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11篇)
1.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一
一、前言
社会实践参加者: 时间:寒假假期 地点:本地区
对象: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 范围:足球运动
主题: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 科考方法: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
摘要:中国足球运动在国际赛场上成绩向来不佳,对足球运动的提高方法有各家言论,我们都知道,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运动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但是在我们身边热爱足球运动的人却很少,据调查显示,中国现在仅有注册球员6000多人,18岁以下注册男子球员仅有不到两百人,而在欧洲一些国家,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是足球运动员。我国不仅注册球员少,足球运动在民间发展的也不是很顺利,因为足球运动入门较难,装备要求较高,所以很少有孩子从小把足球运动当成自己的爱好。本文就本地区足球运动的普及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为中国足球普及调查研究做尽有利的贡献。
关键词:运动 足球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男士对足球的热情较高
共发放男士问卷30份,女士问卷20份。调查发现,男士对足球喜欢的比例比较高有有18人表示喜欢足球,占男士的60%。女士有5人喜欢足球,占25%。
还发现其中学生中男生80%喜欢足球,女生有60%的喜好足球运动。就是说无论男生女生对足球运动的喜欢率较高。
2.喜欢足球运动的人趋于年轻化
调查发现30岁以上的人群喜欢足球的占20%。应该说对于中国这个人群能达到这个比例还是很好的,中国的国情就对他们的热爱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年轻一代即30岁以下人群,对足球的喜爱比例比较高占80%。说明喜欢足球运动的人趋于年轻化。
3.喜欢足球的人多看电视直播比赛
喜欢足球的人群经常看电视直播比赛,一般是国内联赛,主要原因是喜欢本城的顶级球队,在江苏主要是江苏舜天队,近几个赛季球队的优秀表现也引发了球迷的关注,大部分球迷爱去现场看球,部分球迷因为种种原因只能看电视转播。几乎全部的足球热爱者喜欢看像欧洲四大联赛,欧洲冠军联赛等国外高水平足球比赛的电视直播。特别是他们喜欢的米兰,曼联,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等喜欢的球队的比赛。
4.自发组织的比赛占多数
调查中发现,自发组织的足球比赛较多,而单位组织的比赛很少。问卷显示,单位组织的主要集中在学校和事业单位。场所也比较多放的在学校。分析原因,空闲时间较多的单位和学校有条件组织比赛,且组织的较其它单位多。学校场地因为不收费或收费较少,而成为比赛的主要场所。
5.对中国足球队的评价不容乐观。
对中国国家足球队的评价态度有33%的人认为中国足球经过这么多年因该有所显著进步但是进步太小,表示不可理喻。有50%的人认为可以原谅,仅有27%的人认为值得鼓励。同时表明,他们对中国足球也是有愿望的。
(二)、结论:
1.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投资力度不够,当前的体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提高,城乡的足球投入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抢抓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体质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体育已经和二为一,改为教体局。也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如果能在广大农村开展“千校百队”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社区与社区、镇与镇之间经常搞一些足球比赛,这对足球的普及大有好处。这种比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质的同时,又能提高对国家,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沉溺于网吧的侵害。
2.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据中国足协最近调查的41个城市中,15个城市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校、区、市级足球赛,仅占41个城市的36.6%。而只有11个城市在中学开展校、区、市三级足球比赛,仅占总数的26.8%。另有15个城市开展情况不祥。超过六成以上的城市难以保证中学、小学同时开展足球联赛,这让中国足球在学校探求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
传统训练体制的制约。足球职业化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足球队转变成市场环境下的职业队。体育局与足球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指标,使得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后备人才输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备人才走上市场化后,地方教委认为学校可以不必承担输送人才的义务,因此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不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学校大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从整体上得不到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在各方利益冲突下,校园普及足球非常困难,资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极力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项目。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认定孩子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
(三)、调查后感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号,只做表面工作,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广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国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无
2.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二
一、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文理学院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共150人, 从五个部分进行调查, 第一部分是一般情况, 包括个人资料和了解急救知识的主要方式; 第二部分是简单的急救知识了解情况调查; 第三部分是特殊急救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 第四部分是对个人是否学习急救知识的态度情况调查, 第五部分对未来开展急救知识教育活动的立场; 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对问卷进行调查前告知被调查者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由其独立完成问卷, 共回收150 份有效问卷。采用简单易理解的百分比和频数作计数数据结果, 运用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来观察对比结果。
二、结果及分析
( 一) 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学生中, 医学专业68 人, 非医学专业82 人; 大- 37 人, 大二51 人, 大三40 人, 大四22 人; 但是接受过系统急救知识培训的人只占到38 人。
如表1 示, 在了解急救知识的途径中, 电视和书籍占了两个较大的部分, 说明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但是缺乏专业的指导, 也是不利于急救知识的实施, 在真正与到需要急救的情况下, 也会阻碍急救的实施。
( 二) 基本急救知识测评情况
如上述表2 中示, 有96. 67% 的学生知道正确的医疗急救电话, 表明是有可以进行危机处理的基本能力。表3 烧伤处理中医学专业86. 76% , 非医学专业中84. 15% , 选择相对更正确的方式。
( 三) 相对特殊急救知识的测评
由此看出在相对特殊的急救知识调查中, 医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和掌握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 且医学专业学生中高年级认知率大于低年级, 这也与接受系统知识培训的结果相关, 高年级的学生更早、更多的接触到专业性的急救知识。
( 四) 对于急救知识普及的态度调查
在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学生中有25. 33% 学习过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 并主要集中于医学专业的学生, 而高达69. 33% 的学生并没有学习过系统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 但是表达了愿意去了解、学习、掌握急救知识。
三、数据分析
在对结果的分析过程中, 其实很容易看出在急救知识普及调查结果中, 医学专业学生中普及率远远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 这是因为医学专业学生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专业的知识, 但是即使是医学专业的学生, 年级不同也有所差异, 年级越高接受的系统知识更加全面, 认知也就更高。即便如此仍然大部分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去学习急救知识, 愿意接受更加专业系统的培训, 也愿意将所学到的知识普及给周围的人, 因为急救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容小视的, 它可以帮助你在精要时刻救人救己一命, 也提高了伤病救活的几率。
四、建议
在问到现阶段急救知识普及遇到困难是哪些时, 排名前两项的是普及效果不好、社会对此不够重视。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军, 是新时代知识的载体, 应该具备更多的知识, 并能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群。当今急救的新理念是“急救”要走出医院围墙, 进入社区、家庭等院外场所, 希望在事发现场有能在第一现场施救的第一目击者采取有效地初步急救, 为抢救争取黄金时间, 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伤残率。因此学校可以针对这样的现状, 开展相应急救知识教育活动。提高急救知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应有的认知率、普及率。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对于急救知识应该有更加熟练的掌握度, 并带动非专业学生一起开展实践类的急救知识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赵永春, 张雁, 温新华等.加快开展公众规范化急救知识普及及培训活动[J].当代医学, 2005, 11 (2) :50-51
[2]何忠杰.急救白金10分钟的概念和意义[J].现代医院, 2005, 5 (6) :130.
3.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三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普通话普及 调查 展望
一、引言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核心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1982年,“推广普通话”工作载入宪法;1994年,国家语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学术和科研层面进入国家行政和应用推广层面。自此,我国对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也明显增加。
我国大规模语言调查中涉及普通话普及度调查的有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前后由教育部等9个部委组织实施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调查严格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问卷法调查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简化汉字等的使用情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00年,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该项调查全面反映了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首次调查的实际,填补了国情调查中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空白。《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作为国家语委“语言生活绿皮书B系列2”,已由语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次是2010年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负责组织、河北、江苏、广西三省(区)语委办参与的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此次调查的主要目标是摸清自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来普通话的普及情况,因此调查方案的制定并没有脱离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但是,在调查规模、调查内容和操作细节上此次调查都有所调整。此课题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1);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1);郭龙生《教育领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苏金智《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等。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0年,河北省普通话普及率为73.30%,江苏省普通话普及率为70.67%,广西地区普通话普及率为80.75%,3省区的平均普通话普及率为74.91%,同2000年相比,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第三次是2011年由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课题组进行的“澳门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该项目对澳门公共场合和大中小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是澳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调查。调查显示,普通话在澳门语言使用中排名第二;在正式场合,尤其是政府部门,普通话的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次调查结果收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港澳台专题中。这三次调查坚持了科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但受人口基数、时间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研究
在学术界密切关注普通话普及情况及相关问题的同时,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本文将对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归为以下两大类:
(一)专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的调查
此类调查的文章主要有: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该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入户调查,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普通话作为母语、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等方面描述了广西普通话的普及情况。贾楠楠、刘晨红《银川市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2013)在2010年三省普通话调查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调查问卷,增加了对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了解程度、普通话的学习意愿等内容,对银川市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银川市的普通话普及情况较好地结论。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10)就乌市农民工子女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她还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叶清、陈利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现状的调查及思考》(2011)通过走访阿克苏沙雅县,通过学习普通话的措施、群众的观念及政府宣传力度等方面,了解到南疆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成效不理想。王秀旺《贵州彝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调研与启示》(2013)通过走访调查珠市彝族乡,发现绝大部分彝族村寨已形成了彝汉双语通用的环境。马米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对策——以开远市大庄回族乡为例》(2014)不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而且对300名调查对象的语音面貌进行了分析。
此外,王远新《新疆喀什古城的语言生活——高台民居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2013)、孟红莉《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2013)、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04)、周炜《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2003)等都在针对少数民族进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时增加了普通话专项调查,这部分内容将是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重要资料。
(二)专门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的调查
1.专门针对教育领域人群进行的调查
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文章主要有:贾晓玲《蒙古族师范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009)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蒙古族和汉族师范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为学校针对蒙古族师范生推广普通话提供教学策略。与贾文相比,盛桂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现状分析》(2004)主要针对乌市哈萨克族大、中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王杰、付华丽《贵州省乡镇初级中学推广普通话的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除了问卷调查,还采用访谈法、考察法,就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族的个案分析》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个案法分析了侗族青少年在汉语社会化中存在的语音、词汇方面的问题,建议国家、学校、新闻媒体发挥推广普通话的作用。采用个案分析法的还有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以贞丰县芳个案》(2010)、熊湘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族地区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以贵阳学院为个案》(2012)、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以青海省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等。杜秀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调查研究》(2004)、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2005)、刘凯《四川省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査与研究》(2013)等文章采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归纳分析了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偏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应对建议。而陈进《西藏高校学生普通话面貌分析》(2012)则以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研究样本,结合问卷调查真实展现了西藏高校学生的普通话使用面貌。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在研究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同时,也对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如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究》(2012)、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2014)等。
2.专门针对机关公务员人群进行的调查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文章比较少,仅有两篇。即李秀《关于推进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思考——对内蒙古地区公务员使用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2005),《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2005)。李文就内蒙古11个主要盟市的公务员进行了普通话问卷调查,问卷突出了公务员普通话水平的自我评价和对推普工作的认识等方面,并针对公务员群体提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建议。
3.专门针对公共服务行业人群进行的调查
公共服务行业是推广普通话的“窗口”,但专门针对此类人群的调查较少。已有的资料主要集中于对新疆地区的调查,主要有:古丽扎尔·吾守尔《喀什从商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2006)。该文发现在商业活动中,掌握维汉双语的商人更容易达成交易。樊慧荣《哈密大十字商业街维汉商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13)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法,对比分析了大十字商业街维吾尔族和汉族商户的母语和汉语能力,还就他们对使用普通话的态度进行了专项调查。田真《新疆国际商贸城市场语言状况调查》(2014)调查发现商贸城经营户基本掌握普通话。
4.综合针对推广普通话重点领域人群的调查
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公共服务行业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四大领域。综合针对这四大领域人群进行调查的文章有: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2008),《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9)。后者对内蒙古地区的公务员、警务人员、教师、服务行业人员和医务人员等行业社会群体的普通话水平进行了研究,提出针对此类特定行业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话考核机制的建议。
调查西藏地区的有:李永斌《提高西藏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2012)探讨了西藏普通话使用人群,主要为干部职工、商贸人员和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特点,并重点从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提高普通话教学的策略;南晓民《西藏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2008)指出西藏地区在公共服务行业和广播电视教育部门都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少数民族说普通话的情况是地市好于县城,县城好于农区,农区好于牧区。
以新疆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的有:高莉琴《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普方略研究》(2006)。其调查内容包括了各行各业的汉族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反映了新疆各民族普通话的实际情况。李丽华《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与对策》(2004)、《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005)就南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在党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学校三个领域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刘燕《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建议》(2008)则以和田地区党政机关、学校及公共服务行业少数民族普通话使用现状调查为例,指出新疆尤其是南疆推广普通话任重道远。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目前,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虽然已取得不少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改进与完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研究在调查空间和时间上需进一步深入。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尽管目前针对我国民族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大的空间上来说,具体到各个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内容还是显得有点狭窄和单一;且就某一地区而言,调查范围往往集中在中心城市,缺少对乡镇、农村的调查;调查对象往往集中在学校、政府机关等人群,缺少对推广普通话的“窗口”——公共服务行业及广大普通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大普通人群的调查。从时间上来说,针对某一民族地区的调查在时间上缺少连续性,往往不能形成对这一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的动态反映。此外,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在普通话普及度的调查上,还缺乏对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像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聚居程度较集中的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的调查。我们认为,只有将调查的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更宏观地把握我国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
二是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时,有关普通话标准的界定还缺乏统一、规范的理论指导。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调查对象在文化程度和职业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且要求被测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音、词汇、语法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测试,在大规模的实际调研中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对普通人群普通话程度的调查往往通过问卷中的问题来体现。如主要问题之一的“您觉得您的普通话程度怎么样?”针对这一问题,有的选项设计为:A能流利准确地使用,B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C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D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E能听懂但不太会说,F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G听不懂也不会说。规定只要选择ABCD其中任何一个选项的人,这个调查对象就是会说普通话的人。但同样的问题,有的选项却是这样设计的:A程度好,没有口音;B程度较好,基本没口音;C程度一般,方音较重;D程度差,纯方言。规定选A的相当于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普通话,选B的相当于二级乙等,选C的相当于三级甲等,选D的相当于三级乙等或以下。普通话水平衡量标准的不统一势必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关于针对普通人群普通话标准的界定这一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及各个调查地区的特点做进一步的探究。
三是学术界大多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的数据来了解样本人群普通话普及的情况。就抽样调查而言,一个好的抽样方案设计是调查成功的关键。调查者通过对所调地区整体的了解、掌握,采用PPS系统抽样的方法或分层抽样法等来确定样本市县和样本人群,这一点在所有调查中都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和执行。至于后期的数据统计,当涉及到需要用样本情况来估算整体情况时,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及2010年河北、江苏、广西三省采用结合区县、城乡、性别等因素通过分层加权方式精确统计结果的方法,对此类相关调查的数据统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普通话普及情况的问卷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信息(2)普通话能力问题(3)普通话使用问题(4)普通话态度问题(5)普通话学习问题。背景信息一般包括调查对象的籍贯、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使用等相关问题的设置在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话态度和普通话学习等问题的设置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推广普及普通话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由于不同的调查实施者关注的问题不同,调查时设置问题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但从整体来看,对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的主要问题的设置基本上都包括以上五个方面。
随着地域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及国家推普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需要语言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及时发现在普通话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对其进行科学引导、规范。然而,我国辽阔的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决定了进行实际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有关部门、语言学界等多方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民族地区普通话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通用,使普通话更好地为我国民族地区服务。
(本文是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ZDA125—11]。)
参考文献:
[1]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
情况调查资料[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2]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1,
(3).
[3]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1,(4).
[4]郭龙生.教育领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3).
[5]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6]苏金智. 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7]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贾楠楠,刘晨红.银川市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语文学
刊,2013,(4).
[9]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叶清,陈利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大江周刊,2011.
[11]王秀旺.贵州彝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调研与启示[J].贵州民族
报,2013,(3).
[12]马米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对策——以开远市大
庄回族乡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3).
[13]王远新.新疆喀什古城的语言生活——高台民居社区居民的语
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3,(1).
[14]孟红莉.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
与语言态度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3,(3).
[15]周炜.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J].中央民族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6]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贾晓玲.蒙古族师范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语言应用研究,2009,(4).
[18]盛桂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现状分析[J].语言
与翻译,2004,(2).
[19]王杰,付华丽.贵州省乡镇初级中学推广普通话的现状调查与
研究[J].安顺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0]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
族的个案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
[21]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
以贞丰县为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2]熊湘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族地区高师学生普通话
水平——以贵阳学院为个案[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3]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以
青海省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杜秀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调查研究[J].语言与翻
译,2004,(2).
[25]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D].福
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6]刘凯.四川省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査与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7]陈进,代文学,康西菊,王开宇,黄科.西藏高校学生普通话
面貌分析[J].西藏教育,2012,(5).
[28]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
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9]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
民族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4,(8).
[30]李秀.关于推进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思考——对内
蒙古地区公务员使用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1]李秀.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J].前沿,
2005,(11).
[32]古丽扎尔·吾守尔.喀什从商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3).
[33]樊慧荣.哈密大十字商业街维汉商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4]田真.新疆国际商贸城市场语言状况调查[D].乌鲁木齐:新疆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5]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J].内蒙古电大学
刊,2008,(10).
[36]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前沿,2009,(2).
[37]李永斌.提高西藏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J].天中学刊,
2012,(5).
[38]南晓民.西藏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C].语文现代化论
丛,2008.
[39]高莉琴.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M].北京:北
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40]李丽华,王静.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对策[A].第
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41]李丽华.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
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2]刘燕.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建议[J].和田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2008,(4).
4.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四
2007级(秋)法学专业张颖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但是在各方面都发展较好的闽南地区,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越来越受到法学界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现实的角度,探讨闽南地区法律知识的普及基本情况、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现状、调查感想及针对此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法律普及 当地群众 思想现状
法律的作用和目的全在于为了城邦的“善业”,为了“善德”,为了追求“公共福利”,增进人类的道德。
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构建法治和谐的社会。中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让农民热切地走进法律、学习法律、崇敬法律,进而信仰法律,法治和谐的农村社会才能建立。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强势关怀,这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最大福祉,农民通过对法律制度文化和法律精神文化的学习,消除对法律的陌生感,逐步认识到法律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不断进步着,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尤其在农村,这种不足表现明显。所以,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离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
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可见,法律的普及势在必行。
利用课余时间,我走访了厦门周边几个农村村庄,并对自己的实践课题《当地法律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这次活动,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及获得法律常识的途径
为了了解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及获得法律常识的途径,我通过给出两个问题的方式进行调研。其一,你能说出几个法律名称?其二,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法律的?
通过调研,当前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这种类型的人能准确说出各种法律名称,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100人,有23%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县、乡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组成的“法律讲师团”下村讲课来学习法律知识。
(二)似懂非懂型。这种类型的人对法律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往往不轻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在调研的100人中,大约有60%属于这一类型。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说和评论。
(三)法盲型。这种类型的人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只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法盲型的干部群众对法律一点都不知道,这种人占17%。
二、对于法律的信任度和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方式
在调查中,19%的人认为法律不可信,75%的人表示比较信任法律,还有少部分的人很信任法律。分析原因,一部分人认为权大于法,他们觉得政府与法院是一家的,对法院能否秉公执法存在怀疑,所以他们不信任法律。从数据上看,尽管大多数人是信任法律的,但是在与人发生法律纠纷时,寻求法律帮助的人并不多,他们要么找人用武力解决,要么忍气吞声。还有一部分的人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而“打官司”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主要是因为打官司程序多,成本太高。他们不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三、当地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的制约因素
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
内在因素是农民的法律意识,它是农民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是否以法律支配自己的日常行为,能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外在因素则指社会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农问题时是否依法办事,能否满足农民的法律需求及其对农民心理的影响。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农民了解和掌握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特别是党关于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并对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表示拥护,思想觉悟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多数农民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高,依法维权的意识有待提高。
四、增强当地群众法律意识对策
针对以上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加大基层法律服务,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
农民了解法律和法律宣传有着重要的关系,法律宣传力度越大,农民对法律的了解也越多,这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基层法律服务是帮助广大农民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当地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村高音喇叭多方位、多触角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通过组织“法律讲师团”下村讲解法律知识,印发法律案例明白纸,送法律书籍,让法律充实他们的头脑。要在农村中营造有一种法律氛围,开展培训,教育干部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举办法律培训班、模拟法庭,让老百姓学习法律,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加大政府司法所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司法所是设置于乡镇人民政府的国家司法机关,是县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司法助理员则是基层政权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他们是中国司法行政机关的神经末梢。在我们农村,这一职位的工作人员在乡镇政府和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调解委员会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工作范围从解决打架斗殴到山林地界纠纷和离婚调解等。可以说乡村司法所覆盖面广,根扎农村,熟悉农民经常面临的法律问题,可以对农民遇见的纠纷问题作出较快的反应,能够避免矛盾的激化,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大官司”程序多,费用高的问题,最适合作为农民法律援助机构。因此,要充分发挥并加大政府司法所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三)进行基层司法改革,维护司法独立
行政权力渗入导致司法不公正,得不到有效监督。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改变基层行政权力混乱局面,正确区分行政与司法各自职能范围,避免职能冲突,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个人专权,从根本上解决“打官司”难的问题。
(四)加大农村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力度,对农民的信访处理措施得当 农村基层的司法机构比较薄弱,专业力量严重不足,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要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充实力量,完善相关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农民“告状难”问题,力争将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待农民的信访,要做到依法治访,能够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因条件限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说明情况,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
5.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五
1、您的家庭构成情况(),共_____口人,其中参与农业耕作的人数为____。
2、A、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B、由夫妻、直系长辈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C、夫妻、直系长辈、未成年子女加上其他旁系亲属组成D、_________
2、家中户主性别______,年龄______,文化程度()。
A、小学以下B、小学C、初中D、中专或高中E、大专或本科 F、本科以上
3、家中耕地规模为_______亩,闲置土地规模为_______亩。
4、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______________。
5、家庭的年收入约为_________,其中来自于农业种植的收入约为___________。
6、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割等活动时机械工具的使用情况()。
A、只使用机械工具B、大部分时候都使用机械工具C、机械工具和传统人力相结合D、基本不使用机械工具
7、若使用机械工具,您一般使用的工具为__________________。您觉得这些工具的效率及使用的简便程度如何()。
A、很好B、一般C、不怎么好D、很差
8、使用工具前主要农作物的亩产约为________,使用以后亩产约为_________。您觉得这种变化与使用机械()。
A、关系很大B、有关系C、关系不大D、没关系
9、您平时是否关注农业科技信息()
A、非常关注B、一般关注C、无所谓D、不关注
10、您感觉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做的怎样()
A、很好B、一般C、差D、不清楚
11、当地政府部门对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
A、做出了很大的投入B、一般C、基本没什么投入D、不清楚
12、您认为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
A、积极的B、没什么影响C、负面影响D、不清楚
13、如果有新的农业生产机械出现,您会购买使用么()
A、肯定会B、根据价格、性能等情况决定C、不太想买D、肯定不买
14、请写下您对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东莞市市民健身情况问卷调查 篇六
您好,我们是光明中学初中部的学生,我们想从您这里了解一些关于你们的健身情况。下面是我们设计的单选题,请您如实填写,谢谢!(若有与选项不同的答案,请写在题目旁边)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
A.女性 B.男性
2.您的性别是?
A.10-20岁 B.20-30岁 C.31-50岁 D.5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是?
A.硕士或以上学历B.本科学历
C.高中或大中专学历 D.初中或以下学历
【问卷内容】
4.您喜欢运动吗?
A.喜欢B.不喜欢
5.您认为运动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C.无所谓D.没考虑过
6.您一般每星期锻炼多少次?
A.1-2次B.3-4次C.每天 D.几乎没有
7.您一般在哪些场所进行锻炼?
A.家B.健身馆C.公园 D.其他(请写出)
8.您认为政府应不应该大力推广“全民健身”?
A.应该,这是好事
B.不应该,这很浪费时间,应该将重心放于别的方面
C.我无所谓
9.您觉得政府对“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够不够?
A.很好 B.还需加强C.不了解
10.您对广东现在新建的“绿道”有何看法?
A.很好,给我们的健身提供了很大方便
B.不好,浪费钱力物力
C.我无所谓
7.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都为为玉溪社会体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诱发着国内体育市场, 在这里对整个玉溪也有相当的影响。这些都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且随着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一个放松、发泄、锻炼的方式, 因此体育锻炼成为了大家休闲娱乐的首选。是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娱乐性项目之一为今后体育活动开展做好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玉溪市红塔区市体育馆、红塔文体中心、玉溪师院的羽毛球爱好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玉溪市红塔区市体育馆、红塔文体中心、玉溪师院的羽毛球爱好者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信息。总共制作350份问卷, 收回300份, 有效回收率86%。
1.2.2 因特网信息搜集法
利用当代先进的网上信息收集手段, 登陆各种体育部门网、政府网及新闻报刊网站, 收集了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 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1.2.3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 利用图书资料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电子资源检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玉溪市全民健身中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的运动时间
如表1所示:每次到该馆消费的时间以1~2小时的最多, 占30%, 其次为2~3小时 (25%) 、3小时以上 (23.3%) 、30分钟~1小时 (11.6%) 、30分钟以下 (10%) 。通过上面数据得出, 大部分参与人群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很高, 达到"中等强度"的居多, 也说明玉溪市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对该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和比较固定的用于参与该运动的时间。
2.2 玉溪市参与人群羽毛球运动消费的状况
羽毛球运动消费费用一般包括了场羽毛球地、羽毛球、球拍、球鞋等相关支出的综合月均值。据表2所示, 玉溪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参与人群用于羽毛球运动方面的开支以250-300元之间的人群居多, 其后依次是101-249元以上 (23.3%) 、100元以下 (17%) 、300元以下 (10%) 。
2.3 玉溪市参与人群的参与时间段的选择
选择在双休日和节假日打球及工作日打球的人各占56%, 34%, 10%。在具体时间的选择上, 有58.4%的人群选择在晚上, 16.8%的人群选择在下午, 选择在上网和中午的人群分别为4.0%和4.6%, 只有1.2%的人选择早晨运动, 另外有15%的人群活动时间不确定。由此可见, 玉溪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者的活动时间是以双休、节假日为主, 工作日为辅, 一天内的羽毛球活动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晚上。
2.4 玉溪市羽毛球运动者每周进行羽毛球运动的频率与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年限
通过调查发现玉溪市城区参加羽毛球的人群中每周进行羽毛球运动有固定次数的达到79.9%, 尤其是进行3次及3次以上运动人群比例远远高于23.3%, 而偶尔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群占7%, 说明玉溪市的羽毛球运动群体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群体, 这从他们进行羽毛球运动的时间也可以看出来, 从表7可以看出, 玉溪市羽毛球运动参与者当中有65%的人群已有4年及以上的球龄, 有2-3年的人群占到25%, 一年内只有10%, 说明该项目开展的持续性和连续性有较大的优势很多人一旦开始打羽毛球便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而长期坚持羽毛球运动锻炼。
2.5 玉溪市羽毛球全民健身中存在问题
2.5.1 时间因素
被调查的羽毛球爱好者, 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之间, 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特点就是生活节奏快, 承担着事业和家庭重任、闲暇时间相对较少, 无形中增加了活动时间的不确定性。从调查反馈信息来看, 大多数人选择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进行羽毛球活动, 这种灵活的、不确定的羽毛球活动时间, 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规律。
2.5.2 经济因素
玉溪市的经济状况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有一点差距, 正处于发展阶段, 市民人均水平还不高, 而羽毛球运动对场地具有特殊要求, 以及羽毛球易损易耗, 决定了羽毛球运动的消费型特点, 相对于其他大众健身项目, 羽毛球运动投入相对高一些, 这也是制约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5.3 观念因素
玉溪市相当一部分市民观念健康观念还比较淡薄, 年轻人认为自己年轻健康不需要参加体育运动, 中年人平时工作和家庭压力太大, 琐碎事务比较多, 没时间精力参加运动, 而老年人一般会选择不花钱或花钱较少的运动项目, 这些状况的形成, 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文化层次, 经济收入, 地域传统习惯的影响。
3 进一步改进羽毛球开展对策
3.1 积极鼓励大众参与羽毛球运动, 宣传羽毛球的运动价值
羽毛球运动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是在室内外均可进行的一项小型球类活动。器材设备简单, 技术要求和运动量可自我调节, 技术细腻, 战术变化多端, 充满乐趣又可强身健体, 所以它便于开展, 男女老少都能参加。它具备竞争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普及性与提高性的统一等独特个性特点。同时, 羽毛球运动项目既可锻炼身体, 又可培养意志品质, 陶冶心理情操。因此, 可以采取举办座谈会, 分发传单等方法, 大力宣传羽毛球的运动价值, 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它, 认识它, 喜欢它, 把羽毛球运动项目作为终身锻炼的首选项目之一。
3.2 加强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利用
羽毛球场馆设施稀缺是制约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应当加快公益场馆的建设与开发;社区或单位应充分利用小区、广场、校园、公园等较为避风的空地多建些室外球场;现有的社会公共性场馆应加大开放力度;营业性场馆应加强管理, 延长开放时间;学校、单位场馆应转变观念, 利用中午、晚上和双休日时间对外有偿开放, 以馆养馆, 促进良性循环。
摘要:全民健身中具有增强体质, 培养意志, 陶冶心情, 康复保健等功能的羽毛球运动,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积极投身到羽毛球运动的行列中, 使他们从羽毛球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同时也体验到了羽毛球运动的乐趣。本研究从玉溪市全民健身中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入手, 提出玉溪市全民健身中羽毛球发展的相应对策, 为满足玉溪市广大羽毛球爱好者需求, 给体育管理和羽毛球大众学者提供理论依据, 推动羽毛球运动在玉溪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玉溪市,全民健身,羽毛球,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许建.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特征研究[J].体育科技, 2007, 28 (2) :17-20
[2]张毅, 庞国庆.浙江省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9 (2) :92-97
[3]许建.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1 (4) :51-53.
[4]孙亨玉.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5, 9 (3) :50-53.
[5]陈莉琳, 杨强益.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模式与构想[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1) :9-11.
[6]庄志勇.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6 (5) :100-101.
[7]许建.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行为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 2007, 28 (3) :10-12.
[8]赵晓玲, 毛晓荣.21世纪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组织管理机制的建立[J].体育学刊, 2003, 10 (1) :35-37.
[9]林少娜, 陈绍艳.汕头市、武汉市在职人员体育消费现状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技, 1999, (4) :48-50.
8.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八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城市居民;全民健身;普及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表,具有广泛性、民族性、娱乐观赏性和参与性强等特点,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所挚爱,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自觉加以继承。全民健身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准,为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是滋生现代体育的沃土,也是普及全民健身的取之不尽的素材。它极具生活情趣,以人为本,运动休闲,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因此,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对社区体育、广场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中普及全民健身的作用
首先,提高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水平。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使人们的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衰退,许多“现代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也形成了“修身自养”的特点,使人在刚柔相济、神形合一的徐缓渐进节奏中获得与自然的和谐,达到精神境界升华。例如中华传统养生理论倡导“内外合一”“性命双修”的原则,使大脑神经系统充分放松,最终使身心得到调整,这正是“现代文明病”的对症良方。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健身强体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促使神经疲劳的恢复,消除大脑紧张和预防各种现代“文明病”等方向具有其他体育项目难以替代的优势。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一方面,它可以消除城市各民族居民因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不同带来的隔障,为广大的居民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另一方面,使城市形成如秧歌晚会、太极拳广场集体晨练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广场文化,是多人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集体表演项目,而即使作为局外人也自觉或不自觉进入了角色,通过参加集体性表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沟通居民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人们情感,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再次,普及全民健身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符合中国人的体质特点,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成为学校教授的内容,教化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诚实、勇敢、坚毅等可贵的民族心理素质。
二、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内容与实施对象
从婴幼儿到中老年;社会角色差异大,有学生、工人、干部、社会闲杂人员和退休人员等;职业分布广,有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商人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不同社会角色的城市居民对体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为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城市居民全民健身内容必须包括竞技(游戏性比赛→非正规竞技→半正规竞技→正规竞技),健身和康复三大类运动项目,每一类项目均包含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内容。换句话说,既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诸多民族、民间的体育项目和健康、养生方法,也有现代健身健美手段;既有选择和改造过的竞技运动项目,也有各种民间喜闻乐见的非竞技性运动项目;既有室内的各种运动,也有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运动,还有野外活动。在运动的组织形式上,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以团体为单位。总之,在活动内容上将表现为灵活、多样与重点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将表现为小型、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在健身运动和康复运动的规范要求方面,不强求统一模式,统一要求。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的价值定位
民族传统体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健康身心,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也可以愉悦民族心智、增强民族体质,改善民族素质,在宏观和整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说,广场是公共场合,如果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就破坏了人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而在广场体育中普及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能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广场的和谐、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
在城市居民普及全民健身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鉴于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参加活动对象的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应把全民健身的价值定位在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的自身上,把满足个人需要与提高个人素质放到首位,也就是说其价值定位是多元化的。
(一)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的具体价值定位
1.民族传统体育在青少年中普及发展的价值定位。增强体质、全面提高身心素质、接触社会。
2.民族传统体育在中青年中普及发展的价值定位。健身与健美,娱乐与休闲,成就与取胜,社会联络,康复。
3.民族传统体育在老年人年中普及发展的价值定位。养护即延缓衰老、防治疾病,寻求心灵家园,取得社会认可。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类民族性的体育运动形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男性可以赛马、摔跤、举石锁,崇尚惊险,夸张力气,体现勇武精神;女性可以从事秋千、跳板、抓骨头,淡雅、平静、细腻,推崇心灵手巧;青壮年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生力军;老年人由于自己的经验和声望,可以充当竞赛的评判者,并以曾经是竞赛的参加者身份对青年进行指导;儿童则可充当学习者。这一特点既与各自的生理特征相适应,也与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角色、任务相联系。适合了不同年龄、层次、甚至于职业的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
(二)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不同层次的内涵价值
1.丰富全民健身体育内容,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活空间。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背影下产生的,它其实地反映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使人的心灵获得一种激荡,一种铸造,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及的。回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阳光的照射和绿茵的抚摸,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和谐,是人们理想的生活空间。民族传统体育能给人们提供和创造这种机会,人们不仅可以在富有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环境中从事运动,发展自己所顾及而又无所不及的本性,还可以让人们在体验劳动丰收、胜利喜悦中得以健身,加大人们微观活动空间,同时拓展人们宏观的心理空间。
2.民族传统体育是社区体育取之不尽的素材,可满足不同地域成员对体育的需求。目前我国已挖掘整理出上千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供人们选用。东北地区的居民,可以选用冰雪类传统体育活动;生活在南方和中南地区的居民可以选择游泳、划龙舟、游水捉鸭、漂滩等较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生活在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居民,就可选择马术、姑娘追、射箭等项目作为自己的活动内容;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居居则可选择攀登以及与狩猎有关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除了这些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还有许多跑跳投类、体操、球类、游戏及其他形象、简单、易学的传统体育项目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社区成员参考选用。
3.有利于对城市居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崇德、重仁、重义、轻利思想,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强调群体高于个人,义务重于权利的集体观和民族观,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和睦相处,把一时相互冲突、争夺化解为长远的和平与融通。这种积极的思想观可造就现代人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品质。
四、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居民全民健身中的发展对策
1.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普及发展为契机,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全民健身要真正普及发展,在体制方面必须采用民办官助、体育自治的运行方式,在运动机制方面,充分沟通社会渠道;在运行控制方面以法律为准则;在体育资源配置方面,以市场为根据;引进体育产业经营体制,让事业和企业并存、福利和盈利并存、有偿和无偿并存、经济利润和社会价值并存,利用高校、体育政府部门的专门研究机构和社区自己的力量,克服当前的力量不足,建立一整套体系,促使城市居民全民健身迅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可借此东风,充分沟通社会渠道,发挥集团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将挖掘整理的任务由政府部门和社会体育部门同时承担,从而加速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结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既有利于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观念,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人的发展看,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学校起着基础性作用。从社会发展来看,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及人对自身健康与娱乐要求的提高,单纯依靠学校是难以满足的。因而,未来学校体育,要有意识地组织参与社区体育的活动,以满足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学校体育把自己的触角伸入到广阔的社区生活中,承担起发展及提高社区成员素质的任务,为社区体育开发人才资源,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问题,中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可以增强社区体育的生命力。
3.民族传统体育与家庭体育协调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余暇时间的增多,社区成员受教育程度会逐步提高,家庭体育活动在时间、空间、规模、内容等各方面将有较大的发展,为全民健身的普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民族传统体育借助社区体育注入家庭体育,为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服务。可提供场地设施服务、体育指导咨询服务、体育管理服务、体育活动计划和运动处方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使得家庭体育的开展更健康、更科学、更有实效。
4.政府引导组织举办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比赛运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仅有竞赛项目,同时还包括许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具有极好的群众基础,如果政府和社会能积极组织、引导,一定会带动其更快更好地普及发展。由于受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力冲击,民族传统体育仍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发展。根据现代体育的形成和传播的历史经验,只要国家及社会大力弘扬,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实现向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然后将其引入全民健身机制,才能形成与西方现代体育交相辉映的大好局面。然而,在实践中,宣传力度不够、具体措施不得力、资金投入不到位、组织竞赛流于形式等原因,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5.导入经济杠杆,进行产业化开发,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利用经济的杠杆导向作用。比如良好的旅游环境、引人入胜的体育文化并顺应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将会带动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纷纷推出一些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专项旅游产品。像东北地区的一些旅行社把鄂温克族的滑雪、狩猎等体育活动编入自己的旅游项目中,或让游客参加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运动;在云南的迪庆、怒江、西双版纳和楚雄等地,各族人民经常利用节庆活动来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并以此来吸引游客,从而使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无数游客感受浓郁民族风情、体验新异神奇、健身娱乐的旅游活动。这将促进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模化,有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扬。
五、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特点、功能和价值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在城市居民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将呈现融合交织的态势,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成为推动我國城市居民普及全民健身的有力基础和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41.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1.
[3]章莺,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2,22(4):31-32.
[4]赵苏喆,段国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3(2):37.
9.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篇九
2011年工作要点
一、2010年工作
2010年新洲区医药卫生学会在区科协、区科技局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区卫生局工作要点和科技兴院、科技强院战略,积极开展卫生科技普及,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多措并举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一是组织区属单位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在 “母乳喂养日”、“世界艾滋病日”、“防治麻风病日”、“结核病防治日”、“儿童预防接种日”、“世界抗癌日”、“爱耳、爱眼日”、“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 “国际红十字日”,开展专家科普义诊咨询、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的科普活动;二是结合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的开展,组织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市、区卫生局老科协在邾城、旧街也开展了义诊咨询活动;三是利用旧街花朝节等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四是在区电视台开辟健康知识讲座专栏,请有关专家进行预防保健知识讲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27家医疗卫生单位共组织2360余人次医疗卫生专家参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接受义诊13000余人次。
(二)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2010年各专业学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近20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约
2000余人次,其中以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为重点。二是开展了各项医学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各级各类专业人员近3000人次。三是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学历教育,在学历教育方面,中医药学会做得更为突出,面对全区中医药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学会从省市争取政策,为全区基层单位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中医中专学历培训,每个学员减免学费1000—2000元,全区共有150人参加了学历教育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率。2010年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延伸到乡村医生,培训人次达1000人次。
(三)积极开展多形式、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一年以来,各学会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高质量、大范围的学术活动,这是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各学会按照本学术活动计划,组织召开了急诊抢救、传染病防治、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管理、妇产科急危重症抢救、心血管疾病、护理管理、中医师承、放射、骨外科处理原则、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等21次学术会议,聘请了省市专家前来讲课,参加学术会议人员达2000余人次。一年来,全区有约300余人参加了省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各种论文100余篇。
(四)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医疗卫生单位制定激励政策,激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自觉地投身于科技创新工作。2010年卫生系统获市级科技奖1个,区级科技奖1个奖。
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完成了科普示范区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总之,一年的学会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今后的工作任务还很
重,一是要定期召开全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会会议;二是要继续做好医学继续教育;三是要大力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学会职能;五是要进一步做好学术论文的评比、推荐和医学科研工作。
二、2011年工作要点
(一)完成上级布置的科普工作任务;
(二)利用科技周、科普日、各种疾病防治日继续组织开展义诊咨询及卫生下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
(三)积极开展各种各类学术活动,培训医务人员。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开展科研活动,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认真做好“十二五”科普规划及区人民医院、阳逻中心医院、区中医院、区血防所、区骨伤专科医院等单位的项目申报及科研课题的推进工作;
(五)完成各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10.庙川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汇报 篇十
川
村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情
庙川村位于湖北口乡最东端,地域面积约 12平方千米。共有7个村民小组,422户,1778 人。其中农业人口1778 人。
本校是上世纪90年代,政府为了积极创造‘普九’条件、落实排危建校时创办的寄宿制完全小学。除接纳本村学生外,还接纳三天门村七、八、九组学生和虎头岩村六年级学生。
现有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161人。其中学龄前20人,一年级19人,二年级 23 人,三年级 25人,四年级 20 人,五年级22人,六年级
人。
二.普及程度:(1)、7-----12岁适龄儿童入学率:
本村共有7——12周岁适龄儿童125人,小学在读112人,已入初中13人。适龄 童入学率为100%
(2)、在校学生年巩固率:
上年年报169人,年报后转出12人,休学1人(三天门徐文琴),毕业43人;转入38人,新招7人,学龄前9人,本年年报167人,年巩固率为100%。
(3)、15周岁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
本村15周岁总人口40人,读完小学39人。完成率为97.5%(4)、13——15周岁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
本村13------15周岁总人口123人。其中初中毕业10人,初中在校108人,仍在小学就读2人,流失3人。入学率为97.5%。
(5)、17周岁初级中学教育完成率:
17周岁总人口41人,其中丧能
1人(张登全),应完成40人,毕业36人,仍在初中就读2人,小毕未入2人,完成率90%。(6)、本校学生异动情况:
本村在外村45人,外村在本村74人,(7)、本村初中在校生人数: 初中在校生人数132人。在本乡就读124人,在外8人。本乡12 岁以下13人,13—15岁110人(七年级25,八年级40人,九年级37人),16岁以上9人。
三、师资力量:
本校现有教职工11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童飞被政府借调)。专任教师中,专科学历7人,高中、中师各1人。学历合格率100%。普通话水平测试均在二级乙等以上;专任教师均参加过计算机高级培训,且都取得合格证书。积极参加新课程和校本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生爱校,爱岗敬业,师资水平基本合格。
四、办学条件:
校园面积4160平方米,生均24.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8平方米(预制结构816平方米,砖木结构232平方米),生均 6.6平方米;山林100亩,基地2.5亩。校园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
学校建有三类实验室、校园广播室、图书室和远程教育教室; 图书1500册,生均9册。远程教育、校园广播、实验仪器等辅助教 学设施使用正常。
近三年学校向上级争取资金6万元,对校舍进行了全面维修,建起了围墙、大门;购置了标准铁架床、锅炉、餐桌餐凳等生活设施。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五、具体措施:
自九十年代起,学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凭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东风,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配合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原土木结构校舍被鉴定为一级危房以后,在1996年的排危建校活动中,庙川村采取农民集资和向上级争取的办法,筹措资金建起了教学楼;通过农民投工献料的办法,建起了生活用房和厕所;学校通过勤工俭学、节约办公费等办法筹措资金、举师生之力完成了场地平整、硬化和绿化建设;逐年维修添置了内部设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后的三年里,在上级政府和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添置了现代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建成了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完全小学。
2、以《义务教育法》为武器,坚持狠抓‚普及‛不放松:在《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中学在普及教育管理上,始终坚持校长包校、教师包组、班主任包办的‚三包‛制度不变。把普及教育完成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首要内容;学校把学生入学巩固工作作为教师考核、晋级、彰先的首要条件。在农村教育实行‚两免一补‛之前,学生不光是因为山高路远,不便入学;更重要的是家长意识和经济条件成为遏制学生入学的‚瓶颈‛。因此,教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做学生的入学巩固工作。一是配合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引导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送子女接受教育的意识;二是千方百计为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所以多年来我校学生普及巩固率都是100%。
3、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命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的根本宗旨;是教师取信于民、回报社会的具体体现。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照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行制度化目标化管理;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使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所形象的方针,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育人;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的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自2000年起,学校的内部管理和教育质量在全乡综合评估中,连年被乡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和示范学校。
3、存在的问题:
(1)、办公经费严重不足: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办学要求不断提高,学校经费支出不断增加;而学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收入锐减。导致学校负债累累。
(2)、内部设施严重不足:教师办公设施和学生的课桌凳比较破乱,原有的教学仪器大部分已经过时,体、音、美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奇缺,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3)、学校校舍不够:现有的校舍只能满足教学使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用房非常拥挤;而且挤占了教学用房,使图书室、实验室、档案室三室合一;远程教育教室和班级教师兼并,严重影响设施的保管和正常使用。
11.雾霾当前新能源车普及是个啥情况 篇十一
不仅北京,全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作为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推广使用以纯电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从电设施的局限和消费者对以纯电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及使用寿命的担忧,尽管政府在努力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及覆盖率,并且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但是进展缓慢,以纯电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始终得不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对于在观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该不该选择,以纯电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又会在什么时候能普及哪?
国务院: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车企
10月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决定“对钢铁、煤炭、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产能,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
据中汽协统计,中国现有乘用车产能2575万辆;商用车产能547万辆。其中,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为81%,商用车产能利用率为52%,我国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显现。
受“骗补”事件影响,9月份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大幅下降,据中汽协统计,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3万辆,销售4.4万辆,同比分别仅增长25.7%和43.8%。而在今年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4.2万辆,销售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5%和92.2%。
对于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波动,专家推测,政府补贴减少和政策不明朗有很大原因,此次国务院会议的决定无疑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释放出的信号有利于消费者的新能源购车决策。
预言:1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
取代传统汽车
国家政策向新能源倾斜明显。在《2015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发展年度报告》媒体交流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曾预言:10年之后,中国销售的增量新车中,将没有内燃机作为动力的传统汽车,取而代之的则是以纯电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姜先生指出,届时的纯电动汽车实现8kWh/100km,一次快速充电仅需20分钟,30%的电能即可行驶500-700km,“这些梦想都会照进现实,里程焦虑等问题会迎刃而解”,而且车辆成本以及车辆所表现的性能,都将优于传动内燃机汽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松泉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的确会越来越激烈。“新能源车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高速增长,存在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市场中的企业良莠不齐,因为市场高速增长,即便是那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暂时也能分得一杯羹。但随着参与主体增多,政府也加强调控,自然会加剧竞争,继而促进优胜劣汰,净化市场。”
独立汽车咨询顾问张翔则表示:“依靠政策中国企业短时间想要弯道超车基本上不太现实,尤其是到2020年以后国家停止新能源车的补贴,国内车企将面对更激烈的来自外资车企的竞争。”
北京:配置指标越发受到关注
截止到2016年8月8日24时数据,北京小客车配置指标累计收到个人普通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2720094个;有46378家企事业等单位申请普通小客车配置指标76126个。相比今年往期,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人数首次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有专家表示,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量稍有下降,可能与部分人把目光投向新能源车有关。
以前摇号,更多人把目光投向普通指标,近两年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新能源车越发受到关注。本期新能源方面,截止到2016年8月8日24时,小客车指标办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18104个;有1526家单位申请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2031个。而在去年2月,新能源申请人数只有2505人。
新能源汽车普及还有难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新能源汽车从目前的推广到未来的真正普及,仍需攻克几大难题。
充电设施的配套应用。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完成充电站723个、充电桩2.8万个,至2015年底,国内已建成的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车桩比大约为9:1,按照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1:1的标准配臵来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巨大。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吴辉表示,充电标准的制定也将是明年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充电标准大概是六种,目前来看大部分的企业都还是用国外的标准,中国的标准还在制订过程中。从市场规模来看,未来充电站的预估值将会更高,收益模式也将实现新的创新。短期来看,国内将会迎来一个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建设高峰期,会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充电桩企业在运营中仍然面临与电网配套建设相匹配、建桩及车位占用费用以及由充电使用引起的安全责任纠纷等相关实际推广问题。此外,不同充电桩难以实现兼容,充电资源过于碎片化,难以统一运作管理等诸如此类。未来需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出台的基础上明确职责范围及权限。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到,2016年计划建设充电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专用充电桩86万个,各类充电设施总投资300亿元。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1.2万个,充电桩达450万个。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0月9日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 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要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由此可见,未来充电设施不足问题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市场预估量较大。降低成本,掌握核心“三电”技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补贴政策已经在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不过,除去国家与地方的补贴外,较高的新能源整车销售价格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也让不少消费者心存疑虑。如何降低新能源整车成本,同时保证电池质量与安全,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国:参议院提议2030年起
禁止新燃油车上路
据新华社来自柏林消息,德国联邦参议院日前通过一项决议,提议从2030年起,禁止以汽油和柴油为动力的新汽车在欧盟范围内上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决议响应和支持了欧盟委员会此前一项关于到2050年时实现城市交通零排放的计划,称各方需要为欧盟公民的健康福祉不受损害而努力。
决议呼吁欧盟委员会评估各成员国当前税收政策对促进实现交通零排放是否有效,以期最迟从2030年起,在全欧盟范围内仅对新的零排放汽车实行准入。对此,媒体分析称,决议中所指的“零排放汽车”即是指电动汽车,而“评估当前税收政策”意在结束当前柴油汽车在很多欧盟成员国内享受的税收优惠,即有可能通过增加对柴油车收税来减少使用。
决议在由不同政党执政的德国各联邦州达成一致后通过。虽然这项决议本身没有法律效力,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德国作为欧盟内部最有“话语权”的成员国之一,其对欧盟制定法律的影响一向不可忽视。
有报道指出,就德国自身来说,目前电动汽车普及缓慢,对购买电动汽车提供补贴并未取得预想效果。因此,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这项决议,或与为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规定的减排目标有关,德国未来必须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德国绿党对这项决议表示欢迎。在其今年全国党代会的一份提案中,德国绿党曾表示,“只有清洁、轻量和无碳排放,汽车经济才有未来”,并强调交通领域的必要转变符合汽车行业的利益。
不过,德国最大汽车协会——全德汽车俱乐部认为,只要能高效与环保,内燃机车在2030年后的德国交通与经济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并称“单方面从国家层面对特定技术发出禁令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推荐阅读:
居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08-18
全民健身的通知11-04
全民健身的建议12-08
全民健身征集口号12-10
全民健身(体育社区)01-18
全民健身日宣传口号08-24
社区全民健身工作方案10-06
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标语11-09
精选全民健身演讲稿08-24
全民健身运动会致辞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