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16篇)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一
阅读教学随笔
通北二小庞尊燕
二年级学生阅读很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应着重放在段的训练上。
首先,读段。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彻解释。一是初读,读出“顺”字,要读准字音、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对于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讲读,使学生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其次,说段。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课文中大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可以联系课文,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写段。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地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2.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 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搞好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教学实践基础上, 努力由课内拉动课外,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阅读取向, 并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资源, 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在此基础上养成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使其向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发展。
1.确立小学生健康、正确的阅读取向, 学会选择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阅读欲望,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例如, 刚入学的学生由于年龄小, 识字量少, 我们抓住他们爱听故事的特点, 先请教师和家长给他们讲他们爱听的故事, 渐渐地引导到读注音、配画小故事, 并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画给同学看, 来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 提高阅读兴趣,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根据小学生年龄小, 好模仿的心理特点, 首先, 教师要有手不释卷的习惯, 于永正老师就曾经用这种方法去影响学生, 让他们爱上读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学生最崇拜的人, 80%选择的是教师) , 教师的爱读书能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如课题组教师上完《沉香救母》一文后, 在班级读书课上拿出《宝莲灯》来阅读, 第二天发现七八位学生也有了这本书, 在以后的几天里, 班级里拥有并阅读这本书的学生达到二十几位。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自己的读书内容、所得所感, 这对学生的阅读有导向性作用。
3.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读物的兴趣, 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提供阅读的自由空间。当然肯定学生的主体性, 绝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性。教师要通过调查, 访谈了解学生在读什么书, 爱读什么书, 什么书能自己读懂, 什么书学生自己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 需要教师帮助, 什么书读起来有价值, 什么书可以不必读,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阅读由肤浅走向深入, 才能容易达成目标。
4.精读是对古今中外、历代名著名篇、经典诗文进行反复诵读, 积累内化, 这样才能吸取精华, 熟读成诵, 出口成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举手投足间才能有“语文”味, 泛读是指阅读的视野要广泛,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古今中外, 科学人文都要涉猎, 这样才能眼界开阔, 才能“举一隅而三隅反”。如中年级的精读可每天利用在校20分钟时间 (我校自课题立项后每天抽出1个小时时间来让学生在学校读书, 上午有20分钟为精读时间, 下午有40分钟为泛读时间, 师生在这段时间里, 同背诵, 共阅读, 全校师生都浸润在书香里) 来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和一些美文片段;精读后有5分钟赛背环节。利用下午40分钟泛读时间来阅读, 教师推荐的读本或学生感兴趣的读本;泛读后有5分钟写读书卡片的环节。
5.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以课内拉动课外,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阅读取向,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也迎合了学生的兴奋点。如学生学完了《哪吒闹海》这篇课文, 找来了各种有关哪吒的小故事来阅读, 阅读完了还迫切地渴望与人分享阅读感受, 渴望就书中的某个环节、话题与人交流, 渴望借助外力的帮助与书中的人物、情节走得更近一些……这些都为阅读指导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提条件。
6.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人。第一, 竞赛激励, 实践证明在精读环节的后5分钟里, 学生进行竞背使背诵效率大大提高了。第二, 成功激励,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都得到成功的喜悦。如每看完一本书, 就在阅读评比栏中为自己画一面小红旗, 一方面是鼓励自己, 另一方面也为别人提供了榜样。第三, 荣誉激励, 表扬与鼓励在激发成就动机中比惩罚来得有效得多。通过产生“阅读之星”“手抄报小能手”“背诵小明星”等一系列小明星的评比, 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向上力量。
7.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方法, 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 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 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 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在问卷调查中发现, 我校的实际状况与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段话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因此, 我们在经过认真思考以后, 认为一是要帮助教师转变思想, 树立一个新的观念;坚信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不是学生做习题“做”出来的, 而是学生读出来的。二是要开辟两条途径,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一手是课内的阅读, 一手是课外的阅读。课内“教材”只是一个例子, 由课内牵动课外, 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读懂读通与课文相近、相类、相关的一大批文章。以课堂上的“一石”激起课外阅读的“千层浪”。由课内拉动课外还有一层含义, 那就是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阅读取向, 课内这条途径, 其要旨在于将学生领进门, “诱发”“引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动机, 最终拓开课外这条途径,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三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阅读兴趣的特点, 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每阶段阅读的侧重点, 有所不同。
低年级可侧重于传说、寓言、童话类图书的阅读, 针对学生识字量较少, 阅读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 可采取教师边读边讲, 学生边读边听的方法, 由扶到放。配合阅读, 可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角色表演、讲述故事、回答问题等。
中年级侧重于历史人物故事、中外名人传记、科普类读物、儿童文学等图书的阅读, 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 主要由学生自读, 注重培养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配合阅读, 可组织朗读比赛、故事会、问题讨论、参观访问等活动。
3.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兴趣培养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33
一学生获取阅读成功的快感
阅读成功感指的是读者通过顺利解读文本,完成阅读任务而获得的一种成功体验。阅读成功感的获得既与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有关,也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价值取向有关。
1、充分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
阅读是读者的实践活动。不经阅读就不能长知识、增智慧。只有学生亲自阅读,才能从中获取知识,构建精神,体验审美,发展智慧。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上考虑学生的阅读活动。如,预习目标,反映问题,组织讨论,发展看法等方面都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其次,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采用多种形式,有效进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阅读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人,是“对
话”的中心。如教学《散步》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按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
容。再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得最生动最形象,给人强烈震撼或思想教育的句子,让
学生讨论并交流。这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畅所欲言,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2、实施课堂教学空间的开放性
新课程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的教育活动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内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讲故事、谈心得等,全面展开课堂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探索知识、发展自身、提高能力的兴趣课。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新的学习观。所谓“自主”就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内容和过程具有自觉意识和反应的过程。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体,才能自觉地获取知识和实现自身的发展。
3、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促进个性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和特点等,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是生活展现情境;二是实物演示情境;三是影像再现情境;四是音乐渲染情境;五是语言描绘情境等。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样,激发起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探究性地、创造性地阅读的兴趣。
如讲《生命生命》一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一天,你将怎样过?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自由展开联想,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同学说捐器官,想捐钱;也有的同学说,正因为剩了一天,所以更要疯狂地吃喝玩乐;还有的同学说,看望自己所有想见的人。此类训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阅读个性。
二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示范阅读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示范怎样有效地阅读文本。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营造阅读氛围,开展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来营造阅读氛围。
如,读书汇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成果和心得,总结推广读书经验,激发读书兴趣。我定期地开展故事演讲比赛,促进学生间的互动。我在班级里开展兴趣小组的演讲比赛,如根据学生兴趣小组推荐的书籍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更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故事的演讲,并把每期的演讲记录下来,在下期开始前进行表扬性总结。
2、课堂不断设问,积极引导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设问,提出关于课文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关于作者、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等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是最有效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但能够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还能够使学生更细致地去阅读,更仔细地分析文中的每一个句子。
3、从阅读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要让学生学习有兴趣,教师必须投入情感,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带着感情进入学习过程,以情感激趣。现代教育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作为执意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着力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披文以入情”的活动,要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首先要有教师的情感投入。语文教學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而绝非是冰冷的说教。一位教师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没有什么热闹的互动,就只是满含深情地吟诵,泪流满面地吟诵。结果,所有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诗的世界,诗人的悲痛与博爱,也就自然地流入了学生的血液。
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多方面努力才能完成的效果。具体怎么去做,还需要在一线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贺芬.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2001.
[2]梁巧茹.阅读及阅读能力的形成[J].甘肃教育,2003(1—2).
[3]田信德.实行阅读三个结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J].教研天地,2002,2.
[4]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
4.怎样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篇四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休闲活动,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诵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个人朗读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集体朗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协调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分角色表演读,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让学生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太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3、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也知道多读课外书好,可是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渴望读书,愿意与书交朋友,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就像挤时间跟好朋友玩一样,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我班的同学每天都会挤出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这其间我也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遇到好的地方我会给同学们读一读,让学生说说感受或想法。
4、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
5.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思考 篇五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怎样然学生完成这么大的阅读量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让孩子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后喜欢上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应用拓展,使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与课外兼修,让孩子自觉去阅读,终身阅读。
作为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 激发情趣
当我们喜欢做一件事,都是归因于兴趣,那我们会不由自主,孩子也是一样。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所以我们就是要利用这种从众的心理,引更多的学生走进阅读的圈子。
首先,用教师的慧眼发现良作,蹲下身子先去阅读 ,找到和学生能碰撞的火花。当老师和那些爱读书的孩子交流时,班级里无形中形成了读书的氛围,当大多数的孩子都被吸引进我们的读书圈子后,教师要转变成一个倾听者,欣赏者,让更多的孩子进来。那我们读书与分享的群体就会越来越强大。
其次,让阅读成为兴趣。兴趣的诱发非常重要,只有孩子的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读书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才能将读书的外需变成孩子的内需。只要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是孩子们所理解的,那孩子就会对这本书感兴趣,被这本书吸引,孩子的读书同时更需要实践,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物。所以,教师的共读要讲策略,我们能打动孩子的东西就是能在阅读中触动孩子心灵的那根琴弦。当心灵的琴弦被触动,谱出的将是美妙的华章。
二、教给方法 以一反三
学生的阅读,课内与课外不能割裂,要相辅相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课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多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但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要学会活用,要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让课内与课外形成一个连接点,让理性分析和生活经验交融。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三、倡导多读 阅读”越“乐
孩子从想读到会读再到多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引路人,可先向学生推荐语文课标上的推荐书目,像少儿版《西游记》、《水浒》,《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四十八个脚趾》、《玩具历险记》等;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如《百年优秀散文选》、《远方的小星星》、《心灵是棵会开花的树》、《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爱的教育》等,让学生都拥有健康有益的图书,让他们在好书中熏陶,在阅读中积累,在文字中感悟,真正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读书是与智者进行思想的交流,与仁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他们教会我怎样去思考,如何去做人,让我保持一颗真诚的、善良的心,也让我更深地领悟到关爱别人、关爱生命的重要,远离了一切的烦恼与不快,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当一个人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时候,快乐就能得到滋长延伸。从而自己也能到分享的快乐,体会到读书的收获,所以越阅读越快乐。班级的读书分享会、读书手抄报和故事大王评比,也可以根据学生读书的本数的多少,评选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都是分享读书快乐的有效又有趣的方法!
四、综合运用 能力提升
读书的宗旨,最核心的是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是为了”行“,而且”行“是首要的.。孔子还曾强调指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学与行的结合,即把学到的知识适用到实践中去。”读书不难,其用难“,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往往注重其情节性和趣味性,而忽视其文学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美学性。如何使学生课外阅读的”趣“升华为”赏“、”悟“甚至受其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为自己的语言呢?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也就是在读书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法、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等边读边做注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自觉摘抄一些描写生动的、富于哲理的、幽默诙谐的精美词句和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悟,不仅是记忆积累的过程,更是欣赏积累、感悟内化的过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及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
五 、家校联动 爱上阅读
我们教师在为孩子的阅读煞费苦心时,不要忘了我们最好的帮手,就是孩子的家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素质首先是从家庭中习得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让书香弥漫家庭,让家长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亲子阅读周“旨在通过榜样激励,引领孩子走进书籍的海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当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水到渠成,阅读将是用一生来完成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上海出版社,1983.(3)
[2] 曾琦 .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教育科学出版社,.(5)。
6.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篇六
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特定的、轻松的、愉悦的情境当中学习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达到最高峰。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本角色。例如,在教授《瀑布》一文时,我首先在网上下载了瀑布的声音。在学生读课文之前,我要学生仔细倾听瀑布的声音,并让他们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瀑布的样子。听完之后,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用语言描述出来。就这样,通过倾听瀑布声音,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了瀑布的声音,为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到底自己想象的瀑布和文中的瀑布有什么不一样呢?就这样,学生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开始了《瀑布》的阅读。
二、师生“PK”,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知识面
有人说:“有了理想才有动力。”是啊,如果做什么事都浑浑噩噩,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那么自己又何来动力呢?阅读也是一样,假如教师只站在远处,不去布置具体的任务,只是让学生自学,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再加上各种能力也有限,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去学习,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一连串的问题将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使他们挥之不去,还要他们专心地去阅读根本不可能。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一定要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有了目标才会去努力。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许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积极进取的人,如张广厚从一个因数学不及格而未能考上中学的学生,一步步走进数学的殿堂,成了享誉世界的数学家。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吗?试想如果他心里没有目标,只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不能。所以,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对于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段的课外阅读量作出明确的要求:低年级5万字以上,中年级就要达到40万字以上,高年级100万字以上。自从实行了“PK”制后,师生一周交流一次读书心得,谈谈自己读课外书的收获、感受。我发现学生们书包里的课外书日渐增多,以前学生书包里只装课本、纸、笔,而今居然把课外书带到了教室,有《小学生学习报》《童话》《漫画》《故事大王》《少年百科知识》等,各类作文书,科技类,军事类,经济类等各种书籍,更有甚者,还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也带来了。
学生之间交换阅读,一改往日课余追逐打闹无所事事的局面,学生坐得住,静得下心来看书。不仅如此,通过家访,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以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变得爱读书了,不再那么痴迷电视动画片、网络游戏。还询问老师给他们施了什么魔法。再如,我在教学诗歌、散文时,通常会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与内容相关的音乐,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去阅读、去感悟。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怀念》等现代散文时,我通常会找一些抒情性比较强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宁静的音乐声中去体会感悟文中所蕴含的真挚的情感;在教学《枫桥夜泊》《送孟浩然之广陵》古典诗文时,通常选取一些古筝、古琴曲,配合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融入文中的角色,感受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感染心灵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诵读,奇妙的境界,就是享受阅读。
现在,自觉看课外书已成为我们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一定能保证阅读的量,学生的知识面宽了,眼界也越来越开阔,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看着这些惊人的变化,面对学生那股不服输的犟劲,我惊喜万分。
三、教师指导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阅读诀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必须教会学生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低下,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实践证明: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激发学生持久阅读兴趣的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文体的不同、情感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会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毛泽东的“三复四温”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矛盾的“三遍读书法”等。教无定法,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点燃学生的阅读之火。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然而,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持续加强阅读动力,让学生体验成功
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同样,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他们的阅读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因此就需要教师、父母等来自长辈的不断夸奖和激励。这样,他们才能把阅读坚持下去。在教学中,我经常定期地在班级举办“读书会”,在会上,鼓励学生介绍或是推荐优秀书籍。
7.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七
一、注重技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一次诗人流沙河与剧作家苏叔阳聊天,苏叔阳问流沙河:“你可知道,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的植物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感产生生理上的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是什么意思?”苏叔阳笑道:“闻到花香很愉快,就这意思。”英语教学中也一样,以记单词为例,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何记单词是一个问题。
1. 由音及形法。
即弄清这个单词中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根据读音写出相应的字母及组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准确发音,又可以较容易地记住单词。
2. 分类法。
把学过的单词分类记。如:季节: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学科:maths, physics, history, Chinese等。
3. 联想法。
利用词与词之间类似之处进行对比,利用词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辨认。如:
近形近音:plane—plant—plan—planet
同义词:big—large, tall—height, erhaps—maybe
反义词:heavy—light, eft—right, eturn—borrow
词的搭配:look at—look for—look up—look after
二、情感投入,交往式教学
沟通情感,培养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还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关系到对这个科目的喜爱和投入。所以对学生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心地帮助他,他们才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英语交往教学中的对话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互动包括了相互作用的一切形式,如情绪相互感染、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相互观察、相互模仿、相互暗示等,其中课堂上的英语对话是互动的集中表现形式。对话包括5个环节:一是设置课堂气氛,使双方进入对话情景。英语教师用语言导入,或用小故事导入,或用情景设置导入,或用设疑寻答导入。二是英语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提出活动的课题,学生主动感知或练习。三是英语教师提问或暗示,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共同探索的问题。四是多维思考或尝试多种操作方法。五是师生达成共识,获得情感满足,保留继续讨论和交往的兴趣。师生相互配合、彼此启发、相互激励,随着交往的深入,认识不断深化,关系不断融洽。师生在自我表现、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获得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目标教学
在每堂课之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前提下,培养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尤其是程度稍差的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进步、收获的喜悦中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目标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可以让学生编写对话,上台表演对话、讲述故事,使学生都踊跃参与,个个兴趣盎然,并且在表演的同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表演中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浓厚而持久。
四、因材施教,激励教学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是独特的,在接受能力和知识层次上各有差异,所以不能千篇一律,要注意他们的独特性,根据这些特点,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程度差而轻视或忽略他们,那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应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责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活上两个月。”这句话很有道理,给教育者很大的启示。
五、扩展知识面,文化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应避免照本宣科、刻板、教条。语言是思维和交际工具,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文体学专家王佐良教授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掌握语言。”孕育文化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这些不同的文化差异。西方人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俯拾即是:
1. 在西方,情侣在公共场合拥抱、亲吻是很自然的,而同性朋友过于亲密则被视为不正常。
2. 年长者被直呼其名比被称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更感到开心。
3. 初次见面讨论天气、运动或旅游,而不是别人的年龄、家庭或薪水等隐私。
在语言学习及交流中,能否正确而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的了解。如:“I’ve never met anyone so reluctant to spend money, you Scrooge!”许多人会被Scrooge所困惑,其实这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对文化背景不了解,对英美文化有所了解的话都知道Scrooge是英国文豪Charles Dickens笔下的一个吝啬鬼,在英国是家喻户晓的,并在口语中经常引用。语言教学不可能脱离文化,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从深层理解和掌握语言,有效培养对于英语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理显而易见,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为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综上所述,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基石,应将其贯彻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摘要: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人集中力量, 深入思考。学英语也一样,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就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本文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并结合作者的一些教学经验和实践, 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兴趣,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晓猛.外语教研论集[M].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黎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交往式教学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1) .
8.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
中国分类号:G623.2
引言
小学语文中的课外阅读是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开阔眼界,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现在很多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功利性太强,大都为某一学习目标来确定数目。比如为作文的写法而目的性地进行阅读,所以选择刊物大都是以作文法之类为主。虽然作文法一类的读物中有成功的学作范例与写作方法的推荐。然而,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更多的对平时阅读的积累,通过积累而有下笔如有神的底气。写作方法的读物不是课外阅读唯一的或是最终的目标。
1.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注重的是体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所学到的方法与经验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手脑并用。既要对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的章节进行备注或者进行摘抄,也要在读书以后多写观后感。这样不但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还能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激励和引导去探索总结新的学习方法,激活他们阅读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把学生从被阅读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课外阅读变得有趣、有恒且有效。
2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學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著名的心里学家和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曾经说过,学习当中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才是真正对学习最好的刺激。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只有拥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投身到课外阅读当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应当竭其所能去创造机会和条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阅读应当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晨会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通过内容简介或是讲故事的形式,尤其在降到情节最为紧张的时候,戛然而止,来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学生会主动跟教师借书一看,当他们拿到书的时候便会如饥似渴地去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跟其他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就不再是一种课业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教师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读完刊物,体会和积累当中的语言信息,在自己的写作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是妙笔生花。这样的快乐阅读更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地把”要我阅读“转换成”我要阅读“,学生在这样长期的阅读积累中,不断开拓视野,内存变得更加强大,就不必担心写作的时候不能大量且快速的输出了。
3.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读书通过相关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读书能力。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外阅读机会。
(1)以课文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为着眼点。将教材当中的课文作为阅读的出发点,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去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再在课后阅读中再去研读该种题材的的其他作者的代表作。比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这一篇文章,他写作的主旨是表现伟大的母爱,而通过联想,我国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同样也是一篇歌颂母爱的诗。用这种方式,可以延伸阅读范围,其乐无穷。
(2)围绕课内写作所开展的课外阅读。很多学生都不会写作文,一遇到作文,就手足无措,无从下笔。但我们都知道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光靠教师的口传心授是不可以的,更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的阅读才能真正感悟和掌握,所以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要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促成写作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的活动;组织学生做小记者,通过采访活动,为学校广播电台或者报刊写稿,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各种主题的读书活动等等。
(4)订阅报刊。低年级的学生要人手一刊,中年级要达到一人两刊。各班都要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班级,办好班级的“班级图书角”,并比赛看哪个班级的图数量更多。教导学生要爱护书籍,并要选一两位图书管理员对日常同学间的借书与还书进行管理,还要交给学生必要的修书方面的技巧,让他们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5)背诵优秀的诗文。通过背诵优秀诗文,来增加学生对文学素养的积累。定期开展赛诗会或者讲故事会等等,每期都评选“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
(6)做读书笔记。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学会分析、思考,其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做读书笔记。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要采取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只要求他们记住作者以及阅读时间,稍高一点则要求摘抄读物中的美词佳句,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应当要求他们写读后感和读书心得,并组织班级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7)为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定期举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我们爱祖国读书月”活动;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学习雷锋读书月”活动;以阅读科普读物为主题的“十万个为什么读书月”活动等等。
(8)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尚处在从想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教师如果仅用单纯的语言对他们所学内容进行叙述,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更无从说起增强寻求知识的欲望了。近年来,多媒体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当中,它的直观形象性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事物的形象、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能够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结语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活跃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中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
参考文献
[1]杨菊卿.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1(7):164-165.
9.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九
一 研究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意义:
(1)是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我们深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仅靠课堂上、书本上的一些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由其可知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指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大,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社会,只有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下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的科学技术才能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祖国才能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3)是改变学校教育现状和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电子、音响、影视、游戏等正充斥着一大批学生的阅读学习,在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阅读学习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与书本打交道,不愿独立思考。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退化,长期以往,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此特定时期,我们认为应该大胆的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使他们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才能为建设祖国献计出力。爱茵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林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向导和推动力。” 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广种博收”,要达到这个目的,培养语文阅读学习兴趣正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研究的现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学习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富有活力的状态。可是目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广,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缺少科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丧失了那片广袤肥沃的土壤。长期以来,存在老师讲解分析多,学生语文实践少;教法研究多,学法研究少;对学生“一刀切”要求多,分层要求少。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实施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我校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有的是随父母打工辗转南北,学习方向不明确,知识面狭窄,发展极不平衡,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这样,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么提高国民的素质呢?因此,研究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也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实验依据:
(1)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即所谓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2)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老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时时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国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愉快的学习。”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
(4)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也认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转变观念,学生亦如此,通过自主的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小学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二 课题界定:
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阅读兴趣:是指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掌握知识和形成完美品格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又称“阅读学习的求知欲”,指孩子对知识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表现为孩子积极主动要求阅读,喜欢阅读和坚持阅读。它是孩子求知的一种动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孩子长时间地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助于他们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促使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不断地探求新的知识。阅读兴趣可分为直接阅读兴趣(指孩子对学习内容或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间接阅读兴趣(指孩子对学习过程本身没有兴趣,而对学习活动结果产生的兴趣)。所谓策略研究,主要是指对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探究。它可以促使学习
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顺利进行;这是研究者的认识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语文的阅读学习,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学习,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不同的论述。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特别是阅读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题将借鉴他人和前人的先进经验,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使之爱语文、学语文,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主动地去阅读,去表达,去写作,并主动地探索新知,自主学习,以求主动发展。
三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借鉴先进的教学理论及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成果,借鉴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借鉴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年级学生特点,针对个体差异的特点:制定如下研究内容:
1、展开对本校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
2、探索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原则、培养方法、培养途径。
3、研讨如何创设读书环境,营造学生乐于参与的语文实践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探讨开展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升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认识。
5、探讨教师对学生阅读学习引导方法的研究。
6、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
四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阅读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采取一系列举措,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交流,快乐阅读。本课题的研究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方法,在每一阶段结束时进行总结和交流,并提出下一阶段研究的侧重点,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法 :文献法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献资料更是浩如烟海。因此,我们将对与本课题有关的部分图表、数字、符号、书刊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佐证和补充。
(2)调查法:对照新课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如,运用问卷调查等。
(3)个案研究法:结合本校实际,对个人或个别的班级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对他们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查,收集既有普遍意义又有个性特点的案例,了解他们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实施一些积极地教育引导措施。
(4)观察法 :阅读学习分为课内阅读学习和课外阅读学习,在进行研究过程中,我们观察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老师。观察老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阅读的条件。观察学生是否进入了阅读学习的情景。
(5)行动研究法:让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阅读学习带来的不同
变化,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坚持终身学习的人。
(6)经验总结法 :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边探讨边进行,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五 课题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形成学校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并以本课题为载体,形成学校创新教育新特色。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
2、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确立小学生健康、正确的阅读取向,学会选择阅读,在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的基础上学会多种读书方法。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扩大视野,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能够形成涵养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全健康的人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
六本课题创新点:
(1)本课题的研究,不只局限在语文方面的阅读,希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带动思品、科学、数学等学科的阅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帮助学生树立,通过阅读探求事物规律或基本理论的志向。
(3)结合阅读内容、情感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丰富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并形成文学记录下来,为提高写作打基础。
(4)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博览群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营造“书香校园”,让校风更纯、学风更浓。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认识,重视阅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力争做到“以点带面”,带动家庭、社会等对学生阅读学习的高度关注。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终身学习。
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历时定为一年。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整理课题申报材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培训研究人员,做好试验准备。
(二)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初始阶段(2012年9月)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转化思想,更新观念。2、中间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通过听课、座谈、观察等方式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找出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对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
(2)邀请特级教师、教研专家等到校作专题讲座。
(3)完成调查报告《我校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分析》和初探计划《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从何做起》。
(4)以《新语文课标》为依据,对各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A)低年级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优美诗文,乐于与人交流。(B)中段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根据自己的爱好摘抄文中的优美词段。(C)高段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根据需要收集信息,学会写读书笔记。
(5)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6)收集优秀读书心得。(2013年3月---2013年5月)
(7)开展“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
(三)总结阶段(2013年6月)
1、撰写总结报告。提出结题申请,请专家评审。、经验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八研究的措施:
首先,认真加强对课题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课题组,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和学校骨干老师组成。1、分析我校学生阅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方法。
2、加强研究人员的理论学习,更新传统观念,群策群力,营造读书环境。
3、阅读室增添儿童读物,吸引学生眼球。
4、拓展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巩固阅读教学成果。
九研究具备的条件:
(一)历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对在研究中财力、物力、人力的需求上都能提供保障。前不久,学校顺利完成了《农村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一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研究一课题,并获得了市教科所教育成果奖。因此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该课题的研究。
(二)学校领导科研意识强,科研兴教理念扎实。我校何校长等领导多年来,在强化校园管理的同时,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乃至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三)本课题研究人员能自觉、深入地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全身心投入研究活动;学校荣光旭主任,沙帮富,刘正富、廖万军、廖万泉、官玉铭、廖光菊、韩丽等中青年老师他们多次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同时他们的多篇论文在县、市、省教育教研刊物上发表。
(四)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新课程的推广中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五)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虽然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但他们天真、朴实,敢于大胆探索,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十预期的成果:
学生方面:
(1)可以通过对阅读兴趣的培养,感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使自己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从多角度来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教师方面:
(1)老师们将更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目的,带领学生走上健康积极的人生轨道。
(2)课题的研究,将大大提高老师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3)本次《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一课题的探讨,扩大老师的视野,丰富老师的学识,让他们思维变得更敏捷,语言变得更生动,课堂变得更灵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便于以后更好地、更有成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学校方面:
(1)在全校掀起多识字、多读书、多积累的语文学习热潮,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形成学习型校园。
(2)让学校书声朗朗,更充满朝气和活力,把我校兴办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学校。
总之,以这次课题为契机,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让阅读走近每个孩子,走进每个家庭,走入每所学校,让阅读融入社会大生活,让读书成为需要,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
十一:本课题的人员:
组长:王耐霞(副校长兼教导主任)
成员:郭晓玲 贾瑞军 梁华丽 朱晓燕。
专家指导:李银玲(阳城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小学高级教师)
十二: 参考文献:
10.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 篇十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往大处说,阅读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塑造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但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呢?首先一个问题是,怎么使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这是前提。事实上,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喜欢阅读的。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网络和电视上,而从这些传媒中,他们大多得到的是明星轶事、错误观念、错别字、毫无深度的内容„„等负面的不利于语文能力提高的信息。论及阅读的内容,大多都是满脑子的玄幻小说、穿越小说、黑帮小说等,而对于正典的阅读少之又少。甚至对正典怀有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我在这里所讲的阅读就主要指的是正典阅读。学生喜欢网络小说也是有理由的。因为网络小说自由灵活,无拘无束,富有想象力。这是时代氛围和消费文化造成的结果,我们无法扭转。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他喜欢的网络小说中解脱出来,去读读网络小说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记。网络小说涉及到历史人物都是任意胡写,几乎不去考虑历史真实。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漫画式的或简笔画式的。
此其一。即,不要一味地否定和打击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开他们的视线。可以介绍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说,与穿越小说做个比较,然后引导。如苏童的小说《武则天》﹑《我的帝王生涯》﹑《碧奴》等,因为这些历史小说写得幽默生动,情趣盎然,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其二,想要学生喜欢上阅读绝非“一日之寒”就可奏效。要在课堂教学中间渗透。有一句说烂了的话讲:“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人。”很难想象,一个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的老师,如何能让激发学生去阅读?一个自己阅读品位就不高的老师,如何让学生的阅读品位高。相反,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名著如数家珍,那么学生多少会心向往之。如果一个老师出口成章,才华满腹,文采飞扬,也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形成大概是有刺激作用的。所谓的“潜移默化”就是如此。
其三,阅读不可固守一端,一味地强调文学性。这大概很多语文老师的偏见,把阅读弄得急功近利。其实,我们在讲授古典诗词时,一幅古代山水画或人物画也是阅读的内容,国画除过有不完全再现情境的作用外,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在讲《兰亭集序》时候,《兰亭贴》无疑也是借以感受作者心境和风度的媒介,继而也是诱发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的契机。再比如,教授《曹刿论战》,顺便提及《孙子兵法》,此书虽属军事,然而对于迷恋武器与杀伐的学生来说,也是文之至宝。
第四,作文教学也是渗透阅读的大好时机。笔者曾在批改作文之际,发现一生对贾平凹的模仿可谓能传其神,于是就借此大做文章,效果甚佳。另外,学生在作文中往往道听途说,引错诗句名言,或者,只引用不理解。对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布置阅读内容,让他们知其然,寻本溯源,明白认真阅读仔细记忆,才能正确引用,增强文采。
第五,教学不分课内课外,渗透阅读要在课外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读什么,为什么喜欢读,想读什么,他们也可能好奇老师在读什么。给学生开了书目,不能光让学生做个读书笔记就算完事,他们阅读之后,肯定希望与人交流,想得到高明深刻的见解,教师在此时就要发挥自己的智慧,主动与之沟通。这样,学生在交流之后,才会有更深入全面的思考,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自信和阅读兴趣。
1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一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必须在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学习上来,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这样导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途中又饿又渴。悟空说:“我去找点吃的吧。”不一会儿,他抱着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馋嘴的八戒直奔过来,悟空一把拦住:“慢着,八戒,你是吃这个西瓜的1/2、2/4还3/6呢?”八戒 一边挠着后脑勺,一边抹去嘴边的口水,一边说:“我当然要吃3/6了,因为它的分子、分母都比较大,吃得自然就最多了。” 于是,他大声叫道:“猴哥,我要吃这个西瓜的3/6。”孙悟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学生此时心里充满疑惑,不明白孙悟空的为何发笑,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出来,抓住这个契机教师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的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 然后把其中的一份、两份、三份涂上颜色,最后分别剪下三个涂色部分进行比较。结果比下来三个比值一样。这样用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分散了新知识的教学难点。
二、在课堂上强化兴趣
小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喜欢玩,如果小学数学教师紧紧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加入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游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且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所求知识,那么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练习,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可以设计一个集体游戏——“打扑克”:课前先把硬纸片剪成扑克牌一样的大小,然后在纸片上写上一些20以内加减法算式,全班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套扑克牌,比谁抢算的次数多。名义上是“打扑克”,实际上是锻炼学生的计算速度。通过游戏,大大提高了练习效率,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三、利用习题,保持兴趣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以后,除了要及时在课堂上进行兴趣的强化以外,还应在课后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练习,这一才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在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还要鼓励并帮助他们一起解决困难,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不至于中断。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数学竞赛,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保持。
12.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二
一、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对于学生的智力、情感和意志等都会起到深远的影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给学生树立榜样,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首先,教师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开阔知识视野。如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音训练等,以便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进而用专业魅力吸引学生。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良好的亲和力活跃课堂气氛,不要打击和谩骂学生,要信任学生和爱护学生,以促进学生能够回报以尊重和信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语气、恰当的手势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保持微笑,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实时评论,但不可打击和否定学生,在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经常谈谈心、聊聊天,只有做到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让学生爱上英语教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在教学中凸显职业性和实践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方法的作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首先,教师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真实的环境模拟出虚拟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对语言综合知识的运用,如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设置由餐饮服务员、旅客、酒店前台等角色扮演的模拟对话,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只有将英语作为一门交流工具来学习,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才能促进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将看与听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动画、声音、图像等促进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和直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锻炼英语思维,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英美文化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电影视频、动画视频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提高。
三、有效开展英语第二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打破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要尽量挖掘英语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二课堂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外语应该像游泳一样让学生潜在水中,不能是蜻蜓点水。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负责开展组织各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具体说来,可以开展以下第二课堂活动:1.英语角。邀请英语教师定期与学生在课外开展英语交流活动,还可以引进留学人员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在课外环境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留学人员之间可以开展更多的话题交流,环境也变得更加真实和自然,因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英语广播。可以结合学校的广播平台在固定的时间里播放英文广播节目,如英文歌曲、英文散文、英文时事、疯狂英语、英语故事、英语笑话等内容,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英语学习氛围,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英语竞赛。可以结合其他课外活动开展各种英语竞赛活动,如辩论比赛、歌曲比赛、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在对比和竞赛中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4.英语知识讲座。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聘请专家为学生开展知识讲座,如开展英美文化、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活动、英语学习技巧、英美历史等内容的讲座,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推进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素质、课堂教学方法和英语第二课堂等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爱上英语课堂和教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晓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5):227-229.
[2]皮燕萍,甘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10(2):128-129.
1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三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兴趣 【现状】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发现现在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表达能力不强,课堂语言表达干涩,发言积极的只是少数学生,而大部分的学生只是充当了课堂上的看客。课外阅读的现状更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1、学生不会读书。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其他的媒体几乎夺去了学生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从而使本来就不足的课外书也往往积满了灰土。就是拿起书,也定不下心来读,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能消化,无法吸收,自然就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这样的读书是无效的。
2、可供学生读的书很少。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学校的图书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而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即使
图书室开放,学生去阅读或是借阅的机会也很少;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究其原因,一是因市场上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少则十元左右,多则上百元。许多家长也都表示,虽然每次进城都要到书店转一转,可孩子喜欢的书往往因太贵而不得不放弃购买,使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二是许多学生家长,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家长以买作文选为主,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任其挑选,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我在任教的班级里做了一个调查,班上拥有作文书的孩子是近百分之八十,而拥有优秀儿童读物,如经典儿童小说、名著、科普读物的却不多,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
3、学生没有良好的读书时间和氛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的同时,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仍充塞了学生的空间。在学校里,学生要完成各科作业,而且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益无益的活动,占用了孩子的大量课外时间。放学后还要做家庭作业。这时的孩子已是身心疲惫,等拿起书来读时,瞌睡虫已悄然而至。而农村家庭,由于受条件限制,大多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缺少家长的关心和督促。即使有父母在家,都很少阅读书籍,浏览报刊,更谈不上和孩子一起阅读了,所以能够督促其子女博览群书者更是寥寥无几。
面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迫在眉睫,我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让学生有书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挑选图书室较好的图书,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1次,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不同的年级推荐不同要求的书,如三年级,可以挑选杨红樱、郑渊洁、关义军、朱晓利的系列作品。四年级推荐黄蓓佳、秦文君的优秀小说,五、六年级可以推荐曹文轩的经典儿童小说。另外和课文有关的书也可以推荐,如四年级读《昆虫记》,五年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呼兰河传》,六年级读《简爱》、《爱的教育》等等,还有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1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2、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让身边的伙伴,用同龄人的眼光去领略书的有趣与奇妙,让读书的孩子为自己能有展示的机会而骄傲,也让身边的孩子有学习的榜样。当然,读书应该成为每个孩子的喜好,展示的权利也人人平等,教师要经常更换学习园地中的这一板块,甚至对一些偶尔有不错
表现的孩子“偏心”一下,争取在一个学期中人人展示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手抄报这种学生动手创作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两个星期组织学生出一期,内容就是学生们课外阅读收获和精彩章节摘要。然后进行评比,将优秀的手抄报作品张贴,既鼓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让孩子们从中有所收益。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3、提高语文课的课堂趣味,让学生有兴趣读书,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最佳平台。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到如诗如画的优美境界,也可以把孩子引入到起伏跌宕的情境中,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课堂上教师生动的引导,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给课堂以生机。孩子们体悟到语文阅读的快乐,自然就会喜欢读书,这时教师再及时引导,介绍和课文相关文章和书籍,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提高。教师还要做学生的榜样,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讲有趣的典故,多谈读书的收获,读到有趣的好看的书,要主动推荐给学生,使他们觉得读书有乐趣。根据课文的需要,可以把课外书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穿插在课堂中讲给学生听,学生就有了要读一读的欲望。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对学生要介绍行之有效的便于操作课外读书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5、要让学生多读书,就必须保证一定的读书时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努力去挤,总会有的。”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很难做到静静地看上一本书。我想,不看书,更别提有读书的兴趣了。于是我让学生每天在书包里带上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利用中午空余的时间,选时间固定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老师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我和大家一起坐下来,静静地看半小时书。一开始也许有学生不适应,坐不住,但一旦读到书中的趣味,就会安静下来。坚持一个月后,不要我的提醒,孩子们到了时间就主动地拿书读。只要我中午有时间,就和孩子们一起看书。坐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看着一双双专注的眼神,一张张充满灿烂阳光的小脸,此时我知道孩子们真的喜欢看书了。有些学生对书上了瘾,没到规定时间就拿起书读了,甚至还有的学生连下课都不出去,一味的投入到
书的海洋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书的兴趣,还愁不爱读吗?我还鼓励学生拿出课外书和同学交换阅读,让他们品味到更多的书中的乐趣。
6、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时间长了,读书笔记将成为学生的重要知识财富,终生受用。
7、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读书快乐。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可以建议学校在一学期中开展 “名人读书故事会”、“母亲节感恩”、“摘抄日记评选”、“成语接龙”、办板报、手抄报、演话剧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通过多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达到热爱读书的目的。并时常组织学生及时交流、评比读书结果,如评比读书笔记、读书卡、读书心得等,以评促读。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
兴趣,增强学生的读书信心。及时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更乐于读书。
8、组织别开生面的才艺展示。可采用以下活动:美文诵读,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话剧表演,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专题知识抢答赛,比如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便在班上举行了“走进三国”知识抢答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介绍好书,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好书的故事梗概介绍给大家,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由于活动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为了取得成功,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也就巩固了阅读的兴趣。
9、家庭配合,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抓好课外阅读,有赖家庭配合。教师要利用家访、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农村家庭家长普遍自身没有阅读习惯,让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可以是吃过晚饭)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孩子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家长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生动的亲情阅读能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14.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培养兴趣是前提,培养习惯是关键。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的确,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说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老师可以充分结合课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
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了。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培养阅读兴趣。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从“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兴趣与思考余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然也就“爱读”了。
3.组织课堂游戏,培养阅读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中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4.开展课间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读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一般包括初读、品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时,我们不但教学生要根据读物内容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要遵循课内带课外、互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后再学另外一种,切忌揠苗助长。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1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五
一、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在国内学三年英语, 不如到国外去学三个月。”由此可看出, 良好的英语氛围和真实的语言情境能激发出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习惯等特点, 为小学生创设出有利的课堂气氛, 将生活中真实的场景搬到课堂, 充实教学内容, 通过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说英语,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来讲课, 虽然小学生在初次接触英语时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 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便会很轻松地掌握一些日常用语。又如, 在英语课前的几分钟,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玩一些英语的小游戏, 如“Let me guess”“Follow me”等, 或者一起唱一首有趣的英文歌, 如《Happy New Year》《Hello, How Do You Do》《ABCD英文歌》等,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布鲁姆认为, 成功的英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今,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妨将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中来, 将生活情境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并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授学生一些文具方面的英文单词时, 教师可以将课堂设计成学生所熟悉的文具店, 并挑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买卖文具的情景对话。“售货员”与“顾客”各就各位后, 教师便说“Start”, “售货员”便与“顾客”进行以下对话:
售货员:Can I help you?
顾客:Yes, I want a pencil.
售货员:Here you are.
顾客:How much is it?
售货员:It is 1 yuan.
顾客:Thank you.I'll take it。
由此可看出, 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表演的学生兴致勃勃, 观看的学生津津有味,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能够大胆地说英语,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利用儿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唱歌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英语儿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 初次接触英语时往往被母语习惯所困扰, 一时不知如何去学习英语, 而英语儿歌不仅能够使学生迅速地记住一些英语单词和短语, 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时乐在其中。除此之外, 英语儿歌还是化解教学枯燥乏味气氛的一剂良药。例如,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问题一时不能被学生所理解, 课堂气氛较为尴尬时,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唱一首英语儿歌, 如《This A Duck》《动物单词歌》等, 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 使他们振作精神, 保持充沛的精力, 而且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实践研究表明, 与学生关系好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和尊敬, 而且对于关系好的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也会比较喜欢。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应该深入了解学生, 和学生打成一片, 并且学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兴趣爱好,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地培养学生。如今, 教师已不再是过去严厉的“教书先生”, 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每个表情和动作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因此, 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亲切感, 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同时, 在教学中还应该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认为上英语课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从而在学习英语时更加有动力, 并乐在其中。
例如, 在讲“stop”这一动作时, 教师可以用双手做出“停”的动作;讲到“angry”这一情绪时, 教师可以双手叉腰, 做出生气的样子。在学生在积极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如“Very good”“Well done”等;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也不要马上批评, 要以鼓励为主, 委婉地指出其错误的地方。除此之外, 在课后教师也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为学生排忧解难, 并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 使之重拾信心, 这样教师才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尊敬、爱戴教师,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因此, 在学习一项新知识时, 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 如果教师不经常改变教学方法, 学生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烦, 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1. 游戏法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教学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出交际性语言环境, 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其中。例如, 在学习水果的英文单词时, 教师可以在卡片上画出不同的水果, 如苹果、葡萄、橘子、香蕉等, 并随机拿出卡片提问学生, 谁迅速用英文回答出来是什么水果, 教师就把这张卡片当作奖品送给他。通过这种游戏,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大声说英语,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观察能力。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用游戏法教学时,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游戏内容难度不宜太高, 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习惯, 并且要生动有趣, 这样学生才能兴致勃勃地参与, 成为学习的主人。
2. 竞赛法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希望在各种比赛中都能够获得第一名。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适时在课堂中举办一些小竞赛。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比赛, 或是男女生间的竞赛, 通过让学生比赛读单词或默写英文短语来评选谁最厉害。这样既可以帮助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努力获取知识, 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配合, 从而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 鼓励表扬法
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大多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害羞, 不敢大声说英语, 因此鼓励表扬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不同表现分别给予学生“Wonderful”“Very good”等不同程度的表扬。对于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大声说英语的学生, 教师可以在提问这名同学后, 让全班同学一起表扬和鼓励他, 使他在热烈的气氛中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及时鼓励和表扬的方式, 能够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取长补短,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 利用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原本枯燥无味的静态知识变为生动逼真的动态画面,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让学生认识英语、爱上英语, 被英语所吸引,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意识。
五、结语
16.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年龄特点;兴趣;范例;写作能力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得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据学生基础和写作技巧实际,教师主观布置一个题目,提出几项要求后,强制作文的做法,特别是对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他们刚离开小学那种活泼、幼稚、充满幻想的生活,迈进中学大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非常新鲜。加之教师经常讲授做人的道理,开始注意观察生活本质,他们写生活也是单纯罗列生活现象,加之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的文章自己都不很满意,交上来就是为应付教师。把作文视为学习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产生作文兴趣尤为重要。新颖的布置作文方式,可以唤起他们的作文欲望。把空洞的布置课变为生动、丰富的指导课,通过工作实际,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一、析题范文法
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应针对题目提出几个问题:从题目看写作范围是什么?应确定怎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个中心?将怎样安排这些材料……提出这些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最起码对文章中心思想,布局谋篇有了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了,接着教师再根据析题内容,念一篇教师预先写好的小文,让同学看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应加强?你将如何改进?如果你写此文章怎样安排才更合适?这样可以引出学生的思想,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
二、回忆引导法
每个学生经历的事情是很多的,但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不予留意,不细心体会其中意义和感受。提笔写文章的时候,想象的成份多一些,叙述时主观经历和客观叙述往往脱节,多不从主观上体会,只是凭空想象去写,写出的文章很不感人。教师要注意采用回忆引导法,引导学生对经历过事情的回忆,细心体会其中感受。样写出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了。如:要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怎么做?我曾怎么做?这样从生活中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对所记的人或事去体会和感受,会使他们有一种亲身经历感,即使是虚构,也能进入所写的人或事中,有了真情实感。
三、广泛设想法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到的文章很多,每篇文章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值得借鉴的,可以通过学习开拓学生写作文路子。比如我们学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我志愿军战士高尚品质,讲此文时一方面要讲清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讲作者是如何选材的。讲完之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新时代大兵的文章,教师负责收集材料,从多方面尽量多收集一些,然后让学生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文。抓紧一个中心去选材,学生收益很大,学生在错综纷杂的人物材料中准确选材,克服了过去材料一多,什么也舍不得丢,面面俱到的毛玻同时以课文为样板,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设题训练。
现在学生看电视、听广播的条件好起来了,每天几乎都要看一段电视或听广播,不少同学对此只抱着消谴的态度,看热闹的多,品味的少。教师可以据此设置一些题目。如:《最新消息》、《影剧×××评论》让学生每天看一段新闻或听一段广播,然后,把他们记录下来,稍加评论一番。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对于电视剧,教师可以根据预告组织学生选看。主要从人物形象、结构线索、中心思想等几个方面去评论。可以单项评论,也可以综合评论,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评论能力。产生了作文兴趣。
再者,批改方式也要新颖,才能保持并加强学生的作文兴趣。批改方式除教师眉批、面批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批,也可以采取教师领学生一起批和学生分头批的方式。教师领学生一起批,从学生作文中选出2~3篇中等作文,刻印发给大家,先理通文字,再看中心思想、布局谋篇等方面。然后师生从头开始一句句一段段讨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个句子不通,应怎样改正……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提出见解和修改意见。学生分头批,每人一本作文,教师提出批改内容和要求,然后收上来。主要看修改情况,打分平等。通过这些,学生间距离可以缩短,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讲评作文要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写作成绩,哪怕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要充分肯定,在肯定的同时,还要细致评点,使学生可以摸到布局谋篇的路子,表情达意的方式,鼓励他们要敢于创新。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推荐阅读: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06-13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专题10-26
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08-27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09-22
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10-13
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10-22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兴趣08-27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9-05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