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

2024-06-22

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精选20篇)

1.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 篇一

漫步诗苑,手捧词卷,感受掌心略带炙热的温度,我,在与他对话;走进历史,翻阅史书,轻掂手中五千年文化的重量,我,在与他对话;端坐考场,紧握黑笔,思索如何下笔作答,我,在与他对话。

一杯酒,一曲词。

在北宋繁华的背后,是无尽的落寞。他空怀才华满腹,却一生劳碌奔波。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他,到头来却只能孤身一人,苦中作乐。但他在经历了大风大雨之后,也依然还能淡然地说出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拣尽寒枝不肯栖”是他对自身骄傲的坚守,他绝不将自己交付于尘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对前途的坚定。即使前路荆棘遍布,仍有着大无畏的勇气一路向前,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他,是苏轼,我在诗词中与他对话。

一只箫,一场雪。

在无尽的白雪里,天地间只余几只羊与他为伴。他咽下羊毛和鲜血,甚至草根,执着地望着东南的方向。他知道,那是长安,那是他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故乡。他知道,所以他守望。手中的汉节早已褪尽了穗须,他的须发也早已被这塞外飞雪染得雪白,单于多次劝降,承诺封官以及厚赏,他不!

手中的汉节一握就是十九年,新的单于即位,汉匈关系有所改善,他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守望,他回到了他所久久守望的故乡。他开始加官,开始进爵,他得到了土地和金钱。可他临走前赠与诗的妻早已改嫁,故旧死死散散,余下的半生他注定只能孤独度过。但他并不后悔,他十九年的坚守,维护的是大汉王朝的尊严。大汉王朝的骄傲。

他,是苏武,我在历史间与他对话。

一支笔,一张卷。

在寂静无声的考场里,三十个人的心跳依稀可辨。她埋头思索着,似是思考着该如何下笔。对话?这个题目引人遐思: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与你之间的谈话,闲暇时,同学之间的闲谈……该写什么呢?回想心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大抵是突然有了灵感,他提笔开写,如行云流水般,洋洋洒洒。他似乎抱着坚定的信念,又有些必胜的决心,几乎没有停顿,十分流畅。走近一看,只见开头写道:漫步诗苑,手捧词卷……

他,是我,我在现在与自己对话。

2.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 篇二

人生所以精彩, 是因为有美好的感情, 感情丰富则人生丰富, 感情淡泊则人生淡泊。在这方情感的天空, 苏轼情比金坚, 用真性情活出一段段千古佳话。

东坡兄弟情深, 聚少离多, 天各一方, 却两情相依, 望断天涯。“岂独为吾弟, 要是贤友生, ”东坡怀子由时是那无眠的思念, 是赤诚的牵挂, 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殷殷期盼, 是“忆弟泪如云不散, 望乡心与燕南飞”的深深渴望。有过共勉, 有过进退, 有过欢笑, 有过泪眼。自乌台诗案入狱后, 身处险境, 在这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想到的是弟弟, 是长久而未能实现的“话夜雨”的约定。“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世未了因。”自海南返乡途中, 身体病重, 步履蹒跚, 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患难与共的弟弟。真是“患难之中, 友爱弥笃, 无少怨尤, 近古罕见” (《宋史·苏辙传》) 。难怪苏辙感言“抚我则兄, 诲我则师。”

东坡风流, 而深情于一生中的三个女人。相濡以沫十一年的爱妻王弗病逝了, 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三万株松苗。佳人已去, 松柏长青。他将多少情爱, 几许相思化作了三万株短松, 就这样生生世世, 岁岁年年!又是十年, 苏轼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千古第一悼亡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生时十年相伴, 死后十年相思, 有夫如此, 夫复何求!

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以小十一岁的年龄嫁给了东坡, 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 与之同甘共苦, 共度患难。二十五年之后, 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 写祭文道:“我曰归哉, 行返丘园。曾不少许, 弃我而先。孰迎我门, 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 我少实恩。惟有同穴, 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 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 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时, 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生则同室, 死则同穴, 闰之泉下有知, 也会灿烂的笑。

“唯有朝云能识我, ”多么平等, 多么坦率。王朝云, 一名比苏轼小26岁的歌妓。天真烂漫, 美丽善良, “敏而好义”, 在东坡最困顿的时候一直陪伴着。事东坡始终如一的品格, 大大打动了东坡的心;东坡对朝云非常尊重, 视为知己。26岁的距离, 并不成为他们爱情的障碍。他们平等相待, “忠敬若一”。朝云逝后, 苏轼将她埋在惠州城西的湖边上, 俯瞰二人一起开辟的放生池, 并写下楹联:不合时宜, 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卿。从此朝云就像西湖天边的云彩, 伴着西湖的青山秀水, 日月光华, 走在苏轼暮年的深情里, 直到永远。

在构建了家庭美好的感情世界的同时, 苏轼也没有忘记“仁者爱人”的儒生品格, 丹心忧黎庶, 爱在天地间。

东坡有爱, 爱自然的赐予, 爱大宋的江山, 爱天下的苍生。他抱着“致君尧舜”的远大理想走上政途, 也曾有过“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的美好梦想, 也曾有过“丈夫重出处, 不退要当前”的雄心壮志, 然而现实却常常带给他“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阵痛。

他高声呼吁“为问几株能合抱, 殷勤记取《角弓》诗”保护树木;沉痛感叹“口腹贪饕岂有穷, 咽喉一过总成空, 何如惜福留余地, 养得清虚乐在中”劝戒杀生。然而这样一个积善之人却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没有像屈原于样“自沉于江”,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在苏轼的人生哲学里, 有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儒家积极入世精神, 与佛家、道家那种齐生死、轻富贵的出世思想奇妙结合, 形成了入世又出世、既出世又入世的文化心理。于是苏轼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成固欣然, 败亦同样有所作为”。这是怎样一种人生境界的拓展, 是怎样一种人类智慧的提升!自身的不幸与坎坷, 没有使苏轼变得麻木不仁, 明哲保身, 相反地却使他变得更加体察民众,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与悲悯, 而是感同身受的关切与同情。他不阿新党, 也不附旧炎, 坚持理想, 关注社会, “如蝇在口, 不吐不快”。为民呼喊, 发出血淋淋的控诉:“下马作雪诗, 满地鞭棰痕。伫立望原野, 悲歌为黎元” (出自《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 次子由韵二首》) ;“我是朱陈旧使君, 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 县吏催租夜打门” (出自《朱陈村嫁娶图》) ;“岂是闻韶解忘味, 尔来三月食无盐” (出自《盐诗》)

就人类同情心倾注与播撒的对象来看, 最大的群体莫过于对妇女和儿童, 而东坡真真切切的做到了。

北宋中叶, 黄州、武昌、岳州民间夫妻只养二男一女, 过此数则将初生婴儿用冷水浸杀, 特别是女婴。闻此陋俗, 苏轼忍不住了, 他忘记了朝廷“往服宽典, 勿忘自新”的判词, 忘记了“黄 (州) 当江路, 过往不绝, 言语之间, 人情难测, 不若称病不见为良计”的自训。凭靠自己独有的人格力量毅然写信给武昌太守朱寿昌, 请求禁止革除。他率先垂范, 自古耕道负责募捐筹款, “吾虽贫, 亦当出十千”, 并以为“若岁活得百个小儿, 亦闲居一乐事也” (出自《黄鄂之风》) 。

作为“风流太守”的东坡, 曾也拥有不少侍女, 写有不少携妓野游的词篇, 但与许多官吏不同的是, 东坡较多地看重歌女们的人品才艺, 怜悯的是歌女们的境遇, 他坦然隨和地开开玩笑, 畅饮和吟诗听曲, 平等地看待她们与尊重她们的人格, 赞美她们的色艺。但苏轼更加明白这些青春貌美才色双绝的女子在年老色衰之后的结果就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所以苏轼常帮助她们出籍从良, 选择良家归宿。“郑庄好客, 荣我尊前时堕帻。落笔生风, 籍甚声名独我公。高山白早, 莹雪肌肤那解老。从此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 正是“郑荣落籍, 高莹从良”。这是苏轼在京口写给太守的《减字木兰花》, 请太守让郑荣、高莹两个歌妓从良。在他的努力下, 朝云从良了, 琴操从良了, 周韵也从良了。苏轼心底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天性, 可见一斑。

还有那令人敬佩的苏轼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不论前路多坎坷, 总是风雨任平生。

我要感谢佛老, 感谢它教会诗人“随缘自适”, “游于物之外”, 感谢它教会诗人“物我两忘, 身心皆空”。“宠辱能几何, 悲欢浩无垠。回视人世间, 了无一事真。”每当诗人前路坎坷举步维艰时, 每当政治失意远谪他乡时, 每当长夜清寂踽踽独行时, 诗人总能直面人生、巧妙地规避世上的纷纷扰扰、苟苟营营。“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这是洒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是智慧;“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是造物者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顿悟。

刚来到黄州时, 苏轼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的吃饭难以维持。经过多方申请, 官府划给苏轼一块废弃多年的几十亩荒地, 在城东。苏轼躬耕东坡, 竹杖芒鞋, 营造雪堂, 生活像陶渊明, 在自己的东坡庄园过着神仙般的隐逸生活。他说“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且徐行。”是啊, 莫嫌, 也莫听, 除去功名荣辱的浮云后便是“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 一种人生。或许诗人早就知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吧。

或许是因为坦然的心态值得推崇, 或许是乐观的境界很难做到的原因, 孔子才盛赞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这样的境界, 苏轼达到了。他曾在《后杞菊赋并叙》中说:人生一世, 如屈伸肘。何者为贫, 何者为富?何者为美, 何者为陋?或糠覈而瓠肥, 或粱肉而墨瘦……吾方以杞为粮, 以菊为糗。春食苗, 夏食叶, 秋食花实而冬食根, 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正因为这样良好的心态, 有这样高的人生境界, 才使他历尽万难而不移其志, 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 彰显着光辉的人格魅力!诗人这种不畏贫苦, 在艰苦困难中勇往直前, 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精神, 让他日益变得坦然、镇定、旷达、超越, 真正获得了自我!

如果说生活苦中作乐是一分潇洒, 精神上能苦中作乐是一种超脱, 那么苦中还能创造出诗意般的生活情趣则是更高的境界了。林语堂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生是载歌载舞, 深得其乐, 忧患来临, 一笑置之。”在人生最失意的黄州, 他居然还高唱“能好猪肉, 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搞出“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美食。在更偏远的惠州, 又唱出“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做出“盐焗鸡”、“宏志鸡”、“烤羊脊”、“梅菜扣肉、醋鱼、琵琶虾、玉糁羹”他饮酒, 但不求酒量, 只求酒趣。“我饮不尽器, 半酣味尤长”, “偶得酒中趣, 空杯亦常持”;他懂茶艺, 设计了一种美观实用的提梁壶……

3.庐山风光与苏轼的《题西林壁》 篇三

庐山,位于我国东南部江西省九江市。它耸立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南岸,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之滨,享誉海内的滕王阁以北。相传,周代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因此而得名。庐山长约50里,宽约40里,海拔近1500米,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庐山虽没有泰山雄伟的“拔地擎天之势,拱日捧月之姿”,也缺乏黄山特有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松韵,但它却素有“奇秀甲天下”的独特地形、山体、风貌景观。庐山不仅翠岗绿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幽谷涧溪纵横,洞穴瀑布相间,长年云缠雾绕,烟弥云漫,变化多端。庐山,冬日银装素裹,雾松霜柏尽染;夏日山青水秀,水气蒙笼;春秋天高云淡,空气清爽,鸟语花香,分外宜人。庐山,不愧为中华大地的一座名山。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对存在有重要影响。庐山的奇峰秀水、神妙风光,不仅造就出点缀其间的古刹、道观、寺庙、佛塔等文物古迹,而且引发登山者历数不清的顿悟灵感,成就出儒生墨客数不胜数的优美诗篇。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题庐山瀑布》,不知迷醉了多少读者;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大林寺桃花》,则把人们带进世外桃源。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事过境迁,历久弥坚。当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登庐山》)以及“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更把现代人引入人间仙境。一部以庐山风光为背景,反映现代纯真爱情的影片《庐山恋》,不仅把当今观众带入如诗如画、如歌如狂的境域,让观众大饱眼福,尽领庐山风光,而且创当时国产片最高票房记录。

盛赞庐山风光的诗词歌赋、影视画卷,虽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然而,真正独具哲理韵味,让人遐思万千、拍案叫绝的,当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诗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此奇哉妙哉千古传诵的诗篇,除了得益于庐山风光本身的滋养、启迪外,自然与作者的家庭出身、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胸襟坦荡,追求高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墨、释、道文化的熏染。其祖父苏序颇有文才;其母程氏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其妹苏小妹均为北宋文学家。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最高学衔)。先后出任祠部员外郎、杭州通判、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内容宏阔,不乏愤世疾俗、人情世事、自然风物珍品,风格清新豪放,善用比喻、借代、夸张,富有哲理文彩,思想性、艺术性造诣颇深。文学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书画与宋代的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因作诗“谪讪朝廷”等“罪名”屡遭贬放。《题西林壁》一诗,是他被贬赴汝洲任“团练”途中,又一次登庐山,“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横看侧视、远观近察、高瞰低仰深思熟虑后,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庙墙上的七言诗,也是他五首庐山记游诗的最后一首。该诗既是他前四首诗的概括总结,又是他前四首诗的发展升华,更是他内心复杂情怀的抒发、寄托和坎坷生活的反思、折射与写照。

《题西林壁》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但却意境高远,哲理深邃。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写作者对庐山的所观所感;其中的“横”、“侧”、“远近高低”六字道出了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方位,“成岭”、“成峰”四字则说明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正面横看庐山像峻岭,侧面纵看庐山像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远处看庐山、近处看庐山、高处看庐山、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状貌各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要写作者不同视点看庐山的所思所悟。其中的“不识”指不认识,“真面目”指本来面目,“只缘”指只因为,“此山”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不认识或看不到庐山的本来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本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寓抽象哲理于形象事物之中,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便于诵读、传播。其主题思想是:提示人们看待事物必须全面、系统、深刻,防止片面、肤浅、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唯其如此,才能合乎客观实际,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与唯物辩证法提出的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以及现代系统论张扬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开放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不谋而合。本诗慢慢读来,细细品味,会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革命导师列宁在《再论工会》一文的一段名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 同时,还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在其《一般系统论》一文中提出的系统理论重在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论断。② 距今近千年前的文人,能以如此简洁明快的诗话语言,表达出如此高深的哲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让人惊叹称奇!

山因人赞更著称,人因赞山倍闻名;山人交相呼应,人山相映成趣。未来的庐山风光,必将因其越来越多的游人墨客的新发现、广赞美,而愈发神奇动人,魅力无限;未来的游人墨客,必定因其不断追寻庐山风光的旧貌新颜,而对庐山更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对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和性情、志趣的陶冶更加倾情、著力、凸显。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9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1页。

4.与苏轼相遇作文 篇四

前些日听一个从京城来的官人说,今年有位叫苏轼的,连欧阳先生都欣赏他。再过几日,时常能听到传来的诗篇,张丰那厮倒是和几个船夫天天谈论什么“杜撰”、“皋陶”。我是不愿和他人掺和在一起的,恰有人要进京,便先行一步,免得和他们起争执。

一共五人,却见一个人颧骨突出,一身交领长袍,隐约可见的白衣杏黄色的内衫,一双大袖走起来摇曳生风,反而显得另四人不大起眼了,不过这五人应是富人家,衣着考究得很,特别是那双绣花小鞋,妞儿怕是也从未穿过的。

一路上看得父子三人热情洋溢的脸,听得两岸崇山间的鸟鸣,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无事,听三人谈话,子瞻,你……“心下一惊,这高颧骨的年轻就是苏轼!”早闻得苏大学士中举,却没料得自己有幸载得三苏泛舟啊!“少年意气风发,满是底气道:“入了京,我可要大显身手,去拜访欧阳大考官……”,这时一位留着云鬓的女子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却是父亲开了口:“这三峡可是聚天地的宝地,可真是“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我忽地想起那个尚有书墨香的童年,几次赶考没中,也厌了学,只道当船夫能赚钱,若能像他们一样,多么风光!

一说一答,四个人也谈的融洽,我说到我年轻时登山的奇遇,谈的三峡的“圣母泉”,我乐于极尽全力显现自己高超的弄潮能力,去展示儿时学来的文墨,却也喜欢从三人上学来更多的知识,去体会他们的人格。

时间却像三峡的水,流的那样急,连岩石也阻碍不了它前进的步伐。船之江陵,是分别的时候,我却不愿再回到船夫之间,只愿自己能在他心中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

不久却听得“乌台诗案”,又听得他被贬黄州,传来的诗也是一场大变,我这孤寡的老头子,听他与子由的通诗趣闻,听佛印的琴操,听写予王弗小姐的情诗,自己来时便是去担心他的命运,生活也不只是三峡的山和水。

人的寿命终是短的,逝前也知那所栖的是“幻鸟般灵魂,梦游于星宿间”,却不知道他的未来,不知黄州待他如何?

罢了,罢了,随风去罢。

那是一场梦,我忽地发现独在病榻上的自己却在船上,正在西陵峡,我这船头,他在船尾,低头,我却看见一双女子的手,他仍是那高颧骨,一身交领长袍,仍是青年模样。

“你可曾记得我。”

“我不记得你,但你一定不是恶人。

”天下无恶人啊!大宋也能如我的热病一般能医好啊!“

“但愿如此,可大宋终是覆灭了啊!”

我看见他惊骇的表情,湍急的江水卷携着碎片涌上来,他迅速地苍老下去,隐隐可见远处大坝的一角。

水流到了尽头,时间也流尽了。我能看到你,可你却看不到我。阳光刺破黎明,也带走了幻梦。

5.写苏轼的作文 篇五

苏轼给人类似的感觉。他接二连三的越贬越远,高龄而不能落叶归根,如果是李商隐的凄恻怎么能受得了?可他真男人,真豁达。他高高兴兴的吃荔枝,兴兴头头的到村里看人养蚕农耕,津津有味的看雨,看山,看灰白炉火一拨通红,看潇潇飞雪打在窗棂。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也有人生如梦的浩叹,想过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是他最终是快乐的,满怀希望的。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伤乎?现在还有这么飘逸的唯物主义者么?超脱到连死亡都不会带来恐惧了。

清朝人说,他是李白之后唯一有如许大才华的人。不假,但让人倾倒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昨天看古文观止,终于知道了他那句名言的来历:他做应试文《行赏忠厚之至论》里有这样的说法:“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古文观止内有注道,这两句主文的考官皆不知出处,入谢叙礼时欧阳公(是指欧阳修嘛?)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耳!”数公大笑。读之莞尔,体会到他亲切的爽朗。有人拍他马屁,他哈哈大笑绝倒在地;有朋友浩叹人生如梦,他开解再三斟酒共醉。他泛舟,骑马,淋雨,醉卧溪边,倚杖听潮,他活在诗意的人间烟火里。

伤心的事他也有,他的悼亡词里写的:不思量,自难忘。我可以想象这个明快豁达的男人是如何在一瞬又一瞬的间隙里想到亡妻,霎那间心酸眼亮。钱钟书说,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因为有题目可以做文章——是的,当元稹把“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做得如此凄恻而不到一年就纳新妾时更可以为之一笑。但我相信苏轼的真诚。就好像宋人的另一首悼亡词:空床卧听风吹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追忆,表白都难免虚伪,而追忆大多真痛。

6.写苏轼的作文 篇六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轼的狂。这并不是说他的骄傲和自大,更多的是宣扬了他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精神。“鬓微霜,又何妨!”38岁的苏轼被贬密州,丝毫没有一点步入中年的模样,反倒朝气蓬勃,风华正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两年,苏轼写下一首首震古烁今的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当时的皇帝听后也是赞不绝口。苏东坡既展现出了自己的英雄气概,又流露出自己的伟大志向。何为狂?“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

其次是苏轼的乐观,林语堂说过:“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位乐天派,就算一路被贬,也从来没有忘记乐观生活的真谛。被贬黄州期间,如有神助,写下多首千古绝唱,字里行间中都流露出他从容乐观的精神。但乐观豁达的背后,经历了无数的苦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没有怕,他为了人民付出了自己的心血。独自一人守着东边的一块土地耕种,尽情享受这当下的美好,这才是真正的乐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生活不需要过多的嘈杂与世俗的沾染,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最后便是苏轼的生活情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是个美食家,走到哪都能如鱼得水,开发当地的美食,甚至还自己发明了东坡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是个旅行家,一生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无数美景。他也是一个书法家,一个画家。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未来怀有无限的憧憬。他热爱生活,体贴民情。他坚定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方式开心的过完一生。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他只想要自己的一番清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这才是他生活的本质。

7.论苏轼诗歌的孤独体验与归依体验 篇七

关键词:苏轼,生命体验,诗歌创作,影响

体验生命, 感受生命的向力, 是作家艺术创作的根本指向, 是使其艺术创作生气勃勃的首要条件。艺术家在感受个体生命、感受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命体验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于苏轼而言, 在坎坷曲折的仕途生涯中, 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是孤独体验、归依体验和超越体验, 本文阐述苏轼诗歌中的孤独体验与归依体验。

一、苏轼诗歌的孤独体验

“孤独”除了指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方式外, 主要指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在某种历史条件下, 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因其独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准则与流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保持着距离乃至对立, 所以受到某些社会阶层的排斥, 从而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此种境地下, 咀嚼孤独、体验孤独, 从而形成持久而深刻的孤独体验。

苏轼为人坦荡, 讲究风节, 他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他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 王安石变法时, 他强烈反对新法, 受到新党派官员的激烈排斥打击。严重的政治迫害, 使苏轼陷入了孤独的处境。这种孤独处境, 首先是生存状态的孤独。“乌台诗案”的诬陷, 使得苏轼周围的人为了安全与生存的需要, 纷纷远离他, 营救、支持他的人寥寥可数。迁谪黄州, “渐为人不识” (1) 。 (苏轼《答李端叔》) , 几乎过着幽居独处的生活;而后, 又不断地被贬, 贬所也越来越荒远, 最后竟被贬至饮水食芋的蛮荒之地儋州。政治的挫折, 世情的冷漠, 才识的不被人赏识, 使苏轼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强烈的孤独体验。

孤独源于艺术家人格的独立不羁, “艺术家的独创性、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常常是他们陷于孤立的首要原因” (2) 。苏轼人格的独立不羁, 一方面是在政治上表现出充满独立精神的人格力量。王安石变法时苏轼也有改革朝政的打算, 但王安石采取的是激进方案, 而苏轼则是稳健方案, 导致二人在变法政策上的争议。王安石权重一时, 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政治方案, 这是其人格独立精神的表现, 同时也是导致他陷入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轼政治上的独立精神更表现在他为党人倾轧、小人构陷而不屈, 屡贬而不悔, 体现出士大夫人格的卓越品性和浩然正气。“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3) (《定风波》) 在政治的风风雨雨之中, 苏轼坚守着独立不倚的人格精神, 历风雨而不惧, 表现出极其放旷不羁的独立个性。正所谓“谁见幽人独往来, 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孤鸿就是苏轼的化身, 他有着强烈的悲恨却没人能够体会。这是一种深刻的有着震撼力的孤独体验, 是苏轼对其孤独进行审美观照而形成的生命体验。

苏轼的孤独体验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就在于其能将自我的孤独作为观照对象, 体验孤独, 并将之形诸语言, 使其部分诗歌显出幽清孤冷的格调。苏轼的孤独体验在仕宦生涯中是非常深刻的, 流放的生活使苏轼不断咀嚼孤独, 并在外物的刺激下借语言表达其孤独。苏轼的诗歌创作中常常或明或隐地表达着他的孤独体验。审美意象是生命体验的形式化, 苏轼常常在诗歌中借咏物寄托他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梅花是孤洁高傲的象征, 在苏轼的诗歌中, 梅花便是自己的化身, 表达一种孤独而又桀骜不屈的生命体验。苏轼初到黄州作的《梅花二首》云:

春来幽谷水潺潺, 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 (4) 。

深山幽谷中的梅花斗霜傲雪, 独开独落, 无人赏识, 无人慰藉, 充满了深深的孤独感。梅花正是诗人的自况, 是诗人政治受到挫折后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生命体验的外化形式。在《梅花三首》中, 苏轼同样以梅花喻己, 寄托诗人幽独索寞、孤单高洁的生命体验。同时, 苏轼还以幽居的海棠自喻,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诗人偶见海棠, 感叹名花幽独, 飘零陋邦, 联想到自己, 贫病交迫, 流落天涯, 饱受雪霜欺压之苦, 不禁黯然神伤。

苏轼在很多诗歌中都流露出不被人理解, 怀才不遇、孤独辛酸的生命体验。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诗歌由前期的讽刺苛酷、笔锋尖锐, 变为沉重稳健, 充满着辛酸无奈之情。《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写诗人谪居黄州, 月夜偶出, 东风送暖, 江云清媚, 弱柳垂丝, 春意浓浓, 而诗人的欢意却渐谢。“清诗独吟还自和, 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 但恐欢意年年谢。”对处境的孤独、时光的急逝、欢意的渐减, 充满了辛酸无奈。“我谪黄冈四五年, 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 疾病饥寒疑死矣。” (《送沈逵赴广南》) 内心的孤寂苦闷何其深刻。《寒食雨二首》、《月夜与客饮杏花下》、《中秋月三首》等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处荒凉之境生活艰难、进退失据、孤独寂寞的深沉感慨。

二、苏轼诗歌的归依体验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在宦海风波的磕绊中,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在静观自然中, “心与物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思想影响着他, 使他产生归依自然的归依体验。“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达到的神圣的境界, 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2) 。生活的困顿仕途的坎坷、精神的孤独往往使人产生失落情绪;在失落情绪之中执著追求的人会产生一种归依体验, 无论这种归依体验是向宗教回归、向自然回归, 还是向童年回归, 他们最终都将回到自己新的精神家园。

苏轼在仕途失意、精神失落的情况下产生的归依体验主要是一种向宁静自然的回归。寄情山水, 以自然作为自己灵魂的归宿, 在自然中静心止虑, 澹泊宁静, 做到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般闲适恬静的境界。苏轼在仕途上虽有用世之远大胸怀, 经世济民之宏大政治理想, 然而他忠言谠论、直而不随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官场上不会趋炎附势、溜须拍马, 这就决定了他必将遭到反对派的迫害打击苏轼一生一贬再贬, 漂泊流离, 无所定居;怀才不遇、饱经风霜的苏轼在贬谪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回归田园、遁迹山林, 享受闲云野鹤般自由宁静、恬适舒畅的生活成为苏轼内心的一种理想追求。

苏轼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就在于他的诗歌作品中有着大量表达回归故乡、返归山林思想的诗歌, 同时,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故乡在诗人的心目中是自由、宁静、温馨之地, 回归故乡其实质就是回归山林、隐逸林泉。“蚕市光阴非故国, 马行灯火记当年” (《正月三日点灯会客》) , “剩觅蜀冈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 “岷山我家万里, 投老得归无?” (《南康望湖寺》) 。“剑关西望七千里, 乘兴真为玉局游” (《过岭二首》) ,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 渴望回归故乡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说到底就是一种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苏轼在面对秀丽的大自然时往往生出归隐大自然的念头。在《书烟江叠嶂图》中对王定国所藏的烟江叠嶂图画的画面情景作了详细的描写, 再创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水映千山、浮空积翠、烟雾迷蒙、飞泉直下、小桥野店, 显示出幽绝清空之景, 此情此景是诗人所要追求的理想归隐之地。苏轼还在大量诗歌中表达了没有及时归隐的悔恨, 以及终将归隐山水的理想。“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书李时南所画秋景》) , “仰看云天真蓑笠, 旋手江海入蓑衣” (《西塞风雨》) , “明年兼与士龙去, 万顷苍波没两鸥”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四首》) , “飞鸢悔前笑, 黄犬悲晚悟” (《雨中过舒教授》) , “世间马耳射东风, 悔不多作长牛翁”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等, 都是体现诗人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

陶渊明可以说是中古以来隐逸的代表, 是后世归依自然、隐逸林泉的楷模。苏轼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反映在诗歌创作中, 表现出他效法陶渊明的倾向。苏轼不仅在诗歌中对陶渊明不问世事、悠然自适的生活表现出高度的赞赏与仰慕, 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寄黎眉州》:“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表达了要效仿陶渊明的理想。《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东篱理黄华, 意不在芳醪。白衣擎壶至, 径醉还游遨。悠然见南山, 意与秋气高。”闲适恬淡、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成为苏轼追求的一种理想模式。和陶诗一百二十首更是苏轼归依自然, 追求宁静生活的表现。

浓厚的生命体验使艺术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 获得诗意的超越。苏轼热爱生活, 更热爱生命, 由此, 他的诗歌作品弥漫着浓烈的生命气息。阅读苏轼的作品, 读者对生活的体验会更丰富, 同时, 生命的内在也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产生激昂向上的力量, 这正是苏轼体验生命并将之形于诗歌的价值。

注释

11苏轼.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 1986:1432.

22 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19.

33 苏轼.苏轼词编年校注[M].中华书局, 2007:275.

8.浅论苏轼婉约词的抒情与表现手法 篇八

一、抒情上,由“类型化”向“个性化”转变

首先,苏词中抒情主人公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统一。苏轼以前的婉约词多是“男子作闺音”,表现悲欢离合之情,创作主体不以自我的身份向人们讲述、吐露心迹,倾诉衷肠,而常常依托他人之声言志抒情,所以抒情主人公与创作主体是分离的。而苏词中的主人公就是创作主体自我。因而词中主人公常有男子,即使主人公是女子,那也摆脱了女性的温柔香软与婉转缠绵之态,而表现出一种男性特有的深沉蕴藉、含蓄沉着。他词中所写的女子一般没有传统婉约词中的女子的那种脂粉之气、卑顺之态和婉转之辞。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纯洁健康、活泼有朝气的少女。《洞仙歌》中的花蕊夫人也是一位美丽多情而又高贵优雅的女子。

苏轼在词中注重传达自我独特的感受和人生体验,表达自我人生追求、理想愿望及人生失落的抑郁和苦闷,表现自己人格精神,词中常以自我身份、自我口吻倾诉衷情,坦露自我心灵,剖白自己整个精神世界。所以他的词中常常出现“我”的字眼。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等。即使不以自我口吻抒发感情,那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则是词人感情的代言体。另外,东坡词常常感事而发,词中所表现的情感是词人为现实生活所激荡,心灵受到撞击,郁结于心中的不得不发的情感,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苏词的抒情也是个性化的。这类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满庭芳》(归去来兮)等。

其次,苏轼词中表现了其独特个性气质,自适的人生观态度。苏轼以前的传统婉约词人表现离情别恨,叹老嗟卑,常常沉溺于一己的痛苦无法自拔,词中浸染着浓厚的哀伤。可是在苏轼的词中我们找不到一丝浓得化不开的愁情和哀伤。即使是表现极度的理想失落、人生失意的苦闷之情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沉溺于一己的痛苦而不可自拔,并没有从精神上倾颓下来。相反,我们总能寻觅到他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后的超尘拔俗,潇洒飘逸,能寻觅到他通脱豁达、积极进取、直面人生的乐观向上的情怀。在词中他展现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士大夫精神世界。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词人与友人持竹杖登草鞋漫步林中,天色突变,急雨穿林打叶而来,友人惊慌避雨,而词人却安然前行,阵雨很快就过去,夕阳又放出光辉。词人告诉我们:不要被春天常有的阵雨吓到,只管笑吟慢步前行,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出没于风雨之中。瞬间雨过,回头看那刚才急雨萧瑟的来路,再看此时晚霞明媚的前程,也不必忧也不必喜,且安然走自己人生旅途之归程。翻阅苏轼的生平经历知他一生沉浮不定,历程坎坷。但是,他为人豁达,心胸开阔。遭贬、入狱等的苦难和不幸他都能直面正视,这首《定风波》就是有力的证明。全词旨在表达“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不介意外在环境的变化无常而一意前行的开朗豁达的心胸、乐观坦荡的襟怀、旷达通脱的情怀。这里的风雨显然有两层含义,它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人生中的风雨。不论是何种风雨,身处风雨中能如此潇洒、飘逸,恐怕只有在苏轼的笔下才有如此个性化的表达。

苏轼在词中将“缘情”与“言志”二者结合起来。将其士大夫的人格修养融入词中,“改变词人戴着面具做人、填词的尴尬局面,让词人昂首立于诗人行列,堂堂正正做人、填词,人品与词品得到高度的统一和融合。”传统的“缘情绮靡”的艳词,到了苏轼手里,竟将它作为一方展示自我身份,呈现自我内心世界,抒发自我性情襟怀,张扬个性的舞台,真可谓是前无古人。

二、将诗歌的表现手法引入词中,丰富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

苏轼以其多方面的才能来创作词,因而表现手法相对于传统婉约词而言有了较大发展。他以诗为词,将诗歌的表现手法引入词中,使词的表现手法趋于完美,富于变化。

使用诗题和小序。苏轼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之体,为对词所抒之情、因何而生发,作一必要交代和说明,苏轼在词中像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而且词的题序与词本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苏轼词中的题序有的交代了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指出词中情感的指向。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小序就交代了词人在中秋月夜怀子由。有的词题和词序用来纪实,词本则重抒发由其事而引发的情感,题序与词本二者相互补充。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的词序。

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又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法。如,《西江月》中的“障泥未解玉骢骄”这一句就是用了晋人王济善解马性的典故,《少年游》中的“恰似恒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这一句中的“画梁”“双燕”也是诗家常用的熟典。类似的例子在苏词中还可以找出很多,这里不一一细数。

借鉴诗歌的寄托手法,词中多有兴寄。如,《贺新郎》中以美人、榴花作象喻,寄托怀才不遇、韶光易逝、美人迟暮之悲。《卜算子》中借孤鸿寄寓自己虽处困厄但不屈身随人的孤高自洁。《水龙吟》中借杨花的“抛家傍路”寄寓自己贬谪黄州时的孤独、寂寞、漂泊之感。另外苏轼也将自己的感情寄予大自然的山水景物中。

以诗为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苏轼以诗为词,突破词必合乐的传统观念,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常打破词律的束缚,写出内容健康、形式清新、自然流畅的作品,为宋代词坛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苏轼词中还使用多种修辞,如比喻、拟人、烘托等,而且常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表现手法多样,刷新了传统婉约词较单一的表现手法。

苏轼完全改变了传统婉约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为传统婉约词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道路。他对婉约词的革新和发展同他所开创的豪放词一样,对词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9.苏轼的旅途作文 篇九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题记

宫城内一道轻轻的敕令,汴河边一只破败的小木舟,不知当时是何气候,但想来该是深秋。苏轼延伫河边,苦望着萧索凄柔的潺潺流水,最终,踏上了厄运的谪迁之途。

作为一名臣子,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而左迁异地,哪怕是苏轼,也没有理由不痛苦的。遑论被贬只因一首诗,一桩无中生有的乌台诗案。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被朋友背叛,苏轼必然是痛苦的。他曾经的好友章淳,一朝得势,成为宰相,却将苏轼推向环境艰苦没有光明前程的远方。但是,苏轼并没有表现得很悲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想告诉所有人,自己的心并没有被打倒。他约会朋友,纵情山水,排遣心中的苦闷;又一心为民,造福百姓,在地方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人们就都说苏轼是个豁达的人。

其实,豁达也就是装出来的。苏轼会装,会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将贬谪之路看做一趟旅途,装着装着,内心就真的释然了。每个人都是如此,你是否豁达,关键在于有没有强迫自己去笑的勇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当苏轼想起自己已故的妻子时,他便再也没有办法强迫自己笑了。他可以不计较政治上的失意,但他不能忘记自己妻子的美丽温柔,贤惠善良,他忆起她每一个充斥着笑与爱意的眼神,在这千里孤坟的上空,顽皮地灵动着。他想知道究竟哪一颗星才是她的化身,可是他却无法知道,于是他只能珍惜现任的`妻子。他们的生活很悠闲,以至于为了家里耕地的水牛的病操心。虽然很多事都只能自己做,但恐怕她是高兴的,因为她能得到苏轼倾注的全部的爱,苏轼的旅途也因此而更加美好。虽然山道崎岖,雨路泥泞,苏轼行走得很艰难,但他对待自身境遇的豁达以及对每一份情感的珍重,正在使雨势愈小。天边飞架起一道彩虹,似是沟通此岸与彼岸的桥梁。

现在想来,时候或许也并非是深秋,苏轼踏上小舟,走上了一步步通往彼岸世界的旅途。

10.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篇十

很多人都知道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流芳百世,他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可他们只知道他的作品,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为什么说他是文学家?因为如果只说他是一位诗人,但他在写诗方面的造诣是非同凡响的;如果只说他是一个词人,可他在最作诗方面的才华也是无可否认的,所以说他是文学家是最为恰当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眉州人,曾经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后来因党争而多次遭遇贬职。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三苏”,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都是宋诗的代表;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皆是宋词的先锋。

苏轼的诗、词在风格上与李白、李清照等名人大不相同。李白一生崇尚自由,因此他的诗总是感情炽热,充满丰富想象和鲜明形象,浪漫而自然;李清照晚年凄凉,故而她的词大都是弥漫着颠沛流离的悲惨氛围。苏轼则不同,在战争不断,杀戮甚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多首风格豪迈,具有无限英雄气概和雄心壮志的不朽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苏轼作为一代忠臣想要为国效力的真挚心意:酒已酣胆尚开气更壮,鬓边增添几根白发算得了什么?何时能像云中太守那样再受重用,立功边疆?那时我便要亲自挽雕弓如满月,望西北,射下天狼星。苏轼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不但在豪放风格领域大胆开创,抒情、委婉的风格也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花儿清香、月色朦胧,楼台里传出轻柔而细微的歌声。庭院里秋千的影子沉寂在夜幕之中,都产生一种隐约而别致的美。

11.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 篇十一

从苏轼民本思想中

看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重要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要点。民本思想作为苏轼精神世界的一大支柱, 贯穿了他的一生,也影响了他的政治命运。在苏轼的执政理念和文学创作中,闪烁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光辉,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高点要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粹。苏轼生活的时代,是儒道释三教大融合的时代,作为文人学士来说,其处世立身之本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的,兼容并蓄其他思想。我们将苏轼的有关民本思想的言论和古代先贤的有关论述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如:“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民可近, 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苏轼和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思想家,包括他之前的孔子、孟子、管仲、董仲舒,特别是与他同时代的程颐和以后的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等有很大的不同。他没有开宗立派,也少阐述系统的学说理论,但他真真切切是一位民本思想的继往开来者,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苏轼的民本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要义的继承,在文学上更有新的发展。无论他在政治生涯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管他是在朝为官,还是为政一方,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被诬贬谪,他都心系百姓,为民说话,为民请命,为民办事。这是他的民本思想的表现,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传播方式家教家风文化的深刻影响。家教是人生天然而永恒的教育形式,是人生成长和社会化教育的必然环节。家风是家族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宗族特征的习惯风气,是每个人成长的精神足印。在中国,家庭、家教、家风对人们的文化教育、道德伦理、人格养成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文化传承方式,升华为中国特有的家教家风文化。苏轼受其家庭、家教、家风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在文学创作思想和从政理念方面,家学渊源给其烙上了深深的烙印。苏洵在科举道路上屡不得志,于是便退居山野。他在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前后,写了《权书》《衡论》《史论》等著名的政治论文,对当时的北宋社会现实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而苏轼,也仿苏洵的文章体式和写法写了政论和策论共50篇,其中对对付西北契丹的问题、惩治官吏腐败问题等好些社会问题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其启蒙老师母亲程氏有文化有教养,信佛,有善心,经常和他讲述历史上重气节的名士,讲述佛家以慈善为怀,爱护生灵,尊重他人的道理,使苏轼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他从小就对“野人喑哑遭欺谩”的现象具有同情心,对“千人耕种万人食”的不合理社会现象有较为真切的了解。这是苏轼之所以能够形成民本观念的客观影响,也是家教家风文化的浸润。

三是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厚重广博、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作为一个文学家和大词人,苏轼比一般人更善于研究人、总结人,感知世态,由人及物,睹物思人,体恤民生,洞悉人性,洞察人心。多愁善感、激情澎湃的诗人是承载诗意、人性、民情的综合体。作为一个官吏,苏轼一生在朝廷任过高官,做过8个州的太守,还流放过3个州,生活阅历、执政经验非常丰富。这样,他就能站在较高层次上来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因而对民间的疾苦有理性的认识。这样由“人”及“民”,到“民本”至“民本思想”,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民本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人文逻辑脉络。

苏轼民本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要学习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苏轼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千古一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又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前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判断充斥激荡,这在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世界的年代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彻底否定中华文化,必然导致失去自我,失去自信,失去独立自主,导致民族自信心被摧毁。一个不尊重和不敬仰自己祖先的民族,是没有根基和凝聚力的。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周纲《苏轼九章》这样写苏轼:“四十年,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凡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爱戴感念,世代相继”。苏轼爱民为民,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人称“苏贤良”。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古已有之的为官之道。作为执政的共产党人,对这样的古训自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正因为如此,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归根于人民的幸福,是执政的核心要义,也是执政者政绩观的全部概括。今天为官一任,执政一方,既要按党的纲领的规范引领,又要感受古人为官作为的启迪。所谓政绩观的核心还是群众观的问题,是处理好群众的得失和个人得失的问题,处理好“绩”中有“民”和“绩”中无“民”的问题。所以为官施政必须坚持群众观念,真正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勤勉操劳,久久为功,政绩也就自然显现其中。

12.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 篇十二

悼亡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唐风·葛生》从葛藤写起, 动人心弦, 写两相分离各自独处的忧伤, 写亡人的独处无伴, 亦写生人的孤独无亲, 读来倍感神伤。这首诗被后世认为是“悼亡诗之祖”, 堪称我国悼亡诗的滥觞, 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绝唱, 可以穿越时空, 化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期许, 时至今日一直被奉为悼亡诗经典。到了魏晋, 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开创了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 中国古代文学才开始有“悼亡”一说, “悼亡”二字也成了悼念亡妻的专用词。到了南朝, 沈约的《悼亡诗》可谓清怨哀伤, 悲怆靡加, 对后世以离别哀亡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沈约把南朝之前作品的“哀而不伤”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随着诗歌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的唐代, 悼亡诗也出现了新的佳作, 例如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言情而又不庸俗, 悲伤而又不低沉, 极为扣人心扉, 感人肺腑。其悼亡诗用笔极妙, 意境极高, 抒情强烈, 瑰丽而又不浮艳, 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 堪称悼亡诗的绝唱。宋代悼亡词的绝唱当属苏轼《江城子》, 豪放大家的婉约词别有一番滋味。到了清代, 纳兰性德悼亡诗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 其悼亡词幽艳断肠, 细腻婉约, 独树一帜。作为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 苏轼推翻词必香软的樊篱, 突破词卑诗尊的惯例, 开拓词境, 使词无事不可写, 无意不可入, 将词提升到与诗歌同等地位, 词亦具备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苏轼是首创以词的形式写悼亡这一内容的, 以一曲《江城子》将悼亡词推向了顶峰。在此之后只有清代的纳兰性德所创作的悼亡词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一宋一清, 时代迥然, 风格却不尽相同。

二、异中有同

纵观两大词人年代相隔甚远, 创作风格迥异。若按照“豪放、婉约”二分法, 则东坡当属豪放词派, 容若则是婉约词派。他们所创作的悼亡词理应有所不同。有怎样的不同之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1.词中浸透的思想感悟和人生沉淀不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屡次被贬, 宦海浮沉, 可谓大起大落, 颠沛流离而又漂泊不定的生活不仅让他疲惫, 而且让他豁达深沉。经历磨难和考验后是对人生历练的感悟, 是成熟, 是豁达, 是大气豪放下的真挚深沉, 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他的悼亡词中浸透了人世沧桑感悟, 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仅是对亡妻的真挚思念, 而且是十年官场沉浮的感慨。悼亡之中有对自身遭遇的感叹, 生死契阔, 一别十年, 无尽的思念早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之中, “不思量自难忘”, 感情真挚, 情真意切。两处思念, 王弗应孤独无依苦苦思念与自己, 生者亦然,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恰恰是十年间他仕途起落的复杂感慨, 不仅诉说了对亡妻的悼念, 而且有对自身的自悼和感慨。这种生活上的艰辛, 这种人世的艰难至亲至爱却不在身边, 更加深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由此我们可见苏轼的悼亡无形之中已经融入了其人生感悟, 这是经历后的沉淀, 亦能显示苏轼的悼亡真实、真挚。纳兰性德出身名门贵族, 地位显赫, 衣食无忧, 仕途一帆风顺, 与苏轼那种仕途波折完全不同, 相反家世的殷实、仕途的坦荡却成为他难以摆脱的枷锁, 使他身在其中倍感压抑和束缚。现实的优越、富足与纳兰一直追寻宁静自由的精神家园恰恰相反。爱妻卢氏的过早离世无疑给纳兰以沉重的精神打击, 让他倍感世事变化无常, 同时也激发了厌世之感。在他的词作中时时流露出一种幻灭的悲哀, 无尽的忧伤。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无不体现出词人对人世无常, 人间无味, 乃至关于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深沉思考。与苏轼不同之处就在于纳兰由于出身高贵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磨砺, 当他在受到重大打击时往往找不到出路与精神的寄托, 只能借助于词排解心中无尽的苦闷和悲伤, 他的悼亡词就彰显了一种华贵的悲哀。

2.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悼亡词特殊的书写范围决定其情感基调是哀伤低沉的, 其主要特点是婉丽凄清。李煜的“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元稹的“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日哀”、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无不浸透着凄切哀婉。纳兰容若的好友顾贞观曾经这样评价容若的悼亡词:“容若词一种凄婉处, 令人不忍卒读, 人言愁, 我始欲愁。”这句挚友的话表明了纳兰容若词作令人肝肠寸断、婉丽凄清的特点, 其字里行间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意幽思, 道不尽欲说还休的柔肠悲歌, 一种魂牵梦绕镂骨铭心的追念相思之情, 如断肠之曲, 摧人心肝, 读来不免使人荡气回肠, 凄美之感充盈其间, 久久不能自已。纳兰悼亡诗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感情的万事万物,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选择, 我们恰是透过这些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的。纳兰悼亡词中的意象凄淡灰暗, 凄冷哀伤, 比如常见的意象如青衫、斜路、蔓草、空阶、重泉、清泪、椒浆、纸灰、斜阳、秋坟、西风、黄叶、残阳……诸如此类的意象举不胜举, 比比皆是, 这些意象使词作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中, 让词具有一种凄清的意境, 透露出词人悲凉伤感凄清的真实情感。其次是词作的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纳兰词当属婉约派, 婉约词之境界大都哀婉凄清, 缠绵凄婉。容若的词不失这样的特点, 而且更胜一筹, 独具特色, 我们总是于不知不觉中为其所营造的凄切哀怨的情景所感动, 让心灵为之震撼。

苏轼一生经历颇丰, 情感、官场、人世的沉浮变故, 深刻的人生思考让他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 痛苦、愤懑、消沉的情感经历早已化为对痛苦的超越和对苦难的傲视。这些都是纳兰性德没有的, 相比之下苏轼的悼亡词更多出一分深沉和冷静。苏轼的悼亡词吸取豪放词与婉约词的特性, 独具一格, 用真挚质朴的语言写尽爱的深沉, 夫妻间平淡真实彰显感情深厚。苏轼在婉约词融入了豪放, 柔弱深情中感受的是内心坚强。而纳兰的悼亡词则是彻头彻尾的婉约, 是婉约中的婉约, 是一种由内而外深深的发自肺腑的柔弱凄切。同样的丧妻之痛, 苏轼的思念化成和呼吸, 吃饭一样正常, 自是不会忘记, 可又不会挂在嘴边, 埋藏心底, 由痛至淡, 爱情是埋于心底的力量。苏轼在《江城子》中始终将王弗看做是一个存在, 只是这个存在跨越生死, 阴阳相隔, 二人亦是相互思念, 这种爱最终超脱世俗, 淡然处之。苏轼的情感深沉大气也炙热也平淡美好, 是一种超然的情感。纳兰性德呢?一直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 不能自已。特有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任由痛苦蔓延.最终也没能挣脱, 可谓哀感绝艳。一句话, 如果苏轼的悼亡词是豪放中的婉约的话, 那么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便是婉约中的婉约。

尽管如此, 两人的悼亡还是有共同之处, 比如手法上注重白描, 自然和不事雕饰。所谓的自然就是语言表达上, 不雕琢, 不刻意, 纯任性情, 无论写景, 抑或抒情, 都发自肺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 以自然之舌言情。”徐乾学也称赞仗纳兰的词“清新秀隽, 自然超逸”。无论是纳兰的悼亡词还是苏轼的《江城子》都是以感情真挚取胜, 不以其辞藻华丽, 刻意雕饰取宠, 用语自然清新。纳兰的《青衫湿遍·悼亡》是纳兰性德于卢氏离世半月后所作的第一首悼亡词, 上阕回忆了妻子病逝前带病在灯下做女红的情景, 自己便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自己想到平日里胆小的妻子连空房都不敢独留, 如今只有梨花之影相伴情景, 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悲痛的情绪。下阕通过墓地丧礼的叙述, 表现出对妻子的深切悼念和相思之情。词作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和最普通的事物, 写词人思念亡妻的真挚情感。写场景时不修饰, 以白描为主, 恰恰是这种最自然的感情最让人潸然泪下, 真可谓字字含悲。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感情深挚, 上阕写深沉的相思, 下阕由现实转向梦境, 词人在写幽梦还乡的情景。用的是白描的写法:在一个平常有宁静的清晨, 在一间带着轩窗的小屋子里, 早起的妻子正对着镜子梳妆。没有过分的刻画只是一个让人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情景。相聚时刻, 四目对望心中千言万语化作无语的凝噎, 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无修饰之语, 情感真挚动人。此景此情, 以白描的手法, 抒写深情, 自然亲切。

三、差异的原因

两人的差异显而易见,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因素。

首先, 不同的时代和迥异的人生经历。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 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皆是文豪, 由于家庭的熏陶和自己的努力, 苏轼自小才智过人, 知识渊博, 他关心时政, 有兼济苍生的雄伟抱负。不幸的是, 步入官场便陷入北宋的党派之争, 仕途上屡屡受挫, 正如其诗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贵的是, 苏轼并没有一味消沉, 有的是豪情奔放和看尽人生的豁达。他的一曲《江城子》是悼念亡妻, 也有自悼, 向亡妻诉说自己内心苦闷的同时, 自己的积郁苦闷也得到排遣。苏轼没有在悼念中消亡甚至消沉, 却是在悼亡中寻找到了安慰, 痛定之后, 冷静之后继续前行追逐自己的梦想。

纳兰性德生于康乾盛世的太平年代。身为权相明珠之子, 才华出众, 文武双全, 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封为御前一等侍卫, 出身豪门, 从小锦衣玉食, 仕途通达。纳兰一生没有经历苏轼那样的仕途坎坷, 他犹如温室中的花朵, 不会真正关心人间百姓疾苦, 只是更多考虑自己, 关注自我。这些体现在词中便是那种雍容华贵的忧伤。婚后三年后卢氏与世长辞, 更是留给他亘古不变的悲伤。尽管生活优越, 但他并不快乐, 加之多愁善感的性格, 这位满洲第一词人3l岁就英年早逝。

其次, 迥异的性格和情感沉淀。作品是词人性情的再现和文人性格的反映, 苏轼和纳兰性德在性格的迥然差异必然决定两人完全不同的词风。苏轼受儒家、道家和佛教多种思想的影响, 性格豪放, 乐观旷达又超尘脱俗, 一生仕途坎坷仍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密州出猎》、《赤擘赋》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苏轼性格中奔放的一面。《江城子》由伤痛入笔, 却又从伤痛中得以解脱, 这就是苏轼, 因为他有常人没有的胸襟和气魄。相比之下, 纳兰性德就没有超脱, 他天生敏锐, 性情多愁善感, 有着常人没有的感悟力, 对感情过于执著, 对爱妻的离世耿耿于怀, 放不开, 也看不透, 始终无法走出丧妻的悲痛, 自然也无法超脱, 无法像东坡那样上升到社会政治的高度, 自然也无法忘记伤痛, 超尘脱俗。

苏轼是真正意义上悼亡词的开创者, 纳兰性德是继其后写悼亡词最多的文人, 纳兰是东坡悼亡词的忠实传承者, 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将悼亡词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潘荣江.浅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特色与成因[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 2007 (3) .

[3]张鲁明.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比较.文学教育, 2008.

[4]因无端之事作有关之想——小议纳兰性德悼亡词[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8 (3) .

[5]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13.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篇十三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爱好美食的造酒实验者;一个诗人、书法家和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徘徊者。但我认为,他是一个潇洒的人。

潇洒是具体的,是苏轼在生活中面临挑战时的表现。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潇洒的人,他被贬黄州时生活拮据,但他一点也不怨天尤人。他自己开荒种地,还引以为荣。他那时很钦佩唐朝诗人白居易,白居易被贬时曾作《步东坡》。而现在,苏轼的这块地正好在黄州城东门外,于是他就给这块地取名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这,就是潇洒!

苏轼还很很会苦中作乐。黄州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这并没有难倒苏轼这个潇洒的美食家。在黄州他发明了东坡肉和东坡羹这两道廉价美味的菜肴,还写了《猪肉颂》和《东坡羹颂》来讲如何制作它们。有了肉、饭、菜,还缺一杯酒。苏轼还按照朋友杨世昌道士提供的秘方酿酒,并作了《蜜酒歌》一首。这,亦是潇洒!

苏轼能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勤勉生活,也能在艰苦的环境里自得其乐,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潇洒的人生态度何尝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4.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篇十四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出生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亲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是一位豪放派的诗人。

还记得那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哇!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将那威风凛凛的将军英姿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似乎马上就会浮现在眼前,真是栩栩如生!品味苏轼,不由得涌出一股敬佩之情。

苏轼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文学家,书法家。他的性格幽默风趣,乐观向上,不被逆境所困,与苏小妹,佛印二人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有一次,苏轼闲来无事去金山寺拜访佛印,但他不在,一个小和尚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这个故事令人捧腹大笑,更使人赞叹小和尚的聪明机智。

苏轼还是个书法家,他的书法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轻重错落,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给人视觉上极其强大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令人感到苏轼独特的性格特点。

15.苏轼的审美趣味 篇十五

苏轼便是这个审美趋向的典型人物。他身为北宋文坛的泰斗, 却从未有过如韩愈那种“好为人师”的不可一世;在艺术上, 则用实践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张, 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 不似孤峭, 也非沉郁的质朴无华, 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思想基础, 依然是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 “若人求佛, 是人失佛;若人求道, 是人失道……唯取你真正本如。要眠则眠, 要坐即坐, 热即取凉, 寒即向火。”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 重要的不是焚香礼佛、坐禅念经的外在形式, 而在于向内心的探索。苏轼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 便出现了“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的说法, 说明文章是丰富感情的体现, 而这种思想感情如喷泉涌地, 随物赋形, 而行文也是如同泉流一般, 如地形允许, 便一直流下去, 而一旦收敛停止, 即意味着或泉流已竭, 或地势受阻。所以, 苏轼的作品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宋时已有人指出这点, 可以说, 是他对自己理论的实践。

这种风格的另一体现, 是苏轼将“平淡”解释为是“绚烂之极也”, (见《与二郎侄》) , 而这种平淡, 还应该包含“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的丰富内涵。他的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说明了这种审美趣味, 一是写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岂非说明最美的审美对象, 正是姿态横生的自然存在。另一首是写李花, “不得梨英软, 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 淡伫更纤秾”。在东坡先生的眼中, 纯白的李花虽然没有其他花卉的绚丽色彩, 却是更强烈、更浓烈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这不正是平淡为绚烂之极的生动写照吗?这种美学观念给后世极大的影响。曹雪芹先生就在《红楼梦》中让他笔下的人物, 写出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绝妙好辞。

苏轼先生在评人论文时, 也贯彻了这种美学观点。在黄州, 他是一个待罪的不自由的官身, 可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自称“闲人”;在《方山子传》中, 他称颂一个任侠居山, 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在当时的“太平盛世”中, 把这样的人当作理想的人格标本, 明显地与其作品一样, 是一种退避社会, 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

所以, 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 就只有陶渊明最符合苏轼的美学标准了。他那“心远地自偏”的处世哲学才是苏轼最为加以注目而赞叹的。整个南北朝, 陶诗并不被很看重, 终唐之世, 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目。直到苏轼, 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位。《苏东坡全集》里, 和陶诗的作品就有120 首之多。他发现了陶诗那种“此中有真味, 欲辨已忘言”的诗歌真谛, 和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 认为是美的极致, 艺术的顶峰。之后, 陶渊明的地位被确立, 陶诗也以苏化面目流传下来。鲁迅曾指出这一点, 可是, 千年来, 人们只关注“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飘逸潇洒, 而忽略了“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 不正证明了禅宗的影响力么?

【阅读指津】 在学优而仕的封建社会, 苏轼既严正又平和, 既坚持了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传统人格理想, 又保持了诗化人生、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即禅宗思想, 并将两者融为一体, 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苏轼不仅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一种在类似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典范, 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他词中的禅宗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苏轼的审美趣味》一文不难, 脉络也是清晰的。文章首先简述了禅宗审美兴起的背景, 自然地引出禅宗审美的代表———苏轼。主体部分依次介绍了禅宗思想对苏轼作品风格、文学理念、评人论文方面的影响, 最后论述了苏轼这种审美趣味对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定位所起的作用。

本文是论述和评价人物思想的社科文, 所以要注意区分文中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哪些是所介绍的人物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例如, 就文章第二段出题“苏轼既反对韩愈的好为人师, 又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 一眼看过去是对的, 但仔细对照原文, 我们可以发现, 韩愈的好为人师, 不过是作者带有戏谑的一种表达, 跟苏轼无关。还要注意出题者可能偷换概念, 比如, “在 《方山子传》中, 苏轼称颂一个任侠居山, 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 正如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样, 这是他被贬黄州后一种对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的流露”, 出题者就是把文中“退避社会, 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这一点换成了“对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 退避社会不一定代表着对社会现实的消极, 而且, 生活态度与情绪, 一个稳定, 一个偶然, 是不能替换的。

刚才讲到的都是细节问题, 同学们只要仔细阅读原文, 对照原文即可。但本文的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苏轼审美趣味与禅宗有何关系。

这个问题是对全文提问, 需要综合来谈。首先要从文中搜索出禅宗的相关信息, 提炼出禅宗的观点, 然后再来谈禅宗的思想是如何影响苏轼的审美趣味的。禅宗主张“心即是佛”, 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 内心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苏轼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 文章诗作皆由心所出, 由情所发, 源源不绝, 无穷无尽, 所以, 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禅宗还强调自然安适, 所以苏轼认为平淡的自然的东西, 并非黯淡无光, 而是另一种别样的美丽;他还赞赏那种悠闲自在, 任意逍遥山水间的人生态度, 因此他特别推崇陶渊明, 认为陶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 认为是美的极致, 艺术的顶峰, 苏轼发现并确立了陶渊明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读文章、做题的方法林林总总, 不一而足。为了节约时间和抓住重点, 读文章要善于借助“标志语”。除了借助“角度性标志语”, 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 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 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 尽可能不偏移信息区, 不漏掉信息点。另外文题比对, 筛选判断信息也很重要。读文和查找阶段, 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 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 是确定做题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

16.大文豪苏轼与中医药传播 篇十六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在少年时期即对医学有浓厚兴趣,在读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读了不少当时的医学书籍,如《伤寒论》、《千金方》、《别药性论》等。步入政坛后,他利用在朝为官的有利条件,收集了不少宫廷秘方;王安石还曾经把宋神宗治疗偏头痛的白萝卜汁加生龙脑少许的秘方传给了他。同时他还向医家、僧道、民间甚至亲朋好友等征集药方、秘方。他曾经向当时名医厐安时借医书研读;向杭州寺院一位80岁老僧学习以生姜为药健脾温肾;在海南,向当地群众学习用野草“倒粘子”治疗夏痢,并自己炮制成丸剂,治愈了自己的“小便白胶”。有的好友曾在他的恳求下把秘方传给他,并让他发誓不外传,但他往往违约传给需要的人。由此看出,他挚爱医学,广采众方,并不只是为自己治病,而是“济世活人”、“民生为重”。

根据史料记载,苏轼对医药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官不忘为民防疫疗疾

苏轼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大理寺评事,下放到凤翔县任签书判官,是掌管文书类的小吏。看到凤翔地处偏僻,缺医少药,便把他在京时抄录的太医院《简要济众方》5卷重新书写出来,张贴于市,以供民众抄录使用,受到民众称赞。

回京之后不久,苏轼因抨击时政,被贬官到黄州,实际上是闲职。其间黄州瘟疫流行,他专程到眉山拜访了名医巢谷,寻求防治瘟疫之方。巢谷有一秘方“圣散子”,但拒不传授。苏轼再三请求,并指出这关乎民众生死,才得到巢谷应允,但要苏轼指江水为誓永不传人。苏轼得到这一秘方后,以为民解除瘟疫之害为重,将此方公之于众,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建立医疗场所“安乐坊”

苏轼做杭州知府时,当时杭州瘟疫不断发生,苏轼看到病人治病有困难,就提出建立一个医疗场所。除了官府投资和募捐外,他还慷慨解囊,从个人积蓄中拿出五十两黄金,在城内建了一座名为“安乐坊”的场所,开始由僧人主持,以后又由医生负责,为病人诊治疾病,还负责照料、护理。这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几所医疗场所之一,是我国较早的医院的雏形。据记载,三年之中,“安乐坊”就接治病人近千名。

传播医学知识 反对迷信和愚昧

面对愚昧迷信苏轼极力反对。被贬到海南时,他见当地不少人信巫不信医,杀牛求神来治疾病,他十分痛心,写道:“病愈则归德于巫,不愈则称神怒,人牛皆死而后已。”他遗憾“自己莫能救”,就写信给柳子厚和其他政界人士设法制止。有次与欧阳修交谈,欧阳修讲到,有人乘船遇风摔伤,认为被舵手汗渍染的舵牙上刮掉的粉末喝了可以治愈。苏轼说,如此讲来,以笔墨烧成灰饮者可治昏惰,喝伯夷之盥水可治贪,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二人因讽喻如此荒唐的治病之法而抚掌大笑。在《与程正辅书》中苏轼透露,一次他的痔疮复发,不得不休粮断酒肉,忌酱菜盐酪好几天,可是一点也不见好转。于是,他就查询医书药典,对着症状自制了茯苓面(将白茯苓去皮,研成末,再用蜂蜜调匀用少量晒干后的黑芝麻与茯苓粉混合而成),食用后痊愈。

应用医药治病强身

苏轼收集医药知识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应用。他主张有病应求医,要详告自己病情,提出:“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不以困医为事,而病常愈。”

苏轼还热心向别人介绍治病之法和用药之方。在黄州时,他听说天文学家苏颂坠马受伤,立即抄录家传接骨丹药秘方,派人送去,并注明用法。不久又介绍名医庞安时为其治病。有位姓袁的同僚患足疾,他寄去药方,并告之药物真伪鉴别之法。他与书画家米芾结交后,向米芾介绍自己保存的服松脂之法,并告知此法“可坚齿、养颜、乌髭也。”对友人如此,对政敌也不例外。有位名叫章惇的官员,多次弹劾苏轼,欲致他于死地。而章惇要外贬至海隅时,苏轼给其子写信,介绍海隅生活注意事项,并抄录自己撰写的《续养生轮》部分和白术方,作为防治疾病之用。这说明,苏轼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医学知识的。

收集整理医学资料 著书立说传世

苏轼在文学著作等身的同时,还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个人体会,撰写了不少医学专著。如有《苏学土方》一书,后来人们把该书与医学家沈括的《良方》合编成为《苏沈良方》,在我国医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还编有《养生说》、《问养生》、《续养生论》、《养生偈》等,还有不少关于健身、营养等方面的文章,均有独特见解,与现代保健观念相吻合。如在《教战守策》中,他分析了王公贵人对寒暑之变“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而寒暑入之矣”。而劳动大众饮露餐风,抗寒冒暑,吃苦耐劳,“一蓑风雨任平生”,则筋骨肌肤强健。苏轼主张饮食要定量有节,反对暴饮暴食,“稍饱则止,不必尽器。”倡导多吃蔬菜,少吃肉食。他提倡适当运动,特别重视精神情志的调节。在《论修养寄子由》中,苏轼强调养生必须无思无念,悠游自得,顺应机缘,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开朗。

当然,苏轼并非是医学专家,再加上受时代局限,其有些医学论述特别是一些方剂也有不准确、不科学之处。如对“圣散子方”,用来防疫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苏轼不以严谨的方法考查此方的寒热偏性及用药宜忌,而对此方之功效大加渲染,认为“以此治疾,百不失一”,“真济世卫家之宝也”。其实,这种药方适用范围有限,怎能说成是万应灵药?由于苏轼的拔高,造成滥用,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又如苏轼诗中虽有“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之句,但他对炼丹服石养生和“辟谷之术”还是信服和宣扬的,结果是违背科学、吃了苦头,为害匪浅。在这方面,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瑕不掩瑜。纵观苏轼在医学领域的活动,对宋代提高医学的地位,使宋代文人竞相旁涉医理产生了有利影响。苏轼以政治家、文学家的身份挚爱医学、涉猎医学、传播医学,起到了医学家难以起到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

17.有关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十七

桥上的花再一次开了。

而我,终于遇见了你。

只看见,青青的竹杖,绿绿的芒鞋,以及被雨淋湿的衣裳。你的笑容从容洒脱,幽然超俗,你的眼神,更是令人心动,秋风碧水泛清波。

真想问你一句:“难道你不埋怨世俗吗?难道你甘心被贬吗?你不想成就你的人生吗?”

我早已猜到他的答案,他早已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罢了。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东坡的一生极坎坷:爱情受挫,仕途受阻,政治上受拖累,无尽的冤屈无处伸。

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心如风,神如风,自然如风般生活。乘风而来,又乘风而去,留下不朽的文采,在历史舞台上闪闪发光。

转眼,千年已逝;转眼,你已白发苍苍。任由大江东去,只留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愁。

你是如风的男子,有如风的心,你用你生命的精华,舞出绚丽的舞姿!用刻刀刻下你华美的舞姿,让后世仰望你,你的豪放成为北宋的一道风景。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8.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十八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贡献概述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突出成就

(1)变俗的柳永新声为雅的士大夫抒怀。

对柳永的慢词一方面改革,一方面超越。其一,变俗为雅。 其二,变婉约为豪放。

一扫过去词坛上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代之以纵横捭阖,意境博大的豪迈气象。

(2)以诗为词。

其一,以诗的内容入词。

苏轼在词的题材上有很大突破,从整体上改变词以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为主体的特征,而开始以士大夫抒情为主体,是题材上一次质的飞跃。

其二,以诗的境界入词。

以往的词内容多局限在花间、樽前、闺阁,词境小、狭、深;而苏词则以开阔高远的境界入词,把词从景到情都塑造成壮观的风格,故苏词表里俱刚大。在词史上,李煜柳永对词开阔之在深,苏词开阔之在大,故词境之大自苏轼始。

其三,以诗之音节、气势入词。

苏轼所创制的豪放词刚劲粗宏,具有阳刚之美;其音域宽广,可放声高唱。

(3)突破词律。

19.苏轼的作文:与苏轼的对话 篇十九

随着局势的变化, 王安石在变法实施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需要检讨的地方, 如他为人过于执拗, 不善于团结大多数, 致使一些支持者渐行渐远;某些新法矫枉不免过正, 形同弊政, 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有些改革分子好大喜功, 轻躁冒进, 为世人所讥;一些贪墨之徒乘机中饱私囊, 割剥百姓, 为害甚烈;而宗室、外戚势力的反对之声, 也很强烈。

面对如此强大的阻力, 皇帝的态度也开始动摇。有一次, 宋神宗把王安石找去, 说有人议论他“不晓世务”, “不怕天变, 不听人言, 不守祖宗规矩”, 王安石坦然回答:“认真处理政事, 就是应对天变, 征询臣下意见, 就是广听人言, 至于祖宗的老规矩, 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嘛!”

熙宁七年 (1074年) , 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 (今山东诸城) 太守。

作为密州的“一把手”, 苏轼视民如伤, 与治下的百姓忧乐同心。大旱时节, 他与父老们一起祈祷求雨;春荒时节, 他与众乡民一样挖野菜充饥。而此地纯朴浩荡的民风, 更使他精神振奋。

当苏轼在密州围猎的时候, 王安石也在朝廷遭到了“围猎”。那时候, 河北大旱, 飞蝗遍地, 庄稼绝收, 灾民流离失所。监安上门郑侠别有用心地绘制了十二幅《流民图》呈给皇帝, 说旱灾是变法造成的, “去安石, 天必雨”。皇帝的祖母曹太后、母亲高太后, 也哭哭啼啼, 逼他放逐安石, 废除新法。面对这种情形, 当初激昂慷慨的王安石, 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起来。数年呕心沥血推行新政, 饱受风雨摧折, 消磨了他的锐气;亲朋好友们的冷淡疏远, 更使他百感交集。他感到累了, 倦了。熙宁五年 (1072年) , 欧阳修在颖州去世。欧阳修早年对王安石有知遇之恩, 晚年不赞成《青苗法》, 上书表示反对, 与他的关系也疏离了。此后, 疲态毕现的王安石多次上书求去, 神宗犹豫再三, 允准他暂时“离岗”, 出知江宁府。

此后, 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慧卿等人领导。这两个改革派大佬, 却为了各自的利益, 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势同水火。吕慧卿是个野心家, 一旦大权在握, 便排除异己, 扶植亲信, 引起朝臣极大不满, “天下之人, 复思荆公”。朝野上下许多人强烈要求王安石“重出江湖”。皇帝一纸诏书, 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 重任宰相。

历经磨难的王安石, 似乎雄心依旧不减。此时的吕慧卿, 再也不是王安石的左膀右臂了, 反而处处掣肘, 攻击、排挤他, 公然为改革制造种种障碍。神宗震怒, 下令将吕慧卿赶出朝堂, 贬往陈州……

这时候, 王安石心头的改革曙光, 犹如夕阳余晖, 渐渐地暗淡了。

此后, 病魔常常临身, 王安石强驱病体去施政, 毕竟有些力不从心了。至此, 北宋王朝改革之巨轮, 伴随着刺耳的凄厉悲鸣, 缓缓地、无可挽回地滑入了历史的逼仄低谷里。

几个月后, 天上出现了一条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这本来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但在当时, 却被认为是严重的不祥之兆。保守派乘机大肆攻击, 说新法搞得天怒人怨, 山河变色。神宗皇帝心神不宁, 王安石徒唤奈何, 不知所以, 他似乎与生俱来的改革家的坚强信念, 也像彗星拖着的那些光闪闪的“太空粉尘”一样, 一点一点, 悄悄在宇宙间流失了。他的人生支柱, 慢慢地在尘世间倾覆……当此之际, 苍天再降惩罚,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 不幸病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情何以堪!爱子的早逝, 彻底击毁了他的人生信念。万念俱灰的王安石, 于熙宁九年 (1076年) 春天, 再一次辞去了宰相之职, 头顶一连串“荣誉称号”———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等, 永远离开了政坛, 回到金陵钟山之下, 过起了隐居生活。

到了元丰初年 (1078年) , 变法已进行了将近十年, 安石去后, 宋神宗从幕后走到前台, 亲自主持变法。这是他的不同凡响, 也是他的历史悲哀。他欲以一人之力, 挪动乾坤, 滚动历史巨轮, 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你是君临四海、富有万邦的皇帝老爷!神宗放弃了从前的经济改革, 转而进行官制与军兵保甲改革, 后世称为“神宗改制”, 但依然举步维艰。经年的挫折, 耗去了皇帝的心血, 也消磨尽了他的耐心。面对保守派的强烈阻击, 神宗雷霆震怒, 决心以强硬手段予以坚决镇压。他下令兵丁在京城大街小巷巡逻, 凡是非议新法者, 一律严惩不贷。曾上《流民图》诬蔑变法的郑侠, 以“嘲讪朝政”被下狱定罪。专制的铁拳越攥越紧, 打击最终落到了苏轼头上。

元丰二年 (1079年) 七月, 御史李定向皇帝告密, 说湖州知州苏轼心存怨愤, 公然诋毁皇上;御史舒亶把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呈给皇帝, 说无一句不是诽谤圣上;御史何正言也乘机煽风点火, 批判苏轼“愚弄朝廷, 妄自尊大”。

三个御史是否共谋“倒苏”, 人们不得而知, 但的确是三人成虎。神宗本来爱怜苏轼之才, 此时却把脸一翻, 命将苏轼罢官, 捉拿归案, 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到了生死关头, 才华弥天的东坡先生也乱了方寸。押解回京的路上, 为维护尊严, 他差点投水自尽;关进御史台大牢, 悲愤、绝望、屈辱、恐惧, 一起涌来。遥夜弥天, 生死茫然。苏轼这才明白, 逞一时之才, 泄一时之愤, 会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苏轼入狱, 天下震恐。爱之者奔走呼号, 千方百计营救;恨之者上蹿下跳, 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善良与丑恶, 表演得如此淋漓尽致。

在营救苏轼的人们中, 还有他昔日的政敌王安石。苏轼最终保住了性命。皇上依然爱怜其才。到了年底, 皇命下达:苏轼降职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安置黄州居住, 其实就是流放。苏辙知情不报, 贬官, 张方平、司马光, 及“苏门四学士”等人, 收受苏轼诗文, 各罚铜20斤, 共有30多人受到牵连。

20.苏轼的细致 篇二十

李公麟(号龙眠居士)是宋代杰出的画家,所绘之画,多为珍品,尤其是人物形象画,逼真传神。

他有一幅《贤己图》,画得非常精妙。画中一群赌徒围着一个小盆掷“骰子”,小盆正中的五个骰子都已显出点数,只有一个骰子尚在盆中旋转未定,围观的赌徒都盯着它。其中一个人着急地站起来,伸长脖子,将头俯伏到盆沿上,不只一双眼睛滴溜溜地随着骰子转动,还张着嘴疾呼,似乎全局胜败就在此一子了,神情逼真,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整幅画充满紧张气氛,人物表现惟妙惟肖,是李公麟人物画杰作之一。

后来,李公麟将这幅《贤己图》赠送给了诗人黄山谷。一天,黄山谷挚友,著名诗人秦少游来到黄山谷家作客。闲聊之际,当谈到书画时,黄山谷将自己收藏的书画取出观赏,秦少游特别喜欢其中的《贤己图》。反复观看,为画中的生动人物形象所吸引。但又对画中有些人物神态感到不解,便问黄山谷:“山谷兄是书画鉴赏高手,我想请教画中站立呼喊的那人在呼喊什么呢?”黄山谷虽善于鉴赏书画,但平常却很少注意到这种细节,两人反复琢磨站立的那人的表情,作出种种假设,但始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恰巧苏轼来访。还未等他坐下来,黄山谷便将画递给苏轼,请他解答。苏轼看了一下,不假思索地说:“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那站着的是福建人,他在呼‘六’。”黄山谷、秦少游大为惊讶。苏轼接着说:“你们好好看,盆中的五个骰子不是都现六了吗,站立的那个再喊出一个‘六’,正好得个‘满堂红’吗!至于为什么那人张着嘴喊‘六’!因为天下语音喊六字都是合嘴的,只有福建口音是张开嘴的,所以我判断他是福建人。”黄山谷、秦少游听了苏轼这样一说,连连点头称赞苏轼的生活知识如此渊博,平常在生活中连这样的细节现象都没有放过,不愧为“诗圣”。而李公麟对生活观察得那么深入细致,表现得那么准确,实在少见。

上一篇:药学专业考研英语自我介绍下一篇:机关作风整顿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