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2024-07-06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精选9篇)

1.《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篇一

xiaoxue.xuekeedu.com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学生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能仅满足于通过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上,而要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本质,培养估测能力,构建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本节课的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量一量,二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础,量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比是量的升华,在比的过程中学生能构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体会量的本质,发展长度观验。这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在测量之前先估测、步测同时注意把测量任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测量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每人“身上的尺”长度不一,并通过举例、估测来体会身上的尺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选择测量的物体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肩宽、步长、两臂展开的长、教室长、讲台长等,有了这些长度表象作为参照,就为后面用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度去比较其他物体的长度打好了基础。为了更有效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在学生测量活动之前,我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先对所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并将估测数据和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调整学生对物体长度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也是需要有方法的,但从学生记录的数据来看,部分学生估测时随意性还是比较大。

2.《量一量》教案 篇二

1、初步了解体检的项目有哪些,学习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一量、称一称,并对比以往的数据,感到自己在随着年龄不断长大。

3、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一台。记录以前身高体重测量结果的表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2、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教师出示体检用的仪器,问: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来用用它呢?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再请个别幼儿帮助不断修正,最后共同找到正确使用的方法。

3、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教师: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那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么站呢?

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3.《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

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动过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T: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

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活动小结】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教学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4.《量一量》教学反思 篇四

2、在教学的过程中放手不够。在教学完1 cm2后,教学1dm2,1m2应放手,让学生根据1 cm2的内容来类比出1dm2,1m2的定义、写法以及读法,不应由老师来包办。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感知到用1 cm2来测量课桌桌面的大小太麻烦了,麻烦在测量次数太多,所以要有更大点的面积单位1dm2,以及用1dm2来测量黑板面的面积也是太麻烦了,所以要用更大的面积单位1m2,彻底让学生感知到测量的需要而出现更大点的面积单位,是为方便我们解决问题。而且在1m2时没让学生感知到位,虽然用了四根长一米的直尺来摆出1m2,但学生没有真实的感知到1m2到底有多大,可以马上请几个学生在1m2的地面上站一站,看能站多少个学生,再利用课本上的情景1m2 大小的地面能画多少个脚印,那样学生更能感知到1m2到底有多大。

3、板书没有跟上。一怕书写定义浪费时间,二是以为课件出示就可以不用板书定义了,所以没有及时将1cm2的定义书写在黑板上,也导致了学生不能根据1cm2的定义来定义1dm2以及1m2,更不能知道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定义其实是类似的,只是个别的单位换一换就可以。

5.《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篇五

“量一量、找规律”是小学五年级“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一节主题性学习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课标》的一个特色,向学生提供了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这一领域沟通了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统计和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就本人教学《量一量、找规律》这节课的课堂实况,我认为这节数学活动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合作中探索,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一、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在这节课中,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量”得有效,“想”得有价值,整节课落实“动”、注重“趣”、渗透“用”。“动”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学生才能发现、概括和运用规律,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规律,不论在学习情感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比教师直接给出要强烈的.多;“趣”是学生课堂的“调味品”,用有趣的数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有了它,学生才愿学、乐学、爱学;“用”是活动的目的,发现规律的目的在于灵活应用规律,“用”也是手段,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巩固提高知识技能。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

活动课的教学往往容易形式化,只顾着让学生体验过程,而忽视知识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最终实现。这节课在教学时就摆脱了这个不利的问题,“双管齐下”,既有过程性的目标,也把握住了知识、技能目标,从而较好地体现了《课标》对数学教学所作的要求。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实验记录表及关系图,为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要求,使实验的过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增强了学生科学实验的意识。填写实验记录表、绘制关系图的过程,使自主学习更加落实,也使执笔者和参与探索者增强了责任感。

三、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是学生获得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三位学生一组,并按学习能力上的不同进行合理组合,以求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从而让各类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成员之间能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洋溢着温情友爱,又充满竞赛气息。在小组中,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因此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益。

6.比一比教案 篇六

郭庄孟朱庄小学 班春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比一比》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增强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创设“比较电视机价格大小”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选择所研究的问题,在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一)情境激趣。课件出示彩电图: 老师想买一台彩电,逛了两家商店,发现我看中的同一型号的TCL彩电在A商店售价为1980元,在B商店售价为2015元。1.请你帮老师比一比,在哪家店里买比较便宜?(A商店)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1980<2015)要比较哪家商店的彩电便宜,就是比较1980和2015的大小。

(二)揭示课题。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中买彩电的情境引入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体会比较的必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1.课件出示情境图(图如下):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价格。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据,让学生在丰富的素材中自主选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分析交流,归纳方法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940和1899的大小。(1)找一找: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之处?(三位数、四位数)(2)比一比:这两个数谁大谁小?

(3)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说出你的想法。

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数的顺序:因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1899。

②位数的多少:因为1899是一个四位数,940是一个三位数,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所以940<1899。

③数的组成:因为940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1899是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所以940<1899。④找中间数:因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4)议一议: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比较的方法,组内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比较起来最简捷? 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

(5)练一练: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这种情况的?学生汇报,然后全班练习。940○1350 940○2365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经历位数不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中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6)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①质疑:这两个数和前面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该怎样比较呢? ②讨论:比较方法。③汇报:你是怎样想的?(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个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千,1个千比2个千小。)④小结: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并形成板书。

2.位数相同,最高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1899和1350的大小。①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②学生汇报比较方法。③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

3.师生小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掌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学生掌握数位相同的两个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把图中四种电视机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形成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上面三种不同情况大小比较方法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快速比较。请大家把比较的符号写在本子上。1020○999 398○402 5940○5230 9812○9182 7878○8787 5667○5680 1111○1119 587○5870 课件逐个出示,学生记录,然后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二)思维训练

(三)1.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组数。出示数字卡片,从中抽出了4、8、7、1,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2.□里最大能填几。45□<458 362>□79 1000>□99 【设计意图:设计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7.《比一比》教案 篇七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异的作业跟同学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与前面的作业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冯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方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协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身想方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小朋友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小朋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同学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褒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身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竞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同学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四)做做认认,完成拓展识字作业,鼓励同学课外多认字。

1、出示大的老师的房间图画(图上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字)。

8.教案03:比一比 篇八

育秀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第5页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2、会使用符号“>、=、<”对数与加减算式进行比较。

3、运用数卡探究解题策略: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

4、通过探究解题策略,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教学重点: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和小丑比高低,比下来的结果怎样?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过“>、=、<”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例如: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

小亚的高度 + 高跷的高度 < 小丑叔叔的高度。学生用“>、=、<”号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二、探究新知:

师:比较物体的多少、高矮、轻重等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代替这些数量:如用6表示高跷的高度,用11表示小丑叔叔的高度,那么小巧的高度就可能是几呢?()+6<11(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比一比”,出示课题。

1、解答6+()<11,探究解题策略。

(1)审题6+()<11,这里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划一划,表示6+()的和小于11。

(2)出示20数卡,思考:哪些数卡合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6+()〈110、1、2、3、4

2、提问:最大填几,最小填几

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 策略1:在20数卡中一个一个尝试,将合适的数拿出来,不合适的去掉。

策略2: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6+0<11。所以1也可以,2也可以,3、4、5也行。但6却不行,因为5+6=11,不符合题意。那么,我想6、7、8、9„肯定都不行。所以最大填5。

3、小结:可以先想6加几等于11,6+5=11,由于和要比11小,所以加数就要比5小,即可以填0--5

4、试一试 2+()< 10

5、P5第三小题,小朋友,刚才我们练习的都是加法题,你们能不能自己编类似的减法题? 12—()>6 思考:()可以填那些数?最大填几?说说解题方法

6、小结:可以先想12减几等于6,12-6=6,由于差要比6大,所以减数就要比6小,即可以填0—5

7、试一试 14-()> 6

三、巩固练习P5第四小题

7+()<13 9+()<17 6+()<14 16-()>8 11-()>7 13-()>6

四、拓展练习:

1、最大填几

3+()< 7+4 10 >()+7 5 < 11-()

2、最小填几

()+ 7 > 10

()– 5 > 5

五、小结:

今天我们借助20数卡解决了许多比较的题目。如果没有数卡的帮助,你能不能正确而不遗漏地填写这些式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先推断最大的答数和最小的答数,然后所有余下的答数在它们之间。)

板书设计: 比一比 6+()〈11 0、1、2、3、4 设计说明: 比一比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并能够对数与加减法算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一个含有变数的不等式。

通过踩高跷游戏,让学生看图说比的结果,以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又从具体的图片到数字的转变导入变数这一概念, 出示6+()<11,引出课题《比一比》,以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究欲望。6+()<11,括号中可以填哪些数,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尝试解题策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因为学生对于加减法算式的一些变化规律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是有一定困难。所以通过让学生借用数字卡片形式去尝试、推断,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后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再作小结。练习部分先从仿照练习到加减混合再到变式练习,以达到巩固基础逐一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9.《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篇九

学习

目标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发展学生观察,操作能力,通过实践达到认知效果。

学习

重点 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m---cm。

(2)黑板的长是---m---cm。

(3)门的高是---m-cm。

(4)从地面到窗台的高是-m---cm。

2、练一练第1题,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5、找一找,量一量。

三、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 学生活动

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4、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

内容是P19第三题。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板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

讲桌的高是---m---cm。

黑板的长是---m---cm。

门的高是---m-cm。

教学反思

上一篇:优美句子摘抄加赏析下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简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