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10篇)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一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ɡ yánsuī yányánɡ táopínɡ bǐ()()()()zhàn lì pǐnxī wànɡtínɡ zhǐfēn fānɡ()()()()sì hǎi wéi jiāshǎn shǎn shuî shuîwú yōu wú lǜ()()()jiàn lì wànɡ yìnuǎn nuǎn huō huōzhěnɡ zhěnɡ qí qí()()()
二、比一比,组词。
情()晴()坏()姑()针()清()睛()怀()估()什()荷()净()扬()客()担()菊()静()杨()路()但()
三、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目:、、、氵:、、、木:、、、忄:、、、四、加一个字组成成语。
一()当先()清水秀马()成功()飞凤舞()腾虎跃虎踞龙()
五、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白雪公主好可怜..啊!()
2、水有时会做坏事..。()
3、长发妺苦恼..
极了!()
六、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稻子()的葡萄()的枣
()的粮食()的枝叶()的花朵()的白鸽()的贝壳一()树叶 一()小船一()灯笼一()大山 一()兰花一()饼干
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1:国王听了九色鹿开口说话主,奇怪极了。,高兴极了。,美丽极了。例2:森林祝愿我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像。
像。例3:我把妈妈的心伤透了。妈妈的心被我伤透了。
(1)小红把小明的笔弄丢了。(2)老师把我教训了一顿。
被被。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
2、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
3、初升的太阳射出的光芒。草坪上开满了 的花朵,的小鸟在天上飞着。啊,大自然多美呀!
4、白色的贺年片,是送给我的。那是一片的云朵,蓝天我,把当做翅膀。
九、写话。
你喜欢冬天吗?写一写你看到的冬天是怎样的景象?
2.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二
一、试题特点
1、试题覆盖面较大:本次试题覆盖了七年级下册的所有章节内容。分数分布较为均匀、考点全,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引领学生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
2、题量较大,小题分值较小。整套试题分三大类型,选择题25小题,配对题2小题,综合题4小题。考点全面,分数较细,其目的是使学生尽可能少失分,多得分。
3、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本试题以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但也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推断能力进行考察。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引领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试题的考点基本上出于教材中的叙述性文字,但也有读图活动题或教材以外的极少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主,但知识面要适当拓宽,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试题布局合理,易于学生答题:试题共四页。选择题25小题,占两页半;配对及综合题占一页半。
二、学生答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部分:第1、7、12、15、18、22、23题,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还没能够掌握一些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只是面还不够宽。
2、配对题部分:学生得分率很高,说明学生能记住相关知识。
3、综合题部分:第29、31小题得分率不高。综合题都是有图题目,但学生读图能力不强,读图不认真,如第29小题中第(2)、(3)小点,要求学生填写美国农业带的名称,有部分学生没注意题目要求,读图不认真,记忆不牢;第31小题中第(2)小题,最后一个空“船舶经我国南海向B处航行时,在相同条件下夏季比冬季航速要____(快、慢)一些。”有很多学生,没能读出题目具体意思,对季风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凭个人认知就作答了。
三、反思教与学中存在问题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差。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三
听力原稿
一、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A)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话,从A、B、C三幅图中找出与你所听内容相符的选项。每段话读一遍。
1.A: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B: He works in a restaurant.He is a cook.2.A: Is mother still watering flowers in the garden?
B: No, she is cooking for lunch now.3.A: Where are you going to spend your summer holiday, David?
B: I will go to Paris with my parents.4.A: What can that machine do?
B: It can put your words and pictures onto paper.5.A: What about your exam yesterday, Amy?
B: I got eight-eight.Peter and Bill did better than I.B)听下面的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小题,请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适当的答语。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答题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A: Hi, Mrs Green.Would like to come to my home for dinner tonight? B: Not tonight.I promised to go to a concert with my daughter.A: Well … How about next Friday then?
B: That sounds fine.A: See you Friday.B: See you, Mrs King.听第7段材料,回答8~10题。
Jack:Excuse me, Mr Black.I want to take a few days off.Black:What’s the matter, Jack?
Jack:My father had a traffic accident yesterday evening.I have to take care of him.Black: I’m very sorry to hear that.What can I do for you?
Jack:No.Thank you.The doctor says my father has to be in hospital for a few days
I’d like to be with him.Black: I see.How long will you be away?
Jack:About three days.Black: That’s all right.Jack:Thank you, Mr Black.That’s very kind of you.听第8段材料,回答11~15题。
Ann: Hi, Jim!Today is March 11.Tomorrow it is Tree-planting DayJim: Right.Shall we go and plant some trees?
Ann: That’s a good idea.When and where shall we meet?
Jim: Let’s meet on the road outside Li Ping’s house at eight tomorrow morning.Ann: Shall we ask Li Ping to go with us?
Jim: Sure.And there are many young trees in his father’s field.We can ask him to
give us some.Ann: That sounds good.Do we need to pay for them?
Jim: I don’t think so.He himself is always busy planting trees everywhere all the year
round.I’m sure he won’t ask us to pay for them.Ann: What a kind man!But what about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tomorrow? Jim: Let me see.Oh, look at the clouds.It will rain tomorrow, I think.Ann: Are we rains?
Jim: Yes, of course.It’s best to plant trees on a rainy day.It’s good for the trees.Ann: That’s true.See you tomorrow.Jim: See you.Bye!
听第9段材料,回答16~20题。
Henry works in a children’s hospital.If doctors need to know how heavy the children are before they are looked over, he will help the children to take off their clothes.One day, a five-year-old boy came in with his mother.He was so nervous that he caught his mother’s hand.Henry tried his best to take the boy away from his mother to the doctor’s office, but he failed.However, with the help of his mother, the boy agreed to go with Henry.Henry was very happy.He thought everything was OK.“Now, boy, let’s take off our clothes and see how heavy we are,” said Henry.But the boy dropped Henry’s hand at once and said, “You go, I don’t want to.”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5 ACACB6—10ABACB11—15 BCBCA16—20BCACB
二、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25BCABD26—30ACBDD31—35CAABB
三、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36—40BCADD41—45 ADBCC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46—50ACBDB51—55 DBCAB56—60 BCAA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五、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A)61.sheep62.crowded 63.Luckily64.fortieth65.breathe
B)66.himself67.polluted 68.quietly69.talking 70.going
六.根据短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填写所缺单词。(满分10分)
71--80
usefulputclimbfromontrappedfightingtrainingpreventhealthy
七、阅读与回答问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81.His 10 years of smoking(caused the disease).82.He first smoked when He was in Junior 3/ When he was in Junior 3/ In Junior
3.83.One million.84.He may develop diseases like hung cancer and heart disease.85.Because they think smoking makes them feel like a man and look cool/ Because cigarettes look cool and attractive./ …
八. 书面表达(满分15分)
略
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第五档:(13—15分)能写明全部要点,语言基本无误或有少量拼写错误,行文流畅,表达清楚。
第四档:(10—12分)能写明大部分要点,语言有少量错误(句子结构或动词时态错误1—2处),但行文比较流畅,表达比较清楚。
第三档:(7—9分)能写明基本要点,有一些语言错误(句子结构或动词时态错误3—4处),但意思基本连贯,表达基本清楚。
第二档:(4—6分)能写出少数要点,语言错误较多,意思不够连贯,影响意思表达。
4.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四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期中英
语试卷分析
郭成英
一、试卷情况
本次命题,继续遵循《英语课程标准》,贯彻“测试语言不出偏题怪题,加强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设计原则,试题形式多样,难易适度。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学习的重点,在考核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了难易适度,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二、试题的特点。
1、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坚持依据于课本,对于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一题、三题、四题,因为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本次测试试题内容同样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侧重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后续学习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各大题的分析与探究。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字母、词、句的正确运用和读写能力的考查。共六大块内容,分别为:
一、正确抄写下面字母。此题的得分率为90%。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书写印刷体。
二、英汉互译此题的得分率是75%。如:开头第一个字母没大写;两个字空间空格等。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类似题型,教师也没有拓展,导致严重失分。
四、连一连,此题的得分率是90%。
从整个笔试部分的分析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比期中要好,但普遍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但还不能灵活运用。
(2)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
(3)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以上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
中得到加强。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努力更新语言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听、读和说的机会,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并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对话练习,将所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灵活运用。同时,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游戏、对话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既容易又有趣。
3、狠抓基础,培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
力,必须在扎实和活用上下功夫,因此在听、说的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写训练,要求学生在校与老师及同学用英语打招呼。
4、适当增加语言的输入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5、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要实践,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经常地接触,反复运用。实践越多,提高也就越快。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只要有心、只要用心你的付出就会获得收获,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的英语水平会越来越好。
武安市阳邑镇柏林学校
5.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五
一、对试卷的分析
这次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第1—3单元认读单词的掌握情况。试题形式多样,紧密联系旧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到教材三个单元的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在考核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此次期中成绩是历次考试中平均分最高的一次,很多学生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欣喜。其实此次考试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适时地表扬学生真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对他们的鼓励和提醒帮助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平时多读,学生认真早读起到的效果也挺不错的。
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1、第一大题,将对应的大小写字母用直线连起来。此题非常简单,不应该丢分,但是很多学生学习不扎实,把字母弄混,所以丢了分。
2、第二大题,填空。此题考查学生对英文字母书写占格情况。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牢固,答题情况较好。个别学生在第1小题中没有按照顺序写出字母,第2小题学生有的字母占格写错。
3、第三大题,圈出与所给单词意思一致的图片。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至三单元的重点单词的理解,答题情况良好。
4、第四大题,看图读指令,为图片涂色。考查学生对颜色的掌握情况,丢分的现象不多。
5、第五大题,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句子。学生练习较多,失分较少。
6、第六大题,看图,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有的学生因为不能理解句子,不能理解情景,所以做错了。
7、第七大题,判断图片与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否“”一致。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部分学生理解错误丢分。
8、第八大题,阅读对话,数一数,写一写。此题改编自课本,很多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所以今后教学的时候要学以致用,密切联系生活。
三、今后教学改正措施:
1、争取家长和班主任的配合,提高他们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养成对英语的“需要”习惯;加强时间的投入(每天早自习必读英语,只要天天读读,无须硬背。)
6.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六
一、填空
每空1分,小朋友们多数对近期学习的乘法口诀及角的知识掌握较牢固,失分较少。第二单元的加减法竖式计算通常从()位算起,有近80%的同学不会填。学生年龄小,不能将实际计算问题进行归类。这可能与平时我的教学特点有关:面向大多数,忽略了优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复习时应该给予关注。
二、连线
每空1分,考察乘法口诀,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三、在O里填上> < = 考察学生四种运算掌握得怎么样。四判断和选择
判断失分较少,个别同学对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不了解。而选择题问题较大,除了数较复杂图形的角有难度外,学生对什么时候选答案,什么时候选序号也不甚明了。此处我放宽了尺度。今后一定要给予强调。
五、计算
计算包括口算和笔算。口算学生们做得很细心,无掉题、漏题的情况发生,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因马虎出错。而笔算问题很大,几乎每一个90-95分得同学都是因为计算题出错扣了分。更有甚者,班上五位同学全无竖式,导致全题18分全扣。除了计算不熟练不细心以外,按照题意做题因该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看图列算式。
考察学生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的怎么样,锻炼他们的灵活性。
七、解决问题,造成失分较大。
综合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今后的教学,特作出如下的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做题前先看清题意的习惯。无论什么题目,是多么的繁杂或是多么的简单,弄清题意才有可能做对,否则前功尽弃。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任何问题都是沙上建房子。今后在教学,在课后,多一些趣味性的心算与口算练习,既提高了计算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持之以恒的坚持必能出效果。
3、注重“培优”工作的展开。
班级成绩的提高依赖与优生的发展。充分发挥优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处处鼓励他们,发挥他们的潜力。“以点带面”,争取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
7.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七
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乌江中心小学徐淑敏)
从教十一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英语教学工作,我觉得,语文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应注重和孩子们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酸甜苦辣,一起体会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写一手漂亮的好字,爱读书,说好普通话,通过朗读指导,训练孩子的语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抒发自己的真情是感,爱好写作。从低年级打好拼音、字词等语文基础,这是我多年以来坚持要达到的、对自己学生定位的语文教学目标。虽然起步时困难,许多事情老师要亲历亲为,但只要扶学生上路,相信一两年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我一直坚持这样做。虽然开始很累,但只要一直跟班上后来会很轻松,所以我期盼跟班升级,不要半途而费。
今年我接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又从外校转入三名新同学,经过一两周的接触,我被有些学生的表现气得无言,发出了如下感慨:我见过差生,但像XXX如此差的三差生还是头一次,小小年级如此赖皮,软硬不吃。智力差,习惯差,态度差的孩子叫我从何抓起呀?我一时迷茫了,想想以前教过的四届二年级学生,加以对比,差距真是太大了。即来之,则安之。我先从-1-
分析学情入手,抓学风。
由于生源复杂,学生来自四个村,人数多,后进生多,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特别差,纪律性也特别差。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了解学情,午休时我经常在教室里办公,或辅导在校吃饭的学生练习写铅笔字,或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区,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的时间给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批改学生家庭作业,和组内的老师一起探讨一下教学中的问题等。由于我每天和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我们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加深了,我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强,各项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班级学习风气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正是因为我和学生之间这种和谐与默契,才使得我的语文教学工作稳中有升,呈循序渐进的态势发展。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上新岗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教案写得好,还要实施得好。我主要指准备好课前所用的教具。如生字词语卡片。再忙也要提前用毛笔写好,坚持开火车比赛认读这一识字常规活动。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在教学中
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教后记等等。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后半学期微机进教室以后,我课前下载好一周所用的相关课件,放在桌面上,课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全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比武活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谢谢领导的培养和同志们的谦让,我虽然获得了第二名,但我心里清楚的认识到与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相比,差距还很大。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我把学生分成A组B组,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A组重点训练写话等提高能力的题目。B组重在抓牢基础知识,适当布置写话作业。内容长短也适当降低要求,能写就鼓励表扬。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
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恰当应用评价机制,赏罚分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发放五角星、铅笔、本子等奖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6.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坚持课外阅读指导,午读、同步阅读落实到位。亲自领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中,我班的李志杰、庞丽琴等几位同学表现突出取得了喜人的好成绩。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使全班同学的书写普遍提高。通过办不同主题的五期语文手抄报,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强写话训练,全班集体训练完成二十篇写话练习,A组完成四十篇日记的简单批阅。写话水平大大提高。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与上一学期相比稳中有升,语文学风良好,在本次统考中语文A率、合格率上线。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由于学生来自四个村,人数多,后进生多,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特别差,纪律性也特别差。班级发展不平衡,我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体现师爱的同时,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在加强常规活动的管理中,加强学风建设。继续巩固书写,争取绝大多数同学写一手好字。
2.课堂教学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放在首位。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的确立有失误,时常有变更。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加强阅读等方面的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能力,使自己在日益紧张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5.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自己减负。
6.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商教育大计。让他们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学习,尤其是落实家庭课外阅读的作业,坚持签字制度,共建家校联合教育的新局面。
下学期奋斗目标:AB率要继续提高,争取A率再有所突破,除王勇耀外,保证其他人及格。
总之,这一学期是不同寻常的一学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我们只能迎难而上。教学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到更好。
8.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八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十几减9 ① 练习一 ② 十几减8、7 ① 机动 ① 二
练习二② 十几减6、5、4、3、2① 练习三① 机动 ① 三
复习②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①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① 练习四① 四
认识整十数①
整十数加、减整一数①
认识几和十几① 机动 ② 五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① 练习五① 数的顺序① 比数的大小① 机动① 六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① 练习六① 我们认识的数① 复习② 七
我们认识的数①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②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① 机动① 八
清明节放假 练习① 两位数减整十位数、位数(不退位)② 机动 ① 九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①
机动① 练习八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① 十
求两位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② 复习② 期中阶段性检测 十一
练习九② 复习② 认识一元及一元以下人民币① 十二
五一放假 认识大于一元的人民币① 机动① 十三
小小商店① 机动③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① 十四
练习十② 机动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① 十五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①
练习十一③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① 十六
练习十二② 两位数减两位数① 练习十三②
十七
端午节放假 复习② 统计① 机动① 十八
期末复习⑤ 十九 期末检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有余数的除法② 机动① 练习一② 二
练习一① 机动① 认识千以内的数③ 三
练习二① 比较数的大小① 练习三① 机动② 四
复习② 分米与毫米① 简单的换算① 机动① 五
不进位加法② 练习四① 机动② 六
进位加法① 练习五① 连加、加法估算② 机动① 七
练习六① 复习② 阶段检测与分析②
八
清明节放假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① 描述行走路线②机动①
九
测定方向① 不退位减① 退位减① 机动② 十
练习七② 期中检测 十一
隔位退位减① 练习八② 机动②复习① 十二
五一放假 阶段检测① 认识角① 认识直角① 十三
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① 机动② 练习九① 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① 十四
练习十① 机动②不连续进位② 十五
练习十一② 机动①连续进位乘② 十六
练习十二② 复习② 阶段检测① 十七
端午节放假 分类统计② 你能跳多远① 机动①
十八
期末复习⑤ 十九 期末检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②
练习一①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① 二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① 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① 练习二② 三
除法(复习)② 机动① 年、月、日① 四
年、月、日① 生日快乐① 机动①平移和旋转① 五
美丽的花边① 乘法口算和笔算② 练习三① 六
乘法估算① 练习四①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① 练习五① 七
乘法(复习)②
观察物体② 八
清明节放假 认识千米① 认识吨① 练习六② 九
了解千米① 轴对称图形① 奇妙的剪纸① 机动① 十
期中阶段性检测 认识几分之一② 机动① 十一
认识几分之几③ 机动① 十二
五一放假 练习七① 面积的含义① 十三
面积单位②
面积的计算② 十四
面积单位的进率① 练习八② 我们的试验田①
十五
统计(求平均数)① 练习九② 运动与身体变化① 十六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① 小数加、减法② 练习十①
十七
端午节放假 整理与复习③ 十八
期末复习④ 十九 期末检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②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② 二
练习一② 认识升② 三
认识毫升① 练习二① 美妙的杯琴① 三角形的认识① 四
三角形的认识① 三角形的分类与内角和 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① 五
练习三① 机动①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①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①
六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② 练习四① 认识平行四边形①
七
认识梯形① 找规律② 乘法分配律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① 八
清明节放假 乘法分配律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① 练习五② 九
我们去春游① 图形的对称① 图形的平移① 机动① 十
图形的旋转① 图案的欣赏和设计① 倍数和因数① 期中阶段性检测 十一
倍数和因数①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② 素数和合数① 十二
五一放假 练习六② 十三
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① 练习七① 十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③ 折线统计图① 十五
选择统计图① 练习八①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② 十六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①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① 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① 练习九① 十七
端午节放假 整理和复习③ 十八
整理和复习④ 十九 期末检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等式与方程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③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①
机动① 二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 整理与练习② 机动① 三
确定位置③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① 机动① 四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①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③ 机动① 五
你知道吗① 数字与信息①
分数的意义① 机动② 六
真分数和假分数③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①
机动① 七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② 整理与练习③ 八
清明节放假 找规律②
机动① 九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③ 通分
分数的大小比较① 机动① 十 通分
分数的大小比较② 期中阶段性检测 十一
整理与练习② 球的反弹高度①
统计②
十二
五一放假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② 十三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② 奇妙的图形密铺① 解决问题的策略①
十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② 圆的认识②
圆的周长① 十五
圆的周长① 圆的面积③
机动① 十六
整理与练习② 画出美丽的图案①
整理与复习① 机动①
机动① 十七
端午节放假 整理与复习③ 十八
复习④ 十九 期末检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 学 内 容 一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② 纳税和利息② 机动① 二
折扣问题②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③ 三
整理与练习② 机动②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① 四
圆柱的表面积② 圆柱的体积3 五
圆锥的体积② 整理与练习② 机动① 六
测量物体的体积① 机动② 比例的意义② 七
比例的基本性质② 比例尺② 面积的变化① 八
清明节放假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确定物体位置②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①量① 九
机动② 正比例和反比例③ 十
正比例和反比例1 机动 2 期中阶段性检测 十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② 扇形统计图① 众数和中位数② 十二
五一放假 复习“数的认识”③ 十三
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②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③ 十四
复习“式与方程”② 复习“正比例反比例”② 机动① 十五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认识②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② 机动①
实际测 十六
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① 复习常见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③ 复习“图形与变换”① 十七
端午节放假 复习“图形与位置”① 复习统计③ 十八
9.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九
一、指导思想
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总体来看,成绩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部分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 本单元首先通过平方根、立方根的学习引入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给出了无理数的概念,实现了数系的第二次扩张,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 章的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本章内容建立在已经学习了的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初步知识,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知识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基础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角平分线的性质 3 第十一章小结 轴对称(3)轴对称变换(1)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等腰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2)课题学习(2)第十二章小结(2)7平方根(2)立方根 8 实数(2)第十三章小结(2)期中备考 变量(1)函数(2)函数的图象(3)正比例函数 11 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四章小结(2)整式(1)整式的加减(2)13 同底数幂的乘法(1)幂的乘方(1)积的乘方(1)整式的乘法(2)14 整式的乘法(2)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2)同底数幂的除法(1)整式的除法(2)16 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1)公式法 17 第十五章小结(3)18 总复习(1)19 总复习(2)20 期末考试
猫洞民族中学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 年 级 数 学 教 学 计 划
教师:胡
10.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十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功率的单位是()
A.牛顿(N)
B.焦耳(J)
C.千克·米/秒(kg·m/s)
D.瓦特(W)
2.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圆锥里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圆锥侧面与竖直夹角为θ。不计球的大小和空气阻力。则()
A.小球受到三个力:重力、圆锥的支持力、向心力
B.小球只受两个力:重力、圆锥的支持力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沿锥面向下
3.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上运动。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其所受万有引力分别用v、ω、T、F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4.如图,F1=F2,α1=α2,m1>m2,μ1<μ2,在F1和F2的作用下,m1和m2分别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若F1做功为W1,F2做功为W2,则()
A.W1=W
2B.W
1W2
C.W1
W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一位体重约60kg的同学,以恒定的速率从学校教学楼的一层上到四层,该同学上楼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A.60J
B.6.0×102J
C.6.0×103J
D.6.0×104J
6.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是()
A.1:1:
1B、1:2:
3C、1:2:
4D、1:4:9 7.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若以地面作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通过桌面时的机械能为()
8.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沿光滑水平地面以速度v垂直撞到墙上后以原速率弹回。若以小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墙对小球的冲量I和做功W分别是()
A.I=0
B.I=-2mv
C.W=0
D.W=
12mv
9.质量为m的物体从空中由静止下落,设空气对它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它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动能增加了mgh
B.它的动能增加了(mg-f)h
C.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D.它的机械能减少了fh
10.将质量均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位置以相同速率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
A.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B.落地时的动量大小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过程中,三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11.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动量p在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物体停下来所用时间为t,则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率v冲上以相同速率反向运行的水平传送带上,设传送带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题图
14题图
A.物体一直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右再向左运动
C.传送带对物体做功为零
D.全程中系统克服摩擦产生的热为2mv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27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起重机以恒定功率P向上提升质量为m的货物,货物能达到的最大速度_____________(请用字母P、m、g表示),若P=1.0×104W,m=1.0×103kg,则上述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g= 10 m/s2)
14.长度为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 1kg 的木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2m/s,则此时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此时轻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是____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取g= 10 m/s2)
15.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从0.80m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速度变为0经历了0.20s,则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量变 化量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kg·m/s,软垫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N。(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6.在某颗星球的表面上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经过时间t到达最高点,则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若该星球的半径为R,则在该星球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_______(不考虑星球自转)。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一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10N的水平拉力F,经过6s撤去F,此时物体的速度达到了12m/s。g取10m/s2,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2)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
18.如图所示,半圆型细管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管的下端处与粗细相同的倾斜直管相连(连接处用小圆弧相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直管的某高处无初速度释放,从两管连接处进入半圆型细管。已知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R为圆型细管的半径。不计一切摩擦。求
2gR,(1)小球在最高点受到管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2)小球释放时的高度h等于多少?(距最低点的高度)
(3)要使小球经过最高点时受到管壁向上的支持力,则h满足什么条件?
II卷
(请将II卷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包括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在斜坡的B点,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是75m,已知sin37°=0.6,cos37°=0.8,若g=10m/s2,则()
A.AB两点的竖直距离是45m
B.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是3s
C.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为20m/s
D.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 2.物体只受力F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F的冲量为-1N·s,对物体做功为+1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速率一定增大
C.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题图
3题图
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于a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动能
C.由a至d过程中重球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一直增加
D.由c至d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弹簧弹力的冲量
4.半径相等的两个小球甲和乙,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碰撞前两球的动能相等,则碰撞后两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甲球的速度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为零
B.乙球的速度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为零
C.两球的速度均不为零
D.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两球的动能仍相等
5.一质量为m,动能为EK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若木块的质量为9m,求
(1)木块对子弹做的功;
(2)子弹对木块做的功;
(3)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6.墙角放有一个质量为mB=3kg的物体B,它的右侧连有轻质弹簧。质量为mA=2kg的A以v=5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到弹簧后立即与弹簧粘连。不计一切摩擦。求:
(1)B离开墙壁前,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B离开墙壁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7.如图所示,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A、B两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小车C的两端同时水平地滑上小车。初速度vA=0.6m/s,vB=0.3m/s。A、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1。A、B、C的质量都相同。最后A、B恰好相遇而未碰撞,且A、B、C以共同的速度运动。g取10m/s2。求: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2-16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大学物理I试卷12-09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12-14
七年级2015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分析06-29
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分析12-05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13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