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书心得(11篇)
1.《阿Q正传》读书心得 篇一
阿Q正传读后感1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鲁迅先生的笔墨“传扬”之下得以流传至今。然而,鲁迅先生所想要传扬的不仅仅是这些。其中还有更深刻,更能发人深醒的东西。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之前的‘行状’也渺茫”,阿Q浑浑噩噩地渡过了他的一生。因为阿Q的人生目的仅仅是活着,他不会去思考怎样更好地活着。这样活着,和一个“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阿Q一生最大的辉煌就是从城里回来的那段日子。在那几天里,甚至未庄的赵大爷也对他刮目相看。但这些都不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得到的,这样说来,阿Q仍是可悲的。他受着强势的欺负,却又去欺负其他弱小;他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又去耻笑和他一样的穷苦百姓;他不知“革命”为何物,却又因“革命”而丧了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Q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那段时期广大群众的典型代表。那是一个正值“改朝换代”的时期,国内清朝的数百几基业摇摇欲坠,西方却是在蓬勃地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传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已经被打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望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就像是贝克特笔中的戈多,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自己不曾了解的世界的到来。确切地说,他们选择了服从命运的安排,不去尝试,不去努力。
读完《阿Q正传》,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小说时的心情。鲁迅先生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引路人,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也看到了他们的希望。鲁迅先生奔走相告,企图告诉每一个人他所看到的世界,渴求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快乐。鲁迅先生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根巨大的蜡烛,即使燃烧自己,也要让每一个人看清前进的道路,让每一个人重拾前进的信心与勇气。
阿Q正传读后感2
影片中的“革命”事件是一出闹剧,也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推向了新的高度。阿q狭隘的小农观点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痛绝。并在显示自己见过杀革命党时冒出“革命党当然该杀”这种观点。
但当他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与未庄人对革命党的害怕慌张时,却对革命有些神往了。最终大喊“我革命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冲出酒店,一路高唱着戏文,好不得意。
其中前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龙虎斗》戏文的吟唱表现出阿q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在他眼里,只要他想革命了,他就能革命。因为他太苦太穷了,所以他一心向往革命,他所想要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地位。
从后来他的美好梦境中不难看出,他对革命的本质,性质以及对象根本不了解,对革命对象也极端混淆,而且留有非常浓厚的封建思想。但后来阿q失望了,因为革命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去尼姑庵革命不成,假洋鬼子也不准他革命,他的“革命”只好就此结束了。我们可以看到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是他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躯体。
甚至是后来被当做替死鬼抓进监狱,游街。他竟也能坦然地想成“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抓进抓出的,要游街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此时却让观众有点心生敬意了。
狱中的阿q认真地画着圈,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也将走到尽头,不免让我们心生一丝怜悯。当他真的要枪毙时,他终于恐慌了,颤抖地闭上了双眼,“精神胜利法”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没有奏效了。
阿Q正传读后感3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读后感4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阿Q正传读后感5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五四文化革命时期的优秀作品。那是个激情似火的年代,重读《阿Q正传》好象也让我回到了那个年代,阿Q的形象也深刻印记在我的脑海中。
以前的我以为,阿Q是个卑贱的,又可悲的中国农民,正如那时代的中国人民一样,是封建思想的产物,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这不正是那个时代的最好写照吗?那时的人们不会想我们为什么会落后,我们为什么要被帝国主义侵略,想的只是以前,曾经,我们的祖先多么的风光~~~~~~~
如今,细细解读《阿Q正传》又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过的地方。阿Q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在别人瞧不起他的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这正如我们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压力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本事,没有手艺,没有知识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达尔文的《进化论》残酷的说明了这一切。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很多的人就是不能进行自我精神的解放,从而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他们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社会淘汰了他们。我们应该学会阿Q的那种精神,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
2.《阿Q正传》读书心得 篇二
关键词:小说《阿Q正传》,阿Q,“精神胜利法”,性格特点,现实意义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一部中篇小说,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 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伤害的农民的典型形象, 揭露了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人类所具有的“精神胜利法”的劣根性。辛亥革命已经走过100多年, 研究阿Q形象仍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应着重从人物性格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从阿Q的性格特点及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
1. 阿Q的性格特点
1.1 自欺欺人, 自我安慰。
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 活在幻想中, 用白日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以达到心灵安慰的目的。与人发生口角时, 他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对未庄的居民, 他全不放在眼里, 因为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而事实上, 谁也不知道他的先前是什么样, 至于他的儿子, 那更是虚幻的未来, 他连个妻子还没有呢。这就是阿Q, 他看不到自己现状的艰难, 而活在从来没有的过去和根本没有可能到来的未来里。
阿Q在戏场被人抢了钱, 这次他似乎很不得意, 说让儿子拿去了也不甘心。于是他伸出了自己的手往自己的脸上打了几下, 仿佛打人的是一个人, 被打的是另一个人, 自己于是心安理得地睡去了。他竟然以能自轻自贱而得意, 甚至以作践自己, 用力打自己耳光来反败为胜。
阿Q想参加革命, 可是假洋鬼子不答应, 自己很失望。可转而又想:革命是要杀头的, 让你们革命, 统统杀头。临刑前, 阿Q在认罪书上画押, 想画得很圆, 可是没有成功。于是转而又想, 孙子才画得很圆很圆的呢。
阿Q就是这样以欺骗自己的方式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阿Q从来没有真正胜利过, 可他又总觉得自己是胜利的。他就这样活在幻想中。
1.2 忌讳缺点, 死爱面子。
阿Q的悲剧在于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剧命运, 他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与行动, 因而他只能长期生活在悲剧中。
阿Q最忌讳别人说他的癞头, 忌讳到十分可笑的地步, 有时还说别人不配, 仿佛癞头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别人都知道他有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 故打他时就让他自己说:“这不是儿子打老子, 是人打畜生。”阿Q越是死爱面子, 放不下面子, 就显得越没面子, 越滑稽可笑。作者采用这种欲抑先扬的艺术技巧, 把阿Q的这种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1.3 欺软怕硬, 欺善怕恶。
把自己的痛苦与不幸转移到他人身上是阿Q的常用伎俩, 也是令人生厌的地方。他在被人欺负之后, 把痛苦转嫁给和自己一样不幸的王胡、小D、小尼姑身上。
被人打了, 不想到报复, 却去找王胡斗气;被赵太爷打了, 不敢反抗, 反而自欺欺人, 自我安慰;被假洋鬼子打了, 以调笑、欺侮小尼姑博得闲人们的喝彩而为“晦气”的自己报了仇, 轻松得飘飘然似乎要飞去了;因“恋爱的悲剧”被赵老太爷“炒了鱿鱼”, 他没有怨恨赵老太爷踹了自己的饭碗, 却迁怒于比自己命运更加悲惨的小D。他发怒时, 估量了对手, 口讷的他便骂, 力气小的他便打, 整个就是个无赖。阿Q其实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也看不清, 更看不懂社会。他被赵太爷等人欺侮、损害, 却不敢反抗, 反而拿王胡、小D出气。他不知道是谁让他如此贫困, 是什么让他如此难堪, 从而来推翻它, 改变它, 而只能从损害别人那里取得一点心理慰藉, 一种心理平衡。他空虚无聊, 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 飞到肥肉上能咬上一口, 飞到苍蝇拍子上那小命就危险了。但他也很狡猾, 通常见了危险就想法子逃跑, 遇见好事他才会迎上去, 就像一个奴才逢迎主人一样逢迎着那个社会。
1.4 麻木, 健忘。
未庄是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 赵太爷、钱太爷等是极少数的封建地主阶级, 赵白眼和赵司晨可算作自食其力的中农, 阿Q、小D、王胡等是贫苦农民。赵太爷是未庄这个封建小王国中的土皇帝,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对农民实行专制统治和严酷剥削。阿Q的恋爱悲剧则描写了这个土皇帝的威势和贪婪, 以及封建王国的人际关系。阿Q向吴妈求爱, 只因吴妈是赵家佣人, 赵太爷便使吏役地保受命连夜赶到土谷祠, 教训阿Q, 说他“简直是造反”。阿Q不仅被赖去了工钱, 榨去了破布衫、破棉被、破毡帽, 而且“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尽管如此, 阿Q却不敢反抗, 统统接受了赵太爷开出的条件。赵太爷是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封建压迫者, 但他却似乎没有感觉到。他的麻木出乎人的意料, 他的健忘却更让人吃惊。被别人打过很快就忘了, 喝一碗酒后便睡着了, 就像了结一件事情一样感到轻松和愉快, 可见阿Q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封建统治者不仅从身体上去摧毁一个人, 而且从精神上去打垮一个人, 让他精神崩溃, 让他失去信心, 成为顺民、良民, 因此实行愚民政策, 让农民心甘情愿做他们的奴隶。阿Q就是这样的顺民、良民, 他麻木了, 也习惯了。
以上的这些特点, 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 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的地位, 但不敢正视现实, 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 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阿Q得到心灵满足的法宝, 当他被别人欺侮时, 他就会拿出自己的法宝来, 从虚无的精神世界中来获得心理安慰。
2. 阿Q性格形成的根源
2.1 历史原因。
2.1.1 封建思想对封建农民的影响
当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 小尼姑骂阿Q断子绝孙。这时阿Q想:“不错, 应该有一个女人, 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 ……应该有一个女人, 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若敖之鬼馁而’, 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 所以他那思想, 其实是样样合乎圣贤传的, 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于心’了。”
“阿Q本来也是正人, 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经蒙什么明师指授过, 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
从以上两段引文可以看出:虽然阿Q只是个农民, 是个文盲, 但他却知道“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等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 可见变了味的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封建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封建统治者把一批批学者的思想扭曲之后大肆宣扬, 以达到“愚民”的目的, 人变为奴隶, 让他们忠于朝廷, 忘记反抗。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积淀, 变了味的孔孟思想早已渗入了人们的骨髓。作者借阿Q这样一个没有受过正统教育的农民来表现封建文化对人们心灵的毒害, 可见吃人的礼教和封建意识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之深。
阿Q也同样用这种精神武装了自己, 从而形成了上述的性格特征。由此看来, 阿Q是个农民, 而又不仅是一个农民, 他是被封建思想扭曲了人性的奴隶, 是一个长期以来被“正统”思想异化的躯壳。
2.1.2 农民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地位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 农民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生活穷困, 社会地位低下, 长期挣扎在死亡线上, 而且受着上述封建思想的愚弄。这种“精神胜利法”正是贫困低下的可怜农民的幻觉, 只
WENJIAOZILIAO
不过这种幻觉不是一时一人的偶然行为, 而是在长期贫困压榨下形成的群体的必然心理, 并且这种心理代代相传, 成为农民们自娱的方式, 来维护他们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成为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阿Q是赤贫的农民, 毫无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任何人都可以欺负他。阿Q为了吹嘘自己, 说自己姓赵, 却被赵老太爷打了耳光, 地保还榨去他二百文酒钱。他连姓赵的权力都没有, 可他又无力去反抗, 只能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说是被儿子打了, 以达到心灵的安慰。
阿Q要革命, 可假洋鬼子又不准他革命, 他只能换个角度想:革命是要杀头的。除此之外, 他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鲁迅先生对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他用自己锋利的笔解剖了阿Q式的农民的病因, 又对阿Q式的农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2.2 时代原因。
精神胜利法已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 封建统治阶级对列强侵略所造成的不断失败的处境日益麻木, 无法清醒地正视现实, 承认失败, 奋发图强, 为维持其统治, 就产生了既以自欺, 亦以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从农民自身而言, 奴隶的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教训, 也是产生精神胜利法的土壤。因此, 阿Q的精神胜利法, 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 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 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阿Q这一典型,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 都是一面镜子, 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某一部分特征来, 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 这就是阿Q形象的重要典型意义。阿Q形象成为人物艺术殿堂中不可忽略的艺术形象, 丰富了人物艺术画廊。小说进一步把阿Q放在民主革命风暴中加以考察。当辛亥革命爆发时, 阿Q有做革命党的要求。因为阿Q这样的农民, 到了自己活不下去的时候, 性格必然有所发展, 会从精神胜利法转为要求改善生活现状, 取得温饱的迫切愿望。阿Q因过度贫困, 很有不平, 看见举人老爷、未庄男女害怕的神情, 对革命“神往”了。土谷祠中的革命幻想曲, 显露了他的革命要求。这是一种自发的反抗思想。一方面, 阿Q从精神胜利到企图改变自己的地位境遇, 而且还有在街上大喊“造反”和投奔革命党的行动。但另一方面, 阿Q的革命思想中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 取压迫者而代之等错误观念。而且, 阿Q也还不可能完全抛弃精神胜利法, 例如在决定他生死的画押时, 以“孙子才画得很圆”来自嘲等。阿Q死得冤枉, 死得糊涂, 他直到最后看见旁观者狼一样的眼睛, 才开始对自己的处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而他的生命也就此结束了。可见, 阿Q的糊涂隐含着清醒的认识, 只是未等开发出来便被扼杀了。阿Q的性格是丰富的, 除精神胜利法外, 他主观、狭隘、保守, 有农民的质朴、愚蠢, 也沾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2.3 个人原因。
阿Q不同于一般农民, 他毫无产业, 无妻无儿, 是个完全的无产者, 但他吃苦耐劳, 又有着农民的朴实和愚蠢。
阿Q是个雇农, 他不能像赵白眼、赵司晨那样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他所能有的只能是自己虚幻的内心世界。精神胜利法是他生活下去的理由。
阿Q也不同于《故乡》中的闰土, 他孤身一人, 没有父母, 没有妻儿, 一个人寄住在土谷祠中。他没有牵挂, 有着充分的行动自由, 所以他可以进过几次城, 他可以有了点钱就到酒店喝酒。这些处境使他“沾上了些游手好闲者的恶习”。他可以无所顾虑地去参加革命, 甚至于对死都并不觉得可怕。
3. 阿Q形象的现实意义
3.1 阿Q形象的普遍意义。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典型, 从他身上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的特点。然而, 他又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农民的典型, 他身上折射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压迫下形成的农民的劣根性, 甚至是整个民族的劣根性。
阿Q精神又是对那个时代统治者自欺欺人一面的强烈讽刺。在强敌面前, 统治者束手无策, 可他们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弱小, 说敌人的洋枪洋炮是雕虫小技, 说工业革命是不务正业。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出阿Q身上也体现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弱点。所以阿Q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及深远的影响, 他就像葛朗台、哈姆雷特等, 成为世界文艺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对全人类有着共同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托尔思泰在读了《阿Q正传》后, 不安地说:“周老先生在骂我呢。”人们读《阿Q正传》时, 都自然而然、或多或少地发现自己灵魂中的丑, 就像托尔思泰读了这部作品后所说的那样。
3.2 阿Q形象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阿Q形象有着普遍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一形象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 许多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文化和思想的革命不可能像政治的革命, 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新中国已经成立六十多年了, 封建制度已经作为一种制度被推翻了, 但封建思想却植根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一时间难以消除, 需要数代人的努力。《阿Q正传》对剔除人们思想中的封建意识, 尤其是“精神胜利法”这种劣根性的作用还在发挥, 而且将长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历史教科书, 我们时常发现, 我们太多地宣扬我们历史的悠久, 文化的灿烂。当然, 我们的过去的确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我们的“病根”更有揭露的必要。疾病不除, 人就难以健康成长;历史的痼疾不能认识和改正, 社会也就不能健康地发展。
阿Q独特的处境和身世增加了作品人物的典型意义, 他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 具有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一切形成了阿Q的“独特的这一个”, 从而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不难看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的卑怯、夸大狂、自尊癖、麻木、自欺性、与生俱来奴性、革命性, 与他的善于投机等性格特点并不仅是阿Q所独有的, 而且是国人灵魂深处存在的劣根性。
辛亥革命已经走过100多年。历史表明,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摒弃“精神胜利法”, 就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实践证明, 这条正确道路,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 就是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1]汪晖.阿Q的精神特征.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
[2]朱栋霖, 丁帆, 朱小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
[3]戴克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 (上)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12.
[4]李德尧.鲁迅早期重精神思想之再剖析.鲁迅研究月刊, 1988, (12) .
[5]朱德发.文学现代化首在创作主体意识现代化.鲁迅研究月刊, 2000, (5) .
3.《阿Q正传》教学札记三则 篇三
【关键词】“鬼”;阿Q;恋爱;大团圆;悲剧
一、鲁迅思想里的“鬼”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开头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那么,他思想里的鬼是什么呢?愚读《阿Q正传》,觉得鲁迅思想里有三个“鬼”。
其一,自古以来,所谓“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鲁迅自认为自己作的是一篇“速朽”的文章,他的文笔既不是不朽之笔,阿Q也不是不朽之人,所以说“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那“我”为什么还要给阿Q做传呢?在别人看来,那真是鬼使神差了。这是最小的一个鬼。
其二,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这和小说开头说是一致的,说明鲁迅给阿Q做传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鲁迅不是给所谓的圣人立传,是要“替穷人立言”。为什么要给穷人立言呢?这和鲁迅创作文学的初衷有关。鲁迅是主张文学为人生的,他把文学用来作为改良社会的手段,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鲁迅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是一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作者给他立传,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于是,先生心里的这“鬼”,便是他的使命感了。这是最大的一个“鬼”。
其三,鲁迅先生心中的“鬼”,是他的担心。给这样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职业的人做传,会招来是非,给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或者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也未可知。况且,鲁迅写阿Q,用的是“杂取种种”之法,把多个人物混合在一起,加以作者对人物性格的高度提炼,使得阿Q综合了几乎所有人的共性,于是读者有时会疑心阿Q就是自己。果然如鲁迅所料,小说的发表遭来了许多的麻烦。鲁迅的担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些读者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图,即隐藏在喜剧中的悲剧,开心里的悲哀。
综上所述,先生思想的“鬼”,绝不是表层的所谓莫名其妙,鬼使神差,而是大有深意。读出了先生心中的“鬼”,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二、阿Q向吴妈求爱为什么会失败
在《恋爱的悲剧》中,鲁迅先生生动地描述了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的经历。阿Q向吴妈求爱的方式是唐突的滑稽的,这种生硬的求爱吴妈是断然不肯接受的。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阿Q是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家居无职业的雇农,小说里这样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你想,像阿Q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来养活吴妈?爱情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以,阿Q的恋爱是注定要失败的。
吴妈可能会爱阿Q吗?从女性的心理来分析:阿Q既没有好的人才,又癞又瘦;也没有好的家产,又穷又贱,根本就不在女性选丈夫的视野之内。况且,阿Q和吴妈没有感情基础,谈不上志同道合,吴妈如果爱上阿Q才是荒唐!从吴妈自身的条件看,她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地位比想做奴隶而不得的阿Q要高,所以,从门当户对的角度讲,她不会考虑下嫁阿Q。而且,吴妈是一个寡妇,她特别看重自己的声名。她既然看不上阿Q,所以当阿Q大胆向她求爱时,她既不接受又要保护自己的声名,于是便必然装腔作势的大哭大闹起来,还要假装去上吊。她这样一闹,阿Q便没有了好“果子”吃了。阿Q爱吴妈,纯粹是一厢情愿的事。
综观上述三个意见,阿Q恋爱失败的根源在于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太底。当然,如果吴妈是一个不在乎这些的人,是一个普渡众生的救世主,那她是可能会救阿Q于水火之中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吴妈便不是吴妈而是观世音菩萨了。
三、“大团圆”中的“五悲”——简析《阿Q正传》的结局
“大团圆”是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喜剧)和小说“结局”的常见形式,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喜剧气氛。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最后一章中用“大团圆”作题目,是“结局”的代名词,深含幽默和讽刺意味。我从其中读出了“五悲”。
在这一章中,阿Q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是喜剧吗?不是。尽管阿Q死前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也改变不了他的悲剧命运。对阿Q来说,“大团圆”是反语,是大悲哀的同义词。读者没有看到人物寿终正寢的满足,没有看到花好月圆的快意,有的只是从脊背深处透出的丝丝冰凉,是为阿Q洒下的一把同情之泪。此其一悲。
带兵的把总“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有十几件,全不破案”,现在抓住一个阿Q,并且砍了头示了众,总算给老百姓有了一个交待。结了案子,似乎也捞回了面子,总算治国有功。殊不知阿Q是个替罪羊,他没有参与抢劫却成了抢劫犯,他想投靠革命党却被“革命党”杀害。这荒唐滑稽的“大团圆”是对“革命党”的一种讽刺。此其二悲。
对于赵太爷一家来说,虽然遭了抢,但已经破了案,且枪毙了抢劫犯,似乎也“大团圆”了,却不料“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他们一家也遭了殃。此其三悲。
对于未庄和城里的那些看客们来说,看见了死囚游街示众,似乎也过了一把瘾,可以心满意足了,但小说的结局却这样写道:“他们多数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趁兴而至,败兴而归。作者愤懑地画出了看客们麻木愚昧的可悲灵魂,实在是国人的悲哀。此其四悲。
对于作者来说,行文至此,总算给阿Q作传完了,可谓了却了“不止一两年”的一桩心愿,埋葬了一个阿Q,埋葬了阿Q时代,算是“圆满”了。但作者笑得起来么?当我们看到先生那“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分明感受到先生的忧愤更深广了。当我们看到先生写完《阿Q正传》后行色匆匆,一篇又一篇投枪匕首式的文章从他笔尖流出的时候,当我们读到《阿Q正传》之后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时,先生有功德圆满的感觉吗?当看到世界上阿Q的子孙绵绵不绝时,先生高兴得起来吗?此其五悲也。
4.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四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着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5.《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五
《阿Q正传》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写的,其中插图更是好玩,插图由丰子恺绘,《阿Q正传》的主人公是阿Q,他的原名阿Quei。
阿Q及可悲、可怜、看不起人等特点融于他一身。他好玩:当别人打他时,别人捏着他的黄辫子往墙上撞,虽然在形式上输了,但他心里想的却是“儿子打老子,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就得意地走了,第二天打他的人知道了他说儿子打老子,又去找他算帐说:“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家禽”,又打了一阵子,阿Q又说:“我是豸虫,别打了,我是豸虫!”“是豸虫也不行!”他可怜:他被误认为是盗贼被杀了时我觉得他很可怜。他看不起王胡,但他找出来的虱子没有王胡多,咬起来没有王胡的响,就不服气,要跟他打架,打又打不过他。
这篇小说反应当时社会的人太愚昧无知,没有觉醒,不能起来革命。
6.阿q正传读书笔记作文 篇六
阿q正传读书笔记范文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十分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仅与赵太爷迥然不一样,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当然,阿Q也有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就应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就应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这就是我对〈〈阿Q正传〉〉的一些理解,期望大家能批评!《阿Q正传》读完了,《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我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登录作文网,你也可投稿。
此刻,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阿q正传读书笔记作文
上回说了阿Q既可气还可恨又可笑,这天我读了《阿Q正传》的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
这章讲了:阿Q刚从城里回到未庄,却一言不发。天快黑了。他穿着新棉袄,走进柜台,从腰间抓了一大把铜的和银的,说,打酒来!阿Q给掌柜说,他去城里了。然后,全村人都明白了。他给白老爷帮忙。他似乎对城里人不太满意。阿Q开始表演杀革命党,吓得王胡和别人好几天都不敢走近他身边。阿Q从城里带回许多旧东西,邹七嫂、赵太爷都想要,阿Q却说“没有、没有,只剩门幕了”,他只好把门幕卖给了有权有势的赵太爷。阿Q的态度让秀才、邹七嫂十分气愤,然而,邹七嫂将阿Q的可疑之点传了出去,从此,村人对他的敬畏忽而变相了。
我最喜欢文中描述阿Q吹嘘、炫耀,不知羞耻地表演杀革命党那一段了:“‘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他摇了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听的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上直劈下去道:‘嚓!’王胡吓了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地赶快缩回了头,而听的人悚然而且欣然了。从此,王胡和其他的人再也不敢走近阿Q身边了。”因为作者用不一样的手法把这一段写的淋漓精致,让人读了还想再读一遍,还把阿Q的炫耀、自作聪明写了出来,所以我喜欢这一段。我想:阿Q不明白革命党是帮穷人解除困难,是让受压迫的农民能够解放出来,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而惨遭杀害的吧!我真为阿Q的无知而感到气愤、也深深为当时民众的愚昧而感到难过!这一段也充分说明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了人民群众,革命思想不能为民众真正所理解,生活在最低层的、受压迫的、没有进过城的农民以能看到杀害革命党为荣,并深深理解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哀痛与唤醒民众的强烈心声!
阿q正传读书笔记
《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阿Q是一个农村的流浪者,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给别人作短工,他除了能够出卖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连自我的姓名籍贯都不在意。在人们的侮辱、打骂中的他渐渐变得麻木不仁,游手好闲。
虽然阿Q到处受到压迫、排挤、侮辱,但是他总是“乐观”。在受到侮辱时,他不是奋力反抗,正视事实,而是愚昧地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来为自我奴隶地位和底下、屈辱处境辩护,用我看似可笑的瞒和编造出退路,自我安慰,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在“苦中求乐”。
他十分贫穷,还自欺欺人地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他充分表现了辛亥革命时人们的心理——自欺欺人,妄自尊大但又自轻自贱,麻木轻信的半殖民地人民。看了《阿Q正传》我感到了一种愤慨,但是却无从得知那感觉的来源,在我们这个年代,我们身处的环境,对于鲁迅的这中篇小说真是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我仍从中理解到一些东西,并从父母那儿得到了一些证实。他受了委屈,反而要透过自我打自我来排解,转而还很得意。觉得自我是世界第一自轻自贱的人。被人用棍子打,常用“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地得胜了来辩解,然后竟然就像忘了刚才的一切,去喝酒去了。阿Q就用这种“精神胜利法”来反败为胜,反辱为荣。
阿Q是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先估量对手。不会说话的他便骂,力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洋鬼子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对抵抗力稍为薄弱的小D,则扬起拳头摆出挑战的态度,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大肆轻保这些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现。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大毛病是听天任命与中庸,这毛病是由于卑怯性而来的。“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以自-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我认为其实这一点和后面的精神胜利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一样是精神胜利法只是对自我,而这种卑怯性却使很多弱小者受到欺负。
7.《阿Q正传》读书心得 篇七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为背景, 描绘了在当时落后农村未庄的种种人事物, 其中主人公阿Q的形象尤为突出, 并对其性格作了着重描述, 凸显其复杂与矛盾。文章语言朴实, 情节真实, 人物鲜明, 但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背景, 所含的文化特色也较鲜明, 在英译过程中会造成极大困难, 对译者是巨大的挑战。小说问世以来也随之出现了大量外文译本, 其中英译本就不下四五种, 而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The True Story of Ah Q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汉学教授威廉·莱尔 (William Lyell) 翻译的Ah Q— The Real Story。本文也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个译本试作一定比较。
二、从小说创作角度出发评述两译本
2.1 外貌描写
外貌是人物最直观的特征, 是表露在外的。而从一个人的外貌也最能直接地判断其地位, 甚至乎性格。阿Q是个落魄农民, 地位低下, 遭人轻视, 因此他的外貌绝对不会光鲜。而文章一、二章中对其外貌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他头部的“癞疮疤”上。
原文: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 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
杨译: The most annoying were some patches on his scalp where at some uncertain date shiny ringworm scars had appeared.
莱译:…the most annoying ofwhichwasanassortment of shiny scars that had been left on his scalp by an attack of scabies.
首先, 这两个译本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句式, 杨译与原文一致, 自成一句, 而莱译则将其与前一句结合, 用一个定语从句引导, 而这一点区别也是贯穿整篇文章的。而同通篇来看, 莱译断句较多, 并与原文出入较大, 有按自身语言习惯随意拆句之嫌。而相比, 杨译则较忠实, 非必要时不随意拆分句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杨译主要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 而莱译则以为读者服务为主要出发点, 一切以符合读者习惯为准。在此原则的指导下, 莱译对原文的增补与删减情况也较多, 如上例中“不知起于何时”未体现在译文中, 再加上后面的 “ by an attack of scabies”致使逻辑性显得过强, 有因有果, 无法体现阿Q迷糊的性格和邋遢的生活, 因而有违译作必须忠实于原作这一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 而杨译则用 “ at some uncertain date”说明, 忠实而恰当。
2.2 动作描写
与相对静止的外貌描述比较, 动作描写能让整个人物从文字形态变成动态的形象, 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大量动词的使用给翻译增添难度, 能否将原文中动作所暗含的人物内心世界变现出来是评价翻译好坏的一个标准。原文:阿Q不开口, 想往后退;赵老爷跳过去, 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 只用手摸着左颊, 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 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
杨译: Ah Q made no reply and was planning a retreat, when Mr. Zhao darted forward and gave him a slap on the face.
“ How could you be named Zhao?Are you worthy of the name Zhao?”
Ah Q made no attempt to defend his right to the name Zhao but rubbing his left cheek went out with the bailiff, once outside, he had to listen to another torrent of abuse.He then by way of atonement paid him two hundred cash.
莱译: Still not a peep.Just as Ah Q was about to beat a hasty retreat, Old Master Zhao bolted forward and slapped him across the face.“ How could you be named Zhao?How could you even deserve to be named Zhao?”
Instead of offering any argument to prove that he was an honest-to-goodness Zhao, Ah Q simply retreated on out through the gate, putting his hand to his cheek as he went.The sheriff escorted him and gave him another good bawling out once they were outside.Only after Ah Q had greased that notable’ spalm with two hundred coppers was he free of him.
首先关于开头“太爷”这个称呼, 杨译“Mr. Zhao”过于普通, 不足以见得其地位。相对而言, 莱译的“Old Master Zhao”则传达了其年龄和地位, 更为可取。
此处, 赵太爷与阿Q的动作形成了明显对比, 一动一静, 更好地互相衬托。主要动词有“想往后退”、“跳过去”、“摸”, 杨译为 “ planning a retreat”、“ darted forward”、 “ rubbing”, 莱译为“was about to beat a hasty retreat”、 “ bolted forward”、 “ putting his hand to”。第一个词“想往后退”莱译可取, “beat a hasty retreat”传达出阿Q的恐惧以及想立即离开的心态, 而杨译中“planning”一词有种计划之意, 无法表现阿Q的心情。第二个词“跳过去”两个译本都选用了十分恰到好处的词, 均显示出赵老爷的强势与冷酷。第三个词“摸”则杨译为佳, “rubbing”一词较为传神, 而“putting”太过普通, 且缺少了表左边的“left”一词。
另外, 最后“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 一句中的“谢”虽意为“谢罪”但阿Q其实并未得罪地保, 而是作为一种贿赂, 想让他早点放手, 所以这里也没有表赎罪的“atonement”之意, 而应是表贿赂的 “ greaseone’ s palm”, 因而莱译更佳。此外, 这里的“酒钱”也并非用于喝酒的钱, 好在两译本也都没有译出这层意思。
2.3 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势必夹杂一些个人情感态度,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这些情绪考虑在内, 否则无法使目标读者领略其中含义。
原文:…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 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
杨译:…and I can only hope that disciples of Dr.Hu Shi, who has such“a passion for history and research, ”may be able in future to throw new light on them.
莱译:…I can only hope that the disciples of Mr. Hu Shi, who describes himself as having a “weaknes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coupled with an addiction to textual criticism”will be able to ferret out new clues at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众所周知, 胡适一直是鲁迅作品中的嘲讽对象, 此处的“历史癖与考据癖”虽出自胡适之口, 但被鲁迅用来讽刺引用历史或经典之流, 具有贬低的语气。这一点在译文中应得到反映。杨译用 “ a passion for” 来表“癖”并未体现深层含义, 因为“a passion for”通常只对某事物的喜好, 无否定意味。而莱译用“weakness for”及“an addiction to”表“癖”则传达出了鲁迅所要传达的讽刺意义, 因为这两个词均为贬义词, 指对不好的事物的喜爱。因此, 莱译更胜一筹。
2.4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最为直接表达人物感情的方式, 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物个性、身份等。因此翻译时也需抓住语言特色, 力求能起到与原作相同的作用。
原文:“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杨译:“We used to be much better off than you!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莱译:“We used to be much richer than you!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 are anyway?”
原句是阿Q与人吵架时所说的话, 表现出他的愤怒之情, 也从这种愤怒中进一步显示他不肯接受现实, 愚昧生活的状态。后面部分与杨译相比, 莱译增加了“the hell”和 “anyway”, 更表现出阿Q的愤怒, 恨不得就打过去了。
三、结语
语言、文字和文化上的差异挑战着文学作品的可译性, 因此我们无法凭空对一个译作提出褒贬意见, 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更好地对原作及译作进行一定的评价, 当然这种评价本身也如同各译本一样具有某种局限性。本文对 《阿Q正传》 的其中两个英译本从小说创作等角度作了一定比较, 当然小说创作的角度绝非仅限于此, 而且两个译本可作比较的内容也绝非这么有限, 只是限于篇幅, 止于此。
摘要:《阿Q正传》尽显鲁迅先生卓越的写作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 被视为小说创作的典范, 并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英语版本, 而其中又以杨宪益与戴乃迭版, 以及威廉·莱尔尤为突出。本文以小说创作中涉及的几个关键因素为出发点, 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发现各自可取与可商榷之处。
8.《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 篇八
色就是悲剧与戏剧的完美交融。本文通过叙述阿Q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喜剧性格,以及其悲剧的命运,探讨《阿Q正传》的悲喜剧交融的艺术色彩。
关键词:《阿Q正传》 人物命运 悲喜剧色彩
《阿Q正传》中的阿Q在人们眼中似乎总是一副嬉笑怒骂的穷酸样,人物性格看似饱含喜剧色彩,细细品读之后,却又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发人深省。《阿Q正传》在现代人读来,不仅仅是描写那一时期的人物生活状态,似乎每个人都能在阿Q身上找到时代的影子,这也正是《阿Q正传》艺术色彩的魅力所在。
1 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上反映出阿Q的喜剧色彩
大多数人初读《阿Q正传》时都会禁不住捧腹大笑,笑他行为举止的荒诞,笑他的愚蠢麻木,阿Q这个人物的性格极具喜剧色彩,他从出场到临死都始终处于一种麻木、愚昧的状态,而且是死的莫名其妙。鲁迅先生的写作笔法极具讽刺意味,辛辣且凌厉,看似冷嘲热讽的笔法恰好是作品的喜剧色彩的表现。文章全篇充斥着嘲弄和讽刺的意味,语言诙谐幽默,让读者忍俊不禁。鲁迅笔下的阿Q本身透漏着喜剧的性格因素,他常常做出与常人相悖的举止和言谈,在那个麻痹的社会背景下,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且阿Q常常认不清周围的状况,经常用幻想来代替现实,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状态,显得滑稽可笑。
文章开篇写到,他常拿与自己地位悬殊的赵太爷是本家这件事来炫耀,挨了赵太爷的打之后,又幻想成是挨了自己儿子的打,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也就是阿Q惯用的精神胜利法。他常常为自己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自鸣得意,使得与现实的人物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这个人物的喜剧性格荒诞却又鲜活。
2 时代背景下所反映的阿Q的悲剧命运色彩
阿Q在文章中不仅具有鲜明的喜剧性格还具有悲剧命运。作品本身创作背景就是在深受封建主义剥削和迫害的旧社会,而且阿Q所扮演的小人物角色的命运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色。很多著名的文学家都认为往往是小人物的命运比大人物的命运更能反映其艺术价值背后的时代特色。鲁迅先生在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创作时,想反映的是这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系列为人唾弃的坏毛病,但是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其最终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成为一个好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阿Q终归是一个受封建主义压迫和剥削的旧社会的农民阶级,而且再加上,鲁迅先生对农民阶级是十分同情的和了解的,这也使得阿Q最终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同情的悲剧人物。阿Q的悲剧命运不仅仅表现在他所遭受的肉体上的折磨,还包括他在精神上的麻木和执迷不悟,他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完全丧失。虽然阿Q也曾想到过要反抗,来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但是在那个时代想要获取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是完全不可能的,他只能靠精神胜利法的幻想和想象来进行自我安慰,进而用一种对自己近乎自轻自贱的嘲讽来得到暂时的解脱。他虽然在遭受赵太爷、假洋鬼子之辈的侮辱和欺凌时,在心里幻想着要拿回自己的尊严,但是转身却又以取笑别人为乐,去欺负比他更为弱势的小尼姑。
3 《阿Q正传》的悲喜剧交融的艺术色彩
3.1 阿Q悲剧的一生却又充满着喜剧色彩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一生充满着喜剧的意味,但是人物背后却又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在他麻木荒诞的一生中,极具讽刺意味,看似滑稽可笑却又让人心生悲愤,勤劳能干的背后却是受封建思想荼毒之下的麻木不仁。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是最好的解释。读者初读《阿Q正传》时,都会被阿Q的精神胜利法所打动,而忍不住哈哈大笑,但是静心细读之后,却又为他悲剧的一生而叹息,既有悲喜剧色彩,又包含了爱情的色彩,虽然是个悲剧,却又反映着那一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辛亥革命给阿Q所造成的悲剧,导致其最后被反革命派杀害,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又有着很浓郁的喜剧色彩。阿Q的爱情畅想是喜剧、对辛亥革命的幻想蓝图是喜剧,其精神胜利法也是喜剧,但是所有这些喜剧的最终结果却又都是悲剧。
3.2 《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的交融
《阿Q正传》的悲喜剧交融正是其灵魂所在。我们不难看出,阿Q每一个喜剧背后的结果都是悲剧,而阿Q的悲剧命运却又是建立在他喜剧性格的基础上。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其喜剧性格的写照,在遭受赵太爷的毒打之后,却又把赵太爷幻想成是自己的儿子,似乎在想成是挨了自己儿子的打之后,其内心就没有那么的愤怒了,而且很快的就将挨打这件事抛到脑后。这一行为不得不发人深省,阿Q之所以能很快的忘却,大概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所受的压迫多了,久而久之,也就从心理上认为挨打是理所应当的了,也从侧面反映了那一时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阿Q正传》浓厚的悲喜剧交融的艺术色彩,喜剧外露的同时,悲剧又有着深厚的内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充满着浓郁的悲喜剧交加的色彩,作品幽默却又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形式,借助阿Q这一人物形象,充分折射了那一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们的悲惨命运。让读者在笑过之后,却又觉得失落,反复的阅读体味之后,跟着人物命运的变化,悲喜交加,从而使得读者对《阿Q正传》这一作品的悲喜剧色彩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姚辉,谢旭,陈涛.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谈谈《阿Q正传》的喜与悲[J].网络财富,2010(08).
[2]彭再祥.浅谈《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1).
9.《阿q正传》优秀读书笔记 篇九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著作之一,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把主人公阿Q自我安慰、封建迷信和不敢面对现实的性格描写地淋漓尽致。
阿Q是一个典型的贫穷流浪者,过着整天被人欺负,又不能还手的生活,可就是这样他也能过得逍遥自在。作者在第二章《优胜记略》中写道:“阿Q很自尊,所有未庄的村民,他都不放在眼里。”
正是因为这样,阿Q才无论遇到谁来欺负他,他都能自我疗伤,即使被迫说自己是“畜牲”,他也能认为和第一次当秀才一样。刚赚来的大洋丢了,他第二天就能忘。
《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
“精神胜利法”至使他苟且地活了一生,专门受人欺压,而自己却不会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他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物,是专门给别人调侃的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他根本翻不了身,因为他是不会懂得一种外在与内在都胜利的感觉,他只知道自己在精神上的胜利。
阿Q的心中是期盼革命的,因为只有革命才能使他有新生活的可能。所以他和一路“革命人民”一起闹“革命”,可是他在土谷祠的“革命”就等同于土匪强抢他人财物,这也正因为他独特的一套心理医疗法所致的思想:极端地认为真正的革命就是这样的。其实不然,正和他想象的相违背,在他的一生中,缺乏的不仅仅只是钱,还有感情方面!
《阿Q正传》读书笔记[300]
阿Q虽说很自尊,但他也像其他农民一样,不能脱俗,喜欢欺侮妇女,认为“女人是祸水”,尽管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住所,可也想传宗接代。因为调戏赵家的吴妈而找不到工作,饿得他除了裤子都卖了,被迫去了城里。
阿Q经常被人欺负。有一回,他被别人欺负了,看见一个小尼姑,就拿她来出气,说了一些很粗鲁的话,别人都鼓掌。他以为是别人为他喝彩,实际上是别人在讥笑他的无知与愚昧,更反映了他不敢面对现实的性格特点。
鲁迅先生是借阿Q这个人物的性格,反映了旧中国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和对旧社会的批判。像阿Q这样的人物现在还有,也许你就是。奥运会马上开幕了,我们应该三省吾身,杜绝阿Q现象,为奥运,为中国树立新风!
《阿Q正传》读书笔记[600]
影片中的“革命”事件是一出闹剧,也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推向了新的高度。阿q狭隘的小农观点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痛绝。并在显示自己见过杀革命党时冒出“革命党当然该杀”这种观点。
但当他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与未庄人对革命党的害怕慌张时,却对革命有些神往了。最终大喊“我革命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冲出酒店,一路高唱着戏文,好不得意。
其中前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龙虎斗》戏文的吟唱表现出阿q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在他眼里,只要他想革命了,他就能革命。因为他太苦太穷了,所以他一心向往革命,他所想要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地位。
从后来他的美好梦境中不难看出,他对革命的本质,性质以及对象根本不了解,对革命对象也极端混淆,而且留有非常浓厚的封建思想。但后来阿q失望了,因为革命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去尼姑庵革命不成,假洋鬼子也不准他革命,他的“革命”只好就此结束了。我们可以看到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是他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躯体。
甚至是后来被当做替死鬼抓进监狱,游街。他竟也能坦然地想成“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抓进抓出的,要游街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此时却让观众有点心生敬意了。
狱中的阿q认真地画着圈,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也将走到尽头,不免让我们心生一丝怜悯。当他真的要枪毙时,他终于恐慌了,颤抖地闭上了双眼,“精神胜利法”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没有奏效了。
《阿q正传》读书笔记范文
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阿Q正传》读书笔记[600]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鲁迅先生的笔墨“传扬”之下得以流传至今。然而,鲁迅先生所想要传扬的不仅仅是这些。其中还有更深刻,更能发人深醒的东西。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之前的‘行状’也渺茫”,阿Q浑浑噩噩地渡过了他的一生。因为阿Q的人生目的仅仅是活着,他不会去思考怎样更好地活着。这样活着,和一个“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阿Q一生最大的辉煌就是从城里回来的那段日子。在那几天里,甚至未庄的赵大爷也对他刮目相看。但这些都不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得到的,这样说来,阿Q仍是可悲的。他受着强势的欺负,却又去欺负其他弱小;他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又去耻笑和他一样的穷苦百姓;他不知“革命”为何物,却又因“革命”而丧了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Q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那段时期广大群众的典型代表。那是一个正值“改朝换代”的时期,国内清朝的数百几基业摇摇欲坠,西方却是在蓬勃地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传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已经被打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望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就像是贝克特笔中的戈多,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自己不曾了解的世界的到来。确切地说,他们选择了服从命运的安排,不去尝试,不去努力。
读完《阿Q正传》,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小说时的心情。鲁迅先生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引路人,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也看到了他们的希望。鲁迅先生奔走相告,企图告诉每一个人他所看到的世界,渴求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快乐。鲁迅先生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根巨大的蜡烛,即使燃烧自己,也要让每一个人看清前进的道路,让每一个人重拾前进的信心与勇气。
《阿Q正传》读书笔记[300]
《阿Q正传》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写的,其中插图更是好玩,插图由丰子恺绘,《阿Q正传》的主人公是阿Q,他的原名阿Quei。
阿Q及可悲、可怜、看不起人等特点融于他一身。他好玩:当别人打他时,别人捏着他的黄辫子往墙上撞,虽然在形式上输了,但他心里想的却是“儿子打老子,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就得意地走了,第二天打他的人知道了他说儿子打老子,又去找他算帐说:“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家禽”,又打了一阵子,阿Q又说:“我是豸虫,别打了,我是豸虫!”“是豸虫也不行!”他可怜:他被误认为是盗贼被杀了时我觉得他很可怜。他看不起王胡,但他找出来的虱子没有王胡多,咬起来没有王胡的响,就不服气,要跟他打架,打又打不过他。
这篇小说反应当时社会的人太愚昧无知,没有觉醒,不能起来革命。
《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
刚刚读过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的一段《阿Q正传》。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说阿Q这个人,欺软怕硬,每每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就会非常不服气。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会欺负他。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描写的是阿Q,但是这篇文也体现了当年社会产生堕落的中国人,阿Q这个主人公主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堕落,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庸俗。但是,在这段文章里,最深刻的还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界带给自己的压力与挫折,他只能想尽各种办法俩逃避现实,用这种方式。阿Q足以安慰自己。
阿q,这一个人,代表了当年整个中国的形象,同时鲁迅先生也生动的表达了阿Q这个人的特点。
《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渐渐小康。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我也终于懂了鲁迅先生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阿Q正传》也就是读当时那样一个晃荡不安的年代,一个“吃人”的年代。 过去的教训我们要吸取,现在的中国人必须脱胎换骨,我们“知足常乐”的“优良传统”在某些方面是不是也该摒弃呢?
10.《阿Q正传》读书心得 篇十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这句箴言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对几近被黑暗完全笼罩的旧中国的最后希望了。他期盼着中华民族灵魂能够觉醒,能够化作永动的车轮,从而带领人民,带领国家,带领民族冲破腐败的束缚。而鲁迅先生的这本小说,可谓是让当时的整个社会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这部小说便是《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至1922年所撰写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作为历史舞台,以生动质朴的文笔描绘了当时被封建落后文化所支配的社会黑暗现状,创造了阿Q这样一个自尊自大、自欺欺人的卑微人物形象,并通过阿Q一生悲惨的遭遇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与腐朽等社会特点,强有力地揭露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劣根性以及封建礼教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沉重伤害,并希望能够以此来唤醒中华民族的反抗与革命精神。
我细读《阿Q正传》之后,感慨万千。因为书中那闭塞落后的江南村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塑造,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落后。像阿Q、赵大爷、王胡那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并没有过上平凡的日子,反而是得到了最为悲惨的命运。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中,最需要身边人,最需要社会的同情与关心。但在那个缺乏真诚与爱的旧中国社会之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只有侮辱、歧视以及冷漠。而最让我感到寒意的是,即使他们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生活的压迫,但他们彼此之间同样也是缺乏真诚与同情,对于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同类人采取的则是一种漠视,甚至通过欺辱弱者的方法来宣泄自己对命运不公的愤慨。这一切都让我了解到了当年的社会是多么地冷酷无情,人们的思想是多么地封闭扭曲!这也难怪鲁迅先生发出:“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这样的心声了。
《阿Q正传》中除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旧中国的腐朽黑暗之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阿Q所独有的“精神胜利法”了。阿Q在书中说过这样的话:“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以及“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但就从阿Q在书中的遭遇来看,他先前不见得有多阔,而他的儿子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存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总是拿着从前和未来这样虚无的事情来与掩盖现实的不幸,而更让我吃惊不已的是,阿Q甚至以此为荣。殊不知,这是一种鸵鸟式的的心态,遇到困难只会逃避,而不会真正想着要去击破这个问题。但是他内心充斥着的自尊自傲,一次一次的在众人的起哄下开始走上进赵老爷家强调他的赵姓和调戏小尼姑等不归路的悲剧,他考虑要不要做事情的标准就是别人会不会高看他会怕他。不难发现,鲁迅先生就是想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去揭示中国国民性格的怯弱本性。
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如今的现实。我们或多或少也会有那么一点“精神胜利法”,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把快乐寄托在未来的不确定中,沉浸在虚幻的刺激中,以他人的看法来认识自己,以他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但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能让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梦里得来的快乐总是短暂易逝。如果不管什么坎都习惯靠自我麻木来解决,我们也会把自己的生活引上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听之任之的状态。
鲁迅先生说:“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我们应当要牢记鲁迅先生的这句警示,我们需要乐观的精神力量,但也谨防故步自封的陷阱,要时刻反思并改进自身的问题。始终以坚韧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努力学习,不断获得进步。既然不甘,那就行动,做个空想家不如做个实干家。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经典作品的特征之一便是它具有无限开放的阅读期待。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个性化的解读不但给读者自己以审美愉悦,最终也构成一部文学作品丰富的接受史。
《阿Q正传》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自从其诞生以来,“阿Q”就成为某一类人的代名词,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话语资源。
阿Q——这是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笔下一个不朽的典型。阿Q这个形象,个性鲜明,独一无二;又具有极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体现了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它不仅活在书本里,而且走进了生活,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成为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就象熟悉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和鲁智深等人一样,中国有几个人不知道阿Q呢?而且,这个阿Q,全世界都知晓他,就象哈姆雷特和唐·吉诃德一样,在世界文坛上也负有盛名。这个典型的影响,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
阿Q是个什么样子呢?“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象瘪三样”。
阿Q是很不幸的。他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没有家,多半时间寄住在未庄土谷祠里,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糊口。“割麦便割麦,春米便春米,撑船便撑船”,是个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劳苦雇农。阿Q连起码的社会地位都没有。他本来大约是姓赵,但因为未庄的大财主赵太爷姓赵,便被勒令不准姓赵了,并为此挨了一顿嘴巴,还被地保罚了二百文酒钱。象别的人们一样,阿Q也有着七情六欲,也想过女人。可是他的“恋爱悲剧”是这样的可笑而且短促,不过是跪下去对赵太爷家的女佣人说了两句“我和你困觉”,便在一顿毒打和种种罚处中结束了。
然而,阿Q最大的不幸,是他连灵魂也被一种“鸦片”深深地毒害了,使他不知苦楚地熬过一生,直至糊涂地死去。这就是那使人逃避现实、自我超脱、在心理与精神上转败为胜的“精神胜利法”。阿Q就是依仗它来支撑自己活在世上直到离开人间的。你看:
阿Q是那样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他一贫如洗,却要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阿Q头上长着癞疮疤,极力要掩藏,并因此很忌讳别人提到“癞”、“灯”、“烛”等字。但别人揭短时,阿Q却回答说:“你还不配……”仿佛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阿Q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碰了响头之后,只要想“儿子打老子”,便也就心满意足,反败为胜了。甚至为了解除内心的“忽忽不乐”与“失败的痛苦”,也可以自己打自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阿Q畏强凌弱。在强者面前,他甘受屈辱,自轻自贱。赵太爷不让他姓赵,他不敢抗辩;假洋鬼子打他,他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而在小尼姑那样的更弱者面前,他又放肆欺辱,并且自鸣得意。
阿Q健忘、愚昧、麻木。被别人打过,转瞬就可以忘却干净。对清政府残酷屠杀革命党人,他无动于衷,反觉得“好看好看”。待到自己受冤被抓进衙门,已经在亡命状上画押时,仍无半点醒悟,却生怕圆圈画得不圆被人笑话。及至被押赴刑场,死到临头,虽然急得有些发昏,却也有些泰然,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身受重重压迫,过着非人生活的阿Q,也有改变现状的原始状态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起来了,他看到举人老爷和赵太爷等人十分害怕慌张,就改变了一向甘受屈辱和痛恶革命的态度,变得“神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的命”,要“投降革命党”了。正象鲁迅后来说的,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革命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但是,阿Q的革命“理想”是十分模糊和混杂的。它除了合理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许多荒.唐和可鄙的东西,比如“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之类。出于报复心理,他的革命对象既有压迫他的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之流,也有平素打过架的小D、王胡等等。限于眼界的狭窄,他的经济要求则是抢些东西,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到土谷祠来。然而,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失望之余也就只好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了。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赵家遭了抢劫。于是,机关枪架在土谷祠前,把阿Q抓了去。糊里糊涂地过了堂,阿Q便被枪毙示众,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大团圆”了。
阿Q,是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落后、不觉悟的贫苦农民。鲁迅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深刻解剖了“精神胜利法”,把它的种种表现集中、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精神胜利法”绝非中国农民阶级本质的写照,更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而是一种堕落、消极的现象,是失败主义矛盾心理赖以维持的精神支柱和无可奈何的解决办法。正象鲁迅指出的那样:“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11.《阿Q正传》读书心得 篇十一
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了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某本颇为流行的教辅用书为此还配了如下练习:
问:作者介绍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时,引用了一个大人物的话和“文革”时的“最高指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好处:突出了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好吃的特点,增添了行文情趣。
坦率地说,上述练习对问题的求解还只是停留在“知其然”的层次上;如果要进而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层次,恐怕就要明确提到其中运用了一种名叫“降用”的修辞手法。
所谓“降用”,就是把一些分量“大”的、“重”的词语降作一般的词语来用,所以,“降用”也可以称作“大词小用”或“重词轻用”。
我们曾经是一个“指示大国”,人们对上级领导甚至是单位头头的讲话和文件,都毫无例外地称为“指示”。“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有别于其他所有的“指示”,就把毛泽东的讲话和文章叫成了“最高指示”,在说话、作报告、写文章、写检讨、写家信甚至写结婚申请书的时候,都要引用“最高指示”。习惯成自然,不仅毛泽东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叫“最高指示”,就连一些鸡毛蒜皮包括与政治军事等国家大事风马牛不相及的闲话也叫成了“最高指示”。《五味》用“一个大人物”来指称毛泽东,而不肯用“毛泽东”来直接取代“一个大人物”,除了对毛泽东当时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无调侃之外,更重要的是与臭豆腐这个最不起眼的俗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微小之物竟借毛泽东这个“大人物”的“最高指示”而名于世,行于世,令人在捧腹之余平添几声历史的感叹!
无独有偶,《五味》写到苦味食物时,还有这样一段妙语: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很明显,此段行文之妙,就妙在“大白菜主义”也运用了“降用”修辞手法,令人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常常怒目而视,而行动上却怯于反抗,未庄人便说是“怒目主义”。
确实的,在《阿Q正传》中,鲁迅非常频繁地将一般用于国家、政党、社团或大人物所做的政治、军事等大事的词语、带有严肃色彩的词语,用于说日常小事,用于说普通的人,甚至用于说无聊滑稽的想法和举动,但这些“降用”却不是“错用”,而是“妙用”,使语言幽默。例如:“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勋业”本指功勋和事业,很有分量,也很庄重,可是鲁迅却把它用来指阿Q“伸出手去摸”小尼姑的“头发”的不规矩行为,形象地揭示了阿Q的内心感受,极有嘲讽意味。又如,说认定“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之类是阿Q的“学说”;阿Q按照地保传达的赵府的要求去磕头赔礼,作者说是“履行条约”;将盘辫子的人们称为“盘辫家”;如此等等。
其实,《阿Q正传》的书名就包含着“降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因为就词组而言,“正传”无疑就是书名的中心词。“正传”是什么意思呢?如其第一章《序》所说,就是“本传”,就是“列传”,例如谈到战国乐毅的生平情况,我们常说“参见《史记》本传”,指的就是《史记·乐毅列传》。关于“列传”,通常的解释是:“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司马贞《史记索隐》)“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张守节《史记正义》)在1936年5月8日致李霁野的信中,鲁迅曾这样明确地说:“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为我做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假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固然似乎可惜,但其实,亦不过小事情而已。”在鲁迅看来,连他自己都不配做传,像阿Q这样“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的人,就当然更加不配做传——不配做传却终于“给阿Q做正传”,其书名中的“正传”就其“本传”之意而言,显然采用了“降用”的修辞方法。
《阿Q正传》正文共九章,许多标题都采用了“降用”的修辞方法。如周作人就曾指出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这题目虽然并不一定模仿《绥寇纪略》,但很有夸大的滑稽味,便是将小丑当作英雄去描写,更明显的可以现出讽刺的意思来。”[1]至于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其中“恋爱”、“悲剧”、“中兴”和“革命”之降用性质也是一目了然,不必赘述。(详见拙作《推敲<阿Q正传>书名的修辞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9年第4期)
鲁迅的《阿Q正传》和汪曾祺的《五味》虽然分属中国现当代的小说经典和散文经典,但其“降用”修辞方法其实并不高深,许多学生写作时都能无师自通地运用于作文之中。如《一个10岁的女孩的心灵史》,初看,觉得用“史”似有不妥,字典中说“史”是自然或社会以往发展的进程,把它用到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的身上,合适吗?但是,它恰恰是在稍稍违背用词传统和规范中显示了新意,把原本分量较重、适用范围较大的“史”一词用于较小的事物,把大词活用为小词,使语言表达更鲜明、庄重,更有一种视觉冲击力。[2]
回到《五味》练习上来,它之不能从“知其然”而进到“知其所以然”上,从心理上分析,恐怕是其设计者患上了李海林所说的“术语恐厌症”,“对术语有一种本能式的反感,岂不知术语正是理论研究的工具,如果没有专门的术语,真正的理论研究几乎寸步难行。”[3]其实,术语同样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练习讲评的工具,李海林曾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堂实录的自评中说:“关于‘意象及‘组合,以及与‘场景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对学生来说,是纯粹的概念辨析,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为什么课堂里我又要讲到呢?课堂里讲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分类的,一类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属于‘学习内容的范畴,另一类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是教师展开教学的‘话语,不宜要求学生掌握,所以我只是一语带过。”[4]王荣生则把这种“教师的教学工具,是教师展开教学的‘话语”称作“工作概念”,关键是“去‘用它们,而不能满足于‘复述”,“只要在具体作品的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它们是什么东西,并且学生能用它们来表达他们对具体作品的‘体味,应该说,就达到了知识教学的目的”[5]
所以,本文开头所引《五味》那道练习,不管答案是出自学生还是教师,都应指出其没有指明“降用”修辞方法的缺失,因为“降用”作为一个术语,它是“教学工具”或“工作概念”,是没有必要刻意回避的。
注释:
[1]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7.
[2]毛荣富.大、小词的活用[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3,(01).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76.
[4]李海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堂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12).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阿Q正传》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阿q正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09-01
高中《阿Q正传》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08-25
阿Q正传的心得体会400字09-20
阿Q正传鲁迅作品阅读笔记08-03
经典小说阿Q正传读后感作文07-11
阿q正传读后感500字优秀11-16
从《阿Q正传》谈鲁迅早期小说的批判性10-06
阿甘正传台词中英06-22
阿甘正传全部台词10-25
小学阿甘正传观后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