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精选14篇)
1.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一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论述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这种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体现在:①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2.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二
微博互动式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对信息化条件下把握文化发展趋势的准确性。微博(MicroBlog)(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微博用户高达2.5亿,网民使用率达48.7%,已成为近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微博进行文化传播、参与文化建设,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交往工具。大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成长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实践这一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性格特征,思想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高职思政课已经成为时代的课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政课的教学。加之学生认为思政课对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没有多大帮助,从而导致思政课不被重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高职生将来多数是企业的骨干员工,如果不注重引导这个庞大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成为社会共识,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堂上也经常被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在信息网络的大环境下,它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很难让学生参与其中。本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把微博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了微博互动式教学法。微博互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把微博这一即时网络通信工具引入教学过程中,运用微博的发布、评论、回复等功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师生互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网络文化为阵地的新形式教学辅助方法。
微博互动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学实效。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转机。高职思政课微博互动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化价值多元化社会背景,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及党和国家对他们思想政治道德的要求而提出的。现在的高职学生群体,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已经十分普及,随时随地上微博已成为每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这就为微博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微博互动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微博互动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强、吸引力大、形式新颖等特点。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定位非常重要,体现在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前精心设计,课堂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开展研讨,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地解答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起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学生主动参与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活跃的充满激情的课堂。
师生全程互动原则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微博上,由于140字的限制将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微博互动式教学是师生全程平等互动的教学活动,可以因观点的不同展开讨论,通过思想交锋和碰撞明辨事理。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一问一答”,而是“一问都答”。必须强调的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微博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体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可以正面阐述,也可以提出质疑,但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才能让学生接受。
有错即改原则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微博上发布的内容可及时公布在互联网上。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会有一些偏激的想法,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发现这类问题,应立即予以纠正,及时删除不良信息。
微博互动式教学环节的实施
笔者在网络上注册了“思政网络红色课堂微博”(以下简称“红色微博”),要求听课的学生每人申请一个微博,并关注“红色微博”的动态。在“红色微博”开设后,要加强网络文明教育,预防学生通过微博发布负面信息,倡导文明上微博。在实施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如下三个互动环节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前互动课前互动环节是微博互动式教学的引导阶段。这个阶段“红色微博”所发布的内容,一是课堂讲解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学前预习;二是一些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学生根本不会理会“两会”内容,认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当笔者在“红色微博上”发布“如果你是两会代表,你的提案是什么”的问题后,学生们立刻关注两会中的提案,并纷纷献言献计,有“打击城市黑车”、“控制房价物价”、“关爱残障儿童”等社会热点提案,也出现了“减少大学生吸烟”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提案,这些心声都表露在微博上,学生认为自己享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利。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环节是微博互动式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运用无线网络平台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关章节内容时,教师在重点讲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理论后,首先通过电脑在“红色微博”上发布“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你的日常工作、生活有何启示”的题目;紧接着要求学生运用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登陆微博进行评论。学生的议论会逐渐显示在“红色微博”的评论栏里,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相互看到评论。教师如从中发现学生存在偏激、错误的想法,便及时利用微博的回复功能与学生互动;最后是所有的学生写完评论后,教师选出较好的评论与其他学生共享。
课后互动课后互动环节是微博互动式教学的补充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课后作业在“红色微博”上完成,再由教师在微博上一一批改,就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同时课后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微博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三个互动环节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一些网络语言与学生沟通,这样既能拉近师生距离,也能活跃网络气氛,让师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互动。
总之,随着网络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变化,善于运用微博等新网络媒体,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秀村.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
[2]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赵国龙,朱贤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互动”范畴[J].教育探索,2008(4).
[4]文艾良.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运用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2).
[5]张铖.研讨室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2).
[6]汤宗礼.微博在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5).
3.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小组互动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实施关键性环节的小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有效展开。大多的小组互动中,虽有小组的形式,但缺乏生生之间的有机合作,部分学生往往在交流中掌控着话语霸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成为了听众和陪衬。另一方面,生生之间缺乏思维碰撞的对话过程以及自我的反思过程,许多小组互动在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可一节课下来,却发现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更别谈个人认知的发展。基于此,探析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小组互动的内涵,进而提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互动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
维果斯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社会文化理论不是关于人类生存的社会层面或文化层面的理论,而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把语言习得看做是将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1]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并通过该过程获得发展。可以说,发展即是“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
维果斯基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维果斯基而言,认知的发展过程不是儿童独自完成的,而是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接触中完成的。从本质上讲,知识的习得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透过经验分享和价值协商后达成的一种共识。同时,维果斯基强调个人所拥有的主观知识不是传递和复制来的,而是个体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不管是个人本身拥有的主观知识还是在沟通、分享、并对他人的观点检验、评判后形成的新知识都是个人内化的表现,整个过程都要求个人主动发挥自己的建构能力。由此,维果斯基指出,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交互是认知发展的基础,称为“智力之间的活动”;儿童对双方之间的交互,协商,争论的过程进行内化,称为“智力之内的活动”,学习就是智力之间和智力之内的活动的结合。[2]
二、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学习的内涵
(一)小组互动的目的在于促进认知发展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小组互动的核心目标是促进认知发展。即,小组成员的互动不是传递预设答案的过程,而是在相互沟通和理解中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促进未来发展。个人认知发展的过程可归纳为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个人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他人提供支架式帮助,个人通过有意记忆脱离帮助,内化为无意识的行为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无限递归循环的过程。在小组互动中,小组成员通过外化的同伴交往活动及个体内化的过程来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最终达到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的目的。因此,课堂上的小组互动绝不是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滔滔不绝却一无所获,而是要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并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组互动过程的有机合作性
社会文化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最近发展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在作为成人的教师和一定的专家指导下,而且在有更高能力的伙伴存在的场合,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准。[3]维果斯基详细解释了“更高能力的同伴(more capable peers)”,他指出,不需要每位小组成员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到最好,因为大部分的活动都包括一系列的任务,某一成员在他擅长的部分可以给予他人帮助,同时在其他不擅长的部分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即使同伴之间的能力相当,但一个小组集合了所有成员的个人贡献要比独自一人更能建构一个解决方案。
小组互动过程的有机合作也意味着每个成员集体责任感与合作精神的培养。这里学习不是“个人自扫门前雪”的个人活动,学生不再是学习中的“单干户”,相反,每个人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集体负责,达到利益相关、彼此共赢的格局。在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网中,学生既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又能欣赏同伴,关心他人,彼此自尊自重,互信互爱,获得思想上的成长和精神上的满足。
(三)小组互动过程的对话性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以对话为媒介的交互作用的文化实践活动”,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被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4]对话的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讨论行为,学生总是在分享和交流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总是在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帮助。
在小组互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知识、认知结构都不尽相同,在与同一信息相遇时,就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各有特点的反馈。通过小组交流,又唤起了他人不同的或相似的观点和见解,或是责问,或是补充,或是质疑,或是批判,从而对某一问题产生了更高质量的理解。当然,这一理解并不一定要最好、最正确,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小组成员通过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通衍生出大量的协商,以及为克服表达上或是内容理解上的障碍而做出的会话性调整。正是这种同伴之间的对话引导着互动过程不断深入,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和情感的共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摆脱原有认知的局限性,超越自我的能力水平,思维得到发展。
(四)小组互动的反思性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考虑社会活动与内化过程并将两者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因此,课堂上的小组互动不仅包括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包括学生观察、感受和倾听他人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并加以模仿、内化和应用的过程。将学生机械的分组,简单的组内交流不一定会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也不一定会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让学生的行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
反思是指在小组互动中,生生之间不断的内化彼此的观点,吸取他人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再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发现认知冲突,扩展和修正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对事物更高层次的理解。小组互动中,生生进行反思的主要手段是对比。对比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教学阶段,它总是内隐于生生的对话、协商、感知和领悟之间,正是在不断讨论和探究中,实现着反思的过程。反思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生生在智慧的碰撞中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并改进的过程。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初中语文小组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一种促进平等、合作与探究的心理和空间环境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教学就是要创建一个致力于关心、合作、对话、意义生成的课堂学习共同体。[5]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合作的心理环境。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任何一方的观点都不是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有机会独立思考并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声音时,不能以自己预设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而要抱有一种尊重、民主的心态,认真倾听和反思,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此外,语文课堂应该充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各种真实的探究机会。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节奏,结合自己的经历,自我调控地去发展。只有当学生们真正享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时,小组互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
小组互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下进行的,教学场景的布置应体现合作与创新。在分组方面,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互补性的小组,每组4-5人。教师可对小组内成员分配角色,如,汇报员、记录员、监督员、检查员、组织员等。在座位设计上,尽量为“田字格”形结构,这样有利于生生、师生之间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来进行互动。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开展任务型学习
任务最主要的是关注意义,关注学生如何表达想法,传递想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有话说的话题,并围绕这一话题设计一个完整的任务链,任务之间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如教师在教授李白的《行路难》一诗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你心中的李白”。这个任务学生主要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二:“走进李白”。 读文是为了阅人,那么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可以从文章的主旨以及字词句理解的角度来谈,如“冰塞川”象征着作者面对的艰难险阻,“拔剑四顾”暗示了作者不甘消沉,奋勇直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唱出了作者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第三:“李白与我”。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我要从诗人身上汲取怎样的品质?摆脱了传统的诗歌教学仅停留在背诵,字词翻译等知识层面上,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人人都置身并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兴趣浓厚,情感充沛,你来我往,讨论热烈。
此外,在任务的完成中,教师也要多提富有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问题,以便引发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和李白经历相似人物,你还知道哪些?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这类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不唯一性使得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来展示各种观点并最终达成共识。当然,相对结果来说,更重要的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了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多提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引发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在教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时,教师可以提问“老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进而思考:“老北京与其他文化名城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需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文化名城,进行比较,进而深入讨论。又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小说中的阿Q以丑为荣,盲目自大,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但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胜利法造就了人们积极宽容的处世心态,面对困境时要多考虑积极的一面,忽略消极的一面,请同学们就精神胜利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像这种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不唯一性使得不同观点的学生在思想的交锋中来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然,相对结果来说,更重要的是智慧碰撞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四)采取促进学生合作与发展的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在语文课堂中,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生可以量化的知识,还应把态度、情感,合作意识,反思能力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课堂测试是一种最普遍的评价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堂测试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人提高分以及个人在小组中的得分。以提高分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改变了以往那种为了个人名次而争输赢的模式,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论以往成绩如何,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只要不断努力,力争超越自己就能不断进步,就能为小组做出相应贡献。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学习态度、合作意识也会相应的发展。
描述性评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价方式。与传统的评课方式相比,描述性评价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仅仅如实的描述现象,如学生的参与程度,互动状况,是否有创新的观点等。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其他小组成员或老师所提供的信息描述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用描述性评价来构建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同时促进自身积极反思,将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法宝。
注释:
[1]高瑛:《认知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
[2][5]Wells:Dialogic Inquiry:Toward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ory of Educa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3][4]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学展望,2006年,第8期。
4.小组互动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篇四
小组互动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说道: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体会到:面对着眼前一个班的学生们,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知识,课堂中游戏的快乐体验和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很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出现的.结果往往是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了课堂的各项内容,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旁观者的局面.而这一问题也正是现在小学英语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
作 者:俞娅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江苏,昆山,2153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12)分类号:H3关键词:
5.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篇五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历史地、辩证地考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发现,二者的互动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古代科技与农业社会的原始融合、近代科技与工业社会的分离、当代科技与知识社会的全新的全面融合等阶段;各阶段特征迥异但又紧密相连,从而构成科技与社会互动历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作 者:蒋美仕 刘业军 雷良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3(4)分类号:C919:G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 互动 历史 审视
6.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六
一、通过讨论进行互动式教学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的讨论,进行互动式教学,改变了枯燥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活跃课堂气氛,互动起来,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对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通过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步,在互动过程中获取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通过实践进行互动式教学
化学知识离不开实践,通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互动的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投入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燃料及其利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了解燃料的燃烧可以发出热量,利用热量可以产生动力,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内容。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踊跃发言,提高学生的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内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的化学课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7.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七
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 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当前,面临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契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运用青少年社会教育丰富实践形成的理论成果指导开展工作。
一、运用青少年社会教育自主参与、活动体验的功能特征,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总书记强调: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工程,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教育具有培养和选拔的功能,但教育之道归根到底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培养人的方向,更确立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观。新东方俞敏洪先生前阶段的一个讲话中提到应该培养“以良知、 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 精神独立的国民”。我认为很有借鉴意义。否则我们就会培养出钱理群先生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是温铁军先生讲的“有技术没文化的小知识分子”。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不是一己悲欢、不是杯水风波”,笔者认为对教育工作者同样适用。作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教育形态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要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综合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和价值变动轨迹,依托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生动、有效的载体,把枯燥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事例和具体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国情、感受社会、认识人生,克服价值观教育给青少年“假、大、空”的印象。同时,青少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所以载体创新非常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思想引领的目标和任务潜移默化融入到符合青少年特点,易于他们接受的青少年教育方式中,青少年社会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突破了以讲授为主的学校教育,采用活动性教育,强调青少年经验发展额价值,让其在经验生成中达到总书记提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要求。
二、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理论实践中的应用
古人云: 文以载道。总书记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
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中明确指出: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的教育只有立足于自身文化才能在未来世界文明格局中拥有文化辐射能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涵极具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以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告知了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仁者爱人”。朱熹说 “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王阳明说“致良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同时更教会我们运用何种载体育人。青少年社会教育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必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服务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随着当代广大青少年思想意识和生活空间不断发展扩大,在其认知社会、参与社会的需求中,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要素渗透青少年社会教育各种活动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整体认知,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要以人文环境建设为软渠道,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青少年的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打造形成一批传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项目。
三、充分借助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广泛开展夏(冬)令营活动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夏令营是以亲近自然、鼓励探索、培养能力、促进友谊和丰富人生为基本宗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具有团队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显著特点。夏令营活动时间一般不长,却以其深刻的体验性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充满激情地走向未来。因此,创造性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已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0313所,其中教育系统所属8707所( 独立建制的3307所,依托乡镇中小学乡村青少年宫5400所) ,其余归属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的群团组织。根据2014年5月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组织的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教育资源专项调查报告,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702家,其中省级20家,地市级245家,县级437家。这都为广泛开展夏令营等活动提供了丰富时间场所。
2014年暑假,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发动各地少先队组织、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积极探索路径、创造条件,发挥好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了暑期红领巾夏令营活动。同时,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对全国100家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的夏令营情况进行了监测。这100家单位共设计开展夏令营活动近600项, 适龄青少年参与人次达13万。在这些夏令营活动中,33. 17% 以体验类为主或包含有体验类的内容,47. 5% 为免费活动,每项活动平均为期4. 65天。
实践证明: 各地在夏令营建设和活动方面已形成了一套丰富工作体系,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社会上夏令营组织管理一定程度上的无序和鱼龙混杂。2015年,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五届三次理事会上已建立专门的分支机构夏令营工作委员会,希望逐步建立营地和相关举办机构、从业教师应具备的资质标准、认证流程体系,促进夏( 冬) 令营活动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总结市场开拓经验和活动开展规律; 搭建国际夏( 冬) 令营工作交流平台; 学习国外先进夏( 冬) 令营行业管理经验发挥作用。
摘要: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8.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交融互动 篇八
在陕西省审计厅大力支持领导下,经过省审计学会精心筹备和策划,2011年5月中旬,第三届全省审计系统青年论坛在西安召开,来自省厅及有关市、县审计系统近百名青年审计干部参加了此次论坛。陕西省审计厅副厅长李健到会并讲话,省厅副巡视员袁朗出席了会议,省审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兴国主持论坛。西安交通大学段兴民教授和西安财经学院薛小荣教授分别对代表的发言作了精要点评和分析,省厅特邀审计员吴晓凤、李云鹏到会畅谈感想与收获,对此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会上,李健副厅长等领导和专家向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此次论坛,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预期效果。
在论坛上,12位代表就不同研究方向和命题进行了研讨发言。西安市审计局禄茵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生成机理及其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项防范措施。一是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应尽快完善《预算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从法律层面将地方政府的债务纳入债务专项预算管理。同时,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化解债务纳入政绩综合考评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要建立政府偿债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明确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控制体系标准,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内部预警机制和有效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及报告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大融资平台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的认定程序、评价标准,使其职责清晰,治理结构完善,规模合理,运作规范,核心竞争力较强。四是深化地方各级人大监督的内容,积极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及其审计监督作用。
省厅张静结合联合国审计在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质量控制、审计技术等方面的做法和特点,阐述了对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借鉴意义。一是借鉴先进审计理念,拓宽审计工作思路。借鉴联合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审计思路,突破国内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思维,树立“大审计”理念。二是注重整改落实,体现审计成果最大化。借鉴联合国审计强调提出建设性审计意见和建议并督促落实的思想,推进我国政府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三是加强审前准备、现场管理和审后整理工作。审计工作方案要具有指导作用,项目实施方案要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四是将效益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起来,开展结果导向的成果预算管理审计。五是借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加大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的使用。一方面,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逐步开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
商洛市审计局段成钢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政府性债务审计应发挥的作用,探讨了进一步强化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思路和对策。一是充分履行职责,揭示政府债务管理问题,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资金管理使用、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问题。二是评估偿债能力,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连续、动态的审计,及时识别、评估、预警债务风险。建立政府性债务监管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积极服务宏观决策。三是注重绩效审计,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审查使用债务资金的项目,检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项目举债是否合理,促进地方政府建立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保证债务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四是促进债务管理机制完善。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区分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促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机制;促进健全债务防范机制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省厅席海昕认为审计现场管理是审计业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强化审计现场管理,一要严格现场取证程序。主要包括: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恰当处理和评价审计证据。二要做好审计组人员的分工及现场调度,加强审计现场组织管理。根据总体审计目标,把审计事项进行合理分解组合,及时分配和均衡审计力量。三要强化审计现场沟通管理。一方面,加强审计组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审计现场要定期召开审计组现场业务例会和审计组与分管领导碰头业务会议,这有利于信息传递与沟通;另一方面,加强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审计人员在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的前提下,注意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人员的沟通协调。四要加强审计现场信息管理。加强对审计信息认识、获取与开发审计信息能力和效果、储存与处理审计信息及反馈审计信息的管理。五要做好审计现场考核管理。主要包括:审计人员执法行为的考核;审计组阶段工作的考核;项目审计进度的考核;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考核等。
省厅闰波认为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举债风险、监管风险和偿债风险等三个方面。有效防控债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1、建立健全债务管理体系。一方面,尽快启动地方债券的试点工作,开辟规范、合法的举债渠道;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债务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统计制度,加强对政府债务的动态监控;同时,结合预算编制改革,多渠道筹资建立偿债基金。2、强化债务监督机制建设,积极发挥审计专业化监督作用,建立由地方人大牵头,各监督部门共同参与的审计监督整改联动机制,强化审计意见整改落实。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则必须从源头上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一是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核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减少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二是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将工作模式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大地方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淡化地方政府举债动机。
铜川市审计局王涛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审计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五个问题,即:审计项目立项不科学,不严谨;审计项目各层级质量复核把关不严;审计质量责任追究不力;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对称;审计人员知识更新缓慢,结构单一。对此,他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对策。1、以审计立项为切入点,筛选精品审计项目。在确定项目时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把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对所选项目的重要程度、风险水平,审计预期效果,审计频率、覆盖面以及项目对审计资源的要求等因素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2、以审计实施过程为主线,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实效。一要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求“实”;二要在审计查证过程中求“细”;三要在质量把关过程中求“严”。3、以质量考评为引导,健全审计质量激励机制,精心组织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定期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通报。4、以审计项目稽核为抓手,促进审计项目质量过错追究。按照有关审计程序和审计项目管理规定对审计项目质量、审计执法行为,遵守廉政纪律等进行审计。
5、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夯实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省厅冯名星在揭示编制和执行审计实施方案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一是深入细致进行审计调查了解,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二是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
以及所需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三是加强审计风险评估。首先,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人员的诚信和能力,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变动情况,单位的业务性质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变化情况,影响单位所在部门或行业的环境因素等评估该单位的固有风险;其次,根据内部控制测评结果,如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缺少某些控制环节等来评估控制风险;最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确定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四是对重要事项确定审计应对措施。主要是评估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时间及其执行的审计人员等。五是把好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关与复核关,严格规范实施方案的调整程序。
省厅师育超对未来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提出了构想。1、把计算机审计工作由数据库审计扩展到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支撑其财务、业务软件运行的基础,在实施信息系统审计中,应先与有关业务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熟悉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交技术文档资料。根据前期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主要是通过调查系统管理方法,分析信息组织方式和信息处理流程,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并测试应用系统软件的合规性、正确性、安全性及有效性。2、计算机审计工作由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发展。以即将开展的审计对象数据库的建立工作为基础,结合审计管辖范围内的被审计单位定期资料报备制度,即业务处室管辖范围内的被审计单位将其经营管理、财务状况、重大事项决策等相关资料定期向主管审计处室报送,将其资料导入数据库存储并建立被审计单位动态数据链,以实现对审计范围内各行业关键指标动态分析。3、开发专门的审计软件,接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省厅朱理平认为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提升审计职业技能是提高现场审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同时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信念和敬业精神,忠实地履行自己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2、注重审前学习培训环节。审计组应加强审前学习培训工作,为审计现场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树立审计人员的宏观大局意识,为项目审深审透做好知识储备。3、重视审前调查程序,充分发挥审计方案的作用。编制审计方案前应进行周密细致的审前调查,在收集有价值的审计线索时,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归纳分析被审计单位资料信息,评估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初步确定审计重点和突破口。4、加强审计现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审计项目的现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召开审计现场总结会议,就审计组成员之间具体审计工作的进行协调管理,主要解决审计工作按程序有序开展,各司其责的问题;二是建立审计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就工作进度和审计阶段性成果进行协调管理,主要解决现场审计结果的展示汇报,上级领导意图的把握,目标任务能否按期完成的问题。
省厅宁晶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入手,主要从时间线、切割面和绩效空间这三个维度上揭示地方政府性债务应重点关注和控制的部分,最终形成举债偿债决策时的三维模型。1、时间线: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任何事物都有它发展的主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发生,运行和结束也清晰的遵循一条明显的时间线,地方政府性债务项目都应该严格按照上述流程来控制。2、切割面:项目——资金——参与主体。(1)项目。政府作为政府性债务的举债人和偿还人就必须严把项目关,确保本年预算内资金用到地方,用到实处,(2]资金。政府性债务面临到期还债,这就必须把握“借一一支——收——还”这一整个资金的流通链条,资金在任何一个结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行和债务的偿还。(3)参与主体。加强参与主体的管理是把握政府性债务的关键,融资平台公司是否具有举债资格和举债的额度应该通过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人民银行以及银监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认可才得以成立和运作。3、绩效空间:收益与风险——公平与效率——,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绩效空间内的四组关系基本反映了该空间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它与时间线和切割面共同组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三维模型。在审计调查中,审计人员可以遵循时间线进行某笔债务或某个项目的流程分析,把握其事前、事中、事后的关键点,随后,审计人员可以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对项目、资金来源和流向、参与主体资格审查和举债额度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审计人员在提出审计调查报告前应综合分析绩效空间内的四组关系,评价其收益与风险、公平与效率等相关要素,以使其调查报告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分析,为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榆林市审计局吕波认为加快我国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审计体制的改革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可以将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转变,摆脱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成为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外部监督,在客观上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二是加强审计法律规范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法律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文化的传统弊病需要得到解决,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扫清障碍。首先,立法要体现公平、公正、统一的原则,强化监督和立法审查机制;其次,修法和立法程序要公开,体现法律文明;再次,要树立执法公正、执法文明的意识,在公正执法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只有实践审计文明的法律建设,才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有效支持。三是社会正面评价的激励。要注意到社会舆论的正面评价与政府的支持,从正面培养审计人员高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并使其良好的职业精神得到不断的强化,使不好的审计行为得到抑制。四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一方面,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审计人员终身教育,给审计文化的培育以肥沃的知识土壤;同时,注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
段兴民、薛小荣两位教授对上述代表的发言作了简要评价。他们认为,这次论坛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选题较新、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二是适用性较强,紧贴审计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政府性债务审计、审计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等;三是研究分析较为缜密、透彻,有些论文结构严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逻辑性较强;四是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抓得比较准,关注到一些社会敏感焦点问题,如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以及加强债务审计等。审计研究视野比较宽广,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同时也提出了审计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分析深入不够、研究论文不规范以及理论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并对提高青年论坛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9.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九
内容摘要: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种互动被赋予新的意义,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在多维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如果这样来认识和实施教学,整个过程就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基于现有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和互动课堂教学的诸多优势,在新教材实施之时,为了更好地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课堂教学,以及本校教学实际,进行《品德与社会》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确实初显成效,孩子们在品德课中积极参与,乐于学习,学习能力大有提高。
10.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十
1、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
1.1教师要注重导课环节
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课相当于一张精心设计的书的封页一样,都起到吸引人注意的目的.,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学会如何启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导课的时候可以设置许多问题,通过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效率。例如,在学到be going to句式的时候,可以问起学生,“之前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描述未来将要做某事的短语啊?”学生也许会回答will do something等等,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联想到leave,arrive,go,come等词的进行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这一语法项目,这些都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教师面对学生的正面回答要进行强有力的鼓励教育,例如,“Great,Welldone,Wonderful,Excellent”等词来夸奖他们,正面的鼓励和夸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时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给力的表演而忘乎所以,而交头接耳,班级纪律差的现象,而这时适度的班级管理也是考验教师的一项重要要求,然后教师可以言归正传,继续将begoingto,willdo等固定用法总结一下,通过总结和区分,让学生对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有大体的了解,最后再通过练习题加深巩固。学生和教师在上面的例子中就达到了完美的互动,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1.2适度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增强教学气氛,形成互动教学
在主体教学理论中,提过要将教学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传统课堂中是体现教师的主体,而新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怎养能被充分发挥才是教师甚至教育界应该考虑的问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必须转变教师占主动,学生占被动的模式。笔者在求学过程中的一位教师令我记忆犹新,这位老师每周会抽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解单元知识,其实不外乎课后的单词和短语,课前让学生回家准备课,下次上课让学生到台前来讲解一些简单的词汇以及短语等,这位老师完全放手发动这位“代课老师”和下面的学生,而且她本身也坐在学生位置上向这位老师提问,当预习效果展示好的时候,她对学生进行表扬,当预习效果差或者是学生某个知识点也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她会及时进行更正以及鼓励。笔者深刻的记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真正的参与到课堂讲学的环节中去,和从前被动的接受完全不同,学生在主动预习、查词典的过程中也是对知识深层次的挖掘,主动的讲解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在这位代课教师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说明,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更能营造出交流、互动学习的氛围,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师生互动。
2、初中英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界领域的重要课题。教师和学生是两大重要主体,而教师以及学生双方的活动也构成了双方的互动过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主体在教师一边,而现如今主体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学生一方,但是教师的主体作用也不可缺失,因此,发挥这两个主体的作用以及通过两个主体形成主体之间互动的反应,对于教学以及教学效果起着重大的意义。在国内外的众多教学研究表明,在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2.1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互动教学
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考试考的项目,例如,听力、作文、语法等。这种教学模式是目前许多学生会做题不会口语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语言是通过交流才体现出其重要性的,哑巴英语只能是对付考试,对于学生的将来没有好处。从初中开始,英语教师就要注重英语口语交际的培养,而口语交际能力是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互动教学就是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也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2.2初中互动英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除了互动以外,还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使英语学习能力像汉语一样逐渐形成习惯。而相对于教师而言的互动创造性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学生的举一反三和发散性思维也考验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教学互动环节上,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相关的课外知识问题,教师给予回答,这也使教与学双方在互动环节下相互锻炼,互相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中月.初中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
[2]陈红梅.英语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
[3]孙庆红.“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
11.口语训练中多元互动方法的运用 篇十一
“听说互动,听为说作铺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得懂才能说得出、说完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适当的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例如: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看书,集中注意力听课文录音。然后让学生把课文陈述出来,鼓励学生尽量做到情节完整。把原文的精彩部分和好的词语说出来,和同学们一齐分享。老师再出些问题让学生们答一答,讲一讲,大家也来补充一下。在这听听、讲讲、答答、评评的过程中,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看说互动,看为说做服务。”作为初中的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指导学生细看课文、观察生活、搜集素材,把这些作为说的依据,以此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这样必然引起学生说的兴趣。例如:学习了沈复《童趣》,让同学也来说说自己的童年印象最深的趣事。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抓住神态、动作等让说更精彩。童年的时光在这说中又回到学生的身边,学生当然会按捺不住,不说不痛快。初中语文每单元都设立一个综合活动部分,教师往往不太重视。其实综合活动部分是“多元互动”的一个训练基地。我们应好好利用,拉近学生和语文科的距离。例如在《漫游语文世界》中,教师可按活动要求,明确任务,让学生上网找自己姓氏的由来;利用字典或向父母找自己名字的意思;收集各店名,并归纳店名的类型;找店铺、路边宣传栏、条幅和广告中的错别字;找找自己喜欢的广告词等等。老师从中指导他们整理。利用一节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整理的材料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学生不但在掌声中得到了收获的快乐,又可开启学生说的话闸,从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和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
“读说互动,读是说的催化剂。”读和说虽都是用嘴说出来,但二者又有不同。读是吸收、借鉴,说是表达、创造。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好好的运用这些例子,挖掘其精华。教师不但要学生了解课文,更要学生去掌握。例如:课文中景物描写,你喜欢什么?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原因。这一段话运用了一系列形容词或动词,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里。然后再模仿说一说等等。老师在训练初期应指导学生说的条理、思路。这样,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完成知识迁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只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整个认识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拓展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这就有赖于读说结合,把读到的材料认识、深化,从而去开拓说的大门。
“做说互动,做让说更精彩。”初中学生有好奇、好动的个性,喜欢生动活泼的活动,教师可适当让学生把课文作表演的蓝本,指导学生自己写剧本,作表演。学生在这类活动中,很容易获得成功感。例如:我校曾举办一次“课本剧”的表演比赛。同学们是积极参与。出谋献策、编写剧本、服装设计、海报出版、节目排练真是热火朝天。通过做说结合,让学生找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心理学家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喜悦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多样、生动灵活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
“写说互动,相得益彰。”在语文教学中,是离不开写和说这两个环节的。我们在平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一种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拿起笔来却无从下手。一种是善于用文字表达,但就是开口道不出话。这样一来就不能让学生做到真正的驾驶语言,阻碍他们学习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做好说写的互动。在这过程中是以教师“小动”,引发学生的“大动”。老师应是“一石”,学生应是“千层浪”。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提疑问,小组讨论,并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同学们汇报,然后让学生把握互相分析的结果,答题的思路用笔写下来。在作文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布局谋篇、材料的选择、材料处理。下笔写作后再把作文进行小组的集体批改,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不但找到写作文的乐趣,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口头的表达也相应提高了。
12.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十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法
目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还不令人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主体性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增强实际效果, 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我们作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课教师, 试图就这个问题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一、以网络化主体性教学法加强师生信息交流
网络化主体性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去主动获取信息, 从而学习和消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网络是现代社会新的交流方式, 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 它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内容生动活泼, 既有文字, 也有图片、视频, 立体感强, 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所以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因此, 运用网络化主体性教学方法, 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良好条件。
那么, 我们如何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网络化主体性教学方法呢?第一, 教师要积极做好与课程有关的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提炼工作。我校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世界大学城就建立了《概论》课教学空间,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及多媒体课件, 还有教学案例、视频、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解析、参考书目、课后练习以及学生学习成果交流等资源。这些资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自主上网浏览、随点随学和交流, 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平台。第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取和分析网络信息。在《概论》课第八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中, 我们就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历史资料以及现实焦点和热点问题,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信息资源库, 将狭小的课堂空间扩展到社会的大舞台,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三, 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途径有效传递教学信息。让学生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 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思想状况。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到, 网络既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天地, 同时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复杂世界, 既有真实的信息, 也有虚拟的内容。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辨别真伪, 从中吸取健康的营养, 扩大知识面, 也要防止上当受骗, 避免负面因素的影响。
二、以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法强化师生互动探讨
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是与传统灌输不同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论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设置主题、互动研讨, 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我们运用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法, 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能更多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从而激活课堂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论、深化思考、锻炼能力、提升思想素质。
譬如, 我们在《概论》课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主义生态文明”教学中, 就运用了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法。首先, 设置了“十八大为什么着重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生态文明提出的客观背景和现实依据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讨论主题。这些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而能赢得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回应。其次, 我们围绕主题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学生通过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有的提出了我国资源短缺问题, 有的提出了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 有的提出了土地流失、家园毁坏问题。学生提出这些问题, 有具体数据和事例, 生动形象, 很有说服力。在这些问题讨论的基础上, 学生得出了“资源支撑不起、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存危机、发展难以为继”的结论。教师接着引导说:“我们怎么办?”学生于是又展开讨论, 从而得出了“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结论。教师又继续引导说:“什么是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什么要求?”这样层层深入讨论, 学生就把教材内容逐步消化了。最后, 就顺利形成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期盼, 也形成了从自身做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因此, 讨论式主体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都是很有帮助的。当然, 运用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法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教师提出问题后, 学生有时不知所措, 即使有些学生站起来回答, 也谈不到要领和关键。为解决好这个问题, 教师对讨论的问题要提前布置, 讲清楚讨论的目的和要求, 并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 预习相关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发言提纲。教师也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从中选择一些准备充分的学生重点发言。当然, 对参与讨论的学生, 教师要进行鼓励性点评, 然后进行系统总结, 得出正确结论。
三、以研究型主体性教学法致力学生自主探究
研究型主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研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 它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技巧。学生通过特定专题的综合研究, 能自主地建构相应的知识, 从而培养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能力。
我们在2015年《概论》课教学中, 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 每个研究学习小组为5人, 在教师指导下分步实施。第一步, 引导学生自己拟定研究主题。围绕课程教学内容, 有的学习小组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研究》, 有的确定了《“中国梦”之“国家梦”与“个人梦”关系研究》, 有的确定了《“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研究》, 有的确定了《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战略的特点研究》。在选择研究学习主题过程中, 还必须说明选择该主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步, 学生自己分析该主题的研究动态, 形成该主题的研究现状综述。第三步, 明确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研究学习, 形成相应的研究学习小论文。第四步, 学生总结研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 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五步, 学生总结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最后形成研究学习成果报告。我们通过这种研究学习活动, 提高了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想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得到拓展, 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锻炼。当然, 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还不强。二是学生的研究能力也不够, 对主题的研究动态把握还不够准确, 有些学生还不知道如何撰写小论文。三是研究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也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同时, 加强针对性的指导。
四、以实践类主体性教学法加强学生自主体验
实践类主体性教学就是依据课程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主动参与实践,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个方式, 能促进学生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对理论的认同。实践类主体性教学可分为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校外社会实践三种类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
譬如, 为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 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现实、积极实践,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我们在《概论》课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中, 就运用了实践类主体性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学习十八精神·关注探讨民生”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教育发展、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收入分配、居民住房、安全稳定、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实践体验, 然后以事实说话, 用精彩文字展现和流露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责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又要进行精心指导, 帮助学生确定好选题, 指导学生学会社会实践与调查, 并对每个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和评价。在实践类主体性教学运用中, 我们也发现了问题。一是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能力参差不齐。二是社会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还不够。三是实践形式还不多。四是由于学生人数多, 教师指导力不足。因此, 要增强实际效果还有不少应努力的地方。我们要在以往实践教学基础上,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做好充分准备, 精心设计实践主题, 切实加强指导, 使学生真正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并主动参与实践, 真正促进学生了解时代、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
参考文献
[1]李阳, 石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究[J].科学社会主义, 2015, (5) :109-112.
[2]谷军.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4, (2) :49-56.
13.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十三
移动互联网在微博上的互动:我们的智能手机既可以上网也可以上微博,可以随时随地的和在线的博友聊天、发私信等功能,也可以做到推广的作用,在发送微博说说的时候加上@后面是对方的微博名称,这样既可以让对方收到系统私信的提醒。在微博上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发私信,我们可以多个聊天和单个聊天等,也可以建立微博群,这样就可以达到发送推广信息的功能
移动互联网微信的互动,首先我们的QQ、手机、微信都要相互的绑定,我们的微信一定要使用为办公手机。开通好手机号的的查找功能,通过自身存有的手机号码搜索到有多少人开通微信,微信有群发的功能也有单发的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通离线功能,无论是客户发送到QQ上或者微信上都可以收到客户发送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QQ的互动,只要我们的手机有QQ功能和开通好上网功能,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和客户达到互动,把客户的QQ加为好友,随时的和客户聊天,客户遇到的问题都能够随时的解答和帮助
14.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 篇十四
【摘要】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迫于高考压力,教师和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埋头苦学上,忽视了与他人的互动,而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入就是打破僵化的教学氛围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意义出发,探究该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互动 高中英语 教学模式 运用策略
引言
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和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埋头苦练上,而忽视了与其他主体的互动。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能够实现能力的提升,而这样僵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引入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纠正应试教育弊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然选择。
一、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意义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的运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互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从而完成知识的有效利用。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具有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反复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具体的操作却并不容易,在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影响下,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自考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盲目地将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必然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而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互助的关系,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够鼓励学生互动,还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展示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如学生通过口语交流,可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而在问题讨论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的碰撞,发现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深化问题的探索,同时,在互动中学生还能够增进感情,形成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情境,营造互动环境。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利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互动中,并在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知识的学习。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日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以英语为沟通媒介的语言环境,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例如在“Travel journal”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并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内容编制与旅行相关的对话,而利用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会对话环境,并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不平等,导致了教师始终处于命令和讲解的地位,而学生只能处于服从和接受的地位。教学地位的不平等必然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单一与僵化,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通常是自上而下的提问,或者自下而上的请教,很难有平等的沟通互动。在互动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与教师在知识获取上的地位逐渐平等,教师必须要扭转观念,主动走近学生,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进而加强在课堂上的互动,增进师生感情。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互动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自主预习入手,利用资料查?、网络视频的观看的等途径,完成主干知识的理解,然后在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就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交换学习经验,丰富学习内容。高中生无论是从知识结构上,还是从学习能力上都具备了独立探索的素质,但是在传统课堂模式的长期影响下,许多学生在互动中,常常会出现过分依赖教师或他人思考,不懂得或者不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而针对此问题,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并通过对自主学习教学的评价,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是落实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根据角色任务自主开展互动交流,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并通过教学任务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例如在“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中,教师以西方的圣诞节为话题,让各小组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在互动交流中,讨论西方圣诞节的传统意义,并结合实际,讨论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圣诞热”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深化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之,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操练变成了灵活应用的过程,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动力,从而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社会互动理论的运用】推荐阅读:
文化互动理论08-02
基于“互动式教学”理论的高校思政课课堂讨论有效性探究10-05
师生情理互动的策略11-02
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07-18
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07-28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10-31
小学生习作有效互动的研究06-26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08-26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课堂的构建论文10-23
智能触控互动一体机的优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