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2024-08-18

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共13篇)

1.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一

关于高中化学学习的几点体会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宗旨,但是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是很常见的情况,要想扫除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分析学习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学习化学的方式与方法,希望对高中生学习化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障碍;课前预习;记忆理解

一、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首先,高中化学课程由于具有大量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很多的化学概念都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高中化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次高中化学的学习不像初中化学,老师会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堂上将的内容量很少,学生很容易的接受,而高中化学由于具有大量的学习内容,因此老师讲课进度快,每节课都会讲新的知识;最后同时高中所学知识有深度、有难度、化学方程式多且复杂,学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具有复杂性的特点[1]。

二、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

2.1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2]。特别是刚经历过中考步入高中大学校门的高一新生,虽然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经过几次的化学课堂之后,由于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化学的兴趣慢慢淡化,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生会认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很难,自己可能在化学的学习中没有优势,这种心理的因素导致学生在后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经过一段的时间,有的学生就可能放弃化学的学习。

2.2高中化学教师不科学的教学方式造成学习障碍。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可能经验不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导致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2.3学生知识经验能力的差异造成学习障碍。由于高中化学有很多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很多的概念都很抽象,再加上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的阅历有限,所以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可能对一些问题或知识理解的不够,造成学习障碍,同时学生在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演绎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能力欠缺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很困难,久而久之产生学习障碍。

三、学习心得 3.1注重课前预习

既然高中化学学科内容较难那么课前预习所学新知识就很有必要,这是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是保证听课质量的前提。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将老师下节课所讲的内容熟悉一遍,明确所学知识的主要任务,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以及疑问用笔做记号,这样就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听讲自己所不会的问题,同时要与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结合,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预习,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3]。

3.2加强知识点的记忆

化学是一门很紧密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同时化学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很多东西都有化学的功劳。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化学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比较琐碎,每种物质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化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每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又有不同的化学反应现象,掌握这些知识对化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很多的化学推断题都是需要学生根据题干对物质的描述或者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来确定是那种物质,从而将题解答,可见记忆对于化学的学习室很重要的,比如:Cl2、NO2、Na等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都要记忆。

3.3学习化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理解

虽然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单纯的记忆就会陷入学习的误区,忽视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学好化学[4]。记忆、理解、练习题、总结反思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模块,理解是贯穿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一些化学反应之间的原理,不是单纯的记忆化学反应之间的现象或者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当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写出同类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化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如高中化学最常见的一类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学习过程中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得失电子等的学习学生会很苦恼,记忆也很难,但是将其编成一个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即“升”代表化合价升高,“失”代表失去电子,“氧”代表氧化反应,这样对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就会比较透彻,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些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知识的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自然就会高涨。

3.4加强习题训练

在对化学知识理解之后应当通过习题进行巩固,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样学习化学有上了一个层次,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化学学习中,一个知识点可能通过多种形式的题目进行出题,化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要对不同的习题进行熟悉,进而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化学题目中只要一个条件改变就会导致整个体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为了知道化学题目的多样性,学生一定要做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题,正因为化学题目的多样性,导致了目前高中化学的考试不可能出现学生以前做过的题目,因此记忆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只有做许多不同类型的题,对知识理解透彻之后,才能应对高中频繁的考试,因为化学考试尽管题目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考的知识点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知识[5]。化学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评,也是对学生思维反应能力的考验,因此在学生平时的训练当中,要注重对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做题过程中不仅求准,还要求快,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且较高的准确率。虽然这种大量的做题是以前人们所批评的“题海战术”,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之下,以成绩定成败的情形之下,“题海战术”是一种学习化学很有的方法,但是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成绩会不断提高,否则会出现做题越多成绩越差的糟糕现象。

3.5做好课后复习

由于高中化学课堂老师讲课进度快,很多的学生课堂上不能全部接受所讲知识,对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因此课后的复习显的至关重要,学生通过课后的复习,将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学习,对重难点进行巩固,在复习过程中课本是很重的,学生复习时一定要对课本进行再一次的熟悉,特别要注意课本上的细节,一些小的知识点都可能成为将来考试的重点,对课本进行重温之后,要进行课后的练习,练习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练习,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练习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很好理解,同时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课后练习结束之后要对练习过程中出错的地方进行总结,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归类,并要经常翻看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结语: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学科,不仅仅在高考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化学是作为一名高中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学习障碍,本文针对学习障碍提出了几点学习体会,希望可以帮到一些高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李鹏蛟,吴端斗.实施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3(06)[2] 韩保洁.试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04)[3] 骆志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4] 曹效琴.在实践中感受新教材的魅力——谈使用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的体会[J].化学教育.2005(S1)[5] 吕宝兰,刘蕾,王华,杨水金.高中化学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2.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学科,学科基本问题,文献研究

一、不同文献中的“学科基本问题”不完全相同

以“学科”、“基本问题”分别作为主题和篇名的关键词, 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来源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进行检索, 共获得2000—2012年的文献108条。在比照文献中“学科基本问题”的设置思路时发现, 不同文献中的“学科基本问题”不完全相同。

科学学是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截止2010年, 从贝尔纳发表奠基性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算起, 只有70多年的历史;而将其介绍和引进到国内, 才有30余年。对科学学不仅公众不甚了解 (据说, 在某单位召开“科学学学术讨论会”, 工作人员准备会标时觉得多了一个“学”字, 便将会标改成了“科学学术讨论会”, 结果成为科学学界的笑谈) , 而且有些研究者也“缺乏对科学学的基本认识”, “将那些明显不属于科学学范畴的论文”投寄给科学学研究类杂志。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周年 (2010年) 之际, 为了“普及科学学知识”, 同时“凝聚科学学共同体”的力量以促进学科建设, 有学者从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反思了科学学学科的基本问题。[1]这其中的学科基本问题包括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

技术是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一个学习领域, 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尽管普通中学开设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且新中国成立以来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经验”, 为了“引起更多关注中国技术教育的有识之士和广大技术课程实施者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有学者就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且认为“应当正确认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适应性和时代性, 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关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2]这里的基本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学生发展 (基础性) 、社会需求 (适应性) 和学科体系 (时代性等) 等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有学者认为关于这门必修课的教学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而“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是三个最基本的问题, 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同时还认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认知价值、导向价值和动力价值; 主要向学生传授应有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课程教学, 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 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可见其中“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等三个基本问题, 对应着学科的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二、不同的“学科基本问题”对应不同的“学科”理解

顾名思义, “学科基本问题”就是有关“学科”的“基本问题”。按照这一指向, 在探寻不同文献中“学科基本问题”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时发现, 不同的“学科基本问题”对应着不同的“学科”理解。也就是说, 对“学科基本问题”的设置取决于对“学科”的理解, 对“学科”不管作怎样的理解都会有相应的一系列“学科基本问题”。

在《辞海》中, 关于“学科”有两个义项。“ (1) 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 (2) ‘教学科目’的简称。”而关于“教学科目”的义项是:“简称‘学科’、‘科目’, 亦称‘课程’。按一定逻辑顺序和学生接受能力, 组织某一科学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构成的课程。如中学的物理、化学等;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关于“课程”也有两个义项。“ (1) 功课的进程。《朱子全书·学六》:‘宽著期限, 紧著课程。’ (2) 广义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狭义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即‘教学科目’”。[4]

从以上的解释中可以看出, “学科”有两层含义。大而言之, 是一个科学领域;小而言之, 是从某一个科学领域中根据学校教育的有关要求选择并组织的知识体系。前者是科学领域中的学科, 后者是学校教育中的课程 (或教学科目) 。对于学校教育中的课程, 课程专家更多地会思考如何设计的问题, 学校教师则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实施的问题。所以, 由于对“学科”理解的不同, “学科基本问题”可以有三个层面。即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基本问题”、课程设计中的“学科基本问题”和课程实施中的“学科基本问题”。回到前文中的3个案例, 它们分别依次对应着这里的三个层面。换言之, “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理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随着人类知识的激增, 学科门类纷繁复杂。学科门类的形成有学科分化和学科统一两种普遍方式。如果新质学科是通过分化方式形成的, 那一定是人们认识到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或研究方法;如果新质学科是通过统一方式形成的, 那一定是人们在对几个学科的分析中发现了它们在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相似等关系。[5]所以, 对于科学领域层面的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思考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当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 就会进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成为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或培养学科专门人才的一门课程。从课程论的一般观点看, 学科或课程专家会在“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的基础上[6], 对学科知识进行价值判断与类型划定, 从而编订出相应的课程标准, 成为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所以, 对于学校教育中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 需要思考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等基本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中, 由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对课程实施的规定与限制, 教师在教学时, 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忠实地执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设置, 以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在此基础上, 再利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留下的有限空间, 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智慧, 争取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的融合, 以进一步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7]所以, 对于学校教育中某一门具体课程的实施, 就需要思考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基本问题。

三、“学科基本问题”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学者曾对“学科基本问题”进行过这样的界定, “就是贯穿于一个学科的全部历史并且推动着学科发展的那些问题”;并且“在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学术机构”才可能成为“学术研究中心”。[8]对于这一界定和论述, 在明确“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理解存在对应关系之后更容易理解, 因为“学科基本问题”是相对稳定的, 其答案却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变化的。

一般认为, 近代化学发轫于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提出的元素学说和原子学说。此前多个世纪都曾进行过与化学有关的实践, 其中包括炼丹术和炼金术。被誉为“科学化学”始祖的17世纪科学家波义耳曾经说过, “化学, 到目前为止, 还只认为是在制作医药和制造工业品方面具有价值。但是, 我们想要学习的化学, 决不应只满足于充当医学或药学的婢女, 或工艺或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 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9]波义耳的论述包括了对当时化学学科研究对象的概括和对未来化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展望。200多年以来, 科学家对化学学科进行过多种概括或界定, 形成了关于化学定义的多种表达形式。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教授在瞻望21世纪化学学科发展的时候, 给现代化学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化学是主要研究原子, 分子片, 分子, 原子分子团簇, 原子分子的激发态、过渡态、吸附态, 超分子, 生物大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 直到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的合成和反应, 分离和分析, 结构和形态, 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自然科学”。[10]其中, 前半部分是化学的研究对象, 后半部分是化学的研究方法。其实, 从波义耳的论述到徐光宪的定义, 都是对化学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学科基本问题”的思考, 这些不同时期的论述或定义, 既反映了200多年来化学学科的发展, 同时也折射出了“学科基本问题”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史学界认为, 我国的化学教育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 京师同文馆增设算术馆, 教授算术、天文、化学等课程, 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化学课程。1902年, 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中学堂章程》, 对学制和化学等课程的设置作了规定, 标志着化学学科在我国新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课程地位。[11]100多年来,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完善, 有关化学课程设计的“学科基本问题”的答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相对于先前的教学大纲, 实现了课程观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课程目标从过分强调“双基”向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转变;目标取向从面向少数人向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课程内容从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育思想的转变;课程实施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转变;课程评价从注重学习结果和知识获得向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 既注重知识获得又关注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关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形成的转变。[12]其中也折射出了“学科基本问题”对变革课程设计理念的推动作用。

四、研究“学科基本问题”可以对问题进行筛选或组合

既然“学科基本问题”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以, 应该提倡广大研究者对自身所从事的学科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值得注意的是, 每一个研究者对“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不一定都需要是系统的, 而是可以选择其中某一“学科”理解层面的单一问题, 或组合跨越多个“学科”理解层面的几个问题, 甚至还可以不出现“学科基本问题”的字样, 这些研究最终对“学科”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关于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本问题, 有学者认为源于教育的基本矛盾, 而“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社会知识文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 提问方式是教育科学能为解决教育基本矛盾做些什么?具体包括:“第一, 由于教育传承的是人类珍贵的知识文化资源, 而不是全部知识文化资源, 这就使得教育科学大有可为。诸如, 什么是珍贵知识文化资源;怎样从近乎无限的知识文化资源中, 选择极其有限的珍贵知识文化资源;怎样整合选取出来的知识文化资源, 使之便于教学……第二, 面对编制好了的课程, 也还存在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第三, 课程编制良好, 教学方法得当, 学生未必就能学好。”为此,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本问题就是课程问题、教学问题和学习问题的‘三位一体’”。[13]根据前文所形成的“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理解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的认识, 这里的第一个问题隶属课程编制层面的学科体系范畴, 第二、三个问题隶属课程实施层面的教学策略范畴, 也就是说三个基本问题跨越了“学科”理解的两个层面。

《化学教育》刊登的《试论化学教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和结构》一文, 文中包括“化学教学的本体研究”、“化学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化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3个标题。其中, “化学教学的本体研究”从“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出发, 论述了若干方面的学科特性。[14]该文虽然没有提及“学科基本问题”的字样, 其实跨越了“学科”理解的两个层面, 涉及了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两个层面的学科体系、教学价值、教学策略等基本问题。讨论至此, 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师课程实施中的忠实与创生———以化学学科为例》[7]等文章, 其实讨论的就是课程实施层面有关教学策略范畴的单一基本问题。

3.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三

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人说“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等于一个好班级。”,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好小组长就等于一个好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作用或职责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甚至整个课堂合作的氛围和质量。因此,合作学习的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小组长。

一、学习小组长的思想意识培养

小组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比较优秀,责任心要强,在同学之间要具有较高的威信。能管住自己,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善于倾听自己小组成员的发言,听取其他组成员的意见,要懂得怎样组织自己小组成员进行学习,鼓励同学多发言。

二、如何指导开展组长工作

1、组内整合,训练活动常规

小组长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如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各角色的职责,小组活动的程序,并经常提醒小组成员这些规则,使这些规则得到强化并内化。

没有经过培训的小组长面对跃跃欲试的组员们有时无计可施,汇报时,组员之间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各持己见。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在合作学习时,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他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对小组长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使他们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学会合理分工,才能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出现意见分歧时,请组员说出理由,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不同解答,全面地归纳,并及时准确地汇报,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例如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可能出现多种解答方法,在多种解法之间还可能存在着争议,在组内成员无法说服对方之时,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工作,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在讨论问题形成结论是要求大同,存小异,防止组员在同一问题上作无谓的争吵,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作用;或者把组员出现的种种典型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班级中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另外,小组长还要主动处理好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化“干戈”为“玉帛”,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要督促组员改正错误,帮助他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此外,合作学习小组中成员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固定不变,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就不能全面和谐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将来,所以应根据学生合作情况进行角色轮换,以期多角度、多侧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树立起中差生的信心,使他们敢于尝试,在尝试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2、组内训练行为常规

小组坐姿要求快、静、齐。要求只要有老师或同学在黑板前发言时,同学们必须一律面朝讲者,如果在侧面黑板前讲解,更要快速调整坐姿,做到快、静、齐,不能打扰正常上课。看不到黑板的学生要快速地调整好位置,可以下位站着或蹲在黑板旁边或着与别的同学同坐一凳,总之整个过程自然有序,同学们不会因为走动的过程造成学习上的分心。

语言要求做到礼貌、准确、简洁。如:我们是xxx组,我们组的疑难问题是xxx;我们是xxx组,我们可以解答x题或我们组对于x问题有一点补充,有请我们组的xxx同学解答展示;我们xxx组讲解完毕;我们组不同意xxx的观点,我们认为xxx或xxx更好,试问xxx组员xxx;对不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组还没有考虑清楚;言语中始终要说“我们”而不是“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强一个组的凝聚力。

动作:快、准、狠。快,是指动作要快;准,是指自己会什么问题判断要准确;狠,是指要在回答质量上下狠功夫。无论是提问还是发言还是展示,都要干净利索,不拖延,不磨蹭。会、有想法就大胆迅速的起立表达,被老师或同学抽到而不会就要礼貌谢绝,不能不吭不哈的拖延时间。

3、上课保证组员的听课效率和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组长要提醒组员听课时认真听讲,思考时投入思索,交流时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时踊跃参与。上课睡觉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老师讲课是做小动作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老师要我们回答问题时,默不作声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讨论时大声说话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交流时说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回答问题要积极主动,声音要洪亮。本组学生不能出现问而不答,回答不完整时,本组其它学生要立即补充完善。

老师在的时候,我们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不在的时候,更要组织好本组成员,去预习或学习相关知识。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

4、学习组长的作用由课堂由向课外延伸和拓展。

学习组长要负责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包括自习课以及预备十分钟,保证本组没有睡觉的,没有乱讲话的,没有乱走动的,上课了没有不翻开课本的,没有不学习的; 督促小组成员完成作业,组员做作业有困难上提供及时的帮助,但不让本组成员抄袭作业,督促小组成员改正作业错误。(督促学生学习时要讲方法,讲策略。做作业之前先理知识,再做作业。);明确帮扶对象,带头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交朋友,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成绩好的同学要有耐心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应能认识到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成绩是件不轻松的事儿;每周在班会时间安排一个环节,让小组长和本组同学总结一下本周各自的表现、得失,在组内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自己要深刻要狠,批评别人要讲究措辞),最后可以由每组的发言人在班内作总结发言。

三、关于组长工作的角色互换 1.组长分工

明确小组分工,不要出现有的同学包揽大部分工作,而有的同学却有些无所事事的现象。分工尽量用人所长兼顾公平,谁都不愿做的、最难完成的就是自己的。

2.组长角色互换(注意是一段时间后)通过一定时间后,小组活动中经常进行组长角色的互换,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并且通过角色互换能更好的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理解。这样的合作小组大家各司其责,却又共同配合,为了自己小组的工作献出热情,付出努力,形成了一个生生互管的网状结构。因为每个人不仅是一名管理者,也是一名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是小组内重要的一分子。因为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满足感,从而发自心底的产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3、捆绑考评,促进组间竞争,增强小组荣誉感,让组员发自内心的为小组争光。

小组竞争建立在个体竞争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它屏弃了个体竞争所带来的自私、狭隘、孤立的竞争意识,替代的是团结、互助、相互制约的团队精神。通过组间互相竞争,可以让小组成员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小组间的竞争是多方面的,有作业、纪律、发言等等,再从交流时发言的角度来说,课堂有补充式发言、讲解式发言、反驳式发言等等,最为精彩的就是补充式发言和反驳式发言相结合,以小组为整体共同应对答辩的活动。

四、鼓励学习组长正确对待困难

有些学习组长向老师诉苦:我异常努力,可组员就是不听怎么办?老师要告诉学习组长,他所遇到的问题是所有的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是所有的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因而,大可不必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能力是练出来的。如果每件事情都顺风顺水那就练不出能力了。我们每个人每天遇到的困难都是我们进步的绝佳机会,千千万万要珍惜困难。困难来了,我们怎么办?唯有学习,别无选择。向他人学习,请教其他组长或请教老师、家长或者你认为的高人;向书籍学习,从书本中找到答案。向网络学习,可以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搜索出千万条解决困难的办法。只有不断学习,你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样一件事你素手无策而有的人就可以做的很好。

4.对党员干部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篇四

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关键是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繁荣发达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能否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已成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无论对国家、民族、政党,对党员干部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学习,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正确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做一名称职的干部、合格的党员,就必须是一个素质深厚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就是要讲党性、讲政治,就是要带头学习科学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这一点,必须“啃书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努力适应新形势,驾驭新局面,迎接新挑战。

二、树立实践运用观念,在学习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提高学习能力,就必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运用的观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不断发展;实践无止境,人的认识也无止境。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电工基本技能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五

在从事电工基本技能教学的10多年来,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认为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在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更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出适用于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推动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我浅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授课前充分准备,实施练习分组措施

在学期初着手成立学习合作小组,每一小组中推选一名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起指导、监督、联络的作用。在上课时合理地安排座位,尽量一组一张工作台,以组长为中心,组员在四周,这样便于辅导。为互动提供条件,接着就实施了互动协作学习。

二、教学中加强组长的管理与培训

学生的天性是好动的,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总想动手摸一摸、试一试。而电工基本技能课以实习为主,经常需要带电操作,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即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维持纪律,强调安全,可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有学生要试一试,不但有安全隐患,同时也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因此,加强对小组长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监督监管好本组的组员恰好能避免上述的弊端,教师就能分出身来全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练习时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电工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本项技能。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碘钨灯的注意事项时,我将点亮的碘钨灯让学生看一眼,学生立即感受到强烈的光照对眼睛的刺激,然后用一张纸放在碘钨灯的表面,纸马上燃烧起来,因此学生知道了这种灯的功率较大,不能用在易燃,易爆的场合。同学们通过这种直白的观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综合课精心设计任务

虽然是技能课,但在有些课题中,是要求理论和操作并重甚至理论部分超过实习部分,精心设计任务就成为了重要的环节。比如电桥测量电阻的教学中,可作为探究式实习开设,实习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和思考。如对于1欧姆以下的小电阻万用表能够精确测量吗?采用什么方法能测量阻值很小的电阻呢?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先由学生找答案,教师再进行总结性阐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然后示范操作,学生练习。学生学会用电桥测量小电阻后趁热打铁,讲解电桥原理和电路组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实习任务,引导分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到实验规律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

五、巡回指导,督促完成任务

巡回指导重在导而不在指,导就是将学生学习的新内容和要练习的任务进行梳理,引导。我们要把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空间,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分组实习,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习步骤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学习日光灯电路时,为了让学生对启辉器的作用有个更深入的把握,指导学生动手安装完日光灯电路。点亮日光灯后取下启辉器,日光灯照常发光,这就说明了日光灯启动过程结束后启辉器电路随即被切除,也就是说启辉器只是在日光灯启动过程中才发挥作用。然后根据启辉器的工作原理,启发学生如果不用启辉器能否启动日光灯,学生总结后回答:可以采用短接的方法进行,通过自己动手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自己实习操作过程中会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当实验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动手操作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六、及时给小组中学生评语

一次真诚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微笑,足以让一个学生兴奋许久,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一句好的评语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打开他心灵世界的天窗,燃起他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当我们把爱和信任的阳光播撒到学生心中的时侯,我们也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和热爱。例如有些学生学习很刻苦,可惜基础差,成绩不理想,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想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等名言,不断的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六

一、把握体育与健康教材,夯实基础

从历年高考题分析,体育与健康部分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全面、比较广,基础性比较强,学科内容体现明显,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从不同的理论层次进行组合,其中,健康部分比重逐年增加。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首先把握体育与健康教材,侧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突出抓知识体系的“广”、“精”、“准”,理解教材,感悟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性学习,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注重教材与实践的结合。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将教材中的难点、疑点、易混点进行整理,以求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对课中出现的实践性问题及时地提醒,促进学生的整体认识。特别是健康部分,要从促进学生的健康认识入手,提高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深入,要能在教材拓展上下足功夫,做到活学活用。夯实基础,把教材当做最初的出发点,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抓住外堂课技能教育时机进行实践教育

体育与健康部分考查的是学生的学习实践方面,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去掌握技能技巧,感悟动作要领,了解健身方法,成为教学中正确的航标。考试内容与体育课课堂程序的联系,加强了体育实践课的考查,提高了我们对于体育课的重新认识,并从根本上体现了体育课在组织、学生参与以及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能力。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育课堂一般设在室外,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外部干扰较为严重,课堂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层次的延伸,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体育课堂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加深学生对技能技巧的总体认识,安排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要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认识,进一步加深理解、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语言点播,并就动作流程进行整体的讲述,加深学生印象。如不了解基本技能技巧及动作流程,则不可能对此有较深的印象,还会影响学生知识的缺漏。如2009年高考题“侧向滑步推铅球”、2010年高考题跳远的过程阐述等,如果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很多学生就可能对动作流程进行错误理解。另外,如果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课堂层次贫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与学的情绪不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技能的理解、认识。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对知识的感悟就会加深,就能对体育课上所学过的各种技能技巧应答如流。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运动规则教育

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弥补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规则讲述创造良好的氛围。

体育规则的教学往往是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会随时间推移而遗忘。如田径比赛规则讲述,利用多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能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场地器材,认识到比赛规则,认识体育名人,加深学生的知识认识能力。如直接讲述往往缺乏激情,学生对知识则缺乏印象,知识遗忘比较快,达不到教学效果。从历年的教学经历中,笔者认识到多媒体的利用,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感悟力,促进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

四、关注体育与健康部分现实中的热点问题

四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体育健康部分都有题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联系,如2009年联系卫生部发布《保持健康体重知识要点》,向肥胖“宣战”问题,2010年高考健康与安全问题;总地说来,往往在当年的考题中会出现反映现状的、与学科相联系的考题,涉及这些问题或话题的时候,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作为题目的引子,然后寻找适合学科的角度,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因此,复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当年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分析,分析其中的问题、出题可能性及角度等,并就这些进行多方位的补充练习,加深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正确了解社会热点,把握社会热点。

7.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七

朝阳实验小学丁亚军

通过参加期末学校关于“班主任工作”、“教科研沙龙”、“组内工作总结”等会议,对于我来说收获很大,思想上的触动也很大,几次专题会议的过程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次洗脑的过程,从思想上到自身的实际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反思。

曾经对于自己的各项教学任务和教育工作自认为还是基本满意的,有时还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在思想觉悟上比群众高一点,在教育教学上的经验比年轻人多一点,但是听了校长和老师们的发言,对照身边的模范马校长,对照周围优秀的党员同志们,我忽然觉得自己十分愧疚,现在的我与学校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榜样们给我的力量激励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鞭策着需要奋起直追的我,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马芯兰教学思想的精髓;要认真学习自身的业务技能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各种专业知识,要认真学习做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各类知识,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的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及时吸取新的教育技术、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地发展自己教育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学习校长和老师们的讲话,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打造“朝实品牌”的路辉煌但艰辛,今天的朝阳实验,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充满了激情的挑战,马校长告诉我们永远要站在时代的“风口

浪尖”上。风浪将吹尽尘埃,洗去泥沙,留下的是金子,是辉煌的朝实。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勇于拼搏、乐于拼搏,要不断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知自己与周围优秀教师长处的差距,求明天比今天做的更好,要善于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工作、学习、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打造“朝实品牌”的过程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自己在工作中、学习、生活中悟出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别人的眼里我们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我们要把看似平凡的工作当做成就自己的人生的梦想的事业来做,要静下心来,从每一堂课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在思想上按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自主创新、务真务实。让家长感受到孩子送到朝实上学比送到其他学校放心;让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一天比一天进步;让身边的教师看到党员在各个方面都想在前,干在前,而且干得好,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腾飞的朝实注入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

2006年2月16日

沙龙后的几点体会

朝阳实验小学

丁亚军

8.学习《党章》的几点体会 篇八

卢维邦

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一部既与时俱进,又相对稳定的章程。党章是党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党内其他的党规党法,是由党章派生出来的。所以要把学习党章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首要教材、必修课。可以说,党章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行动纲领。

一、用总纲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党性锻炼

总纲部分是党章的纲,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定性部分,是定位的部分,对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都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必须深刻领会,认真体会,体现在每个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行动上。

总纲共23个自然段,内容极其丰富全面。第一段,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第二段,是党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第三段,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了新的概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第四段,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第五段,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地位和作用。第六段,阐述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地位和重大作用。第七段,阐述初级阶段,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有利于”标准,20年、50年奋斗目标。第八段,讲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九段,阐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十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第十一段,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基本路线另一个基本点)。第十二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十三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十四段,坚持党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武装力量的领导。第十五段,民族的团结、平等、互助,民族区域自治。第十六段,最广泛统一战线的全国人民大团结。第十七段,发展对外关系,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第十八段,围绕基本路线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党建四项基本要求。第十九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十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二十一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十二段,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二十三段,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以上这些精神,都是每个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心间,时刻付诸实践的。要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必须以这些精神和论点为标准,常修常炼,才能增强党性。

二、用先锋战士的标准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要求自己

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共产党员必须履行下列八项义务:一是学习;二是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四是自觉遵纪、守法;五是维护团结和统一;六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七是密切联系群众;八是发扬社会主义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党章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对党员的义务的规定是比较全面的,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经常用党员的标准和党员的义务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每个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用党的干部的基本条件规范言行

六条基本条件:一是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调查研究;四是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五是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六是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

这些基本条件,要求是基本的,但真正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必须经常对照这些基本条件,看哪些做到了,继续坚持;哪些没有做到,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五、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党的纪律是严肃的,也是严格的。必须从具体的言论、行动按党的要求办理,谨慎思考问题,谨慎办事处人,经常学习党规党法,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不违规不违法。

六、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加强机关支部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是对党的基层组织的硬性要求,每个基层组织都必须做到。一是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四是密切联系群众;五是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六是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七是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财政经济法规、人事制度;八是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作为机关党支部,要根据机关的特点,认真研究落实八项基本任务,才能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七、党组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首先是明确自己应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对党组的地位和作用在党章中作出了充分肯定。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出领导核心作用。党组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组的任务认真开展工作,主要是负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9.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九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接受过相应的高等教育, 是我国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同时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不仅代表着年轻活力一族, 同时也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因此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严三实”学习教育实属必要,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领头羊”, 在学生群体中不仅起着带头作用, 也起着桥梁作用, 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举措。我校是川内的医学院校, 当今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医患关系的紧张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医学生的学艺不精所致, 在我校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有利于提高我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学习, 学生党员不仅要从认识上理解和接受三严三实的精髓, 更要在行动上积极响应“三严三实”作风要求, 把“严”和“实”的精髓融入到我校校风学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这个层面来讲, 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有利于营造我校良好的校风学风。

尽管大学生是栋梁之才, 但由于他们心智尚未发展成熟, 可塑性强拒腐能力差是这一群体的外在表现, 在当今社会一些歪风邪气的影响下, 他们的行为也表现出了一些有悖党的宗旨的情况。在我校学生身上, 具体作风问题表现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 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在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 部分党员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较为严重, 为了考试取得更高的分数, 课下不认真复习, 考试前不认真准备, 在考试中做出违背诚信地行为, 夹带、抄袭、甚至使用高科技设备作弊。辅导员在于学生的交流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是想在评优的过程中突颖而出, 才会在考试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诚信行为。还有部分党员学生贪图名利弄虚作假, 在评比优秀的过程中伪造资格证书, 伪造获奖证书等等。在过去几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当中, 在每年学校五四评优中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尽管之后加强了证书资格证书原件的审核避免了一些不实之举, 但是这些举措毕竟是治标不治本, 治本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身思想认识的提高, 主动远离不实之举比被动远离更具有教育意义。

第二, 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在我校学生党员中形式之风盛行, 学校学生会、团委会、各类校级团队成员每天定点向负责人报道, 我校的实验课一般会延伸到晚上的九点左右, 部分党员学生甚至给任课老师请假而去参加本学生团体部门点到, 本末倒置, 形式之风严重。

第三, 铺张浪费, 奢靡享乐。在部分学生党员中出现了比吃比穿的行为, 有部分党员学生拿到奖学金、助学金等去购买高档手机、高档化妆品、高档服饰等, 铺张浪费, 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盛行。

第四, 以权谋私。某些学生党员在我校的各个社团部门都担任一定的职位, 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某些学生党员在管理班费时出现挪用的情况, 在为班集体购买集体用品时为自己谋取私利。

根据学生党员们在作风问题上表现, 在我校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已经迫不及待, 关于在我校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 要搞好党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先搞好各系党支部建设, 进一步严格各系部的组织管理。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指导学生党建工作, 想方设法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 让党员学生看到党支部与时俱进的一面, 主动与党组织靠拢, 通过学生党员发现学生群体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

其次, 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 各支部在新党员的考核中应该更关注这一点, 考察学生有没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有没有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并且要加强党员学生的服务意识, 这种服务的意识不能只限于表面功夫, 要切切实实地融入到自身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党员在“忠诚于党、为国服务”、“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团结同学、服务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等方面做出表率。

第三, 在“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中, 我们要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一名好党员首先应该是一名好学生, 好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党员要正确处理好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关系。不能在干部工作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学生党员就是没有处理好这样一种关系。党员学生还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时刻检查自己在工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既仰望星空, 也脚踏实地; 既学习理论, 也注重实践。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 学生党员的培养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学生党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已经初露矛头, 贪图名利, 弄虚作假, 不务实效等作风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 因此, 在我校学生党员工作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数必要。

10.关于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几点思考 篇十

创建学习型机关是当前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之一,也是今后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工作。围绕推进我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这一中心任务,创建学习型机关,不仅是一个深化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现实意义

创建学习型机关是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机关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它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度,很大程度上起着示范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提出,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建学习型机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治国新理念,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我们广大机关干部率先及时更新并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而其前题就是学习。通过组织化的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就能为我们及时更新观念提供最广阔、最深厚的社会认识和思想基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理论内涵和基本要求。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建立“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机制,无疑对于提高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其次,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坚持统筹兼顾。要准确把握,全面把握“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创建学习型机关则能为贯彻实施“五个统筹”提供思想支持和智力支撑。

2、创建学习型机关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始终保持区域经济先发优势的后继力,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转变职能,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公平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务,提高机关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而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服务型政府,首要的则是思想理念的突破和创新。以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学习型机关的创建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一方面通过推动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可以加快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有利于政府管理理念的提升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增强。同时,能够教育帮助机关干部确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3、创建学习型机关是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一个地区的发展,取决于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综合竞争力表现在诸多方面,归要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机关干部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和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者,是否具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承担领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创建学习型机关,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以此作为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思考,更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大胆探索,解决问题。而强调实践正是学习型机关所追求的创造性学习的要点。因此,创建学习型机关,有利于机关工作创新,有利于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更好地、更有效地解决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

二、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践要点

创建学习型机关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结合时代要求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逐步掌握其规律,推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当前,在实践中则主要把握以下要点:

1、更新思想观念。观念创新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前提。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首要的是要树立与学习型机关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理念。一是学习是立身之本的理念;二是学习是工作必需的理

念;三是学习是创新途径的理念;四是学习是竞争发展根本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克服四种错误倾向,即忙于事务的庸碌现象、醉于经验的自大现象、畏于吃苦的懒惰现象、急功近利的“做秀”现象,真正把学习当做是一种政治责任,当做一种精神境界。按照“以学习促队伍素质提高,以学习促机关作风转变,以学习促工作开拓创新”的思路,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知识更新为重点,自我学习和团队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型组织体系,使机关干部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

2、科学选择内容。创建学习型机关,要以提高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其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开拓创新、依法行政、总揽全局等各种能力。具体地说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学习。一是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机关干部的头脑,进一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二是抓好当代知识的学习。重点是学习反映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多种新知识,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科技、法律、金融、外贸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抓好“战略思维”的学习。即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学习、研究和讨论;四是抓好“党性修养”的学习,即在学习、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党的要求,增强党性意识,接受党风党纪教育,从而达到“三加强三提高”:即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指导实践能力;加强业务学习以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创新学习载体。建设学习型机关,需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创建实践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完善已有的有效学习载体;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设计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各个层面机关干部学习需要的新形式。结合学习型组织网络化、扁平化的特点,努力探索建立适合机关特点,设计合理,分合有度,讲究效率,注重效益的学习新载体。当前,在具体模式中,一是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轮训和个人读书自学等形式,发挥团队学习的精神,形成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创新力。二是依托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网络,建立学习型机关网上的信息平台,开展网上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机关干部的学习;三是创设“**讲坛”,开设学习报告会,聘请专家、学者、有关部门领导授课,推进机关干部的理论和创新。四是深化“**干部爱学习”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学习主题,精心组织,分类指导。

4、健全学习机制。为了使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应建立一整套的学习保障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完善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机制,确定各级领导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职责,建立中长期干部队伍教育培养规划,实施目标管理。二是建立领导干部示范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明确领导干部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的带头学习责任,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三

11.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十一

在这次学习战丽娜老师的《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我收获颇多。简单通俗的讲,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的程度。回看我们平时的教学,总是一个模式、一个腔调、一种方式贯穿在整堂课中。那种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教学语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缺乏生气,让学生昏昏欲睡,也注定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精心创设的情景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教师的语言修养勾动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趣味性的语言极富魅力,幽默的教师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既能弥补教材趣味性的不足,又能传情达意,调节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激情,诱发学生兴趣。如果把一堂好课比作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教学语言便是画的色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想象的活力,使他们的学习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尤为重要。

三、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

战老师讲到的学校组织的“讲题比赛”――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讨论题目的解决方式,随后抽号讲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的形式并非只有教师教、学生学这一种,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教法,用多种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更高更深更广的引发学生思考。

四、动手实践拉动学生的思维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课”为“做课”。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实践活动的经验。只有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杜绝那种死背教条的习惯,用实践牵动学生思维,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课后反思促进学生的思维

12.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十二

郭桂玲 2015.6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每一节课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备课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经验尚浅,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

我在备教材时,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a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既要展望高考,又要兼顾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切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b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让学生体会到各章节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和演变;c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可以通过选择典型的例题,设置灵活多样的小问题,请学生板书、错题改正等方式加深理解;d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我通常采取问题串的形式把一个难点进行分解,或者用新知与以前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进行类比式学习。

2.在备学生方面大做文章

我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的性格习惯不同,知识储备也不同,作为教师要因势利导,用其所长。我任教的高一1班,大部分学生性格安静,听老师的话,但是非常薄弱,缺乏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一方面我特别重视课前“复习回顾”的环节,不允许问题堆积。另一方面,我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不懂就问,我常说:“问题不分高低贵贱,解决了就是你的财富。”而我任教的高一3班,学生普遍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数学基础较好,但持久性和自律性略差。因此,我总是加紧课堂节凑,增加语气和语速的变化,并且敢于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习题,让更多的学生发言或到黑板上板书,采取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措施。我重点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做大大地消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

课堂练习要避免这样几个问题:a重讲轻练,题量过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充分的思维时间;b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c题目单调,无层次和坡度,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d忽视面对全班同学矫正错误这一环节。我每次都是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出现的错误启发学生自我改正,注意学困生的帮扶,我还经常把典型的错误或出错频率高的地方,写在黑板上,集体讨论,加深印象。

5.在备作业上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

一方面,内容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式上由模仿到创新,由典型到变式,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另外,作业要适量,少而精,重点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

13.关于学习党员干“三基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十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引自胡锦涛2011年“七一”讲话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少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严重退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骄傲自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退化的原因分析

1、学风不够端正。很多农村党员干部平时总是以基层工作忙为借口,不读书、不看报或很少读书少看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了解不够透彻,搞不懂我党新时期革命理论的精髓,对集体学习活动能躲则躲,能滑则滑,尽量不参加,更谈不上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学风不端正产生的后果是理论水平差、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高,工作方式简单,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差,应对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不强。

2、思想作风不纯,群众观念弱化。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不惧流血牺牲,为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战斗,透视着共产党人为了广大人民谋福利,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境界。反观当今和平时期的干部作风,虽然大部分干部兢兢业业、踏实勤奋,但碌碌无为,但求无功,只求无过,只

1关心个人地位、金钱,不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大为不少。很多群众多在说:现在干部在干什么,我们搞不懂,也不知道,基层上总有些干部只热衷于面子工程,一心应付上级检查,忽视群众切实的利益,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

3、勤俭节约思想退化,侈靡之风抬头。目前,我们很多干部出行必须乘车,无车不出行,食则不厌精,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观念被严重削弱。众所周知,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底子薄,人口多,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奢侈浪费实属不该,即是以后经济实力增强了,勤俭节约的风尚也不能忘。

4、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建起一项工程,倒下一批官员”,这是群众痛恨贪污腐败所下的定语,少数干部利用手中的特权,聚敛钱财,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纪国法,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声誉,反腐败斗争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1、端正用人导向,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良好的用人导向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干部有良好的作风,一是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在实践中选人,坚持在工作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对平时脚踏实地工作、勤勤恳恳办事的干部给荣誉、给地位,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平时不做工作、搬弄是非,关键时刻不承担责任,随风倒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二是要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评价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们既要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更要重视执行和落实,要始终将考核查评价作为促进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贯穿于

干部作风建设全过程,要结合当前治庸问责行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使优良作风深入人心。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干部素质如何,思想教育是首要。为此,我们要从思想教育入手,采取多种形式,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一是要注重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规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逐渐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二是要注重廉政教育。可以通过加大各类报刊杂志廉政宣传报道力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画、文艺形式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3、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干部转变作风的长效机制。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机制,抓紧完善那些不配套、不细化、落后于实践的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迟到早退、参与赌博、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等违纪违规现象,营造节俭、廉洁、文明办理事宴的新风尚。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任用制度。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做到“三让三不让”,即让想干事、肯干事的人干成事,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不想干事、干不成事的人没机会;不让那些政绩突出的人吃亏,不让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吃亏,不让那些扎根基层的干部吃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制度。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工作责任制,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

情,使各项工作操作更规范、责任更明确、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三、改进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前景展望

1、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关于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论断并非危言耸听,虽然我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绝大部分党员也是按照这个宗旨在行动,但是总是有一些害群之马作威作福,混淆视听,导致有些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不是甚好。为此,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党员作风建设,真心了解群众心声,真情关心百姓疾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一来,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得到显著改善,建设小康社会就会形成更加强大的合力。

2、党员干部工作更加踏实有效。在农村基层工作若干年来,我深切的体会到,有些党员干部工作有激情,但是没有方法,蛮干浮夸,说到底是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没有用理论有效指导实践。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灌输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保证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的开展各项工作。

上一篇:共青团工作总结下一篇:讲文明 强素质 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