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共11篇)
1.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 篇一
新时期基层妇女工作调研报告
XX镇处于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拆迁开发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特别是我们基层妇女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根据当前妇女发展需求,开创基层妇女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是妇联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妇女组织、妇女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基层妇女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党政重视程度不够。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现在仍有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妇联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妇联工作可做可不做,反正不会影响工作成绩,只要没有矛盾就行。
2、组织设置模式单一。工作方法陈旧。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基层妇联组织现有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现实条件的变化。例如:基层村(社区)妇女工作基本是被动应付工作、拆迁安置新建社区妇联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 “两新”组织、流动人群中妇女组织还没有完全建立等等。
3、基层妇女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妇联干部队伍素质虽有较大提高,但与社会发展要求,与促进妇女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首先表现为一些基层妇联干部自身认识不足,工作的主观意识不强。她们认为妇女工作只是做一些“虚”的工作,不象其他工作那么实在,加上有些领导不重视,她们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只是被动地应付上级妇联工作,而不是积极主动争取领导重视,自觉履行妇联工作职责,从而影响了妇联工作的进程。其次表现在思想观念不新,开拓创新意识不够,有的妇联干部年龄偏大,外出培训少,知识面窄,眼界不宽,在工作中缺少新思路、新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再者,基层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多是兼职,妇女主任主要抓计生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妇女工作,直接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整体效果等等。
4、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女性在个性上依附性强,甘于把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淹没在家庭事务中,对参政参选持当不当无所谓、小家更重要的态度;在思想上不够开明开放,存在诸如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等弱点;
另外,妇女的法制意识还有待于加强。工作中有时碰到来维权的妇女,相当一部份妇女群众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遭遇家庭暴力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的面子、家庭,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反抗、维权,往往采取隐忍的办法,默默承受,往往发展到后期,身心伤害严重,维权难度较大。
二、关于如何做好基层妇女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建全妇联工作协作机制。应主动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格局,不断优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要在基层党建的领导下,工建的的带动下,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妇女工作的整合机制,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合作,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开展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要充分发挥妇联作为基层群团组织 “联建”的作用,积极争取党政有关部门对妇联工作的支持。加强妇联组织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合作和协作,积极探索新途径,总结新方式,形成新活力,不断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二是要根据妇女发展需求,探索新的妇女组织设置模式。妇联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以及妇女群众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是妇联组织履行职能的前提。当前,新型社会组织、城乡流通领域就业人群中妇女所占比重较大,要按照有利于联系妇女群众、有利于开展妇女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妇联的.基层组织设置。在农村,要立足于服务妇女群众利益需求,深入推进基层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成立以妇女为主体的社区文化宣传队、巾帼志愿服务站、妇女维权工作站等工作阵地,使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妇女就业和再就业;
在企业,要借助工会组织建设,强化非公企业妇建。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开展系列巾帼建功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企业经济发展。同时,要按照属地原则,加强流动妇女的管理与服务。关心她们的生产生活,让她们感受到妇联组织娘家人的温暖。近年来,我镇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加大了基层妇女组织“妇女儿童之家”阵地建设。目前,全镇15家基层村居除1家拆迁安置新建社区未能配套完善之外,其余14家已全部成立基层“妇女儿童之家”。各村(居)对照标准,逐步健全了“妇女儿童之家”的各项制度建设。同时,各村(居)还建立了巾帼维权站、巾帼志愿队等妇女组织,切实开展各项妇女儿童工作。镇妇联还在基层“妇女儿童之家”中开展争创示范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妇女儿童之家建设。
三是要加强妇联干部的素质教育,提高基层妇女干部队伍综合能力。当前,妇女工作越来越多地介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要大力开展妇女干部培训工作,推进妇联组织建设。妇联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妇联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其次要主动适应党情、国情、妇情的发展变化,认真领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根据不同妇女群体的需要开展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提高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的地位,更好地促进妇女工作的发展。最后,妇联组织要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实效。
四是要广泛开展各项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整体水平。作为妇联组织,我们要结合工作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系列平安创建、妇女维权、妇女创业等法律法规、价值观念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妇女宣传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率,让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新型价值理念等影响广大妇女,并通过她们渗透到家庭,推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几年来,我镇妇联围绕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推进平安家庭建设,通过举办文明礼仪、创建平安家庭知识竞赛、组织妇女开展自编自演小品等文化娱乐活动、设立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台、组织妇女开展创业捐赠、图书赠送等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平安创建、妇女权益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力推动了全镇平安家庭创建,促进了全镇各项妇女工作的开展。
2.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 篇二
关键词:幼儿教育,不均衡,改革,战略任务
在中国,幼儿教育不在国家义务教育的范围,但是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是其一生心理和智力成长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幼儿教育同样是政府的责任。虽然国家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财力,但是教育是不能等待的。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改革迫在眉睫。
近几年虽然教育部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非常关注,各省市自治区都出台了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但就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来看,有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水平不均衡问题比较严重,各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因为幼儿教育没有列入国家义务教育之列,现在的幼教体制是多渠道、多形式的,公办和民办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多种形式并存。由于各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地对幼教的管理水平导致了幼教发展的极不均衡,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不是制定多少相应的管理制度,而是应尽快将幼儿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行列。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和教育投入应加以调整。教育应重视基础,对于高等教育可以采取保护和发展重点大学,减少对一般本专科院校投入的方针。让普通的本专科院校进入市场自由淘汰阶段,让办学有特色、质量高,毕业生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学院发展起来。自然淘汰一些办学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学校。国家把这部分资金转移到来发展学前教育上来。目前幼儿教育阶段的问题并不只是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有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民众的意见很强烈,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是收费问题
公办的幼儿园从管理、卫生、师资方面都要比私营的幼儿园要好得多,所以为数寥寥的公办幼儿园使家长们趋之若鹜,托关系、送礼还很难进,形成了许多不正之风。进不了公办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在选择私营幼儿园时才发现收费差距很大,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这样有的家长从经济利益考虑让孩子上收费最低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往往环境、饮食和师资条件较差,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有的家长从孩子的未来考虑,让孩子上最贵的幼儿园,孩子的教育状况虽然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家长却往往承受着经济的压力。虽然在2003年颁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不已盈利为目的的原则,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但是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要求私营幼儿园不以盈利为目的,简直是空想。
二是师资问题
私营幼儿园不仅是收费五花八门,在师资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很多私营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大可能的压低教师工资,甚至雇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所以师资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人员不稳定。这些幼儿教师中大部分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更不要说培训和职称评定了。很难想象这样的流动的鱼龙混杂的师资能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有序的公平的竞争机制是发展的前提,杂乱无章的缺乏严格监督和管理的状况只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任何改革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在政府不能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今天,要解决问题,至少先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确定专门的管理机构
由于机构调整,大部分幼儿教育管理机构被撤销,只有少数如北京、天津、大连的幼教处保住了。更多的地区幼教干部是兼职的,幼教管理实行的是教育、卫生、财政、物价、计划、妇联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各个部门都分管,形成了有的问题各个部门都不管和都不主动监管的局面。建议恢复幼教管理机构,有专人统筹管理和监督,才能促进幼教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是统一收费标准
现在各幼儿园的收费差距很大,有的靠低收费吸引生源,有的标榜完美的教育质量,天价收费。只有统一了收费标准,各学校才能把竞争转向提高服务和教学质量上来。才能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促进幼教质量的提高,使家长和孩子真正受益。
三是统一办学标准
在统一的收费标准下,为防服务和教学质量的缩水,必须制定严格的办学标准。如教学场所面积、必须的教学设施、班容量、伙食标准等等。管理部门要不定期的按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监督。畅通举报渠道;按管理和教学质量评定等级;举办各种比赛;设专项网站公布办学信息等。使真正好的学校得到宣传,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四是加强师资管理
国家应尽快将幼教师资纳入财政,实行统一管理。或者由管理部门统一备案。幼儿园一律不能聘用没有取得管理部门审查资格证的人员。聘用教师统一工资标准。聘用单位要负责所聘教师的养老、医保、档案、职称评定等。
五是要严厉查处各种明目的收费
所有的幼儿园一律不允许巧立名目乱收费。不允许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培训班,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检查。
3.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 篇三
【关键词】妇女;工作;激情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 新时期从事妇女工作,我们就应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并积极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才能起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与群众心贴心,与时代脉搏合拍,工作激情才能迸发出来。
1.深入群众是保障妇女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源泉
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从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妇女群众具体利益相结合上开展工作。我们要把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妇女群众具体利益相结合,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好工作,把广大妇女为社会发展出力与为自身解放奋斗的两种积极性融合在一起,在促进社会进步中求得妇女发展。作为桥梁纽带,妇女工作就要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妇女群众中去,要结合妇女的实际情况,制定妇女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我们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广大妇女同全国人民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男女平等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1.2尊重妇女群众的首创精神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既依靠群众又引导教育群众不断前进。首先是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为正确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出台的工作指导方针,才能“急党政所急、按妇女所需、尽妇联所能”,从而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妇女群众的欢迎,收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是扶持新生事物,把先进经验升华为工作的指导意见。城乡妇女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也有很多独特的创造,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三八’绿色工程”、“庭院经济”、“五好文明家庭”、“妇女禁赌协会”等等。再次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履行好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责。我们既要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我们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同时,教育广大妇女要“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在帮助妇女脱贫中,首先就是帮助她们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扶贫先扶志;在实施下岗女工再就业工程中,首先进行培训,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择业观,落岗不落志,树立竞争、创新、效益等思想意识。
1.3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为妇女充分平等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继续在政策法律层面上为女性与男性平等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将妇女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将女性的发展需求纳入其中。其次,将性别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社会各界的性别平等意识,努力消除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第三,认真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针对妇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妇女的全面发展。第四是努力缩小性别差距、女性群体内的差距和中西部、城镇和农村妇女差距,在资源上保证女性公平获取,在机会上保证女性公平享有,最终实现男女两性的结果公平。
2.必须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和重新定位妇联工作职能
2.1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妇联是在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妇联工作是党的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离开党的领导,妇联工作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我国政府历来对妇联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经常召开妇女工作会议,研究妇女工作,研究制定《妇女发展规划》、加大妇女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妇幼保健卫生事业投资力度,妇联各项工作近年来获得长足发展。
2.2重新定位妇联工作职能
妇联工作职能是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但由于时代变迁,传统意义上的妇联职能是重维权轻发展。一般说来是坐在办公室等着接待来访,整天处理一些家庭琐事,调解矛盾纠纷,成为妇女告状的娘家;所谓的妇女先进典型,大多数以男性为发展主体,女性为附属角色,整天围着灶台、孩子转。如今,大多数妇女冲出“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走出家庭,融入经济建设大潮,逐渐成为创业主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和轻视的创业生力军。如今,婦联成为引导妇女发展经济的大后方,妇女发展的精神支柱,妇联工作职能已由过去的重维权轻发展转变为以发展促维权。
2.3开拓创新,争先创优
新形势下,妇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先创优。妇女工作应更新观念,取长补短,开拓进取,引导创业女性们树立“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企业”的生活工作理念和大局意识,为创业女性提供拓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为广大妇女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长技能。同时,拓宽妇联工作领域,成立妇女商会,为创业女性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2.4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工会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女职工与男职工一样享有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如选举权、被选举权及劳动休息、文化教育权力等;二是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如体现在婚姻法、刑法、劳动保护法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应保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安排、评职晋级以及其它集体福利、婚姻家庭等方面应享受的权益。关心她们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发挥她们的骨干带头作用,激励她们工作自强不息的精神。
3.必须注重学习加强培训
3.1强化学习
培训学习是妇女发展的基础。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即信息经济时代。新经济是知识的经济,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知识的获取、积累、运用、创新必须通过学习,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要把加强妇女培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3.2建立女性人才库,因材施教
不断增长的人才宝库是社会永不枯竭的源泉,要以县、镇等为单位,把女性人才分为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等,不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组织考察、观摩等,使妇女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破除“凭一技之长,端一辈子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使自身的能力既能侧重又有全面的发展,成为在专业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自尊、自信、自力、自强精神和职业道德良好、专业技术过硬、参与竞争能力强的新一代职业女性。
3.3妇女教育培训要从娃娃抓起
把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四自”教育贯穿于妇女教育全过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求,不断提升素质,塑造自身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起重任。
3.4教育培训妇女范围要大,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
要在全社会形成遍布城乡的妇女教育培训网络,既有学历教育、各类岗前职业技术教育以及职后继续教育,又有适合女性特点的专门教育,如化妆美容、足疗按摩保健服务等;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县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等形式,既能满足妇女自身发展的多层次类型教育需求,又为城乡妇女自身发展提高素质和就业能力提供了机会,使广大妇女做到一专多能,就业空间更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4.结束语
当前,妇女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工作对象、环境条件,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就业方式、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动态化、复杂化。因此,妇女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依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就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
4.新时期装饰艺术发展方向论文 篇四
关键词:装饰艺术;发展方向;多元化;地方化;数字化
装饰艺术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美学规律的艺术,是对社会美和自然美的高度概括,历史悠久,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所处生活空间的认识和要求,包含了特定的社会情感和文化意识。从这一角度出发,装饰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装饰艺术发展迅速,同以往相比,在理念、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朝着多元化、地方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1装饰艺术概述
5.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 篇五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妇女作为半边天,在农村也充当一半劳动力的重要角色,是新农村建设中少不了的一支主力军。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推动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把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以更加有富有成效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在发展新产业中显身手。创业是财富之源、发展之基,创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对女性而言,创业是实现自身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镇村两级妇女组织要积极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开展以促进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培养“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创业女性”,扶持“妇字号”重点产业,为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镇中墩村“三姐人家”农家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年均创收近20万元,其总经理胡彩霞女士是当地土生土长却小有名气的一位创业女强人。公司经营餐饮业的同时,也对外销售当地农产品,既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以带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顺应时代要求,树立创业理想,拓宽致富渠道,走科技型、集约型、特色型发展之路。要积极发展高效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畜禽饲养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努力培育壮大一批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真正使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在建设新村镇中有作为。我镇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西文村的金华鸽业就是典型的“妇字号”重点产业,走的是一条家禽饲养与生态循环相结合的致富之路。金华鸽业的大胆尝试与脱贫致富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其他养殖业的发展。新洪村的庞秀英承包桑田30亩,发展养蚕业,今年收购蚕茧2300多斤,产业也初具规模。
生态良好、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妇联组织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倡导绿色消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我镇的新洪村、中墩村位于103省道,村容村貌尤为重要。每年农闲时节,村妇女干部就会组织本村各个村民组的妇女小队长集中清扫村主干道。要引领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发展循环农业,以农村饮水安全、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家庭为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家庭创卫活动,重点治理污水乱流、杂物乱放、柴草乱堆、鸡狗乱跑等问题,努力实现健康理念进家门、健康生活方式进家门,形成优美、整洁、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
在培育新农民中走前列。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也必将培育出一批思想素质高、经济意识活、创业能力强的新农民。各级妇联要把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提高妇女素质、促进男女平等作为统筹城乡妇女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妇女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农村免费开展技术培训、提供致富信息和就业机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就我区的具体情况而言,一方面是区工业园区各企业的定单积压,产品供不应求,急需劳动力,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外流,留守儿童日益增多。镇村两级妇女组织就要及时提供相关信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更加注重对农村妇女的培训教育,通过农业技术、创业理念、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创业致富的水平。在抓好培训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树立不懈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创业型的新型女农民。
在打造新组织中树形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妇联组织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在“党建带妇建”原则的指导下,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解决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机构弱化、覆盖不全、工作方法单一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保证基层妇联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载体、有经费。要选派年纪轻、有文化、懂经济、讲政治、热爱妇女事业的优秀女干部充实到基层妇联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要围绕群众需求做工作,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使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妇女群众信任、拥护、爱戴、满意的群众性组织。
建设新农村就要求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热心公益的传统美德和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构建社会新型人际关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坚持生产生活统筹兼顾、发展维权齐抓、宣传培训结合、文明和谐共进,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学习新知识、建设新生活、谋求新发展,推动妇联工作和妇女发展再上新台阶。
6.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 篇六
家庭美德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形成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合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家庭美德建设被提出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把家庭美德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指导,从提高全民认识、责任人、考核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家庭美德建设与“以德治国”的方略结合起来,成为群众看得见、做得到的大事、实事。市领导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家庭美德建设表彰研讨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家庭美德建设,优化社会细胞,并带头争做公民道德的宣传者、实践者。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开创了由妇联的独家经营逐步变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积极实践、大力创新,丰富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各级妇女组织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膊,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出发,不断充实工作内容,深化活动主题,创新工作载体,使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会、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坚定妇女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道德、信念,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城乡文化阵地;设立##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十佳母亲”、“十佳父亲”、“尊老敬老好儿女”等的评选,弘扬家庭美德新风;充分利用大众读书点、妇女之家等活动阵地,组织家庭成员学习卫生保健、科技致富、科学教子、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在社会上创造读书爱书、争做学习型家庭的浓厚氛围;在妇女群众中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强化环保意识,组织妇女植花种草,清理“三大堆”,治理“白色污染”,倡导“绿色生活”,为家庭创造优美洁净的生活空间;举办“展示您的家庭风采”、家庭文化产品展示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特色家庭的骨干带头作用,带动特色楼群(村)、文明楼群(村)的发展壮大。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感的家庭美德建设活动,提升了家庭成员的素质,为优化社会细胞,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围绕中心、努力探索,提高了家庭美德建设的档次各级妇女组织把家庭美德建设放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把开展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了“社会妈妈”、“援助革命老妈妈”、“知音之桥”等“爱心系列行动”,创出了妇女工作的品牌,提高了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和档次。各级妇女组织发动妇女群众以“一对一”、“集体型”、“松散型”三种方式,资助孤贫儿童,使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关怀,目前全市70000多人参与其中,资助孤贫儿童710多名。各级妇女组织还从生产、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那些曾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老妈妈,使她们幸福地安度晚年。各级妇女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发动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到活动中来,救助贫困弱小,在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中形成了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良好风气。
二、家庭美德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我市家庭美德建设尚存在不平衡性和相对滞后的方面,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有的家庭成员不讲诚信,公德意识较差;有的家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妇联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深入基层调研和现场指导不够,研究氛围不浓,理论积累不够;二是地区间、行业间家庭美德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对家庭美德建设的思考在调研工作中,各级妇联及有关方面对我市进一步深化家庭美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领导。家庭美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虽然创建领导小组基本健全,但机构运转的功效不明显。仅靠妇联唱独角戏,势单力薄。要进一步争取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和各方面的支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挥优势,齐抓共管。在活动经费、人员配备和政策上予以适应倾斜,在资源上实行共享,使我市创建活动每年都有新发展。二是要加大家庭美德建设的宣传与理论研究。妇联是活动的组织者,工作重心要下沉,要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要深入调研,不断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大对活动的重要性的宣传(包括对积极向上的家庭道德观和对妇联组织职能的宣传)。要将传统的、实践的工作提升到理论层面,指导下一步的工作。三是要加快家庭美德建设的步伐。今后一段时期内,家庭美德建设要围绕家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稳步推进和深化。要制定长期、中期、近期规划,根据规划组织阶段战役,以小胜为大胜,以点带面,全
7.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 篇七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情况回顾
1. 资金集中投向中低产田改造和产业化经营, 少量投入科技示范。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自1988年立项实施以来, 到2008年共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1988—1993) 以增加粮食产量为主要目标, 农发资金几乎全部投向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垦, 粮食连续获得丰收;第二阶段 (1994—1998) 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粮食增产农民不增收的问题, 国家加大了对多种经营项目 (2003年以后称产业化经营项目) 的建设力度, 因此农发资金的支持重点也从单一支持中低产田改造转向继续支持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大力扶持多种经营项目;第三阶段 (1999—2008)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重点调整为中低产田改造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 从过去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转变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来, 因此农发资金在重点投向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 停止了对开垦宜农荒地的投入, 相应增加了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 (包括良种繁育推广、技术培训等) 的投入[1]。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统计, 1988—2007年的二十年间, 全国累计投入各类农发资金3 193.41亿元, 其中用于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资金分别为1 679.6亿元和1 073.42亿元, 分别占农发资金总量的52.6%和33.61%, 用于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的资金为35.48亿元, 占农发资金总量的13.79%。2007年全国共投入各类农发资金363.35亿元, 其中, 153.53亿元用于土地治理项目, 170.38亿元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 分别占农发资金总量的42.25%和46.89%。
2. 资金投入总量不断增大, 投入形式增加。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农资金, 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988年, 中央财政资金仅有5.02亿元, 到2007年已增加到121.06亿元, 二十年间累计投入989.24亿元;1988年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仅有3.73亿元, 到2007年已增加到79.86亿元, 二十年间累计投入765.36亿元。同时, 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积极引导和吸纳集体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上来。1988年, 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自筹资金仅有6.74亿元, 到2007年增加到138.32亿元, 二十年间累计投入1 111.00亿元;银行贷款开始只有2.33亿元, 到2007年增加到24.11亿元, 二十年间累计投入327.81亿元[2]。此外, 1988—2007年间, 全国农民累计投入劳数百亿个工日, 极大地丰富了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形式。
二、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体制转轨、改革深化、增长方式转变, 给农业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3~4]。
1. 宏观政策环境良好。
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中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新的关键政策提出, 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2004年开始, 连续七年发布了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2007年, 中央下发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正式提出在全国发展现代农业, 并指出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此后又提出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政策的导向性给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市场环境发生转变。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多年, 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直接促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年增长, 目前国内粮油、蔬菜、肉蛋奶类、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 中国农业的运行环境正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这就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型投资模式, 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不能再是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 而应当选择市场经济型投资模式, 将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向转移到提高农户和农业产业组织的效益上来, 转移到提高农业自身及其关联产业的效益上来。
3.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财政支农资金只是着重解决一些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不再作为最主要最直接的投资来源, 这就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办大事, 将支持的重点方向转移到对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上来, 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撬动社会资本对农业的投入, 形成多种资金共同投入的支持模式。
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在“分”的方面做的相对较好,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但在“统”的方面做的相对不足, 农民面临很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合算的事。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能够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变成相互联结的合作生产, 联合经营, 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大幅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现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拓宽支持面, 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支持范围内。
5. 农民组织化水平还需提高。
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组织化程度越高, 越能帮助农民掌握市场话语权, 从而保护农民利益, 同时也便于实行土地流转, 实施规模经营, 便于进行技术推广和开展培训。在中国,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属于千家万户, 农民从事生产和经营都呈现出分散化、低效率的特征。全国约有2.5亿户农民, 截至2006年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只有3 480万户, 仅占农户总数的13.9%, 农民组织化水平提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 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长,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模式和方向
1. 建立“三位一体”的资金支持模式。
农业综合开发最终的目的不是增加农产品产量、扩张农发项目区面积, 而是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仅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而必须建立“三位一体”的资金支持模式, 将农业综合开发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 引进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到农业领域, 以市场手段开发农业资源, 与财政资金共同开发, 真正做到开发一片区域, 振兴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百姓。所谓“三位一体”, 就是政府财政资金、金融工商业资金、农村合作组织及种养大户资金三个主要资金来源合而为一。政府财政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林水利部门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方面, 金融工商业资金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信贷资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资企业自有资金等方面, 农村合作组织及种养大户资金包括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农村集体经济资金、农户自留资金等方面。三类资金共同投入, 又各有侧重, 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类、生态环境类、培训类项目, 这些项目投资大、实施难、盈利少, 只能由政府组织实施;金融工商业资金和农村合作组织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类项目, 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等, 这些项目相对投资少, 能直接见效, 便于市场化经营[5]。因此, 应当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工商业组织和金融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投资主体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优化投资结构, 扩大农发资金总量, 不断丰富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更好的服务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 积极拓宽农发资金支持方向。
农发资金作为财政支农资金的最主要部分, 虽然总量连年增长, 但由于其具有无偿性和低成本性, 加之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实施连片开发, 规模经营, 因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就导致农发资金的投资面不可能太广, 不能全盘包办农发项目区的所有开发项目, 而应当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农户及合作组织想做却做不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企业等工商组织不愿做的领域, 即那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低的领域。因此, 农发资金的支持方向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也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贯坚持的宗旨。当前农发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不仅要包括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还应当增加对沼气、太阳能、天然气等农村清洁能源设施, 仓库、批发市场等农产品流通设施, 防护林、农业气象设施等内容的投入。在农发项目区重点支持上述内容, 既能延续对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保证, 又能保障鲜活农产品的流通, 整体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同时还能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 加大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包括对农机、农技、种苗、农资等专业服务队的扶持, 对农业保险、小额贷款、合作银行等农村金融保险机构的扶持, 对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点、基层农技推广站等农民培训机构的扶持。强化对这类项目的扶持, 不仅有助于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 (下转82页) (上接49页) 应用, 而且能够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来农发项目区开展金融投资服务, 这对丰富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总量和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加大对农业相关产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对优质果蔬种苗、动物原种、原原种等优良品种繁育项目的支持, 对生物肥、生物农药等环保产品的支持, 对粮油、果蔬、畜禽、水产、林业等产业的精深加工项目的扶持, 对农家乐、观光采摘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类项目的支持。加大对这类项目的支持, 既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 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前端, 又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后端, 这对延长农业产业链[6]、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4)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主要包括对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畜禽粪便生物发酵等资源利用项目的投入, 对果蔬残留物、农药瓶、农用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项目的投入, 对人工湿地、生态沟等污水净化项目的投入等。增加对上述项目的投入,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适宜的人居环境, 提升农业农村面貌。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 农业综合开发除了要继续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之外, 还应当顺应市场环境变化, 改进投入模式和方向, 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使农业综合开发不仅有国家财政投入, 还有全社会、全方位的投入, 同时要拓宽支持方向, 将农业产业链向上下两端延伸, 从发展生产力向改善生产关系迈进, 真正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主力.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之路——回顾篇[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7, (3) :3-8.
[2]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年鉴2008[K].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33.
[3]李树荣.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2) .
[4]霍学喜.论新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J].科技导报, 2002, (10) :18-30.
[5]籍姝.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3:14-18.
8.新时期妇女维权途径探析 篇八
关键词: 途径;维权;妇女;新时期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靠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从古至今,妇女和男子共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广大妇女始终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妇女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成为改变世界不公平现象的强大力量。从法律上和事实上以全面的、持久不懈的行动谋求男女平等的实现,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冲击着现代人的工作、家庭生活,妇女维权工作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妇女维权工作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开创新局面,构筑新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一、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
不断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妇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妇女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新时期的妇女工作,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组织实施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努力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培养各类女性人才,不断加大妇女儿童事业经费投入,实施“母亲水窖”“春蕾计划”等惠民利民项目,不断推进创业就业、信访维权等工作,为广大妇女享有权利、资源特别是创业、成才和致富提供重要条件和展示舞台,在推动妇女事业的创新发展中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促进男女平等进程。同时,要重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群众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二、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功能,构建社会化维权格局
妇联组织是协助政府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妇女权利和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姐妹们的知心人,是妇女维权的代言人。在实际工作中妇联组织应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将各种有生力量纳入妇女维权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国家机构的职能与作用,建立健全妇女维权的法律制度建设,抓好源头维权。对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典型案件,提供法律帮助或法律援助,可以推广发达地区的做法,成立妇女维权“专家帮困团”、“法律志愿团”等形式,有效地加大维权力度,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维权的积极性,提高维权效率,有效缓解妇女维权人力资源贫乏的矛盾。具体以政府、司法机关为主体,妇联充分发挥协调推动作用,架起共同协作的桥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遇到维权重大问题,在联席会议上一起讨论,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三、注重发挥大众传媒优势,
提供妇女维权舆论支持
新闻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可通过开设“法律专栏”,“法律讲堂”,“专家访谈”等形式,针对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妇女自身四个层面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推动性别意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 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各类先进女性典型,宣传妇女在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通过以案说法,涉法故事短剧,案件专访等形式,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努力消除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加快推进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促进妇女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供舆论支持。
四、积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
壮大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
有效地发掘和利用民间妇女组织、社会团体、妇女维权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强大的妇女维权群众队伍,直接为维护妇女权益服务,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可以由医生、心理咨询师、教师、法律工作者、机关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组成。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进行妇女维权知识宣传,为妇女提供全方位的维权帮助。在妇联维权志愿者队伍中可以尽可能地吸纳男性工作者,在他们参与的同时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志愿者队伍要坚持活动开展与机制建设并举,组织发动与社会招募同步的原则,通过社会化、事业化的运作方式,积极推动维权志愿者行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平台结构,逐步建立健全招募、注册、培训、活动管理体系。一是进行分组管理。根据志愿服务的内容,将志愿者按照性别、职业、专长等分小组,每组选配一名律师、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的志愿者,并从中推选出一名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志愿者担任组长,负责联络小组成员、组织本组开展活动。二是定期召开组长联席会议。一方面通过组长联席会议集思广益、认真筹备、开展好维权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了解维权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听取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提高,形成较规范的层级服务网络。组织志愿者学习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邀请律师为全体志愿者做 “如何做好妇女维权工作”的专题报告。培训志愿者骨干,就志愿者工作的性质、意义及前景为维权志愿者队伍的各组组长进行专业讲座,使大家对志愿服务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积极开展专业法律援助,
确保妇女维权优质高效
法律援助是开展妇女维权工作的一大举措,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司法机关,公、检、法等部门,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应该充分发挥法律知识精通,专业能力强的优势,把帮助妇女维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一是可以安排法律援助接待日,为来访的妇女姐妹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在接待中做到有问必答、因势利导、深入浅出、说教并重,二是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为契机,在社区闹市地段举办大型法律咨询活动,认真受理妇女侵权事件:三是开展送法上门援助活动,及时调解家庭和邻里纠纷,将易激化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为一些缺乏法律知识、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妇女宣传法律法规,代拟法律文书等;五是对参与维权诉讼主体的妇女出谋献策,提供诉讼知识及法律指导意见。
六、进一步强化妇女主体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维权能力
9.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 篇九
秘书工作自人类政权产生后伴随领导工作而存在和发展,从我国秦汉时期以来,便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主要掌管官员向皇帝奏事、函牍、皇帝宣布命令的告示,以及保管朝中的主要文牍及图书等机密文书。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我国现代秘书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其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秘书队伍发展壮大,秘书学科从无到有,秘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秘书工作的内涵给予了新的补充。现代解释,秘书工作就是辅助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的服务性工作(《秘书心理学》季水河),秘书工作是以领导工作范畴为基础的领导者需要的有机满足及满足实现的无限度量(《浅议公务员中的秘书工作》刘堡)。笔者认为秘书工作就是,在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基础上,做好文书处理,上传下达,参谋辅助,督促落实,协调服务等工作。
一、新时期秘书工作变化特点及因素
我国现代秘书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传统秘书的无行业组织到现代秘书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传统秘书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到现代秘书职业教育;从传统秘书知识和能力的技能低等到现代秘书队伍素养的极大提高;从传统秘书的笔纸操作到现代办公自动化等等。秘书工作也体现出从打杂到智能服务、从被动到主动、从工具到辅助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具体发展变化原因和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期领导工作发生显著变化,秘书工作随之变化
领导干部四化方针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队伍趋向高素质、新观念和知识综合的高要求,人员结构和素质要求上了新的台阶,新一代领导大多数年龄较轻、知识结合合理,具备较强开拓创新精神、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很少为传统的观念所束缚,工作上大力阔斧地改革创新。这就要求为领导服务的秘书工作人员必须跟上领导的发展步伐,领导工作的触角伸到哪里,秘书的工作范围延伸到哪里。因此秘书工作人员要时刻充电,加强百科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理论素养,深刻领会领导的工作战略意图,把握工作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当好领导的参谋与助手。要从简简单单的抄抄写写打杂跑腿工到以拥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思维,严密的逻辑的智能服务者;从办文、办会、办事的收收发发、团团转转转变为辅助服务、出谋献策的智囊参谋。
(二)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秘书工作随之变化
谋发展、求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并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需求,以市场机制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取向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同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就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秘书部门都是处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枢纽位置,这些形势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秘书工作重点也随之转移。以前的领导不说,秘书不动的消极态度和观念已受到冲击,秘书工作人员应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探索秘书工作的规律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领导咋说,我就咋办的被动地位转为担负着辅助决策、信息处理、协调服务、督促落实、综合情况等等重要职能的主动服务上。与此同时,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城乡存在一定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等等一些现象。这要求秘书工作人员特别是党政机关的秘书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处理突发事件的冷静性和较高的法律法规素质,这样才能够维护领导威信和秘书部门的形象。
(三)科技日新月异,网络领域扩大,秘书工作随之变化
21世纪,信息科技大爆炸时代。不断扩大的电子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观念意识。电子政务、网上商务、城市数字化,互联网用一只无形的手将各行各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各个领域均面临时代转型,秘书领域也呈出现现代化、网络化的特点,秘书工作人员必须从传统的低等技能转为掌握现代技能:计算机操作、办公系统运用、交际礼仪、录影录像、数据库管理、图书索引等。这些技能日新月异发展变化,要求秘书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而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则难以胜任现代秘书岗位。秘书工作人员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办公手段,驾驭电脑信息网络,善于处理各类电子事务。过去的笔纸封闭式工作方式将逐渐演化成为信息开放式工作方式。
二、新时期做好五型秘书
清楚认识到新时期秘书事业出现转型的特征,以及对秘书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素质,如何当好新时期的秘书,做好新阶段秘书工作,笔者以为是当前秘书工作人员面临的最大课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秘书工作人员应适时调整战略方针,转移工作重心,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特色。
(一)去粗取精,做好信息储备型秘书
10.对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 篇十
新时期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参谋、助理性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秘书工作被赋予更多的职责和更大的责任。新时期的秘书工作者应成为领导者的得力助手和出色参谋,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是“一腔热忱”、“一生追求”和“一身正气”,能创“一流业绩”的“一把好手”。
一、新时期秘书工作具有新的特点。
秘书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工作,是一种很规范的职业,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
(一)政治性是秘书工作的社会属性。
任何社会、任何团体的秘书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和国家服务,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为己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秘书工作必须为党和国家利益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大量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这些企业的秘书工作如何体现政治性,是个新问题。其实,这些企业秘书工作的社会属性没有改变,政治性没有改变。多种所有制中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益补充,是一种经济实体,不是政治组织。这些企业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向国家交纳税收,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另一方面,他们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政治规章等。因此,其秘书工作的时代背景就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现行法律和政策。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也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这就是秘书工作政治性的体现。
(二)从属性是秘书工作的本质要求。
上下级机关的秘书工作没有成序列,也没有常规固定的工作内容,不像别的业务工作部门,工作内容明确,范围清楚,可预先做计划、定目标。比如,新闻出版工作,年初可以定计划,定指标,定利润。秘书工作却做不到这些,不能设定自己的工作内容,更不能计划一年发多少个文件,开多少次会议,接待多少批客人,而是按照基本的工作职能,根据机关和领导的要求,需要你办什么事,你就办什么事,不能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秘书工作本级领导机关和单位,是机关单位办公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秘书工作基本没有主动权,是一种从属的、被动的工作。上下级机关的秘书工作没有隶属关系,只有业务工作的指导关系。
(三)服务性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是一种服务工作,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是机关单位里以政务服务为主要特点的服务工作。秘书工作绝不是地地道道的被动的服务工作。秘书工作要求秘书人员沟通上下,协调左右,出谋划策,事无巨细,随叫随到,无所不管,“无所不能”。只要需要,领导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竖到底、横到边,高级领导、平民百姓,都是服务对象。有人说,秘书工作者,“吃饭在最后,出发走在先,走路走两边”,“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没有星期天”,这些说法只是自嘲而已。服务性决不是没思想、没主见,新时期的秘书工作强化了参与决策服务、独立办事、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等职能。秘书工作者直接为领导决策当参谋助手,提供信息,提供依据,督促检查落实决策。
二、新时期秘书工作有更多难点。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时期的秘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这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但是秘书工作者要认识它、掌握它,想办法克服它,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一)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
一些人做了几十年秘书工作,兢兢业业,极少休假或休息。加班加点是正常的,不加班是不正常的。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五天工作制变成五加二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变成白加黑工作制,被戏称“无法无天”。天天有干不完的活,时时可能有急件急事要办,必须随叫随到,随到随办,不吃饭不睡觉,直至把事情办完。今天的事情今天办完,绝不拖到明天。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二)“ 婆婆” 多,众口难调,关系复杂,左右为难。
秘书工作的服务对象上至领导,下至百姓,无所不管,无所不包。领导交办的事要管,没有人管的事都得管;同一件事情领导之间有不同意见,部门之间有不同意见,要细心协调,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秘书工作者往往要承受一些指责、一些委屈、一些误会。但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团结,个人受点委屈也在所不辞。受批评的时候,特别是在批评错了的时候,决不能当面申辩,辨明“是非”,分出“高低”。想解释要有合适的机会,有的永远不能解释。
(三)要求高,待遇低,提拔慢,生活苦。
秘书工作岗位是一种特殊的岗位,要求高。秘书工作岗位重要,领导很重视。因此,秘书工作者要能说、会写、会办事;要坐得住、动得起、人品好、素质高。秘书工作一般人干不了,干得了的人不一般。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秘书工作者的待遇不高,提拔也不快,往往比别人慢,特别是企业里的秘书工作者,待遇可能更低一些。对此,秘书工作者要有思想准备。
(四)权力不大影响大,机会不多陷阱多。
秘书工作是服务性工作,没有什么具体的直接权力,但是由于秘书工作者是在领导机关工作,靠近领导,许多人认为你有很大权力,想接近你,拉拢你,控制你,让你为他谋利益。现在社会很复杂,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在诱惑面前,一不小心就会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倒下,在人情、亲情、友情面前迷失方向,糊里糊涂掉进陷阱里。
三、新时期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秘书工作是一种很有作为,责任重大和光荣的工作。长期以来,秘书工作岗位锻炼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秘书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时期的特点,达到领导的要求,秘书工作者要有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更渊博的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秘书工作者素质的核心。
坚定是秘书工作者的政治要求。秘书工作者要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对事业的忠诚;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触角,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大风大浪中不动摇。奉献是秘书工作者的标志性品格。秘书工作地位特殊,工作重要,要求较高。秘书工作者必须甘于寂寞,安于清苦,乐于奉献。从事秘书工作,别人睡觉我清醒,别人度假我加班,别人娱乐我工作。忘我工作,连续作战,任劳任怨,淡薄名利是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什么时候都要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干得出成绩。当官不为发财,为民不谋私利,办事不图回报,奉献不能索求。这种奉献精神来自党性,来自对事业的忠诚,来自对社会的责任心,来自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秘书工作者要注重培养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平时要勤于锻炼,善于休息,炼就能吃苦耐劳的体魄,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任何工作都能拿得起、熬得住、做得好。自律是秘书工作者修身立命的作风。一要珍惜政治荣誉,严格遵纪守法。秘书工作是服务性工作,肩负重大职责,光荣使命,参与决策活动,知密很高。因此,必须严守党纪政纪,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指示,坚决拥护,坚决执行,不得评头品足,阳奉阴违。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生命,尽职尽责,殚精竭虑做好本职工作。用心领会和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意图,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备领导之所需,做到兵谋帅事,胸有全局,立志做大事,不求做大官。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管好自己的人。不贪不拿不占,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依法行政,依规办事。做好平凡工作,过好平常人生活,保持平衡心态。二要有强烈的服从意识,良好的民主作风和宽广的胸怀。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批评意见,即使批评错了,也能承受,委曲求全。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要善于与人相处,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不怕吃苦,不怕辛苦。做到谦虚谨慎,胸怀坦荡,平等正直,公道正派。对上尊敬有礼,正直有度;对下和蔼热情,平易近人。细致是秘书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要求。做人要老实,办事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细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都不能错。细节决定成败。比如,排座位、查话筒等看似是很小的事,但这些细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大局。[论/文/网 LunWenNet/Com]
(二)才干修养是秘书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秘书工作者要能说会写会办事,要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清醒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品格。优秀的文字写作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是秘书工作者综合能力的主要方面。特别是文秘工作者,文字写作能力是主体能力,要能起草、审核、修改文稿,归纳综合编辑各种文字材料。培养写作能力强手,要经过长期磨练,十年磨一剑。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秘书工作者的交际性能力。优秀的秘书工作者要有好口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富于幽默感,善于与人沟通,善于交际。口头表达能力是思维综合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口才艺术的综合体现。要做到三言两语就能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善于通俗生动地阐述深奥的道理,讲话生动形象,富于鼓动性,善于激发和调动听众的情绪。
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是秘书工作者的基本能力。秘书工作大部分是办事,例如,安排领导的活动,组织会务工作,交际接待,办理和接待来信来访,对外联系,处理领导交办的事,等等,都要求秘书工作者有干练的办事能力。这种能力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加上灵活性,形成工作魄力。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最简单的办法处理最复杂的问题。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文学、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要学习政策理论,党和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时事政治和本地本单位的工作重点等等。知识越丰富,工作就越主动,效率和质量就越高,进步也就越快。
丰富的专业知识。秘书工作所涉及的工作都是专业。包括:辅助决策、调研、协调、会务、公文处理、信息处理、信访、督查、保密、交际接待,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等。新时期的秘书工作者要是通用型人才,要重新学说话(学外语),重新学写字(用电脑),重新学走路(驾驶汽车),特别是要精通本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研究掌握其本质和规律,真正成为行家和专家。
不断创新的精神。秘书工作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大量的具体问题要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来解决,要靠秘书工作者的智慧,靠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去解决。
11.新时期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篇十一
关键字:法学教育 实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1.8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发展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制胜法宝,任何时候不能丢弃。法学教育亦应秉持改革与创新精神,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一、法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实践性的缺失
法律与经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法律就是解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法律有着很强的社会融合性。传统法学教育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往往通过课堂讲授,带领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实践性不强。法律是应用科学,是用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实践性的缺失,会造成知行脱节,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课堂虽然也有一些实践课程,如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法律实习、模拟法庭等形式,但是实践型教育模式并未形成系统化与常规化,难以保障应有的教学效果。面对新时代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所提出的高要求,法学教学更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增强法学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的单一
传授教学方法比传授知识本身更有意义,同样的知识构成,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来授课,往往会事半功倍。课堂讲授是教师们比较常用的一种授课方式,尽管多媒体教学方便了教学工作,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学生更多的是坐在下面听着、记着。为了培养法律实务应用型人才,在大学课堂中,就应该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将所有知识与学习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三)批判思维能力不足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精神是学习法律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批判精神是勇于质疑、敢于说“不”的精神,是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神。学生一旦缺乏批判精神,就可能会缺乏学习法律的激情与兴趣,甚至会随波逐流。法学教育不仅是教授给学生目前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剖析问题能力。社会瞬息万变,法律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相应调整的,如果缺乏批判精神,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时代脚步,就会陷入被动。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批判的精神,并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是法学教育值得深思的。
(四)职业教育的缺位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后为了顺利就业,都会选择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是以后从事法律相关职业必须通过的考试。为了最后通过司法考试,有些学生甚至会报一些法学培训班,或者会通过减少上课出勤来复习司法考试,影响了正常教学。法学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法律人才,更多地是通过法学教育,让学生形成“尊重法律、信任法律”的信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法学教育除了要培养法学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法治精神,创建他们的法学价值观。因此,法学教育中也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订立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达成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对接。
二、法学教学改进的方向
(一)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模拟法庭是法学教学中设置的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了解案例的实际操作流程,然而,模拟法庭的非常规化,并且所选案例脱离学生日常生活,使的模拟法庭多以“表演”为主,形同虚设。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与客户,更能督促和鼓励学生对其实践经验和法律职业的价值和责任得到认同。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以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真实案例来组织小规模的模拟法庭,通过小规模的团队工作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水平做出评价。
志愿者活动也是很好的接触实际生活的方式,定期到社区宣传法律并帮助居民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律所等机构进行实习或交流活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学生理解法律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打了基础。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开始通过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多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例如,有些高校设立学术沙龙,针对最新的法学理论观点展开讨论,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交流学习心得,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有些高校设立读书会,让学生自主决定要看的书目,之后在读书会上探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等。这些学习方法,作为传统法学教学的补充,让学生决定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东西来深入探讨,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将批判精神融入到教学中
一味地强调学生缺乏批判精神是不负责任的,作为教育者应该首先从自身出发,将批判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批判并不是无理无据,批判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只有夯实的法学基础,才能形成理性地批判。法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却不知如何应用法律,因此,要通过分析法律制度,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让学生能够体察社会生活,并通过理性批判来了解法律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弊端。
(四)重視职业教育的作用
法学本科生到大三、大四后,有些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而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协调学习与就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并且面对日前的司法考试改革的大背景,学生对于司法考试与就业愈来愈重视,其实法律职业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法律条文,更需要学生具备法学素养,养成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不能为了通过司法考试就不重视法学专业课程,为此,法学教育应该相应地做出调整。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司法考试真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司考真题,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司考动向。
三、结语
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关系到法律人才培养,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能掉以轻心,要用于改革、敢于创新,结合客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为社会培养功能多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更应重视实践教学[J],教师教育论坛,2014
[2]张军,法学教育的反思与法学教改的前瞻[J],法制与社会,2014
[3]陈兵,法学教育应推进模拟法庭教学课程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4
【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向】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基层党群工作07-17
论新时期政工工作10-23
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三点思考09-08
关于新时期乡镇统战工作的思考与探究09-21
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11-10
浅谈新时期青年的特点和开展工作的方法09-25
新时期党建工作思路11-03
浅谈新时期审计工作的五项创新10-22
关于做好新时期的税务工作谈几点想法11-09
做好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