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2025-02-02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精选10篇)

1.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一

词语理解

1、身临其境:仿佛亲身体验。

2、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3、有教无类:对各类人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

4、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不同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5、微不足道:微小得不值得一提

6、迫不及待:急切得来不及等待

7、若隐若现:时隐时现

8、昂首东望:挺胸抬头地向东望

9、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

10、风平浪静:水面平静

11、水天相接: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

12、齐头并进:一起前进

13、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14、山崩地裂:声音轰鸣

15、遨游:漫游

16、枯竭:断绝

17、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18、迫不及待:急切得不能在等待

2.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篇二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终测试卷

姓名 一、基础知识(25%) (一)正确抄写下列句子。 (4%) 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 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 成绩

(二) 圈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4% 石磨 (mó mò) . 扎 进(zā . 停泊 (bó . pō ) bo ) 着 实(zhuó zháo) . 冒血 (xiě . 和 着(huò . huó ) mú )

zhā ) 胳臂 (bei .

xuè ) 模 仿(mó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选做四题)4% 波浪( 气势( ) ) 调兵( 应接( ) ) ( ( )丧气 )欲飞 ( ( )婷婷 )好处

(四)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 )4% (1) 《赤壁之战》 改选自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 是中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 ( (2) 蒙田曾经说过: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裳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 ( ) )

(3)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运用了列举数据、打比方、比较等说明 方法, 阐明了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 的道理, 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 )

(4) “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本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 ( )

(五)背诵与积累 9%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 因为( ( )盛满了( ) ;泼到( 2、默写古诗: 别董大 ( )是傣历的新年。 ( ) ,泼到( ) ,会( ) 朝( ) ,会( ) 。 ) )是热带的花??老人说,这是 ) ;泼到( ) ,会

二、阅读:

(一)泼水节的怀念(节选)7%

① “小心受凉。”撑伞的人说,“总理……” ②□总理□阿果和阿岩站住了□愣住了□眼前泼水的傣家人正是敬爱的周总理。 ③总理笑着说:“我们是来过泼水节的。”他示意随行人员把伞收起来,又笑着对阿果 说:“你的保镖不错呀!”阿果心跳得像有头小鹿撞,脸比凤凰花还要红,想说,却说不出 来,只是冲着总理甜甜地笑。 ④总理想起来了,用银钵舀了满满一钵净水,欢笑着,拉开阿岩的衣襟,顺着脊梁浇了 半钵,又把半钵从阿果头上轻轻浇下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阿岩和阿果闭上眼, 幸福的热泪和着净水一起流着…… 1、给文中的□中加上标点。2% 2、省略号的作用有 A 、文中省略的部分 B 、说话的迟疑 C 、说话的断续 D、意犹未尽 短文中的第一个省略号表示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 。2% 3、判断:3% (1)阿果和阿岩愣住了,是因为他们从随行人员的口中得知,眼前的傣家人是周总理, 太出乎意料。 (2)“有什么比总理的祝

福更可贵呢?”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3) “又把半钵从阿果头上轻轻浇下去”句中“轻轻”一词说明了总理对阿果、阿岩的 关爱。 (二)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chā chà) ,一年内已经 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 位教师留下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 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lóng 洽地生活在一起。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 送这位代课教师。 ⑹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b ēi bèi)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⑺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 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 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⑻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 róng) 18%

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 年。 ⑼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 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⑽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 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 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⑾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 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 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 你就会知道。 ⑿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 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⒀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圈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3% 2 、一个条件极差的小山村一连走了十位老师,是什么留住了第十一位老

师?请你用 “――”把相关语句划下来。 2% 3、那个男老师说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读了文章,你知道“这条不成文的规 定”是什么? 3%

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①至⑧小节的主要内容。 3%

5、请你为本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写出理由。3% A 、乡村女教师 我选的题目是( B 、第十一位 ) ,因为 C 、女教师

6、“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在这位女老师停下脚步的那一刻,她想到了什么?请你 展开想象,写 50 字左右。4%

(三)养花 (15%)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 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在我的小院子里,花( )多,( )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 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 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 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 )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 )会死的。 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 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 花,多么有意思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 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 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 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所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 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 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置之不理”的“置”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3%

“置”在字典中的意思有(1)搁、放。 (2)设立;布置。 (3)购置。这里应选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选择一个造句。4%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尽管??还是??

3.把文中

的划线句改成陈述句。3%

4.用浪线在文中划出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句句子。2% 5、选择最确切的中心思想,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 ) (3%)

A、写出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B、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养花的经历,告诉我们养花需要付出劳动。 C、告诉我们养花需要付出劳动。

3.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三

1、中秋节的夜晚,苏轼的心情是这样变化的:(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2、苏轼由中秋圆月想起(手足情深,分别七年)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

3、《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打比方,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

4、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和”的意思是(和谐、协调)。“未”的意思是(没有、未经)。诗句的意思是(秋夜,月光如水,水中映月,那么的宁静、和谐;无风的湖面就像一面尚未磨平的铜镜)。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

5、《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

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发”是(出发)的意思,“下”的意思是(顺流而下)。诗句的意思是(诗人连夜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没有见到思念的友人,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

7、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就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8、《老师,您好!》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的崇高。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铺路石)。

9、《老师,您好!》中,老师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读了这首诗,我想对老师说:“(老师,你真伟大!)。”

4.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四

共25分)1.(5分)一个商店有1200平方米的墙壁需要粉刷,计划第一天粉刷,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粉刷,第二天粉刷的面积是第三天的。

(1)第三天粉刷的面积是多少?(2)若计划剩余的在第四天全部完成,则第四天比第一天粉刷的面积少几分之几? 2.(5分)一袋面粉重25.5千克,第一次吃去了,第二吃去的是第一次的,第二次吃去了多少千克? 3.(5分)五(1)班同学去春游。他们租了一些船,如果每条船坐8人,正好坐满租来的船;

如果每条船坐7人,则多出4人。五(1)班一共去了多少人? 4.(5分)甲、乙一起完成一项工作,由于配合得好,甲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了,乙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了,甲、乙一起做8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如果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那么乙单独做需要几小时? 5.(5分)幼儿园将一批水果分给大中小和小托四个班,先将全部水果的 再减去 千克给大班;

再把余下的 加上 千克给中班;

又把余下的一半给小班;

最后把剩下的一半加上 千克给小托班,这时幼儿园还剩5千克水果,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二、工程问题(共4题;

共20分)6.(5分)阳光小学新进一批图书共750本,其中 分给六年级,剩下的分给五年级和四年级。已知五年级分的图书和四年级分的图书的比为5:4,问五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7.(5分)建筑一条水坭路,甲队独做要12天,乙队独做要15天,乙队先独做工程的,剩下的再由甲、乙两队合做,还要多少天修完? 8.(5分)挖一条水渠,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王伯伯每天挖的量是李叔叔每天挖的量的 .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9.(5分)小明读一本书,已读和未读的页数比为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和未读的页数之比为3:5,求这本书共多少页? 三、比的应用(共15题;

共85分)10.(5分)一条路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51米,这时两天已修的路长和全长的比是1:3,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1.(5分)12.(5分)把下面的正方形分成两个部分,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1. 13.(5分)六二班同学报名参加书法兴趣小组,一开始有 的人报名参加,后来又有5人报名,这样,参加人数与不参加人数的比是4:5。六二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14.(5分)10公顷小麦田,平均每公顷收小麦4.8吨,按85%的出粉率计算,这些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吨? 15.(5分)说说下面的百分率各表示什么含义. 一种优质稻谷的出米率是78%. _______的质量占_______质量的78%. 16.(5分)实验室里有盐和水,(1)请你配制含盐率5%的盐水500克,你需要取盐和水多少克进行配制?(2)如果要求你把(1)所配成的500克盐水变成15%的盐水,需要加入盐几克?(3)如果要求你把配制含盐率12%的盐水5000克,你应该从含盐率5%和15%的两种盐水各取多少克才能配成? 17.(5分)仿照例子写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例:

求出勤率 18.(5分)60千米比80千米少百分之几? 19.(5分)下面各题只列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

(1)四、五年级一共要栽220棵树。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栽28棵,剩下的分给五年级四个班,平均每班栽多少棵?(2)一种华为牌手机原价每部2580元,网上限时抢购每部1680元,网购每部手机降价百分之多少?(3)做一节底面直径为0.35m,长为3.5m的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 20.(5分)某市质量检测部门对全市的品牌矿泉水进行了抽查,部分结果如下表。

序号 品牌 抽查箱数 合格箱数 合格率 1 A 65 59 2 B 70 63 … … … … …(1)这两种矿泉水的合格率是多少?填在表格里。

(2)如果你去商店买水,你会选择上表中哪一个品牌的矿泉水?为什么?(3)淘气算出该表中一个品牌矿泉水的合格率大约是111.1%,笑笑说他肯定错了。你觉得笑笑的理由是什么? 21.(10分)一套运动服共300元,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上衣、裤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22.(5分)仿照例子写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例:

求花生的出油率 23.(5分)用4000千克大豆榨豆油1440千克,求大豆的出油率. 24.(10分)某校为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体检,下面是体检后得到的体重正常、体重偏轻和体重偏重的结果统计图。已知体重偏轻的有48人。

(1)该校六年级学生有多少人?(2)体重偏重的学生占体检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分数有关的应用(共5题;

共25分)1-1、1-2、2-1、3-1、4-1、5-1、二、工程问题(共4题;

共20分)6-1、7-1、8-1、9-1、三、比的应用(共15题;

5.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五

一、文言文(共28分)

(一)默写(10分)

1、,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2、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

3、纸上得来终觉浅。《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二)古诗赏析。(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天下事”是指

。(2分)

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

B、“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C、“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D、“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9、本文选自《

》,作者是清朝的书法家、文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2分)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段提出论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B、第二段以名人事例强调深入研读的重要性。C、第三段以读史为例阐明反复诵观的必要性。D、文章作者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8分)宋濂好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2、“致”在文言文中有A、送达B、达到C、招引D、得到几种义项(2分)“无从致书以观”中“致”的意思是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抄录完了,走着去送回书,不敢稍微超过约期。B.抄录完了,跑着去送回书,不敢稍微超过约期。

C.抄录完了,走着去送回书,稍微越过约期就不敢了。D.抄录完了,跑着去送回书,稍微超过约期就不敢了。

14、从“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中可以看出

(2分)

15、读了上文后,你悟出的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4分)海洋究竟有多深

①天空有多高?科学家根据对平流层、对流层等大气层的了解,已经掌握了这个数据。如今,纽约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正在追寻另外一个古老的疑问:海洋有多深?

②他们同时也在着手解决一个有趣而实际的问题:海洋体积究竟有多大?很难想象欧文•柏林还将这些疑问写入经典乐曲中,情人伴着小夜曲轻轻唱道:“海洋有多深?”——更有答案:大约13.32亿立方千米。美国海洋化学和地球化学家马修•查瑞特认为,这只是音乐中提到的纯粹的数字,他正在研究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水资源。他说:“地球上的确有很多的水资源,如果你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到谷歌搜索一下,你会找到5个不同的答案,但大部分都是30—40年前的数据。”

③查瑞特和他的合作伙伴,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地球物理学家沃尔特•史密斯,正在利用卫星监测技术得出海洋体积的数据。他们的研究报告显示,海洋水资源总体积比原先测出的体积要小。乍一看,好像差很多,但实际上只比30年前测出的数据小0.3%。更有趣的是,以前的科学家竟能利用如此粗糙的技术精确测量海洋的深度。早在1888年,约翰•莫瑞用绳索悬挂铅,从船上放入海里测量海洋的体积——也就是海洋的面积和深度——测定值与查瑞特、史密斯公布的数据相差无几。④始于20世纪20年代,研究人员运用回声探测器测量海洋深度的精确度显著提高。最近,史密斯和其他研究人员开创了卫星测量海洋体积的方法。测量结果表明海洋体积正逐步减小,但这并不代表水资源的流失。然而,它反映出海底有丰富的山脉和其他地形,这些占据了水资源的部分空间。史密斯介绍说,卫星测量揭示了海洋底部的地形比我们想象的要崎岖,山脉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卫星雷达并不能“看清”海底,但它能检测海洋表面,反映海洋内部的结构。比如,潜伏在海里的山脉,它的表面是凹凸起伏的。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集就能测算出山脉的位置和高度。

⑤可以说卫星工程覆盖了全球的海洋,除了被冰雪覆盖的部分北极地区。这次工程将完成一张全新的世界海洋地图。史密斯说:“查瑞特和我正在期待一张能更好反映海洋地形和水资源分布的图片。”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精确测量海洋深度还要结合海洋地形的变化和气候影响等因素。目前,史密斯和查瑞特的这项研究测算出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682.2米——比曾经测算出的少21至51米。

16、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

。(4分)

17、从全文看,在海洋深度的测量史上,主要采用了

、、等三种方法。(3分)

18、试分析“目前,史密斯和查瑞特的这项研究测算出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682.2米——比曾经测算出的少21至51米。”一句中,加点词“平均”在文中的作用。(2分)

19、请依据文章信息简析史密斯和查瑞特目前测算的海洋深度比曾经测算出的少21至51米的主要原因。(2分)

(1)

;(2)。

20、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最新测出海洋水资源总体积比原先测出的体积要小很多。B、史密斯和其他研究人员沿用了卫星测量海洋体积的方法。C、查瑞特们完成了一张更精确的海洋地形和水资源分布图。D、卫星测量优越性在于卫星工程几乎覆盖了全地球的海洋。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7题(18分)我的光明你的眼

何一飞

①读过高中的黑皮,现在的世界只有一种颜色。②在黑皮25岁以前,他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说他的马仔们是无边草原上的一批小野马,给了他飞的感觉。他有一次甚至举着一沓百元大钞对手下的马仔们说,看看,你们看看毛主席他老人笑得多么亲切。听了他的话,马仔们哈哈大笑起来。黑皮更带劲了,扯开他的破锣嗓子吼: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③不过,这都是五年前的事了。五年来,黑皮的世界只剩下了黑色,深不见底的黑,浓得像团墨的黑。

④黑皮成了盲人。

⑤五年前,黑皮带领马仔们和狗砣一伙为争夺地盘干了一仗。狗砣自此成了爬行动物,而黑皮也在逃避警察抓捕的过程中,摔伤头部双目失明。刑满释放后黑皮不仅没有远离血雨腥风的江湖,反而收编了狗砣的残兵败将,成了水镇的龙头老大。从那时起就连水镇的狗经过黑皮身边时,都要紧紧地夹住尾巴。

⑥黑皮感觉人生有些冷。水镇的人离他太远了,他感受不到水镇的温度。

○7黑皮一直在跟省城眼科专家联系,专家说,通过角膜移植,他的双眼完全可以复明。遗憾的是,医院眼库没有可供移植的角膜,即使有也不一定能轮到黑皮,等着角膜移植的人多着呢,除非黑皮自己能联系到愿意捐献角膜的人。

○8黑皮因此恨一个人¬¬——若不是这个人抓捕他时紧追不舍,他就不会在惊慌中摔伤成为盲人。黑皮也怕这个人,水镇的犯罪分子都怕这个人。不过,黑皮心里对这个人是又恨又敬。黑皮在监狱里时,这个人多次去看他,和他谈心。开始黑皮不理他,后来慢慢有了感动。

○9这个人就是警察王玉善。

○10外表强悍蛮横的黑皮,内心其实非常虚弱和恐惧,他有时觉得这个黑色的世界就是一个无底深yuān,要把他活生生地吞噬了。除了警察王玉善,没有人知道,黑皮内心是多么渴望拥有一双光明的眼睛。

○11警察王玉善就是摸准他脉搏的人。

○12王玉善又来看黑皮了。王玉善不叫他黑皮,叫他张光明。

○13张光明是黑皮的大名,但水镇的人大多叫他黑皮。一是叫习惯了,忘了他的本名;二是黑皮不喜欢别人叫他张光明。

○14张光明,”王玉善拍拍黑皮的肩膀说,“这段时间你表现不错,你和你那帮手下都还规规矩矩。不过,你最好还是把他们遣散了。你把他们抓在手里,就像手里抓着个手雷,说不定哪天就会爆炸。”

○15“你放心,王警官。我受过那么多教育,不会再犯错。”黑皮说。

○16“你能这样我就放心了。我想办法给你找点合适的事做,另外你也多跟省城眼科医院联系,你的眼睛还有希望,钱不够我给你凑凑。”

○17黑皮做了水镇老大,本来想收点“保护费”,给兄弟们找点路子,也给自己挣点钱治治眼睛。没想到王玉善警察盯得紧,黑皮又刚刚从局子出来不久,不敢轻易行动,打算等风声稍微缓和后再见机行事。

○18今天听了王玉善掏心窝子的话,黑皮的心就潮湿起来。情不自禁地说:“王警官,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9警察王玉善还没有帮黑皮找到工作,就出事了。王玉善在抓捕一伙入室抢劫犯时,被匪徒的尖刀刺中了胸膛,伤情严重,送到了省城抢救。

○20黑皮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有了难过和惋惜。

○21过了五天,两名警察找到了黑皮。“你是张光明?”为首的人问道。

○22“我是张光明。”黑皮有点慌乱,恭敬地答道。

○23“我是水镇公安分局局长刘迈。”为首的人说,“王玉善警官因抢救无效,于今天清晨三时二十九分牺牲。抢救期间,王玉善警官在神志清醒时立下了自愿捐献器官的遗嘱,遗嘱中指定把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你,而且还把他两万元存款捐赠给你作为手术费用。你做好准备,省城眼科医院很快就会跟你联系。”

○24“大哥!”黑皮大喊一声,嚎啕大哭„„

○25黑皮再次出现在水镇时,竟然重新有了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马仔们在水镇最豪华的酒楼给黑皮设宴洗尘,有人说酒量很好的黑皮那天喝醉了,不然他怎么会说那些醉话?

○26他说,我不叫黑皮,我也不叫老大,我叫张光明!我张光明从今往后要正儿八经做人,谁要是在水镇惹事,我第一个不放过他!(本文曾获2009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有删改)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无底深yuān()

22、“从此就连水镇的狗经过黑皮身边时,都要紧紧地夹住尾巴。”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3分)

23、从叙述顺序来看,第②段属于插叙,插入这段的作用是: 第②段:

。(2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水镇的人们疏远黑皮,使其感到世态炎凉,因此走上了邪路。B.黑皮因为王玉善“盯得紧”不能收“保护费”所以对王玉善满怀怨恨。C.黑皮对王玉善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实际是为了应付王玉善,好让他赶紧走。

D.最后一段黑皮说自己不叫黑皮不叫老大,而叫张光明,显示了他彻底告别过去、重新做人的决心。

25、请谈谈你对题目“我的光明你的眼”的理解。(2分)

26、请联系上下文,补写第○24段“‘大哥!’黑皮大喊一声,嚎啕大哭„„。”省略号处黑皮的心理活动。(6分)

三、写作(40分)

27、请以“有你伴我同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不得套用阅读中的材料。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

题 目 :

八年级语文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共28分)

(一)默写(10分)

1、梅须逊雪三分白

2、艨艟巨舰一毛轻

3、绝知此事要躬行

4、学而不思则罔

5、匹马戍梁州

(二)古诗赏析。(4分)

7、恢复中原之事(2分)

8、B(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

9、板桥家书

郑燮(2分)

10、越钻研越深入,越是深入进去就越是不知它的尽头。(2分)

11、A(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8分)

12、D(2分)

13、B(2分)

14、“我”抄录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在学习方面“我”毅力很强。(2分)

15、要点:学习要勤奋,要有毅力。(2分)

二、现代文(3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4分)

16、作比较、举例子(2分,每格1分)

具体准确地说明19世纪末的科学家能利用粗糙的技术精确测量海洋的深度。(2分)

17、绳索挂铅测量;回声探测器测量;卫星测量(3分)

18、“平均”说明后面测算出的海洋的深度3682.2米是一个均数,因为海洋各处的深度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平均”就与事实不符,“平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9、(1)卫星测量海底的地形更崎岖,山脉更丰富;(2)卫星测量还受到海洋地形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2分)20、D(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1--27题(18分)

21、渊(2分)

22、夸张(1分)突出了水镇的人们对黑皮的恐惧。(2分)

23、第②段:使失明前的黑皮与失明后的黑皮形成对比,突出失明给黑皮带来了极大的痛苦。(2分)

24、D(3分)

25、(1)警察王玉善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刑满释放人员张光明,使张光明重见光明。

(2)王玉善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张光明,使张光明改邪归正,重新做人。(2分)

26、难过、震撼、感激、决心自新(6分)

6.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六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格子图、色彩笔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师: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个“元”字,那么这个大正方形表示什么呢?(表示1元),0.3元又是多少钱呢?(3角)如果加上“米”字,这个大正方形双表示什么呢?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会用你手中的百格图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生: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但是要摘取数学王国的皇冠,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在探究新知识前,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

(二)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出小数乘法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单价是整元的文具)。

板书:文具店

结合文具店柜台上各种文具的单价,提出数学问题。

1、提问题与列式。

师:熊妈妈是个热心助学人士,她说你们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决定给你们的优惠,你们发现文具的单价有了什么变化?(生:以前的价钱都是整数,现在的价钱都是小数。)

师:现在买3块橡皮又需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与前面的乘法算式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数乘整数,现在是小数乘整数。

师:对,现在是小数乘整数。那么,怎样求出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也就是小数乘法(一)。(板书课题)

(一)意义

下面提出以0.3×3这个算式为例来进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义?

(二)交流算法。

1、引导探究

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自己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连加。你是怎么加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转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画格子图。学生先画,然后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

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块橡皮的价钱,买3个就是3个0.3元,从图中可知,合起来就是0.9元。

(三)小结。

师:刚才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找到了连加的、换算单位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借助方格图来进行计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结果是:买3块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个0.3等于0.9。(师板书完整,补“0.9元”并写答语)

师:下面我们来对上面各种方法作一个分析和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说想法)

1、利用整数乘法意义(连加)

2、化为整数乘法(转化)

3、画图(数形结合)

三、解决实际问题。

(一)做一做。课本P42“试一试”1、2题。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课本P42“试一试”1、2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交流算法)

(二)计算4×0.3。小组活动,交流算法。

(三)补充练习。

1.寻找小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时约生长0.03米,三时约长了多少米?

师:请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列式:0.03×3=0.09(米))你是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说涂格子,就问:假如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米的话,0.03米该怎么表示?0.03×3又表示什么?

师: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吗?(生动手涂色)投影学生作品并点评。

(四)深化性练习(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1.填一填。 0.1+0.1+0.1+0.1=( )×( )=( )

0.02+0.02+0.02=( )×( )=( )

( )×( )=( )+( )+( )+( ) 2.(课本42页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识拓展”(机动性练习)

小新爸爸去菜市场买菜,他买了三条鱼,每条鱼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反思,畅谈全课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文具店

——小数乘法(一)

买3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优惠前:优惠后:

1×3=3(元)0.3×3=

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多少?表示3个0.3相加的和是多少?

答:买三块橡皮需要3元。方法一:连加0.3+0.3+0.3=0.9(元)

0.3×3=0.9(元)

方法二:转化0.3元=3角

3×3=9角9角=0.9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能在电脑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

2、通过在电脑画图操作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欣赏生活中各具特色的图案,感受其中蕴涵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

2、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图案,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和艰辛,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原理设计简单的图案。

2、画图过程中对图形平移距离和旋转度数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1、欣赏学生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思考:(1)你收集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是什么图形平移旋转绘制成的?

2、欣赏老师收集的图案

(电脑出示)。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3、导语:大家刚才说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有关图案欣赏的数学课。(揭示课题:图案欣赏)

二、图案欣赏 感悟新知

1、出示教材图1 五角星图案:

观察思考:这个图形是怎样拼摆而成的?

2、观察五角星的旋转过程:(动画演示:呈现由三角形→五角星图案的全过程)。

3、学法指导:对,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可以制作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4、呈现教材中其余五幅图案。(电脑出示)

思考:图2~6是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怎样绘制的?

5、师进行动画演示。

6、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刚才大家共同感知了这几幅图案的排列规律,并且明白了它们的绘制原理,体会到了图形的美。现在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三、动手操作 强化感知

小组活动①:

1、基本图形的制作:大家看前面这个基本图形是怎么得到的?(电脑出示):。

2、小组合作:用这个基本形拼一拼,看谁能制作出美丽的图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要求按一定规律涂色。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拼出的图案真漂亮,富有一定的创意。想不想再利用图形设计一个更漂亮的图案?

小组活动②:

1、这些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电脑出示)

2、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设计花边。

3、展示学生作品,你想把它应用在什么地方?

小组活动③:

设计你喜欢的图案,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知识拓展 发散思维

1、欣赏教师搜集的图案。(电脑出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来说一说它们是怎么得到的?

2、总结:古人说“美源于生活”,而我认为“美源于创造”,是人们将心中美好之物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希望我们同学也能将今天所学用于创造美好的生活。

7.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七

认知目标

1.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 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 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 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 “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 1度可以简写成“1°”

4. 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 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 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 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i. 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ii. 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iii.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iv.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 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 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

vi. 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

vii. 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

viii. 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

ix.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与以前说法一致)

x.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重点理解“小于平角”)

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 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类型的角。

四、小练习

1. 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

∠=78° ∠=180° ∠=123° ∠=360° ∠=20° ∠=90°

2. 填空

一个周角=_____个平角=______个直角

3. 填“<”、“>”或者“=”。

锐角〇90° 90° 〇钝角〇180°

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总结

8.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八

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

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 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

第 1 页 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感悟: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

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

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

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 2 页 注重了学生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

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4.2节课文并与4.3.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9.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九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蕴含(yùnwân)埋怨(mánmái)稻穗(suì huì)肥膘(piāo biāo)....

红袄(ǎoyǎo)柔韧(rânlân)蝉声(cháncán)红缨(yīngyīn)....

水獭(làitǎ)淅沥(xīxīn)脸颊(xiájiá)踮起脚(diǎndiàn)....

依偎(wēiwâi)纪念碑(bēibī)花坛(yúntán)辉煌....(huánghuán)仪式(yìyí)曙光(shǔsǔ)巍峨(wēiwâi)矗立(chùzhù)....

晨曦(xīxīn)仰慕(ǎngyǎng)嫉妒(jíjì)临摹(mú mï)....

收缴(jiǎoyǎo)一担担(dàndān)烟渣进(juǎnjuàn)...(zāzhā)卷.

咆哮(páopào)嚣张(xiàoxiāo)欺侮(wǔhuǐ)趵....突泉(dàobào)晶莹剔透(tìtī)昼夜不息(zhîuzîu)窥视(guīkuiī)咀嚼....(jiǎojuã)镶嵌(jiànqiàn)憨态可掬(hāngān)剽悍(piào biàogànhàn)....

满载(zàizǎi)毛毡(zhānzān)驰骋(chěngchěn)笨拙(zhuōzhuï)....

檀香(tánchán)撮一点(chuōcuō)桂花卤裂(bēngbēn)...(lǔnǔ)崩.

混(húnhùn)沌(dùntún)开凿(záocáo)万顷良田(qīngqǐng)....

皎洁(jiǎojiāo)甘霖(línlíng)气馁(něilěi)剥离(bāobō)....

良训(xùnshùn)轮廓(guîkuî)断垣(hãngyuán)庞大(pángpán)....

垒成(lěiněi)涎滑(xiányán)胭脂(yīnyān)蓬头垢面(gîuhîu)....

蔬菜(shūsū)逛街(guàngguàn)聊天(liáoliǔ)电缆(nǎnlǎn)....

驱车(qūjū)陌生(mîmù)搁下(gēgã)雏儿(chúzhú)....

索性(suǒshuǒ)细腻脏(āngyāng)..(nìlì)挣扎.(zházhā)肮.

无辜(gūxīn)气愤(fēnfân)河畔(bànpàn)点缀(zuìzhuì)....

缭绕(ràonào)琼枝玉树(qiïngjiïng)气氛(fēnfân)和睦(mùmî)....

10.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篇十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以说,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送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即:

上一篇:2024年公务员考试练习题下一篇: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