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生气的智慧》有感:宽容

2024-08-15

读《不生气的智慧》有感:宽容(共8篇)

1.读《不生气的智慧》有感:宽容 篇一

很长时间不曾静下心来读书了,繁华而又喧嚣的城市让自己浮躁而又悸动,《不抱怨的智慧》有如一剂透心凉,让浮躁的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停歇下来,慢慢的将心情平静。作者在书中引用佛宗的教导和感人深思的寓言,让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如书中所说,我们的生活节奏如高铁般的速度,城市里高楼大厦像雨后的春笋般在不知不觉中就矗立起来,在这旖旎的世界,我们被生活和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我们背负着重担努力的奋进着,忘记了身边的红花绿草、蓝天白云和海浪沙滩。

我们每天都让担忧、烦躁、愤怒等各种负状态影响和干扰,本身我们就生活在一个高压的环境中,却还要承受着这些负面的状态,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学会轻轻松松地生活,丢掉一切烦扰我们的负面状态。那么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在这纷扰的世界里享受那份清心呢?首先,我们需要学会静下心倾听他人心声和宽容他人,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倾听才能切身体会他人的心声,当自己了解他人的的悲愤后才会懂得去谅解,去宽容。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与他人沟通中自己要常抱宽容之心。宽容在生活中很简单,不用低头、认错、悔过这么复杂和伤面子,也许仅仅一句温言软语,一句恰当的安慰就足够。圣贤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我们自己对人犯了过错,我们自然希望对方原谅自己,不要向自己施出报复的行为。反之,当别人犯了错时,我们就更不可以报复别人。当你每宽容,谅解他人一次,您的身心和修养都会得到一次提升,当你在不经意中忆起此时此事你会莞尔一笑,原来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可以一笑而过的。

宽容是人性的美德。宽容能使一个人变得成熟,能让这个人用一个宽广的心胸去承载世界;能更加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宽容一词,散发着美妙的灵气,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

书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让我深有感触之余也深受启发,比如:一对父子,行走在路上,听到俩个妇人在吵架,其中一人对着另外一人骂道:“你一点天良都没有,你不讲天理”。另外一个妇人回骂:“我怎么没有天理,你才没有良心呢”。父亲听了对男孩说:“你听,他们在讲道说教呢。”男孩说:“爸爸,她们是在互骂,不是在讲道。”父亲又说:“她们一个在讲天理,一个在讲良心,不是讲道是讲什么呢?”男孩一听,觉得有理。父亲接着对男孩说:“天理良心用来要求自己就是道,要求别人就是互骂。”这个故事非常生动的告诉人们,我们对别人太过于苛刻,而往往对自己又过于放松,“天理、良心”本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可一旦被人们加以利用,就失去了它们本身的意义,不再具备使人反省自身行为的作用。更让我感触的是父亲将负面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去看待事情的本质,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这短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深受教育。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这种让人深思受教育的小故事,因太多我就不多举,重点是我从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作为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在生活重重的高压下,总会有多多少少的不如意,很多人都愿意用抱怨的态度来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而从不反思自身,老辈人说的一句话:“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关键是要如何面对这不如意,有人意气奋发,笑看人生,有人唉声叹气,虚度一生!

2.读宽容有感 篇二

——有关文化多样性和相对差异性

10级市场营销(1)吕雪 学号:4101301

1在房龙《宽容》一书中引用《大英百科全书》中对宽容一词的解释:容许他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于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因此在《宽容》一书中,房龙从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出发,写了许多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对文化、对信仰的差异。

房龙从人文主义和历史发展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历史上由于信仰、道德、风俗等的不同,人类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观点,而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统治,用偏见和固执的观点和严酷的律法来抵御外界和外来有利的影响,而往往哲学家的思想是进步,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但正是由于统治者对文化不宽容的态度,使得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传播自己的思想。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人类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宽容便会大行其道了,而文化也会以其多样性长存。

当人的活动主要不再受其动物性驱使而是从事社会 活动时,人类就开始创造文化,所以文化史嵌入在人类社会活动之中的。而文化的多样性事表现在诸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地域角度、经济类型等可以划分为多个方面。同时,文化也有其相对差异性,其也是表现在多种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仰,这些就充分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差异性。在《宽容》一书中,希腊人认为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亵渎了神者们,认为其言论不利于他们的统治,因此对苏格拉底进行了司法审判。但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说:“世上谁也不要干涉别人的信仰什么或剥夺别人独立思考的权利,人只要具有自己的道德和信念,即使没有朋友的赞同,没有财产、妻儿和家庭,也一样会成功,因此官方必须完全不对他们进行粗暴无理的干涉。”这句话正表明了苏格拉底希望得到言论的自由,希望统治者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是苏格拉底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看见了伟大的哲学家被统治者的不宽容所致死。在房龙笔下,还有很多与苏格拉底遭遇相同的人,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房龙希望能通过此书推动人们去了解和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以不至于再次发生这样的惨剧。

3.读《宽容》有感 篇三

《宽容》主要记述了:作者因为患了肺炎住在医院里,天天靠打点滴度为日。一天清晨,给作者输液的是一位实习护士,由于她十分紧张,结果连续三次在作者手背上扎针都没扎准,这急得她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并显得手足无措。这时,作者并没有责怪她,而是用他那宽容的心鼓励那位护士:“没关系,没关系,请继续扎吧!”在作者的鼓励下,护士镇定下来,第四次扎准了……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比大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心灵,心灵的领域可以包容人间万物,一颗宽容的心可以与人为善,化干戈为玉帛。

从古到今,有许多宽容待人的故事。比如:汉代有个大官叫刘宽,他有一颗宽容的心。一次,他的女仆给他送汤时,不小心将汤洒在了他的官袍上,刘宽不但没有惩罚她,而且关心到问她是否烫着手,这使得女仆身受感动。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待人诚恳,宽容。一次,他去照相馆照相,摄影师见是给周总理照相,很是紧张,他双手不停地颤抖,连照相机都拿歪了,周总理见了,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鼓励他好好照,在周总理的鼓励下,摄影师顺利地给周总理照了相……

那天,我的好朋友丹丹拿这我刚买的新涂改带玩弄时,一不留神把它摔坏了,为了这事我对她生了一节课的窝囊气。

放学时,我的气渐渐消了。我以为丹丹不给我道歉。我心中的火气又升上来了。没想到,丹丹突然对我说:“明天我买块新的赔你。”我顿时从心里涌出一股暖流,我连忙说:“不用了,其实我早就原谅你了。”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很惭愧,与文中的父亲、刘宽、周总理对比,真是差远了。我以后会向文中的父亲学习,懂得这个做人的原则――宽容。

从无数的事实我们可以体会到,一颗宽容的心是何等可贵。宽容能融化心头上的冰霜,驱散眉宇间的愁云。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读《宽容与正义》有感 篇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看了秦风编著的这本《宽容与正义》,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与日本对待战争和人民态度的截然不同。其实我有点害怕看到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我不敢看那些血腥的画面和叙述,根本无法想象日本对中国人民的残忍。我们记住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教训与未来的发展。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胜利结束后,以德报怨,善待日军战俘并人道援助300万日俘日侨顺利归国的一段历史,体会了中华民族的宽容与大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和巨大创伤。其中的残酷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只有当时深受其灾难的人民能够体会的,但是有些人连生命都没有了,又该怎样去讲出来啊!我想我此刻可以理解作家张纯如在写了《南京大屠杀》后为什么会自杀了?任何一个人看到日本侵华的最真实的残酷时,都会很难受,甚至无法忍受的。张纯如她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人,根本无法接受这样血腥的黑暗的历史,她无法从中走出来。她只想让世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并提醒世人“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不仅我们中国同胞这样子,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些关于战争年间外国人在中国的纪实,有一位外国女子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最后被迫离开中国,她很难过,伤心离开,最后在回去自己国家的路上跳海

自杀了,她为自己不能帮到中国苦难人民而难过,为日本的残忍行为而心寒。

日本侵华战争中,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日本民族,这都是一个深重的灾难。一些中国人在战争时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就被残忍地杀害了,我不知道日本的军队该是怎样的没有人性。对于日本人民来说,他们受骗了,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很多,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对于参军者来说,那是家破人亡,战死异国。在战争中,美国在长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历史的灾难,在现代他们依然因为这原子弹的伤害痛苦不堪。我想起了那一部电影《南京,南京》里面的一位女人,她在被日本军捉住时,经过日本军角川君时说了一句:“杀了我!”她知道被日本军有多恐怖,所以她宁愿死在她朋友手上。她死在了一个有人性的日本军手上。最后日本人角川君帮助两个中国人逃出南京后,他也自杀了,因为他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干什么,这场战争并不是他所接受的那样正义,日本来中国并不是拯救他们,只是让他们陷进苦难中,他也没办法接受日本的这场战争。

对于不能忘记的历史,我们是怎样的态度啊?笔者之所以写《宽容与正义》这本书,是他想要将最真实的历史展现在人民面前,让所有的人去正视战争历史,更好地向前发展,不要歪曲历史的真实面目。由当日日本犯下的罪恶,我想每个人民都不应忘记的,现代社会的日本究竟是怎样看待以前

犯下的错误的呢?那些右翼分子在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行为,让我们人民感觉到历史被颠覆了,我们中国先辈所受的灾难和凌辱,该是如何的忍痛啊,就这样被掩盖了吗?

我们中国人知道“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们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认为《宽容与正义》这本书的目的,是世界所有正义人士所追求的,没有人要冤冤相报,我们追求的只是真正的和平与发展。这本书用相片与文字真实地记载了抗战的历史,中国军民是如何对待日本人的以及日本的恶行,里面的一些照片记实是我没有勇气看的,我在看这本书时被闪了一下内心深处,一直以来我都只是很笼统的知道日本军队对中国很残忍,但当很深刻地去了解时,我真的感觉到很痛苦的,我会莫名的心痛,只为我的先辈承受的惨痛。在我小的时候,也从我的爷爷奶奶那里听他们讲述日本当时侵略中国的恶行,他们那时的生活真的很艰难,同时还要时刻警惕日本军队,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不是因为自然规律而死亡,却是在日本的刀下身首异处,这里面真的有太多的残酷和无奈了。

在这里,我只是想说,日本社会的主体力量是和平的,我们对于日本的民众没有记恨的意思,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现在日本的右翼分子,他们只是一群人,一种歪曲思维的象征,他们破坏中日之间的交往,更破坏了今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将不被世界所容忍的。

正如笔者所说的“战争已经过去的,应该谴责的是导致战争的错误思想,而不是无辜的战争后代”。今天的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先辈也有在天皇的愚政骗局下支持与参加了战争,最后搞得家破人亡。我想在今天这个时代,日本民众是理智的,他们可能不再会轻易相信这样的战争了。

5.读《宽容永远是一片晴天》有感 篇五

厦门滨东小学 五年(4)班 陈雯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宽容永远是一片晴天》这本书,读完了之后,我受到了很多感触。

书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位年轻人,是县城一所高中的老师。

他身边有许多朋友,在他的朋友中,有个人性格极其暴躁。常常别人一句话,就会惹得他大发雷霆,甚至推翻桌子、摔碎茶杯。他的朋友一个个和他疏远,只有这位老师还依然同他保持着良好的友谊。有些人对这位老师很不理解。但不管别人怎样理解,他总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喜欢的东西。但我们能成为朋友,那是因为我们身上都有我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何不多一点宽容!宽容我们所不喜欢的,珍惜我们喜欢的„„”

就因为他的宽容,他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让他的人生之路走得一帆风顺。

记得小时侯,我去朋友家玩。不小心摔倒了,把朋友最喜欢的那个大花瓶摔碎了。当时我立刻哭了,连声对她说对不起,心想可能她以后一定不会再和我玩了。可她只是默默地把碎片扫干净,并没有骂我,和我绝交。以后,她还是和我在一起玩。长大后,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从心里感激她。

她只是轻轻播撒一次宽容,得到的收获却是我的终生难忘!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宽容,带一身高洁与神圣,携一袖清香与温馨,翩然而至,拂去满天的阴云,再多的难解的心结,再多的沉重的烦怨,都会涣然冰释。

宽容是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可以做到的。早上,做早操的时侯,某某同学不小心把你的白布鞋踩上一个黑脚印,你没有恶狠狠的瞪着她,只是拍拍鞋上的灰尘,继续做操;下课,某某同学故意轻轻地打了你几下,你没有大发脾气,和她对打,只是做自己的事或者和她一起玩耍;放学,某某同学开玩笑地说你面目丑恶,像妖怪,你没有用同样的语气说她,只是一笑而过。

你或许身边没有多少贴心的朋友。那么,你要注意,是不是你的心胸太狭小,容不下别人。但是,我要告诉你,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6.读包容的智慧有感 篇六

读包容的智慧有感

包容的智慧这个本书与其说是在阐述一种处世的方法,还不如说是在传递一种心灵的慰藉,本书以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优美的文辞,启迪着,熨贴着人们的心灵,也许不会醍醐灌顶的畅通,但正是在默默无声中,感染着人们,指引着人们……

包容,它是一种胸襟。患得患失、吃不得一点亏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在利益面前、在得失面前不斤斤计较,而是以大局为重;处处争先、得理不饶人的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让字当头,范式以和为贵、让人一步;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甚至对一些言辞激烈的攻击也能理智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碰到事情喜欢生气、对别人的一点冒犯就报复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心态平和、宽容大度、淡然从容。

7.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篇七

体会之一:寓教于乐,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

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有无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的有目的的培养。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天真活泼,常常用“游戏式教学法”往往比较奏效,兴趣浓厚。这种方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于教具、学具的演示、操作,抽象概念的形象动作的表演与游戏形式结合在一起,编成游戏。而高年级学生则需要从探索知识中获得兴趣。

体会之二:消除心理障碍和不良习惯,培养饱满的求知情绪。

饱满的情绪是乐学的具体体现,是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培养学生保持良好情绪,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帮助他们克服以下不良心理和习惯。

体会之三:通过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的苦乐观。

8.读弟子规有感:宽容诚信 篇八

——读《弟子规》有感 读了《弟子规》,我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要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那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了,父母亲就少了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

己应该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样才会做呢?那就要多学知识。我一定在平时好好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那样的话,我就会做得更好。我觉得《弟子规》对我的一生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上一篇:低碳生活,从我做起600字作文下一篇:主题教育第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