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2024-10-20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19篇)

1.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一

分析参考答案:做题、背书是文科生无法避免的,但是我认为做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多细。怎么理解呢?大家拿到一道题,肯定会先自己作答,然后对照参考答案对吧?那么对照完呢?背参考答案吗?错!你要学习的是答题的思维方式,要去分析参考答案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

保持做题习惯:这里要保持的是每天都做练习的这个习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题可以帮助你发现知识薄弱的地方,总结答题规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一举多得!当在做题过程中发现遗忘的知识点要第一时间去查询记忆,这样带着目的看书就不会无从下手啦。

2.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二

1.条块结合, 重组加工。专题复习不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 而是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 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 本着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的目的, 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

2.史政挂钩, 提高应用。把握当前社会热点, 找出相应的书中的重点, 通过两者结合来进行思考、训练。

3.中外联系, 因果分析。把中国历史的发展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思考, 从联系中了解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4.析解专题, 合理讲练。

基于以上二轮复习的原则, 具体做法如下:

(1) 明确重点, 剖析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化”专题时, 我们确定“含义”、“过程”、“特点”为重点, “特点”、“制约因素”、“中外对比”、“启示”为难点。

(2) 分析专题, 确定角度。在大专题确定以后, 首先进行内容分解, 如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时, 我们将其内容分为“政治制度的发展的演变”、“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成熟”、“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三方面。其次, 在具体内容里, 再从小角度进行分析和讲解, 如“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分为“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而后者又可分为“中央官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的发展”、“文化专制的加强”等小角度进行分析, 这样相对高考重点考察小专题的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师生互动, 讲练结合。教师在确定好每个小角度后, 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 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 从学生的失误中找到切入点, 进行理论分析和规律探讨。

(4) 精选试题, 强化训练。每个专题复习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专题强化训练。在试题的组成上, 主要是三部分, 一是精选各地的模拟题;二是在一轮复习中学生暴露出的此专题相关薄弱之处;三是已考高考题的变形和角度的再选择。在试题的讲评过程中, 注意试题的回归课本的过程, 并进行拓展性讲评。通过对典型习题的有序训练,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达到“遇到陌生不紧张, 遇到熟悉不大意”的效果。

3.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方法略谈 篇三

一、高考历史高效复习的具体方法

1.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知识总结和联想。

要想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不仅需要在课下进行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抓好课堂的几十分钟,紧跟教师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毕业班的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备考经验,他们依据以往的高考经验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和引导,因此学生要好好听每一节课,要听好课。而听好课并不是说在整个课堂上都只听教师讲话,一个会高效学习的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步伐,通过教师的分析理清复习思路,并进行逻辑思维的转化,抓住课堂复习的重点,同时依据相关内容进行主次定位,进行恰当的复习。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知识联想,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本章节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对关联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述某一个时期政治状况的时候,可以将民族、文化以及对外交往等知识联想起来。在讲述某一改革的时候,可以自主想象改革之后的影响以及同时期的其他改革模式等,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习或复习效率的提升。

2.加强记忆,学会背诵。

记忆是基础,要想提高高考历史成绩,不仅要对知识进行理解,还要对各个章节中的重点进行记忆。因为第一轮复习是以后复习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学会背诵非常重要。当然,这里说的学会背诵,并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而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分类和规划,进行理解式的记忆。

历史学科内容具有较多的细节,在进行第一轮记忆的时候,可以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理解,通过诵读和理解大脑中会呈现一个章节大致的内容,然后就可以进行知识结构构建(章节知识的罗列)。例如,进行章节性的罗列,将第一章整体的内容整理出来后,就可再整理第一节、第二节的重要内容,这样每一章节都罗列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联想,提高对其他知识点的记忆,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轻松有效。

3.学会比较,分类整理

通过总结和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可知,越来越多的历史试题是将不同时期人物和事件的比较作为突破口的。因此,在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头脑灵活,在看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要进行快速思考和过滤,想象一下历史上有没有和此人物相似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就要进行细致的比较,作全方位的总结和区分。例如,在古代史中,可以对隋炀帝、汉武帝、秦始皇进行细致比较,还可以对几次变法、农民战争进行比较等。

另外,分类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整理,理顺其中的继承关系、勾稽关系等。例如,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生产工具变迁以及重要人物等。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分类,我们会将容易混淆的知识区分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考历史高效复习的注意事项

1. 夯实基础,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

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做综合题时就应该准备两套好的复习资料,一套优质的综合卷用于自我检测,另一套优质的专项汇总训练用于检测后的相应强化。

按高考时间做综合题,发现哪个部分的问题,就做重点复习。这样一测一补,会有更好的提高。资料要配有详解和思路,便于对答案的理解。到5月中旬以后,重点在回归课本,适当调低练习题的难度,放慢做题的节奏。对课本的重点章节要关注,以清理知识点和注意事项为主。

2.以课本为依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文综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托。文综的成败取决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切不可重题目而轻教材。离开基础知识,任何能力、技巧都是空中楼阁。要从教材中构建出“树形”的政治体系,培养政治思维;要找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将全部历史“整合”起来;要明确和细化常用的工具性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基础的巩固和能力的发挥。

3.史论结合

对历史知识的复习不能只是罗列事实,要注意对教材上对某些事件的评价,同时要注意历史的课外阅读。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如果只是单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那只能获得简单的史实,所以在熟练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多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这对提高历史成绩是有好处的。

4.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四

1、归纳历史阶段特征

其实每个历史阶段特征都是能归纳的,比如每个历史朝代或时期,我们可以归纳社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一些历史事迹等,然后最好把各个朝代都整合成一张表,这样非常清晰明了,通过对比的方式我们复习起来也快了很多。、

2、攻破重难点知识

我们复习的时候是会发高考考纲的,但是考纲中的考点那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复习呢?当然是选择重点知识重点突破了,其实平时考试经常错的知识点就是重点难点知识了,也是我们查漏补缺所需要面对的,所以我们既要通过教材去复习,还要通过练习去巩固。

3、限时训练

5.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五

一、哪些是技术性失分

1、今年历史依然实行“一卷两分叉”,如不作选择,则一律按照A卷评阅。因此考生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在自己选择的试卷类型上填涂,尤其是选择B卷的同学更要牢记。

2、涂写选择题时题号对应错误,导致后面一系列错误。如有选择题暂时不会,可将该题号用铅笔作个标记。

3、答题切莫超出黑框。因为历史阅卷是在电脑上进行,超出黑框部分阅卷老师无法看到,所以考生要在规定的区域内将问题回答完毕。

4、考生遇到不会做的试题时,先做后面的题目,待其他题目全部完成时再来攻克此题。

二、哪些是学科性失分

1、审题失误,答非所问。有的历史问题比较灵活,考生在提笔回答前一定要仔细审题,弄清题意,确定试卷考的是原因、背景,还是内容、影响,必要时可将关键词在试卷上标识出来,以避免审题失误。

2、混淆时空概念。考生要仔细对待时空概念,特别是世纪纪年换算成年代纪年要减去1,如19世纪40年代应该是1840年代。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就近学内容联系

一、就近复习。

时隔越近,复习的效果越大,这一道理早为心理学所证明。所以同学们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要像“倒卷席”一样,先复习放假前刚学过的中国现代史、再复习中国近代史,如果最后还有时间,那么再复习古代史的明清部分。

二、背知识点不如背时间顺序、背时间顺序不如建立知识结构。

同样是文科科目,历史和语文、外语的学习特点完全不同,有的同学虽然很努力,但他用背英语单词的办法来背历史,其历史成绩的提高肯定是困难的。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时序性,历史事件和现象是按时间顺序精确排列的,历史知识的分布不是点状、而是线状,在时间顺序后面往往暗藏着因果关系,所以历史时间不容模糊、更不容割裂。要建立自己的历史大事纪年表,在记忆历史知识的时候必须前后联系。

另外,时间相近的历史现象和事件聚合成阶段。相似的历史现象和事件还可以聚合成类,如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为近代经济史的内容,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政治史的内容。阶段与阶段、类与类之间的联系就构成了历史知识结构。没有历史知识结构,就谈不上历史学科能力,也无法应对高考。在这个阶段,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体会、掌握老师给我们的知识结构,而不是自创知识结构。

三、中外历史常联系。

6.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 篇六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学生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7.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七

一、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1.坚持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的原则。

2.坚持以能力和问题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充分展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

3.图文兼顾, 材料量减少, 设计简洁, 呈现稳中求变的特点。

4.注意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命题的特点。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 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学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以知识为载体, 突出考查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现实, “以人为本”, 重建核心价值观, 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

二、高考历史复习值得重视的十个趋向

1.以人们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命题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 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专题式的命题方式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把握和理解, 在客观试题中如此, 主观试题更是发挥了在这一方面的突出优势。

3.命题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对综合学习能力的考查, 综合性增强。加大了地理、历史、政治各学科知识交叉与综合的力度。

4.以地理知识为切口导入, 也就是先确定区域, 再设计与该区域相关的历史问题, 最后以政治命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5.突出主干基础知识考查。

6.突出周年问题考查。

7.突出重大工程问题 (基础设施、人文景观、科技工程等) 考查。

8.突出重大时政问题显性化考查。

9.突出研究性学习成果化考查。

10.突出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三、十二点备考对策

1.要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稳扎稳打。

2.要回归基础、抓住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线索的清理、基本结论的证明) 。

3.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现代意识、世界意识和文明意识。

4.正确认识国际关系问题, 重视大国崛起及联合国的改革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关注课改和课标, 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与过渡。

6.研究高考试题, 训练解题和答题技巧, 加强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

7.正确对待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正确的对策。

8.正确处理“大小字”关系。特别要注意新中国建国后和二战后的小字知识。

9.关注新增考点, 最好把新增考点的具体知识归纳印发给学生, 落实到位。

10.关注时政与社会热点。如:

(1) 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上的盛世、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物价、腐败、医疗和住房等问题) 。

(2) 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效益和节能降耗,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如:唐代对外开放、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

(4)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如:中非、中印、中俄、中日关系) 。

(5) 关注重点工程及能源、环保问题 (如:丝绸之路、大运河、铁路;石油、电力、核能, 可持续发展) 。

(6)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东部发展、中部崛起、西藏地区、环渤海地区、北京) 。

(7) 关注中国统一和巩固统一、统一战线与国共谈判 (如:台湾和西藏问题) 。台湾和西藏是当今的热点问题。

(8) 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时政热点焦点、周年和次周年。

(9) 关注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精神。

(10)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 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

(12) 高频考点的备考建议。突出重点、热点和主干知识。

(13)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如水灾、雪灾、地震等。

11.加强对高考信息的搜集工作。

12.调整心态, 科学备考。

总之,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记忆要求高, 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就能够达到“学好历史, 提高成绩, 考好文综, 高考必胜”的目的。

摘要: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记忆要求高, 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认真回归课本梳理知识, 把以前总结的知识再看一看, 把错题本再翻一翻, 把知识盲区再补一补, 成绩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提高的。学好历史, 提高成绩, 考好文综, 高考必胜。

8.历史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篇八

1.认真读好教材,真正学会“迁移所学知识”

2013年高考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回归教材,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绝大多数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的“材料—情境—问题”与“学生所学知识”存在较直接的关联。因此,2014年高考 “依托教材的命题导向”不会改变。

(1)要形成“联系知识”的习惯自觉

历史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普遍联系,同学们在平时考试中应通过类比联系,使“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到高考时,就会潜意识地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如古代雅典城邦制的特点,应通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相关知识建立以下联系:

政治上,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早期王权没有发展为君主专制;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有平等的参政权。经济上,农、工、商业都有面向市场的特点,商品经济发达,与古代东方国家的自然经济截然不同。文化上,创造出最具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古典科学文化,成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思想的滥觞。

(2)要把“死的知识”内化为“活的认识”

历史学习固然需要知识积累,但更要学会对客观存在的史实进行描述和阐释、探讨和论证,形成对历史、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养成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如必修(Ⅱ)中的“草市”这个考点。可把教材中的内容串点成线(魏晋南北朝: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政府实行行政管理;唐朝: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宋代: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市”),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草市”的发展演进,反映了商品经济向农村的延伸和我国古代市镇经济特别是江南市镇经济的兴起)。

2.关心时政热点,实现“历史—现实”的常态互动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时政热点和周年热点,但热点入题一般都是教材的主干基础知识。因此,高三复习阶段必须强化“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对历史问题的现实反思”。如,必修Ⅰ中涉及的制度建设、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等;必修Ⅱ涉及的经济政策制定、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文明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必修Ⅲ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科技的创新与发明、近代以来政治观念、文明的核心理念等,都要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3.留心学术前沿,避免自己因囿于教材而“遮望眼”

近年来,高考命题更多的是直接把学术观点引入题干,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些观点进行论证说明,使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陡然加大。

9.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九

历史

一.学生在答卷中要规范化

1.字体工整、规范、美观,最好是书法字体,印象分每科增加两分,就是12分 。

2.答案要点化:有层次、有条理、有序号。

3.按指定位置答题,不能出框(高考网上阅卷)

4.字体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注意卷面整洁,不要乱涂乱划。先思考,心中有谱,理清思路再答题。

二、答题的步骤与技巧

1.选择题注意:

一、正选找正确的,要求:非常有把握是正确的。

二、正选不能确定时,采取排除法,选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三、答题卡一定不要涂错位。

2.非选择题注意:

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答题中学会“抄”的技巧。除非题中注明不得摘抄原句,一般情况下,凡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即可从材料中摘抄有效信息(意思不变,用词稍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就是要求从课本中迁移知识。另外: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3.按分值多少,确定要点多少。

4.解决未知问题,注意同类知识迁移,空下不答是最愚蠢的。

5.全卷答完,注意对选择题进行复核,也许会有新的灵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最后检查以下会不会因为紧张而看错题。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题目。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做好高考一轮复习的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复习的进度。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第一轮复习期间进行关于历史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注意事项大体上具体如下: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10.“生本” 模式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篇十

积小河,成江海。这是对文科历史的学习生动写照。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考前“临阵磨枪”,结果皆是“悲剧收场”。杜绝这一现象,就要在课上课下强调“积累”,从点到整个知识的把握。做法:精读课本,发现并强记重要的知识要点,后加以整理。

拿《鸦片战争》这节内容为例,其知识要点如下: 1.鸦片走私的直接目的和危害;2.林则徐禁烟措施和评价; 3.各阶层在战争中表现4.鸦片战争的性质。《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皆是如此。

再把整个知识放到单元《反侵略 求民主》的大知识框架中,可发现枝与干清晰可见。

进一步把整个知识放在近代史框架中,将中外史结合,整个知识丰满。做到“积小河,以江海”。

使学生对知识点零存起来,不断积累。学生从点——线——面——到整个知识的把握。久而久之,肚中自然有“货”了。

二、紧扣教材,狠抓基础——杜绝“学生”的好“骛”

第一步,备课时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搞好课堂教学。同时,精讲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结论有历史的依据,所谓论自史出,论自教材出。这一切归于基础知识深化。

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对此我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自然引出。

第二步,指导学生时,让学生明白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能力是基础上的能力,不然则是空中楼阁。切忌脱离教材的“好高骛远”。

三、形成体系,掌握规律——使“学生”脑中有“路”

现行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

历史学习中的“横线”和“纵线”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横线”。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会对历史发展阶段作正确地分析。

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平行的横线:

①资本主义的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横线”是同时代并行发展的社会各项,然而每个体系形成又有独自的“纵线”的发展: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每个“横线”中“纵线”。

学生学习中会不断找到知识间的内在的规律,进入深层次研究,其掌握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这样学生史学思路更加明确。如:中国古代史讲解关于国家分裂与统一的问题。

其基本史实:四次统一和四次分裂。其规律结论: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它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绵延至今。今天,我国政府和人民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四、适时指导,授人以渔——使“学生”在战场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生平时学习中,一有机会询问他哪些不足,发现不足加以指导,有各种题型惯用解法;解题通常思路;复习中的方法建议。如:《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是非常难把握的,零星的记忆很容易忘记的,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学生连成一个经济史来学。自己动手加以归纳: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其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前期,萌芽有所发展,表现为:地区扩大到江南和广东;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这不仅是学法的指导,更是“渔”的授予。通过上述的方法推而广之。政治史、思想史触类旁通。在讲评试卷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结合审题失误讲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如能补充典型试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即兴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最终使学生在战场上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一、点滴积累,零存整取——使“学生”肚里有“货”

积小河,成江海。这是对文科历史的学习生动写照。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考前“临阵磨枪”,结果皆是“悲剧收场”。杜绝这一现象,就要在课上课下强调“积累”,从点到整个知识的把握。做法:精读课本,发现并强记重要的知识要点,后加以整理。

拿《鸦片战争》这节内容为例,其知识要点如下: 1.鸦片走私的直接目的和危害;2.林则徐禁烟措施和评价; 3.各阶层在战争中表现4.鸦片战争的性质。《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皆是如此。

再把整个知识放到单元《反侵略 求民主》的大知识框架中,可发现枝与干清晰可见。

进一步把整个知识放在近代史框架中,将中外史结合,整个知识丰满。做到“积小河,以江海”。

使学生对知识点零存起来,不断积累。学生从点——线——面——到整个知识的把握。久而久之,肚中自然有“货”了。

二、紧扣教材,狠抓基础——杜绝“学生”的好“骛”

第一步,备课时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搞好课堂教学。同时,精讲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结论有历史的依据,所谓论自史出,论自教材出。这一切归于基础知识深化。

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对此我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自然引出。

第二步,指导学生时,让学生明白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能力是基础上的能力,不然则是空中楼阁。切忌脱离教材的“好高骛远”。

三、形成体系,掌握规律——使“学生”脑中有“路”

现行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

历史学习中的“横线”和“纵线”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横线”。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会对历史发展阶段作正确地分析。

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平行的横线:

①资本主义的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横线”是同时代并行发展的社会各项,然而每个体系形成又有独自的“纵线”的发展: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每个“横线”中“纵线”。

学生学习中会不断找到知识间的内在的规律,进入深层次研究,其掌握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这样学生史学思路更加明确。如:中国古代史讲解关于国家分裂与统一的问题。

其基本史实:四次统一和四次分裂。其规律结论: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它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绵延至今。今天,我国政府和人民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四、适时指导,授人以渔——使“学生”在战场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生平时学习中,一有机会询问他哪些不足,发现不足加以指导,有各种题型惯用解法;解题通常思路;复习中的方法建议。如:《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是非常难把握的,零星的记忆很容易忘记的,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学生连成一个经济史来学。自己动手加以归纳: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其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前期,萌芽有所发展,表现为:地区扩大到江南和广东;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这不仅是学法的指导,更是“渔”的授予。通过上述的方法推而广之。政治史、思想史触类旁通。在讲评试卷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结合审题失误讲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如能补充典型试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即兴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最终使学生在战场上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一、点滴积累,零存整取——使“学生”肚里有“货”

积小河,成江海。这是对文科历史的学习生动写照。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考前“临阵磨枪”,结果皆是“悲剧收场”。杜绝这一现象,就要在课上课下强调“积累”,从点到整个知识的把握。做法:精读课本,发现并强记重要的知识要点,后加以整理。

拿《鸦片战争》这节内容为例,其知识要点如下: 1.鸦片走私的直接目的和危害;2.林则徐禁烟措施和评价; 3.各阶层在战争中表现4.鸦片战争的性质。《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皆是如此。

再把整个知识放到单元《反侵略 求民主》的大知识框架中,可发现枝与干清晰可见。

进一步把整个知识放在近代史框架中,将中外史结合,整个知识丰满。做到“积小河,以江海”。

使学生对知识点零存起来,不断积累。学生从点——线——面——到整个知识的把握。久而久之,肚中自然有“货”了。

二、紧扣教材,狠抓基础——杜绝“学生”的好“骛”

第一步,备课时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搞好课堂教学。同时,精讲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结论有历史的依据,所谓论自史出,论自教材出。这一切归于基础知识深化。

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对此我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自然引出。

第二步,指导学生时,让学生明白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能力是基础上的能力,不然则是空中楼阁。切忌脱离教材的“好高骛远”。

三、形成体系,掌握规律——使“学生”脑中有“路”

现行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

历史学习中的“横线”和“纵线”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横线”。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会对历史发展阶段作正确地分析。

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平行的横线:

①资本主义的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横线”是同时代并行发展的社会各项,然而每个体系形成又有独自的“纵线”的发展: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每个“横线”中“纵线”。

学生学习中会不断找到知识间的内在的规律,进入深层次研究,其掌握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这样学生史学思路更加明确。如:中国古代史讲解关于国家分裂与统一的问题。

其基本史实:四次统一和四次分裂。其规律结论: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它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绵延至今。今天,我国政府和人民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四、适时指导,授人以渔——使“学生”在战场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生平时学习中,一有机会询问他哪些不足,发现不足加以指导,有各种题型惯用解法;解题通常思路;复习中的方法建议。如:《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是非常难把握的,零星的记忆很容易忘记的,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学生连成一个经济史来学。自己动手加以归纳: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其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前期,萌芽有所发展,表现为:地区扩大到江南和广东;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这不仅是学法的指导,更是“渔”的授予。通过上述的方法推而广之。政治史、思想史触类旁通。在讲评试卷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结合审题失误讲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如能补充典型试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即兴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最终使学生在战场上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11.高考历史复习浅谈 篇十一

一、研究考试大纲, 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来的历史科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 以知识为载体, 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试题设计依托教学大纲, 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突出创新, 强调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 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 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观。试题综合性强, 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 不回避热点问题。明确高考命题思想后, 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 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 使高考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计划, 有序进行备考

高考复习要做到系统有效, 就必须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一进入高三, 就应该制定一个严密而详实的高三历史备考计划。备考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夯实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高考复习的基础, 时间安排最长, 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到第二学期的3月中旬结束。这期间要以纵向知识为线索, 引导学生吃透教材, 复习时从微观入手, 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第二步是培养学科能力阶段, 时间是从3月中旬到5月初。此时复习从宏观入手, 要大胆打破教材原有体系, 进行专题复习。第三步是巩固成果阶段, 时间为5月初至6月初, 目标为查缺补漏, 进一步使学生知识系统化。这“三步走”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因此要向学生强调必须按计划进行复习, 不能打无计划、无准备之仗。进入高三的第一节课,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复习计划、复习要求, 使学生明确复习的大方向。

三、狠抓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建高楼大厦, 那么狠抓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便是为这座高楼打基石。因此, 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近几年的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查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 因此帮助学生吃透课本非常重要。那么, 如何吃透课本呢?我们认为,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 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 (楷体字) 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 以及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 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备考的效率。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 探求章目录、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 深化理解, 使课本知识系统化。在具体做法上可以编写按章节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和按专题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 这些知识体系图表最好都是填空型的, 在每一章和每一个专题的复习前后发给学生填写, 这样有利于学生梳理之前遗忘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整理归类, 以便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

四、加强训练, 提高应考能力

加强训练不是提倡搞“题海战术”, 应坚持以“训练在课堂”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考试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训练时应严格要求与高考的时间限制一致 (在50分钟内完成一套历史高考模拟题) ,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客观题与主观题的答题时间, 注意培养答题的节奏和感觉。在历史高考试卷中, 主观题一般都是学生的软肋。解题能力低、答题速度慢是学生丢分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种状况, 可以考虑每周精选一道主观题发给学生做, 并安排时间专门讲解某一类型的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在考试训练中, 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四种能力的培养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新的史观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

五、分层指导, 注重培优补差

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是提高历史科高考整体成绩的有效途径。可以首先以培养尖子生为突破口, 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针对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帮助他们扫除获取高分的障碍。而对于后进生, 则应以鼓舞士气、指导方法为主, 平时应注意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他们的辅导内容应从最低点开始, 鼓励他们多读书, 勤做题, 树信心。

六、重视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三阶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高考复习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是因为需要教”, 只有当学生需要的时候, 教师所进行的讲解才是最有效的。当然, 这就需要教师对于高考命题方向, 教材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问题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之上, 落实好精讲多练的原则, 讲得少一点, 练得多一点, 改得勤一点, 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看书和训练, 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矫正, 帮助学生把尚未掌握或未完全掌握的知识掌握起来, 把掌握得若明若暗的知识弄清楚、搞明白, 把未理清的若断若续的线索理清楚, 把前后连贯的若即若离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删除无效教学环节, 杜绝隐性浪费现象,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2.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十二

7月到12月,第一轮复习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的步骤和安排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新课标之后采取专题史的形式也没有必要打破,主要是为了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的记忆。

由于高中两年学的知识量多所以第一轮的复习都是比较详细的所以大家第一轮复习要跟的上杰节奏。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弄清这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所以这些细节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夯实自己的基础,让知识体系尽量的全面。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要先在第一轮复习扎好根,以便于后面的复习进度。

第二轮复习

1月到3月,就是我们利用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列出整体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例如:教材使用专题史的形式,我们就转而采用编年史的角度,将整个历史的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这么做还可以让原本因为编写的体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识重新整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到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的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构建起来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更深的了解。

第三轮复习

13.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十三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年8月6日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受此影响,全球股市暴跌。回顾历史,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曾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产销矛盾加剧

B.股票恶性投机 C.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解析 D 做本题时注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C项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使产销矛盾加剧,是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B项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项是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2.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 A 从题干的时间1931年以及美德机器、技术大量提供给苏联可得出答案。

3.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而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解析 D 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有关。

4.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解析 D 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是经济危机,但题干问题中的限制条件是“直接因素”,经济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对经济干预,整顿金融业,D项与题意相符。

5.(2013·哈师大附中模拟)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解析 D 材料中西汉“常平仓”通过控制剩余粮食流通来控制价格,实现粮食市场“平价”的目的,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控制农业的生产来实现粮食价格的稳定(即平价)的思想一致。

6.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

()

()

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解析 A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7.1935年和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许多“立法”违宪,但罗斯福管辖下的行政机关依然我行我素,“新政”措施照行不误。这一事件表明()A.罗斯福总统个人魅力的光芒超越了法律 B.新政得到了美国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 C.新政的措施全面解决了美国面临的问题 D.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特殊时期遭到一定冲击

解析 D 根据所学美国政权机构实行三权分立,最高法院、国会和总统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材料中法院裁定罗斯福新政“违宪”,但行政机构却不予理睬,表明最高法院对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说明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特殊时期遭到一定冲击。故本题选D项。

8.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 Folsom,Jr.)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解析 D 本题实际要求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负面影响,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9.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解析 A 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但是,()

()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基本经济理论,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10.二战后60多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物质、文化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政治、社会相对稳定,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根本原因在于()A.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 C.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D.扩大了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解析 A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并完善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而使资本主义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11.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下列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

A.人民资本主义

C.高福利政策

B.经营者革命 D.企业国有化

()解析 C 人民资本主义是指股票分散化,经营者革命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都与希腊债务危机无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发了债务危机。

12.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解析 A 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20世纪70

年代初期,经济进入萧条阶段,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90年代重新进入繁荣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总统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4分)(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10分)(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的是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6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由“自由放任”到积极干预和调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影响。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第(2)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国家

——

干预经济的思想,后面两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掌握。第(3)问求答项较多,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来回答。

【答案】(1)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由市场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政府承担起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中央银行权力;管制证券业等。工业方面(核心):制订包括工资、工时、行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调整农产品结构;公布《农业调整法》等。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比1979~1980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12

分)(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夫人政府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8分)解析 第(1)问比较美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异同,考查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相同点就是共性,不同点就是各自的特点。第(2)问实质考查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

【答案】(1)相同点:都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减少政府开支;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不同点:里根政府强调减税和调整经济结构;撒切尔夫人政府强调发挥自由市场机制,推行企业民营化。

14.浅谈高考历史冲刺复习对策 篇十四

一、求“准”——针对高考, 精研学情

首先, 要重视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 要强化对《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的研究, 大胆舍弃其中删减的内容, 捕捉其中的微妙变化, 把握其动向。其次, 要关注高考试题的题量、题型的分布, 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 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 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随着高考全国命题与各省市命题的设施, 试题形式呈现相互借鉴与推陈出新的特点, 试题的考查功能有所加强。如2010年山东卷第27题是一道有标准意义的好题, 该题用“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主题词组织材料, 引出问题, 其形式与2009年和2010年北京卷相关试题很相似。该题体现了通过一个历史事件, 立体挖掘的综合考查设计思路, 古今贯通, 中外结合, 检验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突出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落实了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从而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知识综合到能力综合考查的转变。要应对这种命题的变化, 一线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只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 而忽视课标的落实和运用的倾向。同时, 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选好选修内容, 对深化理解、掌握必修内容是大有裨益的。这也符合新课程“积极扩大课程资源”的精神。因此, 我们要适度关注与必修内容相关的选修内容, 不可掉以轻心。做到既要把握高考复习的进度, 又要调整高考复习的思路。选好选修的模块, 并在必修中穿插选修的内容, 在选修中穿插必修的内容, 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求“实”——夯实基础, 重组知识

1. 夯实基础, 回归教材抓主干。

离开教材, 历史教学将无所适从。对教材的把握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借助课本落实双基, 借助课本构建知识体系, 借助课本查漏补缺, 回归课本组织训练。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在理解上狠下功夫, 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干, 强化重点, 查漏补缺, 大胆取舍, 质疑问难, 融会贯通, 要大胆丢弃非重点知识, 减轻负担, 提高效率。千万不要因为热衷于各类模拟题、练习题而冷落了教材知识, 考生要保证将足够的时间用于对教材知识的研读, 加强自我整理和纠错能力。不管考题形式如何千变万化, 新颖材料怎样层出不穷, 但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上来。养成复习时必须重视基础的习惯, 全面准确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才是学习、提分之道。同时, 以单元为单位回忆教材章节目录, 从整体上掌握教材, 回忆教材内容, 区分记牢的、遗忘的、模糊的几个层次, 再通过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2. 重组知识——纵横联系构专题。

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从宏观入手, 重新整合教材, 理清线索, 大胆取舍, 筛选专题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串线”, 即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 从中理出可以串联相关知识的主线, 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新中国的农村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等。二是“铺面”, 即打破模块间的孤立状态, 加强横向联系和比较,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的阶段特征。如辛亥革命, 其背景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 其影响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必修三中的“新文化运动”。三是“织网”, 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 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 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总之, 通过串线、铺面、织网,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内容, 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三、求“活”——学以致用, 灵活迁移

1. 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

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要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思考分析, 促进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与融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 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文明的融合与冲突, 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 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等。

2. 关注社会热点, 学以致用。

近年来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事件,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 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国关系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 即从上年6月到本年5月左右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周年问题。因此,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现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 做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 现实问题历史反思。为此, 务必关注时政, 解读热点, 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做到学以致用。

3. 关注史学范式, 高屋建瓴。

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灵活, 在复习时应适当重视史学理论, 如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 (现) 代化史观和生活史观等。要处理好传统史观和新史观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 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 而对中国古代文明方面的线索和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

四、求“强”——强化训练, 提高能力

科学的训练能有效地巩固复习的成果, 提高复习的效率, 排除思维障碍, 从而培养学科能力。如何进行高效训练呢?一是要研究高考试题, 精心选取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宁缺毋滥, 防止陷入题海;同时分门别类, 循序渐进, 合理安排, 确保学与考的同步。进而把握好难度、梯度, 力求练习的定时定量, 不可漫无边际。二是注意培养自己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过程中, 要审题型、审题目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要充分重视审读试题的引导材料, 明确引导材料的核心内容, 找出有效信息;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看清题目设问角度和答题的依据;组织答案时, 注意答案要条理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三是关注错题。第一步是知错, 就是自己检查在哪里出了错。第二步是认错, 就是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第三步是改错, 就是把错题再做一遍, 把试题修改成满分。

总之, 同学们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要了解考情学情, 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切实提高复习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力求我的高考我做主。

摘要:我们在高考冲刺复习过程中, 要做到针对高考, 精研学情;夯实基础, 重组知识;学以致用, 灵活迁移;强化训练, 提高能力。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应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 切实提高复习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15.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篇十五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 备考复习 策略

高三历史总备考复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对所学课程总的检查与进一步深化。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准确、更深刻、更系统、技能技巧更纯熟。纵观近年来各省实施新课标的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总体上体现了基础性、能力性、综合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高三历史备考复习的方法。

一、认真研究考纲与考试说明,把握备考复习的方向性

高三历史总复习备考时,千万不要陷入盲目之中,不分主次地进行知识扫荡,时间对文科考生来说是很宝贵的。作为一线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明确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当年的基本考试方向,如果复习方向反了,再多的精力都可能付之东流。课标、大纲、说明不仅是教师和学生备考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命题专家们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研究《新课标》《新考纲》和《考试说明》是所有高三教师指导复习和准备迎接高考挑战的学生必须关注的重点对象,特别要研究考纲、考试说明中提供的能力要求点和整体制定的立意,明确考试范围与目标要求,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的方向性,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依据学生的实际程度确定对知识点及不同层次的目标。速度要慢一点,步子要稳一点,要求要细一点,落实要具体一点。要以读为主,精讲促读,安排适当练习,做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把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到位。

2.突出“读、讲、记、练”四个结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而后教师进行重点的讲解与指导,之后组织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必要的多角度提问,最后让学生做些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多少适中、紧扣教材知识内容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3.组织学生弄清课本的彩画、插图、注解、思考题等有关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准确识记基本的重要的历史史实,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为以后综合训练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复习中对历史主干知识、阶段特征、重要的历史概念、原理等要做具体透彻的分析,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性质、特点、影响等,要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分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三、正确处理常规教学和备考复习的关系

高考是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的,是对课程目标(或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实施的测量和评价,是力图反映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的考纲、考试说明与新课程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基于区别而强调高考备考,基于联系而重视常规教学。过于强调备考,而忽略常规教学,为考而教,只能是“缘木求鱼”。当然只注重常规教学肯定也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的思路是追求“统一性”。力求常规教学切实贯彻新课改理念,备考提高模拟试题的质量和重视试题讲解。平时多练手,考试多反思。

四、把握新史观和社会视角

新课程高考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和史学研究新成果。文明史观等新史观统领试卷已成定局,史学名家的观点判断和评述也时时闪现。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备考不能仅仅局限于即成的结论,要积极地运用史学新成果引导学生去重新阐释和解释历史,用符合时代的眼光从历史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未来的发展寻找科学可信的途径。新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新课程高考也在引领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面对社会的正确态度和价值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课程和社会、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最佳的契合点,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命运。

五、关注热点、联系现实,增强复习备考的时代性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不是很牵强的将现实材料与过去历史扭结在一起,而是通过设置一些与时政热点密切相关的情景材料来考查历史的反映。

历史高考热点不同于政治学科的时政热点。历史高考热点除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外还包括时事热点,其出发点是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侧重于用历史材料、历史现象来佐证、反映现实问题,实际上是历史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从近年文综试卷可知,作为非常热的热点,往往是作为中心背景出现的,并非是为了考热点而出现的热点。对以前曾作为热点的冷点问题(特别是近两三年),要提防由冷变热,并对其进行适量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

16.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历史提升小技巧 篇十六

中考历史主要考察的是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因此掌握基础知识可以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效率。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历史基础知识点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构建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复习历史知识这方面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可以加深对整体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答题的规范性。

2、关注热点、联系历史知识

不是只有政治需要关注时事,历史也要关注热点事件。因为中考开卷试卷题型灵活,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尤其是当今的时政热点,所以要求考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达到实际联系情况,要做到学以致用。

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关注社会热点,利用热点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历史问题和现实意义的联系,为中考做题的时候提供一份保障。

3、强化解题技巧

历史的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而且课时又少,对于考生来说是不可能进行大量地刷题。这要求我们结合基础,精心挑选习题,并根据中考题型进行专项复习。

材料题是历史试卷里比较难做的题型,很多考生都会在这里失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阅读完材料,理解判断问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并联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围绕问题要求去规范答题。

17.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总结阅读 篇十七

1、题型固定、题量略减。

2、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兼顾,政治史内容比例,次为经济史,再为文化史。

3.记忆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

4.图片题增加,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

5.现实热点穿插在题中。

针对历史考试的趋势,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要注意:

1.必须全面复习。考试内容覆盖考纲范围的每一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由于政治史内容分值高,应作为复习的重点。

2.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4.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如《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老照片》等在平时进行观赏,既可增加历史文字信息的吸收,又可对人物、历史事件、地图、口号等有直观的感受,又能调养身心,与考试两不误。

5.在历史高考中,命题者有意地创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同的语境,这是考察我们的适应能力,同学们对试卷的阅读有异样、不适应的感觉是很正常的。要减少这种感觉,平时应进行大量的阅读,同时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

18.新课改高考历史复习的五“化” 篇十八

一、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所谓知识结构, 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 就是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 变成主干分明, 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首先历史教材可分为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块。其次各大块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一个历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结构, 比如讲到资产阶级革命, 一般是从背景 (原因) 、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 往往离不开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 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 爆发革命。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 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 形成了“知识之树”, 既有主干, 又有细枝和树叶, 这样既可以避免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淆、重迭、交叉, 又能做到高屋建瓴,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因此, 教师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努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二、内容线索化

1. 从线索的范围大小来看, 有粗线索和细线索之分。

比如中国近代史中, “国内阶级矛盾是如何向民族矛盾转化的”这条线索, 可纵串下列知识点:南昌、秋收、广州起义—→三次反“围剿”→“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从高考试卷来看, 每一道问答题实际上至少包含着一条细线索, 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具备理清线索的能力, 答题时就会丢三落四, 史实混乱。

2. 从线索的内容联系来看, 有纵向线索和横向线索之分。

纵向线索容易削弱知识的横向联系, 因此还要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如截取19世纪50年代这条时间纵线, 横向地分析英、法、美、俄、日、中等国的政治特点, 这样通过纵横串联, 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 建立知识点的座标体系, 使学生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 便于把知识学活。

三、理论系统化、能力化

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 理论性较强的问答题、材料题, 甚至理论性较强的选择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史论结合, 寓论于史, 既是平时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也是高三历史复习中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 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做深入浅出的介绍, 并强化训练。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教学时, 必须做到:①教师对理论教学要有规划, 复习时既要注意纵向联系、横向联系, 又要注意“垂直高度”, 即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 也就是进行“立体复习”。②充分运用学生的知识迁移。③运用辩证法, 切莫搞片面性, 陷入形而上学。要使学生知道任何历史现象都是相对的, 都在发展变化。

四、训练模拟化

它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训练形式的模拟化。通过训练使学生熟悉高考试题的形式, 形成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其二能力要求的模拟化。向高考试题靠拢, 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高考情景, 营造高考氛围, 使学生经受多次“实战演习”, 以便在真正高考时做到临阵不慌。其三讲评的模拟化。讲评的模拟化, 要求教师钻研高考答案, 尤其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对审题及题目的构思、行文等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 并结合学生复习和考试中暴露的带有普遍性问题, 引导学生深刻剖析错误的根源, 同时进一步点拨思路, 讲评方法, 要把讲评看作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模拟化训练必须有限度, 如果滥用的话, 一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则也会降低效率,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答题浓缩化

构筑体系、理清线索的目的是要把知识要点反映在答题上 (尤其是问答题) , 它要求有较强的概括能力。这方面高考参考答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但学生答题通常是整段整段地写, 密密麻麻, 不得要领, 这是缺乏提炼概括能力的表现。要帮助学生摒弃那种罗列知识点的简单做法, 做到“答题要点化, 要点序列化, 序列文章化”。“要点化”就是要求答案精炼、细密, 做到文字、史实、观点正确。“序列化”要求做到层次清楚, 条理分明, 分点叙述, 有条不紊。“文章化”是要求句子通顺, 不出现错别字, 尽量使用历史语言。平时问答题练习, 可学习答题浓缩化, 进行多种角度的大容量的问答题训练是必要的, 浓缩答案要点是充分利用时间、减轻记忆负担、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法, 也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有效途径。

摘要:近几年高考文综的历史命题强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整体性把握和综合分析, 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 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考试方式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历史高考复习的模式和方法, 本文针对高考历史复习谈几点看法。

19.浅析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十九

关键词: 高考历史 选择题 解题技巧

选择题是当前高考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在高考历史中,选择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从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看,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另外,选择题的位置一般处在试卷的前半部分,选择题解答是否顺利且时间耗费多寡,直接影响考生解答后续题目情绪与考试总体时间分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题的成败直接关系历史考试的成败。

选择题数量较多且考查非常灵活,但选择题有其特点和规律可循。下面我结合近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从审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两个方面谈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审题思路

审题是正确得出答案的前提和关键。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选择题,审题的内容和方法是相同的。

1.审清题干结构。选择题一般由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制语组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一道选择题都由这三部分组成,有的只有两项,另外的条件限制不只是时间,还有地域、程度、政治力量、属性等方面限制。

2.仔细推敲四个备选项。从备选项的干扰性看,主要表现在: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史实或观点错误;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潘煜乾

3.建立试题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明确考查的具体知识点。

【例题】(2013.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称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审题思路:

审题干:题干叙述了什么?测试要求是什么?“百姓”的含义在战国时期发生变化,由对贵族总称变为民众通称。试题要求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看选项:选项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现象有哪些?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A、D选项不符合史实。B、C选项出现在战国时期。

找关联:关联点是“贵族”成为“民众”。贵族因血缘关系而产生,由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形成不同等级的世卿世禄的贵族。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使世卿世禄向赐卿制度转变,宗法制衰落,贵族特权被废除,故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百家争鸣虽出现在战国时期,但与贵族制的废除无直接关联。

二、解题方法

要做好历史选择题,应从基础开始练习,具体表现为:牢记基础知识,挖掘知识的内涵;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注意把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力求准确;把握历史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重视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也极其重要,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1.时段筛选法。所谓时段筛选法,是指解题时首先使用题干所提供的时代限制条件直接限制一些选项,筛选出一些相对符合时代特征的选项进行进一步辨析,以减少审题思路的头绪,从而利于最终确定答案。

【例题】(2013.天津卷)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解析:题干中假设的情景涉及的时间是1520~1820年,故“结尾的简短一章”应该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此相关的只有C项,18世纪60年代大西洋沿岸的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A项发生在15~16世纪;B项发生在16世纪;D项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选C。

2.史实支撑法。史实支撑法是指选项的辨析和答案的得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把史实是否正确作为基本标准。从史实出发,让史实说话,作为审题的基本着眼点。一般来说,史实表述错误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选项,正确的选项必须对史实的表述准确无误。

【2013.山东卷】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解析:(1)题干提供的史实条件: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②中国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③苏联有过类似尝试;④苏联认为“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2)选项分析: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只有D项,它出现于1958年,符合①条件;当时中国对人民公社的认识与第②项一致;③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类似的尝试;④“人民公社”的实践与苏联的认识是相符的,人民公社造成了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答案选D。

3.排除法。

排除法是各科解答选择题的通用方法。它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的审题方法,从排除的思维得出答案,亦可作为一种验证方法,反证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2013.全国卷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

第一步:先排除最明显错误的选项:C选项是列强侵华战争,与现代化无关。D选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是旧式的农民运动,不符合现代化潮流。首先排除C、D两项。

第二步:排除易混易错的选项:A项中的戊戌政变在概念上与戊戌变法不同,易被误认为戊戌变法,它不是现代化的表现。清末新政有现代化的气息,但三者构不成一个现代化的进程。A项可排除。

第三步:确定答案选项,B选项为正确答案。

上一篇:青少年光盘行动倡议书下一篇:上海中考一模二模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