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新沐浴》古诗原文(精选3篇)
1.白居易《新沐浴》古诗原文 篇一
白居易古诗原文赏析
古诗《与梦得偶同到敦诗宅感而题壁》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山东才副苍生愿,川上俄惊逝水波。
[汉书云:山东出相。]
履道凄凉新第宅,宣城零落旧笙歌。
[敦诗宅在履道,修造初成。崔家妓乐,多归宣州也。]
园荒唯有薪堪采,门冷兼无雀可罗。
今日相逢偶同到,伤心不是故经过。
古诗《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2.白居易《新沐浴》古诗原文 篇二
古诗《三月三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作品赏析
【注解】: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3.白居易《新沐浴》古诗原文 篇三
作者:白居易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导读:慈禧陵中被遗弃的被子上缀有6000粒珍珠乾隆墓中搬不走的石雕令人叹为观止……
她不是皇帝,却把两代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她就是统治中国近60年,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棺内“填空”的珠宝就值223万两白银
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
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慈禧的凤冠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者拆走珍珠后,就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
入殓时的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据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被盗珍宝下落不明
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
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白居易《新沐浴》古诗原文】推荐阅读:
白居易古诗原文赏析12-18
白居易《江楼宴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11-16
白居易古诗09-18
白居易古诗欣赏07-12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翻译08-03
白居易古诗词11-11
白居易重阳节古诗01-23
古诗池上白居易诗配画11-03
白居易写迎春花的古诗09-28
白居易《垂钓》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