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2024-07-15

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精选11篇)

1.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与和谐相辅相成,没有生态,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倡导生态文明是人类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择。

1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世界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过渡开发土地,垦荒种田、滥伐森林,炸山开矿,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正在急剧恶化。

2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目前,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12.8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甘肃省受盐渍化影响的土壤面积接近3万km2,荒漠化土壤面积达19.28万km2,全省2.60亿亩天然草原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过度放牧依旧,草皮萎缩,黄沙裸露。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连续多年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如此速度是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多排放为代价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质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的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所以,我们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经济腾飞,环保欠绩;现在,生态就是政绩,生态就是文明,政府部门要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因为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其决策和管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为政府行为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作用。使国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促进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的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离生态文明、生态良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的发展,一定要注重质的提升,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倡导生态文明,重构自然、社会与人有机进化的合理秩序,是我们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新视角、新境界。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社会公民参与机制,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我们应结合我省实际,认真推进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建设,大力推动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村镇”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文明”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单位、家庭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促进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本论文转载于论文之家: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主要包括: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人与自然不应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的消亡,尊重生命、保护环境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需要,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要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料的开采、制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三是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观。人类的消费应当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我们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和污染环境的消费。通过公众的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带动绿色生产,形成良性互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首先,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工业革命后短短两三百年间,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之下,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

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其次,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既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因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3.1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提升全体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制动。通过加强教育,让生态意识融入每个公民的思想深处,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更好地支持生态文明发展。

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化、生态化。(免费论文网)

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分别比1991年提高6.9和 6个百分点,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而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200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比 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因此,当前要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使农业向加工业、商业延伸,形成加工、科技、服务、销售的产业链,逐步走向现代化农业,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农业形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3.3 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发展

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过度消耗了我国的能源资源,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和环境。当前,我们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

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生态工业,依托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黄金是招远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几年,面对矿山品位下降、产品成本上升的形势,从黄金探测、开采、浮选、冶炼、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干式充填采矿法、直接氰化冶炼工艺、精炼金等1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酸化还原炼金新工艺,变火法炼金为湿法炼金获国家发明专利,被誉为“黄金冶炼技术上的一次革命”,黄金、白银直收率分别提高了1.1和3.4个百分点,冶炼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16个小时。

3.4 重塑消费模式,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以挥霍能源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而是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模式。

一方面,从改变生产模式入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式利用,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倡新的消费模式,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3.5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前,必须要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一方面,建立综合决策体系,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等。另一方面,抓紧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构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体系,将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考虑,解决目前环保性法律和资源性法律相对分割、环境执法和资源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使能源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此外,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二

构建和谐规划宏伟蓝图

生态广西建设启动两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和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生态广西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对生态广西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成立了生态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组织编制了《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2025年)》,并经专家论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颁发实施,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实现生态广西建设目标的法制、政策、技术、投入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及强制性、引导性的行政措施。各市、县相应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对重大事项综合决策,统筹组织和协调,形成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开展了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工作。分层次举办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培训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广西建设的内涵、目标任务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建设生态广西的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生态广西建设期为20年,分三个阶段建设。近期(2006-2010年)为全面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中期(2011-2020年)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远期(2020-2025年)为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阶段。生态广西建设包括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的目标,相关目标、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一致。生态广西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六大方面:一是要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这是建设生态广西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型工业、生态效益型农林牧渔业和生态友好型服务业三大领域;工作重点是以生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循环经济理念培育壮大生态型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二是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重要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三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其工作重点包括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强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确保我区生态安全。四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重点是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优化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五是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其重点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发展生态文化事业,树立和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六是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重点是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加强公共服务等。经论证、筛选,规划提出了八大类重点建设工程共68个项目,静态总投资2751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824.4亿元。

发挥优势培育生态产业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落到实处。

因此,在当前,要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有序发展。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来宾市河西循环经济园区、贵糖国家级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工业园区等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初步成型,起到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为其他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提供范本;在行业领域,重点开展了制糖、建材、有色、冶金行业的生态创建,特别是甘蔗制糖行业的全行业生态建设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广西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使行业企业丰富了产品线,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企业层面,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通过综合性地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等活动,组织了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初步成效,贵港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河池南方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还列入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得到了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以生态为纽带,增加生态环,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不断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促进产品升级;采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示范推广了“猪—沼—鱼—果(菜、茶)—灯”、“果—灯—鸡”、“猪—沼—菌—果(菜)”等优良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多元立体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指导创建了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促进了生态旅游尤其是农村和乡村区域的经济活跃和农民增收。此外,还要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近年来,我们加强了生态示范区、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武鸣、阳朔等十余个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生态县建设实施工作将在生态示范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推进。

加强治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根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点,我区采取技术改造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制糖、造纸和火电、钢铁、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减排工程建设,提升企业治污能力。

近年来,我们多方面、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经统计,全区实施各类节能减排项目299项,总投资约为168亿元,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支持1.8亿元,重点在冶金、有色、电力、制糖、建材、造纸等行业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完成国电永福电厂现役机组烟气脱硫等二氧化硫减排工程项目83项;完成包括50家糖厂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和南宁、桂林等城市5座污水处理厂等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项目200项。各地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电力、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全区共关闭排放二氧化硫的落后工业项目312项,关闭排放化学需氧量的落后企业1028家,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削减二氧化硫12.28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26.30万吨。

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使城乡清洁工程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开展村镇人居环境工程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改善乡村环境的基础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各市和各部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步伐,配套管网,提升环保治理能力,将河池、百色等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列为重大建设项目给予统筹推进,规划项目共65项总投资92.54亿元。2007年10月,南宁市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是对我区人居环境建设成绩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广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初步估算,2007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达12363元,财政收入703.9亿元,增长23.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4.1%,城镇化率36.2%,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8万人次,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总体良好,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2%,市级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5.7%,11个城市达到国家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稳定在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全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2.7%。总体来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3.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三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它的主旨是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依据是可持续发展,着眼点是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 “野蛮”而言的。从生产水平的角度来看,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面向自然的无限度的索求是合法的人类活动,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就无可厚非了。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带给人们的灾唤起了人们的“生

性识的惩

罚,终

”意。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同保护环境

宣的言序

》,幕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直到最近有192个国家参与召开的旨在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至此,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对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的研究随之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迄今为止,人们就生态文明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环境保护以求缓解或解决生态问题。但是,相比之下,从哲学层面,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二、解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生态文明这一词语,但是马思主义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出发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协调统一,这一认识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人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显得越来越迫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经典论述中。本文通过对这些经典论述的诠释,解读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意蕴。而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观点,是生态文明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发展、社会生产关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的哲学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中的要点,对于这一要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作过科学而全面的论述。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来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得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从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指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人的历史范畴即: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通过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说:“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生命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因此,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人和自然通过互为对象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维持和保护人类自身存在、发展的条件,说到底是保持人类自身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自然存在的客观性和对象性

自然界是客观性和对象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的关系。对象性关系是指一个物体与某对象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指人和自然界互为对象。首先,人以自然界为对象,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

然,把自然界作为自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的对象,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界中获取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在环境危机中,人类应当承担完全的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依靠人类自身。人类要在自身的实践中,协调自身和自然的关系,改变自己对自然的野蛮掠夺的行为方式。其次,自然在从自在自然向自为自然转化,实现自身现实性的过程中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因此也表现为自然界以人为对象。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方向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中,自然界的发展于是就表现为自然向人为自然的生成。因此,现实的自然界一方面按照其既有的自然规律运动,另一方面又受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自然与人的对象性关系表明,人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和自然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应该把自然视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危害自然也就是危人类自身的发展,保护自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人类生存就不能只看到当代人的生存,而要顾及几代人的生存和延续。我们现在所处的人化自然,既是我们前人和我们自己实践的结果,又是我们后人实践的前提。我们后人的生存发展的条件,取决于我们现在实践的结果。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对象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才能真正建成现代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自然界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还具有历史性的特点。自然界有自身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自然界的历史性主要是指自然界在人类历史过程所发生的、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和造成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不断向着人化自然发展,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和基础,而这种人化了的自然才是人类现实的自然,因此自然的历史化过程也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分工的形成,私有财产的分配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人逐渐产生异化现象。在人的异化了的作用下,人化自然也随之转化为异化自然。异化自然主要表现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改造所造成的对人类惩罚性的结果,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类对自然施加的异化作用越大,自然的异化就会越严重。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生态危机实质上都是人的异化引起的自然的异化。那么进一步解放劳动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解决人的异化问题也就是对自然异化的解决即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三

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建设现代生态文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对此,应加以全面理解:一要准确定位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位置;二要反思传统 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准确定位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位置

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制于自然,依赖于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将自身融入自然或以自然充实自身。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又是主体。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对自然改造中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人的意志力量绝对化,而是为了把人的意志力量严格限制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自然异化产生的生态问题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生态系统的调控,首先是对人类行为的调控。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并不意味着人这个主体掌握自然的控制权。相反,人类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然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那么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科技万能论”

4.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四

座谈会材料

榆林市水务局(2014年11月28日)

一、基本情况

(一)榆林市基本市情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全市辖1区11县,222个乡镇,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70.69万人。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4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8%;工业总产值3258.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工业增加值1943.56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820元和8687元,增长11.1 %和1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节能减排等主要指标全面完成。

(二)、榆林市基本水情

榆林市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全市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外流河共有109条。主要有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及皇甫川、孤山川、石马川、清水川“四河四川”。内陆河分布在神木、定边县北部的沙漠闭流区,主

要有定边县的八里河和神木县的红碱淖海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0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90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4.7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重复量为15.67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65立方米,远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属重度缺水地区。据榆林市水利普查公报,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水库109座,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其中:已建水库106座,总库容12.78亿立方米;在建水库3座,总库容4.62亿立方米。各类塘坝197处,总容积900.32万立方米,共有灌区703处、取水泵站102处、机井21.5万眼等灌溉设施。

据2013年水利年报统计,全市总供水量8.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6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3.37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0.01亿立方米。

2013年全市各行业总用水量8.0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5.29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796亿立方米;城镇生活、公共用水0.9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084亿立方米。

二、榆林市水利风景区建设

榆林市水利风景资源相对匮乏,但极具地方韵味。针对我市水利风景区自然禀赋差,建设起步晚的状况,我市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突破。榆林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把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任务纳入了政府对水务

部门目标责任考核。

2014年9月榆林市出台了《榆林市水利风景区管理细则》,规范了水利风景区管理,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管理权限与职责,从规章和标准层面建立健全我市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推进了水利风景区依法管理工作。

榆林市在《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利用现有水利风景资源是我市打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必备保障”,在《陕西省水利风景区“十二五”开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后,我市着手起草了《榆林市水利风景区“十二五”开发建设规划》;2013年启动了《榆林市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2013年——2030年)编制工作现已完成,待专家审查。

2012年3月,榆林市红石峡、金鸡沙两景区被省水利厅批准授牌为第五批省级水利风景区,实现了榆林市景区建设零突破;2012年12月,榆林市红碱淖景区被陕西省水利厅批准授牌为第六批省级水利风景区,并于2013年10月被水利部批准授牌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投入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资金3800万元。在“十三五”末争取新增创建市级水利风景区两处,省级水利风景区五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二处,进一步推进已申报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为我市做强做大水利旅游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榆林市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3〕23号)文件精神,结合榆林市实际,榆林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榆林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12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62亿立方米以内。

榆林市现已经初步建立起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制度,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全面落实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在黄河沿岸、“四河四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沿岸、大中型水库周围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营造护岸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煤油气水土流失补偿费返还治理等工程项目,营造以沙棘为主的水保林30万亩。

为了保障榆林规划百万人口中心城市用水安全,我市把榆溪河流域水源地保护工作列入全市“十二五”水利工作的重点,开展了《榆林市榆溪河流域供水与水源地保护规划》和

《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及煤矿周边地区地下水影响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同时,我市制定了水源地水质监测方案,对榆林城区3个水源地每月开展水质常规监测,每年开展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对8个县级地表水源地每季度开展水质常规监测,对9处地下水源地每半年开展水质常规监测。

经初步统计,榆林城区红石峡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要求,水质优良;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量和水源达标率均为100%。县级饮用水源地中有9个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达标,有5个水源基本达标。

全面启动了县城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设计污水处理量21.8万吨/日,年处理污水量4748.05万吨。

开展了榆林市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规划的编制,启动矿井疏干水利用项目的实施。

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全省各市走在前列。

四、榆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榆林市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城市。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缺水已成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后,榆林市紧紧围绕《榆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确定的

工作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榆林市水资源总用水量中的60%用于农业灌溉,灌溉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农业生产节水潜力巨大。近年来,榆林市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渠道防渗、暗管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窖灌等节水技术的综合利用,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共争取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积极探索高耗水能源工业企业节水减排新路子。石油开采方面,选用国内先进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的污水水质达标后回注地层,提高冷凝水回收率。每年可节水95.1万立方米;煤炭开采方面,实行保水采煤,矿井水井下处理和储存,矿井水地面处理,复用水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大量节水。全市年疏干排水量为2418万立方米,年回用水量1692万立方米,回用率达70%;电力建设方面;化学工业方面,采用气浮除油、酸碱中和,絮凝沉淀、过滤反渗透等工艺,将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年可节水40万吨。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榆林市用水总量控制到“规划”预期指标,万元GDP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已提

前达到节水规划目标,万元GDP用水量2013年底下降到28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下降到9.24立方米/万元。目前,榆林市已初步建立起了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体制框架。全社会都在努力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生活用水安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水资源支撑。

五、榆林市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榆林市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建成了重要河流、重要城镇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健全起了应对山洪灾害的应急机制,同时加强防洪抢险队伍和装备建设,着力提高城乡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以洪涝灾害多发易发、重点村镇、重要河段为重点,进行加固堤岸、清淤疏浚,逐步提高中小城镇、农村地区防洪能力。完成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孤山川、黑木头川等35条洪涝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提高了沿河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防洪能力。

完成全市境内黄河重要支流治理前期工作,实施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榆溪河、大理河、清涧河、皇甫川7条黄河重要支流的治理,全面提高沿河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防洪能力。

全市中小型水库在册94座,其中78座已经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巩固了中型病险水库加固成果,将加快实施剩余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在应对山洪灾害方面,完成了全市12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站网建设,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启动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对危害严重的7条山洪沟进行治理,全面提高县、乡、村级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了防汛预警信息和洪水自动测报及调度系统,开展了重点水库、大坝、淤地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旱情监测系统建设等。

六、榆林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认识

榆林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四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五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六是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七是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做好水生态文明宣传工作。

榆林市从“十一五”以来,就逐步完善了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了市县、镇管理体制,完成了水功能区划报告,河道纳污能力分析,节水型社会规划,城乡饮用水安全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了开发项目用水水资源论证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对地下

水资源采取了“双控”管理,开展了水质量通报制度,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排放许可制度。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重点河流沿岸的企业、进行了搬迁;累计治理河道50多公里,全市水生态得到不断改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落实;大力推进了水利现代化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工作。把加强水利风景区暨水生态文明建设同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开发利用水体、水工程及水文化资源优势,以涵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为先导,以促进人水和谐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对城区段河、桥、坡、岸进行综合治理,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通过清河、建坡、置景、植绿、布灯,形成水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和谐自然生态风貌。

5.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五

专业论文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简介:宫金萍、饶刚、赵男,防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0-02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

自然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然观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想阐述了他对自然观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概述

马克思提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概括起来就是主张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即“人自身的自然”,它同外在的自然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是一个有机存在的自然和无机的身体的结合。

马克思对自然观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过程:其一是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力、自然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吸纳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其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应“合理的调节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让自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依靠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耗最少的能量,在最合适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物质交换”。其三是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社会。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总结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自然就是人自己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从而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或征服或服从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与两类主义

马克思所崇尚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自然观。因此他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

早期的人类主义将自然界的价值仅仅局限在作为人类手段的工具价值,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以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其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利益是其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对人类的工具价值,只是人情感折射的产物。(3)人类具有超越自然万物的优越特性。(4)人类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和唯一的道德顾客,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帕斯莫尔赞同该观点他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自然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义务。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若没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历史就会停止不前,它引导人们走出愚昧和无知,对近现代的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仅仅视为人类物质需求的源泉,夸大了人类的主体性。在这种片面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做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等行为是不可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免的。

2.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自8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哲学中除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理论,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目前最流行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称生态整体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理论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有机体都是生物圈网格中的一个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有序而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体。(2)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在生命形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方面平等。(3)要积极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完整与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利于跳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将伦理观念带入自然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它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否认这一点,人类将回到无所作为的局面。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物不是道德主体,也不拥有道德的地位,一切以人为尺度,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平等的,以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超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马克思则主张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和解,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对人类、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弱化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

二、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有必要理性审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再次关注生态文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们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改变自己向自然索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局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这与马克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的耦合

马克思并没有总结提出生态文明理论,但他的绿色自然观却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绿色自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实际上表现为物质循环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自然物质的有机统一,即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2)针对历史上已大量上演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马克思的自然观指出要反思和矫正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克服其盲目性和片面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既保持生态平衡,也保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先实现人类利益时,更不能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源。法国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指出“自然问题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我们应从马克思深邃的绿色自然观中探寻适合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佳路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归宿,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逐步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个人、政府、企业实行整体联动,将低碳发展道路进行到底。

(二)实行生态补偿,坚持环境公平

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回报自然。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其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补偿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为实现环境公平,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用规划、法律、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根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即“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区域、资金、政策补偿等方式实现环境公平,早日走出人类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真正实践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绿色自然观。

(三)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化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生态教育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生态问题及解决,培养环保意识,传达环境知识,增加公众对国家环境政策的认同感,促进人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自然,更要回归社会关注自身。建设生态文化,对生活方式、消费进行新的革命,提倡绿色的消费观,节约利用能源,倡导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四)克服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悲观色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认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存在,人类必然以自然为代价换取个别发展,无限追逐个别利益,分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失衡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彻底的和谐。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悲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保持乐观,应坚信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最终归宿的必由之路,坚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理论支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进而回归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在今天仍然绽放光彩,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而是互相依赖、共生共荣、互利共生、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指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注释:

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第2页.毛百战.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烟台大学学报.2002(1).第10页.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第45页.王岑,等.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第75页.张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国环境报2012-1-26,第2版.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07(5).第10页.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09(7).第26页.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6.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六

综观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最具灾难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生态治理前景如何?面对这些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问号,社会各界都在寻证求解。最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一书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该书是一部深刻揭示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关系的力作,丰富的案例、权威的数字、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令人为之叹服、为之沉思、为之振奋。作者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以宏观和微观的多维视角,回顾了许多地方自然生态系统由繁茂秀美变为衰败荒凉的历程,论述了中国生态演变的特征及其规律,提出了中国生态治理的基本战略,展现了一幅未来人类生态文明的生动画卷。

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和思想。“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定律。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明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国的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是古老的文明,其古老的主人越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越是拼命从大自然中索取。换句话说,越是一开始就拥有良好生态与环境条件的部落或民族,就越是易于逆生态规律而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就往往越是深化而广泛,从而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就愈加严重。以致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这样感叹“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一旦生态与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历史的主轴越是靠近当代,导致生态恶化的人为破坏就越是明显。然而,许多人并不懂得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辩证关系,至今仍在做违背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事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大计,以牺牲生态与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生产和开发,结果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这也正是我国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扭转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缺少生态理性是诸多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古人流传至今的哲理名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一哲语主要用于人际关系。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未尝不是如此,善行与恶行的因果报应,岂不是同样鲜明而公正?在是否善待自然生态的问题上,人们该反思、自问、猛醒了!

如何实现中国生态与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取得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最佳效果,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作者明确提出,中国生态治理总的战略方针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以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子,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同步、共赢。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生态与环境治理的九大战略,即统筹协调战略、转变生产方式战略、循环经济战略、休养生息战略、资源替代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工程示范带动战略和综合整治战略。

统筹协调战略位居九大战略之首,是统帅其他战略举措的。这一战略的要害是,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优选最佳谋略,作出明智选择,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保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双赢。既要使人民群众富起来,又要使祖国大地绿起来。

转变生产方式战略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决定性举措。鉴于我国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根源,是长期以来落后的掠夺式生产方式,那么,要根治恶化的生态与环境,就必须紧紧抓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这个根本。否则,就是不得要领,只能治标不治本。

循环经济战略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资产增值与信息交流复杂原理的科学概括与精确表述。中国生态与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了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经济。要根本改变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推行以“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动式经济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使资源再生,把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本,把破坏了的生态结构修复成完整的生态功能单位,并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目标。

休养生息战略就是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实施这一战略,是根据生态生产力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性,尽快补偿生态建设欠账、恢复良好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抉择。

资源替代战略核心是通过国际贸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手段,遏制资源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缓解经济快速发展给资源带来的沉重压力。我国必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转向尽可能利用全球资源、保持适度的自给率。当务之急是改变资源及其初加工出口型的产业结构,以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使自然生产力得到恢复与更新。

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既创造经济效益又创造生态环境效益的产业。实践证明,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发展生态用水产业、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生态能源产业等。可以预料,今后几十年,中国势必要来一次绿色能源革命,即以大规模利用可再生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不可再生的,日趋枯竭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总之,九大战略既是各具特色的个体,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成为全书的“华彩乐章”。每一个战略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结合我国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作者提出了我国生态治理的十大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构建科学的生态治理思想理论体系、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等。

中国生态与环境的治理前景如何?能否实现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全面好转、良性循环”的转变?何时才能再造秀美山川?这是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本书认为,尽管我国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但是,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施正确的治理方略和对策,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既定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第一步,从2001-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生态恶化;第二步,从2011-2030年,确保生态安全目标,在全国60%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上基本遏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趋势;第三步,从2031-2050年,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基本建设成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作者强调,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战略构想与方略固然是重要的,它对于正确指导和有效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会起到动员、激励、指引和推动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行动,是各级各行各业的行动,是亿万人民群众的行动。再好的蓝图,也要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去描绘,否则就无法变为现实。干还是不干,真干还是假干,大干还是小干,巧干还是傻干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

7.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七

2月28日,亨通镇召开林地清收暨打击破坏林业生态建设培训会议。此次培训会由亨通镇镇长张喜良同志主持。镇领导班子成员、镇村干部、圣水森警中队、派出所、林业站、包保亨通镇的相关部门参加此次培训会。

培训会上,县林业局党办肖主任着重讲解了今年林地清收工作的重点和在清收林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圣水森警中队负责人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侵占林地相关法律法规及处罚标准。最后,张喜良镇长再次强调,全体镇村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明确重点,抓住关键,全面完成林地清收还林任务,巩固好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8.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八

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今天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损害并存的两难境遇,这对我们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期,一直以来,工业化走了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高损害的路子。改革开放几十年,尽管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种经济发展高速路上伴随着的也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益恶化。因此,解决生存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它是在对机械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扬弃”,它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现实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

其一,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其二,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普遍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其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自然事物之间、运动之间、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能量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问世,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自然界中的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诊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

其四,强调了人类的起源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及其社会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人类及其社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可以离开自然界来获得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一方面,自然界具有先在性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进化的高级阶段,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自然界为基础和前提,它必须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尺度",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不断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将其“呐化"为人的主观构成,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特殊部分,人类不但能利用自然界,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尺度”,在自然界打上人的本质烙印,营造“人化自然"。

二.构建生态文明具体措施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适应全球发展的的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有显著的民族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类是主动的,能动性最强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因为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而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道德理性,不断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大家对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充分认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复杂性及相互性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2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唯一方法,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变资源利用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资源的节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境的改善,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在今天,既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也不能以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为此,人们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生态产业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特征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一”的原则。也就是说,首先是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尽量不生产、不消费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物品;其次是不断重复使用消费品,尽量延长消费品的使用寿命;再次是将使用过的物品变成再生资源,制造新的产品,而不是作为废物随意排放掉。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率很低。现在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重大。

3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共同保护生态。当前,我国出台了不少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现行的很多法律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很难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修订,要尽快推进区域环境立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行政处罚的上限,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落实第一责任领导人,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等问题。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停滞多年的民主化进程,建立一个可问责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总结

9.自然保护区与恩施生态建设探讨 篇九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恩施

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3-0049-03

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最典型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开展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是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示范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区域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示范、借鉴、指导等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面临严峻挑战,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命题,纳入了“五位一体”统筹安排,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恩施州属于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是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说明恩施州的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度穿越恩施州腹地,同时受秦岭和大巴山阻隔,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态环境优越;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构成了恩施民族的多样性,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历史人为底蕴共同构成了绿色恩施、人文恩施。

截止2014年底,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共有333个地级市(区、盟、州),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近30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30个。近年来恩施州的各级各类保护区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已建立星斗山、七姊妹山和木林子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3727hm2;二仙岩和神农溪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5554hm2;古架山古杨梅和老板沟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3003hm2;33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24484hm2。自然保护区(小区)总面积达到18.6768万h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76%,有效保护了恩施州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天然优质森林、天然湿地、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群落;此外,还有坪坝营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水利系统的忠建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共同构成了恩施州自然资源保护系统,使85%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是恩施州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仅以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其与恩施生态建设的关系。

1保护生态资源

恩施州素有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和“华中天然植物园”之称,其绝大多数资源都在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完整的典型的生态系统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生物资源的聚集地,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地,有效保护这些生态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恩施土家族苗族自然州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七姊妹山、木林子、忠建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明确相关执法和其它部门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各保护区制定详细完备的管理制度,报州政府备案,并照章落实。

二是向上级发改和财政等部门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的投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购置,加强现代化管护手段的应用,加强保护区人才的培训,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向中央财政争取加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向省级管理机构积极争取实验区植被恢复费部分返还保护区的政策,协调其它部门将有利于资源保护的资金尽量向保护区倾斜,全面提高管护能力,确保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加强资源保护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工作,可以采取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逐步积累经验,培训和充实科研人才,提高研究水平,逐步上升到既能合作也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台阶,并将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于保护区,有效扩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有效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明显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示范和带动周边区域有效保护生态资源。

2培育生态文化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和宣传牌等多种方式,借助赶场、开院子会和深入农户家中等多种让群众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形式,加大力度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法[2010]63号)等党和国家保护自然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精神,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地了解和接受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对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逐步提高当地群众的守法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是以真真切切的自然生态实物景观,展示物种资源、生态系统的生存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与生存环境的联系、展示保护资源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实践成果、展示保护自然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失败与成功范例,开展宣传教育和自然讲坛,用心地在特定区域用群众看得懂的词语进行介绍,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语进行讲解,用群众能够理解的案例让群众思考,让群众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环境和财富,从内心去感悟、感谢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对当地中小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相关专业对口实践学习,以提高人们的素质。

三是结合土苗风俗传统,深挖绿色文化底蕴,宣扬生态民俗文化,提高文化品味,这是美丽恩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恩施州建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在历史的长河中,恩施这块土地上有着灿烂而独特的历史、传统、风俗和文化,自然保护区又是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结合得最好的地方,就是这些淳朴的民风民俗得以让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保存至今,所以其绿色文化底蕴最为丰富,也是生态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3发展生态经济

一是坚持规划优先,分区分步实施。要在全州这块盘子里,对各个保护区进行正确定位,再按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要求进行长期规划,分区逐步实施,在实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为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模式和指导。

二是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产业。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享受自然向往自然的情趣日益高涨,自然保护区又以其千奇百怪的自然风光和返朴归真的自然情怀深深地诱惑着人们,开发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的必由和可行之路;自然保护区多处于山地,生态环境优良,气候适宜,是发展高端茶叶的重要基地,我们可借助退耕还林的机会鼓励人们在实验区发展生态茶叶基地,还有莼菜、蜂蜜、坝漆、油茶等,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在统一规划和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服务业,包括对生态农业观光和生态文化旅游的游、购、娱、食、宿等服务等。

三是扶持社区发展,建设美丽恩施。协调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在实验区或外围集中建设乡村居住地,搞好水、电、路、网、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群众自觉地从核心区和缓冲区向实验区和保护区外围转移;由保护区和当地政府帮助林农组建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鼓励人们发展苗木、蜂蜜等适宜当地的生态产业;在保护区社区内发展沼气等新型替代能源,引导保护区群众尽少地利用自然资源;由保护区管理站人员和当地村民代表共同成立共管委员会,加强对保护区的共建共管建设,扶持林农发展生产,提高当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最好方法,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所在和先导,切实保护生态资源、广泛宣扬生态文化、努力发展生态经济,突出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地位,以示范带动周边,共同建设生态家园恩施。

10.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十

摘要: 结合当前国家在猫儿山实施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已有的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研究成果,对猫儿山现在实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现状和当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桂林市乃至于整个广西探索“构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广西生态安全”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机制

建设

对策

1.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1然保护区位于桂林市北部,地处兴安、资源、龙胜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0′~110°35′,北纬24°48′~25°58′,距桂林市区72公里。保护区地质构造以花岗岩为主,地貌以中山地貌为主。保护区属南岭山地越城岭山系,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峰。保护区土壤类别有山地红壤(分布海拔800米以下),黄红壤(分布海拔800-1000米)山地黄壤(分布在海拔1000-1600米之间),山地黄棕壤(分布海拔1600-2000米之间),山地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泥炭土(海拔1800米的八角田一带)。保护区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春夏多雨,秋冬干冷,相对湿度大,日照时数短,光、热、雨同季。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29.5℃,极端最低气温-19.0℃,≥10℃的有效年活动积温为2510~5691℃,年均降水量2509.1毫米,相对湿度92%,无霜期274天。保护区内植被繁茂,结构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漓江源头水源涵养林。据2000年综合考察:拥有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的植物共219科782属2120种,属国家一级的有5种,二级19种,三级8种,特有植物11种。现有脊椎动物隶属5纲29目89科206属3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的有32种,国家保护的有益动物155种。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地表水系十分发育,发源于猫儿山的主要溪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是漓江、资江、浔江的主要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区域内森林植被瞬时水源涵养量为4738.3万立方米,年径流量达3.14亿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库”,受益的县、市众多。仅桂林市境内直接受益的就有桂林市区及资源、龙胜、兴安、灵川、阳朔、平乐等6个县3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受益人口上百万,灌溉耕地30多万公顷。对调节漓江水量和改善漓江水质起到重要作用。保护区土地总面积17008.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700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0%。森林覆盖率(含国灌)为96.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334589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316269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8.63%。保护区林地总面积17008.5公顷。其中:有林地7991.6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90.3%;灌木林地1050.6公顷,占6.2%;灌丛地598.9公顷,占3.5%。保护区有林地面积为15359.0公顷。其中:公益林15359.0公顷,占100%;无商品林。

2.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效益分析

2.1生态效益

森林对环境,包括气候、水分平衡、净化大气、土壤肥力、特别是自然平衡的持久生产力是巨大的,任何其它资源都无法替代,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可以使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和建设得到保障,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

2.1.1涵养水源效益

森林枝叶茂密,可起到截流雨水,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的作用。据有关研究显示,重点公益林每年涵蓄水源替代价值70.5元/亩计,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重点公益林中有16409.6公顷属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其涵养水源替代价值为每年1735.3万元。

2.1.2保持水土效益

由于森林的存在,其枯枝落叶富含养分,能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林冠和枯枝落叶的覆盖避免了雨水的直接冲刷,减缓了地表径流;其根系附着土壤,起到减少表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的作用。按森林每年固土替代价值7.3元/亩、每年保肥替代价值29.1元/亩计,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6409.6公顷重点公益林的固土替代价值为每年179.7万元,保肥替代价值为每年716.3万元。

2.1.3净化空气效益

森林具有吸收污物、阻滞粉尘、杀除细菌、释放负氧离子和萜稀物质的机能。森林通过其高大的树干、茂盛的枝叶,降低风速,使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灰尘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于地面,同时森林有释放负氧离子的功能,使净化后的空气更为清新。按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污染物、阻滞粉尘、杀除细菌、释放负氧离子和萜稀物质等而对空气进行净化的替代价值57元/亩计算,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6409.6公顷重点公益林的净化空气替代价值为每年1403.0万元。

2.1.4固氮制氧效益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利用太阳能生成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生物界乃至全球大气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每年每亩森林固氮制氧替代价值32元计,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6409.6公顷重点公益林的固氮制氧替代价值为每年787.7万元。

2.2社会效益

2.2.1防灾减灾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合山市森林植被局部遭到严重破坏,旱灾、洪灾发生频繁,影响程度趋大,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带来巨大危害,致使政府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防汛、抗旱及救灾济民。森林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十分明显,可使林内的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历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区域的空气湿润度、地面蒸、散发量和流域的水文过程,使径流的年内分配过程更趋平缓,从而减免洪灾旱灾,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

2.2.2农田灌溉效益

俗话说“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通过管护好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利用其截流雨水,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然后将涵育的水量缓慢释放,不但利于农田灌溉,减少旱情发生,对农田的稳产增产也起到关键作用。依据《林业在农业生态体系中的作用》森林土壤吸收贮水量5163.75吨/亩计,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6409.6公顷重点公益林的土壤贮水量为127102.6万吨,在干旱之年可以灌溉1412.3万公顷(90m3/亩)。

2.2.3 社会就业效益

保护区列入重点公益林14609.6公顷,按人均可管护面积800亩计,则可以安排274个人的就业,社会就业效益就是263.0万元。

2.2.4 森林游憩效益

生态公益林具有森林旅游和休养的功能,其替代效益为13元/亩.年,则保护区列入重点公益林的森林游憩效益为320.0万元。

3.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现行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2001年广西试行生态效益补助,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列入补助试点单位。200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精神,各级政府按照事权划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列入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助单位。

3.1补偿范围及补偿标准办法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重点公益林为自然保护区林,全部为中央补偿的重点公益林,面积共17008.5公顷。

涉及范围包括保护区内的老山界、高寨戴云山、九牛塘、八角田、猫儿山顶、塘洞戴云山、清水江、大竹山、长毛界等区域。

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来源,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现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给猫儿山每年补偿标准为每亩5元,其中4.75元用自然保护区管护等开支;0.25元用于自然保护区开设防火隔离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现中央给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安排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每年总额为114.795万元。

3.2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及现行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存在的问题

3.2.1资金不足

据科学调查统计,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6409.6公顷重点公益林每年创造的生态、社会效益价值总和为5224.6万元。目前,虽然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但每年仅114.795万元,这与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所创造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相比相差太远。这些补偿基金只能基本维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日常运转,跟本谈不上对猫儿山进行科学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即在对猫儿山这个物种基因库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对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科学研究,并发挥其物种基因库的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对实现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科学的管理,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巨大的效益得以永续利用和发挥,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就是说必须加大对保护区科学管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3.2.2猫儿山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难度大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1976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保护区内存有一定面积的可由周边社区群众生产经营的插花毛竹山林,而且当时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社区签订充许老百姓长期经营砍伐的协议。根据现场调查,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内共分布毛竹插花林53块,共计1996亩,保护区周边毛竹有9处侵蚀接近保护区边界,有12处共11960米已侵入保护区边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把自然保护区划定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加以严格保护,依据《森林法》的规定,生态公益林禁止商业性采伐,但是保护区内分布的毛竹插花林,由于划定保护区时有协议规定允许他们长期生产经营,甚至允许砍伐毛竹插花林内的阔叶树,因而造成严重的毛竹纯林化,物种多样性明显降低,有的毛竹林分布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村民进入已严重违反了保护区条例的规定,生产活动更是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给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动植物保护工作也带来极大压力。根据调查统计显示,毛竹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下,每年平均以4米的速度向外扩张,可以说它们在日益蚕食着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猫儿山保护区1976年定界时划入的毛竹插花林,现面积已扩大了几倍,如阳雀村毛竹插花林当时为60亩,现调查显示达450亩,是原有面积的7.5倍,并且已连接成片。这种农民追求经济效益与国家追求生态效益的政策性矛盾,给猫儿山保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一方面国家不允许砍伐,另一方面老百姓多次找到保护区要求砍伐,提出如果不能砍伐要求自然保护区赔偿损失,由于保护区自身没有资金来源,别外现行的中央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又也没有这个开支口径,因此这种矛盾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变得越来越严重,大大增加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难度,这种矛盾既不利于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理,同时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3.2.3猫儿山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不健全

目前只有中央安排了猫儿山每亩5元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自治区和桂林市以及受益的县都没有建设立配套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在目前已经建立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使用的支出口径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发挥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最大作用,另外在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筹措方式和方法上还非常简单死板,猫儿山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很不健全。亟需建立起新的科学、完善的适合猫儿山实际和自身特点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机制。

3.3对猫儿山公益林管理和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3.3.1增加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投入

猫儿山是漓江的源头,被誉为“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加大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入,保护好这里的生态公益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政府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猫儿山的重大意义。建议一是提高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偿标准。向上级建议把当前的补偿标准从5元/亩.年提高到8元/亩·年。二是各级地方财政无偿扶持。

当今世界各国中,林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很注意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作用,重视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投入,其主要办法是通过政府对林业的补贴或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例如,法国建有森林基金,有国家政府支持,从收益团体直接投资建立特别用途税及发行债券等方式开辟林业基金来源渠道。奥地利除联邦政府每年对林业直接投资外,为了创造更接近自然状态的森林,还鼓励小林主不生产木材,只要其经营的森林达到接近自然林状态,可以得到相当于木材生产收入额的补助。日本森林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于被划为保安林(生态公益林)的所有者加以适当补偿。同时,要求保安林收益团体和个人承担一部分补偿费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显示,财政是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物质基础。因此各级财政要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一定的钱用于漓江上游猫儿山的生态环境建设。

3.3.2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政府安排专项生态补偿基金资金解决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最大的矛盾

安排资金一次性对猫儿山现有的毛竹插花林进行补偿,收回插花毛竹林经营权,不再允许村民或集体经营利用,以减少他们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进出保护区活动的机会,减少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干扰。征收行动估计需要专项资金1100万元。这笔钱的筹措必须要政府下决心、动真格用历史的眼光和站在发展的高度来对待,要强化政府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投资主体的责任意识,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和“受益多、补偿多”的原则,建立起以国家和地方财政统筹为主,部门补偿为辅,社会参与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只有解决了这一当前困绕保护区稳定的矛盾,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理才会趋于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3.3.3 建立健全完善的猫儿山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机制

当前中央财对猫儿山已实施了生态补偿,但自治区、桂林市及相关受益县财政目前还没有建立对猫儿山的相应的补偿机制,建议根据国家的补偿标准建自治区、桂林市、相关受益县也建立起对猫儿山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同时,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的投入和补偿标准。同时享受猫儿山生态效益的相关单位和经济主体有责任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猫儿山生态予以补偿,建立猫儿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猫儿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筹集。一是财政统筹。借鉴广东省、广州市经验,争取桂林市人大的支持,规定和监督各级政府财政用于林业建设的投资比例达到0.5%以上,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二是受益区域和部门补偿。争取上级人大、政协的支持,争取出台地方税费政策,由税务部门征管,对漓江流域受益的单位和企业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上缴财政管理。通过转移支付,全额用于猫儿山及桂林市的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直接依靠森林生态效益获取经济效益的部门,如水库、水电、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林地采矿、内河航运等,提取一定额度的生态效益补偿费,纳入财政专项管理,用于生态补偿。例如可以从桂林市的各景点景区的旅游提出门票、水管部门在水价中附带提取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猫儿山周边以及利用漓江上游水资源发电的水电站很多,政府可以出台政策要这些电站每年交纳一定的生态效益补偿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毗邻的资源县积极探索,早于2006年2月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后,县人民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建立县级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每年从小水电每度电提取0.1分作为生态补偿金反哺林业生态建设,建立了地方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再有就是林业部门按照规定提取一定比例育林基金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三是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和命名认养猫儿山的生态公益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猫儿山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活力。

4.结论

建立猫儿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一个新的课题,是改善桂林生态环境、解决猫儿山生态建设资金的根本途径,虽然中央已经开始对猫儿山生态效益实行补偿,但猫儿山的生态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进一步深入研究,如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同时借鉴外国及处省林业发展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努力促进猫儿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本文中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必要引起政府重视,林业部门要主动介入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猫儿山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

2、刘宏振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设的思考,2006年3月福建林业科技,第33卷第1期。

3、杭州市林水局

翁逸锋

郭新保

应媚

对我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4、曹明德

万丽丽

11.人与自然暨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分局纪律教育整顿暨作风建设活动心得体会

xx派出所所长 xxx

纪律作风,是工作中一以贯之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做法,它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左右着我们的行动。古今中外的实践一再证明,具备什么样的作风,就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在当前社会治安日益严峻、各种刑事

犯罪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公安机关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加强作风建设,如果我们作风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将严重影响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发挥和提高,如果任其发展,我们公安事业不仅不能与时俱进,而且很可能与时俱退、与时俱变。

一、艰巨繁重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和对敌斗争复杂期。同时,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中新出现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领域问题与政治领域问题相互交织、个体问题与群体问题相互交织的阶段性特点明显,面临着维稳形势不断变化、社会治安日趋复杂和工作压力持续加大等多重压力与考验。社会治安形势更加复杂。整个社会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刑事案件总量持续上升,严重暴力犯罪高位徘徊,尤其是“两抢”和盗窃机动车等违法犯罪突出,而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多发性案件上,特别是入室盗窃等侵财性案件发案高、破案低。加之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新的犯罪类型不断出现,暴力犯罪智能化、组织化倾向明显,维护社会治安的压力也日趋繁重。承担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与警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我们不向素质要警力、不从作风提效能,没有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公安队伍,没有以一当十的勇气、奋勇争先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魄力,就无法完成肩负的职责使命。

二、群众对司法正义的热切期盼,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也有了新的需求和期待,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呈现出多样化和具体化的特点,民生保障、利益诉求、优质服务等非传统职能迅速进入公安工作领域。与此同时,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更加明显,群众要求公开、透明、公正执法的诉求更加强烈,执法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和敏感性明显增强。群众利益无小事,“小问题”关系到“大民生”,一旦出现不规范执法、不公正执法的问题,很容易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甚至成为网络舆情事件,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大事件”,对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重大损害,甚至影响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必须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通过教育整顿工作,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以铁的决心维护纪律和法律的严肃性,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确保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失误、少失误,不犯错、少犯错,不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三、建设“平安开发区、幸福开发区”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我们所做出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xx区党工委、管委会也提出“要把xx区建设成为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奋斗目标。我们讲“幸福感”,首先要讲平安和尊重,这是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得不到基本保障,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具体到我们公安工作,就是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充分尊重群众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稳定的生活环境,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安全、感受到尊严,感觉到幸福。但是,与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差距。社会治安领域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案件依然高发;在事关群众生活质量的便民利民、窗口服务、户政、消防管理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群众追求生活、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

四、公安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上一篇:求职简历写作的内容与要点下一篇:女生节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