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工作总结

2024-08-21

政务工作总结(10篇)

1.政务工作总结 篇一

市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2015年,市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与市电子政务办等单位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电子政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根据机构、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中心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吴福祥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分别分管办公室、政务公开、审批办证中心的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人员为成员。2014年,根据六编2014]47号,设立了市政务服务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通过市直事业单位招录了1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充实到电子政务工作队伍中,进一步加强中心电子政务工作力量。同时,明确由综合科负责电子政务日常工作,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加强门户网站建设

一年来,中心坚持把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中心在政府信息网站公开栏目设置了领导机构、部门职能、内设机构、工作动态、法规政策等多个栏目,同时,立足中心窗口实际,门户网站设置审批窗口、审批项目、办件流程、办件公告等栏目,对所有进驻中心窗口单位的审批项目进行“六公开”,主动地公开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内容,确保信息的实效性,便于群众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动态。一是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公开时效。对机构职能、领导信息、规范性文件、工作制度、业务动态等方面的政府信息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公开,做到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或终止,及时公布并做出说明,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将门户网站打造成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拓展网站互动功能,通过百姓畅言、互动参与等方式,接受公众建言献策和情况反映,征集公众意见建议。完善网站服务功能,及时调整和更新网上服务事项,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得便利的在线服务。

二是强化保0意识,严格审查制度。正确处理实行政务信息公开与贯彻落实《保0法》的关系,做到既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面公开,又要严格遵循保0规定,严禁将涉及国家秘0、商业秘0和个人隐私及其他按规定不宜或不能公开的政府信息对外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审批制度,对拟对外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保0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严格审查把关。

三、加强oa系统建设

加强对办公oa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深刻理解办公无纸化对于提升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意义。中心自启用协同办公系统以来,果断停止一部分纸质文件收发,将不涉0、非敏感材料等日常流转工作内容都通过oa系统传输,各科室之间通过oa系统进行公文传输,使办公效率和内部管理效率有了极大提高。同时,机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oa系统操作流程,增强责任意识,确保系统安全。

四、加强信息发布平台和载体建设

中心在审批办证大厅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向社会公众提供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发布文件的查阅服务。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的设立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公开信息的受众面,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共享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保障市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快网站技术升级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完善规范,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开服务中心工作的相关信息。建立政务微博、微信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办事咨询、建言献策、信息咨询等服务。

五、推进“一库四平台”系统运行

中心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一库四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主动与“一库四平台”系统开发公司对接,提出意见、建议和需求,促使中心原智能化网络化行政许可系统与“一库四平台”系统有效衔接,确保审批办证大厅审批业务正常运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六、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一年来,中心始终把改善信息安全环境、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作为电子政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规范用户管理。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检查,增强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安装网上行为管理系统,对用户ip地址进行逐个登记,实时监测。

二是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在各应用系统的服务器端上安装了杀毒软件,防范计算机病毒,利用防火墙和ids的技术措施防范网络入侵和攻击破坏,接入政务网的终端机器上全部安装杀毒软件。全年未发生泄0和信息系统受到非法入侵现象。

三是改善信息安全环境。中心投入经费,规划设计和改造区机房信息安全设备设施,改善信息安全环境,提高信息保障水平和安全效能。2016年,中心电子政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2.政务工作总结 篇二

一、提高信息命中率, 关键要把好选题关

主题选得准, 抓到点子上, 报送的信息容易被领导关注, 参谋价值就大;否则, 即使加班加点, 花费很大气力, 也是徒劳无功。我们报送的信息主题也要以领导的需求点和关注点来确定。我们信息工作者平时要注意学习, 要动态地、精准地把握领导某一时段所关注、关心的问题, 以此为基点搜索、编辑、报送信息, 命中率肯定会高。当前, 我们信息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另外, 信息工作者还要增强层次意识。要根据不同层级领导的差异需求, 从不同角度编辑报送信息, 不能一味地用内部简报来应付。

二、提高信息命中率,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载体形式

当前, 许多部门报送的信息基本上是“豆腐块”信息, 很难适应上级不同信息载体的格式需求、体例要求, 这也是信息采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一题材的作品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学体裁, 同样, 信息资讯也有多种载体格式, 信息不仅仅意味着“豆腐块”, 内容可长可短, 需要我们摸准上级信息载体的功能定位与用稿特点, 将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内容符合、形式吻合。以山东省为例, 政务信息载体包括普刊信息、要情信息、报国办信息、特刊信息和专报信息等。其中, 普刊类信息是通常刊发的大范围信息, 主要反映各地各部门某方面工作的经验性做法。这类信息篇幅较短, 一般限定在200字以内, 但采用量最大。我们各级各部门报送的经验类信息, 多数适合普刊类要求。要情类信息主要刊载当天或近期省领导关注的重要信息。这类信息的显著特点是:对时效性要求很高、篇幅简短 (约200字以内) 。我们报送的信息, 普刊类居多, 要情类偏少。报国办类信息, 顾名思义主要是报送国务院领导关注的重要信息。国办信息处的信息载体主要有“两短两长”, 两短即要情信息和综合信息;两长即专供信息和政务情况交流。要情信息和综合信息都很简炼, 基本限定在150字以内。专供信息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政务情况交流字数在3000字左右。从载体格式来讲, 如果我们一律编辑报送“豆腐块”信息, 是永远不会被采用为专供信息和政务情况交流类信息的。专供信息是政务信息各种类中份量最重的一种。特刊类信息主要反映某地某部门影响较大、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典型做法, 篇幅较长, 字数在2000字左右。专报类信息主要刊登领导关注的问题类、建议类信息, 此类信息编辑量很少, 一般每年编辑10多期。这5类信息载体, 我们在编辑过程中, 要根据信息的主题和内容, 灵活地选择运用。

三、提高信息命中率, 要着力在“深”字上下功夫

现在的领导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 可能知道的信息比我们多, 知道的速度比我们快,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度”上下功夫。与新闻报道相比, 政务信息在“速度”上不占优势, 但可以在“深度”上做文章, 靠“深”字筑牢政务信息的主渠道地位。所以, 求深不仅是领导对信息的需求, 也是信息工作的内在要求, 更是巩固政务信息主渠道的明智选择。目前, 招商引资属重大项目, 因为大项目能够大带动、大拉动。同样, 信息工作者也要破除“小信息”的思维定势, 广泛搜集信息, 把信息与调研紧密结合, 深度挖掘大信息, 实现大手笔信息、最优化服务, 这也是信息工作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四、提高信息命中率, 要做好信息资讯的储备

为什么要储备?因为信息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报送信息不能有时报有时不报, 要实现连续均衡地报送信息, 必须做好信息储备, 像招商引资一样建有项目储备库。时效性很强的信息, 我们要即编即报;时效性不是很强的, 如问题类、建议类和调研性信息, 我们就可以进行必要的储备, 形成项目储备库, 根据自己手头掌握的资料情况, 抽出时间进行调研分析, 慢慢补充些数据和事例, 力求每月都能报送特刊信息或专供信息, 使信息的报送淡季不淡。

五、提高信息命中率, 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写作方法

3.政务工作总结 篇三

一、“非典”防控工作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新课题

大部分信息化工作者都知道电子政务的主要核心是“政务”,不是“电子”,而政务体制与行政机制的深化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相信只有在这次抗击“非典”工作后,更多的人才能真正地深刻理解电子政务建设是多么地任重道远,绝不能幻想一朝一夕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次抗击“非典”危机的现实,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政府在某些职能的转变与定位上,在某些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政府对危机管理与预警机制的建设;政府的公信力机制建设;政府的信息披露即政务公开、社情公开的机制建设以及政府对各类政府资源(主要是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动员机制建设等等。恰恰是由于这些政务机制的缺陷,使得尽管北京市和卫生部都有相当完备的电子信息手段,我们仍然不得不以多花了几十倍、几百倍的社会成本去处理原本可用很小代价处理的突发事件。这个教训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机制,而只是单纯以办公自动化等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去模拟现存的政务功能,不是真正的电子政务。换句话说,就是电子政务工作中必须要明确政务与电子的主次先后,区分各种体制改革与机制建设的轻重缓急;以社会为本,以民众为本,抓紧加快各项政务改革与建设,以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去实现、促进、完善这些新课题,才能掌握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动性。

二、建设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电子政务的必要内容

这次“非典”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它告诉我们,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已成当务之急。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率运行的政府,其必需的功能之一就应当对各种灾害性突发事件都能防患于未然。这次“非典”疫情中,为什么上海就能把防范工作做得非常好?因为上海早在几年前,就建立了一系列包括应对特大火灾、爆炸、化学物品泄露、瘟疫等灾难性事件的预警及应对机制,政府把能想得到的灾难都事先想到了。如今“非典”疫情一出现,只不过是将这套应对机制启动到位,付诸实施即可,所以才有上海市长韩正胸有成竹的电视讲话,有向全体上海市民立即发布的两个通告十项措施,进而才有上海市上千万人民群众临变不惊、群防群控、效果上佳的稳定局面。

当然,建设各类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首先主要是各相关行政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建章立法,但是,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必须要求决策科学化、反应快速化以及信息互动的实时准确化,其预警机制中电子信息网络是极其重要的支撑性技术手段,必须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尽其所能地把一切信息化手段融合渗透于其中,使这类预警机制和应急对策在成形之初就成为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注意在政府职能转换过程中抓住电子政务的侧重点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国际形势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国内形势,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前提,为适应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政府职能转换不仅仅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或管理服务型转变,还应当主要着力于从优先经济目标向优先社会目标转变。为此,政府应当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秩序、社会治安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尤其从这次“非典”防控工作中,我们已可发现,政府职能定位于优先解决各类重大社会问题方面是一个相当重要、极为迫切的大事。电子政务建设要研究政府的工作重心,跟上改革步伐,以电子技术手段,来推动和加快政府的改革,促进政府迅速提升高效行政水平和电子手段的应用能力。

可以说,如果政府能够如上所述转变管理和服务职能,那么社区信息化建设应当更多地引起我们注意,包含各级基层政权组织的行政职能以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治安管理、突出事件预警应急处理等功能在内的社会信息网络及社区电子政务网就会成为社会保持稳定的最直接因素之一,进而成为我们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新的重点内容。对此,我们信息化工作者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决策及研究人员,应当给以更多关注。

四、“政务公开”、“社情公开”亟待引起重视

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务公开”、“社情公开”一直是重要的建设目的和不可或缺的建设内容。据悉,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正在由有关部门起草“政务信息公开法”,而广州市政府早在去年就已经颁布了《广州市信息公开规章》,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政府公开其应当公开的信息是义务,否则是违法,以法规形式界定了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对那些涉及重大公益的灾难性信息,就更应当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国际国内的经验都一再证明,应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和客观披露,比什么都重要。相反,任何对灾情的瞒报、漏报、少报、缓报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政治损害和利益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政府的社会公信力的缺失。

北京的“非典”疫情首发地—中央财大的党委书记李保仁说的好,并因此对“非典”也防控得好。他说:“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做好稳定群众情绪的工作,首先就要让大家知情,知情才能理解,理解才能配合”。

作为电子政务的载体和沟通政府、企业、民众的桥梁,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上海”,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3月27日上海市发布关于“非典”的第一条信息以来,“中国上海”政府网站迅速推出了防治“非典”的新闻专题和服务专栏,通过政府公告、每日疫情通报等栏目,在第一时间传递疫情的最新动态和政府的最新举措,以正视听,防止谣言惑众。网站还设立了热线电话、专家咨询、定点医院、预防知识、防治处方、消毒方法、预防非典宣传画等栏目,为市民解疑释惑,提高市民防范“非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而医护人员风采、科研攻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等栏目和子网站,则展示了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以及党和政府领导广大民众众志成城、战胜“非典”的信心和勇气。“中国上海”政府网站的防治“非典”专题,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根据4月1日—27日的统计,日点击率最高达62万人次,日页面访问量最高达335万页,日均点击率和日均页面访问量分别比以前提高了44%和20%,为上海市战胜“非典”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比之下,这次“非典”危机也无情地暴露了个别地方的个别部门在落实贯彻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知情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直至中央三令五申之后才有转机。它又一次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政务公开、社情公开确确实实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软肋”,是我们应当大力关注的政务建设“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中,这一类有形无形的阻力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工作、去克服。如果不能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势必大大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到将要建成的电子政府的民众亲和力,进而影响我们改革开放的建设大局。

电子政务应当把政务公开、社情公开放在重要位置上,建议优先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优先建设信息发布功能和便民服务功能。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到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和益处,我们的信息化才有生命力,我们的电子政务才有发展前途。

4.政务工作总结 篇四

2010年政务信息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我局政务信息工作在市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信息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积极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及时报送有价值的政务信息,为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发挥了积极作用,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政务信息工作有关情况和明年政务信息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局对政务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并把信息工作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上,当作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我局成立了政务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办公室主任及各业务科长为成员,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信息工作,把政务信息工作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好参谋和助手,扎实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信息工作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完善的信息工作网络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我局非常重视信息工作网络的建设,从而形成自上到下完整的信息工作网络。明确了信息工作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日常工作由办公室具体承担,局机关各业务科室积极参与组成本局信息工作网络,各业务科室挑选业务素质高、写作能力强并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信息员队伍,负责有关信息工作并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三、制定工作制度,实行目标管理

针对我局各科室业务工作繁忙,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我局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信息工作制度并对信息考核目标进行了量化分解。根据各科室工作业务量和工作性质,将信息工作量化细化到每个业务科室,规定业务科室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信息采集内容、制作和报送工作方式及完成任务目标和评比标准。办公室在做好本身信息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督促检查各业务科室信息责任制的落实并认真审核把关,确保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信息工作任务。

四、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加强信息发布工作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局已构建完善多层次的信息发布渠道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发布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一是向市委、市政府信息科报送信息;二是通过市政府政务网站发布信息;三是通过本局门户网站发布信息;四是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煤体向社会发布信息。

五、加强监督考核,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我局将信息工作考核纳入对各业务科室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定期统计信息报送和发布情况,既有量的增加又要有质的保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建立奖惩机制,以各科室为单位列入综合考评,年终对各科室信息工作进行计分考核,对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2011年我局政务信息工作将在市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再接再厉,全力推动我局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圆满完成政务信息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全市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加强学习,提高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始终把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当作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充分认识到政务信息工作对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开拓工作思路,及时反映工作动态,社情民意,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参谋作用,并紧密联系我局工作实际,规范信息发布。

二、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业务科室为责任人,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结合我局工作性质和工作实际,熟悉掌握有关规定,及时准确的规范发布涉及民生、审批等各类政务信息,同时严把信息质量关,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快、新、准、精”,切实按照“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程序规范。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网运行质量,努力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政务信息工作总结 篇五

工作总结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工作,如果你只是敷衍了事,即使做了工作总结,也是浪费时间,因为它对你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应该适当的注重质量,你想写好的工作总结,就到瞧瞧吧,下面是工作总结网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想知道更多信息,可以收藏本站(ctrl+D 即可)。下面是一篇政务信息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现将我委 20××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报告如下:

20××年,在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的指导下,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三创一办”各项任务目标,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切实加强信息工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新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和发展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艰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综合协调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发掘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各个层面上的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将各种信息反馈给上级和社会,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动态,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委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并作为日常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对信息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使各处室充分认识到政务信息对于做好当前工作的重要性;二是通过领导过问、处室负责的方式,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势头,做到经常安排、经常督促、经常检查,确保重要信息不迟报、不漏报。

二、进一步健全制度、抓好落实

一是人员配备到位。信息工作时效性强,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仅仅依靠办公室的力量很难搞好。为此,我委建立健全了全委的信息网络,在全委建立起了以委办公室牵头、以处室为依托的纵横交错的信息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参与信息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各处室信息量大、信息直接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工作的开展。

二是业务培训到位。提高信息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信息工作质量的关键。为此,我委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加强对政治理论、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另一方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委干部职工进行多层面、多形式、多途径、多手段、多内容的业务培训,突出针对性、实用性、综合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培训和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的方式,启发大家的思路,开阔大家的视野,确保了信息渠道畅通和质量稳步提高。

三是督导考核到位。首先,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按照“注重普及性,突出时效性,提高针对性,调动积极性”和“鼓励创新,鼓励调研”的原则,对全年工作和具体标准做了明确要求并加以量化,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报送信息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形成了人人关心、个个动笔的良好局面。年终由办公室严格考核,并将各处室报送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在全委范围内予以公布。

三、突出重点,提高质量

一是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 “三创一办”、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等工作内容进行组稿,增强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对于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等核心工作,实行月报、旬报、周报制度,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深入分析原因,尤其是对政策、决策等在贯彻落实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计划、措施和方法,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同时,对于事关全局、代表发展趋势、对整体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适时推广。

三是切实把握采编广度和加工深度,突出独特视角、崭新特点、鲜明特色,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注重采、编、报各环节时效性,努力做到发现线索快、信息采编快、审定报送快,确保重要信息不过夜、敏感信息限时报。

通过全委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委 20××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共报送各类信息 182 条,其中 98 条重要信息被有关部门采用。下一步,我委将严格按照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总体部署,围绕 “三创一办”等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信息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刻把握当前大局大势,全面反映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在信息深度、广度上狠下功夫,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政务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等参考,为社会更

加全面、及时准确了解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以促进我委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进一步开创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

延伸阅读:

工作总结简介:

工作总结报告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而被上级推广,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从而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书写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是谈存在问题,都不需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主要内容

工作总结[1]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则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都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今后打算

6.政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六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综治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与各项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一是机构健全,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机关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中心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伍建明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干部抓落实;二是领导重视,中心党组多次就机关综治工作和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基层维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三是责任到位,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支持社区工作,落实各项综治措施

在去年荣获社区年度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上,中心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多次与旌东街道办事处、沂河社区主动联系,及时向辖区汇报中心的综治工作开展情况,并积极支持社区的平安创建工作。在沂河社区居委会开展的联防联治工作中,中心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会同进驻大楼办公的市政府采购中心、旌阳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牵头建立了协作联防机制,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受到了辖区的好评。特别是在“”涉日聚集游行事件发生后,中心迅速召开干部大会,统一思想,与社区一道投入到安全保卫工作中,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三、加强综治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中心针对办事群众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综治宣传活动。一是通过中心设在大厅的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向中心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进行综治工作主题宣传;二是在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平台,在线解答群众在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疑问;三是由中心司法、公安、行政复议等服务窗口受理群众的法律法规咨询,做好沟通调解工作;四是加强内部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参治意识,严格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

四、完善治安防范网络,加强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由于中心各服务大厅往来人员繁多,我们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配备了专业物业负责大楼的各项安保服务工作,17名保安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在办公大厅、大楼通道、停车场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了监视器,保安人员随时在大楼内进行流动巡视,对可疑人员严加询查,严防各类公共事件发生。同时,我们还积极接洽保险公司投保群众公共责任险相关事宜,全力保障广大办事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安防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大楼及周边的各项机关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刑事治安事件零发生。

五、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是今年中心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将信访接待和调解工作纳入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项目,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村还实行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大调解”中心、村便民服务站与“大调解”服务工作站的一体化平台建设,让群众“进一道门,办所有事”,切实发挥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在方便群众办事、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促进干群关系融洽的重要作用。

7.档案工作电子政务文献统计分析 篇七

自徐康英2003年在《改革与开放》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与档案信息化》一文后,档案界有关档案工作电子政务的研究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为全面了解档案工作电子政务的研究情况,我们以知网数据库为样本来源,以“档案”和“电子政务”为检索词,以“标题”为检索项,检索到的,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这167篇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分析。下面的具体分析结果。

一、学科类别分布

从学科类别看,档案及博物馆131篇,占78.44%;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54篇,占32.34%;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30篇,占17.96%;高等教育7篇,占4.19%;政治学5篇,占2.99%;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企业经济各4篇,各占2.40%;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各2篇,各占1.20%;互联网技、职业教育、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投资、金融、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各1篇,各占0.60%。

二、期刊分布

从期刊分布看:共涉及各种期刊69种,刊均2.7篇。具体情况如下:兰台世界19篇,占11.38%;兰台内外、黑龙江档案、中国档案各9篇,各占5.39%;档案学研究8篇,占4.79%;黑龙江史志7篇,占4.19%;湖北档案5篇,占2.99%;档案管理、档案学通讯、浙江档案、北京档案、档案与建设、云南档案、档案时空各4篇,各占2.40%;城建档案、机电兵船档案、才智、山东档案、图书情报工作各3篇,各占1.80%;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档案天地、山西档案、科技信息学术研究、办公自动化、档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各2篇,各占1.20%;图书情报知识、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今日科技、中国房地产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外汇、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改革与开放、理论观察、科教文汇、陕西档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等各1篇,各占0.60%。

三、研究资助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3篇,各占1.80%。

四、研究层次分布

从研究层次看:基础研究(社科)101篇,占60.48%;行业指导(社科)44篇,占26.35%;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6篇,占3.59%;工程技术(自科)、政策研究(社科)各4篇,各占2.40%;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职业指导(社科)各2篇,各占1.20%;高等教育1篇、专业实用技术自科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经济信息各1篇,各占0.60%。

五、文献作者分布

从文献作者分布看:162篇署名文献共涉及作者218人。其中何振、黄春、蒋冠3人各5篇,共占9%;陈勇、马仁杰2人各3篇,共占3.6%;董慧、杜羽、高萍、韩良玉、李洪波、李淑华、刘新良、刘寅斌、马建国、谭必勇、曾秀燕、张红霞、张锐、周义刚14人各2篇,共占16.8%;毕春华、毕静杰、卞龙云、卞咸杰、蔡晓文、蔡艳红、蔡义杰、常连福、车东毅、陈次白、陈丹丹、陈东宝、陈拂晓、陈剑峰、陈军、陈丽梅、陈良、陈彤、陈洲、成芳、程春雨、程栋梁、仇壮丽、崔萍、戴淑萍、迪昕、邸妍、丁光勋、冯娜、傅小勇、关国华、韩春红、韩凤芝、韩丽萍、韩文英、郝晨辉、何小菁、黄静涛、黄丽华、黄丽萍、黄艳丽、黄艳楠、黄志勇、惠志斌、贾艳平、江静、姜红、姜晓荣、姜延、蒋晓兰、焦其英、李汉辉、李群、李婉月、李向前、李永航、连志英、刘(龙鸟)、刘春艳、刘丹萍、刘东红、刘峰峰、刘海霞、刘虎、刘晖、刘军、刘乃蓬、刘萍、刘瑞红、刘胜利、刘晓璐、刘亚欣、刘艳慧、柳羽辉、吕鸿、吕元智、罗群舟、罗忆、马素萍、马卫东、马智鑫、米红梅、莫业斌、慕容昕、宁玲乐、彭玉春、钱耀明、乔越飞、全艾、师迅东、孙彩霞、孙庆辉、孙少敏、孙小欣、锁志海、谈胜祥、覃凤琴、谭爱玲、谭启慧、唐思慧、唐文博、陶涛、提常艳、汪红松、王灿阳、王长、王朝阳、王丰、王根健、王辉、王健、王金英、王津、王俊明、王琪、王琴芳、王秋楠、王先国、王雅妮、王艳玲、王燕、王育兰、王志才、王卓、魏东、吴光伟、吴小蓁、吴晓、武文秀、夏季、夏庆恒、向立文、项敏刚、肖秋会、邢丹、徐建春、徐康英、徐蕾、许朵、许建智、闫青泉、严宏莲、杨光、杨立静、杨敏艳、杨雯、仰惠菁、叶霜绿、尹春娟、尹恒、于洪臻、于杰、于玲琪、于梅、于淼、余家会、岳县伟、曾梅安、曾有能、张北建、张春红、张海根、张洪冰、张姬雯、张继东、张连晋、张林华、张青云、张榕娟、张少伟、张蜀文、张素丽、张彤、张文昌、张文友、张晓波、张晓慧、张晓玲、张晓霞、张鑫、张燕、张莹、张佑祥、张云明、张正强、章笑梅、赵来军、赵秋红、赵政戬、赵志英、钟文荣、周东超、周磊、周耀林、朱国平、朱庆、朱邵丹、宗文萍、邹颂199人各1篇,各占0.6%。如果按作者平均每个作者只有0.77篇。

其中5人合著的1篇,占0.60%;4人合著的2篇,占1.20%;3人合著的18篇,占10.78%;2人合著的40篇,占23.95%;独著的100篇,占59.88%。

六、作者单位分布

从作者单位看:湘潭大学8篇,占4.79%;武汉大学7篇,占4.19%;合肥学院4篇,占2.40%;广西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5个单位各3篇,共占9%;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盐城师范学院、南京政治学院、邵阳学院、山东大学、吉林省东丰县档案局、青海省档案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开封大学、淮南师范学院10个单位各2篇,共占1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市静安区档案局、山东省财政厅、辽宁省大连市都市发展建筑设计院、陕西省交通厅、南京大学、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档案局、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安徽省枞阳县统计局、渭南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北京市档案局、四平市传染病医院、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省宁波市公路管理局、江汉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121个单位各1篇,共占80.6%。

七、中文关键词分布

从文献中文关键词分布看:电子政务57篇,占34.13%;档案信息、档案各8篇,占4.79%;电子档案7篇,占4.19%;档案管理、建设、档案工作各6篇,各占3.59%;管理、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系统、对策各5篇,各占2.99%;电子政务环境、数字档案、高校、标准化、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各3篇,各占1.80%;探讨、发展趋势、标准化建设、信息资源、策略、信用档案、信息安全、知识管理各2篇,各占1.20%;应用、需要、档案管理模块、电子公文、管理对策、信息标准、教育电子政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研发、本体、档案执法等各1篇,各占0.60%。

八、发表年度分布

从文献发表年度分布2003年15篇,占8.98%;2004年17篇,占10.18%;2005年19篇,占11.38%;2006年25篇,占14.97%;2007年22篇,占13.17%;2008年17篇,占10.18%;2009年20篇,占11.98%;2010年15篇,占8.98%;2011年17篇,占10.18%。

九、分析结论

从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看,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3个方面,这与档案工作电子政务的特点直接相关,同时也符合电子政务的基本特点。

从期刊分布看:共涉及各种期刊69种,刊均2.7篇。其中档案学期刊21种,共刊稿104篇,刊均5篇。在档案学期刊中核心期刊11种,共刊稿79篇,刊均7篇。档案学期刊,特别是档案学核心期刊是研究的主要载体。

从研究的资助情况看,虽然只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种基金资助,文章数量也只有6篇,只占到全部文献的3.6%,但在短短不到10年内能得到这样高的资金资助,说明研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从作者分布上看,高产作者不多,2篇以上的作者只有20人(包含第一作者以外的全部作者)。合著率却比较高,占到了近40%。表明这一研究者相对分散,但合作研究比较普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电子政务对档案工作的影响面非常大,同时也体现出电子政务研究对知识面的要求高于单纯的档案学研究。

从作者单位分布看:167篇文献署明单位的150篇。涉及单位139个,单位平均载文量只有1篇左右。发表文献在2篇以上的18个单位,其中高校占了14个,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各2个。这一方面说明对这一研究的关注的单位多且涉及面广,另一方面也表明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而作为电子政务实际应用部门的档案局的持续关注度却相对比较低。研究的理论性要高于实用性。

从中文关键词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档案信息、档案、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档案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等上。但电子政务与档案工作及管理的相关性却比较分散,研究与档案工作实践的结合度比较低。

8.政务工作总结 篇八

这次会上,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内蒙古等地方的同志介绍了推进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的基本思路、做法和体会及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各地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今天下午全体代表到杭州市地税局和劳动保障局现场考察了试点项目建设情况。特别是在上午的发言中,大家对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认真研究,并争取在明年工作中予以安排落实。下面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总结经验,提升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

这次会议重点讨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与会代表认为,北京等地方在开展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过程中方向明确、方法科学,初步形成了配套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归纳这些地方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认识是关键

今天上午在介绍经验的时候,好几个地方都总结了“领导重视是关键”这一条,我赞成这个观点。但为什么领导会重视?领导重视的背后是什么?是领导的认识。领导认识到了,就重视起来了。为什么在推进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领导认识是关键呢?刚才参观路上,我与杭州市政府何秘书长就此进行了交流,我感到他的认识就很到位。他认为,第一,政府管理要上水平,要取得更好的效率和效果,基础的信息工作是很重要的。而基础信息工作做好了,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包括原来想要做好的事情,现在就很好做了,很容易出效率。第二,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工作不能让具体的部门来做,他有自己的利益,必须要有中立的部门来做。第三,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工作以后会越来越多。正确地认识信息共享、正确地认识业务协同,以及正确认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在整个政府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我们这次介绍经验的几个单位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对“信息共享是什么、为什么”的认识比较到位。信息共享就是要解决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他所需要的信息你都知道有什么、在哪里、谁能得到、怎么得到,这就是信息共享的全部涵义。政府信息共享和政府信息公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共享是政府在履行职能的时候要得到的信息,信息公开是服务型政府履行职责中要对外公开的信息。那么,业务协同是什么,就是我们政府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要像自己部门内业务处理过程一样处理部门外的业务,需要什么信息就有什么信息,需要办理什么就办理什么。所以,业务协同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个是业务协同一定是跨部门,而不是部门内的。第二个是别的部门的信息和业务处理能和自己部门一样方便地得到或办理。实际上,无论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没有网络平台环境,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也在做,就是效率差一点、速度慢一点、程度浅一点。但是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还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认识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的重要性。我们看了杭州的综合治税,如果杭州地税局不这么做了,回到过去的模式,行不行呢?不行。第一,通过这项工作杭州一个月多收了1个亿,第二,工作时间大大节省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回去。这个问题不要问杭州地税的同志,而要问还没有使用该系统的地税部门,如果在这些地方有人提出要做这项工作,提出地税局要和企业登记、土地、建设等部门信息共享,要协同起来工作,将这个事情向分管的省、市领导汇报,我相信,很多领导听完后不能马上和增加税收、提高工作效率联系起来,这就是没有认识到。已经做过的地方是知道这个重要性的,他就不愿意回去;但是没有做过的,他就不知道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电子政务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认识。

电子政务建网络、上系统,要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容易。在这些先进的地区都经过长时间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绩。所以我们说,认识是关键,转变领导认识是关键。承担具体工作的同志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从本质上把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了解该项工作的本质,才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进,否则的话就有可能行不通。这是第一点,关键是认识,尤其是领导的认识,也包括承担具体工作同志的认识。领导的认识是支持,工作的认识是要走正确的路。

(二)信息是基础

对于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来说,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的、可共享的信息是基础。信息无处不在。为什么说信息是基础呢,信息共享就是要解决信息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没有这个基础是什么都办不了的。

首先是全面。尽管我们当前做的是具体的业务,但背后支撑它的是全面、完整的信息。我们知道信息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我们要通过重点应用带动,加强基础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的完整性。

信息全面还不够,还要是高质量的,要保证信息是动态更新、准确的。如果不是及时更新的、不准确的,就没法用。

还有一个约定条件是可共享的,就是我们要有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否则,即使有了信息,也不能界定谁能用谁不能用,所以还要通过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来解决可共享的问题。

(三)平台是依托

信息怎么得到?为什么说传统方式不能做到,只能借助网络平台?因为共享的信息的量很大。交换的数据量已经过亿。如果还是手工方式,这种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必须要有技术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是网络,而且在网络上,相关部门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能按照业务需求,像在一个部门一样,获取相关信息来办理相关的业务。因此,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具有双重性质,一是内容性质,它反映了政府信息和共享信息的本身;二是技术性质,要通过软件来实现。实现的软件也变成了技术平台,这就是依托。

除了技术平台之外,还要有标准。对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真正重要的标准是关于指标的标准,例如一个成熟的自然人逻辑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的基本信息,二是全部与人相关的指标,这些指标不是罗列出来,而是要指向一个系统,必须要有指标和指针,否则,共享就无从谈起。被指向的具体部门的库,也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本部门的系统,相关信息必须完整;二是本部门产生的信息要和别的部门产生的类似信息比对。所以,对相同的指标要有动态核对机制,否则无法保证共享的信息是否准确,通过平台辅助更新、比对,而这些用手工方式是无法做到的。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对平台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四)应用是抓手

不管是工作走在前面的,还是准备要做的,工作的重点一定是具体应用。工作的起点和重点都是应用,不管是像综合治税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还是政府管理中领导关注的事项,都可以作为推动的抓手。不论是做得好的地方,还是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地方,应用都是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点工作。

(五)制度是保障

因为信息太软,看不到摸不着,在资产账、财务账上都没有记录。而业务协同经常会出现原来经验中没有的、新增加的工作情况,因此,没有制度的保障是很难持续发展的。从应用到维护和管理都需要制度保障,同时各个部门需要制定制度协同推进。

(六)统筹协调是基本的方法

对于统筹协调,要强调两点。第一,要有统筹,我们今天看到试点地方的业务由原来很多网状的关系,变成了总线关系,这就是统筹。但现在实践比较充分的是就一个业务进行统筹。全局要不要考虑?要把50个业务合在一起时也有总线关系。有时候也可以有双边协议,点-点连接,但是统筹是最有效、最简便的。第二,要做好协调。协调不是说有个指令,有个制度就能做好。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我们说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除了要有制度、领导重视、有文件之外,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协调,就是不同部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互体谅。这是很多同志的工作总结。

二、电子政务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态势

对此,大家都有很多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我只想简单地说三句话。第一,进展和成绩是十分显著的;第二,困难、问题和矛盾也是比较大的;第三,需求是十分迫切和旺盛的。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的要求,积极开拓,破除体制性障碍,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业务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在财政税收、海关、公安、社保、审计等涉及市场监管和民生的重要领域,电子政务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应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有一些应用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很多应用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突出。金审一期、金盾一期、金税二期等工程相继建成,金保-社保工程等13个项目也计划在近期内完工。“金税”工程实现了对增值税的电子监管,克服了增值税税款抵扣信息环节多、管理复杂、容易出现漏洞等问题,对新一轮工商税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金财”工程实现了全国财政系统纵向三级、横向相关职能部门与预算单位联网,加强了对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环节的管理,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已有18个省建立了省市两级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网上串并、查证、比对、通缉、追逃等信息化工作模式得到普遍采用,成效显著。金土工程一期各节点均实现了土地、矿产资源主要管理业务的网上运行和数据远程交换,对数据资源进行了集中管理并对外提供服务。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由原有单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发展成为综合信息处理平台,电子申报实现了100%,其中电子通关自2008年1月1日全国上线以来,1-5月份单量652万单,电子监管上线企业4万多家,设定监控项目4000多项,全面提高了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水平。电子口岸通关工程等一些重要应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地区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中取得新进展,北京电子政务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江苏省积极开展“行政权力网上运行”,集中建设完善省市两级政务大厅,形成统一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继续在全国普遍推行,各地应急指挥系统、网上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信息化城市管理、“一卡通”等重点应用迈出新的步伐,城乡一体化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日益显现。据对全国情况的调查,通过实施电子政务重点工程,与手工作业相比,政府提高工作效率的水平普遍在3倍以上。通过实施“金税”工程,国税系统税收成本由5%以上降至3%左右。各地通过开展企业工商网上登记注册等一大批电子政务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大大减轻了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负担。

(二)政府网站内容不断丰富、服务不断增加。到2008年,全国政府域名(gov.cn)下的网站已发展到30,913 个,100%的省级政府和国务院组成部门、98.5%的地市级政府,以及初步统计超过85%的县区级政府已经建立了政府网站。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丰富网上信息公开的内容,提高公开信息的质量,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2008年商务部网站日点击率超过1亿次。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开通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涵盖了总局大多数监管业务,实现了数据库综合查询。目前,该栏目共发布了43万条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等地方政府网站提供的网上办事和服务项目超过了2000项。上海市政府网站率先推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开通依申请公开渠道,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和公众便捷获取。江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成运行。深圳市等政府网站结合用户需求,开通了婚姻户籍、交通运输、企业登记注册、房屋租售、社会保障等场景导航和个性化服务。成都市、广州市政府网站面向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提供就业信息、在线培训和业务教育等服务内容。天津市、西安市政府网站全面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开通社区服务热线,为市民查询各类服务中介、机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平台。各地“省长信箱”、“市长信箱”受理民生诉求,化解民忧,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随着内容不断丰富,服务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增强,政府网站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和谐社会建设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三)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不断取得新进展。围绕重点业务应用的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人口、财税、国土资源、战略储备、企业信用等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2002年以来,各级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为公安机关提供查询1.3亿人次,协助破案227万起,挽回经济损失40多亿元。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已建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18类数据库。各地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等基础信息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浙江省着力完善省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企业基础数据库入库企业已近50万家。湖北省建成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法律法规五大基础数据库和42类135个主题数据库,共计12340个数据项,约1.2亿条数据。新疆建设兵团加强数据库建设,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管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安徽省初步建成省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完成了“4D”数据的入库、管理、制图、分发、查询等功能;人口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入库数据记录已达4亿条。天津市积极开展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制定并实施共建共享规则,规范空间地理数据建设。新疆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进展迅速,实现了全区1700万常住人口的计算机管理,占全疆常驻人口总数的90%;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全疆赋码对象覆盖率已达98%。

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公安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建设了人口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为全国160多家银行的15万多个网点机构提供联网核查,利用假名开设账户进行诈骗的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国土资源部与银监会共同开展建立银行与国土资源部门信息查询机制,积极促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沪苏浙加快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电子口岸、市民服务卡等应用,有力地提高了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部门间协同工作水平和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武汉市不断完善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跨部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目前,已经比对完整的在库信息已经达到了48197条。广州市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残疾人就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大大提高了流动人口暂住证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服务等工作水平。

(四)电子政务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地方和部门适应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协调推进机制逐步形成,条块关系正在理顺。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研究不断深入,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标准相继出台。北京、浙江、湖南、云南等地制定了促进信息化或电子政务发展的地方条例;北京、浙江、山东等地制定了政府信息共享方面的管理办法;北京、福建、广州等地出台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办法。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体系逐步形成,预计到2008年,全国电子政务网络能覆盖90%的地市和70%的区县。电子政务人才队伍不断成长,推进电子政务发展越来越成熟,办法越来越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安全措施不断加强,北京奥运期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基本做到了万无一失。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是发展不均衡,电子政务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认识不到位,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认识都仍需进一步提高。三是能力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制度还需进一步理顺,统筹协调还要进一步加强,支持电子政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今后一个阶段电子政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当前,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十分迫切和旺盛,工作任务很重。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紧紧围绕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满足人民群众最紧迫需求,不断深化和拓展电子政务应用,加快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继续夯实基础,扎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电子政务真正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推进电子政务工作中,切实转变观念,准确把握电子政务的本质。进一步促进电子政务围绕政府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网络和信息化人才的重要作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与政府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扭转“电子”和“政务”两张皮的局面。各地要多向本地领导汇报电子政务应用取得的进展,多通过媒体宣传电子政务工作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信部将继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按中组部要求办好地市级干部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培训班。

二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电子政务应用。目前,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深化和拓展电子政务应用要区分不同情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部门,在深化应用上要注意进一步加强内部的均衡发展,加大外部协同力度,不失时机地加快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步伐,提高整体应用水平。目前在核心业务上还没有做到电子政务全流程覆盖的部门,要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重点加快推进全业务、全流程的电子政务应用。电子政务应用起步早、成效好的地方,要重点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务系统间互操作,做好纵向系统与横向系统之间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应用成果,形成电子政务良性发展的不可逆转之势。电子政务应用开始取得初步成效的地方,要重点加快制度建设,在建立管理体制和统筹协调机制上下功夫,为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制度保障。电子政务应用起步较晚的地方,要尽快抓住若干重大应用,争取早日取得成效,带动电子政务逐步走上正轨。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分类指导上多下功夫,根据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进展情况,分别召开三到四次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典型经验,带动面上工作。同时,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应用。

三是着力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本次会议交流的先进经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等基础设施,深化重大典型应用,不断扩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研究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指南,组织开展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专项培训,并在2009年下半年适时召开深化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会议。同时要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载体,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当前,政府网站建设要坚持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加大内容和服务整合力度,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要继续发挥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对政府网站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要继续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一季度发布2009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南;组织开展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专项评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

五是加快推进基础信息库和业务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当前电子政务工作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业务应用和为民服务,继续加强基础信息库和业务信息资源建设。要总结交流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和地方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研究进一步推动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要组织召开一到两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继续做好国家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协调推进工作,鼓励地方探索符合实际的基础库应用模式。

六是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推动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要继续开展试点工作,按照需求明确、基础具备、领导重视的基本条件选择试点单位,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部门申请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还将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的研究工作,探索建立完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七是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体制机制。统筹规划是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最大限度发挥电子政务综合效益的必要手段,是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向有关方面提出了编制《2009年-2012年国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建议,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对电子政务发展做出统筹规划,适时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同时,要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管理创新,探索建立适合国情政情的电子政务运行管理模式。

八是继续做好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等基础工作。要继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不断提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将继续联合有关部委认真开展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督促落实信息安全边界的管理责任,各部门加强对敏感和涉密信息的保护,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组织开展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作培训,并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加强对政府机构连接互联网出入口的管理。继续推动电子政务立法研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二期工程立项的前期工作,组织做好电子政务网络服务提供工作。

这次会议后,各位代表要及时将本次会议的精神向本省、市领导汇报,并结合落实即将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本次会议要求,制定2009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

9.政务值班工作总结 篇九

(一)强化领导、健全制度

·进一步强化了政务值班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了政务值班机制,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值班应急管理体制,细化了··值班室的工作职能。

我们进一步规范了紧急重大信息的报送流程,建立健全了值班工作台账。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查,来电、来访、来文有登记、有报告、有落实、有反馈,对紧急重大情况准确记录,快速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值班记录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年先后制定了《··值班注意事项》、《··舆情登记管理制度》等规定,对··政务值班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特别是对夜间和节假日期间值班工作进行了规范,确保了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二)落实管理、完善保障

·在政务值班工作中,每天安排两人坚持主副班24小时轮值制度,负责当天来人、来信、来电、来访等的处理工作,

确保了值班“全天候”不断档。统筹··值班工作,遇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提前3天以上征求··领导和各部门意见,健全了··领导牵头、部门负责的值班制度。坚持做到专人专用,并充分整合各单位人力资源,建立了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值班、应急专业队伍;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值班所需设施设备,不断推进值班信息化建设。

我们进一步完善配备了值班办公设施、值班生活设施和应急处置车辆,加强了值班工作的基础保障。同时,以健全协同办公内网平台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了值班网络,强化了政务值班负责人QQ群等平台,多渠道保证值班信息传递的畅通。同时,强化节庆和重大活动前的值班动员安排,由··分管领导召开协调会和动员会,统一部署值班、安保、后勤等工作,提高基层政务值班队伍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视舆情,正面引导

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要求值班人员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对与··相关的网络媒体进行查看,对有负面内容的网帖及时跟帖进行正面引导,并填写《··舆情登记表》向值班领导报告。1-11月,·公众信息网登录量为33.38万次、浏览量为80.43万次、评论量为1200余次,评论修改和引导500余次;百度贴吧“··吧”、“··吧”、“··吧”发布与··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社会稳定等相关贴子1000余条,进行正面引导和回复跟帖240余条,较好地发挥了网络宣扬正能量的作用。

(四)严格值守,确保处置迅速

·不断完善信息搜集、处理和报送办法,坚持值班岗位专人专用。并配合··值班室和··值班室开展值班检查,明确由··、·督查科等通过电话随机抽查、现场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大对部门政务值班工作的检查、督查力度,确保基层值班人员在岗在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及时上报··领导批示精神落实情况,按时上报··主要领导外出的请示。

今年以来,··成功处置多起突发事件,如:··产权纠纷事件、·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引发集访事件、“··”维稳事件等。在收到敏感问题、重大事件发生苗头报告后,及时向··报告,并组织公安、信访和相关镇街主动介入,开展前期排查工资;在收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报告后,我们紧急转入应急值守,及时按照领导指示统筹协调部署、收集一线动态、及时上报处置信息。·年,共接收各类突发事件和苗头信息100余条,向··值班室上报重大突发和集访等事件处置信息4条。落实··领导批示精神情况报告6条,严格执行··主要领导外出请假制度。

二年工作计划

一是应对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务值班各项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规范值班工作程序、值班工作内容,提高值班工作效率。

二是充分认识应急值守的重要性,加强应急值守管理,切实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紧急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和党工委主要领导外出的请示等,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情况的发生。

10.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篇十

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区政府办:

2013年,在区政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局立足本职,创新思路,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基础性工作,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根据《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xxxx发?2013?31号)要求,现将我局2013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筹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2013年,在单位人事变动后,及时调整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局长xxx任组长,副局长xxx、纪检组长xxx任副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综合股。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单位工作要点予以明确。年初根据市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信息公开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修订并公布了信息公开主动公开制度等八项制度。同时,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在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题进行部署,要求做到阳光政务、透明政务。

二、立足本职,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认真做好网上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区政府网站、xx招商网、xx招商网、省商务厅投资指南网等网站,及时发布、公开我区招商引资方面信息。12月初我们又开通了xx招商官方新浪、腾讯微博,同时发布、公开我区招商引资信息。其中,公布机构领导3条,机构设置3条,招商动态65条,转发区内新闻89条,办事指南和其他20条。凡需主动公开的文件和信息均在第一时间内公布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

(三)认真开展在线回复工作。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对网民留言的回复工作,要求经办人员每日登录、每日查询,及时办理xx招商网站的“局长信箱”和“建议留言”中网民的咨询留言。2013年,我局针对网民的咨询留言,在报请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批示后,均在第一时间内给予认真、细致地回复,无超期回复和不回复的现象,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

(四)严格把好信息安全关。我局注重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严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制度、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政府信息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制度、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等一系列配套保障制度。在公开政府信息前,首先由具体经办人提出是否公开的初步意见,再由股室负责人对初步意见进行审核,最后由局领导决定是否公开。在具体工作中,对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在发布前主动和相关单位进行沟通、确认,对公开后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在发布前向第三人发出《第三方意见征询单》,主动征求第三方的意见。在公开发布的信息中,没有出现涉密内容和不宜公开的政府信息,也没有发生任何泄密事件。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

今年我局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区政府要求的高标准、严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基准,不断健全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信息公开的工作效能。将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政府法制工作的助推剂,同时立足本职,以政府法制工作的开展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xx市xx区招商局

2013年12月19日篇二: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关于甘南州安监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州政府办公室:

根据政府办公室[2007]138号《通知》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州政府办公室的政务公开督促检查工作。大厅正式启动运行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管理办法(试行)》、《行政审批违规责任追究制度(试行)》和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入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理顺办事程序,杜绝双重受理的现象,真正发挥政务大厅窗口的应有作用,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

我局于 年 月正式成立州政府的组成部门,根据州政府关于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有关通知的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唐义龙为组长,其他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同时明确各科室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处室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组织领导责任,并且各科室设立联络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专人。

二、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政务公开小组成立后,结合我局实际迅速制定了《2005年州安监局政务公开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局各科室能够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促进依法行政的高度,严格执行州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规定及相关文件精神,政务公开有分工、有计划、有措施,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一)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

我们坚持合法合理、客观及时、公平公正、便民务实的原则,从制度建设入手,抓住重点,全面有效地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主要从工作责任制、考核评议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保障与监督制度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结合本局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公开事项。其中,对外公开事项(主要有10项:

1、机构的设臵、职责范围、联系方式;

2、负责实施和监督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3、工作计划、工作目标、重大决策、重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4、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

5、重要专项经费(资金)的分配使用;

6、行政行为的依据、程序、时限、结果和救济途径及救济时限;

7、便民措施、服务承诺及相关监督制度;

8、负责政务公开及其监督部门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9、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10、安全生产问责情况。);对内公开事项(主要有10项:

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2、各种会议制度、督办制度的落实情况

3、来信来访处理情况;

4、选拔任用、评选先进的条件、程序及结果;

5、机关干部及工勤人员的考核和奖励情况;

6、机关职位配臵情况;

7、内部财务收支情况;

8、各类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

9、车辆的管理、使用情况。10.其他应当内部公开的事项)。同时,明确了政务公开的考评标准,确定了重点考核岗位,在制度上保证依法、依政策公开。二是推行了州安监局公共服务承诺制度,创新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并健全了本局办事指南制度、一次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否定报备制度等相关制度;认真践行办事承诺,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如投诉案件,通过业务处室和法规培训处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引导,较好地得到妥善处理,受到当事人的好评。

(二)突出公开重点,创新公开方式

一是调整政务公开内容,使公开内容更加全面和规范。按照《市安监局政务公开规定》的规定,我局以多种方式公开政务信息。主要方式有:(1)公开栏,包括政务公开栏、处室上墙栏;(2)纸质载体,包括安全生产报、政务快讯、甘南日报等专刊或报刊;(3)行政规范性文件或办事指南手册。

二是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在推行收费公示工作中,我局严格按照州物价局提供的规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表进行公示,做到位臵显眼、字体端正、美观规范的制作要求。公示的内容全面,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计算单位、收费单位监督电话、物价部门投诉电话等。公示所列内容,事先都经过市物价部门的审核。公示形式有公开栏公示、纸质载体公示等,能够较好地满足和方便公众查阅,认真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使得我局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工作基本达到明白收费、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工作目标。至今为此,尚未接到任何投诉或举报我局在收费公示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严格执行干部提拔任用和财经纪律制度。我局成立后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凡是重大经费开支都要作出预算并提交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增加财务收支情况的透明度和规范管理。对于本局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按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情况也通过各种会议、文件、局公开栏等多种内部公开形式进行了公开,基本保证了干部职工的查阅方便。四是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政务大厅工作。政务大厅自今年1月12日正式运行以来,我局积极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进入政务大厅,我局进厅项目为120项。2007年底,共受理窗口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备案业务290件,办结答复290件。通过窗口业务的受理,强化了本部门的服务功能,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发展环境,为各类经济组织和人民群众提供了集中、优质、公平、高效的服务。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我局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按章执法、文明执法,有力地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二是通过实施政务公开,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高效施政,依法行政。三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强化了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行为,改进了工作作风。四是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显著增强,通过政务大厅“一站式”办公,方便了群众,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存在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发展态势是好的,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有不少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局独立运作不久,有的科室对实施政务公开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些信息公开的方式、范围未能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公开形式有时过于单一,未能很好地满足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众获取所需的信息,影响了公开效果。二是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缺乏时效性。有关信息的审核发布程序还处于磨合、理顺阶段,信息联络员的岗位责任制未能有效落实;有些信息未能及时充实,未能实现信息良性的动态流转。

三是对内对外信息未能全面公开,有的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完整,而且质量有待提高。篇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汇报材料

健全制度 规范程序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入开展

2010年以来,我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全面实施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规范程序,创新思路,强化服务,推进信息公开全面深入开展。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厅充分发挥网络发布信息及时、方便的特点,将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2010年以来,厅门户网站共发布建设要闻950余条,视频新闻30余条,市县建设信息2000余条,《河南日报〃城乡建设》专版40余版,文件通知540余条,公告17条,媒体报道127 条,领导讲话40余篇。

(一)加强网站建设,畅通公开渠道。我厅加大门户网站建设力度,优化网站设置,在厅门户网站首页显要位置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主动公开“领导信息、部门职能、政策法规、重大会议”等事项,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设置了“建设要闻”、“文件通知”、“政务公开”、“公众服务”和“公示公告”等栏目,及时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大事项,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开通了“领导信箱”、“网上咨询”、“网 1上信访”和“民意快线”等栏目,及时听取民意。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设立了“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等11个专栏,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我厅完成了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在厅门户网站首页开办了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厅18项行政审批项目的网上申报、审核、公示、公告等服务,实行审批事项公示制度。开发完成了厅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的打印功能,使厅行政审批申报、转办、公示公告、证书打印、办理结果查询等功能都在厅门户网站上实现。同时初步建立起了建设企业数据库,并提供网上查询、下载、传递等政务信息服务。目前网上注册企业已达到5366家,受理网上申报事项5000余项,发布批前公示167批次,批后公告150批次,发送短信通知30000余条。

(二)推进网上审批,打造阳光政务。我厅围绕推进办事公开,阳光服务,全面提高了行政服务大厅办理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加强了相关法规政策的信息公开。全厅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项目、法律依据、申报条件、受理部门、审批程序、办理规程、办结时限、申请书格式文本、审批结果等十个方面的政策规定和相关信息,全部在厅门户网站和行政服务大厅办事场所公开发布,实行全面、全部、全程的信息公开。二是加强审批工作过程、结果的公开。开通了面向企业的“政务信息动态服务系统”,对企业申报事项办理中的全过程实行“即时短信”告知。实行 2了审批事项专家评审、评估公示制度和批后公告制度,坚持做到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加强了服务大厅办事现场的政务信息服务,我厅进一步建设完善了服务大厅办事场所政务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实现了最新政策法规信息的同步发布,及时公开披露相关政策信息,为企业解疑排难。在大厅办事场所设立了专人专岗的政务公开咨询窗口和咨询热线电话,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掌握申报事项的有关政策规定,为企业、群众提供政务信息咨询、解答、文档下载等服务近5000多人次,现场发放办事指南15000于份。

(三)加强住房信息公开。一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分析。加快全省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时刻关注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苗头性问题,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周报、月报制度,要求各市不断提高周报、月报质量,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健全信息共享和市场形势分析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宣传,稳定市场预期,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与消费。二是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开。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过程中,坚持分配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接受群众、媒体监督,确保中央的惠民政策惠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三是加强督查检查。为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地市规范化管理工作自查的基础上,我厅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部分地市进行抽查,截止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都按照规定设立了住房保障办事 3服务窗口,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我省住房保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较好地保证了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四)积极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一是制度不断完善。2010年,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全省城市供水水务公开纳入试点范围。按照省政务公开办的工作部署,我厅印发了《河南省建设系统水务公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河南省城镇供水行业服务规范》,指导全省城镇供水企业水务公开工作。各市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水务公开实施方案及落实措施,不断完善评价和追究制度,形成了领导牵头、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水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市通过完善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载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城市供水管理、经营、服务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去年,建设系统多家单位在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中受到表彰,其中,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洛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措施不断创新。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板报、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水务公开内容,在现有水务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公开措施。如:漯河市深入社区举办供水企业座谈会,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需求。南阳市通过媒体、原12319城建服务平台及南阳建设信息网公开行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及重大事项。另外,信阳、焦作、济源、新乡都在政府网站设立政务公开专栏,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都有固定的栏目公开相应的内容。这些好的做法,都取得 4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服务不断提高。各市建设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围绕供水服务,兑现对用户的承诺,增强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水务公开对生活、生产、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安阳、平顶山、商丘、驻马店、许昌、周口、鹤壁等地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家庭等便民服务活动,同时根据《投诉处理指南》,结合供水服务实际,建立了用户供水投诉处理的相关制度,并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用户水质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洛阳、濮阳、开封等地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三门峡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郑州设置了客户服务中心,并通过了信息产业部cccs评审认证,成为全国供水行业内第三家获此荣誉的单位。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0年以来,我厅共受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项12件,办结12件。其中已主动公开的2件,全部公开的6件,部分公开的4件,回复办结率100%。

上一篇:勤俭节约,你我同行作文下一篇:督察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