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交流会

2024-09-11

读书分享交流会(共11篇)

1.读书分享交流会 篇一

在书香机关读书分享会上的发言交流提纲

提纲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要每天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1.是要勤于学习

2.是要勇于自我革命

3.是要自觉担当尽责

正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我局建设书香机关主题读书分享会安排,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以下品读稻盛和夫一些书籍时的学习体会。大家可能对稻盛和夫耳熟能详,但我首先还是简要介绍一下他本人。被授予中日友好使者、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出身是位科学家,25岁时在精密陶瓷领域内就有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却以企业家出名,27岁赤手空拳创立京瓷公司,52岁创立KDDI,均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78岁高龄临危受命出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仅仅一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并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他本质上又是一位哲学家,他把经营与哲学相结合,创造了“经营哲学”,提出了“阿米巴经营”“利他的经营哲学”“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会计七原则”等经营理念和手法,是人类企业经营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用哲学来经营企业的经营者。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一身而三任,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唯一的。稻盛和夫的系列著书自1989年发行以来,在全世界已累计发行超2000万册,在中国引

发的反响尤为强烈。

下面,我重点汇报分享一下摘自《稻盛和夫哲学精要》《活法》《干法》《敬天爱人》等书目的一些经典语录。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

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中国有一句古话:“唯谦是福。”不谦虚就不能得到幸福,能得到幸福的人都很谦虚。“谦受福”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格言,我下决心信守这句格言。

三、要每天反省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

回顾今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活跃,这样的作业就是“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

这样想来,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五、积善行、思利他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积善之家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有好报。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的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这个法则,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努力实践这个法则。多做好事,就能使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使自己的工作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我的信念。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担心、烦恼、失败等,是人生的常事。但是,覆水难收,总为过去的失败而悔恨毫无意义。老是闷闷不乐会引起心病,接下来会引发身体的毛病,最终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幸。

已经发生了的事既然无法改变,就干脆把它忘掉,将全部精力投入新的工作中去,这是最要紧的。

以上是我向领导和同志们分享的一些经典语录,借此我也汇报交流一下个人读书体会。

1.是要勤于学习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电视台专访时坦言:“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如饥似渴的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素养。

2.是要勇于自我革命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一日三省吾身,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生活情趣,管好自己八小时以外,做到慎独慎初慎始慎微,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是要自觉担当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更要不断强化守初心、担使命思想自觉,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全力抓落实、创一流、争上游,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读书分享交流会 篇二

关键是要“有兴趣, 有乐趣, 有自信心。学生对作文要‘有兴趣’, 要‘乐于书面表达’, 要‘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有兴趣, 有自信, 这是作文的前提;没有兴趣, 没有自信, 学生作文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主编:苏立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第163页)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去快乐作文呢?其实就是在作文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交流分享, 体验成功, 体验快乐, 让他们找到自信, 有了自信, 就有了自觉表达的愿望、兴趣, 就会不由自主地去钻研、去学习、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去体验、去创造,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就不愁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来。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分享作前准备

每次作文前按照计划, 都提前一周把下周作文的题目及要求印发给学生, 让他们查阅资料, 收集素材, 以便在下周的作文课上进行交流分享。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媒体、报刊、杂志、书本、走进生活、亲近自然, 还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得素材, 这本身就是一个自觉地学习过程, 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一个愉悦的过程, 再进行交流分享, 不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写作素材,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找到了自信。老师也考查了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 又考查了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 这为后来的写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的第2个作文题目, 以“他是位性格的人”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老师提前一周把这个作文题目发下去, 让他们收集有关这个方面的素材, 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准备。有的通过书本、杂志, 有的通过网络、媒体、有的仔细观察, 留心周围熟悉人物, 有的关注人物语言, 有的关注人物外貌, 有的关注人物动作, 有的积累名家名篇, 有的积累优秀作文等等, 上课时把他们占有的材料进行组内交流, 分享成功, 分享快乐。这样既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更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老师也考查了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途径, 这样一箭多雕的事, 何乐而不为呢?

二.分享作前指导

写作前的指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老师针对具体题目, 进行适当地点拨。一种方法是一部分学生来审题、分析, 其他学生补充;另一种方式是分小组来讨论分析, 然后大组来交流, 无论哪一种方式有了前面的前提准备, 学生都有话可说, 都乐于表达, 交流后评选优胜者或优胜小组。整个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找到了自信, 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激发了写作的欲望。如“他是位性格的人”, 学生有了作前的准备, 都知道首先确定写什么人, 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 是“内向”“泼辣”“刚强”“软弱”, 还是“粗中有细”等等, 然后在交流中他们知道所写这个人的个性特征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动笔前有了上述准备, 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怎能不具体生动呢?

三.分享作后批改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传统的老师批改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拿到作文本后, 通常只是去浏览一下分数和老师的评语, 至于老师怎么改的, 为什么改了, 学生根本不去思考, 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长此下去, 学生就会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批阅方式, 分组互批, 让他们分享乐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改前指导, 教给方法。每次修改作文之前, 可先学习课本上修改作文的方法, 每次一个重点,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一是常规的修改方法, 即从遣词造句、修辞方法、标点符号、文面整洁、书写规范等方面进行修改;二是具体的修改方法, 即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 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 如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次作文的修改方法标准。当然老师在修改之前先要对本次作文的情况有个大致地了解,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具体指导。

2.制定细则, 明确要求。制定细则指的是针对本次作文, 制定的具体的修改要求。如对《森林音乐会》一文的修改时, 不但要从遣词造句, 标点符号, 书写习惯等方面进行修改, 更要求从是否准确、生动地抓住了动物特点, 想像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修改。每个标准都要有具体的分值。

3.分组互改, 写出评价。具体做法是组内成员互批, 批后组内互阅所有成员的作文及批阅情况, 推荐一位批阅较好的同学, 组长负责小结并写出书面材料, 组长可由大家轮换担任。初次修改时可将某篇作文印发给所有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来改一篇作文, 然后分小组评选出改得比较好的同学, 组长负责小结。注意课标强调:“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 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新课标还强调:“要能与他人交流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

4.推荐美文, 晒晒评语。老师从各组推荐的美文和优秀评语中, 选出优秀的再由师生一起修改, 看看还有哪些亮点、哪些不足, 晒晒评价是否恰当, 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的, 怎么改能更好, 就这些问题大家再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分享, 最后推荐给级部统一印刷。

5.交流反馈, 美文共赏。以上环节结束后, 进入交流反馈, 美文共赏阶段。第一步批改人将作文返还给作者, 作者根据批改人的意见, 写出自己的感受, 总结得失。这一过程中有不同意见的, 可以和批改人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感受。第二步要在下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各班推荐一篇美文, 上报级部, 由级部负责把所有班级的美文统一编辑、印刷, 发给学生, 每周一期。学生每次拿到材料, 都像只饿虎看到了熟睡的婴儿一样, 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去。有很多同学看后回家推荐给了家长, 我们每周一期的优秀作文也成了家长们的每周必读, 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成果, 分享我们的快乐。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力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作文的兴趣, 激发了他们作文的潜能。

其实, 学生作文的潜能是每个学生都有的, 是与生俱来的, 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 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 而是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了, 兴趣索然了。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作文的交流分享恰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的课内写作与课外写作紧密结合, 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实践的能力。

自从实行这种“交流分享”的方式以来,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明显的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断激发了学生课外创作的兴趣。两年以来, 已有多篇学生课外创作的诗文在报刊上发表或在省、市、县组织的作文比赛中获奖。 (其中徐理同学写作的《心田半亩》, 荣获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韩颖同学写作的《载着蒲公英的梦》, 荣获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

3.用“心”交流分享快乐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娱乐活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91-1

小学体育课中,低年级队列教学是比较呆板、乏味的一个内容。如果想要上好队列教学这一课,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那种成人化、军事化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能满足儿童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爱玩、爱乐的心理愿望,以便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更好地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方法。在教学当中,我采用了“唱游教学的策略”。利用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进行低年级稍息、立正、向左右转法的教学时,采用了唱游教学的形式,如:教立正时,在讲解示范动作的基础上学生边说顺口溜,边做练习。“你不动,我不动”学生用手指指对方,指指自己。“看谁的立场最坚定”双手在胸前击掌一次,然后放在体侧站好;稍息时,说到:“你也好,我也好,看谁稍息做得好”用手指指对方,指指自己,然后击掌一次两手背后,作出稍息的动作;教向左右转法时,以说歌谣的形式边说边辨认左右方向。学生在游中学、乐中学、玩中学,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练习队列,能促进感觉和知觉的心理机制。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动员想象力,能马上进入情境,接受动作快。心情愉快的锻炼,不感觉疲劳,不觉得呆板,同时学生的情趣也得到了满足。这样感知效果好,技能训练加强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动机,又能有效地提高掌握动作的准确性与身体技能的发展,同时还能相应地改善大脑的机能,使大脑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接受传导和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以利于发展思维敏捷性和身体协调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的主流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应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畅所欲言,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在平常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一点“耐心”和“爱心”,恐怕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例如:在一节快速跑的教学课中,我的学生正摩拳擦掌,斗志激昂地准备比赛。学生们上了跑道,我组织好队伍以后,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技术动作也比以前好多了,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已。我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更加快。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认为摆臂姿势很重要,有的认为步子要迈大一点,有的认为……气氛非常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

正在我认为已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之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哄堂大笑。“腾”,一股怒火油然而生,“这不是捣乱吗?”寻声而去,一个小男孩儿正满脸疑问地看着我。说话的是第一轮小组赛跑最后一名的吴冬同学。“为什么要横着跑。”我压住怒火,装着一点不生气的样子,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句。“我喜欢横着跑。”吴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的怒火已快达到极点,吴冬又说道:“有一次我抓螃蟹,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抓了很长时间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怎么有这种道理。”我暗暗发笑,觉得又无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灵机一动,有办法了。我说道:“小朋友们可能觉得吴冬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很聪明,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吴冬小朋友给我们做一下示范。”大家鼓起掌来。

吴冬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古怪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动作。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比赛气氛比第一轮还要激烈,想不到学生们对这种怪异的跑法还挺感兴趣,但是由于动作的不协调,跑的动作令人发笑,有的还跑成交叉步。而吴冬成为小组赛的冠军。

这一轮比赛结束后,我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老师还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哪一种跑法能跑的最快?”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片刻之后,有的自发的组织比赛,大多数的比赛方法多采取两个直跑、两个横跑。我特意观察吴冬这一组,吴冬在两次采取横着跑的比赛中,都是最后一名。结论可想而知,大家觉得直跑是跑的最快的动作。这时候的吴冬躲在队伍的最后,低着头,他也觉得横着跑不是最佳的方法。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嘲笑起他来。

这时,我微笑地说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但是,我们还应感谢吴冬同学,他让我们有机会学会了横着跑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跑的方法,在篮球比赛和排球比赛需要用到。如果没有他的创新跑法,我们还学不到这种跑的方法。所以,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一边说一边做着滑步、交叉步的示范动作。此时,吴冬脸上流露出的是洋洋自得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羡慕的目光。

4.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演讲稿 篇四

0.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想在正式开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我叫XX,来自机械120X班,专业方向是输电线路,平时成绩在输电里大概中等偏上一点吧。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考虑了下自己的情况,决定考研,考电气的研究生。然后就报了考研辅导班,买了课本辅导书,一边复习一边搜集考研相关的信息,在暑假前两个月的时候决定要考北京校区,这基本算是跨学校跨专业了。然后就彻底塌下心来一心准备考研,最后的结果还不错。初试成绩358,复试成绩200,总分558,排名31名。虽然说我水平不算特别高的那种,但至少这一年的准备下来,也有些个人的得失和体会,我很愿意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大家。今晚你们听完我说的东西后,哪怕就其中的一句话能让你稍微有点收获的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说的有用的东西。

1.给考研一个理由

你们中间可能有的同学已经在准备考研了,有的可能只是有初步的考研打算,还在观望阶段。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认真地想过,我们到底为什么选择考研?下象棋需要往下看三步,同样的道理,我们出发之前至少应该想清楚我们为什么出发,终点又在哪里。有人可能为了追求真理;有的人可能就是特别喜欢华电,我就要考华电;有的人可能是学历考的高一点,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这些都可以。理性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毕业无非就那几个出路嘛:出国、工作、创业、读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每一种选择肯定也都有利有弊,想一想读研是不是最适合我们的道路…只要你想的够清楚,那未来的备考路上就没什么能阻碍你的。另外在这我多说一点,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排除有的大神真的能做到工作考研两不耽误,而且两边都做的很好,但这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电气本专业的学生考本校研本应是优势特别大的,但我认识好几个都是既准备国网,又准备考研,结果两头都没弄好。

2.关于选学校、选专业

关于选学校选专业的问题,我觉得先考虑专业吧。毕竟你接下来三年都要和你报考的专业打交道,选一个感兴趣的专业还是比较靠谱的。我当时选择考电气,一是因为我们学了一些电力系的专业课,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对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发展有点兴趣,而且当时恰好有一个认识的建环的学姐跨考电气成功了,然后我就简单向她了解了一些情况,感觉恩,应该可以试试。然后我选学校就比较简单了,华电的电气本身就很强,全国认可度高,就业好,无非就是考哪个校区的问题了。对于跨专业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建立在对报考专业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肯定有人说我不喜欢我现在的专业,我要跨专业,但是如果你对报考专业不了解的话,你也不一定会喜欢上这个新专业。而且跨专业也不是说就只学会考研考的这两本专业课就完了,我复试期间认识了挺多电力系的同学,明显感觉自己在电力方面的知识面和人家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个肯定研究生期间要想办法弥补回来。学校的话,就根据你选择的专业还有你自己的水平,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吧,多去贴吧、考研论坛、大学主页了解一下你要报考学校的信息。

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

3.准备的过程

下面聊聊准备考研的过程吧,我把它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暑假前

其实这段时间我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距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课程也很多,还感觉不到什么考研的压力,这段时间就按部就班地来就行,适当地可以休息一下。然后这个时期主要还是初期的准备,要做的事情有:

数学全方位地抓课本的知识点,所有的例题定理定义都不要放过,涉及重要定理的证明最好也要掌握,最好能理解证明思想,课后题有的比较偏,就不用做了。报个考研辅导班或者在网上找近几年的考研数学视频,视频汤家凤或者张宇的都可以。然后就是笔记!笔记一定要做好!这对后期的复习来说非常重要!!

英语背单词,随便找一本5500词就行,不要求拼写,认识就行,要注意熟词生意。阅读可以一天做一篇,或者两天做一篇,直接做真题,模拟题出题思路和真题差很多。不要怕错,错的多也没关系,多做多总结,最后就行了。阅读推荐何凯文的阅读思路解析,虽然有的地方解释地有些牵强,但总体思路还是不错的。

专业课因为我是跨考的,所以这段时间的重点我主要放在了专业课上。本专业的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当时学这门课的时候学得怎么样自己心里最清楚。第一遍的时候看课本,讲义和教学视频,课本要一字一字地仔细看,把每一句话,每一幅图都搞明白,通过课后题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二阶段:暑假(以数学为主)

想考研的话,暑假就不要回家了,回家尽量不要超过一周。暑假虽然只有45天,但这短时间特别珍贵,是水平提升最大的复习时间。每天至少保证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不要觉得10个小时多,我那会每天应该都有11个小时以上。所以在开学后人大第一次数学模拟中我直接秒杀了我们舍友好几十分。这一阶段要做的事: 数学暑期前几天辅导班应该会集中地把面授课程讲完,听完后自己把辅导讲义整个再过一遍,然后开始做李永乐或李正元复习全书。全书很难,第一遍做的时候几乎没几道会写的题,不过没关系,就把这本书当例题看。重点是要理清知识网络,把条理梳理清楚。然后全书一遍过完之后我就结合全书,课本,讲义,开始自己整理笔记,要形成整本书的知识网络。尤其是线代,书里讲义里都讲得很乱,各章节知识点相互渗透,一定要从整本书的角度去把握各章知识点,把它们串联起来。(5-6小时)

英语

阅读真题可以适当留几套临考前一两个月再做,然后做完一遍后,可以去网上找何凯文讲阅读的百度云视频,应该挺好找的,批判地听一听他的思路,然后再买一套真题,做第二遍,卡时间做,最好用铅笔,这样还可以做第三遍。(1-2小时)

专业课这时候专业课课本应该走了一到两遍了,然后就可以开始看参考资料了。课后题,习题册,期末题等等,考华电的话宜家打印店有很多资料,淘宝上也有做考研资料的。考外校的尽可能找一下那个学校的同学,让他们帮忙找下资料。(2小时)政治我个人认为政治看早了一点用都没有。这个时期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其他三科上。政治可以去网上找阮晔的视频,只看哲学和政经部分就行,其他的不用看。什么1000题,精讲精练,我当时都买了,后期也做了,并没有什么用。※第三阶段:暑假到考试

这一阶段时间比较长,课程也比较少了,这一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然后稳中求进: 数学反复做讲义和全书,真题可以适当做一遍,做10年内的真题即可。真题主要是为了看看历年考哪些东西,考试难度如何,不要超过一遍,这个做多了没意义。数学最主要的还是别放下,每天都得拿出较多的时间给数学。最后出模拟题的时候可以做几套模拟题,查

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

漏补缺。

英语阅读可以做第三遍了,这时候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解题思路了。然后考前三个月,可以开始训练新题型和翻译。考前两个月,开始整理英语作文模板,买一本指导书,自己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考前一个半月,每天加一篇完形填空,这个东西,没有必要强化训练,把真题做两遍,找找感觉就行了。

政治政治考前三四个月开始看就行,买一套风中劲草,买一本政治大纲,对着风中劲草在大纲上勾勾画画,混个脸熟,做做风中劲草里的题。然后最后一个半月开始背风中劲草背诵版,肖秀荣模拟八套卷,四套卷出来的时候着重做这两个,然后都背下来,最后至少能拿60以上。我复习的时候政治给的时间太长了,也做了很多没用的东西,最后也没啥效果,所以建议你们就只做我说的这几本就可以了。

专业课这一阶段可以开始反复做期末题和真题了,然后做之前做过的那些错题,整理整理专业课笔记。前期工作做的比较到位的话,这段时间复习专业课就比较开心了。然后最后半个月的时候最好能塌下心来把课本再重新稍仔细地看一遍。

各科总述

数学:刷题刷题刷题①课本(定理和例题);②辅导班讲义;③复习全书(李永乐或李正元)。数学全程投入时间要平均,不然战线拉的太久容易厌倦也容易忘。

英语:只做真题,多做几遍。模拟题意义不大。考前一个半月一定要开始准备作文,只能更早,不能再往后拖了,不然没时间背。

政治:①风中劲草系列②肖秀荣最后八套卷③肖秀荣最后四套卷

专业课:①课本、课后作业②课件③历年期末题、考研真题

4.寄语

考研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只要耐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再加上一点点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够了。考研路上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段时间学不下去了,那段时间有越做题错的越多了;也会有很多诱惑:今天看他们出去玩了,明天又看他们签工作了。既然咱们下定决心了,就不要再去想其他的事情。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做好付出一些东西的打算。我大一大二的时候社团玩得特别疯,但是到了大三我知道我得考研,所以拒绝了3个让我当社团负责人的机会,默默淡出了社团届。不过其实当你真的全身心投入到备考当中的时候,真的你能体会到另一种乐趣,那种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的感觉,真的超爽!

5.读书分享交流会 篇五

得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班级管理的会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体会。

因为我是给孩子放完学才去,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一会了,我去的时候就听见瑞华老师在讲绘本的使用,对于绘本这个词语我是第二次听到了,第一次是去外国语小学听课时听到的,绘本的使用是挺新颖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认识的字有限,通过看绘本他们可以边看边学习,有的时候会比老师在那一直讲效果还会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一下。

张老师的讲述中我学到了,因为孩子很小所以不能一味地让孩子死学习,而是在边玩中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冬至节让孩子在家里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洗菜,包饺子等等,然后把饺子带到学校大家一块分享一些,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好东西大家一块分享。

朋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向我们说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通过你感觉很不重要的小事就对孩子造成一些影响。可能你的一句话,会让一个原本不爱学习的孩子变得很爱学习,那也有可能因为某一句话,让一个原本学习很好的孩子很是不喜欢你,从而也不喜欢你这门学科,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争取在孩子往好的方面影响。

最后的那个发言是关于班主任方面的一些事情,因为没有当过班主任,所以这个方面我学习到了一些班主任的一些管理方法,例如开班第一课大家在相互认识的同时,还要说说自己对孩子们的希望,建立一些班级的组织机构,另外要说一些纪律方面的要求,最后选一些自己组长,对于高年的孩子来说还要说说评分标准方面的,但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在慢慢的学习中才能告诉他们这些东西。

6.网页课件编辑工具交流分享 篇六

1、除了使用FrontPage,你还用过什么软件或系统搭建过网上课程网站?谈谈这些软件相对于

FrontPage的优势,以及所建设的课程网站的风格特点,适用范围。

答: 我八年前年参加电脑高级培训时,用FrontPage搭建过网上课程网站,后来就再也没有用过别的了,到后来只是建立了博客,教学中能较熟练地地使用PPT制作教学课件。这次培训使我有幸再次学习并使用了FrontPage,我认真看了北大远教平台上的知识要点,又看了几遍制作视频,一边学一边做,将完全遗忘的好东西又装回了脑海。

由于没使用过别的软件,所以我只能说说用FrontPage制作的网页课件与用PPT制作课件的优越性:用FrontPage制作的网页课件能够随心所欲的添加图画、音乐、视频,还能插入flash 制作的小动画,超级链接可以任意跳转,实现材料的多种组织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网上发

布,让更多的人看到,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学习。

2、制作网页课件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你又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的?

答:我这次用FrontPage软件做《罗马速写》这篇课文的教学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了

三个问题:

一是插入背景音乐,找不到合适的音乐,要么太大,要么不合要求,插入MP3、MAV等都没成功,后来了解到midi格式的音乐最小,导入成功了,但因时间不多,没怎么挑选。

二是罗马风光片的插入,始终不成功,请教了同组的陈老师,在他的帮助下将很大的文件进行了截取,并转换格式,但插入后在电脑中仍不能正常运行,最后没办法我只能用超链接直接“生拉硬拽”将风光片放入网页,靠暴风影音顺利实现播放,虽不美观,但也有好处,就是能全屏放映,还能随时控制播放和停止,并可用于任何教学进程中,比较有趣。

三是每张网页显示时的大小都不够统一,且在不同电脑上显示时,编排好的字画位置会发生改变,我想这可能是还有什么设置在网页编制中没有进行造成的,对这个问题我还不太明白。总之这次的网页后制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我想要把课件做得更好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FrontPage

7.读书分享交流会 篇七

学员分为5个小组, 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助于学习效果的实现

2月27-28日,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南京大学-ISC环境、健康和安全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成功举办了各为期一天的EHS检查与审核培训和职业健康管理培训。两场培训分别由中心高级讲师童国富和郑玉霞讲授。20余名来自无锡、苏州、泰州、宿迁的生产企业EHS相关部门的学员参加了培训, 以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积极活跃的方式, 学习并相互交流分享自身所在企业的良好实践, 达到了实用的效果。

EHS审核与检查是通过收集客观证据来判定EHS管理是否满足特定要求的过程, 是确定EHS管理是否有效, 发现改进机会, 评估供应商的关键环节。这次培训不仅阐述了EHS审核与检查的作用, 还包含EHS审核与检查的清单制定, 准备及实施, 重大发现的评审及改善等内容, 此外也提供了沟通审核与检查结果及跟进整改计划的技巧。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带来各种职业危害因素, 如噪声、毒物、高低温、振动、电离辐射等。职业健康管理培训讲解了员工如何暴露于上述职业危害因素, 如何监测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如何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帮助学员深化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的认识。

通过EHS检查与审核培训, 学员了解了检查与审核的定义、好处及种类, 掌握了审核八要素, 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审核流程, 包括程序制定、审核设计、技巧及其他各项实践。职业健康管理培训使学员了解了什么是职业健康及职业健康管理的范畴, 有助于学员更好地掌握企业中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点。

8.读书分享交流会 篇八

关键词:科学探究;交流分享;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4-01

“思维是通向真理的捷径”。思维能力是人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能力。在科学学习中,思维的发展与探究活动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思维的发展必须以交流探究为依托和载体。思维能力是在让学生经历许多次认真地观察、亲身实践、热烈地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后,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贯穿了探究的全过程,即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证据验证假设,直到最后在交流讨论中形成阶段性结论。思维是人内在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倾听、交谈等方法来理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何在分享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提出好问题,启动思维

(一) 问题要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能动员更广泛的、多角度地思考、交流与分享。比如在讨论“怎样保护消化器官?”的环节,第一种问法是:“从我们刚学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说说应该怎样保护消化器官?” 第二种问法是:“想想自己和身边的人患过哪些消化器官的疾病?有什么症状?得病的原因是什么?再说说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第一种问法属于演绎,从新知识到新知识,当我使用第一种问法时,学生茫然地看着我,不知如何入手。第二问法则属于归纳,是从经验到新知识,学生则反应活跃,抢着举手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胃溃疡、食道癌、肠胃炎等,还没等老师插上话,答案已水到渠成了。

(二)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问题。

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少给学生答案。当他们计划一项实验行动时,多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假设和猜想)你认为会怎样?(预测)你观察到什么?(事实怎样)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旧的认知存在很大矛盾的,学生无论怎样联系和重组都无法解释,此时大脑便开始启动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对旧的结构进行修正,并建构新的体系。这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

科学家正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并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思考,才会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小事中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有两个年青人在贝尔实验室使用一根大型通信天线时,总是受到一个本底噪音的干扰,无论他们怎样仔细地检查线路、清扫抛物面天线里的鸟粪,但毫无作用,最后发现这些干扰波竟是遥远的宇宙深处传来的天体大爆炸的信息。

二、找到好途径,诊断思维

多让学生解释、讨论、交流、碰撞等,可以更好地呈现其思维过程,从而观察他们头脑中的旧观念以及如何运用旧观念解释新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思路更条理,聆听学生的解释可以鼓励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

倾听学生解释,观察小组讨论与交流,避免对学生答案马上判“对”或“错”,学习体察他们产生答案的来龙去脉,评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和逻辑推理的水平。比如,在“观察植物的花“一课中,问:“从一个人对上千种植物花朵的颜色观察后所作的统计表中,你们发现哪些颜色比较多,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 :“浅色花的数量比深色的多得多,我猜测这好像人穿衣服一样,浅色的反射阳光,保护花不被阳光晒伤,深色的花朵则吸收了更多的阳光,容易被晒伤,所以浅色的花更多。”学生的思路虽然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但由以上回答,可以获知:学生正在联系颜色在生活中运用的经验,并由此推想颜色对植物的花可能具有同样的作用,但由于还不熟悉颜色对自然中的生物在自我保护、生存和繁殖等多方面的意义,因此推测存在着一些偏差,教师应该先肯定其思维的价值,并注意提示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调查,积累大量的事实经验,再重新验证自己最初的猜想。

争论与交流也是一种积极调动思维的活动,争辩引发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的激烈碰撞,并有可能修正、甚至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比如:在“动物的分类”中,大家对“鳄鱼属于什么类?”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同学认为:“鳄鱼肯定是两栖类,因为它在水中捕食、休息,还能在水中呆很长时间,而且它也能在陆地活动。”有少数的同学提出异议:“照你们这么说,鸭子、海象也应该属于两栖类,可它们的差别那么大!”于是同学们围绕两栖类的定义激烈地争论起来,争论使他们最终对动物分类的标准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如果一开始,老师就直接让学生死记“鳄鱼是爬行动物”,学生心里会不认可,因为用灌输法塞给学生的知识不会真正地参与建构,将来遇到问题时,学生仍会联系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概念来解题。

三、挑战“我能行”,激发创造性思维

记得有一句话:“有趣的知识更有力量!” 在课堂上布置有挑战性的活动时,学生们无一不是全心投入、积极参与,他们几乎是迫不急待地开始动手尝试。例如,在发射水火箭的活动中(一个倒置塑料水瓶,瓶口用橡胶塞封住,用气筒往里打气),当学生看到“火箭”腾空飞起时,惊叹不已。还没等我发问,便纷纷议论起来:“装少点水或者装多点水会不会让它飞得更高呢?”“我觉得,改变发射的角度可以飞得更高。”“换个大点的水瓶应该可以飞得更高吧?” 接下来,同学们几乎忘记了老师的存在,一个个卷起裤脚比试起来!

我们常说,要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做真正的研究。科学家对自然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对现有的科学知识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在科学研究时从不知道最终的答案,他们总是孤独地走在一条没人走过的道路上。学生的大多数科学研究虽说是有老师在指导,人类有现成的答案,教师仍要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教给正确的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体验其中艰辛和苦乐,最终使其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0页。

9.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交流分享 篇九

编者按: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建宁最近在中信集团“学习十九大精神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专题培训上所作的讲座,解读了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阐释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对于我们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把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予编发,供学习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引起海内外普遍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立足中国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文化强国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内涵,今天围绕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与大家作交流分享,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第二,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与精神实质;第三,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文化是什么?有三段话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第一段话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天文,一个是人文。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天就是天文,人就是人文。天泛指所有的自然现象,也就是今天的自然科学。与人有关的人类社会是人文。为什么要观乎天文?目的是察时变。这个“时”不是今天讲的时代,而是时间、时辰、气象、气候,是日月星辰、春夏秋冬、潮起潮落、花开花谢等自然现象。观乎天文是为了发现自然现象的变化,那么观乎人文为的是什么?它的目标和格局更宏大,是为了“化天下”。文化的英文Culture一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最早的意思是培育庄稼、养殖,历经七八百年的演变有了培育人的含义,在英语里,文化最早是农业概念。那么在中国,文化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了解到最早的文献是《周易》,就是这段话,“观乎人文”与“以化成天下”中间隔了一个逗号,文化这个词已经呼之欲出了。文化文化,关键在“化”。治理国家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第二段话是“文化何来,由人化文。文化何用,由文化人。”这是中国当代学者关于文化产生和文化功能的表述。文化是怎么产生的?由人化文,是人创造了文化,没有人就没有文化。自然界没有“化”,春夏秋冬、潮起潮落、花开花谢都是按照一定规律的往复循环,动物界也没有“化”,虽然有的动物通过人的强化训练可以表演高难度的动作,但那是人驯化的结果,不是真正意义的“化”。只有人有文化。文化离不开两个条件,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文字。有了语言和文字,文化才能交流、传播和储存。所以是人创造了文化。那么文化有什么用?由文化人,文化反过来提升人、培养人、塑造人、熏陶人,这是文化的功能。我们在生活中常讲,某个民族的人有教养、有素质,某个人有气质、有风度,基本上讲的就是有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第三段话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出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们民族的历史应该从文化传统来讲,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是我们的血脉,要传承发展,弘扬光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精神家园。如果没有了文化的维系,我们就没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没有精神寄托之处,这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浮萍没有了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二者相依相存,不可分割。

以上三段话,分别来自古代、当代和中央文件,说得非常透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也有很多论述,其中一段是2013年3月17日在全国人大会议谈到中国梦、中国道路时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段话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的。第一层意思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相通的,30多年的背后连接的是5000年;第二层意思是,中国道路与中华文明是相通的,中国道路要连接中华文明,二者是内在衔接、辩证统一的,没有中华文明就不会有中国道路。这是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和深刻之处。当然这不是否定今天的改革创新,而是要强调“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根本、根脉、根基,是底色、底蕴、底气。

还有一段表述出自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场合专门论述文化,还论述得这么精彩,令人十分振奋,也表达了坚定推进文化自信的决心,未来我们要继续立足中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与精神实质

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文化强国到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在讲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支撑,道路自信是路径,理论自信是指南,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根基。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是我们党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第一次总书记在论述一个问题时连用了六个“更”。文化自信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是这三方面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基因、精神命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什么?一是精神独立性,要有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兼容并包、富有特色,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二是文化主体性,要以“我”为主,“我”是文化的主体,而不能简单地被别人同化或者他者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实现它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客观、礼敬、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激活其生命力。五四运动带来了两个重要概念,科学“赛先生”和民主“德先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哪个概念能放在这两个概念之前。但20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写作《新民主主义论》时将一个概念放在了科学和民主之前,那就是民族的概念,用以强调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体现了党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理论原创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年高校有一个共性问题,好多理论、教材、范畴、表述用的都是西方的,这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定的合理性,学习借鉴先进是必要的,但也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要有中国话语体系,要有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这一切都离不开原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一点,要求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些都要靠理论原创。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有一句话说我们是走自己的路、说别人的话,这个现象必须扭转,才能真正体现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有开放的胸怀、包容的态度,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但也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这离不开精神独立性、文化主体性和理论原创性。

如何实现文化自信?其中一个方法论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本源、广度和厚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不忘本来是处理好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吸收外来是处理好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面向未来是处理好当下与未来的关系,直面中国问题,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文化自信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超越的内在动力。只有树立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在面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时,既不盲目排外,也不保守复古,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语境下融入时代发展,融合现代科技实现文化的创新,实现文化的超越,引领未来。

还有一个方法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觉是对固有文化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既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看到短处,这样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文化自信是对外域文化既不俯视也不仰视,特别是对待西方文化应该平视,平等的交流对话。文化自强是指文化繁荣、文化优势和文化复兴,文化繁荣是对未来讲的,我们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优势是对外讲的,在国际交流场合中要有话语权优势和主导权优势;文化复兴是对中国梦讲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伟大复兴,而文化复兴的标志正是我们国内文化的繁荣和在国际上文化比较优势的显现。

三、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核心价值是主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

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应该和世界发展态势以及当代中国国情有关。现在讲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多变,在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价值选择,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选择,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怎么办?这就需要有一个精神旗帜,需要思想引领,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们说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认为难在三个地方:第一,理论难;第二,形成共识难;第三,知行合一难。围绕这三个“难”,我们应该有三个转换。一是从理论体系到格言警句的转换,使之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二是从理论界向人民大众转换,从学术圈向老百姓转换,使普通民众都能了解和把握;三是从知到行的转换,从理论走向实践,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规范和行动自觉。

西方核心价值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或许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和而不同、仁者爱人、礼义廉耻。我们通常讲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地名里也常用到,像颐和园、雍和宫,所以“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是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但中国文化不仅讲“和”,还讲和而不同。“和”之中必然包括差异、不同,甚至包括分歧、冲突,如果一切事物、文化都是千篇一律,都是单一性、同质化的,那会非常可怕。文化需要多样性,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一旦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文化多样性就少了一种。如果最后全世界只剩下一种文字、一种语言、一种颜色,那么人类的发展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中华文化强调通过和而不同包容差异,对内讲和谐社会,对外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而“仁”则是中国传统文化评判做人的一个高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仁”,仁者爱人的仁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责任、有追求、有担当,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都有贡献的人。儒家思想认为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然而仁爱的实践又是任道重远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循“礼”的规范,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即便在没人的地方也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不懈怠放纵。仁的体现,就是礼,所谓“非礼勿闻”“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言行上,君子在细微处见精神,即便是小事也不放纵自己的身心。

中国古代有一个思想家叫管子,他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他看来,国家的四个支柱就是礼、义、廉、耻,少了任何一个国家就会像大楼一样坍塌。每个人,不管你是富还是穷,不管你是精英还是草根,都应该知道礼义廉耻。现在的中国虽然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我们面对着数不清的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的坑蒙拐骗。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道德文化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因为羞耻感的缺失,没有了羞耻感人就没有了底线,眼中就只有金钱和利益,那可能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做得出来。

怎么概括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刚才讲了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概括21世纪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难度就比较大。一般来说用四个词、八个字来概括比较简明扼要、铿锵有力,像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四词八字。但是要用四词八字来概括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不太容易,因为今天的中国既有传统的元素,又有现代的元素,既有中国的传统思想,又有西方的近代思想,还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交融的独特文化。中宣部曾经开展很多课题和研究,讨论怎样用八个字来概括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很难达到广泛共识。所以到了十八大我们采取了一个比较有弹性的、开放的、留有空间的一种表述方式,十八大讲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后面一句就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其中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国家价值目标,第二个层面是社会价值取向,第三个层面是公民价值决策。对于这二十四字的三个倡导,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二十四字倡导非常重要,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思路,一个重要成果;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二十四个字还是多了一点,不太好记住,所以大家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概括,这个过程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二)软实力是关键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的硬实力发展得很快,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但国家软实力还相对落后,经济影响力远远大于文化影响力。怎么办?要重视软实力建设。这其中包含几个问题:

第一,软实力的内涵是什么?软实力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约瑟夫·奈曾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2004年他出版了一本书叫《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主要从政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阐述了软实力。我们这里论述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今天软实力这个概念已经写入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在学术研究、理论文章中也频频出现,大家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软实力的特点是什么,和硬实力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只要记住一点,就是硬实力是强制力,硬实力要靠强制起作用,比如说美国的霸权主义军事干涉,单边主义。你要听我的话,如果你不听,我就封锁、禁运、轰炸、占领,最后导致弱肉强食。硬实力靠强制,软实力则靠吸引,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魅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同化的力量和感化的作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软实力的最高境界,因此软实力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软实力是创造力。软实力一定是来自于我们的原创,比如说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在我们这儿播放体现的也是美国的价值观,而不是我们的软实力。其二,软实力是竞争力。它能让我们拥有话语权,拥有影响力。其三,软实力是凝聚力。它能凝聚我们13亿人、56个民族。其四,软实力是亲和力。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不是强迫,是吸引,是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就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这种价值观,信奉这种价值观,按这种价值观为人处世。

前面讲过,文化关键在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化”就是一种潜移默化,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你认同了这种价值观,这就是软实力的特点。

第三,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是怎样的?按照辩证法的要求,我们在讲硬实力的时候要想着软实力,在讲软实力的时候也要想着硬实力。所以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提升。我的一个观点是软实力的发挥一定要有硬实力作为支撑。比如说鸦片战争、甲午海战,那个时候我们积贫积弱,没有硬实力,软实力也不行。因此我们在五四运动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两大口号:一个是学西方的科学民主;一个是“打倒孔家店”。但是今天不一样,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人家就会研究你经济腾飞背后有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密码?特别是现在的国际形势,我们周边环境有很多问题的解决要以硬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美国也想把中国遏制住。有人概括为两句话,没有硬实力挨打,没有软实力挨骂。所以我们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让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四,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怎么样?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现在也面临着下滑、疲软的态势,也有像占领华尔街、金融危机等诸多问题。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军事力、经济力、科技力都还是世界第一。

美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很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理论。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的冲突不是军事冲突也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明,以伊斯兰教为主的阿拉伯文明,和以儒学为主的东方文明,这三大文明的冲突。学者福山写了一本书是《历史的终结》,约瑟夫·奈又提出了一个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占领了理论的制高点。第二个方面是媒体传播。美国的互联网、报纸、影视都拥有很强的媒体话语权。第三个方面是商业文化。比如美国的NBA、好莱坞大片、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芭比娃娃等,体现的都是美国的商业文化。原来我也不太关注商业文化,直到有一次和美国人一起开文化会议,一位美国人推荐我看了一篇题为《M:美国的第二面国旗》的文章,是美国记者写的,我看了以后很吃惊。这位记者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包括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在内的很多国家。他说:“我到过很多国家,这些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大城市、中等城市、甚至是中小城市的繁华地段都能找到麦当劳,在远远的100米以外你就可以看到显著的标志。当我看到M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美国的第二面国旗。或许找到美国的第一面国旗很难,但是我能非常容易地看到美国的第二面国旗。”所以他那种美国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商业文化有这么重要,都成为美国的第二面国旗了。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好的小吃,但是并没有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传播到全世界。有记者这样概括,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是在“三片”中成长的:芯片、薯片、好莱坞大片。而在这些东西后面都渗透了一种美国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关起门来抵抗这些文化的侵蚀,我们还要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交流,但是要以我为主,保持我们文化的主体性。

现在有一个词用得比较多,叫文化安全,我同意这个概念,但是仅仅讲文化安全还不够。文化安全就像我们古代的万里长城,把自我保护起来,但仍是一种弱势保护,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文化安全只是第一步,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里,我们还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二步就是要注重文化交流,要让文化“走出去”,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第三步是文化自强,文化安全不是目的,文化强国才是目的。文化安全是第一步,文化交流是第二步,文化自强拥有话语权是最终目的。

软实力说起来比较抽象,其实软实力就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有时候没有注意到,没有深刻地体会到。最典型的就是我们过生日的模式,不同国家、民族、语言的人都用同样的方式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现在我就是这样过,但这是西方的方式。生日歌本来就是英文的,大家都知道“Happy birthday to you”,到了我们这里变成中文是“祝你生日快乐”,到了其他国家就变成其他国家的语言,但音调形式都还是一样的。这就是软实力,是一种上游的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我们现在年轻人怎么结婚?男士西装革履,女孩穿白色婚纱。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红颜色才喜庆。我们过春节都是大红灯笼,红春联,红鞭炮。但是西方是白色,代表纯洁。现在女孩结婚都穿白色婚纱,惯用的曲子《婚礼进行曲》也是西方的。还有每年六七月份是大学生毕业的季节,学生聚在一起往往会唱一首歌,就是《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音乐会的最后一支曲子往往是《拉德斯基进行曲》,因为曲子的节奏感很明快,到最后一分钟左右,把大家带到晚会高潮。北京的超市到晚上关门的时候会奏一支曲子,萨克斯曲《回家》。刚才提到大学毕业生,还有硕士、博士,他们穿的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都是西方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如果有一天西方人的超市关门时奏我们的曲子,西方人的婚礼上奏我们的曲子,那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就真是极大提升了,所以我们还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三)精神家园是基础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创意的提法。我觉得精神家园这个词用得特别好,不仅突出了文化身份的认同,而且强调重新凝聚、整合和塑造。用有的学者的话说就是“恢复记忆”“重建传统”“精神还乡”“再中国化”。

如何理解精神家园,我觉得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文化认同。就是我们在总体上要认同这个文化,当然这个文化要与时俱进,要发扬创新。第二是文化包容。我们现在讲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不仅包括大陆,也包括了港澳台,还包括了所有的海外华人。只要它认同我们的精神文化,就是我们精神家园中的一员。第三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现在是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下去。

怎么建设精神家园?关键是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的理解是,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文化建设首先要讲传承,但是仅有传承还不够。要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中来建设文化强国。

先来看传承,为什么说传承特别重要?近百年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是指五四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到了“文革”的时候就变成了“看不到”,我们在“文革”的时候有一个运动叫“批林批孔”,现在给90后、00后的大学生讲课,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都是一脸诧异,问为什么要把林彪和孔子放在一起?如果说五四时期是“看不起”,“文革”时期是“看不到”,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看不懂”。看不懂可能比看不起、看不到更危险。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看不懂的话这个血脉就中断了,精神家园就没有了,文化就消亡了,这个是最可怕的。我在北大讲课有一个感觉,现在的学生互联网好、计算机好、外语好,视野开阔,西方一些先进的哲学观点、政治学观点、法学观点,学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时间知道的,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反而知之甚少,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也体现了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有学者调侃,今天中国人已经不会写诗了,最擅长的是写段子。虽然有的段子也很精彩,发人深省,但毕竟和唐诗宋词元曲不在一个文化层面上。回想当年清华大学的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还有北大的梁漱溟、辜鸿铭、冯友兰等,这样的国学大师今天几乎很难找到了。由此可见,文化传承非常重要,是当务之急。这些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很多综艺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影响最大、最成功的是中华诗词大会,帮助人们找寻曾经的诗意心灵、诗意生活。我们还有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力的推广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他在各种场合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中华文化中的治国理政经验,帮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但是仅仅讲传承还不够,我们还要讲创新,我们在21世纪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如何求生存与发展?核心就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赋予它新的内涵与活力。我们不能把孔子、国学和软实力划等号。软实力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它是传统文化传承前提下的新文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孔子儒家是我们丰富的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底蕴。但是我们还要发展创新,还要往前走,还要创造属于今天的新文化,如果没有创新,那就在文化问题上成了啃老族。所以文化既要讲传承,又要讲创新。

10.加强馆际交流分享工作成果 篇十

—宁夏科技馆与合肥市科技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汉语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语言,同样的一句话,重音落在不同的字上,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会完全不同。”说话的是合肥市科技馆展教中心副主任,曾多次在全国辅导员讲解大赛中获奖的葛宇春,她正在对宁夏科技馆的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是发生在宁夏科技馆与合肥科技馆交流活动中的一幕。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工作能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团结协作、服务热情”的辅导员队伍,结合展品展项开展更多、更好、更吸引人的科普教育活动,以提高常设展厅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后的服务水平,8月21日至24日,宁夏科技馆邀请合肥科技馆辅导员来馆交流学习。

交流——畅所欲言

21日上午,宁夏科技馆展览教育部相关人员与合肥科技馆副馆长冉清一行四人在三楼会议召开了见面会,会议由宁夏科技馆副馆长李世茂主持。在简短的见面会之后,就立刻投入到交流活动之中。首先参观了宁夏科技馆常设展厅,参观期间,两馆就展区展品的设计与研发、展品操作与维护等一些展厅的常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当看到宁夏科技馆很多奇妙有趣的展品时,合肥科技馆一行表露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而在得知合肥科技馆的展厅五层楼只有12名辅导员却每年要接待60万观众之后,宁夏科技馆工作人员也不禁赞叹起来。下午,宁夏科技馆展览教育部部长洪艳、辅导员李辉就辅导员的激励制度和展品报修流程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互学互鉴。

22日,合肥科技馆展教中心副主任葛宇春从展品讲解技巧及深度和展厅突发事件的处理两方面进行了培训和交流。葛宇春不仅是合肥馆展教中心的副主任,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名全国一流的辅导员,曾经在全国各类讲解大赛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是全国辅导员中的明星人物,当得知这次交流时,宁夏科技馆的辅导员都非常兴奋。她从自身的体会和十三年展览教育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谈起,详细介绍了科技馆辅导员的定位、如何提高讲解质量和水平、怎样更好的提供讲解服务以及参加比赛的宝贵经验。期间,宁夏馆辅导员积极参与互动,相互交流了各自在工作心得。

23日,两馆分别介绍了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和展厅活动的开展。志愿者工作是展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科技馆公益性事业的意义,做好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有助于提高展览教育工作的质量,就这项工作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建议。同时,就如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何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谈了各自的看法,认真探讨了开展科普活动的创新思路以及策划与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等。

分享——毫无保留

在畅所欲言的交流的同时,两馆还分享了各自在科普剧、科普小讲堂和科学实验中的拿手剧目。21日下午,合肥科技馆的辅导员邓宇、翟梦云在宁夏馆常设展厅二楼展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科学实验“旋转之美”,宁夏馆的辅导员李倩、王魏涛等展演了科普剧“雾霾大战”。在展演过程中,在座的小朋友、家长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当看到陀螺走钢丝的精彩表演时,全场轰动。

22日,宁夏科技馆辅导员展演了最新创作的科普剧“幽灵之花”和动手制作活动“水火箭”,其中科普剧“幽灵之花”给合肥科技馆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合肥科技馆也展演了他们的优秀剧目“你想挑战吗?”,通过互动参与和生动的讲解介绍了伯努利原理的相关知识。演出结束后,合肥科技馆将科学实验“旋转之美”作为此次交流活动的特殊礼物赠送给宁夏科技馆,双方就演示方法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合肥科技馆还介绍了自己创意的科普活动“绘本中的科学”,使宁夏馆辅导员在以后科普活动的创意方面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

总结——深刻细致

8月24日,此次交流活动接近尾声,双方工作人员做了深刻细致、朴实真挚的总结,各自谈了这几天的交流学习体会。短短的四天交流学习,给两馆辅导员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两馆辅导员的业务提高。同时,也增进了兄弟场馆的相互了解,拉进了距离,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共同进步与发展。通过这次交流学习,大家收获了很多,既学到了别人的长处,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这种认识,对今后的工作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科普的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在漫长的道路上相互扶持,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正如习近平同志说的:“独行快,但众行远”。

宁夏科技馆 李倩、马海波/文 张龙/图

宁夏科技馆的动手制作活动“水火箭”

合肥科技馆的优秀剧目“你想挑战吗?”

两馆展教人员交流座谈

11.《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交流会手记 篇十一

1. 出示三个阅读指导问题:① 对该书主要内容的掌握;② 对书中荒岛生活细节的了解;③ 对主人公精神支柱的理解。

2. 让学生就上面问题,开展小组交流。

二、 畅谈阅读体会

1. 谁来说一说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

2. 点明学法:我们每读完一本书都要想想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3. 问题②提示我们,荒岛经历是本书的精彩部分,你们熟悉这部分内容吗?(学生交流)

4. 想一想,鲁滨逊28年的荒岛生涯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寂寞、孤独、无助的,幸运的、艰难又刺激的、危险的,困难重重、创新的生活)

5. 在这荒岛生涯中,你对书中哪一段内容,哪一个情节印象最深刻呢?能具体说说吗?

▲圈地驯羊,介绍

生:圈地驯羊的那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故事中的鲁滨逊在与自然比一比谁更聪明。

师:他怎么捕羊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生:他挖陷阱来捕羊,引诱羊群;不断改进装备,果然捕获三只小羊。他真的很聪明!

师:经过你的介绍,大家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

▲分享画像,欣赏

生:我对鲁滨逊在荒岛上为自己做衣服,打扮自己的情节印象深刻。由此,我联想到我们语文书上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杨红樱阿姨用语言文字为他画了一幅肖像,我想和大家分享分享。(打开书,读书中相关的描述)

师:你能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学得活。

生:他的帽子和伞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在第18个故事“发现脚印”中鲁滨逊将自己的模样描绘了一下:“我头上戴着一顶山羊皮……”还有前面“病中感想”那个故事,写了他生了一场大病,这教训了他:在热带,被雨淋湿最伤身体。

师:生活给了他经验,你读得真仔细。

生:读了这本书,我给鲁逊滨画了一幅像。

师:太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你真了不起,在读书的过程中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头脑中鲜活的形象。图文结合,这是聪明人的学习方法。

▲环岛探险,数据

生:我对鲁滨逊环岛探险的经历印象最深。因为当我读到他造船的语句时,对照字典上的换算单位进行了换算。知道了鲁滨逊要砍倒一棵直径达5英尺10英寸的树是多么不容易。

师:你用工具书和算数据来补充理解,真会学习。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点。就是因为树太大了,他用了22天砍断根部,14天砍掉树枝、树顶,一个多月砍削修理,3个月将中间挖空,累计下来,他的整个造船将近6个月才完成。正如书上所说:这种劳动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

师:看得出你对书中的数据特别敏感,很好。

▲环岛探险,采蜜

生:我接着来补充,当我读到鲁滨逊造船时,对一次次尝试印象深刻,我在采蜜本上做了摘抄,现在读几段给大家听听!

师: 这是摘抄有价值的句段,采蜜本上还有不一样的形式吗?

生:我写的是读书心得,并做了个“友情链接”,想给大家介绍介绍这本书的作者笛福。

师:你们读书做笔记,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制作读书卡,书签

生:我把环岛探险的内容做成了书签,用来自勉。

师:赠人书签,共同分享。

三、 引导分析问题

师:现在,大家来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精神支撑着鲁滨逊?

生:支持他活下去的是坚定的信心和对家园的渴望。

师:是啊,在那么遥远的荒岛上,他感觉得到亲人渴盼他团聚的目光依然那样温暖。

生:这个顶天立地的血肉之躯坚信——勇者无惧。

师: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决不退缩。生命只会因为追求梦想才会留下真实的印迹,生命只会因为追求梦想而更加绚丽,这就是鲁滨逊为我们写出的生命的赞歌。

上一篇:我的家人作文200字下一篇:永恒的一天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