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公司的审计报告范文

2024-06-30

如何查公司的审计报告范文(精选2篇)

1.如何查公司的审计报告范文 篇一

一、影响审计报告适用性的问题及原因

1. 影响审计报告适用性的问题

一是审计报告格式规范过于简单, 缺乏指导性。目前, 审计报告基本上是简单照搬照套《审计准则》规定格式, 文字过于简单, 一般包括前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意见、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与处理处罚意见及审计建议等。这些结构性要素是审计报告的必要内容, 但是对这些要素写什么、反映到什么程度、应当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现行指导规定未予以说明。

二是审计报告规范用语不提炼转化, 影响了审计成果运用。目前, 审计报告专业术语太多, 未做必要的转换, 致使审计报告反映情况不直观, 审计报告只有撰写者自己看得懂, 有关领导、阅读者、使用者看不懂。具体表现在, 部分审计报告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大都是通过会计核算过程或会计科目进行反映, 以试图说明事实真相, 缺乏自身的职业总结、归纳与推导;阐述问题具有片面性, 缺乏从整体层面进行考虑和与具体实践结合的说明。突出表现在综合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 对审计中发现的焦点、难点、倾向性问题综合分析、汇总、提炼不足, 提出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不够, 审计效果大大折扣。

三是报告中查出的问题不分重点, 影响了审计报告质量。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是对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然而部分审计报告在反映问题方面主次颠倒、重点不明显。具体表现在:逐条列出所有问题, 对于部分数字较小、性质轻微的问题, 面面俱到也记入报告, 缺乏专业性总结、归纳与提炼;数字占了大篇幅空间, 满篇报告皆是问题, 但却了解不到实质性所在, 使审计报告缺少灵魂, 杂乱无章, 不能形成有机整体;使经济决策者忽视了重要而可靠的信息来源, 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四是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 降低了审计威信。一些审计建议带有强烈的原则性、笼统性色彩, 导致被审计单位不能进行具体的实际整改操作。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建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提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等等, 都属此类。这样的建议既没有特定的对象, 也没有明确的做法, 一般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而迫于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整改情况考核, 审计组还需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 致使审计整改措施流于形式, 应付了事, 导致审计威信下降。

五是审计评价不够规范, 加大了审计报告风险。主要表现在, 评价范围延伸到审计范围之外, 评价的一些事项在内容上与审计事项无一丝关联;或者随意评价一些在审计中未深入涉及的问题;审计评价用词不严谨、不恰当。例如, 直接引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经核实的、缺少证明性资料的情况报告等等。

六是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联动机制欠缺, 弱化了基层审计报告影响力。近年来, 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日益加强, 上下联动审计逐渐常态化。审计中, 上级审计机关往往转发各级主管审计机关工作方案, 做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指导性资料, 各县市参照自行编写审计实施方案。由于下级审计机关按规定一般需提前完成审计项目, 便于上级审计机关汇总审核, 这种形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弊端。如由于审计实施方案内容不统一, 县市审计机关完成审计项目上报后, 可能存在审计事项缺少或多余的现象, 也可能存在重点审计事项确认不准、延伸调查不到位导致政策落实分析视角错位的现象, 既影响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又弱化了基层审计报告影响力。

2. 影响审计报告适用性的原因分析

一是审计人员质量风险意识淡薄。审计作为一门高度专业的技术性工作, 审计人员的质量风险意识有助于促进自身职责作用的充分发挥,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职业操守。实践中, 部分审计人员常常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 未能意识到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忽视了社会职责和自身职业道德, 直接影响审计报告质量。

二是审计复核在实际执行中不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现行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审计组、相关部门、法制机构的三级复核流程步骤, 然而, 部分审计复核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切实得到执行。表现为, 一二级复核效率低, 特别是相关部门复核程序, 大多未严格履行, 应付了事, 毫无价值;部分审计机关未将责任追究制度付诸实施, 审计报告中出现的差错行为, 很难精确定位到审计责任的具体环节, 导致无法追究具体的个人责任, 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机制不成熟。

三是提升审计结果利用的外部保障机制欠缺。目前, 审计机关在审计问责事由和力度方面还存在问题, 对于无作为、慢作为、不经济、无效率、决策失误等由于量化定性难而难以问责。

二、提升审计报告适用性的建议

一是加强审计报告规范建设。在《审计法》的指导下, 制定审计报告编写指南, 对审计报告的写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加以明确, 为审计报告编写提供规范指导;灵活掌握审计事项反映程度, 精简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等内容, 使揭露和反映问题的审计职责更加突出, 提升审计报告份量;上级审计机关应结合不同时期经济工作重点, 及时对审计报告模板进行完善修改, 下发优秀审计报告范例, 为下级审计机关提供参考和统一指导。

二是提升审计报告易读性。审计报告易读有助于降低报告使用者对报告的理解偏差, 进一步促进审计机关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随着审计结果公告社会化的发展, 审计报告使用主体随之改变并越发丰富, 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越显重要。实践中, 要求审计人员既具精湛的专业水平, 又具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化繁为简, 通俗易懂;要达到简明、清晰, 逻辑思维紧密地反映审计结果, 使非专业人员也能明白审计内容的目的。必要时可增加报告附注, 对专业术语和关键内容具体解释, 提升使用者对审计报告内容把握的准确度。

三是问题表述要主次分明。在恰当分类的前提下, 审计报告中所列问题, 应当是主次分明、排列有序。要做到重要问题、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必查问题、有规定的问题;次要问题、一般问题、随机问题、个性问题、未作规定的问题。这样, 后续的复核、审核以及审定者、阅读使用者, 能够突出重点、掌握共性, 更利于阅读理解和结果使用, 也为审计结果统计、汇总等工作提供便利。

四是注意审计建议的准确和可操作性。审计建议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问题分析透了, 解决的办法就有了, 审计建议自然也就提出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可从法规、政策、深化改革的角度去考虑, 去寻找改进工作的路径, 去探求解决深层次、复杂问题的有效办法。审计建议要注意准确可行才能提, 做到不求数量, 保证质量, 宁缺勿滥。同时, 应该把审计建议放在与审计处理处罚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重视, 才能使得审计建议真正成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载体。

五是审计评价力求规范。审计评价要围绕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 做到力求规范、恰到好处。我们接触的被审计单位有些规模很大, 通过几个人, 两三个月的审计, 不可能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完整情况, 因此, 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评价, 更不能超越审计专业技能去评价;评价时要留有余地, 尽量不使用如非常或不可能等绝对的表达方式, 可用“……基于上述发现, 我们认为该部门在……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它有利于……”等表述形式, 合理反映其取得的成绩和管理中存在的亮点。

六是创新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方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 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也是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提升政策跟踪审计报告质量, 关键要强化上级审计机关的动态跟踪指导, 细化政策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规范审计报告模板, 保证审计重点把握准确、审计方法扎实有效、审计操作规范统一, 促进上下联动审计效能提升。

七是进一步扩大审计报告的运用领域。审计报告不仅要体现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使用情况、重大工程项目运行效率与效果以及事关民生的各项事项, 还要揭示被审计单位的重要重大问题, 同时还应注重作为一个评估标准加以运用。比如:结合资金、资源监管使用情况, 将审计结果纳入政府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 促进政府官员依法履行自身职责, 调动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业绩好、预算确实按照预定效果进行执行的单位或项目可以保证其预算需要;而对于业绩较差, 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单位或项目, 甚至产生舞弊等各种重要重大问题的, 可以核减或从严控制其预算, 以促进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

2.如何查公司的审计报告范文 篇二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审计报告

上交所2010年年报工作通知中的要求是:“在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2010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报告”)。本所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拟申请加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公司)在2010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内控报告。鼓励上市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的,应披露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实评价意见。”

深交所2010年年报工作通知中的要求是:“上市公司应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本所有关规定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应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保荐机构(如适用)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表意见。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公司应当至少每两年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一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08年颁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指出企业“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同时给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上市公司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资源的独特性和稀有性,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具有的融资便利性,凭借其特殊的市场地位,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银行信贷的各种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国际上从“安然”到“世界通信”,这一系列的财务欺诈案件的曝光,让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心崩溃。如何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信性,是内部审计人员要重点加以研究和解决的事情。由于内部审计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最初检验者,审计的质量如何,关系到上市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一、上市公司出具内部审计报告的必要性分析

1.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现状

内部审计报告是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方向,其对上市公司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但是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其内容包括审计概况(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开展审计时所要遵循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审计结论(依据已查明的事实,對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审计决定及审计建议;其具有七大显著特征:正确性、客观性、完整性、清晰性、及时性、建设性以及重要性;其制定分五大步骤:整理分析工作底稿、拟定审计报告提纲、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以及审计并签发审计报告。

2.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特征

基于内部审计报告隶属于自愿披露性质,因此,内部审计报告披露的过程实质上为健全与本公司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准确性、高效性、完整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内部审计报告滞后是引起财务报告质量不足或者公司未能够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原因,从而,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不良弊端,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提供内部审计报告,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报告披露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进而,将真实、准确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给上市公司领导者,增强上市公司领导决策的高效性、正确性。

3.随着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增加的需求主动披露内审报告

随着公司总资产规模的增加,管理层会越来越倾向于披露自愿性质的内控审计报告。公司总资产的增大,使得公司有更多的资产投资于内部控制的设计、维护和实施当中,而这种做法很明显的会提供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增加,管理层会倾向于向市场传递公司内部控制优秀的信号,以换取市场对管理层努力的肯定。同样,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对于内部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很难想象一个跨国公司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投资者会用脚投票,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才会吸引投资。所以出于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和动力,总资产规模大的公司会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存在着问题

1.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缺乏必要的审计指引

基于上市公司缺乏具体的审计指引,以至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鉴证对象不明确以及审计报告格式未确定。研究调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发现:现行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报告以“我们接受委托,对后附的XX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在20XX年12月31日作出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进行了签证”开头;明确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责任: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设计、实施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明确了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责任:立足于鉴证工作的基础之上对XX公司上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可行性鉴证意见;出具鉴证结论:XX公司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规范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于20XX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

2.内部审计报告中缺乏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报告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同构成。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制定内部审计报告时,过于重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忽略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此,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部审计报告的高效性。

3.内部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大都为标准审计意见。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中主要具有四种参考格式:标准格式、否定意见格式、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格式以及无法表示意见格式。在样本数据中,我国上市公司均采取无保留审计意见格式,究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大都不愿意自主披露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告,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保持独立性,多为附和被审计公司的要求而出具无保留意见,以至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

4.内审报告中极少涉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出.在内审报告中应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应包括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然而上市公司中内审报告简单提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其余报告均只是认为企业在重大方面保持了与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并无涉及。这与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尚未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有关.更是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将内部控制片面理解为与财务报告有关.忽视了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5.其他问题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其表现在于:第一,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力度越大,此时,一旦出现财务状况异常势必造成其股票交易受到证监会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审计信息可能性降低;第二,上市公司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公司规模是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第三,上市公司未能够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落实到位,其高效性难以充分发挥。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的相关建议

1.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由上述可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保持独立性,多为附和被审计公司的要求而出具无保留意见,针对于其现象,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需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教育、再培训,切实实现注册会计师思想和能力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需定期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2.转变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均需树立其正确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充分认识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确保上市公司能够立足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开展内部审计报告制定,从而,全面调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的高效性。

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仍存在一定的瑕疵,大大的削弱了内部审计报告职能。该形势下,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已是不容忽视,即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完善需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加大内部审计报告披露力度,推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名称和格式的统一性。

4.加强上市公司内审报告披露其他措施

针对上述上市公司内审报告存在的其他问题,本文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强制性加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力度,切实规避上市公司披露流于形式的不良现象;二是充分发挥证监会职能,确保统一对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持续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三是证监会进一步加强监督刮泥,一经发现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不法行为,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

参考文献:

[1]王艳华:浅析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模式[J].现代商业, 2010,(15).

[2]张亚琴:论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J].经济师, 2009,(06).

[3]吴华萍:浅析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4]张 俭:内部审计报告对象——董事会还是高管层[J].财会月刊,2009,(18) .

上一篇:音乐兴趣小组规章制度下一篇:采购管理工具