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反思4

2024-06-12

平均数教学反思4(精选6篇)

1.平均数教学反思4 篇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平均数教学反思》

常熟市昆承小学 唐丽霞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三次分苹果是对平均数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进一步理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体会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而最后一题是平均数的应用。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平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平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平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二环节的第三层次“回顾与总结”中,教师强调地较多,而没有给予学生多的时间去参与、去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很粗糙、很浮夸。这一环节的不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篮球队员身高问题”时出现了“篮球队员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的误解,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平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平。

如果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参透“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的范围”等,那么学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后,我思忖中,是不是出一些简单关于平均数概念的判断题,使学生在判断中去悟平均数。

(三)语言过于抽象。

诚如商城小学时教导所说,平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很多关于平均数的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说,“在每组数据中,可能正好是平均数的,像男生队中的----,也可能在一组数据中没有正好是平均数的,就像女生队,它们或高于平均数,或低于平均数。”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平均数》这一内容是一堂“种子课”,何为种子课?就是说这一节课是接下来学习“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比如说,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可以突破书本上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绽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回答“要使橘子的平均销量超过苹果,周六应该卖出多少箱?”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很敏感的,只要一天有变化,平均数就会改变。”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平均数教学反思4 篇二

片段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同学们, 昨天我们开展了“我为环保做什么”的活动, 这是三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据,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红收集了14个瓶, 小兰收集了12个瓶, 小亮收集了11个瓶, 小明收集了15个瓶, 其中小明收集的瓶最多。

生2: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2个瓶, 小明比小亮多收集了4个瓶, 小亮的最少。

师:谁能说说这一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

生1:把这一小组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据“折中”一下, 使他们同样多, 这个数就是四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生2:把这几个数据匀一匀, 看看得几, 就能比较出来了。

师:表示这种平均水平的数, 我们称它为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

[评析:课伊始, 疑已生。教师选取儿童熟悉的收集废旧矿泉水瓶这一信息源, 提出了承载数学知识的生活问题, 激起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独立思考, 想出求一个小组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的办法, 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片段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 怎样求出四个同学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 (个) , 你能试一试吗?先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纸上或预习本上,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 最后各组派代表汇报。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是列式计算的:14+12+11+15=52 (个) , 52÷4=13 (个)

师:算试中的52表示什么?52÷4得到的13又表示什么?

生1:算式中的52表示4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总个数, 52÷4是把总个数平均分成4份, 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2:老师, 我是看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统计图上看出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小明比小亮多收集4个, 小红拿1个给小兰, 小明拿2个给小亮, 这样4个人的数量就变得同样多了, 都是13个。

师:谁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

生1:取长补短。

生2:移多补少。

师:通过观察, 把“多出的”取出来, 添在“不足的”上, 数学上称为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 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和, 再平均分;另一种是移多补少 (课件演示) 。说说“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生1:平均数就是通过观察比较, 把大数多的部分移到小数上。

生2:平均数比最多的数少, 比最少的数多。

生3: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生4: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中也存在着这个特点, 四人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是13, 这个平均数比11大, 比15小, 在11和15之间。

师:四人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是13个, 是否指四个同学每人收集到的废旧矿泉水瓶都是13个?

生1:求出的结果是指平均每个人收集到13个, 不是指每个人实际收集了13个。

生2: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 指的不是某一个人实际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量, 它是表示四个人收集废旧矿泉水瓶同样多的一个数。

师:大家都认识到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评析:“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首先, 学生通过直观图示探究了移多补少法, 并利用原有知识计算出了平均数, 然后学生积极投入有效的思考之中, 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参与积极、主动, 经历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 实现了新知的自主建构。]

片段三:联系实际, 拓展应用

师:在生活中, 我们经常用到平均分。

(出示第一题) 你能很快地求出下列每组中丝带的平均长度吗?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很快求出来的?通过练习, 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是列式计算的: (1) 14+18+16=48 (cm) , 48÷3=16 (cm) ; (2) 14+30+16=60 (cm) , 60÷3=20 (cm) 。

生2:我计算的结果也是16cm和20cm, 但我是用移多补少法求得的。

生3:第1组我用移多补少法, 因为题中数的大小很接近;由于第2组数据中数的大小相差很大, 用移多补少法反而麻烦, 所以列式计算较好。

师:与生3想法一样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发现如果一组数据中数的大小比较接近, 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

生2:如果一组数据中数的大小相差比较大, 列式求平均数比较合适。特别是在几个数相加时, 如果能凑成整十数、整百数, 就更简便了。

师:说得真棒!统计时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 灵活选用方法。

出示第二题:少儿歌手比赛得分 (1号) 情况如下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1号歌手的得分情况。

师: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把7个评委给出的分数加起来, 再除以7就行了。即 (95+83+93+96+92+94+98) ÷7=93 (分) 。

(此时屏幕上显示出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4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刚才我们算出的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3分, 而评委给的实际得分却是94分呢?

(教师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讨论交流。)

生1: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再算平均分。

[学生顿悟。去掉一个最高分 (98分) 与一个最低分 (83分) , 所以得94 (分) 。]

出示第三题: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课件出示如下情境图) 王家池塘平均水深是110厘米, 小明身高135厘米, 他在池塘中学游泳, 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生1:我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5厘米, 而池塘水的深度只有110厘米, 小明站在塘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

生2:我认为小明会有危险。因为池塘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 最深处可能大于135厘米, 小明站在池塘深水的地方就有可能没过他的头。

(教师、学生作评价。)

3.《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三

在学完平均数这一内容后,我出示了一个开放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内容是三个同学三次的数学成绩:小明(第一次:63第二次84第三次90)小红(第一次:82第二次78第三次80)小强(第一次:96第二次81第三次66)。请判断这三个同学中,哪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以下是同学们的一些想法。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学习成绩好,因为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上升。而小红的成绩没有上升,小强就更不稳定了,虽然他的平均分是最高的,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会一直往下降。他说完后,我及时问同学们他是选择一个什么角度来判断的,同学们说出进步和退步趋势。有的同学按照平均分数来判断认为小强的成绩好,我也及时给予肯定。

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小红的三次成绩比较稳定……同学们越说积极性越高,思维越活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甚至有的同学用到了其他比赛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比赛规则。我对同学们的各种想法都及时进行了评价和鼓励,并让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在数学和做人方面有哪些收获?如何评价自己、同学、老师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同学们认识到了对待一件事情,不要片面的去看,要从多角度分析,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4.《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四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平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5.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五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教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

2、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为了较好的凸显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这节课中,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游戏和生活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真实或合理的。”开课伊始,我利用抓糖游戏小视频,“你有没有办法使我们3个人抓的糖果数一样多?”,一石激起千乘浪,孩子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对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研究上来。从游戏到数学,从操场到课堂,从活动到思维,学生的心被老师牵住了。学生到白板上把多的糖果移给少的,从直观到抽象的方式,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了平均数的概念。

二、利用电子白板实现“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从统计的角度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统计的意义,几何直观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在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的自由拖动的功能使原来不相等的几个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以前的ppt课件是让学生想象完后,老师用ppt课件演示,而我是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亲自移多补少,把学生的思维过程直观的展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除了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还有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我利用电子白板几个队员的实际投篮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就得到了平均数,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算法,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枯燥的计算变成生动字符,便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数”和“形”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家万事休。”

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渗透情感和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第二三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四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四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马身高130厘米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即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在读书、节约用水、爱心捐款的习题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总之,较好的体现了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既尊重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给他们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又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在统计学当中的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6.平均数教学反思4 篇六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以及自己教学观念的更新, 我认识到传统的“求平均数”的教学中, 学生利用公式计算缺乏自主构建、自主探索, 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怎样学习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引领下, 我再教“求平均数”时又有新体会。

【案例描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举行夹玻璃比赛游戏。

小组长记录每位同学夹球个数 (每组同学编号1、2、3……以此类推) , 并汇报整理。

例1.四年级二班夹玻璃球决赛统计:一组参赛人数7人, 夹球个数:101个;二组参赛人数9人, 夹球个数:103个;三组参赛人数:8人, 夹球个数:96个;四组参赛人数:8人, 夹球个数:88个。哪个小组夹球总数最多?是不是夹球总数最多的夹球水平最高?为什么?

二、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新知

师:谁能根据各组提供的信息, 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生1:……生2:……生3:……生4:全班平均每人夹多少个球?……前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针对第四个问题提出: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哪位同学先估计一下?为什么?师:估计值与准确值是否接近, 动手计算验证。

小结:得数表示的是我们班每个人夹球的个数吗?为什么?

例2.四年级一班夹球比赛统计:一组人数:10人, 平均每人夹球个数:9.5个;二组人数:9人, 平均每人夹球个数:10.1个;三组人数:8人, 平均每人夹球个数:9.2个。师:弄清统计表的意思, 能从中得到什么的信息?与例1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要求全班每人夹多少个球, 应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归纳方法:通过例1、例2的学习, 你能发现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吗?

1. 在实践活动中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 谁能举例说明。

2. 处理课后“做一做”

先统计本组同学的身高, 再收集全班同学的身高, 算出全组的平均身高, 然后进行汇总。

汇报如下:一组人数:10人, 平均身高:1.38米;二组人数:9人, 平均身高:1.41米;三组人数:8人, 平均身高:1.35米;四组人数:9人, 平均身高:1.44米。根据以上汇报回答问题: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最高?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最低?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四组同学平均每人的身高是多少?由我们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你还能推断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

【教学反思】该片段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整合, 试图体现的新理念如下:

1.以学定教, 关注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组织选取学生熟悉的活动, 根据数据提出问题, 进行估算验证, 发现规律, 顺着学生的“学”来“导”, 在“导”中让学生探究。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学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学生, 问题来源于学生。尝试解决的问题具有可选择性, 整个学习的过程是活泼主动开放和个性化的, 充满生活的气息。

3. 玩中求知, 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该为生活服务”, 在学生对平均数有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收集本小组身高, 用统计表, 提问题进行估算验证。

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上一篇:观看“一家人 一家亲”专题片心得下一篇: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