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3阶段练习题(精选9篇)
1.经济法第3阶段练习题 篇一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经济法》第六章到第九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是非题:(1×10=10)
1、抵押权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抵押合同的内容为准。()
2、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4、如果票据保证人清偿了持票人的追索,被保证人的后手即可免责,但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来讲,仍负有对保证人清偿的责任。()
5、当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应以申请日为准,将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6、已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人。()
7、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和授权前的这一段时间,专利申请人的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8、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不具有溯及力。()
9、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
10、行为人所实施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如果其覆盖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就表明该技术方案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认定构成侵权。()
二、单项选择题:(2×5=10)
1、关于质权担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质物仅限于动产 B、质物应当是可流通的
C、出质人应对质物享有处分权 D、出质人可以是主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
2、依票据法规定,记载后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但能产生其他法律上的效力的事项是()。A、不生票据法上效力的记载事项 B、票据的相对记载事项 C、票据的任意记载事项 D、票据的不得记载事项
3、以下担保形式中,担保人只能是债务人本人的是()。A、保证 B、质押 C、抵押 D、定金
4、以下发明创造中不属于职务发明的是()。A、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B、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C、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无关的发明创造 D、主要利用本单位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完成的发明创造
5、破产管理人的职责不包括:()。A、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B、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C、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D、审查和确认债权
三、多项选择题:(3×5=15)
1、抵押权效力首先及于抵押财产,另外还及于下列财产:()。A、抵押财产的孳息 B、抵押财产的从物 C、抵押财产的从权利 D、抵押财产的添附物
2、汇票关系中有以下几个三个基本当事人:()。A、出票人 B、付款人 C、保证人 D、收款人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A、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B、最后死亡的合作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作品首次发表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D、作品创作完成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4、汇票的必要记载事项有以下几项:()。A、票据文句和一定的金额; B、支付文句和出票日期; C、收款人或其指定人的姓名; D、出票人签名。
5、本票必要记载事项有(),未记载者本票无效。A、表明“本票”字样 B、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C、确定的金额 D、出票人签章
四、名词解释:(5×5=25)
1、缔约过失责任
2、托运单
3、提存
4、预期违约
5、票据保证人责任的独立性
五、简答题:(2×10=20)
1、我国《著作权法》对职务作品的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2、有效成立的背书在票据法上产生哪些效力?
六、案例分析:(20)
1、某公司采购员萧某需要携带2万元金额的支票到某市工业区采购样品。支票由王某负责填写,由某公司财务主管加盖了财务章及财务人员印鉴,收款人一栏授权萧某填写。这一切有支票存根上记录为证。萧某持票到某市工业区某私营企业中购买了2万元各类工业样品。该私营企业负责人李某为萧某的朋友,见支票上字迹为萧某所为,于是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萧某帮忙将支票上金额改成22万元用于暂时周转。萧某应允,在改动过程中使用了李某提供的“涂改剂”,故外观不露痕迹。尔后,李某为支付工程款将支票背书给了某建筑工程公司。此事败露后,某公司起诉某建筑工程公司及李某,要求返还多占用的票款。问题:
(1)本案中萧某的行为在票据法上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1×10=10)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对
10、对
二、单项选择题:(2×5=10)
1、A
2、A
3、D
4、C
5、D
三、多项选择题:(3×5=15)
1、ABCD
3、ABD
3、CD
4、ABCD
5、ABCD
四、名词解释:(5×5=25)
1、答:是指缔约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时以法应承担的责任。先合同义务是指自缔约人双方为签订合同而相互接触磋商开始,逐渐产生的注意义务。
2、答:是承运人收取货物、货物运输合同成立的凭证,也是在终点向收货人收取运杂费用和点交货物的依据。托运单不是物权凭证,不得流通转让。
3、答:是指债务人将无法清偿的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保存,由此消灭债的行为。提存的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4、答: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约定履行期届满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表示其将不能依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该当事人的自身行为表明其将不能依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5、答:是指票据保证成立之后,即使被保证票据债务因实质原因无效,如被保证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使其背书无效的,票据保证仍继续有效,保证人仍然应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当被保证人的债务因票据欠缺记载事项而无效的,保证人的责任也因此而无效。
五、简答题:(2×10=20)
1、答: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第一,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经单位同意,作者可以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但所获报酬,应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第二,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作者享有署名权,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给予作者奖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也是如此。
2、答:背书,是指持票人以转让汇票权利或授予他人一定的汇票权利为目的,在汇票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转让背书有效成立后,在票据法上产生如下效力:(1)权利转移效力,即发生票据权利转移的效力,被背书人取得票据权利;(2)权利担保效力,指背书人对其所有后手均承担担保承兑和担保付款的责任;(3)权利证明效力,指持票人所持票据,只要背书具有连续性,即推定其为票据权利人。所谓背书连续性,指在票据转让中,转让汇票的背书人与受让汇票的被背书人在汇票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
六、案例分析:(20)
1、答:(1)萧某的行为是属于票据变造。他超越了特别授权范围,与李某串通篡改票据金额,属无权更改之人篡改签章以外事项,是典型的票据变造行为。(2)首先,根据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的事项负责的原理。某公司对某建筑公司只应承担支付2万元的票据责任。故建筑工程公司应返还其余票款给公司。其次,李某应对建筑工程公司承担被追索20万元的义务。再次,应建议金融主管机关依法追究萧某和李某的行政责任,如果其行为已构成犯罪,应依法律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
2.经济法第3阶段练习题 篇二
1.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A.经济发展方式
B.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D.稳发展促增长扩大开放 2.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供给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因为()A.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B.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党的基本路线是坚持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因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这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是()A.坚持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是没有退路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改革开放是()①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 ②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现科学发畏的政治保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5.某中学举办以“学习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林在演讲稿中写到:“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空,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A.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B.综合国力大提高,人民生活现代化 C.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已实现 D.多种经济齐发展,合理分配促和谐
6.2016 年1月,总书记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我国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是因为改革是()A.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B.兴国之要,是科学发畏的政治保证 C.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发畏的政治基石 D.是解决国家发展中所有问题的关键 7.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下列选项对改革理解正确的()①实行改革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東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体制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白我完善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实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畏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8.“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其中()是我们的战略目标。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9.在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公告中,“改革”出现47次,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是因为改革()A.是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是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D.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0.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上述材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普和发展 C.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D.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1.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上述材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D.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2.习近平于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英两国在伦敦发表了《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同时,中英双方还签署、达成了包括政府间和非商业协议、商业协议及其他成果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和共识。此访说明了()
A.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开放 B.“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D.全方位开放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3.2015年12月,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双方绝大多数商品贸易将逐步迎来“等关税”时代;带一路”建设也蹄疾步稳.2015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了18.2%.下列关键词中,最能概括这段话的是()A.同步增长
B对外开放 C和平与发展
D.改革与稳定
14.2018年我国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15.青少年应当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C
3.C
4.D
5.A 6.A
7.C
8.A
9.B
10.B 11.B
12.A
13.B
14.(1)有利于缓解当前的经济发展矛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新的竞争优势。(2)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5.(1)要积极了解“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为“带一路”做好宣传工作;(2)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打好文化基础;(3)树立全球意识和开放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4)了解西部的风土人情、发展状况,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解析】
1.本题属于“发展是硬道理”这一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及其原因等知识点的基础上,要结合课本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故选B.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原因的认识与理解,依据基础知识,明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解答] A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A错误.B错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项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故错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C项正确.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成就得原因的认识与理解,从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上,正确作答,审清题目要求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BD都是主要原因。
4.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依据教材知识,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③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
5.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题干中“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空,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突出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说明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A符合题意;BC错误,我国人民生活还未现代化,共同富裕未实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本题考查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改革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党的基本路线是科学发畏的政治保证,B不符合题意;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发展是解决国家发展中所有问题的关键,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本题考查对改革的认识.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制度不完善,具体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旧体制,建立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畏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①②④是正确的;③错误,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排除③,故选C 8.本题需要在掌握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知识点的基础上,要结合课本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由题干描述得知,“四个全面”的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所以A是正确的想,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BCD。故选A。
9.由题干描述得知,在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公告中,“改革”出现47次,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是因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的基本路线,排除ACD。故选B。
10.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会否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B正确,AC错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错误,故选B 5
1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会否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B正确,AC错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错误,故选B 12.中英两国签署、达成了包括政府间和非商业协议、商业协议及其他成果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和共识,签署《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表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开放,A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方针与题文材料无关,B排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C错误;D说法错误,全方位开放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无关,故选A。
13.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了18.2%.这些部体现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故选B;ACD项不符合题意。
14.本题考查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理解供给侧改革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
3.2018市场营销第1阶段练习题 篇三
考试科目:《市场营销》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宏观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是(B)的经济活动及规律。A.单个企业 B.整个社会 C.所有企业 D.部分社会
2.从营销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是(A)。A.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 B.获取利润
C.求得生存和发展 D.把产品推销给消费者 3.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C)。A.市场营销观念 B.社会营销观念 C.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D.生产或销售观念 4.“好酒不怕巷子深”是(A)的体现。
A.产品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生产观念 D.推销观念
5.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A)。A.附加服务 B.送货 C.产品保证 D.技术培训
6.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家庭的总支出中(A)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数字越小,就显示生活水平越高。
A.食物支出 B.教育支出 C.娱乐支出 D.医药卫生支出 7.影响奢侈品、汽车、旅游等商品销售的主要因素是(D)。A.国民收入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8.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被称为(C)。A.营销环境 B.宏观营销环境 C.微观营销环境 D.营销组合 9.消费品市场的特点是(A)。
A.购买者人数众多,但比较分散 B.多属专家型购买,属于理智型购买决策 C.购买次数较少,每次的购买数量较大 D.所购商品的专用性强 10.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初期全力大量生产汽车,以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让美国人能买得起,从而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这是(C)的体现。
A.产品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生产观念 D.推销观念
11.购买商品和服务供自己消费的个人和家庭,被称为购买商品和服务供自己消费的个人和家庭,被称为(A)。
A.生产者市场 B.消费者市场 C.转售市场 D.组织市场
12. “请你买我厂的产品”和“你需要什么,让我们来为你生产。”这两句对顾客说的话反映了(D)。
A.生产观念与产品观念的区别 B.生产观念与推销观念的区别 C.产品观念与推销观念的区别 D.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区别 13.某地新建一日化厂,当人们问及该厂厂长如何经营时,该厂长毫不犹豫地说:“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只要价廉物美,还怕卖不出去?”对该厂长的讲话的评价是(B)。A.“酒香不怕巷子深”,该厂长的话很有道理
B.该厂长的话反映了他的生产导向性,最终会害了这个厂 C.该厂长的话反映了他的营销导向性,最终会造福这个厂 D.该厂长的话反映了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14.“企业生产出什么产品,就努力将其卖掉。”这句话所反映的经营观念属于(B)。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15.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A)的核心内容。A.关系营销 B.绿色营销 C.公共关系 D.相互市场营销
二、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2.市场营销组合的4P是可以控制和不断发展的。(√)3.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包括生产观念和营销观念。(×)4.通过满足需求达到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5.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每一环境因素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6.愿望竞争者是指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顾客不同需求的竞争者。(√)7.在购买者决策的所有参与者中,购买者家庭成员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最大。(√)8.通常企业并不试图去改变消费者对其产品、服务的态度,而是使自己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符合消费者既有态度。(√)
9.消费者大多根据个人的好恶和感觉作出购买决策。(×)10.市场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市场营销观念更注重买方需要。(√)
11.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有着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都受传统文化的制约。(√)12.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越高。(√)13.消费品尽管种类繁多,但不同品种甚至不同品牌之间不能相互替代。(×)14.市场营销观念强调的是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而客户观念则强调满足每一位客户的特殊需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制营销。(√)15.对购买决策影响的大小,在不同类型的家庭和不同商品的购买中,也不尽相同。
(√)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市场营销组合
答: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进入目标市场,满足顾客需求,在综合考虑环境、企业资源、竞争状况的基础上,对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加以最佳组合和运用,这就叫市场营销组合。2.产品观念
答:产品观念是指消费者认为质量好、多功能和某种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因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只要价廉物美,顾客自然会找上门,无需大力推销。可见以产品为经营理念的企业,往往令自己的产品。这就会导致营销禁止症,就把注意力过度的放在企业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的需求上。3.顾客让渡价值
答:顾客让渡价值是措顾客购买商品时的总价值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4.相关群体
答:影响个人态度且之相互作用的团体。5.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答: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自然及社会力量的总和、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在市场营销组合的4P之外,再加上两个P,即 政治权利 与 公共关系,构成6P,这被称为“大市场营销”。
2.市场营销的目的是 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并使其满意来实现企业目的 ;市场营销的中心是 通过塑造竞争优势达成市场优交易 ;市场营销的手段是 开展商务活动。
3. 顾客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_ 时间成本__、_精神成本_、__体力成本 _等非货币成本。
4.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主要有_文化因素__、____个人因素___、____社会因素______、_心理因素__。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__社会需要__、_尊重需要_、___自我实现需要___五个层次。
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请举例分析。
2.简述产业市场的特点。
3.什么是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是如何根据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人民生活程度的?
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求、搜集信息、判断选择、购买决策、购后感受五个阶段构成。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4.经济法第3阶段练习题 篇四
考试科目: 《当代中国政府与制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对领导核心的稳定起到了()的作用。A、关键 B、主要 C、重要 D、核心。
2、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会议期间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提出质询案的联名人数必须是()
A、10人以上
B、到会委员的1/3 C、20人以上
D、全体委员的1 / 4
3、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有()A.5个
B.6个 C.7个
D.8个
4、对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A.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的政治**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6、当代中国军事制度在整个政治制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以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原则。
A、第一 B、重要 C、核心 D、特殊
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A、纪律规定 B、根本宗旨 C、一贯要求 D、服务要求。
8、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这种监督是()A.司法监督
B.政党监督 C.权力监督
D.社会监督
9、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表决罢免案应由全国()。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过半数通过
B.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过半数通过
C.人代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D.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10、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监督的基本方式是()。A、决策 B、提案 C、颁布法律 D、参政议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不得分。)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表现在()。A、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B、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C、是我国的政治制度; D、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2、1954年宪法规定了国务院的性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有()A、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B、国务院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 D、国务院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
3、党的组织领导体现在()。A.发挥党的干部在国家政权机关的骨干作用 B.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C.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D.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 E.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
4、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内容包括()A.人事提名权
B.全面领导权
C.最后决定权
D.人事任免权
E.行政首领全面责任
5、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实事求是
B.长期共存
C.互相监督
D.肝胆相照
E.荣辱与共
6、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四章的规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主要包括()内容。
A 行政长官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区域组织
E 公务人员
7、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有()。
A.多样性
B.继承性
C.可变性
D.借鉴性
E.特殊性
8、地方政府包括四个层级()。A、省、直辖市 B、自治区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9、县政府也实行分口管理体制,大概有()。
A、综合口;
B、政法口;
C、农水口; D、工交口; E、基本建设口;
F、财贸口;
G、文教卫生口和其他部门。
10、新中国的4部宪法分别是()。
A、1954年宪法; B、1976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2.地区是省与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3.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4.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既不是民族自治、也不是地方自治。()
5.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既不是“独立自治”、“自治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
6.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相同,每届都是5年。()
7.目前我国所有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都通过民族识别工作得到了正式确认。()
8.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特点,在其居住地区基本不存在不同民族相互交错居住的状况。()
9.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10.根据党指挥枪的原则,民族自治机关不得组建任何一支武装力量。()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干部任用制度 2.鉴定考核制度 3.人民主权原则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
3.国务院有哪些行政方式?其内容如何? 4.简述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
六、论述题(23分)
1、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B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D
5、C
6、C
7、B
8、A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
4、BCDE
5、ABC
6、ABCDE
7、ABCD
8、ABCD
9、ABCDEFG
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干部任用制度
干部任用制度,即用人单位根据一定的条件与标准,遵循特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合理使用工作人员的制度。中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方式主要包括:考任、选任、委任、聘任。鉴定考核制度
2、鉴定考核制度,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在干部录用提拔过程中进行的、对干部的正式评价制度。
干部鉴定必须考核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主要包括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等内容;“能”主要是指公务员从事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勤”主要是指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包括工作积极性、纪律性、责任感、出勤率等内容;“绩”就是公务员的工作成绩和实际贡献,即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3、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
五、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宪法制度,3政党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国家元首制度,6国家行政制度,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特别行政区制度,9司法制度,10军事制度,11干部人事制度,1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3选举制度,14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政治领导。党根据在一定时期面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政治领导,从根本上说,就是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执行人民的意志,组织引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2)组织领导。一方面党挑选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输送到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以保证党的领导的实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从组织上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3)思想领导。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提高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使之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使每个党员、群众都能自觉地为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3、国务院有哪些行政方式?其内容如何?
(1)参与立法
(2)行政立法
(3)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4)直接命令;
(5)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
(6)审计和行政监察;
(7)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
(8)专项拨款;
(9)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
(10)垂直管理
4、中 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 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2分)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总的来说,世界为实现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2分)
六、论述题
答:中国的选举制度几经改革,选举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正在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继续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
第一、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通过修订选举法或通过各地的“实施细则”,规定在直接选举中,政党、团体推荐的候选人名额不超过应选代表数的一定比例,也就是说,要保证选民推荐的候选人占绝大部分。间接选举中也应有相应的限额。应当强调,政党、团体从全局出发推荐少量候选人,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结构的一种方式。
第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法强调各地必须依法组织好对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的介绍,这种介绍必须是全面的、具体的、真实的;应通过修改选举法确认“三结合”的 介绍方式,即:由选举委员会介绍,由推荐候选人的政党、团体、选民或代表介绍,由候选人依照一定的程序自我介绍,三者并用。选举委员会介绍时,要注意客 观、真实、公正,避免厚此薄被的倾向。候选人自我介绍时,除了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外,还应表明自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其他有关问题的看法,并面对面 地、实事求是地回答选民的提问。
第三、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具体来说,除以地区划分选区或选举单位外,还以界别(职业)、团体(工、青、妇等)划分选区或选举单位。这样,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选自界别、团体的,二是选自各地区的。这样能使各级人大在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代表性有一个基本的保证。
(评分细则:每点4分
5.政治学习第一阶段总结1-3 篇五
第一阶段小结
为确保暑假和斋月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扎实有效,结合我校反分裂、防渗透工作实际,我们积极集中开展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活动,现将第一阶段活动总结一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
一是我校收到文件,立刻组织中层以上班子进行学习,讨论制定了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实施方案和计划;二是立刻召开动员大会,宣布计划实施方案以及领导小组,校长并作了具体安排部署。
二.积极行动,开展活动
一是我校立刻召开了学生家长会,与学生及家长签订了安全稳定责任书,并向学生家长发放了吿学生家长一封信;二是组织初中部教职工83人一起集中学习了文件规定的17项内容,书写了10000多字的笔记,2篇心得体会,还进行了一场考试;三是学校领导对学习、晚上值班进行了不定期督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三.不足与努力
通过这三天学习,虽然有一定收获,但是离文件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或许个别教师学习还停留在笔记和形式上,或许个别教职工有别的想法,但是基本上都按照要求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会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6.土木工程材料第3阶段测试题 篇六
考试科目:《土木工程材料》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热轧钢筋级别提高,则其()。A、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 B、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下降 C、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 D、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2、乳化沥青的主要组成为()。
A、沥青、水、乳化剂 B、沥青、稳定剂、乳化剂 C、沥青、水、稳定剂 D、沥青、稳定剂、水、乳化剂
3、普通碳钢按屈服点、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划分若干个牌号,随牌号提高,钢材的()。A、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B、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 C、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D、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
4、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仲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A、弹性 B、塑性 C、脆性 D、韧性
5、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冷轧,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强度、节约钢材,称为钢材的冷加工强化或“三冷处理”。钢筋经冷拉后,屈服强度、塑性、韧性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是()。
A、均提高 B、均降低 C、均不变 D、强度提高,变形性能变差
6、建筑石油沥青的黏性是用()表示的。A、针入度 B、黏滞度 C、软化点 D、延伸度
7、木材在低于纤维和点的情况下干燥时,各方面的收缩值为()。
A、纵向>径向>弦向 B、径向>弦向>纵向 C、纵向>弦向>径向 D、弦向>径向>纵向
8、石油沥青的牌号由低到高,则沥青的()由小到大。A、粘性 B、塑性 C、温度稳定性 D、(A+B)
9、木材在使用前应使其含水率达到()。A、纤维和点 B、平衡含水率 C、饱和含水率 D、绝对干燥状态含水率
10、钢材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A、钢的强化 B、时效 C、时效敏感性 D、钢的冷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石油沥青延度
2、屈服点σs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绝热材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炎热地区的屋面防水工程中,应优先使用,严寒地区的屋面防水工程中,应 优先使用。
2、陶瓷釉面砖只能用于 装修。
3、建筑结构受力部位修补时应采用。
4、最能体现材料是否经久耐用的性能指标是。
5、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标准试验后,______的性质。
6、建筑工程中常用的PVC塑料是指______塑料。
7、与牌号为30号的石油沥青相比,牌号为90号的石油沥青延度较__________,软化点较 __________。
8、结构设计中一般以钢材的__ _ 强度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1、石油沥青的牌号如何确定?牌号与沥青性能之间的关系如何?
2、为什么说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是建筑工程用钢的重要性能指标?
3、建筑钢材的主要检验项目有哪些?反映钢材的什么性质?
4、(1)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与其性能有何关系?(2)钢结构用钢的钢种和牌号主要根据什么因素来选择?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从新进货的一批钢筋中抽样,并截取两根钢筋做拉伸试验,测得如下结果:屈服下限荷载分 别为42.4kN、41.5kN;抗拉极限荷载分别为62.0kN、61.6kN,钢筋公称直径为12mm,标距为60mm,拉断时标距伸长为71.1mm和71.5mm。问该批钢筋是否满足HRB335级钢筋的要求(б≥335 MPa,бb≥455 MPa,δ5≥17%)?并说明其利用率及使用中安全可靠程度如何?
2、直径为25mm的钢筋试件,做拉伸试验,测得屈服点和最大破坏荷载分别为210和290kN,拉
s断后,测得标距增量(Δl=l-l0)为25.0mm。试求该钢材的屈服强度σs和伸长率δ5。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D
3、B
4、B
5、D
6、A
7、D
8、B
9、A
10、B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石油沥青延度指标反映了沥青的塑性,即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2、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应力不超过该值,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
3、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浸渍胎基并作为涂盖层而制成的防水卷材称为高聚物改性 沥青防水卷材。
4、导热系数(热导率)小于0.2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室内
3、热固性树脂胶粘剂
4、抗冻性
5、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各小于某个值
6、聚氯乙烯
7、大 低
8、屈服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1、答: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是根据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等指标划分的,并以针入度值表示。同一品种石油沥青牌号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是:牌号越大,针入度越大,则沥青越软(即粘性和脆性小),延度越大(即塑性好),软化点越低(即温度敏感性大),使用寿命越长。
2、答:屈服点σs——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应力不超过该值,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σs/σb 称为屈强比,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应力超过σs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新分布,以避免结构物的破坏。
3、建筑钢材的主要检验项目有:(1)拉伸试验,包括测定钢材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反映钢材的力学强度和塑性;(2)冲击试验,测定钢材的冲击功,反映钢材的冲击韧性;(3)冷弯试验,反映钢材的冷弯性能(即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对钢材塑性更严格的检验。
4、(1)碳素结构钢牌号越大,其含碳量越大,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低,冷弯性能和可焊性越差。(2)主要根据结构所需强度,结构与构件的重要性,荷载的性质(静荷或动荷),连接方法(焊接或非焊接),工作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解:Ad241224113(mm2)
Fs142.3103Fs241.103375(MPa),s2367(MPa)屈服点s1A113A113Fb162.0103Fb261.6103548(MPa),b2545(MPa)抗拉强度b1A113A1135,171.560L1L071.160100%19.2% 100%100%18.5%,5,260L060满足HRB335级钢筋的要求。屈强比(s375367)10.68,(s)20.67 b548b545通常屈强比的合理范围为0.60~.75,所以该钢材的有效利用率和安全可靠程度均较高。
7.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3 篇七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与课题有关的论文专著,立足于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实践,围绕课题,深入研究,目的是要探索数学“大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更好地优化数学教学,初步构建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的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研究情况小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课题组成员均是中心校领导、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或者是学校的教学骨干。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指导组,不但认真制定课题阶段研究计划和研究策略,还具体参与到每一个课例研究当中。对于每一位参与课题研究的一线教师的课例从备课、上课、反思、评价等各方面均全程进行指导,带领全体教师执着地追求课题研究的阶段目标。
课题组还规定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科研论文,上交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例。期末组织教科研论文交流会。对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教师,还要求他们学成回来后进行专题讲座,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为拓宽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促教育与科研能力同步提升,学校还有针对性地订阅和购进了一些科研刊物和课改书籍向全体教师开放。
二、认真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
在课题的阶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科研与教研结合起来,力求实效。我们的课题组主要开展以下系列工作:
1.课题负责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2.9月23日,课题顺利的开题了。在开题会上,课题负责人刘李妹老师作了开题报告,认真组织课题成员学习了课题申报表和课题方案,对研究的课题进行了仔细地推敲、分析和界定,使每一位成员对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中心校辅导员黄碧练作了重要发言,为我们开展这个题题研究指明了路子,提高了老师们的科研意识,增强老师们的科研信心。3.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查阅教师教案,进行座谈访谈,通过课堂听课、查阅教师教案和以座谈访谈及问卷的方式,了解了本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完成调查报告。由陆凤青、韦忠营、林雪琼老师写出了调查报告。
4.小组成员各自收集关于“大问题”导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并撰写了理论学习笔记。每个成员上交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科研论文。
5.小组成员根据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和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6.固定研究时间,保质保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结合我镇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学习、交流,与我镇的“动感课堂”的教学研究相结合。
(2)每月举行了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集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反思前一段时间研究中的得失,商讨下一阶段的研究。
7.这个学期,课题组派出刘李妹、陆春莲、卢雪玲、林素玲等老师去观摩、学习、培训,他们学成回来后进行书面汇报、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共享学习收获,转变教师们的教学观念,为教师们指明教改的方向。
8.在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进行“‘大问题’的特征和设计(提问)的原则”的专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上了4节研讨课,并撰写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心得。课题组全体成员观摩、研讨、修改后再次教学,熟悉“大问题”导学的教学流程,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效果。
9.初步研究在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研究的主要成绩。
1.撰写了调查报告。深入课堂听课,由陆春莲、黄素惠、韦京花编写调查问卷,向老师和学生发放问。由韦忠营、陆凤青、林雪琼收集整理材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完成调查报告。
2.由苏丹辉、韦京花、罗梅兰研究并总结出小学数学“大问题”的特征和设计(提问)的原则。
3.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基本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自主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点评,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均得到有效提高,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4.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以往老师在课堂上都是讲为主,现在教学方式有了一些转变,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及能力。
5.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研究能力得以提高。
学校对课题研究的关注和有关政策的倾斜,极大地调动了课题组各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多种途径的学术交流活动加上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了课题组成员顺利完成研究的信心。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教师参加实验研究的积极性。本学期课题组每个成员都撰写了论文参加县优秀论文评选。刘李妹、苏丹辉、韦京花、林雪琼还主动向县教研室的覃小平老师请教论文的发表,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及经验展现出来。
6.初步研究在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后续的研究活动设想
1.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老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通过交流活动,指导实验教师正确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实施课堂教学,构建在“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组织研讨会,实验教师撰写相关论文与教案设计,形成阶段性成果。
武鸣县甘圩镇赖坡小学
8.经济法第3阶段练习题 篇八
(教师用书独具)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
【导学号:11140170】
A.反对学习西方
C.变法改制
B.中体西用 D.民主共和
【解析】 题干材料“取西人制造之长”,不反对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纲常名教”不变,学习西方的“制造之长”,符合“中体西用”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不涉及制度变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2.近代学者林纾有言:“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
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 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
【解析】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为实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康有为维新变法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全国丙卷)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诗界革命”的作用。“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人发起的诗歌改良运动。题干中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诗歌中蕴含着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说 1 明“诗界革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项。倡导民主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在甲午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已经出现,排除D项。
【答案】 C 4.“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解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与“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为前提”不符,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孙中山基于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希望用民生主义解决民众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孙中山民主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总体表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5.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
【导学号:11140172】
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析】 毛泽东反对照搬苏联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故A项错误;毛泽东的主张与屈从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革命也借鉴了苏联的革命经验,没有完全否定,故C项错误;“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的含义是不要完全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要结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 6.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以上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有()①道路内容相同 ②领导力量相同
③面临的社会矛盾相同
④依靠力量相同 A.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①错误;两者领导力量都是无产阶级,故②正确;前者面临的社会矛盾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后者是打破苏联模式的弊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③错误;依靠力量前者主要依靠农民阶级,后者建立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故④错误。
【答案】 C 7.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存《世界:一部历史》中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新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打破了人们对绝对时空观的认识 B.相对论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C.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解析】 依据材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新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提出,而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展,应该是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故B项错误;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这是相对论的内容,题干考查的是相对论的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相对论的影响,而不是量子论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A 8.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导学号:11140173】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物质运动
【解析】 爱因斯坦未涉及“批判天主教神学”,故A项错误;牛顿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但当时限于条件难以实验,故B项错误;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存在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故C项错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爱因斯坦以数学方程式描述质量能量的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 D 9.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互联网的特点,材料中“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可以看出其主要依据是C项。
【答案】 C 10.“从某些方面看,1977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四人帮”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B.“双百”方针继续贯彻,各种观点盛行 C.高考制度中断十年,出现“人才断层” D.“大跃进”蓬勃兴起,严重破坏生产力
【解析】 文化大革命于1976年结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继续贯彻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的文化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故C项正确;“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B.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培育出水稻 “南优2号”
【解析】 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但是是一次严重的失误,故A项错误;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是在1970年的,不符合此后十年间的时间要求,故B项错误;1965年我国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故C项正确;水稻 “南优2号”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不符合此后十年间的时间要求,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化大革命”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导学号:11140174】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化大革命”对文艺有重大推动作用
【解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我国文艺界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文艺事业重现繁荣。文艺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30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10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6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可知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为此孙中山先后提出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第(2)问,首先结合“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意义表述实践成果;概括其对当今社会有重要影响。第(3)问,从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可知内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可知内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材料一、二体现出推翻封建制度,进行民主救国斗争,材料三体现出振兴民族经济,故三者共同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答案】(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成果: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
理解:从国情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14.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
——据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李鸿章主持的何事?梁启超说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请用史实加以说明。(12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0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回答“旧文体”的类别。梁启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代表人物,结合西方史学、进化论、救亡图存的思想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可知“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指李鸿章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由此可以判断是洋务运动;从梁启超与李鸿章在政治主张上的不同进行分析。第(3)问,“文革”结束以前原因可从“文革”时期主导思想来分析,“文革”结束以后对李鸿章评价有不同观点,这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等有关。
【答案】(1)旧文体:传(列传)、年谱、行状。分析:西方史学思潮、进化论思潮、救亡图存思潮。(2)洋务运动。
说明:梁启超在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为此发动“戊戌变法”;李鸿章在政治上主张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戊戌政变”,镇压维新派。
9.大学物理第3章习题解答 篇九
刚体的定轴转动
3-1掷铁饼运动员手持铁饼转动1.25圈后松手,此刻铁饼的速度值达到v25ms。设转动时铁饼沿半径为R=1.0 m的圆周运动并且均匀加速。求:
(1)铁饼离手时的角速度;
(2)铁饼的角加速度;
(3)铁饼在手中加速的时间(把铁饼视为质点)。
解:(1)铁饼离手时的角速度为
1v/R25/1.025(rad/s)
(2)铁饼的角加速度为
225239.8(rad/s2)
2221.25(3)铁饼在手中加速的时间为
t2221.250.628(s)
13-2一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7.0s内由200rmin均匀地增加到300rmin1。
(1)求在这段时间内的初角速度和末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
(2)求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和圈数;
(3)发动机轴上装有一半径为r=0.2m的飞轮,求它的边缘上一点在第7.0s末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
解:(1)初角速度为
02200/6020.9(rad/s)
末角速度为
23000/60314(rad/s)
角加速度为
(2)转过的角度为
0t31420.941.9(rad/s2)
7.002t20.931471.17103rad186(圈)2 24(3)切向加速度为
atR41.90.28.38(m/s2)
法向加速度为
an2R31420.21.97104(m/s2)
总加速度为
2aat2an8.372(1.97104)21.97104(m/s2)
总加速度与切向的夹角为
an1.97104arctanarctan8959
at8.37
3-3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六边形顶点上分别固定有质量都是m的6个小球(小球的直径da)。试求此系统绕下列转轴的转动惯量。(1)设转轴Ⅰ,Ⅱ在小球所在平面内;(2)设转轴过A并垂直于小球所在平面。
解:(1)对轴I的转动惯量
J12m[(acos60)2(aacos60)2]m(a2acos60)29ma2
对轴II的转动惯量
J24m(asin60)23ma2
(2)对垂轴的转动惯量
J32ma22m(2acos30)2m(2a)212ma2
3-4如图有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细杆,两端各牢固地连结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可绕一过O点,并垂直于杆长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当系统在水平位置时,试求:(1)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矩;(2)系统对O轴的转动惯量;(3)系统的角加速度。解:(1)设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则该系统对O点的力矩为
3331113M0mglmglmglmglmgl
4484484(2)系统对O点的总转动惯量等于各部分对O点的转动惯之和,即
J0J1J2J3J4l1ml13m3l3lm()2()()2()()2m()2
43443444372ml48(3)由转动定律
MJ
可得
3mglM036g4 37J037lml248
3-5一转轮以角速度0转动,由于轴承的摩擦力的作用,第一秒末的角速度为0.80,(1)若摩擦力矩恒定,求第二秒末的角速度;(2)若摩擦力矩与角速度成正比,求第二秒末的角速度。
解:(1)摩擦力矩恒定,则转轮作匀角加速度运动,故角加速度为
第二秒末的角速度为
10t(0.8-1)00.20
20t00.2020.60
(2)设摩擦力矩Mr与角速度的比例系数为,据题设可知
Mr,即tJd dt0dJ0dtlnt 0J据题设t1s时,10.80,故可得比例系数
Jln0.8
由此t2s时,转轮的角速度2为
ln22ln0.8 0 20.8200.640
3-6如图所示,飞轮的质量为60kg,直径为0.5m,飞轮的质量可看成全部分布在轮外缘上,转速为100rmin1,假定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系数0.4,现要求在5s内使其制动,求制动力F(尺寸如习题3一6图所示)。
解: 设飞轮与闸瓦间的压力为N,如图示,则二者间摩擦力frN,此摩擦力形成阻力矩 frR,由转动定律
frRJ
其中飞轮的转动惯量JmR,角加速度20t2n,故得 52frmnR5260(1000/60)0.25
5-314(N)见图所示,由制动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习题3-6图
F(l1l2)N l1=0
NNfr
得制动力
F
frl13140.5314(N)
(l1l2)0.4(0.50.75)3-7如习题3-7图所示,两个圆轮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质量分别为M1和M2,二者都可视为均匀圆柱体而且同轴固结在一起,可绕水平中心轴自由转动,今在两轮上各绕以细绳,绳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求在重力作用下,m2下落时轮的角加速度。解: 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m1:T1m1gm1a
1对m2:m2gT2m2a2 对整个轮,由转动定律
112T2R2T1R1M1R12M2R2 22又由运动学关系
联立解以上诸式,即可得
1/R12/R2
(m2R2m1R1)g 22(M1/2m1)R1(M2/2m2)R2
习题3-7图
3-8一根均匀米尺,在60cm刻度处被钉到墙上,且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手使 米尺保持水平,然后释放。求刚释放时米尺的角加速度和米尺转到竖直位置时的角速度各是多大? 解:设米尺的总量为m,则直尺对悬点的转动惯量为
(a)
(b)
112Im1l12m2l2331212m0.42m0.62 35351.4m150.093mM331221mgmg0.1mg 5525521.4Im 又MI15M0.1mg1510.5(rads2)I1.4mmghc从水平位置摆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以水平位置为O势能点)
1J2 211.4m2 即
mg0.121.521
3-9如习题3-9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绕在定滑轮上的轻绳相连,定滑轮质量M=2m,半径为R,转轴光滑,设t=0时v=0,求:(1)物体的下落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2)t=4s时m下落的距离;(3)绳中的张力T。
解: m视为质点,M视为刚体(匀质圆盘)。作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mgTmaRTJaR J12MR2(1)由方程组可解得
ammM/2g12g
物体作匀加速运动
习题3-9图(1)vv10at2gt
(2)物体下落的距离为
xv120t2at1
gt24当t=4时
x14g424g39.2(m)(3)绳中张力由方程组解得
T12mg
解法2:以t=0时物体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O,以向下为x正方向.(1)由机械能守恒:
1J21mV2mgx22J12m2 2RVR习题3-9图(2)V2gx
两边就t求导得
2vdvdtgvdvgdt2vdvtgdt002v1 2gt(2)
1dx1gtgt2dt2则dxdx1gtdtv2dtxt1 0dx02gtdt1xgt24v(3)m匀加速运动,由V1gt以及V00知 21g12Tmg
2又由mgTmaa
3-10
唱机的转盘绕着通过盘心的固定竖直轴转动,唱片放上去后将受转盘的摩擦力作用而随转盘转动(习题3-10图),设唱片可以看成是半径为R的均匀圆盘,质量为m,唱片和转盘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k。转盘原来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唱片刚放上去时它受到的摩擦力矩多大?唱片达到角速度需要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转盘保持角速度不变,驱动力矩共做了多少功?唱片获得了多大动能?
解: 如图所示,唱片上一面元面积为dsrddr,质量为dmmrddr/(R),此面元受转盘的摩擦力矩为
2dMrdfrkdmgmgkr2ddr/(R2)
各质元所受力矩方向相同,所以整个唱片受的磨擦力矩为
MdM
Rkmg2dr2dr200R
2kmgR3
唱片在此力矩作用下做匀加速转动,角速度从0增加到需要时间为
ta1M/mR223R 4kg唱机驱动力矩做的功为
习题3-10图
AMMt唱片获得的动能为
1mR22 2Ek1111J2mR22mR22 2224
3-1l一个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Nm,它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一条细线绕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质量为m1=80g的物体相连(习题3-11图)。定滑轮可看作均匀圆盘,它的半径r=0.05m,质量m=100g,先用手托住物体m1,使弹簧处于其自然长度,然后松手,求物体m1下降h=0.5m时的速度多大?(忽略滑轮轴上的摩擦,并认为绳在滑轮边缘上不打滑)。解: 对整个系统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1111m1ghkh2m1v2J20
222以J12mr,v/r代入上式,可解得 22m1ghkh220.089.80.520.52v1.48m/s
m1m/20.080.05
3-12
如图所示丁字形物体由两根相互垂直且均匀的细杆构成,OA=OB=OC=l,OC杆的质量与AB杆的质量均为m,可绕通过O点的垂直于物体所在平面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开始时用手托住C使丁字形物体静止(OC杆水平),释放后求:(1)释放瞬间丁字形物体的角加速度;(2)转过90时的角加速度、角动量、转动动能。解:(1)丁字杆对垂直轴O的转动惯量为 112J0JOCJOABml2m(2l)2ml2
3123对轴O的力矩M01mgl,故由MJ可得释手瞬间丁字杆的角加速度 2M0133gmgl J022ml24l(2)转过90角后,知矩M0,则0。由机械能守恒知
l1mgJ0222此时角动量
mgl J031
LJ0mglJ0ml转动动能为
2gl 3Ek11J02mgl 22
3-13如图所示,一飞轮质量为洲。,半径为R以角速度"旋转。某一瞬间,有质量为m的小碎片从飞轮边缘飞出,求:(1)剩余部分的转动惯量;(2)剩余部分的角速度。
解:(1)利用填补法,将小碎片填入缺口,此时为均匀圆盘对O轴的转动惯量J0挖去小碎片,相应减少J1mR2,故剩余部分对O的转动惯量为
1m0R2,2J1J0J0(2)碎片飞离前后,其角动量守恒
1m0R2mR2 211m0R2(m0R2mR2)1mR21 221故剩余部分的角速度与原来的角速度相等。
3-14一转台绕竖直固定轴转动。每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10s,转台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1200kgm。一质量为m=80kg的人,开始时站在转台的中心,随后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离转台中心r=2m时转台的角速度是多大? 解: 由于转台和人系统未受到沿轴方向外力矩,所以系统的角动量守恒,即 2J1(JMr2)2
由此可得转台后来的角速度为
2J120020.496(rad/s)1JMr21200802210
103-15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近日点距离为8.7510m,速率是5.46104ms1,远日点的速率是9.08102ms1,求它的远日点的距离。
解: 慧星在有心力场中运动,角动量守恒。设其质量为M,近日点速率为V1,与太阳之距r1;远日点速率为V2,与太阳之距r2,则有
MV1r1MV2r2
V15.461041012r2r18.75105.2610(m)2V29.08103-16宇宙飞船中有三个宇航员绕着船舱内壁按同一方向跑动以产生人造重力。
(1)如果想使人造重力等于他们在地面上时受的自然重力,那么他们跑动的速率应多大?设他们的质心运动的半径为2.5m,人体当质点处理。
(2)如果飞船最初未动,当宇航员按上面速率跑动时,飞船将以多大角速度旋转?设每个宇航员的质量为70kg,飞船体对于其纵轴的转动惯量为3105kgm2。
(3)要便飞船转过30,宇航员需要跑几圈? 解:(1)由于v2/rg vgr9.82.54.95(m/s)
(2)由飞船和宇航员系统角动量守恒可得
3mvRJ0
由此得飞船角速度为
3mvR3704.952.538.6710(rad/s)5J310(3)飞船转过30用的时间t/(6),宇航员对飞船的角速度为v/R,在时间t内跑过的圈数为
n(v/R)t/(2)1v(1)12R14.95(1)19(圈)128.671032.5
3-17把太阳当成均匀球体,计算太阳的角动量。太阳的角动量是太阳系总角动量的百分
30之几?(太阳质量为1.9910kg,半径为6.9610m,自转周期为25d,太阳系总角动量
8为3.210Js)解: 太阳自转周期按25d计算,太阳的自转角动量为 432JSmR25221.991030(6.96108)2 525864001.11042(kgm2/s)
此角动量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百分数为
0.1110433.3% 43(0.113.2)10
3-18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轻绳一端。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子穿过平面中一小孔,开始时小球以速率v1作圆周运动,圆的半径为r1,然后向下慢慢地拉绳使其半径变为r2,求:(1)此时小球的角速度;(2)在拉下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解:(1)由于外力沿转动中心O,故外力矩恒为零,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即
mV1r1mV2r2mV1r1mr2故小球作半径r2的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2)拉力F做功为
r1V 21r22211mr122AFdsmV2mV1V1 1222r2
3-19如习题3-19图所示,刚体由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细杆和一质量为m的小球牢固连结在杆的一端而成,可绕过杆的另一端O点的水平轴转动。先将杆拉至水平然后让其自由转下,若轴处摩擦可以忽略。求:(1)刚体绕O轴的转动惯量;(2)当杆与竖直线成角时,刚体的角速度。解:(1)
JJ杆J球1242 2mlmlml33(2)在转动过程中无耗散力,系统机械能守恒,设初始时刻重力势能为零,有
01lJ2mg(cos)mg(lcos)22解得:
3gcos 2l3-20一长l=0.4m的均匀木棒,质量M=1.0kg,可绕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开始时棒自然地竖直悬垂(习题3-20图)。今有质量m=8g的子弹以v=200ms的速率从A点射人棒
1 34 中,假定A点与O点的距离为34l,求:(1)棒开始运动时的角速度;(2)棒的最大偏转角。
解:(1)子弹射入木棒中为完全非弹性碰撞,角动量守恒:
mv34lm34l2123Ml
解得
mv34m49Ml8103200348103490.4
8103200490.49(rads1)(2)上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1J2l32Mg2(1cos)mg4l(1cos)即
11922M23M16ml234m(1cos)lg
mM,上式可近似为
1213Ml22M2(1cos)lg
cos(1l2解得
3g)0.073
cos0即为第二象限的角度,本题中即棒向上摆可超水平位置(90)。由于cos1(0.073)856
棒的最大摆角约为
【经济法第3阶段练习题】推荐阅读:
西方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01-27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11-30
2022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精编练习题第4章答案08-09
微观经济学第2章练习题09-15
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第二阶段(查找整改阶段)工作总结10-10
经济增长的阶段09-13
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06-14
经济法习题全12-04
经济法习题1答案06-24
经济法课后习题答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