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精选10篇)
1.《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一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刘勇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是高等学校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纲要课与概论课、基础课、原理课共同构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学科特性决定了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纲要课的课堂教学。考察绍兴徐锡麟故居的例证,较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纲要课;历史文化资源;绍兴;徐锡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是高等学校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纲要课与概论课、基础课、原理课共同构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这就对讲授思政课的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具体到纲要课的教学,必须首先对纲要课的学科特点有精准透彻的把握,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纲要课的课堂教学。下面从绍兴为纲要课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的教学效果来论述。
一、绍兴为纲要课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纲要课的学科特点,需要可感的历史文化资源来为理论提供支撑,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城市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与教材结合的重点案例来分析。
(一)纲要课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纲要课与其他思政课相比,其他思政课程以理论为基本元素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讨论基点[1],纲要课的史实特点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的整体逻辑体系按照时间排列。时间是历史的根本特征,教材的十章内容从时间的跨度上,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贯穿中国近现代的各个发展阶段。第二,教材每编的综述是对这一阶段历史的高度总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是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八十年历史的概述,包括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等历史内容。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十年历史的概述,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等历史内容。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是对改革开放中国三十多年的历史概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内容。第三,教材章节叙述上是以史为纲。教材的每章、每节甚至每一个标题,都有具体的历史内容,都是对历史的概括、总结与评价。
介于教材的这种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史实元素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和国情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绍兴地处江南水乡,位于浙江宁绍平原,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四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到近代历史,绍兴出现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近代以来,包括浙江在内的沿海诸省较早的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洗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礼,民国时期浙江是思想文化活跃的省份之一,这些都为绍兴在近代史上成为文化重镇奠定了基础。绍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的历史文化人物,从涌现的高潮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人物的主要的贡献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首选,从涌现的高潮上可分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辛亥革命前后主要历史人物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陈魏、陈志军、巩宝铨等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主要历史人物有蔡元培、鲁迅等人。其次,从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来说,可以分为革命家和文化人两大类。革命家主要有徐锡麟、秋瑾、陶成,文化人主要有鲁迅、蔡元培。这两种划分有交叉,有的历史人物既是辛亥时期著名革命家又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如蔡元培。这些绍兴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现在大多开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建有人物事迹展厅,是了解这些人物事迹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地。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性的、与纲要课教学结合比较紧密的绍兴历史文化人物作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索,力求把纲要课上好上活。
二、如何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
绍兴有如此之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以利用当然非常可惜。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纲要课的教学,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理解纲要课的性质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一)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让学生了解纲要课的学科特点和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是教师上好与学生学好纲要课的前提,为此,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是必要的。在开学的第一节课,笔者就进行了主题为“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课。指导课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向学生介绍纲要课的学科特点;二是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操作办法。在介绍纲要课的学科特征上,强调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即以“史”为线索贯穿思想理论,以论“史”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这样使学生对纲要课有一个整体认识,也为下面的说明提供方法论支撑。在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上,首先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在于,历史现象的发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提供了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立体材料,能突破教材文字平面化的局限,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再好的教学理念,如果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落到实处,也是纸上谈兵。笔者所在的高校地处绍兴,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具有现实性。笔者认为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至少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学生搜集、整理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绍兴籍人物,如秋瑾、徐锡麟、蔡元培、鲁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介绍;二是带学生到这些绍兴历史人物的故居参观,让学生写出参观心得体会。
(二)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绍兴的徐锡麟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代表性,参观这些名人故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拿不出很多时间对这些名人故居进行一一参观,因此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选择其中的一二处作为参观重点。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参观对象。如果教师的教学安排在于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讲授辛亥革命,可以选择锡麟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如果讲授新文化运动,可以选择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笔者选择的是徐锡麟故居。第二步是教师进行先期的参观和知识积累。教师首先自己对选定的名人故居的位置、交通路线、故居的情况、人物的主要事迹等有比较详细、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带领学生参观时做到游刃有余。第三步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如要求学生在参观前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了解徐锡麟的有关革命事迹,并且在参观后写出心得体会。第四步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体验。笔者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位于绍兴东浦镇的徐锡麟故居参观,并且现场对徐锡麟的事迹进行讲解。
经过参观之前的教学方法指导,使学生认识绍兴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同时也知道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纲要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考察对象,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最后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的教学效果
从选定考察对象到实地考察,这只完成了教学的过程,真正检验教学还要看教学的效果。考察徐锡麟故居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以从学生的参观心得体会和参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分析。
(一)从学生的参观心得体会中看效果
从学生参观徐锡麟故居后写的心得体会中看出,学生的收获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即知识方面和情感体验方面。从知识方面的收获看,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的平生经历、主要事迹及故居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对徐锡麟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革命家徐锡麟的敬仰之情,二是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三是促进自己努力学习。从第一方面看,学生普遍怀着敬仰之情去参观徐锡麟故居,感受到徐锡麟为民族的未来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所在,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第二方面看,学生从徐锡麟等革命家事迹中,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有助其树立珍惜美好生活的人生观。从第三方面看,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总之,这次参观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效果比较显著。
(二)从参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效果
笔者选择考察徐锡麟故居是出于教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考虑,所以在讲授这一章前,先带领部分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为这一章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参观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参观徐锡麟故居的学生的课堂反映看,这些学生因为已经对徐锡麟的事迹有了解,并且受到徐锡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所以在课堂中再次提到徐锡麟时,就对辛亥革命有了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理解。二是从参观后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对纲要课的认识增加了,上课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要因地因时制宜,没有统一的模式,笔者所进行的只是一种探索与尝试。期待在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纲要课的教学上出现更多的探索与成果。
[ 注 释 ]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2.《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二
关键词:汉语文化口语课,韩国,教学设计,恋爱文化
一、韩国高中汉语教育现状
中韩两国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 同属汉字文化圈。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具有向通性。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两国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期间一度交流中断, 几十年的时间也造成了两国文化方面的隔阂, 但是自中韩于1992年8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中韩开展各个层面的频繁往来。“目前,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1994年3月中韩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后, 中韩双方签订了年度交流计划。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双方文化交流计划顺利执行。“回顾2015, 中韩领导人互访、FTA正式生效、“中国旅游年”成功举办, 诸多“大事记”的发生让中韩友好关系得以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 在全世界掀起的“汉语热”在韩国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校选择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语言补习班加强汉语学习。韩国学历教育体系下的汉语教学也越来越成熟。呈现出学习人数上升、课时稳定增加、考试逐渐规范、课型逐日丰富等特点。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笔者在韩国公立高中教学期间担任汉语口语课和听力课的教学。但是学校订的教材都是综合课教材。平时的口语课教学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 做一些适当的词汇填充。学生虽然整体来说态度很认真, 但是每天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也不免让学生感到疲乏。因此, 笔者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外, 还会在特殊的节日前后安排一次以文化为主体的口语课, 笔者称之为文化口语课。每次的文化口语课上学生们都显示出比平时更高涨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学生开口率也相应提高。 以此为契机, 笔者想就本篇文章简单阐述文化口语课的操作形式和实际效果, 以此能为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拓宽思路做一点工作。
三、教学设计实践环境分析
1.教学环境分析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的庆北外国语高中, 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 学习能力很强,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动力, 学校和家庭给予的学习条件也很优越。学校分为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和汉语专业。所有学生初进校面试时就开始专业报名, 英语和日语专业分别有两个班级, 汉语专业设一个班级。但是学校近年来尤其非常重视汉语教学, 要求一二年级一共四个英语班也必须修学汉语课。总体呈现出学习汉语的学生远远多于学习日语的学生这种情况。学校以外语教学为特色, 实行小班授课, 每个班平均只有25个学生。学校配有专门的汉语教室, 并配备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有三位本土汉语教师, 还向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申请了两位CPIK原语民教师。
2.教学对象分析
学校共有学生347人, 一二两个年级的汉语班和英语班及三年级汉语班共174人学习修学汉语口语课。一年级三个班每周四个课时, 每课时50分钟, 二年级三个班每周两个课时, 三年级一个班每周两个课时。一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16岁, 汉语水平平均为零基础。二年级平均年龄17岁, 汉语水平平均为HSK三四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总体来说很积极, 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浓厚, 学生性格开朗, 课堂气氛活跃。
四、具体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主题内容分析
此次文化口语课教学设计案例以中国的恋爱文化为主题, 原因有三:
(1) 高二口语课教材第七课《快把窗户打开》的课后文化拓展阅读材料以中韩恋爱文化对比为主题, 给予笔者以启发。
(2) 按照课程安排第七课结束时正好是11月11号前后, 是韩国的 “빼빼로데이” (巧克力棒节) , 也是中国的光棍节。两国的节日都与恋爱有密切的关系。
(3) 11月13日是韩国高考的日子, 韩国社会给考生们的应援物之一就是名为“빼빼로”的巧克力棒, 而2015年的汉语高考题目就是有关七夕节的阅读材料。这样既联系了课本内容, 又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还通过高考题目的引入, 强化了学生对文化口语课的重视,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有所得, 一举三得。
2.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文化口语课的学习, 学生能:
(1) 积累词汇量, 学习一些有关恋爱文化的网络新语; (2) 通过多种形式的介绍, 学生知道光棍节、情人节、七夕节等中国恋爱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3) 学生能用汉语介绍“빼빼로데이”等韩国有关恋爱节日的传统习俗及由来。 (4) 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光棍节、情人节、七夕节等中国恋爱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学生知道一些网络用语的意思, 了解当今中国人的恋爱观念和生活潮流;通过中韩两国文化对比,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难点是学生能复述所学文化知识;能用汉语向别人介绍韩国的恋爱文化及其他方面的文化。
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 证明这样的文化口语课卓有成效。比起以课本口语对话文本为主的一般口语教学, 文化口语课的知识面辐射范围更广, 不仅能练习口语, 还能增长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另外, 以文化为切入点, 更能够增强教学活动的带入感, 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汉语课堂开口率。
但是汉语文化口语课也有一定局限性, 只能在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人群中开展, 这种课型最适宜汉语中级水平的学生。另一方面, 要上好这个课, 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制作PPT、寻找合适的音频视频、设计活动游戏等, 教师个人的工作量太大。所以文化口语课教材与多媒体资源整理又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news.qq.com/a/20151231/058072.htm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QJVWs4JD_Rl Dd Chq4Xd O1zcc6Uqrver Ji--SQCmnmk6KI8-ge5DWZ80jcarq3Q8bs FSRqul Bfi9AZl9ORMr Na
[3]石寅淑.韩国高中生汉语教学现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JRC중국어연구소.맛있는중국어level3[M].首尔:JRC북스, 2015.
3.《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三
【关键词】铺垫 提问 读后 有效
通过阅读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期望他们达到的各级阅读能力目标也是不同的。如何面对初一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课教学,向他们开启一扇阅读的大门,学会用英语去阅读呢?
一、面对起始阶段的学生
当我们面对初一学生的时候,无论小学英语衔接地怎样,他们是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当他们对英语的思维还更多地停留在对一大片单词和词组的记忆时,我们就要让他们开始阅读了。Go for it教材从第二单元开始就出现了小便条的阅读,伴随着阅读课文的出现,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阅读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打好阅读入门关。
读前——读中——读后三环节的阅读课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很有效的。但面对的是英语起始阶段的学生,所以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依据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和引发兴趣为主,还要有各环节的细节处理。下面本文就从案例和反思中来看在阅读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处理来进行起始的阅读课教学。
二、读前环节
纵观go for it教材的阅读课文编写体系,题材丰富多样,从简到难,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显得随意性很大的note开始,到简短的书信,再到配图的小短文;字数有note的十几个字到短文的一百字左右,篇幅逐渐加长了;内容都是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
有了难度适宜,兴趣浓厚的教材,因而教师在设计读前活动时的依据也是以激发兴趣为先,难度由简到难。活动设计的内容主要就是对阅读课文的“铺垫”,把握课文主题的内容,训练学生形成与阅读有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对阅读文章的联想与理解。
【案例一】Unit 4寻求别人帮助,要求把遗忘的东西带过来的note。
这篇小note 50字左右,是生活中的常用体裁,要求妈妈带东西到校,告知东西具体在哪里。整个阅读课文新词汇量不大,只有take,bring和things,句型也是再现XX is on/in/under…的基本句式。但如果教师在阅读前只是把教材的一幅画呈现出来,说Feifei’s sister needs the things,东西在哪里呢?我们帮忙带一下。这样的处理对阅读课文的铺垫是不够的,学生兴趣也不浓厚——别人的东西关我什么事?
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一下:设计一个真实的场景,找到班里一个最会忘事的同学,他今天什么东西没带Where are the things?我们要帮忙一下,让他的爸爸拿过来Bring them here!然后再转入课文的阅读。
【案例二】Unit 6 runner eats well。
同样在读前,教师如果只是拎出短文的主人公,说Sandra Clark is a Runner,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她喜欢吃什么?很多学生面对着一张陌生的照片思维很难活跃起来,很难有兴趣去阅读课文。教师何不先把话题切换到刘翔这个big star呢?让大家猜猜刘翔真实的一日三餐的healthy food呢?话题是共通的,再来看Sandra Clark,感觉就不一样了!
【案例三】Unit 12 My school day
这是一篇让个别学生看起来头疼的阅读课文了,长,有点看不懂(学生语)。教师如果这样处理:每天你们都很忙,让我们看看文章中的Lin Mei, She has many classes too.。我们来读一读她写给她朋友的信,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读前的铺垫不足的话,会让很多学生吃不消,没有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以一张表格来进行阅读前的铺垫。
先谈谈我们真真实实喜欢和不喜欢的day ,再来阅读Lin Mei的day。
<反思>:从三则案例的读前活动设计来看,依据阅读课文的主题,设计活动进行读前的“铺垫”是很重要的。
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虽然教材本身的内容是很有趣的,但毕竟缺少真实性,缺少亲切感,是“为读而读”。而案例一中帮助真实的爱忘事的同学,案例二中大众英雄刘翔,案例三我们全班同学喜爱和不喜爱的课,就让学生有了兴趣,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将思维与将要阅读的课文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活动的设计难度适宜。案例一中是刚上初中一个月的学生,让他们在表演中说点简单的英语,是可以的;案例二是在猜测中说healthy food;案例三是在学生快学完一册的英语了,利用表格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感受,也是可行的。
<注意>:在读前环节的“铺垫”活动中,为了让活动有效,更好地促进读中活动,我们还应注意
①时间上不宜过长,铺垫不能替代文章的阅读,即使主题是类似的。
②教师在语言上以简单为主,时刻记住:你面对的是起始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储存量还是不够。简单就是有效。
③读前活动注意对阅读课文中生词的适当解决和句型的再次熟悉,这是为学生顺利开展阅读而设计的。
三、读中环节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开始阅读课文时,首先要留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阅读课,尤其是面对起始阶段学生的阅读课,他们的阅读量是很少的,一定要先读,“读”以获得文章大意和具体细节,是有效阅读的前提,不可以匆匆而读。
“读”了之后,在读中环节,教师应培养初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应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一定的信息。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会“提问”。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问题是帮助他们理解的,是对文本做具体的,深层次的处理。
【案例四】Unit 11阅读课文Scott的工作
课文讲的是Scott日夜颠倒的生活作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完后,教师可以从下面这些问题来培养学生读后获取有关Scott的信息的能力。
①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相结合
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Is it a funny time to get up?
②填写表格
③图像:配上有趣的卡通和简单的英语说说Scott的生活
④补全信息: Scott ( ) many hours a day. He has breakfast at 7:25. ( ) breakfast, he plays the guitar. He ( )his work at 9:30.He goes ( ) at 17:00. It’s a () time to get home!
⑤寻找句子的定义
What a () time to have breakfast!你会照此表达你对生活的态度吗?
⑥开放性问题:Do you want to be a guitar player? If so,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Do you know someone who works at night? If so, please tell us?
⑦文章中哪个句子是最关键的,也是你最喜欢的?
<反思>:多样的问题是对阅读文的多层次剖析,学生就要按着问题去查找,去阅读,去发现,去思索,用英语来表达,这就是有效获取信息的阅读。
四、读后环节
对阅读文本进行梳理后,就是读后环节了。很多老师会设置难度高一点的语言输出任务,也会倾向于对词组,文本意思的解释,这些都是有效的阅读课教学所需要的。而在起始的阅读课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下面的读后活动:
①注重对阅读篇章中句子结构的理解。
我们注重了阅读课文中生词,文本意思的疏通之后,对于初一学生,我们还得对他们加深句子结构的理解——主谓宾+状语的句式结构。这种涉及到语法教学的句子结构应该让他们在读文中熟悉和内化。
【案例五】Unit 5 我的运动收藏品
对文中的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这句话,就要对学生讲明主+谓+宾+状的句式结构。他在阅读中熟悉了这样的句式结构,就不会出现He is on TV watches them.
<反思>:注重句子结构的阅读会让你的句子地道起来,这都需要教师在阅读后的注重讲解。
②看篇章内容如何生发
在阅读环节中,教师如何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去关注阅读文是如何对一个话题进行生发的,这也是很重要的。
【案例六】Unit 9我最喜爱的电影
阅读课文读完后老师“追”问一下:如果今天你写一篇关于你喜爱的电影的小文章,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生发这个话题:
我喜欢的电影类型,我认为怎么样?
典型的电影是什么,我的喜爱的演员是谁,他的电影有什么?有没有new movie,我认为他怎么样?
我的朋友或家人喜不喜欢,他们认为怎么样,他们喜欢什么?
我经常和谁,什么时间,去哪里看电影?
然后再让他们回看阅读文,是不是也是从这些方面来写电影这个主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反思>:在读后,老师多追问几个关于话题的问题,鼓励学生再回读阅读文,这次的阅读就丰富多了,不只是停留在意思的理解上,而是看到了阅读文对话题讲解的丰富性了。
③对篇章进行真实再现和仿写。
起始阶段的读后活动设计,应先考虑学生起始的英语运用能力,不可设计难度大的讨论等,主要可以以篇章再现和仿写为主。
【案例七】Unit 12 读完Lin Mei的school day后,可以写写Lin Mei的开心小note,为什么开心?因为阅读课文中告诉我们她喜爱音乐课,真实再现文中句子。也可以仿写my school day中的一天,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
<反思>:真实的再现和仿写是适合起始阅读课教学的,因为可以以一定的英语表达就可达到,还有例可循!
④对篇章的经典诵读
阅读篇章都是可以作为典范的,有些味是无法传授的,是需要背诵出来的,所以有些时候在读后环节中设计的任务活动就是诵读这篇阅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面对起始阶段的学生,大量的诵读才会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感——传统的活动也是有效的。
总之,在起始的阅读课教学,读前进行有兴趣的“话题”背景铺垫,读中用提问梳理教材,读后注意句式,引导话题生发,让学生再现仿写,更有诵读增加感悟,——这些都会达成有效教学。
参考书目:
胡庆芳等.听诊英语课堂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王媛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中小学外语教学09.8
4.《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四
---初中英语 “听说课”有效教学探究
一、研究课基本情况
1、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科研“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精神,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围绕“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主题,进一步落实好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研究主题: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
3、课题与课型:《 Good manners, bad manners》;听说课型
4、研究点: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研究
5、研究成果的预设
1)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2)形成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
3)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6、主讲老师:蔡明
二、“六步骤”贯彻实施情况
一)选题。针对“解决问题” 进行.学情:学生两极分化较大,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说是很多学生的弱项, 他们会写单词了,会读课文了,但却不能用英语来交流,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教情:现初中课本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对话教材,目前在英语“听说课 ”的教学当中,对学生口语技能训练还不够。.老师们在共同的反思中,产生了对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的深度思考,大家想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等的有效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
二)备课
1、个人备课:作课老师个人钻研教材、拿出初步思路;其他老师也备课。
2、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老师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主讲老师的教学思路,提出建设性意见;全组老师集体研究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教案。第一次备课解决的问题: 三)上课 1、11月 23日第 6节在初二(1)进行了组内第一次试讲 2、12月 5日第 6节在初二(5)进行了学部范围内的研究课3、12月14日 第6节在初二(2)进行了全校范围内的研究课 四)评课
第一次评课:11月 23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后的评课
程序: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教研组长点评 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
1、突出“听说课”的功能目标 听说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听力教学包括:语音训练;听力技巧;听力理解。它的功能是: 为其他活动做铺垫;训练听力 ;听力检测;获取信息 ;技能训练。听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促进听力理解和技能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
说的教学包括:发音; 语法 ;交际功能; 释疑技巧;文化知识。它的功能是:通过说培养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使学生掌握应有的会话技巧;使学生掌握非语言交际技巧; 使学生了解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流畅的会话者。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解决以下问题: 1)理解和掌握听说课中的语言知识; 2)熟练掌握语言交际功能用语。
3)在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交际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2、尝试以下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Presentation阶段: 1)教师通过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教师以各种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Practice阶段: 1)机械性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套用句型等;
2)意义性操作:能力拓展练习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达到“感性接触”;练习由易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老师适度归纳讲解语言知识;启发学生自我归纳
Production阶段:教授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 这其实是 解决问题的过程:语言输出。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跳出课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性运用语言进行语言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流程如下:
1)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帮助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3)机械性操作,示范、模仿、套用句型等; 4)意义性操作,创设情境,交际训练
5)启发引导,自我归纳,认识规律 6)语言交际,拓展创造。
3、课堂上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活动。
第二次评课:12月 5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二次的评课,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给予了重要指导,大家一致认为:听说课基本模式比较清晰,课堂活动也比较多样化,但目标的达成度有须进一步研究。所以本次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的形式及设计的有效性。
1、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有可操作性;
2、活动的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相匹配
3、活动的内容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4、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协作精神
第三次评课: 12月14日周四第 7、8节全组在B306进行了第三次的评课,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海珠区教研室的陈主任、初中英语教研员张老师应邀来校,与全体英语教师一起观摩了蔡明老师的研究课《Good Manners, Bad Manners》,课后参与了教研组的评课活动。
陈主任说,本节课符合听说课的模式结构,特征明显;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较高;话题鲜明,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好坏习惯,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教育作用;老师很注意语言过程:老师做示范---展开练习---分段检查,比较好地解决了分层教学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区教研员张老师说,课型把握准确,“呈现——-操练——输出”教学方法清晰;自己刚从英国回来,觉得这种模式很先进;结合新课程标准,挖掘课本深层次内容;教学环节条理清晰,师生关系和谐;活动形式多样,小组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的差距。
五)研究课活动的主要收获与经验成果
1、基本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3P 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2、老师们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已有更深的了解 听说课教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应体现其功能目标: 1)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2)课堂上师生的活动 3)学生所参与的活动量 4)学生口头的灵活运用 5)口语练习的方式
3、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前后三轮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围绕预设成果积极探讨,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包括:有效的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活动确设计与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等。从课型模式到有效教活动的设计,思路一次比一次更清晰,评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课堂也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5、通过教研员的指导,我们坚定了信心:在教研员指导前,我们真的有点不踏实,主要是担心研究的模式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当这种模式得到教研员的充分肯定,并给我们提供前沿的信息时,我们更坚定了信心。
六)反思
1、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是否有利于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展开思维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兼顾全体学生、减少学习分化的方式?(如何分类要求,如何为困难学生进行教学铺垫)是否受学生欢迎的方式?
2、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作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
3、如何进一步探索模式、走出模式?
5.《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五
(赤峰学院 社会科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文根据近几年赤峰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在做了较为全面的教学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学生学习的目的与收获、学生学习态度与自我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成绩考核办法四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新举措,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6-0251-03 自2007年至今,我校已经进行了四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这门课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主要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国史、了解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四轮教学后,学生对这门课是怎样认识的?学习的态度及收获怎样?教师讲授这门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为了摸清和解决这些问题,今年开学初,我们对刚刚结束这门课学习的09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随堂发放、集中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114份,收回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现根据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本文主要从学生对学习《纲要》的目的与收获、学生学习态度与自我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成绩考核办法四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一、学习《纲要》课的目的与收获
我们首先从“你是否明白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你是否确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确信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吗?”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1.2%的学生在《纲要》的学习结束后,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刻的领会。但我们仍要看到还有近1/3的学生对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太明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结论不怎么认同,还有16.8%的学生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还存有疑虑。这种情况不仅给我们《纲要》课本身,同时也给多年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严峻的课题:究竟用什么方式、通过哪些素材才能使我们的青少年真正地懂得三个选择在中国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并使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关于学生学习《纲要》课的收获问题,调查数据显示,86.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开设《纲要》课是有必要的,并有71.4%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对将来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有54.4%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收获很大。这说明,《纲要》课开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但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也有6.7%的学生对此持有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纲要》中的许多内容在中学就学过,没有必要再重学一遍,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有13.6%的学生认为没有更多的新收获;23.8%的学生认为对将来的就业帮助不会太大或根本不会有什么帮助。这就反映出学生们对《纲要》课的感知是不同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由对《纲要》课的喜爱程度不同导致的。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自我评价 1.学习基础方面
09级本科生学习《纲要》课的学生中,文科类、理科类的学生数量大体相当,学习基础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文科班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学过中国近现代史,他们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历史人物都有基本的了解。所以开课前,15.3%的学生对课程中的80%以上的内容都是已知的,看历史书最多的当然也是文科生。而理科出身的学生则不然,他们在初中时只学了点中外简史,因为在中学,历史是一门副科,由于忙于考高,基本没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所以在开课前,他们对《纲要》所涉及的知识是一知半解。知识少底子薄,读的历史书也不多。读10本以上历史书的学生基本没有;读5至10本的358个学生中,理科的只有16名,占4%左右;其他所读数量都在5本以下。这种情况就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课程的深浅度怎么把握,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 2.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学习《纲要》课缺乏主动性,64.7%的学生回答对此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或一般,46.9%的人只是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划在书上;12.7%的人只是听一听而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来上课,手里光拿着一本书,纸笔全不带。所以有时当老师要求做课堂作业时,整个教室乱作一团,借纸的、找笔的、没书的(三无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有些学生做的课堂作业与老师布置的作业风马牛不相及;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纸的大小、式样、笔的颜色多种多样——极尽应付之能事。至于上课时的状态,有53.3%的学生回答在认真听课;18.8%学生自己看书(哪方面的书不清楚);27.9%的学生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说明白一点,就是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玩手机游戏、听歌曲、画画、闲聊等等。尽管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噪、满头大汗,下面的学生就是“毫不进耳”。关于学生缺课的问题,回答经常缺课的人占3.7%,有32.3%的人都曾有缺课的经历。这可能还是一种保守的回答。实际上,从老师手中的点名册上看,一学期下来,一次课都不缺的学生占少数,一般都有
一、两次请假的记录。在历年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发现,缺课最多的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懒散惯了的,经常不愿上课的人;另一部分就是学生干部。他们每每利用上公共课的时间为本系做事情,系里也经常利用这个时间组织一些党、团活动。关于对缺课的认识,58%的学生认为学生必须以学为主,不应该无缘无故缺课;有10%的学生回答说“可以理解,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还有32%的学生回答“无所谓,缺不缺看个人”。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上课“走私”、缺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不能忽略:其一是很多系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也许系领导从未对公共课有过轻视的表白,但经常占用公共课搞活动不啻弱化了公共课的份量,更会把“公共课可多可少、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信息无言地传递给了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公共理论课无足轻重的印象。其二,公共理论课本身枯燥无味,不吸引学生,导致学生厌学,若不是为了学分,没有考试的压力,恐怕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更少。其实《纲要》与“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律基础”等课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因为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所以要扭转学生轻视此课的局面固然须从系里抓起,但怎样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以课感人,以老师的人格影响人、吸引人,把我们的课打造成名符其实的精品课,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去学习,这是需要我们为之努力的。
三、课堂教学效果 1.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从课堂教学调查统计数字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是肯定的,对教师的总体评价中,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92.4%;82.1%的学生认为教师备课充分;66.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对老师制作的课件,学生的满意率达99.1%;对老师的语言表达填写很准确和比较准确的达99.3%;87.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接收能力;评价老师知识丰富的占86.3%,认为老师的教学效果基本能达到本人的要求。从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总体评价中,我们感到了些许的欣慰,因为老师们几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这说明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就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肯定。
2.关于课堂管理
(1)教学条的件制约 首先是班型太大。调查中,47.2%的学生认为学校把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混编为一个上课班级,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学生多,素质高低不等,不好管理;进行一次考勤都会占用很多上课的时间,影响教学任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认真听课的学生虽然占多数,而一旦那些自律性差的少数学生出现状况,就会破坏课堂纪律,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实际上,很多系的学生一直对此有意见。其次,教学设备也影响教学效果,有22.1%的学生选择了此项。现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设备陈旧,投影不清晰,屏幕一片模糊,字幕还勉强能看见,但图片、特别是视频根本看不清,而且电脑常常死机,话筒断断续续,疙疙瘩瘩,有的教室窗帘透光,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
(2)关于组织教学
有1.9%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严格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对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严厉批评,甚至扣除他们的学分。有学生说中学老师就是这样管理的,效果非常好。但有37.2%的学生认为严格管理固然应该,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有效,则需认真研究。他们认为可以用提问代替批评,只要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扭转到听课的轨道上来就已达到目的。教师无须板着脸训人,否则会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反而更不利课堂教学。有51%的学生认为老师要适当地宽容一些。但是,宽容的底线是什么?怎样把握好这个“度”?似乎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来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永远也谈不完的。
(3)关于考勤
有近59.1%的学生认为考勤是必要的,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学生按时听课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也有22.1%的学生认为考勤没必要;有18.8%的人回答“无所谓”,他们认为想听课的人考不考勤他都会来听课,而不想听课的人考勤结束他还是会走人的。即便是在课堂上他们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与其让他在教室影响教学,倒不如让他离开的好。
(4)导致个别学生不好好听课的原因
有39.9%的学生觉得这门课没意思,去翻一些陈旧的历史对今天没什么现实意义;30.2%的人认为中学都学过,很多都是已知知识;22.1%的学生选择学不进去,“不仅是现在,中学时一学起历史就头痛”;还有7.8%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讲课缺乏激情,趣味性不强,才导致学生注意力常常溜号。
3.对课堂教学的建议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集中在四个方面问题上:一是92.3%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多播放视频资料,有的学生希望老师为大家准备一些好的电影、电视片断,或者一些记录片、专题片之类的资料,这对大家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问题是有帮助的。二是90.3%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讲点历史故事,或者一些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同时也会活跃一下沉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紧张的神经得到稍许的松弛。三是90.1%的学生不希望老师按部就班地讲教材,建议要适当地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有学生说,课本上的东西,自己看就可以,不必要让老师再重复一遍,把课本以外的东西多挖掘一些,会更加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四是有72.7%的学生提出应该或必须有课堂讨论的环节,他们认为这是大学课堂和中学课堂最大的区别,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令人生厌。的确,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讨论的环节逐渐被淡化,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了。虽然以往在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时,屡有学生提出,但并没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看来这一环节今后必须要加强。除此之外,有67.3%的学生希望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精练、醒目”,没必要将大段大段的文字显示在屏幕上。但也有32.7%的学生希望老师总结得全面、具体些,记录下来后便于期末复习之用。关于课时,学生并不在意课时的多少,有60.2%的人应为“适中”,23.1%的人认为“足够”,认为课时多、少的人分别为8.9%、7.8%。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认为目前36学时还是可以的。
四、关于成绩的评定
我校从2007年至今所开设的四轮《纲要》课中,除06级为闭卷考试外,其他三届都是开卷考试。成绩的评定基本上就是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占60%)的综合。对于这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反应非常激烈:有17.9%的人说这种考试“根本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有39.1%的学生认为“很少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回答“基本能”和“能”的人分别为34.8%和8.2%。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几年来尽管我们在考题上增加了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的题,但因为是开卷考试,学生可以抄书、抄笔记,所以过关还是非常容易的。正因为如此,有些学生便不再重视这门课,认为没必要在此门课上花更多的时间,不但课下不复习,就是在课堂上,有相当多的人也不把全部精力投入进来。在课堂上,看专业书的、看杂书的大有人在,平时的作业,也有人从网上下载。这种情况也直接挫伤了那些认真上课、勤于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靠勤奋学习修高分,而一些人却靠偷工减料巧得分。在对“你是怎样对待考试的”的回答中,我们看到,有61.3%的学生回答自己平时注重学习和积累,同时期末也会认真复习,是属于“勤奋型”的;有35.9%的人回答自己平时基本不怎么学习,只是到期末考试前才抓紧时间,突击复习几天,是属于“临阵磨枪”型的;而2.8%的人也不隐瞒自己,回答说自己平时很少学习,期末基本也不复习,到考场上再“见机行事”,是属于“临场发挥”型的。
那么,到底怎样的考试方式更适宜呢?这方面学生意见不一:有13.1%的人干脆主张要闭卷考试,大有“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之意,认为“这样才不失其公允,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每个人的真实水平”;有21.9%的学生认为完全闭卷考试缺少对平时成绩的测定,应该把平时成绩加上,就是平时成绩与闭卷考试结合起来;而17.8%的人主张开卷考试好,“一个公共课没必要让人那么紧张,照书本答上试卷就可以了”;有47.2%的人提出目前这种考试方式就比较适合我们的实际,只是平时成绩缺少点真实性。学生们的不同建议,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采取怎样的考核方式才能既不会加重学生考试的压力,又让这门课的开设达到预期的目的?
6.《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六
一、背景
历史学科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一体的,其核心是提高知识学习与掌握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最有智力价值的史学知识、史论知识和史法知识,并使这些知识掌握到教高的运用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由此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发展智力奠定基础。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历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与提升,重视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准备有效的激励与指导,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很明显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本节内容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是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奴隶制分解,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本课主要讲述春秋时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和战国时“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以及秦国逐渐强大的基本史实。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已成为春秋时期的最早霸主;晋楚争霸是问鼎中原比较典型的争霸斗争;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它们与原有的齐、楚、燕、韩并称为“战国七雄”。各国之间除了开展军事斗争之外,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的攻势,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几经反复,最终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那么认识是比较模糊、肤浅、和片面的。本节让学生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与具体的地理位置。通过让学生了解争霸斗争的史实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意志。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多媒体进行的教学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而存在,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和媒体,具有巨大的信息容量,各类历史问题、图片、影视和历史现象都可以在这里展现,使学生在学习了历史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扩展与深化,与多媒体提供的大量材料结合起来,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协作精神。
二、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使学生掌握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并能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
技能: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1、多媒体与历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
由于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信息,春秋战国的相关史料在网上十分丰富,运用网络资源能轻松地解决资料不足问题,实现知识的扩展。这样,教学内容由课本内容一统天下的局面变为课本内容与多媒体内容有机结合的新局面,这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也加大了课堂容量。因此,教师可在网上选择大量相关资料下载,并提供一些相关网站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既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加强了教育效果。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多媒体教学更要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传统的教师讲授说服灌输方式转变为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灌输和疏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实现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
3、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育技术相结合。
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是为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不可一味的追求先进的网络技术而忽视了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把多媒体教学课变成了技术操作演示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略。
三、说明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全面整合、渗透。随着教育的不断投入,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和专用电脑室等硬件设施,再加上师生信息技术的素养比较好,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条件。
为了优化历史课的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加强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本案例应该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比较好的,可操作性强。同时也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优越性,教学效果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达到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东周开始的时间?东周包括哪两个时期?两个时期名称的由来与哪些历史有关?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课件展示)
(意图:让学生明确历史概念,考察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春秋五霸
1.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
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设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先组内发表意见后在班上交流。(课件展示答案)
教师过渡:春秋时期历时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2春秋五霸:
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各自的位置?(课件展示 春秋形势图)
学生:观察形势图,掌握好两种说法的五霸名称,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逐渐树立起空间概念。充分发挥地图辅助文字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的准确性,不断地重复,尝试回忆加深记忆。便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弥补。)
3.齐桓公争霸:
原因:教师:分析设计如下的思考题: 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 2.采取了哪些有利的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
标志:教师增加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
设计思考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
4、晋楚争霸(1)、晋文公改革
提问:晋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教教材进行回答。
学生讨论:“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书、总结思考,明白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做到史论结合,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
(2)城濮之战:
提问:在晋楚争霸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晋国为何会以少胜多?(展示课件)
学生:介绍城濮之战情况。展开讨论作用。讲述 “退避三舍”的故事。
提问: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为进)提问:“退避三舍”的作用?
1.诚信:实现诺言,报答谢恩2.避其锋芒,诱敌深入(设计意图:分析史实,学习古人诚信的态度,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3)楚庄王称霸
学生:讲述“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提问: 在哪次战役后,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5.吴越争霸:投影《卧薪尝胆》图(略讲)学生:观察此图,讲述卧薪尝胆故事,学生畅谈,(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学习他们的志向毅力。)小结:a.知识点展示。b.讨论:
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课件展示:归纳要点)
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2.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教师过渡语: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二、战国七雄
1.提问:七国的形成有哪两类情况?(学生阅读并进行分类)2.学生读图:利用顺口溜掌握七国的名称和具体位置。(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
3.利用课件和小字介绍了解当时的三次战役的双方和影响。小结:略。
7.《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七
在我国,自各高校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普遍化以来已经经历了27个年头,这段时间内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果,除港澳台地区以外,《形势与政策课》已覆盖全国1800多所高等院校,成为全日制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此期间内踊跃出许多学者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结果,自1987年~2014年发布的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共计1443篇,课程研究硕果累累,但在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我们应该也看到教学实践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群体得到知识内容、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的发展,但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有效性普遍不高,表现在:高校开课课时少,周期短,形式化严重,教学的经常化和课程化得不到落实;学生整体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弱,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刻且迁移性差,思想觉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考试成绩高分段人数少;另外,授课教师专业文化素养低,对教学效率把握不够,代课现象极为普遍,教学的“张冠李戴”现象严重。
二、限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原因
第一,高校自身“教学内驱力”不足。中国是高等教育大国,教学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中国独有的学科,是我国的国有教育特色,长期以来在国家教学指令方针等推动下,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教学内驱力”严重匮乏,很多方面工作得不到落实,高校内部盛行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对教学成果盲目攀比、重理轻文,喜好将科研资金投入给了重点、特色的学科项目,而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是象征性地拨款,致使高校《形势与政策》学课发育畸形。
第二,缺乏学科教学保障机制。受到个人作风因素以及学校主观发展性因素的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保障迟迟脱节,教学条件和教学福利等因素得不到落实,克扣经费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课程科研的主动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也做得敷衍了事,教师的个人素质、专业素质也得不到实时的保障,教学的“三分钟热度”问题又表示出来,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教学内容的渗透力不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包括基本理论教育、基本形势与政策教育和热点问题分析三部分,忽视对原理部分的讲解是高校的教学常态,只片面单向的进行孤立静止的授课教学,忽略了对教学内容本质的理解,授课内容规律性差,政治性与原则性相分离[1]。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涉及甚少,不能发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导导向作用,从而抵挡不住外来思想的肆意渗透,教学实践中只重结果而轻过程、轻内容。
第四,授课模式过于呆板。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授课模式灵活运用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但就目前的单向传输模式是绝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老师是传输源、学生是接纳的容器的一人中心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大学生的教育现状,另外,教师教学对多媒体存在过于依赖的趋势,呆板化的教学形式致使学生上课不积极,听课不积极,温习不积极,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普遍存在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浅露性和缓慢性的特征,教育开展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课程评估主体过于单一。当前我国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评估体系都是由本校内部依据其他课程的评估模式进行效仿所自行建立的,对课程的阶段性评估也是由高校自我的封闭式评估,评估主体单一,学生主体评估层面的重视度不足,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科发展的积极性,而且评估指标设计范围狭窄,通常只涉及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效果等常规部分,对课程的荣誉重视欠缺,只重视某段时间内的工作绩效和发展态势,忽略评估客体正在做的努力和发展的潜力,影响教师科研积极性。
三、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1.建立教育文化共同体
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一空词,他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任务,因而必须加强重视,不能等闲视之,在充分发挥领导责任制的基础上,应建立以形势与政策教育规范化教学为导向目标的文化共同体,该共同体主要任务为加强区域性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术交流合作,学习各高校教育的相异之处,发扬区域性学校教学的共同特色,通过开展课程教育座谈会对区域大学内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细化对课程的深化认识,均衡各校教师专业素质,帮助各校教师不断提高其专业价值、人格价值,另外,通过开展学校间教学巡视,着重考察各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等,通过约束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接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性,激发教师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争取使每个人的努力为集做出自己的贡献[2]。
2.成立教师权益保障体系
教师是社会人才的设计师、掌舵人,一门课程、一项课题的开展研究成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行修养,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很强,若教师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将对教学开展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对教师的教学保障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成立教师权益保障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形势与政策教师群体的基本的工作权益,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学校人事处和各院部共同协作,继续扩充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质量,人事部负责教师的宏观分配和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各院部则主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师资的调整尽可能的减少每位教师的工作任务,减少教师日常文书工作的数量和需要协调的社会关系,减轻教师负担;在教学经费管理上,尽可能的从预算中拨出经费,鼓励教师们的教学活动和科研实践,奖励取得优良成绩的教师,另外,建立经费监督机制,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做好经费二次分配的方案,确保经费使用既合理又有效。
3.推行教学内容锚型结构化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承担传播教学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传播意识形态、盈利社会思潮的使命,以实现其在现阶段人文化成的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按照逻辑、遵循运作原理来行事。所谓锚型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形势与政策方针和爱国主义教育三者统一于教学内容中。三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不可偏废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灵魂,是揭示社会发展本质和客观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势与政策的内容部分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核心和主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应对国际国内变化的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精髓,她是我们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之中,已经成为我们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取向[3]。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势与政策方针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由微方向到宏方向层层递进,最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只有使用具备这“三支铁爪”所打造的船锚,才能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这艘轮船不受风浪影响,稳步的航行于思想的海洋之中。
4.开拓学生主体启发性教学分配模式
教育是一种互动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知识的真正建造者,是教育活动中最积极的参与者。教学实践中师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论内容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以教师授课为主,来传输给学生的正确的理论知识,案例部分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作为课堂秩序维护人员评价人员,对学生的讲课进行启发性评价,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教学讲课活动将更有利于扩展学生对知识的见解和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大学生早已已摆脱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已不再是以教师的单方意愿就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应该是教学实践中最为活跃的群体。[4]当他们能够积极地钻研学习内容,独立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时,教育实践才能真正的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质量才能得以具体落实和真正提高。
摘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效性对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形式与政策教育的现状仍需改善,本文提出通过建立教育文化共同体、成立教学保障体系、推行教学内容锚型结构化、开拓学生主体启发性教学分配模式等几种路径进行改进。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保障委员会,锚型体系,回应式评估模式
参考文献
[1]刑邦志.论形势政策教育的若干关节点[J].思想·理论·教育,2002.
[2]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创新[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91.
[3]浅谈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会议发言,2010.
8.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研究 篇八
一、课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习题选择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不搞题海战术,以有限的题目获取有效的教学目标。所选习题要由易到难,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同时具有可拓展性。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目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量身定做”习题。把握难易程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出多层次的教学问题,逐步引申。在新课教学中不宜提出的较高层次要求,应在习题课上层层推进,适度拓展,让学生对物理定律有深刻理解并去主动运用物理规律。
同时,习题要注重题目知识内容和方法的代表性。保证基础知识的覆盖率,反映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点知识点从不同角度重复考察,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和知识应用的灵活程度。
另外,有意识在习题选编中渗透物理研究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上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
1.注重学生的参与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习题课教学不应是老师分析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传统的模式下,学生一听就会,一做题就不会的弊端明显,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促进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解题的必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这两个能力,必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分析演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课堂的互动,达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思维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习题课上除了教师讲解解题思路,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加以适度点拨和总结。
2.注重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
学习新的内容,教师要将所学概念和定律融汇在实际题目中,告诉学生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注重习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不同问题的分析挖掘内在的同一性,培养学生抽象总结的物理思维。强化重要知识点的应用,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化理解。
3.教师注意做好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总结
在物理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例如:比较鉴别法、分析综合法,等效法、理想化法、极限思维法、临界条件法、矢量三角法等。习题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或教师引导总结解题方法。
三、课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选择与例題同一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解题思路与具体解答步骤。将课上掌握的解题规律,在习题中消化吸收,做到举一反三,用练习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高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目标。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黎声福.高中物理习题的处理策略及其选择.教育科学论坛,2009(4).
[2]胡海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分析.理科教学探索,2007(9).
[3]孟拥军.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模式初探.物理教学探讨,2006(4).
[4]毛中峰.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方式浅探理.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09(20).
[5]田霞.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探讨.物理教学讨论,2009(2).
[6]樊祥维.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数理化学习,2009(6).
[7]李文龙.例谈高中新课标下物理习题课教学.新课程研究,2008(6).
9.《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九
[摘 要] 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对中职学校的有效教学进行界定,思考了提升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的途径,从而使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真正的学科作用。
[关键字]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
一、当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1、学校和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不足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为了突出这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加重了专业技能教学的比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素养的培养。但中职教育不能忽略对人的教育,若是一味的注重单一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缺失对文化基础课的教育,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畸形的。忽视文化基础课会制约专业技能的发展,会使学生自身发展失衡,使其今后的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2、学校生源的变化使得文化基础课陷入泥潭
与80年代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学生相比,现在的中职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未能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高中同学来说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或者说他们对学科性的知识掌握上略有困难。学生不重或害怕学习文化基础课程,从不愿听过渡到听不懂最后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一来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基础更加摇摇欲坠了。
3、文化基础课教学自身教学内容的颇偏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也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并未有机结合起来,没有起到先导的作用。教学内容带有较浓的普教色彩,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中职学校有效教学的界定
1、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教学目标指导和制约着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要达到的效果,故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对教学活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是教学目标设定得过高,脱离了学生实际的现有水平,会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单一的传授活动,若教学目标设定得过低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以设计适切的目标为落脚点并展开教学,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依据,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服务,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
2、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素质就词义来讲,是指构成事物的要素。广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的要素很多,如道德品质、交 流合作、运动健康、审美表现等,可以概括为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品质的综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有效教学既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上的进步,又要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再学习的能力,还要强壮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动手能力。
三、提升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
1、提高中职学校、师生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方面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从而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职教育目标。教师方面要改变对文化基础课可有可无的想法,提升教学热情,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轻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在许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若是文化基础打得不扎实则不利于今后专业的继续学习。提高中职学校和师生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落实于实际,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文化基础课程真正学科价值。
2、全面科学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
建立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无论是对提高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还是对实行有效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学过程中不明确教学目标,不完善考核方法,将制约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从而使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在中职学校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故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的方法,实现建立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3、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的改革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改革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生源的变化,传统的学科课程已不适应现状。大多数中职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后谋求工作,但是随着我国中职与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以及“三校生”高考的发展,在中职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有继续深造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课程的整合,实行弹性学制等方式组织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另外,要将文化基础课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中强调和突出实用性。
4、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这使得原本就对文化基础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觉得更为无聊。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实际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到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参与性、趣味性、形象性,丰富教学内容,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就会使得文化基础课更具有吸引力。
虽然目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但经过努力,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的教学现状必将改善,让文化课真正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优势。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职高文化课教学
――语文课《演讲词》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程宝山
[内容提要]教学内容与当地经济不接轨,教学方法与职高学生的实际不接轨,这是当今中国职教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教学改革是职教改革的热点,而文化课的教学改革又是其中的难点。本文采用课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一堂语文课的评价,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职高文化课教学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文化课 教学 就业 导向
上学期,我们听了卢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内容是职高语文第三册的《演讲词》,所教的班级是面向就业的职高班。据了解,卢老师在一个星期前,就煞有介事地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中国群升集团的人力资源办公室主任要来本班招工面试,每人必须进行一次推介自己的演讲。并告诉学生,如果要写好演讲词,可以看看第三册语文第194页的《演讲词》,还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演讲的资料。
上课开始了,卢老师夹着公文包,带着“招工录取通知书”进了课堂,对学生说了这么一席话: “中国群升集团就在你们学校的对面,大家也许比较熟悉。这是一家融五金制造、房产金融投资、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公司拥有总资产 10 亿元,现代化标准厂房 50 多万平方米,员工 4000 多人,中高级技术人员 1000 多人。我们的支柱产业是防盗门、电动自行车和太阳能热水器。公司年总产值达10 亿多元,是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是永康市政府重点扶持的航母型企业。我们公司推崇的企业文化是‘员工为本、客户至上、诚信尊重、务实创新’。我们公司的员工都能享受比较优厚的工资待遇,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与前途。然而我们要求所有员工都要有比较高的素质,进入我们公司的门槛是很高的。我天我受群升集团老总徐步升的委托,想通过你们的自我介绍,决定在本班招收一批职工。大家是否先分小组演练一下?”
“不用了,马上开始吧,我们早就演练过了。”许多同学齐声回答。
“好,招工面试现在开始,想加盟我们群升集团的同学请上台演讲。”卢老师在讲台旁的一个座位上坐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演讲。学生那种庄重的神情,那种认真的态度,还有那种虽然稚嫩却也精彩的演说,感染了全体学生,也感动着每一个听课者。卢老师对演讲得精彩者,给予肯定并当场发给“录取通知书”,对演讲不够好的也给予点拨,指出演讲应该注意的事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一节课时间,就有15位学生进行了演讲,卢老师“录取”了12位职工。
结束时,卢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大家将自己的演讲稿进一步进行修改后交上,今天没有发言机会的同学将在晚自修时进行继续演讲。”
听了这节课,给我们留下的是深深的思考。教学内容与当地经济不接轨,教学方法与职高学生的实际不接轨,这是当今中国职教存在的最大问题。中国幅员广阔,区域经济特色十分明显,新疆的主导产业是农牧业,我们永康的主导产业是五金机电工业,然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却是一样的,全国统一的!况且近些年来职校的学生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像我们学校,6年前永康市初中的升学率仅有30%,尽管我校招的是最差的学生,但还是在百人中属于前30名的学生,而在6年后的今天,我们永康已经基本普及高 中教育,去年初中的升学率是90%,那没有入学的10%也不是最差的学生,而是家里穷读不起书的学生。这也就是说,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都已经进入我们职校。学生情况变了,但是教学内容没有变,教学方法没有变,教学评价的标准也没有变,这就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在文化课教学中显得尤其突出。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改革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部周济部长200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无论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的定位决不是应试教育,而应该是就业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能够顺利地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我们职业中学的文化课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那么职业中学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这堂语文课给了我们许多十分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抓住就业所需的最主要能力进行培养
目前的教学大纲中,每门文化课都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能力培养要求,很全面很理想。然而要全部达到这些要求,实际上是勉为其难的。我们只能抓住就业所需的最主要能力实施教学。最主要的语文能力是什么?我们曾经调查过许多企业的老总与职工,得到的结论是:职高生最需要的语文能力是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职校的培养方向是面向企业单位一线的员工。对他们来说,语文知识最重要的表达,在交际中善于说话,另外就是写作,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至于什么文章的体裁,什么作者的生平,并不那么重要。什么文学常识、文学作品欣赏并不一定要作要求。有的学生在招工时不会推销自已,在讨论会上不会发言,到企业工作后,不会写借条、请假条,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失败,才是职业教育真正的悲哀。
有人会说:“大纲规定的能力远远不止这两种呀,还有阅读、文学鉴赏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难道这些能力就不重要了吗?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理解这种说法,说到底是一种普高的教学观念,是一种传统的思维,一种求全的心理,也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我们何尝不想使学生的能力越全面越好,越强越好?然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职高生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基础差,又只有2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全面提高能办得到吗?求全即不达,求高即不及,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抓住写作和口语交际这二种最主要的能力。有了这两种能力,学生就能比较顺利的应对就业的需要。这堂语文课好就好在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让学生写,然而让学生练习演讲,自己个人练,小组练,面对全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的活动中得到训练与提高。
有人也许会问:“你这样搞,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怎么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试想,如果按脱离现实的高要求进行教学,学生没有兴趣,一上课就睡觉,考不及格,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这叫可持续发展吗?而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抓住就业最需要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至少可以学到企业需要的知识,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解决谋生问题,在工作中还可以继续学习。假如他积累了一些钱,就可能自已办起一个小厂当老板。有朝一日他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了,就可以像我们永康现在的老板一样,到大学进修学习自已所需要的知识。这就是终身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呢。语文课的教学是如此,数学、英语等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同样也应该突出就业所急需的能力进行教学。启示之二:以就业为导向处理教学内容――跳出课本用课本
以就业为导向,职高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状态,要以项目、主题为中心,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灵活的组合与应用。同时还应该广泛收反映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的学习材料,把学生视野扩大到课本以外。
在职高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观念,那就是教学大纲与教材(课本)是神圣不可改变的。老师是课本的使用者,在教学中应该绝对地“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正是这种观念,严重地阻碍着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其实,语文知识远远不止只是那4本语文课本,还应该包括社会的文化,特别是当地的文化(如我们永康的五金文化)和时代最新文化,而这些文化在语文课本中是很难体现的。因此我们必须跳出课本用课本,把课本变成蓝本,只供教学时参考之用。这堂语文课的一大特点就是把课本用活了。卢老师只是叫学生去看一看课文,并提示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演讲的资料。据我们事后调查,许多学生不但去了学校图书馆,而且还去了永康市图书馆和几个书店,广泛搜集有关演讲的资料。
启示之三:以就业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
有人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要突出“三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能力主线;要体现“四性”:主体性、情感性、开放性、实践性;实现“四个零距离”: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专业与职业的零距离、课堂与企业的零距离、训练与生产的零距离。我们十分赞同这种观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全面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努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就是说应该多开展“活动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
我们职校的老师常常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业听讲,对学习没有兴趣,常常诉苦“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在埋头睡觉”,常常感叹“在职校当老师没有快乐感与成就感”。可是就不去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这堂语文课,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在这样一个近似真实的情境中,在无拘无束的热闹气氛里,同学们提高了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充分展示自已的才能,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哪里还有人会睡觉?
启示之四: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课堂教学评价
要改革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导向,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评价职高的课堂教学。说实在,我们的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我们职校的教学管理者,还有一些教学的权威或专家,常常还是以升学为导向,用普高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职高的课堂教学。说到底,这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种误导。
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堂课可能不是一堂好课。然而我们却要为之呐喊:“这是一堂好课,它代表着职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有人说:“这堂课没有用好课本。课文中的例文《我有一个梦》还没有讲解过,对其作者“马丁·路德·金”没有介绍过。”这不?又是以本为本了。然而学生为了写好演讲稿,已经不知多少次阅读了课本,在他们写的演讲稿中,已经出现了《成为群升集团的职工――我的一个梦》这样的标题,已经出现“我梦见自己为群升集团制造出了新产品,戴上大红花,受到公司的隆重表彰”等多种与例文相似的语言,课本的内容已经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且不用说这堂课已经很好地使用了课本,就是没有使用课本,而是使用其他相关材料又如何?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又何必苛求局限于课本呢?
有人说:“这堂课的知识点没有落实,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撰写演讲词的注意事项都没有作为重点讲清楚,对字词句的教学要求没有落实。”这不?又普高的课堂评价标准,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讲求教学逻辑的严谨。我校就有这样的一位语文教师,他以前在普高这样教,学生反映很好,调到职高后也是这样教,结果全班学生联名要求罢免他,说是他的上课没有味道。评价我们职校的课堂教学好不好,最主要的标准是要看能否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否使学生提高他们就业所急需的能力。这堂语文课对于知识点,老师真的没有认真讲过,然而通过“招聘职工”的演讲活动,许多学生已经能写出比较好的演讲稿了,能够进行比较精彩的演讲了,你能说学生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比起教师一点一点地讲解,一条一条在黑板上写,其效果不知要好出多少倍。
10.《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 篇十
摘要:本文通过对联想等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综合运用管理学中关于文化差异、组织变革、领导行为等知识和原理,提出最适合中国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文献【1】的提出的分离——渐进的文化整合模式。
关键词: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 文化整合模式
引言
传统文化整合模式是Berry较早提出的四种文化整合模式,即文化融合、文化同化、文化分离和文化消亡。应该说,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对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传统文化整合模式基本上是基于被并购方如何选择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的是并购双方有充分的文化选择自由。但实际上,企业并购早已经不是单一的强并弱的组合模式,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环境变幻莫测,企业间强并强,甚至弱并强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即使企业现状或经济实力强于对方,也经常由于某种偏见处在被认为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考虑被并购方的选择自由以及选择方向,忽视并购方的主动选择,将导致文化冲突,甚至最终并购的失败。况且,文化整合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仅强调文化整合最终是融合、同化、分离还是消亡,有时意义不是很大,文化整合乃至整个企业的并购,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协同效应,随着并购过程的不断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在适合的时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并购双方文化的渐进式融合,而不是仅停留在某种状态之下,因此,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实践应用上显得过于单一和极端,缺少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描述,从理论上讲,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已经不足以指导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特别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研究文献【1】中提出的三种文化整合模式:分离——渐进模式、同化——促进模式、渗透——融合模式,结合联想等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提出中国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时,运用分离——渐进的文化整合模式,能够达到最大的协同效应,有助于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并购。
分离——渐进模式是指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中,在一定时期内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在文化上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不对任何一方强制实施变革,双方各自保留自己的文化。之后,随着文化整合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采取措施,对双方的业务和文化进一步融合。分离——渐进模式适用的情况是,并购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互相排斥,或者被并购方文化处在强优地位(至少不弱于并购方),被并购方员工不愿改变自己的文化也不愿接受对方文化。
1、研究设计
1.1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
1.1.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理论研究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研究管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对影响并购过程中企业文化整合理论和原理进行梳理和归纳,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去分析企业文化整合中的文化冲突、整合流程和整合模式,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方法逻辑层次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来研究,使得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实证研究
通过参阅大量书籍、文献、网络资料,收集如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等案例,运用案例的现实性,去印证前述理论研究成果,以说明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1.1.2案例的选择
选择案例对于案例研究至关重要,也是保证实证研究方法可信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笔者对于案例的选择标准为:⑴跨国并购案例,并购方为中国企业,被并购方为海外或具备海外特性的企业。⑵并购双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⑶作为并购方的中方企业具有典型中国企业的文化特性,作为被并购方的外方企业具有海外企业文化特性,能代表某一类型海外企业。
2、案例分析
2.1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
2.1.1案例背景
2005年5月1日,在长达13个月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之后,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联想这一跨国并购,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对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文化整合的研究,将对中国企业在欧美开展并购业务中的文化整合具有借鉴意义。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动机是:⑴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⑵直接获取IBM研发能力和管理技术;⑶创建国际品牌;⑷提高市场占有率;⑸更好利用国际融资渠道。IBM出售PC业务动机是:⑴推进业务转型战略;⑵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因此,从业务层面出发,联想与IBM双方不存在矛盾冲突,文化整合就成了两个公司整合的关键。
在企业文化层面,联想与IBM存在很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优越感方面,IBM是一家具有百年辉煌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曾经长期垄断全球PC市场。联想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虽然在中国创造了无数神话,但在全球计算机领域,联想尚属青壮派。因此联想这个国内老大,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一个世界级的大佬,是摆在联想面前的一个问题;⑵领导行为方面,IBM的文化属于传统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员工在工作中的授权比较大。联想在国内以严格和强调执行力而著称,下级对于上级的命令要严格执行,而且上级对下级的干涉也比较多;⑶归属感方面,在IBM最危急的时候,IBM没有贸然裁员,而是选择与员工共度难关,因此IBM的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联想的裁员过程就只是关注公司裁员目标的实现,而没有考虑被裁员工的问题,包括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心态等,联想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和归属感。
经理决定经理“兜售”经理提出经理提出经理提出经理定义经理允许 并宣布决定想法邀请暂时的可问题、获范围、要下属在规提问以改变的得建议和求小组决定范围内想法做出决定策行事
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模型
2.1.2案例分析和讨论
联想和IBM都在行业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各自的文化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前述,两家公司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符合本文实证研究的案例选择标准。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联想和IBM文化差异在管理学原理中的理论基础,和这种差异将造成怎样的文化冲突,以便寻求文化整合的解决方案,印证分离——渐进模式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进行文化整合的最好模式。
根据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联想的领导风格是以领导人员为中心,即偏向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模型的最左端,而IBM的领导风格偏向于下属自由度高的区域。可以说,就领导行为这点来看,联想和IBM基本上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很难区分两种领导风格的优劣,因为随着下属成熟度的不断变化,领导风格会在理论模型的不同区域变化,渐进到另一种专制和民主的组合中去,只能说就现阶段而言,两个公司采取的不同领导风格,是和他们各自企业现状和员工成熟度相关的。因此,在整合初期,无论是要联想选择IBM的领导风格,还是要IBM选择联想的领导风格,都势必导致领导层与员工层的沟通不畅,降低企业的执行力。具体而言,联想员工长期处在执行命令的状态下工作,工作中决断的机会比较少,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必受到限制,贸然改变到下属自由区域,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将大大增加。IBM作为被并购方,本身就处在适应变革的过程中,对组织变革的抗拒因素依然存在,如果在短时间内就要求改变工作风格,由下属自由区域向领导中心区域转变,将放大变革的不确定性、失落感等变革抗拒因素,造成员工抵触情绪,不利于文化乃至企业的全面整合。综上所述,在并购初期,联想和IBM在企业文化方面应该适当分离,保持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不是将始终保持联想和IBM文化上的分离呢?答案是否定的!企业整合讲究的是协同效应,文化整合也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企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后果将会怎样。并购初期各自企业员工都对各自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都愿意延续原来的行为处事风格,但随着并购的不断深入,双方交流协作的机会不断增多,如果依然是两种文化,两种行为处事风格,整合后企业层面的不确定性、不协调感和不平衡感将大大加强。因此,随着并购整合的深入和延续,要对并购双方的文化、业务、人员等进行持续的融合,找到一个适合整合后企业的文化。比如就领导风格而言,联想应该向下属自由区域靠拢,而IBM应该向领导中心区域靠拢,逐步达到下一个民主和专制的平衡。
事实上,联想确实是沿着分离——渐进这样一个模式去整合两个企业文化的。联想与IBM的文化整合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磨合期以及融合创新期。在文化冲突爆发频率最高的碰撞期或磨合期,联想采取文化分离的整合策略,而到了后期的融合创新期,联想逐步加大变革,创造出适合新联想的文化模式。
⑴探索期。并购初期,全面分析联想和IBM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企业文化差异、文化风险及文化冲突的识别与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初步整合方案。双方在这个时期有意意识地通过展会或介绍会议、有关对方公司的报道、公司网站等渠道深入了解对方企业文化,认真分析双方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⑵碰撞期。这个时期是建立新组织管理机构、整合双方业务流程、任命管理层人员、整合员工队伍、启动大项目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发生文化冲突的时期,联想与IBM在这个时期做了大量跨文化培训,使员工增进对双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留住关键人才和关键领导者,企业组织架构,至少高层架构不做大的变动,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保持了联想与IBM原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⑶磨合期。磨合期通常要经历较长时间,是联想与IBM企业文化逐步走向融合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联想与IBM举办了一系列内部沟通活动,比如“文化鸡尾酒”等活动,促进了处在不同文化氛围的员工间的互动与沟通。
⑷融合创新期。新联想要在积极推进双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发掘出新的企业文化优势。融合创新期的文化创新对于并购后的新联想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优势,是对原企业文化优势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双方企业的文化碰撞而不断创新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文化,并购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确定并富有特色。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联想并购IBM的文化整合模式采取的就是本文提到的分离——渐进模式,它充分考虑了并购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整合策略,体现了文化整合的动态性特征。
2.2 TCL并购阿尔卡特的案例分析
2.2.1案例背景
2004年4月26日,TCL宣布与法国阿尔卡特已经正式签订了“股权认购协议”,双方组建合资企业T&A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合资企业成立之初,TCL从惠州选派了30人到阿尔卡特,占据了新组建公司的核心位置,并在管理制度上实施TCL的传统模式——军事化管理,强调员工对企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在销售方式上TCL坚持终端销售,销售人员待遇采取底薪加提成的模式。然而,这些都和阿尔卡特原来的企业文化相悖,在巨大的文化差异面前,TCL采取的文化消亡整合模式,遭到了阿尔卡特员工强烈抵触,最终这起被人们寄以厚望的并购以阿尔卡特折价退出的双输结局结束。
TCL和阿尔卡特的企业文化比较
2.2.2案例分析和讨论
从上表可以看到,TCL和阿尔卡特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营销方式、领导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阿尔卡特作为国际品牌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而TCL习惯于将权利集中在高层,上级通过对下级的直接干预来管理企业,并购双方对彼此文化认同程度也存在差异,TCL是国内企业中的佼佼者,很容易倾向于将过去在国内经营成功所采取的管理模式运用到被并购企业中区,而阿尔卡特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种族优越感,TCL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TCL和阿尔卡特之间,更多的是体现在中西文化之间。我们希望通过案例寻找出一条普遍适用的原理,以指导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整合不同文化,因此寻求这些差异的共性,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具体而言,TCL和阿尔卡特之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跨文化环境的差异,国家文化层面,中国是典型的权利尊敬型,强调权威内化于个人在等级中的位置。而西方文化是权利宽容型,强调个人根据感受到正确性或个人的利益评估权威。中国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人习惯接受不确定性,对变革和新机会反应积极,而西方人更愿意回避不确定性,偏好结构和持续性的常规。
国家文化差异分析
通常国家文化处在不同维度的两个企业发生并购,并购方都不宜采取激进的整合模式,然而TCL
在并购后的整合中确是多“整”少“合”,希望用自己的文化取代对方的文化,这是非常忌讳的。尽管
TCL在合资企业中处于控股地位,但不等于TCL
拥有文化优势,更不意味着TCL文化可以取代阿尔卡特文化。
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跨国并购,作为并购方或者控股方都需要实施本土的文化战略。因此,TCL
在文化整合过程中,采取的最好策略应该是分离——渐进模式,在并购初期适当保持阿尔卡特的独立性,在强调“分而治之”的同时适当加强人员交流,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的交流,在并购进程较深入后逐步向阿尔卡特渗透自身企业文化,并吸收阿尔卡特文化中优秀精华的部分,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3、结论
本文运用管理学原理中关于领导行为的理论、组织变革理论以及国家文化差异理论,通过对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和TCL并购阿尔达特正反两个案例的分析,印证了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对文化的整合适合采用分离——渐进模式。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启示如下:
⑴重视跨文化沟通与培训。
⑵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大多采取权利集中型的管理方式,强调自上而下的等级服从,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中国企业应该在并购构成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人本思想。
⑶求同存异,构建多元文化环境。
⑷循序渐进,推进文化融合创新。文化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企业的并购,双方文化的碰撞、融合都需要一个疏通劝导、潜移默化、磨合认知的过程,应该允许和容忍这一过程,给双方员工适应新文化的时间,避免强势推进文化融合,激化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 刘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8
【2】 唐炎钊.唐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多案例研究.厦门,厦门大学
【3】 邓沛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河北:河北大学,2009
【4】 杨梦迦.以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为例谈文化整合.郑州:河南物资集团公司,2010
【5】 Hodege K..The art of post-deal[J].Management Review,1998,(2):17-20
【6】 Roger Miller.Culture Affect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Industrial
anagement,2000,(9-10):22-26
【7】 刘建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理论研究述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
【8】 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9】 中国企业如何成功跨国并购(跨国经营).市场报,2005年2月18日第十七版
【10】 蒋衔武.陆勇.企业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反应模型分析.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9
【11】 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2】 于兆吉.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沈阳:东北大学,2002
【13】 盛洪.最新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9
【14】 【美】P.普利切斯.并购之后——如何整合被收购企业.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15】 王欣杰.国家企业文化研究进展,文章来源于:有效营销.原文链接:
http:///article/2007/169119_6.shtml,2007年10月5日
【16】 张藕香.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6月
【17】 王圣宠.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整合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6月
【18】 冯鹏程.马曼.从TCL并购看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19】 刘成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分析——以TCL并购阿尔卡特为例.成都:四川大学,2010
【20】 葛梅.TCL与阿尔卡特并购案之研析.特区经济,2006年6月
【21】 李美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厦门:厦门大学,2008
【22】 吴定祥.企业文化整合:跨国并购中的一道难题——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武汉纺织大
学
【23】 周力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必修课——跨文化整合.杭州日报,2005年8月15日第十版
【24】 吴志军.企业并购中的管理整合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5】 蒋婷.向晶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问题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2009
【26】 王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型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07
【27】 张婷.郝勇.中国企业如何做好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技术与市场,2006年8月
【28】 罗丹.跨国并购企业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9】 彭仁忠.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30】 陈红儿.孙卫芳.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4月
【31】 顾卫平.薛求知.论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4期
【32】 潘爱玲.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与模式选择.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6月
【33】 陈共等.公司并购原理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
【《中国民俗文化》课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的年节民俗11-20
中国饮食民俗11-08
中国民俗饮食文化10-29
中国民俗文化选修课09-21
中国民俗故事读后感07-04
当前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10-11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06-17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07-25
中外民俗案例分析题11-19
中国跨国企业文化整合战略实证分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