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的传统习俗(共13篇)
1.小年夜的传统习俗 篇一
小年节日的传统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由来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历史溯源折叠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民间祭灶折叠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探源折叠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传说
普遍传说灶神是位俊朗的美男子,因此中国北方由男丁祭拜灶神,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说,或许为“严男女之防”的表现,如实在不得已,祭拜时必须戴着斗笠遮掩面貌。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2.小年夜的传统习俗 篇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 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亦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里, 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各样用民间美术来展现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 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
民间美术有几个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第一, 它的内容是理想主义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理想与精神理想, 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
第二, 民间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祥和。它包括人际之间的和谐, 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民间文化离不开团圆、祥和、平安和富裕这些概念, 这是所有民俗的终极追求, 也是民间美术千古不变的主题。
第三, 民间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在表达方式上是情感化的, 在艺术手段上主要采用象征、夸张、拟人等。由于民间美术多用于生活的装饰, 符号化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再有就是广泛使用的与语言相关的谐音图像——这是我国民间美术最具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的方式。
第四, 我国民间美术地域性, 体现其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地域致使各地的民间美术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 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
第五, 还有一点很重要:它是手工的。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 手工艺术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为。手工艺术处处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 机器制作是没有的。在进入工业化时代, 手工技能的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
如果民间美术不再是理想主义的、情感化的, 不再拥有浪漫而炽烈的审美形态和千姿万态的地域个性, 不再是手工的;如果它变成写实主义的、商品化的、机械制造的, 彼此大同小异, 民间美术就没有了。
朝阳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 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 与传统节日习俗关系极为密切, 正是因为它依附于传统节日活动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至于被历史淹没。一方面传统节日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 另一方面, 民间美术又丰富了民俗民风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民间美术贯穿于传统节日中, 它在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中, 几乎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相辅相成, 因此人们说民风民俗是民间美术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沃土, 而民间美术则是民间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视频形象载体。
节日风俗中的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 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朝阳的石刻、泥塑、木雕以民间匠师为主, 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皮影、剪纸、刺绣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 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和信仰。
剪纸是朝阳凌源一种普遍群众艺术活动, 它是众多民间活动中的重要一项, 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朝阳地区剪纸被使用最普遍的是每逢春节或婚嫁时, 门窗上都会被贴上不同图形的剪纸, 朝阳剪纸具有色彩艳丽、对照强烈、装饰感强、民间味浓等特点, 反映了朝阳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出自普通民间艺术家手中的每幅剪纸, 都蕴涵了民俗文化中许多约定俗成的有象征意义的内容, 它形象地表达和记录着劳动人民心中的所想、所盼、所求, 具有较高的审美与文史价值, 为世人所青睐。该项目2008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是朝阳喀左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 皮影的影人、影件造型别致、雕镂精细、色彩艳丽, 不仅是皮影戏必备的道具, 也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逢年过节戏班子便摆台用皮影来表演故事, 表演时, 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 一边操纵戏曲人物, 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 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目2011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是朝阳县民族优秀传统技艺之一, 是观赏与实用并重的工艺形式, 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符号。朝阳民间刺绣既保留了契丹人在皮革上补绣的稚拙、纯朴的风格, 又兼收满族、蒙古族内容形式特点;汲取中国四大名绣之长,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辽西民间广为流行。朝阳民众喜欢在春节前纳鞋垫, 在鞋垫上绣上漂亮的图案, 供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使用, 希望下一年家人平安健康。也有将刺绣用于手帕、钱包、台布被子等生活用品之上作为装饰。
朝阳红土泥塑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5000的前, 牛河梁红山先人, 用质地奇异的朝阳红土, 模仿真人, 完成了红山女神傲岸的泥像塑造, 并在5000年后惊现于世, 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朝阳红土泥塑不燥不裂, 耐腐蚀耐风化, 历经几千年不变形, 不变色, 质感和造型的逼真,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既古朴典雅, 又赋予艳丽鲜活的感染力, 深受大众的欢迎和专业人士的欣赏。该项目2011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美术的源与根来自于生活, 这种生活是劳动者的生活, 是创造者的生活。民间美术也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或保守性。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它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民间美术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民族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忽视民间美术,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
摘要:朝阳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民间性、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传承性的特点, 形式纷繁, 历史久远。地域性, 是民间美术形式发展的空间特征,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信仰, 风俗习惯, 不仅局限于艺术形式, 也体现乡土情感的内涵。传承性, 民间美术发展的时间性, 是一代传承而逐步形成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不断变化和改变的。
关键词:朝阳,民间美术,艺术,传统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年8月版.
3.客家传统女性的生活习俗及其文化 篇三
摘 要:客家传统女性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汉民系女性的文化品格,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尝试从生活习俗中解读她们创造的服饰文化,也从服饰文化视角透析客家传统女性的特点。生活习俗与服饰文化的关系,要求我们在保护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候不能只保留几件物品,而要结合动态、活态的生活习俗一起记录、留存。
关键词:客家传统女性;女红传承人;生活习俗;服饰文化
伴随人们对客家民系及文化的关注,客家传统女性一直是独特的群体,更是得到了较高评价,具有世界声誉。早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者爱德尔就评价“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1]但是,上世纪80年代,学界再次掀起客家研究热的过程中,受男权社会研究的影响,关于客家传统女性的研究成果却不是很丰富,这促使刘大可教授于2003年撰文提出“大力开展对客家女性社会研究”[2]。随后至今,客家传统女性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充实,其文化品格和社会地位渐渐成为客家学界的讨论热点。从客家传统女性的世界声誉和学术界逐渐形成的研究热点,可以看出客家传统女性在客家民系形成与客家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客家传统女性的生活习俗入手,探析她们创造的服饰文化,透析从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的客家传统女性特点。
一、女性解放与地位提升
迁徙生活是客家传统女性解放的起点。走出闺阁的禁锢,迁徙使客家妇女必须和男子一样担物负重、扶老携幼、跋山涉水;突破种种生理极限,如破除“裹足”习俗的革命性观念,就源于迁移中客家先民女性备受小足之苦的经历。
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是客家传统女性解放至地位提升的关键。在农耕时代汉族有“男耕女织”的传统,这一传统也划分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日常生活格局,也禁锢了女性走出家门的思想。客家传统女性的日常生活却打破了这种千年格局:她们既主内,又主外,既耕种,又绩织。黄遵宪曾经感慨地写道:“吾行天下者多矣,五洲游其四,二十二省历其九,未见其有妇女劳动如此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面对闽粤赣较恶劣的生存环境,家园重建需要男女共同奋斗,客家男子多外出攒钱,数年难回,更有甚者渺无音信。故女子必须承担所有的日常劳务,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稳定长久的经济来源。其二,在汉畲长杂居中,受到畲族母系文化遗存的影响①,所以客家女子是日常劳动的主角。一部分男子即使在家,也常过着悠闲的生活,时至今日我们还“时常可见客家中老年男子手持烟筒,悠闲自得抽烟的情景”(图1、图2)。
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3]。”从这个角度理解,正是在劳动中随着经济地位的巩固、女户主形象的形成,客家传统女性的文化地位相应提高,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所以,爱德尔还评价说:“客家民系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可以肯定这百分之七十的光辉中包括以客家传统女性为主要群体创造的服饰文化,客家传统服饰的典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印证了这点。例如客家传统女性穿着的大裆裤和服饰色彩就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在汉族文化传统里,《礼记·内则》曰:“男女不通衣裳”[4],并且有男女等级差别。而客家男女传统服饰的品类系统告诉我们:他们的服饰品类很多可以通用,特别是男女都着同形制的大裆裤,因为它有裤腰高宽松、裤裆大宽松、裤脚直宽松和布带系腰等造型特点,宽大舒适易于劳动。客家传统女性因劳动在下衣的穿着上有了与男性一样的等级地位。再看服装色彩的使用,我国封建王朝服色的使用礼制森严,常用来区分地位尊卑。如蓝色,在我国古代常常是有点地位的小官吏和有学问、能干的儒生的服装主色②。而客家地区的女性服饰多蓝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浓缩着客家传统女性地位的上升。
二、客家的针线活与女德
客家的“针线活”③是中原汉族“女红文化”的延续。“女红”即“女功”“女工”,在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5]。它可追溯到《周礼·九嫔》中对女性要求的记载:“妇德、妇言、妇容、妇功[6]”。这“四德”标准正是客家传统女性勤于“针线活”,并形成美德的重要原因。
据文献与实地调查可知,客家传统女性在孩童时期就开始从事“针线活”的学习,可以说是她们孩童时期的必修功课。从简单的绩麻到纺棉织布,从缝补到刺绣,再到稍复杂的缝绣鞋垫、做鞋帽和制衣等无不涉及。有客家民歌为证:
一岁娇,二岁娇,三岁拾柴爷娘烧。四岁五岁学绩麻,六岁七岁纺棉纱。八岁九岁学绣花,十岁绣个牡丹花。十一十二放牛羊,十三十四学种瓜,十五十六做嫁妆,十七十八带子带女转外家。
传统社会里,“针线活”做的好坏是衡量一位客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聪慧勤劳的重要标准。每位女子在青少年时期要将自己的嫁妆缝制好,如鞋垫、鞋袜和一些常服,在这个过程中客家女子缝制的不单是一个个服饰成品,更是她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成家之后,更是要为夫家父母、夫儿制作衣帽、鞋袜,所有对亲人的情感都寄托在一针一线中。如广东仁化县民歌《绣香包》或《月姐歌》就反映了这种真挚的情感:
正月香包绣牡丹,好花落了姐伤心,郎要麒麟对狮子,姐要金鸡对凤凰。
二月香包绣二行,绣个香包铜钱大,绣个香包铜钱圆,百样花朵香包藏。
三月香包绣三行,姐在房中绣鸳鸯,姐在房中绣鸳鸯,鸳鸯成对姐成双。
四绣香包绣四行,郎在厅中写字行,郎在厅中字行写,字行成对姐成双。
五月香包绣五龙,五龙含凤又含龙,娇郎打来江边过,箭箭射来都成龙。
六月香包绣六行,上楼发火下楼光,照见我郎白如雪,照见我姐白如霜。
七月香包绣七行,绣起织女会牛郎,绣起天上七姐妹,绣起神仙下凡来。
八月香包绣八行,绣起八仙翻大江,绣起天上娥眉月,绣起天上月团圆。
九月香包绣九行,九月九日是重阳,旁人话我绣得好,不晓老人在何方。
十月香包绣十行,绣起文官对武官,绣起文武两边排,真命天子坐朝纲。
十一月香包绣得起,绣个香包郎带起,绣个香包娇郎带,嘱咐娇郎莫转人。
十二月香包绣得起,绣个香包郎带去,绣个香包娇郎带,娇郎带去过新年。
于是,“针头线尾”成了客家传统女性一生的情感缩影,也使得客家传统女性成为客家传统服饰文化创造的主力军(图3)。
三、从“家头教尾、灶头锅尾”到“田头地尾”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女性的日常劳动除了勤于“针线活”外,也勤于持家、教子、做饭等,还有不同于中原汉族妇女的美德,即前文叙述的“主外”,具体劳作行为包括耕作、建房、搬运等繁重的体力活(图4、图5)。如《赣州府志》就有相关记载:“各邑贫家妇及女仆,多力作,负水担薪,役男子之役[7]。”对此现象,郭沫若先生也有“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的描述。客家传统女性的勤劳节俭更有山歌《客家姑娘》,又名《勤俭姑娘》传唱到:
勤俭姑娘,鸡啼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灶头锅尾,光光昌昌。
煮完早饭,刚刚天光。洒水扫地,担水满缸。早早食饭,洗净衣裳。
上山砍柴,急急忙忙。淋蔬种菜,蒸酒熬浆。纺纱绩苴,唔离房间。
针头线尾,收拾匮箱。少说是非,唔敢荒唐。子嫂和气,有商有量。
买鱼买肉,唔敢先尝。开锅铲起,敬奉爷娘。爱惜子女,如肝如肠。
留心做米,无谷无糠。人客到来,礼节周详。欢欢喜喜,检出家常。
鸡卵鸭卵,豆鼓酸姜。有米有谷,晓得留粮。粗茶淡饭,老实衣裳。
越有越俭,唔好排汤。饥荒年月,耐雪经霜。砍柴买米,唔蓄私囊。
唔偷唔窃,辛苦自当。唔嫌丈夫,唔骂爷娘。这等妇道,正大贤良。
能够如此,长乐永康。
这首民歌更加全面、明晰地勾勒出了赣闽粤边区客家妇女日复一日劳作和持家的具体内容,向我们展现了勤劳贤惠的形象。客家妇女兼顾内外,特别勤于户外繁重劳作的生活方式,促成了女性服饰选择、制作的创新性,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识别焦点。例如客家人“动态生存空间④”的现象使客家传统女性在迁徙与生活的磨练中变得更为强健。体质特点和劳作习俗要求客家传统女性为了行走与劳动时轻松、舒适,使得客家传统女性喜穿宽松服饰。她们选择了大襟衣为常服,制作上改进旗袍,加宽了袖、变短了衣长;并且独立于衣服之上的饰物比中原服饰相对少些,尽可能与服装结构融合在一起。于是,宽松、质朴的服饰特点强化着客家传统女性的“健妇”形象。这也正是郭沫若先生在田间地头识别到的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再如,如为了适应不同劳动,而选用不同服饰行为。为了洗衣、取水时不弄湿鞋,就有了“日暮女郎来打水,长裙赤脚鬓堆鸦” ⑤的服饰行为。于是,我们可以识别到敢于突破“女不露足”观念的客家传统女性,等等。
综合上文,可以说客家传统女性的生活习俗(行为)是一种动态、活态孕育客家服饰文化特色的关键,客家服饰文化特色也是在融入习俗中动态、活态的展现与传播。两者交融在一起,强化了人们对客家传统女性品格及客家服饰文化特色的识别。生活习俗与服饰文化的关系要求我们在保护客家服饰文化的时候不能只保留几件物品,而要结合动态、活态的生活习俗一起记录、留存。
注释:
①据罗勇先生推测,南迁汉人中男子应该多于女子,男子与定居地女子通婚较多,就包括客家男子与畲族妇女的结合。这种推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于是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客家地区为何常见“女劳男逸”现象。
②关于这点笔者在《多元情结:客家传统服饰色彩探析》一文中对古代大量典籍进行了考证,较丰富资料分析了这个观点,在此限于篇幅,不再详细论证[详见《艺术研究》.2011(1)》,1页]。
③汉声编辑室编著《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版中将”女红”分为九类: 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和玩具。其中与服饰相关的部分在赣闽粤边区客家人那里被习惯性地称为“针线活”。
④客家人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颠沛流离、风餐露宿迁徙之后生存下来的中原汉人,客家人的生存空间伴随迁移由北至南,乃至海外。
⑤赣州地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赣州府志(重印版)[M].内部发行.1986年,763页,旧《志》引长宁道中诗。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尔.中国访问记录[A].客家人种志略[C].1890.
[2]刘大可.女性:客家学研究的新视野[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1):65.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2,87.
[4]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札记[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38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1008.
[6]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札记[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20.
[7]赣州地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赣州府志(重印版)[M].内部发行.1986:763.
作者简介:
陈 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民间美术。
4.过小年的习俗 篇四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小年,北方的人们大多讲究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某些地区还吃各种糕类和荞面;南方的人们大多吃年糕类的食品。晋东南地区,还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曰: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又曰: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的习俗。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而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男婚女嫁之时,胶东农村还用面做鸳鸯,象征爱情专一永恒。同时,人们特别留意看谁家的媳妇、或闺女做的面食花样好和多,赞誉为:心灵手巧。
5.小年的习俗是什么 篇五
为何灶王爷在民间那么受重视?以至于祭灶成为迎接新春第一祭?那就要先从灶王爷的出身来历讲起了。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王菩萨等。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尊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上天赏罚。祭灶仪式很简单,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上麦芽糖制的糖瓜或关东糖,意在让灶王爷把嘴粘住,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乱说乱奏。
还要烧些纸钱,意为送灶王爷上天路上用的盘缠。另外要给灶王的坐骑准备一桶水和一些草料,供他喂马之用。祭祀时念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七日后,也就是除夕,家家再燃香烛,摆上供品,把新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面写着“保佑”二字,两边贴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这就是把送走的“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七天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老百姓从小年举行完祭灶,便进入了迎接新年的倒计时,紧锣密鼓地为过个红火的春节做着各种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为了除旧迎新,送灶前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的传统。室外屋内,房前屋后,要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为何要在小年前后扫尘呢?一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二来因为有“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的说法。另外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6.南北方小年夜有哪些习俗差异 篇六
北方小年习俗。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南方小年没有贴窗花的习俗。
2、沐浴理发
北方小年习俗。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南方小年没有沐浴理发的习俗,南方是除夕前沐浴理发。
3、吃饺子
北方小年习俗。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南方小年没有吃饺子的习俗。
4、吃糖瓜、饴糖、麻糖
北方小年习俗。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南方小年没有吃糖瓜、饴糖、麻糖的习俗。
5、吃火烧
北方小年习俗。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南方小年没有吃火烧的习俗。
6、赶乱婚
北方小年习俗。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南方小年没有赶乱婚的习俗。
<<<返回目录
过小年的忌讳
一、女不祭灶
民间有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男人在中秋的时候不能出门赏月,而女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不要参与祭灶。
二、祭灶全家到
民间俗语说: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意思是出门在外的人,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要回到家中,准备祭灶过年。
三、小年禁忌杀生
有部分农村地方禁忌,腊月二十三这天是传统小年,小年这天不要杀生,不要屠宰,动物也是生灵,别在小年里动了煞气。
四、馒头不送人
地方习俗,小年里蒸的馒头不要送人,民间认为,小年蒸的馒头是祭天祭祖用的,不适宜送人。
五、小年禁忌捣蒜
地方风俗禁忌,小年里不要捣蒜,据老辈人讲,如果小年里捣蒜,会将新年里的运气捣跑了。
六、小年不借东西
在有些地方农村,忌讳小年这天别人来借东西,也忌讳去别人家借东西,因为小年和大年初一一样重要,借与被借,都有不好的寓意。
七、小年忌讳讨债
民间认为,小年这天不能讨债,否则就有一年里天天都在讨债的路上的寓意。
八、小年禁忌赊欠
民间认为,小年出门买东西不能赊欠,也不要赊欠给别人,意思有小年赊欠一天欠一年的寓意。
<<<返回目录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不一样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那时候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还是同一天,都是腊月二十四,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皇帝都要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就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既然皇帝在这一天祭灶了民间就只能推后一天,就有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
虽然后来没有官家百姓的说法,但是因为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小年延续了“官三”的传统,而南方离政治中心远,小年保留的还是“民四”的传统,这就是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7.小年夜的传统习俗 篇七
孙楷第先生在《沧州后集》中对十三妹形象的评价是:“小说中之十三妹, 前半则剑气侠骨, 简直是红线隐娘一流。及结婚后, 则菊宴箴夫, 想作夫人, 又平平极了, 与流俗女子无以异。一人人格前后不调和如此, 真是怪事。”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这样说:“十三妹未详, 当纯出作者意造, 缘欲使英雄儿女之概, 备于一身, 遂致性格失常, 言动绝异, 矫揉之态, 触目皆是矣。”
从文本上看十三妹的形象, 前后期以嫁人为分割点。在嫁人之前, 十三妹是一个典型的侠女, 力大无穷, 饭量惊人, 武艺超群, 淡泊名利。而从安学海正是相认之后, 则开始转变, 嫁人后彻底成了一个计较名利、恪守妇德、精明理财, 并且裹着双小脚, 站久了都费力的淑女形象。前后期放在一起, 则很难合成一个完整的、正常的人物形象, 充满生硬堆叠的痕迹。
笔者认为, 十三妹前后期形象的这种变化, 并不是完全的割离或者分裂, 而是一次在作者有意识的催化下的民间侠女传统、满人妇女习俗与儒家贤妇理想的尝试融合, 是客观的文化演变趋势与主观的作者创作意图共同作用下的一次不够成功的产物。
二
十三妹的前期形象中可以看到侠女传统的影响以及满族女性的性格特点。十三妹的出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王士祯《剑侠传》中同样骑着黑驴走在路上的高髻女尼, 而她在客店遇到安公子的场景, 则又和“二拍”中《程元玉酒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很相像。是和唐传奇中的红线、聂隐娘、车中女子等等武艺超群、甚至会各种奇特技艺的绝色女子一脉相承的。而中国的侠女传统中, 还有另外一派, 即江湖上那些真正操刀杀人、买卖人肉馒头, 五大三粗, 豪爽如男子的“孙二娘”、“顾大嫂”等人。两派侠女, 可以说一派是来自唐宋传奇的神秘女性, 一派则是来自宋元话本的草莽伪男儿。两派完全不同的特征, 都集中在了十三妹身上。
另外,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儿女英雄传》中强烈的满人色彩。文康自己是一个满族作家, 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具有满族色彩的语言行为。清代的满族女子的社会地位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远高于汉族女子的。她们可以和男子打架、摔跤, 性格彪悍泼辣, 倔强, 不拘小节。满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尚武好侠的。
十三妹的后期形象, 则有汉人儒家所提倡的理想贤妇的痕迹, 以及满族出阁之后的妇人的声势。治家理财, 劝夫功名, 最终丈夫金榜高中, 自己获封诰金花, 这些都脱不出明清愈益严苛的封建礼教对女子所提出的贤妇理想。而其在治家理财方面的独特的精明与头脑, 以及手腕, 又明显是典型的满族妇人管家的形象。满族女子在出嫁之后虽然在地位上要低于未出嫁的姑娘, 但是, 其往往掌握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内政与财务, 与汉族女子特别是贵族女子整日守在深闺中不同。
通过前后期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儒家贤妇理想在后期的导入, 取代了前期的传统侠女形象, 而满人习俗则以其不同的方面贯穿始终。前后期生硬堆叠, 无法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正常的人物形象。
三
从历史的眼光, 以更宏观的角度看, 十三妹前后期形象中所体现出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则可以说是反映了以侠女传统为一部分的民间江湖, 以儒家传统为正统的汉族士林与以满族习俗为内核的统治阶层相互之间的对立、观望与尝试协调。这其实也是当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首先, 我们看侠女传统与儒家妇德走向融合的趋势。从唐至宋元, 再至明清, 侠女形象在不断改变, 其改变的基本特征就是向越来越严苛的封建妇道观的靠拢。唐传奇中飘逸、神秘、奔放、坦率豪爽、任侠使气的侠女形象到了宋元时期, 多了无奈、含蓄、内敛的精神气质, 以及在人世间建功立业的世俗色彩。唐侠女在婚姻上的自主以及来去自如到了宋元明清, 也变成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相夫教子。这些我们在洪迈的《侠妇人》、《解洵娶妇》, 宋佚名的《文叔遇侠》, 元人龙辅的《侠妪》等中都可以看到。而侠女形象的这些变化, 反应出了从宋代以来, 理学所带来的儒家妇德观对女性的钳制在一步步加深。而到了明清时期, 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 对妇女的束缚也越来越重。宋明理学对女性的理想——贤妇, 逐渐成为唐代自由奔放的侠女们的归宿。
其次, 满人习俗与儒家妇德的对立与观望。清兵入关之后, 其满人习气在统治者推行的汉化政策下, 正在逐渐改变, 但对于民族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烈的满族群体, 满族习俗始终是内核。这里不做详细展开。
最后, 我们还要看到传统的侠女形象与满族妇女生活方面的契合之处。都承认女性的能力和地位, 都崇尚武力, 都不掩饰对女性美的欣赏以及对女性的尊重。
四
作者文康则是起到了催化作用。由上文可知, 三者本身已经处在相互碰撞、交流的关系中, 文康则受自己创作意图的影响, 把三者进一步糅合进自己最钟爱的形象里, 力图塑造一个完美的理想的集三者优点于一身的“儿女英雄”形象——十三妹。
文康的创作意图, 其实我们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 即是以“作善降祥”来对抗《红楼梦》的“不善降殃”。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 他写出了明显在与《红楼梦》对垒的《儿女英雄传》。他需要一个能够拯救家族衰落、体现性情之美之真的人物, 而十三妹“担当”了这个重任, 成为一个“超人”式的百变的人物, 成为各种理想形象的堆积品。面对文康这种呼唤, 传统侠女、儒家贤妇、满族女性用各自的优点回应着他。于是文康出于自己一定要“作善降祥”的美好心愿, 大手把这些都抓来, 以不同的形象与特色去填补不同的情节需要——男人落难时女人有锄强扶弱的能力、男人妻妾多房时女人有谦让房帏的胸怀、丈夫不思进取时妻子有劝取功名的觉悟、夫家家道衰微时主妇有掌家理事的气魄。
因此, 在文康的有意的催化作用下, 侠女传统、儒家妇德与满人习俗在本来已经走向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趋势下进一步糅合在一起, 形成了十三妹这个在文学创作上不算成功, 但是却具有特殊意义的堆叠式形象。
参考文献
[1]金启孮.北京郊区的满族[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89.
[2]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
[3]太田辰夫.满洲族文学考.满族文学史编委会学术年会 (材料之二十三) [M].白希智, 译.沈阳:中国满族文学史编委会编印, 1980.
[4]弥松颐.《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生平及其他[J].文史1985, (24) .,
[5]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8.当传统习俗遇见环境污染 篇八
爆竹声声辞旧岁!燃放爆竹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春节期间的必备节目,这既是中华传统习俗,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人看来,过年不燃放点爆竹,这年就感觉过得死气沉沉好像没有节日的味道,过得就不完整。
不过,爆竹爆炸时产生的烟尘既影响空气质量,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燃放爆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一边是传统习俗根深蒂固,一边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是否有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呢?
爆竹文化源远流长
在中国,逢年过节燃放爆竹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时候,爆竹的作用只是吓跑野兽和驱鬼辟邪,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正月初一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用来赶走怪兽恶鬼。当然,那时的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然后竹子就会发出爆裂的响声。
到了唐代初期,人们开始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这可以说是爆竹的雏形,当时人们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宋代火药技术比较成熟,民间开始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这种纸做的爆竹点燃后会发出更大声响,此时的爆竹虽然已经跟竹子没有关系,但是人们仍沿袭以往的叫法将其称为“爆竹”。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就曾作诗描绘过年时放爆竹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诗中,除旧迎新的春节和爆竹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人们把这种纸做的爆竹编成串,点燃一个,后面的可以自动点燃。这种编成串的纸做的爆竹称为“编炮”(即现在人们所说的鞭炮)。
明清时期,爆竹种类越来越多,燃放爆竹成为了全民运动,无论贫富贵贱均要放。清朝《北平风俗类征》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也提到,“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燃放爆竹在中国源远流长,深受群众喜爱。
只不过,我们的祖先最初燃放爆竹的目的主要是“驱邪”,但是后人又在燃放爆竹上增添了“祈福”的色彩,于是送丧者要放,娶亲者亦放,买卖开张房屋上梁大小节日通通要放。
环境污染让爆竹业遭遇寒冬
传统爆竹中包裹着的爆炸物主要是黑火药,成分有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
爆竹爆炸时,其填药在近3000℃高温下产生~系列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一氧化氨、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并产生大量烟尘颗粒,包括PM2.5。这些物质,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产生伤害。
爆竹同时也是种危险物品,每年春节期间爆竹伤人事件屡见不鲜,许多大城市早已禁止燃放爆竹,爆竹产品近几年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而今年以来雾霾天气的持续出现,则无疑更让爆竹行业雪上加霜。
哈尔滨,往年年末这个时间是哈尔滨各区县安监部门开始发放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审批表的时间,与往年的热闹相比,今年审批表的发放情况显得太安静了。尽管安监部门对马年春节烟花爆竹零售市场“变冷”有所准备,但未想到遭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哈尔滨鞭炮烟花专营公司,这家负责供应哈尔滨全市烟花爆竹的专营公司,2014年春节就不敢再进货。据介绍,2013年春节该公司共进了1500万元的货,售出了700万元。但正月十五后,零售商没有卖完又返回鞭炮公司仓库储存的货达到500万元左右。
在南京,每到春节前,南京主城区会设定烟花爆竹指定销售点,南京供销日用杂品有限公司便是这些销售点烟花爆竹的提供、配送单位。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杜仁奇介绍,前年春节,南京城区烟花爆竹的销售总额为950万;去年春节,南京烟花爆竹的销售总量只有800多万:预计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的销售总量还将下降。
而作为雾霾重灾区的北京,春节期间,根据空气重污染预案,在发布红色和橙色预警的情况下,将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禁放烟花爆竹。而且今年北京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数量也将比去年有所下降,去年烟花爆竹的零售网点是1337个,今年只减不增。
传统与环保如何并行不悖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燃放爆竹烟花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虽然现在很多城市实行了限放甚至禁放政策,但是爆竹烟花在民间仍有不小市场。哈尔滨市开展的“马年春节你放鞭炮吗?”的调查活动,有200名市民参与调查,其中只有25%的人表示不放。在一些小城镇特别是农村地区,燃放烟花爆竹更是屡禁不止。
那么,怎样才能够既保证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又减少燃放爆竹烟花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呢?环保鞭炮似乎让我们在发扬传统民俗和有效保护环境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折衷点。
上海市今年就再次引入了低硫或者无硫的“环保鞭炮”,这些鞭炮数量约占到今年上海烟花鞭炮总量的一半。此类“环保鞭炮”采用新型低硫无硫技术生产的填药代替传统的黑火药,燃烧时只排放少量甚至不排放含硫化合物,且不含氯酸盐、铅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适应市场需求,许多烟花爆竹企业也不断推陈出新,研发环保型烟花爆竹。例如,某品牌爆竹公司今年就新推出一款“花式鞭炮”的新型环保爆竹,这个环保爆竹的特点是无硫、无纸屑、无残渣,燃放时只有少量白烟,声音比传统鞭炮要脆一些,燃放后味道很小。
不过,对于这些宣称为环保型的爆竹烟花产品,专家则表示,燃放的时候也同样是存在污染的。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如果集中燃放的话,污染一样不可小觑。那么,有没有零污染产品呢?当然有,那就是电子鞭炮。
据一家专售电子鞭炮的淘宝网店店主介绍,电子鞭炮原来在淘宝网上不属于热门产品,但近两年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安全、环保、低碳、零污染是电子鞭炮最大的优点。不仅如此,电子鞭炮还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经济支出。”
笔者随后在淘宝网上搜索“电子鞭炮”,发现电子鞭炮的款式可谓多种多样。价格最便宜的只要十几元,贵的要200多元,还有带遥控功能的。
“电子鞭炮前几年在市场上就有卖了,虽然它也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但还是无法和真正的鞭炮相比。一些人的传统观念不太能接受这种电子产品,所以销量并不理想。”某烟花爆竹店店主陈先生告诉笔者。不过,今年来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一些消费者看到政府倡议后,特意来寻找这种电子鞭炮。
近几年来,回归传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许多传统民俗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对于燃放爆竹这个历史久远的民俗来说,在面对越来越多诟病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一禁了之。我们完全可以开发更多绿色、环保的烟花爆竹替代品,让燃放爆竹回归理性,解决燃放爆竹带来的危害,既满足老百姓庆祝节日的需求,又确保传统民俗得到传承。
9.小学三年级作文:小年的习俗 篇九
1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也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10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接受记者采访,详述“小年”的习俗及寓意所在。他表示,小年是正式过年的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开始,人们会进行祭灶、赶尘等一系列活动,代表对新年美好的.愿望。同时,这也意味着进入年关,旧时没钱还债的人要躲债七天。
“祭灶”为主要仪式:供奉糖瓜 南方准备灶饭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更有“糖瓜粘”的说法,意味着以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这个习惯源自流传已久的祭灶仪式。在民间,百姓一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上天派下来的“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年中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直到农历二十三这一天,需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祭灶便是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
“所谓祭,首先就需要糖瓜,实际是关东糖,源自东北,将麦芽糖之类的东西搓成圆条,切成一段一段。意即让填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少把不好的事情向老天汇报。”段宝林笑着说,为了送灶王爷顺利“上天”,还要在拜祭之后把灶王爷像烧掉。
即便如此,仍然有些穷人买不起关东糖,旧时民间流传一句话:“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没混好,明年再吃关东糖”便是真实写照。同时,段宝林还说,“小年”也往往意味着进入年关。
北京原来有句话: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说的便是旧时到了小年后,没钱还债的人要躲债七天。同时,祭灶也有‘女不祭灶’的说法,至于当天的服饰语言之类,自然是求好,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
自“小年”开始准备过年:扫房“赶尘” 贴年画剪窗花
在举办祭灶仪式的同时,“小年”还是正式过年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开始。除了祭灶,农历二十四就成了“扫房日”,段宝林说,这叫做“赶尘”,实际是大扫除,家里有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同时洗澡理发,“寓意除掉过去的晦气,迎接新的吉祥的一年。”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段宝林介绍,“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贴在大门上的,会是类似“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现美好愿望,“同时还会贴年画、剪纸、贴窗花。”
10.小年习俗作文 篇十
妈妈一下班回到家就开始忙起来,和面、倒油、切葱花,准备着烙祭灶火烧。这是我们这里过小年的习俗喔,妈妈一边烙馍,一边给我讲着祭灶的来历,还说“十八干粮有数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给灶王爷准备十八个火烧,有咸的,有甜的,还有灶糖,送给灶王爷上天路上的干粮,灶王爷吃了灶糖,就会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让玉帝对人间充满希望,保平安。其实,这一切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妈妈做的食物,味道闻起来总是那么清香可口,要不是这个是有用的东西,我自己都想拿着这个吃去了,当然,我们是不会吃这个的,因为这个是要给灶王爷的嘛。
等妈妈烙好馍,爸爸放起了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妈妈把灶王像点燃了,灶王爷上天禀报玉帝了。俗话说“过了祭灶,新年就要到”,送走了灶王爷,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到了。
11.小年夜的传统习俗 篇十一
【关键词】布依族;丧葬习俗;传承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意识里,死亡并不是人生的完结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死者的灵魂不会寂灭,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死亡并不意味着“人鬼之交”的结束;恰恰相反,葬礼仍然不过是人生礼仪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是生命或“灵魂”从一种存在方式向另一种存在方式的过渡。正如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所说“虽然死亡结束了社会现有成员的生涯,但各个原始社会却并不认为死亡完全割断了一个人同家人或亲属的联系,几乎所有这些民族都相信死后某种生命的存在。结果丧葬仪式也就成了另一种过渡仪式。”因此,丧葬仪式几乎在所有的民族中,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礼仪习俗活动,并成为各民族在传承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的丧葬习俗在其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为例来分析布依族丧葬习俗的文化传承。
一、丧葬习俗对青少年及其父母长辈的伦理教育
历史上,布依族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一直使用汉字。加之,其所处地区的学校教育并不发达;故而,知识继承、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中进行。在靠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进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丧葬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一)丧葬习俗对青少年的伦理教育
青少年作为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各个民族都注重对其进行教育。布依族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教育青少年要尊老敬老,处理好与家人以及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关等习俗很多,最为被人认知和遵守的有以下两个:
(1)布依族有“接气”习俗,即在家中长者重病在床,大势已去之时,由其子女按长幼顺序把老人枕入怀中,与他说吉祥话、讲开心的事,以使他在死后仍能享受儿女的孝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很好。
(2)在布依族丧葬中,要举行“立幡”仪式。幡用一块白色棉帛制成,在上面写有亡人的生辰八字、去世时辰、祖籍家谱,以及儿孙对死者的忠孝之愿。立幡时,老摩(布依族祭司的称呼)将背诵族史,历数祖先业绩,回忆祖先的迁徙路线。如此对青少年宣传民族文化、家族历史、前辈业绩,教育族人、家人要团结奋斗。
总之,通过让青少年参与整个过程,在其无数次的亲身体验中,教育他们上敬老人、下睦族人,搞好家族、家庭之间的关系。
(二)丧葬习俗对父母、长辈的伦理教育
丧葬除了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外,也具有教育为父、为母之人必须尽父道、母道,完成抚育下一代使命的职能。
布依族信仰灵魂不灭。他们认为,死亡只是从现实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是向先祖居住地的回归。在灵魂观念的支配下,人们认为死后仍需生活,仍需吃、穿、住、行,仍需花钱。因此,在丧葬过程中,人们会为死者献食、扎孝房、做蟠笼和长亭,并会找一块风水宝地安葬死者。而死者在阴间的一切所需,都来源于子孙后代的祭祀供奉。
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上衣禄罐”这一习俗充分反映了子孙后辈的重要。所谓衣禄罐,是一个黑色的土陶罐。土陶罐里由死者的孙儿装满米、茶、酒等物,并用红布封口、五色线扎好罐口,同时,在罐口别一双筷子。出殡之前,把它置于棺材的头部,意为:死者的后辈儿孙在死者去后,仍能享有福禄、有吃有穿,死者的福禄能被儿孙继承下去。在死者入葬时,
衣禄罐将与死者一同被埋葬。此举意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应与儿孙共同享受福禄。
总之,所有围绕丧葬的一系列习俗都使人们意识到,“父母抚养儿女是天职,儿女祭祀死去的父母也是天职”①。故而,在布依族社会里,人们普遍孝敬父母、爱护幼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二、丧葬习俗对本民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发展观念方面的继承
传统丧葬习俗的文化传承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表现在对整个村寨和社区的民众进行本民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发展等方面的再教育,让每一个葬礼参加者都对本民族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获得深刻的领悟。
对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体现于对“彼岸世界”的构想上,特别是体现在对亡灵的送别线路的指引上。“云南各民族的丧葬文化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便是对‘祖源故地’的向往。人死后究竟魂归何处?所谓的‘天堂’、‘地狱’、或‘来世’等似乎都飘渺无常,惟有循着本民族先民自远古以来迁徙至此的足迹,让亡灵尽快返回祖源故地去同自己的老祖宗亡灵团聚,才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因此,许多民族的葬礼中都有巫师或祭司为亡灵‘教路’或‘指路’的仪式,表现得颇为肃穆庄严。”②
在布依族的丧葬的“立幡”仪式中,要杀鸡祭神请亡人。老摩在白幡上写上亡人的生辰八字、去世时辰和祖籍家谱,再写上儿孙对死者的忠孝之愿;唱《立幡调》,详细的向死者描述祖源故地所在,以及如何才能到达。在“开路”仪式中,老摩将为死者念诵《开路经》。其分为两个部分:阳开路和阴开路。在念诵阳开路时,老摩将再一次念诵死者的家谱,诉说死者祖先搬迁的苦难史,以使他能够找到自己的祖先,同祖先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在一起。紧接着,老摩为死者念诵阴开路,教会死者的灵魂在行走的路途中如何向遇到的短命鬼付买路钱;行走在仙宫门前,对仙官的盘问要如实回答,以使他能顺利回归祖先故地。
“祭人熊”是罗平县布依族的一种独特仪式。在布依族的传说中,人熊会吃了死者的灵魂,使其不能去到往生世界和祖先相聚。于是,人们就用牛献祭与它,作为死者的替代物,这样死者就能够得以平安上路。布依族对此深信不疑,在出殡时都要在幡柱下杀牛祭人熊,
即便是家里经济困难的人家,也要用芭蕉树雕刻成牛的形象来抵祭。
由上可见,布依族对“祖源故地”有着美好憧憬和无比的向往之情。既然生者在“此岸世界”已难返故园,那么就期盼着逝去的亡灵能够返归祖源故地,同自己的祖先一道共同生活在“彼岸世界”的乐园中。这种思想经过历次丧葬活动庄严肃穆的特殊场合和特有氛围,不断地得到深化,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三、丧葬习俗对亲属、家族、社区关系的协调
“丧葬礼是集体性的活动,本身就是一次社会集合的机会。”③丧葬仪式在沟通血亲、姻亲及社区关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农耕民族,布依族人在平日的往来并不多,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时候才聚在一起。“人们借着埋葬死者、送走死者亡灵的机会聚在了一起,期间的沟通交流甚于平常。”④通过丧葬活动,不仅将死者居住的村落邻里,也将或近或远的相邻村落沟联在一起。
若从相关习俗分析,布依族传统丧葬对亲属、家族、社会集团关系的协调体现如下:
(一)丧葬习俗对亲属间关系的协调
依布依族习俗,死者的姑爷或女婿家应依大小为序,轮流操办老人的丧事,负责后家来人的接待。轮到的女婿或姑爷家,在出丧的头天晚上,女婿或姑爷就要来灵堂哭丧。作为回报,他们将参与到为死者“上衣禄罐”的仪式中,并在出丧时手捧衣禄罐走在队伍前面,和死者的子女共同分享死者的福禄,获得死者的保佑和庇护。这些做法除显示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外,主要是强调在父母过世后,儿女媳婿之间应加强团结与往来。
(二)丧葬习俗对家族内聚力的强化
在布依族丧葬中,有一种特别的仪式叫“悬白”。在“悬白”仪式中,老摩将给死者扎
戴灵官帽。儿子的后家必须把事先缝好的白衣裳给自己的姑爷穿上。属旁系的小后家也要给自己的亲人包上白帕子,以后家来人的多少和白帕子的多少来论后家的强弱;后家去得多,丧家会觉得脸上有关,相反,会感到抬不起头。可见,丧葬仪式有助于增强家族的内聚力,起到凝聚家族力量的作用。
(三)丧葬习俗对社区关系的协调
按布依族丧葬习俗,在老人咽气后,须马上向村里报丧,即立即鸣放三响火药枪(现今为燃放鞭炮),到“老人房”内敲击铜鼓或皮鼓向全村人报丧。村里人知道后,就会纷纷到丧家帮忙料理死者后事。由此形成了“一人有事全家帮,一家有事全村帮”这一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
综上所述,布依族传统丧葬习俗充分显示了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集体的强大,以及在协调关系方面发挥的作用。“人们生前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受其制约也受其保护,死后则经由丧葬仪式加入另一个世界中与之同构的祖先群体;而生者亦经由丧葬仪式使个人情感化解融汇于集体之中,得到安慰并更加明悉集体的关系和力量。”⑤
四、丧葬习俗与传统文化中道德意识的传递
在布依族社会中,“孝敬”可以说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与准绳,是人们最主要的道德意识。整个丧葬活动是灌输这种观念的最重要的场合,葬礼中的各种习俗几乎都包含着“孝”的意义,强调后辈对于长辈的尊崇孝敬。
在布依族社会中,丧葬仪式被认为是儿女对父母的最后一次感恩和孝敬。丧葬仪式必须隆重而又严肃。如果丧事办得不尽人意、不合礼法,都要受到人们的指责;如果儿孙们在老人生前不贤不孝的话,在死者入土时,人们就会借机用泥土砸他的后背,甚至死者也不会庇佑他。
作为死者的女儿和女婿,除要尽心协助哥嫂操办老人的后事外,还必须为死者扎精致玲珑的孝房,做三柱幡笼吊钱;拿着孝帐、孝伞,拉着羊(有的拉牛、拉猪)上祭;还必须请人唱《丧葬大调》、跳蚂螂舞,娱乐死者。
此外,在布依族丧葬习俗中,还有一种“忌荤”习俗,即从死者咽气之日起,丧家上下必须吃素食三至五天,要忌食腥荤。待到忌满开荤时,要请老摩开忌,唱过《开荤调》方可吃荤。他们以饮食禁忌的方式来传递一种道德情感——告慰亡灵,表达对亡人的追思、怀念,表达后辈对死者的尊敬和孝心。
五、丧葬习俗与布依族歌舞艺术的传承
“在丧事活动中,在不同环节所体现的相应习俗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特别是表演的不同曲调、不同类型的歌舞更是民族文化内涵的构成内容。”⑥在丧事活动庄严肃穆的特殊场合和特有气氛下,在人们悲伤心情和对鬼神的敬畏心理下,虽然人们对传统社会习俗和民族文化的学习、认识、了解和接受是被动的,但对于这种外部感化,人们却是怀着虔诚的心态来进行和对待的。所以,“丧葬活动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往往都是原生态的,这种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和鲜活描述,其传承的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⑦
布依族的丧葬仪式中与音乐有着紧密联系。丧家立幡时,要唱《立幡调》;女婿家来献羊,献祭时要唱《献羊调》,据说只有唱得好死者才能享受祭品;丧家须为死者忌荤三到五天,忌满时要请老摩唱《开荤调》;哭丧守孝时,要唱《哭丧调》;超度亡灵要历数祖宗功德,唱家谱和《开路歌》;入棺时要唱《入棺调》;下葬前要献斋饭,唱《敬地脉龙神》;下葬要杀一只公鸡看鸡卦,看死者是否与阴地相配,唱《下葬调》;葬后第一个清明节要祭理坟地,唱《祭坟调》。同时,整个丧葬期间还要请乐师伴奏,吹奏哀乐,并与鼓、锣、镲等打击乐合奏。
可以说,布依族的整个丧葬过程都用歌声来表达,用歌声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用歌声来陪伴死者踏上去之路。这种浪漫而独特的丧葬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了布依族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这些曲调被后人搜集整理就有了《摩朽贯》这一本专门的罗平布依族的丧葬曲调集。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人们除了“聚其亲朋毕其家财、歌之泣之外,还舞之祭之”⑧。这么做,不只是寄托哀思,更主要的是通过各种祭礼,让死者亡灵得到慰藉和安抚,并将亡灵送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布依族的舞蹈起源于丧葬和祭祀,如“蚂螂舞”、“野毛人舞”、“兵器舞”、“狮子舞”、“霸王鞭舞”、跳大魂舞等。以 “蚂螂舞”为例,其由两部分组成,即“么谷赏”(跳蚂螂)和“奥节”(转场)。跳“么谷赏”的人由十五至二十个男性组成,队形呈大圆形。跳“奥节”是由死者的后辈(男女孝子),各人手持一根点燃的清香绕圈,圈内一人端着盘子,边跳边把五谷撒向孝男孝女,五谷代表着吉祥幸福,表示赐福于后辈儿孙。
总之,布依族舞蹈一般都与丧事活动有关。丧葬仪式中的舞蹈,不仅是为了使死者灵魂得以安息,也是为了使生者得到平安和福祉。作为民族群体的一种情感和属性,它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注 释】
①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M].海口:三环出版社,1900:109.
②和少英.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133—134.
③⑤郭于华.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④⑥⑦赵泽洪.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J].孝感学院学报,2008,28(02).
⑧《罗平布依族实录》,政协罗平县委员会编曲新出[2008]准印字173号,第122页。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M].海口:三环出版社,1900.
[3]和少英.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4]赵泽洪.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J].孝感学院学报,2008,28(02).
【作者简介】
12.小年祭灶习俗作文 篇十二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虽然小年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概念,但是不管如何,那浓浓的烟火气里升腾的都是最深沉的眷恋。
妈妈告诉我,小年是祭灶的日子,以前的时候,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摆好贡品,摆上灶糖,好让灶王爷顺顺利利回到天上,汇报工作时多说好话,讨得来年的平安吉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祭灶的仪式已经不多见了。
现在小年这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就拿我家来说,上午我和妈妈一起买了一些糖果瓜子。中午饭后,就开始打扫卫生了,我负责擦玻璃,妈妈负责厨房。我本以为擦玻璃是最简单不过的,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是那么难,那小小的玻璃,先是怎么擦都模模糊糊的擦不干净,然后是高的地方我怎么都够不着,又是踩凳子、又是爬桌子,直搞得我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掉下来。我使尽浑身解数,一会儿用湿抹布打湿玻璃,一会儿拿报纸使劲擦……想尽一切办法,总算是把玻璃擦亮了,看着亮晶晶的玻璃,我别提多高兴了。
13.小年夜的传统习俗 篇十三
【关键词】传统;饮食习俗;光盘行动
宴席是多人聚餐的方式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社会、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餐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宴席不同,现代宴席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合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等等都离不开它。
一、传统筵席的弊端
我国筵席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但对其仔细分辨后就会发现,传统筵席从内容到形式虽有很多可资借鉴的部分,但也存在有很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席面大、菜品多,易造成浪费
中国人请客吃饭习惯以“丰”为敬,即一桌筵席的菜肴客人吃不完,才能表明我们是热情好客的,如果恰到好处刚刚吃完,反被认为是主人照顾不周,甚至遭到嘲讽。人们旧的传统观念往往把待人的诚恳、把友谊份量与菜点的数量紧密联系在一起,菜点越多越丰盛,就越能表达主人的盛情和双方交情的深厚,即使吃不完浪费也不觉得可耻,以至于经常听人说:“请别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这就是传统思想的误区,它不但给个人而且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政压力。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美国等较发达的国家学习,他们即使是举行国宴,也只会宴席接待规格较高,但是宴席菜肴数量却是恰到好处,不会有菜肴多的人们吃不完而后倒掉的现象发生。特别是日本,据报载日本的酒店都有这样规定,凡是就餐时没有吃完的菜肴,一律打包带走,不得以任何借口浪费资源、糟踏粮食。这的确很值得我们借鉴。
2.膳食营养搭配不协调
饮食讲科学、营养求均衡是现代人的饮食新时尚。然而,传统筵席往往因为片面追求大鱼大肉、油重味浓而使筵席菜肴中的营养成分严重失衡,并且出现了某些营养物质过剩,如脂肪等;而某些矿物质和纤维素却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高档筵席,此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现象的产生虽与大部分消费者不懂膳食营养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是饮食经营人员、烹饪人员对此的认识也不是很全面:就餐者(上接第81页)
只重色彩和口味,烹饪人员完全按照客人的要求烹制菜肴,没有及时建议客人怎样的饮食才算合理等,结果导致大部分营养素白白流失。社会呼唤懂得正常饮食结构和营养均衡的烹饪师,需要大量掌握各种食物(尤其是常用食物)的营养特点、熟悉不同烹饪方法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以及了解进餐者的心理特点和经济条件,并兼顾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的新时代的烹饪师。正是迎合这种社会需要,目前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烹饪营养专业,使学生不但懂得烹饪技能,更能根据客人的身体需求合理调配饮食使其营养均衡,因而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3.不讲究卫生
多人围坐,亲切交谈,热热闹闹,有说有笑,大家同夹一盘菜,同舀一碗汤是我国传统筵席的就餐形式。有的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好客,席间用自己的食具为客人夹菜而不顾别人的感受,更的客人就餐时高谈阔论,致使唾液横飞、菜渣四溅,试想在这种环境下就餐,人们会觉得这是在享受吗?尽管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之后,人们已经重视了饮食卫生,不但在摆台中已增设了公用餐具,一部分高档餐饮店也开始实行分餐制,但仍不及西方的分餐制那么普及,仍会让消费者有饮食是否卫生、安全的顾虑。
4.片面追求奇珍异馔
中国筵席十分重视原料的稀少、珍贵,上至“周代八珍”,中至唐代的“烧尾宴”,下至清代的“满汉全席”,包括现代一些所谓的“豪门宴”无不是选用一些稀少珍贵的原料来吸引客人。如唐代“烧尾宴”中的“开平炙”(用羊舌、鹿舌合烤,约需300只舌)、“雪婴儿”(青蛙裹粉糊煎制,白如雪,形似婴儿),再如北京鱼唇席中的“红烧鱼唇”是采用鲟、鳇、鲨、黄鱼、赤鱼、梨头鳐等鱼唇部软肉干制而成,再进行红烧。诸如此类筵席中的名菜原料是越来越少,于是某些食客便想换换口味,商家为了招徕回头客,也想方设法做些原料十分稀少的菜肴,甚至少数经营者还丧尽天良,把国家明文禁止捕猎的保护动物摆上了餐桌,如娃娃鱼等。长期以来,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触犯了法律,而且还会把中国筵席推到了追奇猎异的歧途,这将是中国筵席改革的必然趋势。
5.就餐时间长
中国古代筵席从简到繁、由少到多,但都是上层人士才能享受的,普通百姓根本难以涉足,所以每举办一次筵席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其成本增加,时间冗长拖拉,如一席满汉全席一般要求三日九餐吃完。即使现代筵席,就餐时间也短则一、二个小时,长则达到三、四个小时,这样既不利于身体健康,更不符合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的新时尚,尤其对于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来说,就餐、陪餐时间更不宜过长。因此,缩短筵席的进餐时间也是筵席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将“宴席改革”进行到底
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经济文化水平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饮食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崇尚绿色食品和黑色食品外,也向往高质量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于是饮食改革成了今天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2013年1月,中央政治局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一发布,更是给饮食改革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1.实行“光盘行动”,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针对我国传统宴席席面大、菜品多,易造成浪费的情况,无论是酒店人还是消费者都应该顺应潮流,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首先从酒店自身做起:一是酒店对“厉行节约、文明用餐”进行倡议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博宣传、网上晒吃光后的餐具、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饭店就餐后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二是发动服务人员,增加点菜提醒服务。根据客人的人数推荐适合的菜肴数量和分量,拒绝浪费,如果席后还有没有吃完的菜肴,为客人提供免费打包服务。三是对“参加光盘”行动的客人和服务员进行奖励,如对“光盘”客人赠送小礼品或免费卷等,对全力支持并将“光盘行动”付诸实施,有明显效果的服务员进行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以激励其继续为此行动努力,并带动周围一片服务人员积极参与进来,为“光盘行动”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endprint
2.倡导文明餐饮,增加宴席的文化气息
为了餐饮服务行业能够形成安全、健康、和谐的良好风尚,相关政府部门应定期开展评选“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之星服务员”等活动,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遏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和使用假冒伪劣食品、无证食品、过期食品、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卫生餐具行为等违法行为,以促进我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推动文明餐饮服务行业的创建。而且现代宴席的成败并不取决于酒菜的多少和就餐时间的长短,大吃大喝、拖拉冗长的就餐方式已逐渐被淘汰,而有主题,有内涵,有意义的专题宴席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比如历史名宴被有组织地仿制(红楼宴、毛家菜等);现代宴席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民族菜、药膳菜、防老菜以及健美菜、旅游菜等新的筵席结构已走入了人们的心中,使客人在吃的同时,能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一种文化氛围。
3.注重宴席的营养化趋势,提供卫生餐饮新内容
在我们国家,自古宴席配餐都注重油大味厚(特别是北方及中原地带的宴席),而使各种营养素明显缺乏。其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目前的宴席可适量减少荤菜的数量,增加素菜、荤素菜、奶制品、豆制品的数量,以减少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及脑血管的发病率,具体配餐,可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标准进行。在宴席的卫生化方面,酒店也要保证提供卫生餐饮,采用分餐制的服务方式,以保证就餐者的健康。
作为酒店方,应根据各类消费人群的营养需求和特点,或者遵循各地区或季节的饮食习惯,进行群体消费者的膳食设计,根据不同的口味需求和营养搭配,编制营养食谱。并应当将菜肴所含营养素种类、数量、口味特点以及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等作为商品标志,连同价格表一起明确的出示给消费者,便于消费者自行选择,以增加消费者营养膳食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总之,根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宴席的饮食观念,必须改变传统宴席“食有余”“醉方休”等摆阔气和暴饮暴食的观念;必须调整传统宴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贵珍稀”的饮食价值观;必须颠覆传统宴席“十箸搅于一盘”等不卫生的同桌共食的进餐方式;也必须改变在饮食中追求个人享受的错误观念,使节俭、文明、卫生、实效、典雅的新型宴席观念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宴会设计与管理》.叶伯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宴会设计与管理》.丁应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3]《我国主题宴会设计现状与创新研究》.刘澜江.价值工程.2012.8
[4]《宴席设计实务》.周宇.颜醒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小年夜的传统习俗】推荐阅读:
有关小年夜的习俗10-05
南北方小年习俗有什么差别09-01
小年的来历与传说07-11
小年夜活动方案及策划书07-01
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门票多少钱08-03
小年冬至作文06-20
关于小年贺词07-27
小年祝福短信08-18
部分小年祝福语07-29
幼儿园小年活动方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