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精选9篇)
1.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篇一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措施研究
[摘 要]做好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不仅是财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对我国企业当前财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现状进行论述,提出企业对财务风险与控制应高度重视,企业要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企业财务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能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控制;财务风险评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大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财务评价与控制。虽然很多企业都能意识到财务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使财务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财务对风险评估不到位,企业资金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要做好财务风险预防工作和控制工作。
一、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概述
1.1 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中面临众多风险中的一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企业财务活动就是在风险前提下进行的。所谓的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变动和突发事件。财务风险是企业最为常见的风险,是指企业活动中,由于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偏差,导致企业资金紧缺。财务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和发展。
1.2 企业财务风险分类
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可将其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活动中,现金收入低于支出而产生的还款期内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属于企业个别风险,也属于支付风险,对企业长期发展影响并不大,对企业盈利情况也没有直接影响。收支性风险是指当企业收入低于支出的情况下产生的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产生收支性筹资风险将会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减少,在企业负债的情况下,企业亏损越大,企业的还债能力将会越低,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越来越差,最终造成企业整体风险,使企业整个债务偿还都受到严重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现状
2.1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已被列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但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现状仍不乐观,如审计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度严重缺乏,评价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企业财务控制管理原则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不能明确划分财务和会计的工作职能,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评级,因此,无法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无法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无法保障财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2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居多,很多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也直接导致企业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够,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缺乏决策性和科学性。还有很多企业属于家族性企业,整个财务理念发生偏移而直接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不当,也给财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带来不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严重缺乏,内部也缺乏财务监管人员,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往往都是风险之后的管理工作,缺乏财务风险预防意识,这些都是我国企业风险控制的现状,也是中小企业很难做大做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起初发展都非常迅速,但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企业财务风险表现
3.1 筹资环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就需要筹措资金,而资金来源不同,这就造成了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不同。根据筹资标准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根据权益性质的不同分为股权资本和负债,公司负债率越高,股本的收益也会越高,相应的风险也会越大。企业负债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来制订科学的筹资计划,财务部门需要对流动负债进行管理,提高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投资环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收益会进行投资,投资可选择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可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资产即可通过投资项目获利增加企业的变现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但如果获利不足,将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紧张。非流动资产包括债券和固定资产等,其投资特点是投资数额大、时间长,存在的风险大,但投资项目正确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3.3 资金运营环节
根据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流动资产、存货占的比例较大,这样大量的存货压货,导致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且企业还需要对这批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存储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的损耗,市场变动导致产品价格下降,造成企业亏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拓展销售渠道,盲目赊销,在没有了解客户的情况下就直接赊给顾客,导致应收账款过大,很多账款无法收回,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3.4 利润分配环节
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社会经济组织,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可对企业盈利进行自由分配,这要求企业分配盈利需要满足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需要预留一定的资金进行再投资和企业的扩展,预留一定的资金作为财务风险应急资金。企业利润分配不周也是常见的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很多股东在挣钱之后,只在乎眼前分配的利益多少,很少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只有了解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进行控制和处理。
4.1 外部原因
企业外部不确定性直接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行业竞争等。外部原因带来的财务风险往往是不可预料和难以控制的。
4.2 内部原因
虽然外部原因会给财务带来风险,但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内部原因。企业基本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原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有些企业负债规模大,导致企业风险大,财务负担沉重,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决策不合理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之一,投资决策对企业长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投资一旦出现决策性失误,将会使投资的项目收益减少,造成公司出现资金短缺,给财务带来风险。
4.3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活动和风险是并存的,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候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企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计划,细化财务的管理制度。企业在发展时将会需要扩展,需要投资项目,如果财务不能做出正确的计划和风险评估,将会给企业财务带来很大风险。
4.4 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这也是常见的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企业领导没有风险意识,盲目发展,会导致财务资金短缺或者企业亏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2.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篇二
在新的时代, 财务管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认识已经到了极高的高度, 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财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中, 它的产生一是由于财务本身的特点, 另一方面是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人们认识水平的滞后性以及可控性的局限。要更好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就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通过企业的内部制度, 技术方法等来减少风险, 增加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的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和环节不同, 因此, 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所注重的方面也有所不同, 要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就要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高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财务的制度方面和程序方面加强管理, 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管理水平整体有所提高, 避免因为决策方面的失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在企业的财务决策环节, 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因素, 尽量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 运用科学的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
财务风险也有一部分产生于管理过程, 因此, 要避免财务风险, 还要从管理的方面着手, 明确所有财务相关人员的责任与权利, 使财务风险避免的责任明确到人。在利益的分配方面, 也兼顾到各方的利益, 只有如此, 才能充分调动相关利益方的积极性, 使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技术方面考虑, 企业财务风险的避免,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分配法、转移法和回避法。所谓分配法, 即通过经营方式的多元化来化解风险, 将风险分配到不同的企业主体身上去, 具体的经营方式包括:企业之间的联营、对外投资, 这样可以更好地共担风险, 同时也同享收益。转移法即通过一些金融或者财务方式来转移部分或者全部的风险。具体可以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方式, 前者是指企业可以购买相应的财产保险, 将一些因风险而产生的可能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如果是投资, 可以在经营方式上与合作方进行联合经营, 与其它参与经营的企业共同承担相应的风险。还有一种为非保险转移, 即不通过保险公司, 但是通过将产品的转卖等来转移财务风险。所谓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的方案时, 应当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估, 在所有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应当选择风险相对比较小的方案, 以更好的回避风险。比如在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方案中进行选择时, 出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而采取债权性的投资, 这样虽然相应的投资收益会减少, 但是可以回避相应地风险。
要想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首先,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 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 对应收, 应付账款及存货等因素进行监控, 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 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其次,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要根据预警信息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并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 只有前者大于后者, 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 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 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
第三, 合理确定债务规模。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 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 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拮据成本。我们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 只有前者大于后者, 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 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 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
以下将以外贸进出口企业为例, 来说明其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 最主要的是来自企业的结算方式所产生的外汇的收汇方面, 也即收汇风险。在国际的进出口结算中, 有以下的结算方式:汇款、托收、信用证和保证函。以上的几种方式, 其操作的前提是单据代表了货物, 而提单本身是物权的代表。进口方的付款是根据单据付款, 而非依据货物, 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风险, 即单据与货物之间不是完全的替代和对应关系, 一旦出现单证不相符合的情况, 或者单据与单据间出现偏差, 甚至是假单据或者不清洁提单, 就必须会影响结算的安全性, 带来相应的风险。因为单证的质量所带来的外汇结算款项的收汇风险相对比较多。在出口方已经按照相应的要求规格、数量、质量发货以后, 如果在信用证方式结算汇款, 而付款行所收到的单据在单单相符方面和单证相符方面做到一致, 就会造成麻烦, 给出口企业带来损失。因为如果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在他国或者地区的买方可以拒绝支付相关的款项。即使是对方同意支付, 也会在此过程中支付大量因沟通和单据等带来的一系列成本, 包括国际沟通的费用、银行和相关中介机构的手续费用等, 而且间接会影响到出口企业的信誉。同时企业的货款到账时间会大大延迟, 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虽然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 促进了跨国的贸易, 但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风险, 比如汇率的风险, 因为进出口涉及到用外币结算的问题, 而不同国家的货币的汇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在进出口的外币结算时, 会受到国际汇率市场的影响, 这种汇率比价的变动,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实际收入。特别是在贸易合同生效后履约期间汇率发生变化时, 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更为明显。受国际间汇率变动的影响, 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预知或者完全避免的, 而且也会增加外贸企业的筹资成本, 使企业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资金周转和回笼的风险。作为外贸企业, 要想尽可能的避免这种风险, 就要充分的挖掘自身的潜质, 不断地从业务方面、管理方面、决策方面、程序方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减少因此带来的风险。
要想有效地应对外贸进出口企业中的财务风险, 要积极地从相关方面采取措施, 以减少因风险而可能带来的损失。
从规避因为汇率而产生的风险的角度, 应当慎重选择结算时所用的币种。作为进出口企业, 应当对外汇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 注意掌握不同的币种的汇率变动规律和趋势, 随时掌握人民币与其他币种间的汇率变动及相关的趋势。为了减少风险, 应当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注重统筹协调, 选择不同的货币来进行计价结算, 以减少风险。一般而言, 在出口的交易中, 一般选择本国货币作为结算的币种。如果不得不选择外币, 则应当选择较坚挺的货币。如果因为企业的实力的原因, 讨价还价能力较差, 则退而求其次, 双方的计价货币在货物的总额中各占一半。或者为了防止因为汇率变动而带来的损失, 可以在前期的谈判环节, 约定固定的汇率, 不受国际市场汇率的变化的影响。或者是规定在本币出现大的升值或者贬值时, 相应的调整货物的出口价格。
另外, 外贸进出口企业要利用金融市场的先进金融工具, 来规避结算风险。国内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汇率避险工具有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福费廷及结构性存款等, 企业应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这些金融工具进行避险。
参考文献
[1]黄仕杰.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 (7)
[2]张兆国, 何威风, 闫炳乾.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南开管理评论.2008 (1) :39-47
[3]郑茂.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金融论坛.2003 (10)
[4]袁晓敏.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甘肃科技纵横.2006 (4)
3.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财务风险;收益分配;转移;自留
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风险加以预计、识别、防范、控制和处理,以最低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着手,认真研究我国的风险管理现状,有效提高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这也是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财务风险管理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平稳的运营环境,同时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经营的信心,使员工精力集中于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2)财务风险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财务数据,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为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提供了可能。使企业在有限风险领域用有效的资金创造更多的财富。(3)财务风险管理增强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全面科学地为企业的经营方针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了企业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举债,增加了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潜伏着不能还本付息或资不抵债的可能,以及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纳税付息前收益下降时,普通股收益大幅度下降的可能。首先,筹集时间的选择是筹集资金的一个关键因素,筹集资金过早,会增加资金成本,给企业添加了负担;筹资不及时,则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进度,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营。其次,筹集的资金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增加财务负担,筹集的资金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但是由于企业资金筹集的渠道,方式等的不定性,也很难使企业筹集到恰当的资金。(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就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是企业活动的关键步骤,对于企业来说投资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企业有限的资金,才能提高企业财务成果。由于企业投资环境很复杂,因此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主要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风险两个方面:一是对内投资的风险。对内投资主要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入到企业自有项目的研发,如扩大经营规模,技术改造等,由于市场环境复杂,有许多不确定性存在,因此研发的项目很可能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占有率低,投入得不到回报或者回报甚微,低于投入。扩大的经营规模可能没有带来同比例的经济效益,技术改造也可能不成功。二是外投资的风险。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本公司以外的企业,目的是利用企业现有的资金创造出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利润。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投资的项目的收益不是稳定的,比如股票证券等都会随着市场行情变换,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3)资金回收的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主要是指在商品向货币转化的过程中,成品转化为货币资金时,由于转化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企业在回收资金的时候有可能不能收回全部或部分资金,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企业资金需要顺利回收,首先要求产品能够顺利地实现销售,完成由成品向结算资金的转化,主要由销售部门负责,但其转化的能力和速度往往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资金回收的另一个环节是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这一过程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销售收入能否顺利收回以及收回的金额和时间,将受到结算方式、信用政策、催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涉外企业,它们还可能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4)收益分配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不当而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声誉的下降等。它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在我国企业中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收益确认的风险,即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少计成本费用,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企业提前纳税,导致大量资金提前遣出企业引发财务风险;或者多结算成本,多计有关费用,少确认当期收益,虚减了当期利润,影响了企业声誉。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处于资金紧缺时期,却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收益,就必然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规模;但企业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或单纯以股票红利的形式进行收益分配,也会挫伤其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造成股票价格下跌。
三、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技术
4.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论文 篇四
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在多元化发展环境中获得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积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有效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快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1: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对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并探索相应的防范策略,为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财务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财务风险;交通运输行业;原因;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才能时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将企业经营的更好,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大类:
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最主要的风险,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能及时的反映企业生产的情况,因此,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应该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加强对内部资金的管理,选择正确的理财方式来防范财务风险,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的相关定义、成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入手,阐述在交通运输行业内部如何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相关定义
风险通常就是在某一行动中产生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因为在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融资方式的不当导致企业没有偿还能力而产生的风险,
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客观产生的因素,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本身就具有多元性、人员认识意识的局限性等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是由于负债资金,负债资金如果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则会对财务起到促进作用,但一旦负债资金过多,企业因为资金流的不充裕,会导致还本利息的压力增大,甚至于会导致破产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要从企业的战略思想对财务活动的管理进行分析,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
交通运输行业会因为市场的多变而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理财环境,由于外部环境的因素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挑战,因此,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造成企业内部一定的财务风险。
2企业对财务活动管理环节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大企业也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大多数企业只一味地注重追求利润,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因此只有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和研究,才能更好的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3风险评估机制的缺失
大多数企业评估财务风险基本上是凭借经验和主观意识决策,所执行的制度和政策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企业内部本身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前期所依据的相关信息存在着不确定性,没有及时对管理方案、预计成本和潜在风险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因此导致出现决策的失误。
4企业内部管理理念和体制的落后
管理理念和体制的落后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得到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发展,大多数交通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推进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也有部分企业没有抓住机遇,被市场淘汰。
对于这一类企业来说,导致其被市场淘汰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市场经济的竞争,而是因为自身的管理体系没有进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没有建成相关管理理念和体制。
5债务资金过度产生导致财务杠杆出现不平衡
在交通企业内部,保持一定量资金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而交通运输企业的不断增长扩大会影响交通运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经营活动扩大就会增加对资金的需求量,而当资金流不能进行流通时,
负债资金就是企业最好的选择,负债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一旦负债资金过多就会导致财务杠杆出现不平衡,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中,出现财务风险。
规避财务风险的策略
要规避交通运输行业内部的财务风险,主要的措施就在于建立预测、防范、监督、化解财务风险的管理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预测与评估,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转移和分散,让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从而规避财务风险。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确保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树立全局控制意识,在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创建一个有利于形成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的环境,将财务风险的意识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风险的实用性。
其次,要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运营分析控制制度、财产保护控制制度等,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创建,转移企业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风险,以此来提高相关的经济效益。
再者,在企业内部形成内控制度之后,要能保证及时的执行,企业内部具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却在经营活动中不按照规章制度经营,那么企业的内控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该制度的实行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内控制度的运转。
2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实现最终的财务目标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则是要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而企业获得报酬率的主要来源是项目投资结构和股权决策,因此,
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包括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因此,交通运输行业应该要从最基本的财务管理要素入手,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的管理。
1资金的筹集
资金筹集是企业实现正常经营和运转的重要条件,而相对于企业的资金筹集必须要遵循“规模适当、筹集及时、来源合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交通运输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及时进行资金的预测,其次要根据实际的资金成本、经营战略、资金额度和资本结构来确定资金来源,最后通过合法的渠道来获得资金。
企业利用负债资金可以有效地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风险,因此,在资金的筹集前期,需要分析研究营运和经营状况,并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选择合理的资金来源,对多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比对,选择可行性较强的筹资方式,以便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财务风险。
2成本的控制
成本控制也是交通运输企业的重要控制部分,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必要措施,其根本的途径是要对企业实现“开源”和“节流”,前者主要受到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后者主要依赖的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因此,对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实现增盈、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成本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大小、职工福利,损害了企业所有者的.权益,还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秩序,严重的还会损害国家利益。
3建立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体系
进行对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工作,及时地对企业的资金、业务、信息、人力进行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规避财务风险。
交通运输企业可以根据上一年的财务预算情况,综合考虑现阶段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国家经济形势,编制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报告。
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的预算工作主要分为经营预算、投资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第一,经营预算主要是指交通运输企业日常的各项活动预算,例如工程量、人工成本费用等。
第二,投资预算主要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构建改造和更新等方面的研究;第三,财务预算主要是在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在计划期间有关于现金收支与经营成果的相关预算,它是对整个经营活动和投资的整体预算。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形势日趋严峻,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的财务环境显得更为复杂,人们对财务风险有一定的了解,财务风险在交通运输企业中是随时存在的,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要降低财务风险,就必须从外部到内部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创建良好的环境,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魏开旺.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营运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分析[J].
中国市场,,24:90-91.
[2]何波.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以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为案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5,25:103-104.
[3]杨洋.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其防范——基于TCL集团案例分析[J].
商,2013,19:61.
[4]朱.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2012,10:39-41.
[5]张秋田.
试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防控的若干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02:215-216.
[6]徐谈斌.
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以能源企业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3,18:71-72.
第2:企业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摘要:现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企业经营开始逐渐扩大。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开始积极实施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战略,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90%的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效的规模扩张,
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时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
因此,为了进一步应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因素,需要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层面出发,通过针对企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的财务风险控制,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措施,保证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下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企业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1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
日常的企业多元化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来自内部也有可能来自外部,使得企业资金的周转遭遇困难,财务状况混乱,从而导致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
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财务风险并不是我们口中所出现的一个概念,它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要想完全消除是极其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只能对于这样的风险和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以降低财务风险来临时对企业对金融界所带来的影响。
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了解到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以及出现时的特征,进而针对其特征做出准确的考量和评估,进一步改进并完善财务风险,全方面地实施监督和集中化控制,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为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做好充足准备,以期待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分析企业的高风险性财务状况,将企业的经营与现金流量紧密联系,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可以以此学习、借鉴。
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活动都伴随着财务活动,从企业开始筹措资金,到企业进行长短期投资,再到利润的分配等一系列过程都有可能产生风险,因此我们将筹措资金的风险、注册资金的风险、现金流量变动的风险和外汇的风险构成了所谓的企业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资金回收风险等。
1筹资风险
企业内部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取发展资金而通过借债的方式进行筹资所带来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筹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现金性筹资风险,二是收支性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实际投资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投资项目失败,而给企业所带来的盈利影响或者是企业偿债影响等。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有三个基本类型,分别是:企业的投资项目不能够进行按期生产,或者是出现亏本的现象,同时还有投资项目本身的盈利性过低以及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利润无法支付其相应投入资金的银行贷款。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应收账款主要是企业利用信用制度进行产品、劳务等销售活动所形成的企业债务性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中针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在进行产品、劳务等的销售时,应该要向产品、服务的对象收取的钱款。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属于企业债权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时,企业会和相应的客户签订赊销合同或者是劳务合同以及还款协议,来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5.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篇五
曾汝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9级财务管理专业0902班
摘要:捐赠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从理论上来说捐赠能实现企业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双赢。也就意味着企业捐赠与财务业绩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就企业捐赠与财务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捐赠与财务业绩相互影响,企业应当将捐赠与自身经营相结合,实现企业业绩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字:企业捐赠;财务业绩;相互关系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选择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公益性捐赠、创办基金会及参加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等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其中,企业通过公益性捐赠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中国企业家调查系(2007)公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中国企业都不同程度参与了公益性捐赠。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事件往往更能够催生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所谓“危难之时见真情”。譬如,在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赠活动中,王老吉、蒙牛、李宁、安踏等企业几乎都在第一时间捐助千万元以上,其中王老吉的赈灾捐款更是高达1亿元。那么,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进行公益性捐赠的企业,市场是否对之报以掌声和鲜花?企业又会否因此进行进一步的公益性捐赠?换言之,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拟就此问题做初步分析。
一、企业捐赠的动机与理论基础
(一)企业捐赠的动机
“企业捐赠”在西方十分盛行,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行为。最初的研究认为,企业捐赠是基于一种“博爱”(Philanthropy)的观念。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企业捐赠已经从纯公益利他性的行为逐渐转变为企业——社会互利双赢的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0—2004 年间对“公司与社会公益”项目的研究中,将企业捐赠动机归纳为3 类:①单纯的慈善目的;②将捐赠行为视为一种增进企业经济利益的工具; ③ 追求慈善与经济利益双赢。而《中国企业家》在2005 年8 月对475 家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的一次调查研究中,将企业慈善捐赠动机划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两种。内部驱动力指从企业发展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进行捐赠的动机,包括高层领导的重视、企业战略规划、吸引客户等;外部驱动力指外部机构的捐赠动员及企业的从众心理,包括政府、慈善机构的捐赠动员以及其它企业捐赠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企业的经营者为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于上世纪60 年代,是在对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的质疑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缺乏理论基础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需要实证检验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出现全面结合之势。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主要是第一层级相关利益者,即指企业幸存和永续经营不可或缺的人,其中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政府等。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并且能通过股东大会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制定,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股东的权益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企业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债权人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他们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自然是休戚相关的。员工与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当这一目标很好地达成时,员工所获得的归属感会使他们将企业目标更好地融入自己的个人目标中,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财务绩效。如今是消费者导向时代,企业的所有经济利益的实现都必须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前提,所以让客户满意是所有企业的核心目标;供货商作为企业生产链的上游,企业只有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承担对供货商的义务,才能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政府作为商业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其指定的政策法规都会对企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免去长期发展所不必要的麻烦。
顾客通过企业捐赠对企业产生良好印象,认为企业的形象越好,产品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捐赠提升企业声誉,企业声誉又会提升员工个人声誉,员工从企业的慈善活动中获取利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并且向公众传递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也有可能因为企业从事慈善活动,制定经济政策时向该企业倾斜。
二、企业捐赠与财务业绩的关系
(一)企业捐赠提高财务业绩 大多数支持企业捐赠的学者认为,虽然捐赠行为在短期内减少了公司的现金流量,但在长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正向作用。1.捐赠可提升企业品牌
捐赠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因此具有与广告类似的性质;企业的品牌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战略作用,而品牌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经济上的成功,还需要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从而获得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在当前竞争环境下企业与社会各相关利益者联系更加紧密,影响也更加广泛和深远。实践证明,一个热心慈善公益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企业产品的销量。
但是并非任何慈善捐赠行为都会对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有帮助,只有在企业的慈善行为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的时,企业的慈善行为才能与经济目标兼容。因此,企业应将捐赠纳入到企业品牌战略中,根据企业品牌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制定营销策略和方案,将企业的慈善理念和捐赠行为与业务产品有机结合。并通过新闻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等新兴宣传手段,使企业的捐赠行为得到政府、民众的认可和赞誉,从而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的兼容。2.捐赠可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的资本从广义上来看是个泛资本的范畴。泛资本由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组成。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泛资本“合力”的贡献,而泛资本能否作出最大限度的贡献,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率,从而影响到企业财务业绩和企业价值,企业社会捐赠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表现。例如,企业履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责任,能够激发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与忠诚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节约意识、挖掘意识、降低成本意识,从而提升绩效;企业捐赠可以赢得顾客的信任,降低营销成本;客户的信任与合作,可以增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降低了财务成本,这些都提升企业的财务业绩。
3.捐赠可为企业获得市场,提高销售额
传统观点认为捐赠“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其实,企业应该改变这种落后观念,建立一种“公益投资”的理念。尽管慈善捐赠是以他人和社会为指向的,但是它却带有“主观为他,客观利己”的特点。慈善事业对公司来说,不仅是“爱心”的表达,更是“市场”的获取,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就是投资“慈善市场”,可以获得来自政府、社区、员工等多方面广泛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用平常的市场手段不可能得到的。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可以提高销售额,巩固品牌地位、改进企业与政府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吸引客户和投资者、留住员工。
因此,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要认识到慈善捐赠所蕴涵的机会与价值,在行善中升华企业精神,提高经营业绩。4.捐赠可以实现节税
捐赠可以为企业带来节税上的财务受益。政府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去激励企业慈善行为,将税收政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都有关于捐赠的优惠税收政策。因此,企业应该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通过选择不同的捐赠形式、选择不同的受让者,通过不同的捐赠机构最大程度的节税,降低捐赠成本。
(二)以前的财务业绩与企业捐赠显著相关
一般而言,当企业财务业绩较好,企业收入或现金流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通过捐赠履行社会责任。公司业绩对总捐款和现金捐款的数量和占收入比例都有显著的正的影响。税前利润是企业慈善行为的最主要决定因素。
企业慈善行为水平与企业可利用的资源(现金流)和经营业绩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当企业的现金流越多,那它参与慈善捐赠的力度也越大,反之就减少。当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时,企业更加关注提高社会声誉和提升企业形象,因此,他们会通过参与慈善事业来树立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企业捐赠与财务业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参与慈善捐赠符合企业的商业要求,提高了企业的财务业绩;另一方面,提高了财务业绩的企业更愿意进一步进行捐赠。因此,财务业绩与企业捐赠之间呈现正的相关关系。
三、企业捐赠与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实例-加多宝王老吉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凉茶饮料“王老吉”、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就是加多宝旗下产品。下面我们就以加多宝王老吉为实例看看企业捐赠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加多宝王老吉捐赠行为对其财务业绩的影响
2008年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年抗震救灾募捐晚会”,加多宝集团代表阳先生手持一张硕大的红色支票,以1亿元的捐款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企业,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亿元的巨额捐款,使广东加多宝集团“一夜成名”。捐赠不仅使加多宝王老吉的销量增加,在上海等地区,红色罐装王老吉,销量在几天内就翻了倍,在其他多个城市的终端也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而且使加多宝王老吉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很多人以前只知道这个牌子,但从没有喝过,而如今点名就要王老吉。
据媒体公开报道,2008年王老吉单品销售额超过百亿,2009年将超过150亿。2008年,加多宝罐装王老吉饮料销售额在中国市场全面超越罐装可口可乐,成为中国最畅销的罐装饮料。加多宝王老吉还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选的“2008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和“中国软饮料行业十强企业”称号,保持着凉茶市场占有量第一的行业领导位置。2009年3月,加多宝王老吉荣膺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颁布的“连续两年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第一名”称号,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
由此可见,捐赠对加多宝王老吉财务业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加多宝的财务业绩对其后续捐赠行为的影响
捐赠提高了加多宝王老吉的财务业绩,同时也提高着企业的社会声誉与品牌形象。2009年12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2008-2009中国最受尊敬企业颁奖典礼暨论坛”,加多宝王老吉等26家企业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殊荣,加多宝王老吉成为当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名单中唯一一家中国饮料企业,这也是加多宝王老吉首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逐渐上升的销售额使加多宝企业看到了捐赠对其业绩的积极影响,于是更加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不断提高的社会声誉与品牌形象也要求加多宝企业继续投身于公益事业。
之后的多年间,加多宝一直持续投身于公益事业。2010年,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1千万人民币;2010年,送水驰援西南旱区,共计61000箱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舟曲泥石流捐款2000万;还有各种资助贫困山区和孤儿的项目。
由此又可见,其后续的捐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以前的财务业绩的影响,慈善捐赠已然成为加多宝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
因此,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捐赠完全可以帮助企业的营运取得更佳的成效。企业应改变其财务观念,将捐赠看成是带来经济效益的良好投资,并从品牌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企业资源和捐赠项目, 作出最适合的捐赠决策,使得企业能达到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兼容,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的双赢。
参考文献:
6.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篇六
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裴陇华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跟不上,极易发生财务危机。作者通过自己的行业经验,认真分析了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在加入世贸以后,我国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与国际化大企业进行交流,显现出我国企业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保留的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企业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其发展仍然赶不上经济形势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件,它的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及其周转和循环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对钱的管理,别看这个简单的对象,却难倒了不知多少英雄好汉,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企业或个人敢说自己的管理手段是最好的。如石油企业,属国家经济命脉,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财务管理敢为人先,在国内众企业中是相当先进的,然而其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制度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资金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不是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共性问题如下:
1、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普遍素质偏低
我国的工业体制改革较为缓慢,主要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要求的不断涌现,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得有与之合拍的现代理财观念和手段,然而仍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过分依赖国家,轻内部管理,重产量指标完成,轻成本效益分析等。再如中小企业,虽然不受国家计划目标的影响,但存在管理不规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等诸多问题,同样也缺乏对财务管理认识。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代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是市场的元素,而市场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是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我国财务人员观念滞后、理财知识缺失、创新能力和主动性欠缺,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巨大阻力。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基层财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国家为了解决人员素质问题,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然而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关心不够,大多选择为第二职业,专业素质根本不行。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很多时候表现为信息的竞争,财务人员素质低,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信息不准确、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致使财务管理工作失去良好决策,甚至错失投资良机。
2、财务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管理
在工作中,企业往往将财务工作放在会计上,对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作及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等工作做得很少,尽管企业已面向市场经济环境,但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各层理财权责不明,如企业管理层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不明晰,常现业务交叉的现象。此外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财会机构往往将会计与财务混二为一,在实际工作中,财会机构常常将重点放在会计上,对企业的资金运作、筹投资、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等工作做得较少。正因为如此,企业就难以重视先进的理财方法和管理手段,致使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动作困难,严重阻碍了大好形势下发展的脚步。
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进行正常财务管理活动的保障。然而在实际中并非如此,难以发挥规范和监督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内部监督机制中相关制度和规定缺乏必要的改进与新,难以约束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对其有效监督和控制,使问题常常向负面扩大。另一方面,有效的监督制度和规定需要有强制力的配合才能充分履行其功能和作用,就现阶段大多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而言,很难做到,执行的不严格性与随意性比制度和本身还要严重得多,因此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二、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针对当前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本文就是想通过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一些贡献。
1、树力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
21世纪强调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必须转变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管理观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以人处于管理的中心与主导地位,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财、物等要素进行管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指出经济增长除靠劳动力和物资投资以外,还要靠人的素质的提高。培训是一种投资,它是为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来讲,培训亦是投资且收益远大于投入。因此落实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每个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个条件需要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培训内容应当涵盖价值观、企业文化、知识、技能、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还应因地制宜,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特色化培训。另外,职业生涯是人在某个工作场所一生的经历轨迹,可极大的挖掘人的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其重点应从企业角度进行职业生涯开发活动,通过培训、咨询、辅导、教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面对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找到一种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因此应当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把财务的战略运筹和决策支持职能落到实处,突出超前性、有用性,强化执行力、影响力。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要向全面参与经营管理和改进公司治理拓展。公司财务部门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将经营核算管理、财务计划的编制、财务纪律监督等工作落实到位。其次,企业可聘请高质量的会计人员,进一步指点财务管理工作,使其更加正规,严谨。再次,应当依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健全适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应当正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和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来确立内
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找出管理漏洞与薄弱环节,采取更可靠的措施,努力从机制、源头上加以防范和解决,真真正正将财务工作提高到现代管理的水平。
3、加强企业财务分析与控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分析与控制可有效、及时的规避和矫正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在市场经济当中,国家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财务面临的财务风险随之加大。因此,应当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风险管理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好资金筹划,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其次,强化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得到更大的利益,其内容涵括开发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筹集、占用、回收、分配等情况。同时也应注意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在当前企业会计控制仍然很薄弱的情况下,严格遵守政府相关法规,依靠会计中介机构,加大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审计监督,争取将各种违规违纪行为遏制在开始的阶段,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环境下,企业应当注意创新的管理方法。创新意味着改变并超越,超越从前我们所作出过的成绩,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保障。第四,要注重跟进企业生产经营及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和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事前预测和动态分析,善于洞悉市场先机,及时提出财务的观点,不断提高决策支持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有选择性地学习并运用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财务制度,一定要较好地处理好优秀品格的延续和改革创新的关系,使企业经验得以在市场导向的改革和资源枯竭的环境中得以发扬光大,走出一条适合财务管理创新之路。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不仅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面对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找到一种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企业必须站在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的高度上,努力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剖析,健全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探索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强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宏.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J].甘肃科技,2003;7
7.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研究 篇七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概念
所谓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 由于市场中存在着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风险, 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受到一系列不确定的损失, 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财务风险是当前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它也是以账目化或者货币化的形式表现在企业的运营当中。而且这种风险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使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企业规划管理的时候, 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生物消除, 只能通过管理的发生, 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
要想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我们必须要从它的基本特征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当前, 在企业的发展中通常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财务风险的客观性, 这主要因为财务风险的产生不是通过人为的关系而出现的, 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在进行财务目标的实施工程中, 也必然存在着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 一个是实现目标;另一个则是脱离目标也就是未能实现;第二、财务风险可能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每个环节, 由此可见财务风险有着全面性;第三, 不确定性是每个风险都具备的特征, 正因为有着这些不确定性, 对企业的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困难。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当前, 在企业财务活动的中主要表现的方面有以下几个。
第一, 在企业进行财务活动中, 筹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且在筹资的时候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其中主要表现在筹资成本偏高, 而且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够紧凑, 使得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不但没有解决财务的危机, 反而使得自身财务的赤字更加的严重。
第二, 在现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投资, 那么存在的分析相当的大, 而且由于许多企业的投资管理人员在这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从而导致在投资的过程中, 因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 使得企业财务出现了风险, 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第三, 在企业运营中, 对其收益的分配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因为企业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运营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而且如果再财务分配中出现问题那么也严重的影响着整个企业以后的运营。而且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也对企业的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降低了企业人员的工作中的积极性。
第四, 对于流动资金的回收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是在企业对于资金的回收反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而且这种风险不是人为就可以避免的。因此, 当企业进行大量资金投入时, 如果再预期时间内没有进行很好的资金回收, 这也将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其中资金回收的不确定性, 也影响这企业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三、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是由于企业生存的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
第一, 全球一体化。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 我们国内的企业就需要走向世界大市场与世界各地的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就变得十分复杂了, 企业间的跨国投资的频繁与复杂使得投资活动面临极大是的风险性。
第二, 买方市场的形成。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 消费者偏好因人而异, 且变化很快。所以企业的生产必须与消费者偏好密切一致。在买方市场, 企业一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 适应市场的变化, 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财务与经营风险。
第三, 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伴随有风险。在现实中, 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不足, 缺乏风险意识, 这是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务中, 比如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就与企业风险意识淡薄有关。
第四, 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造成了财务风险。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造成了资金的流动性不足。
四、针对财务风险进行的防范与控制
1. 加强企业的筹资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资本是生存的命脉。资本也是企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只有通过对企业的资本进行合理的统筹管理, 才能让企业在发展中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对企业的资金管理, 将资本按照债务期限的不同进行搭配, 不仅可以给企业减轻债务方面的压力, 更可以让企业的资金在周转过程表现的更顺畅。一个企业的融资金额可以反映出这个企业的资本构成。融资的多少可以表现企业现有资金结构的基本状况, 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将融资成本尽可能的控制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
2. 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
为了能够增加企业在风险防范的能力, 一定要保持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只有保持足够高的控制意识, 才能时刻掌握企业的资金风险状态, 让企业在一些资金运作过程中或者企业投资过程中, 能够全面的考虑投资和融资风险与收益这两方面的因素, 让企业做出更为合理和正确的决策。
3. 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让企业保持活力, 可以激励委托人为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制定更为合理的财务计划。激励制度也可以让委托人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可以让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过程中降低风险。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 在这个建筑日益激烈的社会中, 企业如果想要得到很好的发展, 只有对社会中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详细的分析。但是, 有的风险是企业不可避免的, 因此就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将这种风险下降到最低, 从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不过, 当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没有做好这一点, 使得自身的财务经济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是企业自身和社会经济得到双重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正凯.基于风险链的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 (03) [1]马正凯.基于风险链的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 (03)
8.浅谈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 篇八
摘要企业并购是企业之间合并与收购行为的总称。企业并购的直接目的是并购方为了获取被并购方一定数量的产权和主要控制权,或者是为了获取被并购方全部的产权和完全控制权。本文重点探讨了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种类,并对如何规避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一、企业财务并购风险的界定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不同的筹资渠道和不同的筹资数额必然会引起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由此会产生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种类
(一)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即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不够准确的可能性。企业并购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并购的成败。定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若目标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准确,则势必会使并购企业很难准确掌握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使并购企业难以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状况,给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带来困难,这就产生了并购企业的定价风险。
(二)融资风险
企业不能及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从而影响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就是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合理的融资结构应该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比例适当、短期债务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合理搭配的基本原则,但在企业并购中,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常常会导致融资风险。
(三)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
并购方在实施企业并购时,如果其主体资金来源是对外负债,即并购是在银行贷款或金融市场借贷的支持下完成的,就将其称为杠杆收购。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主要包括:其一,整合后目标企业是否有很高的回报率。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会使并购方获益,假设并购后目标企业回报率很低,则会使并购方蒙受损失。其二,目标企业的买价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会导致并购方资金紧张,继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期支付则会很好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短期融资能力弱而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企业并购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自有资金来完成,也可以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来完成。若企业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这种方式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同时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从而使企业丧失一些很好的投资机会,影响并购后企业的顺利发展。若企业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进行并购,则必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使得并购后企业的负债比率会有大幅度上升,从而使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有力保障。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合适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并购中产生定价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采取有力措施以改善并购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应对被并购企业展开详尽的审查和评价,收集详细且准确的信息资料,尤其是应取得详尽真实的财务会计报表,以便对被并购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准确的预期,同时在整个并购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尽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防范并购风险,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
(二)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以后,就应着手准备筹措资金。首先,并购企业应合理确定资金支付方式、资金支付时间以及资金筹措数量,以期降低融资风险。并购企业可以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相结合的资金支付方式,既满足并购双方的资金需要又能减小融资风险。其次,并购企业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以保证融资结构的合理化。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丰富融资渠道,如完善资本市场和设立并购基金等,保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企业也应该遵循合理融资的基本原则,在保证资本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致力于使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短期债务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保持适当比例。
(三)增强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目标企业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并购企业能否实现并购目标,获取更大的并购收益,取决于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多少和稳定性。在杠杆收购下,高额债务的偿付需要稳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因此并购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四)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降低流动性风险
企业并购若是以流动性资金进行,则会产生流动性风险。因此并购企业应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首先,基本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的考虑,并购企业应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购企业应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现金流按期限进行分类,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以防范流动性风险。其次,流动性风险降低的同时,资产的流动性也会降低,相对应的企业的收益也会降低。因此并购企业在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时,应同时兼顾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既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的需要也同时降低流动性风险。最后,并购企业应合理确定并购支付方式,既不能单纯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也不能全部以举借债务的方式进行并购,企业可同时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并购,既降低因举借债务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也不至于因自有资金的短缺而丧失很好的投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亮.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对策.北方经济.2006(20).
[2]朱华.浅析企業并购中的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法制与社会.2007(04).
9.企业财务文化研究 篇九
关键词:财务文化 周秦伦理 管理理论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财务造假事件接连发生,于此相关的企业轻则股票在股市上应声而跌,重则使企业丧失持续经营的生命力。这种惨痛的教训迫使企业必须构建财务文化,塑造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精神。
财务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财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影响下,企业长期倡导和培育由理财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道德精神、财务行为规范和实体性理财设施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的和。广义财务文化指影响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的所有文化构成,表现为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狭义财务文化指理财者和员工的财务道德精神,它居于观念层次,表现为理财者和员工在处理财务问题时的思想意识和伦理观念等内容,即所谓的财务精神文化。狭义的财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渐进性,并且具有比较稳定的状态,是财务文化的灵魂,对其他层面的文化起支配、指导和统驭作用,是形成财务物质文化和财务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源泉,它一般直接作用于制度层文化并通过制度层文化影响物质层文化。它源于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产品与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成本和企业形象尤其是企业的信誉度,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坚持诚信型长远发展战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逐步推广,人们对企业的社会预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还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处理好与经营者、员工以及债权人、债务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系,追求社会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把企业的第一位目标界定为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第二位目标,关心企业长期的资本收益最大化,这必然要求企业在执行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同时,还应有一种伦理道德为全员所认同;另外,财务管理在企业现代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综合性极强,贯穿在运营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精神就在筹资、投资、运营、收回和分配各理财环节广泛渗透,形成财务文化的内容。优秀的财务文化会引导企业财务行为朝着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和谐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和改善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和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
财务文化的理论根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周秦以来就有重视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统一的传统,这是建构当代企业财务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根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一切有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受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准则支配,一是信念伦理,二是责任伦理。而这两种伦理正是中国周文化精神和秦文化精神的统一。周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天命信仰、德性精神、礼乐象征体系。美籍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周文化在形成期就具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观念以及随着道德性天命而衍生的理性主义,这使得周文化在伦理上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他认为周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价值观第一次为人类社会生活确立了道德标准,赋予了人生在世以更为高尚的价值和更为深远的意义。北京大学陈来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理性主义注重政治文明和人文德行。而秦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公利”原则、理性精神、法术势管理体系。秦人经过商鞅变法,其行为目标已不是彼岸的天命信仰而是世俗的“公利”追求。秦人崇尚首功战功,“非有文德”,寡义趋利,“不别亲属”,超越了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德行伦理,抛却了以天命观念为信仰的信念伦理。一切事情都按理性法律规范处理:在权力继承上“择勇猛者立之”,在耕战技术上,重视理性的计算和操作,以至于富强起来并凌驾于他国之上。秦文化是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秦大一统后其观念是责任伦理功效和价值体现。汉代的董仲舒综合了周秦伦理精神,建构了“阳儒阴法”、“德主刑辅”的综合伦理体系,中国封建社会从盛(汉唐)到衰(明清)的社会伦理生活,一直受其支配。当前随着工商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构建财务文化必须吸收周秦伦理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周代的德行精神和宽容精神,继承秦代的理性精神和勇敢精神。把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融为一体,这也是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成果在企业财务精神构建上的具体运用。在当代理财精神中融进德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伦理价值观更有着当代环境所导致的深层原因:
第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优质的产品、清洁的环境、安全的工作场所、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渴望,这种需求强烈排斥企业的非道德理财行为,加之信息传递的迅速,非道德理财行为的暴露会使企业瞬间失去原有的一切,而且随着改革的加快,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政府的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非道德理财行为成本必将高于非道德理财的投机收益。第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争的是忠诚顾客,即顾客满意度高企业就能持续发展,再加上有德行的企业能给员工创造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平台,从而留住人才。第三,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想使理财活动卓有成效,就必须做到方方面面在利益的分配上相协调,这是企业科学理财的道德底线。
财务文化的伦理价值观构建思路
基于以上论述当代财务精神应建立在理性和德性相结合的伦理价值观基础上。在理财实践中首先以诚为本、以信守业。我国目前已经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把它确立为基本原则,并在具体的条款中作了规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要坚持至诚守信,最终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收获。诚实守信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真实披露财务成果,不偷逃税金,对各种投资者同股同利,不故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对债权人按期还本付息,不欺诈合作伙伴,不坑害消费者,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其次要崇德重利、以德载业。在处理财务问题碰到利义冲突时,要舍利取义。自觉遵守竞争道德文明经商,通过内部财务制度的制定和贯彻逐渐消除理财中的不良财务行为,筹资时既要计算筹资成本更要考虑筹资行为的合法合规性,投资时既要考虑企业的投资报酬与风险,更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保要求,运营中既要注意收支的积极适时平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更要顾及员工的身心健康与消费者的“物有所值”。最后要和谐共进。制定财务战略时注重协调,在理财中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国家、投资者、债权人、购销客户、经营者、劳动者等各方经济利益,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对外追求“人和”,坚守正道,力避过与不及的短视理财行为,使企业外部财务关系保持一种正义和谐持久的良好状态,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并使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工业的繁荣统一起来,使企业与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把企业利润和社会文明、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价值相统一。
在理财中通过资金划拨和监督使用,保证绿色生态环境的维护,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溶入财务预算中,渗透在财务指标体系里,在理财系统建立科学理性的责任保障网络,将用于社区、环保、慈善等项资金予以规划,将目标任务逐层分解、量化落实、授权负责并及时进行事后考核;对内则通过平等和谐的理财环境使财务精神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给员工创造安居乐业的生存空间,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对经营者和劳动者价值的承认与尊重,使企业财务目标和经营者及员工个人目标相协调,并在理财过程中注意企业资本结构的和谐和各项物质资源的和谐并存。
【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推荐阅读: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07-06
小企业财务的自查报告07-14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06-30
浅谈企业财务分析的意义07-27
试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07-26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07-30
财务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汇报08-20
制造企业财务系统的一般职责范围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