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高中(10篇)
1.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高中 篇一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以下是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漂泊的旅程中,是谁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迹? ——题记
接触《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书当中也是堪称经典。荒茫大漠中,一个古老的意象,记载了敦煌文明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耻辱与无奈。当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时,一个壮丽无比的乐章便开始奏响。它是一千多年层层的积聚,它是一千多年鲜活的生命,它是无数艺术家与信徒膜拜的圣地。可是谁又能想到,它最终的命运却交付到一个麻木无知的道士手里。
王道士不过是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一个小丑,他的无知,他的卑贱,他的自以为是,无不让人心中可悲可叹,可愤可恨。
当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绚丽的壁画粉刷得所剩无几时,我好恨;
当看到王道士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得意的笑时,我好恨;
当看到一车车的瑰宝被大摇大摆地运到国外时,我好恨;
大漠孤烟,冷冷的夕阳将那些马车的影子拉长。如血的余晖,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时,这块宗教的圣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飞,粗砺的黄沙击打着空空的石窟。呜咽的寒风,在唱着最后的挽歌。此刻,这个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谈起这些人和事都会使我们感到心口隐隐的痛,我们恨王道士那个历史的罪人。然而,将所有的罪责全都让这个无知的躯体承担,也过于沉重。即使当初没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梁小丑也会出现,悲剧依然会要发生,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悲剧。
通过《道士塔》,通过那苍凉深邃的笔触,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难,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的荣辱与沦落。太多的眼泪已被戈壁的风吹干,然而那份美不会改变,纵使它曾经被无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说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么烟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态同样使人可叹。
在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江南,一切的氛围,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赐予的,更多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营造出来的。虽然我不曾去过,但是书中描绘的江南小镇却给我一种回家般的宁静。
历史对苏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发苏州》中,为这个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鸣不平。没有金陵的王气,没有森然的殿阙,没有沙哑的军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桥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弹唱。然而真的如此么?沉寂千年的苏州,也有石破天惊的一天,也有奋起反抗的一天。面对明朝腐败的统治,苏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壮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壮、义无反顾,令世人震惊错愕。然而当浩劫过去,苏州人依旧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桥依旧精致,桃花依旧鲜艳。隐者式的文化影响着这里的人,恬淡闲适是他们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却他们还有那副铮铮铁骨。深深庭院中,虚掩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西湖梦》中至情至性的苏小小,一生都在追寻着美,守候着清泉般透亮的净土,潇洒怡然的活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选择了最美的年龄。如同烟花,灿然绽放于夜空,即使陨落,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唯美的痕迹。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形容她再贴切不过了。苏小小对于美的追求,或多或少的受到江南文化的影响。那种对完美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
余秋雨曾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想必这就是他旅行的目的,写这本书的初衷吧。在旅途中,体味到了历史太多的辛酸,文化太多的无奈。在旅行中涤荡心灵,在旅行中守望文化。
再壮丽的旅程也会隐藏回归的路线,漂泊的行者,是否也在守望着文化?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我一直以为,人与书有缘,就像人与人。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又一次迈进图书室。
不经意间,我的目光与大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几页,便感觉他的文字如浪如涛,一波一波,一阵一阵在心底汹涌。清新隽永的思想智识、真诚显明的观点,还有字里行间的性灵趣味,从娓娓谈叙中扑面而来。很轻易地,就用文字的长镜头,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灵的枝条上婉转绽放。
原来,当文化与旅行相遇,不仅仅是眼睛的愉悦,更是心灵的顿悟、精神的丰实啊。我与大师的相遇,不经意间就拥有了心灵的感应,匍匐在大师的字里行间领略着缕缕书香的韵味。
最先看了大师写的《五城记》。开封曾经的器宇、现在的坚强,兰州的深厚和冲撞,成都的美丽和淡泊,广州的鲜花和悠闲,南京的辉煌,在大师的笔下,如五个性情各异的美女和帅男,可爱、可亲、可评。大师笔下的城市,让你透过浮华,在轻松和浓厚中,很快了解了它们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惯见的浮华,而是将人文、地理、历史揉碎搅拌,拿捏得浑然一体,举重若轻,巧妙无比,让你在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中,用心灵触摸到眼前这方美景的神韵与内涵。
大师写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诗交融上阵,玄艳、黯淡、泼野在他笔下左右逢源,写尽风情。我敢肯定,这样对西湖的写法,再没有第二个人。末了,他在《西湖梦》收笔时叹道:“大凡风景绝佳处都不宜安家,人与美的关系,竟是如此的蹊跷。过于玄艳的造化,会产生一种疏离,无法与它进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饮食不宜于排场,可让儿童偎依的母亲不宜于华丽。”
这一段话,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美女和美女之间的隔离,平女与美女之间的疏离,不也是如此吗?前者因为争艳,后者因为太玄艳。隔离和距离,便形成了心灵的距离,也就“不便进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笔墨祭》算是本书里的一篇比较长的文章。主题是呼吁挽回毛笔文化,提倡现代社会人需要在书法艺术中获得审美慰抚,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罗列、品评了古人今人各种书法观念,他在结尾笔锋一转,又轻轻松松甩出一段精辟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个酸楚的祭奠。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说得多好啊!在美不断消逝的今天,用这样的文字来怀念美、呵护美,本身就是一种智慧。这些精辟的哲思溢满字里行间。如智者的火花,在电光火石间,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这些文字如棒子,不时敲击着我的心肺。不得不读读停停,静下来思索和消化,让被文字棒击的心潮一点点平息。
一样的旅行,不一样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随性的文笔,尽情流淌着他的学养和才智。在他笔下张扬的文化和飞舞的智慧里,一处处的名景,先是从外表美到骨子,再从骨子放纵到灵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这是一种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这样迈着不一般的步伐,在时间的大河里玄艳。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几十年,我辈也还是只有读、只有叹。怎么赶?这辈子,也许都望尘莫及啊。这,就是学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涨满了文化,笔头吸饱了知识,在艺术的点染中,无论轻涂淡抹,怎么都干湿浓淡总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让人消受不住的事,莫过于和这样的好书擦肩而过。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美好的事,莫过于能在这样的好书中,感受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涤荡。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2.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高中 篇二
一、分析余秋雨散文中各种文人特征
余秋雨所创作的文化散文大部分都是对“人文山水”进行描绘,能够影响到余秋雨敏感性的神经的通常情况下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已经故去拥有死后空名以及生前孤傲的文人,凄凄惨惨、徒有孤魂的文化者。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人形象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不乏对人文山水的描绘,同时和常规的游记内容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出入,鲜少有普通游记中的轻松欢快的语言基调,呈现出来的大多是苍老的语言基调。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古往今来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文学家,都是命运多舛却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的灵魂都是高尚又苦闷的,自身具备着学富五车的才华却长期受不到朝廷重用,因而被冷落、被流放,其生命都遭到了长期不断的摧残。尽管在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这些文人都没有受到恶劣环境的改变,反而更加的百折不挠,坚韧的意志也受到了更长久的磨练,使得其文化视野得到更深刻的拓展,其文学作品也更加的优秀。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仅仅脱离了空间以及地域方面的制约,同时还穿梭了近千百年的历史文化,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双重性的磨练,在欣赏景观时不仅仅是用肉眼去体会,还需要用平静的心灵去感悟,对深刻的历史文化进行感知。并以此为基础和历史文人产生同样的感觉,通过不断的寻找探索来寻求出这些文人饱受打击、命运多舛的因素。在《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曾经说过:“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文人相轻的不良现象,普遍都自恃情感,更是对杰出的文人进行多方面的诋毁、污蔑。所以余秋雨曾经就这一现状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越是超越自身时代的文化名家越是不和所身处的时代相容,越是杰出就越容易遭受到各个方面的不同攻击和诋毁,这种原因大都出自于攻击者自卑的可怜心态。
通过对余秋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某种文人独有的文化情怀气息,将人生命运以更加浓厚、厚重的手法表现出来, 将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中存在的某种关联实际的表达了出来,而且是较为晦涩难懂的深意,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在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极少对历史领域以及文学领域产生过多的结论性内容,他在作品中的描绘手法基本上都是含蓄而又深刻的,将严谨的态度深埋在了微妙的描写中,需要读者用心去感悟;他善于将过往的历史外衣进行精致的剥离,将过往的历史变迁以及人文形象、灵魂等都实际而又具象化的展现给读者,使得读者能够身陷入他所构造的历史环境中,将其中的人文快乐进行反复咀嚼。余秋雨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历史变迁的追味,是对心灵身处的释放,是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气息得以相连的重要形式。从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可以感知到其苍老的文笔,因为他在文学创作中具备着独特的苍老以及凄凉的特质,因而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耐人寻味,且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所在。“作不成现代人,是悲哀的;斩断了自己生命根源的现代人,就更悲哀了。” 这是余秋雨的肺腑之言,因而他致力于寻求探索历史文化长河中现代文化的生存之道,为中户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寻求出路,他始终认为中国的传统文人是社会结构体系中的核心所在,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代表,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得以构建并传承,因而在余秋雨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名家的探索,力求在这一渠道中寻找出完善健全的文人形象,使得中国的文化走势回归正确的发展轨道。
在这里面最应该关注的则是文人和政治之间的关联,和政治关联的好坏程度则直接对文人的命运产生了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一旦在科举制度下入仕成功, 那么即便是不服务于政治,但是依旧还是会深陷于政治的斗争漩涡中;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学名家又长期的探索、追寻文化志向,格外关注对自身的品质修养的培养提升。但是往往是在这一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和全心服务于政治这一方向又产生了冲突矛盾;从文化品质的意义来讲,这些文学名家本可以有更高的文学造诣,来更好的将民族精神以及价值理念进一步的升华,但是由于深陷政治的斗争漩涡中,却成为了中国封建统治下一枚可弃的棋子,这种忿恨和两难的境地,使得古代的文人时常心有苦闷却不得抒发,使得其文人形象也逐渐的复杂化,难以捉摸。
2、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文人人格的复杂性
在长期性的考量中余秋雨发现在文化品味方面,这些文学名家本可以拥有更高的文化造诣,但是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的影响使得其才能都得不到发挥,因而长期的被困在“升迁、贬谪” 的思维模式中,从而使得文人人格中的复杂性得以体现。
首先,这些文人普遍具备着较为健全且拥有文化良知的文人人格,长期支撑着其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在《风雨天一阁》 中,其藏书的历史进程是极端困苦波折、又悲怆的历史文化事业的奇迹所在,将整个范氏家族藏书世家那熠熠生辉的文人人格充分的彰显了出来;《都江堰》下李冰治水使得中国的政治有了清澈如泉水的现象,充分的以自身的自信以及人格魅力来征服了大自然和百姓的心; 《 狼山脚下》张骞誓不做 “状元”下的牺牲品,而用自身的行动开创了新的生命模式。因而在余秋雨眼里,能够进行自我选择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方式,是传统文人最为健全的人格体现。
其次,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也是极富复杂多元化的涵义。中国文人自身科举入仕的方式过于的模式化,总是过于僵硬,宛如机器中的一个小配件,单板又了无生趣,因而在显赫之时,其文学作品不多见, 但是发生祸事被贬谪或被流放的过程中,这些文人在灾难下又多了一份平静,在这份平静的心态下万事都观察的透彻,从而其写作状态渐入佳境。在朝代的变迁下,或许又会被升迁,因而名垂青史,使得后人为之敬仰,这也不失为文人对自身人格的一种修身养性。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的文人大都是对普通人进行的塑造,将其摆放在常人的身份、立场上,能够具备本该具有的性格以及弱点缺陷等,使得文人摆脱了历史的束缚,得以使自身的生命更具生命张力。然而,梅妻鹤子的洒脱却又何尝不是满腔的抱负不能服务于社会,得不到实现而郁郁寡欢便抹去了那满身的抱负,便形成了毫无目的性的文化浪费,在这种懒散而又不断承袭的过程中,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充斥着不认真的因素,使得文明的发展长期性的停滞不前。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至此,尽管不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所指出的文化精神道路加以明确,但是其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却是明确化的。他试图对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并且对其评判,从而在发展中呼吁并寻求健全的文人人格。纵观古今,文人的方向在哪其情怀就在哪,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现代文化和历史文化之间逐渐生出了一道鸿沟,而余秋雨的散文则是结合这一历史现实来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感慨,对文人的人格上升充满了希冀,希望能不断的提高我国现代散文文学创作的高度。
3、余秋雨对“文人健全人格”的呼吁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道,“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他所提出的这一问题是现代文化发展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而余秋雨期望的是可以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启示,使得现代化的文人人格有更多方面的选择,同时能够进行更加全面高效的塑造,可以在现阶段的嘈杂世界里,寻得一方净土,呼吁文人的人格能够得到健康的健全。通过对余秋雨笔下的文人形象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只是一方面的载体,其承载的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关键环节,使得文化价值的意义得以充分的展现;再另一方面这也是余秋雨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进行独立思索的一个载体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对文人本身所具备的的特立独行的文学思想以及精神品质等进行积极的探讨。
在余秋雨的散文文学作品中,《文化苦旅》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集,他曾经说过,在写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其实对相应的文体已经有所考量,但是最想要表达的还是一种文化感受。他曾经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过,“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人、历史、 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就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因而不难发现,在创作《文化苦旅》的过程中,余秋雨先生总是有意识的选择去旅游的地方,能够准确的掌握这一名胜古迹的人文特征,以一个现代文学家的视角去学会感悟。他以自身最为独特的思维模式对历史文人展开思考探究,在他的视角范围下,他认为名胜古迹以及古物风景、历史人物等都还是在现代人的思想中依然存在的鲜活的生命,而并不是已经远去的历史性的存在,具备着自身最为独特的审美意义以及现代意义,以一种主体性的手法来将赋予历史文人以鲜活的生命力。
余秋雨本身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深刻感悟,并且对其的研究也深刻细致,他在不断的行走、探访过程中进行着思索探究的工作,深深的自豪于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在散文的创作过程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的渗入其中,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希望都贯彻其中。并充分借助于文化山水等来对中国文人的人格以及其他思想因素进行探讨思考,他认为这是一个民族得以进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传承发展。《柳侯祠》将这一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余秋雨站在思考文人人格的视角方面对柳宗元的贬谪进行了探究,他认为柳宗元可以凭借着自身的优秀人格来保持一个正直人的心态,并且不会对任何的政治策略或者是政治局面加以考量,同时还超然洒脱,逐渐形成了积极的文化现象,柳宗元自身所具备的优秀的文人人格使得其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并且受后人敬仰至今。余秋雨认为文人的人格意义至关重要,只有远离喧嚣世界的束缚回归于平静的世界,文人骨子里那份文人人格以及文化意识才得以逐步的复苏, 洗尽铅华,回归于本真。余秋雨通过这些理论将各种因素的伦理束缚以及观念的制约进行消除,寻求自由选择和自由独立的现实意义,能够将独立性的文人人格恢复,从而磨练出自身所特有的的文人人格魅力。
4、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沧桑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他所抒发的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希冀,从而将其中所实际蕴含的历史沧桑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同时也感叹于名胜古迹以及历史人物的时代变迁,感叹于生命的轰轰烈烈和寂寞多舛。在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进行拜读的同时,对其中文笔的沧桑茫然有种捉摸不透的感悟,尽管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生命的宁静之中,充斥着虚无感的生命。任何伟大人物的生命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会留有残缺的遗憾;然而任何一个微小的生命都有可能会留下深刻而又具体的感悟,在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对于诸如此类的历史文化空间进行了设置。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都将人文的关怀充分的体现了出来,最为重视文人的文化良知以及精神文化,在悲剧这一领域以及相关人物的痛苦情怀、欢乐情怀都表现出来了最大的兴趣热情。并且余秋雨在创作散文作品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对人们苦难的关注, 并且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本身和读者一同跨越痛苦的最佳方式。 同时余秋雨还有着戏剧理论研究专家的身份,并且在中西方等悲剧理论领域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文化造诣和文化成就,所以他对于人文山水以及悲剧中的个体人物都有着极大的兴趣热情,并且把散文这一创作中的人物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构建。
二、总结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集,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神以及价值意义、古代文人名士的变迁等都有所造诣,因而其人文精神方面有着理性的回归意义,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历史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中对文人形象以及文人人格等多方面的研究探讨,使得现代人能够对古代的文人名士产生更深刻的认知理解,能够有效的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等进行传承发扬。
摘要:在拜读余秋雨散文的过程中总会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厚重感和平静的心态,余秋雨的散文普遍是对山水以及自然等情怀进行的抒发,使得我国文人骨子里那份情怀和文人品质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余秋雨本身本身就具备了相应的历史深度,更是具备了一个学者应用的高尚情操,可以充分感知到我国文人的优秀文化底蕴。
3.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篇三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在九十年代初期,《文化苦旅》一书成为中国大陆乃至海外十分著名的畅销书,余秋雨也因此而十分著名,当时也因为《文化苦旅》的出现而掀起了一股散文热,这不得不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仅让当时许多学者所钦佩,而且当时上许多的劳动者也接受它,它以其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沧桑的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意盎然的语言艺术突破了当时中国当代的散文创作,无论是从题材上来讲,还是从具体的内容来讲,都开创了散文历史上的先河。
一、《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
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散文作家。他在家乡的一个小学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在小学毕业后就到了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校期间她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后来又当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他的著有理论专著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以及《艺术创造工程》等。《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出版,一时风靡海外。
二、《文化苦旅》内容简介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他自己化身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传统的“导游”,以其独特的风格与语言魅力,向读者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文人的事迹、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一些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等,例如:古代诗人所写的《江南小镇》《白发苏州》等触摸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背后的文化底蕴,将江南独具魅力的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柳宗元、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一些历史上十分有名的风流文人,将他们的事迹详细地记录在书内,以讴歌古代诗人美好的思想品德与高尚的节操,当然还有命运十分坎坷的酒公、任劳任怨的信客、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以及温柔善良的女老师等都包含在内,其内容不仅生动,而且所覆盖的范围也十分之广,内容也十分之多。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通过对社会上人们常常见到的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散文式的描述,在人们欣赏其本身语言魅力的同时,也暗含着许多人生上的意义以及一些社会上的现实,每当读者读到此处时无不让人深思。
三、《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诗意盎然
例如在余秋雨描写《莫高窟》时写道:“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这得有点阴沉。”作者在期间对莫高窟中的笔画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在描写其绚丽多彩的色彩时也暗含着对中国历史上朝代变迁的感慨,他用如此绚丽多彩的语言来描写敦煌的文化,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将对历史文化的命运描写得绚丽多彩,并且加以诗意的语言来对此进行详细地描述,因此这在众多文学著作中是并不多见的。
(二)多词修辞
例如余秋雨在《沙原隐泉》中写道:“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上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湾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斥责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作者把自己在沙漠中行走时突然遇到一个清泉,内心十分惊喜与惊奇之情书写得淋漓尽致,他在文中说不管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这个清泉都是一种亵渎,因此他并没有用许多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而是通过许多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间接赞赏了清泉,从而给读者内心十分不同的感觉。
(三)多格修辞
余秋雨的《人生苦旅》基本上每一句话都覆盖了一个乃至几个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当然这也是文中的魅力之一,从而使整篇文章的语言效果十分绚丽多彩,然而在文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例如:“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以及“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等,不仅使余秋雨在描写苏州与西湖的时候大大地增加了其语言的表现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景色描写的气势,从而将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
(四)气势磅礴
例如在描写《都江堰》中在文章的手段就写道:“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众人都知道中国的长城是我国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特别是其建筑令人十分赞叹,而余秋雨在文中说道都江堰的工程比长城的工程更加激动人心,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无疑大大地增加了都江堰的气势,从而奠定了整篇文章磅礴气势的基础。不仅如此,光看一些余秋雨在文中所写的题目,就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整个文章气势磅礴的感情基调,例如一些:《阳关雪》《沙原隐泉》《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等。“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以自豪的建筑是都江堰,而非长城。” 短短一句出人意料的话,可以增加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自古以来,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而在《都江堰》一文中,刚开始的时候就以此句起势,通过气势磅礴的语句将都江堰引出来,其同时还认为该项工程是比长城还要让人激动的工程。还有一个例子:“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第一句主要描述的是六朝古都南京。其历尽沧桑、饱经风雨,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代,这座城市铸就过多少辉煌,承受过太多苦难,足以让她名垂千古。第二句主要描述的是宋代都城开封,余秋雨通过这句话将开封的都城历史、地理位置、城市气质等给予了高度的概括,虽然仅有简短的一句话,但是却可以描述出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
(五)寓庄于谐
例如在《贵池傩》中,余秋雨对傩的仪式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人们埋头苦干了一年,到岁初岁尾,都要抬头与神对话。要扭动一下身子,让神乐一乐了,也让自己乐一乐。要赶一赶讨厌的鬼疫,对神,人们不仅要谦恭畏惧,又不可以失去自尊。干脆戴上面具,把人、鬼、神、巫搅成一气,使其分不清是对上天的强迫,还是对上天的祈求。反正,肃穆的朝拜已经荡然无存,而随之涌现出来的是蛮赫的精神狂潮。”余秋雨用这样诙谐的语言把庄严的祭神仪式描写出来,这时期独特的语言特点,他用通俗的语言将傩文化现象更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寓庄于谐、浅显易懂。同时这样做,也是作者的散文深受“下里巴人”喜欢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纵观中国文化历史,余秋雨的《人生苦旅》也许并不能够成为中国当代散文集中的问鼎之作,但是整片文章却深深地表现了余秋雨独特的表达艺术、独具特色的表达能力以及自身的一些对文化的特色感悟,不仅用华丽的语言对中国优美的景色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在书写文章的同时融入了自身的感情及感悟,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魅力,为当代散文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露.评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
[2]李琴.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9).
[3]郭佳颖.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J].山花,2011(16).
[4] 廖俐.从旅游人类学视角探析《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心路历程[J].柳州师专学报,2014(2).
4.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四
看此书时,一直感觉像有块砖压在心头,直叫人喘不过气来。先生笔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总是与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等因素交融在一起,在感慨先生深厚文笔功底的同时,更为先生诉诸笔端的文化感悟所折服,无端的感动,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淹没在文化的海洋里窒息,却又不能自拔。
试问,这种文化是什么?
是阳关古道上的大漠荒芜,是江南小镇的秀丽凄美,是多年废墟的默无声息,是病房外腊梅的幽香扑鼻……天一阁在历史的风雨中飘摇时,浓厚的文化便化为云烟升腾。
5.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 篇五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6.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高中 篇六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7.余秋雨文化苦旅简介 篇七
余秋雨文化苦旅简介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甫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书中多篇文章后入选中学教材。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
新版《文化苦旅》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新增文章18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作者简介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之后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莱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文化探索的人文学者,他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8.《文化苦旅》余秋雨经典语录 篇八
2.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3.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4.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5.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6. 修善,总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损坏。
7. 青菜大米粥,加上藿香正气丸,入口便回神,这就是中国人
8. 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9.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10. 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
11.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12. 如果人生和历史 都是拔离了琐碎事物的建构, 那么它们也就不属于现实世界。
13. 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
14.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亟亟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
15.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16.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17.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18. 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他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19. 水寒彻骨,浑身颤抖。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的芦苇。留在湖底的芦苇根利如刀戟,大多数人的脚被扎出血来。浑浊的殷红一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间,就像太湖在流血。
20. 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9.余秋雨文化苦旅阅读心得 篇九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国,首先想起的应该是长城,工程浩大,历尽无数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图上,站远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一条万里屏障,所以不能无视他的军事作用以及人类意志力的表现。每每在电视上看到长城都会感觉到它赋予历史,赋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说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长城钱数十年就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虽说它的气势远不如长城来的浩大,但,他却稳稳当当的服务于四川人民数千年,滋养着这片沃土,造福人类的作用远远大于长城。也是因为有都江堰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伟略。也才有,张飞,关云长,赵子龙的勇猛善战。以及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文采。
当作者写到初来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时的情景,他以那样的一种情怀赞美都江堰的时候,我哭,真的哭,我看只能写到这,感动的毫无思绪,也不知道怎样来叙述,但我很理解作者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文人,心中所挂链的,对于当今社会所迷茫的。不俱千辛万苦的苦苦追寻中国真正文化行为。也很感动与惊叹作者描写古迹所用的词句。是那么平实而又不失大气。确实写不下去。
10.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十
读完整本书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个地方。其一是刚开始的寺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蒂指教,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首《送别》勾起了多少青春回忆,每每听到这首歌,总是有种莫名的心酸,好像就应该落泪才能对得起这首歌的意境。也是在此,我才知道这首诗是李叔同写的,人称弘一法师。
其二是在写苏东坡文字狱的时候,也就是乌台诗案。看完整个案件的过程,对苏东坡莫名的感到心疼。或许我们现在的人只记得苏东坡的诗,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记得“……不思量,自难忘”。从早前意气风发的诗词风格到晚年诗词的粗犷,心酸,无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场莫须有的案件,削平了一个人多少的棱角。在那大漠孤烟直的地方,还会有人记得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吗?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人性的邪恶,也是整个社会甚至是当代社会都存在的弊端。社会上总有些人嫉妒那些才华比自己好,成就比自己高的人,总会想方设法捏造些罪名强加于他人身上。大部分分不清是非黑白的人,总喜欢跟风,认为反正不危及到我自身的利益,那么跟随大流踩一踩也是可以的。舆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迫使当权者不得不流放自己看重的人,可想而知这个社会风气该是如何的令人悲伤。慎思,慎行,慎言,六个大字,应该学会如何做人。
整本书都在讲景点,也在讲文化,文化附着在这些建筑,这些风景里。文化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真的很重要。文化的形成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淀,但是毁灭往往在一瞬。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高中】推荐阅读:
文化苦旅的高中读书心得800字06-30
阅读文化苦旅读后感08-13
探索真谛《文化苦旅》读后感09-18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10-12
小说文化苦旅观后感10-03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200字08-25
余秋雨《中国文脉》读后感10-25
余秋雨西湖梦散文读后感09-11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800字08-31
秋雨景作文高中作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