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2024-08-24

有效教学的基本功(共8篇)

1.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篇一

一 说课的定义:所谓说课是教室面对同行和专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研活动。

二 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和操作性,2、说理性与科学性,3、交流性与示范性

4、层次性和预见性。三 说课的功能

1、更新教育观念

2、提高业务素质

3、促进教研结合4、强化备课意识

5、提高群体能力

6、增强教学管理

四 说课的基本要求

1、介绍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

3、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

4、教学过程的调节和优化

5、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

6、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的要求

7、说明教学效果的预测。

五 新课程下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3、实效性原则——说课的根本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六 说课的类型

1、研讨型说课:一般有明确的研究课题,是为突破某一教学难点,解决教学中某一关键问题、探究解决方法而惊醒的说客

2、示范性说课:是为了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树立说课和课堂 教学学的样板,给听说课的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范例,使他们能学到较为规范的说课方法从而提高说课水平

3、评比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和竞赛活动

4、检查性说课

5、反思性说课

6、案例性说课 七 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一)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上课服务,是上课的准备工作。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形同的。

(二)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

2、对象不同

3、目的不同

4、基本要求不同

5、作用不同

6、活动形式不同 八 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一)相同点:教师说课与上课成正比关系,说好课可以为上好课服务,因为说课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课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不同点

1、目的不同

2、要求不同

3、对象不同

4、内容不同

5、评价标准不同

九 说课与听课的关系

(一)相同点:说课与听课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教学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和促进教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教材内容和钻研教学理论。

(二)不同点;1主体不同

2、对象不同

3、手段不同

十 说课与评课的关系

(一)相同点: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

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有这些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它和说课一样都是指向课堂教学,都具有对课堂教学进行理性分析的因素。

(二)不同点:

1、定义不同

2、内容和要求不同

3、理论重点不同

十一、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说课程标准要结合本教材准确的说出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总体要求,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本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有力的理论依据。

2、说教材(1)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2)本课的教学目标。(3)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的确定。

3、说学情(1)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了解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具备的相关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2)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差异(3)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状态(4)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5)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

4、说教法,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

5、说学法,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说课中的学法,是指学法指导

6、说教学过程

7、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十二、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一、说课前的准备;

1、知识准备。

2、理论准备。

3、技术准备。

二、说课的方法;

1、重视理论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2、重点突出,难点清晰。

3、力求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和教程的有机统一。

4、说程序要做到精炼、连贯。

5、注重实效,灵活多样。

6、追求新意,给人启迪。

三、说课的技巧;

1、说课要追求创新。

2、说课要讲究节奏的适度。

3、说课要体现“美”。

4、说课要整体流畅,层次分明。

5、说课要灵活。

四、说课的语言技巧;

1、语言技巧。

2、解说技巧。

3、议论技巧。

五、说课的心理技巧;

1、情感是说好课的动力(1)说课要有激情,(2)说课要有良好的心境,(3)说课要有热情。

2、意志是说好课的保障(1)坚持力,(2)应变力。

十三、说课的评析

一、如何具体评析说课

1、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2、评析教法、学法是否合理、实用,3、评析教学手段是否创新、实用,4、评析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5、评析教学的基本功,6、评析教学效果。

二、如何总体评析说课

1、突出教学理念,2、诠释教学思想,3、体现教学能力,4、展现教学境界,5、展示演讲才华。

十四、听课技能

一、听课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有利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3、有利于促进良好教研风气的形成和教改的深入。

十五、听课技能概述

一、听课的原则

1、实话实说原则

2、心理零距离原则

3、突出重点原则

4、激励性原则

5、因人而异原则

6、艺术性原则。

二、听课的基本类型

(一)、包括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

2、观摩型听课的特点(1)示范性,(2)推广性,(3)学习性。

3、观摩型听课的要求:(1)要端正学习的态度,认真堂听课的一种听课方式。

三、听课的内容

(一)关注执教者的教学理念

(二)关注课堂的教学结构

(三)关注教材的加工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关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二、听课的含义;

1、听课是一般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课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听课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主观性,3、选择性,4、指导性,5、理论性,6、情境性。

四、听课的基本要求,1、应有明确的目的(1)学习目的(2)研究目的(3)解决问题目的。

2、应了解和熟悉教材,3、应做到看、听、记、思的有机结合,4、应科学的做好听课记录,5、听课者应做好角色定位(1)进入“学生”角色(2)进入“教者”角色(3)进入“指导者”角色(4)进入“管理者”角色。

五、听课的作用

1、监督检查(1)听课可以督查上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情况,(2)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情况。

2、评估指导

3、探索研究(1)验证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规律(2)研究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4、提高促进(1)提升教师素养(2)提高教学质量。

5、沟通协调,6、听课有激励发展功能。

检查型听课,什么是检查型听课:主要是指评价者深入教学第一线,直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现场调研,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听课方式。

2、检查型听课的特点(1)突然性(2)真实性(3)灵活性。

3、检查型听课的要求(1)要明确检查的目的(2)要在常态下进行(3)要熟悉听课的要求(4)要尽量减少被听课者的戒备心理(5)要准备好与听课对象交换意见(6)要进行总结

(二)评比型听课

1、什么是评比型听课:评比型听课主要是为了对教师做定性评价的听课活动。

2、评比型听课特点:(1)筛选性,(2)公正性,(3)比较性。

3、评比型听课的要求:(1)要认真了解和掌握评比的目的、要求和相关规定,(2)对课的内容要熟悉,(3)要做详细的比较性记录,(4)要客观公正的听每一节课,(5)要对听课人员进行选择。

(三)观摩型听课:

1、什么是观摩型听课:观摩型听课是为了总结、推广、交流及学习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听课活动。的听和看(2)要认真仔细的记录有特色、有创新的地方(3)要与自己的课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四)研究型听课

1、什么是研究型听课:研究型听课是为了研究、探讨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或了解教学改革实验进展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研讨课、实验课、为调研进行的听课就属于这个范畴。

2、研究型听课的特点(1)目的性(2)探讨性(3)选择性(4)导向性(5)反复性。

3、调研性听课的要求(1)要做好调研的准备工作(2)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3)要主动和虚心的听取教师的建议和要求(4)写出调研报告

(五)临床指导型听课

1、临床指导试听课的基本思想,是教师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深入到课堂,“诊断”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

2、临床指导试听课的具体过程(1)观察前活动(2)课堂内观察3观察后活动

4、“临床指导试”听课的作用

(六)推门式听课即事先不通知或课前不打招呼,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学校领导或教师、教研员突然推开教室的门,直接进入课要看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2、看教师的知识功底。

十六、听课策略

一、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一)思想准备

(二)理论准备

(三)熟悉有关教学内容。

二、课堂听课的基本方法:听、看、想、记、谈。

三、听课的注意事项

(一)听课要有计划

(二)听课要有准备

(三)听课态度要端正

(四)听课记录要详略得当

(五)听课后要交换意见。

四、把握听课的策略:

(一)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课

(二)带着欣赏与发现的心态去听课

(三)带着更多的关注点去听课,1、关注基础,第一,关注中小学教育的本质,第二、知识基础,第三,关注教师基本功。

2、关注本质。

(四)听课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六)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七)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十七、评课技能

一、评课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评价

1、评价教学目标的表述,2、评价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起的作用,(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1、评价学生的学习心境

是否愉悦

2、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健康

3、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端正

4、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是否主动

5、评价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

6、评价学生认识状况是否是高水平的。习惯,促进他们向反思型方向转变。最后评价活动有利于本校研究的深入发展。以课堂为依托的评课活动的扎实开展,能较强教师之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切磋、合作、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调整。要注重发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强调基础性、挑战性、实践性的结合。要体现要体现精讲多练,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教师是主导学生是

(五)评价教师基本素质标准

1、教学态度端正、严谨认真

2、有正确的教学思想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用

4、教学组织安排

5、教学语言

6、课堂板书

7、教态:亲切、自然、端庄、(三)教师基本素质的评价

1、教学态度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安排

4、教学语言

5、课堂板书

6、教态

7、学科专业技能

8、应变能力

9、教学媒体

10、教学设计

11、教学反思

12、教学思想、13、教学特色。

(四)评价学习成效

1、认识领域学习成效评价

2、情感领域学习目标评价

3、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水平评价。

(五)教学内容的评价

(六)教学风格的评价。

二、评课的目的、意义与功能

(一)评课的目的,评课的目的有两点,一是辨别出课堂教学的优劣;而是分析课堂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得失,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评课的意义:首先,评课者能深入分析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总结课堂的教学经验与教训,从而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借鉴,让教师少走弯路,快速的提高教学技能,转变教学观念,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课堂评价有利于教师形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评价就是一种反思,包括对他人的反思和自我反思。经常开展课堂评价活动,帮助教师逐渐养成反思的良好 促进本校研究广泛而有效的实施。

(三)评课的功能

1、判断功能

2、导向功能

3、激励功能

三、新课程对评课的要求

(一)评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原则

(二)正确把握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三)评课要讲究语言艺术

(四)评课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而强调各自的特点,体现各自不同的目的

(五)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六)评课的态度要端正,目的要明确

十八、评课的原则和标准

一、评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诚恳的原则

(三)重点原则

(四)激励原则

(五)因人而异的原则

(六)艺术原则

二、评课的标准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一般标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符合课程标准理念、学生实际,教师的素质和现有的教学条件。

2、重点难点把握得当

3、教学目标能成为教学中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能突出教学目标指向、标准和激励作用。

(二)评价教学内容的标准。教学内容准确科学,能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主体的教学观。重点把握准确,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三)评价教学过程的标准

1、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的发展,因材施教,注重班集体的共同成长。

3、课堂容量适中,传授知识的量和技能训练的度比较适宜,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4、能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训练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5、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更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四)评价情感教育的标准

1、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师生民主平等,其乐融融,教师愿教学生愿学。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机端正,有顽强的学习意志,遇到学习困难不低头,不气馁,积极探求解决困难的方法,有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学习注意力集中,具有倾听的良好习惯。

3、能充分利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大方

8、学科专业技能

9、应变能力

10、教学设计能力

11、教学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12、教学特色

(六)评价教学效果标准

十九、评课的形式

一、自我剖析式

二、小组评议式

三、书面材料式

四、个别面谈式 五陈述答辩式

六、调查问卷式

七、点名评议式

八、师生评议式

九、专家会诊式

二十、评课的艺术

一、语言运用的艺术

(一)简洁准确

(二)生动形象

(三)流畅

(四)有激情

(五)幽默

(六)委婉

(七)贴近教师

二、抓住重点评课的艺术

(一)评价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评价老师是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师生是否保持有效的互动

(四)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五)评价课堂结构的安排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六)评价教学内容

(七)评价教学风格

二十一、中小学教师试卷编制分析讲评技能的变化与发展

一、)考试试卷的新特点

(一)坚持基本观念的考查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突出新课改理念,关注生

活,贴近学生实际,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从直叙提问走向情景展现,促进学科教学有注重知识结论的教学转向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切要有情感性,注重人文关怀

1、开考添加“安慰语”

2、中间添加“祝贺语”

3、难题添加“激励语”

4、末尾添加“劝告语”

(五)要有新颖性,注重趣味性

1、度,反应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等层次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四)区分度 是试题分析的一个指标,是指测试题目对学生成绩的鉴别能力,反映了考查为重点,在试题的情景、立意、设问、作答、评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开放的试题形式,该定义揭示了开放性试题考查的目的、考查的重点,开放的实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从纯学科问题的解决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科教学由重视解题训练转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五)从知识立意的传统命题走向关注过程,方法和能力立意的题型,促进学科教学由单纯重视双基转向在双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科意识、问题解决、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六)开发地方考试资源,突出了地方特色

(七)关注社会热点,重视重大社会热点的考察,彰显学科特色,体现学科价值 二)试卷编制的新变化

(一)指导思想的新变化——从“以分为本”到“以生为本”

(二)主体的新变化——从“教师命题”到“师生命题”

(三)题型的新变化——从“呆板严肃”到“灵活亲切”

(四)视角的新变化——从“小视角少情境”到“大视角多情境” 三)、试卷编制的新要求

(一)突出课程标准的理念

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为依据

2、凸显三维目标的立体考查

3、重视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查

(二)试题要有开放性,启发思路

(三)要有创造性,注重创新

1、提供多方位的思考角度

2、设计适度的思维距离

(四)试题要新

2、增强题型的趣味性

3、试题要有综合性

(六)题型、题量及难易度要有科学性

(七)应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试卷命题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各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命题的基础性

(二)逐步淡化单个的识记内容,突出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三)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突出试题的发展性

(四)注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突出试题的综合性

(五)探究性、开放性试题比重逐年增大,突出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乡土内容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试题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十二、试卷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文性

(一)调整题型、试题设问方式,添加提示性、激励性用语

(二)增设选做题

二、开放性

(一)注意考察内容的均衡,充分挖掘教材

(二)合理改造原有旧题目,变不开放为开放

三、自主、合作性

四、导向性

五、有效性

(一)信度 是指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是试卷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效度 是指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符合性

(三)难度 是指试题的难易程试题对学生素质的区分情况。

二十三、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

一、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拟定命题的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应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选择题型,实施编制

(一)具体编题方法

1、利用变换来编制试题

2、利用类比与逆向思维的方法来编制试题

3、由叠加法来编制试题

4、利用特定背景来编制试题

(二)编制试题须避免三种做法

1、照抄树上的现存试题

2、照搬资料上的试题

3、抄书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四、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五、检查、修改、试做、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二十四、试卷编制的方法与技能

一、客观题的编制: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

二、主观题的编制: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

三、开放性试题德编制

(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以素质考查为目的,以能力方式,它力求全面揭示开放性试题的内涵。

(二)、开放性试题的特点,1、问题内容的新颖性

2、问题形式的生动性

3、问题解决的发散性

4、教育功能的创新性

5、材料内涵丰富,试题设问开口宽泛

6、答案多元、不唯一,而且有的一元答案能独立完成试题的指令,符合并满足试题的全部条件和要求

7、对答案的评价讲求意到、词准

8、设问的意图上一般要求参与某项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方案。

(三)、设置开放性试题的意义

1、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2、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4、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

5、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四)、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三统一原则

3、三结合原则

4、三坚持原则。

(五)、开放性试题的类型

1、操作型开放题

2、表现型开放题

3、论文型开放题

4、问题解决型开放题。

(六)、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方法:趣味式,竞争式,探究式,思辨式,运用式,角色式,技能式,考查式。

四、操作测验题的编制:

1、纸笔操作测验,2、辨认测验,3、模拟操作测验,4、工作样本操作测验

五、计算题的编制

(一)计算题的共同特点

1、概念性强

2、量化性强

3、方法性强

4、规范性强。

(二)计算题的类型:基本型计算题,一般型计算题,综合型计算题。(1)标题(2)情况概述(3)分析试卷的侧重点。

五、试卷质量分析。

二十四、试卷讲评技能概述

一、试卷讲评的特点(1)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自主合作性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参与

三、激励性原则,多重视学生的情感

四、师生互动原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计算题的命题建议

1、要有明确的测试目标,对问题情况的描述要准确、新颖、清晰,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认识知识概念,知道所要求解的问题,2、试题的编制要有启发性,富有逻辑性。

六、作文题的编制

七、试卷编制的技巧:1达成信度,2提升效度,3控制难度,4把我区分度。

八、试题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注重跨学科、多元知识的考查,避免在试题编制中出现误区。

二十五、试卷分析技能概述

一、试卷分析的新要求:理解、把握教学目标,明确试卷分析的功能;认真做好试卷分析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试卷分析。

二、试卷分析的类型:任课教师的试卷分析;对学生进行的试卷分析;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的试卷分析。

三、新课程下的试卷分析的方法:顺次分析法;归类分析法;问题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二十六、试卷分析技能分析

一、内容分析,二、题型分析,三、试题分析(1)分析出题者的出题意图(2)分析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四、试卷结构分析 突出针对性(2)注重效果性(3)强调层次性(4)讲究激励性(5)注重新颖性。

二、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功能(1)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2)诊断功能——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3)强化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4)示范功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5)纠错功能(6)知识迁移的功能(7)合作学习的功能(8)知识整合的功能(9)知识扩展的功能。(10)培养能力的功能

三、传统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不准确,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2)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学生主体参与不够,讲评不够深入(3)满堂罐式的讲评,盲目讲评,缺乏理论深化(4)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

四、试卷讲评的新要求

(一)要心中有数,切忌仓促讲评

(二)要克服面面俱到无重点现象

(三)要克服就题论题不联系的现象

(四)要克服目中无人,一讲到底现象

(五)克服只讲评不指导的现象

(六)克服之批评不鼓励的现象

二十五、试卷讲评原则

一、及时准确性原则,要

二十六、试卷讲评的方法

一、课前准备

(一)要及时

(二)要统计

(三)要备课

二、课堂讲授

(一)讲激励与鞭策

(二)讲错误典型与错因

(三)讲审题与解题思路

(四)讲方法与技巧

(五)讲发散思维和变化

(六)讲拓展

(七)讲创新

(八)讲方法

三、课后落实

(一)落实好知识消化

(二)落实好知识巩固

(三)落实好个别辅导

二十七、试卷讲评的发展与变化

在上试卷讲评可是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态度积极,采用激励机制,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试卷讲评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上让思维活跃起来。

四、该进常规试卷讲评办法,采用单元测试题的即兴讲析。

五、强调教师的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十八、试卷讲评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针对性

二、要有综合性

三、要有启迪性

四、要有诊断性

五、要有重点性

六、要重视过程和方法

2.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篇二

一、教学设计 (准备) 策略

主要是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 (如教案) 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当

包括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原则、方法, 教师个人备课的主要内容、学习认知前提与情感前提的分析方法、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内容的科学编码, 教学流程与基本环节的设计、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运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等。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 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按照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确定和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分析具体教学内容, 分析学生知识基础与情感状况, 整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制作各类教学材料与课件, 选择主要的教学行为和具体方式, 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活动流程, 编制诊断性、形成性评价材料, 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等。○○

二、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

主要是指师生为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重点是课堂教学中的行为。

包括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环节研究;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认知过程有效展开与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效实现方法;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方法;有效的教学技术与信息手段的使用;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有效的问题设计与问题展示、有效的学习前提基础诊断与补救、有效的学习情感激励;学习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生态的生成与发展, 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对话机制的形成, 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从目标开始, 就是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把明确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作为每堂课教学的出发点。

有效的课堂更加自主, 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包括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加开放, 教师的教学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空间等。

有效的教学行为更为关键:“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从目标开始的整个教学序列的改进: (1) 科学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的不断改进; (3) 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目标定向、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构) 的应用与不断改进与变化; (4) 单元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包括单元诊断、单元新授、单元综合、单元矫正等; (5) 情感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6)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与各种功能的作业设计; (7) 课堂教学过程控制四个策略的恰当运用:时间控制、内容控制、方式多样、反馈矫正。

从海南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看, 采取的主要经验与策略有:

一是广大老师聚焦自己的课堂, 面对自己的教学问题, 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点的探索上有所收获:如海口市第一中学廖高翔老师重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 提出了精心设计引言、师生角色反串、妙用音乐漫画、巧借新闻、引入历史知识等十大策略不断地“制造”地理学习“催化剂”, 使学生形成对地理课的持久兴趣;林海萍老师从活跃化学课堂气氛入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出了“重视演示实验, 诱发活跃气氛;利用教学媒体, 创设活跃气氛;联系生活事例, 巩固活跃气氛;穿插科技故事, 烘托活跃气氛”的有效做法。

二是部分学校采取整体推进的策略, 提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如海口市第二中学为彻底解决“绝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愿学、不能学、不会学、学不懂”等长期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 自2008年9月开始, 在全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实施了以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创立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即课堂上体现“三个特点、三大模块、六个环节”。三个特点指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指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指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海口市龙华区山高小学在学习省外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创立了富有山高特色的教学模式———自主高效课堂, 教学流程主要为:“明确目标, 教师引领———自主学习, 多元选择———活动体验, 帮扶训练———展示提升, 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反馈矫正”。

三是许多学科教师单线出击, 摸索总结了很多个人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海口市第一中学张海法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互动———探究”模式, 课堂教学流程由“启动阶段———联动阶段———能动阶段———创新阶段”组成, 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琼州学院附属中学赵中华老师探索的“高中古典诗歌阶段式主题教学”模式, 以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为依据, 补充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顺序, 在高中三年将古典诗歌的教学分成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诗体常识, 构建诗歌发展脉络 (约五课时) ;第二阶段:掌握具体意象的含义, 丰富学生阅读的审美体验 (约十五课时) ;第三阶段, 鉴赏古典诗词的风格, 体悟诗人情感特征 (约十五课时) ;第四阶段, 掌握诗歌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诗歌分析能力 (约10课时) ;第五阶段, 分类鉴赏, 获得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 (约20课时) :第六阶段, 把握诗歌鉴赏题类型, 掌握答题模式 (约10课时) 。以主题的形式反复强化, 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行去分析意境体会感情。三亚市第一小学欧哲尔老师尝试的“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去探究”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其教学流程由“开门见山, 引出问题———因势利导, 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探究问题———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四步组成, 以问题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数学课堂, 简单易行。

三、评价反馈策略

教学评价与反馈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与矫正改进行为。评价与反馈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及时地对教与学的前提基础和效果进行反馈评价,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这些策略包括: (1) 学生学习行为诊断与矫正 (包括认知与情感) ; (2)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诊断; (3) 学生自我发展 (个性) 评价; (4) 教学质量改进评价 (即课时、单元或主题、模块的形成性评价) ; (5) 基于网络的教师、班主任发展性评价,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结合进来;评价结果个性化, 要千方百计引导教师把教学的功夫下在“教学生学”上; (7)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智商情商测量等。

海南所开展的有效教学实验, 主要在学生课堂学习评价与矫正, 各类练习、作业、形成性评价测试题的设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测评等方面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经验之一: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关注教育公平, 教育评价指向全体;经验之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更加科学化和人文化;经验之三:教学检测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经验之四:矫正与辅导更具针对性;经验之五:综合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如:琼海市第一小学数学组对作业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 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口头作业有说算理、说算法、说过程等形式;书面作业有基础性练习、数学日记等形式;操作作业有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小调查等。海口一中追求考试的实效性, 明确提出高一、高二年级不得进行月考、周测, 高三月考要有实效。严禁试卷只发不收、只做不批、只批不析现象。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由班主任牵头, 和科任教师、学生等一起制订学困生转化计划。琼海市教育局对学校的教育评价在省的“综合指数”和“四率一分”的基础上把学校对全体初中毕业生的人生规划纳入评价范畴, 要求学校必须把全体学生合理分流到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以及各类中专, 保证每位毕业生都能受到合理的继续教育。

四、有效学习策略

包括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等多元智能的培养, 坚强的学习意志与毅力的培养等。

有效的学习策略既可能是学生显性的学习技能或学习调控技巧, 也可能是学生有关学习的经验性默会知识。学习策略是伴随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而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认为学生学习策略是“习得”的, 其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具有主体性, 取决于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 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 取决于教师的学习指导水平, 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我反思水平等。

因此, 对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包括:

1.关注“学习者”的自身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动机,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教学和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 加强学生学习意志力锻炼等。2.教给学生丰富的认知策略。一是教师让学生这节课学习什么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二是教师让学生怎样去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知策略教学努力做到专门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重渗透性;显性与暗含相结合, 重暗含;单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重综合性;共通方法指导与个性方法指导相结合, 重个性方法指导。3.让学生在真实的智力活动中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创设灵活化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情境。4.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选用适宜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对学习进展进行即时性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归因与自我强化, 让学生学会自我补救与调节。5.用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做到评价目标全面化,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目标, 建立信心。

海南的一些实验学校从整体层面构建有效学习策略的体系, 如海口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海口九中的“三学两评”模式和“学科小先生一拖N”模式等, 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省许多中小学教师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等学科的有效学习策略进行了一定探讨, 对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和运用相关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海口一中政治教研组的“学案导学, 自主高效”模式, 文昌市翁田中心小学王宇老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等。

五、教学管理策略

包括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和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激励,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学校文化的构建, 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认真执行,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确立与认真执行, 优秀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机制, 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的建立等。

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没有扎实的教学常规工作, 就没有高效的教学活动。

学校要重视无效、低效教学现象的梳理工作, 重视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 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听课评课, 重视教师的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学校要把这一切都纳入教学管理, 建立科学有序的检查制度, 一月一查, 一期一评, 评出优秀常规标兵, 给予表彰和奖励。

要提倡教学精致管理, 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追求教学精致管理。精致管理主要体现在“细”字上。细节决定成败。要细化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避免重制度、轻程序, 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精致管理还要求我们强化系统管理, 狠抓班级管理、教研组管理、备课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要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从海南各实验学校所采取的策略看, 具体特点体现在:

一是加强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 唱响有效教学主旋律。如:海口一中制定了“规范教学行为”活动的实施方案, 通过“严格按《方案》规定课时计划上课, 严禁非上课时间讲课与补课;严格规范作业、试题、考试次数以及教辅资料管理行为;科学备考、智慧备考、人文备考, 精简课时, 提质增效;聚焦课堂, 推进教学改进行动,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优化备课组建设, 集体备课精细化、特色化;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等六个行动研究, 紧紧围绕有效教学这个课题, 加强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依法科学施教, 在探索提质增效之路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二是强化集体备课, 改进教研方式, 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抓住有效教学关键点。如:海口市第九小学以“多样校本研训垒基, 让常态课更加高效”为目标, 借助多彩的教育展示平台, 有计划地开展了诊断式、汇报式、竞赛式、开放式、示范式系列展示活动, 使教师在反复的磨课实践中, 不断学习、反思和调整, 使常态课更显魅力, 彰显课堂教学特色, 达到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的目的。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重点开展“双循环教学”实验, 改革科组教研方式, 丰富了教研的内涵, 提高了教研水平。第一个循环, 就是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同备一节课, 轮流执教一节课, 同评一节课, 最终使这一节课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第二个循环, 就是每个教师各自精选一节教学内容, 由其在不同的班级里循环上课, 集体评议, 个人修改, 把这节课做成精晶。

三是关注学习主体, 改革教学模式, 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 寻找有效教学突破口。如, 海口市九中的九个学科全面参与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初步形成了“三学两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科小先生一拖N”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建立了课堂教学基本步骤:学生自学—学生代表展学一老师导学—课堂评价 (学科小先生对徒弟的指导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

四是建立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 完善教学评价与监控机制, 找准有效教学落脚点。如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规范考试全过程, 以管理求效益。实行教学目标量化管理。一是量化考核内容, 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教学效果主要以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为考核内容。二是制定量化考核评分依据和标准, 使考核既有科学性, 又有可行性。

3.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三

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范围内统一实施“减负”,把本该属于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还给他们,使学生在课外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捧着课本。这实际上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有效教学。那么,怎样实施有效教学呢?应该遵循一定的策略。

1.教学目标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有效教学特别注重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即应该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与否,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内容,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善于把书本知识放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去理解,把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信息转化为鲜活的课程资源,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目标定位准确才能科学安排教学流程,巧妙设计师生互动,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2.教师要精讲导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可能不讲的,没有教师的讲,学生的学就可能陷入盲目。但什么时候讲、讲什么内容是有讲究的。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以便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新的发现,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师的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而是“导”,即通过教师“导”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学的有效性。而且,教师的讲,要在“精”字上下工夫。所谓“精”就是语言要精练、富有启发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讲在该讲时、导在该导处”,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使课堂具有有效性。

3.师生要有效交往互动。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课堂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价值与魅力所在。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观点,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往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同时,教师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及时生成动态的课程资源,超越“预设”,使其“生成”,使师生互动真正成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

4.课堂提问要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体现教师导向作用的重要环节。但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延伸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提问要有科学性(深钻教材,精心设问)、可接受性(与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相适应)、导向性(指向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新奇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性(变最近发展区为现实发展区)、捕捉最佳时机和评价性(展示结果和答案)的有机统一,才能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直接提出问题,即设置悬念,把问题一下子抛到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内在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二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探索新问题;三是从问题与生活的联系中寻找线索,增强问题解决的现实意义;四是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5.优化课堂练习。对有效教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增强课堂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课堂练习要体现多元训练方式,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议与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三是课堂练习要有一定的梯度,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均有适合自己的练习,使基础薄弱的学生练有所得;四是课堂练习要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以增长学生的智慧、“活化”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者单位

云南省罗平县教研室

4.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篇四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

培 训 讲 稿

第一讲:

培训时间:2014.12.13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新课程下学法指导的变化和发展 培训学学时:2 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导引,新课程下学法指导的变化和发展

一、学法指导:新课程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二)新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带来挑战

1、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控制者

组织者

制定者

评判者

合作者

引导者

参与者

2、新课程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 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新课程下教学策略必须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

4、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掌握学法:新课程下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一)“我要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二)“我会用新的学习方式”

第二讲:

培训时间:2014.12.13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指导技能 培训学学时: 2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一: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指导技能

一、什么是学习

(一)学习的概念学习有广义和狭义

从定义看,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在教育学领域中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在心理学领域学习:

是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二)学习的分类P25

1、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划分 a.知识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 c.社会规范学习

2、根据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划分 a、教师传授式学习 b、学生自主选择式学习 c、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d、通过反思学习

3、基于学生在学习中采取的策略划分 a、机械学习 b、示教学习 C、演绎学习 d、类比学习 e、归纳学习

4、根据学习的意义划分 a、机械学习与有

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学习是一种接受学习(根本特点)2.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特点 3.学生学习是有计划的系统学习 4.学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

5.学生的学习是受教育的过程

二、如何激发学习动力

(一)避免学生出现“习得无助”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1.尽量多让学生体验成功 2.请别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3.学生需要得到鼓励,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应该持有以下观点: A表扬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应该是一种信念; B表扬应该 是真诚的; C要表扬真正值得表扬的成就。

(四)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 1.正确认识“自利性归因” 2.调整好学习的精神状态 3.培养参与意识

培 第三讲:

培训时间:2014.12.13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指导技能 培训学学时: 2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二: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指导技能

一、什么是学习方法

(一)学习方法的概念学习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p53)

:广义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

狭义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

(二)学习方法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1、学习方法与学习目的

2、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学习规律

3、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

(三)、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p57)

1、三环课程学习法自学发现——选讲充实——练习转化

2、“四环式”学习法

包括精读材料、编写提纲、尝试背诵和有效强化四个环节。

3、“四结合”学习法

即学与思结合、学与问结合、学与习结合、学与行结合。

4、回想学习法

5、鲸吞学习法

两大特点:大容量搜捕、选择性吸收。

二、如何培养学习方法(五三二四)

(一)学习三要点

1、多读书,注意基础

2、多思考,注重理解

3、多重复,温故而知新

(二)三种学习精神

1、不唯书

2、不唯师

3、不唯一

(三)三条学习原则

1、自觉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独立性原则

(四)三种学习技能

1、学会快速阅读

2、学会快速书写

3、学会做笔记

(五)三种学习能力

1、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2、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流畅的表达能力

(六)四种思维品质

1、敏捷性

2、深刻性

3、整体性

4、创造性

(七)四位良师益友

1、自信

2、课本

3、同学

4、教师

第四讲:

培训时间:2014.12.20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新课程下如何实施学法指导 培训学学时: 2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三:新课程下如何实施学法指导

一、什么是学法指导

(一)学法指导的概念

(二)学法指导的意义

(三)学法指导的目的(四)学法指导的原则

(五)学法指导的具体内容

1、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把时间和心境、生理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间隙时间。

3、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4、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学习

二、如何实施学法指导

(一)运用多种模式开展指导以下模式值得我们去借鉴:

1、课程讲授式p77

2、专题训练式p78

3、学生交流式p79

4、点拨指导式p79

(二)、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指导在学法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作以下尝试:

1、讲授指导

2、示范指导

3、提示指导

4、理清思路

5、归纳指导

6、程序操作

7、对比指导

8、渗透指导

9、启迪指导

10、编写歌诀

(三)、利用学生心理实施指导学生心理对学生掌握学法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抓住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1、创设情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2、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争强好胜,激励学生学习

4、因材施教,区别不同学法

第五讲:

培训时间:2014.12.20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常规学法的指导技能 培训学学时: 3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四:常规学法的指导技能

一、常规学习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增强注意力: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如何培养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1、自我暗示法。即学习时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提醒自己集中注力也可找几张卡片,上面写着“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句子,然后把它们放到你平时容易看到的地方。

2、情境想象法。无论多么爱走神的学生,当参加重要的考试或竞赛时,他也会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发挥出最佳水平。所以,在每次做作业时想象自己是在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记录法。给自己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的内容。记录一段时间后,一方面你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究竟是些什么,找到容易分散自己注意的有关刺激,然后有针对性的回避这些刺激;另一方面要充 分认识它的不良后果。

(二)指导学生提高记忆力,增强记忆力的10种方法(p94——p95)

1、注意力集中

2、兴趣浓厚

3、理解记忆

4、过度学习(在记住的基础上,再多记几遍)

5、及时复习

6、经常回忆

7、视听结合

8、多种手段(编提纲、记笔记、做卡片等)

9、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

10、科学用脑

(三)指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以下学习习惯:

1、认真听讲和主动提问的习惯

2、手脑结合和注重实践的习惯

3、良好的思维习惯

4、认真做题的习惯

学习参考:魏书生培养学生的12个良好学习习惯(p97)

(四)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在制订学习计划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要明确、适当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3、德智体全面发展

4、“长计划、短安排”

5、“死计划,活安排”

6、严格执行计划

二、课程教学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做到四勤:勤动脑、勤动笔、勤动手、勤动口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1、要求学生上课时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2、抓住课堂教学思路

3、上课时要注意记好笔记

(三)指导学生学会课堂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的讨论形式

1、中心式讨论与板块式讨论

2、补充式讨论和碰撞性讨论

3、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

4、生生讨论与师生讨论

(四)指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

1、尝试回忆

2、钻研教课书

3、整理笔记

4、看教辅书

5、认真作业

三、考试复习的指导p107——p115

(一)指导学生学会复习

(二)指导学生学会应考

(三)指导学生学会做题

第六讲:

培训时间:2014.12.20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新的学法的指导技能 培训学学时: 2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五:新的学法的指导技能

一、自主学习的指导

(一)何为自主学习

学习者知道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材料的自由选择控制权;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文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特点:能动、独立、异步、有效、相对 如何开展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民主师生关系、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权利)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3.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4.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

5.防止走入自主学习误区

二、合作学习的指导

(一)何为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1.合理建组、相互协作

2.有效分工、强调责任

3.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4.充分参与、培养能力 5.正确引导、及时总结

6.端正认识、走出误区

三、探究学习的指导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发现问题、假设猜想、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 如何开展探究学习?

1.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 2.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

3.探究式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 4.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5.探究问题的设计首先关注“儿童的问题”,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二)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创新激励评价方式

4.走出探究学习的误区

第七讲:

培训时间:2014.12.27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学法不当 培训学学时: 2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六:学法不当

一、学法不当概述

(一)种种学习方法观剖析 1.只要有学习欲望的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2.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一定也好 3.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率越高 4.勤能补拙

5.只要智商高就能学好

6.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高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学法不当的表现

1.学习无计划

2.不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方法机械单调,不善于总结积累 5.不善于科学用脑

(三)学法不当的成因

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对学习的特点认识不足

3、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4、学习缺乏动机

5、面对挫折,意志薄弱

6、缺乏指导与训练

二、学法不当案例反思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明确目标

2、要开放,同时又要在学生探究时适时引导,让学生找准切入口

3、要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让他们有话可说,学有所得

第八讲:

培训时间:2014.12.27 培训地点:活动中心大会议室

培训课题:学法指导技能训练 培训学学时:2 学时 主讲教师:覃玉福

话题七:学法指导技能训练

一、学法指导技能训练概述

(一)新课程下学法指导中的新技能

1、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技能

a.围绕教材内容设计的问题情境(封闭性和开放性)

b.围绕生活情境设计的问题情境(模拟现实生活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选题技能、合作技能、帮助和引导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拓宽知识面、学习和掌握研究方法、掌握指导技能、掌握科学评价技能)

4、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完善和提高学习策略)

(二)学法指导技能的目标与原则 1.学法知道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 2.学法指导要理论与实践同步 3.学法指导要突出在实践中应用 4.重视学法操作程序的设计

1.理论学习2.观摩实践

3.研讨反思 4.评价反馈

5.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篇五

绿春县第二中学 陆托文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深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以“时间战”“题海战”为教学法宝,这样虽然能暂时地提高学生成绩,却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是高投入低效益,教师累学生苦,付出与效益不成正比,今年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让我对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地说,有效教学有四条标准:首先,教学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学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有无进步;第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的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物理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忙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遇到这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忙于讲授了,这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习有价值学习有效率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物理学科应该是知识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的物理课堂更多的注重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鸣,艺术性强调得极为不够,虽然学生不讨厌物理,但也说不上非常喜欢。这就让学生学习物理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乏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有时因为早上的家庭作业情况不好,就会怒气冲冲的直进教室,先把学生骂一顿,然后再上课,在这个时候,自己是出了气了,学生也安静了,但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迟钝了,发言也不积极了,反之,教师的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

6.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策略 篇六

永发中心学校 陈琼莲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界定: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以促进学习;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学习背景化,把教学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对“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提出建议:建立评价的指导思想;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秉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着重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应首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观是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是教师共同参与和制定的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其中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方法和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基于教学单元来考虑,以拓展教与学的空间,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还有学者强调,因为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所以,有效的教学应当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基于生活事件的互动与交流,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事件的涌流和生成。从关注知识教学转向关注教学事件是后现代教学观的重要转向,是重建“有效教学”评判标准的关键所在,也正是现代有效教学的使命。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策略是: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3.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

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4.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当代教育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关注人性,尊重生命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5、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我们当前许多的课堂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但是学生的思维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依然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比如一些概念教学课中,有些教师只为了方便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并背熟,并没有去探究意义。而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要采用“深入”的而非“肤浅”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或者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进自己的知识图式,内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篇七

究其原因, 一是限于阅读能力, 学生本身对课文的理解肤浅、片面, 甚而错误;二是学生表述不清或不到位, 内容零碎;三是学生发言中, 好像课文内容该理解的都已交流了, 其实许多方面并未彼此理解, 相互接纳;四是学生对话, 虽能彼此理解, 但未经整合内化, 渐而多有淡忘;五是教师穿插其中的点拨、评点与讲解, 未能着眼整体, 失之繁琐;六是课堂无效的旁逸现象, 教师引导不及时或不恰当。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消减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而, 整合感悟也就必然性地成为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诉求。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整合感悟呢?教学设计是前提, 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 在整套教材内容的纵向关联和单元课文的横向联系中, 确定具体课文所要实施的课程内容, 科学制定三维度具体目标;并据之对课文内容再度分析研究, 合理增删取舍, 以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是关键, 要紧扣目标, 着眼整体, 努力启发学生尽可能把问题想清楚, 说明白;运用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彼此理解, 相互悦纳, 共享对话中的文本感悟, 实现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与建构。现举出以下三种实用方法:

一.提炼深化法

这种方法侧重于言语内容的感悟整合, 主要是对课文思想情感的整体把握。一般是设计提炼深化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提炼深化中整合感悟, 在感悟整合中提炼深化,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李森祥的小说《台阶》, 在品味细节、感受父亲的形象之后, 我设计的问题是:请根据课文内容, 结合课堂交流, 谈谈你对当时农村父亲生活历程的理解。要求发言层次清晰。现整理一位学生的发言如下:

他们生活在经济贫穷的农村, 过着困苦的生活, 抽旱烟, 穿草鞋, 食不果腹。他们地位低下, 老实厚道, 善良谦卑, 有着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愿望。他们是家庭的脊梁柱, 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负。为了一家的生活, 长年累月, 起早贪黑, 劳作不息。他们坚忍, 在极度贫穷的境况下, 为了盖一座新房, 起五更, 睡半夜;上高山, 走海滩。平时省吃俭用, 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着。如此毕其一生精力, 以致衰老不堪。他们困苦的生活命运, 诚然可怜可叹, 而顽强的奋斗精神, 更可敬可佩, 因为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该生对课堂交流中的多种感悟和多元理解, 在提炼深化过程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合, 进而对父亲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 并且对当时的农村父亲有了较为深刻的普遍性的认识。

二.梳理总结法

这种方法侧重于言语形式的感悟整合, 主要是对课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的整体把握。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这是一篇经典美文, 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在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欣赏后, 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总结:遣词的生动、修辞的形象、句式的精致、想象的自然、思路的清晰。现仅以课文描写春花的一段文字为例:

1.遣词的生动。如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两个“不让”、一个“赶”字, 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百花争妍、竞相开放的春之生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用叠词“嗡嗡”拟声, “飞来飞去”状行, 又着一拟人化的“闹”字, 描绘出一派活泼、繁忙、喧闹的气象, “蜂争粉蕊蝶分香”, 更从侧面写出了花开之盛之艳之香, 更显生机勃发。

2.修辞的形象。语段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语言生动形象, 把春天描绘得生机盎然。如“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令人感到春花盛开, 五彩缤纷, 鲜艳灿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比喻连用, 写出了微风吹拂下, 草丛里缤纷的野花, 明亮闪烁而娇美活泼的动人景象。

3.句式的精致。课文短句居多, 且多整饬, 如下列句子划线部分:“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这些短句间以长句, 整散结合, 句式十分精致。其笔调轻松明快, 音韵和谐动听, 读来抑扬顿挫。不仅春之勃勃生机得到了更充分的艺术表现, 作者的钟爱之情也得到了自然流露。

4.想象的自然。如“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以虚写实, 想象之景乃由眼前景象自然激发;虚写满树果实丰硕, 乃实写花开之繁密、鲜艳、甜美。

5.思路的清晰。语段依树上、花下、地上的顺序展开有动有静的描写, 不仅层次分明, 更使景物富有立体感、动态美, 令人觉得春之盎然生机无所不在。

通过这一番梳理, 再引导学生整体回味, 熟读成诵。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整合对话中丰富多彩的感悟, 对课文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整体把握;还可以学得语用知识, 积累言语经验, 学会因文悟道、缘道释文, 提高语感水平, 提升欣赏能力。

三.学以致用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言语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感悟的整合, 主要是对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艺术特色的整体把握。常用的方式是, 进行具有整合、提炼、迁移性的书面表达。宋代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见得亲切, 此是入书法;用得脱透, 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在言下。”所谓“用得脱透”的“出书法”, 即能把对课文的阅读感悟, 内化为自我心得, 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和价值判断, 并能以一定的形式熟练地表达出来。

为此, 学生必须全面整合感悟, 深刻领悟课文, 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包括内容方面的文事、文理、文情, 形式方面的文路、文技、文辞) , 化为自己的灵魂和血肉。这样, 才能“用得脱透”。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学生在师生对话中基本理解课文后, 我让学生给《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写一封信, 慰勉其落寞凄凉的心灵。要求:不拘朝代限制, 结合两篇课文的阅读感悟,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现抄录一位学生的信如下:

柳宗元先生:

您好!近来拜读了您的大作《小石潭记》, 甚觉清莹秀澈, 锵鸣金石, 文辞动人。无论竹树翠蔓, 抑或游鱼溪流, 其描绘皆能动静相宜, 姿态万千, 清新可目。能与您一起分享永州胜景, 甚觉如餐珍馐。

然而, 您的文章也禁不住流露出了凄凉之意, 尤其是您所抒写的坐潭上的感觉, 不免令人感伤。您写道:“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其中流露的情绪, 实为孤独寂寞而悲凉凄怆。

研究了有关您的资料, 我知道, 您有以民为本的思想, 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能给予无情的抨击和揭露。您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的革新, 任用忠良, 贬谪赃官等, 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革新失败, 您竟遭贬为永州司马, 虽有名而无权, 抱负难以施展, 这确是世道的不公。

但这又何必情郁于中, 难以释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自古以来, 宦海沉浮, 乃为官者常态, 您应该看开点儿。况且, 生活有着太多的美好,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您的后辈东坡居士也曾力图革新, 政治上屡遭挫折, 然却能以旷达的胸襟淡然处之, 随缘自适。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且不得“签书公事”, 虽有职而无权, 却能赏明月, 品人生, 享受生命的另一番情趣, 并作《记承天寺夜游》。您看,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这是何等的自在, 何等的雅趣, 此正乃无官一身轻也!“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这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何其令人神往。这无异于伟大的发现。只是惟有心灵澄明、心境安宁的人, 才能有此奇遇, 有此享受。所以, 他忍不住慨叹道:“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的, 有多少人沉溺于宦海, 难以自拔, 而不幸错过了许多美好的生活。也是在一个月夜, 他以豁达的心胸, 竟悟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想您也一定能感同身受吧。

若果如此, 则望您能努力走出被贬官之阴影, 去发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让生命在豁达开朗的自由王国里, 诗意地栖居吧。

最后, 愿您善自珍重!

您的晚辈

2010年于楚水校园

这位学生在信中整合了许多同学的发言, 包括教师的评点与讲解, 乃至相关背景介绍。对柳文的文辞生动、情景交融的特色, 孤独寂寞、凄凉悲怆的情感, 对苏文深蕴于叙述、写景、抒情之中的安闲自得、随缘自适、超然物外的情怀, 都有了深刻的体会, 并表现出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这种整合感悟的方法, 也是考察阅读这种内隐思维活动的收获和外化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8.有效教学的基本功 篇八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04-03

一、“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提出的背景与实施价值

(一)“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提出的背景

我国在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教育质量问题日显重要。但就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对学习成绩的追求、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仍然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相当一批学校、家庭不惜牺牲学生健康追求高分,相当一批师生的“苦教苦学”,绝大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现象,就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因为基础教育从其性质与对象的特点而言,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是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做准备。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确保学生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可否减少对他们的“时空占领”,让他们有机会、有余力去追求主动而多样的个人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此,更加凸显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诉求,在我国提出并研究有效教学问题,反映出传统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自身转型与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正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

(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的意义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真思考,我们认为研究与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是解决现有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案,是推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实践持续深化的理性路径。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直贯彻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育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益的研究正切中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害和核心。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将有力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均衡发展。

二、“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概念的界定

(一)对于“有效教学”

“教学”一词的语义,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特指教师的教学活动;二是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本课题“教学”特指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教学理念,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本研究涉及的“有效教学”有三层含义:一是有效果。既指教师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教学任务,所落实学科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又指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和目标。二是有效率。即在确保学生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减少对他们的“时空占领”。三是有效用。是指对“有效”的价值判断,即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基础,为终身学习生活做准备。

(二)对于“有效学习”

本课题的“有效学习”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增长能力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效益和发展进步的程度,标志是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和情感。

(三)对于“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有效学习”还鲜有提及和论述。我们认为“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两项研究内容相连接形成“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这样一个“双有效”研究对象,基于如下考虑:第一,教学与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时间外延还要大于教学的时间外延,所以,研究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具有不可分割性;第二,有效学习能力、习惯和情感的培养较比有效教学更加具有教育的终极目的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有效教学应当服务于有效学习;第三,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分开研究便于寻找各自的内在规律。此外,将这样两个对象放在一起研究,本身也就具有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价值。

三、“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目标

“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研究立足于中观与微观实践研究,将在基础教育“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三方面有所收获和建树,在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实践模式的同时,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具体说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主要有四:1.在教学管理方面,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探索以区县区域为主的中小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管理和评价机制。2.在课程方面,研究“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在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中的不同表现,即总结出不同类型学科“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规律和特点。3.在教学环节方面,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学段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即形成不同学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方法策略。4.形成并构建出基础教育“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框架。

(二)“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内容

“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调查并分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县域教学管理的现状,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2.研究诸如地理、历史、品德等社会科学类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性学科,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型课程等不同类型的领域、学科中“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不同表现,并总结出各自的规律和特点。3.研究在小学低、中、高年级段,在初中、高中阶段不同学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不同的方法和策略。4.研制中小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评价机制。5.形成并构建出基础教育“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

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的对象是否符合“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标准,将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判断进行认定:一是行为判断,即判断这种教学、学习或管理行为是否是有效的;二是价值判断,即判断这种有效的行为是否符合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研究的重点在于形成“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模式和方法、理念和思想,以及具体的实现措施、手段和条件,并不断扩大实验学校和区域范围,以最终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均衡化水平。

研究的难点在于对当前教育教学基本状况调查的结果信度与效度的把握,以及区域和中小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评价方案的研制。

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 打破目前只是单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研究“有效教学”的局面,而是从推进课程改革出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来研究“有效教学”。在关注教师教学效益的同时,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益,指导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并努力学会学习。对于“有效”的关注还包括着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转变,使得学生的这种转变不是机械的和被动的。2.以中观的视角,对“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师资、学生等方面进行立体的实践与研究。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过程以实证性研究为主。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问题研究,将综合地涵盖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和要素,脱离教学一线的理论研究和仅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都是片面的,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也都会大打折扣。课题组将在河北省范围内选择多个实验区县,侧重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选择10所实验中小学校,侧重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在实验校中选择实验班或实验年级进行实证性的准实验研究。

本课题组成员在对国内外“有效教学”和“学习策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的同时,深入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调查研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县域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形成具体的研究假设和实验操作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将分学科组、年级组深入实验区了解实验进展情况,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存在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具体问题具体指导,形成动态的阶段性研究方案,凸显行动研究的特色。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思辨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且以实证性研究为重点。本课题研究涉及课程研究、学科教学到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多个领域,重点在于教学领域;难点在于对问题的筛选、因素的分析以及实验的控制。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同时,辅之于准实验研究法、比较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依据调查结果,将预设的和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假设,形成子课题;带着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深入实验区、实验校,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进行具体考察,通过反思制定改进措施,调整、完善实验方案。

调查法。在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先对实验区、校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县域教学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并编制档案;实验过程中,将定期调查、总结、评价;实验结束时,再进行全面整体的调查、总结和评价。经过多次调查和数据的收集,一方面可以科学、准确的描述实验效果,另一方面,调查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也为调整和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

[2]钟启泉,崔允漷,张 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营商环境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自我总结--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