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2024-12-06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精选17篇)

1.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篇一

中学古诗词美育教学浅析

语文是人文底蕴丰富的学科,在引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挖掘美以及协助公民塑造审美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作力。古诗词蕴含作者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和审美创作力,具有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等等,但在教学中,诗词教学的美育情况并不完美,存在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重视讲解,轻视点拨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路子未得到改变。为夺得高分,课堂俨然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填饱鸭子,灌输式教学从头致尾一分不落。提及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可谓寥寥无几,师生间的讨论、生生间的讨论被看成浪费时间,不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速成应试的能手。当前,诗词的教学流程大致如此:介绍作者资料,简介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归纳主题思想或做通俗易懂的翻译,让学生熟记诗词内容,只要学生能说出内容,通常都被认为完成了任务。对于诗词欣赏,教师根据试题的研究,归纳总结出应试技巧,甚至会给学生鉴赏的模板套路,不同风格的诗词被套上相同的马甲,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原本韵味悠长、意境深远的诗词被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搞得支离破碎。课上教师口干舌燥地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记、背,诗词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荡然无存,古典诗词语言精美,情感委婉,只有细细品味,反复酝酿才能感知它的甘醇与悠远,再透彻再精致的语言都无法描绘诗中所富含的韵味。

吟咏诗词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思想内容,体验文中情感,感受作品的气势和韵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能够在吟咏中反映出来。很多教师强调诗词的背诵,尤其强调名句名篇的背诵,于是一篇诗歌的教学就简单地化成了其中的几处名句,片面强调背诵已弥散整个古诗词教学,学生简单地把诗词当作任务去背诵,对吟咏的重视远远不够。毫无节奏感、毫无章法重复地读,对理解诗词内容以及把握意境微乎其微,机械化的记忆行为其实成为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古典诗歌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丰富的情感,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陶冶心灵,仅仅背诵对于情感内容的把握远远不够。古人倡导的抑扬顿挫的朗读方式,可以培养语感,古诗词教学要在反复吟诵之间,领会其内在含义,诗词的审美元素体现在吟咏之中,情感的深切流露能让学生领略到诗句的美。语文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诗词教学更能够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那么,吟咏在教学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素养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涵养,涉及言语主题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个性人格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等。中高考的《考试说明》对教师而言是最有力的教学依据,考纲指到哪里,教师就教授到哪里,追逐中高考试卷俨然成了教学的唯一参考,这使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追求转化成了以追求知识为目的,以追求高分为终极目标的学习行为。只重视知识与能力,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美育目标,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沉淀。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考试,以试卷分数衡量学生的情况。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人文性强,以试卷来探测学生成绩好坏,过于片面单一。尽管中高考中诗词鉴赏是主观性题目,考生也被圈进了牢笼,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随心所欲,学生必须围绕诗词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几个角度来作答,个人主观色彩过于浓厚的理解将难取高分,主观性的题目被客观化。考生务必读懂文本,揣摩出诗人当时所想所感,把握住思想感情和表达特色,同时还要牢记教师总结的应对诗词鉴赏通常运用的有模有版的鉴赏术语,才能取得高分,这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约束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体验,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体验感悟能力受到束缚,学生学得苦,学得累,鉴赏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落空。

为古典诗词教学的美育问题寻求有效举措,能更好地传达美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对青少年情操的陶冶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结合当前诗词美育教学的疏漏,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条举措来提升诗词美育教学。

诗词的诵读要讲究节奏,处理好句子内部的停顿、把握好朗读的节奏以及朗读的语速语调,情感的升华可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抓住实现因子。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创造良好的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表达的情感世界,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能够实现对作品的理解,达到文本的多元化解读,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的一面,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诵读还要注意读准字音,拿捏好涉及轻重音的关键字词,体悟好诗人的思想感情,加深文本的理解,做到这些才能够在诵读中正确把握诗歌的音乐美。

诗词是具有高度含蓄的语言艺术,凝练概括而且生动传神。因此,诗词的阅读需要雕琢、钻研,吟咏是不同于诵读的一种方式,吟咏应该是诵读过后的贯注了思考和领悟的过程,反反复复吟咏才能感受到诗词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诵读再到吟咏可以说是一次飞跃,不是迅速实现的过程,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充分的诵读之下,咀嚼出诗词真谛之后的吟咏才是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随着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加深,诵读的提高,吟咏才能真正做到位,学生才能从个人思维能力上产生审美冲动,主宰审美过程,获得审美愉悦。

诗词教学离不开想象与联想,学生要打开想象的空间,进入意境,欣赏感悟美,理解意象的含义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教师对诗歌的教学要避开对文本的过度翻译,过度解析会造成语言美的破坏。诗词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解释其中蕴含的成分,学生只有充分想象其中的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挖掘诗词文本,融入学生自己情感,通过文字,发挥想象,捕捉意象,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字里行间的隐藏内涵,通过对意象的理解,品味意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达到陶冶学生性情的美育目标。

何谓语文?简单地概括为听说读写、字词句章八个字。诗词美育的培养除了听读、吟咏之外,当然不能离开读写。要学好古典诗词,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尝试着仿写古诗词,学生的自由创作会加深他们对字词句的理解,对意象的把握,对意境的塑造。教师应注意相关指导,比如韵律、词牌、对仗等等,还应在表达技巧和创作方法上给予帮助。仿写古诗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美、表达美、创作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诗词教学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师应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举措。虽然任何一种举措都不能完全达到诗词美育的教学目标,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忽视诗词中美育的目标。

总之,当前的语文教学,以美育为目标的教学才切合学生发展。完美的古典诗词教学能使学生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思想熏陶,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学生能在古典诗词中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促使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真诚地希望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关于古典诗词在美育方面的教学方法。

2.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篇二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

数学是一门美感性很强的学科, [1]有人说,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 就是通过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美”, 来培养学生认识、欣赏、爱好和创造数学美的能力的教育。但是, 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数学是潜在美很强的学科, 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的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2]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 从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主要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也不能舍本逐末, 背离小学数学教育的大局。诚然, 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劝中, 我们可以有意地引导学生初步地萌发对数学中的美的认识和欣赏, 但这绝不是主要目的。那么,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应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其一, 就是将美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育中, 用以优化小学数学教育。其二, 就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美育。从数学的角度来看, 前者更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育之所以能够接纳美育, 就是因为美育中蕴含着我们当前数学教育所缺乏的、却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们数学教育的有益成份。

二、美育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 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看

数学是一门高度严谨极为抽象的学科。它用数字、符号、图形这样的语言来精确地描绘现实世界。虽然小学数学学习的都是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 像数的认识和运算、图形的认识与变换、简单的数据统计等等。但从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天起, 这些知识就被赋予了浓重的数学色彩。哪怕是最简单的数字, 也是从众多的具体事物“一个桃子, 一张桌子, 一匹马, 一座山, 一堆沙子, 一筐苹果”中抽象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些生动具体的形象做基础, 数字概念是无法建立的。因而对培养学生从小爱数学, 进而形成长久的数学兴趣至关重要。

(二)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受小学生的年龄限制, 其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小学阶段只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的阶段。门这一阶段不可逾越。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以大, 生动可感的形象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进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英国学者比格斯的研究也表明: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速度比我们要慢得多, 他们要通过实际活动才能够掌握概念, 进而学习思维。因此,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离不开美育的原则。

(三) 从小学生的知觉特点看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知觉虽然有所发展, 但发展水平十分有限, 其目的性较差, 尚不持久且极易分散。因此,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借助美育的原则和方法, 给学生较强烈、较新颖的感知。我们不难看出:美育首先斥之于生动的形象, 进而斥之于丰富的情感, 把小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学习对象上来。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常常提到的“创设情境”, 实际上就是针对小学生知觉的特点, 根据美育的原则而采取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四) 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上看

数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使学生学习一些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确定性的内容, 来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而这些确定性的内容必然是被规范在一个有限的圈子里, 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对心灵自由的限制。如果我们安于固守在这一狭小的天地, 必然会极大地束缚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容易造成我们思维的机械和僵化。因此, 美育在小学数学中的贯彻实施, 有利于改变数学教学中的沉闷的教学气氛, 必将为张扬个性、追求创新和求异思维提供了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面临的困境

中国的“美育热”时至今日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可是, 这么多年来, 小学数学中的美育呼声甚高, 收效却甚微,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方面, 要想将美育渗透到数学中去, 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 我们的教师能否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呢?我们的整个教师队伍的审美素质不尽如人意。很多人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加上文化艺术设施的极度缺乏, 很少有过欣赏名画、倾听名曲、参观展览的机会。可以说, 对美先天不足, 后天又营养不良。因此, 教师的整体审美素养和品味都不高;其次是教材的编排方面表现为缺乏趣味性, 并且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从中我们看不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何联系, 学习数学到底有何用处?还以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材为例,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红参加数学比赛, 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 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参加数学比赛的一共多少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怎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称其为“冒牌应用题”。可是这种“冒牌应用题”在我们的教材中随处可见。不要说形成学生的美感, 就连最为宝贵的对数学的兴趣都会因此而丧失的;再次, 表现在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学生一直是制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选用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数学中的美育当然也不例外。在整个小学阶段, 小学生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发展。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根据国内外有关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研究, 我国学者张奇指出:小学生的审美欣赏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但在审美欣赏水平上仍然处在对一般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和事物美的特征的一般欣赏水平上。艺术水平的欣赏在小学高年级的个别学生中才开始萌发;另外还有小学数学学科与教育评价方面的问题。数学显然是所有学科中最抽象的学科。数学不像音乐与绘画那样酣畅淋漓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也不像音乐绘画那样能够直接引发人感官上的愉悦, 进而与作品同呼吸共命运, 达到审美者独特的审美享受。因此, 我们很难从小学生的嘴巴里听到对数学的由衷赞美!同时, 我们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往往与学生的成绩挂钩。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应试教育这条枯燥单调、束缚人性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而美育因素从来就没有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美育在小学数学中的落实就是一纸空谈!

从上述种种情形我们可以看出:美育在小学数学中的贯彻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策导向、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小学数学教材的更新改进;更离不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美育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 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美, 能唤起学生的愉悦, 反过来, 它又能激发学生去创造美。[3]当然, 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学学科本身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因此, 美育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美育”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 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对提高人的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数学美

参考文献

[1]赵和平,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育的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4/02

[2]许嵘嵘, 让美育走进小学数学[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08/03

3.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篇三

[关键词]历史教学 美育

一、历史学科中的多种美育因素

1.人物的情操美。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可谓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治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这种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高风亮节,正是我们青少年所应学习的。近代有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为维护民族尊严,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抵抗外国侵略,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传统美德。还有当代的老科学家钱学森、李四光等的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高度爱国的民族气节。众多历史人物身上显现的美好情操,都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2.文学的意境美。从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从辉煌的唐诗、灿烂的宋词,到绚丽的元曲、优秀的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把学生带入深远的意境之中,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好。如李白的豪迈奔放,杜甫的真挚写实,苏东坡的不拘一格,李清照的委婉清新,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些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人文素养。

3.艺术的隽永美。艺术的世界是美的世界。历史教材中有大量艺术作品插图,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等。在中外艺术长河中,有巧夺天工的建筑,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有匠心独运的构思,如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古希腊的雅典娜神像;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如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和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这些艺术珍品的美是隽永的、常存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有关艺术知识、艺术作品的评价赏析,引导学生去观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水平。历史中的美育因素是不胜枚举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去发现。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

教师应该抓住历史学科的不同美育因素,寓美育于历史教学中,把美育与历史教学巧妙结合起来,让其象丝丝春雨慢慢渗透、湿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1.运用美丑对比,加深学生对美丑的认知。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美育素材,也有一些历史小丑。以丑衬美,可以增强美的效果,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美丑作比照,培养学生鉴别美丑的能力。如我在介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时,把岳飞的精忠报国、忧国忧民与秦桧的陷害忠良、卖国求荣作明显对比,使学生对岳飞的爱国报国之美深深崇敬,对秦桧的卖国误国之丑深深鄙视,并纷纷表示要象岳飞那样做流芳百世的忠良,不当秦桧那种遗臭万年的小丑。教学效果是我意想不到的,有着较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2.教师要以情感人,用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领悟美的真谛。如用丰富多变的语音、自然亲切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诙谐幽默的语言,再辅助于体态语言,运用手势、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都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介绍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时,我先以骄傲、自豪的语气描绘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就,学生兴高采烈;当讲到敦煌文物被盗时,我改为沉重、悲愤的语调介绍,学生沉浸在一种愤怒的情绪中;当讲到我国政府重视对敦煌文物的保护时,我又用了欣慰、喜悦的语调。这样,使学生既为敦煌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自豪,又为帝国主义对文物的无耻抢掠扼腕痛惜,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受欺凌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3.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与美好历史情境教学。 这是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情趣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痛苦或愉悦的历史内容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情操,丰富情感。通过情境,以生动形象、具体真实的审美客体为对象,以课堂内外的审美活动为过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目的,以达到对学生的美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影象资料等教学工具,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如创设实物情境、生活情境、表演情境等,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从中感受历史的真实与美好在历史情境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是数不胜数的。教材中展示的这些美的客体,让学生观其色,听其声,在精神上必然产生赏心怡情的愉悦之感,从而产生对美的判断,认识和评价,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4.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篇四

一、欣赏美《春》、《济南的春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课文,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景象,或壮丽、或神奇、或优美,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创造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教师中只是通过语言中介,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欣赏赏心悦目的情性。识得其中的情与理。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作者造取不同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韵的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作者通过写自己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第一次侧重于视觉——春雨中的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抓住古镇的色彩和声音来描写,把雪后的古镇比作——“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把水声比作“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它有“万般柔情”且“袅袅回旋上升”,不仅写出了水声的形象,更写出了水声的神韵;第三次,作者夜游周庄,浓墨重彩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仅写岸上的光色,也写到了河水的七彩斑斓;不仅写花船上的丝竹管弦之声,也写到惊喜的欢呼声,有力地表现了古镇水乡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这些美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受作者展现美的高超技巧。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美的欣赏,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鉴别美

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分辨,往往依据对事物美丑的鉴别,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引导学习鉴别艺术美。如《安塞腰鼓》的美,在于生命力的美,《白杨礼赞》的美在于平凡朴质的美,;其次,用多种无稽之谈旅游城市上学生比较鉴别美: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这课较抽象,课前让学生去说说,你觉得什么是最苦,什么最乐?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什么是乐的,什么是苦的,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从而进一步鉴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范进中举后的疯态是科举制度的“活画像”——是美的反面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是“侠义”美的表现。在对这些形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心灵的感悟中得到洗礼、熏陶、升华,使学生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既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又实现智育的目标。

三、创造美美的创造并不神秘,如写一首诗,写个片断,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利用各种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美的追求,美的实践,美的创造,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养成崇高的审美情操,塑造美的心灵。

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篇五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人文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小学美育的重要领域,而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开发教科书中已有的关于美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挖掘美,在课堂中的“起承转合”中落实美,并正确恰当地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呈现美,最后在课外语文活动中实践美,延伸美,才能形成一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美育整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本身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中就蕴含着对学习者情感、态度以及相关高级情感的审美教育内涵,而随着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做了很多的尝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地位日渐突出。

一、美育思想与小学语文教学

我国近现代“美育”思想是蔡元培先生任民国全国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之一。他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特别是在学校美育中,学校应充分重视文学艺术美的陶冶作用,以相关教学内容作为美育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心灵。除此之外,他还要求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要尊重学生的审美追求差异,根据学生对美的追求,选择相关美育载体。而教学中的美育在实施过程中有重要的特征,即体验性、个性化、创造性,因此任何一个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开展审美教育都需要创设审美环境,指导学习过程,在教学环节中都需要发挥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美育教学设计不仅在艺术类学科中可以应用,在其他学科中照样能够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美及其呈现特点分析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1~12册教科书中的课文、插图、语文园地、课后练习、资料袋等内容可以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分为四大类。其中自然美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它包括自然景物美、自然现象美、植物美和动物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它包括劳动美、革命斗争美和人的自身美;科学美指科学活动所产生的美和美感;艺术美指艺术活动而表现在包括拼音和汉字在内的艺术作品中的美。

首先,这些美育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美,几乎每篇文章和活动环节都配上了相关的图片,这些色彩鲜明、线条鲜明、寓意明确的图片形象直观并且富有趣味地展现了教材内容。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社会美的插图占总量的44.8%,反映自然美的插图占26.1%,反映艺术美的插图占19.2%,反映科学美的插图占了8.7%,这些插图与文字材料一起,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感情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教科书在展示美的教材体系中紧紧围绕专题进行,新课标教科书是“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指导思想来编订的。从单元导语到课例再到各项语文教学活动都紧紧着围绕单元主题,同时即也是围绕着单元主题来展示美的。在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四种的美的类型中,其具体的美的内容又各有侧重,例如教科书在以展现自然美为重点的课文中展自然现象美的有4篇,展现动物美的有17篇,展现植物美的有8篇。

最后,各种美育因素在教材中实现了的有机整合,这有利于加强教科书的美与功能。每一个课例以及语文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是某一种美的类型的单独存在,而是多种美的类型的融合。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中既展现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又展现了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了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有机统一和整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本身就在应试教育的教育现实中就没有引起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一直被忽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但一些中小学校确实存在‘智育第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完善。我们有一亿多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想着大学的事,准备挤‘独木桥’。”应试教育以分数代替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本该成为学生美育培养的语文课变成了简单的应试训练课,知识本位的理念在教学具体实施中成为了主流,教学目标变得越来越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感受不到语文学习中的美感,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学生找到美,鉴赏美,以最终创造美,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当务之急。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因此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效也要从它的这一特征出发,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美

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中挖掘美,这个过程是以教师能够研究学生的审美规律为基础的,因此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需要先于学生被开发出来,才能科学研究并且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审美认知正不断发展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审美规律,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审美预设。

2.在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中落实美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要使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能落到实处,就需要采用恰当的美育策略,讲求课堂教学中的“起承转合”四个过程:“起”就是指情景的铺设与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美,创设一个利于学生理解本堂课要学习内容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承”是引导学生围绕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探讨,从而在对文学作品的切身审美体验中帮助学生领悟到文本蕴含的美;“转”是课堂教学中的高潮,是有感情地对相关文本和内容进行诵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他们在经过对文本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之后的一种情感表现方式,这个过程既要读出语言的韵律美,还要读出语言所描绘的情形、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藏的精髓;“合”是对文本学习的总结,这个过程要给学生留下抒发个体情感,自由表达美的感受和展开想象创造美的机会,语文学习教学中的美育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让学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关于美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3.在课外语文活动中实践美、延伸美

语文课外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含有语文教学因素的集体活动,课外语文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冲破教科书文本的限制,走向语文应用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美育思想,这是小学语文自身学科特征的反映,也是新课程对小学教学的总体要求。要克服现状中存在的困境,小学语文美育要充分开发挖掘教科书中的美,再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自然地渗透美育内含,使美育实施的每一环节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将内容的有限和审美的无限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既得到知识,又能够获取受到美的熏陶,既会创造美,又会辨别美,成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丁耀.小学美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36120-122.[2]钱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9.[3]蒋念祖.美学与美育系列讲座

(八)艺术美和美育(下)[J].江苏教育,1991(04):27.[4]孙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美育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作者简介:

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六

张永莉

美育是小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小学美育教学水平,必须抓住与中小学美育息息相关的重点学科,小学语文因为其自身独特的文学审美特征在小学美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育教学应全面的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而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得到收获,从而更加喜欢语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教学中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如何化平淡、枯燥为神奇而具有魅力,从而使学生陶醉其中,受到美的教育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思考、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感知——理解——创造”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

在美育中,学生在直觉中感知审美,在理解中引发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最终在审美创造中达到理解与情操的升华。

1、在审美直觉中感知审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感知美的表象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因为这是审美的基础,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必须在他们眼前显示鲜明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审美环境。通过插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烘托出美的气氛,并运用直观教具展示文章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的构思。如在上一年级下册《识字1》的时候,因为该课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描绘会出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小河流水的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构成了一幅春景图,所以我利用课文插图,将学生引入春天的美好境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春天,感受春天,表现春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唯一源泉。同时,感知又是美感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主体通过感知才能产生美感。

2、在审美理解中引发情感的共鸣 教育应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容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对此,我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文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

3、在强化训练中创造美,达到思想与情操的升华

语文美育中的审美创造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途径。审美创造可以抓住作品中原有形象来进行提炼、加工、想象和构思,去创造又新又美的艺术形象。这样,学生的思想感情就很自然地达到升华。课文是个例子,在引导学生欣赏了作品的美的形象、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表达方式之后,要注重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而指导学生去写自己认识的人和事,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学生每天在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的接触中,有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把其中自己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东西随时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随时记录观察所得对于写好作文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作家都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进行写作的准备工作。我们教师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学写观察日记,此后,这方面的训练要长期坚持,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都不间断

二、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的发展

美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美,因此,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显得最为重要。在这里我认为“教与学,授与受”这一问题。对于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学习,大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需要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学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在教学语文美育过程中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处方学习。而只有处方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审美的发展。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寓教与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做到这样,就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出发。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优越的便利。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录音、投影、录像、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的视、听觉,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拨响情感的心弦。学生会愉快地进入审美天地,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述例子中,讲授《欢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情趣盎然,迅速进入情境。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较好培养,而且使其也在美育的引领下深入学生心灵,真可谓一举两得。

3、以朗读来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感应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当然为教学提供优越的条件,而触发学生审美的情感,让其做到声情并茂,而朗读这一教学方法是最恰当的。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间强调反复朗读的重要性,我们提倡重视朗读是力求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语文章的内容并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与作者沟通神气,感应心灵,真正读懂文章。当然,对学生的朗读还应加强指导。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应有不同的朗读要求。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如师生范读、分角色读、男女生个人读、小组读或者朗诵比赛等等。总之,以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真正读懂课文,真正做到与作者心灵感应。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应当培养学生正确、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当今社会上,存在着不少不良现象:赌博、打架、盲目上网、玩电子游戏等。教师就有必要教导学生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有害毒物,坚决反对用黄色下流的书刊来腐蚀青少年。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培养其美的情感,完善其美的人格。

其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课堂内进行教育,还要对其进行课外教育,学生进入课堂,就是为以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准备的。因而对学生进行美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美、理解美、评价美。

最后、广大教师应当努力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如板书的合理与美观、朗读的声情并茂、语言的规范化、态势语的自然运用以及课堂艺术的不断提高等等,尤其要注意个人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影响学生。总之以真善美的形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认识美——发现美——孕育美——赞颂美”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事物、美的对象面前,受到直观熏陶感染,激起感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美的感化、陶冶。促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心灵美的人,做行为美的事,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美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7.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七

一、指导学生“美读”

人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种语言习惯昭示出:一个人在学校课桌旁度过十几年宝贵光阴之后, 应当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读书造就丰富充实的人, 读书使人获得清雅俊逸的人格。潜心于阅读, 将会体验到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 读书还能给人们带来意味深远的快乐和幸福的生活方式。古人有吟诗之说, 说明诗歌只有在朗读时, 才能充分展现其音乐美感, 并触动人们的情感。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槽槽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等语句, 运用比喻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手法, 对琴声进行描摹, 时而急促, 时而轻柔, 把琴声描绘得精美绝伦, 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典范, 诗人通过描写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表现情绪的起伏, 同时营造了一个悲凉的气氛。如果说《琵琶行》是音乐的描写, 那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本身就是音乐, 读着这首诗就让你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 随着感情的起伏波动, 诗句自然抒写出来, 如清泉流泻, 白云飘浮, 在优雅的诗句、轻柔的旋律中体会深挚的情感。这就是“美读”的妙处, 充满激情的朗读既渲染了课堂气氛, 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之火。

二、引导学生体味艺术形象美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循文章思路, 认识文章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记叙文中的真人真事形象, 运用形象感染学生。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 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 离开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里写的母亲那双“终年鲜红微肿的手”, 不仅留在老师的记忆里, 而且让学生也永远忘不了那位“活到老, 穷到老, 辛苦到老的”母亲的形象。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荷香以及心怀淡淡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描写了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及秋风秋雨汇成故都的秋的“清”“静”“凉”的意境。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意境无不感染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眼前的“人”和“景”活起来,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三、带领学生“入境”

“入境”就是把学生带进文章特定的情境中, 让学生置身其境, 如扪其形, 如闻其声, 如嗅其味, 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 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和评价。象忧亦忧, 象喜亦喜, 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在心灵上得到陶冶, 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有位教师讲《最后一次演讲》, 讲到“擂桌”处, 不仅提高音量, 一字一顿, 而且和学生一起学着闻一多的样子擂响桌子, 声音、表情一起到位, 让人真切地感到闻一多先生当时的激情和怒气。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时, 让学生先分别扮演盲人、聋哑人, 再让一个学生扮演既盲又聋哑的人, 通过游戏, 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海伦·凯勒的坚强乐观和积极进取, 再加上我充满感情的讲授,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应随课文内容变化而变化, 有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 有时又如花丛中的鸟语低吟呢喃, 情谊绵绵。“情动而词发”“批文以入情”, (刘勰的《文心雕龙》) 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一美的氛围中, 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不断得到净化、升华, 逐渐积淀为高尚的审美情感。

四、指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愉悦美

车尔尼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明湖居听书》中写听众听到王小玉演唱的感受, “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里真切地写到审美过程中, 审美主体得到特殊的愉悦与畅快。唐代的诗人杜牧读《韩杜集》, 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未读, 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的时候, 吟读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文章, 渐渐地感到舒畅和愉悦, 这种感觉就像美丽的仙女麻姑用她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这些无不说明美育不像其他教育那样带有规范性、强制性和压迫感, 而以让人无拘无束, 自觉自愿, 出于对美的渴望与向往, 带着轻松与愉快的心情, 按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 不夹杂个人功利目的, 完全摆脱物质欲念的追求, 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 (叶圣陶语) 让学生自力品文, 得到美的熏陶。

五、指导学生借鉴前人创造的美

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不单是为使学生获得愉悦感, 而是要遵循《大纲》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它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 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手法等, 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与此同时, 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 形成学生美的心灵, 美的人性, 学生在美的熏陶中, 读文、作文、做人, 学知识、求发展、明人生, 全面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六、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升华美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又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高级阶段, 写作能使文章表现美、创造美。鲁迅说:“如要创作, 第一需观察。”创作前要引导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美、采撷美、吸取美, 然后在作文中表现自然中的美, 比如温暖的阳光、宁静的夏夜、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月光、美艳的花儿、壮丽的山河等。在写作中学生的审美得以升华, 美渗透到学生的心脾里, 滋润到学生的心田里。

8.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八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法;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15-0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数学美育的丰富素材,我们要深入挖掘和精心提炼,设计出充满美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美、理解美、鉴别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出一些数字、公式、定理、定律等所蕴涵的数学美,学生一定会在享受美的同时,爱上数学,只要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他们自然就能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学好数学。

利用数学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去认识数学美。数学既是一门优美的学科,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创造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曾留下了许多数学家呕心沥血、执着追求数学真理的动人篇章和趣闻轶事,将这些名人轶事引入课堂,可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结合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展示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等各种数学美,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惊叹“如此绝妙”之后,为之折服,从而产生追求数学美的欲望。

通过介绍数学美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著名的“黄金分割”揭示了线段比例关系中的和谐美,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音乐、美术、建筑、医学、生物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此外,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回收体现了数学的精确美;数学家用笔“算”出了海王星的奇迹,电子计算机神奇的功能都是以表明数学的奇异美。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代化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可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的浓厚兴趣。

二、揭示数学美的内涵,培养学生数学美感

从表面上看,数学是数字和符号的堆砌,线段单调、枯燥,但是,就是这些数学和符号中蕴藏着发人深省的数学美。英国人的学界老大罗素曾讲道:“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刻一样。”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曾这样阐述数学美,“作为科学原理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特点。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数学美。它主要包括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静态美、动态美、结构美、形式美、符号美、机智美等等”。这些美遍布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它是一种带有哲理性的美,不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这就需要教师作耐心细致的剖析,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美。数学中,还有许多美的命题、美的方法。例如正弦、余弦定理的对称美,圆幂定理的和谐统一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洁美等等,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数学中精美的图形、有趣的数字关系、和谐统一的简洁式子、比例结构的匀称协调、命题或定理间的关系相似、对称、奇异等唤起学生美的意识,使学生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用数学美的思想解决问题

在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使他们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个过程,对数学美有更深刻的理解,把审美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行之有效地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并通过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往往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它能引导我们从美的角度去进行直觉思维(美育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最佳途径),从而越过分析推理过程的细枝末节,形成数学猜想,为探索找到正确的方向

一定的数学素养是作为一个有用的人应该具备的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数学教育的价值与其说是数学知识的积累,不如说是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或数学观念。确立数学文化教育观念,有利于目前数学教育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为素质教育作为新型教育价值观,显然强调了数学教育中的文化因素。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数学教育中,应通过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学生智、情、意身心和谐发展,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培育出新时代社会所需求的、富有人性的、新型的科学文化人。所以,重视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和要求。

四、利用数学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数学教育家辛钦说过,“根据我的多年经验,钻研数学科学会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出道德色彩明显,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点”。

9.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九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利用课堂,渗透美育.

作 者:刘淑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相公镇桑园小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17) 分类号:H3 关键词: 

10.浅析初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 篇十

一、初中语文课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文学、美术、音乐、历史、自然、地理、文化、旅游、经济等方方面面,从每一方面都能挖掘出美感。在初中语文课中渗透美育,抓住每章节内容中的美的结合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自然、艺术、文学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初中语文课中贯彻美育,用优美直观的艺术形象去启发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和感受真善美,潜移默化地推动德、智、体等教育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各种感人人物或事迹,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操、感恩情怀,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活,理解亲情、友情的重要性,强化情感教育。总之,在初中语文课中渗透美育,对于学生的身心、人格、情感等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现代素质教育的有序推进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课中美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咬文嚼字,发现美

语文之美,在于它的博大精深,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包含了多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彰显着不同的美感。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语言艺术风格多姿多彩、缤纷斑斓,比如有简明扼要的精炼美、辞藻丰富的华丽美、平铺直叙的自然美、含蓄委婉的婉转美、活泼跳跃的节奏美、千变万化的修辞美等。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仔细品味经典字词的含义,深入挖掘字词中的美感,时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例如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这课,就可以通过“咬文嚼字”、品味字词来挖掘和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作者用“黑”“深青”来描写父亲的穿着,表现父亲的质朴;用“再三嘱咐”“踌躇”“嘱托”等词来描述父亲对作者的不放心和关心,表现父亲对作者平凡且深沉的爱;用“蹒跚”“攀”“探”“缩”“倾”等动作词汇来描写父亲年纪大了,步履缓慢、动作生硬的情景。通篇文章语言平实朴素、通俗简练,却十分形象、贴切、隽永,极富表现力,给读者展现出一个平凡又伟大的父亲形象。学生们细细品味这些字词,可以披文入情地感受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发现其中的亲情美。

2.入情入境,感悟美

意境是将文字与情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语言文学艺术境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具有一定意境的,有的描写自然风光,有的描绘生活图景,尤其在诗词歌赋及小说、散文中最为突出。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景美、意境美,感悟其中的文学艺术美。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他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大片嫩绿的小草、花团锦簇的桃花杏花梨花、成群飞舞的蝶蜂、氤氲的草香花香、嘹亮的牧童笛声……一幅声、光、色、影、味俱全的灵动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活灵活现的春景图,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春景写活、写透的,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验文字背后的美感。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类似的课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能激起学生对美的遐想。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出济南冬天的迷人之美;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通过描写乡村秋天的夕照景象,寄托游子浪迹漂泊的凄楚之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通过描写“放情林木,醉意山水”,来抒发怡然惬意的“意”,表达秀丽多姿的“境”,写出了情境交融、意境相生的效果。这些课文都饱含了丰富的情境之美,教学时要将美育充分融入,带领学生入情入境,驰骋在优美的文字海洋中,去感悟美、理解美。

3.解篇析段,欣赏美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蕴含在文章的思路与结构之中,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加深、凸显。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剖析课文结构,解读文段思路,分析故事情节,从而理清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鉴赏其中蕴含的文学形象,欣赏艺术之美。

例如教学宗璞的抒情散文《紫藤萝瀑布》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解析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的思路,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赏花—花开满壁、生机勃勃;忆花—稀稀落落、孤芳伶仃;悟花—枯木逢春、生机再现。作者睹物思情,睹物思人,紫藤萝的花开花谢给了她深刻的鼓舞和启迪,她的情感随之不断变化、递进和深入,深刻领悟到人生际遇与花一样,会遭遇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人应该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解析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以结构为主线,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过程,深入讨论和理解,进而学会鉴赏文章蕴含的情感美、人物的精神美以及作者领悟的思想美。

4.活学活用,创造美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万象紧密联系的课程,语言文学的创作本身就源自于精彩纷呈的生活。为此,在初中语文美育教学过程中,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运用所学去欣赏美、创造美。当我们将语文教学引入生活中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轻松逼真的学习环境,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活美感的氛围,引领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从而激发出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意愿。此时,教师便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技能充分运用起来,通过遣词造句、朗读复述、讨论交流、写作练笔等方式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创造出独具美感和个性特色的“文学作品”。

例如学习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后,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夜游情景。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纷纷介绍自己的游览经历。有的说自己夜游珠江,欣赏到广州月色朗朗、华灯璀璨、江水涟漪、光影十足的气派景象;有的学生说最难忘夜游西湖的情景,在凉风习习的夏夜,划着小船,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景,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水塔,还有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的雷峰塔,画面十分优美。通过课堂即兴讨论表达,巧妙地将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挖掘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结合起来,一举多得。

总之,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美学艺术,它的美潜藏在语言文字之间,语文教学应该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将语文知识传授融入审美教育,让二者相互促进和渗透。教学要从咬文嚼字着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解篇析段、活学活用,启发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资料:

1.顾凤珠《挖掘初中语文的美育素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年第4期。

2.卫春耕《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新课程:教研》2010年第5期。

11.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篇十一

文学作品的特征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所以, 我们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时候, 就应当对形象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 应当做到讲到快乐的地方, 自然流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 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 声音低沉。这样, 利用自己声音、情绪的变化, 来感染学生, 诱发他们与课文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 写得清新俊逸, 十分感人, 它的感人之处在于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就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进行深入的剖析, 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如文中那个无名战士, 在他临牺牲前, 把精心保存的七根火柴郑重交给战友的情景:他数火柴时小心、认真的语调, 他交完火柴后喜悦的神情, 他临牺牲前深情仰望北方的神态。通过分析这些, 使学生真正窥视到无名战士对党对事业无限忠诚、爱护关心战友的金子般的心, 感受到革命先烈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还有像《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等课文, 在讲授时, 即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审美教育, 充分发挥作品的感人力量, 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产生愉快、喜悦或激昂、悲壮的情绪, 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曲直的审美观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 所创造的意境, 所描绘的自然和环境, 都是由语言体现的。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分析, 设身处地, 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融进作品的景色和人物的心灵中,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如鲁迅的《故乡》里有一段描写少年闰土的文字:

“深蓝的天空中, 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戴银圈, 手捏一柄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既有写景、状物, 又有写人叙事的文字所组成的画面, 给人的印象是很美的。讲解这段课文时, 我先用明快、抒情的语调朗读一遍, 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抓住词语讲解。作者在这里精心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这些具有鲜明色彩的词语分别来修饰“天空”、“圆月”、“西瓜”, 这些使人觉得夏天海边的夜晚那样美、天空是那么高远广阔、大地是那么明丽而安详。在这幅动人的画面里, 不仅有静态的自然景物的描绘, 而且还有动态的人物活动的刻画。你看:“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戴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少年啊!这里通过“其间”二字, 就把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刻画高度和谐统一起来, 构成一幅奇异的图画, 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这一小英雄形象的赞颂, 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又如《春》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绚丽多彩、充满生命活力的春天的景色。讲解这篇课文的的时候, 我注意抓住课文语言所创造的图画美、意境美来讲解, 使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就像一幅美的图画一样展现在学生眼前, 印入他们的心中, 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在语文教学中, 作文课的目的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我反复告诫他们, 我们的文章应当表现健康的情趣, 歌颂美好的事物, 抒发美好的感情。每次作文, 总有一些同学感到无东西可写, 针对这种情况, 我时常提醒他们,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要求他们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美的事物。在学了鲁迅的《一件小事》之后, 要求学生摹仿作文, 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开始有些同学感到无从下笔, 后来我提示他们, 社会上的精神文明之花, 同学之间的关心帮助, 教师工作的认真负责, 父母亲的慈祥教诲, 兄弟姐妹的亲密友好, 这些都是美的事物, 都可以写。一语未了,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 写出了一篇篇讴歌美好事物、抒发美好感情的文章。

1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篇十二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讲的“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体现了无声之教主。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沉思,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能起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作用。而作为含有丰富情感、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更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是极其深远的。同时,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使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转化有培养。

(一)形象美蕴涵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小朋友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小朋友入境悟情,潜移默化到接受审美教育。

凭借插图、录像展现美。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小朋友看图,既培养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小朋友的美好情感。如《古井》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小朋友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东头的古井,附近是络绎不绝的担水人,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小朋友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家乡的

采用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小珊迪》时,我边吟诵课文,边播放抒情的曲子,让小朋友在音乐中,诱发情感,体会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

凭借语言描述渲染美。教师在领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课,并适当配合一些体态语言,同样能引起小朋友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小朋友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优美的语言是从精彩的词句中品味出来的。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触摸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盲童留连于花繁叶茂中”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他用触摸这一词语,写出了盲童对触摸春天的感触,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以及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三)真实的情感需要我们细读默念,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观潮》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杭州真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杭州去看看,有的说杭州西湖就好象一位美丽的少女。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

二、联系实际,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从中感受美。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几乎囊括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可以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传播文化知识,训练读写能力,增强思维意识,到陶冶性格情操,确立人生理想,无所不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走出教材,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的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马上就生动活动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可以得之于心而应之于笔。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途径。那么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并在感受的同时构造起有情感依附的文章。作文教学往往从观察描写入手,这实际上就是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能力的训练。抓住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和准确的审美指向和良好的审美心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边演绎,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老师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还在于要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的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性格情操。有了对美的世界的感受,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写。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创造美要靠丰富的想象。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小学生不仅有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创造美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表情朗读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一种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仿佛置身于课文的意境中,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然后通过朗读时的音调、姿态、表情,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北大荒的秋天》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篇语句优美的文章还需要多作解释吗?此时与其让学生听老师枯燥无味的分析,不如让学生通过有表情的朗读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妙处。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集体读。在朗读的同时进行适当地点拨提醒他们一边欣赏体会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一边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再现北大荒的秋天之美,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再创作的快乐。

三、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我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兴趣阅读抓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二)读好书好读书,审美观悄然而生。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阅读中萌发的。

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读。言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内心,展现着他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脸部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因此阅读时,要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外貌描写体会着读,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抓精彩句段琅琅地读。学生课外阅读时,大多是无声的读,即默读。默读较利于理解内容和中心。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句段,则应要求学生琅琅地读。通过眼、口、脑、耳化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句段内容,想象情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抓意境想象读。为了引人入胜,作者都比较注意意境描写。如有的在开头,或揭示故事的广阔背景,或渲染某种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往下读;有的在文中,对具体事物作细致而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思绪,使之生发想象和联想,得到美感体验;有的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命运或作品的旨意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让读者体味、辨析、感悟。因此,阅读作品中这部分内容,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自己入境入情,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和鉴赏作品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台湾蝴蝶》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偏偏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袅袅飘动。”“这些蝴蝶谷温暖如春,流水潺潺,古木参天,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这两句话展开想象,把头脑中能想到的蝴蝶样子及其周边环境通过添画方式表现出来,使原来由三个个体组成的单调板画顿时活跃起来,黑板上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小蝴蝶,它们形状、颜色、飞行的姿态各不相同,山、石、水、花等组成的背景更是烘托出一片群蝶飞舞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激发,他们在平淡之中发现了神奇,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审美对象外现的形、质、色,还有画面所内涵、所跃动的灵性之美。

抓构思、布局联系地读。小学生口述见闻或作文,常常是平铺直叙,教师总叹学生说话、写文章层次不清或谋划篇布局能力差,其实是学生缺少见识和锻炼。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文辞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完成对美的创造呢?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1、指导观察;

2、启发讨论;

3、完成创造。有一次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先给学生一天的观察时间,让他们寻找观察生活中美的人、事,第二天上课启发学生当堂讨论,由于学生有了前一天的准备。因此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观察到了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有的说,我的妈妈长得美;有的说,××同学的心灵美;还有的说,家里的某一盆花长得美。通过启发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创作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完成对美的创造。

四、在生活中体现美,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上的格调和趣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教养等不同,就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这些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赞颂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和批判了落后和丑陋的东西。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及时引导他们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美同样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讲述童话故事,丰富美的形象。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美育。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儿童对内容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的童话和故事最感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多听健康的童话、故事,对于他们学习语言、养成美德和形成美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摹仿性。讲童话、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向他们的头脑中充实美的语言和美的形象的过程。儿童头脑中美的形象多了,鉴赏美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讲述一些童话、故事。

(二)审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比的方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讲的是有一只花公鸡,长得很漂亮。它先后去和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美。啄木鸟忙着给树治病,小蜜蜂忙着去采蜜,青蛙忙着捉害虫,它们都不跟公鸡比美。公鸡不明白为什么,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公鸡听了老马的话,再也不去比美了,它从此以后每天早起给人们打鸣报晓。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教学中可以进行两次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与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融会贯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体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认知再创潜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考 文 献

[1]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2]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李文倩,《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4]盛雪琴,《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第3期

1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陶冶 篇十三

表情朗读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它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和教师恰当指导的基础上,朗读时溶入文章描写的意境,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春晓》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内容,领悟到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有表情地朗读古诗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在学生充分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和默写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欣赏古诗美的情趣。

[1][2]

1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篇十四

一、创设情境,走近文本,激发审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去发现美,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诱发学生全身进入文本。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故事、诗句、谜语、谚语、生活实例、社会热点等导入激趣,也可用多媒体演示导入。这些导入手段,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春酒》时,我以《故乡的云》导入,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优美的民风民俗。此外,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诵,解析品读精彩的字词句段,都能唤起学生审美的意识,引起学生探寻美的意境。

二、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诵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朱高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笔者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曾让学生多次朗读“不必说……”那一段,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边读边想,仿佛真能感觉到春风在轻轻地抚摩自已,仿佛陶醉在泥土、春草、花儿散发的芳香中,还可以听到百鸟和鸣的美妙歌声,似乎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对春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在诵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语句节奏、语调处理等,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动口、动心、动容地去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三、品读感悟,走进文本,培养审美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之中,去理解感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指导学生用心诵读、用心倾听、用心倾诉,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并从中获得情感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耐心“品”,体悟文本中蕴涵的各种美。

首先,品读、体味语言美。阅读教学要重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可见,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品读是诵读的深层层面。语文许多精美之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对词句讲解要到位,才能带领学生品读出语言丰富的美感和内在神韵,让学生真切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观舞记》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人机交互的舞姿,音韵优美、婀娜多姿、想象奇特的语言,仿佛一首抒情曲,让读者在美的体验中回味无穷。

其次,在想象中感悟意境美。特别是文质兼美的选文,如果读书只作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就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意境美。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点拨的助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完全沉醉在艺术体验的王国里。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细读之后,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人仿佛看到劲风席卷大地、雪花随风狂舞的情状,仿佛听到激荡在耳际的风吼雪嘶的声音。如此体味使学生加深对塞外雪景的感受。通过想象,作品中的意境美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再次,在对话中感悟情感美。新课标指出: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阅读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就不可能有对话的生成,所以体验是关键,只有着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体验、感悟和品味,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体验与文本交流,才能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去建构文本的意义,才能深刻地体会文本的情感美。

最后,在品读中感悟人性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借助选文蕴涵的人文精神,构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教育应承担的任务。文本中人性美对学生来讲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下课那一刻的动作神态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段细节的描写,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推上高潮。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品读,学生震撼于这种伟大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

四、体验熏陶,引领学生走出文本,提高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育家说:“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是一种独特的语文教育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不断改进和利用,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开发读本资源本身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作为教师,应活用文本,注重拓展。”如在教《社戏》一课时,小伙伴和“我”看戏回家时,途中“偷豆”这一情节,教师不妨设疑:“偷是一种不良行为,可作者为什么写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作品的独特感受,最后感悟出作者从“偷”中表现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从中感受作者脉搏的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从而提升了审美创造力。

1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篇十五

关键词:审美;语文美育;特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21-01

一、美育的内涵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博大精深又优美的瑰宝。自古以来,对美的向往,成就了传承中华文明的指引。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审美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国家的需要。

二、审美教育得不到重视的原因

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看来,美学教育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的,甚至是忽略的很彻底。所以美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待字闺中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少的老师对于美育没有准确的把握,认为审美教育在普通文化课的课堂上没有必要实行。因为这项工作是音乐、美术学科进行的。

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阶段,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成绩是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准。所以,虽然在新课改实行的这么多年的今天,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或者培养学生的技能。

教师的审美素质的局限性。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渗透美学教育。但是,如果教师自身审美素质不高,那么在备课上课的各个环节是无法展示美的。在只注重知识和技巧的课堂上,学生也无法感受美的教育。

三、小学语文美育的特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美育渗透,是要充分认识到美育的特征的。因为什么教育与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所以要准确把握其中的特征:

1、形象性

审美教学离不开鲜明的形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所以,具体的形象描述对对他们有明显的帮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这些描述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

2、情感性

即以情动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小学语文课本上提供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如果能用饱含感情的语调阅读这些文章,会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动和共鸣,从而达到美育中以情动人的目的。

3、愉悦性

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同时,也以形“悦人”,以情“悦人”,美学家康德曾经在解释“鉴赏判断”这个概念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具着必然的关系。”可见小学语文美育,也是愉快教育。

四、小学语文推行审美教育的对策研究

1、教師作为课堂主导者的作用

新课改的情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中心,学生成了居于主体地位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只有做到自身美了,才能在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提高理论学习,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培养自己广泛的艺术爱好,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遵循美学理念设计教案和教学课件,创造适应小学生接受的美学气氛。

2、利用好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精挑细选而又非常优美的。这美,不是一种,而是给我们了一个美的世界。

(1)、自然景象美

美妙的大自然是作者最为广泛的素材,经过作者优美语言的加工之后,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更美的。如《草原》一文里,作者向读者展示的草原上的风情,就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在作者的笔下,描绘的是一个非常绮丽的世界,通过作者的语言,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

(2)社会生活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且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材也是源于生活的。教材中许多描写的人物的情节,其实是再现了生活中的情节。所以,有时候,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就体现了真实美。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这些都是生活的再现。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

(3)作品语言美

文章的美,还在于作者的功夫,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因为优美语言的表达往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境美。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选用缤纷的色彩,黄鹏、翠柳、白鹭、青天,立刻给学生描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给了学生无尽的美的享受。

16.追求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内涵 篇十六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作品会对个人的道德、情感、意志、个性、修养、愿望等产生影响,而个人的上述品质又都会对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有所影响。那么,面对纷杂流行的各种艺术形式,面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怎样在平常的美术教学中追求美育的内涵和效果则尤显重要。

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知觉、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的培养与初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的美术教学,得益于美术教学中的美育途径和手段,即欣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特别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构思、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和情调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美术作品等审美对象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性,并从观察、理解中感悟到美。因此,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充分挖掘美育内涵,搜集、选择、自制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更丰富于教材内容的图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体会,为美而感动,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艺术形象铭刻于记忆,转变为审美实践。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时,通过火热的色彩体验大师对生活的执著和热爱,并鼓励学生利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说在观摩欣赏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挖掘审美对象与历史、科学、心理、哲学、宗教、民俗、体制、建筑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他们逐步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美学熏陶、获得情感与理性的飞跃。

美术因其强烈、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只注重欣赏,而忽视表现与创造,无疑于只有“知之”而没有“好之”和“乐之”。即有了对美的欣赏,还必须使之升华于视觉效果的制作与再创造中,这样的美术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艺术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由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其观察的角度、着重点和艺术素质不尽相同,所具有的艺术灵感和艺术表现也难以相同。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给予学生尽情发挥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想象,感悟集中在脑海的意象,使情感自然流露于创作之中,在塑造美的形象的创作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17.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十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美的情趣充满小学语文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让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 发现美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美育因素是极其丰富的,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具有可塑性强、善模仿等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都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通过眼睛,发现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通过看,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不仅给人的印象突出,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

1、利用课文插图欣赏美

小学语文课本有许多色彩鲜艳的插图。年级越低,插图越多。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插图由于颜色鲜艳,形象生动,使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达到显著的审美效果。如一年级《共同的家》一课,这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诗共五行,结合课文插图,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有的富有童趣,有的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如《精彩的马戏》中小猴调皮可爱,小熊憨态可掬,画面富有趣味美;《少年闰土》中人物形神兼备,富有人物形象美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都能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

2、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欣赏美

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如《家》一课,我制作了课件,向学生描述了一幅幅少数民族的生活的美丽画卷。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又如《日月潭》一课,可以利用录像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代表名胜。它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更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配以教师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在直接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我们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收到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用心聆听,感受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含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美好的心灵。教师应训练学生用心聆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聆听获得美的信息,得到审美享受。

1、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感受美

朗读中教师的范读,以音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来抒发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音美和语感美,由此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心态。

2、听音像资料感受美

专门为指导课文朗读所录制的磁带更是学生朗读的优良范例。学生通过欣赏磁带中的朗读范例能更好地体味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和情感。如在上《老人与海鸥》一课时,我录制了老人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的叫声,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和鸟和谐相处的意境美,为学生在审美期待中进一步学好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听同学优美的描述感受美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感受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教学第九册《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库伯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知道知错能改是一种美好品德,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

三、情感朗读,欣赏美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语文的美?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 “美读”。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可见有感情的朗读, 是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1、读出音乐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大多数课文,读着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桂林山水》的文字描写音调优美,三个“啊”字,赞美之情倾泻而出,“奇”、“秀”、“险”三字,音高而不重,读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使美一直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又如《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句,因对仗工整,读起来富有一种对称美,从而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读出意境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作品独特的意境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我家门前的海》一课,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新奇的意境,描绘了渔家孩子眼中的海。那海是多变的,就像人多变的脸;那海是富饶的,是渔家人的牧场;那海是日新月异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表达了渔家人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那片大海的无限深情与无比热爱。教学时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感受到人与海之间的和谐,进一步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3、读出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朗读时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把握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强烈的情感打动听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获得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后的轻松愉悦。如课文《凡卡》写得生动细腻,感情真切,读来催人泪下。为使学生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读,以读激情。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启发表达,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说”是学生把对美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内部审美机制的加工描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是美的表达。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

1、以说代析,表达美。

如《酿》一课,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说:(1)听到语文老师读错“酿”字,刘东东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奶奶会怎么说?语文老师怎么说,怎么做?层层设问,诱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人格美,使人物形象变得高大丰满,使说者动情,听者动容。

2、以说激发想象,创造美。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离不开合理的想象。儿童最富有想象力,利用这种天性,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与情感结合,产生美的体验。如《春天在哪里》一课,我启发学生想象:春天在哪里?你在哪些地方找到春天?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春天?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启发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升华了美,表达了儿童对美好春天的热爱。

上一篇:过年语文教学反思下一篇: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