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

2024-07-29

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精选2篇)

1.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 篇一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臵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使用的国产Y型静脉留臵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少、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然而,静脉留臵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简要归纳引起静脉留臵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分析

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护理人员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水平;静脉穿刺能力是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率低,留臵针穿刺时针尖未进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臵穿刺失败。

血管状况

血管生理性特点;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晰;患儿血管管径细且哭闹不合作,穿刺难度大。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

血管选择;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血管细且弯曲、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都可导致针尖不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在血管内折叠。

患者合作程度;患者不知道使用套管针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害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术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臵针而致穿刺失败。

预防措施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臵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臵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臵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留臵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抽出针芯,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尖刺入肝素帽内。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妥善固定、正确封管;采用与留臵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输液完毕及时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封管液必须均匀推入,边推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及时排除故障;穿刺后患者感觉局部疼痛不适、液体滴入不畅、套管内有回血等情况时,应仔细检查,寻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可用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后再接输液器输液。

小结

通过对静脉留臵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留臵针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臵针穿刺的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

2.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2009年至2010年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148例。留置针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 6cm×7cm的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1.2 方法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选好血管,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 以进针点为中心, 消毒皮肤, 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 松动留置针外套, 针尖斜面向上, 以15°~30°角进针, 见回血后退针蕊1~2mm至外套管内, 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 抽出针蕊, 固定针翼于皮肤上, 针眼处以3M无菌透明敷料覆盖[1]。输液结束后, 用封管液封管, 妥善固定以便再次使用。

2 造成堵管的原因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好为72~96h[2], 但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护士在操作时血管选择不当, 置管方法错误。封管液选择不合适, 封管方法错误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均可导致堵管。

3 降低留置针堵塞的护理措施

3.1 选择合适的血管

穿刺时, 应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液丰富、无静脉瓣, 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避开受伤的部位, 上肢优于下肢, 尤以前臂静脉为佳, 因前臂静脉血管粗、直、血液丰富, 易于固定, 同时不影响生活和活动, 且前臂的菌落数明显少于手背部位[3]。另外由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应避免选择下肢。

3.2 正确进行留置针穿刺

穿刺时针蕊与皮肤呈15°~30°角, 针尖斜面向上, 这样充分针尖刃面针, 缺口小, 针尖斜面与皮肤接触面减小, 可减轻疼痛刺激, 并减少时针时带入微粒成分, 针孔不易被堵塞。对血管损伤减小, 亦减小发生堵管的因素,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3.3 封管液的选择及封管方法

预防留置针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 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4]。

3.3.1 封管液的选择

多选用生理盐水100mL+肝素钠12500∪配置的肝素钠封管液封管, 而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机制障碍及其他不能使用肝素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3.3.2 封管方法

在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 封管液推注过快过猛, 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中, 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个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mL, 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 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 (以拔出针头时针尖有液体溢出为佳) [5]。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 这样就不致使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 避免凝血堵管。

3.4 做好患者的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的目的, 优点, 方法;置管期间避免穿刺侧肢体受压, 负重或过度活动;输液结束后, 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稍血管和累搓手背, 足背, 做手部伸握动作, 局部进行热敷等, 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等。对于神志不清者, 应加强固定, 必要时适当约束, 避免拔出穿刺针。

为了更好的将留置针应用于临床, 实施于患者, 我们要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为患者提供安全, 舒适的护理, 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造成堵管的原因, 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针对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14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的观察分析, 通过选择合适血管, 改进穿刺方法, 正确选用封管液及封管方法, 加强患者护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确保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堵管,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春舫.任景坤.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59-61.

[2]耿小英, 赵改婷, 高荣花.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9, 2 (1) :3-5..

[3]周晓菲.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效果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 (1) :76-77.

[4]杨小琴.静脉留置针封管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7 (7) :18.

上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下一篇: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