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课件(精选12篇)
1.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课件 篇一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清河县东高联校 冯永生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 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资料共享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大家共同交流资料并谈感受。
2、各种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是农业大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那么,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哪些,又有哪些危害,人们与自然灾害作了哪些斗争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抗灾保生产的话题。(教师板题)
二、农业灾害知多少
师: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乙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
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
教师相机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杰?真好,同学们说材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呢? 三、七嘴八舌话抗灾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抗灾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小组那位流,填写学习卡,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1)学生阅读课本。
(2)小组合作学习,填写学习卡。(3)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补充“蝗灾”资料:面对新疆地区可能发生的大面积草原蝗灾,新疆各地治蝗部门乙调集飞机和数千台机械参加灭蝗工作。由忧吸年来新疆各牧区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生物部队”乙逐渐成为灭蝗主力军,特别是边境地区通过人工招引的近百万只粉红椋鸟,与牧区的家禽一起“上岗”,构筑了空中和地面的“立体阻击网”,严防蝗虫成灾。利用粉红椋鸟治理蝗灾在新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雹灾”资料:对于雹灾还可以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使云形成降水;
2、谈感受
听了这么多抗灾保生产的办法,你一定有话要说,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感受?(生谈感受)
4、教师小杰?正如大家说材,面对自然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积极监测和预报,加大对抗灾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对受灾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服务,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没有被吓倒,他们想办法战胜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
四、减灾防灾小建议
师:面对自然灾害,人们都积极行动起了,老师发现不少同学也跃跃欲试来,我们也加入到抗灾的行列中。接下来,进入第三个话题。
课件出示:阅读课本60页,想一想: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你能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请把你的建议填写郧唯议框里。然后,同桌交流。
1、学生完成“我的建议”
2、小组相互交流。评选出好的建议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老师替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五、教学小结
面对自然灾害,有党的亲切关怀,有人民群众不曲不挠的斗争精神,胜利永远会属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
2.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课件 篇二
一、“呆子”会明
小说主人公会明是一位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老兵, 经历了前后十年的行伍生活。十年来, 世界许多事情都变了样子, 尤其是他所参加的战争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开始蔡锷领导的反袁抗争到二十年代的军阀混战。在会明的心中, 蔡锷领导的反袁斗争是这样的:袁世凯要做皇帝, 就是这个人 (蔡锷) 告诉百姓说“中华民国再不应当有皇帝作金銮宝殿欺压人”, 大家就把老袁推翻了。然而十年过去了, 反袁斗争已经成了军阀混战:这十多年来, 是流一些愚人的血, 升一些聪明人的官;因为上司早已说过许多次, 自然是“打倒军阀”, 才有战事, 不必问也知道。其实他的上司的上司, 也是一个军阀。战争已经成为谋求升官发财的手段, 成为一种交易。然而这十年间, 会明并没有改变:他的身份没有丝毫变化———十年前他是个火夫, 十年后他仍然是个火夫。他的生活仍然沿袭着固有模式:无事时烧饭炒菜;战事一起则运输子弹, 随连长奔跑。他所在连队的番号依旧是“三十三连”, 他在军中的口号永远是“火夫会明”。最重要的是, 会明对于蔡锷的崇拜始终保持着, 牢记蔡都督的那句“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 并时刻准备着照都督说的去做。对于蔡锷的崇拜, 使得会明对于战争与军人指责的理解始终如一:“军队为保卫国家驻了营, 做着一种伟大事业, 一面垦辟荒地, 生产粮食, 一面保卫边防。”他对战争依然抱着一个崇高的目的:“他实在愿意要打就打起来, 似乎每打一仗,便与他从前所想的军人到边境处屯边卫国的事实走近一步了。”从这个角度看, 会明绝对是一个拥有神圣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士兵;从会明的“品貌”看, 他“应当是一个将军”, 但为何他却一直停滞在火夫的职务上呢?作者这样解释:“这天真同善, 就是其所以使这个人永远是火夫的一种极正当理由。”不难看出, 作者认为在“愚人流血聪明人升官”的旧军队里, 诚实和善良正是会明永远是兵而不能升官的原因, 因为他不会见风使舵, 投机取巧, 不懂得随时代的风气变化而变化。会明最缺乏的是“聪明”, 是那些四肢和头脑都像猢狲一样的同类人所具有的“聪明”。而在一群聪明人中, 会明明显是被排斥在外的:“这一类人开始, 随后是全连一百零八个好汉, 在位军阀流血之余, 人人把他当呆子看待, 用各样绰号称呼他, 用各样工作磨难他, 渐渐的, 使他把世界对于呆子的待遇一一尝到了。”反映现实的文化视角使得本篇小说对于现实的投影完全变成人们文化世界的反映, 构成这世界的矛盾不再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对立, 而是文化观念、文化心态和由此形成的人生形式的对立。
二、“乡下人”会明
沈从文一直称自己为“乡下人”, 而他塑造的老兵会明, 带有明显的“乡下人”的特征。对于“乡下人”这个词语的内涵, 凌宇和聂华苓都曾经做过界定。其中凌宇对于乡下人的精神实质的把握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会明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凌宇指出:从道德状况看, “乡下人”首先是一种“自然人”。因为他们的灵魂尚未或者没有完全被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明”污染, 对人生尊严有着特殊的感觉, 信守做人的传统美德:热情、勇敢、诚实、善良、纯朴。他们尽管被驱逼着在黑暗、粗野、肮脏的现实世界里生活, 却仍然掩不住他们属于下层人民本质的道德光彩;从人的理性精神着眼, “乡下人”是一种“蒙昧人”。因为他们的理性世界还是一片混沌、原始、蒙茸, 处于休眠状态, 生命是自在的。他们的人生命运是悲凉的, 然而, 他们并不自觉其悲凉。他们的生命在强烈外力的刺激下, 也有反抗, 但这种反抗是自发的、朦胧的、原始的、缺乏理性之光照耀的;从人物与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关系看, “乡下人”是一种“陌生人”。原始的自然道德观与理性精神的蒙昧状态, 必然导致他们与现存社会秩序和变化的道德观念的不适应, 从而使他们成为失败者。由于他们的主观精神与一直与过去的世界相联结, 因此他们对于变化着的现实世界感到陌生。他们的诚实、纯朴、善良反现出呆、傻与抽象, 往往成为人们戏弄的材料。很明显, 会明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个陌生人形象, 当时的世界于他是陌生的, 他对于当时的世界而言, 也就像一个呆子。那会明是不是一个蒙昧人呢?毫无疑问是的。他虽然保持着军人的神圣感与理想, 但这种神圣感与理想并非他自己的想法, 而是源于都督蔡锷, 所以他虽然感觉战争一次就离自己理想更近一步, 而且“这事比升官发财有意义”, 但理由他又“说不分明”。由此可以看出, 会明的思想并未解放, 他所做所梦想的仅仅是出于对“偶像”蔡锷的愚忠。如此说来, 沈从文对会明这一形象抱有的是何种情感呢?
三、“自然人”会明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曾经明确说过:对于农人与兵士, 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 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 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的祖父、父亲, 以及兄弟, 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皆在职务上死去, 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 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 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 ———我动手写他们时, 为了使其更有人性, 更近人情, 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作为“老老实实”写下来的人物形象, 会明的生活和性情, 的确是“有些方面极其伟大, 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有些方面极其美丽, 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的。他的精神实质是高尚而神圣的, 他永远信守灵魂的天真, 对于军人这一职业充满虔诚、执着, 把它当成自己的理想来信奉。但是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 并不旨在引导人们退回到以往的时代中去, 而是要从他身上提取出一种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精神品质, 即人类天性中应具有的天真、诚实和善良。
虽然《会明》这篇小说中有对战争惨状的描写, 但是作者的意图并非以战争的恐怖表现战士的英雄行为或反战情绪, 而是写面对死神的战士基于善良本性对生命和生活执着的爱与追求。战争中的流汗、挨饿、流血、牺牲、腐烂, 在会明看来都是兵士严肃而又平凡的生活内容, 而且他用自己的善良面对战争的残酷。比如, 他希望战争两方既已准备好了, 就应趁“天气合宜”, 早动手打, 动机不是先发制人, 而是担心拖到六月, “人一倒下, 气还不断, 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 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死去的头脸发紫, 胀大如斗, 肚腹肿高, 不几天就爆裂开来。一个军人, 自己的生死应置之度外, 可是死后那么难看.……虽然是敌人……究竟也是不很有意思的事”。在会明心中, 作为一个军人, 死亡是不可逃避的;但是作为一个生命, 应该尽量保存期死后的尊严, 这体现出会明对于生命的“善”。此外, 小说还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具体描写了会明养小鸡的细节。在母鸡孵雏时, 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去, 总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的叫。好象叫他做外公”;梦醒后, 仍然是凝神听, 所注意的已经不是枪声, 而是担心有人偷取鸡卵, 有野猫拖鸡。鸡雏出生后, “他在每只小鸡身上作了个不同记号, 却把它们一视同仁的喂养下来”。回到原防后, “仿佛觉得去那大树林涯还很远, 插旗子到堡子上, 望到这一面旗子被风吹的拨拨作响的题字, 一时还无希望证实”, 但是“他喂鸡, 很细心地料理它们”, “再过些日子, 秋老虎一过, 那些小鸡就会扇着无毛翅膀, 学着叫‘勾勾喽’了”。在军人的理想不能实现、生命充满遗憾之时, 会明并未自暴自弃, 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 对未来充满期待。这正是“乡下人”精神中最本质的一点———“乡下人”是一种与自然契合、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同自然的律动保持一致的“自然人”。这种自然人与所环绕他的有生与无生世界一样, 保持着天然的本质属性, 保持着人性的质朴和美好。
四、会明的意义
沈从文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裂变期出现的新文化运功最深刻的反思者。他认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并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新文化, 而是造成以信仰危机和城乡文化对立为特征的文化裂变期。金钱权力代替神的信仰支配了整个社会, 使唯实唯利的市侩人生观成为普遍的价值观, 其结果不仅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堕落, 而且压抑生命, 导致整个民族生命力萎靡。正是基于上述民族文化危机感, 沈从文提出进行国家民族重造的途径就是首先建造由崭新的无形观念构成的理想观念世界, 他说:“经典新作品的原则, 当从一个崭新观点去建设这个国家有形社会与无形观念。尤其是用于做人的无形观念重要。勇敢与健康, 对于更好的明天或未来人类的崇高理想的向往。” (《长庚》) 这篇1929年写作、1934年改定的小说, 正体现了沈从文的这一主张。小说主旨是给那些对于人类的前途抱着热忱与虔诚的人以鼓励, 并且期望人的高尚理想不被时代的风雨卷扫摧残。会明是一个与自然相融的人, 他在对当时环境隔膜与陌生的情况下, 保持着对生活的期待与对生命的信息, 从容地在那里尽其生命之理, 而这正是作者所寻找到的民族振兴的道理———爱国也需要生命, 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
摘要:本文试以《会明》未删减的文本为依据分析小说主人公性格, 并分析该小说是如何从文化视角审视和反映现实的。作为沈从文塑造的一位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老兵, 会明带有鲜明的“乡下人”的特性——他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 信守做人的传统美德:热情、勇敢、诚实、善良、纯朴, 是一种与自然契合、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同自然的律动保持一致的“自然人”, 他正是作者所寻找到的民族振兴的道理——爱国也需要生命, 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
关键词:会明性格,文化视角,乡下人,自然人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2]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3]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长沙:岳麓书社, 2005.
[4]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9.
3.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课件 篇三
1 三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1.1 地震给档案保存带来的直接危机。地震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地壳运动。由于地震波的产生,地震也可能伴随次生灾害:地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暴雨等,还有可能会造成水灾、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地震属于自然灾害,灾害程度大小由地震震级确定。但依据人类现有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对地震的发生进行精确预报,因此,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灾难(也称“次生灾难”)难以避免,其破坏性直接表现在:地面裂缝、房倒屋塌或整体掩埋、楼房墙体错位、开裂、钢筋扭曲、门窗变形,档案资料散落,人们生离死别。还伴有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爆炸等。这些灾难的发生直接危及档案的保存,给档案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不仅使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使建筑物、构筑物遭到灭顶之灾,更对档案装具和设施设备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据统计,全市各单位的档案库房绝大部分倒塌,90%的档案资料被埋压在废墟下,虽然经过抢扒和抢救,仍给档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与此类似的还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绵阳市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在绵阳市10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共13076㎡档案馆舍中,受损馆舍达7204㎡。其中北川县档案馆1000㎡整体被掩埋,其余县档案局(馆)库房、办公楼,墙体裂缝达2厘米以上或门窗变形,库房整体错位等,已成危房,经鉴定不能使用。在绵阳市综合档案馆馆藏874168卷档案中,仅受损和处于危房中的就达259443卷,其中北川县档案馆85000卷档案资料,更是被倒塌楼房废墟和后山泥石全部掩埋,后经军警奋力抢救,挖掘出约7000卷。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320个机关、学校、医院的80700卷档案在此次地震中或暴雨中遭到不同程度损失,有相当一部分完全被毁,部分损失严重,日后抢救工作任务异常繁重。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逾1.5亿元(北川档案损失无法估计除外)。
1.2 地震次生灾害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地震往往会引发次生灾害如:(1)大风、暴雨、泥石流、供水管道爆裂等,对日后档案资料造成水浸、霉变、纸张粘连、字迹模糊不清灾害等;(2)电脑、服务器、磁盘阵列柜、扫描仪等机器设备,磁盘、磁性载体档案等受损;震中由于供电线路、变压器等遭到破坏,使供电线短路、变压器冒火,造成的火灾使档案资料或建筑被焚毁;(3)相邻建筑物的燃气、锅炉、煤气罐等未知因素造成的爆炸,给档案资料、建筑物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在日常生产、生活、工作中,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还不时给我们发出警告、制造麻烦等。如:每年雨季、汛期防洪等,应该引起档案部门的警惕或密切关注。
1.3 水灾给档案保存工作带来的直接危机。因洪水、暴雨、凌汛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河、湖、江、海、水淹没堤岸、滩涂、教室、厂矿等,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造成损失、危害的,我们统称为“水灾”。水利部门通常以洪水的洪峰流量(大江大河以洪水总量)的重现期作为洪水等级划分标准。将洪水分为三个等级:常遇洪水:10年一遇;大洪水:10年~5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的;大江大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小于20年一遇的为常遇洪水,20年~100年一遇的为大洪水,大于100年一遇的为特大洪水。水灾的发生给档案保存工作带来极大威胁,以乐昌市档案受洪灾为例:2006年7月乐昌市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和武江上游在短时间内大范围集中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市区武江水位迅猛上涨,水位最高达93.96米,超出警戒水位6.76米。这场洪水来得快,来势猛,水位高、水流急,远远超出了防御能力,导致乐昌市区和大部分乡镇受灾,全市公路、铁路,水电、互联网全部中断。这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0.7亿元。乐昌市档案局虽然位居政府大院最高位置,但在这次超特大洪灾中也未能幸免,档案馆一楼水位达2.8米,距离二楼的档案库房仅差1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3万元。坪石公路分局等16个机关事业单位,5个居委会和24个村委会的2372卷档案受灾严重,其中:被洪水冲走档案的单位11个,共冲走档案557卷;被洪水浸泡档案的单位34个,水浸档案1815卷。这次水灾对乐昌市档案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1.4 火灾给档案保存工作带来的直接危机。“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特别对档案局(馆)保存的大量鲜活的原始档案资料是直接威胁。这些资料主要以纸质档案为主,其次是胶片、磁盘、设备等,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公安部将火灾种类划分为A、B、C、D、E五类。档案资料具有有机物质特性,在燃烧时会产生灼热余烬,根据划分,档案资料应属于A类火灾。因此,档案资料一旦保管不善发生火灾,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档案局火灾为例:1992年4月5日20时30分,修建恩水公路东大桥的省公路局路桥三公司桥工队,因在禁火区、油毛毡工棚仓库住宿的临时工邹元兵违章使用电炒锅,发生短路,引起火灾,致使该队试验室的档案资料焚毁遭到重大损失。本人看到损失严重后,自缢身亡。该桥队试验室主要承担恩水公路东联络线KO+000~K8+355,恩水公路K50+000~K51+500段路基、路面的各种试验与检测。火灾发生后,烧毁了上述项目的试验结果及所附原始记录、检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被烧毁的档案资料,除分别日报和月报报出的试验结果可以恢复外,其他原始记录已无法恢复。这起火灾事故,暴露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弱点,即使档案保管条件再差,也要保证档案资料的100%的安全。严肃纪律是头等大事,增强档案安全意识,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是档案管理及档案工作者长期坚持并有效防止的一项长效的档案管理法律机制。
2 面对三种重大自然灾害的危机处理
当灾害袭来时,其首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不慌乱,保持头脑清醒,迅速就地采取较科学的避险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其次,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利用好灾前宝贵的一分钟或十几秒,在可能的情况下,就近立即关掉电闸或其他,以确保档案的损失可能降到最低。以下为三种自然灾害来临时,档案馆(局)应立即采取的果断危机处理措施。
2.1 当地震来袭时。(1)领导小组成员按照既定分工,立即分头迅速行动。(2)迅速组织在场工作人员依序撤离办公大楼、危险地带,到达安全场地。(3)同时立即疏散、引导、稳定、组织正在办理手续的群众,不要发生慌乱、踩踏、跳窗、跳楼等行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迅速依序撤离办公大楼,到达安全地带,以确保群众生命安全。(4)禁用电梯,以免造成更大伤亡。(5)如来不及跑到安全室外的,应随手将皮包、坐垫、柔软的物品等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保护头部,迅速躲到开间小的地方,或暂时躲避在承重墙下、内墙墙角处或坚实的家具、办公桌边,这样可以形成“生命三角空间”,较为安全。在躲避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身体蹲下或坐下,身子蜷曲,尽量缩小自身占有空间,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阳台附近等。(6)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要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选择开阔、平坦的场地或平地蹲下或趴下。
2.2 当水灾来临时。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档案局(馆)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保护措施,明确撤离路线、目的及目的地,认清路标,避免因惊慌走错路,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3 当火灾来袭时。要立刻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若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应待摇晃停止后,再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如果出现有毒气体泄漏,也应同火灾时一样,用湿布掩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3 建立预警机制
依据上述案例分析,特别是对于房产档案馆,作为一个开放性、为群众提供基础服务的公共大厅(场所),为在灾害突发时,应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前来办事的群众、馆内人员、档案造成的损失,保障全馆财产、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生命安全,应建立全程监控处理突发事件的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实践。做到防控并举,未雨绸缪,建立房产档案馆长期预警机制和危机爆发后灾害评估和抢救机制。
3.1 制定应急预案。本着“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防灾害最基本原则,房产档案馆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防灾预案。如:《河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安阳市房产档案馆应急预案》等,在灾害来临前,做好相关信息收集,特别是做好数字档案的异地备份工作。
3.2 重视房产档案馆(舍)选址和建筑质量。房产档案馆(舍)是日后储存档案的重要地方,一定要选在地势较高,远离河湖、低洼的地方(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蛀),远离城市繁华中心(防盗),交通便利(便于群众办理各种房产手续),绿化好的区域(防火、防尘),库房周围要留有空地,便于日后扩建。库房结构、库房承重、举架等,一定要严格按照档案库房设计标准,设计施工,因为,一旦房产档案库房选址敲定,即是百年大计,以安阳市房产档案馆为例:目前,安阳市房产档案馆现存纸质房产档案近50万卷,电子档案已达462419万卷,不含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地契(官契、白契)等历史资料,且每年房产档案以2万~3万卷速度递增,因此,档案馆选址、结构、承重、举架设计与建筑至关重要,它是房产档案日后抵御灾害的坚实屏障。
3.3 做好灾害评估和抢救工作。建立灾害评估机制,灾害发生后,对所受灾害及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即时做出科学评估,并对灾后重建和系列抢救工作及时做出预估。如:档案馆(舍)因倒塌需重建、加固、整修等;档案遇水字迹模糊、纸张发霉、细菌、环境卫生、防疫、消毒等。
3.4 发放应急手册。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不同职责、科室,进行不同的应急安全教育,如,库房管理人员“档案安全、人人有责”,对大厅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群众安全,重于泰山”教育,经常进行实践演练:稳定秩序、人员疏散、撤离、转移路线、发放应急手册等。
4.初二作文面对自然 篇四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棵盛的树,时间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大自然就是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
大自然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更赠予了我们生活的必备品。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欲望和和永远学不会满足的贪欲之心,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改造、销毁这个曾经养育人类千秋万代的大自然。记得刚刚记事的时候,喜欢在山坡上寻找只属于我的那一片美丽天堂,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有树,有草,有空地,有鸟唱,有花香。”就是一个“唯美的天堂”。痛痛快快的在那儿呆一整天,有时还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或享受清风拂面,或打个盹儿,或带上一本有趣的书,悄悄的,静静的,像神仙云游在迷雾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本应越来越多的树反而越来越少了,从前那个“唯美的天堂”再也找不回来了。树木伤心的在残留的桩上写着一圈又一圈我们读不懂却圈圈凄凉悲惨的“树文”,云儿伤心的为它落下眼泪,小鸟不再歌唱,花儿不再香甜。当世界上最后一棵树木变成家具之时,当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变成眼泪之时,就是麋鹿园里的最后一块石碑倒下之时。
朋友们,珍惜与保护大自然不只是园林工人应尽的义务,它更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必须担负起的责任。现在网上正流行一种活动,在你生日那天花一元钱让园林工人种植并精心培育一颗小树苗,如果每年生日都种一棵,在你心血来潮想去看的时候,就是一片规模不大却碧绿、充满生命力的树林。这不仅仅是你在为自己庆祝生日,更是在为自然界尽自己的一份力。
面对自然,我们应问心无愧;保护自然,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珍爱生灵,爱惜资源;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美化家园!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5.面对自然500字作文 篇五
草树木,鸟语花香,感觉沁人心脾,这就是大自然
——题记
我是一个生活在城镇中的孩子,每天面对最多的是机器和汽笛声,虽然偶尔能在街道上看到几棵树木,但它们都是孤零零的,给人一种凄冷的氛围,所以我渴望自然!
当我面对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森林时。我会感到有股力量围绕着我,那是一种团结互助,互相关爱的精神,这是城镇中树木所不具有的,大自然中的树木,一个紧挨着一个,树木彼此错综复杂,好像要比一比,看谁爬的高,伸得远他们在干嘛?也许它们彼此关心着对方,也许他们在互相握手说:“你好。”当然这应该他们清楚。
站在森林中,我能感觉到快乐、温馨。在那里,和谐的气息围绕着我,包围着我,我的心情不由也跟着欢乐起来,与森林共奏响欢快的音乐。
当我面对生活在大自然中最淘气的“孩子”——溪流时。我仿佛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童年,欢乐的象征,似乎每天都充满了笑声。我们可以不为学习烦恼,不为失败气馁,不为失业担忧,不为金钱、名利明争暗斗……永远都是最快乐最幸福的,而溪流就是这样,永远向前冲,冲!冲!冲!不为他人特别的目光而停留,不怕艰难险阻,冲破一切的不可能,驶向远方……
当我面对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王牌——高山。我不禁肃然起敬,高大雄伟的山峰让我想起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战士。他们就像高山顶起自然一样开创了新中国,是人民的依靠,它们如同高山一样是中国的脊梁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6.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课件 篇六
先看看除痘前后的效果图吧:
除痘前后是不是判若两人?气色都跟着好了哦,赶紧来学习一下快速除痘技巧吧:
1、在“美图秀秀”软件下打开待处理的照片,进入“美容”菜单,选择“祛痘祛斑”,调整画笔大小,点击脸上痘痘明显的地方,然后点击应用,
2、接着还是在“美容”菜单下,选择“磨皮”分类,选择“整体磨皮-智能磨皮”调节到轻度,接着“自然磨皮”程度选择中度。
3、然后选择“消除黑眼圈”,点击“取色笔”,选择下巴附近相对比较白的地方,涂抹比较红的地方,消除掉比较红的痘印。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消除掉右脸颊上痘印比较明显的地方,大功告成!
再看看最终效果图:
7.如何面对挫折教学反思 篇七
一、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炼问题。课堂源于生活,课堂又将回到生活,本节课开始就用“故事会”的方式创设学生熟悉而又亲切的生活情境,由“生活摔跤”引向“人生挫折”,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打下较好的探究基础。
二、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喜欢的活动中理解问题。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于理性思维,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循序善诱”等原则,坚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此,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看案例、小组讨论、班级辩论、表演中展开学习,对学生认识挫折和面对挫折做好了铺垫、引好了路。
8.轻松面对挫折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战胜挫折的“步步高七法”。
过程与方法:从问题引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在不断的小组合作与讨论中寻求面对挫折的方法,教师在关键处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如何轻松面对挫折,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胜挫折的“步步高七法”。
难点:学生自我分析,遇到挫折的时候该如何去战胜它。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展开思考。
【教学准备】
精美ppt、及力克胡哲的简介视频一个。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大家来想一想以下几点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伟人:
幼年生活贫苦,九岁丧母长相丑陋、总是受人嘲讽.在23岁时,梦想当官、当律师,但都没有实现.迫于生计先后干过店员、村邮递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24岁经商结果失败,16年才把欠债还清.26岁结婚前,未婚妻不幸去世.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一生不断竞选官员,却失败了8次.56岁,被枪杀!
二、问题引入
你还知道哪些像林肯一样战胜挫折的名人事迹呢?
三、问题剖析及方法提出
1、两个选项,任选其一,进行深入的自我思考:
选项一: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是———————
选项二:
自入高中以来对我来说最大的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是—————
2、总结人们受到挫折后会有的几种反应。
3、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应对挫折有哪些方法?
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几个小组的汇报,最后老师给出战胜挫折的“步步高七法”,并且按照重要程度将七种方法做成了金字塔形状。
四、重新回到一开始你认为你一生中最大的挫折问题上
将经历按十分制划分等级,10分为最大、最难以忍受的挫折经历,那么你的经历为多少分?
对你而言,什么是10分的挫折呢?
五、问题假设,引出力克胡哲的事例
1、假如你没有双手?你如何完成以下操作(任选其一):
穿衣服刷牙吃饭帮妈妈扫地走在大街上游泳(或其他运动)
同学汇报,问题提升。
2、引出力克胡哲的事例:
观看力克胡哲的惊人事迹视频,再次提升同学们心中对挫折的认识以及对战胜挫折的强烈意愿!进而将整个课堂提升到一个全新的精神高度!
9.面对陌生人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
面对陌生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以预防和应对社区安全的角度,从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案例入手,以积极预防为主,重点帮助和引导小学生知道保护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已基本的保障安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帮助小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
2、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
2、懂得运用防范坏人,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情景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常常一个人在家吗?当你自己在家时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做?播放小学生独自在家被陌生人伤害的视频,引起孩子对学习内容的重视。
二)、讲授小学生独自在家时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1、自己一个人在家时,要锁好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时要关好门窗,防止盗贼潜入。
2、来访者提出问题时,与其隔门对话。
3、对自称是煤气管、修水表、修电表等的来人,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给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打电话,问一下情况。
4、如果陌生人说是爸爸妈妈同事时,可以反问爸爸妈妈的名字来判断他的话是否是真的。不能让陌生人把一些水果、饮料搬进家。
5、如果盗贼已经进屋,但没发现你,你要迅速躲起来,伺机逃走并求救,不能与坏人搏斗,以免伤及性命。
三)练习实践
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课本案例中的孩子那些做法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并让孩子通过学习认识到正确面对陌生人的重要性。
四)、老师与学生逐一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特别提示学生: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坏人经常用警察、老师、家长等我们熟悉的人作为诱饵,诱导我们相信他们是“好人”。我们小朋友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啊。
五)、课堂小结
1、老师简单总结小学生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的办法,再让小学生复述,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以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10.面对突发事件教学案例 篇十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面对突发事件》教学设计
设计者: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权庄小学 张涛
一、【教材分析:】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面对突发事件》
二、【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安全常识和经历突发事件的经验,对突发事件及应对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合理应用的能力。
【内容分析】
“面对突发事件”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个主题活动。主要以“认识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的脉络指导学生形成认识,掌握生活技能。重点就是在认识突发事件的基础上能够用科学的态度“面对”,用合理的方法“应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什么是“突发事件”,归纳突发事件的特征和危害;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借助上述目标的达成以及论活辨析讨动明确面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态度,进而促进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模拟和演练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遇到问题不退缩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准备】
将教学活动与评价活动相结合,活动既是推进教学的工具也是对目标达成的检验工具。教师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反应、观点表达和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
1.通过交流和归纳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验证学生是否明确突发事件的特征;用“连连看”的小游戏检测学生对突发事件分类的掌握。<评价目标“1”的达成> 2.借助“心情调查”(内容含: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你的心情怎样;你通常采用什么态度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及讨论辨析活动评价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态度进而明晰其生活态度。<评价目标“2”的达成>
3.“安全训练营”活动考察学生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珍爱生命的态度。<评价目标“3”的达成>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面对新的开始、美好的一天,你们的心情怎样呢?(高兴、快乐)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前几天,我们学校附近发生的一起车祸,造成了人员伤亡。像这种事情的发生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像这样的事情我们叫它“突发事件”。(教师板书课题:突发事件)
(二)、调查、交流
1、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什么样的事情算是“突发事件”?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突然发生的意想不到、出乎意料的事情称为“突发事件”。
3、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认为还有哪些突发事件?
4、班内汇报。
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小结:
像“地震、洪水火灾、火山爆发、沙尘暴„„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大型的自然灾害。
(教师板书:自然灾害)
6、出示资料库: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其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海岸线变化等渐变中的突变性灾害。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人类要科学地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并说一说,近几年我国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7、教师逐步出示多媒体课件:(1)百度视频:
http://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
(2)百度视频:http://v.ifeng.com/vblog/news/201207/ae577dc6-e679-4d23-a87f-b86dd0445b9e.shtml广州遭遇台风袭击。
(3)百度视频http://v.ku6.com/show/qSkaCHD7GC2xbUwY08popQ...html2003年新疆发生大地。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受。
8、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谈谈这些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
(三)、引导拓展
过渡:除了这些,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哪些意外事件?
1、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活动中。
2、班内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提问:对于这些意外事件,我们将怀有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4、学生谈谈各自的心态,说明原因。
5、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也有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要紧张慌乱,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
(四)、模拟演练,合理应对突发事件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突发事件,设计一种场景,模拟并展示应对方法。2.交流各组应对方法的合理性;针对每个小组选择的突发事件,思考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应对方式,形成应对复杂问题的习惯和技能。3.提炼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汇报情况进行小结:
(1)溺水后,不能惊慌失措,先大声呼救,然后憋住气平躺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2)有人救援,要与之主动配合,听从指挥。
(3)野外迷路时,白天可在火堆上放一些树枝,让其多冒烟,以便引人注意。
夜间可使用火焰联络。多媒体出示课件:
如果发生地震、洪水灾情,我们应该怎么办?
1、学生谈谈各自的观点看法。
2、多媒体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讨论交流、谈感受。
3、班内汇报讨论交流、谈感受。
4、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
(五)、感情升华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说说面对特大灾难时,我们身边无私援助、帮助他人的感人事迹。
3、你最想对这些英雄人物说些什么?
(六)、课下任务
通过查询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多了解一些突发事件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并组织同学一起演习。
11.教学案例--名人面对挫折的故事 篇十一
石林巴江中学 王文斌
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 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3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却未被采用。可他并未灰心丧气,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环,而忽略了他们在未成功之前倍尝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视。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对此,他高兴地惊呼:“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书就是我的战士!”站着用枪战斗,躺着用笔战斗,死后用书战斗。这就是作为一个战士和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位于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本是当年苏维埃政府分配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居。当时,他虽然年仅32岁,却已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双手丧失了写字的能力,连转动头部也极为困难。正如他在自传中所写:“体力几乎全部丧失了,所剩的仅仅是一种想要多少对自己的党和工人阶级尽些力量的热望。”他不想在安闲无聊中消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他难以放下手中新的战斗武器——笔。
据当时医生诊断,奥斯特洛夫斯基还可以活5年,但他本人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十分清楚。他曾对护士说:“我知道我的病情严重,我感到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工作没有完成。”在临终前一个月,他已经清楚地感到死神正向他扑来,但他没有要求去看病,更没有停下笔去休养,而是拼命加班,与死神争分夺秒。他让秘书们实行“三班制”守在他的床头,他躺着口述,妻子与助手们帮他打字,他自己则一刻也不肯休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新住宅里住了短短7个月就去世了,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我这一生都将献给社会主义祖国青年一代的布尔什维克教育事业,直到最后一次心跳为止。”
1936年12月20日,在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之后6天,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林肯面对的失败
1809.2.12,生 1818年(9岁),母亲去世。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柔韧,坚持。遇到任何困难,不必太在意,努力总有回报。
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本课时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自己的体验,让学生明白人生中遭遇挫折与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启发学生分析由于不同的人面对挫折所选择的态度不同,将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同,领悟积极面对挫折与逆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挫折与逆境。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它,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就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七年级学生由于受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在进入初中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很多学生还无法适应新的人际环境,不适应学习内容的增多与学习方法的改变。并且他们对自己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评价,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加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等种种客观因素,挫折就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障碍。由于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有些学生因而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甚至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事实上,许多学生正是因为无法面对挫折,不能勇敢地挑战挫折而产生了种种令人遗憾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挫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心理特征,对挫折正确归因,掌握一些挫折心理的自我调节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12.面对苦难的作文教学 篇十二
1、自己命题
2、文体自选3、800字以上。
4、连笔重抄
写作指导:如果你写记叙文,记叙某人面对苦难是怎么做的。注意记叙的六要素,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要有励志作用。如果你写议论文,一点要有明确的观点,论据要充分有力,材料要新颖。例文:
如何面对困难
那年刚读完小学三年级,我随家迁居上海,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了学校教导处,准备插班。老师先给了我一份数学试卷,我一审题,觉得还不算难。接着老师又给了我一份语文试卷,一看不会的题比比皆是。当时我的头脑还算清醒,忙问:“老师,您校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老师递给我一本语文书。我一看,哇!比我在广东学的书打了一半,还厚了许多,内容也大相径庭。最后老师又给了我一份英语试卷,接过来一看,令我眼花缭乱,顿时傻了眼,无奈,只好对老师说:“许多题我都没学过。”这一切令我十分沮丧。
校方最后决定,要么重读一年,要么买套书自学,等参加考试后再做决定。这两条路摆在了我的面前,当然,我不甘心走第一条路。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都沉默不语。可一进家门,我便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对妈妈抱怨地讲:“假如您不让我转学,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假如您让我从一年级就在上海读书,我也会是很棒的;假如您……”
这时,爸爸亲切地把我叫到他的身边,并在一张纸上写下两行字递给我,他和颜悦色地说:“孩子,请你为爸爸读一下。”我满腔的怨气还没平息,但又不敢违抗父命。只好读道:“逆风歧路舟车难,磨砺壮志韧复坚。”接下来爸爸又语重心长地为我解释了一番。爸爸的这番道理,让我茅塞顿开。
我赶忙向妈妈赔礼道歉,并请妈妈为我买来一套教课书。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刻苦地学了起来,最后我终于升学了。
从那天起,我便把爸爸的这句话,视为我的座右铭,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克服重重困难,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攀登!攀登!再攀登!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这个半个世纪多以前,中华民族生存的伟大转折,承载着救国救民的伟大使命。气壮山河般的英雄史诗,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画面。而无数的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见证了那段悲凉的岁月,铸造了长征精神———那就是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不怕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勇气。红军长征极其艰险,环境险恶,物质匮乏,战斗紧张。红军长征演绎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蹒跚而坚毅的步履,仿佛听到他们沉重的呼吸,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红色之旅》努力找寻前辈们克服困难、英勇奋斗的痕迹。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勇敢者是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长征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害怕它,并努力克服它。奇迹是在困难和承担困难中产生的,由红军长征,我想到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永不退缩。现在社会给我们青少年太多的优越,太多的平坦。我们似乎正要丧失那种生命中珍贵的东西,比如如何面对艰难。一个贫困的大学生,背着母亲一边看病,一边上大学。她说了一句话:“再苦再难我也把学业完成。”她含泪,却笑了。我震撼了,不知道一月靠国家补贴一二百元钱能否解决问题,但我知道生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责任。她在坚强面对,她是生活的强者。那些整天要吃肯德鸡听周杰伦的学生们可以体会吗? 我在大雨后看见一只蚂蚁过院中一条“小溪”。它有一个绝妙方法到对岸:它从树下托起一片落叶,奋力将落叶推入水中,又迅速爬上去,趁落叶旋转时爬上了岸。一只蚂蚁走过了“小溪”,红军在险恶中胜利完成长征。困难并不可怕,它意味着一种探索。可怕的是怕经风浪,遇到困难逃避,成为温室中一朵花,不知如何抵寒抗霜。在生活、学习中不免遇到困难。用勇气面对挫折,用肩膀承担责任,把它视为一种锻炼,那么在不知不觉中眼前又是一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历史的聚光下,昔
日的长征之路已成为红色之旅的圣地。但长征的那种勇敢、坚强、不折不挠的血液已流进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伟大祖国前进时的动力。
面对苦难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充满激励奋进意味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而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时间他只能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了,才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否则,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珍视的财富!“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富有激励奋进意味的话。然而,本文通过在一次聚会上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的一段谈话,以及丘吉尔自传中的一段话,对“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提出了辩证的看法: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只有坚强面对苦难,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才会让它成为人生中真正的值得珍视的财富。
苦难如梯 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不幸的是她竟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及子宫。接二连三的厄运不断降临到她的头上,却从来没有使她放弃心中的梦想,她一直都告诫自己:“我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决不轻言放弃,我要向逆境挑战!” 她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生命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其中包括夺取了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并在美国滑雪锦标赛中赢得了金牌。甚至在后来,她还成了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人生包含苦、辣、酸、甜。人生的丰富多彩,不仅因为太阳的辉煌,也因为闪电的凌厉;不仅因为爱情的甜蜜,也还包括相思的痛苦。如果说缺少太阳的人生是黯淡的,那么缺乏磨难的人生则是苍白的。有日照中天时惬意的光明,必然有黎明前黑暗的陪衬。诚然,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受苦受累。寻找生活的乐趣,追求人生的幸福,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错,生活乐趣难寻,所以才需要寻寻觅觅。容易得到的东西,并不显得珍贵;只有寻寻觅觅、伴着痛苦的历程而得到的收获,才有不凡的兴奋、意外的惊喜。
一个人受多少苦并不感人,感人的是如何面对苦难——能否不断超越自己,奋力拼搏。有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苦难是一架梯子,对于强者来说,它通向成功的殿堂,对于弱者来说;它则通向黑暗的地狱。的确,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道路。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选择我们的人生态度。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轨迹。
《苦难如梯》一文由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历经苦难实现自己梦想的事引入话题;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告诉人们“人生包含苦、辣、酸、甜”,“容易得到的东西,并不显得珍贵;只有寻寻觅觅、伴着痛苦的历程而得到的收获,才有不凡的兴奋、意外的惊喜”,“一个人受多少苦并不感人,感人的是如何面对苦难——能否不断超越自己,奋力拼搏”。
文章结尾通过一位作家的话“苦难是一架梯子,对于强者来说,它通向成功的殿堂,对于弱者来说,它则通向黑暗的地狱”,启迪人们: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因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轨迹。” [习作欣赏] 抖落肩上的苦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青春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可是,我的生活却充满了苦难。我曾以为这是我的不幸,但切身经历告诉我,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题记
十几天过去了,我已习惯了每天忙碌的生活。一天政治课上,老师说:“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坚强地去面对,不要逃避,不要畏惧,要勇敢地接受挑战,战胜困难,战胜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我的心跟着一颤。是啊,即使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去战胜它。我要抖落肩上的苦难,让旅途中的自己更加充实,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风雨之后有彩虹!
冬天里卖芦花鞋,他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他们将被大雨掀走的房屋重新搭建,但无论日子过得多么辛苦,他们都很乐观,一家人感到幸福又快乐。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遭遇蝗灾后,一家人互相勉励,互相扶持,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他们一家就像一辆马车,虽然破旧,但还是艰辛地走过一程又一程,而且还是一路欢笑着走过。作文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也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如果我们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了以后可能是一个强者。
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部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与青铜一家我比较,我就惭愧多了。以前,我遇到一点困难,便大嚷大叫,而读了这本书后,我受到了深刻教育。我将会像青铜、葵花他们一样,乐观面对苦难。
欢乐固然值得赞颂,苦难又何尝不值得赞颂!我们应当敢于正视苦难,尊敬苦难,凡能体味的人,方懂得人生的价值!
面对困难的名言
1、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2、苦难发展我们这种非凡的作用,不向暴风雨低头,灾难来了,也能处之泰然。——巴尔扎克
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4、困难是一个严厉的导师。——贝克
5、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6、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丘吉尔
7、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苏霍姆林斯基
8、人在逆境里比在顾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雨果
9、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10、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俾斯麦
11、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12、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歌德
13、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培根
14、要记住:只有那些不害怕困难,不躲避困难;反而前去迎接困难,以便克服和消灭困难的干部,才是好干部。真正的干部,只有在同困难作斗争中才能锻炼出来。——斯大林
15、一切事物的开头总是困难这句话,在任何一种科学上都是适用的。——马克思
16、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因此,应该迎着困难前进。——徐特立
17、灾难本身即是一剂良药。——考柏
18、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认识自我。——希尔蒂
19、艰难的环境一般不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玉成”。——郭沫若
20、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21、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莎士比亚
22、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雨果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课件】推荐阅读:
如何面对挫折教学反思09-24
小学自然教学总结07-05
自然教学工作总结08-20
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09-21
面对困难 作文07-06
敢于面对失败07-10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改08-30
自然教学教师竞聘演讲辞09-12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