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街头日记》观后感

2024-06-17

电影《街头日记》观后感(9篇)

1.电影《街头日记》观后感 篇一

在看《十字街头》的时候,我不禁感叹这不就是欢喜冤家式爱情片的“鼻祖”?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识过程颇为有趣:互有好感的两人住在同一个家庭旅馆,隔着一层木头隔板互相恶意捉弄,并不知道对方是谁。而随着双方身份的逐步揭开,一出出“好戏”接连上演……

电影中有一个颇为戏剧性的时刻,当杨小姐看到赵先生的照片后,脸上的表情由愤怒转而变成欣喜和期待。这体现了编剧对恋爱中的女性心态的把握。然而我又在想,如果照片上并不是英俊的赵丹,而是个其貌不扬的人,杨小姐会不会报警?

《十字街头》里的爱情故事,虽然也有“英雄救美”的狗血桥段,但更多的还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而最终影响他们情感关系的,正是两个人的双双失业。在《十字街头》里,穿插了一个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社会的绝望而自杀的青年,但故事的主角赵先生和杨小姐还是重新振作起来,开辟新的生活,电影虽然反映了现实的困境,却没有走向消极,给人以希望。

《十字街头》的影像表达方式已经非常电影化,比如当表现一个人所想时,画面上会叠化出现他所想的影像内容(这一点在《马路天使》里也被频繁使用)。又如赵丹和同伴画“雌老虎”那一段,画面在全景、人物半身特写、纸上画像的特写之间来回切换,借以表现人物动作、表情和纸上的画,准确而生动;同时,这一段里,导演有意识地对声音进行使用,当两个小伙子最兴高采烈的时候,上楼的脚步声响起,起初两人以为是隔壁邻居,没想到竟然是房东太太,声音在这里很“有戏”。

2.《街头日记》观后感 篇二

《街头日记》讲述了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不同肤色的高中生,因自愿整合计划而被放置在加州威尔逊高中的大熔炉之中。被迫成立的种族融合实验班,并未对缓解种族隔离奏效,反而将矛盾、冲突带进了学校,一群年纪轻轻的高中生,成为被社会遗弃的帮派牺牲者。“203班”的孩子就是这样一群在校方眼中无可救药的学生,但年轻女教师艾琳格鲁维尔的到来,成就了他们的奇迹。

在这里,我并不想谈论影片中涉及的教育公平问题、种族隔离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各种社会问题必会映射其中,仿佛这些社会问题未能解决,教育亦会不得解脱。但事实是,在充斥着各种问题和冲突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亦能有所为,如影片中“203班”的奇迹,还有雷夫的“第56号教室”、尼尔的“夏山学校”等。

现今教育的钟摆偏向于教育的社会功能,殊不知教育公平问题、种族隔离问题等不仅是教育问题亦是社会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也并非仅仅依赖教育本身。教育往往被赋予过多的社会使命,强调教育改变社会,从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影片中,面对混迹于充斥着帮派、毒品、暴力的街头战场的“问题学生”,校方采取忽略、管训的策略,任由其自生自灭。谁给予了校方放弃他们的权利?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就是育人吗?难道教育就如他们口中所说,只是“一份可以领薪水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在想,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是不是应该有一条:若仅仅将从教作为其生计手段者,不可为人师。

影片中,年轻的艾琳格鲁维尔老师胸怀对生命的敬畏、对教育本质的坚守,至始至终没有放弃“203班”。她在内衣店做兼职,为每位学生买来一本《安妮日记》;在酒店做兼职,为学生们提供一次难忘的旅行。我想,像艾琳、马修(《放牛班的春天》)这样的老师,带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自我、对世界的积极态度,这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所影响。他们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待日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些学生再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代代相传。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些社会问题还会如此困难吗?

然而,“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就如影片中的教导主任,都是“经师”,只单纯地教授知识。而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仅仅是“授业”而已,其更多的在于“传道”,唤醒每一位孩子的心灵。艾琳老师之所以能挽留“203班”的学生们,就在于她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修复了他们受伤的心灵。

3.帝企鹅日记电影观后感 篇三

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纪录片是关于动物的,叫《帝企鹅日记》,这部电影是时拍的。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父爱以及生命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南极岛上的居民帝企鹅们结婚的故事。他们不是在海边结婚的,他们要去一个岛——奥默克,所有的企鹅们都是在那里结婚的。他们成群结队地排成一队走向奥默克。奥默克离这里很远很远,企鹅们要日夜不停地走,走了10天、20天……终于到达那个岛了。企鹅们为什么要去那里结婚呢?因为那个地方很安全,冰很厚,不容易裂开,小宝宝们就不会掉入大海。孵出小企鹅,不让企鹅宝宝死掉,健康地活下来,那是非常困难的。企鹅爸爸们要先找到一个企鹅妈妈跟她结婚,要花几天时间,才能找到互相喜欢的。不久企鹅妈妈生下一个蛋,那就是企鹅宝宝喽,企鹅妈妈要把蛋宝宝交给企鹅爸爸,途中如果不赶快弄的话,蛋壳碰到冰要裂开的,小宝宝也就要死亡了。然后,企鹅爸爸把蛋藏在温暖的怀抱里,开始孵蛋。企鹅妈妈出去找食物,要快速去找,要不然,小企鹅和企鹅爸爸要饿死的。过了20多天企鹅妈妈终于回来了,然后把小企鹅交给企鹅妈妈照看,接着企鹅爸爸去找食物,他很久没有吃东西啦,已经很累了。那时候,在奥默克经常有野鹅、老鹰来抓小企鹅,非常危险,幸好有企鹅妈妈的保护。在大海里找食物要十分小心海洋里危险的动物,有的企鹅爸爸被凶猛的海豹吃掉了,再也回不来了,好可怜啊!然后企鹅爸爸回来了,一家三口团圆了,小企鹅也渐渐地长大了,爸爸妈妈把小企鹅带到海边去,让小企鹅自己独立生活。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很受感动,企鹅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居然能在南极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小企鹅们真幸福啊!我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爱我,每天照顾我,让我幸福地生活,等他们老了以后,我也要照顾他们。

4.看《青涩日记》电影观后感 篇四

影片刻画了一个颇为典型的问题少年曲曲形象。他外表孤僻,冷傲,甚至敢于自残,而内心软弱、温柔、敏感,渴望友谊与爱。曲曲有一个暴虐、动不动对他施之以棍棒,离家与他人同居的父亲,而他既讨厌、愤怒于这个父亲,但又宁可挨打,也盼着他来看自己。对于这种看似矛盾的性格,由于渗入了某种心理分析便使这个人物变得非常真实与合理。对另一个好学生形象由由的设计,更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主题表达的匠心。由由是学校的“学霸”,门门功课都是优秀,但她在父母要“保持年级最优”的压力下,内心寂寞、孤独而惶恐,在积极向上的外表遮掩下,同样犯有不轻的心理疾患。心理学的介入,使影片摒弃了少儿影片最易犯的说教与灌输的毛病,影片的主题也不再停留在对人与事物对与不对的简单化的理性判断上,而是成为一种少儿问题的科学的分析。影片被称为一部“问题电影”,它提出的少年学生厌学、网瘾、叛逆等问题其实是一种表象,创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以展示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是引导人们透过这种表象,让我们认识其产生的原因,引导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去认识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任何孩子的问题,其实根子都在家庭、老师、社会身上”这一真谛。

《青涩日记》的观赏动力来自于编导者对情感世界细腻、真切的描绘。影片展示了两个情感世界:成人的情感世界与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依恋与碰撞。影片中的几位家长的个性与当今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的急剧变化与滑坡有关。编导者努力不把成人的情感世界简单化。曲曲的爸爸固然粗暴、任性,但内心世界中仍有温情的一面,当曲曲妈妈同意离婚,并搬到另一城市开面店谋生时,他每星期都会驱车几小时去看她们,咽下那一碗象征着生活百味的汤面。由由的爸爸,一直以“对抗激烈竞争”为借口控制着由由的时间及与同学的交往,但他也并非固执到底,在最后当由由哭诉着“我不帮他会后悔一辈子”时,他心有所动,同意她下车去帮助曲曲。这部影片的确展示了我们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沉重的一面,展示了环境对于少男少女的影响与重压,展示了部分少男少女在环境影响、重压下性格、心理的变异,但同时也展示了社会、学校总体向上的气氛。即使像曲曲、由由这样受到环境重压的少男、少女而言,他们对爱、尊重、友谊的向往及本质上的善良并没有变。这种分寸感的掌握尤其表现在对他们青涩、懵懂的爱情描写上。少男少女的爱情自然带有早恋的性质,但创作者不再像某些影片一样一味地去批评、指责,而是写出了这份情感的温暖、纯真与美好。它展示的不是欲望与性的骚动,而是一份纯净,一份对少儿情感处理上的启示,也平添了影片中的青春、朝气与诗情。

这部影片改编自作家裴蓓的小说《青涩》,导演保留了原作深厚的文学气息与生活的质感,又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电影化处理。曲曲的日记成了电影的切入点,它与不断插入的梦境一起,支撑起影片结构,也平添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而影片中心理师这个人物的设置与她对曲曲心态的分析大大强化了影片的理性含量。影片注重细节,讲究台词的精炼与哲理,镜头动静结合,音乐具有校园情调与青春感怀。创作者毫无功利之心的创作心态成就了这部难得一见的纯净而发人深思的青春校园电影。

5.电影《街头日记》观后感 篇五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纳粹主义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纳粹党卫军和德国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而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即使他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即使他曾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也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这一丝光明,不但是爱,而且是大爱。在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伴随着时间推移,那种集体梦魇因为没有得到释放,所以并没有消散,一直在巨大的沉默中沉淀。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沉默背后所积攒的怨念。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在正常的表达下,战争电影的主题基本都是在努力升华和质询一个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体冲突(无论当代还是历史的),以及这一冲突如何随时间的推移对“集体梦魇、习俗或欲望”产生的沉淀作用。对于涉及“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从已经拍摄过的那几部来看,都没有做到“正常的表达”,因此也就谈不上升华和质询。而这种遗憾是《拉贝日记》所无法弥补的,因为它虽然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但电影的主旨还是在讲述一个普通德国人如何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发现人性,升华人性的故事。它虽然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但它并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升华和质询中国人的集体伤痛。这并不是电影技法的失误,也不是电影立场的失误,而是因为这样的一场巨大灾难和伤痛,虽然有人性的共同之处,但那种痛彻心扉的悲怆和发问,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2019《拉贝日记》观看体会

《南京!南京!》在内地大规模上映,中国观众全将目光投向了导演陆川,当然影片确实拍得精心,敢于直面历史惨剧,正视了淋漓鲜血,可但无数女人被淫虐,尸横遍野的景象,导致笔者在影院内相当压抑。相比之下,同期在德国获奖的《拉贝日记》虽属外国主旋律,但胜在视角客观,剧情与人物饱满,并不刻意卖弄血腥镜头,外加几位明星演技出众,整体立意不俗,观之更为舒适。

除去以国际见证者拉贝第一人称视角,侧面描写了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该片还着重于人物命运纠葛,炮制悬念颇具匠心。西门子驻南京分部负责人拉贝,由于战争,正准备同妻子一齐回国,谁料欢送会上,日军空袭南京城,战乱恐慌接踵而至。连拉贝的夫人在回国油轮都突遇轰炸,生死未卜。故男主角决心捍卫南京安全区时,由于铺垫连贯,艰险摆于眼前,简直可谓不可完成的任务。

《南京》与《拉贝》两片,前者场面宏大,着重惨痛,后者则以小见大,着重人物与救赎,所以我更喜欢后者!

2019《拉贝日记》观看感想

给我感觉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没有过多的刻画屠杀的场面,但是同样让人感受到1937年南京的恐怖,其中有三个场景:

第一个是“纳粹旗下求生存”,日军开始进攻南京,虽然号称是打击重点目标,但实际对市区实行了无差别轰炸,拉贝所在西门子公司也遭到攻击,他命令门卫把挡在厂门外的中国人放进来,冒着危险取出一面硕大的纳粹旗,让人们都躲在旗帜下面,最终日军飞机离开。蚂蚁般的人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那面巨大的纳粹旗几乎充满银幕,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网上有人说:“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拿着纳粹旗才能活命是对中国人的侮辱”。我不赞同,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连自己的国家都被别人侵占,人的生命都如草菅一样任人随意践踏时,这位仁兄还在高唱“拿着纳粹旗才能保全性命”不免有些站着说话腰不疼的味道。那些人可都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在那样危及生命的时候,保命是很自然衍生出来的反应,难道这位仁兄以为是在拍《蜘蛛侠》《超人》《变形金刚》吗?

第二个是“拉贝的司机惨遭砍头”,拉贝到日军总部交涉,中国司机在楼下抽烟,却被一名日军刁难抓走。拉贝四处寻找,却只从门缝里看到日军砍去了司机的脑袋,影片没有正面描写砍头的细节,但当拉贝冲进场去,只看到一排中国人头颅,看得出是按照某张很著名的暴行照片来设计,虽然镜头一晃而过,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肃杀已令人心寒。虽然看这部影片前已知道会有这样一个场景,扮演司机的中国演员李明,也说了那些头颅(包括他自己的)都是十分逼真的仿真人头,可是真正看到那一幕时还是让我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第三个是“琅书冷静的用相机拍下了被日军枪杀的中国士兵的惨状”,安全区遵照和日本人的协议,将缴了械的中国士兵一百多名交给了日本军官,以换回他们的生命和安全区的安全,可是卡普蕾女士面对日军军官提出“要带走二十名中国女学生时,以予了断然的拒绝”。日本军官冷冷的说:“你会为你的行为后悔的”,随后就是一阵枪场响起,那一百多名士兵被枪杀了,卡普蕾女士痛苦的掩面而泣,这时,张静初扮演的中国女学生出场了,她以冷静的态度按下了手中的快门。

我曾看过报道,拉贝日记中除了张静初扮演的琅书是虚构的人物外,大部分影片人物都是真实的,可是在拉贝先生的日记中也提到,向“那些提供给我照片的中国年轻人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还原南京历史真相的可能”。所以,当我看到在琅书拍照时,冷静得竟看不到一丝表情的脸上,我突然有了许多的感动,我知道,正是这些勇敢的中国年轻人(我们的前辈),才能让我们现在的人如此真实的知道那段沉痛历史。

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屠杀场面,《拉贝日记》却以德国人道救助者的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这段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的伤痛。其客观冷静善良温暖且不乏对日兽罪行的鞭笞,我想会受到像我一样的中国观众的尊敬和支持。

我想起现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的话:“纪念馆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永不忘却,既不忘却那段历史的真相,也不忘却浩劫中人性的光辉”。我相信,这也就是《拉贝日记》的主题。

6.电影《街头日记》观后感 篇六

男主Song被分配到一个坝区小学教书,那里水域辽阔、群山环绕,风景虽好但设施落后。缺水缺电,手机没有信号,那里的房屋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Song的工作就是教这里的渔民小孩,一共四个学生,而且分属不同年级,他一个人要带所有年级和所有科目。

从一开始生活就是各种不顺利,而且非常孤独。他意外发现了一本日记,是上一个老师Ann留下的,里面记录的酸甜苦辣也正是Song正经历的。阅读日记成了他每天的乐趣,他把Ann作为唯一能理解他的朋友。随着与孩子们的相处,他爱上了这种充实快乐的生活,慢慢地他也爱上了Ann……

电影中,Song和Ann的故事是平行处理的。通过穿插剪辑,将两个不同时间的两段生活融入到了一起。Song遇到的困难和欢笑,Ann也同样经历着,这种处理方式让人觉得他们似乎一开始就是相识的。尽管他们只有在影片结尾的地方才真正相见,但却能很自然地让人觉得,他们其实一直都在一起,结尾这是一种重逢。

看这部片子会有一种晒阳光的感觉,暖暖的,很开心。其中虽然大量铺陈了坝区小学生活的艰苦和教育资源的落后,以及一定程度上借Ann之口批评了当下的应试教育。但是这一切都是以一种很温馨和很动人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的。深入人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利刃插入,以一种疼痛地方式让人感同身受;另一种是如春风细雨,温柔地渗透进去,这部片子就属于第二种。上次的《白兔糖》也是这种感觉。

不同时空的恋爱作品也不少见,比如经典韩影《触不到的恋人》。那样的作品同样也感人,但总脱不了一种说不出的矫情味,不管是台词还是情节。但《教师日记》不同,它“甜而不腻”,它很甜蜜,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让人忍不住微笑,但又不会过量,有一点爱情萌芽的甜,有一点和孩子们共同努力的甜,有一点战胜自我的甜。不是一整碗浓稠的爱情蜂蜜,而是把各种花香味混合起来的清新适度的甜味。

我评判电影的好坏,没有什么光影视听的标准,这些我也还不懂。我只知道,它能让我非常自然而然地笑了,或是哭了,就是好电影。因为它成功感染到了我。

7.迪拜街头风光日记200字优秀 篇七

漫步迪拜街头,随处可见鲜花点头微笑,青草随风招手,随处可嗅草香花芳。青草软绵绵,让人忍不住躺下来休息,花朵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村细端详。“唧儿 、唧儿”一只只小鸟在枝头蹦跳着,放出一曲动听的歌。“沙沙沙”,什么声音?我顺声寻去,原来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树,椰子圆溜溜的脸庞掩映在宽大的碧叶间,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和你玩捉迷藏。“哗啦啦”一阵清晰的水声此起彼伏,脸上还溅到了几滴清凉的水珠,我环顾四周,发现一个大喷泉,有时它如绵绵秋雨般柔情似水,有时如虎啸狮吼般气势磅礴,有时如柳树姑娘亭亭玉立,有时如云雾般变化多端,总之犹如七十二般变化,美不胜收。

迪拜不仅风光独特,而且格外繁华:街头人声鼎沸,行人来来往往,车辆更是数不胜数,名车大牌随意可见,还真是荣华富贵,富地得流油呀!高楼大厦整齐地排列,如拔地而起的山一样雄壮威武,如此繁荣真令人难以相信啊!谁能知道之前这里还寸草不生,十分贫瘠呢!

8.街头艺术家读后感 篇八

《街头艺术家》讲的是熊妈妈有八个儿子,每个小熊都有一个梦想,并且从小就懂得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老八没有,每次都说:“将来的事情要到将来才知道啊!”

日子过得飞快,小熊们都长大了,也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只有老八没有。于是老八离开了森林,来到一座大的城市找工作。到了剧院,想当演员,但猴经理只让他当清洁工。偶然一个机会,老八的魔术吸引了猴经理,很快成了大明星。有一天,老八去广场上给孩子们表演,()回来后,被猴经理赶了出来。老八又累又饿,来到了广场上,被白兔大婶看到并收留 从此,老八每天在街头免费演出,成了一名街头艺术家,还认识了一位熊小姐。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能成功,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

9.安妮日记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九

书中安妮的命运是那样的悲惨,因为当时德国人的占领使荷兰这个国家鸡犬不宁,盖世太保下令抓走所有的犹太人,安妮一家逃到了她爸爸工作的地方。不久父亲的好朋友范达恩一家也搬了过来。两家人在这里一起躲避灾难。之后又来了一位避难者牙科医生迪赛尔,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两年难熬的岁月。虽然忠诚的朋友们帮忙,但是整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之中。为了不让库房的工人知道,他们每天说话轻声细语,走路都要轻轻地,只能等下面的人开始吃午饭时,才能洗浴,开水等。在“秘密后屋”的那些日子里,他们一个个整天担心受怕,就怕一个不小心,就去天堂做客。可是,他们最后还是被一个工人给举报了。于是,在1944年8月4日,她们落入纳粹的魔爪。在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的母亲绝食而亡,范达恩先生在毒气室中丧命,范达恩夫妇的儿子彼得在俄国军队逼近时,被逃窜的德国党卫军带走了,不知死于何处。牙科医生迪赛尔被转到德国,死在诺恩梅集中营。被剃光了头发、手臂上烙上号码的安妮、玛格特、范达恩太太被送往德国的贝尔森集中营,三人都在这里夺去了生命。整篇文章看完后,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安妮那可怜的命运一直牵着我的心。

看完后的我,总是记着这样一个情节:亲爱的姬蒂,昨天晚上,我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眼前忽然朦胧地出现了菜丝的身影。我看到菜丝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憔悴不堪。她的眼睛显得很大,她哀怒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哦,安妮,你为什么不管我,快把我从人间地狱中救出来吧!”菜丝,对不起,我无能为力,我真希望能解救你,真希望我能够让你分享我所有的一切。然而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她,我会为她祈祷的。你瞧,安妮多善良啊,可是,她的人生却太凄惨了,她曾说过:我希望即使自己死后仍然继续活着。她的日记让她实现了这愿望。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上一篇:第一次独自走夜路作文下一篇:“5.2安全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