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十 赤壁之战

2024-10-21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十 赤壁之战(精选5篇)

1.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十 赤壁之战 篇一

近日,我和妈妈一起到影院观看了好莱坞恢弘制作《赤壁》心情十分激动。我又重新拜读了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这是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当时,曹操在荆州打败了刘备率领八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想要消灭刘备和孙权,夺取江南,吞并东吴,统一中国。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虽然在兵力上寡不敌众,东吴只有五万部队。但他们占据长江天险,曹操的部队是北方人不善水战,周瑜利用蒋干中计让曹操斩杀了擅长水战的蔡瑁、张允消灭了曹操的有生力量。周瑜、孔明决定用火攻之计,他们先让庞统误导曹操将战船相连施“连环计”,又用黄盖施“苦肉计”,再使阚泽去送诈降书,加上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的诸葛亮借来东风,后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在周瑜和诸葛亮安排的几路军马伏击攻打下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这场战役胜在天时、地利、人和。败在曹操本人既生性多疑,又轻信他人。中了庞统的连环计、黄盖的苦肉计,信了阚泽的诈降书。加上曹操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曹操的士兵又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p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加上曹操轻敌,他太强大,对手太弱小,其实他也想到对手的种种计谋,也想到对手会用火攻,但他只想到西北风掉以轻心,最终失败。也许是诸葛亮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呀?是天意还是必然?

总之,强者不一定就要胜,弱者不一定败。如果东吴一开始畏惧曹操强大而投降他,那么历史将会重写。胜不骄、败不馁。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一样,暂时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胜利,暂时的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要有拼搏精神。

2.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十 赤壁之战 篇二

关键词: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周瑜;两面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对战争进行全景式地描写,其中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以及规模之宏大,在整个世界文学中都是十分罕见的。而赤壁之战是其中最重要的、描写最为精彩的战役之一。罗贯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如一曲英雄史诗,激扬高昂的格调中洋溢着诗情画意,激烈的战争中穿插着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他毫不吝啬笔墨,描绘了诸葛亮与鲁肃乘雾联舟、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挑灯夜读以及曹操横槊赋诗等,把战争写得张弛有度。而《三国演义》不仅善于叙事,亦长于写人,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将人物类型化,比如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仁爱宽厚的刘备、忠义勇猛的关羽、奸诈雄豪的曹操。但是其中亦塑造了一些多面性的人物,本文笔者所探讨的周瑜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是东汉末年吴国主要将领。周瑜少时与孙策交好,21岁就随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打下吴国基业,深受孙策信任,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执掌着吴国的军政大权。周瑜作为主帅,率江东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描写与《三国志》史载有较大出入,为衬托诸葛亮而被贬低了形象,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其中看到其形象的两面性,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周瑜的卓越才能和军事谋略

赤壁之战中,面对东吴君臣、曹操时,展现的是周瑜卓越的才能和不凡的军事谋略这一正面形象。苏东坡在游黄州赤壁时留下了《浪淘沙·大江东去》这样的豪迈之词,表达了对周瑜的赞赏之情,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周瑜的“雄姿英发”,儒将之风。

当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轻取荆州后志得意满,冀图沿汉水和长江顺流东下攻打孙权,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以求联盟孙权共抗曹操。可东吴国内主和派、主战派争论不休,孙权难以抉择,周瑜不等来使从鄱阳而归,言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的实际兵力和弊端,指出曹军四忌:北士未平有后患;不熟水战;粮草不足;士兵水土不服,多生疾病。周瑜认为曹军虽多必败,并主动请缨对战。这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所以说,促使孙权下定决心抗曹的关键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能够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他在关键时候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头脑,具有卓越高超的见解、非凡不同的气魄。

在开战之前,周瑜使用反间计除掉曹操两员大将——蔡瑁、张允,随后将计就计利用蔡中、蔡和传递消息,迷惑曹操。诸葛亮评其:“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又请得庞统施连环计,让曹军连锁战船,便于火攻。最后与黄盖合演一出“苦肉计”诈降,取得战争先机。

周瑜在军事上确是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在赤壁之战中,他是联军统帅,是这场战争真正的指挥者,战前调军有法,运筹帷幄,以寡敌众,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一流的将才,连初时不甘居于其下的老将程普对周瑜都甚相敬服,态度大有改观。

二、周瑜的才能平庸和心胸狭窄

赤壁之战中,面对诸葛亮时,表现的却是周瑜才能的平庸和心胸狭窄这一负面形象。

赤壁之战前,周瑜所用计策都被诸葛亮看透,比之其他谋士,计策很是高明,连鲁肃有时也不明所以,但诸葛亮却都心中明了。这样一看,周瑜的才智在诸葛亮面前就不值一提,略显平庸。而周瑜意识到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也深知其才华,他与诸葛亮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见诸葛亮不能为东吴所用,便想要杀掉他,以除后患,多次说出杀诸葛亮之语:“孔明早已料着吴候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但都被鲁肃劝阻,认为应先以联军之谊为重。周瑜也曾想借用造箭之事将诸葛亮除去,却被他机智化解,留下了“草船借箭”的千古佳话。

赤壁之战后,周瑜与诸葛亮的几次交锋都败下阵来,心气过高的他非常失落,渐渐失去内心平衡。而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英雄气短以致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在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不得不令人叹惋。

迟子建读过《三国演义》后,最想见的就是周瑜,在其散文《与周瑜相遇》中说到:“不想和诸葛亮相遇,他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在她看来,诸葛亮是三国时“智绝”之人,小说将其神化,她并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而喜欢周瑜的“英雄气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由此可见,虽与史载有所出入,但罗贯中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依然是成功的,并没有将其性格完全类型化,展现了人物的多面,表现出其复杂性格,正反双重形象的刻画更添其魅力。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1.

[2]罗贯中,毛宗岗.毛批三国演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8.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8.

[4]迟子建.与周瑜相遇[J].现代语文,2004,2.

3.《赤壁之战》观后感作文 篇三

主要讲了曹军要去攻打荆州。刘琮遇上了鲁肃和他“联和抗曹”。

孙权去找诸葛亮。诸葛亮说:“用火攻打荆州。”孙权说:“常常刮西北风,怕烧到自己的战船。诸葛亮预测冬至那天刮东南风,我们再进攻。”

那天,黄盖听见有东南风时,说:“放火。”刹那间几个小船成了火船,把曹军吓跑了。

这是三国演义上孙刘军胜利,是三国史上宣战结束。这时我国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三国史上最著名的战例。

4.《三国之战》读后感作文 篇四

《三国之战》的主要内容是说:战国时期,金国想打永亨国,不让永亨国再猖狂下去,但金国势单力薄,没有能力去打永亨国,这时金国大臣荀息向金国国王金献公献计,荀息说:“我们国境边上不是有个兵力强盛的突厥国不如把垂棘出产的宝玉和屈产出产的骏马作为礼物送给突厥王,然后提出联盟,他一定会答应的,《三国之战》读后感作文。”最后金献公同意金献公的意见,就派荀息把礼物送到突厥国,突厥王贪图美玉和宝马。就答应了和金国联盟,两国经过千辛万苦,足足打了七年的战,终于踏平了永亨国。

读了《三国之战》这个故事我觉得团结合作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集体的任务完成得更好。只有善于团结合作的人,才能在当今的社会大有作为。要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固执自己的意见,学会交流,乐于与人合作,读后感《《三国之战》读后感作文》。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比赛开始,我却一个人带球突破,看见对方有五个人在守门可我还是不传球,最后被别人截走了球。如果我把球传给前面的其中一个同学,也许已进球得分了。我们也赢得这次比赛,就因为失去了这个球所以我们失败了。从此使我懂得了要团结合作才能最终的胜利。《三国之战》读后感作文400字

5.赤壁之战剧本 篇五

鲁肃:(对刘备转达孙权之意)刘豫州(刘备)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刘备: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

鲁肃:孙讨虏(孙权)是好人,江南英雄都归顺他,他占了6个郡,现在不如去结好东吴,但你却投奔平庸的吴巨,能有依靠吗? 鲁肃:(对诸葛亮)我是子瑜的朋友。

诸葛亮:(对刘备)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诸葛亮:(劝孙权)现在您与曹操争天下,曹操实力很强,英雄无法施展本领,故刘渝州逃来,希望您估计自己的实力,如果能用江东兵力不如和他决裂,否则,向他称臣,您假装服从,将大难临头!

孙权:假若如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田横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如果不成功,只是天意,又何必居于其下呢?

孙权:(发怒)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了(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了,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

诸葛亮:刘豫州(刘备)虽然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归队的士兵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还有一万人,刘琦(刘表的儿子)收拢江夏的战士也不也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听说追逐刘豫州(刘备),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 曹操:(一封信给孙权)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

长史张昭等人:曹操征讨天下,抗拒他不利,我们不如迎顺他。孙权:(握着鲁肃的手)您要说什么?

鲁肃:将军您迎顺他会得到什么归宿呢,望你早成大计,不要采纳他们的意见。孙权:(叹息)这些人所持的议论,非常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利害,正与我的想法一样。周瑜:(对孙权)我周瑜请求率领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打败他。孙权:老贼想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那几个雄杰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迎战,很合我的心意。这是苍天把你交给我啊。(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这天夜里

周瑜:(对孙权)我只要精兵五万,就可制服。

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公瑾,您说到这里,很合我的心意。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兵与刘备同力迎战曹操;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计划作战的策略。

(孙、刘联军)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黄盖:现在敌多我少,很难同(他们)持久对峙。曹操的军队正好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

上一篇:南京中考语文作文范文下一篇:卫生部工作计划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