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精选11篇)
1.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一
实践新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改革
本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班采用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几种新举措,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措施,来验证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是否优于对照班,从而论证这几种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举措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班中体能、运动技能、体育运动动机及课堂和谐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这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举措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作 者:马明权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江苏,苏州,215107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42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新课程 体能 运动技能 运动动机
2.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二
1.流体力学的教学大纲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定位不准, 与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太一致。
2.流体力学教学与环境工程其他专业课程结合不紧, 导致许多毕业生在从事环境工程过程中感觉到流体力学对环境工程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3.流体力学中的部分概念与化工原理中的内容相重复。
4.流体力学教材中缺乏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和流体力学的新发展, 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不紧密。
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考虑到学生主体。
6.流体力学教学中没有引入演示实验, 将其中抽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图像形象化、直观化, 学生不容易深刻理解和掌握。
7.成绩评定形式单一, 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所学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形式基本上是通过学期末的一次性闭卷考试完成, 试卷题型也大都为考察课程主要知识内容点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等, 这种考核形式有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的倾向, 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学生心目中, 流体力学似乎没有其他专业课重要, 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因此, 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成绩评定不能适应流体力学教学的需要, 必须进行适当地改革, 构建面向工程的教学体系, 注重实践环节训练, 搭建能力培养平台, 建立更科学的考核机制, 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目前, 我国高校所使用的流体力学教材主要有毛根海编著的《应用流体力学》、李玉柱、苑明顺编著的《流体力学》、丁祖荣编著的《流体力学》、汪楠、陈桂珍主编的《工程流体力学》。我校选用汪楠、陈桂珍主编的《工程流体力学》作为指定教材。2012年, 在认真梳理流体力学、化工原理及环境工程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对流体力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制作完成了与汪楠、陈桂珍主编的《工程流体力学》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并在教学中投入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原有的教学大纲, 使教学目标的工科特色更加明显。
二、改革教学内容
1. 删减与化工原理重复的内容, 对这部分知识点, 把讲授的重点放在深化和提高上。
2. 将流体的物理性质、静力学、动力学、水头损失和水力计算作为教学的重点。
3. 大幅增加适应环境工程实践需要的内容, 引入一些环境工程案例, 让同学们未进入社会就能体会到流体力学对环境工程的指导作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
新生入学开始就召开师生见面会, 让学科负责人讲解专业培养方案, 有经验的教师教授如何进入大学里的学习状态, 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 树立全面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及与之对应的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等内容。让新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作全局规划, 从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开拓思维, 寻求自己的努力方向。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采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针对具体教学内容, 灵活采用内容讲授、课堂讨论、双向交流、问题思考、习题训练、器材设计与制作、企业观摩考察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掌握分析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并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每次上新的章节时, 先提出一些与环境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 然后告诉学生这一章节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 就可以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就不会盲目地学, 激发学习的兴趣。如在流体的物理性质一章导入的阶段提出“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司机, 总是要发动机预热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行驶”?在流体静力学章节以“为什么点滴吊瓶的液体逐渐减少时而药液的流速却不变”?流体动力学中以“为什么飞机的头部有一根长长的针状物”等来导入。学完一个章节后, 再告诉他们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还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知识, 引导大家自学。特别是课程教学已经过半以后, 学生的基本流体力学知识有些储备后, 要鼓励、启发、指导有兴趣的同学做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和思考, 参与老师的科研或自己做些发明创造, 如教学模具、实验器具等科技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时我会带些有兴趣的同学到污水处理厂、环保科技公司去参观考察, 了解企事业的技术需求和科技难题, 和同学们一起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流体力学中的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特点,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综合运用图像、文字、动画等展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运用视觉效应加强教学效果、扩大知识面。例如, 流体动力学章节中讲述流线的性质时, 我引入草原上的老鼠在夏天躲在洞穴里纳凉的图片。洞穴靠下风口堆了一个土包, 外面凉爽的风能吹进洞穴, 若下风口没有土包, 凉风进不去。以这种生动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 而不是简单地播放幻灯片。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感受到知识的生动有趣性。对于重点内容, 要严格进行板书推导,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另一方面, 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不能简单地把热热闹闹当做生动有趣。对一些工程或生活中碰到的案例或常识, 也不太容易做课堂实验时, 可以通过一些课件来模拟。将理论知识与视频、动画、工程案例、生活常识相结合, 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激情, 使其从被动式听课转变为主动式欣赏知识。如在流体动力学章节, 我引入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彼得斯堡战役的一段视频:讲述一个叫普莱曾茨的士兵, 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解决地道通风的问题, 巧妙地将叛军的防御阵地炸毁。这些视频、动画、案例中的氛围、情景不仅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更让他们享受到听课的乐趣, 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引入演示实验
整合现有的实验中心、环境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的资源, 自行搭建或购置一些演示实验装置, 将演示实验引入流体力学课堂, 使流体力学中抽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图像变得形象、直观和可信, 使教学内容更有表现力, 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若暂时没有条件, 也要积极引入一些相关实验或实例的视频, 播放给同学们学习。如伯努利方程式是流体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非常抽象。因此,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我就在课堂上做些表面上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实验, 但却可以用伯努利方程式很容易解释这种现象。例如嘴用力吹一个漏斗, 乒乓球而不落地。学生非常惊诧这个现象, 立刻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学习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再用伯努利方程式解释, 学生就会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五、加强素质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与工程、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参与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等。如在教学过程中, 我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研论文大赛、发明大赛,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这些锻炼,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毕业论文培育计划、大学生科研论文大赛、大学生专利发明大赛以及环境与健康协会等;参与污水处理厂、环保部门、环保企业及各类生产单位的科研、生产工作。通过创建实习基地、培训基地、现场调研、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形式, 获得与流体力学有关的技术难题。再以这些问题为范例, 通过现场考察、技术交流、故障诊断、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实施效果等环节, 供学生学习参考。不仅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 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预先进入工作角色, 以业务需求带动求知欲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 学生才能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交叉学科之间的作用以及教学科研的关系有越来越明晰的认识, 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重点、专业知识的获取有更明确的思路。
六、改革考核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必须与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相配套。为了提升考核环节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推动教学理念与内容、方式与方法的变革, 切实发挥课程考核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评价作用, 我校于2011年制定了本科生课程考试管理办法, 2013年制定了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2014年学校启动教学考核改革试点工作, 《流体力学》是我校第一批立项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课程。在新的考核方案中, 我更加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 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过程化考核、多种形式的考核。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概括能力和综合应用水平。可以单元测试时采用开卷考试,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考试, 试题有一半是自己出的试题。考核试题中的开发性试题就是用所学流体力学知识解释、处理日常生活、工程中的现象等。
1. 丰富考核方式。
紧扣课程目标, 选择能够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将笔试、讨论、口试、项目设计、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将知识理论识记的考察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并重, 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评价。
2. 强化全程评价。
把课程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设计不同阶段、不同方式考核的分值比例,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改变“一考定成败”的现象, 扭转“期末突击死记硬背”的不良学风。过程考核在评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 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考察, 分课堂表现和课下表现, 各占总成绩的10%。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50%。过程考核有章节考核、期中考核和归纳总结考核。章节考核分3次进行, 考核形式为开卷, 每次5分, 满分为15;期中考核, 考核形式为开卷, 满分为10分。每次考核用两套试题, 一半学生用A试题, 一半同学用B试题, 学生预先不知道自己拿到何种试题;归纳总结能力考核, 学生根据自己对课程的把握、见解出一份合适的试卷, 教师据此评分, 满分为5分。期末考核的考试形式为半开卷 (一张复习纸的开卷考试) , 试题范围覆盖教学大纲, 没有课本中能直接找到的概念性记忆性试题, 但又要熟记并灵活运用课本知识, 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运用。题型包括选择题、计算题、作图题、项目设计型和开放性试题。建立电子试题库, 实行抽题组卷, 实现教考分离。试题库中有一半是学生出的试题 (由教师筛选出优质的试题, 或稍作修改) , 一半为教师出的试题。
3. 优化考核内容。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选择考核内容。在评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突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察。采用体现创新特点的考试题型, 以适应学科专业与相关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合理性原则, 考核内容的选择符合考核课程目标的要求。理论知识考核的重点为课程知识体系中核心要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实践知识方面突出对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实践结果分析运用能力的检测;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坚持以能否有效支撑专业发展为标准。课程考核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首先是课堂表现, 即学习态度, 考核实行扣分制, 满分为10分。如上课旷课、玩手机、听音乐、交头接耳等, 第一次扣1分, 第二次扣2分, 第三次扣5分, 四次以上全扣。其次是作业考核, 满分为10分。作业次数为7, 交1次作业得1分, 总作业次数分为7;质量分为3, 视工整度、正确率给分。
4. 畅通信息反馈。
考核结果及时上网公布, 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考核成绩, 对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发挥课程考核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评价作用, 对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的推动作用, 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引导作用,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选择适当时机向学生征求关于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以及前段时间学习的感受, 我再根据学生反馈来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进度等, 认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意见、可采纳程度、对教学的关注程度进行打分, 并计入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七、结束语
流体力学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很强的应用力学课程, 体现了力学、数学、物理等交叉学科在工程中的应用。因此, 如何将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适应社会需求相兼顾, 对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以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流体力学的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并对考核方式、内容、过程和反馈进行配套改革, 推动教学理念、方法的变革。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为日后工程, 科研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根据流体力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 结合自身教学体会, 围绕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流体力学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一目标所作的教学与考核改革实践。促进学生对《流体力学》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课程考核,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烨, 李亚宁.流体力学实践教学改革网络体系的构建[J].力学与实践, 2013, 35 (3) :89-91.
[2]谢翠丽, 倪玲英.工程流体力学本科课程引入CFD教学的探讨[J].力学与实践, 2013, 35 (3) :91-93.
[3]朱仁庆, 杨松林, 王志东, 等.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0 (2) :52-54.
3.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三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M1-4;TN0-4;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20-0000-01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除了具有基本的通用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掌握最新技术的人才。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训教学环节的培养,实训教学环节是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部分。通过开设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为电子类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践平台,同时也形成了本课程独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形成
传统《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基础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分阶段的教学,对于这几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对前续课程的知识点几乎全部忘记,同时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几乎不对夸课程的知识点予以讲授,使学生对课程间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性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导致学生处理综合性问题或是工程性问题很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项目为依托,对项目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电工电子实践》课程。
二、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基础课程有机结合的桥梁。教学内容上共编排了五个实训项目分别是: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制作、电铃延时器的制作、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八路抢答器的制作、触摸数显装置的制作。这五个实训项目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实训内容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且前后实训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最后一个实训项目是一个综合性项目,是对前面的几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同时又有一定的延伸和扩展,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創造性思维。
三、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依托,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辅助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具体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1)下达任务:针对项目要求及其具体的参数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若干个结论性问题。同时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将问题分配到各组,并规定任务的完成时间。
(2)资料检索:学生明确任务后,在任务的引领下对相关问题进行资料检索,并进行自我学习,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的积累准备。
(3)项目实施:首先,为了检查学生课前对相关问题资料检索和学习情况,每组学生派出一个代表阐述本组任务的解决方法,并接受其它组同学的提问。同时老师要对学生讲授的内容进行点评,对所讲到的知识点有误的或是不全要进行补充。其次,老师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述,并阐述该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法,同时将分配给学生回答的问题穿插到项目整体解决方案中进行讲解,达到知识点传授的目的。最后,学生根据项目整体方案和电路图,对项目电路进行装配。
(4)检查控制:检查各组装配的电路功能调试状况,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问题进行逐一解决,直到达到电路的各项功能要求。
四、考核方式
对于本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评价不全面,不适用于该课程的评价。对于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其中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平时成绩也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实践成绩是由五个实训项目的成绩构成,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具体评分细则,为了方便计分,均采用百分制计分。在得到五个实训项目的成绩后,按比例进行计算,得到百分制的实践成绩。由于是分组进行教学,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对,所以对同组成员的实践成绩是相同的,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上讲台阐述问题答案、解答随机性问题、帮助其它组回答问题、完成作业情况组成。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各占平时成绩的百分之三十,解答随机性问题、帮助其它组回答问题各占平时成绩的百分之二十。这四项评分重在体现同组成员间的个体差异,激励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组上讲台阐述问题答案的代表,所得到的成绩为同组成员的共同成绩。确定上讲台阐述问题人员的方法,同组内采用轮流制度,使同组内的学生共同成长。
五、开发网络学习平台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交流,但是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当前我们已处于一个网络时代,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发一个针对该门课程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下,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实时在线交流,解决多方面的学习问题,同时将该门课程的各类优秀教学资源进行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业。
六、结束语
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通过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组织,使学生回归教学主体,教师起引导学习的作用。通过开发网络学习平台,使师生可以进行实时的在线交流,同时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核方式,采用基于过程的各式各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为使该课题得到更好的研究,课题组将该课题向上级部门进行了立项申请,同时得到了批复。当前该课程在我院电子类各专业已经开课,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较好,并且该课程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参考文献:
[1]李文.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10.
[2]宋绍楼.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配,2011.
[3]闫孝姮.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
[作者简介]魏艳平(1982-),男,江西南昌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
4.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篇四
摘 要:财务分析课程是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分别从改革与完善课程内容、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教学实践效果等方面分析我院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财务分析;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财务分析课程是我院会计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修读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后,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才能修读的一门课程,是各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扩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各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该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笔者将近几年财务分析课程在我院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展开分析,以求不断完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一、改革与完善课程内容
财务分析,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为财务报表分析,目前市面上该类课程的参考教材较多,教材名称也有所不同,比如: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等,由于财务分析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比较晚,其内容体系的安排也不完全相同,常见的内容体系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以张先志的《财务分析》为代表的一种体系,该体系由概论、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综合分析四部分构成,概论部分包括财务分析理论、信息基础、程序与方法;会计分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阅读与分析,有些教材也将会计分析部分从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几个角度展开分析;财务分析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包括财务综合评价、财务预测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
第二种是以王化成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一种体系,该体系由概论、能力分析、综合分析和价值评估四部分构成,概论部分包括财务分析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能力分析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综合分析部分包括杜邦分析、经济增加值分析和平衡计分卡分析等。
第三种以张新民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一种体系,该体系由概论、质量分析和方法分析三部分构成,其中质量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和财务信息质量分析等。
以上三种体系的设计各有所长,究竟采用哪种体系作为财务分析课程的授课内容呢,经调研发现,这三种体系在不同高校都有采用,有些高校教师采用第一种体系进行教学,也有一些高校采用第二种体系,当然第三种体系也有部分学校在采用。有效的财务分析要求分析者不仅要学会运用会计数据,而且要善于运用非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只是企业实施其经营战略的“财务表现”,忽略对企业所处环境和经营战略的分析,报表分析只能是一种重形式、轻实质的“数字游戏”。哈佛大学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中财务分析构成要素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将战略分析纳入财务分析之中,这种分析框架在实务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确定财务分析课程内容时,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讲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作为课程内容,而将战略分析作为一门独立课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在财务分析课程之前开设。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我们在考虑哈佛大学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基础上,将会计分析作为授课的重点内容,分配较多的课时,重点讲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各个构成项目的解读与质量分析,在解读与分析过程中甄别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一方面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披露的评价,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灵活性、会计估计的调整,修正会计数据,为后面的财务分析奠定基础,并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财务分析部分主要是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效率效果,主要包括对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比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我院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也学过这些比率计算与分析,为了避免对同一内容的重复学习,我们对这部分内容分配相对较少的课时,在这部分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是对各个指标的深层次的分析,而不是局限于每个指标应该如何计算。前景分析的内容参照张先志的《财务分析》的综合分析部分展开,包括财务综合评价、财务预测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二、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与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再加之财务分析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很难将自己融入其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考虑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的生源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在设计财务分析教学方法时,结合财务分析的特点,将教师精讲与案例分析、学生分组集体讨论相结合。教师精讲主要讲授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案例分析主要是利用一些典型案例或新近发生的案例,教师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为了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个人,要求每组选择一家自己感兴趣的上市公司,按照教师授课进度,课后对所选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并制作ppt,在课堂上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安排其他组对其分析进行点评,主讲教师掌控整个过程,并对各小组的分析进行总结并给予排名,采用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期末要求每组同学上交一份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并要求详细注明小组的分工情况,杜绝小组内有部分同学搭便车的行为。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财务分析实际应用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还加入了实训教学环节,给学生安排了上机实训课,主要是利用福斯特教学软件提供的财务分析模块展开实训教学,通过模拟实训,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创新考核方式
传统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一般都是“6+4”模式,或“7+3”模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试卷题型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和计算分析等,占总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主要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30%-40%,这种考核方式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对财务分析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方式应多元化,注重考核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注重职业能力的测试。我院在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已形成较为合理的考核方式。
具体做法是采用“5+3+2”模式,即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小组财务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模式能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财务分析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在期末试卷题型的设计上,以考核学生分析能力为出发点,摒弃传统一贯的单选、多选、判断等题型,全部采用开放式为主的主观题,例如:给定一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分析中会用到的非财务信息,要求学生进行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或给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根据对案例的理解回答问题。小组财务分析报告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分析报告格式的规范程度、分析内容的合理性、陈述报告的明了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等,每个方面赋予一定的权重,避免教师评分过于主观,保证评分的客观与公正。实践表明这种考核方式符合我院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教学实践效果
通过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明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很好的调动,从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能够认真完成分析报告的撰写,分析过程基本符合要求,分析也比较深入,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实现。
在学期末,我们对财务分析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对后续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陶艺实践课程的教学思考 篇五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15-02雕塑专业的陶艺课程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在在大二开设理论课程陶艺通识,大三开设实践课程陶艺基础、陶瓷装饰、现代陶艺,大四开设总结性课程生活陶艺。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陶艺成型方式,装饰方法、烧成的技巧。在陶艺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陶艺教学的一个重点,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着解决问题,并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陶艺教育的实践,正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点。陶艺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老师的职责主要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创作的经验及技巧,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创作,并在实践中检测自己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程度,从而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陶艺有更深刻的体验和了解,通过创作陶艺作品,对学生设计思维,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强调开阔的设计思路、反复训练、学会技能、形成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实践课程需要艺术理念针对陶艺的特殊性,雕塑专业开设了陶艺通识课程,此课程为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陶艺、近当代陶艺与陶艺技法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陶瓷概述、百花齐放的中国传统陶艺、博采众长的西方传统陶艺等;第二部分包括现代陶艺分类及风格流派、中国近当代陶艺;第三部分包括陶艺的成型技法、装饰技法、烧成技法。此课程使学生了解陶瓷艺术在中国美术历史上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的状态,了解不同艺术形态的变化,制作手法的进步以及装饰手法的发展。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日后的陶艺创作有一个铺垫,结合传统的艺术理论从而更好地理顺自己的创作思路。所有的实践课程都离不开理论方面的学习,而理论的学习必须规范化,整体化,即可指导实践又可与现代的艺术思潮发展水平接轨,同时弥补作者的创作修养的不足。因此,实践课程需要渗透理论学习,需要有生命力的艺术理念的介入。
二、实践课程的合理设置好的实验课程需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我学院雕塑专业的陶艺课程内容涵盖了理论与实践,从设计到成型制作,到装饰再到烧成全方位的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得学生们能综合运用陶艺的基本成型技法(诸如泥板成型,手捏成型,拉坯成型,泥条盘筑等)进行作品的创作,完成好基本坯体后再运用刻、划、画等各种坯体装饰手法以及运用釉色进行装饰,最后装窑进行烧制。陶艺方向课程的学习从大二开设理论课程陶艺通识为起始,而实践类课程为大三开设的陶艺基础、陶瓷装饰、现代陶艺,生活陶艺为大四开设总结性课程,为毕业设计做准备。各门实践课程层层递进,并各有侧重点。
(一)陶艺基础陶艺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掌握最基本的陶艺成型方式,如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拉坯成型等几种基本成型技法,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熟悉泥性,并解决立体的造型能力。
(二)陶瓷装饰陶瓷装饰是陶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装饰课程现有设置主要包括彩绘装饰、雕塑性装饰、原料的装饰与火的装饰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釉上彩绘、釉下彩绘等;第二部分包括刻划、镂雕、堆雕、压印和粘贴;第三部分包括绞胎、色釉、泥浆;第四部分包括素烧、乐烧、盐烧及柴烧。通过对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实践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每一种装饰方法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学会自由运用并形成综合装饰的能力。
(三)现代陶艺现代陶艺课程在学生掌握陶艺的基本成型技法之后,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成型技法以及装饰方法,并且加以创作。创作是最能体现学生素质的关键,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专业只有在设置好课程,预想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步骤地实践,才能摸索出科学的教学规律,逐步提高教学的内在质量。
三、设置产、学、研相结合的“第二课堂”在现代创新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实践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现代陶艺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创作和生产工艺为主线,设置了产、学、研相的结合“第二课堂”。安排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和开放性的实践过程,使学生以工学结合的方式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审美情感、审美认知和创作与生产技能。
(一)校外实践基地窑炉烧制等一直是陶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考虑到安全和场地等因素,我专业于校外设立“东崖柴窑”。校外实践基地的设立主要是方便学生对于陶瓷烧制部分的学习,实践基地现有大小两个柴窑以及一个中型电窑,陶艺作品完成后,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烧制的学习和实践,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趣味性。实践基地的设置同时方便了学生与陶瓷手工艺人的交流,我们经常会邀请当地的土陶艺人进行技艺传授,比如拉坯制作大缸花盆等等。同时也常邀请各地的陶艺爱好者来基地进行交流讲学,使得学生能集各家所长,更好地将学校与社会进行有效的链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第三学期”的设置学校把每年暑期定为“第三学期”,设立了1―3年级学生每年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以及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大三的“第三学期”为现代陶艺方向对的实习,通过暑期实习,利用暑期时间,由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江西景德镇,深入产区进行教学实践,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教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到社会生产、技术应用中去培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出了解社会,了解技术应用状况,能够服务社会经济第一线所需要的人才,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陶艺课程的积极性。
6.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篇六
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学习态度是开展好茶艺实训课程的前提。学生具备了餐饮知识及酒店服务礼仪等基础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开展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学生撑握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特点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和动手操作,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实施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模块教学和实地考察教学,通过这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茶艺的操作技能。(一)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法是茶艺实践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仿真的茶艺馆实践教学情境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扮演茶艺师或顾客进行茶艺技能训练,亲身体验和操作识别茶叶、泡茶、饮茶、茶礼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实践操作、再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学生在茶艺实践教师的指导下亲自独立处理一个茶艺实践项目,从茶艺室的布局、茶叶采购、茶叶冲泡、茶礼及顾客服务等茶艺实践的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处理碰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三)模块教学。茶艺术实践教学可分为茶叶识别模块、茶叶冲泡模块、茶礼仪模块、茶席设计模块等,对每一个模块进行茶艺专业技能训练,促使学生茶艺专业技能的形成。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四)实地考察教学。根据茶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组织和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如酒店茶艺室、茶艺馆、茶厂等参观考察,以获取实践知识、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在实地考察前,教师根据茶艺实践教学要求,确定实地考察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并做好联系工作。实地考察时,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
三、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突出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综合性。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技能型人才,教师在上茶艺实践课的时候不是着重强调让学生就某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而是让学生有所思考,进行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训。在上实践课时,让学生把茶叶识别、茶叶冲泡、茶席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二)作业布置多样化。茶艺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且广泛,茶叶和茶具种类繁多,泡茶的方式和手法较多,学生可选择学习的机会更加多样。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尽可能体现出多样化,这不仅兼顾到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能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的目的。(三)科学灵活的考评方式。茶艺课程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在考评的方式上,不仅从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作业的进行考评,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操作技能上加以考评,注重过程考核,并且增加实践考核在考评中的比重。
四、小结
7.《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七
1 课程改革背景
临沂师范学院正在进行全面的课程体系改革, 全校教师每个人都投身于创新课程建设的行动中。我校的课程建设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从出口往回找”,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 系统配置课程资源, 按要素建设单门课程。 (3) 建立课程研发机制, 提高课程创新能力。 (4) “教”、“学”互动, 创新教学模式。 (5) 改革评价机制, 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以课程为载体凝聚办学行为, 单门课程以要素为单位进行建设, 强配置学生直接学习资源建设。参照国外大学课程建设与测评要素, 结合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相应观测点, 对单门课程建设标准进行提炼。在教学模式上, 要求基于现代信息设备与技术手段, 变“中学后”教育为“就业前”教育, 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实施“组织教学、服务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2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 它从分子层面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 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而且是大部分生物类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不仅要紧跟学校创新课程体系的步伐, 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 提高实验技能,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为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生物化学》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精选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把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建立在现代教育平台之上。
2.1 教学内容的精简和优化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研究, 因而一些概念及反应过程十分抽象和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时感到难度较大, 记忆理解的内容很多。针对课程特点, 结合各专业及其后续课程对生物化学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 删繁就简, 浓缩基础内容, 突出主线。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 把重点、难点讲通讲透。同时结合专业考研需求,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趋势以及发展动态, 调整讲课的重点、难点等, 尽量把相关领域的研究最近进展及研究热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 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 实施循序渐进, 打破以往只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模式。
2.2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学校课程改革要求, 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科学处理讲、练关系, 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 三分之一的教学内容采取讲授方式组织教学, 三分之一的内容以边讲边练的方式组织教学, 三分之一的内容以实验实践方式组织教学。
生物化学实施立体化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将主要的知识点讲透, 然后围绕讲过的内容, 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 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使知识得到更好的掌握和扩充。避免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同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设计几个教学单元, 每个教学单元都要进行一次单元测试, 以便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形式可以是闭卷考试, 开卷考试, 论文考试等。
2.3 教学手段提升
教学手段在多年采取传统的挂图、幻灯片基础上, 已经过度到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效果, 增加了知识量。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需要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更要做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不能出现“读课件”的情况。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遵循以下原则: (1) 课件制作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化难为易, 变静为动。 (3) 展现全面, 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实验内容的调整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构建的重要环节, 其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技术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在实验课的开设中, 总体思路是既注重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的实用性, 又重视研究性与先进性。因此, 实验课中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 加大综合性与探索性实验内容, 适当开设设计性实验,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 使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更趋于合理。
2.5 学业成绩的构成
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业成绩为结构化成绩。课程成绩由主卷成绩、平时成绩和副卷成绩构成, 其比例定为:学业成绩=主卷成绩×60%+平时成绩×20%+副卷成绩×20%。
主卷成绩是课堂教学的考核, 以期末考试为准, 闭卷, 满分100分, 占学业成绩的60%。
平时成绩主要由单元测试、考勤和平时作业等成绩构成, 占学业成绩的20%。
副卷成绩主要由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技能测试成绩构成, 占学业成绩的20%。
学业成绩、主卷成绩和副卷成绩必须均达到或超过60分, 本课程成绩方为及格, 予以相应的学分。
3 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 本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由于采用三个三分之一教学模式, 理论讲授学时减少, 讲课内容进行了精简, 如何把握学时和课程内容的讲授, 有待进一步探讨。
(2) 学生压力变大, 部分同学感觉非常吃力, 极个别同学干脆放弃了学习。如何提高和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 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总之, 在全校创新课程体系及创新课程建设的新形势下, 只有不断更新观念, 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来改革教学, 才能符合新时代对大学教师的要求。
摘要:本文讨论了《生物化学》课程根据学校创新课程建设要求所做的一些创新改革措施和方法, 经过教学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化学,创新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镜言, 朱圣庚, 徐长法.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2.
[2]王丽燕.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 2008 (29) .
8.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八
一立足学科特点,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学科,在世界上建立不过几十年,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则更短。作为专业学位课程的环境工程学现成的教材不多,可供选择且适合学生的教材更少,因此,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就尤为重要。通过多方比较教材的内容与深度,并结合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的特点,我们将环境科学课程体系分为环境工程学1和环境工程学2。分两个学期讲授,环境工程学1让学生系统学习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学2则系统讲授大气、固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每次备课,我们都会将本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选择性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尽可能使学生获取最新的理论、技术和工艺信息。
二改进教学方式,引入双语教学
步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型人才,即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懂得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具有国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的人才。双语教学正是对这一时代背景的回应。运用双语教学环境工程学,除了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还能促使学生用英语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公共外语能力,习得专业英语的表达。
1中英文教材并用
环境工程学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活动,使之习得或形成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原版英文教材可保证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准确使用专业词汇、地道表达专业内客、了解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及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序,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客上都能够与世界先进理论、思想和技术相接轨。但是从引进的英文教材来看,很难找到一本内容深度完全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且国外教材的某些规范和标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环境工程学双语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既有学生外语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有学科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中英文教材并用的做法。这样既能立足本国国情,又能吸收原版教材的优点。实现在学科专业教与学中,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思维的最终目标。
2采用“三三”教学模式
在环境工程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必须有步骤地推进。具体采用了“三三”教学模式,即把双语教学分成三个阶段,三个水平。第一阶段的第一水平为:部分章节双语教学,其它章节中文教学,对于特别重点、难点的内容将采用大比例的汉语板书和讲授,而对于浅显易懂的部分则会采用大比例的英语板书和讲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英语口语和汉语教学的使用比例,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课程学时等。第二阶段的第二水平为:全部章节双语教学,全英文板书,50%的英语口授,要求学生完50%的英文书面作业。第三阶段的第三水平为:全部章节双语教学,全英文板书,力求70%以上的英语口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实现在保证学科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不应限于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应当使讲授、自学和讨论等各种方式相结合。既使在讲授方面,也要注意多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中外参考文献,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研究,使他们既获得新知识,又能锻炼从资料中求知的能力。总之,只要有利于启发学生在环境工程学术领域中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发现更宽阔的知识海洋,各种有效的方式都值得尝试。
1对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理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或设计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法非常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项目式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它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工作实践,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探究导向教学的实现形式。因而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环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项目式教学的意义有:第一,选择来自实践中的项目,使培养的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需求。第二,采用项目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环境工程2中,以固体废物处理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撰写某化工厂固废物处理方法和设计方案。围绕这一项目任务,使学生围绕“where—what—how—why”这个四W的探索过程了解污染现状(固废物的来源、分类标准、固废物的危害及相关要求与标准);什么是固废物处理厂(工艺流程、处理方法与设备);如何设计固废物处理厂(设计原则与依据)、为什么能够达标(设计结果比较与判断),从而把这一篇的所有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吸收消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有了理论的深化与提高。其中对于什么是固废物处理厂通过课本、课件外,还增加了现场拍摄的固废物处理厂录像与讲解;对固废物处理设计的达标原因通过仿真设计与常规设计相结合进行。
2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代表性事例进行示范,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可以给学生以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每个学期中,我们根据各章节内容,制定出20个左右专题,每2~3个学生挑选一个专题,结合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结合实际,又要跟踪前沿,让学生自主制定讲稿,教师挑选做得好的专题,让学生上台讲演,台下学生也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生生互动,教师再就学生讲解的内容做点评,并适当补充重点、难点内容。最后形成该章节的完整案例供学生参考借鉴。学生在做专题讲稿的过程中大量查阅文献资料,锻炼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阅读中外文献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建立多元评价考核体系
双语教学同时涉及到学科教学评价和语言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如果采用某一学科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双语教学显然是不合理的。只有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评价双语教学才能符合双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并顺应评价多元化的要求。所以,对环境工程学双语教学的评价,我们采取了根据实际教学情景和需要采用测验、调查、观察、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记录、教师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
环境工程学双语教学的目标评价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科目标的自身特点,即教学目标的明确度、目标设计合理性以及与学生和教师的适应性。第二,目标的完成情况。一般来说双语教学的目标还以分为学科学习目标、语言及社会文化学习目标、一般发展目标等几个子目标进行评价。学科教学的评价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参照作为评价标准,同时,参照外语测量的一些标准,兼顾对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
对教学内容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与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的适切度。教学内容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掌握的学科知识及驾驭外语的能力能否胜任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能否体现双语教学的优越性,是否能够体现双语教学的多维目标要求。
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首先考核教师对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情况。其次,还要看教师是否可以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收获。总的体会是,要想让学生更好掌握环境工程学这门课程,必须系统规划和精心设计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引入双语教学方式,一方面,促使学生用英语思考、表达,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外语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拓宽专业学习和国际交流的界面。
参考文献
[1]田爱民,程建光,周建石.环境工程学本科学位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世纪桥,2007(10).
[2]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3).
[4]郭亚萍,汤智,林春绵.环境工程学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M].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ETT)
[5]李飞跃,邹海明,于群英.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6]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9.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九
摘要“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以“电机学”教学的实际体会,从实验和考核角度,介绍“电机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现——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三个转变”、加强实验室建设、改编实验教材,探讨考核方式改革即“分组考试”的积极作用。关键词电机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特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验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极为关键。
本文以“电机学”教学的实际体会,从实验和考核角度,介绍了电机学精品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现,探讨考核方式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实验教学改革
1.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三个转变”
实验教学方法上的“三个转变”,即转
变归一化实验管理为因人而异;转变实验指导为实验引导;转变静态实验内容为动态实验内容。
第一 转变归一化实验管理为因人而异 传统的《电机学》实验采用归一化管理,即统一的实验课时、统一的实验项目、统一的评分标准。实验课时全班均为12学时;实验项目共6个:并励直流电动机工作与调速特性、单相变压器短路与负载特性、三相变压器极性和联结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评分时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实验成绩中实验操作占50%,实验报告占50%。实验教学执行过程也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全班统一进度和要求。这种归一化管理方式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学生学习《电机学》课程时,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对他们进行分流:一部分进入实验培养,一部分进入理论培
养。进入实验培养并非不要上理论课,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因他们具备动手能力强、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等条件,教师课外可适当指导他们进行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电机及其控制实验项目,同时增加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最高可达30%。进入理论培养的学生则可参考归一化实验管理方法进行实验教学。第二 转变实验指导为实验引导传统的《电机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拟定内容,实验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制定、设备的准备等概由老师进行,实验时学生只需要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实验教师是实验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实验技能。转变实验指导为实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制定方案,经教师同意后进行实验,实验时让学生自己检查线路,出了问题自己分析、解决。譬如在教师布置要进行《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实验时,学生可通过预习,自选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是采用准确同步法还是自同步法,采用准确同步法后仍可自定是采用交叉接法还是直接接法,不同的并网方法实验线路、实验设备、操作、实验现象均不相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验方法、现象提问,实验后学生还需对各类实验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三 转变静态实验内容为动态实验内容
传统教学中静态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单调,过于偏向技能性基础训练,主要以“模仿”为主。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依葫芦画瓢”,通过反复训练学
生硬件接线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动态实验内容一方面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另一方面随时动态地更新实验内容,开设的实验项目注重专业之间的渗透,学科之间的交叉,紧跟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学生可自选实验项目,自行进行实验线路设计、元器件购置、设备选定、实验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正规划在《电机学》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电机综合训练。该实践环节,可巩固和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电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增强综合使用电机的能力,让学生设计一个多种电机协同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的以电机、变压器并网反馈为核心的系统,并进行安装调试。整个训练包含设计与绘制系统原理图、选择电气器件、系统的安装配线及调试、编制设计说明及小结等。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可以使学生熟练、灵活使用电机,提高综合使用电机的能力。
果。
第二 进行实验设备研制与开发
我们也重视电机实验仪器的研究和开发。现正组织学生进行电机智能控制平台的研发,以此为基础开出电机实验教学项目2项,即“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了较好的作用。完成这套综合实验设备将为把电机实验室建设为特色实验室打下基础。
3.改编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在实验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对教材的基本要求外,一本好的实验教材应该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 能自成体系,能系统、全面地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当学生遇到有关实际问题时,能从实验教材上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 应与实验设备紧密结合。第三 能给出较多思考题,学生实验前能根据问题进行预习;实验中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实验后能在实验结果中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以“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为主线,与湖南大学一起编写了《电机及拖动基础实验指导书》相应的实验指导,该教材系统介绍了电机学课程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教材自成体系,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内容方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度,以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验教材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加强实验室建设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工程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打下基础,在电机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第一 添置新实验设备
近年来我校电机实验室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大幅度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投资百余万购进多台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新型综合性实验装置,具有配置齐全、功能齐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体积小而适应面广、且有扩展能力等特点,能开设出20余个电机类的教学实验。
实验条件为电机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因设备台数增加,实验小组人数减少,一般以2人一组比较合适,合理的分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进行实验,避免了以往实验时出现的有人操作,有人旁观的现象,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
二、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是实施考试改革的核心。按传统考试方式,绝大多数考试课程要求全体学生统一参加期终闭卷考试,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电机学》可采用“分组考试”的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改革----“分组考试”
“分组考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及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分组原则,把全体学生分成多组,不同组参加不同方式的考核,不同组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所
占比例不同,每组平时成绩分别由不同内容的考核组成,期终考试考题一样,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方式。
“分组考试”可把学生平时到课率、作业、实验、课程相关的工厂短期实习、自行设计课程有关控制系统等全部记入总成绩。
进行分组考试,首先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及学生的特长制定分组考试原则。原则制定一方面要在兼顾学生个性的同时明确规定参加每组考试的考生资格(平时表现为主),平时表现差的学生不允许参加期终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小的分组;另一方面要规定每组考生的具体考试方式。
2.《电机学》分组考试原则
笔者几年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教学工作,现将该课程的分组考试原则提出来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其具体分组及考核方式如下:
第一组:平时成绩50%;期终考试50%。平时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即到课率(6%);作业(6%);实验(13%);电机厂实习(25%)。前三部分与其他两组一样,新增了第四部分--电机厂实习。按原教学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只到电厂或变电站实习,但部分学生学习电机学时,希望能有机会看一看电机的具体结构,了解电机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及其具体应用,通过教学内容实践化来提高学习兴趣。为此学校应与一些电机相关厂家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由于学校不统一安排实习时间,学生只有利用周末去厂里学习,这就要求实习厂与学校很近(在同一城市为佳,我校选衡阳市湘南电机厂较好)。学生实习次数只需两次(2天/次),实习完后交一份实习报告,该项占课程总成绩的25%。这组考生每班大概5-8人,他们必须满足三个条件:A.平时到课率100%;B.不缺交作业;C.前两年基础课总成绩在班上位于后25名(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及其他同学,这种考核方式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学初学生自愿报名,教师严把平时关,确定该组学生名单,若人数太多,可把条件C范围缩小,必要时进行口试,把比例控制在预计范围内。学生外出实习需
一定的实习经费,而教学计划中无此经费支
出,可通过教研室协商,从全班实习经费里给每人提取50元,不足部分学生自己负担。该考核方式是面向班上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而设计,通过A.B.C.三个约束条件督促他们平时从严要求自己,将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组:平时成绩55%;期终考试45%。平时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即到课率(6%);作业(6%);实验(13%);自行设计一个计算机对交流机的实验控制系统(30%)。前三部分要求与其他两组一样,新增自行设计计算机控制实验部分。增加第四部分考核内容,可实现强电与弱电的结合、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组考生比例可达全班15-25%,他们须满足四个条件: A、B两项同前; C.前两年基础课总成绩在班上位于前25名;D.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以上等级考试(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学生才有能力设计出理想的系统)。该组考生最初也是自愿报名,由教师最终确定学生名单。学生做好设计后,交设计论文一篇,并上机演示设计运行结果。这种考核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组:平时成绩25%;期终考试75%。平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到课率(6%);作业(6%);实验(13%)。不参加前两组考核的学生均为该组考生。
三、教学效果
通过对《电机学》实验和考核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并逐步应用于教学过程,取得了如下教学效果:
第一 实验环节效果明显改善。电机实验室条件明显改善,成套系统实验平台的使用为《电机学》课程开设各类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提供了可能,也一改过去粗笨电机、高噪声危害等实验环境,使电机综合训练开发和设计具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
第二 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仍需时间对它的可行性进行检验。现我已就该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86%的学生认为若能真实施考核方式改革,他们平时能通过多
种形式的实践及研究训练,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认为改革后,考试可促
进个性特长发挥,可提高其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玲玲等.深入教育改革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思路.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1)[2]方荣惠等.CAI在控制电机课程中的应用[M].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
[3]肖金凤等.关于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行电机学教学改革的探索.电气电子教
10.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十
教学老师在教授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时,要充分利用诸如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将数值分析课程做成课件,利用动画短片等方法展现数值分析课程中的一些计算方法,让这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可以让数学分析课程内容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现在这些学生目前,让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提高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效率。将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与严谨科学的数值分析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以让复杂难懂的数值分析课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学生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要想获得一个高效率的教学工作,那么就一定要重视教学模式。数值分析是一门涉及大量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的课程,教学模式与这门课程能否很好地被学生理解以及掌握有十分大的关系。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要重视每个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诚然,每个教学方法我们都需要对它进行严谨科学的推导证明,但是这个过程往往会让人觉得繁琐并且不易理解。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多结合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动画演示等多媒体方式更加直观地解释数值分析课程中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论。总而言之,就是要改革以往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辅之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效率。
2.3上机实践
11.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篇十一
关键词:商务策划;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项目任务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43-2
0 引言
《商务策划》是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大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填鸭式”灌溉等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掌握商务策划实践能力非常不利。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商务策划》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再结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针对企业商务策划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做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出实际工作中的岗位核心能力;第二,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再结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设置,选取课程教学内容;第三,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场景来设置教学项目;第四,探讨适合于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模式和考核方式。
1 能力培养目标设定
设定《商务策划》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应全面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1 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策划类人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广告策划、活动策划、展览会策划、文化传媒、婚庆服务等领域。对策划人员的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文字编辑能力(根据产品或者服务写出具有针对性的文章);对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其中,广告策划、活动策划及展览会策划领域同时还要求策划人员能够熟悉推广工具;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具备市场营销以及商务谈判等能力。
1.2 职业认证能力要求
目前,企业比较认可的WBSA商务策划师认证分三级:初级为“企划员”,中级为“助理商务策划师”,高级为“商务策划师”。针对大学生的是初级“企划员”。“企划员”的培养目标:具备参与策划的能力;主要技能:策划思维套路、创新思维方法、初级OK企划软件操作。
1.3 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特点
我院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主要面向电子商务企业、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从事网络营销、商务信息搜集与管理、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商务网站运营管理、网络营销方案策划、营销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和网络客户服务等工作。《商务策划》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和具备策划的职业基本能力。
综合考虑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职业认证能力要求和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特点三大因素,设定《商务策划》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为:
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具有准确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
2 实践教学内容选取
《商务策划》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是根据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综合考虑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①商务调研;②成立企业;③选择采购方式;④模拟商务谈判;⑤选择销售方式;⑥制定竞争战略。
3 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填鸭式”教学法显然不太适用于《商务策划》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那么可以探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
模块化教学,就是在分析岗位所需掌握能力的基础上,将应具备的岗位专业技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相对独立的模块,然后按照模块实施教学,分步骤实现岗位所需的能力。
《商务策划》实践教学内容正是依据商务策划岗位所需能力而设计的,并且这六个教学内容是相互独立的。根据这些特点,《商务策划》实践教学比较适合于采用模块化教学这种方法。
每个模块可以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每个模块按照以下的模式设计:设置任务情境——布置项目任务——提供完成项目任务的知识点——项目任务训练——项目任务考核。
学生可以小组形式完成每个项目任务,这种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也是胜任商务策划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课程教师给学生提供项目情境,下达项目任务,提供相关知识点后,学生课上或课下收集相关信息,完成项目任务。然后可以由各组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点评。
4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
如何设计教学项目是这门课程改革的难点,因为设计的教学项目需要同时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教学项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项目”是真题真做,而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又不一定完全按照课程教学理论来操作,这样就很难找到和开发完全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教学项目”。经过多次探讨研究,按照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对应的六个教学项目。
4.1 商务调研
任务情境:陆大海刚从国外留学归来,就遇上了北京连续几天的雾霾天气,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于是他考虑在北京办个企业经营空气净化器。有了初步想法后,他想先做个市场调查,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正在读大学的表弟。表弟邀请了几个同学和他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项目任务:①如果你加入了这个调研的团队,你会怎么做?②请按照你的想法,实施这个调研。
知识点:调研的重要意义;调研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4.2 成立企业
任务情境:陆大海表弟的调研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空气净化器在北京有市场,那么接下来陆大海就开始着手成立企业。陆大海目前手头有50万现金,他还找到两个志趣相投的朋友。
项目任务:①你觉得陆大海适合办什么类型的企业,并说明理由。②按照什么程序来成立你选择的企业。
知识点:①企业的类型。②立企业的程序。
4.3 选择采购方式
任务情境:通过市场调研,陆大海发现现在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的供应商众多,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他正在考虑选择什么采购方式。
项目任务:你觉得陆大海在选择采购方式时应考虑什么因素?
知识点:①各种商品采购方式。②各种采购方式的优缺点。
4.4 模拟商务谈判
任务情境:陆大海经过对比,选择了两家供应商,准备与他们进行谈判。
项目任务:分小组进行模拟谈判。
知识点:①商务谈判的准备工作。②商务谈判的程序。
4.5 选择销售方式
任务情境:陆大海深知销售方式对销量的影响,所以在选择销售方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项目任务:你觉得陆大海可以选择什么样的销售方式。
知识点:①各种销售方式。②选择销售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6 制定竞争战略
任务情境:经营了一段时间后,陆大海发现空气净化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且目前这个市场鱼龙混杂。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他必须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项目任务:请你为陆大海制定竞争战略。
知识点:①基本竞争战略的特点。②如何选择竞争战略。
《商务策划》实践教学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宗旨,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黄玉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30-33.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式研究07-08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09-24
临床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设计06-16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的论文10-10
课程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一份09-22
法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