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2024-08-04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一

如何面对残暴——

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感知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先生何出此言呢?

那么,在我们熟悉了课文之后,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可以证明先生说的话有道理的句子或事例。

1、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和杨德群君

2、四十多个青年的血

3、群众向执政府请愿,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

4、但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他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评价:是啊,他们只是一群徒手前去请愿的学生,没想到最终却命丧黄泉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是在为民请命的执政府门前,怎能不让人发出悲叹呢?

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之

(二)》:“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三、探讨分析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刘和珍君也在遇害者之列。那么刘和珍是谁?为什么值得鲁迅先生写文章悼念?请结合课文找出关于刘和珍的事迹。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2、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4、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5、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8、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评价:同学们找的非常全面。那么,我们来概括一下刘和珍的性格特点。评价: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永远不再醒来。所以,鲁迅先生在黑暗中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毅然写了这篇悼念文章!

四、合作探究

鲁迅始终在“说话”(写一点东西)与“不说”(不写)间犹豫徘徊„„我们可以把这贯穿全文的“说”与“不说”的往返起伏看作一个情感的内在线索。——钱理群

作者情感的内在线索又是什么?为什么一会“说”,一会“不说”呢?请划出文中提示性的语句,并加以分析。明确:

1、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多次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⒉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提示:作者为什么“无话可说”?他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看到了些什么?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明确:①看到青年的血:使得他艰于呼吸视听;

②听到文人学者阴险的论调:使得他觉得悲哀,出离愤怒。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总结: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这种情感触及了“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

面对暴行,“说”还是“不说”,“怎么说”,都在严酷地检验着一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勇气。课文中这些翻来覆去叙说的话语,让人深切感到鲁迅心中的悲愤痛惜和愤激不平。

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五、拓展延伸

人以文名,刘和珍,一个学生运动的风云人物,因鲁迅的悼亡而在国人脑海里定格:一个始终微笑和蔼着的进步青年。

人以文臭,段祺瑞,一个本应名留青史近现代政治风云人物,因鲁迅的怒斥而归于人们印象中的暴虐嗜杀的反动军阀。

然而,据史料记载:在知道卫队打死请愿学生后,段祺瑞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即刻命令严惩凶手,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惨案发生后十年中,他都不吃荤腥,即使在后来重病期间,家人劝他开荤以加强营养,他亦严辞拒绝,说:“人可死,荤不可开。”

无独有偶,丘吉尔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二战期间,面对着战火纷飞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常常以泪洗面。

伟人的情感是基于对人类苦难的普遍同情,因此,这种情感往往会超越国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丘吉尔听到被侵略者占领的法国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中,眼泪夺眶而出;“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总统眼含泪水发表告美利坚合众国人民的电视讲话;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在电视上为自己的行为向全国人民道歉,他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铁娘子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6年5月出访耶路撒冷,在前往英军公墓致敬时,她哭了,为这些在海外作战捐躯的忠魂落下了眼泪,尽管埋在此地的白骨,都是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牺牲的英国将士;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组织救灾时,他泪流满面„„

人性之恶,止于国界,止于时间,止于空间。

人性之善,超越国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2.《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记念刘和珍君

摘要:用问题式教学解读《记念刘和珍君》, 能化繁为简, 一脉贯通, 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一个相连的问题中把握文章的脉络, 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达到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效果。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记念刘和珍君

所谓问题式教学, 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 是当前新课程理念下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教学的好处自然不用赘述, 但是由于学生问题较散, 很多课堂就有可能变成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答辩或者讨论过程。尤其是语文课堂, 传统教学方式中对课文文本提纲挈领地把握就会欠缺很多, 毕竟一篇课文的理解是建立在整篇文章脉络清晰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一个问题就可以牵头带尾地拎起文章的整个脉络, 那么, 这样的问题教学将是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很好的范例。

鲁迅作品历来以思想深遂复杂、语言含蓄隐晦而又尖刻犀利见长, 所以, 《记念刘和珍君》中语义丰富而难懂的语句自然不在少数。因此,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理解文中复杂语句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课堂上让学生提问, 估计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发问的对象, 那样必然会造成文本的支离破碎。如何化繁为简, 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达到让学生理解文本的目的, 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学生的问题, 以一带全, 牵起整篇文章的脉络。

在第一课时, 教师简单介绍《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 即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原因、过程和后果, 然后就让学生当堂细细地阅读课文两到三遍, 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可能大多数学生的问题会集中在文中诸多难以理解的语句上, 彼此之间会有重复, 应该可以覆盖本文中大部分的疑难语句, 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也会有学生问到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 求作者为什么多次提起“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到最好还说“我说不出话来”这些看似矛盾的话语?或者提出作者多次提起的“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些话是否有重复啰嗦之嫌?

只要有一个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 教师就可以此为抓手, 带动全文问题的思索。第二课时就是解决上“有话说”或者“必要了”两个问题中的其中任何一个。

如果学生提的是“有话说”的问题, 那么第二课时教师就以这个问题切入, 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为了顺利地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设计成几个相关的小问题。“有话说”, 作者准备说什么话? (写文章哀悼“三一八惨案”遇难的青年, 比如刘和珍) 刘和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进步、勇敢、正义又是态度温和, 始终微笑着, 有责任感正义感?) 她怎么遇害的? (枪击棒打) 她遇难后, 得到的评价是什么? (暴徒受人利用或只留下淡漠的悲哀) 她们的死给人怎样的思考与影响? (不做无谓牺牲, 真的猛士会看到微茫的希望)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决, 自然可以回答“无话说”“有要说的话”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因为作者既要哀悼死者, 又要控诉反动军阀和无耻文人, 又要唤醒庸人, 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 告诫活着猛士采取适当的方式斗争, 更要告诫生者化悲痛为力量, 鼓舞他们奋勇向前。这诸多复杂情感交织于内, 自然欲说不能, 欲罢又不能。

同样, 如果学生是问几个“有必要”是否重复, 与上类似, 延伸拓展几个小问题, 提纲挈领, 抓住要点。有必要干什么? (写文章) 为谁写文章 (刘和珍) ?刘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怎么遇害的?她遇难后, 得到的评价是什么?从而也能在把握全篇和挖掘局部的基础上得出对“有必要”的回答。通过这样的问答设计, 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如同逐层剥笋, 由浅入深, 逐步挖掘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深入浅出地解决了文本的难点和重点。

第三课时, 仍然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 谈谈语句的含义, 在上一节的基础上, 理解疑难句子的含义, 或则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或由教师讲授。总之, 是以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为抓手, 突破文章难点。

以前学习本文至少要四课时, 而设计了上面的教学步骤, 利用三课时, 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些重点难点也是以学生问题的形式呈现的, 并且可以做到既发挥学生质疑提问的作用, 又能整体而全面的把握全文。

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思路 篇三

学生虽然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对鲁迅先生以及他沉郁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但学生阅读《记念刘和珍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如何直面社会人生,学生没有体验;其次,特殊的纪念文章,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品文、品人、还要品情,所以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结合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重新审视中国女性的人格魅力。

“情”是贯穿散文的灵魂,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把品情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品出作者悼念死难烈士、痛恨反动派、批判庸人、鼓舞革命者奋起战斗的思想感情。其次鲁迅的语言虽意蕴丰富,但对于学生来说,却艰涩难懂,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针对性地制定教学难点,即体会重要语句和难句的深刻含义。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传递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准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事先的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本文的特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本文的教学分为三个课时,分别对应三个篇章(思路篇、人物篇、情感篇)。

第一课时侧重理清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会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理清思路之后,让学生从“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等矛盾的语句中初步体会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因为只有正确地把握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才能透彻地分析它所蕴含的思想。

第二课时侧重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四个动词贯穿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找,找出文中涉及的有关刘和珍的一些事情;二析,分析本文在刻画刘和珍时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三探,探究刘和珍的性格特点;四品,品悟鲁迅对刘和珍的情感。

刻画人物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文中有关刘和珍的很多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进行阅读。在展示的环节中,采用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学生找出有关刘和珍的具体事例之后,让他们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刘和珍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以知识链接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让他们对以前接触过的刻画人物的手法有一个记忆再现的过程,方便更好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这一环节以学生自己分析为主,强调自主学习,然后组内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最后由组长推荐代表模仿老师的角色在班级进行展示。学生展示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点的学习,更是对自信心的锻炼。教师在课堂上的滔滔不绝,反而不如适时的“沉默是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

在此,插入一个教学活动,叫做“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学习了本文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后,完成一篇小作文,描写班级的某个同学。并且让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课堂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找到了有关刘和珍的事,分析了刻画刘和珍的写作手法后,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探究刘和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了。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小纸条,让学生围绕有关刘和珍的事,采用“以事析人”的方法,写下自己所理解的刘和珍。然后统一收取后,随机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别人的观点。然后鼓励他们对自己收到的纸条进行点评,学生既能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又能分享互相学习的乐趣。最后学生归纳总结,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特点。

让学生鉴赏作者笔下的刘和珍,学生不仅看到了刘和珍的进步、友善、强烈的责任心,还看到了她临危不惧的勇气和满腔的爱国热忱。对于这样一个女子,作者会对她有什么样的情感呢?引导学生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语句,细读品味,品出作者对刘和珍深深的赞扬之情。然后组内同学互读互评,推荐朗读较好的学生在班级交流展示。由此,完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多重对话。

在深入分析刘和珍之后,教师适时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所钦佩的中国女性。有的学生会谈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平定叛乱的樊梨花、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等巾帼英雄;但是也有些学生会谈到自己身边的女性,比如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含辛茹苦地撑起了家庭,满腹经纶的老师是如何循循善诱地教授他们知识等等。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中国女性的人格魅力并没有被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所压抑,让学生有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女性。

鲁迅先生对刘和珍是深深的赞扬,那对其他人呢。学习借鉴采用“以事析人”的方法,以人物所作所为,带动人物形象的分析,由人物的不同形象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惨案已经发生了,在感受作者痛恨反动派、赞扬和鼓舞革命者、批判麻木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这部分相对来说较难,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读发现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鲁迅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呐喊,他想要唤醒昏睡的大众,唤醒沉默国人的魂灵。教师在此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关注现实、关注社会进步的爱国情怀,指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让学生述说、议论、表达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爱国教育、做人的责任感教育。通过自然迁移的教学实践,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三个课时之间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联系着的整体,由初步体会到深入理解,符合学生认知和探究的规律。

第三课时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其拓展和迁移能力,在作业布置的时候,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借助学案巩固课堂所学。同时,让学生在“最美巾帼英雄”颁奖典礼上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努力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学生的知识,实现知识从书本到学生的迁移。

4.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四

这篇文章教了多遍,每次课后总是特别失落。因为学生不想学,他们与那个时代相隔太久远;文章本身不好理解,学生更是回避。这次,我改变了思路。文章偏长、偏难,那就不要过多于纠缠句子的理解,那样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还会在森林里迷路,文章学完了仍然不知所云。

我的具体步骤是,1、安排学生早读时大声朗读 2、提问:朗读起来最有感觉的段落?学生反复朗读:范读、自由朗读、齐读等。3、鲁迅情感如此强烈因为一个人——刘和珍,文章哪一部分回忆刘和珍生前的事情,有哪些?(6分)4、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刘和珍。归纳:温和、微笑、和蔼、爱心。5、这样的刘和珍是死了,是怎样死掉的?(研习第5部分)用一个词概括:惨。6、鲁迅认为刘和珍牺牲的意义是什么?结合第6、7两部分分析。(4分)7、鲁迅在文中两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结合全文分析“必要”具体指哪些?(6分)

5.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五

一、知识与能力:

(1)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2)理清文章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意图】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意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介绍写作背景(提问或大屏幕展示)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情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⒉探究问题:根据课文和背景资料,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屏幕展示)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三、总体思路探究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探究三大部分的思路

1、探究第一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探究第二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探究第三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内容及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痛斥走狗文人

(1、2) 写作缘由 唤醒庸人 逻辑顺序

(3、4、5)记念主体 写遇难经过 时间顺序

(6、7)教训意义 激励前行 逻辑顺序

六、作业(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一、导入

二、探究文章关键语句。

1、文章写于1926年4月1日,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3、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4、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的下劣,令人说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流言,尤使我……” 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单因为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节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节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节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二、小结文章感情脉络。

第1、2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第3、4、5节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第6、7节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一方面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残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卑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进一步体味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一、探究本文写作缘由。

1、读第一、二节。

2、探究本文写作的缘由。

明确: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庸人)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二、质疑解难

⑴“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明确:“它们”指反动派 。“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⑵“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青年?

1、(屏幕展示)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虐杀了。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2、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 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

“风潮”领袖 -→敢于反抗

事迹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黯然)

欣然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3、对于刘和珍等人遇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4、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①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②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三、探究请愿喋血的意义

1、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齐读思考。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3、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四、总结全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读了他的《记念刘和珍君》,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我们看到,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也正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背诵要背诵的片断)

五、作业

1、我看刘和珍(作文)

2、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相关链接:

1、对“沉默”的理解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2、对“徒手请愿”的理解

(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6.《记念刘和珍君》 篇六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选自《记念刘和珍君》)

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作者在文中对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

1.D

2.A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指的是事实;说她们是“暴徒”,这是段政府对她们的诬蔑。B项:“流言”指代错。语段中说的很清楚: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C项:惨象指代错。应为“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2.试题分析:驳论要抓住本质,做到一针见血。B项驳“暴徒”的句子错,应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C项驳“利用”的句子错,应为“那时是欣然前往的。”D项两处都错,没有抓住谬论的本质。

7.《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七

一、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突出重点

就《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教学, 七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均为:

1. 识记并掌握本文重点字音字形;

2. 熟 读全文 ,把握文意 ,梳理文章结构;

3. 总结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特征;

4. 背诵重要语段第四节。

在一课时之内设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这四个目标在落实过程中,有的教师仅字音、字形一项就用去了近一半的课堂教学时间, 然后匆匆进入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 第四个目标就没有时间完成了。这突出表现出“前松后紧”的课堂结构特点,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实际上,这四个目标可以删掉1、4两个, 分别把他们放到语文课前活动和语文早读来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出大块的课堂教学时间,便于集中精力去熟读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旨,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人物形象, 进一步通过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去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调整为:

1. 熟读全文 , 把握文章内容;

2. 分析刘和 珍的人物 形象;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三个目标, 有利于用最宝贵的教学时间去完成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 语文课前活动应把握好“度”

这七节课都设置了语文课前活动, 活动内容是诸葛亮的《诫子书》, 活动形式是由学生抄写在黑板上, 由提前准备好的学生带领大家诵读、翻译、评析。其内容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一段文字, 对于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它的篇幅也不算短,要真真正正在积累本上抄完,读熟, 字字句句弄明白文句的意思, 也不是三五分钟就能掌握好的。因此,课前语文活动一定要把握好“度”。一个是内容上的“度”,最好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再者,没有必要统一内容,可以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另一个是 时间上要 有“度”。要控制在3至5分钟内,语文课前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每天 课前积累 知识的习惯, 也是进入正式学习的预备阶段, 为课堂上的学习新课做好知识、情绪和心理上的铺垫因此,课前语文活动,无论内容上还是时 间上都要 把握好“度”。都要适可而止。

三、 做好“主问题”设计,提高阅读实效

在七节语文课中, 老师们围绕目标2和目标3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1. 课 文分 7 节 , 哪 一小节是写刘和珍的?

2. 1、2 小 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删掉?

3. 6、7 节写了什么内容?

4. 集 中写刘和珍的 3、4、节写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特点?

5. 试用一个字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征。

这些问题的设置不能说不好, 它们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配合教学课件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但这样的问题设置缺少了牵引力和深刻性极易把完整的文章肢解零散不妨围绕主要教学目标, 做好主问题设计:

1.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 刘和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

3. 本文共写了哪几类人作者对 他们的态 度和感情 怎样?

这里的“主问题 ”,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 简单的追问和习惯的碎问而言的,是指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在牵引力,它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 、 看 似 活 泼 的 分 组 讨论,应注重学习实效

看似“热闹”的分组讨论,究竟有多少学习实效? 先看这堂课为了让学生讨论, 教师投放的问题:

1.概括 3、4、5 节的主要内容

2. 第 3 节 记叙了哪 些 事 ,这些事表现了刘和珍怎样的性格特点?

3. 用一个词概括刘 和珍的形象特点。

8.《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八

一、聚焦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其一,教师要及时对所读的材料加以区分、抉择、取舍、整合,从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鲁迅散文的经典名篇,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情感内容的角度设计问题都有一定难度,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学生理解起来有障碍。如果问题设计过高过难,课堂教学是无法推进的。所以笔者在教学时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刘和珍这一形象作为切入点,围绕主要人物设计“主问题”。选择这个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二,心中有文(文本)。课堂对话也好,精彩的生成也罢,都是基于文本的,都是基于阅读的,都是基于语文的。如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可能有智慧的对话和精彩的生成。《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至情文章。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情感上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之美,造就了文章独特的风采和魅力,鲜明地表达了对生死选择的态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倘若放手不管,美其名曰“自主学习”,结果一篇文章学完,许多地方没有读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而字字疏解,句句落实,自以为很扎实,其实是“满堂灌”。

笔者本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即由“细部”入手,进而探讨文本中核心问题。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三个主问题:①在鲁迅笔下,刘和珍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②刘和珍是怎么遇害的?请筛选文中语句予以再现。③面对刘和珍们的遇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再次品味文中看似矛盾的语言。

通过寻找相关语句,学生发现,刘和珍性格温和,热爱文学,追求进步,关心母校。她越是柔弱,越体现出反动军阀的凶残,她的牺牲越能激发学生心中的悲愤。这样设计,避免了对人物形象的过度拔高,符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又避免了知识点细碎、杂乱的“沙化”现象,具有聚焦性的特点。

二、辐射性——看似“无意”却“有意”

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要考虑到主问题的辐射性。教师是主问题的主要设计者,应根据教学让学生立足于课文进行筛选、诵读、提问、质疑,然后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择优汰劣,将学生提问的焦点引领到教学重点上。问题从学生中来,教学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就拿《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的教学来说,围绕“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样遇害的?”面对刘的遇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三个主问题带出文章第四部分作者惊闻噩耗后的反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要的虚词,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笔者是这样设问的:

师:刘和珍就是一个笑眯眯的20岁出头的女大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小姑娘却遭到凶残的杀害。噩耗传来,鲁迅相信这个事实吗?

生(齐答):不信。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四部分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四部分第1段。(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一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这一段用了很多虚词,如居然、但、竟至于、然而、竟、况且、更何至于。“居然”表明很惊诧,“竟”表示大大超出意料。

师:这些虚词一气贯下,一转再转,鲁迅的愤激之情变得越发强烈,简直怒不可遏。

教师这样不经意的一问,自然而不生硬,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从学生的朗读声中,可以看到大家初步体会到作者出离愤怒的悲愤情感。巧妙的“主问题”规定着课堂的总体思路,辐射出来的小问题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是对“主问题”的必要补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问题”。

三、渐进性——环环相扣的追问

“主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在《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例如,“始终微笑着”在文中反复出现,含义有何不同?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发现:刘和珍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乐观的女学生。这样一位青年却被杀害,死讯传来,任谁也不会相信,何况是热爱进步青年的作者。不仅被杀,还被污蔑为“暴徒”,究竟谁是暴徒?自然过渡到第二个问题:“刘和珍是怎么遇害的?”墨写的谎言终究遮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刘和珍的可爱,反动军阀的凶残无耻激起了学生心中的义愤,这从大家的朗诵声中可以听出来。进而过渡到第三个问题:“面对刘和珍们的遇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并请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告诉大家他体会到的感情。

虽然看起来第一个“主问题”“刘和珍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很简单,但对“深入”解读文本很关键,它在文本解读基础上“浅出”。我们只有聚焦“微笑”这个词语,才能解读后文“虐杀”的深层含义。第二个“主问题”“刘和珍是怎么遇害的”看起来也很简单,但这个问题是在对文章深入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里的品味不是支离破碎,就语言品味而品味语言。第三个“主问题”设计则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到“鲁迅的语言,往往使人在寥寥数语中,体察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的同情”(瞿秋白)。“主问题”设计源于文本且富于层次。

三个主问题之间有一个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一个问题的预设是为了下一个问题更好地生成,而下一个问题的生成又能为更下面的问题预设服务。这三个“主问题”串联了教学的全过程,并且逐层推进,呈现出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从深度开发教材、从广度联系现实,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发掘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潜力,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如郁达夫所言:“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下,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阅读教学因为主问题的出现和运用而使课堂变得更朴素、更实惠一些。

总之,语文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真正把文本读厚,把教材读薄,更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就感,达到教学双赢。

9.《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设想:根据传统教法教授,让学生先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再分析各类人的表现,然后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等。虽然环环相扣,但这种课堂设计导致老师必须站在主角的位置上,去设计一个个的问题,领着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失去自主探讨的机会,课堂效果也不会太好。于是,我决定用通过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为契机,牵动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那国土沦丧,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执政府软弱无能,国将不国,风雨如晦的年代。你将何去何从?我想你一定会挺身而出。因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祸福避趋之” 的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谭嗣同为变法而大声疾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历史上那些为了祖国而甘愿流血牺牲的中华民族的脊梁,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蕴含的感情

三、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讨论结果1: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国家、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的人牺牲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生者,写一篇文章作为微薄的祭品,以此来纪念死者,是很有必要的。

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提示:从3、4、5部分找出描写刘和珍的语句。

分组讨论明确:毅然预定《莽原》全年——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反抗广有羽翼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用心

爱心

专心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讨论结2:我觉得 “这么一个热血青年,鲁迅称她是真的猛士,并且是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女子,却被反动者“虐杀”了。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等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对刘和珍等人的死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反动派的暴行感到无比的愤慨。

讨论结果3:我组认为,面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的情况,写一篇文章来唤醒他们,唤醒麻木的国民。也很有必要。而反动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段政府的虐杀及其诽谤,面对这些,写一篇文章来澄清事实、戳穿反动者的无耻谰言,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再读第四部分认真体会。

讨论结果4:刚才我们讨论了课文第六部分、第七部分,我们认为付出血的惨重代价,收效却甚微,也很有必要写一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式

至此,老师可顺势领着学生研讨第六部分。赏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出示投影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生研讨后 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

用心

爱心

专心 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可让学生继续展示研讨的结果

讨论结果

5、我们认为用刘和珍等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来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不也很有必要。

小结:通过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的探讨分析,我们了解到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勇毅,当时黑暗中国的国民状况,体味到作者“悲愤”的情感,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中心。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

四、整理反思

教师要求学生整理反思本课的收获与疑惑。学生整理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组内反思,组长整理在课前发的整理反思纸上,组内解决不了,交给老师。通过整理,学生养成质疑问难、有创造性阅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

教后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我们往往被成绩牵着走,凡是试题中可能出现的知识老师都要讲,而且反反复复地讲。讲得多,问题就多,“碎问碎答”成了课堂的主流,这种课不利于课堂教学中阅读与互动活动地开展,尤其不能引发学生的广泛参入、积极讨论、深层探究。要想真正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就必须关注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尤其是这种“一问抵多问”的问题,它关注了课文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因而课才有可能上得精彩纷呈。

用心

爱心

10.《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间:约两分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板书:纪念刘和珍君)

二、展示学习目标:(时间:约一分钟)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三、简介作者并解题(时间:约四分钟)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等,展示鲁迅的两首诗。

2.解题:

记:相当于“纪”,并不是另有其意。“纪念”一词说明本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而“君”是对人的尊称。

作者写此文绝不是只纪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向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那样的爱国青年,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纪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纪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四、文章写作背景(时间:约两分钟)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展示几张有关抗议活动以及刘和珍的照片)

五、检查预习(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时间:约两分钟)

徘徊 长歌当哭(dàng)

菲薄 踌躇 桀骜 黯然 噩耗

肆无忌惮 喋血 攒射 屠戮 浸渍 绯红 和蔼 殒身不恤

六、自学指导一:(运用速读法,时间:约五分钟))

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记念性的文章,记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②交代写作的缘起。③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合并归纳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表明写作目的(1、2);

第二部分、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3、4、5); 第三部分、总结教训和意义(6、7)。

七、自学指导

二、(运用精读法,时间:约十二分钟))

1、阅读第一(1、2)部分,思考作者的笔触都涉及到了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都抱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

反动势力(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八国联军、中外的杀人者)

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作者态度:爱国青年:沉痛哀悼 热烈颂扬 激励告诫

反动势力:愤怒 控诉 痛斥

中间状态的“庸人”:失望 批评 呼唤 2.品味语句: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八、合作释疑(时间:约八分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合作)

“真的猛士” 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 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是说明真的猛士看到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看到爱国志士被杀戮,感到万分哀痛,所以说是“哀痛者”。

同时,他们又为自己能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因而感到莫大的幸福,无论是奋斗还是牺牲都是幸福的。

九、当堂检测:(时间:约八分钟)

背诵文中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十、小结:

写作缘由:祭奠英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习目标:

1、研习课文第二、三部分,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3、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自学指导

一、(运用精读法,时间:约十三分钟)

细读课文第二、三、四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文中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叙,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3、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一、所记念的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想象中的刘和珍—— 桀骜,锋利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 微笑着,很温和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 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 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 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 微笑的,和蔼的

思考: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刘和珍的和蔼、善良、温和更加突出敌人的凶残及反动文人的卑劣,讽刺和揭露了段祺瑞政府的野蛮暴行,体现了作者的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追忆刘和珍事迹: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 毅然预定《莽原》全年------追求进步、渴求真理 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有斗争反抗精神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有斗争反抗精神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有责任感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有爱国精神献身精神

★总结刘和珍其人:刘和珍:是一个追求真理、敢于反抗、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勇敢坚强、从容善良,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2、明确:顺叙应从刘和珍的生平写起,本文却采用倒叙,从追悼会切入,直奔主题。为全文奠定了悲愤的感情基调。本文标题是“纪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叙,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

三、自学指导

二、(时间:八分钟)

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 明确:“惨象”,即大屠杀,足见反动派的残忍;

“流言”,即御用文人的舆论,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足见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

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一武一文,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2、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

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

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这是一个选择复句。表达了作者:

1、这不是真正的沉默,而是对反对派造成这种沉默现状的极大愤慨。

2、作者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的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

3、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号召力极强。

四、自学指导三:(时间:三分钟)

读课文第五节,思考品味下面红字的用法。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

1、“赞颂说”—赞颂刘和珍等人的沉勇友爱、临危不惧。

惊心动魄的伟大:

2、“反语说”—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与下文的反语一致。伟绩、武功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对自己的暴力行径沾沾自喜的丑恶嘴脸。

五、合作释疑一(时间:约六分钟)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几个问题:

1、“街市依旧太平”有何深意?

形象地反映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改变,引出下文对学生请愿活动的评论。

2、“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在政治上不反动,但是极端冷漠麻木,烈士的鲜血只是他们闲聊的材料。

3、“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走狗文人。他们造谣、诬蔑,是反动统治者的帮凶。

4、思考:(1)“煤的形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把什么比成了什么?(3)煤的形成有什么特点?(4)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明确:(1)比喻。(2)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过程。(3)付出的代价大,收效很小。

(4)历史的每一小步前进,都是建立在人类大量的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

六、合作释疑二(时间:约四分钟)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思考:“依稀”,“微茫”这两个词的含义? 明确:“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烈士的精神将激励人们继续战斗。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拓展延伸

二、“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

明确:徒手请愿者虽也流了大量的血,但却只换了个“街市依旧太平”,而于历史的进步毫无裨益。它虽然是革命斗争,但不是有意义的斗争。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不赞成徒手请愿,不赞成用青年的生命,去换取寥寥的意义。

七、当堂检测(时间:约五分钟)

请你为刘和珍写一幅挽联,以寄哀思。

参考:赴国难真猛士显真精神,悼芳魂小女子铸大勇毅。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八、总结:文章主题(时间:约一分钟)

本文通过追述刘和珍生前事迹,详写其遇难经过,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刘和珍等烈士被枪杀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反动当局和其御用文人的愤怒之情,否定了徒手请愿,但依然鼓励青年人奋然前行。

11.浅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 篇十一

一、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情感矛盾

如果按照文学阅读的常规方式对《记念刘和珍君》进行层意划分的话,可以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分为八个部分。八个部分都有着各自“言而不言”的逻辑矛盾。第一部分,作者大致说明了写作的目的和背景,表示“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部分描述了自己内心悲痛愤慨的心情,所以“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三部分叙述了刘和珍君牺牲的事件,一句“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将作者的绝望展露无遗。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鲁迅先生的自勉之词。第六部分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第七部分的“我还有要说的话”之间的逻辑矛盾,正是作者希望能够为逝去学生们写点什么的心情和对国家沦陷、政府腐朽的绝望之情相互拉锯着的具体表现。第八部分则是作者最终的情感宣泄,“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这八个部分反复地纠结徘徊于“无话可说”和“有话要说”这两种状态。逻辑上的矛盾,表面上是因为鲁迅先生的优柔寡断而犹豫不决,却恰恰暗含着作者冷静的理性和热烈的情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在思维变化上并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宣泄的浓烈情感占据着作者身体中的每个器官,尤其是握笔的手指和思考运转的大脑。但理性却在努力地压抑这种情感,让这一纪念性的文章不至于成为一篇纯粹为了抨击时事而写的政治议论文。鲁迅先生在文中用理性的逻辑矛盾展现感性的情感矛盾,以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感染每一位读者,对牺牲的进步学生们进行沉痛的哀悼,进而唤醒更多良知未泯的中国人。

二、使用转折句维持文本的隐形热度

《记念刘和珍君》里一共有69个完整的句子,而使用了转折句式或是转折联词的句子就有26句。整篇文章使用的转折性联词包括了日常写作中常用的“但是”、“然而”、“不过”、“可是”等。有些虚词本身并不具有矛盾对立性的转折含义,比如“还是”、“而”、“却”、“竟”等。这类虚词的语义虽然也带有转折,但语势相对较弱。鲁迅先生在使用这些转折性虚词的时候,通过鲜明的对比达到了“语转意连”的效果。全文上下,使用联词“但”和“但是”的句式共有12处,使用联词“然而”和“可是”的句式共有6处,而使用虚词“而”和“却”的对比句式共有6处。

例如,在回忆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时,鲁迅先生认为刘和珍君作为一个接收了先进思想教育的进步女学生,敢和政治背景过硬的学校校长作对就“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而见了本人,眼前所见的“她”却完全颠覆了作者原先的所有假想。鲁迅先生形容刘和珍君的初印象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常常微笑着”和“态度很温和”跟前面的“桀骜锋利”就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再加上这里的虚词“却”和转折联词“但”一起使用,加深了读者对刘和珍君谦和温驯的印象。再例如,鲁迅先生自认从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受人奴役和将自身痛苦转嫁于他人的劣根性,却依然被现实的残酷人性所震撼。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以及中国女性面临苦难和死亡时的从容淡定。作者在文中连用三个“竟”的排比句,对比血腥的现实和天真的假想,充分表达出了作者悲愤不平的热烈情感。

这种前后分句意义截然相反或是矛盾相对的句式叫作主从关系转折复句,主要利用前后对比的差异性和区别性,强调和凸显出句子的后半部分。《记念刘和珍君》的大多数转折句,前半句都是冷静而理性的说明或自白,后半部分则多为热烈的抒情和悲愤的控诉。通过主从关系转折复句的处理,让前面的冷静不至于冷却,又提升了后面热情的热度。这种语言风格的感染力能够使读者在前后转折的鲜明对比中,认识和理解到鲁迅先生沉郁顿挫的叙述方式,深刻体会到他波涛汹涌的热烈情绪。

三、冷静的叙述和热烈的抒情相结合

前文中已经提过,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以理性压抑感性,又用强烈的情感宣泄激起读者理性的思考。文章先交代了和平请愿的学生遭到军队残酷镇压的前后缘由,将刘和珍君这一人物作为请愿学生队伍中的核心代表,夹叙夹议。然后,通过自身在理性和感性间的情感矛盾转入抒情。“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些包含着痛苦情绪的字句,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同身受。而作者又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三个女子从荣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样的理性思考使人愈发感动于请愿学生们,特别是女学生们的勇敢。“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大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的嘲讽和批判,更是让人在作者冷静的笔端下感觉到阵阵寒意。

冷静的叙述和热烈的抒情有机结合,这样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用热情将读者的热情推上高潮,又用一盆理性的冷水浇灌下来。读者不断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热情澎湃和冷静理性的双重煎熬。表面的热度持续升高,深层的理性也具有冷静的情感热度,犀利的语言更显现出鲁迅先生沉郁顿挫的文学力量。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沉郁顿挫的语言极富感染力,不仅仅局限于“言而不言”、“冷而不冷”和“冷热结合”的语言风格,还有诸如批判、嘲讽和正话反说等其它一些语言方面的特色因素。鲁迅先生留下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语言艺术上的优势和可取之处,值得读者学习与借鉴。

12.《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篇十二

一、关于杂文

杂文在我国源远流长。鲁迅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继承古代杂文的传统,开拓和发展了现代杂文,成就卓绝。他的杂文思想深邃,熔铸着自己高尚的人格,而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从初创发展到成熟,历经了相当长的时间,使杂文这一文苑奇葩,在现代文学史上放射着熠熠光辉。

对于杂文这一文体的概念,鲁迅前后给予它的称呼不尽相同。《坟》中称之为杂文,说它收集的是19到1925年的论文及随笔,是“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是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在《写在<坟>后面》里说:“于是除小说杂感之外,逐渐又有了长长短短的杂文十多篇。”《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五个集子,鲁迅明确称之“杂感”,除《三闲集》外,又称之为“短评”,而对《二心集》,又说它是“1930年与1931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说其中收有“不到十篇的短评”。《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三个集子,鲁迅统称为“短评”。《且介亭杂文》,顾名思义,就是杂文了。长期以来,各研究者的说法也不致,瞿秋白称鲁迅杂文为“杂感”,他说:“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而有人则认为它不是一种文体,而是各种文体的编年。另有的认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不是一种文体,狭义的才是一种文体。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鲁迅杂文是各种文体的杂集。这可以用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的话来证明。他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因为杂在文体上,所以也就有了体式的多样;而因为它是文艺性的论文,所以“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中说:“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鲁迅杂文往往把文学表现手法和政论结合起来,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和抒情,内容是现实的,战斗的;形式是灵活的,多样的。它运用文学语言和各种艺术手段,或单刀直入,直抒胸臆,或描摹事物,曲径通幽。它不摆架子,随意而谈,犀利活泼,不拘格套。应该说,凡一切政论性的散文,社会批判性的散文,都可以叫做杂文。

《辞海》对“杂文”做了如下介绍:“杂文,文学体载之一,散文的`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时代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中国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文章。“五四”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对于有害的事物,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它们有如匕首、投枪刺向敌人,对艰苦的革命斗争表现了坚强的战斗力;在艺术上,感情饱满,形象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建国以后,革命作家的杂文继承了战斗杂文的传统,对有害的事物迅即给以讽刺或抨击,对新生的进步的事物给以热情支持和歌颂,成为新型的文艺性政论。”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这本身就说明了杂文的“杂”,文体的划分有一定的弹性,既可以有偏重说理的议论文,也可以有叙事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二、关于对课文句子的不同理解

1.关于“惊心动魄的伟大”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比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伟大”是反语,用来讽刺段祺瑞卫队对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的“攒射”。

另一种认为是赞颂“三个女子”的崇高精神的。因为第一,这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的。第二,这句话的主语“这”,是指代介宾短语“当三个女子……的时候”中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语句的着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而不是“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作者赞颂的对象当是“三个女子”,否则这句话就应写为“当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从容转辗着的三个女子的时候”了。

2.关于“伟绩”“武功”“八国联军”“几缕血痕”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对“伟绩”“武功”的理解,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是反语,是揭露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暴行的。

从全句看,一种意见认为这句话表明段祺瑞政府和“三・一八”大屠杀,比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八国联军和惩创学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无论从屠杀的规模还是数量,“三・一八”惨案都远没有超过历史上“中国军人和屠戮妇婴”或“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因而有的人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著作,这句话的意思旨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此外,还有人指出:对“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几句,大多数注本都认为“这几缕血痕”是指段祺瑞的大屠杀,或指祺瑞对三个女子的残杀,它远远超过了“中国军人”“八国联军”,即历史上一切中外反动派对中国人的屠杀。我们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第一,“这几缕血痕”不是指段祺瑞的大屠杀,因为鲁迅明明在文中说“死伤至数百人”,死难的“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显然这场大屠杀决不只是“几缕血痕”的问题。第二,这几句也不是说段祺瑞对三个女子的残杀,远远超过了“中国军人”“八国联军”对中国的“妇婴”“学生”们的屠杀,因为那样解释令人不可思议。何况“中国军人”包括不包括段祺瑞及其卫队?如果不包括,难道段祺瑞及其卫队不算“中国军人”?如果包括,那就等于说段祺瑞杀三个女子,远远超过了包括段祺瑞在内的“中国军人”屠杀中国人民(包括“三个女子”)的罪行,这很不合逻辑。显然以上解释都无法讲通。还有,几乎所有的注本都认为“八国联军”是指19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侵略军,这也值得研究。从历史上查不出那时的“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

那么这几句到底应该怎样解释呢?我认为,“这几缕血痕”是指三个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崇高精神。“这几缕血痕”的“这”,和前面“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的“这”,两个指示代词,指代的都是一种事物,都指三个女子的高贵思想品质。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的两艘军舰开进我大沽口,炮击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被迫自卫还击,日帝即纠结了美、英、法、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共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方面提出“最后通牒,限18日午前答复,否则各国军队即“决采所认为必要之手段”,我认为这就是鲁迅在此文中说的“八国联军”它们的强盗行径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愤怒。在共产党领导下,3月18日上午,北京大、中学生和民众五千多人集会游行,强烈抗议“八国通牒”,要求“驱逐八国公使”。当学生和各界代表走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时,段即命令卫队向赤手空拳的群众开枪、砍杀。鲁迅在文中谴责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指的就是段祺瑞屠戮群众(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小孩),这实质上也是“八国联军”在“惩创学生”(死伤者中,学生占十之七、八),深刻揭露了段祺瑞正是“八国联军”的忠实走狗,“三・一八惨案”是中外反动派在屠杀中国人民(所以下文有“中外的杀人者”之语)。这里的“八国联军”,即日、美、英、法、意、荷、比、西,它和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德、美、英、法、俄、日、意、奥)有相同的部分,但也不尽相同。那时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十一国即“八国联军”加上荷、比、西三国。后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从中退出;德、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亦从中退出。于是十一国中只剩下了八国。由于这八国是原先“八国联军”和十一国的主要部分,两者一脉相承,基本一样,所以鲁迅仍用“八国联军”这一称谓。

然而敌人的“伟绩”也好,“武功”也好,“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也就是说,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人民的“伟绩”和“武功”,统统被“三个女子”不畏强暴、“沉勇而友爱”的伟大精神压倒了。这和鲁迅赞扬俄国人民用“血液浇灭了”敌人的“烟焰”的意思相像。

鲁迅在赞颂了三个女子的“这几缕血痕”之后写道:“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也就是说,三个女子的高尚精神品质,必然唤起更多的人们觉醒。文末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血色”和“血痕”的意思一致,都象征死伤者的革命精神,它必将鼓舞更多的人们奋勇前进。

13.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篇十三

一、内容结构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和归纳七节要点。

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蝶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提示:第一段(l、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叙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二、探究总体思路

可以分两个层面来探究。

1.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这就是全文的整体思路。

2.第二层面。(1)关于写作缘由,思路分两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先说为纪念死者这一面,再说为使庸人不致忘却,揭露反动政府罪行,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种的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话,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②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括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是“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得一驳,只能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悲、憎恶、鄙弃。作者写刘和珍的斗争,又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置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惨案的意义。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肯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且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

理清这两种思路,我们就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他在1926年就提出“血战”的思想,即暴力革命思想,是非常深刻的,确实是远见卓识。思路从写否定的一面又转向写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三、理清局部思路

1.怎样理清局部思路?

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几个层次的思路可以参照理清总体思路的方法。要理清语段思路,首先要把握句意,然后再看句子与句子在事理上有什么联系。

2.理清局部思路举例。

以第四节为例,就可以举一反三。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1)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到噩耗后的怀疑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的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的理解。

(2)细理思路

细理思路就是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这里仅以第一段中的4个句子为例加以分析。先说听到噩耗,再说怀疑态度。怀疑态度又分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思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层层深入。

3.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意”,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

(l)“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唐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他们去快意于我的痛苦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文章。

第五部分第2段记叙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阿!”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的伟大,“从容地辗转”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震撼。

14.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十四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三、教学难点

1.选择合理的切入点,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

2.创设恰当的情境,跨越时空界限,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出自谁这手呢?(鲁迅)

① 华盖:帝王车驾的伞形顶盖

② 鲁迅《华盖集·题记》:“这运(指华盖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哪?(华盖集续编)④ 这是鲁迅一本杂文集的书名。因这之前有一本《华盖集》,故叫“续编”。”鲁迅用“华盖”作书名,以示自己在反动统治下经常遭受迫害,寄托了对反动派的愤懑之情。

二.作家作品

同学们在初中学过鲁迅的哪些文章呢?(我们回到《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通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

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社戏》.<< 故乡>>.<<孔乙己>>.<<一件小事>>.<<狂人日记>>)小说集《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三.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鲁迅的文章,那么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全线突破>>)

(1)”早”字: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 1 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2)名言: a.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

b.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庭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少年鲁迅的遭遇,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4)“弃医从文”: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

(5)“民族魂”: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

四..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蹀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2、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5、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2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学生听录音

三、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阅读鲁迅《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

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输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诵读

3、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背诵

(二)第4部分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思考本部分文字技术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4、背诵

三、在分析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真的猛士„„?

(1)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2)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见《教师用书》)

4、人类的„„徒手

(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2)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5、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见《教师用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2、4部分

2、找出文中你尚不能理解的文句。

3、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 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部分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三、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本课的地位:有位名人说,我们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我说:我不能给学生未来,但我可以给学生选择未来的思想!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 7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就可以。

学情分析:在设立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关键语句的理解。

教法分析: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的安排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

导语设计:首先出示幻灯片——鲁迅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联想,并出示“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无声处听惊雷”两首诗,从鲁迅献身祖国的誓言,到冲破黎明前黑暗无声的呐喊,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示范朗读:播放朗诵磁带,指导朗读,以激情燃烧激情。

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查阅资料,由学生口头介绍写作背景;在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与高考接轨。(出示幻灯片:字词积累,随堂训练,见附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使前一梯度 8 为后一梯度奠定思考的基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高度。同时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设计问题。第一梯度的思考题:①口述刘和珍的故事,她是怎样一个女性?(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②三一八惨案死伤200余人,为什么作者要写刘和珍?(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作者选材的典型性,以弱女子的刚烈反衬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让庸人觉醒;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弱势群体关怀”道德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梯度的思考题,是建立在第一梯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①明确本文是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的?②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学生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板书设计: 分组讨论后,由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可能会出现直线、曲线、图表等有创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相互评价,学会赏识对方。避免了教师刻板的板书设计,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

第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实现能力的升华。

第二课时的安排是“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

要先给学生方法: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感悟语言,理解鉴赏关键语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究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给学生方法。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强化学生树立阅读是一种生命行为、一种生存状态的理念。其方法包括快乐阅读;有意阅读;专注阅读;持续阅读;广泛阅读;精深阅读;动态阅读。精深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培养钻研的意识,积淀人生智慧;“动态阅读法”,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行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第三梯度的问题:①让学生有选择的背诵部分议论性文字,体会深层含义,提出你对本文的疑问?(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习惯,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化的解读习惯。)

拓展延伸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将本文与鲁迅的几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思想性和社会性,写读后感,养成思考的习惯。

迁移应用: 学以至用。让学生学习鲁迅关注生命,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教师版07-26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09-25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06-24

上一篇:邮政储蓄银行面试的自我介绍下一篇:江阴室内装潢设计培训学校排行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