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永远

2024-08-26

美文欣赏永远(共15篇)

1.美文欣赏永远 篇一

清明节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柔柔地洒在四周的田野上,而田野边那条自由欢畅的小溪水,像童年印记中的模样,蜿蜒走向故乡的东沟河身旁。

我一手拎着锄头,一手提着里面装满香烛和祭奠父亲的水果、酒、纸钱的袋子,一步一步默然地走在阡陌路上。

当我抬起头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蒙古包似的小土墩,而父亲和一些逝者的灵魂,就安葬在这座名叫“伯公地”的土墩上,而一座座站着的石碑,显得异常冷清和寂寞。

父亲,不孝的儿回来看你了。我心里一次又一次愧疚地说着,而眼里,早已泪如泉涌。

在我的印记中,父亲是个严肃而正直的人,虽然平常话不多,也很少去左邻右舍串门、聊天,但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吃完晚饭后,看中央新闻,看省新闻,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因为了解了天气,他才能正常干活和出工。这是父亲的习惯,直至后来我出外打工,都很少会选择晚上那个时间段打电话回家,怕无意闻骚扰了他看新闻的宝贵时间。在外忙忙碌碌十几年来,我从没买过什么像样的礼物送给父亲,只记得有一次他生日,我买了一双皮鞋送给他,可父亲还是成天穿他那双被岁月刷得泛白泛白的旧军鞋,也舍不得穿那双新皮鞋。直至有一年春节回家,母亲让我放鞭炮。我从小胆子小,点了好几次燃线也没点上,后来不幸被我点上了,我却吓破魂儿似的转身飞快跑回来,没想到脚被石头碰了一下,一个趔趄,就把我穿的皮鞋给碰破了。

父亲见我的皮鞋不能再穿了,叫我去柜子里找那双我送他的皮鞋。当我从柜子里找到那双皮鞋时,打开纸盒子一看,发现黑皮鞋几乎成了白皮鞋,因为它浑身长了一层白色的菌。我顾不上黑皮鞋还是白皮鞋,把自己的一只脚往鞋洞里塞,结果我的脚还没穿进去,白皮鞋就已经溃不成军,比我的烂皮鞋更糟糕。

这一生,我没能给父亲过一天幸福的生活,但我唯一能做到的,那就是尽量不打乱他平静安宁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看新闻的时候,自己从不打电话回家。

虽然我非常崇敬我的父亲,但我也恨过我的父亲。

我深深知道,父亲用他勤劳的双手养活了兄弟几个,对此,我是心怀感恩的。在家,父亲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每当农忙季节,他都会闷声不响把田地收拾妥当,在外面,父亲既能帮村民做厨,也能修补他们的破墙烂壁。正因为父亲老实肯干,村里几个建筑承包商,经常拉他出外干活,挖地基,拆旧房,砌墙壁,随处能见到父亲大汗淋漓、埋头苦干的身影。

在我读初三时,村里的一个建筑承包商在学校承领了一项工程。一次,我正坐在教室上课,突然看见足球场边,一个熟悉的人头冒着烈日和酷暑“呼哧呼哧”地挖地基……父亲?那一刻,我心里就像安放了一颗定时炸弹,再无心听课。接连几天,父亲都在我眼皮底下挖地基,而上课下课,自己总是像避瘟疫一样左闪右躲,怕同学们发现我与那个挖地基的人的关系,更怕父亲来教室跟我“相认”。那时,要强的我变得六亲不认,同时也恨起了父亲,恨他影响了我学习。

直至第一次参加高考,我落榜了。那年暑假,父亲为了我的二千多元复读费,天天跑到县城拆旧城改造的房子。每次见他回来,浑身都是汗臭味,满头都是灰尘,我心里既难过又后悔。

父亲有错吗?我为什么会不可理喻地恨他?现在想起来,我更恨的是我自己,为什么不能为他好好争一口气,以优异成绩回报他默默的付出?!

父亲,请您原谅孩儿的不孝和过错。我心里一次又一次惭愧地说着,使劲用锄头把父亲石碑前的杂草锄掉。然后,燃了几柱香,斟了几杯酒,再摆上苹果,最后跪在石碑前烧纸钱,向沉默地下的父亲认错。

一阵风吹来,“伯公地”上的一棵棵野树,摇摆起各种各样的姿势,而几声悲悲切切的鸟鸣,把我从记忆中慢慢唤醒过来。

公众号:读写乐

2.美文欣赏永远 篇二

认识胖子纯属偶然, 在大家语文网上看到他的文字后, 爱不释手。这个超有个性的叫梦轩的家伙, 一不留神地以排山倒海的壮观姿态涌入了我的生活。

当我们一行人从刁铺进入泰州时, 手机上传来了一则短信:“什么时候到?我请你们吃早餐, 如何?雪弗兰停在路边, 我在车旁。”

远远地看见一个胖胖的家伙。再靠近, 眼睛圆圆的, 脸蛋圆圆的, 肚皮圆圆的, 慈眉善目, 笑眼眯眯。这个大男孩, 有点害羞, 有点腼腆, 真诚毕现。这个可爱的、思辨的胖家伙, 安静地横在面前。没有张牙舞爪, 没有面目狰狞, 内敛干净。颇有知识分子的斯文之风范。

他说他浪费了人生中宝贵的九年, 那九年, 他练成了一手高超的本领, 右手的中指长着老茧, 轻轻地捻一下, 就知晓是什么麻将牌了。2003年开始, 遇见了一个校长, 他心里、口里的贵人, 也就是从那时起, 他跟教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认为教科研在本质上和打麻将、钓鱼、唱歌一样, 都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都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很有趣, 很好玩。他就是这般的与众不同。

悟道后的他似乎跟自己铆上了劲, 他要弥补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仅仅2006年一整年, 就发表了375篇文章。是疯子?是痴者?我看是天才。天才就是介乎这两者之间。他除了热爱教育, 他的单纯在哪个方面都一样博大无边。

孟子说: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他就拥有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一个可爱的人一定要有些孩子气和真性情。老谋深算, 殚精竭虑, 有几个能享受到童心带来的快乐呢?童心和机心, 是势不两立的两种心态。在他身上得到了明证。

他像白蚁一样, 用特殊材料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天地。他要行走在天地之间,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当他发现孤单且不能走得更远时, 他自发组织了一个群体, 名为“读书吧”俱乐部。原来这个天真的家伙拥有宏大的抱负, 想以一己之力影响一群人, 推动一群人的精神发育。

他不是教育家, 他说他是“砖家”, 强烈的沟通交流意识, 让他总是滔滔不绝。不是专家的他却循着教育家走过的路在跋涉;他不是思想家, 却是一个思考者, 真知灼见, 随处可拾。

“一些所谓的专家为什么讲我们听不懂的话, 因为他说不清楚, 所以故弄玄虚。”

“就习作教学而言, 本没有什么终南捷径, 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地做比较好。可怕的是, 我们这个社会如今太时兴‘提速’。”

“热情是一把火, 能燃烧别人, 也能毁灭别人。”

“情绪倘若到了要克制的地步, 显然已经晚了。或许, 我们可以让自己没有情绪。”

“不必有情绪, 但要有情怀。”

……

这头倔强的驴子原来不是如同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可理喻。外在的感性, 内在的理性早已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如同他自己中肯的评价, 没有那么伟大, 但是我添上一句, 一定没有任何猥琐。

他在荆棘遍布的为师途中, 载歌载舞, 用读书舔平心灵上的一道道伤口, 然后擦着眼泪往前走。没有痛苦、痛哭过的人不懂人生。走过平湖烟雨, 岁月山河, 那些尝遍苦味的人生, 一定是生动而美好的。

老道的人会说他是不成熟的, 世故的人会鄙夷他的所谓浅薄, 被包装过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更会投来不屑, 心底淳厚的人则更希望他就是堂吉诃德。挥舞着理想主义的旗帜, 他想更好地实现另一个层次的自我:让当下的人看到生活的意义, 生命的价值。原来, 草根也可以特级。

我是第二时间得知他离开了教师队伍。那些天, 他把自己的QQ签名更改为:一个坏人离开了教育, 从此千千万万的好老师可以教好学生了。我难过得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胖胖用诙谐的调侃的语气对自己的教师生涯, 做了不屈的深情回望。他对教育难舍难分的情结, 他自己知道, 他比我们每一个人清楚。

即使离开了课堂, 他也一定是那个在校园门口徘徊的人, 他也一定在思索如何进一步打造幸福的课堂。他没有走远, 他肯定不会走远。从21年前选择当教师的那一天, 就注定了他不会云淡风轻地离开。他走, 一定是为回来做能量积蓄。即便永远不回来, 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他远眺教育的姿态。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有的世界鲜花盛开, 有的世界荒凉冰冷, 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 也不需要去适应, 只做心中的最好。胖胖的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我尊重胖子的选择, 祝福永远怀揣温暖和理想的胖子, 在新的领域好好工作, 闲暇时不要忘记前世就是为教育而生。记得常回到教师和学生的群体中看看, 走走。常去那个自己亲手修建的林中小院“读书吧”逛逛。

记住:那里有惦记你你也惦记的朋友、同仁、家长、学生。

记住:咱们不常见, 但同在一个蓝天下。

3.永远美文随笔 篇三

阳光暖暖的,浅蓝的天空,几朵浮云,有如鱼儿悠哉嬉戏,让人心旷神怡,静静地,安逸地仰躺在那古朴的靠椅上,茶几上,香茗正袅袅的游荡在我的周围,音响里传来了“渔歌晚唱”,我都能想象乐手那纤细的柔荑,拨弄焦尾时的神态安详,丝丝缕缕,引诱着我心房阵阵悸动,阳台前一阵风吹过,拂起那轻巧的紫色窗纱游过我的身体,直至脸庞停下,满眼现在全是我最喜欢的这种颜色------紫色,它贵而不媚俗,华而不妖,卓而不亢。

而且我特别钟爱那种淡淡的紫色,带着一种忧郁的气息,好像无时不刻都在思考,有些时候都能感觉她们就在身边,可以把他们嗅到肺里,从此与她们共生。紫色在我看来是一种浪漫的颜色,无与伦比的颜色,像薄薄的纱罗一般,温柔的,伸出她的手,抚摸你的面庞,能够止戈心中的争斗,让人稍享片刻的宁静,有人说紫色是一种王者的气息,其实细想起来,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古来王者多寂寞,称孤道寡衣锦帛,一朝天雷震龙吟,紫色绫帐道残破。”紫色与生俱来的高贵,让她风骚于各色,可这也注定了她孤独的命运,曲高而和寡,这样的因果,总会无限的轮回。

亲爱的,请不要为我悲伤,也不要为我哭泣,莫道秋风无情扫落叶,流水无情成涟漪,风口浪尖的事件总是那么多的争议,泰山之巅的人物总是那么的寂寥。但是王者的气息依然在传流,孤独可以使得灵魂升华,进化,虽然带着那几许的凄楚,和些许的困顿,你看看那夜空中的紫薇,他与我们同在,一直感受着我们的情怀,你再想想老君过函谷的紫气,他也一直为我们祈福。

忧郁的紫色,带来的是无尽的孤独,既然选择了,我愿意继续。因为没有哪种颜色适合我,没有比她更了解我,我愿与她相伴,到永远。

独行

负剑着紫衫,

独影成形单。

五岳足下过,

4.永远的距离情感美文 篇四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的笑容已不复存在,一幅连自己看了都讨厌的模样。自己也不认同现在的自己,只是想找回曾经的笑容,却怎么也找不回。勉强的笑了笑,眼里映出的满是苦涩的味道。

有句话这样说的,一个久了,也就习惯了一个人。其实不是习惯,而是已经麻木了,就像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罢了。

有时候真想自己一觉醒来,发现这些年的恩怨都是一场梦境。天平没有倾斜,内心没有裂痕,一切的一切都还是青涩的初年初见。然而每一觉的过程都是一场盛大的葬礼,自己看着自己一点点的离开,不复当年、不复昨天。

5.永远的故乡-散文欣赏 篇五

偶尔回乡

身未到家,心已惆怅

路边的一草一木

仍那样地亲切

哪怕一滴露珠

都仿佛童年的影子

一闪一闪

犹如好多好多忘不掉的故事

仍在顽皮地等着我来

捉迷藏

走进村里

便如同走进了熟悉的时光

故乡的时光,总是甜甜的

美美的

在这样的时光里

每一句简短的对话

都会让你透彻心房

又如同品到了久违的故乡的

佳酿

走进故乡

走进了童年时光

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一片片涌动的希望

村头的古树还在

村中的`老房已变楼房

那正是童年的梦

在成长

重返故乡的怀抱

收割了许多新的惆怅

如今的故乡

正是我当年画中憧憬的模样

我正是画中那颗从故乡里飞出的种子

纵使你想把故乡遗忘

她也总会让风儿把梦托进你的心房

游子身上千缠万绕的乡愁啊

是永也纺不完线

扯也好长

6.永远的姬老 篇六

临终前去看望过他的人说, 先生是坚强的, 尽管病痛让他高岸的身躯蜷缩了, 但知道有亲友来探望时, 他便奋力要坐起, 极力平静地说话。

记得一年多前也是冬季, 先生住在医院里, 我去看他, 见他标志性的艺术家式样的自来卷发比以前稀疏了不少, 原本白皙的脸庞变得有些浮肿, 总是能给人平和温暖的笑容不见了, 眼神也不像平常那样充满参透般的清澈, 我心里很是不安, 不知该从何说起。他坐在病床边, 轻声说:“有些炎症, 输输液消消炎。”又说:“最新寄来的杂志 (指《记者观察》) 我看了, 做了不少稿子, 但还是要在‘观察’二字上做文章, 这是咱们杂志的卖点。”接着说:“最近没给杂志传稿子, 欠了你这个‘生产队长’的账了, 过一阵出院后再补吧。”

他说到这个事, 我眼窝一潮, 差点掉出泪来。自从担任《记者观察》杂志的特邀编委会主任以来, 先生是非常认真的。虽然当初请他来担任这个荣誉性职务, 本意是杂志借他的名而从未想过给他有什么要求, 可他却不这样看。除了宏观上的策划和指导, 他还一直坚持给杂志写稿子, 不是泛泛之论, 而是精妙的杂文, 是他70年人生阅历和半世纪新闻生涯的披沙拣金和精华浓缩, 为此杂志上专门开了个“名家专栏”, 基本上每期必发他的一篇。每到杂志快截稿时, 他就提前把稿子发到邮箱里, 然后给我发一短信:“稿子发去, 请查。”而“任命”我为“生产队长”也是他的发明。他曾说我带着一帮年轻人做稿子, 就是一个“工头”的角色, 叫“工头”有阶级性, 不如“生产队长”平等, 他还说:“我也是给你这个‘生产队长’干活呢。”说时, 脸上眼角是呵呵的笑, 慈祥而温情。

这一年间, 听说先生辗转几家国内的著名医院治疗, 有时, 我给他发个短信, 不敢多问病情, 只是无比虔诚的祝福的字, 他总是回信“谢谢”。每有熟人从他那里回来, 我总要问先生的情况。消息时好时坏, 以至最后不愿多问, 而心底祈求人间会有奇迹给先生。谁知, 最后的消息竟是不治。那阴霾笼罩的京华, 何以如此令人哀伤。

先生名高天下时, 我还只是初入道的新闻小兵。我知先生而先生不知有我。他当时是新华社国内新闻报道的主要负责人, 组织策划了不少轰动全国的大报道。其后被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点将”, 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真正的新闻报纸——《新华每日电讯》, 并于之后任该报的总编辑。

大约就在他担任总编辑期间, 曾到山西一次, 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在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位被称为“新华社第一才子”的新闻名宿。他长及肩头的自来卷发使他浑身充满了浪漫的才子气息, 一说话就笑呵呵的神态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少了许多乍见名人时的拘谨, 再有印象深的就是他抽烟的执著和痴迷。后来有一回我们聊起过他这次到山西的事, 他讲:“那时太旧高速公路刚开通, 路上车少, 又不限速, 我们的车早上从北京走, 中午就到太原了, 最快开到一百七八。”现在不行了, 走公路进北京, 顺利的话也得六七个小时。然后他说:“这里边就有新闻可做, 说明现在经济发展了, 车辆多了, 人口流动大了。还可以反着想, 修公路搞建设要有未来的眼光, 目光短浅, 受害的还是自己。比如北京的三环就是在设计上吃了大亏, 每天堵得要死, 现在改都没法改, 这也可以做个调研的……”

就是这样, 和先生在一起, 哪怕信马由缰聊开去, 最后总能在“新闻”上找到落脚点。可能在他眼里, 太阳永远都是新的。

真正与先生相识, 是2005年的事了。《记者观察》杂志第二次创业, 杂志总编辑与先生是兄弟之交, 便力邀先生加盟助阵。其时, 先生虽退休数年, 但并不是关门谢客或养花弄鸟, 他多次说:“北京一些部级干部一退休, 就钻回家不敢出来见人了, 出门时还要戴顶帽子遮住脸, 纯粹是自己累自己。”他文章好, 常受邀参加各种笔会;他书法好, 经常有全国各地慕名找来题字的, 也有请到外地采风的;他为人好, 旧朋新友隔三差五请他在京城的馆子里小酌, 先生平和, 很少拒绝。

兄弟的事, 在先生眼里就是自己的事, 所以他爽快应允。初春的北京尚有寒意, 我们是带着在太原拟好的杂志新栏目来的, 想听听京城名家的意见。跟着总编住进一家旅馆, 总编告诉我“姬总一会就来”。天擦黑时, 门一开, 一个高大的身影进来了, 我一看正是他!尽管岁月使他腰背不那么挺直了, 但自有一股潇洒超逸的风度在。总编把我介绍给他, 我上前握住他的手, 那手是绵而温的感觉, 却可以挥动如椽大笔, 写出惊天动地的文章来。

他坐下来仔细看了我们的新栏目, 然后轻轻往床上一放, 和言细声地说:“《记者观察》, 一个‘记者’, 一个‘观察’,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金字招牌, 就是杂志的方向和特色所在。全国观察类的杂志目前就咱们一家, 别无分号, 所以, 一定要在‘观察’上做文章, 通过‘观察’,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过去有过《观察》和《新观察》, 都办得很成功, 我们要想办好杂志, 好多方面应该向他们学习。”

大凡圣贤, 总是能在紧要关头点亮普通人心间智慧的灯, 先生对我等, 不也是这样吗?其后几年里, 每有一些重要场舍, 比如杂志改版研讨会、新进采编人员入社培训、特邀编委会开年会等, 他始终如一地讲这样的话。就是在辞世前几天见到杂志社去看他的同志, 他仍断续着说:“要在‘观察’上做文章。”斯人虽逝, 言犹在耳, 使我们这些后继者不敢迟疑, 不敢动摇, 惟埋头勤勉直至把事业做大做强才无愧于先生。

再见到先生, 彼此已相熟了, 未多开口, 他便给我们几个分别题了字, 这可真是喜出望外了。这个时候, 正是北京美好的暮春时节, 城里城外花开成阵, 一派芬芳气象。先生这回又是语出惊人:“《记者观察》要办成全国性的大刊, 就要立足北京, 放眼全国, 所以要在北京组稿。”走出娘子关, 走进北京城, 这个梦想我们在潜意识里或许有过, 但一经先生点破, 便成了后来一步步走下去的道路。

我们在北京西三环莲花桥西南的莲花小区设立组稿中心, 也即实现在北京组稿的目标, 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这里距先生住在羊坊店西路新华社皇亭子宿舍区的家很近。步行不过半小时, 骑自行车十来分钟足矣。这样便常见到先生了。

其时新招了五六个年轻人, 都是刚毕业甚或准毕业的大学生, 新闻从业经验几乎为零, 要从零培养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先生每周都要来好几趟, 特别是每周一的例会他从来不错过。偶尔他有笔会, 便提前给我打电话:“有个笔会, 下午赶回来, 请大家等等吧。抱歉了。”

想他当年在新华社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 而他的那些部属如今许多都名震天下, 不少人还成了新闻界镇守一方的老总了。可他很少提及这些, 对我们招的这些新手言之谆谆, 诲人不倦, 从新闻ABC讲起, 从中央政策精神讲起, 从培养职业素质讲起……那些在大学里上过新闻课的青年人都说:“听姬老讲这些真新鲜, 是在大学课堂上没听到过的。”我告诉他们:“姬老是中国新闻界的大师, 你们刚工作就直接聆听大师的教导, 而且是面对面手把手的, 这是你们新闻职业生涯最荣幸的开始, 也是最幸福的事。”青年们无不点头。就是到后来, 青年们跳槽到了别的媒体, 不再与《记者观察》联系了, 但我知道他们依然一直与他们称为“姬老”的先生保持着联系, 有的是把最近的新作告诉他, 有的是把新去媒体的样刊寄给他, 有的是逢年过节发句温馨的问候给他。在青年们眼里, 他是个宽容平和、博识睿智的好老头儿, 好长辈, 好导师。

先生每次都是骑着一辆半旧的山地自行车过来的, 暑去寒来, 总是如此。冬天的一个早上, 我在小区院里走着, 听到有人喊我, 我回头看, 眼前一亮:他戴着帽子, 围了围巾, 穿着一件半长的红色羽绒服, 骑着车子火一样而来, 其潇洒风姿, 无与伦比。我顿时觉得灰蒙蒙的京城冬日里竟鲜亮了许多。

当我们面对名家大腕时难免有忐忑不安的感觉, 生怕说错话做错事, 但先生的宽厚平和总能让我们安静沉稳, 是一种游鱼入海的轻松自在。开会或讨论到中午时, 我们每人一份8元钱的工作餐, 这时先生便也要了一份。那米饭有时夹生, 甚至还有砂粒, 而那菜里油很大, 味道也不佳, 有的青年吃几下就“罢口”了, 而先生坐在一角, 津津有味地吃个一干二净, 不说多余的话。因条件有限, 我们租住的房子里没法给先生安放一张临时休息的床, 我心里一直因此而不安, 可他从来没当回事。吃罢工作餐, 他靠在沙发上抽完一支烟, 站起身说:“我走了。”我要送他下楼, 他把我拦在电梯口, 嘱咐说:“有事随时打手机。”

遇到有人请他吃宴席, 他是一定要把在场的青年们全都叫上的。他常讲:“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 参加宴席也是长见识、开眼界的好机会, 是一种社会交往的锻炼。”有时他在外面, 还专门打来电话:“晚上有人请客, 在某某酒店, 你把大家都叫上吧。”我便告诉青年们:“姬老晚上请大家吃饭。”屋里一片欢呼。一次, 在一家酒楼吃饭, 席上备的是茅台酒, 开始时几个女孩子不喝, 说从来不会喝酒, 先生说:“这可是国宴酒, 你们应该尝尝。”女孩子们慢慢便喝开了。推杯换盏, 酒意渐浓, 先生笑得合不拢嘴, 说道:“三杯白酒下肚去, 两片红云上脸来, 这酒越喝越有味了。”众人喊好, 群声喧闹, 两瓶酒罢, 各各尽兴。再看先生, 面庞微红, 眼神朦胧, 一副十分满足的样子。

转眼就到了年末了, 我把北京的工作安排妥当, 买了车票, 准备回太原过年了。天黑得早, 青年们都下班走了, 屋里剩我一人, 还有点冷清的感觉。这时电话响了, 我接起来, 是先生的:“你到旁边的饭店吧, 请你喝酒。”我过来时, 见一个小包间里, 共有3个人, 先生, 他的一位要好的小兄弟, 还有一位女士是先生的红颜知己。先生说:“你在北京辛苦一年了, 今天专门请你喝喝酒, 也算给你饯行。”一股热浪从我心底涌起, 不知如何表达。先生的小兄弟说:“大哥说今天请一位好朋友, 指的就是你, 还说你能喝点酒。我特意准备了这种最贵的二锅头, 你就多喝点吧。”我还能再说什么呢?酒逢知己千杯少, 我小先生30岁, 先生如此待我, 我不一醉方休, 又怎对得起先生的一番心意呢?那天晚上, 我真喝了不少, 踉跄着回到房间时, 觉得眼前全是先生魁梧的影子。

先生个性天然, 在食、茶、烟、酒上俱有喜好;才情天纵, 文字、书法无不精深;通达重义, 朋友兄弟一旦与其相处便为之折服。

虽说工作餐他是不挑剔的, 但到了饭店, 在吃上还是有选择的:一般会要一份全素大拌菜, 再来一条鱼, 如果有条件上一盘爆炒羊肉那是最好了。先生是陕西米脂人, 据说小时候家境颇丰, 别人曾戏称他当年过的是吃穿不愁的“少爷”生活, 他呵呵笑着未置可否。但假如饭店的爆炒羊肉做得不到味, 他是宁可不吃的。辣菜也不怎么吃, 刚开始我们不了解, 请他去吃川菜, 先生不说不去, 但去了怎么劝也不见动筷子, 后来知道了再不给他点辣菜了。再后来, 鱼也不能吃了, 他说手上有湿疹, 发的东西不宜吃。现在想来, 可能此时先生身体中已有病灶了。

茶我是见他一直喝铁观音。在莲花小区时, 知道我们没有, 他便自己带了一大桶来, 每次他来我们就给他沏了喝。等他一走, 我马上告诉青年们把茶收好, 别人不许动。

烟上可是有故事的。他嗜烟远胜过茶和酒, 或许无茶无酒不碍事, 可一刻少了烟却是不行的。他说自己基本上属于点一次火能抽一天的“超级烟民”, 以至最后因病不得不戒烟后还曾对人讲:“抽烟的人不能轻易戒烟的, 一下戒掉了身体准会出问题。”他还强调,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也曾说过这样的观点。我们都知道他这个爱好, 遇到开会或者宴请, 便事先在桌上放两盒烟。先生德高, 常就主座, 他这时的表现便特别像个顽皮的孩子:落座后, 他径自将其中一盒取来揣入口袋, 再将另一盒拿来拆开, 抽出一支点上后把烟盒放到他面前的位置, 事实上也“据为己有”了。我们故意装作看不见, 每逢这种场合总要摆两盒。

先生过去几十年如何喝酒, 我不知道, 老年的他对酒非但不忌而是喜好的, 但他每次饮酒都有度, 有时少几杯, 有时多几杯, 大约不超过一二两的样子, 到了这个度, 任谁如何变着花样劝他也不会再多饮一杯的。他对酒是有挑的, 有条件时就喝茅台, 没条件时只喝二锅头, 他说:“就这两种酒喝了不上头, 别的都不行。”我们从山西去北京, 总是迷信山西的汾酒, 因为从渊源上讲, 汾酒是酒的“祖宗”, 据说包括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源头都与汾酒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进京时会带汾酒里的极品“青花瓷”, 好几百元一瓶, 欲博先生一乐, 但他却说:“这个不中, 喝了上头, 还是来二锅头吧。”我们直说:“从来没听过喝汾酒上头的。”先生软硬不从。

先生有句名言:“我的经验是, 工作上的事要在工作中解决, 不要把工作上的问题和烦恼带到工作以外, 特别不要带到饭桌上。”因此他是坚决反对在饭桌上谈工作的。遇到别人固执地谈时, 他就闷头吃菜, 不发一言。

先生微醺, 经旁人一鼓动, 便会一展歌喉的。声音未必嘹亮, 但把调却很准, 《心太软》《懂你》……一水儿的流行歌曲。他倾情投入, 唱得如醉如痴, 令听者无不动容。

先生老年更以书法名于世。如能有幸目睹他现场挥毫泼墨的神采, 那是非常美妙的享受。据我观察, 他题字送人是有讲究的:常规的情形是常规的题法, 会根据对方的特点或名字题写。比如, 一位女士淑雅端庄, 他便为其题字“雅秀”;还有一位女士纯正温和, 他便题了“冰清玉洁”;有个女孩子叫“文璐”, 他为她题的字是“文如玉润”。对于官场来的朋友, 先生题写最多的是“戒急”, 知道他们心里藏不住一个“急”字, 故题此字以劝。对于关系不一般的朋友和兄弟, 先生才会题最拿手、最得意, 是他独创的一幅:“无极。”

2005年冬天, 先生要去另一位新华社名人李春岚家里为其题字, 这可是件隆重的事。李老长先生几岁, 在新华社赫赫有名, 曾负责新华社基建和后勤工作几十年, 是新华园里功德无量的“总后勤部长”。巧的是, 李老对烟、酒、美食的喜爱程度竟是甚过先生的。先生早知这些, 对李老敬重有加。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 因为与《记者观察》杂志总编的关系, 李老也是老来出山, 同意就任《记者观察》的总顾问一职。

这天一早, 先生给我打电话, 让我到琉璃厂去买纸和墨, 纸要上好的宣纸, 墨要“一得阁”, 并约好上午11点到李老家碰面。李老家在新华社大院西门内南侧, 他家最显眼的是靠墙一个大大的酒架, 上面摆放着数百瓶世界各地的名酒。据李老讲, 这些酒有的是他当年出国时买的, 有的是朋友送的。11点前, 先生携一身寒风准时到来。李老已沏了好茶等着, 边请先生喝茶边把酒架上的名酒一一介绍。

身子暖和后, 先生便要题字了。我帮他在桌子上铺好纸, 又把新买的墨倒在碗里, 先生拿出自带的笔, 略一凝神, 便落毫纸上。但见墨云翻动, 笔走龙蛇, 几分钟工夫, 一件书法艺术品诞生了。其意思为:春岚先生在新华园耕耘几十载, 劳苦功高, 阅历无数风烟, 遍搜世间佳酿, 潇洒无比, 快意人生, 不愧人中豪杰, 酒界君子, 乃天下一奇人也。

可惜当时没有记下原文。第二年夏, 李老故去。而先生的辞世, 更使原文无从找起了。

李老看了字后, 格外高兴, 要先生从酒架上任意挑一瓶酒大家一起喝去, 先生只说“二锅头就行”, 但李老是不听他的, 自己取了一瓶洋酒, 我们一起到院外西南角一家酒馆分而饮之。

和先生在一起, 任何时候都会有风行草偃的感觉。孔子形容君子的德行如风行天下, 时刻能让普通人感受到他们的影响和魅力。而姬乃甫先生不正是一位这样的君子吗?

7.永远的他优秀美文 篇七

转眼间,中考临近,他满怀着信心在老师和家人的期盼下参加了考试,最后他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他所在城市高中较好的班级继续他未走完的人生之路。在高中这个紧张而又丰富的学习、生活中,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多大起色,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依旧是那么平凡而一般,在那里他的生活并没有爱情这一说,而他也并没有这一方面任何的想法。作为一名住校生的他,每个夜晚在集体的生活中也有属于自己快乐的时刻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他在拼搏着属于自己的未来,虽然不是很出色,但他依旧不愿意放弃!在那永远不可能忘怀的三年里,没有爱情、没有辉煌,依旧开朗中带点羞涩的他在那个开心、快乐的住校生群体里继续着属于他自己的学习、生活,偶尔也会有些许的伤感和失落。

三年,永远的三年!就这样随着大家的心情转眼即逝,接踵而来的便是所谓“决定人生之路”的高考!那天他同样带着家人和老师的期盼在自己忐忑的心情中走进了考场,当时的他并没有像当初中考时那样的自信,因为高中三年他很少有过辉煌和优异。

他也知道曾经的梦想已经越来越遥远了。两天的高考很快就结束啦,接下来的日子,他一直在急切的希望中度过,他深深的知道:过去的日子里,他并没有玩的如何如何高兴,也没有如何如何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没有为以往的日子留下更多的难忘!有的仍旧是他那平凡的生活、文静中带着一点羞涩的性格以及他周围的那点小之又小的朋友圈子!最终,漫长的等待等来了自己那仅有的“无奈”,在填报志愿的日子里,无可奈何的他不得不选择他自己所在省份的一所高校,虽然他很想“走出去”去看看更加繁华的世界、去体会更加丰富的生活,很希望在更加有发展前景的天地里充实自我,可是这也许是命运对他“特殊的安排”,无奈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继续他更加充满挑战的人生。

大学的生活很快就临近了,开学的那天他在全家人的陪伴下同样满怀着信心来到了他接下来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在这里他将要履行自己曾经的诺言:在大学里找一个相爱的她,并且与她长厢厮守,这是他很久以前就有的小愿望!在开始的军训生活中,他同样做着平凡的自己,静静的等待着缘分的到来,在军训之后的大学生活中、在不经意的相遇中,他遇到了美丽的她,同时也在一见钟情之后,他爱上了有着迷人微笑的她。从此,他的爱情生活中也有了所谓的缘分,他也在为她慢慢的改变着自己的性格,为得是能够永远的留住她,可是,美好的日子总是那样短暂,无奈的他不得不放弃曾经深爱着的她。他也明白了他这样的性格真很难留住爱情,他也知道他不懂得讨女孩子欢心,于是他决定在大学的生活中一定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然而,即使分手他也将她看做最要好的朋友,他和她依旧互相默默的关心、呵护着,这是他心中何等的释然所拥有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大学第一阶段的生活就这样在他们的无所苛求中度过!

8.有爱才期待永远爱情美文 篇八

101年前的今天泰坦尼克号带着欢呼出航,翌日,沉没。

今天又在网上看了一遍《泰坦尼克》,发现原来所有的感动不会因为时光的流转变淡,反而因为年纪和阅历的增长而更觉珍惜。人生可能也是一次航行,有些时候你以为已经登上了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可最后却发现那些辉煌只是这艘巨轮沉没前的烟火,最绚烂也最可悲。有些时候你又会发现当你已经找到人生中最好的人,最美的爱情,那么时间的长短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相拥的那一刻。

很多时候我想,一个人怎样才算幸福。是儿女成行,安享百年,还是激情燃烧,刹那芳华?或许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记得很久以前听过一个广播剧:有个人发明了两种药,一种可以使人面容精力停留在二十五岁,但只能活七十岁,另一种让人一切行动变慢,会一点点变老,但可以活到一百五十岁。人们各有各的选择,有人希望有生之年都青春正好,然后于绚烂中离去,有人愿意享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然后拉长生命的时限。可能两种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无所谓对错。又或许选择生活的张力和生命的耐力本就是矛盾又统一的愿望。而我呢?如果是我,我会怎样选择呢?我想我会因为身边的人而做不同的选择。如果生命中有那个爱人相伴,我愿可以和他共度每一刻,如果是这样,那么哪种选择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我而言,不在于怎么过,在于和我过的那个人。

露丝是我见过最幸运的姑娘,她遇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男人,这个男人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不再有虚伪的应酬,不再有禁锢的本性,不再有奴役的屈辱,她可以做自己。我想这就是爱情吧,在那个爱你的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做自己,因为他的爱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义。

很多年前我以为露丝只是幸运,她可以躲过高富帅未婚夫的子弹,可以躲过巨轮沉没的吸力,可以战胜寒冷,战胜永失真爱的痛苦。可当我再一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才发现,她之所以有这样的际遇是因为她值得。她对于精神上自由的不懈追求,她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她对于爱人的信任,她对于誓言的忠诚,这些加在一起,让我确信这个女人值得这么美的爱情。看到露丝放弃救生艇,目光坚定地和妈妈说再见,看着她对着虚伪霸道的未婚夫吐口水,看着她不顾一切回到舱底去救杰克,我才明白奋不顾身地爱一个人有多难,又有多可贵!露丝是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一份真爱。

当露丝获救的时候,救护的人问她的名字,她说了杰克的姓氏,那种感动一下子击中我。世界上最美的事情就是相爱,而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心甘情愿以你之姓,冠我之名,这是一个誓言,更是一个承诺。

其实我很想知道当露丝获救之后她是怎样努力生活的。她实践了对杰克的诺言――学骑马,学开飞机,努力做自己,她组织幸福家庭,生儿育女,她真的`活到了一百岁安享晚年。她每一次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不是都是杰克的爱给了她力量,是不是每一次她孤独的时候都会和杰克有精神上的对话,是不是她生活和生命的所有能量都来自于她对杰克的誓言?如果这样说,杰克也是幸福的,他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生命,他应该比很多活了很久却失去自己的人幸运和幸福。

露丝过完101岁生日,她终于在睡梦中死去,回到了沉没前的泰坦尼克,回到了她和杰克最初相约的楼梯口,最终他们还是相聚在一起。我想卡梅隆是想说,真爱可以穿越空间,跨越时间,甚至生死,如果真的有爱情,那么它的力量无与伦比。

每一次看这个电影我都会哭,而每一次哭点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当船撞上冰山,人们从若无其事到惊慌失措中,那位拒绝救生衣穿着绅士礼服稳坐着的英国老人,那对在床上紧紧拥抱的老夫妻,那位安详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妈妈,那个在水冲进船舱仍然扶稳船舵的船长,还有那群坚持演奏到最后的乐手,那位自杀殉职的大副,那个带着哀伤不肯逃生的船的设计师,那个在最后一刻仍然为人们做忏悔的神父……这些人在这次海难中的表现,让我看到人性的救赎。

中国人讲: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西方人讲:地狱的隔壁是天堂。其实当很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出现时,人们才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人。

人,可以选择卑鄙地活着,也可以选择高尚地死去。还有一个人让我记忆犹新,就是那个暴发户的妻子。她不美,也不像那些上流社会的女人那样端庄高贵,可是她有一种让人心折的力量,我想这种力量叫做善良。她帮助杰克参加晚宴的时候,她给予露丝善意忠告的时候,她最后坚持要对落难的人们救援的时候,我才发现金钱,权利,境遇都不是衡量人性的标准,无论穷富美丑,善良才是最美丽的人性。善良是一种选择,可能选了它你会失去很多,但也因为选了它你才可以活得安心自在。

9.永远的怀念 篇九

回想往事, 有幸追随丁老师, 在他的指导下编写《教师教学用书》和教学光盘的脚本, 是我作为一名小语教师有生以来达到的最高境界, 也是所能得到的至高荣誉。我一直想把汪国真的诗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我整个春天) 写在贺卡上, 在教师节的时候寄给他, 可总觉得来日方长。但是, 怎么也没有想到, 这一愿望突然间竟变成了永远的遗憾。

90年代初期, 刚踏上讲台的我就开始读他的文章了。在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上常见到他振聋发聩的文章。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的实践观,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思考等, 令我们这些初涉小语讲台的人受益匪浅。在随后几年中, 我又读到了丁老师的《教学研究》一卷、二卷, 直至三卷, 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无论是他的讲座还是文章, 他从不用深涩的理论, 虽然语言浅白, 没有一丝斧痕、一点包装, 但总是那么严谨而又清晰, 通俗易懂。在今天时尚词汇充斥的教学刊物中, 很难再看到丁老师那样的文章了, 也更令人怀念那些朴素文字的力量。

林西, 这个偏远而又闭塞的小县城, 在2001年小语整改实验时迎来了丁培忠老师。在对林西四小的学生测试后, 他对学生的习作和写字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 他将“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青功赛”的会场设在了林西。空旷而简陋的影剧院舞台上, 10月份的寒意阵阵袭来, 我们只能用一盏高瓦数的照明灯为丁老师取暖。每一节课他都听得那样认真, 尤其是他的精彩点评, 让所有人都有柳暗花明之感。在晚餐桌上, 从不饮酒的他竟喝了一杯红酒, 他亲切地称呼赤峰市教研室已知天命的董稚老师为小董。我们惊奇地发现, 董老师眼中真的闪烁着孩子般的目光, 和我们这些晚辈一样充满了对他的敬重与钦佩。

会后, 我们几个留下来继续撰写教学光盘的脚本。一天晚上, 丁老师拿出300元钱说:“小董, 这两天辛苦了, 你带他们几个去吃点好的。我晚上习惯只喝一点粥, 就不陪你们去了。”当我们在一个涮园用餐时, 他却又打车赶来了。丁老师亲切地给我们每一个人夹菜, 说着每一个人的优点, 欣赏与鼓励之情溢于言表。他对董老师说:“你们一定要把像他们这样的人才输送上来, 不要让优秀的语文教师埋没。”在他侃侃而谈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时, 我们才发现他一口饭菜也没有吃, 原来丁老师不吃牛羊肉。董老师跑到别的饭店要了两个菜过来, 很快就被服务员制止了, 因为这是一个清真餐馆。那一晚,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 而他却一点东西也没有进口。

在北京拍摄教学光盘期间, 丁老师和我们一样吃着盒饭。他上午指导排练, 下午在片场监控, 晚上还要修改脚本, 片刻不得休闲。一天, 大连的一位老师悄悄问我们:丁老师身子和五官都微微向左侧倾斜, 是不是身体有问题?我们努力回忆, 觉得他一贯如此, 再说他多健康啊, 只见他吃牛黄解毒丸, 可从没见他吃过别的药。他也只说自己除睡眠不好外, 没什么不舒服。回内蒙后, 我们还共同编写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的《教师教学用书》。快要过年了, 丁老师还催着让尽快把稿件给他寄过去。那天上午我用特快专递寄出稿件, 次日上午竟惊悉丁老师辞世的消息。一时间阴阳相隔, 这竟成了一封永远无法到达的信件。

谁都知道, 丁老师不辞辛劳、夜以继日、不畏劳苦地工作, 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他将生命的最后一息, 也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小语教学。

10.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美文摘抄 篇十

从前读陈之藩先生的《在春风里》,里面附了一封胡适之先生写给他的信,有这样的几句:“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我读到这段话时掩卷长叹,那时我只是十八岁的青年,却禁不住为胡先生这样简单的话而深深地动容,心里的感觉就像陈之藩先生后来的补记一样:“我每读此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胡先生因此对待朋友“柔和如水,温如春光”,也因为他的澄明,“他能感觉到人类最需要的是博爱与自由,最不能忍受的是欺凌与迫害,最理想的是如行云在天,如流水在地,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能把私利看淡到这样的境界,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胡先生的生平事迹很多,但最感动我的就是这一句“永远有利息在人间”。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布施的菩萨行,也是佛徒所行的六波罗蜜的首要。世尊在《大般涅经》曾如此开示:“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譬如父母,瞻视病子。行施之时,其心欢喜;犹如父母,见子病愈。既施之后,其心放舍,犹如父母,见子长大,能自在活。”

不同的是,胡先生是借钱给朋友和晚辈,不盼望收回,而佛菩萨所行的则不分亲疏普及于众生,在根本上也没有盼望或不盼望的问题。而且胡先生借出去后知道有利息在人间,佛菩萨根本不知利息,忘记利息,是“惠施众生,不自为己”,是“惠施求灭,不求生天”,是“解脱惠施,不望其报”,在境界上是究竟的超越了。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境界:一是提不起,放不下;二是提得起,放不下;三是提得起,放得下。一般人是提不起,放不下,像我有一个朋友从不借钱给人,问他原因,他说:“为了免得将来低声下气地向人要债,干脆不借算了。”这是第一种人。第二种是争名夺利之辈,攒了一大堆钱,可是看到人贫病忧苦,眉头也不皱一下,到最后两手一松,留下一大堆钱反而养出一堆无用的子孙。

胡适先生则接近了第三种人,只有这一种人才能昭如日月,平淡坦然,不为人间的几个利息而记挂忧心,人生才能自在。

若有人问:那么,佛的施舍是什么境界?

《华严经》里说到十种净施,是众生平等的布施,是随意的布施,是积极的布施,是有求必应的布施,是不求果报的布施,是心无挂碍的布施,是内外清净的布施,是远离有为无为的布施,是舍身护道的布施,以及施受财三者清净如虚空的布施。

11.永远不老的美文摘抄 篇十一

从前在宴会中,一桌人坐在一起,好像我永远是最年轻的一个;现在,大家坐下来,好像我总是最年老的一个。

人类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老得顽固和老得懊恼就不值得活下去。我们有肉体年龄和精神年龄,家父说他50岁之后,生日便开始倒数,所以今年算起来才20岁。

反而,生活刻板、不苟言笑、毫无嗜好的`年轻人,他们才是真正老了。

“人一生,只年轻一次,好好珍惜。”大家都那么讲。

听到后差点喷饭。只年轻一次?那么人到中年,也当然只有一次啦!变为老年,难道可再?

所以,既然都只有一次,每天都应该珍惜。

人到中年,为什么要叫“初老”,或是“不惑”?什么事到了“中”都应该是最好的,中心、中央、中原、中枢、中坚等。

怎么叫都好,我没有后悔我所经过的每一个阶段,它们都相当充实。

12.永远在路上 篇十二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更迭, 以会计准则 (包括企业和政府) 为核心的相关会计政策的制订、发布、修改、完善持续不断进行着。面对这些政策文件和改革潮流, 很多会计人 (尤其是基层的会计人员) 都感叹:旧的还未融会贯通, 新的又接踵而来。犹如站在一片灿烂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海前, 虽美不胜收, 但也难免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会计人, 不仅要炼就一双紧盯政策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 同时也需要政策制订部门厘清新旧政策的适用范围和衔接办法, 该废止的及时予以废止, 该失效的及时宣布失效, 该统一口径的及时作出明确, 让贯彻落实政策少一点迷惘。

从事会计工作者, 除了要掌握各项会计政策和制度外, 还不得不参加形式多样的会计考试, 这不仅是丰富自己财务知识、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工资待遇、获取职务晋升和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谁也没有想到工作后自己会不自觉的加入到考证一族的大军中, 但这就是一个会计人的宿命。话说你好不容易拿了一个证, 想歇歇吧, 看看周围的人, 看看同学、朋友、同事, 再对照工作实际, 好像还不够, 不够份量, 考吧, 太累;不考吧, 真不行。这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会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 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 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随着会计行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会计从业人数不断上升, 会计信息的需求越发广泛。作为一名会计人, 无论是面对会计制度的演变和更迭, 还是应对会计考试拾级而上, 都应当时刻提醒自己“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亮”。

会计人要保持乐观心态。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难免会使会计人有时在会计政策、制度的选择和把握上产生一头雾水之感, 让会计人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和财务报告编制上感到棘手, 但这一系列变革的宗旨, 还是为了规范企业 (或者政府)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只要牢记和把握这一宗旨, 就容易时刻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积极从容应对各种情况。

会计人要锻炼敏锐嗅角。对于会计制度的频繁更迭, 会计人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善于洞察新准则、新制度的变化点, 紧紧把握新旧准则和制度的不同之处, 梳理出变化重点、难点, 认真加以学习研究, 并可借助相关讲义、培训资料, 力求加以融会贯通, 争取以更高的效率掌握政策内涵, 以求尽快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贯彻应用。

会计人要坚持一丝不苟。会计政策和制度面广量多, 况且会计工作还涉及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事宜。会计人在实际工作中, 应当坚持求真务实, 不怕繁锁, 精益求精。要和单位同事之间严格分工, 明确职责, 加强协作, 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 配合相关部门和人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优化工作流程, 防止出现差错。

13.心不染尘爱永远-经典美文 篇十三

时光在不经意间,漫过了我绯红的年青,留下百回千转的惆怅。如今,即使我借马踏飞燕之骥,穿越流年,赴那“千里共婵娟”约定,那盈润满香的西山脚下,早已物是人非。

二十年的辗转漂泊,学会一个人静静思量,也学会一个人悄悄遗忘。已在光阴画卷结尾处,为心留白。

今日缕缕春风轻拂柳梢,悠悠晚霞映红西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妻窦绾墓地,就在西山的半山腰,现名,灵山),我寻着久违的心迹,还自己一个浪漫的夕阳追忆,愿邀中山靖王把酒言欢,谈大汉盛世,逐匈奴大漠青山。

通往山上的路没有改变,只是在这阳春三月,少了二十年前,沿路盛开的十里桃花。在山脚下已经建起了,那雕梁画柱,曼妙清音的未央广场。那里已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想,怕是在智慧的靖王,也未曾料想到,两千年后,他的金戈铁马已没有了用武之地。他精心挑选的颐养天年的地方,已被现代的文明踏于脚下。

暮色中的晚霞笼罩着西山,余辉渐渐掠过靖王的寝墓,向山顶慢慢移动着。趁着霞光春色,离开热闹的广场,一个人沿石阶而上,在苍松翠柏中穿行,心像是修了禅语,在这幽静山间的暮色中,变得欣然坦然。这时,上山观景的人不多,偶尔能碰到一两个沿着石阶下山的游人,这份幽静到适合了我的心境。转过一片松林,我的眼前一亮,在我头顶不远处的山坳里,有一棵硕大的桃树,开满了如霞般的粉色桃花,它的四周没有树木遮挡,低矮的灌木刚刚吐出新绿,四周的岩石缝里也冒出了点点青色。它站在那里,是那样的美妙绝伦,小小的山坳因有它,变得明艳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站在此地观赏,对那生机盎然,孤傲的勃勃向上生命,心早已充满了感激,充满了敬畏。不知它来自何方,是那十里桃海砍伐时,溅落的遗漏吗?还是靖王怜惜那化作春泥的粉红桃仙,抛石坎贡品的仙桃于此,傲风雪严寒,待春意盎然,经夏的热烈,秋的香甜,终于修成了正果。在这郁郁葱葱中,傲首相看,这茂盛的惊红一点,诠释着它生命的不凡。

我的心被它的`热烈牵引着,小心的一点一点挪动着脚步,攀着裸露的岩石向它靠近,靠近。终于站在了花海下,那浓郁的花香薰醉了心,倚着粗壮的树干,把头微微抬起,透过层层粉红花朵,看到天边飘动的晚霞,是花红盈满了晚霞的光芒,还是晚霞被桃红印染?望着相应一片的秀色,眼已装的满满,心亦装的满满。我想靖王不会负了这良辰美景,定会在这个季节,寻月朗星稀的夜晚,陪着她的绾儿在此把酒言歌,看桃花飞舞。

细诉着桃花点点,不经意间,回眸一瞥,竟看到那树身靠岩石的一面刻着“婵娟”二字。我的心砰然而动,心神有些恍惚,忙转到岩石边,轻轻抚摸那已嵌入躯体的字迹,不知已有多少年的生长,她已经成了躯体的一部分紧紧相连。

“那棵小桃树已经长大,今年三月开满了鲜艳的桃花”这是十年前,少安写给我最后一封信的内容。

我的思绪漫过这长长二十年,来到与他一同爬西山的早晨。那时的西山还没开发成景区,山上没有几棵树,到处是光秃秃的岩石,灌木和草都不多见,路就是狭窄的羊肠小道,有的地方都没有路。但山下沿公路两边种满了桃树,七月的桃园果实累累,那颗颗鲜红的桃子使人垂涎。我与少安早早的来到山下。那天的少安有些异样,没了往昔的洒脱和开朗,总是欲言又止,像是心事重重。为了让他尽快忘掉他的烦恼,我拉起他的手,“走吧,我们不等其他同学,先趴上去看看日出。”少安被我大胆的举动惊得愣了片刻(那时男女同学是不能拉手的),脸上竟有了少女般的羞涩。看他的样子,我乐得弯下了腰。十八九岁的年龄真好,心一尘不染,眼里,脸上全是认真。

到了山腰,我累的实在爬不动了,找了块平整的岩石,与少安一同坐下,“我好累,能借你的肩膀靠靠吗!”我笑眯眯的看着他,他已不再羞涩,向我近前移动了一下,把肩膀给我,轻轻地我的头挨在了他的肩上。“唱首歌吧,毕业后怕是再也想听不到你的歌声了。”(他是我班的情歌王子,歌唱的比歌星好听)他深默了良久,“给你唱《偏偏喜欢你》吧。”他唱的低沉委婉,我听的如痴如醉。最后他对我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记得,当时我瞪大了眼睛,愣愣的望着他“什么意思?”“长大了就会懂了。”原来这就是我懵懂的初恋!

我们要离开时,我竟发现在岩石的缝隙里长着一棵小小的桃树苗,也就五六片叶子,还没旁边的杂草高呢!我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若狂,“它这么小,能长大吗?”“一定能的!”少安被我感染着,也兴奋起来。

我抚摸的原来就是我们的初恋,它真的长大了,还渲染了整个西山的春色。只是我成了它久违的过客,没有懂的,也没有培育。茫茫然,错过了这花开花落时节。

本以为大漠孤雁啼血的哀鸣,草原苍狼逐月的悲嚎,足以让春心九死寒冰中,却未想,负了时光,负了容颜,却负不了过往的存在。

14.美文欣赏永远 篇十四

国庆一过,北风乍起,如期而至的秋天还是让人有些卒不及防的感受。穿着半袖站在马路边东张西望,瑟瑟发抖的不止一个两个。。。天气预报说新疆已下起了初雪,北京仿佛也退去了好些个往日的喧嚣糟乱,天空中开始弥漫出一种清彻高远的悠悠之情。换上秋装的人们便不再受坦胸露背打赤脚的烦扰,个个正装出发俨然成了秀场的高手。裙裤辗转腾挪,丝巾光彩飘逸。大大阿姨们内外兼修,风情万种;哥哥姐姐浓装素裹,里外纷呈;还有一大帮说不清道不明来路的往来客更是尽显个性繁华,张扬与低调奢华并举,素雅与简约帅气真黑。就是齐天大圣降临,也只能混个过场罢了。

秋天,苍茫大地尽显壮美与辽阔,山色斑驳,水色迷蒙。对于诗人而言,与秋不期而遇的一定是他恬适淡泊的心境。邂逅一个十月的金秋当属一年当中令人最心驰神往揶揄的风景。山头的果园里苹果挂满了枝头,红彤彤一大片,远远望去就像是天边的朵朵祥云睡卧不醒的`样子,呢喃自语,不离不移。最爱这秋的旷达与通透,不以物喜,不为己悲;气质悠远,高亢纯真。秋水与霜叶共长天,群山与海魂遍红妆。不似飞花却比飞花烂熳,不似春天却比春天艳丽。花香变果香,墨彩是金陵。

有人说,秋脱去叶片,落下种子,带着一身孤寂离开了时间的热情之旅,走向了一世悲凉,甚至仓皇,令人唏嘘难过。果真是这样吗?我深不以为然。只身秋天的人都知道,清晨,秋天的彩霞最壮美,金光最多,万道拥城;正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工作无论室内户外,在没有空调辖制的环境中,心情都会好到极点;到了晚上,秋天的美更是胜过一年当中的任何时节,繁星璀璨,皓月当空。赏一盆秋菊于蓠下,酌一壶老酒于阶前。秋风阵阵透凝香,华彩乐章都是诗,翻几页沧海青史,济世情怀由然而生。抚摸每颗在秋天落下的种子或每支凋零的叶片你都会感到,这其中并没有一丝悲凉,而是一种照彻彼此又全心全意的殷切希望,是天地轮回的殷殷嘱托与冥冥关怀,写尽吉祥!

15.永远坐前排的心态 篇十五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事前没有做任何要求, 让学生自由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课堂, 并各自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 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比较随意, 四处就座;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 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 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人凡事都争先, 必定激发他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很多。教授的实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下面的故事肯定有不少人都看过:上世纪30年代, 在英国, 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 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 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 “即使在坐公共汽车时, 你也要坐在前排”。父亲从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困难”、“我做不到”之类的话, 要求得近乎苛刻, 让人觉得“残酷”得有点不近人情。

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似乎过高了。但也正因“残酷”的教育, 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玛格丽特也因此攻克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40多年后, 欧洲政坛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 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 被世界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人们常说,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态度, 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做一件事, 你只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做得没有别人好, 那就大错特错了。

“永远都坐前排”不仅是一种心理, 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这个世界上, 想坐在前排的人并不少, 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 因为他们不敢“坐在前排”, 即使坐到前排也是偶尔为之。这样的心理早已决定了他们今天以及以后的发展轨迹。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 很多人不愿意坐前排。其实, 他们缺少的就是玛格丽特这种“永远都坐前排”的勇气, 以及那种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为什么在任何一项事业中, 能够成功的人总是为数不多呢?那是因为,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有着“永远都要坐前排”的勇气, 并持之以恒地努力着, 不懈地奋斗着, 最终自然领略到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和惬意, 赢得个人和企业的灿烂前景。有些人虽然坐到了前排, 却只把坐在前排当成一种人生理想, 而没有具体行动, 因此失败了。

上一篇:我有一只小狗了作文450字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公司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