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2024-08-13

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精选8篇)

1.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篇一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将信用卡业务定位为转型发展中的战略性金融产品,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群雄逐鹿的态势。同时,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迅速发展,信用卡发卡规模的不断增长,各类信用卡风险案件时有发生。本文着重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法分析和提出管理策略,借以完善各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卡 风险防范

目录

引言......................................................................................................................................................................1 2.我国信用卡概述..............................................................................................................................................2

2.1信用卡的功能及特点...........................................................................................................................2 2.2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性...................................................................................2 2.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3.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构成因素..................................................................................................................4

3.1恶意透支...............................................................................................................................................4 3.2欺诈风险...............................................................................................................................................4 3.3信用卡科技含量低...............................................................................................................................4 3.4客户流失风险.......................................................................................................................................5 4.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5

4.1完善信用卡的信用政策.......................................................................................................................5 4.2加强技术分析的应用...........................................................................................................................5 4.3完善信用卡债务的控制盒管理...........................................................................................................6 4.4加快信用卡的EMV迁移.......................................................................................................................6 4.5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6 5.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7

引言

信用卡业务多年以前已成为许多国际性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二分之一,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更占了其公司全部利润的七成。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银行的竞争将集中在高端客户、中间业务和信用卡这几方面。信用卡对商业银行首先可以起到稳定客户的作用,银行目前单凭存贷款业务并不能稳定客户,信用卡使客户与银行发生了更多的交易行为,所以信用卡已成为银行稳定客户的一个重要工具;其次信用卡分层次实行差异化管理,有利于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更能帮助银行吸收高端客户;此外信用卡业务还可以帮助银行提高知名度,大大提升银行的整体品牌形象。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大,对我国信用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保证商业银行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我国信用卡概述

2.1信用卡的功能及特点

信用卡,是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人士,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信用卡实质是一种消费贷款,它提供一个有明确信用额度的循环信贷账户,借款人可以支取部分或全部额度。偿还借款时也可以全额还款或部分还款,一旦己经使用余额得到偿还,贝9该信用额度又重新恢复使用。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的种类不断增多,凡是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消费信贷或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片均可称为信用卡。主要包括贷记卡、准贷一记卡、提款卡、支票卡及赊帐卡等。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信用卡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一记名无面值支付工具,具有功能齐全、轻盈易带、方便安全、低成本运行等优点,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它的推广和使用,对于减少现金的使用、改善流通环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将受到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潮流的冲击,尤其是产品众多、服务全面的全能制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拓宽业务范围,向客户提供更多便捷、可靠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强自身竞争力,而信用卡则是众多金融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处优势地位,主营资产负债业务即可带来丰厚的利润,信用卡等中间业务被普遍认为是副业导致重视度不足;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 加之多年来中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展无法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信用卡业务没有全面地渗透到社会公众生活中,因此社会对信用卡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不足,导致信用卡业务发展停滞不一前。2.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之间经济沟通的日渐紧密,西方国家的消费模式也逐渐对我国国民的消费观念产生影响,信用卡的诞生便是其中之一。我国信用卡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截至到2010年为止,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已经超过2.3亿张,通过信用卡进行交易的总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这种健康的大环境之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信用卡的消费方式属于提前消费,因此存在有一定违约的风险,如果未能加以重视,便会对发卡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最终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因素。

首先,由于信用卡能够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利润,因此部分银行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无限制的发行信用卡,忽略了信用卡给银行的经营带来的风险, 导致大量“睡眠卡”的产生, 使银行面临着严重的违约风险。同时,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银行之间时常会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来刺激消费者办理信用卡,使消费者的持卡数量大大超过了自身的需要,为银行的经营买下了安全隐患。

其次,当前我国关于信用卡管理的政策还不够完善,且该政策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对银行卡的主要业务内容进行管理与规范,并非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因此约束力相对较弱。同时,我国也缺少对消费者行为的强制性管理规范,导致恶意透支现象的发生,给银行带来了损失,增大了银行的运行风险。

最后, 随着信用卡发卡数量的增加, 信用卡安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发卡银行为了在追求发卡数量的同时降低运行的风险,往往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管理过严,而对信用记录较低的客户缺乏必要的限制。此外,信用卡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被盗现象,导致信用卡欺诈的发生。3.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构成因素

3.1恶意透支

持卡人的恶意透支是构成信用卡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具体是指信用卡持有者抱着非法占有的目的,使用信用卡超额消费,同时在超过款期限后,依旧拒不归还相应费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会造成银行资金的大量流失,对银行的正常经营造成损害。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过程当中,恶意透支是信用卡最为常见的风险因素,银行可以通过持卡人消费的具体行为来对其进行辨别,考察客户是否可能做出恶意透支的行为,并对其加以防范,从而降低恶意透支的风险。3.2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主要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因持卡人对信用卡保存不当而造成的风险,以及持卡人自身的恶意行为。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疏于防范,导致信用卡丢失或信用卡的信息被人窃取,犯罪分子便可通过持卡人的信用卡进行大量消费,给持卡人与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当前网络消费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大了信用卡信息丢失的可能性,给发卡银行带来的风险。此外,在持卡人进行消费时,商家的雇员常常能够接触到持卡人的信用卡,并有机会窃取持卡人的信息,使持卡人遭受损失。

而持卡人自身的恶意的行为则是利用信用卡从丢失过程中银行政策的漏洞从中牟利。例如,持卡人可以谎称信用卡丢失,到发卡银行进行挂失, 然后利用信用卡挂失到信用卡冻结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大量、密集的消费,使发卡银行误认为是盗取信用卡者进行透支,最终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3.3信用卡科技含量低

磁条卡技术自身的缺陷已构成银行卡犯罪的主要因素,因为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设备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再复制到新的卡片上。在近几年的东南亚,利用磁条卡的技术缺陷,信用卡盗卡犯罪非常猖獗,不法商户和伪卡制造人勾结,当持卡人在这些商户刷卡消费时,犯罪分子利用装载在刷卡器上的读卡装置复制持卡人资料,并即时传送给世界某一地的伪卡制造商,达到盗取他人资金的目的。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磁条卡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银行卡发展的需要。3.4客户流失风险

除去以上风险之外,客户的流失也是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客户流失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销卡或者转而使用其他品牌的信用卡,从而降低银行通过发行信用卡而带来的商业收益,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通常来讲,客户的流失主要是由于客户对银行的配套服务不够满意,或客户所持信用卡已经超出其个人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不断增强自设业务的吸引力,从根本上降低客户流失的风险。

4.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

4.1完善信用卡的信用政策

第一,要建立审批指南,既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明确制定出确定信用额度的标准、证明文件的最低标准以及确定出检查指南与市场相适应的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发挥信用卡自身优势的同时,避免市场开发的盲目性、信用卡循环信贷和追加额度风险的潜伏性等信用卡自身风险;第二,就是要建立客户的评分卡模型,即要确定信用卡的目标客户。评分卡是基于统计学原理而设立的评分工具,是根据银行所提供的数据而开发的评分模型,其功能是对每个申请人的信贷风险进行目标明确的定量评估,即用分数定量表示信贷风险。因此,可以提高信贷决策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可以加强对客户业务的管理控制力。

4.2加强技术分析的应用

分析技术方面,要实施数据挖掘。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的实施%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并加强实时监控。发卡行对于系统内储存的持卡人的各项资料,可以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进行专业的分析研究并进行分类,便可以了解例如开户资料、客户素质、消费偏好、透支期分布以及盈利模式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兼顾积极的营销策略,还可以采用各种积极的手段来管理账户的收益能力。同时,对持卡人的有效跟踪监控也有助于预防风险的转化,对于发卡行来说及时有效的反应并标记出可疑持卡人,不仅有利于将自身的风险防范前移,在银行联网中,也可及时采取连动效应,即引起其他各关联行注意,减少损失的金额,有利于信用卡业的持续发展。4.3完善信用卡债务的控制盒管理

催收策略的有效实施,是以客户的数据库资料的建立和系统资源的共享为基础的。并且建立起一套与业务发展相配套的催收机制和流程,也可以降低业务风险,减少资金损失。但是,在催收业务中,如何识别出那些对于债权人来说的不可接受的风险账户,将成为关键。所以,相对于那些在评估后可能增加透支限额或努力使其透支额维持在其限额内的账户,更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能成为拖欠账户或有成为破产账户趋势的账户上。对这些问题账户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4.4加快信用卡的EMV迁移

要防止信用卡盗卡、伪卡的产生%加大安全系数,就必须从银行卡自身技术上下手,以芯片代替磁条的EMV 迁移,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EMV标准是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标准。相对于目前的磁条卡CPU芯片具有独立运算、加解密和存储能力。该技术的采用能大大提高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并且减少欺诈行为。采用了新的数据加密技术和智能卡之后,ATM和电子收款系统的读卡器从芯片中读取信息,芯片上的一些控制安全程序可与收单系统相互验证,从而提高安全性。4.5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是当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因此尽快建立由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必然。而对于信用卡业来说,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有助于消除商业银行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风险,也有助于降低个人信用业务的成本和提高效率。另外,实现身份验证和电子签名的标准化,建立统一以身份证为识别标志的个人信用代码和相配套的电子签名的数据库,并通过一定手段来控制和约束个人基本资料的动态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网,以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查询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信用卡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的建设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结论

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防范,能够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增加商业银行的经济收益,最终令商业银行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维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磊.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J].经济视角,2011,(8).[2]谭红梅.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探讨[J].金融经济,2010,(24).[3]赵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2).[4]李金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5]薛峰.银行信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6]李新庚.信用论纲=Ml.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7]刘戒骄.个人信用管理=MI.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陈建.信用评分模型技术与应用=Ml.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9]陈建.现代信用卡管理=Ml.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10]吴洪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l.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1]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MI.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2]彭雷清.银行业市场营销{Ml.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致谢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忠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论文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2.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篇二

1.1 透支风险

透支风险在信用卡风险中透支风险尤以恶意透支为严重, 这些持卡人无视信用卡章程规定, 欺银行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能绳之以法, 利用银行信用卡结算, 传递时间差冒险做案, 侥幸逃窜, 消遥法外, 盲目自乐。

1.2 诈骗风险

一般来讲客户在办理信用卡时总是很直观地与储蓄存折、存单相比较。确实信用卡与存单、存折有许多功能相似之处, 但又有与其相比更多的优点和更大的风险。存单、存折万一丢失, 客户只要到办理存款的银行办理挂失即可阻止风险, 而信用卡不慎丢失客户挂失后发卡银行则要上报总行迅速通知到全国成千上万个受理点和物约商户止付。然而由于使用信用卡出示的身份证有效期二十年之久, 其年限跨度之大, 使繁忙的银行和商户工作人员往往难以辨认身份证照片真伪, 且冒用者只要在签字上略施小计便可蒙混过关巧取豪夺而后溜之, 致使挂失后风险仍然存在。

1.3 征信风险

由于目前对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 导致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授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同一申请人可以在不同的银行间多头授信, 并缺少对过度授信的有效监测手段, 为个别信用不良者恶意透支开了绿灯, 形成过度授信, 导致授信风险。同时, 由于信用卡业务竞争中, 放松了对持卡人的信用调查, 对于信用卡申请者的个人资信审查也越来越流于形式, 致使新推出的可透支信用卡在发卡量迅速上升的同时, 恶意透支的持卡者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 增加了信用卡业务产生坏账的风险。

1.4 个人风险

个人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卡持有人安全用卡意识不强, 信用卡丢失后不及时挂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使用生日、电话号码作为密码, 丢失后很容易被破译或被熟悉的人掌握等。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取款的情形占到信用卡诈骗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的情况, 充分说明持卡人安全用卡的意识有待加强。

2 防范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措施

2.1 强化立法控制

发达国家对于银行卡交易的高度依赖是建立在高度成熟和完善的信用体系和法制基础之上的, 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并健全法制。一是加快信用卡运行规则的立法, 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二是加快打击信用卡犯罪的立法现行刑法中只是对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等四种情况进行处罚, 但是根据近几年来信用卡犯罪的新特点, 还应该把骗领信用卡非法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等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范畴, 进一步净化信用卡的用卡环境。

2.2 完善内控监督

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其根本在于操作不规范, 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因此, 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基础管理, 有效降低信用卡经营风险。 (1) 完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 严格制度操作。一方面, 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信用卡章程及制度规定, 严格业务流程, 规范操作程序, 注重加强对受理申请人证件审查, 避免违法或者人为的违规操作。另一方面, 随着跨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各商业银行和银联系统的逐步集中, 对技术标准中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与业务规范不一致, 影响业务开展的制度规定进行完善, 规范标准, 提高可操作性。 (2) 建立多级控制体系, 在落实岗位责任, 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实行风险防范责任制, 明确分解各业务环节风险责任, 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严格内部管理, 使每一个业务人员和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受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 防止见错不纠或放纵。 (3) 建立健全信用卡签发审查和使用监督制度。要加强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的审查, 加强对担保人或担保单位的信誉状况及偿还能力的审查。信用卡发行者要对申请持卡人进行人工调查或发卡行建立数据库。发卡行严格控制信用卡透支用途、最长期限、最高额度和利率档次等规定,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持卡人规定不同的透支额度, 而且各个持卡人的透支额度可以因职业、教育水平和信誉状况不同而不同, 规定持卡人一次消费的最高额度依持卡人的信用状况而动态确定, 出现透支应及时收取本息。

2.3 健全风险转化机制

(1) 严格信用卡担保制度。信用卡担保是信用卡业务中重要的一环。要逐步缩小信用担保、增大抵押担保的比例。资金担保一般属有价证券担保, 应列表外科目核算, 存单抵押应是本行开列的存单, 由营业网点专夹保管, 不得给予挂失和提前支取。 (2) 建立信用卡呆帐准备金机制。由于信用卡是集消费与信贷于一体的结算工具, 有些透支发生逾期或呆帐损失是难以避免的, 因而应按上年度末信用卡吸存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 实行专户管理, 以便风险发生后, 可按规定数报批列支弥补。 (3) 建立信用卡保险机制。积极向保险公司投保, 由社会来分担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是银行信用卡管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 让持卡人参加保险, 使信用卡挂失后短期内的风险由社会承担, 并规定保险与信用卡有效期同步, 一旦信用卡遗失、被盗或被冒领而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按比例赔偿另一方面发卡机构与保险公司协商, 确定责任范围, 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保险费, 当发生风险损失时, 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2.4 养成安全用卡的良好习惯

信用卡持有人应避免信用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化, 以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人掌握或猜测的数字作为密码;在ATM 提款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异常人或物, 输入密码时用手在键盘上方进行必要的遮挡, 防止密码被偷窥;一旦发生ATM 吞卡情况, 不要轻信机器旁边张贴的信息, 而要及时与开户银行联系, 寻求帮助;在刷卡消费时, 信用卡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等。

参考文献

[1]张德芬.论信用卡法律关系的独立性与牵连性[J].河北法学, 2005, 4:59.

[2]宋小桃, 王宏芹.关于银行持卡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经济论坛, 2005, 10:64-65.

[3]武剑.中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前景分析与策略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 2003, 2:40-43.

3.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篇三

关键词:债券市场 中小银行 信用风险 内部评级

从2014年初至2016年11月,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一个近3年的牛市,期间债券收益率水平一路下行。到了2015年四季度和2016年,市场出现了“资产荒”,大家明显感觉钱越来越难赚。一方面,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且收益率曲线非常平坦,市场调整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的信用风险在不断累积,时有违约事件发生。

这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债券市场“新常态”,债券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处于一个低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阶段,这就需要投资者引起重视,在努力增厚收益的同时,切实做好债券市场风险的把控和防范工作。

债市“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当前,债券市场出现了收益与风险相背离,低收益率与高信用风险并存的“新常态”。

(一)收益率已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16年11月24日,各债券品种到期收益率较2014年初均有大幅下降。从10年期利率债来看,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175BP,国开债下行263BP;从5年期AA+级信用债来看,城投债、中票分别比2014年初下行380BP、327BP。

在收益率下行的同时,各品种债券与国债的风险溢价也在快速收窄。比如AA+级城投债与国债的信用溢价从2015年1月4日的210BP下行到2016年10月21日的70BP。同时,期限利差也在收窄,并且呈现出信用等级越低,信用利差下行幅度越大的特点。

所以目前的债券收益率曲线,一方面是曲线整体在不断下移,另一方面曲线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平坦,投资的骑乘效应1在减弱,投资交易的机会在减少,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感觉钱越来越难赚了。

(二)违约事件频发

债券市场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违约事件却时有发生。债券违约的标志性事件是2014年第一只公募债券超日债违约。

此后,债券违约从交易所市场传导到银行间市场,违约主体也从中小企业,向大型民企、地方国企、央企蔓延;违约债券包括了公司债、企业债、短融、中票、PPN等多个品种,基本实现了债券品种的全覆盖。到了2016年,债券违约进入到了一个加速爆发期,桂有色、东特钢等相继违约。2016年4月,中铁物资突然公告申请168亿元债券暂停交易,彻底刺激了市场敏感的神经,刚兑的信仰曾经一度被动摇。从2014年至2016年11月,市场违约债券超过了90只,违约金额超过了400亿元。

2014年以来信用基本面实际上是出现了恶化趋势,信用利差本应该随之扩大,但在货币充裕、“资产荒”的背景下,信用利差继续收窄,已经与信用基本面形成背离,隐含较大的风险,并且呈现出了信用等级越低,信用利差下行幅度越大的特点。“资产荒”导致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漠视,恰恰是目前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

债市“新常态”可能长期存在

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部分落后企业必然出现经营亏损甚至破产重组,因此基本面的信用风险在增加。同时,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央行也有意维持宽松的货币供给,目前市场资金面处于一种总量宽松的状态。所以基本面信用风险恶化、资金面总量宽松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长期存在,进而使得高风险与低利率的债券市场“新常态”将长期存在。

(一)去产能、去杠杆过程伴随经济增速放缓,信用风险必然加大

国际经验显示,GDP增速等宏观指标与债券市场违约率高度相关,经济下行时间越长,信用风险涉及范围越广。虽然9、10月的经济数据有了一些积极变化,短期内看有企稳迹象,但经济整体仍面临下行压力,权威人士判断,经济的L形走势将维持较长时间。

在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环境下,以及受投资者对过剩行业信用债需求减弱的影响,过剩行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加之企业自身经营性现金流不理想,整体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呈加大态势。

(二)为保障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货币总量将维持相对宽松,收益率曲线也将维持在相对低位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资金市场处于整体宽松的状态。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长期维持在2%附近,央行7天逆回购稳定在2.25%。

央行维持稳定的货币供给,除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对冲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从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产下降了4.57万亿元人民币。二是顺利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根据财政部的计划,截至2014年底的14.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将在3年时间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完成置换。截至2014年底,我国债券总市值才29.4万亿元,若要在3年时间完成10多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必须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足。为了达到对冲外汇储备下降、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稳定增长的目的,2015年至今央行进行了多次降准,并加大了公开市场净投放的力度,目前市场处于一种总量宽松的状态。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范举措

(一)增强对外部评级的辨识度

以前中小银行投资的债券品种主要是利率债和高评级的信用债,但在收益率下行的压力下,投资债券品种的信用中枢下沉明显。目前中小银行投资债券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外部评级,但外部评级存在着风险辨识度不高的问题。

一是外部评级等级分布过于集中。目前,94%的信用债券集中于AA、AA+和AAA三个信用等级,其中AA评级在整体评级中占比高达46%。很多机构的投资准入底线就集中在AA这个水平,但放眼望去,市场上都是AA及以上评级,这里面企业资质状况良莠不齐,严重困扰着投资机构的信用风险识别工作。

nlc202309090501

二是级别调整迟缓且不充分。外部评级调整不能够客观反映经济下行和企业信用资质下降的趋势。一个是评级调整的滞后性问题,一般是在企业已经出现了风险后,评级机构才开始下调评级;另一个问题是在信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评级上调的债券却明显多于评级下调的债券,70%的调级是从AA-调整为AA,或AA调整为AA+,信用风险之外的因素对评级调整的扰动较大。

在评级下调方面,外部评级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014年以来,外部评级下调次数持续上升的行业,其中采掘、机械等行业下调明显,采掘、军工、饮料等行业下调次数逐年上升,此类行业信用风险呈扩大趋势。

(二)借助外部力量完善风控手段

中小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起步晚、经验不足,因此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提高自己的风控水平。

1.借助委外业务的开展,中小银行可凭借券商、基金强大的投研能力和风控手段,提升自身对宏观经济走势、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并可以取经学习债券评级方面的建设方案,为我所用。

2.与专业的评级机构合作,借助专业力量,提供定制化的债券风险服务方案。包括风险债券提前预警、对已投资债券进行定期体检等,识别潜在风险,都对中小银行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水平有所帮助。

(三)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在低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常态”下,中小银行应当重视自身债券内评体系的建设工作。与外部评级相比,债券内评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在独立性上,不受商业利益的影响;在及时性上,相比外部评级滞后的问题,内部评级可以提高风险识别的速度;在评级精细化方面,可以对目前市场上最难以区分的AA评级这部分债券进行精细化评级,识别出其中的虚高评级债券。此外,对于有债券承销资质的银行来说,债券内评还可以应用于合格发行人的选择上,对潜在发行人进行测评,符合准入条件的,才为它提供债券承销服务,避免在债券承销方面踩雷。

对于债券市场“新常态”,中小银行应该静下心来,做好基础研究工作,花时间搭建自己的债券内评体系,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同时进一步加强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共享债券风险防范体系等,从而共同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注:1.骑乘效应是指在债券持有期间,一只债券的剩余期限会逐渐变短,其收益率沿着收益率曲线下滑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

本文作者系成都农商银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罗邦敏 鹿宁宁

4.信用风险防范交流材料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中宁青银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信用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由于村镇银行主要的贷款业务对象为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户和县域范围内的小型、微型企业。这些贷款对象又是从事高风险、低收益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农户和资信低规模小的小微企业。目前,对这些贷款对象的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评估工作未形成系统,农户和企业违约的信用风险较高。造成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信贷风险敞口,并且信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难度较大,反过来更加重了信贷风险隐患。因此,村镇银行加强信用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二、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我行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状态,牢固树立全面、全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夯实信贷管理基础,不断提升防控水平,针对县域经济情况,突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信贷策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突发情况。信用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1 有:

(一)坚持监管政策策导向原则。我行严格执行各项监管政策,牢固树立“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制定了支农支小发展战略,创新探索支农支小商业模式。将资金主要用于发放100万元以下“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不断拓宽信贷资金来源,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严把贷款调查、审核、审批和贷后管理关口,加强对客户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生产经营等财务、非财务信息的调查,确保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实施效果,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

(二)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我行不断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建立了涵盖客户调查、风险评估、授信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风险监控等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根据不同贷款企业和农户的资产质量、经营规模、到期贷款回收率、信誉程度等,发放贷款。同时,稽核部门在整个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中实行了全程监督,确保每个操作环节的规范化,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

(三)强化信贷审查委员会职能。由于信贷审批环节在整个信贷审核、发放中占有主要作用,所以强化信贷委员会的职能也就是有效地提高了信贷审批的质量。我行信贷委员会成员都是由具有信贷管理专业知识和较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组成。贷审会议中,每个成员对审定的项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这样可以增强信贷委员们 2 的责任感,并对于其决策提供有效的评估依据,有利于信贷委员会决策质量的提高。

(四)全力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及时落实清收责任,“一户一策”制定清收方案,积极落实不良贷款处置措施,有效盘活不良资产;针对部分存在潜在风险的贷款,根据贷款类型、行业特点和借款人经营情况,迅速加以处置落实。

三、相关建议

(一)强化信用教育,倡导信用至上。培养公民的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培养企业的信用意识,使企业认识到良好的信用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培养政府及其经济管理、司法部门的信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经济秩序的保证。

(二)加强政策引导,净化信用环境。推行信用公示制度,综合治理破坏银行信用的行为。经常组织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一批企业信用等级,让诚实守信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受到曝光,并受到联合制裁。

(三)开办信用保险,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损失。村镇银行应该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办银行信用保险业务,当银行信用发生风险时,由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损失。

(四)发展信用担保,为银行提供信用风险保障。银行在办理信用业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保障银行债权,应 3 督促债务人或第三人对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当发生银行信用风险时,银行可以采取处置抵押物、质押物或向第三人追究连带责任等执行担保权利的措施,收回银行的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宁夏中宁青银村镇银行

5.信用卡业务信贷风险防范 篇五

一、加强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用途的管理

首先,经营机构调查岗、分行个人贷款审查岗及放款审核岗加强对借款人提供的装修用途证明材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审查审核,对装修合同中明确载明工程进度及付款时间、金额的,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且贷款用途与装修合同规定保持一致。其次,贷前调查环节,经营机构调查岗对装修房屋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并提供2幅装修现场照片作为贷款申请资料。第三,贷后检查环节,分行贷后管理岗再次对装修房屋情况进行实地查看,拍取2幅装修现场照片作为贷后管理资料归入贷款档案。

二、加强内部员工贷款管理

加强对行内员工个人贷款的资金实际流向监控。通过对行内贷款员工结算账户流水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贷款风险状况分类的不同实行差别化的贷后管理措施,如对某贷款员工的结算账户流水分析发现账户存在资金回流等情况,需进一步核实该笔回流资金的实际来源,若确为信贷资金回流,则相应采取提前收贷措施等,以提高贷后检查质量,规范行内员工与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单位的交往行为,坚决杜绝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或民间融资市场。

三、切实规范信用卡业务管理

一是加强信用卡发卡环节的客户资料审查,规范发卡营销行为,改进过分强调发卡数量的考核办法。二是严格授信额度控制,审慎开展分期付款业务等,从源头上加强信用卡风险控制。三是建立完善信用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信用卡合规管理,对于发卡数量突然大幅上升、相关投诉大量增加、异常交易增多等情况,及时反应,追根溯源。四是加强收单业务管理。对特约商户和POS机具交易量突增、频繁出现大额交易、整数金额交易、交易额与经营状况明显不符等情况,及时调查处理,如确认属虚假申请、信用卡套现、泄露账户交易信息、恶意倒闭等欺诈行为的,及时采取撤除受理终端、妥善留存交易记录等措施,并根据情节轻重,进一步采取提交公安机关处理、列入黑名单、录入银行卡风险信息系统、与相关银行卡组织共享风险信息等风险控制措施。

6.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其风险防范 篇六

【摘要】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领卡审核不严、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针对上述原因,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 恶意透支 信用卡犯罪 个人信用制度 资信审查

信用卡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而对我国银行业而言,还是一项新兴的业务,各大银行都在紧锣密鼓加快发行信用卡,然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同时,“恶意透支”及与之相关的信用卡犯罪也如影随形,恶意透支已成为令银行头疼的顽疾,影响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正确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概念

信用卡透支是银行业务中的术语,是指持卡人在发卡银行设立的账户上资金不足或已无资金的情况下经过发卡银行的批准,允许其以超过信用卡上预留资金的额度使用信用卡支用款项获得短期、小额贷款进行消费的行为。这是一种合法的行为。

恶意透支则是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行为表现方式,是一种侵害发卡银行权益、损害国家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刑法第196条第2款都明确规定了“恶意透支”的概念,即“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由此可见,恶意透支的行为要么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要么是超过还款期限透支,但都必须是经过发卡银行催还仍不归还的透支行为,才能构成信用卡恶意透支。信用卡恶意透支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首先,恶意透支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其次,恶意透支客观上必须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或超期透支;第三,恶意透支客观上还必须是经发卡银行催收而仍不归还欠款;最后,恶意透支主体是持卡人。

二、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1、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

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

(1)频繁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短时间内持卡在不同的特约商户、银行网点频繁消费、取现,每次取现的金额都在银行规定的限额内,积少成多,最后形成大量透支,使银行无法追回透支款。

(2)骗领信用卡透支。持卡人申领信用卡时弄虚作假,伪造身份证,私刻公章,伪造保函证明等,骗取发卡行的信任,从而在不同银行领取并持有多个信用卡,之后持卡人利用我国通讯设备还不发达,异地取现信息不能及时汇总,“紧急止付通知”难以及时送达的现状,在全国范围流窜肆意透支,进行恶意透支的违法行为。

(3)相互勾结透支。持卡人与发卡银行工作人员勾结或持卡人与担保人采取循环担保,也是恶意透支的常见方式。

(4)诈骗型恶意透支。持卡人利用某些特约商户唯利是图的弱点,通过假消费等诈骗方式,套取银行的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特约商户必须按持卡人实际的消费额结账开票,不得向持卡人支付现金。然而一些商户在持卡人的授意下,并不按持卡人的实际消费额结账,还任意向持卡人倒付现金。

2、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因

7.论现代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 篇七

一、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概念

目前, 学术界对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尚无统一的定义, 由于该群体较为特殊, 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信用风险包括狭义和广义。狭义指借款人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意履行事先约定好的合约, 到期不偿还债务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客户违约所引起的风险。本文所指的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 主要是指大学生因其自身不主动履行和银行事先约定的合约到期不偿还应当偿付的债务或是因为外在原因非本意的违反约定给自身信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享有独立承担信用责任, 但是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父母等群体, 因此, 银行信用风险对他们来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大学生的银行信用风险实际上是由他们未来信贷行为所承担, 当前他们所产生的信用风险特别是经济上责任还是由他们的监护人来分担。

二、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的分类

1.信用卡风险和助学贷款风险

按照大学生和银行产生联系的对象分类, 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信用卡风险和助学贷款风险。

(1) 信用卡风险。信用卡风险的产生是信用卡在大学校园被推广普及之后。自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首次发行大学生信用卡以来, 更多的银行开始涉足这一业务领域。银行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展开信用卡业务也是有因可寻的。从银行角度来说, 经济的繁荣使得大型的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态势不断上升, 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银行在面对客户市场, 不得不寻找新的客户群体, 以扩大银行市场。作为新的消费群体, 虽然大学生本身没有经济来源, 但他们却是银行消费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刷卡消费能够给银行带来足额的手续费, 通过信用卡透支而产生的利息, 以及服务费用也能够给银行带来大笔丰厚的收入。从大学生角度来说, 大学生虽然是一个没有收入的群体, 但其接受的新型的消费观念使得大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以及购买力, 信用卡使用的便捷及其能够透支的功能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欲望。正是因为大学生普遍不具有成熟的消费观, 也不具备系统的理财知识, 加之银行的盲目大量跟从对大学生发行信用卡导致了信用卡风险的产生。

信用卡风险最主要的部分是大学生透支信用卡后逾期不偿还欠款。除此之外, 在信用卡的普及之后, 大学生用信用卡进行实体店购物、网上购物后也面临了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和支付手段的转换有着紧密的联系, 现代社会现金的使用逐渐减少, 利用便捷的银行卡进行购物消费能够更好的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不仅如此, 利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更为显著的好处。大学生本身并没有固定收入, 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 而利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恰巧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很多银行都和商家有合作, 使用该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刷卡消费能够享受折扣, 或是消费金额的累加程度对应相应的档位能够获得返现、兑换部分礼物, 除此之外, 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功能能够减轻过大的经济压力, 避免购买高价商品一次性付款带来的过重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银行信用风险。信用卡的保管不当导致信用卡遗失、网上购物遭遇钓鱼网站导致大学生被骗进而信用卡密码被盗, 不法之徒恶意透支信用卡、骗取、冒用、使用伪造或者是作废的信用卡对银行进行欺诈, 不仅对银行造成了金钱上的损失, 也让部分大学生丧失了个人信用, 甚至背负法律责任。对于大学生持卡者本人来讲, 在信用卡被盗用后, 在挂失止付之前的损失都只能由自己承担, 这一风险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2) 助学贷款风险。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指定商业银行对高校中由于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学费、生活费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 以及研究生发放的无需抵押、且在校期间政府将给予补贴的个人信用贷款。这一制度使用能够保障贫困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促进社会的公平, 还能够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对于银行而言也拓展了新的业务, 在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挖掘了潜在的客户。然而2000年后首批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在约定的期限进行贷款偿还的时候, 大部分的贷款却未还造成违约高峰期, 这就是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中的助学贷款风险, 由于逾期偿还贷款甚至是根本不偿还贷款, 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增大, 很多面临高违约率的商业银行停止了对助学贷款的审批发放。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够进入大学求学。为解决这一问题, 教育部和国务院在2006年又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和举措以持续推动助学贷款的发放。但部分地方的政策实施仍然不理想。面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多银行不愿意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招标。助学贷款的违约既对大学生的银行信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又对国家政策的实施形成了阻碍。

2.主观违约风险和客观违约风险

按照思想意识划分, 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主观违约风险和客观违约风险。

主观违约风险是指大学生故意违约不偿还贷款的情况。例如办理信用卡时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 或者是大学毕业之后不向银行告知自己的毕业去向等。

客观违约风险则是指大学生并非故意的不偿还欠银行的款项, 而是由于忘记偿还或者是他人冒用自己名义办理银行业务后违约的情况。很多不法分子借助信用卡申办过程中的漏洞, 以及在管理中的缺陷在黑市中收购大学生的有效身份证件然后在银行办理假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或者是套现, 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规避转移法律责任。

三、银行信用风险带来的危害

1.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

银行信用风险对大学生造成的最直接危害就是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被降低。目前各家银行已经具备统一的征信系统, 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服务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各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借款人的信用报告, 了解借款申请人在其他银行的借款信用状况, 同时也需要对其他银行提供本行借款人的信用信息, 借以完善整个系统。由于我国国内并无关于征信方面的专业法律, 所以要了解个人及法人的信息, 不得不利用银行的征信系统。

因此, 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的受损会直接导致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制约。大学生的年龄阶层决定了这一群体在刚步入社会后并不会有很多积蓄, 在选择创业或者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开始买车、买房的时候都很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向银行申请贷款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然而因为自身原因曾经存在违约情况又或者因为他人盗用信息而导致自己的信用被降低就会直接致使大学生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

2.对银行造成的危害

银行推出适合大学生的信用卡的初衷是希望大学生成为潜在客户, 以此在整体业务上占据领先优势。但大学生的第一经济来源是凭借父母按期发放的生活费, 本人其实并不具备稳定收入, 其消费观点的不成熟甚至于很多使用信用卡的学生都具有超前的消费观直接导致收入和消费的不匹配, 过度消费后无法偿还欠款给银行造成了坏账损失。再者, 银行在学生信用卡部分的成本不断攀升, 但学生持卡人消费期限短、消费金额低, 根本无法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很多大学生盲目跟风办理的信用卡基本上不使用而成为“睡眠卡”也造成银行在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增加的同时却得不到收益。

国家助学贷款是无抵押、无质押、无担保的以学生将来的收入为第一还款源的纯信用贷款, 这种贷款与一般的商业贷款相比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大学生未来就业和收入的不稳定性, 难免会出现按期还款问题。同时, 学生毕业后的流动性较大, 银行的催收机制, 以及防范管理的手段又不够有效, 贷款资金不能如期回收也会影响银行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

四、如何防范信用风险

1.强化学生信用维护意识

对于社会而言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 因此学生的自我维权显得十分重要。尽管现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越来越明显, 但在具体认知这些权利乃至其内涵上仍然很不足, 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多和认识偏差也会导致很多不正确的维权行为。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都有对于客户权益的保护规定, 切勿轻易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也十分重要。如:在外使用信用卡购物时要注意保护本人的信用卡密码, 输入密码时确保处在安全的环境;银行卡和身份证切记不能存放在一起;网上购物时也要选择具有认证资质的网站购物, 提高自己的警惕性等。

2.学校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正确消费观的树立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高效减少违约现象的产生, 而且学生积极主动、按时还款不仅提高了自身信用, 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也能够起到维护其平稳发展的作用。此外, 导致大学生过度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不成熟, 以及理财知识的欠缺。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课程或者是讲座, 对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进行大力宣传, 必要的理财知识普及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咨询, 在冗杂的信息里能够辨别真实有用的信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果在校园内即能够培养和养成, 那么融入法制社会也会更加简单, 也可以在自己权利受到损害的同时找到更为正当的、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在寻求解决方法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障自身权益。

3.建立催收机制

银行在管理方面的疏漏也是造成违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对于违约未按时还款的贷款人最为普遍的催收办法是采用短信、电话进行提示, 或者是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催款。银行应该建立系统的催收机制, 从贷款的发放到收款的完成全程安排工作人员对各流程进行监督, 保证业务的跟进, 这样的措施能够保障大学生的毕业去向为银行所了解, 避免因流动性过大造成的违约现象。同时部门内应该建立大学生客户的专门档案, 主要记载其欠款数目以及逾期时间的长短。依据档案分辨催收的难易程度, 对于催收较为容易的可以选择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采用普遍催款方式进行催缴, 为有效催款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有利于加强催收的力度, 减少银行的坏账存在比例。对于难以催收的长期欠款可以选择与专业的催款公司合作, 提高催款的效率。

4.加强自身信用意识

大学生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个人信用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对于刚完成学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而言更是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工作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 良好的个人信用能够直接提升自己的形象。作为社会人, 在享受健全制度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应当努力维护这一和谐的环境。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也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勇于承担社会义务, 只有充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且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才能够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 注重自己的个人信用才是行之有效的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迟春娟.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 2012, (24) .

[2]刘晶.商业银行大学生信用卡风险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7) .

8.银行信用风险防范 篇八

信用证是开证行(进口商银行)应开证申请人(进口商)的请求并根据申请人的指示,向受益人(出口商)开立的,在规定的时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支付一定货币金额的书面保证。简单地说,信用证就是银行的一种有条件的付款承诺。这种付款条件一般指单据和信用证之间做到了“单证相符”,以及单据和单据之间做到了“单单一致”。信用证的主要功能如下:

1对进口商所具有的降低风险和融通资金功能。进口商通过申请开立信用证,可以在其中明确规定所需要的条款,包括信用证效期、装船日期、货物数量和质量、包装、商品检验具体要求等,这样就可以把对方的违约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并确保自己按时保质保量地收到货物。同时,进口商通过申请开立信用证,还可以避免预先付款所带来的贸易风险和相关成本,并通过享用开证银行通常给予的非足额开证保证金的优惠待遇,获得资金融通,赚取一定的利润。

2对出口商所具有的收汇保障和资金融通功能。在信用证业务中,出口商只要做到单据和信用证条款相符,银行就必须履行付款责任。因此,出口商可以在货物装运后,立即交单获得付款,从而确保其货款的及时支付并加快资金的周转。另外,如果是远期(承兑)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在受到承兑汇票之后也可以到银行办理贴现或背书转让,这对出口商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资金融通方式。

3对银行所具有的较高收益功能。信用证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三种国际结算方式中收益最高的一种。一方面,申请人的开证保证金在开证行户头的停留时间一般比汇款和托收要长得多,并且外汇资金兑换收入和开证手续费收入也较高,因此开证行所赚取的利润可观;另一方面,通知与议付等手续费收入也比较高,加上信用证业务可能引来的结汇、存款和其它相关银行业务,因此,对信用证通知行与议付行来说,利润也相当丰厚。

当然,笔者认为,信用证最大的好处在于借助银行的桥梁作用,扩大了进出口双方贸易合作的基础,极大地推动和方便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

二、信用证项下银行责任的局限性

信用证借助银行的信誉保证,对初次合作的新业务、金额巨大的任何业务以及其它潜在风险较大的国际贸易,都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和令人满意的支付方式。但根据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的规定,在信用证项下,银行的责任具有如下一些独特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进出口双方交易风险防范的制约因素:

1银行仅仅严格按照开证申请书的指示办事。信用证是独立于进出口合约的。虽然信用证是根据进出口合同开立的,但是银行与该合约毫无关系,也不受该合同的约束,即使信用证上包括了对该合同的任何引用,银行在开立信用证时并不考虑合约而是仅仅遵守买方提交的开证申请书,严格按照该开证申请书行事。

2银行只管单据,不管单据所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其他方面。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完全根据受益人所提交给它的单据来审核是否履行了信用证条款。银行无义务审核客户所实际装运的货物与信用证项下的发票或其它单据的描述是否与实际相符。如果所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要求,银行就必须保证付款,完全不考虑开证申请人是否已经破产或无力支付;如果所提交的单据不符合信用证的规定,不管所装运的货物是否符合进出口合同的要求,银行都可以拒付。

3银行没有任何责任来验证客户所提交单据的真伪,仅仅负责核实单据的表面相符。银行对出口方所提交单据样式的准确性、签字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审核义务。银行只负责审核每一份单据表面上与信用证达到一致或相符,具体做到“单证一致,单单相符”。所谓表面上相符一般是指,所提交来的单据在数量、类型、内容描述等方面与信用证条款一致和相符。所谓单证一致,单单相符是指,出口商所提交的所有单据必须符合进口商开证银行所开立信用证条款的要求,且所有单据如提单、原产地证明、汇票、发票、保险单、商品检验证等,它们之间也必须做到一致和相符,不能出现相互矛盾或不符合实际现象。例如,提单的日期就不能迟于保险单的日期;发票的金额或货币与汇票的金额或货币不能不一致等。

4银行对不可抗力或无法控制的原因所造成的信息或单据传递延误或损失不负责任。例如,由于战争、暴乱、罢工、地震以及邮政部门传递问题等造成的单据传递延误或相关损失,银行不负任何责任。

所有上述信用证业务中银行责任的局限性,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进口方或出口方要承担一定的的交易风险。比如说,银行只管单据,不管单据所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其他方面,这对进口商来说就意味着单据可能代表不了实际货物,付款后所收到的货物可能是‘破铁烂钢’或一文不值的东西。而银行对不可抗力或无法控制的原因所造成的信息或单据传递延误或损失不负责任,这对出口商来说就意味着不能及时收回或无法完全收回所发出商品的货款,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无从弥补。

三、企业风险的防范措施

鉴于上述信用证项下银行责任的局限性可能给进出口商带来的风险,买卖双方必须在信用证业务办理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防范。主要措施如下:

1为防止“银行仅仅严格按照开证申请书的指示办事”所带来的风险,进口商必须认真填写信用证开证申请书,每一项指示或要求都要做到:描述具体、完整、清楚和准确。例如,对质最描述的要求,就不能笼统地说成“一等品或优质产品”,必须具体表明什么样的质量标准,并指明要求权威性的商品检验机构所出具的商检证明。任何省略了一些具体要求的做法,银行都将置之不理,因此所产生的风险只能由开证申请人自负。

2出口商必须做到认真审核所收到的信用证条款,确保制作并提交完全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在审核信用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信用的“软条款”,例如,信用证要求卖方议付时需提交买方在目的港收货的证明,这样一来,如果卖方获得不了买方出具的这一证明时就无法获得议付;又如,信用证条款规定商品检验证书需由开证申请人或其授权人签发,并由开证行核实与预留印鉴相符,这样,如果买方不签发,信用证等于失效,出口商将承担由此而带来的风险。类似的软条款都可能是陷阱,都可能使出口商很难或无法提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合格单据而失去主动权,其结果是信用证是否付款完全取决于进口方的意愿。因此,出口商必须认真把关,谨防此类条款,发现类似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做到:在没有收到印押核符的修改书之前,坚决不能仅凭轻信对方口头修改而勉强发货。宁愿解除合约或转售,也要力避更大的损失。同时出口商必须积极提高制作单据的水平,确保所提交的单据做到“单证一致,单单相符”,从而防范单据不符而带来的收汇风险。

3进出口商要认真调查和慎重选择信誉可靠的贸易伙伴。进出口双方都应牢记,认真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选择那些有诚信、信誉高的合作伙伴,是国际贸易中规避交易风险的重要策略。因为信用证单据只要做到了表面与信用证相符银行就议付,信用证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天生弱点,使得信用证容易产生风险和诈骗,防微杜渐,认真选择信誉可靠的进出口伙伴实乃治本之策。

上一篇:工程竞赛答辩稿下一篇:计量经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