师不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而是把学生硬牵到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中, 按程序操作, 让学生仅仅充当着“操作工”的角色, 那么一定会压制学生的主动性, 抑制学生的思维, 扼杀学生创造的灵性。基于儿童童心的教材研读使我决定:“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让学生在“玩”中建构知识, 在“玩”中发现问题, 在“玩”中归纳共性。教学时, 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自由地玩这些积木。其次根据学生玩积木的情形互动交流, 有效追问。如:滚一滚中你有什么发现?搭一搭时哪种积木你用得最多?哪种积木用得最少?实际教学时,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上不时地闪烁出一些精彩的发言, 如:“我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放在滑板上赛跑, 我发现圆柱和球滚得很快, 长方体和正方体滚不起来, 是滑下来的。”“我们在玩的时候发现圆柱横过来好滚, 竖起来不好滚。圆柱上下两个面平平的、滑滑的, 这样滚就不好滚。中间这个面圆圆的、弯弯的, 横过来放, 就好滚。”“圆柱上面的面平平的, 一根一根往上堆, 很稳。横的面圆圆的, 就堆不稳。”“我认为圆柱横过来也好堆。如果我们多拿些圆柱, 最下面放4根, 上面放3根, 再上面放2根, 最上面放1根, 就像卖木头的地方堆木头那样堆, 也可以!”……

学生们基于自己的语言阐述着, 发现者的那份自豪感溢于言表, 藏都藏不住!最后小结时, 有一个学生由衷地发出“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的心声。我想, 这一切都得益于教师研读教材时, 不再无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 从而使这节课的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二、基于儿童的经验研读数学教材

教材积淀着人类长期的探索与经验, 属于逻辑化的成熟经验, 是指导儿童当前经验的一种素材和方法。教材要真正地被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引导儿童经验的发展, 就有必要把它恢复到它所抽象出来的原有经验, 变为儿童的直接的个人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 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 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所在。”因而, 如果教师在用教材教学时看不到和抓不住儿童经验中可利用的一些因素, 那么这种教学就很有可能是机械、死板的。用教材教学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把教材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用以解释和指导学生经验的发展;用教材教学要基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 找准学习内容与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的连接点、生长点和发展点, 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年级口算教学的内容中经常出现渗透加、减法算式变化规律的题组练习。这样的题组练习可以使学生逐步感悟算式中蕴藏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探索事物规律的初步能力, 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例如: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5页第6题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3页第4题

看着一组抽象的算式, 让学生感悟、理解算式中的变化规律,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困难的。那么, 怎样才能便于学生轻松地理解感悟呢?仔细研读后, 发现上面例举的一年级上册第65页第6题的题组规律在学生生活中可以找到经验。于是我这样组织教学:一本图画书10页, 几个小朋友都在看这本书。小明已经看了2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小刚看了4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小华看了6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小海看了8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让学生分别列出算式解答, 我把这些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再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这组算式,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们都能发现:同样的页数, 看得页数越多, 剩下的页数越少。我进一步拓展:你在生活中还感受过这样的规律吗?有的学生说:同一杯水, 喝掉得越多, 剩下得越少。有的学生说:同一根绳子, 剪得越长, 剩下得越短。有的学生说:10个萝卜, 小白兔拔2个, 剩下8个。10个萝卜, 要是小灰兔来拔4个, 就剩下6个。拔得越多, 剩下得越少……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从一个数里去掉得越多, 剩下得越少。教材所呈现的逻辑化知识是由儿童经验发展而来的, 只要仔细研读教材, 教师用教材教学时就可以找到学生当下经验中与教材有关的可利用的因素,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三、基于儿童的思维研读数学教材

儿童的世界千奇百怪、色彩斑斓, 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逐步向抽象过渡。儿童有他们独特的视角, 课堂教学必须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之上。有人说:“大人和孩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 在成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孩子却有自己合理的解释。我们研读教材时要善于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 用儿童的思维思考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首先, 是否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其次, 是否有足够的探究空间, 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经历“再创造”。再次, 是否能指向儿童的学习方法, 让数学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 让儿童学会学习, 在获得知识积累的同时, 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 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计算教学中, 我们都已经认识到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重要性, 尤其是低年级段。在学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 两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加) ”的教学内容。例题以学生玩画片的情境为载体分两个层次:第一, 计算24+6。第二, 计算24+9。两位教师对例题的处理稍有细节上的差异。以24+6为例, 第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算一算。再交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板书:4+6=10, 20+10=30。最后回到小棒图上圈一圈。第二位教师: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算一算。再在小棒图上圈一圈。最后抽象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两位教师都是用小棒操作计算, 区别在于摆完小棒后是先抽象算法再圈一圈, 还是先圈一圈再抽象算法。虽然是环节顺序的前后颠倒, 却反映了执教者基于教材对学生思维研读的深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生的三种表征方式:动作的、形象的和符号的, 并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严格的递进关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学生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法则, 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动作表征 (即摆小棒算一算) ——形象表征 (即小棒图上圈一圈) ——符号表征 (即抽象出算法) , 这样的认知顺序循序渐进地建立。其中小棒图上圈一圈应该是沟通直观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中介与支柱。

8.小学数学教材研读啥 篇八

一、 研读教材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与之相配合。因此,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避免教学时的前后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其次,要深入分析研究自己当前所教的教材,着重弄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着重培养的基本技能、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顺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配合情况等。最后,对准备教的一节或一段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包括掌握教学目标,明确所教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练习题等。

例如,对于数对的“先横后纵”的规定,由于和学生对某些日常经验(如座位)的描述之间存在不协调,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教学难点?除了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外,能不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作整体性考虑呢?能不能在先前教学中自觉渗透呢?当然可以,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当学生在观察数据、解读数据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与数对表示“一致性”的意识,即先看横轴,后看纵轴,从而突破“数对表示”这一难点的教学。

可见,只要教师用整体观来看待所教的数学内容,就会具有“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教学意识,从而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二、 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学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把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就有可能借助于结构的支撑,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又高效。教材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能厘清教材的内在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就能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有效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时,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读,笔者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构图(如下图),并且贯彻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把数学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可见,研读教材的结构性,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或方法的结构性,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结构、灵活运用结构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三、 研读教材的发展性

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已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到位的理解,而且还要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理性的超越,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变化。如小学数学新教材,原来习惯称“几何”的内容转变为现在的“空间和图形”。这种变化不只是名字上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数学教育发展取向上的变化。我们在研读相关的教材内容时着眼点就要发生变化,即要从“计算几何”向“空间几何”转变。我们以前在研究相关内容时,侧重于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现在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除了认识、感受、分析这些传统计算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模拟、分析、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几何形体形状、大小、方位、变换、关系和结构的感知与体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要读出教材的空白。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但由于受篇幅所限,教材不可能反映知识的全部、形成过程和编者的思维过程,这样就留下了“空白”。如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小精灵话语”,就为教师的研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人教版五年级第10册为例,书本第4页画对称图形,呈现小精灵话语“怎样画得又好又快?”要充分解决并运用好这一句话的含义,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因为这一例题,是对对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果学生在对称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学好的话,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如教材76页小精灵话语“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借助“小精灵话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习者。

可见,研读教材的发展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读新教材的发展点,二是研读教材预留的发展点。如果这两个方面都研读到位并付诸实践,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四、 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的一种范例而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再完美的教材也无法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大胆处理和补充教材,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更熟悉、更亲切、更系统的知识。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这些教材中没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都可能被教师点化为消除学生思维盲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添补材料。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变成一个个“带钩的原子”,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进一步探索的思维通道。

可见,我们既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又要以开放的心态研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

总之,现行教材给教师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回旋余地,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拉长教材的“长”“宽”“高”,从而不断提高教材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

9.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读 篇九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有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

一、导课新颖,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源自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境,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继续感受的意愿,引起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iu,ui时,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小iu 和小ui,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弟兄,长相几乎一样,又经常穿一样的衣服,带一样的帽子。他们的妈妈有时也很难分辨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可聪明的阿凡提却一眼就能分清。小朋友,你们想知道阿凡提是用什么办法把他们分清的吗?”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师抓住这一极佳的时机,导入新课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实物,投影,录象,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习声母“q”时,老师拿来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借助气球的形状和“气”的发音,学生很快就记住了“q”的音和形。

三:启发质疑,培养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汉语拼音第六课《jqx》中着部分学习内容,以往教学时,都是由教师告诉学生 jqx 与ü 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次学习,教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板书了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过多久,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ju,qu,xu中韵母ü上的两点怎么没有了?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纷纷发言:小 小ü有礼貌,见了 jqx 就脱帽。小ü 碰见jqx, 去掉两点还念 ü„„此时,连教师也不得不佩服学生思维的活跃。可见,为学生创设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四,多种形式,强化学习兴趣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ei 和ie。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歌诀法来进行拼音教学。我编了歌诀:小人砍树ei,ei,ei,小人依树睡一夜ye。教学 yi,yu时,我采用了歌诀教学:小i 的妈妈是大y,大 y小i 挨一起,小ü 爸妈不在家,大y 阿姨照顾他,小ü非常有礼貌,见了大y 就摘帽。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字。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

10.研读、发现、探究、解读、留疑 篇十

研读、发现、探究、解读、留疑

――自主探究语文教学模式探微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标准》从政府指令的高度明确了“研究性学习”将作为现今与将来我国教与学的主导方式,确定了它在教与学中的地位。同时也促使了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的重新认识,对现今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的反思。研究性学习并非现今教育的独创,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主张,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颇有研究性意味的教学模式。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意识到了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学的主导方式应是自主探究。而当我们意识到现今教育的错位与滞后,大张旗鼓地倡导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时,由于没有充分的思考、学习和适应,仓促中走上了岔道――有对研究性学习片面的理解,认为仅仅是一项课外活动,是让学生完成某一个课题,从事某项研究,撰写一篇论文,甚至解决某个难题,希望他们象科学家一样去搞发明创造。也有对研究性学习歪解的,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一张贴金纸,应付哄骗别人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搞得轰轰烈烈,课内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把课堂这块主阵地放弃了,研究性学习也就失去了它的原味。研究性学习应强调教学对象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方式的.主动性与探究性,它是教学双方主动探究、真诚合作、共同解读的过程,也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态度,研究意识和精神得以培养的过程。它应有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既要注重研究的过程延续,又要注意课内课外的结合,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和主动性。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实施,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意义在于打破了几十年来课堂里学生被动服从的静态局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教与学的框架,从教学原点的确立到教学步骤的设定,从教学流程的把握到教学结点的到达及新的研究点的寻找,都是对陈旧教学模式的反叛,从本质上说也是对我们教学对象主人地位和学习权力的尊重。语文课堂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称得上是一场教与学的革命,对传统教学是强有力的冲击,也是对现今一些片面、错误认识与做法的补充和校正。“研读、发现、探究、解读、留疑”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这样一个呼唤、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大背景下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也符合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

[1] [2] [3] [4] [5]

11.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学本质 篇十一

一、深入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2011)》是在“实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它规定了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体现了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它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只有读懂《课程标准(2011)》,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审视新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开发课程资源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教师离开课标读教材,理所当然地支配和改变教材来组织教学,以图达到摆脱“教条主义”的目的。但“无规不圆,无绳不直”,这样做,只会使新教材的使用变得盲目、无序。例如,《课程标准(2011)》在“总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初衷是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但一些教师却会错了意。我们在开学初调研时发现,一位教师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的“小数乘法”单元的“小数乘整数”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索“35×3”的计算方法。很快地,学生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

这时,执教者还不厌其烦地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误以为学生的计算方法越多,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越符合新课程、新理念。在这位教师的“推波助澜”下,学生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各式各样的计算方法写满了黑板。学生煞费苦心,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好了!”然而,有些学生认为,选择步骤最多的一种计算方法,最能体现自己的计算水平。这位教师白忙乎了一节课,最终又回到起点,大部分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算法多样化的追求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读《课程标准(2011)》,深入理解其精髓,经常把它拿出来对照一下自己的教学,并将之作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领会编写意图

新课程理念提倡“用教材教”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要求教师在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让教材真正成为我们教学的蓝本。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理清教材的编排思路,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透过教材的现象把握教材的本质,而不是抛开教材学习其他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人教版五上的“小数乘法”的例8,教材呈现了一幅超市购物的情境图。有的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算,有的学生用计算器来解决,有的学生提出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进行计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教学中就会偏离教学目标,有可能出现引导学生盲目追求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情形,也有可能让学生陷入精算或估算的“泥潭”。因此,我们要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其实质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教材的知识结构为什么要调整?新教材为什么要编排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选这个素材?这个素材好在哪里?主题图有何深刻含义?教材的旁白与留白是什么目的?新教材为什么要新增这部分内容?新教材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种呈现方式?除了教材中显性的知识内容,还有什么隐性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修订后的教材与实验版教材、不同版本教材(北师版、苏教版、人教版)的对比,思考蕴藏在数学现象背后的本质。

三、渗透思想方法

《课程标准(2011)》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双基”,还需要注重培养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中的“长方形的周长”时,获得计算公式的算理形成和应用可以看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观察与验证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途径。那么,在“长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呢?第一,渗透对应思想。对应思想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的应用很广泛,在本课教学中,周长和它的长、宽存在对应关系。当长方形的长、宽变化时,周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扩大或缩小)。第二,渗透归纳思想。归纳法,是由一些特殊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它的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可以用长和宽来计算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归纳,这就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教师可多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实例。只有通过更多的研究材料,才能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从而使他们自主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第三,渗透转化思想。线段长度是一切度量的出发点。用单位长度做标准去测量长方形的周长,实质上是将长方形的周长分割成若干个单位,由其周长的可测性和可加性得知,各个单位长度之和等于原来那个长方形的周长。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给出其他多边形,让学生在测量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周长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飞跃。

研读教材,迫在眉睫。它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既是教师备课与上课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因此,研读教材应该常抓不懈。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在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下一篇:我学会了自我保护-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