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2024-09-18

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精选10篇)

1.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一

一、基本情况

截至年4月,我处所属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共计24个,其中总支1个,支部23个,党员人数210人,占全处党员总数的6%。处党委按照分块管理的原则,将城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划入街办经贸办党总支管理,将城区外的划入江口社区党总支管理。

党的十x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按照xx大要求,马家店街办党委以改革创新精神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积极促使“两新”组织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力量、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我处“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发挥作用好”的特征。年我处“两新”组织新党员发展的总量已占到了全镇新党员发展总量的41%。在年处党委的“七一”表彰中,“两新”组织有3个党支部被评为“优秀党组织”,2名党支部书记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8名党员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健全机制,改进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一是完善领导工作机制。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完善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坚持上下联动,层层负责,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根据企业产权性质、经济状况、党建基础、业主重视程度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指导。二是实施联动联建机制。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积极实施党、政、工、团互相联动,建立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实行定期研究、定期通报、定期会办、定期督查,密切配合,强力推动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三是建立典型带动机制。每年通过宣传典型,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枝江众和苗木专业合作社作为新社会组织的代表,在成立后,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年,众和园林苗木专业合作社完成销售收入150万元,获纯利20万元,并形成集体积累7万余元。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宣传表彰,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处工作的开展。

(二)把握特点,积极探索“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两新”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健全了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服务职工以及党员发展等各项制度。根据“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台帐和联系制度,真正做到“管好在家的,管住外来的,管活外出的”。我处奥美公司党支部成立后,以服务党员、服务职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宗旨,探索出了一条发挥“两新”党组织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一是致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设置宣传栏,大力宣传政治理论和先进文化,实施厂务公开。争取业主支持,每年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卡拉OK等比赛和春节联欢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增强了支部凝聚力。二是做好联系职工工作。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2会一制”活动,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经过支部与管理层的协商讨论,公司对食堂每月追加了3万元的投入,由每月加餐一次增加为四次,大大改善了职工福利。党员、消毒包装车间主任袁玉琼在公司工作10余年,始终把团结员工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成为职工队伍的稳定器。同行业以员工流失率不超过5%为目标,而她的车间员工流失率控制到2%以内。根据公司需要,支部每年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并定期收集员工小改小革建议,实施企业持续改善活动。支部对困难职工家庭或发生重大变故的职工家庭进行登门慰问,每年关爱慰问资金达2万元以上。三是帮助职工提高素质。定期组织职工培训考试,并举办职工操作技术比武,每年评选员工标兵、优秀员工,并设置突出贡献奖,推荐获奖员工外出旅游、学习。对职工宿舍进行军事化管理,每月检查评比,并对红旗宿舍给予了奖励。四是引导职工服务社会,开展公益活动。组织新员工到福利院等场所进行义务劳动,奉献爱心。由于结合企业实际,立足“四个服务”,企业党支部工作深受党员、职工、业主和社会好评。

(三)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两新”组织中普遍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载体。我处开元公司党支部着力发挥党员的“四大”作用,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一是抓学习讨论,发挥党员的参谋助手作用。如党的xx大召开后,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xx大精神,党员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讨论,形成了“只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才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企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的共识,并建议制定了企业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正是由于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企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仅没有衰败,反而更加富有竞争力。二是抓建言献策,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通过党员联系职工、收集建议,先后在公司内对职工实行“四班倒”制,使职工每月工作日维持在21.5天以内;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达到1000元/月,落实了职工保险、工会经费等待遇,使公司在职工工资以外的投入达到工资总额的40%。公司还采纳支部建议,通过评选“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设立“合理化建议奖”、“小改小革奖”、“技术创新奖”,每年拿出资金对40%以上的职工进行奖励,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内部和谐。三是抓争先创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以比节约、比产出、比降耗、比增收、比奉献等“五比五看”为重点的劳动竞赛活动。通过民主评议,树立先进典型,设立党员先锋岗,并进行表彰奖励。在党员的带动下,企业涌现出大批操作能手和创新能手。重点生产工序中氧化、还原、后处理回收率比过去分别提高了8%、1.5%和1.8%,产品优级品率提高了0.9%,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5.6万元。四是抓职工帮带,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动作用。利用党员专长、因人制宜,发动党员带职工、带班组、带车间,让更多的职工提高素质、发挥潜能。目前在党员骨干的传帮带下,公司已拥有20名高级技术人才,50余名科技后备人才,企业职工爱岗敬业、赶超先进蔚然成风。在党支部的推荐下,公司已有5名党员骨干先后提拔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三、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做好企业主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企业主的理解支持,直接关系“两新”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情况。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环境,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专题座谈会,转变企业家理念,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任务型思想,更紧密的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使企业主切实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的好处,从而更加自觉地支持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两新”党组织及党员的表彰、奖励、宣传力度,提高“两新”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理念。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抓好“两新”党建工作。在工作中一是确立“‘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建党工作理念,以“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实现党组织建设的及时跟进,解决“重建厂,轻建党”的问题。二是确立“服务、促进、引导”的党建工作理念,科学处理“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经济规律、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关系,重点在提供服务上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解决好“经济、党建两层皮”的问题。三是确立“既有本事,又有本色”的党员先进性理念。让党员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在人才市场具有竞争力,真正成为“经济能人”,同时,要教育党员模范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成为“政治能人”,解决“两新”组织中“是不是党员、党员发不发挥作用无所谓”的问题。

(三)坚持推广选派党建联系员制度。现在大多数“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与业主为雇佣关系或是直接由业主兼任支部书记,这种状况不利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正常化。建议从机关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进一步使党务工作者职业化、党建工作规范化。

(四)加大对“两新”组织的投入。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两新”组织支部活动工作经费的投入,摆脱对业主的过度依赖,进一步促使党组织活动正常化。可考虑从工会经费等方面列支,对党支部书记给予工作补贴。同时,对“两新”组织党员的学习经费给予补贴,鼓励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改善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二

两年来,******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和分局党委《关于建立健全垦区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不断完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位,制度规范,目标明确。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组织,建立制度,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党委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进行落实,各级领导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整合各方面力量,切实把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起到作用。

根据总局、分局党委关于基层抓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场实际情况制定了《******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委建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郑勋同志为领导小组组长,场长张晓军同志和副书记李章坤同志为副组长,******党委其他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党政领导

体,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建创建示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继续开展“学帮带”活动。2008年重点在“帮”字上作文章。******党委建立了“三级帮扶体系”。“三级包扶体系”就是******党政主要领导包全面,副职包分管的战线,机关科室包队,基层领导包本单位。全场党员干部121人每人都至少帮扶一户贫困职工,年党员领导干部共帮扶129名贫困职工,另外有条件的其他党员帮扶的贫困职工93名。年底90%以上的贫困职工收入都在人均4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计划。比较突出的是七区先锋号车长李广辉,本人年收入在30余万元,同时他带领五户贫困职工一起承包了40垧马铃薯,每户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实现了当年脱贫计划。通过党员干部的帮扶活动,体现了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党组织与党员谈心,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不断提高每名党员的思想觉悟,使党员干部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思想不乱、纪律不松、工作不停,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出现了一批奉献先锋,义务责任先锋,如社区退休党员宫本元,坚持长年无偿为残疾人服务,帮助民政局给残疾人发放粮油,帮助劈柴、送药。活动中全场共涌现出致富先锋40名,奉献先锋100名,岗位先锋40名。

真开展九个方面的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认真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制定整改措施,理清今后发展思路。目前全场已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10期,培训党员干部1580人次,420名党员参加了科学发展观答题,******场级领导根据分管工作划分题目,带领相关科室深入基层单位对课题进行调研,撰写高质量论文9篇,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2条,从中梳理出9个突出问题。召开******党政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27个个党总支、党支部全部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领导到会指导。

3、抓基础建设,改善活动场所,全面提高党建示范区标准

按照分局组织人事部的要求,两年来******党委在第四管理区、第二管理区、第五管理区开展了党建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一是对第二管理区进行了班子整顿,重新调整了主任和书记;二是集中人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热点的问题,共解决职工来访事件5起;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在第二管理区投入了近20万元资金,用于建一个7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阵地,配备了桌椅、电教设备、图书柜、图书等,并将380平方米的办公室从房顶到天棚,地面、门窗全部更新,在办公室门前修建了一个1100平方米水泥块 的参加组织生活,全年共转出党员3名,同时对暂时流入外地的党员及时的发放党员流动证,全年共发放3名,达到100%。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基层单位的领导对党建示范点创建的工作还不熟悉,工作目标还不明确。

2、基层单位党员活动设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够。

3、撤区规划不明确,党建示范点规划不好确定。

三、今后党建发展思路

3.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城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关要求,切实开展好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巩固提升活动,进一步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到2020年底,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工作覆盖率、单独组建率均有明显提升。力争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不低于X%、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不低于X%、应建尽建率达到100%、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实现非公有制企业职工50人以上的有党员、100人以上的有党组织,市级社会团体和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民办学校、民办医院以及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实体性社会组织有党的组织。覆盖率低于上述标准的县(市)区,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攻坚,大幅提升覆盖率。覆盖率已经高于上述标准的县(市)区,要严谨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目标,巩固成果、查漏补缺,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市直各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能,实现负责的非公经济组织和主管的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两新”组织兜底管理。各县(市)区由组织部门牵头,联合工商、民政等部门,对本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情况进行逐户排查、摸清底数,名目归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推进工作。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对主管的市级社会组织进行排查统计并建立台账;市县两级工商、民政部门归口负责对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社会组织进行排查统计并建立台账;省级以上园区要单独建立本园区非公经济组织台账。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坚持因企(社)制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建立台账,明确工作推进措施、进度安排和责任人。

(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覆盖。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挂靠组建、驻派帮建、龙头带建等方式,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目标,同时,对新组建的党组织,要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保党组织活动能开展、作用能发挥。对于非公经济组织,要重点以X家省定产业集聚区为龙头,统筹抓好商务楼宇、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等非公有制企业集聚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以下简称“两个覆盖”),确保在X家省定产业集聚区设立企业党委或综合党委(产业集聚区党建平台)、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员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在非公经济组织登记时,市县两级工商部门要同步采集从业人员信息;年报时,要同步上报党建工作情况。对于社会组织,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扎实做好市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关业务主管(指导)单位要抓好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和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的“两个覆盖”。要落实“三同步”要求,在社会组织登记时,市县两级民政、工商部门要同步采集从业人员信息;年检时,要同步检查党建工作;评估时,要同步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指标,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另外,对规模较大、具备组建条件而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直接抓,选派干部具体抓,有针对性地做好党组织组建、党员发展等工作。对分散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各县(市)区组织、工商、民政部门和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要兜底管理,可通过建立楼宇党组织、市场党组织、街区党组织、行业党组织、流动党组织、网络党组织等方法,把分散的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

(三)加强“两新”组织党务培训。市委组织部将选择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进行示范培训。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制定培训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党务知识、国际形势、群众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设置课程,抓好对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的全员轮训和任职培训。同时,要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选择“党建基础好、工作开展好、带动引领好、示范效果好”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打造成观摩学习、体验实践的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此外,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地方,要依托党校、产业园区,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校,根据特点组建一支专家团队,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经常性培训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

三、方法步骤

(一)前期筹备。2020年X月X日前,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各自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并报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备案。

(二)实施阶段。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同步推进党建巩固提升活动,在排查时可同步开展党组织组建和培训工作。X月X日前,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完成集中排查和台账建立工作(台账电子版发送至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邮箱),并实现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X月X日前,各县(市)区要结合市直有关部门排查情况,建成本辖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总台账(台账电子版发送至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邮箱),并实现有党员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X月X日前,力争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目标,并切实做好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的相关培训,确保全部轮训一遍;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党建巩固提升活动开展情况,并报送总结材料。

(三)考核验收。X月X日前,市委组织部联合工商、民政等部门,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党建巩固提升活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成效显著的进行表彰,对工作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摆上重要位置。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党建巩固提升活动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党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的执政基础,推动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加强指导推动,并列入年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把责任扛起来。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要围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配强专兼职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加强对党建巩固提升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明确具体工作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做到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做好相关工作。

4.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四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XX同志亲自部署,由副市长XX同志带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XX、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XX及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相关人员一行XX人,于XX月XX日至X日赴XX市、XX市,通过实地参访、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人才政策、工作成效及机构运转等经验做法。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特点

XX和XXX市人才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经过几天的学习考察,大家普遍深受触动,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

(一)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领导规格高。党委领导重视、强力推进、高效落实,是两市人才工作成功的首要经验。两地目前推行的人才新政,是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领衔推动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的,是“一把手”工程和重点工作;

在各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干部队伍中,人才思想和人才意识深入人心,把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全力兑现承诺,加速政策落地,营造高效、规范、优质、温情的人才生态。

(二)体制机制健全,人才工作落地推力足。两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人才工作体制顺、力量实、队伍强、分工细,注重把党管人才原则抓到实处。一是整合配套政策抓落实。XX市“XX英才”行动计划,将原来分布在不同部门针对同一类人才的政策进行了系统整合,整合率达到80%以上。新集成的政策明确了主管部门、办理程序和申报要件,同步印发14个实施细则,绘制80幅经办流程图,实行一单申报、一口受理,很好解决了政策重叠、多头治理的问题,强化了人才政策整体功效。XX市“XXX”人才新政,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的总揽纲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宏观协调、督促指导;

“22”是8个局委办的实施细则各职能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抓落实落地的具体举措。二是强化部门职责抓联动。通过优化整合涉及人才工作的部门职能,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XX市根据人才工作形势任务需要,新增市委网信办、市国家安全局、市外办、市市场监管委、市医保局、市总工会等12个职能部门和XX新区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实工作力量。XX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相统一,积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将人才工作列入职能部门“三定”规定,完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人才工作实现了从“部门推动”向“齐抓共管”的转变。同步制定《XX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人才工作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组织、结果运用进行量化考核,明确每项政策的负责局委、处室、电话,确保责任落细落实。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抓成效。XX市区分四类人才,明确奖励资助标准。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给予个人5万元到200万元的奖励资助,签订3年以上工作协议的,还可获得1000万元科研经费;

高层次产业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到200万元奖励资助;

高技能人才,给予20万元到50万元的奖励资助;

急需紧缺人才方面,给予经费资助、津贴、配套经费、奖励等多项奖补资金。XX市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明确奖补待遇,顶尖人才,享受5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300平米的免租住房;

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2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200平米免租住房;

在郑工作满10年的,可无偿获赠免租住房;

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享受50万元、20万元奖励;

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给予5-10万元奖励;

对各级别高技能人才给予10万元到200万元奖励。青年人才,按照学历层次,享受三年内每人每月500元、1000元和1500元生活补贴;

在郑首次购房的,享受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同时,对新引进的人才团队(项目)和创新创业平台的奖励资助,XX两地也突出本地特点,分别出台了明确的奖励政策,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三)人才理念领先,人才工作创新引领好。从考察的总体情况看,两市人才工作领先,关键在于思想解放、理念领先。一是服务意识强。考察中感受到,XX市人才工作的重心已经聚焦于为产业服务、为企业家服务上。以“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统一思想,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下放引才自主权,企业急需的人才,只要董事长签字,政府照单全收办理落户手续。XX市在全面引才汇智的基础上,已将工作重心转向针对产业需求精准引才上。二是忧患意识强。两市在做好人才工作方面,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先进,不遗余力地在学习赶超。在座谈交流时,两地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把定期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列入工作机制。三是切合实际强。XX市充分考虑靠近XX的利弊因素,充分发挥落户XX的优势效应和聚焦产业的正回馈效应,重点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XX市人才工作的基调定位于“汇聚国外、省外的XX籍人才”,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很多人才愿在XX工作,但不愿在XX落户”的情况,及时研究调整政策措施。

(四)聚才环境优越,人才工作汇聚引力强。有好的人才政策,更要有优的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撑,人才工作才能真正做强。一是硬件平台强。XX人才市场落户XX,XX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19年启动建设,“一园两核多点位”产业化布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XX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共认定15处100万平米市级人才公寓,解决各类人才安居问题。XX市建设覆盖各区域的人才公寓,已开工25689套,全力落实“2019年底前主体封顶、2020年拎包入住”目标。着力优化平台建设,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综合体齐头并进,高标准建设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二是软件环境优。XX市实施引进人才“绿卡”制度,持卡人才可享受金融、交通、医疗、购房安居、小客车摇号竞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成立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将市人社局相关处室20多引才服务事项下放到引才“一站式”窗口,整合市人社、公安、教委等8部门人才服务职能,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基本实现人才“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合并事项、压缩环节、精减要件,提升服务,90%以上事项实现即来即办。三是服务实效优。XX市畅通人才服务渠道,实施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打造“时间最短、流程最简、要件最少”服务模式。率先建立包含学信网在内的全数据共享申报平台,只需一张社保卡即可足不出户完成生活补贴申报、领取,秒报秒批,即时到账。优化完善“XXX”人才网、微平台、96567人才服务专线、人才服务APP等服务载体,在市县两级建立人才之家,构建人才服务联动阵地,着力打造人才政务服务最优体验。

二、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工作特色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体制机制上还有薄弱环节。一是牵头抓总的力量不足。从牵头抓总的角度看,市委组织部人才力量偏薄弱,发挥牵头抓总力量明显不足。个别县区组织部门机构改革后没有专门负责人才工作的科室或机构。二是责任体系不够明确。XX人才工作的每项政策、每个计划都具体到局委办、处室,直至具体责任人,我市在这方面尚未真正做到细化具体化。

(二)在工作理念上还不够先进。一是思想解放得还不够。我们充分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在打破条块分割、健全工作机制上创新不够;

结合产业招才聚才的思想确立得不够明确,在放下身段、为企业家、为各类人才倾心服务上还有差距。二是结合市情上还不够。主要是全面撒网、平均用力的多,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上做得不够;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才聚才上政策措施效果不够理想;

还有一些职能部门单以引进数量评价工作成效,对产生的实际效应重视不够等。

(三)在引才聚才环境上还有明显短板。与XX两市相比,我市人才工作最直观的差距,表现在硬平台和软环境的不足上。一是没有建立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没有建设人才公寓;

二是人才工作的政务服务效能不高,尊崇人才、尊崇企业家的氛围不够浓厚等。

(四)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上还有差距。与XX两地的人才资金投入上比较,我市在对人才、科技团队等引进方面的奖补资金政策相对落后,市级财政投入有限。

三、对我市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建议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是我市掌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借鉴XX两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从组织领导入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力量。建议参照XXX模式,强化人才办工作力量,成立人才信息服务中心,便于人才政策推动和工作督导落实。二是进一步充实配强各相关局委办、市县区党委组织部门人才工作机构。学习借鉴两市经验,优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具体化各职能部门的行业职能,把条块分割的壁垒深度融合,形成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更有效地推进工作落实。

(二)从优化体系入手加强人才工作政策整合。一是出台纲领性政策文件。以人才工作重大工程为统领,形成,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针对同一类人才的政策,切实解决“碎片化”问题。二是配套出台若干细则、计划。围绕纲领性文件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分解细化各部门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各单位部门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联动性。三是持续加大全市人才财政专项的资金投入。围绕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和用人单位,都要根据来安工作的各级各类人才匹配资金,给予人才“真金白银”奖补政策,确保政策有吸引力,有操作性、精准见效。

(三)从切合市情入手优化人才工作发展理念。一是切实摸清人才工作底数。建立台账、分类调查,搞好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搞清人才流失状况;

结合我市“XXX”战略目标、四大千亿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做好各类人才需求调研论证,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制定针对性引才策略。二是突出聚焦产业发展。把人才工作的主要方向放在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上,如我市高端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作为规划的四大千亿级产业,其发展还有不小差距,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引进人才团队、项目等。三是着力减少人才流失。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实际。在制定人才政策时,也要充分考虑现有人才的激励政策,把人才留好用好。

5.关于考察浙江义乌市场的情况汇报 篇五

根据汇通市场管理工作的需要,经有关领导同意,我们汇通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一行15人于6月2日前往浙江义乌,对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进行了考察。其间有针对性地重点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行了学习参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国小商品城基本情况

中国小商品城创办于1982年,20年来,经过多次易址、扩建,目前市场已突破当初的以零售为主小批发市场的模式,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商城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经营摊点24000多个,商城分篁园市场和宾王市场两大片。篁园市场有10个交易区,经营鞋袜、线带、小五金、日用品、工艺品、玩具、文化体育用品等。宾王市场有7个交易区,经营服装、毛线、纺织品、副食品、干果、杂货及糖烟酒等。商城内经营品种分28个大类5万多种,市场年成交额200亿元。

中国小商品城建立了规范化管理制度,同时也建立了全方位服务配套设施,其中有金融服务点,货物拖运点、宾馆、饭店、地上和地下停车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报社等,为客商提供饮食、住宿、交通运输、信息、寄存、娱乐等多种服务。

目前,商城业务已拓展到非洲、亚洲等国家,小商品城引入了配送中心等现代流通形式,一些经营大户已通过互联网的“网上市场”进行交易,不断拓展市场发展空间。

二、有关经验做法。

本次考察,我们重点就市场秩序的整治、市场管理体制和有关制度、规定,划行归市,税费征收,党建及精神文明几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取经。

1、在贯彻全国集贸市场经营秩序集中整治全议精神,开

展本地市场集中整治活动,特别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整治方面,小商品城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对经营假冒伪劣者进行登记,记入不良信用登记网,并通过市场电子触摸屏等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二是对经营假冒伪劣者实行挂牌制,根据不良行为的情节轻重,实行公开挂牌,舆论监督;三是实行重点商品管理制度。将电器、压力容器等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商品列入一类商品,作为重要商品类挂牌备案,对工艺等一般性商品实行引导,跟踪监督。

2、划行归市上,中国小商品城特别强调要尊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强求,必须等条件成熟后方能实施,从义乌市场的发展经历来看,当市场由小型转到大型,由不规范转到规范,由零售转向批发为主,达到一定规模时,经营户会有一种自发的划行归市的行为要求,划行归市是市场发展过程中重要举措,划行归市要有意识,有倾向地采取市场引导方法,并赋予一定行政性。

3、市场管理体制和税费征收管理方面,中国小商品城采取的是政府控股的股份制,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培育市场。在小商品城,工商、税务、公安等职能全部由小商品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并下辖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其中,市场开发、建设规划归小商城集团,管理归工商部,设施建设、消防卫生、保卫归物业部,其它归管理部。税费征收上,税费缴纳由银行统一实行划卡代扣,由于实行的是政府控股,产权归集团所有,集团有收回柜台的权利,所以不存在偷漏税,延期纳税等行为。

4、就批发市场是否按销售额4%定税,商城认为按销售额定税不符合批发市场现状,原因:一是不少经营户采取的是场内谈好生意,场外交货形式;二是批发市场有的商品是从商业街拿到市场,按销售额定税存在重复统计问题;三是批发商品的特性决定不能按4%定税。

5、党建和精神文明方面,小商品城自1985年率先在集贸市场成立了党组织以来,目前党委已下设17个支部,每个交易区设一个支部,支部书记由经营户兼任。发展党员上,针对国家对私营企业主入党有限制的问题,商城党委采取了将要求入党的私营企业主改为个体工商户形式,打破了人为限制,目前市场已有几百名工商户要求入党。

6、在市场管理上,商品城充分发挥经营户、个体协会作用,任何措施的出台都考虑靠经营户自己管理自己,管理中,本着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各项激励机制,对“信用商位”、“文明示范岗”、“治安员”、“巾帼文明示范岗”、“消费者信得过摊点”等进行挂牌公示。各项荣誉评比,均规定了一定条件,如“信用商位”规定须由工商、税务、公安、产权单位四家单位认可,“信誉经营户”规定必须经营半年以上,诚实守信无违反商业社会道德等。目前,全市场仅“信誉经营户”挂牌率即达30%,通过这些激励机制,调动了经营户创优争先的积极性。

三、主要收获

通过对义乌市场的考察学习,我们感触很深,看到了我们在市场规划、体制、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懂得了义乌市场为什么能崛起繁荣的奥妙。

一是政府宏观调控得力,市场规划超前。义乌市场之所以能兴起,与政府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各项改革开放政策是分不开的。如中国小商品城的前身是义乌小商品市场,自1982年创建以来,就经过了4次易址,8次扩建。义乌市政府紧紧围绕“农村围绕市场跑,工商瞄准市场转,商业参与市场变,交通连接市场兴,城市配合市场建”的方针,建立篁园、宾王两大市场,150多个工业小区和专业加工基地,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分工。在中国小商品城,实行了政府控股,方便了管理,保证了政令畅通。

二是市场管理文明规范。商品城内经营坚持规范化管理,坚持亮证经营,证照齐全,商品陈列规范,场内通道宽畅。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市场环境优雅,软硬设施齐备,配套服务齐全。

三是政策导向正确,管理机构权威性强。政府从市场发展出发,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明确了决策者、主办者、管理者、经营者的职权。在中国小商品城,工商、税务、公安、金融等职能全部由商品城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坚持场内办公,密切配合,整个市场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同时,在义乌市区设立多处货运停车场,外地车辆进入市区确实做到一路绿灯。

四是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分工明确。从各层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到经营户柜台转租的登记管理收费,都有明确规定。并专门有具体承办实施部门,确保了工作效率。

四、几点建议:

结合考察的所见所闻,为进一步稳定和繁荣汇通市场,根据管委会的管理体制和汇通管理工作现状,特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政府调控,完善管理制度

汇通市场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也比较复杂,市场主办者属多种所有制结构,从处级单位到个体户都有;执法单位中,有的是市里的,有的是区里的。产权单位、各主管部门的分散,导致了汇通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各自利益,轻共同利益的弊病,各行其事现象时有发生,我们认为解决这一弊病的关键在于改变市场现行管理体制,成立集团公司,推行股份制,股份制实行中可通过政府参股、控股,购并乃至引进管理模式等现代化市场手段,使汇通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2、完善服务设施,提供多种服务。

市场主办单位和各管理部门,均应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稳定和繁荣市场出发,全盘规划搞好配套服务,新市场开发中要兴建配套服务设施,在新开发的区域兴建停车场,货运点,统一搞一些餐饮,娱乐、信息网络等服务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多调查了解周边同类市场的情况,及时为经营户提供商品,价格等多种信息服务。

3、调整经营结构,提高服务水平。

在兴建新市场的同时,有计划改造老市场,逐步取消柜台经营模式,采取门面房式,商品销售向专卖、连锁、厂商联销、系列经营、仓储式销售转变,充分发挥经营户参与管理市场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管理服务水平,注重培育经营大户发挥集体型整体优势,促进市场总体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加强通道管理,确保消防安全。

中国小商品城内,虽没实行禁烟制度,但由于柜台之间通道十分宽畅,无乱堆无乱放超线等行为,使整个市场看起来井然有序,市场通道的畅通是市场安全秩序管理好坏的关键,通道畅通了,各项管理工作开展也相对容易,因此建议对汇通各区通道严格管理,坚决按线摆放。

5、围绕市场发展,形成自已产业链。

目前汇通大部分经营户奔波于浙江、常熟等地进货,由于各地市场竟争激烈,获利空间逐年下降,义乌市场之所以大而专,其主要原因是产、供、销一体化,所以我们在建市场的同时要切实考虑商品来源,引导和开拓为市场生产服务多元化项目,如服装、鞋帽、部分五金、装饰、工艺品等,形成自己的产业链,突出低价位竞争和低成本运行的优势。

6.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六

按照院党组的统一部署,由党组成员、副院长刘茂仕带队,中院审管办正副主任和全州各基层法院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院领导、审判管理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审判管理 工作考察组(19人)于11月20日至24日,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进行了学习考察,关于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考察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龚成,审委会专职委员谢杨,审管办主 任吴红艳等热情接待了考察组。考察期间,考察组采取集体座谈、现场观摩、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考察法院的审判管理机构设置、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 查、审判绩效考核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学习考察。其间,考察人员浏览了该院的审判管理工作档案,了解了该院审判管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充分听取了该院的 经验介绍,交流了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考察情况

(一)成都中院基本情况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座落成都市中心,成立于1950年10月,现占地面积13.6亩,总建筑面积29540平方米,审判法庭建筑面积10277平方米,综 合办公楼建筑面积15327平方米,附属设施面积3936平方米。建有27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审判法庭,设有9个调解室,并拥有一座集微机网络、集团 电话、电子显示、电子门锁、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办公大楼。另在成都市文武路建有法官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2843平方米。在郫县 建有法警训练基地,占地50亩。目前正在新建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新办公大楼。

成都中院内设刑一庭、刑二庭、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审监庭、立案庭、执行局等11 个业务部门及政治部、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办公室、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法警支队、研究室、审判管理办公室、技术室、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等10个行 政部门。现有在编干警406名,其中博士生2人,研究生50人,本科生323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院干警总人数的86.45%;审判长(执行长)45人。下辖高新区、锦江区、金牛区等20个基层法院。

2002年以来,该院立足案多人少、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案件质量低下的实际,以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与塑造具备先进理念的高素质职业化 法官队伍为目标,实施了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推动了该院整体工作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成都中院共有103项(次)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奖励,曾被最高法 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光荣称号。该院党组连续多年被市委评为“四好班子”。最高法院肖扬、王胜俊院长等领 导先后多次到该院视察,并充分肯定该院的工作。

(二)成都中院审判管理改革情况

1、改革的缘由和成效

成都中院审判管理改革始于2007年该院现任院长牛敏刚上任后发现法院普遍存在着审判管理权边缘化的问题。许多法院审判管理陷入职责不清、无章可循、监督 失范的局面,院、庭长“不愿管”少了责任,“不能管”成了借口,“怎么管”成为普遍的困惑。遂责令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调研。该院通过调研发现,中国法院内部 存在两套并行的权责构架——由法官组成的审判组织(行使审判权),以及由院、庭长组成的行政领导层级架构(行使审判管理权)。由于院、庭长身份与法官身份 的重合和不加区分,上述两种权责在运行中容易产生混同,审判权行政化、审判管理权边缘化的问题相应产生。由此,自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法院率先启动 了探索以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配置为核心的“两权”改革。“两权”即指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前者是审判组织及审判法官的权力,后者是在审判组织的审判权和 院、庭长的行政权之间形成的以指导权、监督权、审判资源分配权和上下级审判组织之间衔接为主要内容的既区别于审判权,又区别于行政权的一种权力。该院认 为,只要抓住“两权”的正确配置和行使,厘清两种权责边界,规范两种权责运行,就抓住了开展审判管理工作的关键,微观上可解决院、庭长审判管理职责不清的 问题,中观上可解决法院改革不配套的问题,宏观上可解决法院内部审判管理运行机制缺失的问题。

经过3年的运行,该院基本形成了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清晰界定,对内建立法官业绩记录评价体系,对外实现审判公开,执行案件实行“层级管理、分权制衡”的符 合中国司法制度的审判运行机制。考察过该项改革的领导、专家以及法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项改革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2010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视察四川时,对成都中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以“两权改革”为核心的审判运行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视察成都中院,在听取了该院“两权改革”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成都中院“两权改革”取得的成绩,认为此项 改革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效确保了司法工作的公正高效,确保了司法廉洁,正确评估了法官和院、庭长的绩效,值得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

2、改革的主要内容

成都中院“两权”改革的目的是:厘清权责边界,规范权责运行,原则是:一是保障审判组织依法行使审判权,明晰法官及书记员、法官助理等辅助人员的职权。二是落实审判管理机构院、庭长的点、线、面层级职责。

(1)明晰两种权力,优化核心配置

作为审判运行机制的核心和主线,“两权”运行机制通过明确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的内容、权力主体和行使方式、范围,整合内部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实现了审判 权和审判管理权的逻辑分离、无缝连接、有机结合和双向制约监督,规制了审判权得到充分保障和审判管理权得到有效行使的一对矛盾。一是明确审判权与审判管理 权的各自权责。区分了同一主体具有的院、庭长和法官身份,明确了审判组织行使对案件的审判权,审判机构行使对审判活动的管理权,并分别规定了审判组织、审 判人员、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责,梳理了78项审执责权点;分别规定了院长、庭长、审委会专职委员的管理职责,设置了66项审执管理责权点。二是明确审判权与 审判管理权的行使方,工作报告《关于赴成都市两级法院考察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审判权的行使依法采取案件审理、合议、判决的方式进行;审判管理权的行使则主要采取审查审核、复议建议、签署文书、旁听庭审、列席 合议、查阅卷宗、听取报告等方式,在点、线、面上发挥审判管理作用。点上行使对案件实体的审核权,管住重要案件和审判质量效果不高的个别法官。规定了必须 由审委会审理的15类案件、经院长审核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审理的12类案件、必须由副院长审核的11类案件以及由庭长管理的内容。线上行使对案件的程序审 批权,管住案件的运行流程和评估、拍卖、鉴定等重要程序环节。面上行使对案件的综合指导,以“五会”(即:审判长联系会、案件通报分析会、案例评析会、案 件质量评析会、信访情况分析会)的形式,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和问题,统一裁判尺度。三是明确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行使权力的关系。明确审判管理权对裁判权的行 使具有监督权,对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有指导权,但不能代替裁判权。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上,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既有独立的权能又相互结合;在不同的审判事务 上,按照权力属性分别行使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从而形成权力规范化、职责标准化、监督过程化的管理模式,避免院、庭长干涉案件审理、随意过问案件、放任不 管审判。

(2)配套三大体系,实现规范管理

为保障作为“两权”核心的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运行机制的有效和刚性运转,该院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构建起了以案件流程监控、案件效果宏观评估、个案质量检查 评价三大体系为主体的立体、动态、规范的管理框架,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全院目标管理和全员素质记载评价机制,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运行体 系。一是建立完善案件流程监控体系。以法定完成时限为依据,以时限管理为核心,以时限警示、时限通报和节点冻结为内容,以计算机管理为手段,对案件在审 判、执行各程序性环节运行情况进行有序的动态跟踪、监控和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对案件动态的过程监控,有效管理了案件运行的环节和时限,促进审判效率的提 高。二是建立完善案件效果宏观评估体系。通过建立审判质效的量化模型,即编制审判公正、审判效率和审判效果的构成指标、所占权数以及合成方法,运用多项指 标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据和排序、比较,较好地实现了对法院整体和各类审判工作质效、各审判业务部门和各审执人员审判工作质效的评估和引 导。三是建立完善个案质量检查评价体系。采用常规评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的手段,对法官审结并归档的案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考核检查,评定案件质量等 次,较好地实现了检验司法产品质量,规范法官办案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公正、效率、社会效果、审判技能、审判作风五大指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形成了 定量化评价模式和系统。

3、具体做法

经过考察、交流,考察组认为成都中院“两权改革”之所以成功,主要利益于采取了以下做法。

(1)抓规范,制度先行是核心。改革要取得成效,制度框架是核心,构建机制是必然。“两权”改革推行以来,该院分阶段、分对象、分层次适时制定制度全程 进行指导和规范。改革之初,制定了《关于审判组织及院、庭长、审判人员审判职责和审判管理职责的若干规定》;在全市法院整体推进改革之时,制定了《关于加 强基层法院审判组织的审判职责与审判机构的审判管理职责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各法院根据各自的案件数量、类型、审判资源等实际在两个月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 见;同时出台了《关于构建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有效运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等20多项配套制度,深化本院各部门的改革,并以检查、考核等方 式保障其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始终在规范、有序、可控的前提下进行。

(2)抓关键,网络技术作支撑。该院认为,改革要顺利进行,网上办案是基础,制度框架是核心,软件研发是关键。近3年来,该院通过开发网上办案系统、电子 卷宗广域网运用系统、审判与执行对接系统等,实现了两级法院所有案件信息的适时录入和全过程的网上办案,并相继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和网上管理。“两权”改革 推行以来,在现有的审判和管理系统基础上,又专门研发了保障两权运行的软件系统,建立了两权管理的统一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为主把点线面管理纳入网上 办案的审判流程管理,建立起一整套全面性、系统性、立体性的刚性运行制度。该系统对应点线面管理分为案件实体审核、案件程序审批、案件综合指导三个子项 目,利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根据关键词识别案件的管理程序,并自动提示承办法官案件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或院长、庭长审核,未经讨论决定或审核的,承办 法官不能自行结案;对软件尚不能识别的案件,在规定情形范围内由法官主动申请提交或由院、庭长主动介入管理。通过将不同的管理层级和相应管理理由进行一一 固定对应设置,在程序上形成不可省略的自动提示节点,实现了管理有依据、权力有监督,该管的必须管、管到位,不该管的不能管、不越权。

(3)抓奖惩,激励手段保长效。成都中院对基层法院、中院各审判庭均进行审判质效评估,并建立了与考核奖惩挂钩的制度。不仅在审理案件时实按审判实绩授 权,在晋职晋级、福利待遇,尤其是业务部门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也坚持做到了绩效突出者优先。对合议庭、审判长、承办法官审理案件实行按审判实绩授权的原 则,审判实绩好的合议庭、审判长、承办法官审理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审判实绩差的合议庭、审判长、承办法官,审判机构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裁判 水平;要严格行使审判权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审判绩效好的法官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审判绩效差的法官限制其审判权的行使直至提请免除其审判资格;明确合议 庭、审判长、承办法官的审判职责,做到审判长统筹有力,合议庭成员分工合理、衔接有序,法官助理、书记员辅助到位。近3年来提拔重用的干部均系绩效突出的 干部。

二、对我院的启示

成都市两级法院工作“两权改革”符合司法改革的方向,符合中央关于加强审判管理的要求,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仅专程到该院参观学习的全国各中级级法院就有近100家。“成都模式”为我州各级法院提高审判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案件质量效率,提供了诸多经验。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考察组认为对我州两级法院而言,有 以下几点启示。

1、必须要有院领导全方位的支持作后盾。成都中院在最初开展“两权改革”时,并非一帆风顺,既遇到过少数基层法院或明或暗的抵制,也与中院少数内部庭室、法官产生过激烈突出。是院领导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才保证了“两权改革”顺利开展。该院自始至终参与该项工作的吴红艳主任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审判管理工作 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实践中矛盾十分尖锐,如果没有以牛敏院长为首的党组一班人无条件的支持和大开绿灯,该院的“两权改革”早就夭折了。

2、必须要有人才齐备的审管队伍作保障。审判管理改革是一项大的改革措施,成都中院不仅成立了审管办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并且在选调人员时也极为注重根据岗 位选择各方面的人才,既有审判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老同志,也有文字功底较强的年轻同志,还有精通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同时还有擅长思考、创新意识强的干 部。此外还采取强化培训和在晋职晋级、评先创优时倾斜等得力措施,增强其岗位责任感和尊荣感,为审判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搭建好平台。同时加大审管办和业 务部门的人员交流力度,既将精通业务的后备人才交流到审管办,又将具备条件的审判管理工作人员交流到业务部门。以双向交流来推动了两级法院审判管理意识、审判管理能力和审判业务水平的整体均衡发展。

3、必须要有本土化的管理软件作支撑。考察中我们感觉到成都两级法院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实现了电子卷宗网上传送、庭审监控、案件流程自动监 控、各类司法统计报表和绩效考评自动生成等功能。最初我们以为投资巨大,但该院审管办称其投入并不大,3年时间两级法院仅投入1600多万元,其秘决在于 他们不直接购买市场上的成品软件,而是由审管办与开发商联合开发软件,既成本低廉,又切合实际需要。这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我院来说应当是一条低投入高 产出的新途径。

7.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七

员工作制度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中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确保新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精神,结合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规范入党前培训“考试制”、结对教育培养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党内投票表决制、考察谈话制、新党员宣誓制、发展党员工作失职责任追究制等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入党前培训“考试制”

(一)培训对象

“两新组织”职工中,凡递交书面入党申请书,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在党支部讨论吸收为预备党员之前,必须参加集中培训。隶属乡镇党委领导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参加乡镇党委举办的集中培训,隶属县有关部门党组织领导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参加相关部门党组织举办的集中培训,非公企业建党校的,负责集中培训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工业园区内 “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在县委党校举办集中培训。

(二)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现代企业管理、现代科技知识、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

(三)培训要求

“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经过统一考试后,合格者方可发给县委组织部、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印制的培训合格证书,考试不合格以及没有参加过集中培训者不能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二、党组织成员联系制

(一)联系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委(总支)审核,县委审批的发展、转正对象。

(二)工作要求

“两新组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班子成员负责联系发展、转正对象,形成“一帮一”结对教育培养形式。其工作职责是向联系对象宣传党的基本知识,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交心谈心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以走访为主要方式向联系对象所在单位的党员职工了解情况,并实事求是地向党组织汇报,为党组织教育培养以及发展转正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三、发展党员公示制

(一)公示对象

经支委会研究拟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吸收的预备或转正对象。

(二)公示方式和时间

以便于广大群众监督为原则,以公示专栏、板报、张榜等多种形式在厂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5至7天。

(三)公示内容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及职务、申请入党时间、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或延长预备期的时间)、培训情况、是否政审、受奖惩情况(预备期间受奖惩情况)。

(四)公示结果的处理

1、对公示对象的情况,无论有无问题,党支部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党员大会上都应作出书面材料说明。

2、对公示中反映出的属公示对象的问题,“两新组织”党组织要指定专人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属基层党组织的问题,由县委组织部、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派人调查核实,待问题查清后作出相应处理。调查核实及处理的情况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党员和群众反馈。

3、公示的公告按县委组织部、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制定的统一格式进行填写,公示情况登记表存入党员档案。

四、党内投票表决制

从2003年起,我县“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大会讨论党员发展、转正及延长党员预备期、取消党员预备期或处分党员表决时,已经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目前,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投票表决时,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表决有效。得赞成票数超过实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一半,决议始得通过。投票表决前,要选好监票员、计票员。表决结束后,监票员、计票员要在表决汇总表上签字。

五、考察谈话制

(一)考察谈话形式

实施组织员考察谈话制度,是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的重要措施。预备党员被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党组织要及时安排考察谈话。结合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实际,考察谈话分两种形式进行。凡隶属乡镇党委领导的“两新组织”党组织,新党员考察谈话由乡镇党委负责。凡隶属县级部门党组织及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领导的“两新组织”党组织,新党员考察谈话由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负责。考察谈话一般由2名党务干部组成。

(二)高层管理人员及业主入党考察谈话

为坚持标准,严把入党质量关,全县“两新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及业主入党的考察谈话,根据不同情况,考察谈话的规定是:凡隶属乡镇的“两新组织”,党务书记必须参与考察谈话,乡镇党委审批前,重点将业主的情况向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汇报并沟通,方可实施。凡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及城区新社会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及业主入党的,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相关领导要参与其考察谈话。

(三)考察谈话基础工作

“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大会讨论吸收新党员后,党支部要及时填好决议,完善培养考察表,及时上报党委(总支),党委(总支)审核后,及时上报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

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派人考察谈话,每季度召开一次预备党员、转正党员审批会议,审批后下达批复通知。

乡镇党委审批“两新组织”新党员及转正党员后,要及时上报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备案。

(四)特别授权

鉴于康宝兴公司党委地处金堂县淮口镇,为便于开展党建工作,特授权给公司党委负责新党员的考察谈话,并审批新党员及转正党员,发展党员情况要及时书面报告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

六、入党宣誓制

入党宣誓是发展党员工作中一个必须认真履行的程序。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新党员宣誓工作,对每年发展的新党员必须组织入党宣誓。“两新组织”党组织可结合庆“七一”活动及党支部大会等形式,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设置党委、总支的“两新组织”,入党宣誓由党委(含乡镇党委)、总支统一组织进行;党支部单设的“两新组织”,入党宣誓由党支部负责实施。

七、发展党员工作失职责任追究制

(一)失职责任追究范围及对象

凡没有按照规定和程序发展党员,造成不符合入党条件的对象入党;考察党员谈话时,不客观反映情况,有意隐瞒群众反映的问题,造成有问题的对象入党;以及符合入党条件与发展程序的对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等情况,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

(二)失职责任追究范围

1、对发展党员工作不重视,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不力,3年未发展新党员的(特殊情况除外);

2、不按照规定程序、不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讨论表决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转正的;

3、对不具备党员条件,发展为预备党员的;

4、培养期未满一年、未经集中培训、没有取得合格证或未公示而发展、转正党员的;

5、对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未在3个月内讨论审批的;

6、发展党员工作中出具政治审查、有关证明等材料时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政审材料失实、妨碍考察人了解真实情况的;

7、在考察党员中,不按规定办理,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

8、对具备党员发展条件的对象,故意不给予发展的;

9、因主观原因遗失或损坏党员有关资料档案的。

(三)失职责任追究方式

1、乡镇、县有关部门、“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若有上述责任追究范围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实施降职或免职处理;影响极坏的,应给予党纪处分。

2、发展党员失职责任追究的审批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县委“两新组织”党工委负责。

8.关于浙江民营企业授信考察报告 篇八

近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浙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令世人瞩目的“温州模式”、“浙江现象”。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浙江创造了良好的授信环境,使浙江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和其它金融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又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民营企业与金融业务相互促进,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

以“温台(台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民营企业起源于家庭作坊经济,其发展的进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浙江沉眠已久的工商文化和敢于闯天下的民风迅速绽放,温州等地的千家万户各起炉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家庭作坊经济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同时,温州等地的市场推销人员走向全国各地,温州当年的十万供销大军“来自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赚来千金万银”,在推销当地家庭作坊生产的小商品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也实现了最初的资本积累。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部分家庭作坊经济开始走向股份合作制,加强了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联合,家庭作坊经济走上公司制的道路,民营公司初具规模,同时,一些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初步形成。第三阶段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民营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实力大大增强,出现大批极具规模和品牌效应的集团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规模和经济份额上都占据浙江经济的绝对优势,浙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天下。

杭州湾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终究殊途同归。80年代这些地区的经济基本为“苏南模式”,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到80年代末期已形成一定规模。进入90年代,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改革,通过职工参股、企业拍卖等方式,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大量转制为民营企业,经济结构由“苏南模式”

转型为“温台(台州)模式”,民营经济占据了绝对优势。由于这一地区民营企业的特殊发展历程,使其民营企业的规模比温台地区要大,而其企业机制比苏南更为灵活。

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浙江各地遍地开花,除少数基础性行业外,竞争性行业已完全民营化。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浙江民营企业总数占浙江全部企业总数的98%,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2%,民营企业产值占浙江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3%,浙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代名词。

二、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征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浙江民营经济呈现出与其它地区民营经济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造就了浙江经济的强势和特有活力,也为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草根经济。现在,人们喜欢将浙江民营经济俗称为“草根经济”。

它指的是浙江民营企业都是土生土长,在家乡本土成长壮大。浙江民营企业是浙江农民在离乡不离土的家庭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与开放地区的外来经济所不同的是,它生于本土,长于本土,扎根于本土。即使今天,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后,业务扩展到各地,其公司总部、生产基地、资金中心仍然扎根于本土。

2、块状经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块状特征尤其突出,各地形成了自已的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地区分工明显,各地区的主导产业在浙江、全国仍至世界都较为突出。如义乌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宁波服装、永康五金、嵊洲领带、海宁皮革、永嘉钮扣、苍南商标。块状经济弥补了浙江小企业、小商品经济的不足,通过地区专业化、规模化使小企业、小商品得以做大做强。

3、专业市场发达。在块状经济的基础上,浙江各地组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市场,为地区主导产业服务,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嘉钮扣市场、永康五金城、宁波服装市场、苍南商标城等已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的发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供销渠道和市场信息,使浙江民营企业站在了同一产业的市场前端。

4、地区发展较为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是地区不平衡。而浙江民营经济在各地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不管是杭州湾地区的宁波、绍兴,还是南部山区的温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义乌、永康、东阳,民营经济都较为发达。民营经济的遍地开花使浙江地区经济整体上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经济的有效腹地比其它省份大。

6、制造业为主。浙江民营企业从家庭手工作坊发展而来,民营企业普遍从事的是制造业,其它行业的占比较少。浙江民营企业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劳实干做起来,目前经济中投机的成份已较少,从而使浙江经济的现有基础较为夯实。

7、小商品生产占较大份额。浙江民营企业有相当部分从事小商品生产,他们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自身低廉的成本优势将小商品做成了大市场,通过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低成本优势。这些小商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竞争主要在于成本竞争,浙江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得到强化以后,其它企业已很难与之竞争。这些小商品虽为传统产品,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波动性较小,浙江民营企业占领这一市场后,便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市场空间,企业经营相对稳定。

三、浙江民营企业发展造就的金融环境

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当地金融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颇具特色的民营经济和社会文化氛围为银行授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几年,浙江各家银行的授信业务发展较快,且授信资产质量优良,这些得益于当地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良好授信环境。

江浙一带是中国最具历史文化沉淀的地区,由于历史的渊源沉淀,浙江地区民众具备较高的素养,民风崇尚荣誉,注重名声。进入工商社会以后,这种历史文化和民风渊源逐渐演化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而浙江以民营企业为基础产生的草根经济将诚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得到强化。浙江各地目前没有建立社会征信系统,但草根经济使浙江形成了天然的社会征信系统。由于浙江民营企业土生土长于浙江本土,企业、经营者、法定代表人的经营历程、资产情况、行业品行、历史信誉以及社会关系等授信信息能够得到比较顺畅的沟通,授信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被草根经济所化解。

同时草根经济的特征使浙江金融机构很容易得到企业的动态信息,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发展变化情况能够比较及时地传递到授信业务人员,从而使授信业务人员能够动态监控风险,随时根据民营企业的经营变化调整授信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因此,草根经济使授信业务建立在信息较为充分、及时的基础上,从贷前到贷后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授信风险的可控程度比较高,银行的主动性较强。

从微观经济环境来看,民营经济的特征使浙江的微观经济主体产权天然明晰,企业运作的深层次矛盾得到解决,经营者的责权利三者天然合一。

浙江的民营企业大多数仍为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但当地的专业市场、块状经济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其小商品生产具有独特的市场空间;大量的民营制造企业股东的投入较大,负债率普遍较低。浙江民营企业的特点为浙江金融机构授信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微观环境,为浙江当地各银行优良的授信资产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东南西北中遍地开花,促进了浙江经济整体上的均衡发展,从而为浙江金融机构创造了较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应当说目前浙江各银行授信业务的回旋余地比较大,业务发展的内涵与外延空间都比较广。

四、浙江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政策

浙江各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政策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在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初、中期,民营企业基本为几大国有银行限制准入的客户,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当时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地下钱庄和当地信用社,温州等地民间融资非常发达。到90年代中后期,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各股份制银行率先选择以民营企业为主要的授信支持对象并获得较快的发展;而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从经济竞争领域退出,由此使得一贯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支持对象的几大国有银行的发展落后于股份制银行,且资产质量也远远落后于股份制银行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到90年代后期,浙江各国有银行转变了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加大了对民营企业授信的支持力度。进入本世纪,不仅大、中型民营企业得到各家银行授信的积极支持,众多产品有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也成为各家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对象。

由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其独具特色的经济特征,当地各银行普遍看好民营企业。各家银行创新民营企业授信理念,调整传统的授信政策,再造授信流程,加强产品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授信的投放力度。在对民营企业授信业务上,股份制商业银行方法更为灵活,措施更为有力,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比国有银行大。

在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客户战略上,浙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提倡客户培植战略,广东发展银行浙江分行将之称为“种芝麻,抱西瓜”。对产权明晰的中小民营企业采取积极的培育政策,通过培育培植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分享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成果,与民营企业共成长。部分银行将此政策具体化到绩效考核中,将中小民营企业培养成优质大户的相关业务人员、责任人将得到绩效奖励。在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选择上,坚持两个发展性和成长性原则,一是企业的经营具有发展性和成长性,二是银企业合作的的前景具有发展性和成长性;注重二种效益,一是客户提供的综合效益,二是客户提供的中长期效益。

针对中小民营企业担保难的问题,浙江的股份制银行充分挖掘企业两方面的担保资源,加强业务创新。一是充分挖掘企业的资产资源,各种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应收款质押、品牌质押、知识产权的质押等等应有尽有;

二是挖掘企业的客户资源,通过客户的上下游企业和一些关系客户开辟担保渠道。

财务报表是授信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规范问题在浙江同样存在,但多数情况是企业的资产利润没有全部在报表中反映,浙江银行界称为信息良性不对称。针对民营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商业银行没有固守财务信息,转而寻求民营企业的活信息。银行界在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授信调查和信用评级时,会认真调查企业用电量、银行结算量、企业现金流量、纳税额等活性信息,并将这些活性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这些活性指标体系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从这些活性指标入手进行授信调查和信用评级既能更好地控制授信风险,也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拓展。

在中小民营企业的行业政策和地区政策上,浙江银行界的民营企业授信政策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各行普遍把竞争过于激烈、产品替代性强的行业列为限制性行业,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予以支持。一些专业市场发达、块状经济特征突出的地区则成为各家银行授信支持的重点地区,部分银行将这些地区拉直管理,一些银行则对这些地区分支机构给予了比较大的授信授权。

五、民营企业授信风险控制

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浙江各商业银行没有简单地回避这些风险,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风险控制使授信的安全性得到较好的保障,也使民营企业的授信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浙江各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授信超常规倍增式发展,但授信资产质量普遍良好,资产不良率普遍在5%以下,许多地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控制在1%以下,成为国内银行界的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与浙江良好的授信环境有关,但更得益于银行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各银行在从事民营企业授信中非常重视风险控制,近几年各银行在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强化了资产质量的权重,加大了奖惩的力度。有些地区的银行将授信质量与一把手的年终考核薪酬直接挂钩。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行教育员工“授信业务收来的是利息,损失的是血本”,“骗你的是最好的朋友”,“对待授信风险要象航空公司对待飞行一样”,“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信贷资产”。在授信风险理念上,该行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反对风险最小原则,这样将最大限度地获得业务机会和利润,反之则会丧失业务机会,获得较低的利润回报。在对企业监控的着眼点上,该行强调从资金流、物资流等动态和活性信息着手,而不是盯财务报表。该行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实行企业经营者的首席(行长)谈话制,使问责审批人对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形成直观认识。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调查实行双人调查制,调查内容要重视活性信息而不是财务报表,对部分企业实行业务人员与审批人员的联合调查;对部分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的合同谈判,获得企业的第一手业务资料。在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贷后监控上,该行主动深入,授信达到一定规模后,该行要求企业增加注册资金规范相关管理,关健岗位的员工必须符合其要求的素质,达不到其贷后监控的要求,该则坚决收贷。这些灵活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使其得到较好的回报,其140亿的授信资产,不良率仅为0.4%。

为控制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准入风险,有些银行从一些活性指标入手设置了自己的准入指标体系;有的银行要求一把手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包发放、包管理、包本息收回,并将此“三包”与一把手的年终考核挂钩;在授权体系上根据地区风险和机构风险控制水平实行了差别授权和动态授权,设置了授权警戒线;对各种形式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实行风险组合管理。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风险溢价,银行利率上浮的方法运用的较为普遍。一些银行还要求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授信即贷即收,不得展期和以贷还贷。

六、浙江民营企业授信对我们的启示

浙江各商业银行面临的民营企业授信环境与深圳不同,其民营企业授信的做法,我们不能简单的移植照搬;

但其民营企业授信的一些理念、管理方法、运作机制、业务创新等对我们当前的授信业务及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1、在企业授信上,表面看来我们不会以所有制来歧视民营企业。但我们仍有认识上的不足。一是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认识和准备不足。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昭示了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企业产权改革是企业改革的核心,民营企业以其产权的天然明晰迎合了企业改革的未来,同时民营企业的内在机制造就了其市场经济中强劲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必将占据未来市场的绝对份额。因此,在内涵于未来的授信业务上,仅仅以一视同仁来对待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将可能使我们错失未来。未雨绸缪,重新审视和规划民营企业授信的未来是十分必要的。在当前以民营为核心的企业产权改革中,由于缺乏前期研究和准备,面对embo、mbo、企业并购等民营化授信业务,我们有时显得手忙脚乱。二是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理念需要重塑。随着授信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中小企业授信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说我们现在没有歧视民营企业,但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确实是我们所忽视的领域。有些中小民营企业规模不大,但却小而专、小而特,具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应该成为我们授信支持的对象;对于经营者素质较高,企业运作规范,经营机制灵活,有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的中小民营企业,我们应以客户培植的理念给予授信支持,培养客户的忠诚度,“种芝麻,抱西瓜”,为我们的授信储备未来。

2、随着授信买方市场的形成,我们的授信理念应作重新调整,我们应调整风险最小理念,坚持风险可控原则。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坚持风险可控为前提,风险是否可控无从把握的冒险业务不应纳入我们的授信范围,这是授信区别于风险投资的本质所在。二是坚持风险可控而不是最小,在授信卖方市场条件下,我们可以优中选优;授信买方市场条件下,风险最小原则将束缚业务空间,失缺高利润业务。授信业务与风险相伴生,关键在于授信风险是否能为我们所控制。在授信买方市场条件下,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将为我们争得最大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

3、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当前,商业银行的授信行业政策存在着重高新技术产业轻传统产业的偏向。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价值取向并不在于技术水平而在于安全性和效益性。高新技术产业(成熟前)在伴随着高利润的同时,也伴生着高风险,与风险投资的价值取向相吻合。企业能在传统产业中占有较高份额,或有独特的市场空间,这说明了企业具有较稳定的生存空间,从而兼具安全性和效益性,其价值内涵正是授信业务的取向,丝毫不能为我们的授信业务所轻视。

4、授信调查和贷后跟踪重视企业活性信息。信息不对称是授信业务的固有矛盾,民营企业更甚。如果停留于文字上的固化信息,信息不对称是难以化解的。抓住企业的用电用水量、现金流量、银行结算量和纳税额等企业活信息,往往更能使我们了解到企业经营的真实信息,做活授信调查和贷后跟踪,事半功倍,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5、开拓异地授信业务。从对浙江商业银行授信情况的调查看,内地授信业务的客户选择余地要比深圳大得多,甚至其不予授信支持的客户在深圳却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

作为经济组织的商业银行本身不能以行政区划画地为牢,深圳目前逐渐成为资金过剩地区,而深圳银行相对内地行具有理念、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局于深圳一隅只能丧失发展空间。当然,授信业务具有贷后跟踪的特殊要求,对异地授信应选择贷后跟踪要求少,难度低的项目。

6、从与浙江商业银行授信的比较情况看,我们对利率杠杆利用不够,对中小民营企业授信很少上浮利率。

相对于大中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授信业务具有平均风险水平较高、人力资源投入大、业务成本相对较高的不足,但银企合作中企业不占强势。因此,我们需要也有可能利用利率杠杆来弥补中小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风险溢价和成本提补。同时,提升利率也可能促使企业从成本考虑而优先偿还,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授信风险的控制。

7、加快社会征信系统的建设。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与浙江草根经济的特征相反,人们缺少归宿感,社会诚信的自然基础较差,这更需要通过人为强化,建设社会征信系统,逐步为深圳各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9.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九

人大

关于赴◎◎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的安排,=月=日至==日,由◎◎◎、###副主任带队一行九人分别对==市、==市==区、==市==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座谈讨论,虚心学习,一致反映,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对◎◎地区人大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个市区人大工作的主要特点

==和※※地区是我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人大工作开展的相对也比较活跃。为认真搞好学习考察工作,我们在考察前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围绕市委(区委)工作中心开展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二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基本做法;三是开展代表及代表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四是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有关经验和做法。按照学习内容,我们考察组分别进行了详细座谈和询问。这四个市区人大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始终做到围绕中心工作履行职权。四个市区都始终坚持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人大的工作中心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做到改革到哪里,人大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并且都注重了将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抓大事、议大事、管大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来确定监督的重点和内容。如==市、==市把对经济工作的重大问题的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每年都对重点技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城市建设工程等工作进行审议、视察、调查,做到了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质量保证。==区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运行情况作为重点,每年两次听取汇报进行审议。==区通过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办法,强化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通过开展个案监督的方式加强对司法机关办案的监督力度,在软环境建设和法制环境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对干部的监督上,四个市区都开展了述职评议工作,==区在每年=次评议副区长工作的同时,还将其分管的委、办、局长一起纳入评议范围,取得了评议一条线,促进一大片的效果。==市为增强干部述职评议工作的力度,还将评议结果纳入了全市政绩考核,有效地提高了评议的权威性,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招商引资工作是各地重点工作,四个区人大在招商引资工作上都拿出相当的精力靠上抓,常委会副主任、委室主任人人头上有指标,有的市区在干部指标之外,机关也分有指标,==市人大拿出==%精力来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四个市区多数人大的领导同志也都承担了挂包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工作。我们感到,四个市区的人大工作尽管各有千秋,但都紧密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做到了一盘棋、谋大事、干实事。

二是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上方式灵活、效果明显。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问题是各地人大普遍关注的重点工作,四个市区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座谈了解,==区、==区、==市人大常委会会期一般是半天或一天时间,==市人大一般在二到三天时间。为提高审议质量,四个市区都普遍抓了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督办三项工作。==市人大在这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主要是增加了常委会预备会议这个环节。在常委会前利用半天时间召开预备会议,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参加,一是研究召开常委会的有关事项,二是汇报开展会前调研的情况。三是听取“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上次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通过增加常委会预备会议,有效地解决了常委会议汇报内容多、审议时间少的问题,同时也强化了“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的重视程度和办理时效,增强了人大常委会督办工作力度。在会前视察工作中,==市人大还采取临时改变视察路线,随时增减视察内容或者由大主任带队分组直接下到基层暗访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看亮点多、看问题少的问题,提高了对审议内容的认知、了解深度和广度。在会中审议方面,==市、==区、==市在会议审议中采取先分组审议、然后集中汇报审议意见的方式进行。==区人大在会议审议中,除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汇报材料以外,还要印发人大常委会的书面调研报告,==区在会议审议时,由有关委室主任宣读调研报告,分管主任作补充,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委员、列席人员发言不足的弊端。四个市区人大还都改变了审议意见的撰写方式,==市、==区都把原来的审议意见改为审议意见书,改变了过去既谈成绩和优点又谈问题和建议的做法,主要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市和==区也在“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方面提出了时限要求,建立了审议意见反馈制度,提高了审议监督工作的水平。

10.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十

一、组织申报

各镇区团委要按照《在全市“

两新”组织中开展争创“百号千手”活动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履行申报程

序,积极做好“百号千手”申报,青年文明号每个镇区申报单位不少于5个,青年岗位能手按照分配名额(附后)申报。推荐上报的候选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格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确保推荐质量。原创:http:///青年文明号申报单位应为“两新”组织中的青年集体,青年岗位能手人选原则上每个创建单位申报1-2个,其它“两新”组织的青年岗位能手应占30%以上的比例。各镇区要从申报的青年岗位能手中考虑物色1-2名标兵人选,团市委将从中择优评选一批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申报单位和个人需填写申报表,撰写字数不超过2000字的事迹材料。材料要体现工作特色,主要反映活动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实际效果等,同时也要附相关宣传报道、照片、报刊等资料,申报表和事迹材料一式2份,于2006年3月31日前报团市委组织部(同时发送电子邮件)。

二、检查评比

各镇区申报创建××市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的“两新”组织,要根据“百号千手”活动评分细则和名额分配表,认真进行检查自评和互评,确保推荐的青年集体和个人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团市委将组织力量进行检查,请各镇区团委及行业要指导好创“号”单位做好总结及接受检查准备。

三、培育典型

各镇区团委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百号千手”创建活动,要坚持立足基层,全面发动;立足“两新”组织青年,全面参与;立足共青团,面向全社会,努力使创建面更加广泛、活动覆盖更加到位、组建组织更加有力、培育典型更加扎实。要重点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引起社会青年的关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牵引作用,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四、总结交流

各基层团委要在“两新”组织中开展一次“百号千手”总结交流会,听取各个青年文明号所在单位的总结发言,交流争创“百号千手”的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之间的交流联系,及时总结“两新”组织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

1、××市“两新”组织争创“百号千手”活动评分细则

2、××市“两新”组织青年岗位能手名额分配表

3、××市“两新”组织青年文明号申报表

4、××市“两新”组织青年岗位能手申报表

5、××市“两新”组织青年岗位能手汇总表

上一篇:大三期末总结班会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