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2024-07-01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精选8篇)

1.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篇一

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

摘要:国家软实力越来越在国家发展强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华深厚的底蕴文化,丰富的国学对于现在急速发展的中华民族无疑是一种推力,国学经典与现代气息相融合外化而内不化的给国家以及华夏的每一个子孙智慧与启迪。

关键词:国家 文化 儒家 内心 思想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在渊源的历史积淀中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文化有三种形态:文献,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们大多数是通过诵读经典文献,感受文化魅力,秉承中华的博大内涵。经过历史的沉浮,我们把古人生生不息传递下来的文化冠以国学的称号,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赋予它时代的意义,将历史的精华不断的传承。而“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国学应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孔孟儒学为核心,为主体。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国学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高旭在其〈南社启〉说:“国有魂,则国存;国无魂,则国将从此亡矣!”又说:“然则国魂何寄?曰:寄于国学,欲存国魂,必自存国学始。

一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中华几千年早就积淀了深厚的民族魂,但是对于当今社会,国学该怎样内化与现当代社会发展和谐一致,是我们学习国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大清国门之始,我们多从器物上,抑或制度上迫切的,同时也是无奈的向西方靠近。而博大精深的国学却被我们无视的扫进了故纸堆。不禁一声叹息,不禁黯然神伤。

而后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强势的侵蚀国人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激进资产阶级猛烈的打到孔家店,排斥一切传统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才是救国治国的根本之法。在那个动荡的社会,各个阶级都在寻找救国道路,思想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化日益侵占人们牢固的思想根基。而现今国学的复兴,正挽救着人们渐渐衰老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是我们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时期的实践证明,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更需要相应的精神和道德体系来和谐整个国家社会的永久发展。“国学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挽救中国发展遇到的思想瓶颈,它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一个国家是否能持久并强大发展的重要支撑。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

儒家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的思想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积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多元社会,政治,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都呈多极发展。面对这种趋势,我们以儒家包容的心态去接收世界的多元化发展,提倡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兼爱非攻,避免战争,相互促进。经济上要讲究调均,政治上要讲究道义这种思想被世界所认同,从而成为世界的共同思想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国学正以一种强势感染着西方,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国学能带领着中华文化慢慢东学西渐。

在人与自然上,国学精神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当今的世界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更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将答案告诉我们了。归纳起来即“取之有制,用之以时”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宋朝哲学家张载说:“民胞物与”的说法也给当今治理国学社会自然提供了指导。

国学在国家社会层面给我们提供思想的帮助,对于个人学习国学思考国学,更是对自己思想内涵,人生境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国学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个学习的人都为之感到幸福。

儒家的仁爱,老子的辩证,庄子的想象力,都给我们一种诗意的生活。儒家的内圣外王的思想,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内圣则是一种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的要求,已到达至仁至贤德境界。外王则是一种社会教化的要求,以达到仁政,王道的目标。更多的告诉当今的人要注意培养个人内心修养而来追寻外在功利。而往往我们则是迫切的最其外在而忽略了修养,而导致素质修养的退化。

而我认为庄子的思想更对现代人的精神具借鉴性。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幽默诙谐,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发人生醒,他的寓言故事现象神奇,寓意悠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金钱权利等物欲功利性很强的东西,而渐渐的忽视了内心的精神。人们疾走在经济的仕途,来不及停下来品一杯茶,读一本陶冶精神的书,来不及思考自己真正的生命意义。

而庄子告诉我们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他在《知北游》中说到:“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告诉我们,在纷繁物饶的社会,我们面对外界的很多诱惑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内心,强调内心的力量。在面度金钱的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职责与道德底线,在面对权利的威胁时要做正人生,做正自己的灵魂。

“小人则以身徇利益,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他告诉我们世人的所追求。天下熙熙攘攘,人们都在急功近利的追求他们所谓的幸福种种,但有多少人在黑夜里醒着,不断思考追求的真正意义。世俗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应该来一场国学的洗礼!

庄子“乘物以遨游”“独与天地精神来往”而最后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大道合乎自然”只要不违心,内心的修养生活的所求一切都可以安然。

刘军宁先生在《南方周末》撰文说呼唤一场文艺复兴也就成为自然。他说:“中国一直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可是直到今天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备发生文艺复兴的条件。今天的条件也许不是绝对成熟,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成熟。……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而是要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普世价值,同时让普世

文化在本土传统中扎下根来。如今国学的现当代意义,则是在进行一场国学的复兴,一种对国学的扬弃,让国学支撑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继续恢弘。

我们坚信,只要秉持开放且包容的心态,那么国学一定可以起到振衰起弊之功效。并且和平崛起的文化内涵呼唤国学的研究发展与之相互呼应。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学并非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我们不仅期待着,同时也在为之努力着。

2.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篇二

一、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传承经典、传承美德

纵观当代的中小学生, 好像除了语文这一门课程外,对其他的民族精髓、中国的传统文化接触得比较少, 反而像英语这样的外来语言一直被学习, 中华国学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种教育的结果,导致了民族精神淡薄、诚信危机四伏以及当前孩子学习发展中的人格缺失。由此可见,倡导幼儿学国学实在刻不容缓。对于幼儿来说,学英语是一种技能培训, 而学国学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的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当前,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们竞赛式的学习,学到的只是知识,但是为人规范、基本道德礼仪的常识, 在现代教育中却少有涉及, 正好国学教育能通过传统文化填补现代教育的这一空白。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比较普遍。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让幼儿学习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能够教育幼儿孝亲尊长、友爱伙伴,使他们变得更加懂事明理。另外,幼儿园通过开展国学教育,还可以系统全面地培养幼儿很多的良好习惯。如,教幼儿诵读《弟子规》中的内容可以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等。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 更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具有提升幼儿气质、陶冶幼儿性情、提高幼儿涵养的意义。

二、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健全幼儿的人格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心性和人格培养的黄金阶段,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 可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这会与他们形影相随, 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幼儿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因此,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 对健全他们的人格,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通过学习国学会让幼儿懂得什么是善恶, 什么是孝,什么是乐观进取,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等等,从而达到健全幼儿人格、促使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启迪幼儿的智慧

3~6岁是幼儿的学习最佳期。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形成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 3~6岁间完成了80%,这几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因此,从小让幼儿接受中国古文化的熏陶,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的诗词美、韵律美、语言美等,不但可以培养幼儿读书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 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 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其行文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修身、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幼儿每天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 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提高其认知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幼儿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 还能在无意识中记忆经典中的汉字,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增加幼儿的识字量,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3.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思想文化

近年来,在农村中小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虽然得到了有效实施,但我们还不难发现,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极大的影响,责任意识淡薄,社会道德衰退,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未成年人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而且不同程度表现出浮躁、迷茫等心态,面对这些,我们要引起重视并尝试如何解决。

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的儿童,即使不引导他们记住有价值的国学经典作品,他们也会去背诵广告词、流行歌曲。因为重点不在理解,而在记忆,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的难易程度完全一样,而前者对文化生命而言更有意义。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养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让儿童自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不管深不深,让儿童多念、多反复乃至背诵。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这些内容不仅会存入大脑记忆,而且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所以儿童读经,选择古代圣贤的智能精华是正确的。读经儿童“有口无心”,没有考试的压力,亦不必要求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文化教育的目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与其让学生浪费时间在那些没用任何意义的东西上,不如让其潜移默化记住这些经典,这样既可以快乐的学习,又可以影响其一生,这岂不是有利无害。

一、国学经典学习打好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校三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在我校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中的“反”字,是通假字,即“返”的意思;“面”则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这里用作动词,作“照面”解了。而不读这些幼学启蒙读物,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恐怕是很难有机会搞懂这些的。

二、国学经典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思想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青少年最容易受西方思想和文化影响,一味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自身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国学经典中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又有“厚德载物”、“和为贵”等人生指南的义理和修身养性的准则。

三、国学经典学习帮助孩子了解中华历史知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然而,《三字经》中的从“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仅仅用了300 个字,就将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出来,实在是令人称奇叫绝。毫无疑问,小学生在诵读和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也同时学到了小学教材中所学不到的厚重的中国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的知识。

四、国学经典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尽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但很难做到比较具体而又全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像《弟子规》中所倡导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读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不能不知。就小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形成而言,我们在国学中也同样找到大量的教育素材。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避免那种老生常谈的简单说教,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未成年人记忆最佳时期,如果此时能够恰当地引入国学启蒙教育,既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又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用国学经典培育优秀子女,让国学经典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课题题目:国学经典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初探

4.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篇四

這個題目全名叫做“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題目有點長,但它道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搞國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這個題目很大,不大好講,我從自己的個人經歷切進去,從三個角度來談。第一個角度是從我個人的傳承來談,第二個角度是從儒家心法的基本原則來展開,第三個角度是從《大學》的三綱八目來談。

一.從個人的傳承角度談國學教育

先講第一個角度,從傳承角度來談。首先要說的是,我的傳承是被選擇的,因為我出自曾氏家族,慶字輩,曾子的第75代裔孫,這個身份沒法選擇,生出來就這樣。另外一個就是變成家族裏儒家心法的傳人,也是被選擇的,家族前輩認為你孺子可教,慢慢就把你帶上了。不是說你想學,他就會教你,而是他想要你學,然後設了一些方法,把你套進去,後來你發現,哦,原來是這個啊。所以說我是被選擇的。另外,我還喜歡搞整體觀研究,這個是我自己選擇的。因此我現在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儒家心法,我是被選擇的;另外一個是整體觀,是我選擇的。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國學傳承的路子有三步:家教,師傳,自悟。

1.關於家教

其中第一步的家教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我成長在一個比較大的家族裏面,我在廣州出生,老家是梅州興寧,客家人,我們整個村落都姓曾,都有血緣關係,這個村的名字就是我太祖的名字,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族裏自然要受到一些傳統文化的薰陶。曾氏家族裏面有個宗聖祖訓,宗聖就是曾子,他是孔子的學生,祖訓裏面寫的都是曾子的核心思想。宗聖祖訓有十六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吾身,道傳一貫。”從小就受到這個祖訓的薰陶。

先說“孝悌忠信”,孝就是要求孩子孝順長輩,不僅僅是父母,比你輩份高的都要孝順。悌是要聽兄長的話,那時候我在家族裏是比較小的一個,只要別人年紀比你大,你就要服從他。當然這是指小的時候,大了有時候就不服從了,但烙印還在,到現在還是這樣,家裏面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問大哥,然後輪到二哥,最後才輪到我發言,不存在好不好的問題,只是習慣而已。

有一次大嫂問我:“你們怎麼這麼奇怪,明明你大哥說得不對,為什麼不反對呀?”我想了一下,覺得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我印象中大伯父有時候也說的不對,連我這個晚輩都能看得出來,但我父親就是不吭聲,慢慢我也成這樣了。在這樣一個大氛圍裏面,長輩雖然沒有明著叫你孝悌,但言傳身教的結果是自然而然了,這就是家教的一部分。後來接觸一些朋友,他們比較強調忠和信,其實儒家的家教是從孝悌進去的,《論語》裏面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意思是說在家裏孝悌,卻在外面犯上作亂,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就是說孝悌是忠信的基礎,移孝作忠嘛。

第二個是關於“禮義廉恥”。近年傳統文化復興,大家對禮說得比較多,要恢復很多禮儀,比如見面禮、婚禮、冠禮等,這是禮的一部分。我個人理解,禮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秩序,對人也好幹事情也好都要講秩序,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禮儀,幹事情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都有一定的秩序,這個秩序是禮的重要內容。當然,禮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內容是恭敬,你行禮的時候要恭敬,恭敬不僅指人外在的容貌舉止,而且與內心有關,《周易》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說的是外面的恭敬可以引發內心的真誠,內外是一致的。如果僅僅有外面的形式,就可能導致虛偽。比如外表對人很恭敬,一轉頭卻罵娘,這是不應該的。如果你真正尊敬這個人,轉過頭去就不會說他的壞話,不僅不說,內心就沒這麼想,這才是真正的有禮,相反就叫無禮。它要求內外要合一,這與《大學》裏面提到的慎獨功夫有關,慎獨有行為慎獨,言語慎獨,心意慎獨,一層層的進去,它是這樣來強調禮的。

祖訓裏面第三句是“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現在成了一句成語,它原來出自《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求每天從三個方面來反省自己:謀忠,交信,傳習,這是《論語》三省,後來還有《大學》三省,就是從讀書、修身、處事三個方面來反省。要求每天寫日記,有事沒事都得寫,寫什麼呢?開始是讓你記錄事情,後來是讓你反省事情裏面的對與錯,錯的要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對的要肯定,要保持下去。不一定每天反省三次,反省的東西也不一定是三樣,它是循序漸進的,但是每天睡覺以前,回想一天的重要事情,然後把它寫下來是必須的。長輩未必看你寫的東西,他是要求你自己寫自己看,自己看看反省過的東西有沒有重犯,如果能做到不二過,那就很好。他希望你最好是事不過三,曾氏家族很強調這個三,一件事不要重複超過三次,超過三次就認為你沒有用心。

家訓裏面最後一句是“道傳一貫”。這個一貫也出自《論語》,《論語·裏仁篇》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老祖宗曾子的說法,一貫是指忠恕。怎麼理解忠恕呢?南宋大儒朱子的解釋是“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意思是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就是忠,推己及人就是恕,恕的另一種說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關於忠恕的基本理解,進一步可以理解為裏外一致,裏外一致的實質是心一致。

具體到恕來說,自己裏面有的東西才要求別人有,如果自己裏面沒有,就沒有資格要求別人有,它是裏外合一的東西。恕怎麼去做呢?起步的時候要求不奪人所好,不強人所難。大家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不難理解,那該怎麼去做呢?就是人家喜歡的東西,你別去爭搶;人家做不到的東西,不要強迫人家去做。這就是恕,很落地的。小時候前輩就說這些東西,說完了就讓你去做,他要求的東西都能夠落地,不落地的東西是成不了家訓。

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家族裏面,就會打下相應的烙印。以前沒有注意到這種薰陶有多大的意義,認為大家都差不多,後來長大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接觸,發現這些家教很有意義,小時候形成的東西就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了。比如有序,幹事情的時候先做第一步,再做第二步第三步,有了這個概念就會倒回來做。小時候一進房子的門,鞋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走的時候就會很清楚在那裏取回鞋子。到前輩家裏,什麼書都可以看,但有一個要求,看完以後要放回原處。玩東西也是這樣,如果玩完以後不收拾好放回原處,下一次就可能玩不著了。他是要培養你一種秩序感,這就是一種禮,慢慢你就形成一種習慣,《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果先後、始終的秩序沒有建立起來,孩子就會沒有規矩,長大後幹事情就不容易成功。因此可以說傳統家教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以上是關於家教。

2.關於師傳

我出生在廣州,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回老家過年,沒有家人陪伴,就一個人回去。過年的時候看見祠堂邊上有一幅對聯,那是在文革期間,但對聯的內容不是革命口號,而是寫著“春回東亞,派衍南豐。”我看了以後就問:“派衍南豐”是什麼意思?周圍的人都說不知道,最後問到家族裏的一位前輩,他解釋說:我們這一支曾氏,來自江西南豐。我聽了很新奇:南豐?我們不是在興寧嗎?他說不是,我們的老祖宗是從江西南豐過來來的。小孩喜歡刨根問底:那南豐的老祖宗是從哪里來的?他說是江西廬陵,再往前就是山東南武。我覺得奇怪了:這個東西您是怎麼知道的?他說我們有家譜。我說我能看嗎?前輩就從櫃子裏面拿出一本東西讓我看。

這個時候我腦袋動了一下,看到家譜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不簡單,除了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外,好像還有一條線,不斷地往前延伸,自己就是沿著這根線過來的。這一下子興趣就起來了,我說我能抄嗎?前輩盯著我看了一下,點點頭。後來前輩就慢慢給我講一些東西,抄一些東西,還要背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與曾氏家族有關,與《大學》有關。

前輩教人的方法是一門深入,舉一反三,用的是三重門法。從頭到尾教的東西都是圍繞著《大學》來講的,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反反復複就是講《大學》,要過文字門,行事門,心意門,對應的是文法、行法、心法。前輩的教法體現了宗聖祖訓裏面說的“道傳一貫”,以一來貫通別的東西。前輩教完以後,吩咐了幾樣東西,其中一個是要到外面學一下佛家和道家的東西,主要是與修身有關的內容。另外一個是有機會要瞭解一下西方的東西,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他已經這樣要求了。這個前輩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叩不鳴,他平時說話不多,有問才有答,你不問他不會主動跟你說,除非是他決定要教的東西。

後來我就跟外面的一些前輩學道家和佛家的東西,到那個時候發現三重門法不僅僅是儒門在用,佛家和道家的前輩也在用,也強調一門深入,在某一段時間裏不主張甚至不允許你看別的東西,要求達到一定水準後才可以涉獵別的東西,給人感覺有點封閉。後來發現這樣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一般人的精力比較分散,做不到專注,做不到惟精惟一。怎樣才能把散亂的精力專注起來呢?前人往往從教法做起,三重門法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教法不意味著你一輩子就學一個經典,只是要求在一個階段專注一個經典,使它成為你的本,“本立而道生”。沒有這個本,就會飄來飄去,好像什麼都懂,但什麼都不精深,這種方法需要因人而異。以上說的是師傳。

3.關於自悟

不管是早期曾氏家族的前輩,還是後來家族外的前輩,都有一個特點,你問他問題,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往往會反問:你說呢?這跟三重門有關系,過文字門的時候有注解法,注解法先要自注,不管什麼問題,也不管你懂不懂,他都會先要你談自己的看法。開始我不習慣,心想我都沒看過這個東西,怎麼可能知道呢?如果我知道還需要找你嗎?老師說:人家告訴你的是人家的東西,如果你習慣了這種方式,你就只能過人家的門,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過自己的門。他希望你從心裏面出來一些東西,不要老依賴別人。

老師這樣教是希望學生以後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按照《周易》的說法是“與時偕行”,用現在的說法是與時俱進,就是要跟著時代一塊走。一方面能夠繼承傳統的東西,另一方面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交流混化,然後有新的東西出來。如果沒有,這個傳統就會慢慢衰亡,因為時代變了。從清末開始,我們中華民族面臨的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下問題,而是東西方的問題,人家幾千支洋槍就把你從北京打到西安去了。因此有些東西必須得變,怎麼去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東西是本是基礎,然後需要融合新的東西,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就像經典裏說的,“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後來我跟一位前輩學整體觀,這個整體觀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它包括古典和現代兩部分,我發現古典整體觀裏面的原典,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比如《大學》就是一部關於個體與社會整體性的經典,其中的三綱八目是達到人群合一的原則和路徑。中國古典整體觀是一個大的體系,包括心身整體,人群整體,人天整體等內容。我認為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這些東西西方沒有,將來中國文化要影響世界,整體觀是必不可少的。

4.小結

從家教,到師傳,到自己的研究,我覺得國學教育對我生命成長的影響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了根,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其實懂的東西都是外來的,最後就成會變成一個文化飄人。第二是發展,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個創新其實是一種新的融合。這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團體、一種文化也需要這樣,這是我的感受。

二.從儒家心法的角度談國學教育

下麵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用儒家心法的原則來談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影響。儒家心法有一個修身原則,叫做小兒修安,少年修誠,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這個得不是道德的德,而是有所得的得,是《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那個得。

關於人的成長階段,現代醫學分得比較細,有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前期,成年後期,然後是老年期。如果按照《黃帝內經》就分得比較簡單:生長壯老已,就五個,這個已是衰亡期。儒家心法說的也是五個時期,從年齡上來看,小兒是到什麼時候呢?是零歲到七歲,重點是要修安。少年時期是從八歲到十八歲,差不多涵蓋了我們現在義務教育那九年,過了這一年就可以行冠禮了。然後就是青年,是十九到三十五,中年是從三十六到六十五,不是六十而是六十五,搞修身的六十還是中年,六十五以後才進入老年,有的前輩劃的還要靠後,說八十歲以後才叫老年。

1.小兒修安

這個心法原則要求小兒修安,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這個階段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小兒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朱熹認為:“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按照前輩的說法,小兒修安一個是安詳,另外一個是安全。這個修安要處理什麼問題呢?處理的是人與物的關係,在小兒心裏,家長也是一個物,修安的的過程就是心身成長的過程。

先來說安詳,它要求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壓抑會產生情緒,儒家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個中能不能順利地建立起來,關鍵在小兒階段的修安。小兒如果壓抑太多,情緒扭曲太大,後面的中就很難修。如果孩子的情緒偏了怎麼辦?就需要用對治法,比如孩子急躁了,就要用定靜來對治,如果早期的安修好了,孩子的性格就比較平和,不容易偏激。如何修安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自由中加上引導。平時儘量讓孩子自由發揮,發現問題就進行引導,給孩子講道理。如果孩子接受,就不要嘮叨;如果孩子不願意做,就問他為什麼,讓他把心裏的想法講出來,然後就行誘導,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要讓孩子感到壓抑和委屈,孩子就容易安詳。

修安的另一個內容是安全,要培養孩子行為上的安全感,這個很重要。傳統曾氏家族很強調人生安全,為什麼?因為曾氏家族重視兩個經典,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孝經》,《大學》強調修身,《孝經》強調孝順,《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受過這樣教育的人是不會輕易去冒險的,不會弄得自己青一塊紫一塊,怕父母擔心。

有一次去新西蘭旅遊,在南島去皇后鎮的路上有一個景點,它是世界第一個商業蹦極跳臺,從橋面往峽谷下麵跳,高度超過40米,有一些人掏錢綁腿往下跳,當時我也想跳,但最後還是沒有跳,因為感覺有危險,父母還在呢,不要說是生命危險,就是你弄疼了,弄不舒服了,父母知道都會很擔心很心疼,這就是不孝,不能幹這個。

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孩子,現在的90後,00後缺的是什麼呢?缺的是動手的能力,不會跟物打交道,讓他煮個水泡個茶,手忙腳亂,容易燙著自己,動手能力差就會帶來不安全。我小的時候,大概3、4歲吧,就自個洗小手絹,那個時候沒有紙巾,每個小孩都有個小手絹,得自個洗,父母不會給你洗。然後就是掃地,掃帚比人還高,就讓你掃,大人明知道你掃得不乾淨,但還是誇讚掃得不錯。等你掃完轉身去玩,大人還得掃一次。為什麼要這樣做?培養你跟物打交道的感覺,《大學》八目前兩目是“格物”和“致知”,培養小孩子跟物打交道的感覺,可以理解為一種“格物”“致知”。

《大學》不一定要等到了15歲以後才學,除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之外,有些東西可以放在小時候用的。比如說“格物致知”,前輩讓你幹事情,通常不會給你很詳細的吩咐,有時就不告訴你道理是什麼,只是讓你去做,等做了以後再來提問題,不要不“格物”就想“致知”。所以小的時候就鼓勵你自己動手,也許你幹出來的東西不怎麼樣,但他還是鼓勵。等你慢慢大了以後,他的要求就有點變化,變什麼呢?要有結果,小時候你幹的可能沒有結果,大了以後就要求有始有終。

記得小的時候要搞航海模型,那時候的航海模型比較土,動力是一根橡皮筋,攪攪攪,攪成一團然後一放,螺旋槳就會嘟嘟地轉起來,然後把小船放在水裏就可以走了。大人認為你要買材料沒有問題,但有一個要求,你的船最後要能動,不能說我弄不了,然後扔在一邊完事。這個要求也算是“格物”,培養你動手的能力,培養你跟物打交道的那個感覺,讓你知道什麼叫做成,就是成功的那個成。

有了這些以後,這個人就會比較安全,馬路什麼時候可以過,什麼時候不可以過,你會自己判斷。游泳的時候,水不是很深的時候你敢遊,大江大河你就不敢去,因為你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種感覺與你從小的格物有關系。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就容易出問題,現在有一些十幾、二十歲的人幹事情不知深淺,這不是有沒有冒險精神的問題,而是缺乏安全意識,這就有麻煩有危險,這與小時候缺乏修安有關。所以我贊成現在的孩子除了誦讀經典以外,還要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自己去幹,幹不成的時候再去指導,不要代替他,這是小兒修安,既要安詳又要安全,而修安的目的是要達到自控。

2.少年修誠

《三字經》開篇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如果孩子變得不善了,那是受了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少年時期一方面要讓孩子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要防止孩子的心靈受到污染,就是要保持孩子的“赤子之心”,因此要修誠。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時候調皮,但也比較誠實,那時候是文革期間,我們不喜歡學校裏的一位老師,因為他老罵我們,我和幾個同學就把幾塊玻璃碎片放在老師坐的凳子下麵,老師來上課一拉凳子,呯呯幾下把他嚇了一跳,然後我們就很高興,老師就很生氣:誰幹的?站起來!大家都不吭聲,攻守同盟,小時候就懂這個。老師一看硬的不行,就換一招軟的:我知道你們貪玩,沒關係,誰都有貪玩的時候,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老師不會責怪的。於是我就舉手,老師一看我臉一板:出去!那一堂課就罰站了。站在課室外面,我心裏很委屈:不是說不懲罰嗎,怎麼說話不算數呢?而那幫沒舉手的損友卻在裏面偷著樂。

回家後跟父親坦白,說這事首先是我不對,但老師也做得不對,他說話不算數。你不是說過曾子殺豬的故事,要我們做人要誠實,曾子為了誠連豬都殺了,為什麼我認錯了老師還要罰我?父親頓了一會兒說:那個老師可能沒有看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哈哈,這叫什麼道理,現在就叫大人忽悠孩子。《論語》裏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說法,父親是怕我經過這件事情後不尊重老師,所以就繞了一下,變成了父為師隱。

如果當時家長沒處理好,我就可能在這個老師的影響下學會撒謊,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那時候家裏對我的做法是,你只要講了就不懲罰,錯了沒關係,承認了就可以了。其實我小時候壞事幹得挺多的,數不過來,但受到的懲罰並不多,因為我能承認,當然你不能老認錯又老犯錯,認了以後還得有改的表現才行。

所以少年修誠要注意這一點,孩子錯了要指出來,可以給他一些壓力,但這個壓力要有一個限度,不能讓他為了逃避壓力而說謊。一旦孩子不誠實了,後面的事情就比較麻煩。關於這個我感受比較深,我小時候受的懲罰比較少,按我大哥的說法,我這人比較狡猾,什麼叫狡猾?就是做錯了就承認,承認了就沒什麼事了。他認為是狡猾,我認為是誠實,做錯了就承認唄,就算你不承認,事實已經存在,這是可以感覺到的東西。

通過修誠要達到什麼目的呢?是要建立自信,如果小朋友到讀小學的時候不自信,你會發現他後面的學習就會有問題。這個自信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我認為自信是給父母、長輩和老師帶出來的。記得小的時候,逢年過節父母就把我帶出去見親戚朋友,讓你跟大人行禮打招呼,根據不同的年齡和身份作出判斷,做對了就讚揚肯定。有人來家裏拜訪,就讓你端椅子遞茶水,客人就會誇獎說這個孩子真懂事,慢慢自信就有了。

在學校也是這樣,有一位語文老師比較喜歡我,因為課堂提問的時候我會主動舉手回答,答對了他就馬上給以肯定,到後來當有幾個同學同時舉手的時候,他總是把我放到最後一個,就是當別人都答不上來的時候才讓我回答,這就給了我很大的自信,結果我就變成班裏語文最好的一個。

由此可見,小孩的自信是在跟別人打交道,通過別人的回饋建立起來的。這就要求家長和老師要擅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後給予鼓勵和肯定。那麼修誠和自信有關系嗎?有,真誠是自信的基礎,反過來說,孩子不自信就會撒謊,它是緊密關聯的。

3.青年修正

修誠以後是修正,《周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一般的解釋是對小孩子要進行正確的教育,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夠到位,“蒙以養正”的實質是要培養良好的品行,包括性格、習慣和志向。到了青年階段這個要求就更加突出,所以青年要修正。

前面說的小兒修安階段,小兒對應的是物,是在跟物打交道的過程中修安;而少年修誠階段,少年對應的是人,這個人包括家人、同學和老師,是在跟固定的人群打交道的過程中修誠;接下來就是青年修正,青年面對的是社會,是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環境要比以前複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容易被各種東西所誘惑。因此要修正,修正的內容一要正心,二要正氣,就是要培養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正心需要立志,要立好的志向、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子。青年人剛進入社會的時候誘惑很多,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要達到一個目標可以選擇很多路徑,這個時候路子一定要正,寧願腳踏實地走遠一些也不要抄近道,因為近道容易通到邪道上去。如果青年時期路子走得正,不貪快求多,雖然用的時間比別人長,但到中晚年的時候就不會有問題,就能夠善終。否則到了中晚年會吃力和後悔。按照以前的說法,青年才俊要走“大學之道”,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使自己成為利己、利人、利社會的君子。《論語》記載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立志要學“修己以安人”的大學問,這就是立志。

修正的另一個內容是培養正氣,立大志本身就有利於培養“浩然之氣”,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行為端正,用行為、形體的端正來正心和養氣。以前家族裏有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很特別,總是一本正經,在家裏如此,走出去也是如此,走路的時候從來不東張西望,也不怕別人笑話。他父親不是軍人,搞不清楚他為什麼這樣走路,後來才知道他是修身的,煉的是心身相合,因為精神老要注意形體,因此走起路來就顯得一板一眼。其實孩子從小就應該注意形體端正,因為形氣神是一個整體,形體不正就會導致氣不正,氣不正就會導致心不正。

所以傳統蒙學經典都有這方面的內容,比如《弟子規》要求:“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看上去有點繁瑣,其實是有必要的,因為除了禮貌上的需要之外,它還有以形引氣,以形正心的作用。如果小時候就養成行為端莊的習慣,到了青年時期對修正就會很有幫助。修正的結果是什麼呢?是自立,就如孔子所說的那樣:“三十而立”。

4.中年修明

然後是中年修明,《大學》開篇就提出要“明明德”,明有明白、清明,不疑惑的意思。修明一是要從事理上明,二是要從意識上明。

人到中年,家庭有了,社會閱歷也豐富了,會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現象,比如看到有的人投機取巧,已經買車買房子,而有的人刻苦耐勞,卻要天天擠公交,心裏會鬱悶,會有很多想法,容易產生情緒。這個時候需要從事理上去明,要明瞭一個人當下的處境,不僅跟他過去的作為有關,還跟他的家庭背景,所處的地域和時代有關,要把時間和空間的因素加在一塊,從一個大的背景來考慮自己的處境,這樣就比較客觀,也容易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又比如看中國的社會現狀,需要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待,縱的角度需要瞭解歷史,知道中國的現狀是幾千年曆史延續的結果;橫的角度是看近一百年來的國際環境,知道中國的現狀是國內外因素交叉融合的結果。如果能夠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問題,就接近於中,看問題就不容易偏激,不容易執著。這是一個層次的明,從事理上修明。

另一個層次的明是從意識上去修,這個明是要明瞭自己意識活動的本源在哪里,為什麼自己會產生這個想法。這是一個更為深入的層次,是真正的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就要求遇到問題的時候意識不要老往外跑,要反求諸己,通過自我反省回到意識活動的原點,去觀察把握自己的意識活動,從而獲得新的認知、新的自由。

修明面對的是自身和歷史,就像《舊唐書》所說的那樣:“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因此修明的結果是要達到自明,明瞭自身的處境,明瞭自己的使命,明瞭自己存在的意義。明瞭以後就不會杞人憂天,就不會怨天尤人,就如孔子所說的那樣:“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老年修得

老年修得,這個只能從道理上簡單講一講,因為我自己就沒到老年,說多了就是胡扯。老年修得,是指變外得為內得,變舊得為新得,變有形之得為無形之得。

人到老年的時候,社會身份變了,生命活動能力也下降了,需要主動放下外在的、舊的、有形的東西,比如名利、地位、恩怨等等,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與利益無關,與名氣無關,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精神變得自如,以求看破得失,看破生死,從而達到孔子所說的“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簡單來說,老年要面對的是得失和生死的問題,修得是為了自主,最終目的是自主生死。

6.小結

從這個儒家五修原則來看,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呢?它的意義就在於提高一個人的生命活動水準,從一個自然的、帶有盲目性的人,逐步變為自控自覺的人,而且在有效控制自身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基礎上,去影響周圍的環境,使自身與環境融為一體。

三.從《大學》三綱八目的角度談國學教育

第三點,從《大學》的三綱八目來談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大學》是儒家四書之一,它的核心是三綱八目,三綱八目的內涵豐富,下麵我從修身的角度來談談看法。

1.三綱

先談三綱,《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是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明德”說的是什麼東西?簡單地來說是要往內走,往自己的精神境界走,但往內走不是最後的目的,往內以後還要往外,那就是“親民”,不管是早期的“親民”還是後來的“新民”,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以內為基礎,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是修內而達外,修己而安人。因此可以認為,《大學》的前兩綱說的是內和外的問題。

第三綱是“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意思?從心法的層面來看是指中,從社會的層面來看是指公。因此從“明明德”到“親民”再到“止於至善”,是一個從內到外,然後融通內外而達於中;是從個體到群體進而到社會,達到“天下為公”。從修身的角度來看,“至於至善”既是“明明德”、“親民”的進階,又是 “明明德”和“親民”的指導原則,三者本身是一個整體。

2.八目 再來談八目,《大學》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前人的說法,八目是實現三綱的步驟。如果說三綱給出了一個修內達外止於中的基本原則的話,那麼八目給出的就是三步兩階段的實施方案,其中“格物、致知”屬於知步,“誠意、正心、修身”屬於修步,“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用步,而知步和修步構成了內聖階段,行步構成了外王階段。因此八目是通過從內到外、從近到遠、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去實現內聖外王的。

具體來說,《大學》論說八目是從“明明德於天下”開始的,就是先要立一個大志,立一個大目標,然後,從大到小來尋找落腳點,然後再反過來從小做起,從“格物”開始,而“格物”是從自己身邊的東西做起,然後再往內走。為什麼“格物、致知”以後會導致“誠意、正心”,而不像西方近代科學那樣,走“格物、致知、再格物、再致知„„”的路子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它涉及到中國古人對心與身、心與物的認知,涉及到整體觀的內容,這個問題先擱在這裏,以後有機會再討論。

然後來看“誠意、正心、修身”,“修身”什麼意思?在《大學》裏“修身”是以“誠意、正心”為前提的,這個不難理解,但《大學》“修身”不僅僅需要修意識,還要用意識去駕馭身體,如果不能駕馭身體,就叫做“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大學》這段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以意馭形是基本含義。如果不能做到心身相合,人的功能就難以體現,雖然器官還在,卻如同行屍走肉,因此“修身”需要心身相合。

再來看“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的境界往外延展,從小家庭到大家族,再到諸侯國,最後到周朝的天下,使天下太平,古人是這麼講的。我們現在可以換一個角度,對於做企業的人來說,管理一個企業就類比於治理一個大家族,就是“齊家”;企業做大了上市,可以類比於“治國”;企業走出國門面向全球,可以類比於“平天下”。這是一種變通的說法,不管是在那一個領域,只要想做得出類拔萃,都有一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

3.小結

從《大學》三綱八目的角度來看國學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它讓人知道什麼是本什麼是末,本是內求修身,末是外求處事,本與末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基礎和運用的問題。對於先秦儒家來說,修身的目的是為了處事,修身的水準需要通過處事來檢驗,而處事又是修身的擴展和延伸,兩者是統一的。通過不斷地修身和處事,就能夠變小人成大人,所謂大人就是有公心的人。《禮記》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當內心越來越大,從家到國再到天下,能夠“止於至善”,就成其為大人了。這個大人不是心裏想的事多,而是心量大,能夠行善,能夠為公。

四.結語

最後來總結一下,今天講了三點。

第一點談的是我個人的傳承,從家教、師傳、自悟這條路徑來看,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國學教育讓你知道什麼是中國人?如何成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人的本質不在於國籍,不在於居住地,而在於文化認同,在於思維方式。從小的家教和師傳,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習慣,這個習慣打上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思維烙印。

第二點,從儒家心法的原則來看,傳統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夠把一個不自覺的人變成一個自覺自控的人。如果我們僅僅是用現代教學體系來培養孩子,掌握技巧、知識沒有問題,但對生命的理解,尤其是對自己的意識活動的認知和把握是不夠的。而人的主宰是精神,如果你不能有效的認知和把握自己的意識活動,就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說國學教育是不能忽視的。

第三點,從《大學》三綱八目的角度來看,通過國學教育能把我們從一個小人變為一個大人,這個小人不一定是貶義,它是相對於君子來說的。君子的特徵是遇到問題會反求諸己,以內求修身為本,然後修此而知彼,修內而達外,進而成為北宋大儒張載張子所說的那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關於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這個問題,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5.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 篇五

(一)目 录

《论语》选读 《学记》选读

《大学》选读 韩愈作品选读

《传习录》选读 黄宗羲作品选读

该读本凡有“※”号均为必读文段

考试以必读选段为主。

第一章 《论语》(一、原文选读)

※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注释】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齐:整顿、约束。免:避免、躲避。耻:羞耻之心。格:有两种解释:一为“来”引申为归服;二为“正”。

【大意】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教化,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注释】性:指先天素质,即天赋人性。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各种环境的影响,才拉远了差距

※ 4.“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注释】女:通“汝”,你。居:坐。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贼:害。绞:说话尖刻,刺痛人心 【大意】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玩弄小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而无基础;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 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好勇敢却不

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注释】有:同“又”。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随;逾,越过;矩,规矩。

【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能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大自然运行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注释】躬自厚:重责自己即严于律己。

【大意】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 1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大意】孔子说:“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14.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注释】何有:有什么(困难)呢,“何难之有”的省略。

【大意】孔子说:“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连自身都不能端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大意】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

※ 1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注释】抑:只是。云尔:如此。

【大意】孔子说:“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但为此而不满足地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就可以说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法学到的啊。”

※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注释】愤: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悱: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角。

【大意】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 ※ 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大意】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了。”

※ 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时: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yu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大意】孔子说:“学过了又定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 2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大意】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又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 ※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注释】罔:迷惑。则:那么。殆:危险。

【大意】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

※ 2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注释】以: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去”或“用以”。

【大意】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但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哩。” 第二章 《学记》(一、原文选读)

※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大意】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 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意】虽然有佳美的菜肴,不经过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经过学习不知道它的奥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后才能加强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 4.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大意】因此君子对于学习,心怀学习之志,不断地进修学业,休息时,游观时(也不忘学习),能够这样,才能巩固学习而又亲爱教师,喜欢学友而笃信所学的道理,因此即使离开师友也不违反师道。

※ 5.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预防。时:及时。孙:循序。摩:观摩。

【大意】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不良行为尚未萌发就注意防禁叫做预防;在学生可以教育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叫做顺序;互相观察学习而提高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使教育兴盛的方法。

※ 6.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大意】坏事发生了然后加以禁止,就抵触而难以奏效。过了上学的年龄然后学习,就勤苦而难有成就。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搞坏、搞乱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偏狭浅薄而见识不广。不尊敬朋友就违背师教。闲逛不学好就荒废学业。这六个方面,就是造成教育失败的原因。

※ 7.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大意】君子既懂得教育兴盛的方法,又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做人的老师。因此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诱导而强不牵着学生走,就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就会感到容易接受,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能启发学生思索。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易于接受而又勤于思索,可以称为善于教育了。

※ 8.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大意】学生容易犯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狭,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犯这四种过失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

※ 9.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大意】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治学志向。老师的语言简约而明达,含蓄而精妙,少用比喻而明白易晓。可算是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 10.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注释】博喻:此处不是修辞上那个“博喻”,而是指广泛地因材施教。

【大意】君子懂得了进入学问之途的深浅难易,而又了解学生天资的高低差异,然后能广泛地因材施教。能广泛地因材施教然后能做老师。

※ 1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大意】善于提问的人,如同解劈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解树节坚硬处,时间长了,各部分就相互脱离分解开了。不善于提问的人正好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如同撞钟,用小槌叩击就发出小的鸣声,用大槌叩击就发出大的鸣声,待钟声从容鸣响而散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恰恰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识的道理。

※ 12.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大意】预先记诵书本的内容(以备学生提问),这样的学问不足以做老师。必须待学生提问而后加以解说,或者学生的才力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加以解说;解说了仍然不能理解,就暂时不讲解也是可以的。

第三章 《大学》(一、原文选读)

※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意】多多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达到最美善的道德境界。知道应达到的道德境界而后有确定的志向,志向确定而后能心静不躁,心静不躁而后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而后能虑事周祥,虑事周祥而后能达到最美善的境界。

※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意】古时候想把彰明内心美善本性推广到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招致自己的良知。招致良知在于格除物欲,物欲格除而后良知到来,良知到来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好自身,自身修养好而后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而后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统一地都是要把修身作为根本。

3、“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大意】《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治学要像加工骨器象牙那样切磋;修身要像加工玉、石那样琢磨。

※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臭,如好(hào)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意】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欺。如同厌恶恶臭,如同喜好女色。这就叫做自求快意满足。因此君子必须在独处的时候也十分谨慎。

※ 7.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意】因此君子自己具备的,而后才要求他人做到;自己不沾染的,而后才能禁止他人。

※ 8.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意】商汤的《盘铭》说:“假如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自新。” 第五章 韩愈作品选读(一、原文选读)

《师说》选读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注释】受:通“授”,教授。

【大意】老师,是靠他来传授儒道,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大意】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大意】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注释】读dòu:句子的停顿。不fǒu:通“否”,不向老师学习。【大意】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就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看不出那人是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术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进学解》选读

※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意】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 2.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大意】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的意义。

《原毁》选读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注释】重:严格。周:周密、全面。轻:宽容。约:简少。

【大意】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就不会懈怠;宽容而平易,所以就乐于做好事做好事。

※3.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注释】廉:少,低。

【译文】他们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却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所以别人就很难去做善事儿。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自身的收获就很少。

※6.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1 【注释】修:进修,求上进。

【译文】懈怠的人,就不会有上进心;而嫉妒别人的人,却又深怕别人有所造就。

第六章 王守仁《传习录》(一、原文选读)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大意】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大意】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认识。认识与实践工夫,本来就不可以割离开来。

3、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大意】教他人学习,也必须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好比是一棵树刚刚生出萌芽,只浇些水就够了,萌芽稍长,便多加些水。从拱把粗以至长到合抱,浇水时,都是随着树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增加的。假若是些小萌芽,把一桶水尽情倒去,就把树浸死了。

4、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大意】教学生读书,贵在量力而精,则不让其厌学,让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中,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反复诵读,用心体会,就会达到知行合一,逐步变得智慧起来。

大意】学习需要独立思考,才有收获,才能像有舵的船一样,不失去方向,不然就没有效果,达不到目标。

第七章 黄宗羲作品选读(一、原文选读)

《明夷待访录•学校》选读

※ 1.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大意】设立学校是用来培养士人的。然而,古代圣王设立学校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养士,还一定要使治理天下的方式方法都出于学校,这样设立学校的意图才算完备。

※ 2.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大意】所以,养士只是学校的功能之一,学校不是仅为养士而设立的。

《明儒学案》选读

※ 8.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学者而不能得其人之宗旨,即读其书,亦犹张骞初至大夏,不能得月氏要领也。

【大意】教师通过学习、钻研自己总结出来的学问就是学习的要义,也是学生能很快入门,激发他求知欲望的关键所在。普天之下的学问无穷无尽,尚且不能用几个字进行限定,又怎麽能够让我的思想受到约束呢?所以教师讲学贵在阐明宗旨,如果不能阐明宗旨,即使讲得再好,也是像没有头绪的乱丝。学生学习却不能获得教师讲学的宗旨,即便读书也就会像汉代张骞初次赴西域联络大月氏那样无功而返。

※ 9.学问之道,以个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大意】学问的真谛就是自己能真正用得上。凡是依靠门户,依样画葫芦的学习者不是随大流的人就是把做学问当作混日子的人。真正做学问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独创,甚至会对前人所见持相反的看法。学习者就应该研究那与众不同之处,这样才能百花齐放。一味去附和别人,就像用水去帮助水,哪里是在做学问啊!

※ 10.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

【大意】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

※ 11.盖见道之难如此,学者慎毋轻言悟也哉!

【大意】所以真正领悟宗旨是很难的,做学问的人应该慎重对待,不要轻易地便说自己已经领悟到了啊!

※ 12.先生之学,刻苦奋励,多从五更枕上汗流泪下得来。

【大意】先生学习勤奋努力,是多次熬更守夜,辛辛苦苦换来的。

※ 17.道无定体,学贵适用

【大意】道理没有固定的体系,学习贵在适用。

※ 18.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大意】有小的疑问就会有小的领悟,大的疑问就会大悟,若没有疑惑,自然就不会有所领悟。

※ 19.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

【大意】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

※ 20.天下之最难知者,一人索之而弗获,千万人索之而无弗获矣。天下之最难致者,一时穷之而未尽,千百年穷之而无不尽矣。

【大意】对于天底下最难弄懂的事情,单凭一个人去求索是无法有收获的,如果有许许多多的人一同去探究就不会没有收获。天下最难招集的东西,要想在一时半会搜完是不可能的,若长久地坚持下去就总有搜完的时候。

※ 21.发先儒之所未发者,尝十之而三焉。

【大意】通过刻苦钻研能够有所创见的人,曾经少之又少啊。

学问之道,以个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面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黄宗羲《明儒学案》 大概是说:做学问的道理,应该以有自己的见解,用得着才算是真的。

凡是人云亦云,依样画葫芦的,不是流俗之人,就是研治经学书呆子。我这一篇所列的文章,有自己的偏见,有跟别人不一个的论点,学者们在不一样的地方,更要用心理解体会,真理只有一个,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在水中再加水,雷同附和,哪里是做学问的?

6.国学经典与教育学习感 篇六

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历经百余代,广博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高度提炼出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明、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是根本价值观的体现,它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对世界文明也有巨大的影响。它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说起国学,其实在过去我们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什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已之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优则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等早已耳熟能详、会意于怀了。但经过此次较集中的学习,特别是将《国学经典》中有关教育的著名篇章、光辉思想,非常系统的梳理一次,在专家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我对《国学经典》中“教育”这个文明进程的灯塔,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先做人,后做事。我们古代那些伟大的先哲们,他们不但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精神财富,还以自己短短生命历程,努力实现着他们的理想,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他们一样,在教导工作中、在学习进修中及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我的一言一行,从而引导学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同时影响家中及周边的人们,乃至形成“仁、理”的社会风气,虽然做不到完成“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目标,但也可以不断

践行着“修身、齐家”的自我完善,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是渺小的,但有积极思想的人是伟大的。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如果没有教育,人就和禽兽差不多,古人对教育推崇备至。我们常说“现代化的国与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率,才能在当今世界上激励的竞争中,占领有利的位置。而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人之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对一个家庭,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组合成一个和谐的家,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国家和一个有希望、有未来的人类。

这教育的重担就肩负在你我这些教师的身上,“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古人将“天地君亲师”置于神位牌上,这是多么崇高的职业呀!我们还有不努力、敬业工作的理由吗? 本次对《国学经典》中有关教育方面论述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国学经典的巨大生命力及指导性作用,在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能量。我希望若干年后,当自己回首往事时,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作为千万个教师中的一员,我尽了自己的力量,传承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

7.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篇七

一、精选一些国学经典内容培养低年级孩子的优良品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 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因此, 诵读经典, 感受“位卑未敢忘忧国”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做人法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这些都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触动, 能够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并在生活中实践和发展, 从而形成优良的品德。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拥有的知识量较少, 因此, 在教授时, 我们可以先从《弟子规》和《三字经》入手, 因为《弟子规》和《三字经》里面字数较少, 读起来较朗朗上口, 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 这样, 学生在学起来时会感觉比较容易, 愿意学;由于国学经典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较久远, 低年级学生好动, 我们教师可以事先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 以唤起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例如:教学《弟子规》中“冬则温, 夏则凊;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居有常, 业务变。”的案例片断:

出示:冬则温, 夏则凊

师:这句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 想不想看?

生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口同声地说:“想!”

师:播放《黄香温席》。

生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动画片, 似若有所悟。

师:谁来说说黄香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孝顺父亲的?

生1:黄香小时候, 家中生活很艰苦。

生2:9岁时, 黄香的母亲就去世了, 他非常悲伤。

生3:黄香非常孝敬父母, 在母亲生病期间, 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 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 母亲去世后, 他对父亲更加关心, 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生4:老师, 我也要像黄香学习, 今后一定听父母的话, 不惹他们生气。

师: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 人称温席的黄香, 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 人们说, 能孝敬父母的人, 也一定懂得爱百姓, 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 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 果然不负众望, 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他孝敬父母的故事, 也千古流传。这就是《弟子规》中的冬则温, 夏则凊。

师:我们的小朋友是这样做的, 那么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是怎样做的呢?播放成语故事《乌鸦反哺》。

生仍然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小乌鸦小时老乌鸦捉虫子给它吃, 等到老乌鸦老了以后, 小乌鸦捉虫子给老乌鸦吃。

生2:李老师, 李老师, 我想到了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小乌鸦为什么要找虫子给老乌鸦吃?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1:因为老乌鸦飞不动了。

生2:小乌鸦小时是它的妈妈老乌鸦捉虫子喂它的。

生3:我体会到小乌鸦很孝顺。

生4:我觉得老乌鸦对小乌鸦的爱, 就像我妈妈对我的爱一样, 是真心的。

师:如果你是老乌鸦, 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1:我会感动得流泪。

生2:我很幸福。

生3:我会为我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孩子感到自豪。

生4:我会担心小乌鸦, 怕它累着。

师:小乌鸦对老乌鸦很孝顺, 这就是:冬则温, 夏则凊。

这样, 用上了多媒体资源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 而且整堂课读、看、说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国学经典中培养品德, 我们要做到

1.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班级学习教育的全过程。切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改进和深化德育教育。

2.巧用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提升文化内涵, 发扬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 深化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

3.低年级学生主要以诵读为主, 在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理, 思想受到洗礼, 从而使他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优良的品德。

8.学国学经典,颂教育赞歌 篇八

国学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内涵。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又是国学精髓的传授者。要教好学生,我们就必须做一个有师德有修养的教师。就要学好国学,掌握好国学的精华。曹廷华教授讲到:“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以“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位,生活情趣。出淤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师德是师才之本”“师德是师风之根”。我们每一个教师还要懂得“教师”的两个含义:一是教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只有进步、才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灵的升华。在此基础上我又总结了两条: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每个人应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论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宏伟的打算,没有实现之前就只有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而是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订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地看到并提醒自己,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地实现目标了。

学习了《论语》,我的收获也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应该感恩;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乐于助人;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谅解。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可以说,国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迷雾,为你的前行导航。

丁永忠教授所讲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让我茅塞顿开。他指出因材施教就是“长善救失:培养优点,挽救偏失。”学习后给了我四点启发:1.因性而教:不同性别。2.因龄而教:不同年龄。3.因个别差异而教。4.“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啊,只有因材施教,学生才会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上一篇:一个小小的误会下一篇:写春天的校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