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9篇)
1.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 篇一
运用法律手段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社会管理主要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作为中国中部省份,湖南既面临加快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也面临异常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事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湖南省委、省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突出运用法律手段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坚持民主科学立法,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社会管理的法制基础
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前十位,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立足新的起点,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湖南新任省委书记周强同志提出了 “法治湖南”的建设目标,要求把运用法律手段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作为法治湖南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将完善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监管,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作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不断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努力夯实社会管理的法律基础。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法治化格局。湖南努力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明确和规范社会协同法律机制、探索公众依法参与的法律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法治格局,提高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2010年5月,湖南省政府颁布实施了《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要求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和行政管理方式,在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职能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社会管理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2010年7月,省委全会又通过了《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形成了法治湖南建设的总体框架。
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湖南努力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2010年5月,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提高社区管理能力”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确立了未来五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201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城乡社区,妥善解决社区居民就业、上学、看病、住房等问题,逐步解决养老问题。还出台了《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畴;同时,对特殊人群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对服刑人员建立专门的场所加强出监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建立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对重性精神病人建立专门医院提供免费治疗。
三是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湖南坚持把法治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创新社会管理。
1.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湖南着力建立健全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要求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行使职权的实施和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而损害群众利益。此外,还要求把电子政务作为执行制度的有效载体,谋求最终实现权力在网络上运行、监督在网络上执行、绩效评估在网络上自动生成。
2.健全群众权益保障机制。2010年,湖南先后出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和《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依法保障民生投入,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社保、社会救助等民生权利,重点解决农村土地征收、城镇房屋征收拆迁、企业改制、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涉法涉诉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3.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湖南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组织共同参与的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积极推动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并即将颁布《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4.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湖南积极推进“三调联动机制”,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在县乡两级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基层法院、基层检察院和公安派出所设立了人民调解室,在交通事故和医疗卫生等矛盾多发领域和行业建立专业调解机构,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5.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研究重大事项的必经程序,强调第三方评估和社会参与,凡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决策前都要围绕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展安全性、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等评估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不稳定隐患和问题,科学评判风险程度和可控范围,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湖南努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安全生产监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1.保障食品药品安全。2010年4月,《湖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出台,重点强调地方各级政府对药品安全负总责;8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药品安全监管职责。为落实监管部门责任,建立了《湖南省药品安全厅局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工作制度》、《湖南省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部门协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了部门协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湖南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估实施办法》和《湖南省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信用信息采集与披露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以各级药学会、医药行业协会和医疗器械行业
协会为主体,推动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自律。
2.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湖南先后出台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修正)》、《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湖南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湖南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湖南省安全生产现场执法检查工作规范》、《湖南省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办法》等多项制度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不断好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逐年大幅下降。
3.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湖南出台了《“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明确将进一步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矿山救援、水上搜救、地质灾害、地震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力争到2015年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
4.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湖南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同时,还将城市电子防控体系建设纳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并积极推动群防群治工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努力把各项社会管理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湖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始终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对各项社会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在事前的权力授予上,做到授予有据;在事中的权力行使上,做到行使有规;在事后的权力监督上,做到监督有效。
一是大力加强政府行政程序建设。湖南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主线,加强政府行政程序建设,构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008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系统规范行政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并相继配套出台了《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等,形成了法治湖南建设的制度框架。健全了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则,规定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等必经程序。
二是积极探索实践司法民主公开的新举措。湖南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把司法公开作为湖南社会管理创新在司法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加以探索实践,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行司法听证、群众旁听庭审、裁判文书上网、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等制度,对重要案件实行庭审电视或网络直播。建立对非法干预司法活动进行备案登记、查处的责任追究制,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三是大力完善社会管理工作的评估体系。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完善社会管理的评估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湖南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管理,全面清理公布省直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清单”,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
监察系统。广泛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把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把绩效评估的结果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加强公务员管理、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坚持把民意调查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据,在100分的考评总分值中民调占了30分的比重。省本级每年开展两次民调,每次民调结果都通报给市县两级政府,要求市县两级分析研究民调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查找社会管理中的差距,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努力营造实施社会管理的法治氛围
湖南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夯实社会管理的根基。
一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湖南通过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管理能力。开展“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促进了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素养,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逐步使依法管理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
二是全面提升全民法律意识。湖南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制定了《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将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依法规范信访行为,组织律师参与信访和调解工作,积极引导信访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设立司法和信访救助基金,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做到应援尽援,保证群众打得起官司,解决困难群众诉讼难问题。
三是拓展普法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建立健全普法教育长效机制,构建法制宣传教育与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系,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湖南有影响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评选活动,创新开展“湖南省法治县市”评选活动。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责任编辑:王静
2.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 篇二
一、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 随着徐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的加快, 家政服务业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服务行业, 服务领域逐步扩展, 服务分工更加细化, 服务企业日益规模化, 服务内容延伸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呈现出多业态、多样化的快速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便利化程度不高、规范化服务不够、品牌企业不多、服务领域不宽等问题, 建立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既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主要体现在:
(一) 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 是实现家政服务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 家政服务业在服务民生、拉动消费、吸纳就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但是目前由于家政服务企业组织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 企业服务内容不全、信誉不高、影响不大, 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让广大居民感到难以选择, 不敢接受服务, 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 供需矛盾突出, 严重制约了居民服务需求的满足和行业发展。为此, 商务部制定了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要求“把家政服务业作为满足居民服务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加快家政服务企业规模化、连锁化步伐, 推进家政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 稳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使行业总体水平基本适应服务市场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2009年, 商务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 抓住这个契机,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经市家政服务中心向江苏省经信委申请, 创建了我市第一家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并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获得国家商贸部以奖代补形式补贴资金200万元, 这些都对加快建立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 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 是扩大消费、解决民生诸多难题的重要举措
目前, 徐州已经步入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新阶段, 特别是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居民家庭对操持家务、照料老人、看护婴儿、护理孕妇、家务管理、家庭教育等家政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 家政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直是吸纳就业尤其是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可以说, 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 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 对于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 不断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扩大就业再就业, 拉动城乡服务消费市场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徐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为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近年来, 随着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沿东陇海产业带的发展, 徐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一方面市场对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市场存在较多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家政服务人员希望工作得到社会尊重, 改变无保障状态;消费者则期望服务正规化、收费合理化、管理规范化。目前家政服务市场是供严重小于求, 从业人员的严重缺乏, 导致徐州家庭服务需求与家政服务公司信息难对接。因此, 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 既是破解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 也是我市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面临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二、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一) 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宗旨, 以满足徐州市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 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指导、监督、规范、引导、扶持等功能, 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依托, 以市巾帼家政中心为龙头, 通过打造和提升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充分整合现有服务资源, 培育各类服务企业,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形成比较健全的家政服务体系, 为城乡居民便利、安全地扩大服务消费提供有力保障。
(二) 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具体目标
以“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为支撑, 以加盟服务企业为主体, 以从业人员培训为保障”, 打造徐州市家政服务品牌, 带动整个家政服务行业集约化发展, 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1、打造“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家政服务对接平台。
建立80801890家政服务网络平台——这一家政服务体系的大脑中枢, 健全其“信息库”、“交易中心”、“安全网”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 夯实引导、规范和推动家政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
2、培育龙头品牌企业, 带动行业规范发展。
结合徐州实际, 选择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服务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协作加盟, 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 以整合资源、规范市场、打造品牌为切入点, 重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信誉良好、有一定经营实力的家政服务企业, 运用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 做大家政服务业规模, 实现和保障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让消费者切实感到安全、放心、满意。
3、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为造就高素质的家政服务队伍提供保障。
抓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从业培训条件和环境, 解决好家政从业人员不足、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 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家政服务需求。在改善培训条件的基础上抓好培训规模、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三个重点, 指导家政服务企业按承诺安排就业, 确保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
三、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项目的模式和内容
(一)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模式
1、政府支持、市场运作。
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 也是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又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特别是通过对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的扶持, 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市场, 提高家政服务水平。
2、明确重点, 示范引导。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在建设徐州家政网络中心的基础上, 进一步运用新技术完善平台功能, 整合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内容, 扩大网络覆盖面, 并通过培育重点家政服务企业, 做大家政服务业规模, 推动家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3、循序渐进, 持续发展。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根据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 既坚持了适度超前, 又注重实效的原则, 积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建设内容
1、运营场所及组织机构设置。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运营场所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接线座席8位 (按30位座席设计) , 机房一座, 改建装修了接待大厅和会议室, 建立了家政服务员教学实践基地和两间标准培训教室, 配备添置了先进的教学和办公设备。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下设6个部门:办公室、接线部、执行部、网络管理部、编撰室、财务室。人员配备25名:网络中心经理1名、办公室3名、话务部12名、执行部4名、网络管理部2名、编撰室1名、财务2名。
2、服务内容。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服务、维修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房屋租售、人才招聘、法律服务、生活百事等十大类。主要有五大功能, 一是公共服务:面向全社会吸收家政服务企业加盟, 负责对加盟企业基本资质进行审查、服务标准进行规范、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二是信息对接:接收并记录市民电话、短信、网上订单等需求信息, 答复并联系加盟企业提供服务, 对服务结果进行回访。三是运营管理:接纳加盟企业和志愿者申请, 评估加盟企业和志愿者的服务数量和质量;采集服务信息;组织做好人员培训、管理讲座等相关支持工作。四是系统维护:负责网络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 负责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及邮件服务器的管理, 中心网站的管理和维护, 中心网站部分内容的制作。五是质量保障:对网络中心、加盟企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处理因服务质量和价格等引起的纠纷。
3、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高效快捷运转, 使网络中心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立制定了四大类41项管理规章制度。一是80801890服务系统岗位职责。其中包括: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服务中心安全管理岗位职责、服务中心计算机维护人员岗位职责、求助热线执行部岗位职责、求助热线部岗位职责、综合受理岗位职责、网管人员岗位职责等17项。二是80801890服务系统服务规范。其中包括:服务中心文明用语及服务忌语、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规范、服务中心关于“客户评议”单的处理规定、求助热线工作守则、求助热线接听电话用语等9项。三是80801890服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服务中心例会制度、服务中心考勤制度、服务中心着装规范、服务中心办公用品、服务中心计算机管理制度、求助服务中心考核奖惩办法、文明服务评选办法等13项。四是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盟企业管理规定和加盟协议。
4、项目建设投资及运营费用测算。
一是资金投资情况。家政服务网络平台软件及硬件设备购置投资117.64万元、房产投资175万元、装修、设计投资21.99万元、办公设备购置16.95万元、其它3.05万元, 总计334.63万元。二是年度运营费用测算情况。根据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人员配备和运营规模, 经测算年运营费用为98万元。
四、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一) 明确定位, 以项目化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我们充分利用政府赋予的各种资源和手段, 不断探索项目化运作机制, 以“创一流家政服务、树巾帼家政品牌”为目标, 以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为支撑, 采用“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盟企业+规范管理+专业培训+统一调度+资源共享”的模式, 按照建设项目化、服务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发展品牌化的“四化”理念, 建立了“纵向联动、横向联合”的家政服务体系, 打造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民生服务品牌。
(二) 建设中心, 以信息化打造服务网络体系
市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在运营上坚持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不断完善功能。通过召开不同领域的信息采集座谈会、编制信息采集计划和采集目录、开展网络和实地搜索等各种方式广泛采集信息, 拓展服务领域。目前拥有加盟企业240家, 依托“一条热线、一个项目”, 即:一条80801890服务热线、一个公共服务项目, 为城乡居民提供家庭服务、维修服务、养老服务等10大类120个子项服务。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 构建了80801890呼叫服务平台、网站自助服务平台、短信服务平台、传媒资讯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大厅五大服务平台, 凡是涉及生活方面的服务需求, 居民均可通过网络中心五种服务方式, 获得免费咨询、定制、预约服务, 为居民需求服务提供了多种选择, 现在, 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已经成为徐州家政服务的示范窗口, “一网一线”已经成为徐州城乡居民妇孺皆知的“家政110”。
(三) 培育企业, 以规范化提升家政服务档次
在对全市家政服务企业进行调研摸底的基础上, 市家政网络中心积极探索有效规范家政服务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实现了对家政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管。制定了面向企业的加盟机制、面向用户的反馈机制、面向中心的管理机制、面向家政人员的服务规范, 让广大群众消费有选择、维权有渠道、服务有保障。一是加盟准入严格统一。对申请加盟企业进行认真的审核, 确保提供的服务真实可靠。制定了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盟企业管理规定, 对加盟企业实行“四个统一”管理。对申请加盟企业进行了回访, 与符合加盟条件的企业签订了加盟协议书。实行了统一的数据管理, 统一的文本格式, 统一的服务流程, 统一的质量要求。二是监督机制阳光透明。采取双向服务的工作机制监督评价企业资质、服务质量, 对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订单任务的企业, 网络中心的评价系统自动提升排名, 对不诚信的企业予以降级、曝光、取消加盟资格等处分, 打造一个强有力的行业信用平台, 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聘请市、县 (市) 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家政服务特约义务监督员, 及时了解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平台服务的质量。开发了“首问责任制服务软件”, 对群众的咨询实行书面“一事一答”, 使咨询人得到的信息更清楚、更可靠。三是内部管理明确具体。加强规范管理, 根据行业要求制定了家政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日常文明用语、文明服务公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家政服务员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对要求上岗的月嫂等家政服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持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体检健康证明、身份证明上岗。
(四) 提档升级, 以市场化做大家政服务规模
协调整合相关资源, 努力运用网络平台拓展服务职能, 将服务理念延伸至家政培训、培训鉴定等各个方面, 有效促进了全市家政企业的规范发展、整体行业的提档升级。一是内联巾帼家政, 扩建服务阵地。将服务中心现有的家政教学培训基地与巾帼家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对接, 并根据网络中心所反馈的市场信息, 积极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 对加盟企业管理人员开展职业培训, 对加盟企业员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大力开展“好苏嫂”家政服务品牌门店建设, 大力实施“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连锁工程, 全市已形成市、县 (市) 区、街、居四级上下贯通的巾帼家政服务网络体系, 建立巾帼社区家政服务中心、服务站 (点) 502个, “妇字号”社区家政服务设施 (网点) 4000多个, 开发社区家政服务项目1000多个, 吸纳专从业女性7000多人, 使1.5万多名失业失地妇女实现了再就业。二是外联优秀企业, 打造家政航母。结合徐州实际, 选择12家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服务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引导其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 有效带动行业发展。积极组建徐州家政服务行业协会, 引导行业自治, 以更好地规范整合我市家政服务市场, 对服务企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开展了徐州市首届家政服务员大赛, 评比星级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员, 带动了家政服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三是广联妇女群众, 发掘潜在力量。发放《致全市妇女姐妹的一封信》10多万份, 动员农村妇女、下岗妇女参与家政服务员培训, 引导广大妇女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职业认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命名了一批巾帼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和就业示范基地, 在市家政服务网、徐州妇女网、徐州市女企业家网制作了“家政服务项目推介”、“热点家政服务项目一览”等多个专题, 引导广大妇女在家政服务行业中寻找商机, 创业致富。四是深联各方力量, 扩大平台影响。与敏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并依托全市广泛建立的妇女维权服务站, 为家政服务员提供维权服务, 成为家政服务员队伍的娘家人。积极运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 通过印发宣传页、走进社区、网络广告等宣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网络中心运营稳健, 每天受理市民需求服务电话60多个, 网站点击率平均每日800多次……目前, 服务的规模、层次、广度、深度还在不断拓展, 内容仍在不断更新, 逐步充实。
(五) 彰显成效, 以品牌化提升家政服务影响力
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立以来, 方便了百姓生活, 拉动了家庭消费, 推动了徐州家政市场的健康成长;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巾帼家政服务公司、“好苏嫂”家政联盟等成为全市家政服务的一面旗帜, 目前已经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和妇女创业就业的基地。一是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中体现了积极作为。一大批下岗失业妇女走进家政服务业, 在家政领域创业就业, 用自己的劳动立足社会, 求生存谋发展, 赢得了社会尊重, 促进了家庭和谐, 维护了社会稳定, 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二是在有效地对接了党政工作大局中体现了积极作为。通过家政服务工作, 在党政所急、群众所需、中心所能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既促进了家政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又把原本因失业带来的社会最不稳定因素转化为积极的人力资源, 在“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三是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体现了积极作为。通过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这项工作, 找到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切入点, 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解决了政府想做无暇顾及、而百姓迫切需求的问题。许多妇女姐妹在需要找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许多家庭在需要找家政服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以创新的工作和务实的举措赢得了党政的信任、社会的赞誉和群众的信赖。
五、进一步做大做强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品牌、推动徐州家政服务业大提升大发展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快徐州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提升徐州整体服务业水平, 将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体系模式在全市推广、向全省延伸, 形成全省家政服务业知名品牌, 我认为下一步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 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研发, 创新精准化供需匹配模式
从完善“80801890”服务功能需要出发, 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研发, 实现服务匹配的日益精确。即:实现语音网、无线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推动网络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 技术服务系统进一步升级, 用2至3年时间把徐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打造成为居民提供生活求助服务与政务咨询投诉于一体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
(二) 进一步完善跟踪回访功能, 创新诚信服务监管体系
“80801890”设置服务回访功能, 通过对用户的回访情况, 确认服务完成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将服务跟踪结果向社会反馈, 实时在网站上进行服务满意度公布。建立起对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监督、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排行榜, 逐步形成基于行业自律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 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 创新城乡连通联动服务方式
在运营中坚持以城区为依托, 以网络为支撑, 根据企业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 一是将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的平台覆盖县区, 并逐步延伸到乡镇、重点行政村, 让农民分享到市民的家政服务便利。二是将服务辐射周边区域, 实现更大区域连通联动, 促进家政服务业的交互发展。三是对接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特服和热线电话, 逐步与政府职能管理服务信息和相关企业服务信息进行对接, 实行资源共享。
(四) 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紧紧围绕徐州市社区居民生活需求, 针对家政服务业市场的变化, 从政府部门、社区家政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企业、市民等各个层面, 及时把握市场脉博, 适时推出与老百姓需求息息相关的服务, 如助老一键通、社区导购、物业管理、跑腿代购代送等服务。借助徐州市家政网络中心的80801890服务热线, 将家政服务延伸到老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好的服务。
(五) 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 营造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 大力加强对家政服务业以及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的宣传, 增强广大群众对家政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认知, 以及对家政服务人员辛勤劳动的尊重, 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家政服务劳动、尊重家政服务员的良好社会风尚, 形成政府支持、媒体关注、企业积极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培养和选树典型, 通过树立标杆, 宣传明星家政企业的方式, 引导行业良性竞争, 促进家政企业健康发展。
摘要: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使家政服务带着全新的理念和日益丰富的内涵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文章根据徐州家政服务业的现状, 详细阐述了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模式和内容, 进行的相关探索和实践, 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品牌、推动徐州家政服务业大提升大发展的措施。
3.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 篇三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社会管理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国家信访局在山东临沂召开的“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主要精神是通过调整体制机制,用建立群众工作部等方式创新社会管理,统揽和提高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的作用。这些精神为新时期信访工作指引了方向,结合贵阳市信访工作实际,现就信访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体制上、机制上有新突破。随着“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贵阳市黔中经济发动机,全省经济火车头的地位更加突出,信访部门的社会管理任务也更加艰巨,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市委群众工作委员会,突显群众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民意需要“出口”,党委政府体察民情也需要途径,要在贵阳市大胆地落实和建立群众工作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任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并将群众工作委员会纳入党委序列,行政级别与市委政法委相同。群众工作部下设接待调处中心、信访督查办公 1
室、信访突发事件处置办公室、排查救助及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等办事机构,各中心(室、委)行政级别为副县级。通过健全体制,将信访、维稳、综治部门有机结合,突显群众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使民意更加畅通。
(二)完善工作架构,实现群众工作四级联动。
在市级群众工作部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架构,建立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群众工作网。在区(县、市)级建立群众工作部,组织领导和机构与市级相同,相应设立调处中心;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级设立信访维稳综治站;在村(社区)设立信访维稳综治组。
(三)搭建平台,整合力量。
修建信访综合大楼,做为群众工作委员会办公地点。同时在信访综合大楼设立贵阳市信访群众接待大厅(简称信访大厅),信访大厅隶属群众工作委员会,主要功能是接待调处,把人民群众诉求的中转站变为解决问题的终点站。信访大厅内开辟分类窗口,囊括公安、法院、民政、劳动、规划、房产、教育、城管、卫生等主要涉访部门,集中调处矛盾所必需的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司法裁决、法律援助等职能,“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问题”。整合力量,让信访职能由虚变实,体现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权威,使信访部门由单纯转办、交办和协调,变为组织力量把信访难题一个骨头一个骨头地啃掉。实现“六有”,即指挥有力度,调处有效率,基层有网络,处置有良策,预防有效果,资金有来源。
(四)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要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以人民调解、社会力量调解为有效补充,积极推行建立群众信访网格管理,形成以市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体,以基层组织和高校、企事业单位、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的“横到边、纵到底”的人民调解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实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目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观念上有新突破。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和服务是社会管理的集中体现,不可能割裂开来,要更新观念,明确对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思想上尊重群众,充分体现信访部门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的作用。
(二)从群众立场出发,把群众观念寓于信访工作中。信访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其在社会管理中担当的责任,即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缓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台”。要把群众观念寓于其中,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把解决群众疾苦寓于各项工作中。
信访部门要积极落实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 3
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突出“事要解决”,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幸福指数。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四)换位思考,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把群众来信来访当作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来做,对单纯依靠政策、法律和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信访部门应采用生活救济、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办法,做到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温暖人的过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三、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工作方式上有新突破。在贵阳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中,信访部门必须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体现作为,不断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一)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参与化解社会矛盾。
今年年初,在市委李军书记的倡导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带领信访部门大胆尝试用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用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诠释,完全符合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明确社会责任的讲话精髓,为促进贵阳市社会和谐稳定开辟了新的渠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人民群众在一种形式上的集合,依靠和尊重这些组织,发挥他们的力量,事实上是完全行得通的,是直接而有效 4 的。信访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在用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这一途径上,研究明确化解的对象、条件、方法、程序等,形成完整模式,率先在全国打响,创造信访工作的“贵阳经验”。
(二)优化手段,发挥科技力量作用,多角度了解群众疾苦。探索开通“12345”便民服务电话,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12345”是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在全国统一启用的政府热线专用号码,基于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包括12345指挥中心、其他为民服务热线指挥分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分布式数据库和信息收受、报批、传递、处理、督办、反馈、统计、通报等功能。努力营造“12345,有事找政府”的良好氛围,提升政府公信力,形成“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的“三个一”运作模式。继续用好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和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以及市长专线电话、邮政绿色通道、网上信箱等载体,着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三)加强社会矛盾研判,提高办案质量,减少重复访,避免信转访,遏制集访转非访。
继续实行和规范全市信访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收集各地信息,深入分析研判,发挥好后台指挥的作用,实现群众工作研究部署常态化。重复访、信转访、集访转非访,是信访量居高不下的主要表现。为着力扭转这一现象,要实行案件会诊制度,对信访疑难案件反复研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减少单打独斗,学会集中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力量解决信访难题,同时尽可能地瓦解分化非访群体,在必要时借助司法力量依法处置。
(四)以息诉罢访为目标,体现人文关怀,合理救助。推出终结信访事项公开评议办法,以“答辩会”的形式,请信访群众与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专业人士一起,当面阐清理由,让其过程和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这一做法可以检验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瑕疵和缺失,有效保护信访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人心服口服地息访。发挥信访救助的作用,加大对无政策支撑或“三跨三分离”案件的救助力度,按照《贵阳市信访救助金管理办法》要求,最大限度地解决信访疑难案件,让信访人彻底息诉罢访。
(五)加强源头预防,强调矛盾排查通报。
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突出抓好源头预防这个重点,可以在社会管理和化解不和谐因素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当前贵阳市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社会保障、涉法涉诉、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村务管理等社会问题,信访部门应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矛盾排查制度。定期对初信初访进行集中清理交办,避免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定期对重信重访和重点积案进行梳理分析,查找原因,限时督办。实行村(社区)每天一排查,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门每周一排查,市、区(县、市)每月一汇总分析通报。
(六)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充分体现信访办理能力。
信访部门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从集体访、越级访、非正常访入手,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实施专项清理,打好歼灭战。每年形成一个案件办理年,突出整治一类问 6
题,加大交督办力度,力争做到交办一件化解一件,消除案件扎堆的压力。合理运用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两把“尚方宝剑”,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体现信访部门的作为。
四、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有新突破。
(一)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继续推行领导接访、领导包案、一岗双责、干部下访等制度,找准方法,把解决问题的力量和重心放在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服务、管理和阵地的“三个前移”。
(二)健全组织,夯实基础。
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信访维稳综治站和村(社区)信访维稳综治组,设立人民调解员、民意代理员、社情观察员等岗位,实现“事有人做,问题有人解决,信息有人报送”。
(三)保证对基层群众工作的投入。
坚持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放在信访工作一线,坚持群工部门经费和办公场所优先保障,真正做到“三个保证”,即组织保证,人力保证,经费保证。
(四)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
信访部门要运用群众工作这一重要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民间的、“草根”的智慧汇聚起来,在“和事老”、“夜话会”、“楼道长”等“土”方法中汲取养分。提倡建立“平安协会”,从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楼院、责任区做起,发挥群众的自觉性,用群众管群众、用群众带群众、用群众帮群众,构建基层工作全网格局。
(五)发挥基层信息力量作用。
信息掌控是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面控制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社情观察员的作用,把信息触角放在一线,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信息灵,保证能在第一时间上报信息预警,竖起“顺风耳”,不放“马后炮”。实行信息备档考查,对重点人员和群体及时建档,打牢信息基础。
五、创新社会管理,信访工作要在激励机制上有新突破。
(一)市委群众工作委员会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同时,应坚决落实群众工作考核奖惩和问责制度,将信访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体系。
(二)在群工部门内组织开展“解民困、化民怨、聚民心、汇民智”活动,增强宗旨意识,提升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三)以“信访大家庭”为调解载体,感受角色互换,学会换位思考,站稳群众立场,从实际出发,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四)实行信息掌控摸排奖励,给予经费保障。
(五)加大干部培养力度,激发工作活力。同时继续加强优秀干部到信访岗位锻炼,注入新鲜力量。
当前,社会的主流是思安求稳的,人民群众是相信党和政府的,是期盼社会和谐的。因此,群众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一定会大有作为。
4.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 篇四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思维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赞可夫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区于兴奋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厌烦的情绪能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而电教媒体就如一位神气的”魔术师“,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极大兴趣。
5.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五
------------------
作者:陈腊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4更新时间:2011-11-1
5阿荣旗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阿荣旗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围绕以推进农业党建功能区建设这条主线,从强化部署、夯实基础、提升素质、创新载体、发挥作用等方面入手,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党员分类管理”、“流动党员鸢式管理”、“支部加合作社”、“党员致富行动”、“三联三帮四促进”、“双百工程”等活动,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凝聚人心、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为加快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主要做法
从“三个创新”入手,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1、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创新管理主体。一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双百工程”“支部加合作社”“双承诺”等主题活动,结合全旗农民富腰包工程,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透明度,建立村级事务公开、公正、公平议事机制,促进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二是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深化党员“双示范”、“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党员管理社会搭建良好平台,促其在基层民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维稳组织中发挥党员服务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下移社会管理的重心,还社会管理的权力于社会和公众,完善村民自治功能,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快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2、以社会稳定为中心点,创新管理模式。一是强化农村社会矛盾的调处。创新社会矛盾调解模式,建立“以党委政府为统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旗乡两级大调解工作中心为平台,构建了以综治、司法、信访、维稳为骨干,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互相配合、齐抓共管,集预防、调处、稳控、追责为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者的有效衔接。二是强化外来人口的有序管理和服务。以党委牵头,乡镇派出所、计生服务中心为主管部门,对外来居民摸排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入住信息、工作信息及生活信息,并对子女入学、就业安置等诉求及时给予解决,变防范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为农村社会稳定做实基础工作。三是强力缩小城乡党建资源的差距。结合民营企业家、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三驻村”工程等活动,在全旗城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以“三联三帮四促进”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帮联”活动,组织148个机关事业单位、27个非公企业、8个社区分别与148个行政村和4个乡镇社区建立“城乡党建统筹链”,通过开展“四个一”“四帮四促”“三进三查三提高”等活动,切实在全旗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格局。
3、以完善机制为切入点,创新管理思路。一是完善社会管理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把社会管理相关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作为考察选拔任用领导干
部的重要依据。建立信访案件责任倒查制度,对发生的重大信访问题,强化责任追究。二是建立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将党员科学分类分别实施在职党员敬业奉献、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鸢式管理、弱困党员扶志帮扶、代表党员履职建言,激发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党员的内生动力,为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管理人才。三是建立党建宣传教育体系。充分运用农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阿荣旗党建网站、党建信息手机报等媒体,全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教育体系,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引导农民发挥乡规民约的约束作用,讨论决定农村的公共社会事务,为加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创新社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1、在整合社会资源上下功夫,凝聚社区创建力量。一是夯实社会管理组织基础。以“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立体化”为目标,在社区推行 “四建四延伸”设置形式,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其他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社会管理体系。目前,12个社区党组织建立27个党小组。二是创新辖区共建服务载体。采取多方联建、区域共建等方式,开展共驻共建。2011年,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83份,辖区单位为社区解决活动经费4万余元,为弱势群体捐物15万余元,城乡社区联建的“苗木基地”初步赢利1.6万元,增强了辖区内单位之间的横向与纵向交流与沟通。三是开辟网络共建服务资源。依托“阿荣党建网”“阿荣政务网”“向阳社区服务网”等网站,实施社区政策法规性文件、业务流程、动态信息、业务办理结果等全方位公开,建立“网络课堂”开辟特殊群体教育培训平台,向社会延伸服务触角。
2、在科学管理社区上下功夫,提高居民满意指数。一是着眼于提高素质,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及待业青年中挑选优秀人才,依章依法选齐配强社区班子成员。并加强社区干部的域内外培训,通过典型交流、学习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干部依法办事、执行政策、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着眼于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社区居务公开。健全社区民主决策制度、社区服务承诺制度、居民代表联系制度及社区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等,全面推行社区“四议两公开”,拓宽听民声、知民意、纳民智的制度化渠道。三是着眼于居民参与,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党组织通过广泛发动在职党员、无职党员、退休党员及居民,积极组建了51支志愿者服务队,健全了志愿服务体系,在法律援助、家政服务、敬老助残、留守关注、转化后进等十大服务上发挥作用。
3、在拓展社区服务上下功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注重源头治理,着力化解社区矛盾。坚持“大调解、大走访、大帮扶”工作机制,设立大调解工作岗位。同时,在楼院开展“三员保稳定”活动。目前,社区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564 起,调解成功率达96%。二是注重扶贫济困,着力救助弱困群体。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高社会就业率,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廉租房保障体系建设,普遍设立爱心超市、爱心捐助站及留守儿童“爱心小课堂”,拓展救助范围,提升救助能力。2011年,新安置就业261人,那吉镇医疗保险新增5000人,新建廉租房750套。三是注重心理疏导,着力畅通诉求渠道。整合干部群众调解力量,建立社区调解室、“阳光谈心室”、党代表工作室,开通社区便民服务热线,设立社区举报信箱,畅通社区居民诉求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取得成效
自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活动以来,阿荣旗充分调动了社会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群众的热情,受到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和衷心拥护,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管理的服务体系。基层党组织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服务社会的窗口,是社会管理的根基所在。近几年,阿荣旗从加强完善社会管理场所建设入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社会管理场所,筑牢了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整合相关资源,建立管理体系,消除管理“真空”和“死角”,为社会管理提供组织基础。
二是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以“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为目标,激发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采取志愿联建的方式,组织退休干部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少先队志愿者等队伍,开展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在农村以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目标,实行民主管理,引导村民成立自治性组织,促使群众自己争取自己的利益,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
三是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能力。一方面,深入开展“大帮扶”、“大结对”、三联三帮四促进”、“双承诺”、党员一日保洁、一日捐献、社区义工奉献日等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适合广大群众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居民救助社会弱困群体的热情。今年全旗党员共承诺为民实事1.4万余件,现已履诺1.25万件;全旗党员干部与弱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1001对,投入帮扶资金累计达到40余万元。另一方面,以“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为总抓手,以“全市充分就业示范旗”创建活动提高就业率,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达到90%、97%和95%以上。
四是进一步增强了社区服务社会的能力。对农村、社区党组织实行“星级”管理、机关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同时,依托“十进社区”、在职党员服务在社区、“温馨365工作室”等活动载体,整合辖区单位、人才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行“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式,在社区重点开展了托老携幼、家政便民、爱心超市、残疾人技能培训等服务,切实增强了社区困难群众特别是退休老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目前,社区建立托老所5个,基本保障了社区空巢老安享晚年。
三、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正不断增加,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公共服务有限,社会管理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管理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社会管理人员馈乏,满足不了日益复杂的社会管理需求。二是参与意识淡薄,社会管理力度不够。部分党组织对社情民意综治维稳情况了解不多,且社会管理和稳定工作比较麻烦,不容易出成绩,致使部分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意识不浓。三是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管理难度增大。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城市中的自由人增多,并且大量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区寻找就业机会,暂住人口大量增加,社区对实有人口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四是行政负担过重,社区自治功能不强。社区建设多由政府主导,社区资源主要由政府配置,并且社区居委会承担的更多是某些行政职能和社会管理事务,而这些导致居委会主要是“向上看”,社区自治功能却被削弱,基于这样的基层权力体制,社区组织往往很难对社区自身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进而很难让社区居民产生归属感。
四、对策建议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注重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通过开展双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中以身作则,并发挥扶贫济困、化解矛盾、心理疏导等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同时,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章程和规章制度,形成党员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记录、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使志愿服务成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经常性活动。
2、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注重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发展民生事业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要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思路,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城乡对接。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3、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注重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化解矛盾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而矛盾产生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全面推行流动党员鸢式管理法,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管理主体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发挥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作用,促进流动党员成为返乡创业、带动致富、遵纪守法的党员典范。要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建立以旗乡两级调解员为主,党员调解志愿者为辅的调解队伍,全力做好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解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抓好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评比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6.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 篇六
从登上讲台起, 我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中。很快, 我发现仅有工作热情远远不够, 特别是新课标、新课程的实施, 要求教师不只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 还应该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悟出了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必须一边教学、一边进行学习科研;同时在班级管理上意识到:我的孩子是“90后”, 是新新人类, 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是面临的紧迫课题。班主任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思想,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全面提高素质。
一、改革班级管理模式, 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
我把管理班级的权利与学生分享,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1. 改革班级干部设置体制。
我把原来的班委会改成“八部制度”, 即学习部、纪律部、劳动部、纪检部、秘书部、管理部、财政部、体育部, 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除设部长外, 部长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等, 这样可以使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使更多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上学期, 我采取民主方式和学生一起制定八 (5) 班班级规章制度;制定八 (5) 班班级基本目标。
(1)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三个学会:以学习为中心, 纪律和卫生为两个基本点,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
(2) 八 (5) 班“八荣八耻”。纪检部负责监督、检查各部委的工作, 如果学生对班级各部委工作有意见, 就可以向纪检部投诉, 由纪检部进行调查处理, 并向班主任汇报。这样, 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 更感到了一种责任, 一种制约, 一种监督, 从而不断完善其工作。
3. 通过组织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如“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爱家庭”等班队活动,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 英语课堂上兵分八组, 八仙过海, 都有神通;我们承担了《范进中举》公开课任务, 学生的排演的课本剧声情并茂、惟妙惟肖, 其出色表现有口皆碑;在大型的经典诵读活动中, 学生在朗诵、舞蹈、歌唱等方面大显身手, 或婀娜多姿, 高亢洪亮;或玉树临风, 婉转悠扬。
4. 引入竞争机制, 增强危机与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 既培养了竞争意识, 又提高了竞争能力, 更塑造了自强自立、坚忍顽强的品格。
(1) 八仙过海分组竞赛:全班48人分为八组, 展开方方面面的比赛。
(2) 奖惩分明:黑板左边醒目写着:我行, 我能行, 我一定能行。
每个同学都榜上有名:红花代表成绩优秀, 绿花代表没完成作业,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就会收获黑花, 半学期一汇总奖励前五名。
(3) 进步宣言:为鼓励聪明而不上进的学生, 我和他们签订“进步宣言”明确责任和义务, 给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
(4) 高利贷:考试未达标的签署“高利贷借据”, 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5) 设“黑马奖”:给每位同学成为黑马的机会和勇气, 不附加惩罚措施。
(6) 评选十名“春之使者”:让全体学生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积极上进。
在竞争中要强调合作意识, 使全班同学团结合作, 携手进步, 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取得更大成绩,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
1. 我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 团结各位任课老师并肩奋斗。
不以自己的成绩遥遥领先而沾沾自喜, 却为各门学科的齐头并进而津津乐道。在学生面前, 我是一个身份特殊的老师;在老师面前, 我是一个身份特殊的“家长”;在老师和学生面前, 我又是一个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2. 尊重家长, 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 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 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给自己带来多大麻烦, 肚子里有多少气, 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 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 态度和蔼地向他们解释, 与他们交谈, 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由此得到了家长的信任, 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1) 实行“收获单”制度:让孩子全面准确地记住作业, 让家长了解和督促孩子, 成为我和家长交流的平台。
(2) 在考试前或学期初给家长写信汇报学校大事或假期安排,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教学教育效果显著。
我班的赵强, 父母在青龙开了一个铁矿, 无暇顾及孩子, 导致孩子上网、乱交朋友、迟到、不认真听课、不写作业……但他特别聪明且正直善良, 我委以英语课代表之任, 经常鼓励他, 同时与家长经常交流, 我对孩子的诚心和关爱感动了家长, 赵强的妈妈放弃了青龙的事业回来专门培养、陪伴孩子, 伟大的母爱如同催化剂使孩子在各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绩有了长足进步, 家长会上我拉着赵强妈妈的手:“孩子还小, 扶上马再送一程吧?!”妈妈的回答很干脆:“老师, 你放心我再也不走了, 钱再重要也不如儿子重要!……”与家长同心, 合力无边。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 我们班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主要归功于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 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 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 通过师生的相互配合, 进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1,2]。当然, 班主任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如果学生有怨言, 班里有冤案, 这就是班级建设的败笔。
看到学生的进步倍感欣慰,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每天如风中的陀螺疲于奔命。对学生付出多了, 就忽视了自己的孩子。记得有一次,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学校回到家时, 突然想起来孩子还在幼儿园里。孩子哭了, 我也哭了。的确, 作为妈妈, 我有愧于自己的孩子;作为军人的妻子, 我有愧于保国戍边、风餐露宿的丈夫;作为女儿, 我有愧于并不年迈就猝然辞世的父亲……但作为老师, 我无愧于我的学生。一直以来, 我自认为身为人师、鞠躬尽瘁、问心无愧, 可当我想到:汶川地震中祥和宁静的校园顷刻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一幅幅画面触目惊心, 一片片废墟中隐藏着多少师爱的故事, 一幕幕洒满人性光辉、彰显崇高师德的场景感天动地, 多少位教师灾难到来之时, 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特殊的师爱。与灾区的教师相比, 我的付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大浪淘沙, 方显英雄本色;暴雨冲过, 更见青松巍峨。以后的路还很长, 我的努力和奋斗永不停歇。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要继续在这三尺讲台上扮好班主任的角色, 运用创新与自主管理理念, 创立特色班级, 实现自己的价值, 丰富自己的人生。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 是学生成长最直接的环境。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管理与自主教育的机会, 把班级管理让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特别是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协调、协作能力, 其意义深远。
关键词:班级管理模式,创新手段,自主管理型班级
参考文献
[1]王宝祥主编.创造性的建设班集体.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
7.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篇七
【摘要】信息技术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文章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手段来促进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实施模式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应用原则;实施模式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育的先锋。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日趋丰富,手段也日益完善,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技术可以使教育更有成效、更富有个性,更为迅捷的学习,同时使教育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使受教育机会更加均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惠及到接受教育的每一个人。“我们在为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而雀跃得时候,我们那些特殊的同胞正以他们特殊的方式惊喜地关注着信息技术的一举一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那些特殊的同胞更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1]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促进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将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1 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教育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重点建设的内容。许多特殊学校的领导认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学校就能够进行信息化教学,就达到了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只是简单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更加是软硬件的协同作用,缺少软件的支持,硬件只能是简单的摆设,不可能发挥出其对教学的强大支持作用。因此,为教学提供保障的信息资源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矛盾。特殊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方面的状况(1)特殊学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教师是信息化的参与者、利用者和执行者,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理解将影响着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特殊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计算机教育水平,对信息化的内涵理解很肤浅,这与特殊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缓慢有关,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发展比较薄弱的部分,特殊教育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会有相当多的困难,这种现状严重地影响着特殊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目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形成正确的理念。
(2)特殊学校教师接受培训情况
教师参与信息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内容,但培训的内容是以普通教育为样本;培训后,教师难以把所学的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教学中,再加上特殊学校的信息化设备相对落后,没有办法使用。因此,特殊学校的教师必须把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放在教学设计和信息化准备的最重要位置,教师在校内培训过程中,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训练,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3)特殊学校学生在信息化方面的状况
特殊儿童是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使其身心的发展异于正常发展规律,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借助于教育上的特殊帮助,才能充分发展其潜在能力的儿童。特殊儿童也称为发展过程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特殊儿童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在特殊教育中使用的是相对狭义的概念,主要是三类特殊儿童,即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也就是常说的盲、聋、弱智。特殊儿童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特殊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总体上看,特殊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方面起步比普通教育稍晚,进展迟缓,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也阻碍了他们与普通儿童共同通向未来的进程。为了吸引特殊儿童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都要考虑他们的兴趣和特殊需要。
二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具有以下优势: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特殊教育中,每个学生的需要都不相同,因此因人而异式的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多媒体计算机强调人机交互,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将自己的体会、疑难、建议及时反馈给多媒体系统,并通过多媒体系统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个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真正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是其它任何教学
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且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简单的单一刺激,而是集图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感官于一体的综合刺激。由于特殊儿童的大脑或其它器官受损,使其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具有特殊性,因此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补偿其缺陷是特殊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这对于知识的获取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从记忆的角度看,同时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会明显提高记忆效果,学习者可以自行调控信息呈现速度,重复使用,小步骤、多循环,以增强学习者对知识的保持。多媒体网络可以使盲童、聋童、肢残儿童等存在行为困难的学习者,足不出户就能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得到有关老师的指导。与全球互联网结合,多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谓“不受时空限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来源不受限制,多媒体的信息来源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如火山爆发、海啸、医学手术等,都可详细真切地呈现在学习者眼前;二是指信息的获得不受时空限制,多媒体信息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实现远距离输送,达到资源共享。
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原则 1 正确运用缺陷补偿理论
“缺陷补偿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将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3]。比如: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语言和听力能力,为了补偿他们在听觉上的障碍,就需要加强他们的视觉观察力和头脑分析能力;视力残疾的儿童由于丧失了视觉能力,因此要加强他们在听觉和触觉上的能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体现补偿性原则。我们可以在听力残疾儿童的教学中较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用不能用语言(手语)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繁琐教学语言的重复无效的使用,又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对新知识有了认识,从此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点。在盲童教学中利用他们听觉的发达,对于难于理解的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播放表现这种情景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想象能力。补偿性原则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显得更加必要和合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特殊教育教学是以形象直观为其特点的,但是直观的感性的教学只能产生表象认识,知识的掌握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注意将直观性与抽象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一些已有的材料重新组织,编制成教学软件和相应的素材库,它们是记录、存储、传输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制的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严格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检验教学效果标准的基础,技术性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艺术性是为科学性和技术性服务的。三者有机地结合能够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体现出无穷的魅力。例如: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最年轻的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合理地应用互联网的优势,会使我们的受教育者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和帮助有特殊需求者回归主流社会。正确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尺度原则
在特殊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率。但凡事要讲个“度”,过犹不及。多媒体技术虽然拥有很多优势,但不可能是包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所以那种期望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教师作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就不会突出,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实施模式 1 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实施模式[4]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根据学生的最大需要,提供给他们能够接受的最适合的服务方式及最有效的处理策略。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等感觉器官,从整体入手注重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形象、生动,使得学生能透彻理解,系统掌握,灵活运用。对于就读于普通中小学中的特殊学生我们更要制定个别
辅导计划,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来实施。多种教学策略的针对性的运用将满足特殊学生的身心智力发展。
信息技术解决特殊学习者问题的方式和策略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课堂中解决学习者问题所发挥的优势。对于这些特殊的学习者,教师可采用直接服务方式或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认知能力不高的学习者,教师可以采取程序教学法,对问题采用小步伐、由易到难地分析解决,每前进一步都给学生积极的反馈,从而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生活技能培训中信息技术实施模式我们进行特殊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教师要尽量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定期给老师发E-mail,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查找所需的信息,要充分利用客观环境,适时地激发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积极性和实际需求,加深学生对信
息技术的驾驭能力。还可以使用视音频资料帮助学习者纠正口形、发音;鼓励学习者利用语言进行交往,引导学习者正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展示给其他学习者。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意适时地激发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需要,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这样既能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又能加深对学习者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职业技能培训中信息技术实施模式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特殊学习者回到社会生活中,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因此,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强化劳动技能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一些技能培训课程,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习者完全理解掌握技能培训的每个要点。
五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建立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机制(1)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换
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教育观念对人们的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念变革是先导,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质量与效益提高是目标。
在特殊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涉及有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建设,二是特殊教育观念的建设。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出现而产生。
(2)加大特殊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特殊学校的教育经费是由国家统一由财政划拨的,但是所有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提出经费困难。尤其是“买
得起马,配不起鞍”是许多校长的共同问题,有的学校还在配备信息化设备后,要负债前进。政府要在政策上对特殊教育有一定的倾斜,重视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增加对特殊学校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特殊教育工作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3)设立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
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也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在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建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特殊教育信息化提供咨询和指导,协助学校制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评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适合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组合成适用的课件进行教学,对特殊儿童的个别训练和缺陷补偿提供帮助。优化特殊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建立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库(1)优化特殊学校的信息化设备
开展或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首先要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装备,需要加强教育的物质技术建设,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针对特殊需要的儿童,除了要有与普通教育相同的信息化设备以外,还要有适应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的设备,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2)建立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库[5] 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有强大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的支持。对于教师来讲,高质量的备课,合理有效地利用积件、课件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教师的再学习等等都离不开强大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的支持;对于学生来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能力,不仅需要教育信息资源库,而且其质量的高低也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建设内容,根据中国特殊儿童数量多、80%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
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并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建特殊教育学校一次性投资太大等国情,特殊教育的发展区域性明显。信息化教育的开展可以改变这种不均衡,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方式让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必须有系统的、丰富的、科学的教学信息资源的支持,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日益显现出其必要性。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库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需求。
结束语
8.工商监管体制与手段创新的思考 篇八
【内容摘要】工商监管既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同日常监管实践紧密相关、具有操作性强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工商监管的基本理论及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辩证地讨论了工商监管体制创新与手段创新的对策问题。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工商监管和监管体制与监管手段的概念,讨论了市场监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着重就工商监管体制与监管手段的发展演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在继承发扬现有监管体制和监管手段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商监管实际,探讨了改革和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与监管手段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工商监管 体制创新 手段创新 对策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商监管体制和监管手段的创新,是工商部门实现职能转型的重大课题。2006年 4月26日至27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在河北考察时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工作,推进监管体制和监管手段创新(以下简称“两个创新”)。”它对于指导和促进工商监管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监管体制与手段,是工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工商监管,是指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授权一定的经济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依法实施的行政监督管理。“工商监管体制”属于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体制的范畴,它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所设置和构成的工商管理机构和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工商监管机构体系及其法律地位,相互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等等。“工商监管手段”是工商行政管理方法的具体化,是工商部门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工商监管的行政执法手段,根据工商行政管理的方法特点和职能要求,工商监管的手段概括起来就是行政执法。表现为工商部门运用行政许可、行政措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执法手段,以强化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职能。因此,工商监管职责是“体制+手段”的总和。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工作全局,既是工商部门理论武装的重要课题,也是实践体制与手段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推进“两个创新”,是工商监管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商监管要全面发展,转变观念十分重要。转变观念作为强化工商监管能力的对策之一,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还未准确地把握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有些方面仍停留于对集贸市场监管的程度。因此,对于工商监管工作来说,转变观念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但这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转变观念就是要求广大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清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调准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集贸市场监管中摆脱出来,增强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二)推进“两个创新”,是工商监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市场管理虽然不完全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进行,但也还是占绝对的主体地位,而未形成多层次、均衡的市场监管网络结构。市场经济要求工商监管呈多层次、多元化、均衡的网络体系,要求分解传统的政府职能,由完全直接管理变为更多地间接管理,将更多的市场职能逐层 分给社会组织和个人,由它们分担部分管理职责或配合政府机关管理市场。就工商监管体制改革而言,也就是要建设“法制工商、服务工商、责任工商、效能工商”,进行一次反映体制发展规律和高度规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工商监管由“传统管理型”向“监管执法服务型”的转变。因此,就要加大各种非政府组织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进一步改革市场管理体制,明确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监督力量的辅助作用。
(三)推进“两个创新”,是工商监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在动因。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市场是工商机关从事监管的主要方法,是实现职能到位的基本措施。监管手段创新是新的历史时期给工商机关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业态的变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生产与流通界限早已模糊,我们所监管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监管范围越来越广,市场监管难度越来越大,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增强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没有现代化的监督手段,就无法履行监管职能。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迫切需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创新监管手段,主动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在监管手段和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工商监管的科技含量。
二、创新监管体制与手段,是工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工商监管体制是相对宏观调控的微观监督的市场管理体制和制度。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以履行对市场进行规范、监督、查处为主要任务。随着经济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商监管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从而形成以工商监管为代表的、有特色的市场监督体制。目前这一体制已基本成型,表现在:工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的行政执法 机关的地位已经确立;工商监管的市场监督执法体系已经建立、日趋完完善;工商机关的市场监督的权威性日益提高;工商机关自身的管理体制逐步得到完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工商监管手段有所改进,法律体系逐渐完善、监管模式正在重新建立、监管方式日益转变、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但现阶段的工商监管尚未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宏观调控体制过滥。行使计划、组织、调控市场职能的流通管理机构过多,易于导致阻碍流通,分割市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调控手段不健全,缺少力度,职能不到位;机构设置多而散,也容易影响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有效地发挥职能,降低了管理效果;现行的分销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缺陷,基本上是一种“主体管理”模式,政出多门,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扯皮现象,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成本较高;各流通主管机构都意欲统管某类商品的整个流通过程,包括市场监督,但实际上由于体制、机构、人员、力量等原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市场微观监督体制不顺。一是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许多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二是机构设置理念错位,职能重复交叉的问题;三是工作运转机制不顺,体系设置不科学;四是资源保障强度不力,财政保障不足,筹集经费精力牵制大,人力配备不足,编制少,任务重;五是工商长效监管机制尚未形成,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在客观上对一些影响市场秩序的重大事件把握不准或不能正确预见。
(三)工商监管市场手段缺乏。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表现在一些地方区域性、集团性制假售假活动越来越高明,有的制假活动已由 过去单兵作战和简陋小生产,发展为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有的甚至利用电子商务售假,利用网络搞传销,利用现代科技搞违法犯罪活动。而作为负担市场监管执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其他行政执法部门,无论是打击力度还是执法力度都远远不够,这除了主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不高。表现在打假手段有限,办案所需经费短缺,办案装备落后,执法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绩效考核机制不全,许多工作“考”而不“核”,这一切都说明,加大市场监管的科技含量已成为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三、创新监管体制与手段,是工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行的工商监管体制与手段是在经济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建立的,还存在旧体制的管理方式及弊端,因此必须进行创新,对此提出如下对策。
(一)改革市场宏观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综合管理体系。首先,精简管理机构。保留那些综合性的经济管理部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撒并那些不必要的部门管理机构,弱化一些市场专业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将市场调控职能和手段由综合性经济管理机构掌握,以便使市场调控得以简化、统一、有效。
其次,改革分销体制。政府要把改革分销行政管理体制尽快提上日程,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流通管理体制和协调机构。我们认为,在改革管理体制和设立管理机构过程中需要把商品分销和流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考虑管理体制的改革,制定出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通过制度创新和强化法制来拆除各种市场壁垒,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第三,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调控手段,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经济杠杆、参数控制、信息导向、物资吞吐等手段,对市场进行科学、间接地调控。为此要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如 宏观制度建设、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建设、统计制度的建设、全面规划建设等。
第四,改革财政体制。要在树立大财政一盘棋意识的基层上,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执法办公经费和公务员个人工资、津贴、福利、奖金等由市财政统一全额拔付,不再实行以收定支、“分灶吃饭”、差额预算等现行办法。
(二)健全工商监管组织机构,着力构建统一运行系统。第一个层次:市工商局的机构设置。内设机构设计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应与国家工商总局基本保持一致,实行“蜂窝煤”式的上下对口专业管理模式。或设计有机的附加结构,如注册登记、经济检查、专业分局、质量检测、信用监控等机构,更能适应现阶段工商监管工作的特点。市工商局的权限职责划分要注意改变目前权大责小的现状,重点履行立法调研、宏观指导、宏观监管、组织协调的职能。
第二个层次:区县工商局的机构设置。应根据市局机构设置模式,按监管职能适当进行归并整合,建立三大体系实行分管局长责任制:一是内部运转监督保障体系。如设置办公室、行政财务、法制监督、行政监察等科室;二是市场监管专业执法体系。如注册登记、市场合同、商标广告、经济检查等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科室;三是工商监管协调服务体系,如12315网络、信息中心、工商学会、企业信用协会、消委、个私协会等社团性的机构。
第三个层次:工商所的机构设置。机构设置要突出综合执法的特点,内设登统服务室、市场巡查室、经济检查室。目前,工商所在职责履行上应着力要认真研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监管重心下移,市场监管的所有业务要加大属地管辖的份量,辅之以少量的级别管辖和特别管辖。二是要明确权责配置,按照“以责配权、以权负责、权责对等” 的原则,科学配置、明确划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别是区县级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的权力和职责,避免基层责大权小而难以负责,上层责小权大而无责可负甚至滥用权力。
(三)建立工商监管工作规则,完善市场管理基本制度。市场监管的目标是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系列制度。这里的制度,即市场管理制度,是指置于相应的市场管理体制之下的,或构成市场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宏观的和宏观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市场管理制度是市场管理的有效手段,它是市场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应当重视市场管理基本制度的研究和建设。
在监管对象方面,我们应当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中继续推进商品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标准准入、协议准入、备案准入制度和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推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先行赔付等经营自律制度。
在监管领域方面,要切实加强高危行业监管,在市场准入、年检验照、监管巡查、主体退出等重点环节上严格制度把关,通过动态监管巡查随时掌握高危行业市场主体的变动情况,变被动滞后监管为主动提前监管。
在监管方式方面,我们要全面理解和牢固树立“分类监管”的思想,全力推进以信用状况为依据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以行业风险等级为依据实施风险分类监管,以警示信息为依据实施预警分类监管,以经营地域为依据实施区域分类监管,以经营规模为依据实施规模分类监管。
在监管效果方面,对单位要重点考核监管执法服务的效能。考核的重点是执法人员的能力、市场监管的效果、执法办案的质量、服务发展的成果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要注重考核方式的 创新,变“关门考核”为“开门考核”,实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部门、管理对象、消费者参加的“股份制”考核。
(四)强力构建工商监管体系,尽快形成联动网络格局
如何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呢?决不能简单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宏观层次(政府及其职能机构)、中观层次(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行业自律组织)、微观层次(公民个体)共同努力,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监管体系。进一步理顺职责权限,形成层级分工、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合理监管的机制,正确处理好属地管理与统一执法、合理分权与强化集权、放权到位与执法到位的关系,尽快形成执法权相对统一、案件审批权相对统一、指导协调相对统一的执法体系,增强监管实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监管合力。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工商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当中。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完善大要案线索通报和协查制度,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案件的查处。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大经营者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作,适时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建立健全消保维权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一会两站”建设,着力构建设机制完善、运转协调、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基层维权工作网络。
(五)不断提升工商监管手段,加大装备运用科技含量。所谓科技含量,是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式方法在某一项事务中所占的分量和比重。加大工商监管的科技含量,就是要在大力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加快现代化监管技术的应用,更新监管手段和创新监管方法,使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在现代科技的应用上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继续完善行政法规赋予工商监管手段的基础上,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 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快国际互联网建设,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继续推进研发建设工作,加快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入库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安全;全面应用现有各业务信息系统和工商所分类监管平台,严格应用考核机制,促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发展;继续抓紧开发联合征信系统,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整合共享,为全社会企业信用信息应用服务;要把跨区域联网应用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年检和日常巡查、立案调查、专项整治、申诉举报办理以及其他查询应用工作环节中,实现全国黑牌企业数据的适时应用。其次,要积极采用新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推动监管执法由使用信息技术向综合开发利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转变。要按照全面打造“科技型”工商和市场监管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执法车辆、食品速测设备、广告监测设备、信息通讯设备等现代装备建设,由单一化、品种少、覆盖窄、以局为主向多元化、诸品种、宽覆盖、以所为主的转变;要广泛引进和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检测手段、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管理工具等多种科技手段,对市场主体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实施全程有效监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科学性、准确性。
9.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 篇九
一、网络化治理内涵的析评
网络化治理作为当今社会科学、特别是公共行政领域最为热门的概念之一, 在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治理战略研究中广泛运用。从社会学和行政学的角度理解, 网络化治理是建立在连接公共部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成员之上的网络结构治理形式。
(一) 网络化治理内涵逻辑梳理
对近二十年网络化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分析, 其内涵逻辑可以做以下梳理:
1. 网络化治理内外部资源整合和渗透。
网络化治理中的网络形成是基于多元主体之间对资源的相互依赖。是对在公共部门中的碎片化资源如何进行合理利用所作的战略性回应。基于此, 网络化治理是公共政策制度和执行的新机制。从资源整合角度来讲, 网络化治理是基于网络主体之间共同观念和目标而形成的良性互动的制度化结构, 其自身在建构、运行、修复和发展等方面具有清晰逻辑和规范。比如, 行为者的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对行为的认知和共同的期望和目标。由此可以认为, 网络化治理是参与者之间相互联结, 权力、风险和回报分享, 它是一种与传统层级制相对的治理新模式。
2. 网络化多元主体间的横向合作。
随着经济社会复杂又多样的变化趋势, 传统官僚制、市场化治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治理的需求, 需要网络化治理模式给予补充。网络化治理模式, 公共部门需要与内外部参与者之间在信任的前提下形成共益伙伴关系, 通过合作、联合行为取代竞争, 在推进中结成融合、合作互助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理性。网络化治理模式, 公共服务更多地依靠多元主体之间横向合作。
3. 网络化治理追求理性治理。
多元化治理主体为追求治理目标一致性, 需要政府或者权威机构建构制度化治理机制, 保证多元主体有效参与, 形成联动体系。网络化治理将政府一些公共事务责任转移给多方参与者, 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资源, 为具备公共价值的共同目标实现进行合作。通过网络化治理, 社会多元化治理主体之中社会各方力量成为权力的媒介。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机制, 与传统的等级制、官僚制相比, 更加强调治理主体各方在相同规则、制度的制约和规范下为实现共同公共目标而构织互相配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治理网络。因此, 网络化治理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理的机制、运行和评价等方面的逻辑性和制度性与传统的等级制、官僚制相比更加强调治理理性。在网络化治理中, 参与主体各方共识与分歧共存, 通过协调, 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二、社会网络化治理必然性分析
网络化治理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西方国家经济衰退和政府陷入困境。政府过多管控和干预无益问题的解决, 甚至可能造成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侵蚀,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寻求新的社会治理机制, 通过建构市场化、社会化等治理理念, 弱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角色定位, 趋向与私部门共享社会治理角色, 重构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网络, 随之带来的是“公共”内涵和运行过程的变化, 复杂性会加大, 公共服务质量有明显改善。
(一) 网络化治理是信息社会条件下社会治理的重要选择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现代化时代, 社会趋向多样化, 信息传输高速、信息媒介多样, 信息分享层面复杂。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几乎没有障碍, 社会成员表现出更多的是自由、个性化和异质化。在此情势下, 政府及公共部门需要更多依靠、协调其外部资源来实现目标, 来达成使命。
(二) 纯粹的层级制管理已不能应对社会日益复杂带来的问题
传统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都由政府内部事务机构和人员来完成, 这也基于传统官僚体制下, 等级制和政府权威是行政的基本特征, 政策制定和执行, 包括供给公共服务也依据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达成, 结果导致治理理性不足, 工作效率不高, 忽视事物多样性及个体的个性发展与能动性发挥。随着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 社会分工细化和权力的分散, 组织边界消解, 各种社会问题多重滋生并趋于复杂化, 这样的社会状态, 政府一家是没有能力决定社会发展面临的治理挑战。政府公共部门需要所有参与者进行协调和合作, 其角色应从“公共管理”转变为“治理”。概言之, 仅靠政府力量难以完成社会治理使命, 需要重构比传统层级结构的官僚制更为理性、更具海涵性、更有适应性的社会治理模式。网络化治理从其多元横向架构上具有灵活性、广泛性和协调性的优势, 其运行是以问题导向来选择多样治理方式和手段, 这种治理模式更能适应当代多样公共服务的需求, 有效应对伴随社会日益复杂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三、政府部门在网络化治理中的定位
对网络化治理的全面梳理与察考, 可以有这样认识, 网络化治理的兴起对传统官僚层级制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应是正向的, 是起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是传统治理模式的发展。所以, 笔者认为, 当代流行的“传统官僚制面临终结, 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化治理”观点有些言过其实。在网络化治理框架下, 依靠参与者结成伙伴、协调和合作等组成的网络关系执行公共决策, 达成公共目标,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体等权力、利益的平衡。
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公共事业组织实施等方面有许多变化, 非政府的各种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承担传统意义上由政府承担的职能, 政府权力进一步分化, 并且积极促成与其他参与者分享社会治理权力。目前, 尽管网络化治理在解决公共难题时有许多优势, 而且许多政府在公共治理实践中迅速推广到许多层面和不同公共领域, 但这些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政府领导和主导的角色地位, 也不能消除公共部门权威, 政府仍然扮演决策、制定规则、组织等权威性角色。政府在政策制定中有最终决定权。政府及政府人员在治理层级中居于核心地位或者核心团队成员, 他们有影响法律、法规和制度制定和实施的能力和水平。另外, 政府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将其它网络组织更紧密地与外部和公共部门联系在一起。基于此, 笔者认为, 目前社会治理体系应是政府主导层级制模式和网络化扁平横向模式的融合。这种治理模式应将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作用放在网络中讨论, 其实网络治理谁来领导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公共部门拥有国家层面及社会广泛资源, 领导和引领者的角色由政府及部门来扮演既是必然也是合适的选择。但由于网络化治理主体的广泛性, 运行的复杂性, 比如多元参与者协商、自我管理, 如何保证向社会分权并扩展等对领导和引领者的能力期望更高。
四、对社会治安网络化治理的思考
在社会治安治理实践中, 针对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和公共安全产品, 网络化治理在优化、整合治安资源, 提高安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率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学者指出, 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离不开一个扁平化、弹性化的网络机构。当前, 我国正大力建构“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治安治理结构, 网络化治理理论对治安治理结构转型以及协同治理的达成, 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 网络化治理理论促进治安“共治”理念形成
从网络化治理的视角, 处于转型期和信息化时代的治安治理者应具有“共治”理念, 这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治理结构调整的逻辑起点。一是资源共享、多元力量合作。这既是对治理部门加强协同配合提出的新要求, 也为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提供了新平台。避免公共安全工作中壁垒森严, 资源独享, 自成一体的传统思维。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 增强治安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二是全局观念。各参与主体要避免本位主义, 通过有效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比如, 针对治安信息壁垒问题, 信息网络运用部门要加强设施共建共享, 完善治安情况通报等制度。
在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建设中, 治理者要有网络化多方参与思维。一方面多方参与者在维护公共安全, 涉及各方面各环节, 要紧密配合、有效互动, 才能形成合力。多方参与和协调配合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方式。协调联动是网络化治理的核心。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 更好地组织动员营利和非营利组织、公众参与社会治安治理, 达到公共安全事务公共治理的目的。比如一些地区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安治理, 将保险风险管理技术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 将保险服务由事后理赔转变为事前风险防范, 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 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网络化治理理论推进治安“共治”结构形成
长期以来, 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体制与中国自身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从本质上讲是整体性的现代官僚体制, 权力核心在政府, 政府负责所有的公共安全决策制定和行动, 管理一切公共安全事务。但实践中, 这种体制会导致部门之间的壁垒, 内部协作困难, 加之外部无法对公共安全部门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导致公共安全部门的共同价值目标往往出现偏向。正于此, 在网络化治理的理论指导下探索构建由政府公共安全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的共治网络结构, 通过制定政策和协同配合提供公共安全服务, 构筑横向联系协作机制, 以此回避官僚制下各自为政和低效率等缺陷问题, 推进治安治理结构重构。
(三) 网络化治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网络化治理致力于行为者的互助合作, 有效的社会治安治理需要政府、市场和市民社会协同治理, 需要公众广泛参与, 网络化治理其属性就是主体多元化和伙伴化, 多元主体分享治理的权力。近30年来, 中国社会结构体系基本实现了整体性社会转化为分化性社会, 但社会组织发展滞后, 从数量和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都不能满足社会治理的需要, 严重影响治理的效能。社会治安治理能力提高, 培育成熟的社会组织是前提, 用法律制度形式定位社会组织地位, 明确社会组织在为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制度化引导社会参与机制的健全, 发挥社会自治功能, 包括社区自治和乡村自治, 通过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办法和措施, 促进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有了成熟的社会组织, 利用网络化治理架构和相应机制, 改变了公共部门的职能及运行方式, 对许多涉及民生的公共安全事务, 政府都可以以委托、授权, 指导、契约等方式吸收非政府类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参与共同行动或转移实施。从现象来看, 政府及公共部门在不断削弱自身社会地位, 社会作用在不断消解。但实质上, 由于政府扮演的是指导、协调和主导的社会治理角色, 尤其是在网络化治理中对网络中各个参与方关系的协调与凝结, 同时政府行政也完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 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相比传统行政方式要求更高, 水平必须更强。
(四) 网络化治理理论推进治安治理方式创新
网络化治理理论从“共治”的层面引导参与者共同承担安全风险防控责任。运用网络化治理思维, 政府公共部门引导参与者积极介入社会风险防控实践。比如,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引导律师成立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 参与信访问题化解;运用网络治理理念, 与信息运营商互动, 搭建信息平台, 共同解决大家共出面对的安全的问题等, 社会效果较好。因此, 社会治安网络化治理避免了两方面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政府在社会安全事务中唱独角戏。中国在社会管理发展过程中政府大包大揽方面都有较深刻的教训。比如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政府统管一切的行政体制;网络化治理强调政府可以以委托、授权, 指导、契约等方式吸收非政府类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参与共同行动或转移实施。比如,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发挥社会组织在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纠纷排解、社区矫正和社帮教, 风险评估等方面作用。社会治理各种资源都分解给了多元化的参与主体, 也不可能仅仅绝对依靠政府公共部门或市场, 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凝结各方力量, 需要协同治理, 需要政府对多元协作体系的引导与监管。现代社会在安全方面存在各种变数, 公共安全风险因素多, 各种安全问题发生频率高, 涉及范围广, 对社会影响大, 只有政府与社会共同作为, 才能做好平安建设。在引导、激发社会组织与成员参与意识, 发挥能动作用时, 党委领导、政府要履行引领和主导责任。另一方面, 公共安全产品过渡市场化。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间我国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导向就是市场化, 导致了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这对公共安全领域的市场化也有警醒作用。
综上, 网络化治理理论顺应了社会多元利益整合的趋势。当前, 社会治安治理通过建构网络化治理理念, 重定政府 (政法公安机关) 角色, 消解国家和社会、公共和个人分离的二元思维, 也不失在治安治理道路上寻找到了新方法, 拓展治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剩勇, 于兰兰.网络化治理:一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J].政治学研究, 2012.02.
[2]徐厌平, 邵梦洁.公共治理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研究[J].求索, 2013.11.
[3]斯蒂芬·戈德史密斯, 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
[4]宫志刚, 李小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09.
[5]于刚强, 蔡立辉.中国都市群网络化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6:93.
[6]孟建柱.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EB/OL].中国长安网.http://www.chinapeace.gov.cn/zixun/2015-09/23/content_11271832.htm, 2015-9-23.
[7]孙健.网络化治理: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J].学术界, 2011 (2) .
【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推荐阅读:
运用心理手段,细化班级管理-班级管理10-30
erp信息化的运用07-21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7-1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运用12-10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10-15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2-29
电教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7-15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专业英语中的运用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