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24-10-23

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共10篇)

1.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一

中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现状调查

一、近十年来医药零售连锁市场的格局。

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壮大,经历短短的13年时间,却走过西方国家连锁药店几十年所经历的历程,成为药品产业链上最为市场化的一环,这是中国药品零售业的骄傲。

中国连锁药店从区域上看,兴起于华南广东,逐步发展壮大于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目前华南、华东、华南、西南、东北。西北都有各自的强势连锁药店。

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将进入全国性连锁药店发展整合期。门店集中度不算高,但是销售额集中度接近50%。

从业态上看,最初只是单一的卖药小店,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连锁药店:健康城(上海第一医药、雷允上药城、无锡市民)、店中店(上海同天、同仁堂专柜、OTC乙类柜)、平价药品超市(老百姓、开心人、浙江天天好、昆山百佳惠)、医药批发超市(河南百川、山东远东等)、药诊店(上海劲松参茸店、老百姓、芝林)、药妆店(杭州武林、贵州舒普玛)、保健品店、生活馆(专区)药店(深圳一致、北京金象)、社区店、商业闹市区药店、网上药店、自动售药机等多业态的各种各样的药店。

从经营理念和定位上来看,经历了第一阶段:治病救人,只卖治疗用药,即传统意义上的“药店”,到第二阶段:增加了滋补、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引入了预防保健功能,可称之为“健康大药房”;再到

第三阶段:引入健康管理、健身、美体、美容功能,增加健美用品和器材、化妆品等,可称之为“健康十美丽大药房”的快速发展更换期;第四阶段,整合型便利商超:同便利店融合,引入方便食品、饮料和日常消费品,以及彩票、电话卡、公交卡、报刊等另类小商品,甚至引进打字、复印、干洗、冲印、订票、公用电话等各种服务,从多方面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抬旺药店的人气,大大提高药店的经营额,可称为“健康便利店”

从竞争格局上看,形成既有单体药店和中小连锁,又有大连锁和平价药品超市,还有专业药店的竞争格局,中小连锁也经历了痛苦的煎熬转变期,开始结盟,各地联盟层出不穷,有名的有PTO、特格尔、武汉天元等。

从资本性质上看,以前只有国有医药公司下属药店和社会单体,现在是股市资本(海王)、风险资本(开心人)、民营资本(老百姓、成大方圆)、国有资本(国大、一致)齐头并进阶段。

目前的格局是大体上四种类型连锁药店并存:他们是平价连锁药店、全国性连锁药店、跨区域连锁药店和本市连锁药店并存的格局。平价连锁基本都是全国性的或者是区域性的,主要有老百姓、开心人、益丰、天天好等;全国性连锁药店主要有海王、一致国大连锁、中联连锁药店等仅有的几家,但笔者认为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连锁;跨区域连锁有大森林、一心堂、成大方圆、和平连锁、万民连锁、九州通大药房、南京医药下属连锁等。城市性连锁药店:即在一个或者两个城市有连锁药店,或者只在本市算是强势连锁药店。

二、平价药房的发展趋势

答:平价的出现,顺应了宏观政治环境、符合经济学上的竞争规律,即资本必然向高利润的行业、产业流动,但平价连锁的鼎盛期似乎刚刚开始,就不得不有结束了。具体请看笔者文章:平价药店的全方位思考:

1、药品零售平价超市时代已经过去

笔者理解“平价时代已经过去”是“平价作为药店竞争策略和经营定位”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无论是平价药品卖场这种业态形式,还是“平价经营这种经营理念”,在药品零售行业都将结束。作为经营者应该永远记住,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平价或者低价的价格竞争,也就是打价格战,永远只是一种战术手段,不能扩大市场总容量,因此不能作为一种竞争战略和经营定位,更不能作为赢利手段,否则就是搬起石

头砸自己脚的行为。现在医药产业链上最难受的是零售这一环节,这也是自己率先价格战的恶果,不过也无可厚非,因为太过价格战洗牌是迟早的事情。但笔者也不否认价格战作为短时期抢夺市场的竞争手段还是有效的。

另外笔者提醒药店行业,药品零售与与快速消费品超市比如沃尔玛和一些大型“shoping mall”没有可比性。拿沃尔玛天天平价来类推药品可以把平价作为战略是可笑的为。2、“平价”对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作用与意义

平价洗牌中国零售药品市场的积极意义在于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何一个行业当平均利润较高时,必然有资本进来进行所谓搅局,促使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降到合理的程度,这是市场进步的表现。

其次,促进了中国医药零售的更加市场化。目前药品零售行业已经几乎完全市场化了,因此就不怕竞争,更不怕外资进来竞争。

第三,促使医药零售产业升级和转型,平价导致的微薄利润和经营困难,迫使连锁药店寻求新的突破思路和生存之道。从而拉开整个连锁药店管理营运水平升级提高的序幕。

第四:促进了医药流通行业中快批公司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平价药品超市和医药快批公司是相辅相成发展起来的。

3、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面临的难题分析

·“平价”标签难以撕掉

按照营销From EMKT.com.cn定位学派创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定位的理论,定位就是牢固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树立其你自己产品、品牌、企业的形象,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和记忆资源。当年平价药品超市就是靠着平价所向披靡,一路发展起来,但通过自己传播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平价这一印象和“标签”牢固的树立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完成了定位:“平价”。这在初期发展壮大阶段无疑是有益的,但现在却成为转型和重新定位的最大障碍。因为消费者对平价药品超市主要的品牌印象就是便宜,你价格卖高了,做了改变,消费者就会短期内不认可,就会放弃进店。这是所有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都必须越过的一道坎。因为改变定位必须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传播才能慢慢改变,消费者印象和购买习惯。

·定位转变容易,但消费者认可难

“既然光卖药不行,那就卖点别的试试”,这是不少平价药店老总的真实想法。可是,卖什么好呢?卖了别的东西就行得通了吗?这也是平价药店老总们普遍担心的问题。

转型的定位如果没有研究清楚,对周围商圈及其发展趋势如果没有过细的分析调研,重新定位就可能仓促而不准、不精、不深。而且定位是靠产品组合和服务组合来实现的,不是你一宣布消费者就认可,就如同有人现在说自己的皇帝,没有人对他喊万岁一样,不是你说自己是是吗就是什么,消费者把你看成什么才最主要。因为掏腰包的是他们。

因此你还面临着转型定位的难题还有消费者的认知,要解决平价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来的固有印象,非一日之功。

·媒体不会再是免费的午餐

平价药品超市的形象定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时平价药品超市的广泛传播是因为有大众媒体记者顺应老百姓药价高的抱怨,对降价报道有广泛的社会心理需求,因此才免费给予炒作,因为媒体也需要有看点和迎合自己的读者群,现在你转型就不关他们的事了,因此也就没有媒体帮你炒作了,这才是应该关心的问题。

·定位改变后的供应链难题

当年平价其所以能一路跑马圈地取得成功,供应链上一个功不可没的供应商就是快批医药公司九州通的崛起,可以说没有九州通就没有平价药品超市的崛起,二者相辅相成。如今转型改变定位,还有一个象九州通那样当年配合你平价定位的供应商,能够及时保证供应你定位一致产品吗?答案是未知或者是否定的。因为目前适合药店销售的非药品的供应链还未形成,也不够稳定,比如还没有一家专业化向药店供应各种中高档化妆品的公司。其它定位多所需的专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也是滞后的,这些都是转型

和改变定位需要事先准备好和解决掉的问题,否则就会无功而返。

·服务水准难题短时间内提升

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就是,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必须追求利润,创造利润,这也是零售业谋取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医药零售产业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特殊零售业态。应该保持一定的合法利润空间,如果超越了利润的边界,搞恶性折扣让利,企业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试想没有一定数量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水平专业技术(如执业药师),药店的服务质量怎么可能提高,而高素质人才的成本是很高的,没有一定水平的利润,不能开除较高的薪资水平,就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盟,也就无法实现转型和重新定位。因此从平价药品超市管理的角度,也必须重新定位。

4、转型还是不转-都必须突破平价药超目前的发展瓶颈

·转型是一些平价药超的必然选择

平价成为常态是平价竞争的必然结果,整体拉低了药价水平,使消费者受益。但平价导致的较低的赢利水平与赢利能力,成为平价药品超市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平价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平价既在短期内成就了平价药品超市这一药品零售业态,现在又必然地成为其发展必须逾越却又不得不跨过的障碍。因为低价这种最容易模仿、技术含量最低的竞争价值策略不是方向,那么就应该寻求其它竞争战略。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观点:一种产品、服务和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竞争一是促使利润降到行业平均水平上下,二是会导致市场细分,每种产品、服务和行业就要寻找他的细分目标市场,从大众营销进入个性化营销,分众营销时代。药店营销也不例外。只有定位清晰、经营有特色的药店才会有持续竞争力,才是发展出路!而定位绝非经营场地大、品种多、价格便宜这么简单!就是说理论上转型也是必然的。

再来看看我们的药品平价超市:定位完全雷同、经营方式雷同、管理模式雷同、目标消费群定位雷同,其中目前各地平价药品超市的目标消费群定位雷同且明确:基本上是把价格敏感的用药量较大的老人、慢性病者需要平价做为目标消费群,这群人占到目标顾客群的70%左右,老年人以退休金为生,且常年用药,便宜便成为他们选购品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而方便、品种、服务都是次要的。老年人有的是时间、购物目标明确、而不会冲动购买。也基本对促进其它较贵药品销售额提高作用不是很大!·不是所有的平价药品超市都需要转型

然而由于城市不同收入阶层的形成,尤其是低收入的下岗阶层和农民工阶层的存在,平价药品超市还是有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因此有一部分平价药品超市将长期存在下去,数量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有一部分平价药品超市则必然转型。

·多元化和差异化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一

当平价药超增多之后,你的商圈和顾客群必然缩小,这样仅靠价格就不能获得消费者的,树立独特的差异化品牌,就成为顾客进店和忠诚的关键。

5、平价药店的转型的四大方向

笔者认为有四大转型方向:

(一)、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叫做“健康城”、“健康中心”、“健康广场”、“健康超市”等。这是大型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首选的定位。

·健康管理中心将成为一种业态

关于“健康管理中心”型的大药房,笔者以为随着中医坐堂的解禁,将来必然成为一种新的药店业态。我对健康管理中心型药房的定义就是:为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提供从诊断、治疗、用药、饮食及保健、康复、亚健康管理等系列、系统服务的药店。这是因为,之类药店正好介于医院和一般传统药店之间,医院之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服务,传统药店只卖药,但消费者需要的是健康是整体的健康和对自己亚健康的调理,是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这方面的需求目前满足的非常不足,且满足的水平低下,因此:“健康大药房”或“健康管理中心大药房”必将顺应市场需求,成为一种药店零售业态。

·健康管理中心不同于多元化大药房

“健康管理中心”型的大药房是不同于简单的多元化的药店的。其最大的特色的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

解决方案,其基因检测、虹膜检测、经络检测、中医中药馆、调养汤馆、专业医师、专业保健按摩和执业药师的服务都是一流水平的,而传统的多元化只是增加一些品类比如食品、化妆品、器械等,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国内还有广州的绿色世纪公司(含药房)、还有深圳的永安堂大药房的一些门店,都有一些专科病的诊治调理门诊和系统的治疗调理、健康保健指导之类的服务。

·适合转型为健康管理中心的平价药品超市

不是所有的药超都能转化为健康管理中心型药店,能够转型的平价药品超市,必须具备一下四个条件:

A

A、商圈足够大,且目标消费群有消费升级的能力。一般中等城市一家到两家足够了,大城市可由3-5家。

B、店方都足够的资金培育一个新的健康管理市场,改变定位的插播宣传、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市场前期开拓的投入等。

C、有足够的管理升级能力,包括整个运营管理的升级。平价价格战是最低层次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竞争,是谁都会的,只要牺牲利润就行,而健康管理需要相对专业得多的医学和药学服务,以及设备、产品相配套。

D、有专业人才、专业服务,尤其是医师、药师、营养师、保健师按摩师、健康教育专才等。另外还得有持续不断的执行力。

·健康管理中心的营运突破

在品类结构上,要形成几类慢性病常见病治疗康复从食品、器械、药品、用品的齐全品类,要有特色,不再平价商超的齐全。要淘汰一些便宜的品类;

在营销方式上,要走出去跨出店面做营销,到整个商圈去培养消费者群体,并且是数据库培养长期忠诚消费者群体为主。并且注重高端人群和团购。

选址上要注意交通,尤其是开车的便利性,健康管理中心的高端人群比中低端人群多。服务项目上要有特色,并且注重体验、注重便利。

(二)、大型药妆美容食品店:药妆汇、药妆店、康复美容化妆中心。

药妆店是最近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的首选,笔者早在前年在中国医药报上有所论述,具体来说,药品和化妆品具有天然的类似性,而且药妆店在日本台湾、香港等很是流行,笔者最近到日本考察药店,发现日本的药店基本都是药妆店。

定位:药品、化妆品、美容食品店。

目标消费群:白领金领商务人士。

功能:高档药品、中高档化妆品、各种美容食品及汤料

经营项目:食疗系列产品、高档药品、美容及化妆品、美容保健器材与服务项目、运动器材。面积及其选址:这种转型定位适合中小型平价药品超市,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选址一是大型高档居民社区,二是繁华商业闹市区,但不一定与医院毗邻。

经营策略建议:前期访低门坎,让国际一线、二线知名化妆品进驻,以带来人气。在经营的化妆品上,必须注意药妆汇定位与原来的平价药品超市完全不同,因为目标消费群基本不同,你不能在把中老年人作为自己的目标顾客群,你产品的价格不能在低,你见过低价位的国家品牌化妆品吗?因此你不能再以平价的经营思路来经营管理药妆汇。

(3)、综合小超市

名称:健康小超市、健康坊、迷你健康中心、绿色健康超市。

定位:以最小的面积,经营家庭最需要的药品、保健品、家庭最常用生活卫生用品、快速消费品和门诊及活动中心。

目标消费群:社区居民为主。

功能:一站式购药购物看病和健康活动。以方便为主。这明显有别与其它大型超市。

面积及选址:面积在400-800平方米之间,不宜太大,选址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居住区域。中小城市更加适宜。

特色:便捷且有特色。买药、买保健品、买普通生活用品,看一些小病,以及去活动中心去健身游玩,全部都可以聚在一起。特色体现在可以看小病和进行健康活动上。尤其是门诊和健康咨询基本可以实行免费以吸引人群。比如一个家庭主妇,儿子感冒了需要买药,正好家里也需要购买其它日用品,如果她来这个包揽平价药房到平价超市的便民健康超市来说,她肯定会买完药后马上买酱油。里面如果有门诊,她就直接把小孩带到门诊里来,看病、买药、买日用快速消费品都能一次性全部搞定。

(四)、标准药超。缩小经营面积,一般200-300平方米,药品齐全,医学服务专业,就某个系统疾病做出特色尤其是在诊疗、保健、用药指导、康复等方面都要做到位。

三、PTO能否解决中小连锁企业的困境?

自PTO成立那天起,笔者就一直关注PTO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说是PTO从发展到壮大的一个见证,笔者现在还是PTO的顾问。

笔者可以肯定的说,PTO代表了未来走过中小连锁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必然。

中国中小连锁面临的主要是平价连锁的低价大规模竞争和大连锁的专业化管理与服务,以及以上两者都具备的采购优势的竞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思路就是成立联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竞争。PTO联合后,形成一定规模既可提供中小连锁发展所需要的OEM低价PB产品,又能解决中小连锁严锁发展所需要的管理、营销、咨询、指导、培训,尤其是赢利模式设计,令很多中小连锁知道怎样才能赢利。因此可以解决中小连锁所遇到的困境。

PT0自从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低价采购规模已经达到8000多万元,就是说低价采购品种的销售额达到2.5亿元人民币左右。另外其管理输出,形成竞争优势。

然而,联盟之路是艰难的,除了PTO自身的升级、真正给会员客户提供价值外,还得会员真正按照PTO的游戏规则来,一起努力,这样既是扶持PTO,又是一种自救行为。

四、连锁药店限距、“中医坐堂”试点给药品零售业带来哪些变化?

答:限距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保护了一些药店,其弊在于不利于竞争和提高行业经营水平,任何受保护的商业都不可能实现成分竞争,充分竞争后,就有一些药店亏损而自动退市,按照西方每6000人左右一家药店的标准,中国有些城市药店过剩,但总体上数量也许还不够,当然我们药店的规模比西方药店小得多。

中西坐堂绝对是政府明智之举!其好处在于一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消费者少花钱制好病,节省费用;有利于药店发展,中国药店由于处于医药不分的宏观环境,拿不到医院和医疗单位处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坐堂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处方来源,药店就可以提高客单价和销售额;有利于中药饮片的发展,真正的中医应该是望闻问切的高手,辩证开方的高手,这需要地道药材饮片配合。

五、资本的不断进入,对医药零售连锁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答:资本进入对连锁药店可能有以下影响:一是加速提高连锁药店行业集中度,有了资本一些连锁就可以快速在全国发展壮大,因为无论是开直营店还是收购控股其它药店,都需要大量资金,零售行业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入要求较高;二是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比如高薪引进人才,引入最先进零售管理软件,象品类管理的分析软件等;三是建立自有品牌,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自有品牌产品的规划引进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资金支持;四是建立配送系统,没有统一配送,就无法统一管理,这是其它五个统一的前提,你不能及时把货给我,我怎么能按照你的管理意图行事呢,因此这是跟本。

六、请分析一下目前的医药零售连锁市场现状!未来走势!

答:目前的群雄逐鹿,诸侯割据,战火四起,并购不断。总体上来说有以下趋势

a)强者越强,走向全国,但全国性连锁不超过10家,且发展缓慢,真正全国大多数二级以上城市都有连锁药店分布短期内无法做到。

b)联盟将快速获得较大发展。尤其是PTO联盟

c)定位与赢利模式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将成为趋势,连锁药店不会再以单一的价格战为主要经营手段了。

d)区域性性连锁在当地的优势还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e)零售精英水平直逼商超。

2.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二

[关键词] 农村连锁零售业态对策

在农村发展连锁零售业态是关系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重大项目,它不但有助于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也为广大零售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其既能避开大中型城市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也可以发掘农村这个巨大的长尾市场;同时,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发展连锁零售业态的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基础

1.理论分析

连锁经营是当今国际零售业的主流经营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商品销售额一般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美国己达到70%左右。首先,连锁经营的本质是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业,通过联合,形成较大的企业规模,从而实现了专业化分工,进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统一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分散销售,降低销售费用;集中决策,降低管理费用。其次,连锁商店总部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培训人员,筹措资金,从而实现了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商誉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和有效配置。另外,连锁的各分店具有高度同一性,从商品、价格、服务到店面装潢、店堂布置,到销售策略、服务水平、经营理念都如出一辙,容易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建立商誉,积累无形资产。

连锁零售业态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目前连锁零售企业集中于大中城市,已经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为连锁零售企业提供了向农村地区发展的机遇。农村零售业走连锁经营的道路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会;有助于提高农村零售业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村零售业态的竞争力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兴业富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必经之路。

2.现实基础

1995年3月25日,在上海全国连锁经营发展现场座谈会上,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指示把发展超级市场和连锁经营方式作为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此次会议以后,超级市场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几十年发展的道路。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全面开放, 一线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零售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各零售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生存考验,向农村地区发展成为零售业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消费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要想再扩大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必须进行产业地点转移,寻找新的消费群体,才能拓展消费市场。我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有9.5亿多,占总人口的73%,农村社会消费零售额占整个零售总额的40%左右,这充分说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购买潜力很大的潜在市场。特别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消费者已初步具备与现代零售业相匹配的购买力和消费观念。从以大连为例,2006年大连村人均收入为8434.28元,比上年增加1604.79元,增长24%左右,2006大连农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3756.11元,比上年增加311.85元,增长10%左右。从上述数据可知, 近年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手中资金积蓄增加, 消费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 为零售业进军农村市场提供了经济调节。

二、农村连锁零售业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 一些大中型连锁经营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江苏苏果超市是近年来涌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江苏苏果早在1998年4月就开始进军农村市场,注重开拓农村市场,是苏果始终坚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到2005年苏果60%的网点布局在县及县以下乡镇, 在整个销售规模中, 50%多的市场份额在农村实现。

在大连地区,目前已有金玛、旺客隆等几家连锁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发展特许加盟连锁超市,全市农村地区的连锁店铺已达到110多个,经营范围涵盖食品、日用品、化妆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但在连锁经营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购买习惯、商品结构、经营成本等问题的制约:

1.传统购买习惯的制约

在农村地区,连锁超市作为新生事物很吸引当地居民,这种吸引力但还不足以使其改变对传统购买渠道的依赖,加上经营者对这种习惯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相应的对策,致使杂货店、代销店、农贸大集等传统的零售业态仍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调查农民在农贸大集的消费额占家庭消费50%左右,购买商品主要有蔬菜、肉类、服装、鞋帽等;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在附近的杂货店购买。连锁超市只是走亲访友时购买礼品首选场所,因为没有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连锁超市的销售额一直比较低迷,无法实现连锁的规模效应。

2.商品结构的制约

根据调查农村连锁超市的商品结构非常不合理,脱离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解决农民买东西难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超市商品基本以日用百货为主,品牌众多,但很多商品从来就没有被顾客动过,例如咖啡产品包装盒上经常覆盖着一层灰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一些新需求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服装、床上用品、通讯产品等。这些需求的满足途径还是要到城市大中型零售店中选购,没有实现就近购买。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购买成本,而且连锁超市也失去了与杂货店和农贸大集差异化经营的机会。

3.诚信问题的制约

农村地区市场体系建设非常不健全,而且农民辨别真伪的能力相对较缺乏,给一些不法经营者进行假、冒、伪、劣的商品交易有了可乘之机,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但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其质量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商品质量有保证是农村顾客选择连锁超市消费的最主要原因。但由于客流量少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总部集中化管理不力等因素,一些农村连锁超市在经营中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销售过期的产品甚至经营假货。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使超市丧失了降低购买风险的优势,结果使一些顾客流失。流失的顾客一部分重回杂货店消费,另外一部分质量意识强的则转向进城购买。这就使得农村连锁超市处境较为尴尬。

4.经营成本的制约

从表面上看,在农村市场开店成本较低,例如农村地区店铺的建设或门面租金都很低;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大大的低于城市。但由于地理位置和长期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现有条件下发展连锁超市,就必须在物流、渠道建设等方面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这都造成在农村市场的经营成本实际上要高于城市市场。另外,农村连锁超市的销售额一直较低,无法实现规模配送,使经营成本提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超市商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其所属县城。因此关心价格的农村居民更加不愿意进入超市消费,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连锁超市在农村地区的成长。

5.人脉资源的制约

由于特殊文化因素以及农村居住特点使农村邻里之间、亲朋之间往来比较频繁,在农村地区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这也影响着居民的购买行为。例如你一定要去XXX商店买东西,因为那是舅妈的弟弟经营的;另外在农村也存在強烈的外乡人情结,消除对外来人的不信任感需要很长时间。根据调查大连农村现有的连锁超市的加盟者90%为外地人,80%是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里人。所以经营者在当地没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很快融入当地人的社会圈,对当地的习惯和生活水平等相关的信息了解不多,也没有条件利用已有的网络等资源,这些因素都

制约着超市的经营。

三、农村连锁零售业态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连锁经营是农村零售业态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市场既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 但更充满机遇。连锁零售企业应该积极整合资源,抓住机遇, 完善在农村市场的销售体系。

1.引导农民改变消费习惯

引导农民改变消费习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普及商品的质量和安全知识,增强农村居民的质量意识,引导他们选择产品质量有充分保证的超市消费。同时连锁超市要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并做到持之以恒,杜绝假冒伪劣。

其次,还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促销活动,如赠送礼品等,吸引农村居民尝试进入超市消费 ,逐步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最后,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超市和农户”的双赢。通过 “超市+农户”模式,使当地的农副产品进入连锁供应体系,带动农业基地、农户与超市同步发展壮大。一方面降低了超市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解决农民卖农产品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既培养了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又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成为农民自己的超市。

2.错位竞争,开展差别化经营

在农村发展连锁超市不能完全把城市货架 “复制”到农村。首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的基础上,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例如与讲究包装和选择多样性的城市消费者不同,农村消费者更喜欢简单、经济实用型的产品。其次,针对目前电视等耐用消费品,服装等选购品农民一般要进城购买的现状,超市可以适当扩大经营范围,如在设立电器卖区、服装专卖区,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经营范围。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又可以实现连锁超市与农贸大集的差异化经营,减小竞争压力。

3.加强对加盟商的培训与监督管理

连锁总部在实施连锁经营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加盟商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以经营加盟店的基本能力,公司的经营理念等为主。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安排加盟商在其他店铺实习,或者是规定辅导期,这期间由公司派出团队在加盟店里指导经营。另外,连锁总部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店的监督管理。一是不断加强加盟店供应链管理; 二是加强对加盟店的检查和督促,除要求加盟店实行质量承诺外,总部还成立专门机构,对加盟店实施分区域管理和监督;三是建立质量追究制度,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加盟店,坚决取消其加盟资格,并进行经济处罚。

4.构建二元农村连锁体系

与城市市场不同,农村地区零售业的零散度非常高,而且顾客群体分布范围也十分分散, 农民难形成集中、强劲的购买力。针对这些特点,在农村发展连锁应该构建二元连锁体系。

(1)在人口流动性较大、交通便利的集镇发展特许连锁, 设立连锁加盟店。加盟店可以获得连锁总部输出的经营管理技术、统一配送的优质价廉的商品和资金支持,从而更好地发展;连锁总部又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和经营设施, 减少投资, 降低风险,实现低成本扩张。

(2)对周边村庄分散的杂货店以采购联盟的形式辐射.,以连锁企业为主导,搭建采购平台。连锁企业利用市场信息、规模经营和批量订购、成本低廉的优势,为杂货店、夫妻店提供统一配送服务;采购联盟的各成员企业,仍保持自己的资产所有权并进行独立财务核算,可以自由退出。通过采购联盟整合小规模、网点分散的农村零售商,使配送规模化,降低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利于连锁经营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5.充分利用原有商圈

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要有效利用原有商圈,其中利用农村原有的供销社系统是最现实的方式。首先,供销社曾经是农村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零售商,有廣泛的群众基础。其次,供销社基层社本身就具有连锁性质,具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某些特征。

参考文献:

[1]李芬儒陈蓉华:农村批零业态发展连锁经营应关注的问题[J].农业经济 2006 (6):36~37

[2]李刚:我国零售业态发展趋势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8):45~48

3.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三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研究概述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第二节研究内容2

第三节研究方法3

第四节研究结论4

第二章全球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发展状况研究6

第一节全球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6

第二节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发展状况研究7

一、美国7

二、英国8

三、印度10

第三章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15

第一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发展宏观环境研究(PEST因素分析法)

一、政治环境对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的影响15

(一)商务部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经济型饭店经营规范》国家行业标准

(三)经济型酒店对星级制度不是很敏感

(四)经济型酒店的产权问题

(五)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

二、经济环境对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的影响21

(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二)中国旅游市场直接刺激了酒店业的发展

(三)国内外资本纷纷加入酒店连锁业

三、社会环境对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的影响26

(一)2014-2020 年中国人口人文统计

(二)2014-2020 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三)2014-2020 年中国居民收支水平分析

四、技术环境对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的影响32

(一)经济型酒店连锁信息化技术

(二)经济型酒店连锁互联网应用状况

第二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存在的问题37

一、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37

二、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39

三、自身实力的制约40

四、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缺乏42

五、市场营销手段缺乏45

第三节2014-2020 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市场环境发展状况研究15 48

一、2014-2020 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48

(一)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业绩优,继续高速扩张计划

(二)二三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发展前景超越一线城市

(三)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占有率将快速增长

(四)经营差异化和品牌建设是经济型酒店连锁竞争发展生存之道

(五)管理专业化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二、2014-2020 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供求格局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55

(一)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总量低于欧美水平

(二)经济连锁酒店业上演洗牌进行时

三、2014-2020 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一)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竞争激烈

(二)抓住精髓形成特色才能生存得更好

(三)经济型连锁酒店将以两种发展模式为主

(四)加盟即将形成品牌垄断格局,新兴品牌发力

第四章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细分区域市场发展状况研究67

第一节东北地区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67

一、市场规模分析67

二、竞争格局分析68

三、发展趋势分析70

四、区域标杆企业(SWOT分析法)73

第二节华北地区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76

一、市场规模分析76

二、竞争格局分析78

三、发展趋势分析81

四、区域标杆企业(SWOT分析法)83

第三节华东地区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85

一、市场规模分析85

二、竞争格局分析87

三、发展趋势分析88

四、区域标杆企业(SWOT分析法)90

第四节华中地区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94

一、市场规模分析94

二、竞争格局分析97

三、发展趋势分析99

四、区域标杆企业(SWOT分析法)100

第五节华南地区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103

一、市场规模分析103

二、竞争格局分析104

三、发展趋势分析106

四、区域标杆企业(SWOT分析法)109

第六节西部地区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112

一、市场规模分析112

二、竞争格局分析114 58

三、发展趋势分析117

四、区域标杆企业(SWOT分析法)119

第七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各细分区域市场对比研究121

第五章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消费者需购买决策研究123

第一节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分析123

第二节消费者地理变量分析124

第三节消费者心理变量分析125

第四节消费者行为变量分析126

第五节消费者需求趋势分析127

第六章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投融资与并购特征及案列研究129

第一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市场投融资与并购状况研究129

一、投资政策解读129

二、投资规模分析131

三、投资特点分析132

四、投资区域及回报分析134

五、投资方式及渠道分析137

六、投资趋势分析139

第二节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市场投融资与并购案列研究141

一、华平、英联投资7天连锁酒店案例研究(6500万美元)141

(一)投资方背景研究

(二)融资方背景研究

(三)案例动因与过程研究

(四)投融资价值与发展战略研究

二、鼎辉等投资汉庭连锁酒店案例研究(8500万美元)147

第七章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国际主体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SWOT分析法)

第一节速8酒店150

一、公司简介150

二、营业状况153

三、市场策略155

四、发展战略156

五、综合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158

第二节法国雅高集团宜必思酒店162

一、公司简介162

二、营业状况165

三、市场策略167

四、发展战略168

五、综合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170

第三节格林豪泰174

一、公司简介174

二、营业状况177

三、市场策略179

四、发展战略180

五、综合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1824-211

4.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四

2016年中国骨科行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一、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沿革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时间不长,时间只有20年左右,90年代的骨科医械市场基本属于买方市场,骨科医生很多都在找厂家,求厂家做一些适合的产品,90年代开始逐渐有外资进入,同时也诞生了一批本土民族企业。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以上三种治疗方法中更加偏重于手术治疗,占比最大。医疗器械按照物理架构可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两种方式,植入体内的称之为内固定主要包括关节、接骨板、螺钉等等,外固定是在体外的一种固定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架,夹板、绷带、石膏等,两种方式相比主要以内固定为主,两种方式都是为了固定骨折断端促进骨痂形成尽快痊愈。

二、骨科概念及其学术分类

从治疗的角度划分,骨科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足踝类。创伤类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基础的,其次有脊柱类、关节类,现在出来一个新兴的足踝科,现在在一些大型的医院分类更细,有些甚至将脊柱类还细分为颈椎、腰椎等。

首先是创伤类,创伤类又分为小儿创伤、成年人创伤类,创伤类常用的器械主要包括骨钉、外固定架等等,创伤类的内固定方法还可细分为外固定和髓内固定,外固定主要包括钢板、螺钉,髓内固定主要用于干骨骨折中的一些髓内针(钉),髓内、髓外固定很多病症是相通的,很多适应症使用两种方式都可以治疗,可以根据手术者的喜好程度和手法来选择;

其次是脊柱类,脊柱类从临床上又可以分为创伤以及退行性病变,创伤主要是外力比如车祸或高空坠落造成的骨折,退行性病变主要是指日常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还包括一些先天畸形、肿瘤,脊柱内固定又包括螺钉和颈前钢板,还有一些做微创椎体成形的产品;

最后是关节类,主要是围绕人体软组织和韧带组成的结缔组织,最大的关节主要是髋关节和膝关节,其他的如肘关节手术量较小,髋和膝关节占主要;

此外,还有足踝类,它是最近几年的新兴的学科,之前是手足外科,现在单独列出来成为足踝科,这几年借助于一些医疗器械公司的开发,有一些新产品面世,之前足踝科的医生没有很多产品可供使用,基本就是克氏针然后再打螺钉,创伤主要是一些外力受伤,矫形主要是退行性病变的一些问题,之前不太受关注,但现在病人量非常多。

三、国内骨科市场概况

骨科医疗器械从整体医疗器械占比来看,大致占到6%左右,骨科器械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也被看做是高值耗材,技术含量较高。调研报告显示,过去几年内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均达到了20%以上的符合增长,到2018年基本上也有15%的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10亿,期间增长比较大的是关节和脊柱类,可以达到20%以上。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创伤整个市场份额是最大的,有32%,整个国家建筑行业增长比较慢,酒驾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创伤类增长也相对缓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关节和脊柱的增长量相对较大,2009-2015年关节类的年均复合增速可以达到20%以上,2015年关节类植入物的市场份额为40亿元,关节置换目前主要以进口厂家为主,国内的厂家也在不断进步,技术也在不断追赶。以关节置换技术为例,临床上一般使用的寿命是15-20年左右,国内和国外主要是在技术和工艺上有些差异,现在也在逐渐缩小距离,另外国外有些公司垄断了原材料进而形成一定壁垒。

其次是我国国产化率的分析,09-14年市场占有率达到40%,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上升,据了解国外的厂商中只有施乐辉完成了15年全年的计划销售指标,其余厂商都没有实现预定的销售目标。以创伤类进行比较,目前这类是所有骨科医疗器械行业里国产化率最高的种类,国产厂家基本上也能达到进口厂家的水平,在一些地方医院仍以国产厂商为主,关节、脊柱类产品在一线城市进口厂商多一些,很多国产产品在工艺细节上还无法与进口产品媲美。

从竞争格局来看,跨国公司一直在收购国内的企业,国内企业很多也在准备上市,国内骨科龙头威高骨科近期宣布借壳上市,威高的产品在临床上认可度很高,在细分产品上,创伤类、脊柱类产品在威高骨科整体业务中占比最大。

关节类方面,主要是爱康宜诚市占率最大,该公司成立时间较短,2002年前后成立,主要是与北京积水潭的专家合作较多,之后是春立医疗。威高骨科主要致力于抢夺一些进口厂商的份额,产品覆盖比较全面。春立以关节为主,有一部分脊柱产品,凯利泰自身是脊柱类产品,主要是脊柱微创类(PKP和PVP椎体成形产品),后期整合江苏爱迪尔布局创伤领域。康辉已经被外资收购,个人认为国内企业被外资收购对自身来说比较不利,国内企业被收购以后若想开发产品,但是控制权在外国厂商手里没法开发。

从脊柱类产品来看,中国脊柱植入物市场收入由2009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2014-2018预计将继续按照18%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18年可达78亿元。在一些大城市定点的大医院,脊柱类产品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在广大的县级医院和省市的地方医院,还是以国产品牌居多。其次是创伤类产品,根据PICO报告,中国创伤植入物市场收入由2009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6%。2014-2018预计将继续按照16.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数据可能偏乐观),2018年可达86亿元。创伤类主要还是以国产品牌为主,进口公司在临床上没有太大优势。

从关节来看,中国关节植入物市场收入由2009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5%。2014-2018预计将继续按照23.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18年可达76亿元。关节类高端的产品还是以进口公司为主,国内公司在原材料加工、工艺处理、喷层方面处理等方面要差一些。

四、国内外重点公司情况

1、强生医疗:强生公司最早是快消类公司,之后收购了DePuy公司,正式进入骨科领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域,后来收购了辛迪斯公司,辛迪斯公司最早是由瑞士的一个AO协会组织成立的一家公司,这个协会制定了骨科创伤领域的标准,一般骨科医生进入骨科临床领域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AO标准,它制定了手术的操作方法,比如一个钉板打在哪个位置合适以及什么程度均有要求,制定了标准以后又成立了辛迪斯公司,主要做骨科创伤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市占率是最大的,国内在本土品牌未兴起之前,辛迪斯公司的份额也是最大的,很多器械公司都在仿制辛迪斯公司的产品,现在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被国产品牌替代。

2、史塞克:最早是从内窥镜起家的设备公司,手术设备在10年前的市场份额能达到80%以上,临床上认可度高,市场份额这几年在下降。国产品牌在兴起,史塞克的器械质量很好,但是成本昂贵,维修费用高。史塞克前几年的增长非常快,内部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很高,但这几年有所下降。

3、美敦力:比较有名的是心血管支架还有骨科的一些产品,在脊柱类产品方面是龙头老大,市占率在全球最高,2012年收购了康辉公司以及理贝尔公司。

4、捷迈:老牌的骨科器械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最早,10多年前国内许多医院的骨科主任都是捷迈公司培养起来的,所以对捷迈公司产品认可度非常高,前几年和邦美公司合并,它是一个关节类的公司,合并以后目前是这一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

5、凯利泰:公司之前只做脊柱椎体成形产品,产品出来后迅速抢占国内市场,上市之后市值也很大,14年15年逐步收购江苏艾迪尔开始布局创伤类产品,在二级医院和下面的一些县级医院产品市场认可度高,一方面是品质,一方面是价格因素。凯利泰主打的PVP和PKP产品主要是一些微创产品,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压缩性骨折,在没有凯利泰的产品之前,压缩性骨折只能靠在家静养恢复,有了PVP和PKP产品之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凯利泰很快就爆发了,其他的竞争者有山东冠龙等。

6、威高骨科:威高骨科算是国内龙头老大,产品的质量非常好,公司位于山东威海,工厂规模算是亚洲最大,投资在2005年最高。该公司此前和美敦力合作了五年,美敦力本意是想收购威高,但是威高没有卖,二者的合作在业内认为威高骨科是获利颇多。在合作期间,威高脊柱类的产品突飞猛进地增长,到现在为止,威高还在为美敦力做代工。

7、春立、微创:春立公司是一家老牌公司,一直生产关节,以关节起家,上市之后生产脊柱产品。上海微创是留学生回国创立,主要领域是心脉和一些骨科产品,该公司主要是收购了美国Wright公司,Wright公司是世界上足踝产品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足踝产品很好,国内的公司基本上都在仿制Wright的足踝产品。

五、骨科耗材的销售渠道及招标情况

骨科耗材以医院销售为主,国内最早的招标是07、09年,当时的招标分为地方卫生部和军队的总后勤部的招标,目前北京很多医院还在参考这些招标价格。从13、14年开始,很多地方开始招标,包括省级的招标、市级的招标。目前河北招标刚刚完成,采取宁波模式。宁波模式在骨科里对生产企业影响比较大,招标降价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国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产的企业替代进口的企业,将进口企业挤出市场,福建三明模式也是走的是低价模式。

六、全球的发展趋势

关节类器械占比大,关节、脊柱产品的市场占比分别是44.75%、23.39%。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需要置换关节的老龄人越来越多。行业整合加剧,外资一直在并购国内的公司,国际上的公司也在互相并购。史赛克在2011年并购了神经血管部门,2014年并购了施乐辉,公司为了进入其他行业一般采取并购的方式。目前全球90%的市场被前10家进口公司占有。全球的骨科市场对中国给予了一定的启示,国内企业近年也在关节市场加大投入。

七、骨科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创伤类最早的理论是AO的理论,提倡的坚强的内固力,让钉钢板和骨骼端端紧密的贴合,但是一段时间发现造成一些断板断钉的现象,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个钉板不需要和骨骼断端紧密贴合,只要在手术中贴合就行,让板和钉之间有个版面的微动,以后出现了BO理论。目前市面上出现比较多的是锁定板、锁定螺钉。创伤类在几大类产品中增长比较慢的,创伤类产品更多地是用在车祸病人上。关节是市场份额是很大的,前景很广阔。前几年国内的关节产品材质主要是钛合金、纯钛。关节产品与创伤产品不一样,创伤愈合后,取出的钉板就没有用了。关节类的产品是代替本身的关节使用,会一直留在体内,目前临床给出的年限是15-20年。脊柱类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微创,对于微创也有一些专家给出不同的看法,很多专家认为伤口是小了,但是是否能达到手术效果不能肯定。PKP、PVP的手术属于微创,但是不能完全解决脊柱方面的问题,对于比较重的问题还是得采用传统的钉棒来解决。

5.中国家居饰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五

中国家居饰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家居饰品是指装修完毕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居,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画、装饰铁艺等,对室内的二度陈设与布置。还有布艺、挂钟、植物等等,家居饰品,作为可移动的装修,更能体现主人的品位,是营造家居氛围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理念。家居饰品可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

中国家居饰品行业的历史在2000年以前,市场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家居饰品行业。当时的家居饰品主要是伴随着家具行业、礼品业、鲜花、床上用品的分散式销售。中小城市的饰品消费由于受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家居饰品还只是较普通的配饰,产品的档次相对来讲偏低,人们对家居饰品的关注度不高,较少有规模的家居饰品专卖店。在15年前,人们比较重视居室的整体装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重装修 ”,人们在地板、家具、浴缸等大件上投入重金,这些才是居室最重要的摆设,往往忽略了小饰品的搭配,即使有,也只是类似于花瓶之类的简单装饰。所以,那个时候,很少有企业专门的去经营家居饰品,更谈不上家居饰品行业之说。中国家居饰品行业现状 家居饰品,作为家居装饰的必须点缀,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中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目前家居饰品行业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家居饰品业态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或是产品精良、设计新颖,但价格高昂,如特力屋等;或是走大众化路线,价格低廉但风格杂乱,品质难保障的普通饰品。我国家居饰品生产聚集地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广东为主的珠三角生产基地,产品一般都是以来样加工为主,有出口也有专门为家具的生产厂家的产品量身设计;第二类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地,这部分厂家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还有一类是以工艺品形式出现的小规模零散厂家,多带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家居饰品行业瓶颈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群消费观念,国内的家居饰品行业起步较晚,在2000年后才出现了一些小型的家居饰品专营店。国内市场发展缓慢,全年销量虽然可达到2000亿元,但这更多地要归功于出口因素,国内尤其是中小城市中的产品一般都是较普通的饰品,产品的档次偏低,较少有规模的家居饰品专卖店。中国的许多优势将不复存在,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外金融危机的洗礼,很多企业正在抓紧做内销转型,但是做国内市场,得开拓渠道,创立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其中遇到的问题太多太多。此外,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高,消费者还未养成对

于家居装饰的消费习惯,其对国内市场的引导仍是一条漫长之路;针对家具企业做专门的装饰设计也是家饰企业业务的一部分,但这部分毕竟还是少数;国内的家居装饰企业也会依托于设计师的推荐,但是现在一部分设计师存在着收取高额回扣的现象,导致原本性价比较高的饰品“被暴利”,而厂家所赚取的利润却很低廉。

中国家居饰品行业的前景家居饰品行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国内专业人士对于我国的家居饰品行业仍充满信心,家居饰品发展潜力较大。国内家饰市场的需求空间在强劲的消费拉动下变得空前宽广,国际的大型家居卖场入住国内加速,一些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家居的巨大市场,如英国的百安居,瑞典的宜家,台湾的特力屋等品牌都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大型卖场,并在继续扩大着国内的业务,它们都设有专门的家饰专区。国美电器原总经理陈晓就是看中家居饰品在中国的前景在上海开店:名巢靓家从事高档进口品牌家饰产品专业的卖场,这些都是家居饰品行业向前发展的良好历程。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实用化。家居饰品除了美观和别致,还增加了趣味性之外,更强调了实用性,美观独特的外形依旧存在,但是,美而且有用、美而且有趣,成了附加的必备前提。

趋势二:环保化。在绿色环保备受追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呼唤纯天然的绿色家饰,自然清新的装修风格已成为时尚,这也使得当今的家居饰品趋向清新、自然、古朴,甚至原始的野味。如铁艺品、木艺品、草编制品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木材、柳条、芦苇和竹子,可以说是绿色环保的佳品,环保的饰物成了消费者更高的追求。

趋势三:品牌化。走进各大商场的家居饰品销售部,在老面孔之外你会看到更多的时尚品牌推出各自的家居饰品。也就是说,很多人已经开始习惯购买各类时尚品牌。很多时尚品牌也开始出现时尚家居饰品。国内的家居饰品卖场在做大、做专后要注重培育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家居饰品品牌相抗衡,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

全国家居装饰装修的总产值大约有8000亿元,而家居饰品的年消费能力可达到2000-3000亿元,而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性化家居饰品的市场将越来越大家居饰品行业将蓄势待发.中小城市的饰品消费由于受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家居饰品还只是较普通的配饰,产品的档次相对来讲偏低,人们对家居饰品的关注度不高,较少有规模的家居饰品专卖店。2000年之后,家居饰品行业逐步形成自己的市场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精神生活愈加讲究的年代,生活体验式营销、整体家居模式的推崇让饰品从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变成了举足

轻重的配角,甚至可以谈得上是二号主角。家居饰品大受欢迎,不仅与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也受到装修设计界近年来所提倡的“轻装修、重装饰 ”的影响。很多市民在家庭装修时扭转了以前传统的观念,不再追求过于复杂的装修,而是更注重后期的软性装饰,包括无框画、摆设、布艺、灯饰、室内色彩搭配等,既能彰显个性,又能够轻易地通过改动来增加 家居 “品位”。家居饰品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理念。家居饰品的种类也从以前的单一型转变为现在多样化,从材质上分,有布艺、玻璃、陶瓷、树脂、铁艺等;从用途上分,有壁画、烛台、灯饰、玩偶等。家居饰品还做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是为了给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

家居饰品行业现在正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市场流通还着受传统营销方式束缚,产品价格相对还是高的,行业市场中的各大体系还不是很完善。2007年,首届中国家饰行业总裁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饰品、家具、卖场三大领域的精英齐聚一堂,围绕家居饰品的终端渠道建设展开探讨,提出了强化卖场终端、与品牌家具配套、扎堆购物中心三大对策,这无疑对家居饰品行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六

关键词:中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历史前景大樱桃又称西洋樱桃或甜樱桃,原产西亚及欧洲东南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国,经过多年不断繁衍扩展,目前全国种植总面积超过10万hm2,大樱桃年产量达60万t左右。大樱桃已成为我国水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樱桃的种植成为典型的高效产业之一,在我国方兴未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1大樱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大樱桃引入我国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一是引进试栽阶段。大樱桃原产欧美,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外国传教士、商人、船员引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烟台、大连等地开始试栽。

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解放以前,由于连年战乱,大樱桃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解放后,百废待兴,生产进入恢复期,政府在种植业方面,将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国民吃饭的问题,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战略目标,经济作物发展相对滞后,大樱桃由于栽培技术的不完善,各地少量地进行了引种试栽。

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效益型农业受到重视,人们多途径进行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高效生产,以期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取最大的回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能。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由于大樱桃生产产值高,受到普遍关注,各地纷纷引种,呈现适宜区全面开花式发展,种植范围、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大樱桃产业的布局

由于大樱桃冬季休眠需7.2 ℃以下低温在900~1 400 h,我国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方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大樱桃以江北栽培为主,西南高地有少量发展,但品质远不如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总体上我国大樱桃在布局上呈现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分布态势,初步形成了山东、辽宁、陕西三大产区,安徽、江西、河北、甘肃、新疆、山西、北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青海等多省市局部有所发展的产业布局。

3发展大樱桃的优势

大樱桃富含营养,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专家称之为“维生素丸”,具有调中益脾、平肝去热的作用,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保健果品,特别是美容养颜效果显著,很受广大妇女的欢迎,销售势头强劲。

大樱桃是北方“春季第一果”,成熟早,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多年来销路不错,售价较高,有“贵族水果”之称。

长期以来,由于大樱桃不耐贮运,栽培范围十分狭窄,导致大樱桃扩展速度较慢,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之需。短缺就是商机,短缺造就了大樱桃的高价值,前几年棚栽大樱桃每1 kg售价曾一度达到600元,青海露地栽培的大樱桃667 m2产值曾超过10万元,售价及产值之高在水果中是少见的,即使近年来露地栽培的每1 kg售价也在14~16元之间,是其他果树没法比的。

4大樱桃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除不耐运输外,栽植成活率低也是影响大樱桃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农谚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栽植技术的不完善、苗木质量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新栽樱桃抽条、干枯现象发生普遍,成活率低是我国樱桃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大樱桃贮藏性较差,在成熟后常温下贮存1~2 d即软烂,管理不当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各地对大面积发展大樱桃持谨慎态度。

由于大樱桃成熟早,成花容易,价值高,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大樱桃生产成本较高,一个标准化的现代温室造价在8万~10万元,一个大棚造价在1万元左右,所产的果品必须要具有现代的冷库贮藏设施,现代的冷链运输或快捷的航空运输作保障,这样的高要求限制了大樱桃的扩展。决定了其只能在交通方便的干线或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城郊发展。

大樱桃由于产量少售价高,在我国是贵族水果,在销售上走的是高端路线,以酒楼、宾馆为主要销售场所,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广、深等城市是主销区,礼品果是其主要销售方式之一,这一销售特点,也限制了大樱桃的扩展。

5大樱桃产业发生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我国大樱桃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栽培范围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完善,现代化贮藏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限制大樱桃发展的因素逐渐解除,我国大樱桃栽培范围在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大樱桃生产的普及进程加快。

二是栽培技术日渐完善,建园质量提高。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大樱桃建园的难题逐渐解除,通过适宜砧木、品种的选择,优质苗木的应用,栽植时大坑足肥多水措施的实施,栽后育苗袋的套用,大大地提高了建园质量,初步实现了“樱桃好吃树好栽”的梦想。

三是产量逐步提高。随着大樱桃管理中科技含量提高,物质投入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据报道,在先进产区,667 m2产量最高已达到了3 000 kg,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翻了一番多。

四是果品质量显著改善。随着绿色、无公害、有机栽培措施的普及,在大樱桃生产中大量应用了农业、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危害,有效地降低了园内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了果实中农药的残留量,果品的食用安全性提高。

五是现代贮运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大樱桃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果业发展方面,各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优势产业,其中一个主要标志是兴建了大批现代化的贮藏运输龙头企业,彻底改善了大樱桃的生产环境,有效地缩短了大樱桃从产地到餐桌的运转时间,减少了生产损失。

六是销售的平民化是大势所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随着大樱桃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物质供给的丰富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樱桃的销售一定会走向大众化,只有实现销售的大众化,其发展才算步入正常化。

七是大樱桃加工研发步伐加快。在大樱桃罐头、果汁等简单加工的基础上,近年来大樱桃酒研发成功,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每瓶售价高达1 000元以上,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效地解决了鲜果贮运、销售的难题。

八是自花结实品种的成功引进,简化了管理程序,使大樱桃栽培朝着省力化方向发展。加拿大、美国应用杂交及辐射育种的方法,培育出了斯坦拉、斯塔克、艳红、拉宾斯、新星等一大批可自花结实的品种,这类品种管理省工,产量稳定,品质好,抗晚霜危害,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先后引入了这些品种,并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极大地简化了栽培程序。

九是矮化栽培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绝大多数大樱桃在栽后,幼龄期较长,需要经过4~5年的生产才进入结果期。幼龄期长,不但影响前期收益,更重要的是影响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我国果树科技工作者,积极进行矮化栽培探索,初步取得结果。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吉塞拉砧木具有很好的矮化效应,以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表现最好,吉塞拉5号为矮化砧,嫁接在其上的樱桃是同期嫁接在其他砧木上樱桃树高的50%~70%,树高通常在3 m左右,嫁接在吉塞拉5号上的樱桃一般第2年即可结果。国内探索的用毛樱桃作基砧、FL-80李子作中间砧嫁接大樱桃,也具有明显的矮化效应。

6大樱桃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大樱桃发展实际,概括而言,我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呈现“五升一降”态势,即种植范围、种植规模、产量、消费群体、整体产业效益呈上升之势,而单位面积收益呈下降局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大樱桃高效的凸显,全国各适栽区纷纷引种,使我国大樱桃由原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渗透,形成了环渤海湾产区、黄河故道、黄土高原低海拔产区、西南高地产区、新疆沙漠边缘产区几大板块,种植范围在逐渐的扩大。

由于大樱桃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加之大樱桃采收较早,成花容易,管理较苹果等果树简单,种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呈现种植规模不断扩展之势,全国兴建了一批“万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大樱桃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随着大樱桃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扩展,整体产能增加,总供给量增多,销售价格下滑,价格降到普通民众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促进了消费人群总量的上升,产销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樱桃的消费由少数富裕人群向广大民众转变。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滑,单位面积产值开始下降,其生产优势在减弱,局部卖难现象有所发生,销售价格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生产效益回落明显。

7大樱桃产业发展注意事项

我国大樱桃产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产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展望未来,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应强化管理,以确保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控制发展规模,坚持适地适栽,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多了烂、少了断是农产品发展的基本规律,象前几年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规模过大,导致产能过剩,多地出现大面积毁园现象,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财力、人力浪费。在大樱桃生产中要注意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毕竟大樱桃是时令水果。目前由于运输、贮藏措施的配套跟不上,不具备大量出口的条件,销售是以国内为主,国内销售由于售价高,消费群有限,超量发展,风险系数较大,因而控制发展规模,坚持适量发展,很有必要。发展大樱桃要适应其不耐贮运的特性,生产基地应紧贴市场,要优先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以便产品入市,减少损耗,要避免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大规模发展,防止给产业留下较大的隐患。

二是增加技物投入,提高产量。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投资能力大小有别,生产中大樱桃产量相差悬殊,高产典型667 m2产量在3 000 kg以上,而大面积平均产量较低。据统计,我国大樱桃平均667 m2产量在400 kg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大樱桃产量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生产中应增加技术、物质的投入,强化低产园的改造,以利于产量提高。

三是逐步完善贮藏运输业,积极发展加工业,提高大樱桃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贮藏、运输、加工是大樱桃生产的后道工序,后道工序的完善,可有效地减少生产损耗,提高产业效益,因而应根据大樱桃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发贮藏、运输、加工措施,切实减少生产损耗。

四是增加保护地栽培比例,促进产业效益提升。一般保护地栽培的单位面积产值是露地栽培产值的10倍左右,在生产中应尽量地增加保护地栽培的比例,以促进整体产业效益的提高。

五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实行良种化栽培。品种不同,生产能力各异,抗性有别,生产中应选择生产能力高、抗性强的品种种植,为高效生产打好基础。

六是普及矮化栽培。在大樱桃栽培中,矮化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在保护地栽培中,矮化有利于控制树体的长势,促进早结果,提高产量。

七是强化树体控制效果,抑制营养生长,以利于成花结果。大樱桃是生长势较强的乔化果树,树体控制不当,主枝粗壮,徒长枝发生量大,无效营养消耗多,不利于坐果,生产中表现坐果率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因而控制树势是大樱桃管理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忽视不得。

八是强化防灾意识,减轻灾害危害。生产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对生产威胁较大。大樱桃花期早,易发生冻害,裂果现象发生普遍,晚霜、冰雹、干旱、果实成熟期降雨常导致减产或绝收。生产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轻灾害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

7.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七

很多人认为,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匮乏的原因是近几年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所导致。其实不然,有这方面的因素存在,更多的则是行业历史原因所造成。2003年7月,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科委员会发布《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汽车维修行业的车源、车种、服务对象以及维修作业形式已发生新的变化。因此,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群体的素质,这是解决好汽车维修行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汽车维修服务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维修及相关行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该报告还指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调查来看,国内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具体体现在: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工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工人技术水平偏低;接受专业培训人员比例偏低;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比例偏低等。因此,维修行业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具有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从而导致行业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以及事故率高等不良现象。

2.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匮乏的解决途径

2003年12月3日,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列为紧缺人才的领域之一。至此,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才真正被行业所认识。

该工程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发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在探索新的培养培训模式、优化教学与训练过程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反应能力,促进整个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解决汽车维修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的主要途径来自于职教院校。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学历教育及培训教育准入制度

组织制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办条件以及开展汽车维修等技术培训的准入条件,规范专业设置和技术培训市场。教育部门在相关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对于职教院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类各级培训基地,在实训场地、设备工具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2)完善从业人员资格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的行业准入制度,即持证上岗,这是全面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条件,也是提升整个维修行业发展水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考核范围不仅仅限于维修技术岗位,还包括汽车运用技术、汽车销售业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旧车评估技术、汽车保险业务管理、汽车检测技术以及事故鉴定与理赔等门类。

(3)充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总体来说,就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以就业为核心,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实际需要,制定本专业的实施培养计划;教学过程采用分段培养模式,增强学生适应岗位能力;推进“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提高教学效率。教育部和原交通部还制定了《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保障 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4)加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师资建设

为了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在每年的暑期举办汽车维修领域和汽车营销领域的双师认证培训班,面向全国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引导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学校的师资培训当中,或者直接从维修企业引入一线技术人员。

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在“赛学生”的同时,也是“赛教师”。专业教师在辅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也是自我培训的过程。事实证明,5年的全国职教大赛办下来,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有了普遍性的提升。

(5)开展“订单式”培养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必须采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应通过政策导向,引导维修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合作的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自“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启动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数据统计,2005至2010年,全国高职、中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共建成325所,仅这一项中央财政投入共4.09亿元。而对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以及从社会聘请“精尖”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中央财政的投入也已经超过1亿元。此外,中央财政对于职业教育赞助和免学费资金总额已达700亿元。此外,教育部先后与丰田、上海通用、博世、PPG以及奔腾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形式从赞助设备到以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和提供实习岗位为主,形成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岗位实习——技能大赛——更新课程等一条龙服务。这为国内职教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参考。

3.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2002~2010年,全国机动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从2407人增加到2607人左

右,而2005年b20 70年,全国中、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人数为53.57万人。中、高职毕业生中,除去一部分流失到汽车后市场相关行业或者直接转入非汽车行业,其他大部分都进入汽车维修行业,对行业的用人形成了有效的补充和置换,大大提升了行业生产效率和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然而,2002至201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从9170万辆增加到2.4亿辆,增长1.5倍,而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数量仅增长8.3%。虽然由于维修人员技能水平的提升、维修设备工具的改善,维修效率大大增加,但是远远不能解决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对维修行业人员需求方面的压力。

此外,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剧增,事故多发而导致的车身修复业务量的增加,以及新车销量增加而导致汽车美容与装潢业务的增加,都对相关业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这2方面传统业务一直依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新人,效率极低,而且大多数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从2010年中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种类来看,车身修复和汽车美容与装潢的毕业生分别为432人和798人,这些毕业生对于这2个细分行业人员需求的补充和置换只是杯水车薪。

8.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八

2016年中国私人影院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所谓私人影院,就是私人订制影院服务,一般是独立小包间,装饰精美,用户可自由点播影片、随时观看影片,还能享受私人订制服务。与传统影院相比,私人影院环境较为舒适、私密性高,是适合情侣或是一家人的小团体观影方式。

一、中国私人影院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

技术变革和消费者行为变化一直是推动娱乐产业变革的两大动力,我们从整个社会变迁的视角全面动态的分析,就会发现消费者行为变化所起到的是决定性作用。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统影院市场的突然衰落和汽车院线的迅速发展,无不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

1950年前后美国票房大衰退,普遍认为这与美国电视机的蓬勃发展直接相关。但是其实美国传统院线票房的大衰退要早于电视机普及期,那时美国家庭电视机普及率不足15%,远不足以造成对票房的冲击。真正对美国票房构成影响的是美国战后人口向郊区大规模的迁移。为了解决战后士兵的安置和重返社会的问题,美国政府根据1945年通过的《士兵权利法案》向退伍士兵提供低息贷款买房子、上大学,同时各州大规模兴建高速公路,直接造就了战后美国社会的“郊区化”和“婴儿潮”。

在“郊区化”过程中,城市已不再是消费者娱乐消费和文化活动的中心。50-60年代大约1/4的美国人已住在了郊区,因而许多位于市区的影院成批地倒闭,而与此相对的是汽车影院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1945年,全美汽车影院不到25家,10年后,到达5000家左右,占全美影院数量的1/3,票房收入占全国1/4。

而今中国的消费者行为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首先,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以及娱乐观念的提升,目前我国的电影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至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票从33.3亿元增至440.7亿元,我国的电影票房全球增长最快,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

其次,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大大激发中小城市、县城甚至乡镇居民的观影需求。2015年,79%的新建影院布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根据大地影院与艺恩公司联合发布的《小镇青年白皮书》显示,2011年至2015年,一线城观影市人次份额由25%下降到18%,二线及以下城市观影人次份额由75%提升到82%,其中五线城市观影人次份额达到17%,即将赶超一线城市。然而,传统影院仅能辐射至人口在70万以上的中小城市和发达的县城,这为私人影院在五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的发展留出了市场空间。

第三,观影人群主力的变化,带来了更加个性化的观影需求。80、90后逐渐成为观影的主力人群,根据伟德福思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显示,80、90后占中国电影观众人数的62%。他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观影体验。相比于传统影院人员嘈杂、放映影片时间固定、设施老旧等因素,他们更倾向于与家人、朋友来到服务相对较好、环境更好、网址:

观影体验更佳的私人电影院。这为私人影院在大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

可见,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村镇消费需求的激发、城市消费需求的多元,使得私人影院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两年前,中国私人影院可能只有200多家,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多家,未来在中国可能有10万家私人影院,这会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二、打造“第二院线”是私人影院的最佳商业模式

所谓“第二院线”是区别于传统院线而言的,即通过连锁加盟或直营方式,以统一品牌形象、统一装修风格、统一运营模式,广泛占领传统院线没有覆盖的发行渠道,特别是城市里的小众电影市场渠道和乡镇的农村市场渠道。

1、“第二院线”模式使得私人影院的盈利水平更高。

相对于单体私人影院,“第二院线”私人影院有着明显的盈利优势。目前单体影院主要是向版权公司购买老片源,通过卖票获得收入,但在房租高企上座率低的情况,单体私人影院很容易发生亏损。而“第二院线”私人影院凭着其在发行渠道上的优势,可以作为一些小成本电影、小众电影的发行渠道并参与分账。从电影的制作方角度来看,他们对于“第二院线”作为传统院线的补充是有强烈需求的。2015年全国故事影片产量686部,上映国产影片278部,这意味着408部电影未能在传统院线上映,而上映的278部电影中还存在着大量“影院一日游”的情况。另外,“第二院线”私人影院如果布局到乡镇和农村,具有宣贯国家政策、弘扬精神文明、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社会意义,因此政府有可能对此类私人影院予以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前几日在朋友圈刷屏的关于“快手”APP的文章《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虽然角度有些扯淡和矫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

纵观整个电影产业链,在“内容—发行—渠道”环节中,渠道是比较强势的,因此掌握影院渠道优势的万达和中影具有明显的产业链控制力,而光线、华谊、博纳等公司则面临着内容的不稳定性和较低的产业链话语权。由此可见,“渠道为王”在私人影院行业中同样适用,控制了渠道自然有着更高的盈利水平。

2、“第二院线”模式使得私人影院在监管上更易操作,有利于行业发展。

虽然私人影院的正逐渐成为娱乐领域里的香饽饽,但在发展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1)版权不明:据了解,由传统影院开发的私人订制式影院和连锁式私人影院都在其官网上有明确的版权声明。而那些由个人开设的小而美影院的电影版权并不明晰。电影片源来自哪儿?是否来自正规渠道?这些都没有明确的官方解释。据消费者透露,一些私人影院可以看到在国内还未上映的国外电影大片,或是一些国内新上映的电影。另外,一些私人影院自称拥有上千部电影片源。(2)灰色地带:私人影院一般是独立小包间,私密性好,甚至有一些私人影院的包间是大床房,关上门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会不会滋生不正常交易也不得而知。

其实,如果把私人影院按照“第二院线”的模式经营,经营者就不会在版权和内容上动

网址:

歪脑筋,监管风险也不会那么突出,监管制度的会在和市场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不断完善,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3、“第二院线”模式需要大资本或者大平台的支持

9.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九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各自差异,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创新战略具有直接的关联。从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来看,长期以来的轻投入重产出的数量型高速增长形式在面对国际经济发展时的经济风险抵抗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国家针对这一发展现状与长远趋势对当前对外经济提出了创新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球经济展现了较强的网络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逐渐突破地区和国家束缚,全球性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成为全新模式。

一、“一带一路”与跨境电商

(1)“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重要发展战略的简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良好战略方向和指引目标。该战略最早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10日出访东南亚期间提出的,该经济互利互惠战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与一致好评。“一带一路”战略源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念,并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经过创新而形成的符合当前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是在多边机制共同作用之间,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共同发展。(2)跨境电子商务。从定义上来看,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达成商品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因此从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来看,其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快速演进等特征。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上可分为B2B与B2C贸易模式,不同贸易模式对应的物流、植物结算、海关等方式不同。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又可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两种。(3)“一带一路”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必要的选择,而且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指导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未来开拓其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一带一路”建设给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的跨境电商能够逐渐消除贸易壁垒,与相关国家之间建立自由贸易谈判机制;②“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家顺势而出的相关支撑政策能够为跨境电子商务的通过服务实现全面优化;③“一带一路”能够带动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跨境物流也的发展,进行形成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双赢;④“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全面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利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辐射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明显。仅以2014年的相关经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网购人数超过2亿人,据世界首位,而且涉电子商务经济的总量也高居世界第一,电子商务形式的消费占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1%左右。此外,从跨境电子商务来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无论是“量”还是“质”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建立了跨境的全天候、多元化消费平台。(2)跨境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不均衡。与我国普遍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一样,跨境电子商务同样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正比例关系。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还与“一带一路”战略辐射区具有直接的关联。由宏观经济差异带来的跨境电子商务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不经表现在实体经济上,而且还表现在具体的运营模式方面。总体而言,受限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辐射区域差异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在地区间表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现状。(3)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发展不均衡。虽然跨境电子商务获得蓬勃发展,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我国现代物流在国际间的基础建设并不完善,而且各种相关制度与体系不成熟,这就导致跨境物流在成本、时间、服务等方面不占优势,其发展跟不上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脚步。从目前我国主要跨境物流企业来看,多数缺乏国际快递经验和相关服务,且国际快递主要以普通快件形式存在,这说明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不均衡状态。

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依托“一带一路”加强组织与政策保障。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组织与政策建设,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业务范围和开放顺序,结合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现状,建议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遵循先经常性项目后资本性项目,先货物贸易后服务贸易再至虚拟交易,先出口后进口的顺序逐步推进。从组织保障方面,成立政府主导的地方跨境电商组织机构,承担“专门联络人”的角色,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的保障力;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包括指导沟通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快速审批机制、监测评价机制等。从政策保障方面,同时建立政府政策与企业运营双方面的联合保障机制,从政策、运营和市场三个方面来确保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稳步、快速发展。(2)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竞争战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需要突出区域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自主品牌,進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与其他跨境电商企业的产品形成差异性,研发与众不同的、具备中国地区特色的产品,进而活动市场竞争优势。跨境电商企业需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服务、特色来打造品牌效应,产生客户粘性。此外,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关注新兴国家市场,避开欧美各国过度竞争的威胁。(3)鼓励自建跨境电商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几乎覆盖了我国全部省份,惠及我国大多数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下,东部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发展模式多样化,相关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集群效应。东部地区虽然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难以充分彰显区域经济特色,无法在“一带一路”中形成差异化战略优势,这就需要我国不同地区结合当地经济及差异特色和优势,依托“一带一路”与地区特色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形成宏观环境下的微观区域差异化优势。(4)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发挥金融引导作用。金融支持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支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及其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发挥金融引导作用。具体来说,首先借助“一带一路”拓宽资金来源,比如积极争取亚投行、上合组织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其次要保障投资融资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加强“一带一路”涉及国家间的合作,建立区域征信体系。此外,需要通过发展跨境贸易方面的保险体系,以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投资引导来最大限度的提供保障。

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前瞻

随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从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当前发展的瓶颈,比如跨境电子商务的“非统一大市场”、信任危机、服务滞后、跨境物流发展制约等问题,但是从长远发展趋势与前景来看,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必然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或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国际间商贸活动的主要形式。跨境电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呈现“交叉共生模式”,甚至内贸大电商将主导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参考文献:

[1] 管理要.“一带一路”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

10.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篇十

(一)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我国传统零售业采用商场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存在一些问题,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目前,中国很多商场结合商场现代化购物环境的改造,把电子商务的运用放在重要的位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已有近百家大型连锁商场开设了网上连锁商城,一些大型的超市和百货公司也正着手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体系和交易平台。但总的来说,中国零售业电子商务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交易规模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的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相比,中国零售企业运用电子

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POS系统)。

(二)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互联网数据中心表示,到200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将达到2.63亿,同比增长25%,2007年底,我国的网民人数为2.1亿。2008年网络购物数据调查,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561亿元,同比增长117.4%,进入2008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将呈现出几大趋势, 而B2C电子商务在2008年进入一个高速发展年,并在2011年占据10.4%的网络购物市场份额。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逐渐普及和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必将成为零售业一种极为重要的营销工具,也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要技术支撑。尽管现在还存在着诸如硬、软件的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服务的不到位等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加速普及,传统的零售业态必将全面应用电子商务这一技术手段,从而为零售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未来若干年内,B2C的在线零售仍将处于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将按照市场曲线进一步发展,同时许多资源调整、经营模式变化将不断发生,随着一些相关设施的完善,网络零售将

发展到一个顶峰,但何时才能凭此获得丰厚的回报还有待瞻望。

二、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无法改变的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不完善,一些问题至今仍制约着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商务自身的局限性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很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某件商品,但是最后会和自己所期望的有很大的差别。其实在把一件立体的实物缩小许多变成平面的画面过程中,商品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就会丢失。而输入在电脑里的只是选择商品的部分信息,人们无法从网上得到商品的全部信息,尤其是无法得到对商品的最鲜明的直观印象。因此,由于网络自身的局限性会自然不自然的误导消费者,可能使

消费者不再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对电子商务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二)互联网覆盖率问题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 %)。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

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展比较完善的主要是大中城市,许多中小城市、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光缆建设、电脑普及和网络建设上还比较落后,网络运营费过高,所以网络要全国覆盖几乎是不可能的。基础设施的落后,极大地制

约了零售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对零售电子商务的认识存在问题

传统零售业经历了一、二百年时间,它的操作模式和经营方法在消费者的心中根深蒂固,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仅有几年的时间,尽管它的发展极其迅速,但人们接受它的程度还是有限的,人的消费习惯是很难在短时间改变的。另外,目前大多数商业企业的领导、员工对运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际意义认识不足,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还远不能满足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导致有些企业至今仍然没有把电子商

务建设纳入议事日程,所以大多数零售业不敢冒这个险。

(四)网上商品结构不完全

电子商务不能像传统零售业那样包罗万象,很多对储存条件要求比较高的商品如易腐烂、珍贵的珠宝首饰、在网上购买会让人觉得不安的商品就不适合在网上销售。在网上交易过程中,消费者无法直接获得对商品的直观感受,无法通过自身的视、触、嗅觉来对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作出判断,因此,非标准化的产品如农产品以及个性化的商品如化妆品、香水、服装等在网上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影响。目前网上销售的大多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商品,所以网上销售的商品结构还有待优化。

(五)对网上购物的可信度存在疑问

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交易方式为信用失衡提供滋长的空间,近年来,随着网上商店的增长同时用户对网上购物的投诉也越来越多,我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网上交易中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用户投诉比例达43%。各种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零售业对网上进行大量的商务活动心存疑虑,调查显示,在网络交易中61.5%的人认为“交易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有37.79%的网民认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不能得到保证,消费者也对网上购物疑虑重重,诚信缺失已成为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瓶颈,例如,一些消费者在面对面交易过程中都吃到苦头,更加对网络这样的交易平台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另外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卖方的信誉度也是制约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交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和纠纷,而我国电子商务这是我还处于初期阶段,解决的体制还不完

善。

(六)配送和支付存在一些问题

零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物流从自己的企业中分割出来,而我国的物流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规模小而分散相互间配合协作性差。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企业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还十分缺乏,效率低下等无法达到经济配送规模,不能及时与用户完成实物交割,已经成为零

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

零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还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如何

保证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一直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研究领域。

(七)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不能不看到问题的严峻性。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开展电子商务的要求,物流系统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我国零售业IT投入评估报告显示,我国零售业目前IT系统发挥的效果还

不到10%,和外国相比,国内零售业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水平的应用比较少。

(八)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商场员工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偏少,或虽然有些计算机知识,却又缺乏经营方面的系统知识,这种情况限制了当前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一批既懂电脑知识又懂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都说学电子商务的大学生是要求当中的复合型人才,可

是真正做到的人微乎其微。

(九)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涉及金融结算、身份认证、电子交易待遇和消费者权益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而我国市场经济法规建设尚处于完善中,网上交易许多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这些网上的“个人商店”大都不是法人单位,在出现交易纠纷后,监管部门受理与查处的成本高,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规范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的法律法规,为此迫切要制定一些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以解决电子商务上发生地各种纠纷,防

止诈骗等案件。

另外对于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问题,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电子商务的发展会造成其流转税的流失。

三、中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零售业来说,通过实施电子商务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适应市场增强竞争的能力。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手。

(一)“以优补缺”

既然电子商务自身包含信息失真的缺点而我们也不能完全改变,那么就用它其他方面的优点来弥补不足。网上购物可以进行大量的商品对比,不再只是零“货比三家”,而是可以货比三百家,甚至三千家、三万家;网络购物费用低廉,不但节约了交通费用,商品本身也较实体店铺便宜不少。另外,电子商务以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全天候提供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及客户所需的服务,并且交互方式不受地域的限制,将交易流程数字化、电子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企业成本。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真正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方便人、真诚的帮助顾客,也最终使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于信息的商务活动,需要建设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手段,网络必须有快捷的反应速度和足够的带宽,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软硬件产品,构造、疏通我国信息主干网,把信息高速公路通往祖国的四面八方;同时,应加大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支持电子商务

所需的物流配送。要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并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饿安全性的多层次的开放的网络系统,加

强基础网络的建设,改善国内用户环境。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发展零售企业电子商务,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社会公众和零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电子商务的开展会极大地提高商务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商务活动中人、财、物的消耗,节约能源,有利于整个社会商品生产的集约化和高效益,要教育企业应从长远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电子商务。因此,零售

企业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看清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四)丰富产品结构

网上商品价格低廉性,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商品的齐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平时不常见的一些商品和消费者要求保密的商品更是零售业电子商务所要突出的一个比较优势。网上零售商可以提供独家销售的特色商品,还可以提供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商品,协助消费者实现一站式购物,增加购物的便利性。例如,Amazon便是提供互补性商品的虚拟零售商,它的商品从图书向CD、DVD和录像扩展;有些汽车

经销商为购车者提供保险和金融服务。

(五)确保诚信

由于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只能通过网络照片和商品介绍来了解商品信息的,切记不要对商品介绍是夸大其辞,用虚假的信息欺骗消费者,这将对整个中国的零售业电子商务都是较大的损害。当然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也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有意损害商家的利益,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做到守信保证交易顺利

进行。

(六)构建安全的支付环境,完善物流输送体系

1.健全安全机制

零售企业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技术上通过加密、防火墙等手段实现内外网的安全隔离,建立各种

安全认证机制;管理上制定各项内部网络管理制度。

2.完善物流体系

物流管理决定着企业的销售情况和市场份额,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很关键一点就是倡导交易流程的时效性,因此它要求物流公司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物流输送体系,来完成整个交易环节中的配送流程。必须提高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等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鼓励发展物流配送公司。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促进物流的社会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物流费用,实现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为零售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七)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从零售业现在状况来说,应该推广信息化应用向深度发展,把企业原来的小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大更完整的系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在充分应用系统的基础上业务流程应该如何改变和优化,然后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实现它。电子商务师运用知识和信息的商务活动,通过网络技术掌握与了解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组织采购生产,通过信息与知识在企业组织内部的沟通、学习、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减少管理中的交易费用,最后通过信息扩散,将产品与服务通过网络销售,以较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八)培养新型人才

零售企业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必须转变观念,把电子商务的运营重视起来。我国零售业应该加快快培养既懂传统商业又懂网络边缘型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化电子商务咨询企业,通过技术、业务流程重组等方式将传统实体业务及经营优势平移到网络平台上。所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及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强人员的多能力培训,尤其是金融电子化方面,尽快适应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电子商店、电子采购等的财务运行方式,是

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

(九)建立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新数字化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如保护消费者权益、纳税、版权保护以及对交易的责任,这些都不是某一个国家独自能解决的。要对智能卡的技术标准和共同平台、互联与互动、公共密钥的交插验证等问题达成一致,国际间的合作市非常重要的。网络法必须规定电子商务各方的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隐私问

题必须得到解决。

总之,电子商务对中国零售业来说既紧迫又艰难,中国零售业只有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坚信随着电子商务运用的不深入,功能不断完善,它将企业发展成为符合时代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新兴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玛丽·瓦利,莫尔曼德·拉夫:零售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2]曾强: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

[3]胡耀辉:中国零售业运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3(1);

[4]黄绢:电子商务给零售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E-BUSINESS JOURNAL,2008(12);

[5]王美婷: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业的发展状况研究[J],现代商业,2008(9);

上一篇:标准资料网下一篇:学生会生活部新学期迎新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