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

2025-01-22

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7篇)

1.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 篇一

(每一个新知识点必须记住:一个新知识跟着一个操练,再跟着一个展示新知识,一个步骤也不可以少)这是教研组指导过的课。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上册第20课教学设计 Lesson 20 I have a balloon 学习目标

一、语言要素

(一)词汇 三会:kite balloon

2、二会:Have a Look Wow how big cool(二)语言目标

1、Hi , Peter I have a balloon.Wow!How big!

2、Look!I have a kite.Cool!

(三)话题呈现:I have a balloon

(四)任务设计:I have a balloon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听、说、读、演,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方法,能够运用 Hi , Peter I have a balloon.Wow!How big!Look!I have a kite.Cool!句型行交际。

三、情感目标:在本课中重点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喜欢自己的玩具。

四、教学重点: 三会单词:kite balloon句型:Hi , Peter I have a balloon.Wow!How big!Look!I have a kite.Cool!

五、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两会单词:Have a Look Wow how big cool

六、教具:设计好的课件,书包,实物玩具,文具,玩具图片,单词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歌曲。

七、学具:学生自备的学习用具,文具。

八、教法学法:本课重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

一、热身: 老师进了教室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学生和老师一起唱I have a nice dall 歌曲,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英语氛围中。

二、新单词

(一)导入:用旧句型带新单词

1、导入:Let’ s play a game(让我们做一个游戏:猜袋中物)

2、老师说;This is my bag.Guess,What’s in my bag?(猜一猜,我的书包里有什么)老师书包里提前放好doll ball kite balloon cat 等玩具。

3、学生用英语说自己摸出来的东西。

4、学生如果摸出doll,学生说:doll,老师说:I have a dall.5、老师问:how’s the doll?学生来描述一下,用句型 Oh,It’s big.或者 Wow!how nice.等。

6、这样出示三组。

(二)新单词kite balloon

1、学生摸出老师袋子里的风筝:老师说,Look , I have a kite。

2、老师引导学生描述:Wow!How nice!

3、板书新单词:用打好的四线格:kite

4、朗读新单词:kite(老师领读 kite,k-i-t-e ,kite(学生齐读——男女生对读——分行读——找学生读——自读三遍)

5、看实物说单词:kite

6、看图片说单词:kite

7、看单词卡片读单词:kite

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balloon

9、换宝游戏: 教师准备好一些单词卡片,有的写中文,有的写单词,和图画。将卡片和图画放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游戏开始教师说,袋子里装的是许多宝物,让学生们上来轮流摸宝,如果摸到的是写有英文的卡片,则要读一遍,然后英译汉;如果是中文,则要汉译英并拼读出来;如果是图片,则要看图说英语。

三、新句型:用旧句型带新句型

学习新句型:I have a ……我有……

1、老师拿着自己的气球说:Hi ,I have a balloon.学生用学过的句型描述;Oh, It’s big!这时老师说。我们也可以用Wow, how big 来描述。

2、板书新句型:Hi ,I have a balloon Wow, how big(提前打好一条线,写句子,单词用四线格,提前打好)

3、老师拿出自己的风筝:Look,I have a kite ,学生用学过的句型描述,老师说,我们还可以说:cool

4、板书句型Look,I have a kite cool

5、认读新句型:老师用手指着黑板认读:Hi ,I have a balloon.Wow ,how big.Look,I have a kite.cool.6、练习读新句型:Hi ,I have a balloon.Wow!how big!Look,I have a kite.cool(齐读—男女生对读分行读—自读)

7、随意练习:老师随意拿出学过的玩具图片,随便拿起学生的东西,老师说 I have a ……叫学生回答;Wow!How big.或者cool

8、小组练习:两个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的玩具或者学习用品。

9、小组展示:滚雪球游戏:老师拿着自己的东西给学生看,教学生回答,之后,这个学生拿着自己的东西去找其他的人。依次越滚越多。

四、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件出示课文空图

2、小组讨论:他们会说什么?

3、小组汇报:Hi , Peter , I have a balloon.Wow!how big!

Look,I have a kite.cool(展示一组或者两组)

4、看课件课文图:打出课文内容。

5、听录音跟读

6、学生自读读课文: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检查自己有没有不认识的地方,如果有问老师。

7、小组练习课文对话:两人一组。

8、展示表演课文:(三组)

9、播放本课的Let’s chant。

五、创新展示 小组活动:两人一组,把自己带的玩具给你的同学看,用句型

1、Hi , I have a …….Wow!How big!

2、Look!I have a …….Cool.然后进行创新展示。

六、小结

1、首先老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然后老师用课件演示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习了用英语句型Hi , Peter I have a balloon.Wow!How big!Look!I have a kite.Cool!

3、学会了两个新单词:kite balloon

七、作业

听录音,向其他人(同学,爸爸、妈妈)用英语说一说自己的玩具。

2.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 篇二

小学生语篇学习中存在着很多困难:第一, 单词的局限性。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 在语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会的单词。第二, 阅读材料的局限性。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一般都是和本单元内容相关的, 这些材料一般形式单一, 内容简单, 而且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 缺乏时代感。第三, 语篇阅读技巧的局限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 学生只是浅层次的理解语篇。要解决这些困难, 笔者总结了以下对策:

一、提问相关话题, 激活旧知

笔者在语篇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合理地提出问题, 能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 这也是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讲授朗文《新派教材3B》Unit7小故事The Three Wishes时, 通过出示farmer早餐的图片, 教师提问,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有的学生说, “I like two slices of bread and a cup of milk.”还有的说, “I like a glass of lemonade and a piece of cake.”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 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述, 保证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创设相关情境, 解决词汇难题

创设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生活经验, 引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另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造各种接近学生的情境, 使学生在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教学情境。

在教授小故事The Three Wishes时, 笔者先提问“Which season is it now?”学生回答“It’s spring.”由于教师准备的图片上有tree树, 学生自然而然描述树的语句, 例如“The flowers are all open.The trees turn green.”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出“Today we will learn a new story.It starts with a tree.”接着引导学生听, 播放哭的声效, 让学生猜测发生了什么, 学生就非常自然地进入的故事情境。

三、掌握相关阅读技巧, 构建语篇图示

泛读、查读和精读是语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策略, 图示的方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示可以是表格, 图画, 或是一些简单的单词。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记忆, 而且学生从大脑提取或输入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小故事The Three Wishes中, 学习语篇每个段落时, 都给学生呈现了相对应的重点人或物的图片,

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大意, 在大脑中构建出图示。

四、适当竞争, 提高兴趣

教授小故事The Three Wishes时, 笔者上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授内容, 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小故事的内容是围绕香肠sausage展开的, 上课前在黑板画了三根线, 根据学生上课的回答问题等表现, 根据老师的评价, 学生自己回答完后, 上前贴香肠磁贴, 这样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课堂非常活跃, 最后看哪组学生的香肠数目最多, 表现最好。

五、延伸教育, 培养情感

如何利用小学英语阶段的语篇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在学生大致掌握了语篇信息后, 提出了“How can the farmer use his first wish more wisely?”有的学生说, “If I am the farmer, I will ask more money.”有的说, “I like the car.I will ask car from the tree.”“I want to be healthy.I will ask this magic tree to give me a healthy body.”学生在生生, 师生的交流中表达了思想, 深刻地表达了对这个语篇的理解, 从而使语篇的理解提高了一定的高度, 延伸了情感教育。

总之, 英语语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情况, 适时地创设相关情境, 改变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活动, 并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延伸,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和理解能力, 从而初步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一次教研课和平时上课实例提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教师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和理解能力, 从而初步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篇教学,话题,情景,阅读技巧,竞争

参考文献

[1]徐春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2008.3.

[2]王春华.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10.

3.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 篇三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Book3,Unit 3,lesson20 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一些人们熟悉的农场动物的名称,以及他们的一些特征,学会用英语谈论这些动物。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农场里的动物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农场动物:即rabbit,donkey,mouse,horse,并能用Can a _ _?的句式来描述动物的特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能听懂会说会认rabbit,donkey,mouse,horse.

2、能用句式Can a _ _? What else can?来描述、谈论动物的特征。

b.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对事物准确描述的交际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c.情感与態度

1、是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与自信,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大胆使用英语,发展思维。

教学重、难点:

1、学重点是学习四种动物名称,并能用Can a _ _? What else can?来描述、谈论动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是准确使用本课句式,对相关动物进行扩展描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poster,录音机及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4.小学英语三年级公开课教案 篇四

Unit 3

What colour is this balloon?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balloon, green, pink, blue, red, yellow;

2.能听懂、会说Part A对话;

3.能运用“What colour is this„?”询问物体的颜色,并用“It’s„”对该询问做出回应。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新单词;运用“What colour is this„?”询问物体的颜色,并用“It’s„”对该询问做出回应。

三、执教人:吴芳

四、执教对象:三年级

五、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表演唱英语歌曲“Hickory, dickory”。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拿着各种颜色的气球走进教室。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There’re many nice balloons in my hand.Do you like them?

S: Yes!出示绿色气球。

T: What colour is this balloon? S: It’s green.(帮助学生回答)板书并教学单词green, balloon, 让学生们单个读、集体读、分男女生读单词。

2.教授句型“What colour is this balloon?” “It’s...”。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pink, blue, red, yellow。将气球奖励给单词读得好的学生。

T: Take a green/blue/yellow„balloon.3.出示课文A部分,听课文A部分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4.听课文A部分录音,跟读。分组练读。

Step 3 Practice

1.分角色表演课文A部分。

2.游戏——Guess, guess, guess!(猜一猜!)

教师准备一个颜色转盘。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分组猜转盘停止时指针所指的颜色。猜对的部分,最后得分最多的一组为胜。

T:What colour is this? S: It’s……

3.游戏——Quick response(快速反应)

将各色气球和物品摆放在讲台上。教师说名称(a green balloon/a yellow book/„),学生迅速找到正确的物品。分两进行比赛,反应又快又准的为胜。

Step 4 Consolidation 1.创设情景,自由会话。

2.情景:明明今天过生日,你和几个同学买了生日礼物送给他,让他猜猜礼物是什么颜色。

5.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 篇五

Unit3Revisin

一复习要点

一般过去式的应用和归纳

2熟记并应用本单元11个短语

3能用一般过去式描述事情和自由交际

4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能用一般过去式描述事情和自由交际

三前准备

PPT,练习本,听写纸

四教学过程

前谈话:

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非常喜欢看。听,这是什么动画片的歌曲?对了,这是动画片《哆啦A梦》的主题曲。哆啦A梦有很多神奇的宝贝,比如„„你知道老师最想拥有哆啦A梦的哪样宝贝吗?Thetieahine---时光机器!Beauseitantaeetantie,anplae!因为它可以带我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堂,时光机器会带我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想知道什么地方吗?想呀,那我们就上吧。Flle,pleaseGgg,let`sg!lassbegins!

堂实录:

T:Firstfall,let`shant

Listente,please

Nlet`ssaittgetherne,t,three,g!

2T:hereareeging?

h,it`slasteeend

Allthephraseshereareinpasttiefr

Frexaple,athTVbeesathedTV

>

读音:

让第一组的学生手持卡片,全部学生念出该短语中动词的过去式。这些短语有:ashedthelthes,leanedther

plaedtheftball,visitedgrandparents

2>

读音分类

T:L,athed,‘ed’sunds|t|I`llputithere

anuputthephrasesintherightbasets?

刚才手持短语的同学把卡片放进相对应的语音篮子里面。

T:Let`sseeRight?

nderful!Let`sreadthetgether

T:hatabutgandread?

GbeesentReadbeesread

3>闪现速记

T:Nlet`splaagae

LarefullReeberasanasuan

屏幕上依次出现两张,三张,四张,五张!

3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

T:hereareen?

Readthistnguetinster(绕口令),thenthedrillpen

L!Therearesanbutterflies,thean`tfindtheirfriends

anuhelpthefindtheirfriends?

Frexaple,dathesithdid

Thethers,anu?

其它不规则动词有:seesistudfl

4T:Allthebutterfliesfindtheirfriends

hereeretheging? ,itasabeautifulgarden

Hanflerserethereinthegarden?

ne,t,three,sanflers!

anurderthe?

eeenddiduhatlastd

readuDidbs

ritednnurexerisebs

T:hatdidudlasteeend?

Didu„?

>

Pratiseithurpartner,please

同位之间先练习一下吧

2>师生问答

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得到一朵小红花

6T:Gd!Bsandgirls,let`sgtantherplae

Be,beaut

Readtheagisentene,please

T:Hereeare,theuntainTai!

First,let`sensepitures

DiduevergtuntainTai?

urfriendZhangPengenttuntainTailasteeend

Thisishisdiar

arh24th,XX

Sunn

Lasteeend,IvisitedgrandparentsbtrainThelivedinTai`anSaturdarningIlibedtheuntainithgrandpaThereereanbeautifulflersandtalltreesThebirdfleinthesThefishsaintheriverhenIgttthetpftheuntain,IastiredutSundarning,egtupearltseethesunriseHbeautifulitas!Iassexited

>Tirrss

aZhangPengvisitedgrandparentsbar

bThebirdfleinthefrest

2>Anserthequestins

aHasZhangPengfeelinghenhegttthetpftheuntain?

bHasZhangPengfeelinghenhesathesunrise?

T:Let`sseethesunrise

7T:DuanttlibuntainTaitseethesunrise?

想不想亲自爬上泰山去看日出?

想啊,I`srreanntlibuntainTaithislass

ButeanlibantheruntainL!

勇攀高峰

>

找出不同类的单词

a

Atgether

Beeend

esterda

Dtda

b

Asa

Bsa

up

Dfle

Afunn

Bbie

ind

Dgrateful

d

Aent

Bread

ashed

Dstud

2>单项选择

7T:,bsandgirls,tiefrurher:

>用英语写一篇日记

例:

arh24th,XX

Sunn

Ientt„Idid„

2>

小组内交流,评出3项“最”的日记

a

书写最工整

b

文字最优美

6.七年级历史20---22课教案 篇六

〖内容标准〗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②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②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③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④讨论“三国鼎立时期,为什么地区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②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③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教学要点〗

1.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都是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1.三分天下

①面对军阀混战的局面,启发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从而认识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唯才是举”是曹操高人一筹和过人之处的所在。官渡之战既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又突出曹操以少胜多的灵活战术。使学生对曹操有个形象的了解。

②介绍江东孙权势力的稳固,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国辅佐后正伺机发展,使学生既了解三分天下的三种势力的基本情况,又对孙权与刘备有了初步的印象。

③ 赤壁之战:一是训练学生运用“赤壁之战示意图”,讲述战争经过,体会整个战争的壮观场面。二是思考“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么会败在孙刘联军的手 中?分析曹操兵败的原因。三是明确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兵败退回北方后再也无力南下;刘备趁机占据荆州取得了立足之地;孙权在江东的势力得 到了巩固和发展。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三分天下初露端倪。

④明确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在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立魏国,才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蜀、吴相继建国,三国鼎立局面出现。

⑤运用“三国鼎立形势图”,使学生了解三国各自统治的地盘,并能识别属于当今的省份。

2.地区经济的发展

① 曹操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主要是招募流民,军屯主要是兵士,兵士平时屯田,战时打仗。屯田一是解决了军队的口 粮问题,避免了粮尽兵散,无敌自破的现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是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流离饥民,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诸葛亮治蜀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开垦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盐铁官营等,为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七擒七纵孟获”改善了与云南、贵州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对解除蜀国的后顾之忧,并发西南边疆和加强民族融合有重大作用。

诸葛亮为辅助刘备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天下奋斗了一生,强调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现。

③孙吴开发和经营江南一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二是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三是派卫温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认识:经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与兼并,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与东汉末年的混乱相比,三国鼎立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应 该看到:由于三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个 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刘、孙三个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 渡环节。(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分――《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现在请同学们读一下导言的内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民族大融合以及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为中国历史注入新鲜血液,促使隋唐社会气象焕然一新。(强调以上几个黑体字,要求学生标出来)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三国的历史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下面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东汉末年 黄巾大起义 军阀混战 董卓 名存实亡)官渡之战:北方统一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魏蜀吴

曹操 北方 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屯田 乱世之英雄

刘备 荆州→两湖地区、四川

诸葛亮治蜀:经济、民族、军事(成都平原、屯田、都江堰、木牛流马;南中八郡、孟获;五次北伐、五丈原、)

孙权 江东→完全拥有(荆州、扬州、交州、广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的长足进步 山越人、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今台湾)第一次 说明: 学生述点时,能讲出许多故事,这里我强调要围绕教材来探讨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就不要说了,希望同学们多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太为难学生了。只有一个同学提出“孙权称王与称帝有什么区别?”

绝大多数同学们都知道点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故事。对后面魏、蜀、吴三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多少同学注意到,这不是他们感兴起的问题。这部分提到最多的是“七擒孟获”。△布点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感觉到大家对历史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对三国的历史也相当的熟悉,特别是对曹操、诸葛亮大家说的比较多。但大家在阅读之后,没有注意本课的重点,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赤壁之战的影响。〔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 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⑴“挟天子以今诸侯”

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引导学生对比:齐桓公称霸时“尊王攘夷”。

⑵“唯才是举”

引导学生回顾:东汉末年,地方官僚世族世代把持政权,左右选官。引入郭嘉所论曹操能战胜袁绍的“十条必胜”:袁绍“所任唯亲戚子弟”,而曹操“唯才所宜,不问远近”。⑶“乱世之英雄”

引导学生回答课文P83的思考题:曹操年轻时,结交名士桥玄。桥玄称曹操是安天下的奇才。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了居然十分高兴。他为什么高兴?

简单介绍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回答。

以上三点多为学生自己在书找出来。补充以下内容:

⑷ 屯田

引导学生在教材P82页找出有关曹操屯田的史实,并联系汉武帝时期的河西屯田。(5)略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黄巾大起义、董卓、名存实亡。强调中原地区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统一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是人心所向。(曹操统一北方的客观原因)(6)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 袁绍 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 根据各班的情况补充有关官渡之战的故事。

第三课时

提问: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 袁绍 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板书)①要求根据以上板书,写出赤壁之战的内容。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②要求学生对比两场战争,知道“少”的一方是谁?“胜”的一方是谁?思考曹操在这两和战争中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⑴谋略:指出袁绍与周瑜、鲁肃、黄盖、诸葛亮之间的差距。“火攻”火烧乌巢、火烧曹军。指明“火攻”是黄盖想到的计谋,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是诸葛亮与周瑜同时想到的,强调《三国演义》是小说,是允许虚构情节的,它不是历史的真实。⑵扬长避短:曹军之长,袁军之短;孙刘联军之长,曹军之短。⑶骄傲自大

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朗诵”部分(苏轼《前赤壁赋》):点明“曹孟德”、“横槊赋诗”。③赤壁之战前后,曹操、孙权、刘备势力范围的变化: 曹操 北方 → 退回北方

孙权 江东 → 完全拥有江东:荆、扬、交、广四州。刘备 荆州 → 两湖、四川

④要求学生标明“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及其统治地区。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83的“史实辨析”。

曹操的旗帜不应该出现“魏”这点学生能区别,诸葛亮的“蜀丞相”学生没能看出问题。⑤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目内容,我采用了为学生指出要点的方法(详见布点构图),强调了三点内容: ⑴屯田 曹操与诸葛亮

⑵诸葛亮对南中八郡:恩威并济,七擒孟获 孙权对山越人“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强迫政策

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卫温到夷洲

⑥要求学生思考教材P82“武侯祠对联”中“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者治蜀要深思。”的含义。下节课提问。〖教学资料〗

调寄《临江仙》(《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教学反思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政权分立”的分角色游戏,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并让学生学会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用图表演示对“人口大量南迁”的处理,使学生学会使用历史图表解决历史问题,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使学生明白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3、通过对“南方经济开发”的归类比较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语言陈述历史的表达能力。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边我们学过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三国鼎立的出现就意味着东汉以来的中国大地上就不再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了,这种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隋朝统一全国才结束。那么从东汉到隋统一又有几个政权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当时的南方情况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师板书课题)(二)教材处理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9个人参加,谁愿意请举手。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师:选出9名同学让其挑选朝代名称,稍事准备,并给出游戏规则:假设讲台是中国地图、方位同教室方位,教师以击掌为号,让学生以P84 <东汉至隋政权分立示意图>为标准,击掌一次代表朝代的学生就到自己的方位上站好或下台,让下边的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站位,为后面介绍六朝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西汉末年,政权被外戚王莽夺去,王莽改制不但没有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队伍中有一支以西汉后裔刘秀领导的起义军逐渐崛起,并逐步胜利,最终于25年在洛阳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汉。生:代表东汉政权的同学立即跑上了讲台,站到了指定位置,初做成功。

师:非常好,后面的同学要努力。东汉末年,政权腐败,为镇压农民起义,东汉政府被迫启用豪强地主武装,消灭农民起义以后的豪强地主开始了军阀割据。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在洛阳首先称帝,史称曹魏(教师击掌)生:代表东汉的同学不高兴的下了讲台,代表曹魏政权的同学跑上了讲台。师: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生:代表蜀汉政权的同学跑上讲台。师: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史称孙吴。代表孙吴政权的同学跑上了讲台。生:哈哈大笑,原来学生站错了位置。师:你说说笑的原因。

生:代表蜀汉的同学站到了孙吴的位置上,代表孙吴的同学没地方站了。生:代表蜀汉的同学马上调整了位置。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三国鼎立局面维持了不长时间后。263年,曹魏灭掉了蜀。生:代表蜀汉的同学下了讲台。

师: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生:代表西晋的同学急不可耐地冲上讲台并将代表曹魏的同学推下来,学生们又笑。

师:280年,西晋灭掉孙吴政权,一统全国。

生:代表西晋的同学又把代表孙吴的同学推下来,得意洋洋地站在讲台上,推下来的同学极不情愿。下面的同学大笑。

师:同学们做的很投入。西晋维持了不长时间的统一,被匈奴所灭,西晋的后裔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东晋建立前,北方的十六国也相继出现。(击掌)生:代表十六国的同学与代表东晋的同学同时走上讲台,他们争了一会才确定好位置。

师: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强迫东晋皇帝让位,建立宋,开始了南朝统治时期。(击掌)生:代表南朝的同学跑上讲台将代表东晋的同学推了下来,代表东晋的同学非常不情愿,下面的学生大笑。

师:534年,鲜卑族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北方开始了北朝时期生:代表北朝的同学将代表十六国的同学推了下来。

师:南北朝对峙的局面维持了不长时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了隋朝,589年重新统一全国(击掌)生:代表隋朝的同学上台将二位代表同学推了下来,并在讲台上大摇大摆地走了几圈。下面的学生大笑。

师:非常好,同学们做的游戏非常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9位同学。

生:鼓掌欢笑。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表演,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你上来我下去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②南边曾经站过几位同学,分别代表什么政权。

生:问题①: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还是不断进步的;任何政权如果出现腐败就会走向灭亡;有人欢喜有人忧„„

生:问题②:站过6位同学,分别代表孙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政权。师:同学们感悟很到位,观察也很仔细。不错,先后有6个政权在南方建立,因此,历史上把这6个政权称为“六朝”,这个时期就是“六朝时期”。

师: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六朝时期有什么特点。

生:相对北方比较安定,经济逐渐上升。

师:南方先后更替了六个朝代,为什么经济却逐渐上升呢?同学们请帮我分析一下。生:政局虽然更替频繁,但战争很少,还有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师: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好。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对当时的南方来说,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口南迁的情况。

师:同学们请阅读教材P85“人口南迁”一目,并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展示设置的问题):①人口南迁的原因②特点③迁徙方向。④人口流动对高密市区的影响,⑤六朝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影响。要求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述。

生:阅读并做标记,部分学生把答案纲目性地整理到了笔记上。师:巡回观察并不时点拨。

师:同学们,谁想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我(一生站了起来),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战祸。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可以。向往和平是人之本性,北方的长期战乱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找和平的生存环境,而当时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方人口就纷纷南迁。

师:你理解的非常深刻。第2个问题因为我们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因此我们只

第二课时

师:第3个问题是关于迁徙方向的问题,同学们考虑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使这个问题变得既简单又容易理解?

生:做重点标记„„,在地图上表示!

师:同学们的想法和我的差不多,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师:(将自制的<北方人口南迁简图>悬挂于黑板上)哪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标记一下? 生:我,一生跑上讲台,观察了一会地图,然后用铅笔做了大体的图示标记。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这样几条路线吗?

生:可以。边比划边说:西线从长安附近进入巴蜀地区,中线从洛阳附近进入两湖和江西地区。东线从山东等地进入江浙地区。

师:你不但说的很好,而且还说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可见你知识渊博,同学们,我们为他鼓掌!

生:鼓掌欢笑。

师: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因为是逃避战祸,所以,南迁的人中占多数的应该是百姓,但当时北方有些豪门望族也举家南迁,并且在南方发展的还不错。

师:同学们,关于第4个问题我们先想想现实生活中,人口流动对我们高密市区的影响,好吗?

生:学生略思考,回答,给我们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许多犯罪的事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做的,并且造成住房紧张,另一学生说,各企业的大学生的引进,使企业的科技含量很高,一生又说,我们学校就有很多外地区的老师,其中我们的英语、数学教师就是东北来的,我们不是跟他们学了很多东西吗?学生不经意间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争执。

师:同学们看来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各有说法,前边我们说过,看一种历史现象应该采用辩证的办法,要看清主流。有句俗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新”由此可见,人口流动不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好处,对流动的人口也未尝不是一次机遇和挑战,虽然他要付出代价,但也极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同学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同意,回答带来不安定因素的也表示同意。

师:其实,同学们在刚才争执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影响的时候,已经得出了六朝时期人口南迁的影响的答案。我们以我们学校为例,分析一下:外地教师的引入,增加了我们的教师人数,用教材中的话可以说是:“使长期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得到 了极大改善”。我们的数学、英语老师给我们上的课非常好,如果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的话,应该怎么说呢?

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师:当然,我们的外地老师的优越性自然比六朝时代的南迁人口要强的多。我用相类似的办法给同学们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六朝时期人口南迁的影响呢?

生:开始时有一学生说的过于啰嗦,学生给否定了,后一学生作了简要的回答:①带来了劳动力,②带来了技术与经验。

师:同学们想的比老师想的还简炼,非常好,以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去归纳历史问题。师:南迁人口带去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必然会使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同学们阅读“南方经济开发”一目,参考课件提供的背景材料,每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一下几个问题,我们的书记员要做好笔录,注意要记录概括。①农业进步的表现有哪几个方面②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人口迁徙方向有什么关系?这又能证明什么?③手工业有哪些特色?④商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口南迁前,北方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①水利的大力兴修。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③重视使用肥料④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⑤桑麻的广泛种植⑥冶铸业发达⑦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⑧商业城市繁多⑨开通“丝绸之路”

生:阅读结束后小组讨论有关问题,一名学生做记录。讨论气氛热烈有序。师:巡回过程中予以个别指导学生的纲目分类标准及概括记录等情况。

师:我刚才通过巡回指导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很投入。也很正规,我相信同学们的回答也肯定会非常精彩。

生:一生急不可耐地站起来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①大量兴修水利②推广和改进犁耕③粪肥精耕④稻麦两熟制⑤农产品有商品化倾向

师: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作个评价如何?

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且内容很全,又概括,只是说的有太急,个别字听不清楚。

师:(对回答的同学说)这位同学对你的评价你满意吗?

生:很满意。我太激动了,以至于说话太急了,下次一定注意。

师:这位同学的评价很中肯。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做的非常不错,相信在座的其他同学经过努力也会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我还想问这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是怎么找出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的?

生:先看的课本上的内容,然后根据背景材料提示得出来的。师:非常好,看来你很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师:第2个问题难度较大,但我相信肯定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生:(沉默一会),老师,我说说试试。

师:很好,敢于发表不成熟的见解是一种勇气。生:我们感觉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人口迁徙的方向基本上一致,这说明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大量南迁的人口有很大关系,好像是南迁的人口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老师,不知道我们的这个结果正确不正确?

师:你们的研究结果非常好,这就是这个问题的非常科学的答案。为你的勇气喝彩!生:谢谢老师。

师:接下来的第3、4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我们请某两个小组的书记员把他们的记录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好吗?

生:有两个小组的书记员跑上了讲台,将自己的记录结果放到了实物展示台上。

师:哪位同学给这两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给归纳一下?

生:老师,我归纳一下第3题的答案。主要应该是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如造船、冶铸、造纸制瓷等根据教材内容看,好像没有什么特色。

生:老师,我想补充一下第3题,我认为制瓷业也有特色,因为书上的两幅青瓷的实物图,我感觉他们与众不同,至于什么特色,我说不出来。

师:同学们对教材研究的非常仔细,我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为了减轻同学们的学习负担,教材中只对丝织业做了较详细的表述,至于造船、冶铸、制瓷等其他手工业也都各具特色,但不再做为学习内容让同学们掌握。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一下。我为同学们的这种严谨的学习作风感到欣慰。

生:老师,我想归纳一下第四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城市②海上贸易十分活跃。不知我的答案同学们满意吗?(学生得意地坐下)师:我很满意,同学们满意吗? 生:满意!

(三)课堂小结与知识巩固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我想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整理)生:我最满意的是我终于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我最满意的是我代表的隋朝终于又统一了全国,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口南迁的方向和影响。

我最满意的是教师关于政权更替的游戏,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商业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我最满意的是老师表扬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艰难。„„

好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今天这节课感悟颇多,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积极投入。同学们,今天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如何能理解并记住呢?

生:使劲背,出个题做做,整理整理笔记估计会记个差不多。

师:使劲背是最吃累的办法,我们不用,其他那些倒可以考虑。

生:老师,我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下整理,发现用一组数字可以串起来:一个特色、三个方向、五个方面、六个政权。

师:整理的非常好,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可以。“一个特色”是指手工业特色,即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方向”是人口南迁的三个方向,即西线,中线,东线。同时暗含着三个农业经济区,“五个方面”是指南方农业发展的五个方面,即水利的大量兴修,推广和改进犁耕,粪肥精耕、稻麦两熟制、农产品有商品化倾向。“六个政权”指的是六朝政权即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政权。

师:你真了不起,我真佩服你的心细。受你的这组数字的启发,我给你填上两个数字:两大影响,即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的两大影响;四座名城,即四座著名的商业城市――建康、京口、吴郡、余杭,正好成一、二、三、四、五、六这样一组数字,同学们看合适吗?

生:可以。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整理到笔记上。(四)布置作业。

师: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很多,我相信同学们会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的,下边有个题目请同学们课后研究一下(教材 P88讨论题):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师:按照惯例,我们课后要评出今天的优秀书记员,优秀答手,同学们,今天的课上的非常成功。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从整体课堂活动来看,本节课的初衷已基本达到。多种形式的知识处理方法使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了历史信息,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意识浓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基本上能调控课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内容标准〗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 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小 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 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

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法、讨论法、图示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 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 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副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 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 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 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 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 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 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 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 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⑸⑹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③意义

东 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 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 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7.三年级英语20课教案 篇七

第1课 影子的游戏 1 教学课型:造型表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技能目标: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行创作。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并保护五彩斑斓的世界。教学重点: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教学难点: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行创作。

教具:剪影作品、课本、画笔、作业纸

学具:课本、寻找影子的造型、画笔、作业纸 课时:1 学习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讲个故事:森林里静悄悄的,月亮特别亮,一只狮子在散步,可它发现地上也有一只狮子跟着它,吓得他跑进森林不敢出来了。你知道它看到了什么? 有位科学家想测量一下金字塔的高度,你能帮帮他吗?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影子吗?如:在太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以及大树和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造影子——学生在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下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学习描画影子,并进行再现、再造、创造、美化影子。

四、课后小结

1、通过观察、描画,培养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官感受,激发学生的激情。

2、通过做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3、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发散思维。

4、表现影子时,有的学生对影子的位置和人的关系表示不准确,教师也不要要求过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第2课 走近大自然 2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界随手中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近自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的材料的特性。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沙雕。它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不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做。

2、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1740年俄国人首创的。

三、欣赏评述

1、说一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做成的?你发现了什么材料,组成什么图案?

2、你还可以组成什么图案?

3、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4、用冰块怎样制作各种造型?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第3课花地毯 3

一、教学目标

A:运用多个方块自由组合基本形,认识基本形。B:欣赏、感受、表现重复美,色彩美,体会生活美。

C:通过剪、贴、画等技法装饰美化基本形,具体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用旧画报、挂历纸、彩纸、颜料等设计制作一张花地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不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在看、玩、说的过程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体验重复美、色彩美。

如何通过画面感受重复美、色彩美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和作业要求

课堂教学应准备一些方形饼干,各色TK板方块若干;旧画报、挂历纸、彩纸、颜料等;各种图案效果的地毯录像约3分钟。

作业要求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花地毯;看看、说说画面效果。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力求轻松,愉快。我采取游戏的形式揭开教学序幕:我把课前裁好的9块颜色相同20×20(厘米)的TK板方块,用双面胶横七竖八的很随意地粘贴在黑板上,提出问题:同学们这样摆放好看吗?同学们肯定会大声笑起来,这时候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好看?谁来拼摆的好看些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拼一个简单的形状(他也许拼出方形,金字塔形,菱形,梯形,多边形甚至不规则形)。老师和同学一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物品的形状,了解什么是基本形?这时候又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形状拼摆出来或自己创造一个新的形状呢?要求学生用自己带的纸方块以小组游戏的形式排列组合成基本形,作业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感受基本形重复美。这一环节主要是形成浓厚的探索学习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识各种基本形,初步感受重复美,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我在TK板拼摆成菱形效果的基础上,有规律的翻动某些板块,出现了色彩对比效果,询问同学:画面是否比原来更漂亮了?回答是肯定的,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同学们大胆说说对重复、对比效果的感性认识。这时候播放一些运用2至3种颜色的方块组成的对比效果的基本形画面让同学们欣赏。这里可以安排一个小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技巧,电脑中定格某一九宫格方形画面,其中每个方块都能移动,当鼠标点击移动a色块并移动到b色块时,b色块能马上转换到a色块的位置上,从而产生和原来不一样的画面效果,提高同学们对画面的理解和欣赏。并且让他们上台自己操作实践一下,说说自己的想法,感受同一画面表现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形和色彩的进一步认识。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发到的9块TK板(红,黄,蓝各3块)进行形与色的重复对比排列练习。完成后把六个小组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交流欣赏,让同学们了解到这种丰富多彩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加深了形的组合认识,又感受到色彩对比组合后产生的美感,通过六个小组作业的组合展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张美丽的花地毯。但是色彩效果是现成的,里面没有自己制作的线条和花纹,同学们还没有真正参与到花地毯的设计绘制中来,这时,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自己设计一块花地毯。

3.根据需要和可能我设计了不同材料制作的画面,有彩纸剪贴的,有用水粉画的以及用旧挂历、旧画报等不同材料制作的画面,分发到每个小组让他们看看,摸摸,说说老师的作业用的什么材料?画面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同学们还想不想看看其他精彩的画面,课件中播放欣赏材料加深理解。老师可以重点说说运用颜色表现的重复色块和线条的画面。并可以当场画一张给同学们看看,老师是如何在规定形状的彩纸上大胆轻松地表现的。让学生进行大胆表现,学生完成后将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小组间展开竞赛评比活动,大家说说,评价一下,体验成功愉悦感,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这一环节力求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手工绘制以及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大胆表现。运用上学期学过的剪窗花、直线、曲线等知识表现画面,能浅意识地运用对比,对称、重复、均衡等概念完成制作。4.通过观看录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中地毯图案的装饰效果,还可以欣赏窗帘、桌布、床单、超市商品排列等的重复变化的色彩效果。让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看到有色彩重复组成效果的画面?

小结: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三个环节:认识基本形;形与色的组合;大胆表现纹样三个方面,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循序渐进,师生互动,联系生活。运用游戏、悬念、质疑等教学机智,在游戏中导入,在学习中深入,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教学中渗透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大容量的表现课堂教学内涵。我想这节课肯定是一节获得各方好评的美术课。

第四课分蛋糕 4 课 题: 分蛋糕 课 时: 1课时

人文主题: 艺术与生活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综合.探讨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或者剪贴出简洁独特的蛋糕。

2、鼓励学生将分割后蛋糕有意识地摆放成新的画面。

3、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快乐的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彩卡纸、剪刀、收集的水果鲜花的图片、纸盘子。

学具准备:剪刀、彩卡纸、色彩笔、固体胶、收集的水果鲜花或动物的图片、纸盘子。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请起歌的同学起唱《生日快乐歌》

师:“请同学一起告诉我,你们刚才唱得是什么歌啊?” 生:“生日快乐歌”

师:“那这首歌应该在什么时候唱呢?” 生:“过生日的时候。”

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主要吃什么呀?” 生:“生日蛋糕!” 板书:“蛋糕”

师:“生日的时候,吃过蛋糕的同学请举手?”

指定2-3名同学说说是谁给他们过生日的?过生日的时候快乐吗? 师:“平时都是家人给我们过生日的,那今天老师想为同学开个生日PRATY,看,我已经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双层奶油蛋糕,先插上蜡烛,再把蜡烛点亮,然后呢?...闭上眼睛,许下美好的愿望,再一起吹灭蜡烛...蜡烛熄灭了,我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解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情境导入)二.讲授新课: 在今天的生日会上我们要做“蛋糕”,分“蛋糕”。1.“小厨师”做“蛋糕”(1)做“蛋糕”的外形 小组比赛,用剪刀在老师发的彩色卡纸上剪一个大大的“圆蛋糕”。(评价:速度快、边缘圆滑、“蛋糕”大)(2)装饰“蛋糕”

师:“每个组的“蛋糕”做好了,你觉得蛋糕好看吗?”

出示另一个“蛋糕”,学生比较哪个“蛋糕”好看。

分析:漂亮的“蛋糕”多了什么图案?(点、线、面)师:“你还会画什么线?画什么图案?”

请2-3个同学回答

师:“除了蛋糕可以分着吃,还有什么可以分着吃?”

让同学自由回答,师鼓励他们的分享意识!师请3个同学帮忙在老师的“蛋糕”上贴几个水果图片,告诉同学们除了用彩笔画还可以用粘贴的方法装饰“蛋糕”。

每个组的同学讨论自己组要做个什么样的“蛋糕”,再分工合作装饰蛋糕,并要求给自己组的“蛋糕”起个好听的名字!学生制作,播放音乐《我是一个小厨师》(3)展示“蛋糕” 请3-4个组的同学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做的“蛋糕”。(4)评价: 哪个组的“蛋糕”配合做得快;哪个组的“蛋糕”用多种的方法制作;哪个组的“蛋糕"色彩丰富!2.分 “蛋糕”

板书:“分”

(1)第一次分:小组分“蛋糕”

师:“蛋糕做好了,现在要开始分享快乐了,我们一起分蛋糕,刚才有3个同学帮老师做了蛋糕,我很想分给他们,请同学们帮帮我,我该怎么分呢?” 2-3名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后分“蛋糕”,要求:分的大小要均等,让组里每个同学都满意。(2)第二次分:个人分“蛋糕”

师:“除了和同学一起分蛋糕,你还想把蛋糕分给谁吃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师培养学生要有感恩之心,要把快乐与别人分享!

师:“除了圆形的蛋糕,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蛋糕?”

学生自由回答

欣赏教材中学生作业里有什么形状的蛋糕。

课件展示分蛋糕的图片,提醒学生看分出了哪些形状,怎么摆放的。

学生个人分蛋糕,摆一摆,并贴在老师发的白纸上。

要求:分的形状多样或摆放的有条理或能说出自己分的理由!学生分“蛋糕”,播放音乐《分果果》(3)评价: 学生说自己分蛋糕的方法以及和别人合作分享的体会。

师小结 三、一分钟舞蹈《幸福拍手歌》

师:“咱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长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感觉幸福吗?”“在今天的生日PRATY里,我们一起做了蛋糕,分了蛋糕,你们快乐吗?”“来,我们一起跳个舞,好吗?看谁,跳得棒!”

(解析:通过音乐和律动将美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四.拓展

师:“看,老师还带来了一个“蛋糕”呢!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观察回答

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能变成美丽的装饰品,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做个有心人,能动手动脑变废为宝,自己做玩具,和家人、朋友一起做游戏,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 五.收拾与整理

“我们的生日宴会就要结束了,每个组把剩下的蛋糕屑(废纸片)装在垃圾袋里,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桌子地上最干净!” 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用学过的方法制作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 5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游戏、变换添加、融入生活等形式,丰富学生对形的感知,了解“半圆形”的奇妙与多变,注重其设计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知识、技能目标)

2、通过捉迷藏、变魔术、寻找、分析、交流、等手段,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美术游戏活动的乐趣,并能表现、交流自己的感知,体验成功与快乐。(情感目标)

3、通过线变形、形变物、二维到三维的一系列想象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关注、创造、表现和美化身边事物的能力。(创造目标)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有趣,体验过程的新奇愉快,从而使其创新个性化。难点:能以多种的形式表现出随意半圆形的创新变化并向立体表现过渡,从而达成拓宽学生的平面表现视野,从而引入到立体中的生活。设计思路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的基点。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想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造型表现的关系与概念比较难,因而,活泼多变的半圆形便成了贯穿于本课的纽带。在本课中,我主要选用线组合“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形”的组成,突出本课重点“半圆形”,展示 “半圆形”的不同材料的表现艺术;体会由线变形、形变形的联想与创造;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美感;在知识拓展中欣赏艺术作品与生活中“形”的丰富的表现力,发散学生的放散性思维,萌动学生创造、装扮美好生活的愿望。总之,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努力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中自主体验与创新。教学设计

一、感受“线组合”的乐趣

1、我们看,谁来了?(课件——直线的不同方位: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弧线)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活泼的线条很喜欢做游戏,你看(课件——三根直线拉手组成三角形的不同形态;四根直线组合为不同形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趣吗?看来这些线条真是个魔术师,能变出各种形状。[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然的贯穿了由线到形的变换,为下面导出半圆形做好铺垫。]

2、线变半圆形——(课件——直线、弧线)猜猜看,他们会变成什么?半圆形(课件——不同姿态的近似半圆形),有趣吗?你觉得它像什么?生:桥、月亮„„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告诉你,这些半圆形呀不仅有趣,还很调皮的。[课件中近似半圆形的直观的展示,拓宽了学生对绝对半圆形的思维局限性,为一下环节的创新想象做好必不可少的铺垫,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生活图片中找“半圆形”。你看,说着它就跑到大屏幕上去了(课件——石拱桥、台灯、日出、车、酒杯、碗等)谁先找到了它?给大家指出来,(学生回答,课件用动画概括)[在生活中提炼半圆形,体会半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与美感。]

4、在身边找“半圆形”。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周围,是否也能找到爱玩捉迷藏的半圆形呢?(师生共同进入到游戏中去)[了解半圆形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同时在点缀着着我们的生活。]

二、尝试“半圆形”的想象创新乐趣

1、随意半圆形的绘画想象与添加。同学们,你看,这调皮的线条又跑到老师的纸上来了,(师在实物展示台演示)你看,它呀,头一伸,嘴巴一张,眼睛一睁,小脚、肚皮、尾巴,连身上的花纹都长出来啦!变成什么啦?小乌龟。快看看你的桌箱,发现什么了?(画有不同形态的半圆形的纸)生:半圆形。你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也变个样吗?画好的同学贴到黑板上。(师有选择的选几幅放到展台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调皮的半圆形都变出了什么?兔子、小老鼠、帽子、西瓜„„同学们,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出这么多奇妙的东西,你们在那里见过它们呢?生:家里、商场、动物园„„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回忆旧知,唤起学生对半圆形的想象创新意识,在交流回答中,引发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2、多种材料随意半圆形的想象与添加。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生:布。现在变成了什么?(师随意剪下一个半圆形)生:半圆形。想想看?它也能变吗?能变成什么?谁来试一试?(生在实物台演示,师给与配合)看来,这可爱的半圆形不但能画着变,还能用布剪贴着变,真神奇![采用布剪贴的方法,拓宽学生表现材料的局限性,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半圆形变化的乐趣。]快打开桌上的小盒子,一起说说看里面都有哪些材料?生:彩纸、花布、蛋壳片、报纸、种子、剪刀、胶带„„你还能变出半圆形的东西来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那个小组先来说说看?(小组交流想法,师给予引导)同学们,我们的想法太奇妙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做做看。(小组制作,师辅导,课件——循环播放多样性材料的作品)[材料准备的多样性、精美课件的循环播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创新求异的兴趣与表现能力。(小组交流展示作品)

三、体验“半圆形组画”的乐趣

1、用半圆形组成一幅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画。同学们,你看,半圆形在我们的手中真的有七十二般变化。(师有意图的点出:画、剪、贴、拼、撕的作品代表)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东西,如果把它们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就更美妙了!有信心吗?说说看,准备怎样做(自己做、合作、小组做)?给你的作品起个什么名字?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的形式,进行表现创作。(师巡视辅导)[在创作中,尊重孩子选择完成作品的形式;同时名字的出现又使孩子要考虑主题的表现。]

2、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交流,师给与及时的鼓励性评价)[个性表现]

3、向好朋友介绍你的佳作。[让每位学生都有阐述自己作品的机会,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同时学会欣赏他人,关注伙伴。]

四、感受立体半圆形的乐趣

1、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它也能变成半圆形吗?(对折)师就势摇摆半圆形,象什么?生:小船、木马、跷跷板„„这么多,你看,它们排着队来了,(课件——立体的西瓜、小姑娘、大碗面、月亮船„„)[从孩子们喜欢玩具、爱玩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出立体半圆形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同学们,你觉得半圆形有趣吗?好玩吗?这俏皮的半圆形和你们一样,也很贪玩,它的朋友可真不少,你看,转眼都跑到大画家的画上来了。

五、萌芽“形”的创意

1、欣赏米罗的画中形的串联与变化——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出那些形状的名子?生: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通过对大师几何形绘画的分析和欣赏,以半圆形为主,铺垫其他几何形的出现,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形组合的美感所在。]

2、对生活中立体形的分析与欣赏。通过课件立体介绍介绍背包、铅笔盒、地球仪、炒锅、书本等生活日用品,激发学生尝试对身边几何形的立体设计与应用。[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由造型.想象领域跨入生活中的设计与应用。这是我们美术新课标的体现,也是儿童想象创造的必然归宿。

第六课《摸一摸,画一画》 6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肌理等造型语言,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现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

教学思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面对一年级的小同学,绘画知识浅简,绘画技能不够熟练,可能不会较好地处理画面,但我觉得他们有细腻的感觉。因此,我首先按排触摸、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触摸对象的特征,自然地表现触觉感受。接着,学生欣赏分析范作表现触觉的方法,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感觉是可以画的,而且有很多种表现方法。再次通过实践触摸,让学生探索对触觉的独特感受与表现。最后,由触觉过渡到知觉表述,拓展思维,提高学生对造型语言地表现与运用,使学生在愉快的造型中自然地接受到美术知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学生准备水彩笔、彩纸、铅笔、绒线、棉花、小石头、沙子、一杯热水等。

一、引导—触摸 体验 尝试

师:你们听过《瞎子摸象》的故事吗?他们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不同部位,但最后都了解了整个大象的特征。今天,同学们也列队去摸教室外面的槐树干。摸后想想:你感觉到了什么?悄悄地将这种感觉放在心里。然后回到座位,思考该怎样表现?并在作业本上尝试,大胆地进行自主表现。一张张小脸神神秘秘,一双双小手涂涂画画,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1:老师,我感觉槐树干粗粗的,有些扎手,就这样 来画。图(1)

生2:我觉得树干凹凸不平,就画成这样。图(2)

生3:我觉得树干坑坑洼洼像麻花状,该这样画。图(3)

生4:老师,我的手都被划白线了,我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图(4)图(1)图(2)图(3)图(4)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看着同学们的表现,我高兴地笑了。我感受到了学生从实践到感觉再到表现的精品,这也许就是现实派和抽象派绘画大师作品的雏形吧!展示完这同一“触觉”的作业,教师总结:对于感觉表现的方法是灵活的,没有绝对的统一,只要是按自己的体验表现都是对的,最棒的,感觉是可以画的。

二、发展—欣赏 分析 发现

感觉的天空很大很大,心中的图画很多很多,欣赏表现感觉痛、滑、热、黏乎乎的图片,然后说说能明白图中触觉的表现方法吗?你看到了什么?能,同学们各抒己见。生1:滑滑的,线条快速画,长长的。

生2:痛的感觉像针扎一样疼,他用折线画的。

生3:冬天天冷想要暖和些,就需要太阳和火炉,所以表现热就画红色和黄色。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闪动着,教师进一步渗透点化:感觉不但是可以画的,而且还有很多种方法,也就是很多种造型语言。

三、探索—发散 想象 表现

组织学生触摸铅笔盒、小石子、沙子、一杯热水、一根绒线、有木纹的桌凳等物品体验多种触觉,进行表现并展示。

生1:看,我的旋涡状的木纹凳子。图(5)生2:点状的沙子。图(6)

生3:软软的绵绵的弯曲的绒线。图(7)生4:水是热的,要画出热气。图(8)

图(5)图(6)图(7)图(8)

通过作业展示,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懂得用点、线、面来表现抽象的感觉。教师相机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触觉。

四、拓展—触觉 知觉 表现 在此基础上,教师由感觉到知觉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自由表现。师运用语言描述:一根丝线、一把豆子、一枝铅笔、一个足球等,鼓励学生可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感受。豆子 丝线 铅笔 足球 通过练习,教师发现学生对抽象触觉的感受与表现,在他们的操作中慢慢得到感知,在他们不断地实践中渐渐得到升华。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触摸游戏,并运用造型语言进行表现。

2、学生是否对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第七课小挂饰 7 教学重点:根据学习任务收集相应的工具材料,并将收集加工后的材料有序地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难点:寻找与众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挂饰,熟练并安全地使用工具进行制作,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教具准备:彩色纸、针线、透明胶、胶水、小石子、落叶、果核、吸管、纽扣、贝壳、野花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稳定学生情绪 学生:摆放好工具材料 设计意图:做好上课准

二、视频欣赏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原始部落的人们日常生活或节日庆典时的影片,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些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他们身上的饰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学生:欣赏影片,观察原始部落中的人们在服饰穿作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挂饰可以运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以一种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风格引入,将学生思路打开,同时也通过欣赏初步认识身边的一些小物体在挂饰中的作用。

三、认识材料

1、教师:原始部落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不佳,但他们用平时收集到的动物骨骼、石头、植物等做出了很多漂亮的项链、手链、耳环等饰品,那么同学们都收集到了哪些材料呢?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各种材料。

学生:了解原始部落的人们制作挂饰的材料。观察自己和同学们带来的材料,和同学互相交流收集的成果,拓宽对材料的认识。设计意图:在认识原始部落的挂饰之后观察自己带来的材料,开始在脑海中初步想象如何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制作。

2、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身上的项链,并放置在投影仪上,请学生观察这串项链使用了哪些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这些材料用在一起?这些材料分别让人感觉到什么样的感受?穿在一起又怎么样?

学生:观察、认识材料,找出木珠、石子、贝壳、皮线、麻绳、金属环等材料。讨论材料的特点、性质及组合之后的效果。

设计意图: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在制作中应怎样搭配、组合。

四、尝试、摆放 教师:请各组的学生拿出材料一起试着把材料摆放成一串,注意各种材质的材料的配合。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组合成果,介绍自己的思路,请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建议、集体总结搭配组合的方法。

学生:学生将材料摆放、尝试,将各种材料组成一串挂饰,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总结自己的感受、经验及对材料的认识。

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经验感受,对学生的作品欣赏、评述,提出建议,集体总结:

1、将有联系的物品串在一起会更好看。

2、有的材料需要加工,如剪、绘画、折叠等,以美化效果。设计意图:初步尝试,通过摆放和组合,欣赏和评价了解应如何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搭配。

五、欣赏、拓展

教师:课件展示挂饰作品,由项链、手链、到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搭配方法,同时也知道挂饰的含义和更多的挂饰的种类。

学生:欣赏各种挂饰,了解更多搭配方式。从各式各样的挂饰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帮助学生了解挂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拓展视野和思路,逐步培养具有自己个性的审美风格。

六、实践、制作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A:打算制作什么挂饰 B:需要用上哪些材料 C:组内分工

学生:讨论如何制作挂饰,建立设计思路,为制作挂饰做好准备。设计意图:初步构思,培养做事前先计划的习惯。

2、教师:实践、制作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1—2件作品,并在做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学生:组内合作制作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总结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积累的经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 8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和自己创造的方法来表现瓢虫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瓢虫的资料、彩色纸、胶水、剪刀、半球形(或接近半球形)的物体、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真漂亮,其实不只是我们人类爱漂亮,自然界有好多的小昆虫也非常爱漂亮。大家想想,你见过哪些漂亮的小昆虫?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并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漂亮昆虫:小蝴蝶、瓢虫、蜜蜂„„,教师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昆虫的特点用有趣的语言或手势(动作)补充这些昆虫的其他内容。

2、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并导出课题(大屏幕显示)。

师:原来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漂亮、有趣的昆虫,真了不起。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昆虫?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身体半球形 背上七颗星 棉花喜爱它 捕虫最著名

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习兴趣。

师:七星瓢虫的背上有七班点就象七个小星星,所以称为七星,瓢虫的家族有好多成员,七星瓢虫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另外还有好多好多的成员等待我们去和它们交朋友,今天我们就让这个漂亮的七星瓢虫带我们来认识并表现它们。

出示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三、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小组讨论:

①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布置的让同学们在家搜集的有关瓢虫的知识与图片,小组范围内相互看一看、说一说。(体现合作、交流)

②请每小组选一位同学说说瓢虫的知识。

③师总结:说的真不错,原来同学们了解这么多瓢虫的知识,大多数的瓢虫是益虫,可以帮人们除掉庄稼和树木中的害虫,是植物忠诚的铁甲卫土,只有少数的瓢虫是害虫。

通过以上活动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加对瓢虫等美丽小精灵的了解,并从这些小生灵的行为、习性中体会到一些哲理。(此环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欣赏课件中的瓢虫图片。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瓢虫的资料,咱们一起欣赏一下好吗?(结合图片教师略作讲解)

3、师生合作活动一:

师: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欣赏了瓢虫家族的许多成员,它们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分发每个合作小组一个泥瓢虫)小组讨论: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观察并交流讨论瓢虫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并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其它小组补充。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总结。

4、师生合作活动二:

师:老师用彩纸做了几只瓢虫,可是不知给它穿上什么颜色的衣裳才会更漂亮,所以想请大家帮帮我,把你认为最漂亮的斑点贴在这几只瓢虫的身上。

教师分发给每小组一只没有斑点的平面纸瓢虫,让各小组同学从几种不同颜色的斑点中选出与底色对比强烈、漂亮的斑点贴上,在粘贴的过程中体现出各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粘贴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贴到黑板上,教师讲评并由学生自己进行评比,增强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拓宽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小朋友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使用了哪些材料,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及时评价和鼓励,对重点内容做适当示范,为下面的制作做好准备。

2、引导启发,大胆想象。

想一想并谈一谈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表现瓢虫,以启发拓展其它的同学的思维。(彩纸、橡皮泥、瓶盖、废乒乓球、„„都可以用来制作瓢虫,要求学生大胆想象。)

四、拓展性作业:

刚才咱们一起欣赏了小朋友的作品,同学们是不是想亲手试一试?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1、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现瓢虫。

2、尽量表现出瓢虫外形的基本特征。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 方法表现瓢虫的花衣裳,看那一组的同学做的又快又好,老师这里给同学们设立了四个奖项 ①创意奖、②合作奖、③制作奖、④卫生奖,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获得的奖项最多。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业向其他同学展示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小结:

1、展评作品。

①组织学生自由欣赏各小组同学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②各组选出几幅有创意的作业上台展示,并请小作者向大家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

③评选出所设奖项。

2、谈体会。

师: 同学们今天做的都非常好,老师真为同学们高兴。下面请大家谈谈今天的收获与建议。

第9课 生活中的趣事 9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生活的趣事》的绘画作品。教学重点:

1、是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是否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教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天你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新授

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所表现的故事。欣赏书中图例,谈谈你的感受。

并指导创作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比较欣赏:每组发一幅儿童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三、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生活中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创作要求:

1、可以画有趣的课外活动,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看到好玩的节目„„

2、画面主体突出,层次清晰,人物要刻画仔细,颜色鲜艳。

3、添画相应的背景。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作品完成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五、讲评

六、小结 课后反思:

第10课泡泡飞呀飞 10 11

一、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玩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时,透过泡泡会看到各种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图钉、塑料袋、气球、剪刀、小刀、胶水。(教师)吹泡泡工具、图钉、塑料袋、气球、范图、课件。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你们喜欢吹泡泡吗?看来每位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什么?——吹泡泡的工具,现在请4位同学上台进行吹泡泡比赛,大家数一数,看谁吹的泡泡最多?

2、学生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游戏边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

3、请吹的最好的同学说说吹泡泡的方法。

(二)、讨论交流,激发创意:

1、这些泡泡美吗?美在哪?象什么?

这些泡泡有的大,有的小,象美丽的珍珠,象鱼儿吐出的泡泡,你觉的它们还象什么?

2、泡泡除了形状漂亮,颜色也奇妙,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橙、绿、紫,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会折射光线中的色彩,你们瞧——(课件显示吹泡泡图片),风儿,把泡泡抱在怀里,泡泡,把我们抱在怀里。透过泡泡还会看到各种什么样的情景呢?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泡泡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画“泡泡飞呀飞”。课题揭示——泡泡飞呀飞

(三)、范作欣赏,加强感知:

1、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让学生边欣赏边评一评哪一幅美丽,为什么?除了绘画类,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生讨论交流。

师概括、小结示范(出示其他作品),泡泡造型表现方法:可以绘画的、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可以根据设计,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物体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2、出示四幅有缺点的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

泡泡的形状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前有后;构图要饱满,色彩美丽,在泡泡里添画乘泡泡在飞的人、动物或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

(四)、学生练习,表现感受:

1、明确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泡泡.2、练习提示:大胆创意,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交流:

展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出“最受欢迎的泡泡”。

(六)、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七)、小结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哪个环节最感兴趣?

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的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用画泡泡或做泡泡,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想象。

第11课 太空里的植物 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4、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对太空植物怪异造型的大胆想象、构思、创作。

2、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太空植物。教师准备:

园林风光VCD及太空内容的VCD;彩纸、枯枝、橡皮泥、吸管、铁丝、毛线、牙签、泡沫板等。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太空及植物生长的信息。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感受、体验和游戏:通过对园林风光VCD及太空内容的VCD的欣赏,用旅游的形式设立情景,在旅游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特点以及生长条件(充足的阳光、土壤、空气、水、合适的温度),体验太空场景,区别太空与地球的环境差别。

引导学生欣赏厦门园林风光的VCD。(教师导游)“海上花园”为什么美丽?因为有许多美丽的植物;

厦门的植物为什么美丽?因为有充足的阳光、土壤、空气、水、合适的温度; 创设太空旅游情景。(学生导游)充满神奇幻想的宇宙太空,色彩斑斓的星球,我们做一回太空人,去遨游太空吧。可惜没有美丽的植物,大家都来做“小小种植家”一起来打扮太空; 感知太空植物,进行创作。

探索、联想:引导学生欣赏教材里的太空植物作品,感知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让学生对太空植物怪异造型的大胆想象、构思。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里的太空植物作品,感知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学生想象太空植物的样子,小组内交流。

进行简单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用法。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收集关于太空及植物生长的信息,想象太空植物的样子,小组内交流。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6人小组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合作完成一个星球植物的种植,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大胆的想象、构思,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四、作业展示、评价。

欣赏和评价其它学生的作品,评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

五、综合学习、全面发展: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创作的感受,欣赏同学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材料,化废为宝,进行创作,争做环保小卫士

12、妈妈的节日 13 14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3、德育方面: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教学重点:通过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心意。教学难点:人物的表现、节日气氛的渲染。

教学准备:课本、示范作品、课件、蜡烛、康乃馨。

学具准备:课本、彩笔、彩纸、胶棒、妈妈工作时的照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前几天呀,在中央台《半边天》特别节目的电视晚会上,有位叫杨立新的演员的一句台词,让我感触很深,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在乎你、最爱的你的女性是„„”,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人会是谁呀?我们先带着这个小问题来欣赏两组图片。

1、欣赏课件2(动物母子情)和课件3(人类母子情)让学生谈观后的感受,初步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出示课件4,讨论并明确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集体交流。

3、出示课件5,揭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6、7、8、9,让学生对母亲节、妈妈的生日和三八妇女节加深认识,(在讨论“妈妈的生日”的时候点燃温馨的红蜡烛,大家齐唱《生日歌》为妈妈过个集体生日;唱完后赞美学生:“同学们,你们听过天使的声音吗?在你们的爸爸、妈妈眼里,你们每个人都是他们的天使,你们那优美的歌声在爸爸、妈妈听来就是天使发出的声音!它们与世界上最棒的钢琴曲和交响乐比来都毫不逊色!”在讨论“母亲节”的时候出示老师亲手插起来的一篮康乃馨。)出示课件10,小组讨论:A、夸夸自己的妈妈!B、“三八节”你是怎样给妈妈庆祝的?C、在妈妈以后的节日里,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 学生唱《生日歌》、小组交流讨论。

2、出示课件11,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并独立欣赏课本上的作品。我也给我的妈妈制作了两件节日礼物,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贴纸蛋糕、电子大贺卡。老师的作品漂亮吗?你现在是不是也特别想给你的妈妈做点什么了?好,先来看看作业要求。

欣赏同龄人及教师示范作品。

3、出示课件12,作业要求:请你利用手头的制作材料,采用绘画或其它形式,把你对妈妈以前过节的回忆,或者你对妈妈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打算表现出来吧!

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事或者礼物表现、制作出来。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同时欣赏《生日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等与妈妈节日联系比较密切的歌曲,同步循环缓慢、自动播放学生作品及参考资料的课件。

学生创作。

四、教师小结:

1、展评学生未完成的作品。

2、其实,只要你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爸爸、妈妈的心里每天都像过节一样!

五、课后小结

12、妈妈的生日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通过绘画或制作,来表现自己的心愿。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

3、德育方面: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教学重点:通过绘画或制作来表现自己的愿望。教学难点:画面的生动表现。教学准备:课本。

学具准备:课本、彩笔、剪刀、彩纸、上节未完成的作业。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简单讲评上节未完成的作业情况。

三、讲授新课:

1、赏析书中作品。师生共同赏析作品。

2、为了使画面更生动,我们可以添加当时的环境,如以家为主,可以添加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常见物。另外还要注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色彩搭配。

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交流。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继续完成上节未完成的作业。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

五、教师小结:

1、讲评作品:

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2、布置下节用具准备。

3、收拾与整理。

把不需要的废弃物清理掉。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系色彩上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涂色的效果较好。能看出学生对涂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课后反思:

第13课香甜的水果 15 16 课时: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造型,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材料准备:学生自带各种水果、橡皮泥、教学用课件 过程:

一、导境激趣 课件放映动画,故事大意:话说几天前,王母娘娘把孙悟空召了去,对他说:“悟空,一年一次的藩桃大会就要召开了,每年都吃桃子,也该换换口味了,就请你到人间选最香甜可口的水果吧,咱们让各路神仙尝尝。”孙悟空抓耳挠腮,说:“这有何难,看俺老孙的本事吧,俺去去就来。”说着一个跟头就来到了人间,话是说得容易,他为了选到最好的水果,特意设了四个关,闯过四个关的才会被选上。去过的地方不少,可那些人闯了第一关,过不了第二关,竟没有一个成功的,说来也巧,孙悟空今儿个来到了我们这儿,看看有没有闯关的小勇士,能不能找到香甜的水果。(板书)香甜的水果 问:想不想闯关?想不想做闯关的小勇士?想不想自己的水果被选上?看大家都这么有信心,那我们就闯关开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带入故事情节,激发兴趣,进入闯关行动有趣味性和竞争性,使学生能在学中乐,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出示字样:第一关:夸的香又甜,就会过这关。

师:看来这第一关是让咱们夸夸自己现在手中有的,吃过的,见过的水果。我也想和大家闯这一关,好不好?

我先夸我最喜欢的水果,大家猜是什么?

(它的样子圆圆的,头上还有一顶小帽子,着色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红红的,秋天它会笑的裂开嘴,里面是珍珠一样红的籽,甜甜的,酸酸的,太好吃了)[教师有意识强调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并参与其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角色变为和学生相同的参与者] 学生夸夸,让同学和老师猜。

孙悟空说话了,大家刚才表现积极,都说的快流口水了,顺利通过。[本环节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三、第二关:(出示)彩泥变水果,谁的方法多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能把小石子变成水果,其实我们也很神通的,不过呀,不是用石子,而是用我们手中的彩泥。(1)教师与学生比比谁变的快 听口令,团成球(象什么?西瓜、山楂)----搓成条----压成饼(叶子)----捏成点 [设计意图:采用教师与学生比赛的方式,实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让学生 在赛中学,赛中乐,体会成功的乐趣](2)欣赏制作的范作与课本上的作品(讨论怎么做的,怎么会这么象怎样才能感觉“香甜”)(3)学生制作。

(4)评价展示。A 小组评选出两件优秀作品展示 B自愿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评为闯关小勇士。C 勇敢剖析通过对比说自己作品的不足。

[设计意图:本次练习从欣赏入手,在欣赏中发现问题,找到美感所在。评价环节注重水果的形状、颜色,评价中注意让学生从别人作品中发现优点,也能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学习的能力。本环节侧重技能的训练与写实性的水果造型。]

四、第三关,水果变变变,看谁点子多

(1)老师将黑板上的课题用简笔画的形式添画上手,脚,眼睛等; [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初步感受水果的变化,继而进行想象](2)欣赏:

老师拿出准备好的作品,学生欣赏 A :西红柿在和小虫子在说悄悄话 B:山楂弟弟扮演成小丑表演节目呢

C:看苹果娃娃裂着大嘴笑,夸大家聪明呢

D:桔子姐姐和小枣妹妹乘着水果飞船去遨游世界呢 [利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你手中的水果摇身一变会变成什么奇妙的样子呢?(3)学生畅想并开始创作(伴音乐)(4)评价展示

互相评价谁的创意奇妙、有趣,最欣赏谁的作品。评出闯关小勇士。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有意识的强化欣赏,加大欣赏力度。由前一环节的写实造型过渡到写意造型]

五、第四关:水果大聚会,一起进拼盘

(1)教师说明意图,将最香甜的水果放入小组设计的大盘子中。

(2)欣赏:屏幕显示成盘的水果,学生观察讨论并自己总结出制作要点: A:品种多 B:颜色美 C:造型丰富 D:盘子够大

[从欣赏中发现,从欣赏中总结,比教师直接指出制作要点要认识深刻。](3)小组进行合理分工

[有意识的引导合作,教会学生怎样合作效果更佳](4)制作开始,强调团结合作,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闯关。

[教师与学生共同闯关,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会更高。这一环节是前两个环节的综合运用,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评价展示

孙悟空看得眼花缭乱,真不知道该选 哪盘好?(1)小组派代表把制作的这盘水果的优点、独特之处说给大家听。[充分认识自己小组 的长处,体会小组合作的优点](2)自愿报名当孙悟空选水果,说出选这件 作品的理由。

[学生角色的转变会更具趣味性,评价的更用心,同时可以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评价过程](3)教师评优点,指出缺点。

(4)孙悟空出示问题:除了用橡皮泥,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变出香甜的水果?学生回答。

[这一个小环节实质是借孙悟空进行课题的拓展](4)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水果(5)顺利过关

学生谈感受,如果觉得小组间合作愉快就互相击掌。教师小结。[本课设计侧重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角色,变为 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伙伴,共同闯关的参与者。

2、故事穿插始终,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注重每一环节的评价。使评价环节具有实在内容,有实际意义的环节。

4、培养审美素质的人才,有意识的强化欣赏,加大欣赏的力度和实效。课后反思:

第14课运动场上 17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橡皮泥表现具有动态的人物造型。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3、德育方面:激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制作动态造型的人物。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本、运动场上人物造型的图片、录像。学具准备:课本、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在运动场上,你喜欢干什么?

学生自由谈。

2、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各种人物运动的图片或录像。

师生共同欣赏。

2、怎样制作跑步的人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尝试制作。

3、展示尝试制作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运动的人物造型? 学生讨论交流。

4、我们可以从色彩的搭配、立体造型、半立体造型等方面去想象,播放一段录像。学生欣赏观看录像。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用彩泥制作各种运动中的人物。

学生制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运动中的人物。

五、教师小结:

1、展评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2、布置下节用具准备。

六、课后小结: 本课教学效果良好.作品完成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

第15课乘上大船游世界 18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

2、能力方面:训练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轮船造型。

3、德育方面: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动手制作轮船造型。

教学难点:多种造型方法的结合运用。教具准备:课本、图片。

学具准备:课本、剪刀、胶水、彩纸或旧画报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看它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 学生小组交流。

2、欣赏书中作品。学生自由谈。

3、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大船呢?准备怎样制作?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谈。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学生大胆进行造型制作。

四、教师小结:

1、展评作品。

师生共同评析作品,指出优缺点。

2、布置下节用具准备。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自己周围的卫生。课后反思:

16、打开的冰箱 19 课时:2课时

课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表现能力。

3、德育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 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难点:造型表现。

教具准备:课本、各种冰箱的图片。

学具准备:课本、剪刀、胶水、橡皮泥、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食品广告宣传资料、包装纸盒。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展示冰箱图片,冰箱是什么形状的?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让学生了解冰箱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

2、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作品:观察冰箱的造型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观察交流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冰箱的基本做法。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制作。

3、冰箱分冷冻室和储藏室,那么在冰箱里我们通常要分类放哪些物品呢?你有没有注意过你们家的冰箱里都放些什么东西呢? 学生自由谈。

4、我们可以利用带来的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广告资料等,将绘画与纸工制作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学生讨论制作材料的选用。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用废旧盒子做成冰箱。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对冰箱的想象。要大胆自由的表现。

五、教师小结:

1、讲评作品。

师生共同讲评作品。

2、布置下节用具准备。并且鼓励学生回家观察冰箱及内部结构,了解冰箱的基本工作原理。课后小结: 学生对本科的制作比较感兴趣,但在对造型的理解上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难度,还需要继续指导学生。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卫生,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课后反思:

17、会摇的玩具 20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课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方面:做做玩玩,从中得到乐趣。教学重点:大胆思考制作玩具。

教学难点:是否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造。教具准备:课本、会摇的玩具。

学具准备:课本、废旧画报、剪刀、胶水、纸杯、吸管、乒乓球、彩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做过的会滚动的玩具吗?它是靠什么才能滚动起来的呢?

学生回忆。

2、我们一年级上学期曾做过的会滚动的玩具,是靠圆形或圆柱体的物品,使它滚动起来的。那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会摇的玩具,可通过什么办法使它摇摆起来呢?(板书课题)学生思考。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事先做好的各种会摇的玩具。学生欣赏,互相交流。

2、欣赏书中会摇的玩具。观察用了哪些用具来制作的?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引导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克服困难。

学生大胆制作。

五、教师小结:

1、展示作品。

2、学生完成作品时,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有的学生的作品无法摇摆起来,可帮助共同寻找问题的所在。

2、布置下节用具准备。

3、收拾与整理。整理用具,收拾卫生。

课后反思:

第18课电脑美术 2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

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

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

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

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3、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4、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课后反思:

19、化妆晚会 22 课时:2课时

课型:综合、探索课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运用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综合性的活动方式,体验“综合、探索”课的乐趣。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教学难点:能否突出自己的个性。

教学准备:课本、图画纸、颜料、剪刀、胶水、儿童歌曲磁带、录音机等。学具准备:图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今天我们来开一个化妆舞会,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学生讨论。

2、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谈。

3、板书课题。

4、欣赏书中作品。如服装、头饰、面具等道具。

学生自由谈感受。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做面具、做头饰,也可作简单的布景、海报,举行一次化装舞会。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制作面具或头饰。

四、学生举行化妆舞会活动:

鼓励学生打扮自己,包括可穿各种表演的服装,戴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表演各种节目。演出可独自一个,也可小组或全班一起联欢、表演。同时配上富有儿童特点的乐曲。

五、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第20课有趣的汉字 23 24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产生、发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形意来源。使学生感受到平时在语文课上学习的枯燥的汉字,不但寓意深远,而且具有趣味性。

3.了解书画同源,能够把汉字变成具有趣味性和美感的中国画。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形意来源,感受蕴含在汉字中的智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难点:

利用汉字的形与意,发挥想象力创作国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有关甲骨文的动画片

想知道更多关于汉字的知识吗? 欣赏动画片 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导出本课课题——有趣的汉字。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汉字

二、新知传授

第1课时

猜猜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字?

(分别拿出甲骨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的福字模型)都是幸福的福字。

现在这四个字,就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个书体。你能按照先后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吗?

讲解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以及特点。同学研究讨论排序。

介绍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介绍不同书体,使学生对汉字认识更加系统。出示甲骨文“人”

是从人的这个姿势演变来的,夹 立 交

请你用肢体语言,将他们还原

还有许多字,是从形象演变来到的。山 马 弓 龟

摆出这几个字的姿式。通过肢体语言,感受、理解汉字的象形性。了解字意与字形的来源,能找出象形的汉字。(象形字)讲授会意字

播放“明”字变化的录像。

第2课时

还有许多汉字,也是这样变化得来的 裕 美 休 了解有些会意字的字意与字形的来源。并且能识别出哪些是会意字。字与画有联系吗? 起源相同 用具相同

笔墨技法相同欣赏大师的作品,从中学习字与画结合变形的方法。鸿(水边的鸟称为“鸿”整个字形变化)牛

瓜(部分字形变化)

你能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汉字,对它们进行这样有趣的变形吗? 比一比:

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谁的变形与字形字意最贴切?

学生对自己找到的象形字和会意字进行变形。讲解不同的对汉字变形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按照这种方式,感受字与形紧密关系与对字进行趣味变形的乐趣。

如果把刚才变形了的作品,添加上颜色和背景就更漂亮了。我们来试一试!范画:

把“鱼”字变形(一条)(勾皴点染,油画棒)

作为一幅国画,还缺少什么? 用“鱼”字置换鱼 组成“鱼”字的装饰画

提拔和印章

教会学生集中方法,可以把变形的字变成美丽的画,感受字与形的联系,也感受字与画的联系。

同时也复习勾、皴、点、染的笔墨技法和排水法的技法。

一个字可以有这么多的变化。你想来试一试吗? 学生作画

作业要求:

谁的创意新颖、贴切 谁的画面最具有美感。

播放英美等国的学校教授汉语课程的新闻。出示08年奥运会徽和体育标志

世界三大古文字,只有中国的甲骨文沿用至今,为什么呢?

讲感受 回答原因

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汉字的伟大和价值。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的汉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表示的是中国。更加热爱中国的汉语言文化。

上一篇:初一新生分班考试卷下一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