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材料应用及其前景

2024-08-15

陶瓷材料应用及其前景(共9篇)(共9篇)

1.陶瓷材料应用及其前景 篇一

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发展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和金属材料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一样,是当代完整的材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此外,水泥在胶凝性能上,玻璃在光学性能上,陶瓷在耐蚀、介电性能上,耐火材料在防热隔热性能上都有其优异的特性,为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及。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它抗断强度低、缺少延展性,属于脆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①各具特色,例如:高温氧化物等的高温抗氧化特性;氧化铝、氧化铍陶瓷的高频绝缘特性;铁氧体的磁学性质;光导纤维的光传输性质;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TodayHot}超硬性质;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快硬早强水泥的快凝、快硬性质等。②各种物理效应和微观现象,例如:光敏材料的光-电、热敏材料的热-电、压电材料的力-电、气敏材料的气体-电、湿敏电阻材料的湿度-电等材料对物理和化学参数间的功能转换特性。③不同性质的材料经复合而构成复合材料,例如: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以及用无机纤维、晶须等增强的材料。沿革 旧石器时代人们用来制作工具的天然石材是最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航天、能源、计算机、通信、激光、红外、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迅速发展。30~40年代出现了高频绝缘陶瓷、铁电陶瓷和压电陶瓷、铁氧体(又称磁性瓷)和热敏电阻陶瓷(见半导体陶瓷)等。50~60年代开发了碳化硅和氮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氧化铝透明陶瓷、β-氧化铝快离子导体陶瓷、气敏和湿敏电阻陶瓷等。至今,又出现了变色玻璃、光导纤维、电光效应、电子发射及高温超导等各种新型无机材料。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名目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特种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前者指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并包括一些生产工艺相近的非硅酸盐材料;例如:碳化硅,氧化铝陶瓷,硼酸盐、硫化物玻璃,镁质、铬镁质耐火材料和碳素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简单的举几个例子生活中的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玻璃,建筑用的水泥,现在新型的墙体砖等等,在社会的基础建设中材料是不可少的无机材料所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广泛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新型材料可以替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地位,因为传统非金属材料工业的原料来源是最广泛的也是最便宜的是地球上最多的:粘土,岩石等矿物。而新型的非金属材料更是基础建设乃至国防建设的重要方面:比如说航空用陶瓷,隐形飞机使用的吸收电磁波的材料等等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范围。这个专业现阶段处于过渡时期,传统的无机材料在社会建设中广泛应用,但是从事传统的无机材料工作工资比较低,而从事新型材料研究和开发就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了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正在迅速发展的世界大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环保国策的全面落实,以及在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将给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速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非金属矿物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升我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的水平,而且还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及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今后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深加工装备技术研究,发展优势非金属矿种的深加工产品技术研究,逐步实现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纳米材料技术研究,智能材料技术研究等几个方面。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制定建材工业“十五”规划中,非金属矿物材料行业的发展方针和主要目标就是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装备技术,围绕建筑、石化、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需要,发展超细粉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与改型、超微细和微孔技术,复合与制品技术。发展高性能摩擦材料、绝缘材料、密封材料、工程塑料功能填料、电子工程材料和环保矿物材料,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在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大非金属矿大型低能耗及专用设备的研发,非金属矿成套装备的综合集成和工程化转化。

近年来,在微米技术上出现的非金属矿物的纳米技术是以化学的方法制备的。这是一门新技术。非金属矿物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纳米非金属材料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碳酸钙、纳米碳管、纳米棒、纳米丝、纳米电缆、纳米金刚石、纳米半导体、纳米陶瓷材料以及聚合物-黏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等。其中聚合物-黏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我国的纳米技术将在未来20年后变成主导技术,现在它有一个孕育期、生长期和高速发展期,纳米技术必定代替现在的微米技术。就目前而言,现在还处于孕育期。当今世界的主导技术还是微米技术,或者说是刚刚进入微米技术与纳米技术交叉阶段,纳米技术的应用所占比重还很小,甚至不到1%.权威专家预测,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3大支柱。它将引起加工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智能材料是指具有对环境可感知、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它是由非金属矿物复合制备而成,由日本高木俊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了智能材料概念,它是新材料中的佼佼者。由它制成的合金、复合物、流体、塑料、玻璃、陶瓷等物件,在应用时,既可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又可根据需要作出相应反应。智能材料是功能陶瓷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日前,欧洲科学家已研制出能协助清除汽车所排放的包括氧化氮在内的废气的生态涂料,氧化氮气体是会形成烟雾和引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的污染源。据悉,当生态涂料涂在建筑物表面后,能吸附和消除氧化氮气体,这种作用长达5年,直到其神奇功能耗竭为止。生态涂料的神奇奠基在直径仅20纳米的光触媒二氧化钛和碳酸钙微粒上,它与聚硅氧烷树脂混合而产生作用。由于微粒非常细小,这种涂料是清澈透明的,能添加各种颜料调成想要的颜色。聚硅氧烷具有相当多的细孔,能让氧化氮气体通过后被吸附在二氧化钛微粒上。二氧化钛微粒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利用其能量产生化学反应将氧化氮气转化成硝酸,再利用碱性的碳酸钙予以中和。如此一来仅会释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钙,这些副产品将被雨水等冲刷流失。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增强各个国家及地区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全国科技大会也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过15年的努力,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今后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行业的发展主要目标也就是围绕着发展方向进行创新。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认清形势,大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培养,建立国家实验室或科技开发中心,组建一支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影响的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扶持,在较短的时间里加快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全行业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非金属矿物材料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发展前景

2.陶瓷材料应用及其前景 篇二

关键词:铜钢复合材料,变电站地网,应用前景,经济性

1 铜钢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1.1 生产工艺

就铜钢复合材料而言, 铜表面应该完全包裹钢材 (即包括铜包钢棒材、铜包钢扁钢及铜包钢线材等的铜包钢) , 只有经这样处理后的铜钢复合材料方可用于变电站接地网。在本章节,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铜钢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1) 电镀法或电铸法:该生产工艺具备施工过程中易损坏铜镀层、铜包钢线材的铜镀层较薄、铜镀层导电性差及其所含杂质较多、铜包钢线材生产环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大等特点。电镀法或电铸法生产铜包钢的工艺的发展在国内外均较成熟。

(2) 冷拉包覆法:该生产工艺具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及钢芯与铜间易分层 (即结合力不强, 其是钢芯加速腐化的关键) 等特点。冷拉铜包钢即将钢棒 (除锈及除油完毕) 引入钢管, 并在拉丝模及拉丝机等共同作用下, 经钢管塑性变形处理而与钢板牢固地紧束在一起。

(3) 热浸镀法:该生产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的铜包钢线材, 即钢芯与铜层间可塑性好、结合力好且铜附着比范围大等。此外, 该生产工艺还具备成本低的优点。热浸镀法是铜钢复合材料生产的新型工艺模式, 其在我国国内的发展及应用尚不成熟, 还需进一步研发及推广应用。

1.2 性能

(1) 导电性能好, 即铜钢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等同于镀锌钢的2倍。就理论角度而言, 若要疏导大小相等的电流, 铜包钢的截面积将远小于镀锌钢。

(2) 抗腐蚀性强。研究结果显示, 铜包钢在地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及抗腐蚀性能均具备极强的优势。

(3) 机械强度高, 即若实心铜棒与铜包钢的截面相等, 则后者的抗拉强度 (≥600 MPa) 约等于前者的2倍。由此可见, 铜包钢在承受巨大负荷及冲击方面的明显优势, 且其亦支持直接将垂直接地体打入地下, 以便简化施工工序。

(4) 电阻率低, 且在降低接地电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连接方式

近年来, 随着变电站地网事业的发展, 接地连接方式也越来越引起来社会及业内的广泛关注。铜钢复合材料的变电站接地网连接方式以螺栓连接、压接线夹连接及放热焊接等为主。就压接及螺栓连接等机械接头而言, 其电路通畅得以维持的主要方式为材料表面“点”接触。该接线方式易造成线路老化及腐蚀等问题。就放热焊接而言, 其属于永久性焊接, 则其具备以下特点:连接点属分子结合, 即无机械压力及接触面, 从而避免了电阻的增加及线路的松弛, 且其也具备极强的抗腐蚀性;散热面积大, 且导体与通电流能力相当;接头熔点高, 从而实现了接地材料使用温度的提高及工程造价的降低。

现阶段, 放热焊接连接方式已经成为了变电站接地网铜材的主要连接方式。但是, 该连接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 尤其是放热焊接药粉, 以至于接焊接头的使用温度与铜的熔点 (1084℃) 间存在较大差距, 则我国相关厂家及科研机构应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

3 经济性分析

3.1 材料费用

表1中表列出了热镀锌钢、铜钢复合及铜材的投资及性能比对情况。

就截面设计而言, 由于铜钢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导电率均比热镀锌高, 则其有助于变电站接地网截面的设计面积的降低, 加之铜钢复合材料的价格比铜材更低, 则就一次性投资比值而言, 铜钢复合材料的经济性比值处于铜材与热镀锌钢间, 但其全周期寿命更高, 即50 a。就500 kV变电站而言, 其所用材料的经济性估算情况见表2所示。

由表2可得, 铜钢复合材料所用材料的经济性略次于热镀锌钢, 但因铜钢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比热镀锌钢更长, 则前者的性价比远优于后者。此外,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使用寿命的提高将有助于接地网开挖维修费用及次数的降低。

3.2 施工、维修及改造

铜钢复合材料应用了放热熔接连接技术, 该技术具备无需防腐处理、操作方便等优点, 则有助于施工工艺及简化及接头整体质量的提高。接头在接地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且放热熔接接头具备通流能力强及抗腐蚀性能高等优点, 这是镀锌钢焊接接头所无法比拟的。此外, 铜包钢接地网长时间皆无需改造, 则就长远利益而言, 铜钢复合材料具备极强的投资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 铜钢复合材料具备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经济性好、焊接接头质量高及施工方便等优点, 这是铜材及镀锌钢所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 铜钢复合材料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 铜钢复合材料在我国电网系统中的应用尚不成熟, 即缺乏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等, 且使用及设计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 铜钢复合材料就设计及应用方面尚需进行深入地试验及研究, 以确保铜钢复合材料及接头能够满足变电站接地网所需电气、机械及腐蚀性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3.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篇三

关键词:太赫兹波;应用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TN7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81

太赫兹(Terahertz,1THz=1012Hz)波[1]是0.1~10THz范围的电磁波,波长约在30微米~3毫米之间,介于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该频域是电子学向光子学、宏观经典理论向微观量子理论的过渡区。由于缺乏有效太赫兹发射源和灵敏探测器,这一波段也被称为THz间隙。太赫兹波具有较宽的频率范围、独特的光子能量与传播特性,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涵盖了生命个体、宇宙天体等诸多物质,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极为丰富的物理内涵。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获得宽带稳定的脉冲THz源成为一种准常规技术,THz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实际范围内掀起研究热潮。

1太赫兹波的特点

人们关注THz技术的原因是THz波普遍存在,且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有效线索和工具。THz波有以下特点:[2]

THz 脉冲很短,脉冲宽度在皮秒(ps,1s=1012ps)量级,其可方便有效地进行时间分辩,而且THz 脉冲具有很高的信噪比,对于背景噪音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THz 辐射频带非常宽,可从GHz 覆盖到几十THz的较宽范围,该频段覆盖许多生物大分子的转动和振动频率,比如半导体材料、电介质等材料的声子振动频率就落在了THz波的频段内,基于这一特点,THz波非常适合分析物质的光谱性质。

THz 波具有低能性,能量只有几毫电子伏,不易损坏被检物质,所以在物质检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THz 波穿透非极性非金属材料时衰减小,可结合相应技术探测材料内部结构等信息。而极性物质水,对THz辐射的吸收比较强,所以成像技术中,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分辨生物组织的不同状态。

基于THz 波具有如此之多的特点,进一步开发研究太赫兹技术的应用潜质成为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将太赫兹波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2太赫兹科学技术

太赫兹科技是改变未来世界不可估量的前沿阵地,对于提高技术创新、增进国民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安全都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鉴于THz波的特点,必将给通信、雷达、生物化学物品鉴定等领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乃至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太赫兹科学技术应用之多[3],备受人们关注。

2.1 THz时域光谱技术

目前THz时域光谱技术已经开始商业化运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飞秒脉冲产生并探测时间分辨的THz电场,得到被检测物质的光谱信息。因为很多生物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在THz波段,所以可以通过特征频率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如今,THz时域光谱技术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投入生产。

2.2 THz波成像

THz波成像是用THz波照射被检测的物质,通过物质反射或透射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形成像。THz成像技术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脉冲成像和连续成像。

2.3公共安全检查

利用THz波进行安检,其原理即为THz波成像。THz波不仅穿透性强,而且对金属材料反射性也强,加之THz波具有高的分辨率,所以能够很容易检测到隐藏在包裹、行李箱内的管制刀具等。同时还可应用THz波能够鉴别物质的特性,检测人体内是否携带大麻、毒品等严禁物品。

2.4太赫兹雷达

THz雷达的应用原理也是THz成像原理。鉴于水分对THz波的吸收作用强,以及物品对THz波的反射,使得近距离雷达成为THz波的优势。穿墙雷达和探雷雷达是科研工作者不断追求的THz应用技术,穿墙雷达可很好地应用于抗争救灾时的搜救工作,探雷雷达对于暴恐袭击时爆炸物的探测也有着可观的前景,但二者目前都处在研究开发的阶段。

2.5 天文探测

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物质,它们均可以发出THz波,利用THz波结合卫星空间成像就可以探测到星际中的大气分子,进一步认知天文领域,弥补了太赫兹之前在探测方面的缺憾。

2.6 THz通信技术

THz通信技术具有超快的传输速率,传输速率可达到10GB/s,特别是对卫星通信方面,在近似真空的外太空下,不考虑水分的影响,THz通信可以以极高的带宽进行高保密卫星通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太赫兹辐射源,使得通信领域目前无法实现商业化,但新型发射源的研发必将解决这一难题。

3太赫兹科学技术应用前景

经过科研工作者几十年不断努力的研究,如今THz科技已是全世界各国倍加关注的科研技术,其在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太赫兹在不久的将来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太赫兹具有侦测物体化学性质的本领,能够分辨爆炸物品和药品,解决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反恐、缉毒等问题。目前英国发展的THz安检设备已经进入试用阶段,这对国际上的反恐斗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太赫兹在天文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南极建立的移动天文站就是利用THz望远镜实现了对很多重要新星体的观测,完成了许多天文探测方面的应用,具有难以估计的作用。

THz波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并在医学诊断及药品研制鉴定方面具有可能超越现今技术的潜质。

THz波可用于粮食选种,菌种优选等方面,有望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加工业。

THz波可穿透烟雾检测出大气中有毒或有害的分子,对环境污染监测及环境保护有重要的作用。据报道,在美国卫星上已安装THz环境监控设备。英国利用THz波可穿透物质的独特性质,首先研制出的THz摄像机已在机场安检方面进行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重要的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和田纳西大学合作,开展“穿墙计划(Through wall Program)”,利用THz成像技术从外部获得墙内信息。显然,这项穿墙技术在国家安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

THz 通信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方向性强等优势,THz雷达可使反隐身技术无所遁形,这些都将在军事应用领域有着诱人的前景。

THz波用于探测航天飞机可能存在的故障。美国一个实验室已做出鉴定,尤其是对PAL~Ramp SOFI绝热泡沫层的探测成功,充分肯定了THz波可对航天飞机进行有效的无损探伤。

4展望

THz科技是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研究的技术,利用太赫兹的独特优势,已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探索新型的太赫兹辐射源和灵敏探测器仍需要不断努力,使太赫兹技术实现实用化、商业化。同时太赫兹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忆锋,毛京湘.太赫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08,23(1).

[2] 牧凯军,张振伟,张存林.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J].2009,(3).

[3] 蔡禾,郭雪娇,和挺等.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3).

4.新材料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篇四

一·光纤通信用新材料——氟化物玻璃

电通信是以电作为信息载体实现的通信,而光通信则是以光作为信息载体而实现的通信。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之目的。要使光波成为携带信息的载体,必须对之进行调制,在接收端再把信息从光波中检测出来。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技术,其出现,发展的历史至今不过30~40年,但它已经给世界通信的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起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恐怕还在后头。我国在光纤通信的高技术领域中已取得一定成功,上海光纤年生产能力可望达到2万公里,“七五”期间光纤通信技术将在上海实现实用化。光纤通信技术诞生于五十年代中期。当时开发的硅酸盐玻璃光纤束至今还在医学和工程上用于照明、传送图象和内窥器。六十年代以后开发了有机聚合物制成的塑料光纤,优良的型号可用于数百米以上的光通信。七十年代开始了石英玻纤的制造,把光通信技术推向成熟阶段。这种纤维,如使用10~30公里间距的。光纤通信有以下特点:

(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目前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目前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

十、甚至上百公里。(2)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8)质地脆,机械强度差。(9)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10)分路、耦合不灵活。(11)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20cm)(12)有供电困难问题。

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通信。

通信光缆芯的材料根据不同的材质,有以下几种材质: 石英光纤、氟化物玻璃光纤 硫系玻璃光纤 单晶玻璃光纤 多晶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光纤 聚苯乙烯塑料光纤 聚碳酸酯塑料光纤和耐热塑料光纤。由此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光纤通信用新材料——氟化物玻璃。

科学界普遍认为,卫星技术和光导纤维技术将是新世纪的两大中心技术,而氟化物玻璃将在光导纤维技术中发挥奇特的作用。氟化物光导纤维的出现,大煞了石英光纤昔日的威风。因为在远距离通讯、尤其在海底通讯中,氟化物光导纤维由于其损耗极小,可在数千公里范围内免除一切中继站,无疑,这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氟化物玻璃除用于远距离通讯外,在医学、国防等领域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用它制成的测温计,不但能精确地测量高温,还能出色地测量低温,这就使目前常用的石英测温计大为逊色。

用氟化物玻璃制成的呼吸气体分析仪,可用来对处于麻醉状态下的患者所呼出的气体的浓度进行即时分析,以尽可能减少手术中的危险率。更神奇的是,氟化物玻璃还可用来治疗癌症:因为当癌细胞的温度略低于周围正常细胞的温度时,癌细胞就会被破坏。因此,只需找到一种方法,例如采用透红外线的氟化物光导纤维医疗器械,精确地控制周围细胞内部的注入能量,使其温度略高于癌细胞的温度,就能取得治疗癌症的效果。

氟化物玻璃的诞生,犹如在光纤技术世界发现了新大陆,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法国稳拿了“氟化物玻璃发明者”的桂冠,并在制造工艺上取得了捷足先登的成就。以氟锆酸盐玻璃为代表的氟化物玻璃以其从紫外到中红外极宽的透光范围,无毒及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最有希望的超长波段通信光纤材料。

二·光纤陶瓷插芯

2013年7月18日,由石家庄市投资促进局、藁城市人民政府、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的“战略性新材料—通信用陶瓷插芯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园区内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由我省光纤产业领军企业“四方通信”引领建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光纤产业集群第一个子项目正式落地,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开了序幕。

四方通信承担将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责任,上海交通大学为河北省以光纤产业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撑。下面详细介绍陶瓷插芯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1、陶瓷插芯简介及用途

光纤陶瓷插芯(英文名称:ceramic ferrule),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精密对中的圆柱体,中心有一微孔,用作固定光纤。光纤连接器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地对接起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陶瓷插芯是这种光纤连接器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由纳米氧化锆(ZrO2)材 料经一系列配方、加工而成的高精度特种陶瓷元件,其孔径、真圆度误差为0.5靘。所制成 的连接器是可拆卸、分类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使光通道的连接、转换调度更加灵活,可供光 通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光纤陶瓷插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是光纤活动连接器,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光纤之间非固定性连接的光无源器件,它具有光纤与光纤、光纤与有源器件、光纤与其它无源器件以及光纤与仪表之间活动连接的功能。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核心部件就是光纤陶瓷插芯,陶瓷插芯的品质决定了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重复性、互换性等技术指标的优劣。2 光纤陶瓷插芯的工艺技术

·(1)纳米氧化锆粉体注射成型材料配方和成形工艺技术;(2)内孔直径为0.125mm?、长度为12~15mm的细长微孔成形技术;(3)精度误差为0.1μm的精密陶瓷加工技术;(4)烧结晶粒亚微米化的工艺控制方法;(5)低损耗的光通信部件,其插入损耗≤0.2dB,回波损耗≥40dB。

3、陶瓷插芯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陶瓷插芯后道加工生产分布地区主要在中国、日韩和欧美,其中以中国为最,日韩次之,欧美有部分生产厂商,但产量规模较小。由于发达国家光纤入户工程起步较早,市场空间较小。2010年日本的陶瓷插芯生产厂商还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近两年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左右。

2010年全球主要陶瓷插芯厂家月产量总和在3000万支/月左右,2012年超过6000万支/月,两年时间产量翻一倍,而这一轮扩张的主力军来自中国。

导致陶瓷插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热销状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三网融合、4G牌照发放、住建部与工信部共同颁发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施工及验收规范》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智慧城市建设等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连接器市场的需求量将逐步扩大;另一方面受到整个行业插芯产能的限制,导致供应量紧张。

作为光纤产业集群的第一个子项目,陶瓷插芯项目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陶瓷插芯项目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材料,两个属性是填补国内空白和实现“无中生有”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三`硅光子芯片

传统光通信模块是将三五族半导体芯片、高速电路硅芯片、被动光学组件及光纤封装而成,其中成本主要来自三五族半导体芯片及系统封装。虽然其传输速度可达40Gbit/s以上,但比起用电缆传输而言,价格却相对昂贵许多,因此近几年来,高速硅光电(Silicon Photonic)组件变成一项相当热门的研究题材,主要研究动机是想藉由芯片量产技术降低芯片生产成本、提升良率,另一方面,经由缩小硅光电、光学组件的尺寸,进一步和后端电路整合在一起,降低封装成本。

现阶段硅光电技术应用于光连结大致可分为三大领域——主动式光缆(Active Optical Cable)、热插入光电传收模块(Plug-i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及芯片内链接(On-chip Optical Interconnect)。

主动式光缆的研发以Luxtera为代表,其于数个光纤的两侧封装硅光电传收芯片,首先在芯片上直接制作被动光纤耦合器、高速硅光学调制器、硅锗光侦器、驱动电路及转阻放大器,最后再将光纤及电射晶粒组装于芯片上。其双向传输速度为40Gbit/s、传输长度4,000公尺,并可将速度提升至112Gbit/s。由于光纤已和芯片封装在一起,可免去在使用上光学对准的问题,然而每条光缆的成本价格相对较高。

另一做法是将硅光电传收芯片直接组装至硬件电路板上,然后藉由一热插入装置和光纤光缆连接。此概念和英特尔发展的Lightpeak技术架构相同,也是目前英特尔硅光子研究团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基本上,该做法和主动式光缆唯一的差别在于,硅光电传收芯片整合在硬件信号传输端上而不在光缆上。

此外,为倡议在芯片内部传输比特率的提升,IBM也提出光子芯片光互连系统,但由于硅元素本身材料特性,导致开发光源时会有较低的发光效率,虽然已有学术文章致力探讨硅奈米结构量子局限效应,而有四个数量级提升的发光效率,但目前而言,距离成为具商业化阶段的产品仍有相当的努力空间。因此,在硅光子领域的光源开发有一部分是利用三五族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直接整合硅光电组件进而形成混成激光(Hybrid Laser)的技术。多核CPU内联机应用

硅光电技术于光连结最高极致的应用是在多核心中央处理器(CPU)芯片的内联机系统。一般来说,如果单一信道数据传输量达到10Gbit/s以上,金属导线的信号传输质量就会严重下降,其主要的原因为高频信号随着传输距离急遽衰减、高频信号的电磁干扰以及信号的损耗使芯片的温度增高。

利用光连结取代电连结可有效解决高速芯片传输信息量的限制。随着积体光学技术的发展,光学组件的整合性已不输给电子组件。以硅线波导为例,其高度及宽度约在数百奈米大小左右,可弯曲半径也在10微米(μm)以内,再加上愈趋成熟的光信号处理技术(如分光、多任务及光切换等),许多原先必须仰赖芯片运算的功能也可由光积电路取代。

该领域的研究以IBM、惠普(HP)及甲骨文(Oracle)的投入最多。图4是IBM所提出的硅光子芯片光互连系统,其中光链接层可利用三维(3D)垂直整合技术加入至多核心运算层,形成一所谓“超级芯片”架构。IBM目前已开发标准90奈米制程的初步硅光连结层,该光链接层上有被动光纤耦合器、多任务器、解多任务器、高速硅光学调制器、硅锗光侦器、驱动电路及转阻放大器,藉由多波长分工概念,每个硅波导数据传输量可达25Gbit/s,但如何整合光源、降低组件消耗功率仍是一大挑战。

调制器带宽达40GHz 高速通讯/全光计算近了

此外,2004年,英特尔整合金属氧化半导体电容(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apacitor)与硅基光波导结构,成功制作出硅基全光快速相位调制器(High-speed Optical Phase Modulator),并且将该相位调制器用于硅基马赫曾德调制器(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其3dB调制带宽可达1GHz,当时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当顺向偏压施加于组件时,这时在闸极的氧化层(Gate Oxide)会出现电荷累积的现象,由于硅材料拥有折射率随载子浓度变化的特性,这些在氧化层与硅基波导接口的电荷浓度会改变硅基光波导的折射率,进一步影响光相位特性。因此,透过该物理特性,将此用于马赫曾德调制器,适当的调整电压大小与波导长度,便可轻易的调整光场相位的变化,即控制输出光场建设性或破坏性的干涉,以达到光信号的调制。

5.浅谈机械手及其应用与发展前景 篇五

V〇1.31 No.2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2年1月 Jan.2012

洗谈机械手及其启用与发展箭景

.• 韩梦丹,部晓宇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经成为突出的主题。有效应用机械手,则是发展机 械行业的必然趋势。文章在介绍机械手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概述其应用及发展前景。关键词:机械手;应用;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H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2-0079-02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过程机械化和 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工业机械手凭借其自身显著的特点 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应用机械手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 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在高 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和有放射性以及毒性 污染的恶劣环境中,应用机械手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替代 人来安全地完成作业,有节奏地进行生产等。其在机械加 工行业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 达50%以上。

1机械手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机械手是一种能按给定的程序或要求,自动地完成 物件(如材料、工件、零件或工具等)传送或操作作业的机 械装置,它能部分地替代人的手工劳动。较高级形式的机 械手,还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完成复杂的作业。

机械手主要由抓取机构、传送机构、驱动部分、控制 机构以及行程检测装置、传感装置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 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瞠勒部翅二:丨-—II■鹽癸卜〜1-行搜险测装簟

ifilt-r|niJ 图i机械手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抓取机构对物件抓取和放置,它包括了手指与传力 机构等。传送机构可以改变物件的方位。驱动部分负责为 抓取、传送两机构提供驱动,常用形式有液压、气压、电力 和机械驱动等,其中,电力驱动采用较少,机械驱动则一 般用于简易机械手,液压驱动和气压驱动方式占据了较 大比例。气压驱动结构简单、压缩气源一空气易得、造价 低、能达到较高速度,且气动元件的生产与应用也在逐步 扩大;液压驱动伺服系统响应快,且重量轻、体积小、动作平稳、有着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在极低的速度下输出较大 力,且由于液压元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使得液压 系统的设计、制造比较方便。控制部分是机械手动作的指 挥系统,由它来控制动作的顺序、位置、时间等。行程监测 装置对机械手各运动行程进行检测和控制;传感装置中

作者简介:韩梦丹(1991-),女,四川成都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 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装传感器,使手指具有敏感性和自控.性,用于检测物件与 抓取机

构接触情况以及物件是否滑落等。

本文以四自由度液压驱动通用机械手为例,对机械 手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如图2所示,即为该种液压 通用机械手的结构原理图。2—手II上下播动油缸 31臂左右转动油ft 4—乎臂上下樣动机械反嫌#置 S —坊尘軍

6— 手《a转及手指握s油*I

7— 手臂前后伸缩机械K後鼓* 手脅前e伸缩油魟 手騫上下摆动s转油缸 10-手臃上下播动机«5供酱* 11一电气控«麴置 12-*®#*

图2机械手结构原理图

该种机械手,主要可以归为机械、液压、电气控制系 统等

三个部分。机械部分包括手部、驱动及传送机构、位 置反馈装置和机体等,如图2所示,机械手的手臂前后伸 缩、上下升降、左右转动、上下摆动分别由直线油缸(8)、直线油缸(1)、回转油缸(3)、以及铰接直线油缸(4)带动 实现。机械手的手腕上下摆动则是由回转油缸(9)带动与 该部分结构相对应的齿轮,再通过链条将运动传送到手 腕摆动轴(图中未画出)来实现。手指握紧部分通过杠杆 手指和单向作用式握紧油缸(6)的配合来输出相应运动。上述各个油缸的控制是通过步进电动机带动随动阀按照 输人信号来改变通往油缸油液的方向和流量,由于油缸 输出与随动阀之间采用刚性反馈联系,能不断消除输人 与输出之间的误差,从而可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最后,对步进电动机的控制则由电气控制系统(11)实现,该简 易数字控制系统采用集成电路,共可对步进电机实现手 动、自动以及联动等三种控制方式。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 密切配合,机械手的各种运动得以准确无误地实现。

2机械手的应用概况

① 热加工方面。热加工是高温、危险的体力劳动,采 用机械手操作可以实现高效率和安全工作,如对少量、低 速以及人力不能胜任的作业的实现。在锻造、铸造、熔炼 等工业,机械手的应用能进一步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安 80 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1月

装了机械手的操作机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取代了人 工喂料等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② 冷加工方面。冷加工方面的机械手主要用于一些 配件及零件加工时上下料以及刀具安装的过程,将其应 用于一些数控机床和加工生产线以及自动线上,成为了 设备、机床上下T.序联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加工生 产自动线上采用臂式机械手作为联接丁序、运送工件的 重要设备。

③ 在装、拆、修方面。众所周知,拆修装是铁路工业系 统体力劳动较重的部门,采用机械手可以拆装三通阀、分 解制动缸、组装轮对、清除石棉等,大大减低了劳动强度。在采用机械手进行装配方面也是应用的一大热点,与传 感装置、计算机的配合能对零件方位进行确定,能达到镶 装的目的。

些新型 材料可以制造无润滑元件应用于气动机械手当中,不仅 使系统简化,且有着稳定的摩擦性能以及较长的寿命。值 得重视的是,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控制系统将向基于 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传感器作 用的日益加重,由“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动作元件”组 成的典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依然会是主流发展方向,在 此系统中,传统的“开关控制”也将转变为“反馈控制”,从 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精度。

4结语

从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制造业开始引进机械手的使用,再到1972年我国第一台机械手的开发以及随之而来的 全国范围都开始研制和应用机械手,机械手的发展历经 了这短短几十年,迎来的是制造业的全新面貌。并且机械 手依旧在发展,在进步,其应用领域更在向着非制造业和 服务业发展,可以预见,机械手一定会继续蓬勃发展,为 其涉及的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3机械手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问世,机械手历经了近50年 发展,成为了制造业生产自动化中十分重要的机电设备,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首先,伴随现代控制技术和微电子 技术的发展,机械手重复精度提高,其定位准确性得到増 强。其次,机械手可具有重构化的机械结构,即模块化,经 拼装,机械手可具有的功能是:根据实际作业需要启动所 需的模块,实现所对应的功能,让同一机械手具有不同的 功能,增大其应用范围。再者,随着低碳理念的深人人心,机械手的发展也将以无污染、节能为前提,如用一,考文献:

[1 ]明仁熊.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 陆祥生.机械手一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5.[3] 王承义.机械手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丁.业出版社,1981.(上接第74页)各个端口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主要由 记忆模块和采集模块,依靠RS-485通讯接口,实施交互 信息。RS-485通讯协议规定了串行通信数据单元的格 式:1位起始位,6/7/8位数据位,1位奇偶校验位,1/2位 停止位。RS-485全称为EIA-485串行通信标准,只规定 了平衡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而没有规定接插件、传输电缆和应用层通信协议,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 式。

记忆模块主要是ARM芯片内置了 64 k或128 k字 节的Flash ROM用于存放程序代码;记忆部分含有具有 断电数据保护功能的SRAM,有读写速度快,抗干扰能力 强,掉电数据不丟失的特点。通讯过程中均采用厂家定义 的通信协议,此外记忆模块还

6结语

本远程抄表系统主要用于电力部门对发电厂、变电 站和大

用户系统进行远程抄表和实时监控。通过它可以 减少人工抄表的劳动强度,避免工人工作时可能出现的 意外伤害,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违法窃电现象,解决了用户 玉电量管理部门的矛盾。该系统具有抄收速度快、计算精 度高、管理数字化、运行成本低等突出的优点,设计中选 用性价比较好的通信模块,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极 大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有电源抗干扰设计。采集模 块顾名思义就是对电表数据进行采集。[1] 郭天祥编.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采用I2C接口串 行E2PROM作为存储器存人记忆模块,各个电2009.表数据通 过RS485接口进行通讯。[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系统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该产品可以实现一个控制室对全市或更大范围内的 电表进行统一的集中抄表、管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 力物力。同时,抄表系统有自动诊断功能,可以将当前的 电表状态实时的传送到控制室,给控制室提供当前的最 新资料。

该抄表系统采用GSM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无特殊情 况下,仅仅传输电表数据,这样的数据传输量相当的小,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集图像信息。采用这种方式,可以 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与传统的人力抄表来说,减少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国家提出要向信息化社会发展,传统的抄表方 式势必会被这种智能的抄表系统所取代,这种技术也是 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个抄表系统的市场空间很大,在 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这个技术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3] 谭浩强,张基温.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

社,2006.14]文全刚.嵌人式系统接口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 天大

6.陶瓷材料应用及其前景 篇六

减轻航天器的质量是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发展多功能结构是实现轻质化,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且为航天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多功能结构的核心是传统的机箱、电缆和连接器被柔性系统取代,印制配线板等航空电子设备被缩减为多芯片模块,并运用协作工程学的`方法,把电的功能和热控制功能集成到航天器的壁(板)结构中.本文对国外先进复合材料多功能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阐述了多功能结构的概念,基本组成以及各种类型多功能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复合材料多功能结构的应用前景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 者:张博明 刘双 ZHANG Bo-ming LIU Shuang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刊 名:宇航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年,卷(期):2007 28(2) 分类号:V19 关键词:航天器   多功能结构   多芯片模块   协作工程学  

★ 电机轴承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 数控技术在磁轴承中的应用

★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就业前景分析参考

★ 饲用酶制剂应用现状与前景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就业前景怎么样

★ 新农机应用的研究论文

★ 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研究论文

7.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篇七

在网络上发布的图像很容易获取、复制、编辑、存储及分发, 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损坏其所有者或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篡改、伪造、复制和非法发布原创作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已经威胁到信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的有效技术, 在图像这一载体的应用最为成熟。

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代表版权的特定信息, 按照某种方式嵌入到数字媒体中, 在产生版权纠纷时通过相应的策略提取出这些特定的信息 (称为数字水印) , 达到验证版权归属的目的, 也可有效地防止恶意拷贝与未经授权的分发。这项技术可以在数字化的数据内容中嵌入水印。嵌入的水印信息隐藏于宿主文件中, 不影响原始文件的可观性和完整性, 但是通过一些算法可以被检测或者被提取。水印与源数据 (如图像、音频、文本、网页、视频数据) 紧密结合并隐藏其中, 并可以经历一些不破坏源数据使用价值或商用价值的操作而存活下来。数字水印技术的本质是通过对数字对象微小的改动, 这些区域的变动对数据值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即不会影响作品的原始质量。

2 数字水印算法

数字水印技术尤其是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已经成熟, 图像数字水印算法主要分为空间域水印和频域水印。空间域算法是通过直接在图像数据上修改数据达到隐藏水印信息的目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算法就是最低有效位方法 (LSB) , 该方法是利用原始数据的最低几位来隐藏信息, 优点是隐藏的信息量较大, 缺点是数字水印很脆弱, 经受一些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 (如图像压缩) 数字水印就可能丢失。另外一个代表性的数字水印算法是Patchwork方法。Patchwork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数字水印, 其嵌入方法是任意选择N对图像点, 在增加一点亮度的同时, 降低另一点的亮度值。该算法的隐藏性较好, 并且对有损的JPEG压缩和滤波等操作具有抵抗能力, 但是抗攻击的能力依然不强。

频域算法是利用变换域的技术隐藏水印信息, 这些变换域的技术包括离散余弦变换 (DCT) 、小波变换 (WT) 、傅氏变换 (FT或FFT) 以及哈达马变换 (Hadamardtransform) 等, 其中DCT和WT是最常用的变换。基于分块DCT的数字水印技术方案最具代表性, 在这个方案中由一个密钥随机地选择图像的一些分块, 每一分块先变换到频域上, 在频域系数上进行微小变换以满足特定的关系 (比如改变两个频域系数的大小) 以隐藏二进制序列信息。在水印信息提取时, 则选取相同的DCT系数, 并根据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取比特信息来回复水印。频域水印算法的抗攻击能力强, 不可行性也大大提高。

3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数字水印技术要面向Internet上广为使用的各种数据对象, 包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文本、网页等。数字水印技术的运用范围很广, 其主要应用包含:

数字版权保护和版权跟踪:数字水印技术虽然不能阻止盗版活动发生, 但这项技术可以判别对象是否受到保护, 监视被保护数据的传播、非法拷贝, 在遇到版权纠纷时为法庭提供证据。版权保护是水印最初的应用领域, 其目的是嵌入数据的来源信息以及比较有代表性的版权所有者的信息, 从而防止其它组织或个人对该数据宣称拥有版权。可以将数字产品原创者的姓名、身份证号、作品序列号、印章、指纹、创作日期等以数字水印的形式嵌入其中, 表明版权所有, 完善作品的著作权, 如果发现被非法复制、下载或伪造, 可以通过提取水印证明其合法的著作权, 避免未经授权的拷贝制作和发行。这样就可以通过授权用户的信息来识别数据的发行拷贝, 监控和跟踪使用过程中的非法拷贝。例如医院中有大量的医学影像图像, 这些医学影像图像是医院所有, 即医学图像是医院的自有知识产权, 在医学图像中嵌入数字水印主要起到版权保护的作用。如果他人要使用患者影像必须得到医院的允许。医院在分发影像资料时嵌入带医院信息的水印, 当版权被盗用时便可以以此为凭证。

内容认证:当数字作品被用于法庭、医学、新闻及商业时, 常需确定它们的内容是否被修改、伪造或篡改。为实现该目的, 通常可将原始图像分成多个独立块, 再在每个块中加入不同的水印。在需要时通过检测隐藏水印的状态可以判断声像信号是否被篡改, 起到篡改提示的作用, 同时能够定位篡改位置。例如在医学图像、电子病历中嵌入数字水印也可以起到篡改检测的作用。嵌入水印的医学图像或电子病历可以通过提取水印认证出其原始性, 如果被篡改, 则水印提取会失效。

票据防伪:主要用于打印票据和电子票据的防伪。一方面, 在彩色打印机、复印机输出的每幅图像中加入唯一的、不可见的数字水印, 在需要时可以实时地从扫描票据中判断水印的有无, 快速辨识真伪。另一方面, 在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化的过程中, 会出现大量过度性的电子文件, 如各种纸质票据的扫描图像等。各种电子票据也还需要一些非密码的认证方式, 数字水印技术可以为各种票据提供不可见的认证标志, 从而大大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标题与注释:即将作品的标题、注释等内容以水印形式嵌入该作品中, 这种隐式注释不需要额外的带宽, 且不易丢失。数据的标识信息往往比数据本身更具有保密价值, 如在遥感图像等信息中隐藏日期、经纬度等。数字水印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标识的方法, 标识信息在原始文件上是看不到的, 只有通过提取程序才可以读取。

隐蔽通信:数字水印也被称为信息隐藏技术, 可以利用公用网络进行保密数据传送, 达到实现隐蔽通信的目的而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 在网络情报站中意义重大。

访问控制:将水印信息加入影片数据中, 在播放影片时可通过影片数据中的水印信息而判断观看者是否有权欣赏电影的权利, 从而保护制造商的合法权益。数据库中也存在一部分数据 (如照片) , 通过修改这些数据嵌入访问者的合法用户的用户名或ID号。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时要和数据库中存在的水印信息进行比对, 如果相同就获取访问数据库的权利, 否则就不得进入数据库。

4 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网络技术和应用迅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水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今数字水印技术在商品化道路上迈开步伐, 呈现出面向Internet、多种技术集成的发展趋势:

1) 开发水印Agent, 自动追踪版权标志, 实现版权跟踪。

2) 面向电子商务, 开发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数字作品电子销售系统, 提供完整的版权保护机制。

3) 建立水印认证中心, 提供服务器端的完整性保护和客户端的数据认证。

4) 构造综合的数据库安全系统, 使用各种生物认证技术构造专人标识水印, 保障数据库安全访问。

5) 面向更广泛的数字媒体开发数字水印安全保护产品。

6) 电子文档、电子票据的防伪, 机密文档的保护。

7) 服务付费点播, 提供基于流技术的数字水印产品, 起到访问控制的作用。

当然应该注意到, 数字水印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建立一系列的标准或协议, 例如水印版权保护的标准、水印认证的标准、嵌入水印的标准、提取或检测水印的标准、水印测试的标准。因为不同的水印算法如果不具备兼容性, 显然不利于水印的推广。而这些标准的建立将会大大促进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5 结论

数字水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从应用角度看, 以数字电影、数字动漫、数字电视、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的快速发展, 数字水印已经成为各种数字媒体的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 数字水印技术与其它DRM技术的结合, 将彻底解决数字内容的管理和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栋.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信息.2014 (2) :199-200.

[2]曾鹏.买方-卖方水印协议中的若干安全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16.

[3]徐生然.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肇庆学院学报, 2007, 28 (5) :19-22.

[4]李卓伦.利用数字水印在互联网传送隐秘信息[J].金融科技时代.2016 (6) :32-33.

8.新型墙体材料市场应用前景浅析 篇八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环保;绿色建筑

1 新型墙体材料的优势分析

1.1 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

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发展的核心课题之一。之前有80%左右的墙体材料使用的是实心黏土砖,资料显示,当时实心黏土砖的年产量约为6000亿块,需要黏土15.1亿m3,,侵蚀大量土地资源。而其生产工艺的平均年能耗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释放的能量,且生产过程平均年排放二氧化碳2.1亿吨,极大的损害了环境。新型墙体材料的替代使用,可杜绝以上土地与能源的极大损耗。同时新型墙体材料可利用工业、生活废渣等作为生产材料,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1.2 绿色环保

原有的实心黏土砖在烧制过程中,生成大量的废气,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注重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伤害。

1.3 提高建筑的现代化水平

新型墙体材料在施工工艺上有较大改变,不仅使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建筑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完善。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加快工程建设,使建筑更快地投入应用,同时也使建筑的现代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 市场新型墙体材料及发展前景

2.1 环保经济型墙体主材

目前在建材市场上已逐步或完全产业化,较成熟应用的新型墙体主体材料主要有6类。包括非黏土砖、建筑板材、建筑砌块、循环物合成墙体产品、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和钢结构及玻璃幕墙。非黏土砖包括非黏土空心砖和烧结多孔砖,其孔洞率大于25%,还有空心砌块、烧结页岩砖等;建筑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膏砌块等;建筑板材包括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石膏墙板、金属面夹芯板等;循环物合成墙体产品是指原料中掺有垃圾、工业废渣、江河淤泥和农作物秸杆等,掺和物不低于30%的墙体材料产品。

以上环保、经济的墙体主材为替代实心黏土砖品的主要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其生产使用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推动。加上我国迅猛发展的建筑业对建筑墙体材料的大量需求,为其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已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仍十分广阔。

2.2 节能墙体保温材料

墙体保温材料的市场主流产品主要有EPS泡沫塑料保温板和加气混凝土及砌块两大类。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包括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挤塑板)、绝热用膜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塑板)和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PU)泡沫塑料(聚氨酯板)等。上述材料因導热系数小、施工机械强度高,隔音性能好等特点,已获得十分使用,尤其硬质聚氨酯(PU)泡沫塑料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保温材料,低碳环保,施工简便,性价比高。

但由于以上泡沫材料均为石油的下游产品,为满足工程需求大力生产,因而消耗大量石油资源,且其主要组成为有机物质,属性易燃,为施工和居住的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其于以上原因,市场又为其它新型环保的节能墙体保温材料提供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是通过建筑外墙墙体和保温系统的复合而实现。加气混凝土砌块于2010年成功通过检验,是一种密度小于水的自保温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能够节省50%的建筑能耗。虽然其成本略高与实心黏土砖,但是由于自保温的性质,省掉了原来实现外保温所需的费用,且具有质量轻、耐久性好、防火性好等优点,因此,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自保温系统势必在未来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同为2010年通过鉴定的TOB保温陶板是种良好的环保墙体材料,其由天然陶土制成,生产过程能耗低,且不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独特的双层空腔结构使噪音隔绝功能(降低噪音九分贝以上)以及保温隔热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结合新技术加工后TOB陶板具有防污能力,1000m2的TOB陶板就能够达到90棵落叶树对空气清洁的程度,是真正意义上对环境友好的环保材料。

2.3 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我国平均每年在生产过程中排放2.5亿多吨粉煤灰和煤矸石,目前的工业废渣已经将近75亿吨,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进行存放。目前已对废弃的混凝土和砖进行二次加工的市场化探索。如其生产的隔墙板材等,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而且隔音、膨胀系数小的特点。且取材容易、廉价大大降低了成本。突破技术瓶颈后,拥有产业政策支持,其市场之路是顺理成章的。

3 综合建议

3.1 相互协调,保证研发

目前我国能够自主完成整套新型墙体材料研发及检验的机构并不多,这就需要许多部门相互配合,保证理论研究、实际检测、技术验证、工程验收过程相互串联,形成流畅完善的系统。此外,在实际投入生产后,材料供应、工程施工等发面也需要各部门良好的协调与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更快更好地研发出性能更优的新型墙体材料。

3.2 完善法律,节能减排

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无疑可以有效地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工业废渣堆积问题又实现了废渣的循环利用。相关部门应当出台合理的法律,禁止建筑垃圾的随意掩埋,规定建筑垃圾必须按照一定分类进行回收,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 大力推广,广泛应用

研发出新型墙体材料后,除市场的自然转化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介资源向民众普及相关知识,让民众及时了解到这些材料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选择时优先考虑新型墙体材料,以达到市场与社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柏乃宁,姚利华. 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城市管理,2008,(4).

[2]既有居住建筑保温节能改造方案比较与选用,2008,(11):31-32.

作者简介:

张国强,男,工程师、讲师、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建筑工程专业职业技能考评员。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650106.

9.陶瓷材料应用及其前景 篇九

关键词: DHPLC 植物检疫 核酸分析技术

DHPLC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的英文缩写,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成熟的核酸分析技术,目前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基于异源双链分析(heteroduplex analysis)的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DNA片段长度多态性的高精度、高通量的新型检测技术。

植物检疫工作中,由于植物病原特殊的生物学特点,而具有原理、步骤程序各不相同、种类繁多的鉴定技术。大多数病原如病原细菌、病毒、类病毒在传统的目测法、培养基筛选、免疫电镜、血清学鉴定等步骤后,还需进行指示植物鉴别及致病力检测。其步骤繁杂,时间冗长甚至超出苗木存活容许的时间范畴等缺陷给检验检疫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这种技术利用基因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先进的高精度大型仪器分析技术与核酸提取、体外扩增等经典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生物学、物理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交汇互融,既发挥了化学仪器的高精密度的优势,又体现了物理学和生物技术的成果,是当今学科交叉领域又一杰出科研硕果,可为未来植物检疫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

一、DHPLC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长度多态性分析原理

DNA分子带负电荷,通过一种充当‘桥梁’作用的分子一使TEAA(三乙钱醋酸盐)的阳性按离子与DNA相互作用,与柱子固相填料表面分子结合,DNA分子本身得以吸附到柱子上。这样DNA分子结合的TEAA越多,与固相结合得越牢固。经基链与固相结合的强度会随着流动相中乙睛浓度的增加而减,DNA片段越长,结合的TEAA越多,越不易被洗脱。因此DNA片段大小分析是长度依赖性分离,而非序列依赖性分离。变性温度是影响DNA片段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不变性温度条件下,可分离长度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基因型多态性分析原理

DHPLC的基本原理是异源双链分析(heteroduplex analysis)。异源双链(heteroduplex)指由不完全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形成的双链DNA,同源双链(homoduplex)指由完全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形成的双链DNA简略来说,异源双链和同源双链对介质有不同的亲和力,因此,它们从介质中被洗脱下来的条件有差别。如果PCR产物源自纯合子或者发生了纯合突变的个体,那么只有在与另外一种纯合野生型序列的PCR产物混合,再变性复性,才能够形成上述杂合和纯合双链。杂合双链存在错配碱基,其变性温度低于纯合双链,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先于纯合双链在错配碱基周围解链变性,导致双链减少和单链增

多。由于单链比双链所带的负电荷少,杂合双链比纯合双链更容易形成单链,其保留时间短于纯合双链,在图谱上先于未解链的纯合双链出现。随着变性温度升高,纯合双链也会部分变性,A=T含有2个氢键,C=G含有3个氢键,前者变性程度比后者低,因此先出现的峰为含有AT的双链,后出现的为含CG的双链。利用这种杂合和纯合双链在保留时间上的差异,可以快速分析单个核苷酸的突变,从而进行基因型的判定。DHPLC的影响因素

(1)PCR产物的影响

PCR扩增为高通量基因型检测提供了标本源。DHPLC对PCR中的引物、试剂虽无特殊要求,而且也不必对PCR产物进行预处理,但是要尽量保证PCR扩增产物的忠实性,避免人为引入错配碱基。

(2)洗脱温度

温度是影响DHPLC检测基因型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因素。如将检测温度提高2℃后,就可在RET基因中发现两个漏检的突变基因型。有些基因突变对温度不敏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悬殊8℃左右)都可对其进行有效筛检;但有的突变对温度要求严格一些,如BRCA1基因的56134C/T与 2640C/T,只有分别在59℃与57℃下,才能被检测到。

(3)固定相

目前,有几种不同的分离介质被用于突变分析中。如美国Transgenomic公司应用大小为2 m的无孔聚苯乙烯颗粒作为分离柱的材料,惠普公司则使用孔径为3.5 m的硅胶作为分离柱介质。这两种柱的分辨率似乎相似,但寿命却大不相同,前者通常可分析6000个左右的样品,而后者仅可分析1000~2000个样品。最近,瓦里安公司(WalnutCreek,CA)开发出多聚物包被的碱性化硅胶柱。也有尝试将无孔聚苯乙烯与有孔硅胶结合,制成单片集成毛细管柱,可使柱效提高40%。

(4)流动相

流动相中离子配对剂的TEAA浓度对DHPLC分析的温度有显著影响。如果TEAA的浓度从lommol/L升高至200mmol/L,那么对应的最佳检测温度就要提高4-4.5℃。流动相的pH值(6-9)对检测效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pH值太高,将会使双链DNA完全变性,达不到检测目的;pH值太低,又会干扰DNA与TEAA的相互作用,影响检测

效果。.

二、DHPLC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DHPLC在有害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1)DHPLC在原核有害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植物检疫工作中,检疫性原核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等。关于原核有害生物相关的DHPLC检测技术报道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2004年Bode E等以保守基因ITS(16S~23Sintergenic spacer region)和功能基因gyrA为鉴定依据,在42种待测细菌中准确地检测出Bacillus cereus菌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Hurtle W等利用DHPLC对较广范围的细菌种类

进行基因鉴定,几个属的39种细菌用来检验DHPLC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多数(36/39)种的细菌拥有可作为分子指纹图谱的特异表达曲线图,而且在70余种细菌样品中,Yersinia pestis(10/70)和Bacillus anthracis(12/74)样品都被准确地鉴定出来。实验结果表明,DHPLC的检测特异性为100%,敏感度为97.7%,predictive值为96.9%,这些数据证明DHPLC可以用于细菌鉴定。Domann E等进行了以16S rRNA基因的V6至V8区序列为靶序列,通过DHPLC区分致病菌多样性的研究。罗阳等对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S蛋白的受体的正常无关个体中氨基肽酶N编码基因ANPEP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序列,发现SARS-CoV感染和SARS发病的易感基因或抗病基因。

(2)DHPLC在真核有害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真核有害生物结构较原核生物更为复杂,基因组构成和基因功能分化更为精细,更多的致病基因和保守基因可作为生物基因型鉴定的依据,这些特点促成了DHPLC在真核生物的研究领域拥有更加宽广的用武之地,并发挥了更为强大的功能。Kota等通过DHPLC进行了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基因结构及基因分型的研究工作。陈瑶生等用DHPLC对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EST的进行鉴定。Wulfert M、蒋琼橙等认为人类线粒体DNA(mtDNA)的16024~16365nt,73-340nt及438—574nt 3个区域为多态性高发区,这3个区域的高度多态性使得个体间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因而可以用来作个人识别。他们通过DHPLC和PCR对人类线粒体的异质性进行技术检测。沈靖等采用DHPLC直接测序和PCR.RFLP方法发现与初步证实了中国人的iNOs基因TsP多态性。以上例子有力地证明了DHPLC在真核生物生命科学领域的实用性和通用性,昭示了这种检测技术在真核有害生物鉴定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检疫性植物病原以其危害性大、破坏力强、症状复杂多变而成为一类重要的检疫对象。植物病原生物在分类学中跨度很大,现发现有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和线虫等。这些病原生物从致病性这一点讲是相同的,但致病机理及基因结构、调节、控制等特点却大相径庭。总体来说,植物病原不仅种类多,而且近似种多,表现为检疫性病原之间易混淆、检疫性与非检疫性病原之间难区分、同种病原在不同寄主上表现的症状不同、不同种病原在相同寄主上却可能表现相似的症状等具体形式。目前,DHPLC技术在医学、保健学、环保、生态学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检测范围几乎涵盖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各种生命形式。DHPLC是一套经过反复摸索、改进、总结所得到的较为成熟稳定、准确快速的基因型检测分类鉴定技术,是一种能够满足植物检疫-工作需要、解决上述难题的行之有效的新型检测方法。DHPLC在杂交作物品系鉴定方面的应用

从标准的角度而言,我国现行的GB/T3543.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及其实施指南中列入的对杂交水稻品种的鉴定方法,应是当前世界上较全面的方法,而且也完全与国际接轨。同时,世界上近20多年来,对杂交水稻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将DNA分子检测技术用于品种鉴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DNA指纹图谱技术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或微卫星重复序列(SSR)DNA指纹技术具有多态性丰富、灵敏度高、区分鉴别效果好等优点,但是,主要存在重演性差、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费时等缺陷,目前用于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方法还很不成熟。DHPLC的基本原理是异源双链分析,其技术特点正适用于杂交水稻的鉴定,纯和体基因组可作为(野生型)同源双链模板,而杂交体则视为突变型(异源双链)。利用异源双链和同源双链洗脱顺序、时间上的差异,可准确地进行杂交水稻的鉴定。Kota等通过DHPLC成功地绘制了大麦(Hordettm vulgare L.)的SNP图谱,Rupe MA等利用nrp基因通过DHPLC对杂交玉米品系及基因表达等进行了研究。DHPLC在转基因植物鉴定方面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转入生物体或细胞内使之表达的技术。在人们构建的外源转基因载体中,人们设计裟入了基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终止子序列。为了方便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人们还整合了报告基因和抗性基因。因此针对这个特点,当我们对转入的目的基因并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这些基因序列就可对转基因作物进行鉴定。转基因作物DHPLC检测方法可以以目前通用的报告基因(Gus和Gfp基因)、抗性基因(Kan和Lif抗性基因)、启动子(CaMV35S)和终止子(CaMV35S和Nos等)等具有代表性的特异片段为扩增靶序列(或杂交探针),将从待检样品中提取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与以上基因的标准品混合,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温度变性,复性形成异源双链或同源双链,并先后从色谱柱洗脱,收集信号形成不同吸收峰后再经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判断。目前利用常规PCR、核酸杂交、荧光PCR、基因芯片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技术日臻成熟,但关于DHPLC检测转基凶成分国内外都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可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去探索。DHPLC与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

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引人,在缩短植物检疫鉴定工作的检测周期、提高检测灵敏度、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植物病原检测鉴定的技术手段,为实验室具体的检测T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但其自身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常规PCR检测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假阳性结果m现频率过高的问题却无法避免。荧光PCR及基因芯片技术灵敏度高、结果可靠,但荧光定量PCR仪及基因芯片装置价值昂贵,大多数部门无力购置。Southern、Northern等由于杂交技术耗时长、步骤多,对于检测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等缺点不适合在检验检疫部门推广应用。许多研究表明与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DHPLC作为植物病原的新型检测鉴定技术在准确度和节约成本、高通量、简捷快速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施锦绣等比较DHPLC与直接测序法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发现在41个样本的SERT-E9A/G基因检测中,DHPLC的检出率达到了100%。在大规模样本的杂合子筛检中,检测的错误率几乎为0。结论是DHPLC技术是一项可用于未知序列的检测、尤其是在人群中大规模筛查已知序列的有效手段。Arnold等在BRCA1基因中,DHPLC检出了所有直接测序找到的变异体,但DHPLC比直接测序的成本至少降低了10倍左右。与基于荧光PCR、DNA芯片的再测序相比,DHPLC不仅成本低,而且灵敏度与特异性也比较高。Kwok等认为,对于频率高于20% 的变异,DHPLC的检出率为100%,而直接测序的检出率为80%。Choy等通过比较构象敏感凝胶电泳(PCRCSGE)、PCR.SSCA和DHPLC检测结节性硬化症基因 C2突变的能力,发现对于TSC2单核苷酸变异的检出率PCR—CSGE和PCR-SSCA分别为69%和54%,而DHPLC为100%,提示DHPLC优于CSGE和SSCA,特别是在检出单核苷酸变异方面。这些研究表明,DHPLC是检测基因组DNA更为敏感而且准确的手段。

DHPLC技术操作步骤简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并可以对样品进行自动化回收。该技术允许在完全变性、部分变性或非变性条件下分析核苷酸片段,已被广泛用于核酸片段分离、突变检测、基因型分析、PCR引物纯度分析和纯化、SNP分析等方法,单核苷酸突变检测准确率稳定在96%以上。在最佳条件下,该技术甚至可以对有些杂和体的两个等位基因进行分离。又由于整个过程无需对DNA产物进行后期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溴化乙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工作和职责的特殊性质,检验检疫的工作对象包含了各类产品,涉及到农业工业等方方面面,实验仪器的配置、资料种类有较高较宽的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分析化学常规仪器,被广泛使用于各地方局的常规检验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普及率。DHPLC利用交叉科学的优势,跨领域的发挥高精度化学分析仪器的潜能,挖掘高效液相色谱仪潜在价值,不仪节省了二次购买仪器的昂贵费用,也无形提高了其自身价值。同时,植物病原新型尖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DHPLC)的研制与检验检疫系统一贯实施科技创新、保持与国际接轨战略相符,将有助于加速植物病原检疫技术的革新,确立我国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和权威地位。

上一篇:爱的分享下一篇:有经验人士的空白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