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2024-10-27

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8篇)

1.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篇一

由于交通建设、旅游开发资金、旅游大环境等众多原因,目前龙湾旅游策划开发表现出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产品内容的单一性、基础设施的滞后性,接待设施的初级性、旅游人才的短缺性等景区初级开发模式特点。以森林、玛珥、湿地为重要载体的资源特性在东北众多森林资源中难以凸显,景区品质特性需要进一步彰显。旅游区内的居民屯(点)建设必须服从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展示当地文化与保护环境的要求。

巅峰智业旅游策划项目组认为,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必须与本地的传统建筑风格、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公共设施的建设必须与景观相协调,着力体现本地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给排水工程必须符合国家的饮用水、娱乐用水及排放标准,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限期整治,直至达到要求。推广清洁能源和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景区周边的乡镇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旅游策划、规划建设具有本地风格、本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接待配套设施,建立接待水平较高、服务质量较好、旅游形象较佳的小集镇。其建筑风格、服务功能等各方面都要与景区相协调,把小集镇建成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集镇,通过改善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要利用旅游开发的有力契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这些小集镇的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建筑凌乱、道路不畅、卫生不佳的脏、乱、差现象。

同时,旅游策划项目组还进行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 简称旅游承载力,即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 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其内涵主要是旅游生态容量、空间环境容量、设施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

2.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篇二

鉴于此, 本文从旅游创意的概念和旅游创意发展的动力因素探讨旅游创意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价值实现机制, 分析旅游创意对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

1 旅游创意及其动力系统

1.1 旅游创意与文化旅游

旅游创意是由情感、想象、文化、理念等人的非物质要素构成的一种生产力, 它具有无限的创造空间, 可用想象去推动旅游策划, 将理念提升为价值;用文化制造平台, 把情感变成市场优势, 可推动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旅游消费方式的变革。从生产和供给角度看, 文化主导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和区域中旅游与文化的紧密结合, 并向文化旅游创意延伸, 改变着游客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所谓文化旅游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 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集合[5]。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基础与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旅游资源的束缚, 能综合各种因素的同时,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进行创造, 这一过程即是旅游创意。离开了创意, 文化旅游必将失去生命力。旅游创意是以文化创意为轴心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开发方式, 以为游客提供深层次体验式经历为主要目标。因此, 现存的大量文化旅游产品都可作为旅游创意产品的原体, 增加产品中的互动因素为游客获得深层次的体验提供便利条件。

旅游创意是经过苦思冥想产生有关旅游产品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创造性构想过程, 也用作表述这一创造性思维结果的新颖构思和独特意念。人们经常将旅游策划与旅游创意混为一谈, 认为旅游策划就是旅游创意、旅游创意等同于旅游策划, 这是对两者本质属性和相互联系的根本性扭曲。从联系上看, 旅游创意是旅游策划的灵魂, 是旅游策划活动的关键环节, 也是旅游策划方案的起点, 没有独特的创意就很难产生成功的策划。从区别上看, 旅游策划需要创意, 但不仅仅是创意, 而是一个涉及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活动、旅游形象、旅游融资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旅游策划注重严谨和敏锐的思维触觉, 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旅游创意只是旅游策划中的一个环节, 它注重的是对文化的挖掘、体验的关联和旧元素的重组, 强调创新思维和灵感突现。从认识对象上看, 旅游策划专注于客观存在的旅游资源深层次的认识上, 不以人的主观意识改变,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旅游创意则表现为更自由的外界感悟能力, 创意能充分体现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旅游创意的主观意识内容含量高于旅游策划。因此, 文化旅游、旅游创意和旅游策划之间不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有微妙的差别, 确定它们之间清晰的外延边界是非常困难的。但旅游创意不同于旅游策划和旅游文化, 旅游创意在两者所代表的客观与主观方向上都有延伸,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变量, 是两者的综合与过渡。

1.2 旅游创意的二向性

文化的内涵丰富, 它所关注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 有明显的主观性特征[6]。文化导向的旅游开发在满足消费者需求, 提升城市和区域形象, 提升其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旅游被认为是文化的载体, 因为旅游资源取材于文化, 旅游服务贯穿于文化, 旅游体验提升文化。正是由于旅游的文化内涵性和创意的主观性特征, 一旦旅游与创意结合就有了创意产生的肥沃土壤, 旅游创意借助文化的翅膀得以自由扩展, 旅游策划借助旅游创意得以形成。所以, 文化是旅游创意的基础与平台, 是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文化为旅游创意提供素材, 旅游创意可形成新的旅游形式和创新性的旅游产品, 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 这部分价值通过旅游策划创意传递到消费领域并最终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因此, 旅游创意既不同于文化旅游, 也不同于旅游策划, 旅游创意在两者所代表的客观与主观方向上都有延伸, 我们可界定为旅游创意具有二向性 (图1) 。旅游创意连接的客观与主观两个方向并不是对立存在的, 旅游创意是将理性思维与感性创造融合在一起的“桥梁”, 它使文化与旅游策划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策划的完美结合带来了旅游者的体验增值和旅游产品的增值, 最终促进了旅游创意文化经济的发展。

1.3 影响旅游创意的要素系统

从生产或供给角度来看, 文化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和区域中旅游与文化的紧密融合[2]。文化之所以能与创意实现融合, 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 可为创意搭建平台, 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价值提升, 因此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从动机和消费角度而言, 创意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旅游体验演化和多种社会经济要素影响的结果。总体来说, 旅游创意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旅游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动力因素共同作用, 使创意和旅游不断相互融合, 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 是实现旅游创意发展的动力源泉 (图2) 。内部动力因素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企业、竞争对手和创意阶层, 满足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是创意的最终目标。因此, 旅游需求是创意与旅游融合的重要动力因素, 它为旅游创意指明了不同的方向。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创意产业因其高附加值和丰富的赢利空间, 吸引旅游企业快速进入创意产业市场, 并使其成为旅游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3]。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 来自竞争对手的经验与教训对旅游创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旅游资源同质化较高和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文化模仿和复制的情况下, 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景洪市大渡岗万亩茶园的旅游开发启动时, 在半径150km之内已有两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在该项目策划中, 吸收了中华普洱茶文化博览园 (普洱市) 和阳光科技茶园 (勐腊县) 在项目设计中的成功经验, 并确立了差异化的复制策划, 产生了以茶马古道为独特卖点、以普洱茶文化动态为展演内容的创意。创意阶层的兴起为旅游创意提供了基础动力。它一方面以艺术载体提高了地区的旅游知名度, 另一方面创意人才本身也成为旅游目的的新型旅游吸引物, 共同构成对创意旅游的“旅游吸引”[4]。

外部动力因素包括政府、第三部门、创意城市和时代趋势。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主导战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地政府作为本地旅游资源所有权的代表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相关政府部门把旅游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制定专项规划, 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和旅游区建设的想法和目标, 这也是旅游创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旅游的第三部门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和旅游协会。在旅游人才集中的地方形成了旅游创意群落, 他们为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推动了旅游创意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创意城市向旅游者提供社区遗产的参与性活动, 通过真正参与让游客了解社区文化。由此可知, 旅游创意是创意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意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创意的发展, 成为旅游创意发展的重要动力。

2 旅游创意的实现机理

旅游创意的二向性为旅游创意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 文化是旅游创意的基础与平台。从旅游策划角度来看, 旅游创意是旅游策划的先导和灵魂, 没有旅游创意很难形成成功的旅游策划。因此, 旅游创意产生的价值体现在旅游产品的生产领域和旅游消费领域, 以旅游策划为导向的旅游创意是在生产领域实现其创意价值, 并以旅游营销创意为渠道实现创意价值从生产领域传递到以文化导向的旅游消费领域, 为此我们建立了旅游创意价值实现的机理 (图3) 。

旅游创意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促进旅游产品的增值并带动旅游者体验的增值, 这种作用是通过特定和良好的渠道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 (1) 在旅游生产领域, 创意价值的实现需要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 将其精华转移到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等物化载体中和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非物质载体中, 最终实现旅游产品的增值。文化为旅游创意提供平台, 创意为文化价值的转移提供途径, 文化如果不能实现市场价值转移, 对区域旅游来说毫无意义。 (2) 在旅游消费领域, 创意价值的实现需要借助旅游营销创意这条渠道来实现创意价值从生产领域传递到消费领域。在此过程中, 旅游创意为文化价值实现了消费市场价值, 并满足了旅游者的自我实现、个性需求、感性需求和精神需求, 最终实现旅游者的体验增值。

3 创意驱动: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3.1 维系区域旅游发展可持续性的路径模式

从范围上看, 区域旅游是指特定地域的旅游;从组成要素上看, 是指以人类活动为主体, 以旅游观光对象为客体, 并由其他人文与自然要素交织而成的旅游地域系统[10]。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当地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 也是当今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的内在要求。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尽可能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 需要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 使当代人获得旅游满足的同时, 不损害其后代获得同等旅游满足的能力和机会。因此, 需要对区域旅游的各要素进行分析, 分析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

根据区域旅游实践活动中各要素的属性, 将维系区域旅游发展要素划分为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两大类。维系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是指区域旅游发展活动中的承担者, 主要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策划者和社区四要素。主体要素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 主体要素的行为活动直接影响区域旅游发展形势以及客体要素的存在状态。维系区域旅游发展的客体是指实现区域旅游发展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主要包括旅游地环境、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发展客体要素制约着区域旅游的发展, 同时受到主体要素的能动作用, 维系区域旅游的可持续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客体要素是主体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 主体要素在旅游实践中直接作用于客体对象, 推动区域旅游发展。

主体根据各自的特点和职责发挥各自的功能, 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效作用于客体要素, 是维系区域旅游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路径 (图4) 。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控制不利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与行为, 同时以政策支持的方式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区通过广泛参与旅游活动, 促进区域内旅游市场的繁荣, 积极保护旅游地环境和旅游资源, 创造和维系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旅游企业作为区域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 旅游企业通过合理方式开发区域旅游资源, 科学地经营旅游市场, 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策划者包括旅游策划机构和高校旅游策划研究机构, 旅游策划者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制定规划和策划方案, 设计独特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指导区域旅游的近期及中远期发展, 不断开拓旅游市场, 为旅游注入活力, 保障区域旅游发展的持续性。同时, 旅游策划机构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旅游策划人才的责任, 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3.2 旅游创意驱动与相关模式的关联与差异

旅游创意驱动是指利用想象、理念、文化、情感等非物质要素对现有的旅游地资源、环境等物质要素进行重新整合, 挖掘旅游地的文化内涵, 最终实现旅游产品与游客体验的增值。创意驱动与上述维系区域旅游可持续性的模式相比, 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从联系上看, 创意驱动同样是以旅游主体要素作用于客体要素对象的形式, 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意驱动的内外部动力因素同样包括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和创意阶层, 三者分别从制度和思维两个不同层面推动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差别上看, 以上所述的维系区域旅游可持续性的路径模式在开发方面注重的是以旅游地资源、环境等客体要素为核心的旅游开发, 实现旅游资源开发规模化、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和旅游市场总量扩大来维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而旅游创意驱动以游客为核心, 挖掘旅游地的特色文化, 增加旅游产品和游客体验的附加值, 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3 旅游创意驱动的战略价值

主要表现在: (1) 旅游创意驱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质的体现。传统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式以增加土地、资金等物质资本投入为主动力, 带动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扩大、旅游游客接待量增加和旅游收入增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易造成以牺牲自然环境和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社会环境为代价来拉动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业创意驱动是以较少的物质资本投入为基础, 在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的前提下, 以游客为核心, 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 满足游客旅游体验需求,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体现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站在“人”的高度看问题, 一切从生活质量出发的本质要求。 (2) 旅游创意驱动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创建旅游产品及品牌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创意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 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旅游创意驱动一方面直接创造旅游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引起的价格竞争, 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地域文化内涵深、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可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变化的需要, 有助于旅游产品品牌的树立。 (3) 旅游创意驱动满足了体验经济的时代要求。旅游产品是旅游的核心。在体验经济下, 旅游产品必须突出体验本质属性, 表现出多重体验价值的综合。即在一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 围绕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其核心, 为旅游者差异化体验和消费提供价值综合体[11]。旅游创意通过旅游营销将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传递到游客消费领域, 满足旅游者的自我实现、个性需求、感性需求和精神需求, 实现游客体验增值, 这与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旅游产品体验化的要求一致。

4 云南旅游创意品牌驱动的案例聚焦

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 目前旅游消费市场中的消费主流仍是经济型旅游产品, 但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品质诉求明显上升, 旅游者越来越多地追求个性化、自我实现、求知审美等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地形象宣传作为目的地旅游营销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到旅游群体对目的地的第一感知, 刺激消费者产生旅游动机和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程度。随着云南省旅游发展进入休闲型旅游发展阶段, 旅游地形象需要注重旅游者对精神享受的需求。因此, 部分州市通过旅游创意手段树立旅游地新形象, 提升旅游地的品牌价值, 实现旅游产品和游客体验的双增值 (表1) 。

昆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由“昆明天天是春天”向“昆明天天是春节”转变, 通过节庆会展等旅游活动创意, 以昆明四季主题旅游产品为基础, 开发昆明的休闲度假及娱乐产品, 不但使昆明的旅游产品结构得到完善和升级, 提高了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而且使游客获得了在节庆活动中的狂欢等精神体验需求, 实现游客的体验增值。大理市以前的旅游品牌形象为“东方的瑞士”, 通过对大理优质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了“风花雪月”新的旅游品牌形象, 提升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 大理市旅游景点的旅游活动创意, 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使大理的旅游产品实现增值。同时, 游客通过旅游大理的旅游营销活动, 获得了对大理旅游资源多元文化的旅游感知, 刺激了不同需求游客的旅游欲望。怒江州由“东方大峡谷”、“三江并流腹地”改变为“伊甸园”, “东方大峡谷”和“三江并流腹地”都是从怒江州资源属性所进行的表层描述, 而“伊甸园”则是对资源内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形象定位, 使怒江州的资源拥有了文化品牌的附加值。从旅游消费的角度, “伊甸园”品牌满足了游客对“伊甸园”的探求心理, 使游客在心理上获得了特殊的体验需求满足。江川县原有的旅游品牌为“滇国故里”、“高原水乡”, 突出表现了江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 但难以对游客产生足够的旅游吸引力。经过旅游品牌创意, 新旅游品牌定位为“海上生明月”和“江川十八奇”, 是对旅游资源及其民俗文化的有效整合和浓缩, 达到了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的目的。另一方面, 新旅游品牌赋予了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 迎合了游客探奇的旅游心理, 生态休闲与民俗文化产品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姚安县原来的旅游品牌为“文献名邦”、“花灯之乡”, 通过对江川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 转变为“中国福地, 福禄之乡”。福禄文化为江川旅游资源进行了统一定位, 将福禄文化融入到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之中, 实现江川旅游产品的增值。从游客的体验增值角度来看, 福禄文化既提高了江川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又满足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需求。

5 结论与讨论

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 因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 创意时代正在来临。”这句宣言在敲开创意经济时代大门的同时, 也开启了旅游创意研究的新时代。旅游创意之所以受到重视, 主要内在原因可归结为: (1) 旅游资源具有本体价值和衍生价值之分, 要把本体价值 (如殷墟作为文物考古遗址) 转化为衍生价值之一的旅游价值 (殷墟的旅游体验价值) , 就需要创意; (2) 旅游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 要把旅游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转化为旅游消费符号, 创意是关键因素; (3) 特色是旅游地发展的生命力, 特色寻找、培育和传播需要创意, 特别是对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的旅游地而言更是如此;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但文化不能直接用来消费, 必须通过创意转化为可供游客体验的产品。因此, 应加强对旅游创意的研究, 完善相应的旅游创意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 最终推进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分析[J].理论学刊, 2009, (7) ∶59-62.

[2]赵玉宗, 潘永涛, 范杰英, 等.创意转向与创意旅游[J].旅游学刊, 2010, (3) ∶69-75.

[3]钱丽芸.基于动力机制的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李庆雷.旅游策划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176-183.

[5]李建伟.论创意经济中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体现[J].经济论坛, 2009, (13) ∶71-73.

[6]韩顺法.基于二向性的创意产业价值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4) ∶59-63.

[7]莫君伟.创意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189-195.

[8]厉无畏.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9]尹宏.创意经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J].青海社会科学, 2007, (1) ∶6-8.

[10]李永文, 史本林.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3) ∶68-72.

3.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篇三

关键词:水利风景;景观设计;生态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文明程度,对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水利风景区景观建设取得快速的发展,景观设计与建设对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与建设有利于促进水利经济与民生水利事业的共同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水平并不高,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生态化设计融入至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1 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原则

生态是指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化景观有利于引导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景观设计原则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突出水利风景、园林绿化等对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实现社会和环境的长久发展。生态化设计原则将水文风景、生态系统、物种等因素融合至景观设计中,但这并不代表不改造自然,而是将人类社会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综合考虑生态系统进行景观设计,使设计与生态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原则遵循生物的区域性,设计出的景观顺应基址原来的自然条件;合理运用风景区的自然资源,保存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在景观设计中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日光、降水;景观建设中的材料坚持使用环保能源,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物、植物等生态环保。

2 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风景区的景观应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生态化的集观光、娱乐、文化、环保为一体的景观。我国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景观设计过程中对整体空间布局、环境保护、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表明在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中没有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只注重经济利益或生态利益,忽视了现代人的内心需求和对景观的要求。因此,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要坚持人性化原则。

2.2 文脉化原则

水利风景区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载体,不同的文化通过水利景观表现出来。在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设计中,要坚持文脉性原则,保持水利风景区文化和历史的完整性。根据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设计出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运用丰厚的历史文化吸引人们的关注和欣赏。设计出的景观:首先,具有文化内涵;其次,还要突出水的特点和优势,从水利工程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2.3 个性化原则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要具有地方性、个性化等元素,充分体现水利景观的独特特点。首先,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整体把握水利风景的整体性。在保持整体性的基础上,设计出个性化的水利景观,独具特色、灵活多变的水利景观设计才能彰显景区的文化个性,促进全方位效益的实现。

2.4 艺术化原

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门艺术。景观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设计应具备艺术性,在满足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植物、建筑、水系等整体布局的艺术性,精心考虑植物的外形、季节变化、花期等因素,雕塑的造型、水池的形状、廊道的布局等。将水利风景区设计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不仅美化环境、保护生态,还为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冲击。

2.5 生态化原则

“生态旅游”观念是美国学者在结合文化、教育、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旅游发展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2]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原则主要是指将自然绿化观念融入至景观设计中,强调景观的自然情调。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适当增加自然景观,保存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目前,我国水利风景区存在硬质景观多、软质景观少的现状,在景观设计上应增加软质景观的数量,有效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发挥水利景观的生态作用。

3 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

斑块、廊道、基质、缘是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空间结构设计的几个基本要素。将生态化设计融入至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中,主要将景观分为基质、廊道和斑块三个部分。基质是指整个水利生态系统;自然斑块主要有植被、山体等自然景观,人工斑块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服务的景观或设施;水路航线及路上道路是廊道,[3]分别在设计上最大化地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3.1 自然斑块的设计

水利风景区自然斑块景观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山体等。首先,自然斑块的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引进外来植物品种要考虑其适应性,避免破坏植被生长环境。其次,在水体斑块的设计上,要以地脉为基础,在适当的地块上设计人工景观。最后,景观设计要与水利工程相结合,不能影响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3.2 人工斑块的设计

首先,水利风景区建筑物的设计要与本地区的水利文化相适应。参考详细的水利文化设计出整体建筑景观风格,既要充分发挥建筑风景在水利风景区的服务功能,也要满足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的需求。将建筑风景作为水利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建筑物风格和规划与水利文化相一致,再融入个性化元素,使建筑景观既具有观赏性,又不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其次,将本地的风土人情和特有文化融入建筑风景的设计中,汲取当地文化的精华,设计出自然的建筑风景。最后,坚持人工斑块与自然斑块的共生原则。建筑风景在实现其设施功能外,还要形成独特的水利风景、建筑风景与自然风景相互协调。

3.3 廊道的设计

水利风景区的廊道主要包括进入景区的通道以及内部各景观之间的通道联系,其设计直接关系到水利旅游观赏路线的合理性。[4]生态化的设计还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现设立设施的正常服务功能。廊道景观从功能上分为车行道、人行道和航行道。除此以外,廊道景观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影响游客的旅游感知,也是连接风景区各个景观之间的联系和通道。在廊道的设计中,首先应加强其功能定位的功能,还要注重廊道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景区内的廊道要尽量避开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脆弱区域,将廊道设计在生态恢复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强对自然存在的廊道的合理运用,减少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水利风景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和建设,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不仅有利于保障我国水资源、水环境安全,还以水利工程恢宏的构架为基础创造出优美的水利景观,为人们提供宜居、休闲、观光、旅游和度假的良好环境,并促进水利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总之,将生态化设计融入至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中,加强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对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9):124-128.

[2]徐枫.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3]王正超.以川北河为例的北京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4.风景写生的构图练习(教学案例) 篇四

(教学案例)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素描》中的第四章第一节《风景写生的构图》。我所教的年级是我校的高二(5)班。目的是为学生外出写生课作准备。我安排了室外课,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观察、体验、然后进行构图练习。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分组准备

“请同学们讲述一下对我们学校环境的感受。”从感受着手导入课题。同学甲:“我们学校有长长的上山台阶、新旧不同的教学楼、开阔的草坪和郁郁葱葱的紫藤走廊。”

同学乙:“整齐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

同学丙:“台阶式的后花园和独特的挡土而成的山腰操场。”

„„„

我顺着同学们的话题说:“那么,让我们通过屏幕一起来欣赏学校的美吧!”点击课件播放几张自己拍摄的校园风景照,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两分钟后,我对同学们说:“让我们走出教室,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学校的美吧!”接着告诉同学们,这堂课的任务是观察、体验、选择校园的美景,结合上节课所讲的风景构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然后进行我们的构图练习。

接着我对上节课的内容做了简单的提问。如:

风景构图的基本要求:

1、要完整、稳定。

2、要有鲜明的形式美感。

风景构图的基本形式:

1、垂直线构图。

2、水平线构图。

3、斜线构图。

4、S形构图。

5、起伏线构图。

6、三角形构图。

7、十字线构图。

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用了三分钟时间讨论如何取景的问题。同学们结合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总结了几个比较好的方法:

方法一:用食指和拇指组成一个直角,两手相对将食指和拇指分别相连,组成一个长方形,放在眼前,就形成一个取景框,可用于取景。

方法二:用二张纸折成长条形,每条再对折,一条夹着一条,形成一个可缩放的取景框。

方法三:用一张卡纸,在中间雕一个方形,通过中间的空洞就能观察景物了。

这些简单又实用的取景方法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为了保证室外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和同学们达成四点共识:1、2、3、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本组活动,起稿草图。要求每组完成一到二张构图。安排同学观察写生的地点:大操场、新教学楼前的草坪、后花园、阶梯教室附近。这样既不影响其他班级的上课,又便于观察。

4、要求同学们下课前15分钟回到教室集中,交流感受,评价作业情况。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

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各自的目的地,寻找最佳角度。快的二三分钟进入状态。五分钟后基本上都进入角色。几个人一组相互交流、切磋„„„

“后花园是学校最美的地方,园中的组合亭是园中的点睛之笔,我们就取这个景吧!”

“好。”

“就画这个景。”

我看一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于是走了过去。看他们一边比画一边画。他们的构图很有意思,是从半开放的门洞里画进去的,两边的门墙画的很仔细。我就问:“你们感觉取景如何?”同学A说:“我们从这角度画那亭子,很漂亮,很有特色。就是门墙太对称了。”

“那怎么改呢?”

“全擦了?”“不行,我看擦一半。”“那擦掉的地方不是太空了?”同学们静了下来。看看那门墙,又回头看看我。

“擦了一半的方法可以,”我说,“破了对称,关键是怎样去重新组合。” “重新组合,不见得把亭子旁边的小树丛移过来吧?”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走开了。

„„„

我四处走动,一边听取同学们的讨论,一边与同学们交流着想法,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察、感受讲出来,反映到构图中去。同时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供他们参考。这样,师生的互动,使同学们感到亲切,也解除了同学们对风景写生的困惑和神秘感,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精神。

二十分钟一过,我就把同学们召回了教室。趁着他们的兴奋劲儿进入了下个阶段。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

我要求同学们谈一下在观察、选择时的体会。

同学甲:“我第一次出去风景写生,我感到十分新鲜,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操场。从操场看校园,果然不同凡响。我采用三角形构图,画了司令台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以大山为背景,小树来衬托。加强了画面的规整与

稳定的感觉,呈现出庄重、严肃的形式特征。”

同学乙补充道:“我建议把背景的大山画的底一点,这样能更好的衬托出旗杆的高。”

同学A不解的说:“我还是不能理解构图中违背实际的做法,如:变高为低,移这边的树丛到那边的墙角等。这样画的风景不就不真实了?”

我解释道:“你们想的很好,问的更好。我已说过在风景中对称的构图不自然,太呆板;把小树丛移过来叫做移物借景,既破了门墙的对称,更能集中表现这一片景色的美。”我看他理解地点了点头。

„„„

接下去我鼓励同学们上台自荐自评,自我展示。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观摩。这时几幅在写生过程中经过我肯定的,较有代表性的,且完成情况较好构图拿到台上。我不失时机地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帮助学生总结他们的作业本身极其在完成作业的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尽可能的让他们认识到写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挖掘他们在本课中同学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中有什么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和收获,并鼓励他们应有耐心去克服画面中的困难细节。最后列出几个思考题供学生课后进行讨论:1、2、3、线条的变化与用途? 景物空间如何处理? 尝试不同的作画工具来表现景物。

这样,我完成了带尝试性的一节课。

教学反思……

回顾这堂课,我感到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对学生来讲很受欢迎,对老师来讲,也充满了挑战,以下是我的两点思考:

思考1:现在的单元教学系列感强,很紧凑,而且向综合方向发展,应结合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以教材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加强不同学科间尤其是不同艺术学科间的融合.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

思考2:美术课程改革已蓬勃展开,教学活动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必将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传统美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无法培养出现代公民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的现代美术教育以不断满足和丰富人类多层次与多样性的精神文化为目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附:教学课件一个

5.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篇五

玉龙雪山,这座全球少有的城市雪山,既是丽江旅游的核心品牌,又是云南现有的两个5A级景区之一。根据丽江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玉龙雪山旅游开发区先后投资10亿元,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发了甘海子、冰川公园、蓝月谷、云杉坪、牦牛坪等景点以及雪山高尔夫球场和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十年间,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客流量从2000年的72.25万人次,发展到2009年的230万人次,年均增长超过25%。

2009年11月下旬,我应邀赴丽江考察调研,并为玉龙雪山景区管理人员授课培训。其间,我与玉龙雪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涌涛先生多次交流,详细了解丽江市的旅游发展现状和玉龙雪山景区的营销From EMKT.com.cn管理模式,并在景区营销中心经理和程红先生的陪同下,全面考察了大玉龙旅游区的系列产品及其服务。从考察情况来看,玉龙雪山景区在品牌打造、产品整合、市场营销、文化建设和节目创新等诸多方面,均有极为出色的卓越表现。其领导班子的团结有力,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和国际视野,以及营销策略运用的精准细腻,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玉龙雪山景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其营销管理体系所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已使其成为中国旅游景区行业的市场领跑者。

一、做大品牌:整合产品集群发展

玉龙雪山景区在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66家5A级景区之一,升级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整合周边六个景区的经营权,做大丽江旅游核心品牌景区。从 2008年1月1日起,游客只需手持一票,就可在两天内游览大玉龙旅游区。2009年4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壁画景区加入。自此,玉龙雪山从单一景区扩展为旅游产品集群。大玉龙旅游区包含八个景区,分别是玉龙雪山(5A级)、玉水寨(4A级)、东巴谷(3A级)、白沙壁画(3A级)、玉柱擎天(2A级)、东巴万神园(2A级)、东巴王国(2A级)和玉峰寺(2A级)。其中,大多数景区原来都是独立经营,大玉龙旅游区形成之后,全部由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

从景区营销角度看,玉龙雪山的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品牌扩展策略。所谓品牌扩展,是指景区在成功创立了一个高品质的知名品牌后,将这一品牌覆盖到其他景区产品,形成共同拥有一个家族品牌的旅游产品集群。品牌扩展策略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市场认知度,降低市场导入成本。但也存在市场风险。由于不同景区的品质不同,景区之间的市场关联性有强有弱,因此,这种策略如果运用不当,有可能损害景区的品牌价值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品质体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玉龙雪山景区采取了三项措施:

1、“大玉龙”作为主品牌

在成为5A级景区之前,玉龙雪山跟周边其他景区相比,虽然存在品质差异,但品牌关系却是平行的。这就带来一个很大问题:当游客以玉龙雪山为旅游目的地时,面对众多的景区品牌,常常无法做出选择。而小景点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使玉龙雪山的核心品牌地位不断遭受冲击。2006-2007两年间,在小景点高额回扣的诱导下,冲着玉龙雪山而来的团队游客被劝说改线的竟达150万人,使玉龙雪山损失了1.2亿元门票收入。更有甚者,某旅行社以“远眺玉龙雪山”的方式运作市场,2007年招徕游客到丽江9.5万人,但实际进山人数只有56人。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做大玉龙雪山品牌,二是整合周边旅游产品。然而,这其中有一个矛盾:如果八个景区仍旧独立经营,却统一使用玉龙雪山品牌,则会出现如前所述的景区品质下降,有损玉龙雪山的品牌形象;如果八个景区实行合并,又有销售捆绑之嫌,招致游客反对和旅行社抵制。

如何破解这一市场难题呢?景区管理层巧妙设计了一个“大玉龙”的新概念,将大玉龙旅游区作为主品牌,将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在内的八个景区作为子品牌。这样,既放大了玉龙雪山的品牌效应,使人产生良好的品牌联想,又使八个景区所形成的产品序列清晰可辨,凸显了大玉龙旅游区内的景区高品质和产品多样性。同时,在经营权整合的基础上,对大玉龙旅游区内的所有景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有利于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互利共赢的方式,将景区之间多年来为了争夺客源而展开的激烈竞争消弭于无形。

2、联票和单票双轨制

对于八大景区的整合,游客和旅行社最担心的是变相涨价和捆绑销售。为了消除市场疑虑,管理层采取了两个具体措施:一是大玉龙旅游区的联票价格定为190元,跟八个景区单独购票共计285元相比,大幅下降33%;二是联票和单票双轨制,游客想去单个景点,仍可以单独购票。这种灵活机动的价格策略,在推出之后很快被市场所接受。在全国景区涨声一片的情况下,玉龙雪山景区的门票价格调整却波澜不惊,几乎是悄无声息,足见其市场运作的沉稳老练。

玉龙雪山景区将联票价格定为190元,还有一层更深的市场意义。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上涨,一直是大众旅游市场的敏感话题。通常而言,游客对景区门票的价格敏感度,一是跟绝对价格有关,二是源于相对价格比较。作为国内旅游业的一线品牌景区,九寨沟门票价格220元,黄山门票价格202元,可谓是中国景区行业的两个标杆。玉龙雪山将联票价格定为190元,说明景区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200元的门票价格是一道“大众心理红线”,一旦逾越将会引发市场争议。而跟国内同类型的单一景区相比,大玉龙旅游区将八个景区的联票控制在200元以内,可以提高性价比,钝化价格敏感度。

3、构建景区绿色交通

大玉龙旅游区范围达50平方公里,为了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景区着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旅游线路的合理设计,二是构建生态环保的便捷交通,三是做好游客旅游的安全保护。

(1)设计旅游环线

以玉龙雪山为轴心,设计大玉龙旅游环线。大玉龙旅游区内的多数景区,都在玉龙雪山的山脚下,八个景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最远不到30公里。在这条旅游环线上,游客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主选择旅游方式和路线。可将玉龙雪山与其他景区组合,也可去玉水寨、玉峰寺和东巴谷等景点感受纳西文化,还可选择白沙壁画景点感受多元宗教文化的融合。

(2)修建雪山栈道

为了使游客既能充分领略雪山美景,又使该区域的冰川资源、草甸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玉龙雪山景区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冰川公园总长5400米的栈道、云杉坪栈道和牦牛坪栈道。

(3)开通环保专线

自2006年起,景区实施“绿色交通”工程,购置85辆达到“欧Ⅲ”标准的环保大巴,建立辐射冰川公园、蓝月谷(白水河)、牦牛坪景点的环保专线车线路,极大改善了玉龙雪山景区的环保条件和管理水平。

(4)增加索道运力

为了分流景区客源,提高游客满意度,景区分别对云杉坪、冰川公园和牦牛坪三条索道进行技术改造,使云杉坪索道运力达到1500人/小时,冰川公园索道运力从420人/小时提升到每小时1200人,牦牛坪索道运力达到420人/小时。这样,三个景区每小时能接待2340人,每天接待量达2万人。此外,专为《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而建的甘海子剧场,以及新开发的玉龙雪山水域景区蓝月谷,分别可容纳游客4000人和15000人。

(5)加强安全监控

为了做好安全救援工作,景区开发建设了数字玉龙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景区管理和安全救援,形成集事务管理、景区监控和安全救援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这样,既可以将游客从客流稠密区合理引导到其他景点,又能在大玉龙旅游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做到安全无死角。

大玉龙旅游区完成产品整合之后,2008年1月1日正式面向市场。从丽江地接旅行社和昆明旅行社的对外报价看,费用虽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丽江的酒店放开价格,把原来暗中的自费景点转变为直接报价,所以游客在丽江旅游的整体消费反而有所下降。

从一年多的市场实践来看,玉龙雪山景区的品牌扩展策略是成功的。2009年1—11月,大玉龙旅游区接待游客251万人次,玉龙雪山景区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同比增长23%。《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7%。接下来,大玉龙旅游区将从经营权整合逐步过渡到产权整合,并按5A级景区来打造。

二、细分市场:精耕细作渠道创新

我的案头一直放着玉龙雪山景区的三份材料:一是《玉龙雪山党旗红》,记叙景区动态和企业文化;二是《质量管理参考》,涉及质量监督和服务规范;三是《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客源市场分析》,是景区营销中心撰写的营销计划。每次翻阅这些资料,我都会平添几分感慨,对玉龙雪山的景区管理者深怀敬意。说实话,在我所走过的几百个旅游景区中,玉龙雪山算不上是规模最大的,但其景区综合管理水平无疑是最高的。下面,我根据玉龙雪山景区所提供的翔实数据,对丽江市的客源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以及玉龙雪山景区的营销策略创新,做一个简要介绍和分析,以供国内景区营销人员参考学习:

1、客源结构:国内为主,国际为辅

丽江市和玉龙雪山景区的游客来源,一直是以国内市场为主。2007年,丽江市接待国内旅游者490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40万人次,国内游客占接待总量的92.45%。国内市场分为传统客源市场和新兴旅游市场。前者又细分为六大客源市场,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云南省(以昆明和玉溪为主)、四川省和重庆市。根据2007年丽江市旅游局对本地旅行社的调查统计,团队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是广东、四川、北京、上海,超过5万人次的是天津、云南、浙江、江苏、深圳、重庆、河北。上述地区构成丽江旅游的一级目标客源市场,占国内游客总数的60%以上。

2、高端市场显现,客源结构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丽江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客源结构逐步呈现多样化,并且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高端客源市场。在丽江考察期间,我曾实地了解悦榕庄的经营状况。当我们中午一点之前抵达酒店时,除了一幢别墅还没有客人入住,其余客房全部订满,房价最低1720元,可见其火爆程度。不过,玉龙雪山景区目前的旅游消费主体人群,还是以月收入3000-5000元的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丽江城区的三星级以上客房也最为抢手。

3、新兴市场和境外市场快速增长

在客源结构方面,广东和上海等传统客源市场近年来有所下降,天津、河北、湖南、湖北、内蒙、甘肃、新疆和东三省等新兴市场迅速增长。其中,天津和河北的团队游客近年来增长最快。2004-2007年,来自天津的团队游客分别为24387人次、39636人次、68478人次和92759人次,四年时间增长3.8倍。在周边市场,自驾游人数增长明显。在入境市场,港澳台游客继续保持增长,日本和西欧的游客也明显增加。2004-2007年,丽江市接待外国旅游者56500人、108231人、153782人次和273690人次,四年时间增长4.8倍。但境外游客占接待总量的比例,目前仍只有8%左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丽江市和玉龙雪山景区在国内市场开拓方面成效卓著,境外市场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仍有较大潜力。针对丽江市的客流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玉龙雪山景区的营销策略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众传播,二是特色活动,三是渠道拓展。其中,景区重点加强了对境外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

1、分众传播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具体市场的特性,选择最适合的媒体,采用该市场的潜在消费群体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促销宣传活动。

(1)国内市场

面向全国市场,重点与中央电视台和新浪、搜狐等知名门户网站建立常年合作关系;面向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主要在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广告宣传;面向省内和周边市场,重点加强在城际列车、城际飞机和高速公路旁的宣传力度,竖立制作精美的大型广告牌。

(2)港澳台市场

重在建立与旅游代理商、旅游网站和当地媒体的合作关系,主推“云南最神圣的雪山”品牌,突出神秘原真的东巴文化和原生态的雪山风光。其中,针对港澳台的中产阶级人士,着重宣传玉龙雪山与新马泰阳光沙滩截然不同的冰雪奇迹,主推“北半球最南的雪山”品牌,策划“东巴文化旅游节”、“雪山天籁”音乐会等活动,设计“东巴神山与世界奇峡”、“非常东巴•非常雪山(Very DongBa, Very Snow Mountain)”等主题产品。媒体选择以旅游杂志、重要社区、娱乐场所和俱乐部为主。

(3)欧美市场

通过玉龙雪山国际摄影大赛、中瑞姊妹峰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和邀请欧美国家的外事人员和国际组织人员、媒体人员和专业人员。同时,策划“徒步虎跳峡”、“南国雪山探秘”、“雪山高尔夫”等探险旅游活动,吸引具有冒险精神的国际游客。其中,针对欧洲游客享受自然、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增长知识的心理,主打“原生态的东巴文化,原生态的玉龙雪山”品牌。针对美国游客喜欢探险和多样性旅游项目的心理,以“壮丽的雪山、神奇的虎跳峡”为诉求,在美国《国家地理》定期开设专栏,介绍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资源保护。此外,借助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世界遗产论坛、纳西族“三朵节”等民族节庆与会展活动,吸引海外媒体、旅行商和国际游客,并在飞往主要客源地国家的国际航班上免费赠送多语种的玉龙雪山旅游资料。

(4)日本市场

重点加强与日本旅行社和观光协会的联系,主推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文化世界记忆遗产。其中,面向日本的银发市场,针对日本游客求新、爱动、追求高质量旅游的心理,主推“神秘东巴,古老神山”品牌。面向日本的高端客源,加强对玉龙雪山东巴文化特色商品、纳西特色餐饮的宣传力度。

(5)东南亚市场

针对泰国中青年游客喜欢刺激和创新、热爱登山滑雪的心理,以“彩云之南,玉龙雪山”为品牌,突出东巴神山的资源独特性和神秘性,突出包价旅游的价格优势。针对新加坡游客重视旅游品味、服务质量、旅游知识含量的心理,以“神秘的东巴文化,壮丽的玉龙雪山”为品牌,突出玉龙旅游的知识含量、生态环境和和民俗风情。

2、特色活动

与有实力的策划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新的活动创意层出不穷。综观玉龙雪山景区活动策划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三个结合”:一是跟民族文化相结合,比如“中国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二是跟体育赛事相结合,比如利用北京奥运会的机遇,加强与各类体育代表团的联系,展开“雪域高原,牵手奥运”的宣传攻势,筹建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吸引运动健儿到丽江进行体育集训。再比如为了吸引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高尔夫协会、自驾车协会和俱乐部合作,策划国际雪山高尔夫大赛等;三是跟影视作品相结合,比如利用《印象丽江》、《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和《茶马古道》等影视作品及其名人效应,以城市白领阶层为主要促销对象,策划和设计各种话题。

此外,玉龙雪山景区在活动策划过程中,比较注重大型旅游文化活动的国际性、时尚性和学术性。比如在“东巴神山”促销活动中,同时举办国际摄影大赛、中瑞姊妹峰节等国际性活动。再比如通过策划“国际东巴文化论坛”、“重回女儿国”等国际性的学术论坛,吸引国外专家学者,扩大玉龙雪山的海外知名度,进而拓展国际会议市场。

3、渠道拓展

在本地市场,主动联合相关机构,共建全市旅游营销联合体,实行丽江旅游目的地的共生式营销,强化对地接旅行社的影响力和主导力;在省内市场,跟其他景区建立契约式联合营销体系,比如跟昆明石林、大理三塔和楚雄恐龙谷景区结成“云南精品旅游线景区联盟”。

在外地市场,建立完善的旅游分销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成立旅游办事处,与当地龙头旅行社合作,联合开展旅游促销。同时,与各种社会团体建立联系,适时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旅游产品。此外,深入中高档社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社区营销和单位直销等。

在周边市场,与四川景区联合促销,与旅行社合作设计“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玉龙雪山—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等线路产品。在媒体和渠道选择方面,重点聚焦于区域市场内的专业媒体和渠道,锁定高端细分市场,选择时尚类杂志发布广告,并与专注于商务旅游的旅行社开展合作。此外,加强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内的热点景区的联谊与合作,共同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利用区域合作力量拓展市场。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玉龙雪山景区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很扎实。无论是媒体宣传、活动策划还是渠道拓展,都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分析基础上的。首先是细分目标客源市场及其旅游消费群体,其次是逐一分析每个客源市场的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旅游偏好,然后再针对每个具体市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炼宣传主题和品牌广告语,设计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策划旅游文化和体育活动。这种建立在细分市场基础上的营销战术,具有精细化营销的显著特征。精细化营销对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营销执行力也是一个全面考验。尤其是针对境外市场开展精细化营销,还要具备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和广泛的人脉关系资源。作为一个拥有八个景区、全年客流量超过250万人次的大型旅游区,精细化营销不仅必要,而且是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营销有助于提高景区营销管理水平,对提升景区经营业绩具有明显效果,但这种营销方式对景区的营销资源耗费较大。因此,在具体执行营销计划时要注意借势借力,尽量做到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收益。同时,还要防止过犹不及,使景区营销管理的日常工作流于琐细。此外,精细化营销本质上是一种紧贴市场和消费者的营销战术,如果将其运用于营销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反而会失去方向感和大局感。

三、印象丽江:实景演出成功探秘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国内刮起了一阵“印象系列”的旋风,《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和《印象海南岛》相继推出,演员阵容和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张艺谋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因此饱受争议,甚至遭到湖南某市的副市长实名发帖炮轰,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从市场角度看,《印象刘三姐》无疑是成功的。七年间,《印象刘三姐》总共演出2000多场,2009年演出497场,接待观众130万人,门票收入超过2.6亿元,净利润7000万元。至于《印象西湖》和《印象海南岛》的实际效益如何,景区和媒体语焉不详。只能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那么,前期投入高达7400万元的《印象丽江》,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呢?根据玉龙雪山景区的统计,《印象丽江》自2006年7月23日公演以来,2007年接待观众23.64万人,2008年接待观众60万人,2009年接待观众140万人,全年演出927场,每天演出3-4场,门票收入超过1.5亿元,净利润7300万元,观众人数和净利润均超过了《印象刘三姐》。

《印象丽江》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优异的市场业绩呢?就节目本身而言,主要是三个结合:丽江品牌与张艺谋品牌的结合、民间生活元素与实景演出艺术的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与雪山特殊环境的结合。然而,《印象丽江》的市场成功,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在推向市场之初,《印象丽江》至少面临三重压力:一是《印象刘三姐》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随后推出的印象系列已很难再现轰动效应;二是《印象丽江》跟丽江的另一台经典演出《丽水金沙》存在客源竞争关系;三是云南旅行社行业低价竞争严重,景区在渠道方面没有市场话语权。

事实上,《印象丽江》在2006年下半年,确实遭遇了相当大的市场困难。和程红先生告诉我,《印象丽江》起初是由景区之外的一家公司运营的,人气最惨淡的时候,500名演员的大型实景演出,现场只有8名观众。后来,景区决定直接经营,徐涌涛先生出任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对运营流程、市场策略和演员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一投资巨大的大型实景演出才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印象丽江》在营销管理方面有何独到之处?我曾就此问题跟徐涌涛先生深入探讨,他告诉我,当初最棘手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制定门票价格政策。既要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又不能让利太多而减少演出收益;二是如何选择渠道分销模式。云南各大景区的客源80%是团队,而团队客源实际上被地接旅行社所掌握;三是如何保证每场演出的高质量。原生态实景演出要想打动观众,演员必须在每场演出中保持最佳状态。而《印象丽江》全部是非专业的农民演员,来自16个乡村的纳西、彝、汉、普米、傈僳、白、苗、藏、回、摩梭、他留等十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演员占88.76%,要做到每场演出高质量并非易事。那么,景区是如何具体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徐涌涛先生认为,主要是抓好了三个环节:一是价格策略,二是渠道控制,三是演员管理。本文因受篇幅限制,对演员管理不做展开阐述,重点分析《印象丽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价格策略和渠道控制。

1、价格策略

作为一台新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票价高达190元,又尚未形成口碑效应,其营销难度可想而知。景区制定门票价格政策的两难选择是:如果不给旅行社大幅让利,团队市场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起色;如果给旅行社让利太多,又会造成净利润流失,甚至出现“赔钱赚吆喝”。更大的市场风险还在于,一开始门票优惠幅度过大,以后很难再改变。等到市场起来之后再提高团队票价,势必影响景区商业信誉,不利于跟旅行社的长期合作。

对此,国内景区在同类项目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曾经做过各种尝试和探索,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先提高门票价格,再给旅行社大幅优惠,成功案例有苏州的原生态实景演出“四季周庄”;二是邀请旅行社参股,形成利益共同体,成功案例有大理的民族风情歌舞《蝴蝶之梦》。

然而,《印象丽江》却独辟蹊径,采取了一种超强势的、也是非均衡的门票价格政策。其基本思路是“抓大放小”,门票优惠政策和销售奖励措施向战略合作旅行社大幅度倾斜。比如,大型地接社全年团队人数超过5万人,就能享受逐级累进的门票优惠和销售奖励;中小旅行社全年团队人数低于5万人,就很少或不能享受门票优惠。这种把鸡蛋放在少数几个篮子里的做法,看似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但却成就了《印象丽江》的市场成功,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营销奥秘呢?简单讲,就是一句话:在一个竞争充分的成熟市场中,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这说明玉龙雪山景区管理层对旅游市场运行规律有一种透彻的领悟力。

那么,这种做法能否成为景区营销的基本范式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市场课题。不少景区在跟旅行社合作时,往往怀有一种矛盾心理:既希望旅行社带来更多客源,又害怕旅行社真的做大。就本案例而言,“抓大放小”必然导致“两个集中”:景区营销资源向少数旅行社集中,中小旅行社的客源向大型旅行社集中。结果,大型旅行社客源越来越多,景区市场规模也越做越大。这种市场局面的潜在风险是,旅行社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突然改变线路,景区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市场损失。不过,从《印象丽江》目前的市场运作来看,这种担忧似乎是多余的。2009年,大型地接社全年团队人数最多的已超过20万人,景区跟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尽管如此,我还是宁愿认为玉龙雪山景区的这种强势营销方式是一个市场特例。强势营销的背后,必须有强势的品牌和高品质的产品作为支持。于此同时,景区管理层还要有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对大型景区而言,如果品牌尚不够强势,产品也不具有稀缺性,应该慎用这种强势营销方式。对中小型景区而言,更要防止营销资源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市场边缘化。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成功可以学习,但是不能复制。这一点,我们在研究玉龙雪山的成功案例时要特别注意。

2、渠道控制

旅游分销的渠道系统,主要有三种:垂直分销、水平分销和复式分销。跟西方国家相比,国内旅游起步较晚,至今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垂直分销系统。景区针对团队客源市场所构建的旅游分销渠道,其实是一种以量取胜、严重依赖中小旅行社的水平分销。

旅游分销的渠道模式,也分为三种:独家代理制、密集式分销和有选择的分销。从国内景区的市场实践来看,独家代理制的渠道模式,不利于景区的市场发展。多数景区主要采用密集式分销,其渠道主体是成千上万的中小旅行社。其中,大型景区有时也会深入客源地市场开展远程促销。中小型景区由于实力有限,团队客源主要依靠地接旅行社。

《印象丽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渠道模式是“有选择的分销”。所谓“有选择的”,是指景区并不针对所有旅行社实行分销,而是抓住旅游分销链上的某些关键环节,跟少数旅游代理商合作,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分销渠道。景区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改变旅游市场的游戏规则,加强对客源市场的营销控制力。

举例来说。徐涌涛先生在出任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迅速启动市场。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完全依赖地接旅行社,景区不仅要向旅行社大幅让利,而且会使《印象丽江》导入市场的速度放慢。怎样做到既保持门票价格不变,又能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呢?经过认真思考,景区管理层决定采取三个营销步骤:

其一,瞄准港澳台地区的高端客源,首先突破台湾市场,树立《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的高端品牌形象,吸引国内旅行社跟进。

其二,深入客源地市场,针对大型组团社直接促销。比如在珠三角地区,跟南湖国旅•西部假期合作,将《印象丽江》纳入其西部旅游常规线路。同时,借助其同业宣传平台,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其他组团旅行社,大力宣传包括《印象丽江》在内的线路品牌。

其三,销售平台前移至昆明,以授予代理权的方式,跟大型地接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样,既体现了景区对龙头旅行社行业地位的充分认可,又确保了团队客源的大幅增长,还消除了中小旅行社低价竞争的市场空间。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徐涌涛先生在考虑《印象丽江》的市场运作时,其营销思维的基本出发点,一直是在旅游分销链上寻找市场突破口。并且,尽量选择有品牌、有客源的少数旅行社作为代理商。这一点,体现的是一种垂直分销的市场思维,有别于国内景区目前过于扁平化的渠道体系。

6.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篇六

规范孩子的汉字书写,从最基本的书写坐姿和书写握笔姿势开始抓起。规范孩子的书写工具,一二年级必须使用手削的“HB”铅笔,中高年级使用钢笔。禁止使用自动铅笔和圆珠笔练字,这一点很重要。教育局谢局长曾多次强调汉字书写工作要从最基本的细节开始抓起。规范书写中的陋习。有些老师在班级里把孩子写得最好的字展出来,这样是有效果但效果甚微,只是调动了极少数孩子写好汉字的积极性。为什么不让全班同学都写呢?教室后黑板下面。教室左右墙壁的下方不是还有许多空间吗?让每个班级都布置好自己的汉字书写墙。每个孩子每星期必须提交自己练的最好的汉字作品。一周过去每个孩子都交了自己的作品。第二周,第三周过去了,原来的作品不动,新的作品用胶带一张一张的粘贴在原来的作品上。原来写得差的孩子,自己的字被展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像一个个小丑。最重要的是每周六放学时家长来到教室,看到同一个班级别的孩子写得那么整齐,像一件件艺术品一样令人驻足。可是自己的孩子写的字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一样。家长的自尊心和望子成才的心被刺痛了,孩子被家长不停地数落感觉抬不起头,这样很多孩子都开始重视汉字书写,都有了练好汉字的动力。和写得好的同学短时间比不上但可以和自己比,翻开这些作品一张比一张写的整齐写得漂亮。这就是汉字书写墙,它已经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汉字书写墙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教学案例(人教版综和专题总复习)]

7.四丰山风景区规划探讨 篇七

四丰山风景区位于佳木斯市西南郊区6公里处的英格吐河中游, 属完达山系, 海拔326米, 多为俯山丘陵, 相对高度100米左右, 山坡平缓。因在四丰屯附近、且有四丰山水库, 取名四丰山风景区。景区内水库东侧山顶原立有著名世界语学者、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 (日本籍) 及丈夫刘仁的合葬墓碑 (后搬迁至佳木斯市烈士陵园) ;多个旅游度假村和玉佛寺;水库西侧有村屯若干和一个妙觉寺。山上灌木丛生, 人工林密布,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四丰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创造了十分优越条件。1994年, 黑龙江省政府审定批准四丰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 上轮规划回顾

2004年版的四丰山总体规划虽然现在看当时的一些目标、思想和主题等都已经远远的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有些可能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四丰山风景区开发建设;但在当时却对四丰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了一定积极的指导作用。

2.1 规划用地范围

风景区控制范围:北起同三公路, 南到后四合山, 西接西格木乡, 东达佳南农场与长发镇的无名山脚下。东西长约9km, 南北宽约8km。规划控制总用地约58km2。由核心区、重点保护区与一般保护区组成。

核心区范围:以四丰山及四丰湖为主体的核心地区, 总面积约为12.2km2。

2.2 总体构思

规划理念:生态、山野、健康、休隐、激情

规划目标:建设全国闻名, 全省一流的风景区。与柳树岛风景区形成互动, 与整个城市绿化系统景观系列有机结合起来, 恢复引导利用得天独厚的风水宝, 地构建自然生态的北方避暑胜地。

2.3 性质、功能定位

旅游区的性质:以自然山水、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功能定位:以度假休闲和生态旅游为主体, 集水上运动、康体娱乐、观光旅游、文化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山水旅游度假区。

2.4 功能分区

四丰山风景区旅游景观系统的总体格局划分为9个功能区:主入口区、休闲度假区、综合服务区、水上活动区、宗教文化区、生态农业观光区、自然体验游赏区、自然生态旅游区、森林观光游赏区。

综上所述, 上一轮总体规划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随着佳木斯市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 现在来看, 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风景区的控制范围和核心区的界限划定、规划理念、规划目标以及功能分区上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3 本轮规划的思考与探讨

2010年随着黑龙江省运动会在佳木斯的召开, 佳木斯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2010年3月佳木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城市的绿化园林景观建设达到了空间的程度。在这种大的背景条件下, 市委市政府在2011年1月又提出将四丰山风景区建设成为国家级4A风景区, 四丰山的总体规划修编在此被提到日程上了, 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 结合上一轮总体规划, 作为一个规划工作者觉得应该在本次规划中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规划范围的确定

四丰山风景区的规划范围依据国家的相关规范应该划分为核心区和控制区两个层面。首先控制区的界限划定, 应该考虑四丰山水库的汇水面, 以及四丰山水库周边的山体, 两者相结合统一考虑划定;其次核心区的划定应该充分考虑四丰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和保护自然资源两者的关系。

综合上面的原因, 控制区的面积益控制在90平方公里以下, 50平方公里以上;而核心区的面积应该控制20平方公里以内。

3.2 功能分区的合理划分

本轮规划在考虑上轮总体规划功能分区的基础上, 对功能分区进行更合理的划分, 调整原有不适应四丰山风景区建设的功能分区。在保留水上活动区、宗教文化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等基础上, 应该适当考虑建设政府接待中心及会议区、户外活动拓展区、湿地景观区、村庄合并安置区等功能区。在满足四丰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好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

3.3 风景区的合理定位及游客群体确定

四丰山风景区的定位要考虑佳木斯市的经济、社会、居民的消费等实际情况, 合理确定其服务对象、消费群体等。在考虑到佳木斯市及其周边县市的游客消费群体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全省、东三省以及全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游客的需求。综合考虑, 全面分析确定其游客群体和四丰山风景区的定位。

3.4 风景区内自然村庄的调控规划

四丰山风景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现有各种自然村屯约15个, 人口约为7、8千人。由于现状自然村屯比较分散, 占地比较大、而且不宜统一管理;同时过多的人口也为四丰山风景区的建设带来了压力。规划过程中只有合理考虑村屯的合并搬迁安置问题, 才能对四丰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5 现有景点和规划景点如何有机的协调一致

四丰山风景区内现在已经有一些景点已经形成规模, 如玉佛寺、政府接待中心、妙觉寺等。这些已有的景点如何与新规划的景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这是规划中应该解决的重点。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四丰山风景区统一的景观效果, 同时又有各自的特色, 才能吸引游客。

4 结论

四丰山风景区的建设不是一个总体规划就可以解决的, 更不是短时间就建设完成, 它是一个长期、不断建设维护、提档升级而形成的。希望通过我们这些规划者和建设工作者的努力, 以及市民的参与, 最终将佳木斯市四丰山风景区建设成为佳木斯地区乃至周边城市洽谈商务、度假旅游首选的自然生态园林的国家级4A级风景区。

参考文献

[1]佳木斯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0-2020) .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 篇八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申喆(1980-),河南焦作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

上一篇:我的狗狗阿黄优秀作文下一篇: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