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兼容性测试(精选6篇)
1.网页兼容性测试 篇一
这是我总结多年的一个小文档,最近看见有人咨询浏览器兼容的问题,就贡献出来,
并不一定全,有的也可能不准确,比如新出的IE8、Chrome等都没有太多涉及,虽然最近做的一些项目也兼容了IE8、Chrome等,但都没来的及总结进去,后来就忘了...汗。大家一起慢慢完善吧。
javascript部分
1. document.form.item 问题
问题:
代码中存在 document.formName.item(“itemName”) 这样的语句,不能在FF下运行
解决方法:
改用 document.formName.elements[“elementName”]
2. 集合类对象问题
问题:
代码中许多集合类对象取用时使用,IE能接受,FF不能
解决方法:
改用 [] 作为下标运算,例: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inputName”)(1) 改为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inputName”)[1]
3. window.event
问题:
使用 window.event 无法在FF上运行
解决方法:
FF的 event 只能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使用,此问题暂无法解决。可以把 event 传到函数里变通解决:
nMouseMove = “functionName(event)”
function functionName (e) {
e = e || window.event;
......
}
4. HTML对象的 id 作为对象名的问题
问题:
在IE中,HTML对象的 ID 可以作为 document 的下属对象变量名直接使用,在FF中不能
解决方法:
使用对象变量时全部用标准的 getElementById(“idName”)
5. 用 idName 字符串取得对象的问题
问题:
在IE中,利用 eval(“idName”) 可以取得 id 为 idName 的HTML对象,在FF中不能
解决方法:
用 getElementById(“idName”) 代替 eval(“idName”)
6. 变量名与某HTML对象 id 相同的问题
问题:
在FF中,因为对象 id 不作为HTML对象的名称,所以可以使用与HTML对象 id 相同的变量名,IE中不能
解决方法:
在声明变量时,一律加上 var ,以避免歧义,这样在IE中亦可正常运行
最好不要取与HTML对象 id 相同的变量名,以减少错误
7. event.x 与 event.y 问题
问题:
在IE中,event 对象有x,y属性,FF中没有
解决方法:
在FF中,与 event.x 等效的是 event.pageX ,但event.pageX IE中没有
故采用 event.clientX 代替 event.x ,在IE中也有这个变量
event.clientX 与 event.pageX 有微妙的差别,就是滚动条
要完全一样,可以这样:
mX = event.x ? event.x : event.pageX;
然后用 mX 代替 event.x
8. 关于frame
问题:
在IE中可以用 window.testFrame. 取得该frame,FF中不行
解决方法:
window.top.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Frame”).src = “xx.htm”
window.top.frameName.location = “xx.htm”
9. 取得元素的属性
在FF中,自己定义的属性必须 getAttribute() 取得
10. 在FF中没有 parentElement,parement.children 而用 parentNode,parentNode.childNodes
问题:
childNodes 的下标的含义在IE和FF中不同,FF的 childNodes 中会插入空白文本节点
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 node.getElementsByTagName() 来回避这个问题
问题:
当html中节点缺失时,IE和FF对 parentNode 的解释不同,例如:
FF中 input.parentNode 的值为form,而IE中 input.parentNode 的值为空节点
问题:
FF中节点自己没有 removeNode 方法
解决方法:
必须使用如下方法 node.parentNode.removeChild(node)
11. const 问题
问题:
在IE中不能使用 const 关键字
解决方法:
以 var 代替
12. body 对象
FF的 body 在 body 标签没有被浏览器完全读入之前就存在,而IE则必须在 body 完全被读入之后才存在
这会产生在IE下,文档没有载入完时,在body上appendChild会出现空白页面的问题
解决方法:
一切在body上插入节点的动作,全部在onload后进行
13. url encoding
问题:
一般FF无法识别js中的&
解决方法:
在js中如果书写url就直接写&不要写&
14. nodeName 和 tagName 问题
问题:
在FF中,所有节点均有 nodeName 值,但 textNode 没有 tagName 值,在IE中,nodeName 的使用有问题
解决方法:
使用 tagName,但应检测其是否为空
15. 元素属性
IE下 input.type 属性为只读,但是FF下可以修改
16.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 和 document.all[name] 的问题
问题:
在IE中,getElementsByName()、document.all[name] 均不能用来取得 div 元素
是否还有其它不能取的元素还不知道(这个问题还有争议,还在研究中)
17. 调用子框架或者其它框架中的元素的问题
在IE中,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取得子元素中的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frameName”).(document.)elementName
window.frames[“frameName”].elementName
在FF中则需要改成如下形式来执行,与IE兼容:
window.frames[“frameName”].contentWindow.document.elementName
window.frames[“frameName”].document.elementName
18. 对象宽高赋值问题
问题:
FireFox中类似 obj.style.height = imgObj.height 的语句无效
解决方法:
统一使用 obj.style.height = imgObj.height + “px”;
19. innerText的问题
问题:
innerText 在IE中能正常工作,但是 innerText 在FireFox中却不行
解决方法:
在非IE浏览器中使用textContent代替innerText
20. event.srcElement和event.toElement问题
问题:
IE下,even对象有srcElement属性,但是没有target属性;Firefox下,even对象有target属性,但是没有srcElement属性
解决方法:
var source = e.target || e.srcElement;
var target = e.relatedTarget || e.toElement;
21. 禁止选取网页内容
问题:
FF需要用CSS禁止,IE用JS禁止
解决方法:
IE: obj.onselectstart = function() {return false;}
FF: -moz-user-select:none;
22. 捕获事件
问题:
FF没有setCapture()、releaseCapture()方法
解决方法:
IE:
obj.setCapture();
obj.releaseCapture();
FF:
window.captureEvents(Event.MOUSEMOVE|Event.MOUSEUP);
window.releaseEvents(Event.MOUSEMOVE|Event.MOUSEUP);
if (!window.captureEvents) {
o.setCapture();
}else {
window.captureEvents(Event.MOUSEMOVE|Event.MOUSEUP);
}
if (!window.captureEvents) {
o.releaseCapture();
}else {
window.releaseEvents(Event.MOUSEMOVE|Event.MOUSEUP);
}
CSS部分
div类
1. 居中问题
div里的内容,IE默认为居中,而FF默认为左对齐
可以尝试增加代码margin:auto
2. 高度问题
两上下排列或嵌套的div,上面的div设置高度(height),如果div里的实际内容大于所设高度,在FF中会出现两个div重叠的现象;但在IE中,下面的div会自动给上面的div让出空间
所以为避免出现层的重叠,高度一定要控制恰当,或者干脆不写高度,让他自动调节,比较好的方法是 height:100%;
但当这个div里面一级的元素都float了的时候,则需要在div块的最后,闭和前加一个沉底的空div,对应CSS是:
.float_bottom {clear:both;height:0px;font-size:0px;padding:0;margin:0;border:0;line-height:0px;overflow:hidden;}
3. clear:both;
不想受到float浮动的,就在div中写入clear:both;
4. IE浮动 margin 产生的双倍距离
#box {
float:left;
width:100px;
margin:0 0 0 100px; //这种情况之下IE会产生200px的距离
display:inline; //使浮动忽略
}
5. padding 问题
FF设置 padding 后,div会增加 height 和 width,但IE不会 (* 标准的 XHTML1.0 定义 dtd 好像一致了)
高度控制恰当,或尝试使用 height:100%;
宽度减少使用 padding
但根据实际经验,一般FF和IE的 padding 不会有太大区别,div 的实际宽 = width + padding ,所以div写全 width 和 padding,width 用实际想要的宽减去 padding 定义
6. div嵌套时 y 轴上 padding 和 marign 的问题
FF里 y 轴上 子div 到 父div 的距离为 父padding + 子marign
IE里 y 轴上 子div 到 父div 的距离为 父padding 和 子marign 里大的一个
FF里 y 轴上 父padding=0 且 border=0 时,子div 到 父div 的距离为0,子marign 作用到 父div 外面
7. padding,marign,height,width 的傻瓜式解决技巧
注意是技巧,不是方法:
写好标准头
高尽量用padding,慎用margin,height尽量补上100%,父级height有定值子级height不用100%,子级全为浮动时底部补个空clear:both的div
宽尽量用margin,慎用padding,width算准实际要的减去padding
列表类
1. ul 标签在FF中默认是有 padding 值的,而在IE中只有margin有值
先定义 ul {margin:0;padding:0;}
2. ul和ol列表缩进问题
消除ul、ol等列表的缩进时,样式应写成: {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
显示类
1. display:block,inline 两个元素
display:block; //可以为内嵌元素模拟为块元素
display:inline; //实现同一行排列的的效果
display:table; //for FF,模拟table的效果
display:block 块元素,元素的特点是:
总是在新行上开始;
高度,行高以及顶和底边距都可控制;
宽度缺省是它的容器的100%,除非设定一个宽度
,
,
,, 和
是块元素的例子
display:inline 就是将元素显示为行内元素,元素的特点是:
和其他元素都在一行上;
高,行高及顶和底边距不可改变;
宽度就是它的文字或图片的宽度,不可改变,
,,,,,和 是 inline 元素的例子
2. 鼠标手指状显示
全部用标准的写法 cursor: pointer;
背景、图片类
1. background 显示问题
全部注意补齐 width,height 属性
2. 背景透明问题
IE: filter: progid: 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style=0,opacity=60);
IE: filter: alpha(opacity=10);
FF: opacity:0.6;
FF: -moz-opacity:0.10;
最好两个都写,并将opacity属性放在下面
本文出自:hi.baidu.com/zaku0080/blog/item/c7acb2f3d7536859342accef.html
2.网页兼容性测试 篇二
1电磁兼容性概论
电磁兼容性 (EMC) 评定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 即EMI;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扰度, 即EMS。因此电磁兼容就是系统或设备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 同时不会对其他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
2电磁兼容性测试项目[1]
2.1电磁骚扰EMI
电磁骚扰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 是指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干扰现象, 常见的测试项目有传导发射 (CE) 和辐射发射 (RE) 。
2.1.1传导发射CE (Conducted Emission)
沿电源、控制线或信号线传输的电磁发射。即设备所发出的信号, 是否通过这些导线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2.1.2辐射发射RE (Radiated Emission)
通过空间传播的、有用的或不希望有的电磁能量。即测试该设备对外辐射发射的程度是否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2.2电磁抗扰度EMS
2.2.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RS (Radiated Susceptibility)
即电场辐射敏感度, 空间电磁骚扰作用于被测设备, 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简单说就是设备对空间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2.2.2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CS (Conducted sus-ceptibility)
电磁能量沿着电源线、控制线或信号线传输, 对被测设备施加各种干扰信号, 测试设备可否正常工作。
2.2.3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模拟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 即接触放电;模拟人或物体对临近设备的放电, 即空气放电。测试设备在空气或接触放电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2.2.4电快速瞬态脉冲群抗扰度EFT/B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对设备施加有较高重复频率的脉冲群, 该脉冲群上升时间快 (上升沿5ns, 半波时间50ns) 、持续时间短 (15ms, 脉冲周期为300ms) 。测试设备在该脉冲群干扰下, 能否正常工作。
2.2.5浪涌雷击抗扰度测试SURGE
对设备模拟施加上升时间慢 (相对于EFT/B) 、持续时间较长能量大的雷击干扰。测试设备能否正常工作。
2.2.6电压跌落与中断抗扰度测试DIP/Interruption
对设备模拟瞬间电压跌落和中断, 通常在输入电压的 (30%~100%) 间设置。测试设备能否正常工作。
2.2.7工频磁场抗扰度PMS (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测试设备对工频磁场的抗扰性。
3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EMI的测试结果以是否达到某个限制要求为准则;对于EMS测试, 其性能标准可分为四个等级:
A级:试验中性能指标正常;
B级:试验中性能暂时降低, 功能不丧失, 试验后能自行恢复;
C级:功能允许丧失, 但能自恢复, 或操作者干预后能恢复;
R级:除保护元件外, 不允许出现因设备 (元件) 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恢复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EMC检测的目的有两方面, 一是系统研制初期进行诊断, 看看什么地方需要做改进;二是达标测试, 按照标准布置, 对EUT (被测物) 的发射和抗扰性能进行测试, 判断是否达标。
4电磁兼容性测试场地及主要设备[2]
4.1测试场地
EMC的各个测试项目都要求有特定的测试场地, 这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常见的测试场地有开阔场、电波暗室、屏蔽室。
4.1.1开阔试验场平坦、空旷、电导率均匀性良好、无任何反射物;用于场强测量的试验场, CISPR标准推荐用金属材料建造。有转台和天线升降塔 (杆) , 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辐射发射天线升降测试;应有单独的接地系统和避雷系统;结构上应便于维修和走线;电气性能上, 其归一化场地衰减NSA应满足要求。4.1.2电波暗室外壳的屏蔽解决了开阔场的背景噪声问题。因此, 五面挂吸波材料、地面为理想反射面的半电波暗室被广泛来代替开阔场。成为开阔场的替换场地。不用建在远郊, 可建在市区。沿用开阔场的标准测量方法。4.1.3屏蔽室是一种专门设计的, 能对外界射频环境起衰减作用的封闭室。因而能在隔离外部电磁干扰下, 对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4.2 EMI测试主要设备
4.2.1EMI接收机。4.2.2接收天线。4.2.3人工电源网络。4.2.4功率吸收嵌.4.2.5转台、升降台。4.2.6转台、升降台控制器。
4.3 EMS测试主要设备
4.3.1场强测试仪。4.3.2静电枪。4.3.3浪涌发生器。4.3.4群脉冲发生器。4.3.5信号源或放大器。
5结论
进行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可以及早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 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 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避免了当产品定型或系统建成后再发现电磁兼容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军用设备、工业用仪器、民用家电, 都要求电
摘要:文章介绍了EMC的基本概念、测试项目、测设设备、场地、评价标准, 为电磁兼容性试验做个简单梳理。
关键词:电磁兼容性,EMC,EMI,EMS
参考文献
[1]EMC基础知识—华为.
3.煤矿用产品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研究 篇三
关键词:电磁兼容;干扰源;监控系统;屏蔽
1.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用电气设备的品种和数量也急骤增加,针对产品小型化、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的发展特点,再加之矿井特定有限空间里已有的恶劣电磁干扰环境,导致了井下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如装备与装备、装备与环境、装备与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电磁污染”。电磁兼容的英文名称为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EMC是从过去的“电磁干扰”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在无线电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扩展延伸而来。近几年,随着煤炭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煤、运输等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监控与通信设备不断增多,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使矿用电子产品处于严酷的电磁环境中。为保证矿井监控与通信等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而又不对环境或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矿井监控与通信等电子设备应具备电磁兼容性。
2.煤矿监控系统的组成及试验点选取
煤矿监控系统一般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电源箱、电缆、避雷器和其他设备组成。主机和传输接口安装于地面调度机房,分站安装于采区变电所或掘进工作局部扇风机处,电源安装在分站附近,传感器安装于工作面、掘进面制定位置。传输接口与分站距离≥10km,传感器与分站距离≥2km。煤矿井下电磁兼容性研究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等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并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主要概括为3个方面的含义:
2.1井下的电磁环境应是给定的或可预期的;
2.2井下设备、分系统或系统不应产生超过相关标准所规定的电磁骚扰发射(EMI)限值的要求;
2.3井下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应满足相关标准所规定的电磁敏感性(EMS)限值或抗扰度(Immunity)限值的要求。分站是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向上通过总线与地面传输接口相连,向下可与传感器、执行器等相连,还与矿用本安电源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引入传导干扰。因此,电磁干扰试验点将主要设置在以上几个部位(如图2.1所示)。
产生电磁兼容问题必须具备3个条件:干扰源,产生干扰的电路或设备;敏感源,受这种干扰影响的电路或设备:祸合路径,能将干扰源产生的干扰能量传递到敏感源的路径。本章将着重就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设备在矿井中的实际使用环境,提出针对矿井监控系统电磁兼容试验的测试部位和严酷等级。
3.煤矿监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监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规定),监控系统应能通过GB/117020.3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通过GB/T17626. 4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通过GB/T17626.5规定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且试验过程中系统应能正常进行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报警和断电,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系统最大巡检周期、控制执行时间、最大传输距离、最大监控容量应能满足要求。
电磁兼容测试贯穿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使用和维护的整个周期,对设备达到电磁兼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的抗扰度测试又称为设备的敏感度测度(EMS),目的是测试设备承受各种电磁骚扰的能力。当设备由于受到骚扰影响而性能下降时其性能判据可分为四级:
A: EUT工作完全正常;
B: EUT工作指标或功能出现非期望偏離,但当骚扰去除后可自行恢复;
C: EUT工作指标或功能出现非期望偏离,骚扰源去除后不能自行恢复,必须依靠操作人员的介入,例如“复位”(不包括技术人员进行的硬件维修和软件得装)
方可恢复;
D: EUT的元器件损坏,数据丢失、软件故障等。
施加骚扰的强度由试验等级决定,等级越高强度越大。EMS试验结果应标明试验等级和性能判据。以下针对骚扰的不同性质、不同传播途径和方式,叙述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
4.严酷等级
4.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采煤机、输送机等大型机电设备启/停和架线电机车火花将会在矿井监控与通信等电子设备的电源线、控制线和信号线上产生脉冲干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就是考核祸合到电子设备电源线、控制线和信号线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试验严酷等级分为1、2、3、4和X级。
4.2 静电放电
为防止静电放电引起井下瓦斯和煤尘爆炸,用于井下的电气设备均具有防静电
措施,例如:采用塑料外壳的设备,应能防止正常工作时外壳积聚危险静电,其塑料外壳表面的绝缘电阻应不大于1 *109Ω,并且由于煤矿井下有淋水、潮湿,因此,工作在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没有必要对静电放电再进行要求。
4.3辐射电磁场
透地通信、漏泄通信、感应通信等矿井无线通信设备辐射的电磁场往往会干扰矿井监控与通信等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辐射电磁场试验就是考核电子设备抗人为产生的连续电磁场辐射的能力。当然,矿用架线电机车产生的电火花、大型机电设备启/停产生的寄生辐射也会干扰矿井监控与通信等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但这种干扰主要表现为传导干扰,这将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中考虑。当然,用于抗连续电磁辐射的抗干扰措施同样也能减少矿用架线电机车产生的电火花、大型机电设备启/停产生的寄生辐射等干扰的影响。
5.结论
本文在研究煤矿井下电磁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逐一分析辐射电磁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静电放电、电浪涌等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和影响范围、具有针对
性地提出了井下电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的测试方法、测试部位和实验的严酷等级,并从理论上说明上述这些实验条件的建立是可行的,但其正确性还需具体的实验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4.网页兼容性测试 篇四
班
开课信息: 开课日期(天数)2014/1/13-14
上课地区 上海-闸北区
课程编号:KC4694 费用 3000
更多: 无
招生对象
---------------------------------
从事开发部门主管、EMC设计工程师、EMC整改工程师、测试经理、工程师 【主办单位】中 国 电 子 标 准 协 会 培 训 中 心
【协办单位】深 圳 市 威 硕 企 业 管 理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课程内容
---------------------------------
培训地点:2014年1月13-14日,上海;
培训费用:3000元/人(含培训、资料、午餐费)。
培训对象:从事开发部门主管、EMC设计工程师、EMC整改工程师、测试经理、工程师 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中满足电磁兼容(EMC),从而快速低成本的取得相关认证,许多企业面临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但目前大多电子企业研发人员没有很好掌握EMC的设计方法和建立一套完善的EMC流程,导致多数产品在后期不能顺利的通过测试与认证,影响了产品的上市进度。为了帮助企业导入正确EMC设计策略,同时研发工程师掌握正确的EMC设计方法,从产品设计源头解决EMC问题,将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及研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中国电子标准协会
决定分期组织召开“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测试和对策技术培训班”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课程提纲:课程大纲根据报名学员要求,上课时会有所调整。
一、电磁兼容试验问题概述 1 电磁兼容的基本定义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标准体系 3 电磁兼容的试验内容 电磁兼容标准标准化试验和可信度
二、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要点及其对策 1 脉冲群瞬变干扰的形成原理 2 脉冲群发生器的基本线路及其波形 3 脉冲群试验的配置和布局 脉冲群的实验室型式试验方法和注意点 新的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国家标准和目前尚在沿用的试验方法差异性说明 6 脉冲群干扰的抑制
三、常用抗扰度标准新旧版本的差异与理解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2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3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4 浪涌抗扰度试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四、电子设备电磁骚扰发射的定性测试 1 比较“正规”的辐射发射定性测试方案 2 比较“正规”的传导发射定性测试方案 3 定性观察的辐射发射测试方案 4 定性观察的传导骚扰发射测试方案
五、电磁兼容故障诊断和常用处理方法 1 设备的辐射发射超标问题 2 设备的传导发射超标 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不合格 4 设备的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不合格 5 设备的脉冲群干扰抗扰度试验不合格 6 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合格 设备的射频场感应所引起的传导抗扰度试验不合格 8 设备的电压跌落、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不合格
设备在调试过程中的电磁兼容性故障定位
六、电子设备的电磁骚扰问题分析和抑制技术概述 1 电子设备的电磁骚扰发射问题 2 电子设备的电磁骚扰发射原因分析 3 电子设备电磁骚扰发射的性质分析 4 电子设备的电磁骚扰抑制技术概述
七、电子设备辐射骚扰测试和常用抑制技术 1 电子设备的辐射发射 通过减小环路面积来减小电子设备的辐射噪声 3 通过采用缓冲吸收来降低电子设备的高次谐波成分 4 电子设备印刷线路板的设计
八、电子设备传导骚扰和电源线输入滤波器 1 电子设备传导骚扰测量结果的数值分析 2 电子设备传导骚扰的一般抑制技术 3 电源线滤波器的作用 4 电源线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测量 5 电子设备输入滤波器的设计 6 电子设备输入滤波器中电感器的设计 电源线滤波器中电容耐压、泄漏电流和选择问题 8 滤波器的内部装配 9 滤波器的安装和使用
九、电子设备的瞬变干扰抑制问题 1 电磁干扰 2 瞬变干扰吸收器件 3 铁氧体抗干扰磁芯 4 隔离变压器
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试验和对策案例分析 案例1:电磁干扰问题的诊断和整改步骤 案例2:不间断电源的电磁兼容问题的处理 案例3: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的屏蔽层应用问题
4:由多个开关电源组成的电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考虑 案例5:便携式智能温度计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案例6: 开关电源电磁骚扰发射问题的排查及解决 案例7:在电源线上使用铁氧体抗干扰磁芯 案例8:由通信设备集线器电源引起的辐射发射超标 案例9: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试验和对策例 案例10:设备内部电源布线不当造成的辐射超标 案例11:错误接地线引起的辐射超标
案例12: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小辫引起的设备辐射问题 案例13:印刷电路板的不良布线引起设备辐射超标 案例14:印刷电路板局部地平面布局不良与设备辐射超标 案例15:电容器的容量对集成电路电源去耦效果的影响 案例16:防雷器件的正确安装
案例17:两个在机房增设浪涌保护器的实例 案例18:在浪涌试验中因磁珠使用不当造成损坏问题 案例19:电源滤波器的安装使用问题
案例20:同类产品,不同布局引起的传导骚扰超标问题
案例21:对于有数字和模拟器件混合线路的设备的数字地和模拟地正确接法 案例22:房间电加热器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合格问题处理 案例23:对电子变压器传导发射和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合格的整改 案例24 带碳刷的电动机的电磁兼容解决方法 案例25 小家电产品电磁骚扰发射情况的改进例 案例26:改进线路设计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案例27:开关电源输出纹波和噪声的测量和抑制 案例28: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结构与电磁兼容试验
讲师介绍
--------------------------------- 钱振宇
5.网页兼容性测试 篇五
摘要:为了提高现代智能电表设计中的抗干扰性能和增强电表工作时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测试、辐射电磁抗扰度测试及传导电磁干扰抗扰度测试三个方面对智能电表进行电磁兼容测试.此外,还研究了几种抗干扰技术以及通过实践研究总结的一些电磁兼容测试的简易测试方案.关键词: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智能电表,抗干扰
由于智能电表的设计中引入了微控制器,这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外界的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程序控制的指针“跑飞”,可能导致电量数据的错误、丢失甚至系统的混乱.由于电表在电网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不可能像其他电子设备一样经常性地通过复位使其恢复初始状态来处理设备异常工作甚至死机等现象.因此,必须从源头上采取提高智能电表电磁兼容性能的措施,以加强其抗干扰能力,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稳定运行.针对以上问题和对智能电表在实际工作中的电磁环境分析,我们主要从电快速脉冲群(EFT)干扰、辐射电磁干扰(Radiated EMI)和传导电磁干扰(Conducted EMI)三个方面考察智能电表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方法
1.1 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测试方法
EFT干扰是由于电路中的机械开关对电感性负载的切换产生的,它会对电路中的其他电气和电子设备产生干扰.这种干扰的特点是:脉冲成群出现、重复频率高(脉冲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重复周期:300ms)、脉冲波形上升时间短(5ns).脉冲群对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的结电容充电,当电容上的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设备的误动作.EFT抗扰度测试主要就是验证干扰施加在受试设备(EUT,本文中指的是智能电表)的电源及I/O线路上时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电源线是通过耦合/去耦网络施加干扰的,而I/O线路则是通过电容耦合夹施加干扰的.测试中无论是施加在电源线上的干扰还是I/O线路上的干扰都是不对称干扰(是指线与大地之间的干扰,即共模干扰),这也就为如何抑制EFT干扰提供了着手点.对于智能电表,我们采用台式设备的测试方法.首先,检查电表的功能性能;然后,按照测试标准连接设备,示意图如图1;其次,按照产品技术条件确定实验等级,让EFT发生器输出开路,接示波器,设定EFT
发生器的各个参数;接着,将EFT发生器的输出接耦合/去耦网络或电容耦合夹,对智能电表施加脉冲群,要求每种试验电压下做3次试验,每次1min,间隔1min,一种极性做完后换另一种极性,一根线做完后再换另一根,同时观察智能电表功能是否正常;最后,断开所有连接,重新检查智能电表功能是否正常,并记录试验结果,编制试验报告。
图1 EFT试验设备布置与连接示意图
作为智能电表设计初级阶段的简易EFT抗扰度测
试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粗略验证EUT的电磁兼容性能。如图2所示,在EUT上绕上数圈(圈数与试验严酷等级成正比,一般10圈相对而言已经比较严酷),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闭合从而控制外围线圈的通断电,模拟了EFT干扰。该方法可以对EUT做初步的测试。
图2 EFT简易测试图 1.2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测试方法
射频辐射电磁场干扰(R-EMI)主要是由电台、电视台、固定或移动式无线电发射台和各种工业辐射源产生的。标准IEC61000-4-3:2002主要把个人使用的移动电话作为辐射源的重点考虑点,原因是移动电话使用的普遍性和其在局部范围内辐射干扰比较强。试验的频率定为80MHz~2GHz,而其上限频率今后可能扩展到更高。标准要求用1kHz的正弦波对载波频率进行幅度调制,以便模拟语音信号对载频的幅度调制情况[*].试验中对不同的频段采用不同的天线产生所需的电磁场。双锥天线的适用频段为20~200MHz,对数周期天线适用频段为200~1000MHz,对于1~2GHz的频段可以采用角锥喇叭天线和双脊波导天线。试验需要在电波暗室内进行,试验框图如图3所示。图中天线(包括升降塔、转台)、均匀场及场强探头均处在电波暗室内,通过计算机控制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从而实现对场强的控制。
图3 试验框图
测试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按照设备技术要求确定试验等级,不加正弦调制信号产生试验等级要求强度的均匀场(覆盖所有测试频段);其次,使用校准过程中确定的电平,以正弦波对其调幅(深度80%),信号发生器扫频速度不超过1.5×10-
3十倍频程/秒;最后,将试品放在转台上,让设备各面都接受试验(试品在一个面上做两次试验,天线分别处于垂直和水平位置上),观察其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
考虑到试验设备复杂、成本昂贵以及受试设备(智能电表)体积不大的特点,在工程应用中我们常采用吉赫兹横电磁波室(GTEM小室)对其进行R-EMI测试。试验组成如图4所示,N型接头向小室传播的为近似平面波(实际为球面波,但张角很小),小室芯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均匀场区(芯板和底板扮演了天线的角色,要改变场的极化方向只能改变电表的相对方向来实现)。为做到不因电表的置入而过于影响场的均匀性,电表不得超过芯板与底板之间高度的1/3。GTEM小室内场强E=kV/h,其中k为比例系数,V为N型接头输入的信号电压,h为芯板距底板的垂直距离。测试方法与前面所示测试方法相似。
图4 GTEM小室测试
1.3 由射频场感应所引起的传导干扰抗扰度测试方法
传导干扰(C-EMI)通常是由电焊机、可控硅整流器、荧光灯及在开关电感性负载时产生的。其所涉及频段为150kHz~80MHz,刚好与前面的R-EMI相对应。该试验主要考虑到低频段时设备引线的长度可能达到干扰波的几个波长,这样引线就变成了被动天线接收射频场的感应,变为传导干扰进入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形式的近场电磁场影响设备的工作。
试验整体框图如图5所示,试验发生器中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为防止信号谐波对电表产生干扰;固定衰减器是为了使试验发生器达到50欧姆(由于各电网阻抗不同,为此规定一个统一的50欧姆阻抗,以便测试结果相互比较)输出阻抗以减小功放至耦合网络间的不匹配程度;信号发生器要求与R-EMI信号发生器要求相似(不同的是频段范围为150kHz~80MHz);耦合/去耦网络是将干扰信号施加到电源线路上;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是目前国际上规定的传导性电磁干扰测量设备,图6为分别测试两条电源线上传导干扰的单相LISN,当BMC端接骚扰测试仪时,仪器内部的标准阻抗为50欧姆,共模和差模干扰电流将从该50欧姆阻抗上流过,此时,LISN起到了为共模和差模干扰电流在所需测量的频段提供一个固定阻抗(50欧姆)的作用,而50欧姆电阻上的电压就是传导干扰电压。传导干扰的耦合/去耦网络可以参见标准IEC61000-4-6。
测试前要尽可能接近智能电表的实际安装条件来连接电缆,这里我们只介绍了电源线的传导干扰测试,实际上传导干扰还可能发生在平衡线对及非屏蔽不平衡电缆上,其测试与上面介绍的测试方法相似,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要依次将试验发生器与每个耦合/去耦网络相连,而在其他未注入信号的耦合/去耦网络射频输入端接50欧姆的电阻。测试时先将试验电平(未加调制时的试验电平)调到试验等级的规定值,然后由1kHz正弦波调幅(深度80%)。试验以速度不超过1.5×10-3十倍频程/秒且在规定频段内扫频测试(扫频步幅不超过上一频率值的1%,每一频率的驻留时间不少于电表所需运行和响应的时间)同时观察电表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
图5 C-EMI测试框图
图6 单相LISN测试连接图 抗干扰措施
2.1 硬件抗干扰
系统失效和硬件损坏大部分是由各种干扰引起的,而绝大多数的干扰来自电源,所以对系统电源的抗干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几种电源的抗干扰措施。
(1)在电源变压器的初级串联一个电源滤波器,如“双绕组扼流圈”的滤波线路,它对高频干扰信号阻抗很大,使整个设备与电网之间有一定的高频隔离,同时对于外界的高频电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在各相交流电源的进线端并联一个压敏电阻(MOV),其阻值随施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可以在供电出现过压时形成一个低阻的分流器,从而可以防止施加在设备两端的电压急剧上升。当电压恢复正常时,MOV又恢复到高阻状态。
(3)在主控制器供电电源之前的三端稳压器前并联一个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当TVS两端有瞬
间高能冲击,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成为低阻抗器件,吸
收大量电流,从而将其两端的电压嵌位在一个较低的值上,保护后面电路不因瞬态高压而损坏。这一措施对于像雷击浪涌之类的干扰是比较有效的。
(4)主控电路采用独立的供电电源,各电路模块之间采用合适的隔离措施(如光耦等)增强各模块电路之间的互扰。
以上几点就是硬件抗干扰设计的措施和技巧,通过以上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抑制一部分干扰源对设备功能和性能的不良影响。2.2 软件抗干扰
软件抗干扰主要是防止电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大的错误。电表作为用电量的测量和记录设备,诸如用电量等数据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及存储过程必须保证其准确可靠。下面就保证E2PROM数据写入的可靠性措施做一简要介绍。
(1)使用软件陷阱。当控制器运行时受到干扰可能导致程序指针PC指向非程序区,使程序“跑飞”,很可能进入某个循环中挑不出来。当循环中没有清除看门狗指令时,在给定看门狗定时条件下PC指针将复位。当循环中有清除看门狗指令时,就会产生死机。对于这种情况,程序可以设置大量的软件陷阱,当PC进入非程序区时可能跳到软件陷阱中,从而可以顺利地使PC复位。设置软件陷阱的位置主要有:①没有使用到的中断区。在没有使用到得中断服务子程序中设置软件陷阱可以有效地捕捉到错误的中断。②在处理器未编程的大量空间编写软件陷阱指令。当程序跑飞入该区域时可以迅速地跳入正轨。
(2)定时设置I/O口状态。对于有些控制器可以编程I/O口的状态,这样当微处理器受到干扰时I/O口的状态可能改变,比如电脉冲输入口被干扰改变为输出口时,就会导致用户使用了电但是电表却检测不到。因此,周期性地重复定义I/O口的输入/输出状态对于干扰环境下的电表运行是有益的。
(3)数据校验。因为电表中的部分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出错,因此,对这些数据的输入是要进行特别的合法性判断的。例如,对电量数据的格式进行判断,就可以有效地限制一些错误的产生,提高其抗干扰性能。小结
6.网页兼容性测试 篇六
关键词: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干扰,医疗设备电源,电磁兼容性
0前言
电磁兼容性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设备(系统,分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系统、分系统)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1]。
随着各类电子医疗设备的大量应用,电源在这些设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由于设备的微型化,往往要求其使用的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能力。同时,由于电源的功率转化效率一般在50%~80% 之间,因此,大量的能量作为无功功率以电磁波和热能的形式释放,并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电磁骚扰源 ;另一方面器件、线路相对集中的特点也造成了其较容易受到其他干扰源骚扰。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电源的EMC问题[2]。
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器械电源产生电磁兼容问题的原因 ;其次根据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标准所要求的11项实验,分析了内部电池供电模式(内电模式)和网电源供电模式(网电模式)对11项实验的适用情况[3,4,5];最后以辐射发射为例,分析了内电模式和网电模式下工作的医疗器械的电磁辐射水平及二者差异原因。
1 电源的电磁干扰分析及适用的评价技术
1.1 电源的电磁干扰特点分析
电源的本质是将能量(电能)转换成合适的形式(电压、功率)并输出,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其电流变化率为di/dt、电压变化率为d V/dt,若该变化率大,则产生的电磁干扰强度也大。因此相对于低功率数字电路,电源的干扰较为明晰,主要集中在功率开关器件以及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器件。医用电气设备常用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有其自身的特点[6],主要表现为 :1电源作为工作于开关状态的电能处理装置,与作为信号处理的数字电路相比,其电压、电流变换率很高,产生的干扰强度较大 ;2根据电源频率范围分析,电源产生的干扰以传导干扰和近场干扰为主 ;3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设计方面,与信号处理线路较规则的布线设计不同,电源的电路板布线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这增加了PCB分布参数提取的难度 ;4与数字电路中线路阻抗匹配的情形不同,开关电源的干扰源阻抗与网侧阻抗不但不匹配,而且是随负荷变化的,这给EMI滤波器的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电磁干扰滤波器中的电感、电容原件需要承受很大的无功功率,不但降低了电源的整体效率,也增大了体积[7]。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电源大多工作在高频情况下,在开关器件的导通关断过程中,其主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的高速开关动作(从几十千赫到数兆赫)形成了电磁骚扰源,其交变电压和电流会通过电路中的元器件产生很强的尖峰干扰和谐振干扰。在开关电源中主要存在的干扰形式是传导干扰和近场辐射干扰,传导干扰会注入电网,严重污染电网,影响邻近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辐射骚扰的原因是电磁干扰信号占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又有一定的幅度,经过电路、空间中的传导和辐射,污染周围的电磁环境[8]。
1.2 不同电源部件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适用项目分析
医用电气设备适用的电磁兼容标准是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具体包括11项实验,分别从发射和抗扰两方面衡量设备的EMC。医用电器设备常用内电模式或网电模式供电,二者供电机理不同。由于特定电源供电设备较少,本文不进行研究。EMC通用要求中所要求的11项实验,不同情况下可能某些具体实验是不适用的。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11项实验具体分析,并最终判断出所适用的实验,对比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网电模式的医疗设备来说,YY0505-2012中要求的11项实验均是适用的 ;但对于内电模式的医用电气设备来说,和电源线相关的项目是不适用的。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对于发射试验来说,内电模式和网电模式均适用的实验只有辐射发射,因此以辐射发射为例,具体衡量在内电模式和网电模式下工作的医疗器械的电磁辐射水平,并找出差异。
2 测试验证
2.1 实验条件
辐射发射的测量是在3米法半电波暗室中进行,受试设备通过和人工电源网络相连接入电网,人工电源网络的测量端口接50 Ω 的负载,当测量天线接收到骚扰信号后,信号通过连接器传至接收机中。测量天线距受试设备3 m,对30 MHz~1 GHz频段进行测量。天线使用情况 :30~200 MHz频率范围,使用双锥天线测量 ;200 MHz~1 GHz频率范围,使用对数周期天线。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均需测量,取接收机收到最大的射频噪声电平[9]。
2.2 具体测试案例分析
2.2.1 手术床
测试的手术床可以在网电也可在内电模式下工作 :1设备使用网电源供电时,工作电源 :220 V/50 Hz ;2设备使用内部电池供电时,工作电源 :24 V/DC。具体的测试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30 MHz~1 GHz整个测试频段内,内电模式和网电模式辐射发射限制符合标准,且总体来说,在整个频段内,内电和网电模式下的辐射发射谱图差别不大,而且发射电平类似随谐波周期性变化,说明影响总体辐射发射水平的骚扰源并不来自设备的网电变换模块,而是来自设备内部,且发射电平的基波在40 MHz附近,有可能来自手术床的电机模块。
总体来说,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对于一个设计良好的医疗设备,是可以做到对网电变换模块的良好屏蔽,保证电源变换模块不造成最终辐射发射结果的超标。
2.2.2 医用头灯
医用头灯可在网电也可在内电模式下工作 :1网电模式时,充电器与网电源连接,对设备内部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工作电源220 V/50 Hz ;2内电模式时,由内部锂电池供电,工作电源为7.4 V/DC,测试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和手术床不同,设备工作在网电和内电模式下时,辐射发射有较大的区别,且主要差异分布在200 MHz以下,由于两者工作模式的差异仅为电源模块的差异,因此可以确定,在低频段38.2、43.1、76.4 MHz附近的骚扰主要来自于设备的网电变换模块,由于其具有较大的di/dt及d V/dt,且设备对电源的屏蔽并不是十分良好,导致其在低频段出现若干骚扰点。同时,也可看出,在高频部分(>240 MHz)使用内电与使用网电工作的情况基本一致,在280 MHz以及300~400 MHz范围频谱比较丰富。
该案例的测试结果是我们在实际测试中常遇到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对于部分设备来说,由于其电源模块设计的不合理,可能造成电源模块辐射较高,从而影响了整个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
2.2.3 医用多参数监护设备
多参数监护设备在网电和内电模式下工作的测试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医用多参数监护仪在内电模式下工作反而辐射更大,这和我们的一般认识并不一致。普遍认为,设备工作在内电模式时,由于其属于直流供电,因此电磁辐射相对于网电供电要小。分析其具体原因 :由于内电模式下辐射较高的频点在210~240 MHz,后经查阅设计手册,设备使用的报警系统的控制部件正工作在此频率范围内。最后得出结论是由于设备在使用内部电源时,从安全方面的考虑,默认开启了报警音,报警电路持续工作,从而增加了系统的辐射水平。后经过试验验证,在使用内部电源时,关闭报警音设置重新测试,发现210~240 MHz范围内辐射消失,至此问题得到了确定。
从此案例得出结论 :一般设计人员均认为设备在使用内部电源工作时整机的辐射发射会小于网电模式,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有些设备由于在使用内部电源时,开启了某些模块,而此部分模块恰恰是辐射发射的骚扰源,该种情况下,设备在内电模式下工作反而会比网电模式更差。
3 结论
【网页兼容性测试】推荐阅读:
科学求实兼容并蓄07-16
材料生物相容性12-14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08-10
输血相容性检测制度09-11
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新材料新产品12-11
如何保存网页 保存网页的8种方法11-26
网页浏览教案07-12
英文网页翻译09-17
网页设计师简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