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案例

2024-10-25

西部地区案例(共12篇)

1.西部地区案例 篇一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西部转移 东中西部, 经济圈, 地区经济, 湖北, 改革开放

彭燕妮

《企业研究》总第267期

2006-9-15

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分析

东部地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三大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这

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主体,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以上,通过对它们的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我们发现,从主导产业来看,三大经济区域具有同构现象。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两省主导产业雷同,它们的优势产业都有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服装及纤维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作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分析得出,由于区域内产业雷同,会导致产业内部争夺原材料和各种资源性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竞争加剧,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因为就每个省区的主导产业而言,它们的规模足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同时,造成对电力等各类能源在该区域的极度紧张,在区域内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不过总体而言,这三大经济圈依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好,从综合经济实力方面,长三角最高占全国GDP的19%,为19124.98亿元,远高于珠三角的9565.29亿元和京津冀的6552.63亿元,从人均GDP角度来说,珠三角实力最强,为36440.31元/人,而长三角为25262.24元/人,京津冀为23721.3元。从消费和投资来看,长三角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6246.93亿元和6419.96亿元,均占全国的15%,远超过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同类指标。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地处祖国内陆腹地,主要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中部六省的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铁路、公路、河流分布于这一地区,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占全国的22.6%和24.5%。依靠全国11.7%的土地,承载着28.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GDP。由于发展起点和环境条件不同,东部沿海借改革开放政策优势,先行一步,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且发展差距还在加速扩大,西部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后集勃发,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在一定时期内将会保持,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突破性进展,而中部地区由于生态状况恶化,集聚了大量农村人口,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贫困问题,直接阻碍了中部的发展。

现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以“十五”中期的2002年为例,中部六省国内生产总值23501亿元,占GDP的23%,比重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若按土地面积平均,中部六省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为228.83万元,是全国平均的2.1倍,但仅为长三角的八分之一,珠三角地区的十分之一左右,中部六省人均创GDP6508元,是全国平均的81.6%,分别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中部省份的增长速度已落后于西部地区。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

纵观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态势,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广西、四川增长速度很高,尤其是重化工业增长加速,重庆、甘肃、内蒙古均如此。受中央一号文件影响,西部各省区多表现出农业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农牧业打“特色牌”成绩卓著,但经济增长受煤、电、油、运束缚严重。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由于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债投资、旅游业、特色农牧业,领跑西部经济,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工业生产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回升,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实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新开250个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巨额资金的投入,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如长期依靠大规模的财政投入,政府没有这种能力,西部开发也难以持久进行。

四、从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看传统产业西部转移前景

(一)三大经济圈产业特色比较

长三角经济圏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对其他经济圈而言,这里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更为突出。珠三角经济圈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引导,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另外,半导体集成电路、微波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增长加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建材、造船、微电子工厂产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二)传统产业中制造业布局现状与区域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的部门结构变化整体上符合工业化结构演变规律,并且有一定的结构升级特征,但整个制造业仍存在一般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机械装备业发展缓慢等矛盾,技术升级、规模扩张、经营机制转换方面相对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结构的升级。

1.东中西部制造业分布情况,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制造业分布带。从各地区的销售收入而言,在制造业29个产业中,东部份额超过90%的占4个,份额超过70%的东部占了20个行业,2,反观中西部地区,份额超过50%的,中部只有一个炼焦业(53.47%),西部也只有一个烟叶烘烤业(62.38%)。份额为30%的行业,中西部地区依然很少,中部只有22个,西部地区只有5个,也就是说在全部制造业中,中西部地区只有15%能达到行业的平均份额。

2.东中西部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一些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炼焦、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在出口比重较大的一些产业上,东部比重都在80%-90%以上,轻工业制品的比重基本在80%以上,许多重工业加工制品和资本密集产业的比重也占较大比重,约70%以上。

3.东中西部就业结构呈东高西低之势。除了经济发展过程外,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也是决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171个小类行业中,东部地区劳动力吸纳超过90%的就业份额的行业有14个,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行业的就业份额超过70%,其中最高的是中部地区的炼焦业(66.42%)。就业份额超过50%的行业中部地区有4个。西部地区只有2个,航空航天器制造业53.5%和复烤业52.15%,由于东部地区的加工轻工业制品部门发展迅速,所占比重较高,因此,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制品部门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三)制造业中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在“十一五”期间,确定具有高增长特征的制造业新兴主导产业是至关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生一批新兴主导产业,其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化解当前制约增长的矛盾,扩大就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潜力。由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公布的研究报告中说:第一,按各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测算,依据就业带动效应,增长推动效应,可持续发展效应,带动效应四条标准,使用主要工业行业的已有数据,从强到弱对各个行业的上述四种效应进行排序,可挑出前8名行业。

第二,依照吸引外资的密度进行选择,过去的实践表明,外资进入密度和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高度相关。第三,依最新趋势选择,信息产业在过去两年中,一直保持着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2002年汽车行业取代电子通讯行业,成为对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综合考虑3个选择标准,课题组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应该并有可能成为新兴骨干产业的制造行业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

(四)传统产业西部转移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我们得出,西部地区已经具备大量吸纳传统产业的各项条件,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资源采掘、加工产业、原料加工业、旅游业。

1,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信息畅通、电力及部分优势资源供应充分。

2,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人才、技术、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3,社会治安良好,居民的购买力大大增强,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容量。

4,正在形成以原有规模城市为中心,以交通线为纽带,以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为区域经济网等各种形式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带,增长区域。

5,每年大批高校毕业生及其西部就业志愿者,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效低成本的人力资源。

反观东部,虽然也在高速增长,但部分因素正在对传统产业在东部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约束,如人力成本的上升,使纺织、服装行业成本上升,江浙粤地区2004年的民工荒就是例证。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加工业向原料产地的转移,现在成为了可能,如:新疆优质的棉花,丰富的矿物资源,绿色美味的肉蛋奶等农产品,对纺织服装加工业、石油化工产品提炼业、食品加工业具有很大引力。其他西部省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出和优势资源。东部地区近几年商业用地地价不断上升,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在加强,本地消费者对传统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正在发生质的改变,从而使传统工业品制造、日用消费品的制造向西部转移,创造了市场环境,再者东部三大经济圈面临着加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升自己国际制造水平竞争力的挑战,它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对传统产业实行强制转移或淘汰,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对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规模扩张的机会,可以通过对西部条件好的工业企业兼并、资产重组、注入资金等方式,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资产总规模,实现传统产品的制造能力西部转移,原有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转产高科技产品。

2.西部地区案例 篇二

一、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取向。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着眼于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使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这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

1. 保障基本就业。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西部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缺乏必要的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的能力和手段,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一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毕业生除一部分在内地就业外,大部分回到原藉,实现就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二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城镇就业成为焦点问题;三是近年来内地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大量向西部民族地区转移,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就业困难。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问题比内地更加突出,因此,如何保障社会就业就成为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 保障基本养老。

西部民族地区目前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必须重视和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养老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东部农村地区,也高于城镇地区。同时,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四世同堂”现象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要在西部民族地区逐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3. 保障基本生活。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内地发达地区建立起来,但在一些西部民族地区仍是空白。我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乃至全国城乡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大,这一特殊人群是全国扶贫攻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人群。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立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又能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广大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 保障基本住房。

西部民族地区的住房保障有一些特殊性,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少数民族的住房问题也成为一个经常性问题。2009年冬天,新疆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暴风雪灾害,给许多少数民族牧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使牧民定居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5. 保障安全饮水。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还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今,解决西部偏远山区农民饮水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必须依靠蓄水和移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6. 保障教育服务。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办学,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造成了浪费。此外,师资力量薄弱、学前教育严重欠缺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大一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学生需要通过寄宿学校完成学业,但目前国家提供的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比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教育资金不到位、投入不足、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滞后、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因此,要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保证农村教育质量,使农村家庭子女上得起学、上好学,切实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7.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要健康;幸福不幸福,农合是基础。”医疗卫生条件是衡量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要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建设滞后,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主要瓶颈,须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生改善和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 推动交通建设。

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协同发展。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要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的支援下,切实改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这也是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需要克服交通的障碍,推动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2. 推动水利建设。

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6.6%。但由于山高谷深,缺少水利工程设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属于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6%。此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今年发生在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以及发生在新疆等地的洪涝灾害,进一步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对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要切实解决事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可以选取一些薄弱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支持。

3. 推动能源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要看到,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在需求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电网、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使用能源的价格政策方面,存在农村与城市同网不同价、能源资源地价格高于消费地价格等现象;三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因此,需制定并实行相关政策,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 推动通信建设。

由于基础差、规模小、起步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人均通信基础设施占有量、电信业务普及率以及人均电信业务消费量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上与内地存在明显差距。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市场需求不旺、用户承受力较低、通信建设及运营成本高、通信企业自身发展困难、通信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等现象。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不灵和封闭制约着各族人民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制约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加快通信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多样化的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三、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西部地区有366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258个是边远山区县,210个是少数民族县。这些贫困县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的六大贫困区: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区位、社会特性和它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成为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行为,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而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生态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的依托。

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属于国家生态服务功能区,良好的生态既是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情况,应着重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创造条件参与发展成果制造和分享

分享发展成果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为”的过程。或者说,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要从“被动”向“自为”转变,主动分享其他区域的发展成果。发展成果在两大方向上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水平尺度”的放大,即地理范围的非线性扩大;另一方面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表现为台阶式结构变化。

1. 发展特色产业与特色经济。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应当从特色领域出发,发展特殊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国家在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应有的支持力度;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地方政府与资源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受益少,资源地居民受益少;三是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在保障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应在重点选择旅游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特色生物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地方和群众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增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

2. 主动融入全国经济体系。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西部民族地区的商品走向全国的成本非常高,内地的人才、资金等经济资源和商品也难以进入西部。在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剧的情势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要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动。增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依托内地和对口支援,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发挥外贸对本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来看待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民族地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会,应对新的挑战,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五、保障社会稳定

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作用凸显;二是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带来新的矛盾;三是开发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文化冲突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突出因素。

社会稳定既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又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各族人民的福祉,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以祖国日益强大为后盾,以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有了安定团结的稳定气氛,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才能更好地分享全国发展成果,才能参与制造更多的发展成果。

3.“一带一路”刺激西部地区出口 篇三

2014年,我国与47个“陆上一带”国家双边贸易额达6312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同期我国贸易总额的14.7%。其中,出口额350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15%;进口额28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同期我国进口总额的14.3%。

而同年我国西部大开发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地区)与“陆上一带”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为630.5亿美元,同比增长8.3%,仅占我国与“陆上一带”国家贸易额的约10%,占同期西部地区贸易额的18.9%。其中,出口额477.1亿美元,同比11.5%,占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总额的13.6%,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21.9%。

对中亚国家出口占据首位

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对“陆上一带”中亚5国出口额为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4.3%;对“陆上一带”西亚16国出口额为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对“陆上一带”南亚6国出口额为95.3亿美元,同比增长1%;对“陆上一带”欧洲19国出口额为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对欧洲和西亚出口增长迅速,值得关注。

出口运输以水路为主

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对中亚5国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方式出口,出口额为135.1亿美元,同比增长3.9%;对西亚16国、南亚6国和欧洲19国出口均以水路运输为主(见表),出口额分别109.6亿美元、66亿美元和47.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8%、下降0.3%和增长33.6%。目前,制约我国西部出口很大的原因就是运输。随着我国通往海外的公路和铁路建设的加快,未来西部地区出口运输将更加顺畅。

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第一大类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占同期我国西部地区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总额的24.7%;第二大类商品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6%,占23.4%;第三大类商品是鞋帽伞、羽毛品、人造花和人发品等,出口额为46.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8.1%,占9.7%。

我国出口中亚国家的第一大类商品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其他地区的第一大类商品均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

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各地区的前5大类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了主要地位。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产业竞争力开始有所减弱,而西部地区有资源与劳动力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是必然趋势。同时,依托“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西部出口贸易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新疆位居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首位

2014年,新疆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额为192亿美元,同比增长6.4%,占西部地区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总额的81.7%,其中对中亚出口额为154.8亿美元,占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总额近80%。2014年西藏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额为19.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5%,但占其出口总额的94.8%;宁夏对“陆上一带”国家出口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02.8%。

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多地也已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新疆提出“积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亚和欧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的建设”;青海正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重要支点和人文交流中心;重庆着力完善“渝新欧”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宁夏提出“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可以预见,“一带一路”战略会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4.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篇四

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在扩大等问题,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培养,推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作 者:张海燕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刊 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F1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对策

5.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 篇五

姓名:

班级:

学号:

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

为了加深对国家政策实践效果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国情和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在寒假期间进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调查。通过询问有关领导,长辈,做调查问卷,实地考察”门源发展做了一番研究和思考。调查显示门源县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和挑战。现将此次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门源经济发展体制不断优化、动力不断增强、速度不断加快。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年,是门源建政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增长质量最高的时期。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门源步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间,全县GDP由1999年的3.7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34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GDP由1999年的2518元,增加到2008年的8067元,年均增长1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73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402万元,年均增长7.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4100元,增加到2008年11180元,年均增长1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305元,增加到2008年的2979元,年均增长9.6%。

(二)农牧区经济长足发展 门源县农牧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3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万元,年均增长15.4%;粮食总产量由1999年的3.5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6万吨,油菜总产量由1999年的1.7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9万吨,牲畜总增率、繁活率、商品率、母畜比例分别由1999年的37.05%、77.84%、32.14%和53.2%提高到2008年的52%、85.56%、42.48%和60.2%。

坚持从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实际出发,着力调整优化农牧业种养结构。农牧业区域布局形成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区,农区牛羊育肥贩运示范区,北方小油菜、藏区青稞生产、蔬菜种植稳产高产农业区,杂交油菜制种和绒山羊养殖特色种养业示范区。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农牧业特色经济。传统种养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甜脆豆种植、牛羊育肥贩运,奶牛和绒山羊养殖、奶产品加工,羔羊、仔猪和土鸡繁育等一批特色经济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油菜籽、蜂产品加工生产向品牌化方向转变。着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面完成了村庄“三合一”规划编制工作,三个试点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以亮化、净化、绿化和倡导文明新风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示范村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着力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劳务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有效促进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2008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劳动力3.58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创收1.154亿元,劳务收入占到农牧民总收入的31%。着力实施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战略。按照省州委的要求,着眼于推进农牧区改革发展,找准定位并实施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战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尝试和有效探索,初步形成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促进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双转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利”的可喜局面。

(三)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门源县工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6亿元,年均增长11.1%。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从多领域、小规模向资源型、支柱型转轨,形成了以水电、煤炭、多金属选冶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特色明显、集约化优势突出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几年来,建成了总装机11.8万千瓦的17座水电站,正在建设总装机13.58万千瓦的6座水电站,大通河“水电走廊”已具规模。通过整合、技改、新建,煤炭开发形成了以原煤生产带动,向洗精煤加工、热电联产、碳化硅延伸的产业链,煤炭开发规模和产量进一步扩大。在祁连山铜矿改制后投入生产的基础上,建成了海鑫公司松树南沟岩金矿,基本建成了浪力克铜矿和银灿铜矿,有色金属采选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藏区青稞、小油菜、牛羊肉、蜂产品、乳产品、毛绒等优势农畜产品向扩大规模、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向发展。今年,规划启动了总投资62.67亿元的生态工业经济集中发展区建设项目,分中近期、远期将建成33个项目,全县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四)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门源县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促成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和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从旅游宣传推介着手,成功举办了九届油菜花旅游节、协办了四届环湖赛,使生态旅游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十一五”期间,确立了“3345”的旅游发展思路,仙米森林公园晋级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油菜花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誉为“中国最美花海”。通过争取项目、财政投入等多种方式方法,建成了达坂山观景台、圆山观花台、花海鸳鸯、照壁山、芬芳浴等旅游景区景点;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成立了金门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门源县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了32家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并积极促进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全县入境旅游人数达到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50万元,旅游业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到2008年底,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34万人,上缴税金1701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28.3%。

(五)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提高

门源县委、县政府不断以新的理念改进和加强项目工作,坚持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方针,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

(六)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迅速增加

在西部大开发和省州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持下,门源县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强。十年来,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重点项目600余项,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11亿元。

截止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219公里,使8万余农牧民群众走上了硬化路;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无线通讯网络覆盖面达98%;建成重点保护农田54.9万亩、牲畜暖棚1.24万幢、沼气池2623座、围栏草场237万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85处、解决了10.4万群众、52余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涉及水、电、路、通讯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以来,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扶持藏区发展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机遇,全县续建项目和新落实项目107项,总投资37.3亿元,已开工建设53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七)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推进

门源县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十年来,组织实施了“天保”、“退耕还林草”、“生态公益林”、“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8.4万亩、封山育林22.96万亩、退耕还林草6.2万亩、荒山种草2万亩。同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环保准入制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恢复和改善。

(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门源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浩门镇被列入全省十四个重点建设城镇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0年至今,先后投入资金4.19亿元,大力推进以道路、供排水、环境卫生、通讯网络、商贸市场、居民住宅、街区绿化等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城镇化水平达到26.1%,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城镇带动和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九)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门源县在塑造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调控上积极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巩固和改善,形成了贸工农、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放开搞活国有工商企业,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多种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民营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伴随着国企和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配套改革逐步深入,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优势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十年,累计引进到位资金15.6亿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协作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了门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十)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门源县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相配套的民族教育体系。2000年,实现“两基”目标,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普通高中阶段入学率、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由1999年的98%、86%、26%和96.9%,提高到2008年的99.61%、98.07%、31.9%和99.9%;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十年间共完成投资6509.9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近年来重点解决了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职称补贴标准过低等利益问题,启动了农牧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把提高各族群众健康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逐步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各族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9%;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99年的15.5‰、11‰,下降到2008年的10.9‰和6.3‰。同时,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十年来共实施科技项目33项,投资达876.9万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1%。尤其是近年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打造节庆宣传、电视媒体宣传、图书影碟出版物宣传等各类载体和平台,挖掘整理了口弦、咪咪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宴席曲、华热服饰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出版了《金门源》系列文化丛书,出版发行了影碟《走进神奇的门源》和《我的缘啊在门源》,极大地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极大地提高了门源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源:中共门源县委办公室 门源县委宣传部)

虽然门源县发展迅速,但也存在问题,只能浅显发现以下几点: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差,接待水平低,满足不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牧业的发展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三)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掌握和运用科技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尚未突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劳务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农牧民尤其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收入增长缓慢。

6.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探析 篇六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我国农村仍然生活着7—8亿人,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农村的贫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城镇化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城镇化水平低,现有城镇也是零星分布,孤立无援,城镇化进程缓慢,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农村是众多贫困山区农村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问题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分析其路径对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

一、西部地区农村的现状特征

1、村庄数量多,分布广且规模小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而人口仅占全国的28.8%,但自然灾害频繁,历来经济落后。这一地区的农村大多规模较小,而且分散不集中。据统计,位于陕北地区的枣园,其农村70%以上为11户至30户的小村落,100户以上的仅占0.6%,1~10户的占9.7%;子长县辖8镇7乡,354个行政村,1295个自然村,总人口22.74万人,每村平均不到110人。①

2、基础设施滞后且使用效率低

虽然西部地区的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况差,村组公路多数为等外级公路,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使用效率不高。90%以上的农村卫生计生机构缺乏基本医疗设备,难以开展好服务工作,现有设备基本闲置。随着一些小学的撤并,许多学生集中到中心学校,中心学校的教室和宿舍满足不了撤并后的需要,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很多农村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有的农村甚至没有像样的日用百货商店。

3、公共服务水平低且费用高

西部地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低且费用高。首先是电,一到除夕、春节等大的传统节日农村经常停电,而且电费要比城镇居民高很多,城镇居民电费一般为0.5元∕度,而农村居

民及城郊未入网居民电费一般为0.7—0.9元∕度;其次是交通,暂且不说农村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和城镇居民相差甚远,单就交通费用也高出城镇居民好多倍,城镇居民乘公交进城车费一般为1—2元,而农村居民乘车进城车费一般为5—15元;再次是通信,农网话费一般为0.2元∕分,而市网话费一般为0.1元∕分,而且农网和市网信号质量相差很远;最后是教育,农民为了让子女享受和城镇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也需付出高出城镇居民好几倍的代价。这些都是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具有一定刚性,弹性大的公共消费品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二、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思路

城镇是聚集一定数量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的特定空间,城镇化则是三者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第一产业人口流向第二、三产业,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展。[1]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首先应该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即大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但这种转移必须是农民自觉自愿的,为此我们应考察一下城镇和农村的拉力与推力问题。

从城镇的拉力方面看,城镇的就业机会多,预期收入高,还有生活的自由度较高,医疗条件较好,交通便捷,子女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有丰富的文化生活等。从推力来说,城镇社会治安混乱、过高的房价、空气污染严重、生活费用昂贵、交通拥挤、文化歧视等使得一些人在城里待不住,只得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洁的空气和水、淳朴的民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农村也存在推力,如生活相对贫困、就业机会少、教育资源缺乏、医疗条件低劣、文化生活贫乏,这些都导致了年轻人纷纷往城里跑,有人说现在的农村种田的称之为“7086部队”(七零八落),基本上是老的老、少的少、残的残。[2]

由此可见,要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从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城镇方面应增大其拉力减小其推力,二是从农村方面应减小其拉力增大其推力。

三、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一)加快现有城镇建设以增大其拉力减小其推力

从整体看,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密度偏小,但布局基本合理,因此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应选择走做大做强现有城镇容纳功能的路子,即走增大现有城镇的拉力使其推力减小的路子。

1、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

重庆、成都、西安、昆明等省会城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毫无疑问,但是这些城市之间的绝对距离仍然比较遥远,没有形成群体效益,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即区域中心城市的拉力不足。为此应加快建设作为联系省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的二级中心城市,形成一级中心省会城市——二级地区中心城市——县乡村经济互动发展的局面,完善和强化二级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构筑城市经济圈,以增大其

容纳人口的能力;同时二级中心城市还应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社会治安环境,缓减交通拥挤,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改善人居环境和质量,以此来吸引人,挽留人,即减小城镇的推力,从而扩展人口规模,发挥人口聚集规模效应,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2、加快区域县城建设

县城,是一个县域内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选,其对农村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最直接、最显著,也就是对农村人口的推拉作用最直接、最显著。所以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重点应做大做强县城经济,发达的县城经济不仅能推动居住、消费等功能的建设,而且可以带动县城就业和县城环境建设,增强县城对农村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重点把县政府所在镇建设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西部地区的县城规模过小,如陕西省的黄龙县,人口不到5万,显然作为建制县其经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很弱。根据西部地区人口居住稀疏、地理环境特殊的实际,条件好的县城争取逐步发展为县级市,条件差的则应建成县域内的中心小城镇,努力扩大县城中心市镇的辐射半径[3]。从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特征出发,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重点发展县城镇、交通及区位条件较好且有一定基础的工业镇、资源条件优越近期有可能得到大规模开发的城镇[3]。西部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县城镇,这已经是学者们的共识。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挥特长,办好做强县城支柱特色产业。陕西的神木、靖边两县,煤炭、天然气开发已初具规模;绥德、米脂、横山、镇川(镇)处在重要的交通线路上,成为商品集散地,商品贸易繁荣;洛川的苹果种植基地、安塞的名俗文化开发都是颇具特色的。

3、加快现有乡镇建设

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向大城市转移,也可以向小城市转移,还可以向产业特色突出、引领作用显著、辐射功能较强的乡镇转移,并且这是转移距离最短、转移成本最低的人口转移方式。目前西部地区的建制镇即乡镇,虽然数量偏少,但分布均匀,只要做大做强这些乡镇,其辐射力可以遍及西部地区的角角落落。按照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要求,加大对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环境保护、通讯设施、娱乐教育、卫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此来增大乡镇的拉力,促进农村人口快速地城镇化转移;加快现行户籍、土地流转、社会保险、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为农村人口有序快速地城镇化转移扫清障碍。另外,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农村产业及专业合作组织,活跃乡镇经济,为乡镇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就业机会,以聚集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积极整合现有村庄以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5%以上,而且受限于地质地貌条件,人口居住分散不集中。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且居住分散的地区,仅仅靠做大做强城镇的拉力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目标,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借助农村的推力,鉴于西部农村的现状,应选择走整合现有村庄的路子,即走利用村庄整合推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的路子。西部地区好多农村一半以上农户是城里农村两头跑,过着所谓的“两栖式”生活,有的为了孩子上学,有的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这些农户只要适当地推他们一把,就会移居城镇实现非农化转

移,而村庄整合正是这个“推”的着力点,一定意义上讲,村庄整合就是做大小村庄的推力。具体做法是以地域为依据就近将分散的小村庄整合为不少于1000人的大村庄集中居住生活。理由是:

1、这种村庄整合具有可行性

首先,从理论上讲,人具有社会属性,农民也是如此,所以从本质上讲农户有选择集中居住生活的本能趋向。其次,农民选择时会进行成本比较做出理性选择。虽然村庄整合对农户来说不可能是零成本,但是他们会比较就近移居新村的成本、城里农村两头跑的成本以及直接移居城镇的成本,显然,只要三者之中就近移居的成本最小,农户选择就近移居新村的倾向就很大。最后,农户就近移居集中居住生活,农户间相互比较熟悉,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非常相似,所以不会有背井离乡的感觉。总而言之,只要控制好农户就近移居的成本,这种村庄整合就会得到农户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事实上,我国已成功实现了许多村庄的整村迁居就是很好的例证。

2、这种村庄整合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增加生活费用,有利于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这种整合并不一定要农民集体住楼房、使用冲水厕所,只是将农民集中在某一宜居区域集中居住生活,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可以住自己的窑洞或平房,他们仍然可以拥有自家的小院,可以饲养家禽,实现食物的循环利用,不会得诸如食物垃圾等“城市病”。整合后的新村有小百货店、餐馆、美容美发店、卫生室、棋牌室、文艺队、学校、书店、通讯费代收点,甚至有银行、网吧等。整合前这些日常生活消费品大部分需跑到城镇才能消费,整合后在自己村里就可以消费,既省钱又省时,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消费品集中提供还有助于其质量提高和品种丰富。如学校,西部地区200人以下的村庄为数不少,一个村庄学龄儿童平均每个年级不到1人,要配置各科老师都不可能,更不要说图书馆、体育场了,整合后则不同,新村学龄儿童数量增多,不仅可以配齐各科专业老师,有条件的村庄还可以配置图书馆、体育场、电教室等教学设施,从而缩小农村和城镇的教学资源差距,进而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如生活用电、自来水、天然气集中提供成本大大降低,既方便了农民生活又不增加生活费用。可能有人会担忧把农民集中起来居住会增加农民耕作农地的成本,但是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担忧其实没有必要,农民不在自家农地附近居住,但就近移居地域跨度不会太大,可骑车去耕作花费时间不长,成本也不大;有些农村可根据所经营的作物特性在农忙季节搭简易房子暂住山上,这种做法在国外也不乏其例,农民耕作农地的成本根本不会增加。总之,这种村庄整合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增加生活费用。

这种整合也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一是整合时农民会选择就近移居新村还是移居城镇?人的正常选择心理是就高不就低,略有条件的农户很有可能会选择城镇;一些暂住城镇不打算移居城镇即城里农村两头跑的农户,村庄整合会促使他们移居城镇,加速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二是整合后的新村,各种配套生活服务集中提供,就需要有人专门经营,这些经营农户从实质上讲已不再是农民了,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不再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而是以商业经营为主,属于社会化大生产,这样又减少了一部分农业人口。这些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转移都要归功于村庄整合这一举动,因此整合现有村庄有利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7.浅析西部地区农机推广模式 篇七

1 我国西部农机推广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耕种面积较小, 农机无法运作

我国主要推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制度的实行已深入到了每家每户之中;同时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这也形成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象, 导致了土地形成道道田, 虽然这种制度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使得农作物分布不合理, 不能形成产业化种植, 导致同一种农作物种植面积过小, 田间生产道路较窄, 农业机械没办法运作, 使得农机推广工作受到了阻碍。

1.2 农村经济落后, 推广制度欠缺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 这些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是以种植粮食为主, 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 很少形成农业产业的思想。由于没有形成产业化农业, 农产品价格低, 增产不增收, 使得西部农民生活一直在温饱线边徘徊, 没有办法达到国家提倡的小康水平。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 导致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能力低, 这也就制约了农机具的推广, 使西部地区农机推广模式无法很好地运行。

1.3 思想落后, 制约农机推广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同时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 西部地区的农民农业生产都是以自给自足为主, 受制于小农经济的思想, 没办法形成现代化大农业思想, 没有想过太多关于以后的发展, 仅仅满足温饱就行, 无法形成经营模式;大多数农民都是运用最原始的方法——人畜耕种, 这种方法不仅导致商品率低下、农产品质量较差、农产品价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也给西部农机推广运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 促进西部地区农机推广的主要措施

2.1 树立农机典型与创新推广服务

由我国西部地区农机推广的现状可以知, 现代农机经营主体还是比较稀缺的。农机部门要不断地改造农民的思想, 将传统农民改造成现代职业农民以壮大农机经营主体;同时, 确定重点培养的对象, 使其有做领头人的意识, 能够在生产经营中做好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 达到向广大农民传递农机信息、技术和服务的目的, 并改变广大农民的传统经营思路, 大力宣传和推广农机, 让农民认识到农机带来的好处和掌握好使用农机的知识技术, 通过宣传促进带动农机推广工作。

2.2 推动农机技术与农艺配套运用

不论是农民的耕种模式, 还是农机技术推广的客观要求, 都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例如, 目前西部地区主要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就对农艺提出了要求, 只有水稻种植模式和联合收割机两者相应参数相匹配才能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效益;目前机插秧技术推广进展还比较缓慢, 这需要农机推广人员既懂插秧机又懂得农艺, 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推广。

2.3 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机技术推广相结合

我国目前以畜牧业种植业为重点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今后一段时期, 将加大畜牧机械的推广和装备更新力度。因此, 要加强推广畜牧业机械, 找到适合的农机化技术。在推广农机化技术的同时也要保证不破坏环境,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根据国家政策, 继续依托农业部旱作节水示范基地项目, 带动其他地区农机化耕作, 推广精确实施农药化肥和提高机械利用率的机械化技术, 使得西部地区既能做好农机化推广技术, 又能够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2.4 推动直带推广与改革机制模式

8.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篇八

1.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高等教育“两级办学”管理前提下,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建议中央即将设立的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适度向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倾斜,逐步解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造成西部高等院校大规模举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2.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上向西部地区适度倾斜。建议即将出台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将在西部地区布局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作为重点。可以考虑从西部高校中遴选一批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高校,在经费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加大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力度。建议设立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对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的高级专家,进一步提高津贴和奖励幅度。为鼓励高层次人才在西部建功立业,建议设立“国家西部专家奖”,以奖励那些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并吸引发达地区科技领军人物到西部地区工作。进一步加大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等。

4.加大对西部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议将西部高校能够承担的风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技创新问题列为国家级项目予以支持;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数量和资助力度。

5.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校的力度。以现有的对口支持和交流为基础,制定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校的政策措施,从国家政策层面要求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落实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发展的措施。

9.西部地区案例 篇九

西部地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西部独立学院肩负着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应紧扣市场脉搏,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制度,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 WORLD年,卷(期):13(12)分类号:G64关键词:西部地区 独立学院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

10.西部地区生态型企业发展问题思考 篇十

西部地区生态型企业发展问题思考

生态建设作为我国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关系到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从我国过去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大力发展一批生态型企业,使其自身的经营目标与西部生态建设目标统一起来,方能收到显著的生态建设效果与可持续发展效果.

作 者:韩杏花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刊 名:陕西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RURAL ECONOMY) 年,卷(期): “”(2) 分类号:F124 关键词: 

11.我国西部地区物流资源及开发利用 篇十一

关键词:物流 西部物流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客观上产生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它们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其中西部地带是指西南和西北的山区、高原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西藏10个省区。

西部地区资源极为丰富。人类物质生产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在这里几乎都有,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储量丰厚。西部矿产资源品种较全,储藏量大。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辽阔,占我国版图约一半以上。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西部地区经济却一直很落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物流的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无法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必将依靠西部物流资源的建设和投入使用。

二、我国西部的物流资源现状及问题

经过50多年的建设,西部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节点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现有的物流资源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设施总量严重不足,密度过低。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密度过低,特别是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差距尤为明显。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每万平方千米的线路长度为1107km,而全国为1997km,西部地区仅仅为全国水平的55%。而我国东、中部地区分别为5408km与3455km,西部地区的路网密度仅为东、中部地区的20.2%与32.0%。

交通需求缺口过大。西部地区仍有20%的行政村与4%的乡镇,因缺乏交通设施,不通公路,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交通设施总体质量过低,技术标准过高。西部地区的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进出西南地区几条铁路的年货运能力仅5000万t,还不及东部地区一条繁忙铁路干线的能力,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广西防城、钦州、北海三个港口的年货物吞吐能力仅1400万t,不及广东省湛江港一个港口的能力。大部分机场地面配套设施与客货运输服务设施十分简陋,无法适应航空客货运输的需要。

交通设施病害严重,抗灾能力薄弱。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的建设、营运与养护难度极大。规模小,技术标准低,加上年久失修,导致西部地区交通病害十分严重。

交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中、小型比例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中的大中型骨干工程数量较少。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设施的综合运输通道与大型枢纽建设滞后,特别是通往我国东、中部地区综合运输通道与出境干线运输通道数量过少,能力不足。

交通技术结构不够完善。西部地区综合交通网络中,高技术含量的交通设施数量过少。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只有4518km,高等级公路仅为5.1万km,数量明显偏少;西部地区铁路的电气化率较高,但复线率仅为15.4%,比全国铁路复线率36.1%低21个百分点。

交通区域结构不尽合理。西部地区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地区与国防地带交通过于薄弱,西部地区的贫困地区多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地,交通的区域布局存在问题较大。

西部物流节点整体水平低,规模小。西部地区的干线公路路边有大大小小的许多装卸点,各铁路局及分局管辖内的铁路货站也很多,铁路专用线联接的工厂货站、货场、仓库众多,但绝大部分规模过小,技术水平低,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也很差,处于散、乱、低的局面。

物流节点布局缺乏整体规划。西部地区各物流领域各自规划自己的发展,规划中的一些公路枢纽对城市货物的集散要超过铁路圈,使这些物流系统的规划缺乏沟通、协调,没有的系统化、一体化,不能适应经济发展。

三、西部物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西部物流具有十分大的发展潜力,做好物流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西部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西部物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改造为主要途径来建设物流设施。西部的物流资源存量较大,且基本形成了有效的体系,仅以铁路为例,资料表明,西部铁路枢纽除了有干线组成的铁路枢纽外,还有支线、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五等站,货运办理站。主要货运设备;独立货厂、货物罩棚、货物仓库、货物站台、货场硬面面积、装卸设备,此外,物资、商业、外贸、公路以及各个区县都有大量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是西部地区发展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基础。

突出物流方式优势,合理构成及优势互补。在物流基地的建设中,应坚持铁路、公路(包括市区交通)航空、水运等多种物流方式相结合。在重点处理好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有效结合的同时,对于其他物流方式的协调、整合,也应突出这种优势互补的特点。

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按照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物流业。在物流基地的布局、功能及相关技术方面,应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同时,注重现有物流体系的整合,扩大各物流实体的规模,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实现物流业的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坚持物流系统化建设。在构建物流体系时,需要体现出设施和功能在规模、层次和分布上的合理性。在重要的货物交通枢纽地及重要的生产基地,建立大型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包括大型配送中心);在商品贸易繁荣地区或市内的货物中转基地建立适当规模的中小型物流中心(以配送、代理为主要功能),从事接货、配货、送货以及少量的储存、运输等活动。

坚持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又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尽量照顾现有各方面的既得利益不受影响,并能随着经济效益提高有所增加,同时做到少投资,见效快,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社会总体效益、效率以及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人民生活。

物流系统建设必须着眼于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西部物流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在21世纪仍处于快速发展这一现实状况,为城市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要特别防止出现仅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将物流设施过多地规划在城区和近城区的地区,防止出现将来大迁移的局面。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2.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既是西部地区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 也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 由于缺乏品牌建设的整体规划, 自主创新能力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 导致西部许多特色产业集群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市场竞争力不强, 难以发挥出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面对国内产业集群竞争的不断加剧, 培育和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是西部产业集群升级和转型的必然选择。

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和特征

1.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据统计, 截至2010年, 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2000多个, 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 它是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若干在产业上相联系、空间上聚集、具有互补或者竞争性关系的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 在对该区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服务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 能识别某集群产品或服务的统一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 或者它们的相互结合, 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1.2 产业集群品牌的特征

区域性、产业性、品牌效应是产业集群品牌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其中区域性是指产业集群品牌是以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为载体, 这种地理空间既可能与行政区域相吻合, 也可能不相吻合;产业性是指产业集群品牌是特定产业的标志, 它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公共性是指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 它不是企业独有、独享的个性化品牌, 而是集群中所有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共同性标志。

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历史上形成的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一些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且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已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和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 如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电连接器产业集群、重庆汽摩产业集群、成都白酒酿造产业集群、呼和浩特乳业产业集群、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群、宁夏枸杞产业集群、云南玉溪烟草产业集群、昆明花卉产业集群、成都家具产业集群等。与此同时, 产业集群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显现, 集群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涌现出了具有“园林之母”美誉之称的昆明花卉产业集群、“中国乳都”之称的呼和浩特乳品产业集群、“汽摩之都”之称的重庆汽摩产业集群和“中国酒源”基地之称的成都白酒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而且还有力提升了西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以陕西为例, 截至2008年底, 陕西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重型装备、电子、软件、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等20多个产业集群, 工业总产值达6500多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近2700亿元, 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 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缺乏集群营销观念。

西部产业集群最初多是由个体经营者或小企业的自发集聚行为, 然后在区域政府经济规划及政策引导下成长为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企业对于集群品牌的丰富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 没有形成长远的品牌意识。部分企业还没有完全理顺产业集群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没有认识到产业集群品牌对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更没有深入思考产业集群品牌的定位与形象塑造等问题。在品牌打造过程中, 各企业往往只考虑到自身利益, 缺乏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整体, 共同开拓市场的集群营销理念, 众多企业品牌分散经营, 难以形成合力。以陕西苹果产业集群为例, 早在2003年, 陕西省政府就以原产地域保护的形式创建了“陕西苹果”这一品牌。然而, 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经营主体各自为政, 使“陕西苹果”一直停留在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

2.2.2 产业集群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低。

现阶段, 尽管西部各地政府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和创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促导作用, 但对产业集群品牌管理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地方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中间性的治理机制, 在整合区域品牌资源, 推介产业集群品牌的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以成都的家具产业为例, 目前成都是全国最大的板式家具生产基地, 家具生产与销售占四川省的80%以上, 打造“中国西部家具之都”是成都市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 品牌各自为战,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规模资源形不成合力已是成都家具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产业集群品牌经营管理主体的不到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2.2.3 产业集群品牌营销和推广滞后。

产业集群品牌营销和推广是确保产业集群不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通过品牌营销和推广工作能使特定区域的主导产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被外界所认知, 以尽早在产业竞争格局获取有利的地位, 并惠及该集群中的个体。近几年, 为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知名度, 西部地区的一些产业集群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开始通过注册集体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博览会、兴建展示中心和发布媒体广告等形式进行产业集群品牌的宣传推广。但是, 从总体来看, 现有的品牌营销和推广工作缺乏完善的营销体系和长远的推广计划, 存在急功近利倾向, 难以满足产业集群竞争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2.2.4 产业集群品牌保护机制不健全。

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共有权利, 为产业集群内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产权主体多元化导致一些企业采取“搭便车”的方式分享产业集群品牌带来的利益, 而不对之进行维护和建设。西部大部分地区没有产业集群品牌使用章程或规定, 导致使用者的责、权、利不明确。同时由于产业集群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导致个别集群企业产生投机行为, 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区域性产品质量事件, 导致产业集群整体声誉危机, 造成集群整体福利受损, 出现“公地悲剧”。

2.2.5 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缺失。

当前, 产业集群竞争开始步入品牌竞争阶段。在西部现有各地、各行业制定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中, 虽然提出了塑造区域品牌或集群品牌的思想, 但对产业集群缺乏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和长期系统的品牌建设战略规划, 导致在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和建设中难以形成一致性的方向, 使得产业品牌传播与推广缺乏计划性和稳定性, 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强势品牌。以西部富硒产业集群为例, 陕西安康的富硒产业集群的品牌定位是“中国硒谷, 绿色安康”, 四川万源富硒产业集群的品牌定位是“川陕夏都、中国硒谷”。这种定位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出两者的区别和特色, 难以在消费者和投资者心中形成该产业集群及其品牌的独特而有价值的形象。

3 加快西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对策与建议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品牌理念、品牌管理、品牌营销、品牌维护等几个方面把握市场需求, 树立产业集群形象, 创新发展模式, 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首先, 转变观念, 提高集群品牌意识。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培育和建立产业集群品牌, 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知名度、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拓展产品市场, 增加企业利润, 为逐步创造出更多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提供有利条件。为此, 集群内的企业必须尽快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品牌对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积极将自身品牌战略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有机结合, 通过规范的经营、良好的质量和完善的服务积极打造维护产业集群品牌的良好声誉。

其次, 创新管理方式, 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经营管理水平。首先, 一是要确定产业集群品牌管理主体。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为主导, 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集群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等组成的产业集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制定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和支持政策和相应的集群品牌使用制度;二是要因地制宜, 采取适宜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方式。西部的产业集群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区域内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需要针对各产业群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 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措施塑造其品牌。对于存在独立强势品牌的产业集群, 可以考虑以强势品牌作为产业集群品牌, 引导集群内小品牌的协同;对于不存在独立强势品牌的产业集群, 可以考虑整合集群内的企业, 创建全新的集群品牌。同时, 要引导集群企业在内部和外部进行合理的品牌竞争, 遏制恶性竞争, 以品牌竞争实现对集群品牌创建的激励作用, 三要立足市场, 建立清晰的产业集群品牌定位。准确的品牌定位是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 也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部产业集群品牌定位需要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立足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 提炼产业集群品牌有特色的价值, 并通过产业集群品牌整体形象进行设计, 形成与众不同的优势, 从而获取市场 (包括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等) 各方的认同, 从而实现预期的品牌优势和品牌竞争力。西部地域广阔, 许多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分布在云南、西藏、新疆、宁夏等少数民族聚集之地, 在产业集群品牌的定位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西部地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突出品牌特色, 体现文化差异, 塑造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

第三, 整合营销资源, 创新产业集群品牌营销模式。一是要整合营销传播的工具, 充分利用广告、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新产品推介会、研讨会以及区域各种节会, 扩大宣传的力度, 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二是要创新营销组织方式, 建立营销联盟, 协同进行产品生产, 价格在、渠道和促销等活动, 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市场营销的成本;三是积极开展网络营销, 建立产业集群营销门户网站, 成立专门的网络营销策划组织, 进行信息收集、商业宣传、电子交易、网上客户服务等向外界宣传和推广产业集群品牌。

第四, 严格品牌管理, 加强产业集群品牌维护。一方面, 要加强产业集群产品的质量监管。要按照政府组织监管、行业协会引导和企业自律的路径, 构筑集群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另一方面, 要加强产业集群品牌使用监管力度。政府要安排专门机构负责集群品牌使用监督与管理, 对产业集群品牌被许可使用者资格进行认定和考核, 并对滥用或冒用产业集群品牌的成员进行惩处, 以维护产业集群品牌权益。此外, 还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有关商会、行业协会或其它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 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 提高产业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York:The Free Press, 1990.36.

[2]截至2010年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2000多个[J].工商行政管理, 2011 (05) , 79.

上一篇:最新!!2013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师定期考核--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答案下一篇:宿舍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